为何说朱高炽在位10个月却达到了朱元璋和朱棣都没有达到的高度?
为何说朱高炽在位10个月却达到了朱元璋和朱棣都没有达到的高度?
-----
网友解答:
-----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第四位皇帝,同时也是朱高炽开启了“仁宣之治”,但实际上朱高炽在位时间并不长,朱高炽从继位到去世在位时间仅10个月,未满一年,但后世却对他颇为赞许,甚至称他达到了他爷爷明太祖朱元璋和老爹明成祖朱棣都没有达到的政治高度。
其实朱高炽能被后世如此赞誉,看他的庙号明仁宗就知道了,他和朱元璋以及朱棣相比就在于一个“仁”字。
宽厚仁孝的胖子朱高炽
徐达是明朝的开国大将,也是他率军把蒙古人驱逐出了中原,他与明太祖朱元璋是布衣之交,两人是真正的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
由于朱元璋与徐达关系亲密,因此两人经常走动,所以在徐达长女年幼时朱元璋就见到过她,朱元璋一见之后就对这个女孩非常喜爱,朱元璋认为徐达的这个女儿有贵人之相,因此与徐达定下了娃娃亲,后来徐达的女儿就嫁给了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
洪武十一年(1378年)年仅16岁的徐氏为18岁的朱棣生下了长子朱高炽,此前一年徐氏已经为朱棣生育了长女朱玉英,但毕竟是女儿,因此第一个儿子朱高炽对于朱棣来说是十分高兴的事情。
朱高炽的外公是大明第一开国功臣徐达,以母系家族出身而论放眼当时他绝对算是最为显赫的皇孙,即便是他的堂兄朱允炆的母系家族出身也远比不上他,只是朱允炆的嫡长身份更高而已。
朱棣和徐氏都十分注重对朱高炽的素质教育,朱高炽自幼就接受了文武素质教育,朱高炽其实自幼颇有勇力,能骑马射箭,但是朱高炽在接受儒家教育之后,他则更加偏爱于儒学经典,因而也养成了他喜静不喜动的性格。
也正是由于朱高炽喜静不喜动,加之自幼锦衣玉食,伙食太好了,按照史料记载,朱高炽成人之后变成了一个大胖子。
后世都认为朱元璋十分喜爱长孙朱允炆,所以才会把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其实在历史上朱高炽也曾深受朱元璋喜爱。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18岁的朱高炽被朱元璋册封为燕王世子,这也就意味着将来如果不出意外,朱棣之后燕王的王位就是朱高炽的了。朱元璋同时也让王世子们都到当时的都城南京来,他要亲自再培育一下这些孙子们。
也是这时候朱高炽与其他的堂兄弟们来到了爷爷朱元璋身边,朱元璋有一次让这些皇孙们在破晓时分去分别检阅驻扎在南京周围的驻军,这些皇孙都是按照朱元璋的交代破晓时分检阅部队然后按时回报,唯独朱高炽回来晚了。
朱元璋以为是他偷懒没有早起,于是就责问他为何回来晚了,朱高炽却给朱元璋回答其实他是眼看清晨寒冷,不忍士兵忍饥受冻接受检阅,于是他特意让士兵们吃完早餐才接受的检阅。
后来朱元璋又让朱高炽分阅奏折,朱高炽十分关心军政方面的奏折,他在批阅中还故意隐匿了一些奏折中有纰漏的奏折,这件事被朱元璋知道后,又责问他为何隐匿有纰漏的奏折,朱高炽回答奏折中偶有文字错字纰漏是可以理解,他不想为了这种事给朱元璋增添烦恼。
其实朱元璋对待朝臣十分严苛,朱高炽此举是不想朱元璋惩罚这些写错字有纰漏奏折的朝臣,朱元璋当然也明白孙子的良苦用心,因此朱元璋盛赞朱高炽有“仁君之度”。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由于朱元璋生前最喜爱的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所以朱元璋在去世前册立朱标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后长孙朱允炆继位为帝是为建文帝。
朱元璋去世时,身处北京的燕王朱棣十分悲痛,他想到南京崩丧,却被侄子朱允炆拒绝,朱允炆实际是害怕这些年长的叔叔有异心,因此拒绝他们来给朱元璋奔丧。
朱棣悲痛之余,只能派自己与嫡妻徐氏所生的三个儿子老大朱高炽、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一起去南京替自己奔丧。
朱允炆继位之初就接受文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建议决定削藩,他想把这些叔叔手中的藩王护卫兵权全部收回来,然后再逐步将他们削藩,以解除他们对皇权的威胁。
当时藩王之中实力最强的就属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而朱权相对比朱棣老实厚道一些,因此朱允炆对四叔朱棣最为忌惮,所以决定先从朱棣下手。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兄弟三人到南京,正好可以把他们三人扣为人质以削除朱棣的兵权,因此齐泰和黄子澄建议朱允炆将朱高炽等兄弟三人扣押。
其实朱高煦和朱高燧为人凶狠暴戾,他俩也曾在朱元璋时代到南京学习,但是朱元璋十分不喜爱他们俩,而朱高炽却偏偏好人缘,既得朱元璋喜爱,也与堂兄朱允炆兄弟关系处得非常好,还深受朝臣和士兵的爱戴。
因此齐泰和黄子澄想将朱高炽兄弟三人扣押的建议在朱允炆这就不同意,朱允炆不忍心扣押三个堂弟,所以最终朱高炽兄弟三人安然无恙回到了北京。可以说朱高煦和朱高燧能平安回到北京全是沾了朱高炽的光,这就是朱高炽平时为人宽厚仁善结下的善果。
随着后来朱允炆削藩的严酷,终于让一直就有野心的朱棣决定起兵推翻他,朱棣在北京打出了“清君侧,靖国难”的口号,发动了靖难之役。
在发动靖难之役后,朱棣就带着喜好征战的次子朱高煦和三子朱高燧随自己征战,而让喜静不喜动的大儿子朱高炽留守北京。
朱棣起兵之后,他十分垂涎于十七弟宁王朱权麾下的朵颜三卫,因此多次拉拢朱权,不过朱权不为所动,上面说过朱棣和朱权手中的兵权都很精锐,是当时藩王中实力最强的人,其实朱权本是想坐山观虎斗,看朱棣和朱允炆斗得两败俱伤,自己好趁机获利。
而朱棣却一直想得到朱权手中朵颜三卫的帮助,于是朱棣亲率全部主力部队和朱高煦以及朱高燧前往朱权的封地大宁(现今内蒙古宁城县),朱棣连骗带哄最终迫使朱权就范,从而获得了实力最强劲的朵颜三卫骑兵。
也是在朱棣率大军倾巢而出前往大宁时,朱允炆这边派过来的“大明战神”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趁朱棣率军倾巢而出时前来围攻北京城。
朱棣去大宁时带走了全部精锐,当时北京城留给朱高炽的只有两三万的老弱残兵,可以说当时朱高炽手里的残兵对上五十万大军的李景隆军队简直是螳臂当车,不过幸好李景隆是个绣花枕头,他善于纸上谈兵,才获得朱允炆的重用。
而这场战斗也充分体现了朱高炽的军事才能,李景隆大军赶到之后,朱高炽立刻坚壁清野凭借北京城坚固的优势固守,并且还趁着天寒地冻之机,命人连夜往城墙上泼洒冷水,导致城墙冻的极为光滑,在这种情况下李景隆无奈只得重兵围困北京城。
朱高炽在被围困期间,一面安抚城内军民,一面以身作则,每天深夜休息,天不亮就起床视察军情,还不拘泥身份,请教一些资深的军官如何守城。而且朱高炽还十分大胆,经常深夜派骑兵趁李景隆部队休息时夜袭大营骚扰他们,朱高炽的战术整得李景隆军队十分疲劳不堪,所以后来朱棣从大宁回兵北京之后,朱高炽则派兵出城与朱棣夹击李景隆军队,打的李景隆狼狈逃窜。
朱允炆在李景隆围攻北京战败之后,方孝孺又建议朱允炆采用离间之计,利用朱允炆曾经和朱高炽关系亲密,然后写书信劝朱高炽投降,并许诺朱高炽只要投降,朱允炆就立刻加封朱高炽为燕王取代他老爹朱棣。
这招其实很阴险,如果朱高炽禁不住诱惑,愿意投降到朱允炆麾下的话,那朱允炆就等于占据了朱棣的老巢,这样朱棣很容易就会被击溃,如果朱高炽不肯投降的话,那么朱允炆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离间朱棣对朱高炽的信任,朱棣和朱高炽父子之间发生信任危机的话,那就对朱允炆很有利了。
朱高炽也很精明,他识破了朱允炆的离间计,他连朱允炆的劝降诏书都没拆看,直接就将使臣和诏书原封不动送给父亲朱棣,《明史》记载为:
朝廷赐世子书,为离间。世子不启缄,驰上之。
虽然朱高炽对父亲朱棣很孝顺,但是他的弟弟朱高煦却一直图谋将来朱棣当了皇帝,自己想成为太子,而朱高煦成为太子的绊脚石就是大哥朱高炽,因此朱高煦一直收买朱棣身边的宦官给朱高炽上眼药。
果然朱高炽接到朱允炆诏书的事,立刻就被燕王府宦官黄俨所知,黄俨就密告给了朱棣,而朱高煦又在这时候趁机提起当年在南京时,朱高炽与朱允炆关系亲密,甚至比对自己这个亲弟弟还亲,这让朱棣大为疑虑,他很害怕失去北京这个后方根据地,因此朱棣就想秘密派北京的心腹将领将朱高炽就地诛杀。
但是幸亏朱高炽派人送来了朱允炆手写的没开封的密旨以及使臣,这才打消了父亲朱棣的疑虑,《明史》记载:
成祖发书视之,乃叹曰:‘几杀吾子。’
可见在权力面前朱棣可以对自己儿子下得去手,不过他的儿子朱高炽却和他不同,朱高炽对于父亲朱棣还是极为孝顺,饱读诗书的朱高炽宁可不当忠臣,也要对父亲朱棣孝顺,从这些就能看出朱高炽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宽厚仁孝之人。
朱高炽二十年监国,换来了十个月的皇帝
靖难之役成功后,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理所应当地成了皇帝,朱棣当了皇帝之后太子的人选就成了首要考虑问题。
按照朱元璋留下的祖训,继承人必须由嫡长子担当,但是朱高炽身体肥胖,且为人比较忠厚仁孝,缺乏狠劲,因此朱棣并不是很想让他当太子,而相比之下次子朱高煦英勇善战,勇敢果断,颇似朱棣,所以朱棣在朱高炽和朱高煦二人之中一时难以抉择。
追随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武将都主张立朱高煦为太子,而文臣一派则都赞成遵循嫡长子制度立朱高炽,最终内阁首辅解缙对朱棣说了一句:“皇长子宽厚仁孝天下归心,况陛下还有一个好圣孙。”
解缙不光对朱棣说了朱高炽的优点,还点出了朱高炽还有一个优秀且深得朱棣喜爱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明宣宗朱瞻基,解缙的话点醒了朱棣,不光要看儿子,还得看得更远,看到孙子这一辈,于是解缙的话使得朱棣决心立朱高炽为皇太子。
其实朱高煦的野心完全是父亲朱棣培养出来的,朱棣在靖难之役时曾遭遇攻坚战,朱棣曾经鼓励朱高煦:
“勉之!世子多疾。”
朱棣这意思就是朱高炽身体肥胖,疾病比较多,暗示朱高煦,如果朱高炽要是早逝了,那继承人的位置就到他这了,所以朱高煦在靖难之役时十分拼命卖力,而现在朱棣却立了朱高炽为太子,朱高煦如何能服气。
因此朱高煦就与三弟朱高燧结成一伙,两人经常在朱棣面前构陷朱高炽,朱棣后来也察觉到其他两个儿子的野心,加上朱高炽确实身体不好经常生病,朱棣为了杜绝朱高煦和朱高燧的野心,于是他在永乐九年(1411年)正式册封朱瞻基为皇太孙,这意思就是明摆着告诉朱高煦和朱高燧,即便朱高炽早逝了,皇位也是他的儿子朱瞻基的。
此后朱高煦和朱高燧更加嫉妒朱高炽,经常构陷他,而朱高炽这个太子当的也是很难,他老爹朱棣权力欲强,喜好揽权,也好猜忌,两个弟弟还经常给他上眼药,虽然儿子朱瞻基很争气,但是毕竟谁敢保证老爹朱棣将来不会翻脸不认人。
对于两个弟弟朱高炽是一直希望用仁义去感化他们,两个弟弟经常构陷他,但是他却以德报怨,反而经常袒护他们,朱高煦和朱高燧偶有犯错,或者触怒朱棣时,都是朱高炽站出来袒护两个弟弟,但是朱高炽的以德报怨却没换来两个弟弟的真心,他们始终认为朱高炽是假仁假义。
由于朱棣是篡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登基,因此他一心效仿唐太宗李世民,希望用千古功绩来堵住后世的悠悠众口,于是朱棣在位期间好大喜功,南征北战,还派郑和多次下西洋。
自永乐八年(1410年)开始,朱棣就开启了亲自率军御驾出征北征蒙古,从这一年一直到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去世,先后五次北征蒙古,朱棣在最后一次北征蒙古时病死在了回师途中。
朱棣经常率军征讨蒙古,打一次就至少得一年半载,因此朱棣每次御驾亲征时,都会让朱高炽为太子监国,给他留下文臣杨荣、杨士奇、夏元吉等辅佐他。
但是朱棣为人极其敏感猜忌,虽然是让朱高炽监国,但却从不授予他军权,只让他处理政务,而军权始终掌握在朱棣手中。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朱高炽是十分小心翼翼,一面要把国家打理好,一面还得小心谨慎,不能越权,以防引起父亲朱棣的猜忌。
朱高炽很有治国才能,他把父亲朱棣制定的内阁制度更加完善,并且还增加了内阁票拟制度,即允许每一位内阁大臣在某一处奏折上填写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和建议,这算是充分发挥了内阁以备咨询参谋的专长,充分发挥了内阁大臣的才能。
除此之外,在永乐时期全国各地多次爆发水灾和旱灾,朱高炽监国时期十分重视抚恤灾民和灾后重建。针对灾区百姓因灾吃不上饭被迫卖儿卖女的,朱高炽不仅免除他们的赋税,还特意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由官府出钱帮他们赎回当初被迫卖掉的儿女,这一举动也使得朱高炽赢得了天下人心,是他在太子监国时期最耀眼的政绩,而也是朱高炽的这一举措,才使得朱棣统治时期在民间传出了永乐盛世之称。
总之朱高炽在朱棣北征期间监国的表现十分优异,赈济灾民、开垦荒地、修筑堤坝、解决漕运、在全国扩建粮仓等等举措,对大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也是朱高炽的监国才使得朱棣能有钱支持他继续北征,因此《明史》称朱高炽监国时期为:
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
可以说朱棣创造的永乐盛世至少要有朱高炽一半的功劳,朱高炽的作为太子兢兢业业20年,这期间五次监国,最后也终于换来了他十个月的皇帝之命。
朱高炽继位之后立刻下旨停止了朱棣时期一些不得人心和浪费人力财力的政策,并且朱高炽为人宽厚,他继位之后对朱允炆一系的建文帝旧臣加以宽恕,很多建文旧臣的家属被从流放地区特赦回来,并且他还赦免了朱允炆的三弟朱允熥的后人。
朱高炽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是他的为政举措却很得人心,他继位之时正好又赶上灾荒,百姓吃不上饭,于是朱高炽下旨免费给百姓供应官粮,当时有官员认为朝廷这样做会赔掉太多官粮,不如让百姓写借条,这些粮食算朝廷借下来的官粮,等将来收成好了再收回来。
结果朱高炽却严厉训斥了这些提议的官员,朱高炽认为国民是国家根本,如果国民有难国家还不出手相助,那这个国家存在下去还有何意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相比之下朱元璋和朱棣与朱高炽都差在了一个“仁”字,别看朱元璋是农民起义成功才当上皇帝,而且朱元璋在位时期还严惩贪官,但是老百姓在朱元璋这也没得到太多的好,在朱元璋统治的31年中一共发生超过一千人以上规模的农民起义二十起,按照《中国农民起义史话》的记载,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开国皇帝中统治期间爆发农民起义次数最多的开国皇帝。
而朱棣在位时期南征越南,北伐蒙古,经常用兵,这一系列武功的背后都是老百姓在替他买单,朱棣之所以能打造出永乐盛世,几乎都靠了他的好儿子朱高炽帮他维持。
因此实际上明朝初期在朱元璋时代就属于执政过于严苛,没有真正做到与民生息,而朱元璋也正是认识到了自己执政过严,所以才想确立一个相对宽仁的继承人,本来长子朱标十分宽厚仁义,还深得众望,是理想的继承人,可惜英年早逝,在无奈之下朱元璋才选择了颇有朱标风范相对宽仁的长孙朱允炆继位。
结果朱允炆继位之后又使得大明陷入了靖难之役的内战中,最后骁勇善战的朱棣胜出,但是朱棣也和朱元璋一样,好猜忌,还好武功,经常南征北战,因此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二人在位期间并没有真正做到与民休息。
如果国民长时间处于精神紧绷状态,那么国家很可能就会完蛋,因此这时候就需要有人能施行仁政,出来缓和一下局势,而朱高炽就完美承担了这个角色,他的风格与他的伯父朱标颇为相似,都是宽厚仁义的太子,而朱元璋和朱棣父子恰好相似,朱标当初就是完美的弥补了父亲朱元璋的不足,朱高炽也是如此。
写在最后
因此朱高炽在与民生息和宽仁施政的政治高度方面就比爷爷朱元璋和老爹朱棣高了不少,所以朱高炽做到了朱元璋和朱棣都没做到的事,那就是与民生息和宽仁施政,他就比朱元璋和朱棣多了一个“仁”字,这一个字也就说明了朱高炽在政治高度上比朱元璋和朱棣都高了一些。
朱高炽的明仁宗庙号当之无愧,正是在他的仁政之下,才奠定了国力基础,开启了“仁宣之治”。只可惜朱高炽继位仅10个月就去世了,终年48岁。
-----
网友解答:
-----
有一句话说得好,矫枉必须过正。
朱高炽的谥号是\"仁\"字;这个字很能说明问题;j经过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的残酷杀戮,特别是\"靖难\"以后剿灭\"允文党\"以后,当时的明朝社会急需走出政治恐怖;
因此,题主所说的\"高度\"主要就是应该指的是恢复社会政治秩序,属于\"疗伤\"阶段;此外,朱高炽一朝也没有继续向北元用兵,对休养生息也是大有裨益的。
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爱。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
说老实话,其实朱高炽和\"建文帝\"属于同样一个类型,只不过前者少了不少\"书呆子\"气;
朱高炽虽然在位时间很短(十个月),但是在位期间为人宽厚,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
朱高炽在位期间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停止了朱棣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文化得到了复兴,读书人的待遇比洪武、永乐两朝要强得多;
《明史》赞曰:“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
这就是说,朱高炽不仅仅会读圣贤书,而且和亲身经历过战争的考验,说白了,朱高炽要懂得如何带兵!
《明史》还说,朱高炽
\"善乎其告人曰“吾知尽子职而已,不知有谗人也”,是可为万世子臣之法矣。
仁宗的宽厚待人可见一斑。
\"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明史》将明史初年大\"仁宣\"两朝比作汉代的\"文景之治\"尽管言过其实,但是,朱高炽能够善待\"建文党\"、善待读书人确实事实。
-----
网友解答:
-----
其实他一直是幕后工作者,做太子时监国处理国家财政,军事,人事,农业等各项工作审批。上台后顺理成章开创盛世,这也反映出他的工作能力和用人能力,只可以积劳成疾,没活到60岁。
-----
网友解答:
-----
这完全是文人的功劳,太祖,成祖杀人太多,尤其对文人不待见。被文人视为暴君,高宗广开言路,重用文官集团。掌握笔干子的文人自然对他歌颂赞美。把他捧的高高的
-----
网友解答:
-----
可别吹朱小胖了实际上他要是继位之前就死了才真是有功于明朝。朱小胖靠文官集团坐稳的太子之位。当政十个月差点把大明根本路线给玩残了。对文官集团的放纵造成的政治影响朱瞻基十来年都没解决。后来朱瞻基早死皇帝年幼更加重了这种情况。从英宗继位被南方利益集团控制停止下西洋那一天起大明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朱棣最希望的结果肯定是朱小胖比他先死皇位直接过渡给朱瞻基持续他压制文官的政策。可惜的是朱高炽死太晚朱瞻基死太早。
-----
网友解答:
-----
中国朝代中仅有的四位仁宗之一的明仁宗朱高炽,在位的时间只有10个月。却达到了明朝太祖、太宗没有达到的高度。朱高炽虽然胖,但不是怂人之辈。朱高炽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儿子朱瞻基,永乐二年,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
自朱元璋建立明朝以来,明朝百姓虽然得到了休息,但政令仍然十分严酷。朱棣靖难之后,好大喜功,迁都、下西洋、北征南伐,百姓承受着巨大的负担。朱高炽虽然没有朱元璋和朱棣的军事成就,但对明朝百姓来说,才是他们最渴望的皇帝。
朱高炽登基后,立即下了三道命令:(一)赈济灾民;(二)减免百姓赋税;(三)停止郑和下西洋和去云南、交趾(越南)采买等事务。
朱高炽取消了朱棣系列政策,不是对父亲的不孝,因为朱高炽知道,父亲不顾民生之艰,天下的臣民,都是明朝的臣民,他要做一个爱民的君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朱高炽的一系列操作,效果显著,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明朝的百姓渐渐恢复了生机,“仁宣之治”,从这时拉开了大幕。
朱高炽爱民的同时 ,又任用贤能,他性格宽仁,对于大臣所提意见很重视,这种性格,恐怕只有宋仁宗能和他媲美。此外,朱高炽还下令给建文时的旧臣平反,因为他知道,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个大明朝的创伤,他勇于面对。
另外,朱高炽正式赋予内阁成员参政、票拟的权力,改变了明朝内阁“只备顾问”的权限,明朝真正的“内给”其实是从朱高炽时代开始的。当时的杨士奇、杨荣、杨溥、夏原吉、金幼孜、黄淮等这些优秀的辅臣,一起帮助大明朝的积极运作。
朱高炽在登基不久后,身体就开始不太好。公元1425年,朱高炽的生命戛然而逝,年仅47岁。10个月的在位时间,朱高炽对得起大明王朝,对得起大明百姓,更经得起历史的重复检验。他已经给大明朝划定了新的航向。
朱高炽是一位简朴、敦厚、仁爱的帝王,说他“是可为万世子臣之法矣”。对明朝百姓来说,这样的皇帝,才是他们最渴望的皇帝。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吗?欢迎评论转发。
-----
网友解答:
-----
大明亡于朱高炽!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明朝中后期最大的问题就是文官结成利益集团组团对抗中央,造成大明财政衰败,最后硬是穷死了。而改变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平衡政策,使文官势力一家独大的,恰恰从仁宗朱高炽开始,宣宗朱瞻基培养宦官势力拨乱反正,然后英宗朱祁镇土木堡被坑一朝回到解放前,文官们火速拥立景泰帝,然后是英宗复辟报复,成化继续对峙,再到孝宗朱佑樘弘治时彻底尾大不掉,自此以后明朝走上了死亡之路。土木堡固然有英宗的责任,但文官们真的就是他们自诩的白莲花吗,英宗复位后对文官集团的报复也不是简单的争权那么简单。仁看起来很美,但更多时候,皇帝对官员的仁,恰恰是对百姓的狠。
-----
网友解答:
-----
公元1063年,宋朝第四位皇帝赵祯驾崩,年仅54岁。京城之内,上至士大夫,下至乞丐和小儿,都纷纷为他焚纸痛哭。就连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悲痛不已,哭着要为赵祯建一个衣冠冢,以寄托哀思。由于赵祯在士大夫心目中地位太过崇高,因此当时给他定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庙号:仁宗。
“仁”,乃儒家思想的核心。自古以来,“太祖”“太宗”这样的庙号司空见惯,然而,以“仁”为庙号的,宋仁宗赵祯则是第一个。
宋仁宗之后,中国又出现了三位“仁宗”,分别是元仁宗、明仁宗、清仁宗。元仁宗在位9年,清仁宗在位25年。而明仁宗朱高炽在位的时间却只有10个月。10个月虽然短暂,但朱高炽却达到了明朝太祖、太宗没有达到的高度。
一、大胖小子的“人生无常”
公元1362年,当时朱元璋已经占领南京,正在和陈友谅、张士诚对峙,在“鄱阳湖之战”前,徐达收到家书,书中说徐达之妻谢氏生下一女,此乃徐达之长女。朱元璋听闻后,还不忘吩咐妻子马氏给徐达家中送去贺礼。
六年后,明朝建立,朱元璋却还惦记着徐达的这个女儿,《明史·徐皇后传》记载,朱元璋听闻徐达长女徐氏聪慧过人,对徐达说:
“朕与卿,布衣交也。古君臣相契者,率为婚姻。卿有令女,其以朕子棣配焉。”
朱元璋对徐达说:老徐,我和你是布衣之交,君臣一心,应当结为亲家。我有意把你的长女许配给我的四子朱棣,你意下如何?
朱元璋当时贵为天子,徐达焉有不答应的道理,况且,女儿能嫁给皇子,也是当时最好的选择。所以,这桩婚姻早早就定了下来。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被朱元璋封为燕王,这就意味着徐达之女徐氏将来必然为燕王妃,果然,到了洪武九年(1377年),朱元璋册封徐氏为燕王妃,正式为二人完婚,这一年,朱棣年仅16岁。
两年后,徐氏为朱棣生下一个大胖小子,让朱棣第一次感受到了做父亲的美妙。
对于这个孩子来说,他的父亲是燕王朱棣,爷爷是朱元璋,奶奶是马皇后,外公是魏国公徐达。放眼整个大明朝,他的前途都不可限量。朱元璋对这个孙子也比较重视,亲自为其取名为朱高炽。
不过,当时太子朱标仍在,燕王朱棣注定是一个藩王,这也就意味着,朱高炽的人生轨迹,最高也就是燕王世子,然后做一个安乐王爷。然而,有一个词用在朱高炽身上,非常合适,那就是“人生无常”。
朱高炽三岁那年,随父亲到北京就藩。燕王朱棣雄才大略,到了北京终于放飞自我,整日纵马疆场。作为父亲,朱棣当然希望长子朱高炽能够像自己一样,他发现朱高炽不喜欢骑马射箭,却喜欢朱高炽:在位10个月戛然而逝,他达到了朱元璋和朱棣达不到的高度读书写字,如果儿子是个文曲星,当然也不错。但喜静不喜动,可能因为伙食太好,他渐渐变得体态肥胖,且行动不便,有时候需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
这样的儿子,朱棣内心总有些不喜。反而是朱棣的次子朱高煦从小喜欢舞刀弄枪,颇得朱棣喜爱。
因为明朝早就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朱棣虽然不喜欢朱高炽,但朱元璋还是封了朱高炽为燕王世子,如果朱高炽的堂兄朱允炆不削藩的话,朱高炽注定要成为燕王。但是,人生无常,朱高炽最后却成为了大明朝的第四位皇帝。
二、忠臣和孝子,选哪个?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朱棣听闻后急忙前来奔丧,不料半路上被建文帝的一道圣旨阻拦,建文帝怕诸王动荡,不允许藩王离开封地。朱棣在悲痛之余,把自己仅有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全部派往南京代替自己祭奠朱元璋。
当时,黄子澄、齐泰等人正建议建文帝削藩,而燕王朱棣是势力最强的藩王,所谓“势大难图”,黄子澄建议让建文帝扣押朱棣的三个儿子,逼朱棣乖乖就范。但建文帝心软,没有这么做。后来,徐达的儿子徐辉祖紧急求见建文帝,要知道,徐辉祖是徐达的长子,袭承魏国公爵位,更是朱高炽等三人的亲舅舅。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世子兄弟,皆魏国公徐辉祖甥,辉祖察高煦有异志,密奏曰:“三甥中,独高煦勇悍无赖,非但不忠,且叛父,他日必为大患。”
徐辉祖的意思是说:我的三个外甥中,朱高煦十分凶悍,而且此人“不忠”、“叛父”,如果不杀他,将来必为大患。
可惜,建文帝还是没有听从劝告,放朱高炽三兄弟回了北京。
建文元年,建文帝削藩日紧,朱棣在北京起兵造反,发动“靖难之役”。朱棣出征那天,带着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一起出发,留下朱高炽镇守北京老巢。不料,李景隆趁朱棣不在,率领50万大军直扑北京,当时朱高炽麾下仅有5万兵马,以一敌十,何其难也?但朱高炽没有弃城而逃。
朱高炽虽然胖,但他不怂。
朱高炽趁着天寒地冻,连夜派人往城墙上浇水,水落成冰,当李景隆来到北京城下时,对着滑溜溜的“琉璃”城墙,竟然毫无办法。
当时朱棣正从宁王那里“骗”取朵颜三卫,朱高炽的防守,给朱棣赢得了时间。待朱棣带着的朵颜三卫从背后杀来时,李景隆抱头鼠窜。
后人都说建文帝不会用人,例如,耿炳文最擅长防守,他却让耿炳文带兵去进攻;李景隆虽然是名将李文忠之子,却只会“纸上谈兵”,建文帝却对他信心十足。其实,建文帝也曾想过一个“釜底抽薪”的好办法,建文元年,建文帝见朱棣势如破竹,突然想到一个好主意,那就是从堂弟朱高炽身上下手。
根据《明史》记载,建文帝趁朱棣南下之际,派人给朱高炽送了一封信,信中大谈“君臣之道”,并承诺,若朱高炽献出北京城归降朝廷,朝廷愿意封朱高炽为燕王。
建文帝这一招非常高明,若朱高炽答应,那朝廷可直接得到北京城,失去落脚点的朱棣将不足为惧。若朱高炽不答应,他便放出风来,离间朱棣和朱高炽父子,当朱棣父子失去信任时,就是朝廷的可乘之机。
朱高炽接到信后他有两个选择,第一是做朝廷的“忠臣”,第二是做父亲的“孝子”,朱高炽最终选择了后者。《明史·仁宗本纪》记载:
朝廷赐世子书,为离间。世子不启缄,驰上之。
朱高炽没有拆建文帝的信,而是直接派人将信转给了朱棣。不得不说,朱高炽这一招也非常高明,若是自己拆了信,恐怕很难解释清楚了。
朱高炽没有想到,自己对父亲一片赤诚,父亲却不信任自己。当时,一个叫俨先的大臣是朱棣的心腹,他听闻朝廷派人来给朱高炽送信,立即连夜出城去见朱棣。朱棣听闻后,担心朱高炽已反,打算派人去北京秘密杀掉朱高炽。
正在这时,朱高炽派人将建文帝的信送来。《明史·仁宗本纪》:
成祖发书视之,乃叹曰:“几杀吾子。”
朱棣看到书信后,对身边的人激动地说:差点误杀我儿子!
如果朱高炽的信晚一步到,朱棣恐怕将上演虎毒食子的一幕。
在“忠臣”和“孝子”之间,朱高炽毅然选择当孝子,但朱棣却没有选择毫无保留地相信自己的儿子。
因为朱高炽只有一个父亲,但朱棣却不止一个儿子。对于追求绝对权力的朱棣来说,这就是人性。
同时,这也是朱高炽委屈的地方。
三、这不是一个父亲该说的话
靖难之役打了四年,朱棣带领朱高煦、朱高燧在外拼杀,他们是“过命”的父子,然而,打仗不仅要有冲锋陷阵,更要有人坐镇后方,毕竟,所有的兵源、粮草、武器都是靠后方源源供应。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炽所担任的就是这个角色。但是,事成之后,人们总会记得第一个攀上城楼的士兵是谁,却无人记得这个士兵手中的钢刀是谁送来的。这也是朱高炽的无奈。
建文四年(1402年),靖难之役到了最紧要的关头,朱棣率领大军兵临南京城下,可朝廷的大军奋勇抵抗,朱棣精疲力尽,仍然无法攻破。这时,朱棣抚摸着次子朱高煦的肩膀说:
“勉之!世子多疾。”(出自《明通鉴·卷十三》)
朱高煦听完后,像打了鸡血一样带兵玩命向前冲,终于杀开一个口子,朱棣得以攻入南京,后来,建文帝失踪,朱棣登基。
朱棣对朱高煦说的这句话,意思是说:“加油吧儿子,你大哥身体不好!”
换句话说:你大哥身体不好,他夭折之后,你就是我的继承人。
天哪,这哪是一个父亲该说的话。后来朱高炽来到南京,听说这句话后,不知道有多委屈?
正是因为受这样的“暗示”,朱高煦才信心满满,因为他几乎笃定,他就是父亲心目中的继承人。
朱高煦或许没想到,朱棣亲自在他心中埋下的“种子”,又亲自挖掉。
朱棣登基之后,并没有立即将当年的燕王世子朱高炽立为太子,按理说,立朱高炽名正言顺,之所以不立朱高炽,就是因为他在犹豫,因为朱棣觉得朱高煦“似朕”,又在靖难之役中攻城拔寨,立下不世之功。
但是,渐渐地,朱棣发现朱高煦不仅仅是勇猛,而且有些凶悍,甚至有些无法无天。一个有雄心的皇帝,是不允许太子也同样有雄心的。毕竟,当年唐高祖李渊就这样被儿子逼成了“太上皇”。再加上受传统嫡长子制度的影响,朝中文臣都支持朱高炽,解缙那一句“好圣孙”也起到了作用,因为朱高炽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儿子朱瞻基,就这样,朱棣终于决定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
永乐二年,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将朱高煦派到边疆。朱高煦不服,他问朱棣:“父皇,我有什么过错,你怎么忍心将我赶到万里之外?你当年不是说……”
朱棣:“我说过吗?是不是你理解错了?”
朱高煦一脸茫然,带着满腔愤恨离开了南京。临行前,他瞪着哥哥朱高炽,仿佛在说:我还会回来的!
朱高煦不甘心,他在朝中广植亲信,常常以唐太宗自比,多次挑拨离间,陷害朱高炽。而朱高炽呢,默默忍受,当朱高煦犯事的时候,他还为弟弟求情。所以说,不管是做君主还是做兄长,朱高炽都配得上一个“仁”字。
四、监国20年,换来10月天子
永乐七年,朱棣亲征蒙古,无暇顾及政务,他决定把大明朝的具体事务交给太子朱高炽,让朱高炽来担任临时“CEO”。
但是,朱棣毕竟不放心儿子,他把政务交给儿子,却把军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朱高炽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床,到很晚才睡觉,他想一展拳脚,但又怕父亲多心,朱高炽的监国生涯,就这样忐忑。
朱高炽将朱棣留给他的杨士奇、杨荣、蹇义、夏原吉等人都当成自己的老师,遇事不吝请教,他爱护百姓,尊重大臣,满朝称是。
为了配合父亲的“郑和下西洋”,朱高炽特意设置了河南卫河提举司;
为了解决常年打仗带来的亏空,朱高炽成立了陕西茶马司。
朱高炽还派人解决漕运问题、修筑河口,开垦荒地,修缮粮仓,总之,太子监国期间,他几乎没有劣迹。
《明史》称:
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
这是一句很高的评价,但朱高炽当之无愧。
朱棣多次远征,朱高炽在长达20年的时间内,监国多达5次,从南京到北京,他除了要帮父亲管理好大明朝外,还要应对弟弟的攻讦。与此同时,他还要面临父亲多次对自己的怀疑。但朱高炽没有怨言,他知道,做太子的,或许没有委屈,但天底下做儿子的,一定都有委屈。
所以,面对朱棣的一次次质疑,朱高炽表示:我只要当一个孝子就行,至于其他,我只求问心无愧。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在第五次征讨漠北的归途中病逝,杨荣、张辅的老臣担心朝局不稳,一方面秘不发丧,用铅筒将朱棣的尸体密封,佯装成什么都没发生,一日三餐正常进用;另一方面派人立即回京通知太子朱高炽。
朱高炽听闻父亲驾崩,立即派儿子朱瞻基去迎接父亲灵柩,然后封锁京城,并且从监狱中释放被朱棣关押的夏原吉等良臣,向他们问计。
永乐末期,朱棣穷兵黩武,郑和下西洋更是让大明朝不堪重负,朱高炽登基后,立即下了三道命令,《明史》云:
对以振饥;省赋役;罢西洋取宝船及云南、交阯采办诸道金银课。
即,(一)赈济灾民;(二)减免百姓赋税;(三)停止郑和下西洋和去云南、交趾(越南)采买等事务。
朱高炽取消了朱棣利系列政策,并非对父亲的不孝,因为朱高炽知道,父亲一生好大喜功,不顾民生之艰,若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大明朝恐怕命不久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朱高炽知道,免除减免百姓的赋税,免费为百姓提供粮食。
有大臣建议,把这些粮食借给百姓,而不是送给百姓,朱高炽劈头盖脸把大臣臭骂一顿,因为此时的朱高炽知道,天下的臣民,都是明朝的臣民,他要做一个爱民的君王。
朱高炽的这一些操作,效果很显著,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明朝的百姓渐渐恢复了生机,所谓的“仁宣之治”,从这时开启了大幕。
朱高炽在爱民的同时 ,还懂得任用贤能,他性格宽仁,大臣向他提意见,从来没有遭到过报复,这种性格,恐怕只有宋仁宗能和他媲美。另外,朱高炽还下令给建文旧臣平反,因为他知道,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是大明朝的创伤,他不面对,历史总要面对。
另外,朱高炽改变了明朝内阁“只备顾问”的权限,正式赋予内阁成员参政、票拟的权力,明朝真正的“内给”其实是从朱高炽时代开始的。当时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夏原吉、金幼孜、黄淮等都是非常优秀的辅臣,他们保证了大明朝的积极运行。后人把明朝内阁说成“僵化”的代名词,其实,朱高炽发明这套体制是好的,只是后人把它用坏了,这和朱高炽无关。
五、爷爷看孙子、父亲看儿子
朱高炽在当太子期间,心理压力很大,再加上他身体本身就不好,于是,在登基不久后,朱高炽的身体就出现了异样。朝鲜史书说朱高炽是纵欲而亡,虽然《明史》上含糊其辞,但不管这样的记载是否属实,都无法掩盖朱高炽所拥有的政绩。
公元1425年,朱高炽的生命戛然而逝,年仅47岁,他实际掌控大明朝的时间只有10个月,这么短的时间,他没来得及一展拳脚,这才是他心中最大的委屈。
在位10个月,时间虽短,但朱高炽对得起大明王朝,对得起天下百姓,更经得起历史的重复检验。因为在这10个月,他已经给大明朝划定了新的航向。
公元1425年七月,朱高炽去世一个多月后,他的儿子朱瞻基为其定下庙号:仁宗。
何为“仁”?《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明史》说明仁宗朱高炽是一位简朴、敦厚、仁爱的帝王,说他“是可为万世子臣之法矣”。
笔者对此深有认同。笔者认为,自朱元璋建立明朝以来,明朝百姓虽然得到了休息,但政令仍然十分严酷。朱棣靖难之后,好大喜功,迁都、下西洋、北征南伐,明朝百姓承受巨大的负担。朱高炽虽然没有朱元璋和朱棣那样的军事成就,但对明朝百姓来说,这样的皇帝,才是他们最渴望的皇帝。所以说,朱高炽达到的政治高度,是他爷爷朱元璋和父亲朱棣所不曾达到的。
天不假年,若老天再借给朱高炽20年,巍巍大明,定能到达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
-----
网友解答:
-----
在我们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去世之后都会有庙号,其中有“仁宗”庙号的只有六位皇帝,宋仁宗、辽仁宗、夏仁宗、元仁宗、明仁宗、清仁宗。一般获得仁宗庙号的基本上在他治理下国家安康,宽厚仁爱等。其中在位只有10个月的朱高炽也在其中,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这也说明朱高炽的执政能力和后世影响是很大的。接下来我们说说具体有哪些表现。
尊贵的出生
朱高炽血统是非常尊贵的,母亲是一代贤后仁孝文皇后徐氏,他的外公也是明朝开国元勋之首徐达,威望和地位非常显赫,深受朱元璋的信任。
深受朱元璋的喜爱
朱元璋非常疼爱自己的孙子朱高炽,加上朱高炽从小很喜欢读书,所以言行举止都有书生气息,朱元璋从小家贫,没有机会读书,所以对有学问的人非常尊重,如今看到自己的孙子如此爱读书甚是喜爱有加,朱高炽不但爱读书,还会骑马射箭,所以朱元璋对这个孙子很是满意。但是朱元璋最看重的是朱高炽善良的本性,有一次,朱元璋命诸位世子检阅军队,可是朱高炽回来的最晚,朱元璋问其原因,朱高炽回应到清晨太冷,为了不让士兵受冻,应该让士兵吃完早饭再检阅。还有一次朱元璋想考考朱高炽的学问,便问道“上古时期,如果发生天灾人祸,老百姓应该怎么度过难关?”朱高炽回答道:“圣明君主好政策让他们度过难关”。朱高炽的学以致用,让朱元璋对这个孙子非常满意,18岁便册封为燕王世子。
靖难建功
洪武31年,朱元璋生命走到了尽头,把皇位传给了皇太孙朱允炆,朱允炆上位没多久,便下令削藩,让各位王爷心惊胆战,建文元年7月,朱棣在北平起誓,声称遵循《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帝命令李景隆率50万大军直攻北平,留守北平的朱高炽应防,但是朱高炽手中尽是一些老弱病残之兵,李景隆将北平围得水泄不通,集中兵力进攻九门,但是李景隆围攻北平之前,朱高炽已做好了准备,身先士卒,安抚城中百姓,礼贤下士,商议应对,最终稳固了北平。
监国理政
朱棣登基之后,第二年便立朱高炽为太子,虽然朱棣做了皇帝,但是在位22年,有20年对外亲征,这20年里明朝政务都是由朱高炽负责处理。
虽然朱高炽做了只有10个月皇帝,但是做太子20年监国为朱棣五次北征、郑和下西洋,永乐大典,紫禁城营建具体工作和后勤部署。
登基10个月
虽然只做了10个月皇帝,但是他颁布的具体政见措施很有深远意义,朱棣在位22年,五次北征、郑和下西洋,永乐大典,营建紫禁城都需要很大的物力和财力,影响了对明朝统治。
军事上,朱高炽结束了朱棣时期的五次北征,转攻为守,百姓修身养息。与北方互通互市,
选人才,命令全国南北取仕,南六十,北四十,消除了南北的平衡。
民生上,大力发展生产,减免赋税等
-----
网友解答:
-----
朱元璋、朱棣这父子两,对文人的态度是:让你干啥就干啥、别瞎逼逼叨叨、不服不听就踏马给我砍了,事实证明当时的那波文人判断确实较之这父子俩差远了,所以叫『洪武大帝、永乐大帝』
朱高炽老先生:人体不好、性格宽厚、二弟霸气身体,就这三方面导致了绵柔、仁义的处事方式。加之老爹造反时,弟弟全程陪同,武将的心都在弟弟那边;而朱高炽老先生坐守北京,身边以文臣居多,所以和文人走的更近。平时讲究以和为贵,文人逼逼叨叨他有耐心听,不愿听也坚持听,所以那波文人极尽赞美『仁宗』
------------------
推荐阅读:
上一篇:偏心的父母到底有多可怕?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