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驾崩后,为何不能在朱姓的王爷里选择一个继任者?
明宣宗驾崩后,为何不能在朱姓的王爷里选择一个继任者?
-----
网友解答:
-----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初一,登基十年的明宣宗朱瞻基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患病,并迅速病危。延宕到正月初三,皇帝的病情已经无可挽回,于当日在京师皇宫乾清宫驾崩,年三十八岁。二月初九,年仅八岁的皇太子朱祁镇在祖母太皇太后张氏的辅佐下,继位称帝,成为大明新的君主-明英宗。
宣宗在十年前,即洪熙元年(1425年)六月仁宗去世时以皇太子的身份继位,那时候的宣宗已经是二十八岁的成熟男性了,但是膝下却只有三个公主,没有皇子,这也是成为皇帝后的宣宗心中最为忧虑的事情,因为按照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当年拟定的《皇明祖训》中的规定:帝位传承需遵循立嫡立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制度,如果宣宗无子的话,那么将来他驾崩后大明皇位可就要被宣宗的弟弟、仁宗的皇子们拿到手了(宣宗的同母弟越王朱瞻墉就一直没有就藩封国浙江衢州,而是呆在京师内,作为潜在的帝位备胎,维护着大明帝系在仁宗一脉传承的安全性)。
更有甚者:就在宣宗登基时,他的叔父汉王朱高煦就因为长期以来对仁宗、宣宗父子的忌恨和不满(当年成祖立储时,汉王费尽心思争夺储位,最后还是败给了当时是皇太子身份的仁宗),悍然于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在封国乐安州(山东惠民)起兵作乱,虽然最后叛乱被平定,但是这也给宣宗一个大大的警告:皇储未定、国本未固,大明江山社稷始终有改弦易辙的危险。
宣宗的原配妻子:皇后胡善祥,是宣宗为皇太孙时由成祖亲自挑选指定,赐予宣宗作为太孙妃的,胡善祥和宣宗成婚后夫妻感情较为和睦,还先后为时为皇太孙的宣宗生下顺德公主、永清公主两个女儿,不能说侍夫无宠。
但是皇家子嗣,以皇子为重,胡善祥生了两个女儿,没有儿子,这就让宣宗后嗣无人,大统将来可就空虚了,虽然作为皇太孙(后来是皇太子)的宣宗当时还年轻,不患无子,但是胡善祥本人却压力山大,大明后继无人的问题,全压在了她的身上。
另外,宣宗幼年时,就因为外祖母彭城伯夫人(仁宗岳母、太子妃张氏之母)的缘故,和山东永城(太子妃张氏老家)主簿孙忠的女儿孙氏相识,并成为了青梅竹马般小儿女关系,日后孙氏几乎成为了皇太孙妃第一人选,只是因为成祖横插一了杠子,最后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皇太孙选妃时,山东济宁锦衣卫百户胡荣第三女胡善祥成为了太孙妃,而之前呼声最高的孙氏却意外落选,只得以皇太孙嫔的身份进入东宫,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八月与皇太孙朱瞻基和太孙妃胡善祥一起在皇宫内正式举行大婚礼。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年初,在太孙妃胡善祥连生两个公主后,受宠的太孙嫔孙氏也为皇太孙诞育一女---常德公主。成祖在生前所见到的三个重孙辈,全都是曾孙女(此时成祖诸孙中,只有皇太孙朱瞻基诞育子嗣,还全都是女儿,其余诸孙:皇太子诸子、汉王诸子、赵王独子全部没有诞育后嗣)。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成祖驾崩,皇太子朱高炽奉遗诏即位,即明仁宗,皇太孙朱瞻基也进位一步,成为皇太子。十个月后,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仁宗又突然在京师去世,皇太子朱瞻基自南京火速返回,即位称帝,即明宣宗。由皇太孙而皇太子,再由皇太子而成为皇帝,宣宗在不到一年内就成为了大明江山的新主人。
登基时的宣宗已经二十八岁,虽然在成祖当年的悉心栽培下,宣宗对于朝政大事熟稔于心,治理国家也驾轻就熟,对于反叛的叔父汉王朱高煦直接就轻松拿下,但是对他来说,迟迟不能诞育皇嗣、大明国本不能确定,这件事才是最糟糕的重压,如果自己同汉成帝、唐文宗、宋仁宗、元成宗一样没有亲生子嗣承袭大统,那么将帝系就会转移到旁系宗室手中(比如越王),自己即使文治武功再出色,也将会落得一个无嗣弃世、后事凄凉的境地。
因此,宣宗在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平定叔父汉王朱高煦作乱、并迫使另一叔父赵王朱高燧俯首、缴还护卫兵力后,内部不稳定因素已经基本消除,接下来就是江山社稷后继有人的事情需要特别落实了。这以后的一年内,宣宗抱着早日诞育皇嗣的殷切希望,于后宫中旦旦而伐,期盼能够早日迎来皇子降临,从而为大明帝系大宗的延续尽到本分、皇统不至于转移至其他旁系小宗(即宣宗诸弟:郑王朱瞻埈、越王朱瞻墉、襄王朱瞻墡、荆王朱瞻堈、淮王朱瞻墺各支系。)
宣德二年(1427年)十月十五,在宣宗皇帝“不懈努力”了一年以后,皇宫中终于传出喜讯:和宣宗青梅竹马、同时又宠冠后宫的孙贵妃为皇帝诞育一子,这也是大明皇帝第一个皇子!喜不自禁的宣宗马上到太庙向列祖列宗汇报大明后继有人的喜讯,并在十二月皇子满月后赐其名为“祈镇”,同时厚赏立下大功的孙贵妃。这个时候,宣宗就有了废黜原配胡皇后,改立孙氏为皇后的想法(关于朱祁镇生母之谜,历来史书中有不同记载,明实录自然是言之凿凿地记载是孝恭皇后即孙贵妃之子。而明史以及明代私人笔记则说朱祁镇是后宫普通宫人之子,宣宗喜爱孙贵妃,所以把皇子交给她抚育,以便用“母以子贵”的名义达成更换皇后的目的。这种说法至今也没有确凿的证据,所以这里还是采用宣宗皇长子朱祁镇是贵妃孙氏诞育史料记载。)
宣德三年(1428年)二月,经过宣宗的提前布置、安排好对胡皇后的待遇安排和家族优待条件后,皇后胡善祥主动向朝野内外宣布:“国家以皇嗣为重,今贵妃诞育皇子,大明社稷永固。我久居中宫,未能得子,心中不安。母以子为尊,请立贵妃为后,我愿退居别宫,以谦后位。”
宣德三年(1428年)二月十二,经过宣宗、胡皇后、孙贵妃之间来来往往数次的“谦让、退逊”之后,一切准备就绪,宣宗在当天下诏,赐皇后胡善祥“静慈法师”尊号,退居皇宫内的长安宫居住。三月初一,宣宗以谕旨诏告天下军民百姓,册立贵妃孙氏为新皇后,立当时只有四个月大的皇长子朱祁镇为皇太子。朱祁镇是有明一代,被立为皇太子时年龄最小的储君。
而宣德三年(1428年)朱祁镇被立为皇太子后,大明帝系传承有序、国本稳固,其他外藩亲王(如此时尚在京师,作为皇储备胎的宣宗三弟、越王朱瞻墉)可以打消为国承嗣的念头,老老实实当藩王吧。
宣德三年(1428年)八月初三,后宫宫人吴氏又为宣宗诞育皇次子,这下子皇位继承有了双保险,宣宗也是兴奋不已,晋封吴氏为贤妃,赐皇次子名为“祁钰”,于内宫妥为安置。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初一,宣宗突然患病(很有可能是中风或者脑溢血),三天后即驾崩,幸好他已诞育了两个皇子,且都茁壮成长、健康平安,大明帝系不会出现因皇帝无子而导致大统转移的大事情。
根据太祖高皇帝所制定的《皇明祖训》规定:“立嗣必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不尊此训,非我子孙。”所以,皇长子朱祁镇以“嫡长子、皇太子”的身份,由祖母太皇太后张氏扶持,于正月初九正式继位,以明年为正统元年,朱祁镇即大明第六代皇帝——明英宗。
而宣宗皇次子朱祁钰则于宣德十年(1435年)二月间被祖母张太皇太后以皇帝英宗的名义晋封为郕王。因为皇帝年幼,为防不测事件,所以郕王没有出外就国,而是一直奉藩于京师,成为新的帝室备胎(之前宣宗皇帝的备胎、越王朱瞻墉在宣宗诞育两个皇子后也没有就国前往衢州,而是一直在京师居住,以防不测。现在侄子继位后,越王还是被母亲张太皇太后留在京师,不必就藩,其中内应如何众说纷纷,也许是为侄子们再承担几年的风险,也许是当久了实际上的皇储,如果出外就国难免有猜忌。反正越王一直没有前往封国衢州,直至正统四年(1439年)六月在京师去世,年三十四,没有留下子嗣。)
在《皇明祖训》的指导下,宣宗自然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亲儿子,怎么可能驾崩后不选儿子而从其他藩王内挑选继任者(如弟弟朱瞻埈、朱瞻墉、朱瞻墡、朱瞻堈、朱瞻墺等),封建王朝的传承制度都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即使宣宗无子,那也是当初早就备好了的储君人选、留居京师的三弟越王朱瞻墉来继承,不会再选他人。退一万步说,即使朱瞻墉无子去世,宣宗或者张太后也会从宗室子弟中选下一辈为宣宗立嗣子,或者选宣宗的同母弟(即襄王朱瞻墡)入承大统,这样才能保证帝系在仁宗一脉继续传承。不能因为日后的英宗庸碌无能、偏信权宦,引发了“土木堡之变”,导致大明社稷几乎倾颓,就先入为主地设想宣宗会取消他的继位权,并转立其他藩王为嗣皇帝,这是大大的不现实。宣宗在有亲生儿子bi并立为皇太子的情况下,是绝对不会改立其他宗室子弟为嗣君的,这是常识。(巧合的是:宣宗的两个皇子先后都成为了皇帝,即明英宗和明代宗,有关他们的故事,许许多多的文字及影视艺术作品描绘渲染了无数次,这里就不再加以细述了。)
-----
网友解答:
-----
在中国古代,皇位传承是有一套程序的,尤其是明王朝,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并执行得更为苛刻的王朝,几乎没有之一!除了通过“靖难之役”篡位上台的明成祖朱棣和“土木堡之变”后“权宜变通”产生的景泰帝朱祁钰之外,明王朝的皇帝无一例外都严格遵循了“嫡长子继承制”原则。包括曾经想要废长立幼的明神宗朱翊钧,最终在朝野的压力下也被迫放弃了原先的想法……
具有明王朝特色的“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这个东西始于何时已经无从考证,但明王朝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巅峰基本没有疑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制定了一套最为苛刻的“嫡长子继承制”,或者叫“嫡长房继承制”也不能算错。
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讲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长幼有序”。有嫡子存在,则立嫡长子为储;嫡长子被废或去世,则顺位立嫡次子为储。没有嫡子则立庶出之子为储,依旧是长幼有序。但是,明太祖玩了一出“不按常理出牌”,他规定了一套以“房头”为单位的“嫡长子继承制”。什么意思呢?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是嫡长子优先,而明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是嫡长房优先!嫡长子去世,不立嫡次子、而立嫡长孙。除非嫡长房绝嗣,否则不考虑其他“房头”,这就是明王朝明立皇太孙的原因所在。如果嫡长子之后是嫡次子或庶长子接班,那么置皇太孙于何地?皇太孙,多么扎眼的名号!嫡次子或庶长子成了皇太子,这位前皇太孙到底算顺位继承人还是什么?这简直就是内乱之源了。明太祖一生都在寻求皇位的平稳传承制度,搞这么一出岂不是“自毁长城”?除此之外,明王朝还有众多的亲王世孙、甚至世曾孙!这同样说明,明王朝实行的是苛刻的“嫡长房继承制”而不是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更重要的是,明太祖通过《皇明祖训》将这一制度法制化、规范化了,后世帝王必须无条件遵循!
就以明世宗朱厚熜为例,他的堂兄明武宗朱厚照去世之后,明孝宗一脉彻底绝嗣了。如果按照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要么给明武宗过继一个“儿子”,要么选择明孝宗在世最年长的弟弟——岐惠王朱祐棆。那么,为什么最后继承皇位的却是明世宗朱厚熜呢?就是因为明王朝特殊的“嫡长房继承制”,明宪宗无嫡子,前三房绝嗣之后,继承皇位的理应是庶出第四房兴献王朱祐杬一脉。朱祐杬虽然去世了,但他的儿子兼继承人时任兴王朱厚熜还活着!换言之,庶出四房并没有绝嗣,自然轮不上“老五”岐惠王朱祐棆!这也是为什么明世宗朱厚熜刚刚抵达北京便坚持自己是继统而非继嗣的理据所在。缺乏根基的明世宗为何敢与张太后和内阁硬刚?就是因为明太祖留下的这个祖制,他始终占着理,占据着法理的制高点!
明宣宗驾崩后的皇位传承问题
宣德十年,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年仅三十六岁,留下两个儿子——嫡长子朱祁镇八岁、庶出次子朱祁钰七岁,都未成年!换言之,明宣宗并没有绝嗣,按照《皇明祖训》,继承皇位的只能是他的嫡长子朱祁镇,即后来的明英宗,这是法理层面的依据。
但是,不同的声音还是出现了。有部分朝臣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以“主少国疑”为由,提出了由张太后的另一个儿子——嫡三子襄宪王朱瞻墡继承皇位!如此一来,问题就多了。首先是明宣宗两个儿子该如何安置的问题,他们才是理所当然的顺位继承人。一旦朱瞻墡成了皇帝,还能不能容得下这两个对皇位具有巨大威胁的侄儿?真的很难说。这还只是一个方面,彼时张太后所生的嫡次子越靖王朱瞻墉还活着!即便嫡长房明宣宗一脉绝嗣了,按照《皇明祖训》也应该由朱瞻墉继承皇位而不是朱瞻墡!如果朱瞻墡成了皇帝,朱瞻墉作何感想?会不会发动又一场“靖难之役”?他可比当年的明成祖名正言顺多了!
这还仅仅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嫡脉,庶出的儿子呢?既然朱瞻墡可以跨过嫡出的老二,庶出的儿子难道就不能跨过两个嫡子?此举一出,势必会引发许多连锁反应,后患无穷!如果选择更远支的宗室,那问题就更大了,等于是所有宗室都具备了“合法”继承皇位的资格,那明太祖那二十几个儿子的后代还不像疯了似的出来争夺皇位?明王朝瞬间便会陷入祸起萧墙、内乱不止的局面……因此,只有严格按照《皇明祖训》,有明宣宗的嫡长子朱祁镇继承皇位才能避免这一切的发生!如提问者所言,选择一位“朱姓王爷”继承皇位,只能将明王朝带入内乱不止的万劫不复之地。
作为明成祖的嫡长媳,张太后本人就是“靖难之役”的参与者,也是“汉(朱高煦)赵(朱高燧)围攻皇太子(朱高炽)”的亲历者!她深知立三儿子朱瞻墡可能会带来的巨大问题。为了避免内乱的发生,最终张太后一锤定音,彻底放弃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而选择了嫡长孙朱祁镇!当然,张太后也是有私心的,虽然皇帝不是儿子,但依然是亲孙子,作为皇帝的祖母,她的地位无人能够撼动!更重要的是,儿子朱瞻墡已经成年,即位即亲政,张太后就只能“退休”了。可未成年的孙子当皇帝就完全不一样了,张太后还可以趁着孙子年幼无法亲政,一定程度上左右朝局,她才是最大的赢家!所以说,亲儿子张太后都不选,就更别说是其他所谓“朱姓王爷”了……
-----
网友解答:
-----
明宣宗朱瞻基36岁英年早逝,时年太子朱祁镇才8岁。8岁虽然太过年幼,但历史上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比如汉和帝去世,继位的太子才满月。所以,大臣们谁也没有他想,不料平地起风雷,宫中传出消息,太皇太后张氏准备立襄王朱瞻墡为帝。
皇位更替之间,最怕这种争议出现,弄不好就演变成两派惨烈的斗争,不知道有多少人丢官,甚至脑袋搬家,于是气氛陡然紧张,朝中笼罩上一层阴影。
朱瞻墡是谁?张太后为何抛弃孙子选择他?流言可靠吗?
朱瞻墡跟明宣宗朱瞻基一样,都是张太后的亲儿子。除了哥俩,张太后还有一子朱瞻墉,三个儿子中,张太后最喜欢的就是朱瞻墡。
朱瞻墡第一次出现在政治漩涡中心,还是十年前的事。那一年明仁宗朱高炽驾崩时,太子朱瞻基正以监国身份,驻守陪都南京。仓卒之际,皇后张氏下了一道明旨,又立了一道密旨,明旨令户部尚书夏元吉为顾命大臣,全权处理军国大事,密旨就是立襄王朱瞻墡为监国。
监国一般是指皇帝出巡,暂时接替皇权的那个人,通常由皇太子担任,所以监国常常被当作皇位继承人的风向标。可张氏的这个密旨下得有点莫名其妙,因为大明帝国此时是有监国的,即太子朱瞻基,这会儿搞出两个监国,明显不合规矩。
当朱瞻基风尘仆仆从南京赶回来,大臣们出城百里相迎,唯独缺了夏元吉和朱瞻墡。朱瞻基喝问夏元吉在哪里,大臣们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不是朱瞻基气量小,这种敏感时期,自己不在大内,什么意外情况都可能发生,何况还有对皇位虎视眈眈的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其实,张氏之所以密立朱瞻墡为监国,也是防止出现意外,并非想改立嗣君。
说到底都怪明仁宗朱高炽,当初他不顾大臣们反对,非要让太子出镇南京,临终前又不能提前召回太子。反骨仔朱高煦、朱高燧听闻明仁宗驾崩后,立刻起兵,企图半路劫杀朱瞻基。假如得逞的话,大明帝国就是灭顶之灾。
因此,张氏提前布局,立朱瞻墡为监国,又不对外公布,其实就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为防万一,她甚至命令夏元吉不得出城迎接太子,而是留在城中辅佐朱瞻墡。
朱瞻基对母亲的这个安排是接受的,他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亲征朱高煦,离京后,朱瞻墡再度奉命监国。朱瞻基为何不用太子监国?那一年太子朱祁镇还未出生,朱瞻墡时年19岁。
朱瞻墡不光有嫡子的身份,而且在兄弟十人中声望最好,他为人谨慎低调,坚守操行。大明王朝三次重大变故,他都被作为皇储候选人推出。上面这一次是明仁宗驾崩,朱瞻基不能及时即位的危机,还有两次是什么时候呢?
先说第三次,那就是正统十四年的土木堡之变。英宗朱祁镇被俘后,为了对付瓦剌人的讹诈,朝廷决定另立新君,让肉票变过期粮票。当时大臣们在2岁的太子朱见深,和郕王朱祁钰之间难以抉择,皇太后孙氏抛出了第三个人选——襄王朱瞻墡,并以金牌调他入朝。
结果朱瞻墡拒绝接受,反而给朝廷上疏,建议立太子朱见深,同时以郕王朱祁钰监国。多年后英宗朱祁镇复位,听信流言,误认为朱瞻墡曾经谋图皇位,差点清算了他。后来英宗在密档里找到了当年朱瞻墡的上疏,以及调他入京的金牌,才感叹皇叔的高尚。
第二次就是这一次,宣德十年宣宗朱瞻基驾崩。基于朱瞻墡多次监国,人望高,又有嫡母皇太后的偏爱,在太子年幼的情况下,传出朱瞻墡即位的消息,应该不是空穴来风,大臣们也都相信这件事很可能是真的。
不过,张太后也没让大臣们提心吊胆太久:
“太后趣召诸大臣至乾清宫,指太子泣曰:‘此新天子也。’君臣呼万岁,浮言乃息。”
张太后为何这么快就改主意了?朱瞻墡不比一个娃娃更适合当皇帝吗?事实上这个娃娃长大后搞出了土木堡事变,差点亡了大明。
首先,皇嗣的产生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并不是所有皇家子弟都有资格。
后人读史,看到某位不称职的皇帝,就气得直拍桌子,忍不住大声质问,为何就立了这么一位混蛋,皇家子弟一大把,就跳不出一个正经玩意了吗?其实这是不了解古代的皇位继承法统。
天下再也没有比皇位更诱人的职业了,所以皇家子弟为了它一定虎视眈眈。试想一下,皇家子弟产仔量多大?几代人下来,皇家应该叫“蝗家”,子孙多得让人眼晕。
以老朱家晋王系为例,据史料记载,三代后,汾阳城内城90%的房产都是老朱家的,外城门70%也都是他们家的,第五代庆成郡王,一人生了70个儿子。
如果这些子弟都奔着皇位去,秒秒钟不就咬碎了龙椅?为了防止他们觊觎皇位,产生不必要的内耗,古人对皇位的继承法则,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基本上,按照规则套,只能找到一个对应人,别人就洗洗睡吧。
比如嫡长子继承制,只有皇后的儿子有资格,老大是第一顺位,没有嫡子按序齿排位,一个儿子都没有,可以从血缘关系最近的宗室过继。
这些法则虽然让“德才”这两个最重要的因素遗漏了,很不合理,但是它解决了皇位之争的政治危机,不合理却合情。
按照这个规则,什么情况下才能轮到朱瞻墡呢?首先朱瞻基不能有儿子;其次,朱瞻基的兄弟们也都没有儿子,不能给他提供过继子;最后朱瞻墡要在兄弟们中处于第一顺位。
事实上,以上条件朱瞻墡一条也不符合,他不可能替代得了朱祁镇。
其次,朱祁镇的嗣君身份,已经得到了宣宗朱瞻基的确认。
朱瞻基在临终之前,有遗诏确认了朱祁镇的嗣君身份。即便没有遗诏,朱祁镇在两岁的时候就已经被立为太子,他也可以名正言顺即位。
灵前奉诏即位,被视作皇位继承合法性的一部分,假如张太后想要推翻朱瞻基的决定,难度太大,除非她能摆平朝中所有政治势力。
实际上,包括朱瞻基一手培养起来的杨士奇、杨荣、杨溥,这三驾马车一定会站在朱祁镇一边,这恐怕也是张太后知难而退的最重要原因。
最后,张太后立朱瞻墡这个方案,存在巨大漏洞,容易引起纷争。
其实如果张太后推出朱瞻墡,恐怕她首先面临着骨肉相残的局面,因为朱瞻墡还有一个同母哥哥朱瞻墉。张太后瞻墉排在朱瞻墡前面。
朱瞻墉的史料记载很简略,大致留下这么几个信息:他受封越王,但从来就没去就藩,一直留在北京;他正统四年去世,没有留下一个儿子;他曾经建金刚延寿塔,为母亲祈福。
这几条信息表明,朱瞻墉很可能是虔诚的佛教徒,无心政治,可由于身份限制,又未能出家。不过请注意,只要他存在,按照继承法统,他就是朱瞻墡的“障碍”。皇位之争并非当事人之间的争斗,而是他们身后政治势力的斗争,朱瞻墉即便自己没兴趣,也会有人推着他走。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张太后都没办法让朱瞻墡上位。亦或许,朱瞻墡本人也不同意跟侄子争位,张太后原本也不是讨厌孙子,只是担心他年龄小,既然有大臣们作保,她也没必要坚持。
这位被追谥为“诚孝张皇后”的张氏,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好的名声。她重用三杨,打压宦官,为明英宗初年的政治清明奠定了基础,被后人尊称为“女中人杰”。相比较她的儿媳钱太后,跟她差远了。一共三个儿子,老大朱瞻基,老三朱瞻墉,老五朱瞻墡。也就是说,按皇位继承顺位,朱瞻墉排在朱瞻墡前面。
朱瞻墉的史料记载很简略,大致留下这么几个信息:他受封越王,但从来就没去就藩,一直留在北京;他正统四年去世,没有留下一个儿子;他曾经建金刚延寿塔,为母亲祈福。
这几条信息表明,朱瞻墉很可能是虔诚的佛教徒,无心政治,可由于身份限制,又未能出家。不过请注意,只要他存在,按照继承法统,他就是朱瞻墡的“障碍”。皇位之争并非当事人之间的争斗,而是他们身后政治势力的斗争,朱瞻墉即便自己没兴趣,也会有人推着他走。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张太后都没办法让朱瞻墡上位。亦或许,朱瞻墡本人也不同意跟侄子争位,张太后原本也不是讨厌孙子,只是担心他年龄小,既然有大臣们作保,她也没必要坚持。
这位被追谥为“诚孝张皇后”的张氏,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好的名声。她重用三杨,打压宦官,为明英宗初年的政治清明奠定了基础,被后人尊称为“女中人杰”。相比较她的儿媳孙太后,跟她差远了。
-----
网友解答:
-----
明宣宗朱瞻基作为明朝,继朱元璋、朱棣之后鲜有作为的一个皇帝。在军国大事上善于纳谏,愿意听取内阁杨士奇、杨荣等人的建议,平定了皇叔朱高煦叛乱,维护了皇权稳定,交趾叛乱派大军围剿,为节约军费减轻百姓,停止对交趾用兵,导致交趾再次独立。
但是朱瞻基在位时期,君臣关系融洽、政治相对清明,边防相对稳固,与其父亲一起被称为明代的”仁宣之治”。可惜这么有作为的皇帝年仅三十八岁,就英年早逝了。那明宣战驾崩之后,朝廷大臣为何没能在其他王爷中,选择一个继任之君呢?
答案当然是有的,那又是谁呢?
朱瞻基死后宫中就讹传,立襄王朱瞻墡为帝,那襄王是谁呢?襄王是朱瞻基的亲弟弟,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五子,和朱瞻基一样同为张皇后所生,也是嫡子,同样也很贤明。明仁宗朱高炽驾崩时皇后命襄王与郑王(朱瞻飐仁宗庶出第二子)监国,等待朱瞻基回来继位。后来汉王朱高煦造反,朱瞻基亲征乐安,依旧是郑王与襄王监国。
仁宗崩,皇后命与襄王监国,以待宣宗,宣德元年,帝征乐安,仍命与襄王居守。《明史•诸王•仁宗诸子》
可见朱瞻墡颇受大臣欢迎,
英宗北狩,诸王中,瞻墡最长且贤,众望颇属。《明史•诸王•仁宗诸子》
以至于明英宗被瓦剌俘虏以后,有朝臣建立襄王为帝,襄王则上书立太子朱见深,郕王朱祁钰监国,并积极营救朱祁镇,朱祁镇回来被关在南宫,襄王朱瞻墡上书朱祁钰把朱祁镇的伙食弄好些,且率群臣去拜见朱祁镇。英宗复辟以后,石亨等诬陷于谦、王文迎立外藩,朱祁镇就怀疑是襄王朱瞻墡,不久在宫中见到朱瞻墡的所上二书,而襄国的金符在太后宫中,才对襄王放松警戒,并且对他礼遇有加。襄王也活到了孝宗成化十四年。
英宗复辟,石亨等诬于谦、王文有迎立外藩语,帝颇疑瞻墡。久之,从宫中得瞻墡所上二书,而襄国金符固在太后阁中。《明史•诸王•仁宗诸子》
由此,同样作为嫡子的朱瞻墡,两次成为皇帝的机会,第一次是朱瞻基驾崩,第二次是朱祁镇被俘。朱祁镇被俘当时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且朝中大臣又希望他能够出来,可是他已经在襄阳就藩,就上书立太子朱见深,让郕王监国,自己则专心辅佐。那第一次朱瞻基驾崩,俩侄子还小,希望立长君维持国家稳定,是谁决定立的朱祁镇呢?
诚孝张皇后力排众议立朱祁镇
诚孝张皇后就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原配皇后,从洪武二十八年被封为燕王世子妃,到明英宗正统七年去世,辅佐仁宗、宣宗、英宗三代帝王。不像影视剧《大明风华》中那般被孙氏打压。仁宗皇帝为太子时,经常被汉王、赵王排挤是张氏从中周旋才得以保住太子的位置。
后始为太子妃,操妇道至谨,雅得成祖及仁孝皇后欢。太子数为汉、赵二王所间,体肥硕不能骑射。成祖恚,至减太子宫膳,濒易者屡矣,卒以后故得不废。及立为后,中外政事,莫不周知。《明史•后妃•诚孝张皇后传》
宣宗皇帝朱瞻基登基以后,军国大事皆听从太后裁决,
宣德初,军国大议多禀听裁决。《明史•后妃•诚孝张皇后传》
可见这张皇后是多么贤明,可以宣宗朝的繁荣是离不开张皇后的功劳。宣宗皇帝驾崩的时候,曾给张皇后留有遗诏说天下大事向皇太后陈述。
遗诏国家重务白皇太后。《明史•宣宗皇帝传》
宣宗于乾清宫驾崩时,太子朱祁镇只有九岁,当时是的襄王还在朝,因为襄王贤明又是嫡子,于是宫中开始讹传说将诏立襄王为皇帝,于是皇太后张氏,不是《大明风华》中孙若薇,召集群臣到乾清宫,指着太子朱祁镇哭泣说:“这就是新天子”于是群臣高呼万岁,谣言才停止。同年襄王朱瞻墡迁徒襄阳就藩。
宣宗崩,英宗方九岁,宫中讹言将召立襄王矣。太后趣召诸大臣至乾清宫,指太子泣曰:“此新天子也。”君臣呼万岁,浮言乃息。
《明史•后妃•诚孝张皇后传》
有大臣请张太后垂帘听政,张皇后说“不要破坏祖宗之法,停止一切不太急的事物,教导皇帝时时向前人学习,在安排一些得力的大成辅佐就可以了,所以王振虽然受宠于皇帝,但是太后在他不敢独揽大权。
大臣请太后垂帘听政,太后曰:“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时时勖帝向学,委任股肱,以故王振虽宠于帝,终太后世不敢专大政。
《明史•后妃•诚孝张皇后传》
总结 张太后为何不立襄王朱瞻墡
英宗正统七年张太后直到临死前,还在听取杨士奇等会人的汇报,可见张太后临终前还在为大明,殚精力竭、呕心沥血。那他为何不选同样贤明的亲儿子,而要立幼小的孙子呢?也许就如同她自己说的一样”毋坏祖宗之法“,所以才选择立嫡而不立贤,愿意辅佐幼主,而不是把持朝政恋权。
-----
网友解答:
-----
好的,我来回答!
宣宗(遗诏):长子皇太子祁镇,天性纯厚,仁明刚正,其嗣皇帝位,在廷文武之臣协心辅佐。
张太皇太后:这就是新君,年龄虽小,也是根正苗红!
朱祁镇(九岁)???
众臣: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为什么不找个藩王继任?别说一般的朱姓王爷,就是朱祁镇的亲兄弟,也是不那么容易当皇帝的。
先看这个:
太祖朱元璋所制定的《皇明祖训》规定:“立嗣必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不尊此训,非我子孙。”
看到了吧?这份祖训,是大明自朱元璋以下诸位帝王、宗藩头上悬着的利剑,不尊此训,非我子孙——既然非我子孙,自然更没有皇位继承权了,所以谁敢违抗!
所以,皇长子朱祁镇以“嫡长子、皇太子”的身份,由祖母太皇太后张氏扶持,于正月初九正式继位,以明年为正统元年,朱祁镇即大明第六代皇帝——明英宗。
一,先说宣宗
宣宗被民间称为“蟋蟀皇帝”,因为他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玩蟋蟀。但是,可千万别把这个貌似贪玩之人看成败家子儿,他可是创造了历史上著名的“宣德之治”(一说仁宣之治,因仁宗仅在位一年,故多称宣德之治)。据史家评价,朱瞻基是继朱元璋和朱棣之后,鲜有有作为的皇帝,因为他为大明朝贡献了一个“宣德之治”。朱瞻基是一位善于纳谏的皇帝,在军国大事上,能听取臣下的意见。性情宽和,与大臣相处融洽,一句“士奇,朕在此”被传为君臣和睦的佳话。
所以,后世把宣德之治作为明代的黄金时代来怀念。
宣宗在儿子祁镇四个月大时,就立他为太子,并且疼爱有加。宣宗爱屋及乌,祁镇的母亲孙嫔也母以子贵,由换到妃、到贵妃,再到皇后——这样,朱祁镇的嫡长子兼太子的身份就稳固了。
二,再说张太后
张太后即明朝诚孝昭皇后,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原配妻子。早在洪武二十八年,她就嫁给了还是燕王世子的朱高炽为世子妃。朱棣一直不太喜欢朱高炽这个儿子,为了保住丈夫的太子之位,张氏除了孝顺公婆之外,还尽心培养儿子朱瞻基。
果然,朱棣因为有朱瞻基这位“好圣孙”,便坚定了要传位给朱高炽的决心。
朱棣驾崩后,朱高炽登上皇位,谁知仅在位十个月,朱高炽也走了。于是,朱高炽与张氏的长子朱瞻基,便继承了皇位,即刚刚介绍的明宣宗,将张氏尊为皇太后。朱瞻基对母亲十分孝顺,不仅常常来问安,每逢遇到军机大事,都要先询问母亲的意见。可张氏十分贤德,所以她从不主动干政。
十年后,宣宗驾崩。当时他的长子朱祁镇年仅9岁,群臣都担心主少国疑,多亏张氏站出来,指着朱祁镇说:“此新天子也。”群臣山呼万岁,这才确保了朱祁镇顺利继位。
群臣认为新君年幼,于是奏请太皇太后垂帘听政,结果张氏回答:
“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
不过,因为朱祁镇年幼,张氏仍然成为实际的摄政者,她重用“三杨”(荣、溥、士奇)、胡濙、张辅等贤臣,使得正统初期,明朝政治相对清明,她也被后世称为“女中人杰”。
由此可以看出,上有太祖皇帝的《皇明祖训》,前有宣宗皇帝的传位遗诏,宣宗死后,又有张太后主持朝局、鼎定乾坤,让英宗朱祁镇即位,众臣和藩王中,纵使有不臣之心者又敢如何?
所以,这个九岁的朱祁镇安稳地坐上了龙椅。可后来却成了大明十六帝中唯一一位被敌方俘虏的皇帝,也是大明唯一一个做过两次龙椅的皇帝,也是大明第一个废除活人殉葬的皇帝——这是后话。
谢谢您的阅读,文中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指正。
-----
网友解答:
-----
明宣宗驾崩后,因为英宗朱祁镇当时才九岁,主少国疑,刚开始朝廷内外确实曾经传出过张太后要立她自己的儿子襄王朱瞻墡为帝的消息。为了稳定朝局、制止流言,张太后立刻召集诸王公大臣到乾清宫,当着大臣的面,她指着太子朱祁镇哭道:“这就是新天子啊!”群臣高呼万岁,这时关于皇位继承的问题才彻底平息。
(明英宗)
都是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张太后不选择一个年龄大些来继承宣宗的帝位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
宗法和礼教舆情不同意
为了保证朝局稳定,中国自古以来的皇位继承制度都是嫡长子继承制,特别是在明朝这个制度更是得到了严格的执行。
在太祖朱元璋颁布的《皇明祖训》中,更是将这一制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
位。
除了朱元璋,张太后的丈夫明仁宗在位时间就皇位继承问题也有过明确的指示,正如《明仁宗实录》所言:
长嫡承统,国家常。
总之一句话,明朝继承制度就是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朱祁镇作为嫡长子还没死,他的法统地位无论如何是不能被撼动的。
跳过朱祁镇让较为年长的朱姓王爷登基,不仅在以仁孝治国的古代是对祖先的亵渎,更会在奉儒家思想为经典的文官集团中引起轩然大波,其阻力是十分巨大的。
笔者认为还有一条十分重要因素就是张太后的个人品质。
俗话说天下没有空穴来风的事情,既然宫中曾传出过让襄王登基的消息,这说明襄王还是有一定的民意基础的。
(明宣宗之母诚孝张皇后)
张太后在做太子妃时,就因为
“操妇道至谨”
而深受自己的公婆成祖和徐皇后的喜欢,因此在大是大非面前张皇后才能够有所取舍。
此外英宗登基后,群臣上表让张太后摄政,但是张太后以
“毋坏祖宗法”
为由而拒绝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张太后对于祖训的坚持在英宗登基上发挥的巨大作用。
-----
网友解答:
-----
明宣宗朱瞻基是大明皇朝第五位皇帝,仁宗皇帝朱高炽之子,成祖皇帝朱棣之孙。朱瞻基在位十年,开创了仁宣之治,被史书称为一代明君。1435年1月31日朱瞻基因病驾崩,传位给年仅八岁的儿子朱祁镇,朱祁镇就是后来的明英宗。
明英宗朱祁镇8岁当皇帝,实权则掌握在张太皇太后手中,张太皇太后领导的摄政团主导大明政坛7年,直到太皇太后去世,明英宗才亲政。明宣宗朱瞻为何不选择一年长的兄弟或者侄子当皇帝呢?原因在于皇族里面的嫡长子继承制,正常情况下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皇位。嫡长子继承制从周朝开始,延续千余年,经历数十个朝代,是一种经得起考验的最佳传承方式。嫡长子继承制可以有效避免皇族内乱,进而保证江山稳固。
商朝时流行兄终弟及,确保王位一直在年长者手中,这种方式会导致诸弟争位。乱世之时,传位则选择立贤不立嫡,以确保王朝可以生存下去。如果皇帝无儿子,那么皇帝可以在皇族中选择一位子侄过继为自己的儿子,通常也不会将君位传给弟弟。明朝承平日久,虽然外战不断,但是内部稳定,因此朱瞻基选择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嫡长子,而不是从皇族中选择一位贤者、能者。
张太皇太后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她维护嫡长子继承制,因为她的存在,不仅丈夫朱高炽、儿子朱瞻基顺利成为明君,就是孙子朱祁镇也得以顺利当了皇帝。仁宗皇帝朱高炽当了一年皇帝就死了,在位期间军政大事皆由张皇后主持;宣宗皇帝朱瞻基侍母至孝,因此很多军政仍由张太后主持。朱瞻基当了十年皇帝死了,孙子朱祁镇当了皇帝,因此军政由张太皇太后主持。有张太皇太后的存在,朱姓的王爷就无法当皇帝,除非朱瞻基没有儿子。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好奇怪,宣宗有亲生儿子,为啥要传给兄弟们呢?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就定下了皇位传承的规则: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当然,这是最简单的说法,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
一般来说,前任皇帝只要有儿子,就会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才会传给自己的兄弟。
比如,宋太祖赵匡胤就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虽然合法性还有所疑问,但在当时还很复杂的局势下,将皇位传给成年的弟弟而不是还很年轻的儿子,也是有可能的。
再比如北齐孝昭帝高演,他死的时候儿子高百年虽然已经被立为太子,但只有6岁,高演害怕儿子将来会被害死,于是将皇位传给了弟弟高湛,只求保住儿子一条命,只不过高湛在继位三年后还是找了个理由杀死了高百年。
但这样的情形,在历史上极为罕见,大部分情况下,皇帝传位时第一选择就是自己的儿子。但是,儿子和儿子之间,也是不同的。
按照古代礼法,所有儿子之中,位列继承权第一顺位的是嫡长子,第二顺位的是其他嫡子,第三顺位的才是庶子。
所谓嫡子,就是皇后所生的儿子,其中年龄最大的那个即为嫡长子。如果皇帝先后有多任皇后,那么所有皇后生的儿子都是嫡子。无论是哪一任皇后所生,只要是第一个出生的就是嫡长子。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则,普通人家是由嫡长子继承家产,官宦人家是由嫡长子继承爵位,皇家自然也是由嫡长子继承皇位了。
如果嫡长子早夭,或者因为造反被囚禁,又或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受皇帝喜爱,不想将皇位传给他怎么办呢?这个时候皇帝就会选择其他嫡子,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嫡次子一定优先于嫡三子、嫡四子等人,因为除去嫡长子外,其他嫡子的身份是一样的,立哪一个为太子,主要还是看皇帝更喜欢哪一个。
如果所有的嫡子皇帝都不喜欢怎么办呢?这个时候皇帝就要从庶子们当中选择了。庶子的地位,并不是按年龄大小排列的,庶长子的地位不一定高于其他庶子。庶子的地位高低取决于其生母的地位。不过,这种事都是相辅相成的,皇帝可能因为喜欢某个妃子而提高其儿子的地位,也可能因为宠爱某个儿子而提高其生母的地位,说到底,地位高低最终取决于是否受皇帝的宠爱。
如果皇帝没有嫡子,也就是皇后没有生下儿子的话,那么按照礼法就要立庶子中的长子为继承人。这跟有嫡子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有嫡子,但嫡子有重大过错被剥夺了继承权,那么皇帝是可以在庶子中随意选择的。但如果根本就没有嫡子,那皇帝只能选择庶子中的长子。这就是所谓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举个例子,清朝康熙皇帝只有一个嫡子,即二阿哥胤礽,他被废之后,康熙就可以在众多庶子中选择,最后传位给了四阿哥胤禛,即雍正帝。明朝万历皇帝没有嫡子,所有儿子都是庶子,他喜欢的是老三朱常洵,但大臣们坚持要求他立老大朱常洛为太子,为此君臣之间爆发了激烈矛盾,前后长达15年,无数大臣被斥被贬被杖打,万历从此不再上朝,史称国本之争。康熙和万历在选择继承人上的区别,就是如此,有嫡子时要立嫡子,但嫡子不成器时就可以任意选择其他庶子,但没有嫡子时就只能立庶长子了。
皇帝如果没有儿子怎么办?
无论是嫡子还是庶子,皇帝只要有儿子,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传位给儿子的,那么如果这个皇帝格外倒霉,没有儿子怎么办呢?
如果事前有准备的话,皇帝往往会提前从侄子们中挑一个出来,认作干儿子,作为皇位的继承人。
这里说的侄子,一般情况下是亲侄子,也就是皇帝亲兄弟的儿子。皇帝在确定自己不会再有儿子后,为了将来能够顺利传承皇位,就会挑一个侄子进宫,作为皇子进行培养。当然,如果之后皇帝生出了儿子,那么这位侄子就没啥用了,哪来的回哪去。
那么如果皇帝没有侄子怎么办呢?历史上还是有很多这种情况的,比如后周太祖郭威当皇帝时,全家老小都被杀光了,既没有儿子也没有侄子,最后只好把皇位传给了干儿子柴荣,也就是鼎鼎大名的后周世宗。
还有南宋的高宗赵构,亲儿子早夭,自己又失去了生育能力,所有的兄弟在靖康之变中不是被杀就是被俘,别说侄子了,就是自己这一脉里也没几个人了。所以,赵构只好从远支宗室里选了两个孩子入宫,作为皇位继承候选人,最后赵昚入选,即宋孝宗。可赵构是赵光义这一脉的,而赵昚却是赵匡胤那一脉的,血缘关系很远了。
如果皇帝死得很突然,事前没有准备,那就在皇帝死后从侄子们中挑一个出来,继承皇位。
这个道理,和皇帝生前从侄子里挑选继承人,是一样的,有亲侄子就从亲侄子里选,没有亲侄子就按血缘关系的远近,从远房侄子里选,通常在皇帝死后由太后和大臣商量决定。比如,汉昭帝刘弗陵死后无子,权臣霍光就拥立刘弗陵的侄子刘贺当了皇帝,只不过刘贺不成器被废仅27天就被废,然后才选了刘弗陵的侄孙刘病已为帝,即汉宣帝。
以上所述,都是皇帝把皇位传给儿子的情形,即文章开头所说的“父死子继”。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是“兄终弟及”呢?
一般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因为皇子年幼,而当时的政治局势非常复杂,出于对“主幼国疑”的担心,而将皇位传位年富力强的弟弟。
比如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按理说皇位应该由太子朱见深继承,但此时朱见深只有两岁,而瓦剌大军已经兵临城下,形势十分危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一个幼儿继承皇位,难免朝廷内外上下生出异心,也不利于团结一致打退外敌,所以兵部侍郎于谦力主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22岁)登基为帝,而当朝孙太后也只好点头同意,这就是形势所迫。
第二种就是没有儿子,也没有侄子,或者在侄子甚至宗室子中,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来继承皇位,那么只好把皇位传给弟弟。比如明武宗朱厚照死后无子,而且朱厚照还是独子,所以也没有侄子,无奈之下张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商量决定,将朱厚照的堂兄弟朱厚熜立为皇帝,即嘉靖皇帝。
再比如,明光宗朱常洛有七个儿子,然而活下来长大的只有朱由校和朱由检两兄弟。光宗将皇位传给长子朱由校,即明熹宗。但是,明熹宗在位七年后去世,死后无子,唯一的弟弟朱由检此时也无子,所以只能将皇位传给弟弟朱由检,即崇祯帝。
这两种情况就属于“兄终弟及”了。在绝大部分情况下,“父死子继”要优先于“兄终弟及”的,首先考虑皇子(包括嫡子、庶子、继子),其次考虑皇孙、皇侄,最后才考虑皇兄弟。
明白了以上皇位继承的原则,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明宣宗的情况。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嫡长子,也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孙。朱棣立嫡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也立朱瞻基为皇太孙,所以在朱棣在位时就已经确立了朱瞻基将来的皇位继承权。
朱高炽有十个儿子,也就是说朱瞻基有九个弟弟,其中两个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如果要传位给弟弟,是有足够的人选的。
但是,按照“父死子继”优先于“兄终弟及”的原则,朱瞻基首先考虑的传位给自己儿子,而不是兄弟。
朱瞻基有两个儿子,朱祁镇是孙贵妃所生,是长子。朱祁钰是吴贤妃所生,是次子。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长子朱祁镇在宣德三年被立为太子(此时朱祁钰尚未出生)。而为了让朱祁镇的太子身份更为合乎礼法,同时册立其生母孙贵妃为皇后。这样,朱祁镇的身份就从庶长子变成了嫡长子,是最正统的皇位继承人。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朱瞻基肯定会把皇位传给朱祁镇,而绝不会是别人。就算朱瞻基突然驾崩,大臣们也绝对会支持朱祁镇继位,而不会是朱祁钰,更不会是各位“王爷”。
在这里明确一下“王爷”的概念,明朝的王爷可以分为亲王和郡王,亲王一般只授予皇帝的儿子或者兄弟,比如朱祁钰就是亲王。亲王的嫡长子继承王爵,其他儿子降一级为郡王。至于大臣们也有封郡王,但那都是追封。
如果朱祁镇在即位前意外去世,那么就应该选择朱祁钰。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朱祁钰就会被立为太子,同时就失去“王爷”这个身份了。如果朱祁钰也意外去世,那么就要从这两兄弟的儿子,也就是朱瞻基的皇孙之中选一个,通常是嫡长孙。但如果连孙子也没有,那么的确只能从王爷们之中挑选一个来继承皇位了。
所以说,除非朱祁镇和朱祁钰都死在朱瞻基之前,且两人都没有留下子嗣,否则,皇位是无论如何不会轮到各位王爷们的。
-----
网友解答:
-----
明宣宗驾崩后,其子朱祁镇继位,即明英宗。为何不从宣宗的兄弟中选择一个?因为没必要,
朱祁镇的继位可以说是顺血脉,顺道统,顺理法,顺人心,顺时局。
故宫
宣宗驾崩的时候,其子朱祁镇才八岁。考虑到宣宗是在宣德十年突然病重驾崩,时年才三十七岁,所以整个朝廷在心理上并没有准备。因为突然,所有人心多少还是有些动乱的,关于继任者的话题,也有过一些风言风语。比如考虑到朱祁镇年幼,无法实际理政,便有人提出让成年的亲王,甚至藩王来入继大统的。
但我可以明确告诉你,
以当时宣宗朝的时局,散布这些言论的人无非只是用这些言论来增加一些政治筹码,以期在新君继位后能够获得最大的政治利益。谁都知道,下一任皇帝只有一个人选——朱祁镇。
原因如下。
明英宗朱祁镇
其一,朱元璋的《皇族明训》明确规定了嫡长子继承制。
《皇明祖训·礼仪》有云: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
这里说的“兄终弟及”是有先决条件的,即先帝无子嗣。而朱祁镇便是宣宗的长子。再者,在宣德三年的时候,朱祁镇的生母孙氏已经取代了原先的胡氏,成为了宣宗的第二任皇后,且胡氏只生育了两个女儿。生母皇后身份的加持,无疑让朱祁镇成为了嫡长子。老祖宗的祖训摆在那里,谁敢质疑朱祁镇继位的合法性?
《皇明祖训》
其二,“仁宣之治”的辉煌还未散去,大明依旧处于国势的上升期。
主少国疑这个话题在历史中经常出现,但这个“国疑”也有附加条件,即帝国当时正面临着严重的内外问题。朱祁镇继位时,大明刚刚走出了一段小高潮,整个帝国生机勃勃。对外,一改洪武,永乐年与蒙古的敌对,朝廷开始和北方蒙古各部缓解矛盾,西南边安南的问题还没有尖锐凸显;对内,朝廷的制度构架已趋完善,百姓生活水平总体上得到提高,国家财政收入稳中有升,即便有一些匪乱,也不伤筋动骨。这种相对安定平和的内外环境,其实是有利于年幼的朱祁镇继任接班的。
明宣宗朱瞻基
其三,太皇太后张氏是朱祁镇最有力的一顶保护伞。
太皇太后张氏,即明仁宗的皇后,也是明宣宗的生母,朱祁镇的奶奶。这位老太太,见识过朱元璋的狠辣,感受过朱棣的铁血。她辅佐过自己的夫君仁宗,也帮助过儿子宣宗坐稳帝位,不论是胆识,经验,手腕,人脉,资历,威望上,堪称大明第一女性。在宣宗驾崩后,甚至有人希望请张氏出山,临朝听政。
也就是在北京城各种风言风语到处乱传的时候,是老太太召集了一帮大臣,登高一呼,正式确定了孙子朱祁镇的继承人身份,一锤定音,无人反驳。
太皇太后张氏
其四,宣宗留下了一支精干的执政团队为朱祁镇保驾护航。
正统初年,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内阁的“三杨”,即杨士奇,杨荣,杨溥。还有军界老将张辅,礼部尚书胡濙。其实这几个人,都是宣宗钦点留下的顾命大臣。“三杨”代表了内阁,主导了朝廷政务的走向;以胡濙为代表的各部院,是朝廷各项政策的执行者。军队的安定团结,让张辅去压制,再配一个在背后隐摄全局的太皇太后张氏,这妥妥的是一个阵容超级华丽的执政团队。
也就是由这样一个团队的存在,保证了大明在君主年幼的时候,各种政务能够正常运转,朱祁镇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和消化如何理政治国。
明代官员
正是由于以上四点,才最终保证了朱祁镇顺利接下了父亲宣宗的皇位。当然,后来他重用司礼监的王振一党,本质上也是在重构自己的执政团队,巩固自己的皇权,这是另话了。
那么明代历史上有没有出现特殊的接班情况?有的。比如朱棣造反赶走了建文帝朱允炆。这个手段不算和平接班,所以我们暂且不提,我们说说另外几种情况。
明代宗朱祁钰接替明英宗朱祁镇
当时是英宗经历了“土木之变”后被俘,大明几十万主力全军覆没,蒙古也先部族随时可能南下进攻京师。代宗能够登基,是因为当时的情况实在危机,英宗的儿子朱见深年纪实在太小,大明需要成年的君主来应对危机(或者说背锅)。
明代宗朱祁钰
当然,代宗的上台,还是伴随着大量的政治交易的。比如要为文官集团对王振一派进行政治清算;比如要承认英宗之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比如要继续保障旧官僚的既得利益等等。
明世宗朱厚熜接替明武宗朱厚照
武宗没有子嗣,驾崩得也突然,杨廷和遵循《皇明祖训》选择兴王一脉的朱厚熜接班,即后来的嘉靖帝。其实,选择嘉靖这件事,是有说道的,严格来说是有理法漏洞的。但杨廷和选择了嘉靖,武宗生母张太后也选择嘉靖,要知道早在武宗驾崩前几年,张太后已经表现出了对还是藩王的嘉靖不一样的重视。
选嘉靖,是因为杨廷和与张太后达成了短暂的政治一致,需要一个没有根基,容易掌控的继任者。地方藩王是最佳人选。其次,杨廷和看重了嘉靖的品性和好学。但偏偏是嘉靖的学霸这件事,让杨廷和后来栽了个大跟头。
明世宗朱厚熜
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武宗驾崩和新君继位的那段权力空窗期,杨廷和凭借着张太后的支持,凭借着内阁首辅的身份,凭借着拟写了《武宗遗诏》,贯彻了其个人的政治意志,俨然成为了当时大明的最高话事人。这才有嘉靖的后来继位。
明思宗朱由检接替明熹宗朱由校
朱由检便是崇祯帝。思宗同样没有子嗣,而崇祯又是思宗的亲兄弟,人又在京城。熹宗因为落水身体急转直下,再加上熹宗这个人非常顾念家人亲情。兄弟俩关系好,熹宗的皇后张嫣不断地吹枕头发让他传位给崇祯。
明思宗朱由检
更重要的是,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当时并不觉得崇祯会忤逆自己。相反在熹宗的“反复嘱托”下,崇祯一度表态自己会延续天启年的执政风格,重用魏忠贤等人。所以阉党对于崇祯的继位,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反对和抵触,这才让崇祯顺利上台。
以上几个例子,都是因为朝廷面临重大的危机或者是皇帝没有子嗣,才出现了所谓“兄终弟及”的情况,由此可知,大明朝对于嫡长子的继承制还是深入人心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家之言,聊以解闷。
朝史暮想,独家原创。
-----
网友解答:
-----
父死子继,这是明朝的祖宗家法。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后,身后还留有两个皇子,礼法上享有天然的继承权。
当然,关于明英宗朱祁镇的继位,确实发生了一些争执。
朱瞻基驾崩时,皇太子朱祁镇才九岁,一切都由皇太后张氏主持。当时,宫中皆有传言,说张太后有意立自己的儿子、朱瞻基的弟弟襄王朱瞻墡为皇帝。
既然传出了这样的消息,就证明当时张太后可能确实考虑过“兄终弟及”这种操作。
但经过一番思索,张太后还是决定把皇位传给朱祁镇,她不能违背祖宗家法,在皇帝有儿子的情况下,强行传给皇帝的弟弟。
最后,张太后召集诸大臣到乾清宫,指着朱祁镇说道:“这就是新天子啊!”
大臣们一听,终于放下心来,于是高呼万岁,朱祁镇正式继承皇位,张太后也升级为太皇太后。
总的来讲,任何人都不能轻易违背朱元璋定下的宗法制度,朱元璋规定了父死子继。只有在皇帝没有子嗣的时候,才能从宗室挑选入继。
譬如后来的嘉靖皇帝,他就是在堂兄正德皇帝没有后嗣的情况下,才按照祖宗家法入承大统。
-----
网友解答:
-----
您问明宣宗驾崩,为什么明朝选8岁的明英宗即位,而不是年长的襄王朱瞻墡(明宣宗弟弟,明仁宗嫡出的三皇子)?
除了必要的“嫡长子继承制”之外,这里还有朱瞻基母亲——太皇太后张氏的力推。
朱瞻基一代明君,可惜像老爸朱高炽一样不长寿,只活36岁,留下了年仅8岁的嫡长子——朱祁镇。
照一般想法,“嫡长子继承制”自周朝实行已经2000多年,朱祁镇年龄再小,毕竟为太子,更是嫡长子,理应继承皇位。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明朝有朱棣篡位在先,后有朱高煦反叛在后,若拥立8岁的皇帝,会不会再来一次“靖难之役”、“汉王叛乱”?
这时候,宫中流言四起,人们纷纷议论说要立襄王朱瞻墡(shàn)为皇帝,人心惶惶。
(朱瞻墡)
这个襄王是谁?原来,他是朱瞻基的弟弟,时年29岁,是明朝颇有贤名的一位亲王,死后谥号为宪,世称襄宪王。
而且,这个朱瞻墡,还是张太后的三儿子。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太后张氏,是选自己的又一个亲儿子当皇帝,还是选自己的亲孙子当皇帝?
(诚孝张氏,也是明朝第一位太皇太后)
张氏头脑冷静,并没有让谣言继续。她马上穿戴庄重,召集诸大臣到乾清宫,指着太子哭道:“这就是新天子啊!”群臣明白了张氏选择,高呼万岁,大明中枢这才稳定。
历史上朱瞻墡确实不想当皇帝,每当朝廷流言四起,他都能避多远避多远……
知子莫如母,太皇太后做出了最正确选择。另外,大臣依宣宗遗诏,请求张氏垂帘听政,张氏却婉言谢绝,说:“不要破坏祖宗之法。只须将一切不急的事务全部废止,时时勉励皇帝向前人学习,并委任得力的大臣就可以了。”
所以张氏在世时,英宗朝政局稳定,造成后来\"土木堡之变\"的太监王振不敢专政。
《明史·卷一百三十·列传一》大臣请太后垂帘听政,太后曰:“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时时勖帝向学,委任股肱,以故王振虽宠于帝,终太后世不敢专大政。
有机会却不干政,难得可贵!总之,通过张氏的努力,明宣宗死后的政局快速稳定。
嫡长子继承制VS兄终弟及VS禅让制VS宗教传位
人类历史上没有完美的继承制度。中国在“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嫡长子继承制之前,还实行过兄终弟及制(商朝),禅让制(可能的尧舜禹时期)。
商朝实行兄终弟及,有“九世之乱”,数次迁都动荡不堪;从晋朝到到元朝兄终弟及的次数屈指可数,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赵光义继承赵匡胤,还留下“烛影斧声”、“害死侄子”的千古疑案,事实证明,兄终弟及比不上嫡长子继承。而禅让制传说存在于尧舜禹时期,被今人质疑,西汉王莽之后更成了篡位的工具;至于宗教传位,在外儒内法的中国,更没有社会根基。
(商朝 九世之乱)
所以,我国还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准,在效率和稳定之间,选择稳定。朱元璋也在《皇明祖训》中明确了兄终弟及的前提:
“凡朝廷无皇子”。
《皇明祖训》: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
------------------
推荐阅读:
农民工在干活工地晚上休息时发生脑梗塞,老板有没有责任,老板不管住院费用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