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得国最正者唯有汉与明,那满清得国不正吗?
历史上得国最正者唯有汉与明,那满清得国不正吗?
-----
网友解答:
-----
一帮人说了半天,连什么叫正不正都不知道,所谓得国正,最简单三条
第一自己造反,不是一开始为了自己野心,而是被逼无奈,以及拯救万民。历史上一大票造反者都是为一己之私,只有那些活不下去的农民起义因为活不下去被逼无奈才造反,只不过大多失败了,只有刘邦朱元璋成功了,刘邦开始从未想造反,只是赵高弄权,导致秦法混乱,刘邦跟陈胜吴广一样,都因为秦法严苛,执行也死不执行也死,干脆造反活命。
朱元璋更不用说了全家本来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结果被元朝逼的饿死,他造反一开始更为了吃口饱饭,以及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理想。这两人都不是为了自己野心造反。
而魏晋隋唐宋元清开国君主都是为了自己野心造反,而不是活不下去被逼无奈才反。
第二条,开国皇帝有没有深受皇恩,当的前朝皇帝的官,却为了自己一己野心当白眼狼,造反背主。
周是商臣,秦是周臣祖上靠周分封才建国,汉朝刘邦只是秦朝的亭长,亭长是吏,在古代只有官才算吃国家的饭,不入流的吏是由当地官府自招的,跟朝廷皇帝没关系,也没有上升渠道。
魏就更不用说了,曹操他爹是汉太尉,他自己开始是汉治安官,一路做到汉宰相。
晋司马家也不用说了,隋是北周皇亲国戚重臣,唐是隋皇亲国戚。宋太祖深得后周君主恩赐重用。而清的祖宗,爱新觉罗猛哥帖木儿早在明朝永乐时期就主动臣服明朝,被明朝提拔建州卫指挥使,并且世袭。到了努尔哈赤这一代,因为明朝误杀努尔哈赤他爹,为了补偿他,明朝还破例册封他二品龙虎卫将军,各种恩赐和宽纵,结果导致努尔哈赤乘机坐大统一了女真部,加上万历三大征,打光了国库和精锐,小冰河自然灾害到来,世袭皇恩的努尔哈赤乘的明朝内忧外患,为一己之私公然背主造反,屠光辽东汉人。
而不受前朝皇帝恩惠来说,这点明朝朱元璋可谓最正,朱元璋祖上八代都是农民,元朝皇帝对朱元璋家族可谓半点恩惠没有,所谓臣受君恩,君受民恩。臣子的地位俸禄是皇帝给的,皇帝国家的一切是百姓给的。朱元璋一家为了给元朝皇帝纳税全家先后被逼饿死,朱元璋不但不欠元朝,元朝皇帝还欠朱元璋一家的。
第三,开国皇帝建立的大统一王朝,百姓认可度是否超越前朝,汉代秦,从此华夏民族以汉人自居,无人反汉复秦。明取代元,让华夏汉人重拾山河,拯救华夏汉文明,让北方汉人,和南人,重为一个民族。也没有百姓打出反明复元口号。
到满清入关,不但汉文明文化衣冠从此蒙尘,一路各种屠杀数不胜数。
百姓认可度也极低,百姓反清复明的声音就没停过,满清不得不用高压政策,各种文字狱,各种烧书篡史,各种大屠杀来维护自己血腥政权。
以上三条,满清每一条都不正。
-----
网友解答:
-----
史上确实有汉、明得国最正的说法,这是建立在两朝的开国皇帝亲手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又亲自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基础上来说的。
而且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在各自的旧时代里都属于社会的底层人员,所以他们的人生经历是充满励志的。
那么,为何没有观点认为清王朝也得国很正呢?汪郎认为,还在于八旗贵族入关时的种种表现,和汉、明的对比出现了偏差。
汉刘邦带军入关中接受秦子婴投降,并和关中百姓约法三章,成为秦朝事实上的终结者。
明洪武坐镇南京,指挥徐达、常运春北伐,一举拿下大都,收复了幽云十六州,终结了大元的统治。
而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在李闯的大顺军攻入北京城灭亡明朝时,当时的清朝统治者们对是否入关还存在争议。
李闯攻破北京城,崇祯自缢的消息传到东北时,那些蹲在东北打猎、喝酒的八旗贵族们,一开始都是懵的。
因为他们眼里的那个曾经的庞然大物,只能撼动,而伤不了筋骨,没想到居然被一群流民给灭了(清朝认为李闯属于流民)。
而相对大顺李闯政权的陌生,让清朝统治者们心生警惕。对他们而言,此时入关逐鹿是最佳时机,也是一场关乎王朝和民族命运的赌博,谁也不知道一旦入关前途会如何。
所以坐观其变,拒绝入关是当时八旗高层的普遍看法。
但当时的大清朝,做主的不是六岁的小皇帝,也不是八旗贵族,而是精力充沛的摄政王多尔衮。
他在范文程的鼓动和谋划下力排众议,率先带着他的两百旗,
打着为大明皇崇祯帝报仇,消灭李闯流民暴乱的口号,驱赶吴三桂入关的。
一个王朝为了夺取天下,逐鹿中原,不敢光明正大的出现在世人面前,反而要借助前朝皇帝的名望来博取支持,这说明当时的清统治者心中是没有底的。
而且严格的说,清朝能够夺取天下,坐稳了紫禁城的位置是捡了一个大漏,这一点和汉刘邦直接灭秦,明洪武推翻元朝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所以也就没人提清朝得国正与不正了。
【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
-----
网友解答:
-----
从整个历史上来看:得国没有正与不正这一说。从夏朝到清朝历经了15个朝代,其实没有谁真正的得到了这个所谓的“国”。
所有的朝代只不过都是暂时的管理一下而已,最后都被人民无情的推翻了,说白了就是:管理的不行罢了。
我们历朝历代的历史其实非常的简单,用几句话就说完了:
一开始打江山的时候,一般都用一个美好的口号欺骗群众,例如:均田地、均富贵等等。目的很简单:都是为了拉队伍需要而已。
当江山一旦打下来了之后就开始忽悠群众,用思想洗脑、用刀剑镇压。
他们不光对群众如此,他们是对所有的反对者都如此,例如:朱元璋惨烈的屠杀大臣。
往后他们就开始享受生活、折腾群众、大兴土木,不断地压榨群众、剥削群众们。不是皇帝一个人压榨,而是整个统治集团压榨。
最后就是群众实在是混不下了,于是乎群众们揭竿而起了,当然还有自己没发展好被外族干翻了,然后就又换了一个朝代而已。
如此往复循环,一直到了清朝。大清朝结果还是搞老一套,结果碰到了世界局势大变化了,然后就在挣扎、徘徊、前进一步,往后退三步中前进。
这中间被“更加强悍的文明”暴揍了好多次,然后我们自己人终于觉醒了,发现最大的问题就是:大清朝这个毒瘤。于是乎,大家合力把其推翻了——封建王朝时代也就剧终了。
我们的历史主流基本就是这个样子,皇帝换了很多、内部不断的斗争、群众实在受不了了也就起来反抗了——一个几乎没啥变化的新王朝又诞生了。
在城头变换大王旗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头落地、无数人变成了刀下亡魂,例如:秦统一六国,当时2\u002F3的人死了;秦末农民战争(也就是刘邦和项羽的故事)又死了当时几乎一大半的人,往后每次改朝换代都是不停地死人而已。
不是有句话叫做:一将功成万骨枯,说白了就是:皇帝们为了得到大位,管你死多少人。
历史上好像还没有出现过哪个皇帝是被人民群众拥护上去的吧!所有的皇帝得天下靠的就两样东西:左手拿着笔去忽悠群众们、右手拿着刀把忽悠过了的群众们一批批送向战场,去为皇帝们拼杀、去夺得天下。
至于得国正与不正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都不正当,古代好像还没有出现一个代表所有人利益的朝代。
几乎所有的朝代,代表的都是统治者们的利益,他们可以为所欲为、底层群众们就只能节衣缩食而且没有任何权利的保障机制。
循环着、往复着,一代代就这么活着。这国到底是谁的国,谁又能真正代表国、国到底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估计没有几个人真正的思考过、拷问过。
最后我想说,古代的皇帝们都想着永远得到这个国、想着自己长生不老、想着江山万代不变。可是:万里长城今犹在、只是不见秦始皇。
也许过好自己的每一天,才是我们最应该做好的事情。
-----
网友解答:
-----
我以前多次写文章,从来都认为满清得国不正,现在还坚持认为满清得国不正。我之所以这样认为,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因为满清没有把汉人百姓当子民看待。二,汉人百姓始终没有承认满清的统治的合法性。
满清自努尔哈赤开始,一直到满清成功的入主中原,始终把百姓看作是屠戮、劫掠的对象。
一,努尔哈赤的屠戮。
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对大明正式打出叛乱的旗帜。东北从此变成了人间炼狱,汉人几乎全部被屠戮、驱赶。
努尔哈赤起初对汉人的政策是:抗拒者被戮,俘取者为奴。对不反抗的汉人是不杀的,但是必须做奴隶。
面对努尔哈赤的野蛮军队,普通百姓是没有能力及时的外逃的。为了活命,大多选择了投降,苟且偷生。但是,努尔哈赤接着下令圈占汉人的土地,还要交重税。交不起税的,不愿交出土地的都被杀掉了。
努尔哈赤的残暴,引起汉人百姓的反抗。努尔哈赤认为,反正迟早都要杀掉汉人以夺取土地和财富。与其等到汉人反抗再杀掉,还不如直接杀掉更省事。
所以,努尔哈赤对汉人的政策改为:
不论贫富,均皆诛戮。
努尔哈赤军队所过之处,对汉人进行无差别的屠杀,一个不留的全部杀掉。
据有关专家统计,努尔哈赤时期直接屠杀汉人约200万。没有被直接屠杀的,或死于瘟疫,或死于逃亡的路上,剩下的逃到了明朝统治区。昔日繁华的黑土地,被满清活活的屠杀成千里无鸡鸣的人间炼狱。
二,皇太极的野蛮。
皇太极上台后,接受的是个烂摊子。满清的族人走出渔猎的深山老林,分占了汉人开发成熟的耕地,开始从事耕作。但是满人数量太少,又不善耕种,出现大量的土地荒芜的现象。
皇太极为了有足够的粮食、人口,前后5次入关去汉人那里抢劫财富和人口。
1629年,皇太极第一次进入内地抢劫,因为袁崇焕及时带兵回援,才没有抢掠太多地方。
1634年,皇太极从宣、大第二次入关,目标很明确,就是破坏大明的基本盘。把能带走的人口、财富带走,带不走的全部杀光、烧光。此次满清的“收获”最大,却没有记录具体的数字。
1636年,皇太极派阿济格带兵入关,钱粮牲畜除外,虏回青壮人口179820人,差200多就18万了。被杀的百姓,路上死掉的有多少,已经无从考据了。
1639年,皇太极派兵入关,打到运河、济南一带,其它不算,虏回青壮人口25万。
1642年,皇太极派兵入关,获金银无数,虏回青壮人口36.9万。
有据可考的后三次入关,不算路上死掉的,仅皇太极成功虏回的,约80万青壮。如果算上前两次,总数绝对超过100万 。
虏回青壮之前,要杀掉敢于反抗的所有人,慑服人心。还要清理掉没用的老弱病残幼,要杀掉不方便带回的青壮。以此计算,五次入关共杀掉了千万人都不止。这还不算,满清洗劫过后引起的瘟疫中死掉的。也难怪,崇祯皇帝会在农民起义没有扑灭之前,就急不可耐的让洪承畴北伐。
可以说,努尔哈赤让东北的黑土地变成了人间炼狱。努尔哈赤的好儿子皇太极,则让华北平原变成了人间炼狱。
三,多尔衮的残暴。
皇太极死后,更凶狠的多尔衮上台了。
1,剃发易服,让无数的无辜丧生。
1644年,满清入关之初,多尔衮颁布剃发易服令。因为遭到反对,多尔衮认为此时满清的根基未稳,尚需收买人心,便下令废除了。
1645年,多尔衮再次颁布“剃发令”,规定:
“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为准,亦限十日,全部剃发。”
不久又颁布“易服令。”
规定汉人必须穿马蹄箭袖的满人衣服,并一律剃成金钱鼠尾辫。逾期者,杀无赦。
《榕城纪闻》:只留一顶如钱大,作辫,谓之金钱鼠尾。
汉人谁愿意剃成丑陋的鼠尾辫,谁愿意脱去穿了几千年的汉服。为了强推剃发易服令,满清杀的人头滚滚。
2,修建满城,圈地运动。
满清入关后,为了安置满人。在城市修满城,在农村搞圈地运动。
满清军队每到一个要地,必会在最好的地段圈占土地,修筑只准满人居住的满城。至于原住民,只能流离失所,自生自灭。
以北京为例。多尔衮进城后,第一件事就是发布命令,让北京内城的几十万人全部迁出去。腾出地方来,给满人居住。那几十万汉人一下子没了家,沦为流民或者给满人做奴隶。
满清在全国修建了多少个满城,又有多少人因此流离失所,已经无法统计了。
满清还在农村搞圈地运动。1644年,满清入关后,立即开始圈占耕地,只要是汉人的耕地就不会幸免。圈地运动一直到康熙年间,因为失地农民纷纷响应吴三桂。康熙为了保住满清江山,收买人心,才下令废止了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一共圈占了2000多万亩良田,耕地的原主人被屠刀赶出去,沦为失地农民。
3,屠城。
满清入关后,为了恐吓反抗的汉人,也为了获取财富奖赏满人。多次屠城,华夏大地上弥漫着血雨腥风。
满清多铎进攻扬州,遭遇军民抵抗,破城后在扬州屠城10天。扬州城内的军民、附近州县来避难的、北方来的流民皆被屠杀,共屠杀了约80万人。
尚可喜进犯广州,激战10个月才攻破城池。破城后,尚可喜下令屠城12天,屠杀了约70万人。
嘉定知县下令剃发,嘉定军民起义。李成栋带兵破城,满城无一人投降,李成栋下令屠城。次日朱瑛入城抗清,再遭满清屠杀。之后,吴之藩反攻嘉定失败,再遭屠杀。嘉定三次遭屠,被害军民13万多人。
江阴抵抗满清81天,城能破后被屠城,被屠杀15万人。
大同总兵姜瓖反杰抗清,大同被攻破后,多尔衮下令屠城。大同被屠杀了13万军民。
南昌城被满清围困半年多才攻破,被屠杀了20多万人。
满清用了13年,才攻下了四川,期间屠杀了无数汉人,却编造谎言,嫁祸给张献忠。
此外,满清还屠了苏州、赣州、厦门、济南、金华、潮州、泾县、舟山、湘潭、南雄、昆山、嘉兴、太谷、泌州、泽州、沅江、汾州等地。
据史学家的保守估计,因为满清入关被屠杀的人口绝对不低于1500万。
多尔衮用屠杀,把血色恐怖散布到全国,整个华夏大地笼罩在血雨腥风里面。
汉人从来没有承认满清的合法性,反清运动伴随了清朝的整个统治。
明灭亡后,汉人并未屈服,以各种形式继续抗清。民间出现了许多秘密的抗清组织,天地会、洪门等都是此类组织。
明朝残余郑成功等人,据守一方坚持抗清。华夏文明圈的日本、朝鲜,也以驱除鞑虏的口号反清。
甚至已经投降满清的降将,如李成栋、姜瓖、吴三桂、王得仁等人,也举着驱除鞑虏的旗帜反清。
清朝晚期,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满清的统治各地的据点满城,大多被摧毁,满清的统治基础垮塌了。
虽然太平天国失败了,但是满清再也无力压制汉人。反清运动风起云涌,孙中山的同盟会等反清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清朝灭亡前,中国的革命者都是以驱除鞑虏为宗旨的。
结束语:
满清对汉人百姓的野蛮统治,导致其始终不被汉人认同的政权。所以满清是不具备合法性的,也肯定是得国不正的。(本文原创,图片源于网络。)
-----
网友解答:
-----
不请自来!
首先本人不知提问者所提之所问是何用意,但是我可以郑重的告拆你,如果谁敢说清朝街得国不正,如果谁敢否认清朝的正统地位,就是否认当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领土的继承拥有与主权!
在此这就是我的回答!
-----
网友解答:
-----
满清得国最不正!!满清的祖宗奴尔哈赤是大明建州卫,是大明在东北的看门狗!!满人是来自西伯利亚的通古斯野猪皮,与华夏民族不同宗,不同祖,不同文化,不同人种,甚至是连饮食习俗都不一样!满人受俄罗斯压迫和屠杀而逃难到大明东北,是明朝好心收留了这群野猪皮,让它们替大明在东北看家护院!!奴尔哈赤当着明朝的官吃着明朝的俸禄,却不知感恩,忘恩负义,不思忠君报国反而图谋造反,奴尔哈赤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乱臣贼子,满清是家奴造反以下犯上!忤逆不道,此得国不正之一也!奴尔哈赤末入关之前就屠杀干净辽东几十万汉民,在边关烧杀抢夺,是一群强盗,贼子,野蛮人无恶不作,入关后又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四川,广州,潮州,湖南,江西,福建,浙江等全国性大屠杀几千万平民百姓!!满清穷凶极恶,血债累累,罪孽深重!此满清得国不正之二也!满清专制,剃发易服,焚书坑儒,清风不识字,万户人头落地,罗列文字狱,磨灭汉文化,残暴生灵,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以至狼心狗行之悲,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变为丘墟,苍生饱受涂炭之苦!此满清得国不正之三!满清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屈膝求和签订了1175条丧权辱国条约,带来的灾难和屈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冠绝天下!此满清得国不正之四。宁予洋人不予家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为了当皇帝而不管日本人在东北运走了多少煤矿,残杀了多少老百姓,满清不知有民,不得民心!此满清得国不正之五也!满清十二酋,奴尔哈赤不忠不孝,皇太极不仁不义,多尔滚叔嫂乱伦,顺治墮空无能,康熙父奸姑侄,雍正兄弟相残,乾隆好大喜功,嘉庆昏庸无道,道光欺世盗名,咸丰好色下流,同治嫖妓花柳,溥仪阳痿卖国,跪舔了日本天皇的屁眼做了日本人的傀儡干儿子,满清贱踏辱沒民族尊严,德行不正,德不配位,满清得国至不正之六也!!
-----
网友解答:
-----
“得国最正,唯汉与明”明显是网络上部分明粉喊出的口号,本质上和“肖战哥哥,我们永远支持你”这种饭圈文化没有区别。
得国正与不正的解释权在王朝自身,而不在别人。但凡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都能给自己造出一套“得国正”的理论,而后继王朝为了体现自身的合法性,则必须承认前朝的得国之正。中国古代所谓的“五德说”或者“天命说”,成为王朝更迭的重要“理论依据”。但这些玩意儿无不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用理性的眼光来审视,会发现这些不过是胜利者用来粉饰自身的话术而已。王朝时代,奉行丛林法则,胜者掌握话语权。
作为现代人,如果用追星式的思维、以神秘学的理论去争论某一王朝得国到底“正不正”,是非常幼稚的。
如果按照某些人认为汉与明“得国正”的论据,则清朝绝对是“得国正”的,这没什么疑问。
汉朝汉高祖刘邦,本是大秦朝泗水亭长,手下的重要幕僚萧何乃是大秦朝的县吏,二人可以说都是秦帝国的基层工作人员,吃着大秦帝国的皇粮,结果在大秦动荡之际,不思报效大秦,反而摇身一变,成为反秦力量,从道德上来讲,这叫不叫吃里扒外?再说灭秦之战,项羽在东线与秦军主力厮杀得昏天黑地,结果刘邦直接秦朝兵力空虚处捡漏,靠着这点封了个王爵,这种行为在电子竞技中叫作“抢人头”,是要受到所有队友谴责的。
因此,如果说汉朝得国正,则清朝得国不可谓不正。清朝比汉朝强的地方在于,至少在正面战场上数次击败明朝,迫使明朝皇帝不得不加倍搜刮民间,从而给了李自成等农民军以无穷无尽的有生力量;松锦之战中,更是将明朝最为精锐的关宁军主力全歼,入关不过是迟早的问题。
再说明朝,如果有人说清朝是捡漏,那明太祖更是捡漏。不过“明粉”认为朱元璋的捡漏是策略的体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看着张士诚、红巾军和陈友谅轮番与大元军队交手,自己则向元朝不断示好,以免受到元朝的打击。结果等到其他人都精疲力尽了,朱元璋立即出手收割战果,“龟缩大法”玩得那叫一个顺溜。从抗元大计的角度来看,朱元璋的这种行为是非常无耻的,但从个人逐鹿中原的角度来看,无可厚非。如果以是否击败前一个王朝主力来评论得国是否正,则大家都不正,但如果说其中一个正,则大家都正,没啥好说的。
至于清朝得国正与不正,用雍正皇帝的原话来阐述,是最为合适不过的:
且以天地之气数言之,明代自嘉靖以后,君臣失德,盗贼四起,生民涂炭,疆圉靡宁,其时之天地,可不谓之闭塞乎?本朝定鼎以来,扫除群寇,寰宇安,政教兴修,文明日盛,万民乐业,中外恬熙,黄童白叟,一生不见兵革,今日之天地清宁,万姓沾恩,超越明代者,三尺之童亦皆洞晓,而尚可谓之昏暗乎?
不否认清朝初年的确存在“暴政”,但任何王朝都有如此暴政,宋朝军队洗劫蜀中,朱元璋屠戮山东江苏以及西南民族,都属于暴政,这是古代中国王朝中普遍存在的,而非清朝独有,从辩证法的角度而言,此属于“普遍性”,而别有用心之人妄图以“特殊性”来取代普遍性,不知是何居心。而随后的康乾盛世,免去人头税,减轻农民负担;废除贱籍,实现社会文明向前迈进;人口迅速增长(和美洲作物没关系,根据统计,清朝美洲作物的种植率最高不过百分之五,且是在乾隆中后期开始大量种植),这些举措,足以证明这个王朝到底“正与不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网友解答:
-----
这里说的得国最正的是汉与明,只是说他们最正,不是说除了他们,其他就都不是正的了。
以实力至上来说的话,每个大一统朝代都得国最正,因为人家是胜利者呗,更何况清朝呢。
以道德还有继承关系来说,清朝的确不咋地。
像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还知道善待前朝皇族。即使是元朝这个一向“野蛮霸道”的朝代,虽说对宋朝不咋地,但也是靠着实力真刀真枪的将宋朝灭了。
而清朝是灭不了明朝,在李自成灭明以后,为了捡漏,打着报“君父之仇”入关,甚至入关以后为了进一步笼络人心,当时的摄政王还发布过一则文告,其中有这样一句话:
其有不忘明室,辅立贤藩,戮力同心,共保江左者,理亦宜然,予不汝禁。但当通和讲好,不负本朝,彼怀继绝之恩,此惇睦邻之义。”
示意不忘明室的南方汉人官绅可以“辅立贤藩”。
结果当清朝想南下时,摄政王多尔衮马上改变了态度,在给南明兵部尚书史可法的书信中,更是自封自己为正统,否认南明的合法地位,要求他们马上投降之类的。
而且清朝对于明朝皇族也是抱着赶尽杀绝的态度,杀了不少明朝藩王。
甚至既然打着为明朝报了仇,所以继承明朝天下的名义。却没有按照二王三恪的历代传统,封一个明朝后人爵位,以示尊敬之意。
到了雍正年间才根据二王三恪,才后知后觉的封明室后裔朱之琏为延恩侯。
最关键的是,所谓“恪”,即表尊敬之意,可清朝封朱之琏为延恩侯,并没有让他保持明朝的发式和衣冠,而是剃发易服,只是有着祭祀的职责,太过搪塞世人了。
所以以这方面来说,清朝的确得国不正。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
网友解答:
-----
此观点不认同,有失偏颇,我国是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任何一个朝代都有其合法性与存在的合理性。不能简单说大汉与大明王朝得国正,而清王朝得国不正。大汉与大明是汉人政权,而大清王朝是满人政权即少数民族政权。这是大汉族主义思想在作怪,是不利于各民族大团结的说法,是一种狭隘民族主义思想倾向。
大汉王朝与大明王朝是由汉人建立的政权,其各自创造了同时代的伟大成就,汉王朝创造了有名的汉文化。汉朝的开疆拓土为国家兴盛,民族兴旺,改善民生方面创造出许多成绩,令后人为之骄傲。以汉武帝与汉宣帝为代表的皇帝,在文治与武功方面成绩斐然。
明王朝是把封建集权制度推向顶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明成祖为首以及后续皇帝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盛世王朝。把中华文明推向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感受到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民有智慧、有力量创造世界性文明。
清王朝也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为社会创造出许多成绩,成就了康乾盛世,发展与沿续了中华文明。因此说不能简单认为清朝得国不正,而汉与明得国最正,这是一种片面认识,是一种不客观的说法,也得不到广大民众的认可与赞同的说法。
-----
网友解答:
-----
当然不正了,是中华民国汉满蒙藏回五族共和了,新中国统计出来56个民族。古代不同民族就是不同国家。古中国大明是我们汉人统治汉人建立的单一民族国家,和满人的后金帝国是敌对国。满清抢我们汉家江山凭啥了,现在新中国可是让少数民族有本民族自治区,让本民族人在自治区统治管理本民族人的,对吧,没人敢不是人家维吾儿族,但去人家民族自治区统治欺负人家民族人吧。所以呢没人想被异族欺压,民族平等认一家还凑合
-----
网友解答:
-----
历史上得国最正唯有“汉明”之说,意思是说,无论唐朝还是宋朝的第一个统治者都是采取阴谋手段从内部夺取的政权,有一点名不正言不顺的意思。唐太宗李世民是杀了哥哥和弟弟并逼父亲让位获取的帝位的,宋太祖赵匡胤,原为后周将领,被“黄袍加身”从后周夺得的政权。而汉朝和明朝的开国皇帝,都是通过战争推翻前朝后建立的政权。
其实,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敬佩的皇帝,当属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出生贫寒,因不堪蒙元对中原汉人的残酷统治,揭竿而起推翻“暴元”,建立明朝。令人敬佩的是,朱元璋并无太高的文化,但其为民族而奋斗的精神非其他王朝帝王可比。他所提出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足以感动人神。当驱逐鞑虏成功后,直接恢复了汉唐礼制。作为一个学识并不太高的人来说,非常难能可贵。
那么,清朝得国是否算正呢?相比于汉明,满清王朝也是从投机取巧而来的。李自成一枪一炮地与明朝苦战,把明朝推翻了,满清才借着吴三桂之手打开山海关进入中原。满清作为一个野蛮民族,进入中原后大肆屠杀汉人并“剃发易服”,是对中华文明的践踏,其犯下的是反人类罪行。可是,因其野蛮血腥,却彻底征服了文明并被承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有“胜者为王败者寇”的价值理念。因此,凡是在中原建立过政权的王朝,几乎都被称为“正统”。把历史朝代排序为“唐宋元明清”。在这五个朝代中,其中两个是北方少数民族建立。而近几年对于清朝的追捧已经到了极尽美化之能事。满清被夸张成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王朝之一。
实际上,一些人对满清的定位与历史的真相并不相符。有人美化清朝的原因是因为其疆域大于明朝和宋朝。可是满清疆域虽大,但在清朝270年的历史上,科技人文却一无是处,对思想的压制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国家变得十分落后,从而招来了西方列强的入侵。
用怎样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来评价历史,要看这个朝代是否推动了文明进程。蒙元和满清除了用野蛮手段统治人民,除了疆域面积大外,其对世界文明无一丁点贡献。这样的朝代根本不值得美化和宣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