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为何如此忘恩负义?
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为何如此忘恩负义?
-----
网友解答:
-----
(看把孙权难为的愁眉苦脸)
这是一个值得玩味的好问题。
孙权称帝后,没有追封孙策为皇帝,是否忘恩负义不好说,但一定是深思熟虑的。
在豹眼看来,这件事孙权处理得还是妥当的。
据《三国志·吴主孙权传》记载,孙权即皇帝位后:
\"追尊父破虏将军坚为武烈皇帝,母吴氏为武烈皇后,兄讨逆将军策为长沙桓王。\"
孙权没有追尊孙策为皇帝,而仅仅追封为长沙桓王。
对此,陈寿认为:
“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
在陈寿看来,江东的基业大多是孙策打下来的。孙权没有追尊孙策为皇帝,只封为王,封他的儿子孙绍为吴侯,没有封王,这在道义上说,孙权过于吝啬。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西晋,看一下西晋的做法:
泰始元年(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是为晋武帝。
晋武帝追尊其祖父司马懿为晋宣帝,追尊其父司马昭为晋文帝,追尊其父兄长、也就是其大伯父司马师为晋景帝。
这是因为司马懿死后,司马师继承了其爵位;司马师死后,因为没有儿子,司马昭继承了其兄司马师的爵位。弟承兄业,这跟孙权继承了孙策的基业十分相似。
但不同之处,在于司马师没有儿子,但孙策已经有了儿子孙绍。这一点不同,恐怕是孙权没有追尊孙策为帝的主要原因。
司马昭因为司马师没有儿子,就把晋武帝司马炎的弟弟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作为其继承人,并且特别宠爱。司马昭认为自己是代替司马攸担任相国职位的,去世后,晋王的爵位应当还给司马攸。司马昭经常说:“这是景王的天下,我怎能去分享呢?”
这听起来很感人,但是这里有几个问题:
第一,即便司马昭把晋王的爵位还给司马攸,但司马攸也还是自己的儿子。将来司马攸称帝,一样会追尊司马昭为皇帝,他该有的待遇一样不会少。
第二,或许司马昭更喜欢司马攸,如此安排不会有废长立幼的议论,反倒是遵循道义。
第三,司马昭也就是说说而已,收获一些虚名。
果不其然,在议论继承人的时候,大臣何曾等人坚决反对,于是司马炎被立为晋王太子。
西晋建立后,司马攸被封为齐王,历任骠骑将军、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等要职。晋武帝晚年,朝廷内外要求司马攸继位的呼声高涨,大臣荀勖、冯紞趁机进谗,将司马攸排挤出朝廷,致使司马攸气恨发病,呕血而死,时年三十六岁。
再看孙策的情况,孙策死时已经有了亲生儿子孙绍。孙绍的生年不详,有资料介绍是公元199年十月出生,但肯定的一点是,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孙策被刺身亡时,孙绍已经出生。
当初,孙策把职位没有传给孙绍而传给孙权,是因为江东刚刚平定,并没有完全掌控,而孙绍年纪太小,根本没法控制江东的局势。孙策让孙权继承自己的职位,是为了江东孙氏家族的利益考虑。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时,孙绍已经三十岁左右,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如果孙权追尊孙策为皇帝,那么作为孙策唯一继承人的孙绍就是皇子。
将来孙权确定继承人时,就面临着把皇位传给孙权的儿子还是传给孙绍的问题。
从当时的情况看,自然是不适合把皇位传给孙绍,否则就会导致混乱的局面。
这与司马炎与司马攸的关系还不一样,毕竟司马氏还是亲兄弟,而孙氏兄弟就差了一层。
如果孙权把皇位传给孙绍,孙权儿孙们的势力远远大于孙绍,孙绍很难掌控局面。
想象一下曹丕、曹植兄弟的立储之争如何血腥,就会想到孙权将会面临的问题。
如果孙策被追尊为皇帝,孙绍就得立为王,其地位更加尊贵,势力就会更加强大,一些不安分的人就会主张孙绍继承帝位。
孙权死后,吴国历任孙亮、孙休两个皇帝。孙休死后,孙皓继位。由于孙皓残暴不仁、喜好杀戮,民间渐渐地流行应该让孙策之孙、孙绍之子孙奉为君的舆论,孙皓听说后,毫不犹豫地处死了孙奉。
孙奉仅仅是一个侯爵,比孙权许多封王的皇子皇孙们的地位都要低,就因为民间舆论而被杀死。如果当初孙权把孙绍封为王,一方面孙绍或许不能保持低调,另方面孙权的子孙猜忌之心更甚,这对孙绍来说,并不是好事。
因此,在豹眼看来,孙权即便再吝啬,也不至于吝惜一个给孙策更加显耀的名分,也不会吝惜给其兄长的后代一个王位。这件事不能说孙权就是忘恩负义,更多的还是出于政治需要的考虑。同时,提升孙绍的爵位,可能会给他带来更大的遗患。
孙权无意也不可能把皇位传给孙绍,既然如此,还不如不让孙绍居于高位,免得带来祸患,实际上对孙绍也是一种保护。
因而,孙权对孙策的追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可谓不用心良苦。
宫廷内斗的残酷,远远超出普通人的想象,孙权在立太子问题上反反复复,虽说晚年犯浑,但也可以看出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如果孙绍高居王位,具备一定的势力,有一部分人追随,恐怕其子孙奉的命运早就在他身上出现了。
总之,在这件事上,还是从良好的意愿去品评孙权这么做的动机吧。
-----
网友解答:
-----
孙权称帝后,追封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这是古代开国皇帝的通常做法,体现其皇位的合理性与继承性。
但是,孙权的权力直接来自于哥哥孙策,从现实看孙权是孙氏集团的“第三代”,第一代的孙坚得到了追封,第二代的孙策也应该享受此殊荣;从情理上讲,没有孙策也就没有孙权的后来,要追封的话孙策也应该一并追封。
但孙权没有这样做,只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王与帝有本质区分,孙权的做法自然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
但孙权这样做是没有问题的,古代宗庙祭祀实行昭穆制度,庙制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以此区分亲疏贵贱。《周礼》记载:“辨庙祧之昭穆。”郑玄注释为:“自始祖之后,父为昭,子 为穆。”意思是,始祖在宗庙中居中,以下子孙分别排列左右两列,左为昭,右为穆。
具体的情形是:始祖为穆,始祖之子为昭;始祖之孙为穆;始祖孙之子又为昭;始祖孙之孙又为穆。在昭穆排列中,通常是降序单线排列,以保证父子始终异列,避免“并肩而立”的尴尬,而祖孙则始终同列。这时候,如果中间多出一个平辈,则打乱了昭穆次序。
以孙氏为例,孙坚为穆,孙权为昭,孙权之子为穆,孙权之孙为昭,这是正常序列。如果前面插入一个孙策,情况就变化了,孙坚为穆,孙坚为昭,孙权又为穆,孙权与父亲同为穆,这就不符合常规了。
这不仅是一个仪式问题,更有现实的考虑。如果追认兄长为皇帝,那么兄长的儿子也拥有皇位继承权,具体到孙策,他的儿子孙绍与孙权的几个儿子一起在法理上也都可以问鼎皇位,这容易造成内部分裂。所以,无论从通行制度还是现实去考虑,孙权的做法都是没问题的。
那么,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一下子追封了3位已故皇帝,即晋宣帝司马懿、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又如何理解呢?
司马懿是司马炎的爷爷,司马师是司马炎的伯父,司马昭是司马炎的父亲,这次追封后晋朝的宗庙排列如下:司马懿为穆,司马师为昭;司马昭为穆,司马炎为昭。如果这样排,的确有些乱。
司马炎是如何考虑的呢?其实,昭穆次序的考虑在他看来还是次要的,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即确定谁是始祖。始祖即太祖,司马炎当然希望父亲司马昭能为始祖,但谁都知道晋朝基业创建与爷爷司马懿、伯父司马师密不可分,司马炎如果将二人排斥在昭穆之外,必然会受到质疑。
所以,司马炎确定了这们的七庙制度:六世祖司马均,五世祖司马量,高祖司马俊,曾祖司马防,祖宣皇帝司马懿,父景皇帝司马师,父亲文皇帝司马昭。上面这六位,合为“三昭三穆”,但“太祖虚位”,也就是干脆不明确为太祖。
这是从制度方面的考虑,从现实考虑,司马炎将伯父司马师也追封为皇帝,不担心他的后代拥有皇位继承权吗?这一点恰恰不用担心,因为司马师只有5个女儿,没有儿子。
-----
网友解答:
-----
孙权也是无可奈何的,因为孙策有儿子。
当年孙策死的时候,其子孙绍年幼,因为周礼明确规定是嫡长子继承制,根据礼法,孙绍的继承权在孙权前面。但为防止大权被他姓获得,孙策只能让弟弟孙权继承爵位。所以孙权的继位虽然是孙策的意思,但却不合礼法,存在瑕疵。
如果孙权追封孙策为皇帝,那孙绍就比较尴尬了?作为前皇帝的唯一儿子和嫡长子,孙绍是有皇位继承权的,而且礼法上他的继承权还在孙权前面,以后可能会威胁到孙权和他儿子们的地位。为了解除威胁,孙权必须干掉孙绍才行,就和后来宋太宗赵匡义一样,继承了他哥哥赵匡胤的皇位之后赵匡胤的儿子们基本都是早早死于非命。但为了这种事杀了孙绍,不仅对孙绍不公平,对孙权的名声也没好处。
最好的办法就是压根不追封孙策。孙策不是皇帝,孙绍自然也没有皇位继承权,也就不会构成威胁了。换成死了的孙策估计也会一样的想,让他用一个追封皇帝的虚名换儿子的性命,估计他也不干。所以孙权没有追封孙策,一方面是避免孙绍威胁自己的皇位,一方面也是保护孙绍。虽然后人一直说孙权不厚道,对孙策的子孙也不照应,但实际上从政治的角度考虑,让孙策的子孙远离政治中心其实是对他们最大的保护。一旦陷入政治的漩涡,孙策的子孙就死定了。后来孙绍的儿子孙奉在孙皓在位时因为民间流传孙策的子孙会取回皇位而被杀就是明证。
有人可能要问了,司马师和司马昭也是兄终弟及啊,司马师也有儿子啊,为什么司马炎就能追封司马师为皇帝?这里有个问题,司马师和司马昭虽然也是兄终弟及,但和孙策孙坚的情况不一样,司马师没有亲生儿子,是过继了司马昭的次子司马攸,所以对于司马炎来说追封司马师为皇帝是没有什么威胁的,毕竟自己的皇位实际来源于父亲司马昭而不是伯父司马师,不存在孙权那样还要考虑后代的继承权的问题。换句话说,如果是司马昭当皇帝,那倒真可能考虑一下司马攸的地位问题,但到司马炎这儿就已经是既成事实了。而且司马攸是自己的亲弟弟,性格脾气也不错,不会威胁到自己和子孙的皇位。但即便如此,到司马炎晚年,司马攸仍然因为卷进继位之争而呕血而死,到底是病死还是被毒死,鬼才知道。
-----
网友解答:
-----
开宗明义:孙权不追封孙策为皇帝是对的!很多人认为,孙权的江山从哥哥孙策手上继承而来,当上皇帝后却不给哥哥加帝号,太忘恩负义。这是典型不了解古代礼法的观点,孙权这么做是对古代礼法的严格执行。
首先我们要理解,古代开国之君为何要追封先祖。追封不是为了给祖先贴金,它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庙祭礼仪,二是明确嫡系传承关系。
祭祀在今天已经淡化为精神寄托,在古代它却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皇帝可以把朝政大权交出去,唯独祭祀的权利轻易不能托付他人。万一哪一天大家发现,皇帝没有出席祭祀典礼,一定是皇帝健康出了大问题。那个代行祭祀典礼的人,肯定是皇帝指定的接班人。
当年武则天举行万象神宫祭祀典仪,让武承嗣行“亚献”之礼,人们立刻明白了:女皇想把皇位传给之子武承嗣。由此“挺李派”和“挺武派”的斗争,变得更加白热化。
祭祀为什么重要?因为它是皇帝与天地神灵、祖宗神祇沟通的方式,江山永固全仰仗他们保佑,除了天子谁也没那个权利。
其中庙祭就是祭祀祖先,有严格的程序,不是谁都有资格接受祭祀的。礼法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士大夫三庙。天子七庙是指哪七庙呢?开国之君占一席,有重大历史贡献的先祖占一席,加上现任皇帝向上五代祖先,合计七人,接受现任皇帝祭祀。
那么,孙策能不能接受孙权,以及孙权的子孙祭祀呢?肯定不能啊!祭祀只能对自己的直系祖先,不能祭祀兄弟,或者旁系先祖。所以,古代礼法中有一条规定:兄弟不相入庙。意思是,假如哥俩都做了皇帝,只有一个可以入庙接受后世祭祀。
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大会出现兄终弟及的情况,假如哥哥无子,就将弟弟的儿子过继给哥哥继承皇位。除非弟弟岁数也不大,还没有生儿子,或者儿子太小,只能弟弟即位。这种情况下就叫做“嫡系转移”,哥哥就惨了,将来不能入庙。
假如孙权追封孙策为皇帝,孙权和他的儿孙们,又不能祭祀孙策。另一方面,孙策的亲儿子被“抢走”了爹,他也不能祭祀孙策。结果就导致孙策虽然头戴皇冠,实际上没人祭祀,成了孤魂野鬼。
当年汉哀帝想给亲爹定陶王立庙,大臣就以这个理由反对。意思是,你汉哀帝已经被过继给汉成帝,负责给汉成帝祭祀,就没法给亲爹定陶王祭祀。本来定陶王的其他儿子可以给他祭祀,你如果给他立庙,别的儿子也不能祭祀他了,不是把你生父搞成孤魂野鬼吗?
这个逻辑听起来很乱,但却是个很严肃的话题,它跟古代继承法则有关,即嫡系是唯一合法继承人。
皇帝们妻妾满堂,儿女成群,如果不界定好继承法则,每个人都对皇位垂涎三尺,国家还不被打成烂桃子?所以,嫡系传承法则非常重要,它是政权稳定的基础。
假如孙权追封孙策,那就很麻烦了,孙权和孙策谁是嫡系?如果孙策是嫡系,那么请将皇位还给孙策的儿子。
所以,孙权只能将哥哥孙策追封为长沙王,确认他是长沙王嫡系始祖,接受他的子孙后代永世不绝的祭祀,而不能“掺和”到皇家嫡系里面。
这种礼法虽然很不符合人性,但是为了政治稳定,只能如此。因此,我们不能用“忘恩负义”这个道德眼光,粗暴地看待古代礼法。
-----
网友解答:
-----
东吴基业,是孙策开创的。
然而,孙权登基后,追尊其父孙坚为武烈皇帝,却只以孙策为长沙桓王。
当初,哥哥孙策以江东交付给了弟弟孙权,如今,弟弟孙权登基为帝,却连个帝王的虚名也不愿追赠哥哥。
孙权,为何如此小气?
孙家人的东吴
孙权得以登基为帝,不仅是孙策、孙权自己的努力,更是孙家宗族兄弟集体努力的结果。
当初,孙坚起兵,所依赖的,正是有以胞兄孙羌,胞弟孙静等宗室兄弟为核心的,由宗族、同乡组成的部曲。
因此,孙家军,可谓是几位兄弟的集体财产。
孙坚阵亡时,孙策年幼,孙家军就由孙坚的侄子孙贲及孙坚的小舅子吴景率领,暂时依附袁术。
如果不是孙贲这样的兄长继续统领部曲,部曲散去,后来孙策哪还有“父亲旧部”呢?
孙策起兵后,孙贲又率所部服从孙策的统一指挥,孙家军的指挥权又回到了孙坚一系手中。
孙策去世时,其子年幼,孙策遂以弟弟孙权执掌江东。
因此,孙家得以坐断东南,是宗族兄弟集体努力的结果。
孙坚的部众曾由侄子孙贲指挥,孙策长大后,孙贲又将军队交还孙策;孙策又将军队交付弟弟孙权···
那么,以此理,孙策之子,也是有继承这份家族财产的理由的。
记忆犹新
孙家财产的继承权问题,在孙权上位之初就爆发过。
当时,孙静的长子,孙权的从兄孙暠,调集将士,准备抢夺孙策遗位。
孙羌的次子,孙辅,则不看好孙权,派人呼叫曹操,企图归附。
在张昭、周瑜、吕范等人的辅佐下,孙权搞定了这些动乱。
然而···孙权仍然只有选择继续“与狼共舞”。
孙暠、孙辅被平定后,孙权却依然要继续任用他们的子弟。
没办法,孙家本非名门望族,又远离汉室,要镇得住江东的豪族强宗,非得要依赖宗族兄弟们不可。
既要仰仗,又要防备,这就是孙权对宗室的基本态度。
而孙策的后人,是孙权最为担忧的。
孙策后人的能量
孙策之子孙绍,其为人、才能,在史书上记载不多。
然而,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孙策留下的社会关系。
东吴立国的社会基础是江东大族。江东大族的代表是顾、陆、朱、张四家。
孙策的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顾、陆、朱三家。
尤其是,军中第一号人物陆逊,正是孙策的女婿。
就亲缘关系而言,孙绍与大族人物们的关系,在孙权及其儿子之上。
同时,孙策毕竟是江东基业的开创者,当时的江东将领,“皆其(孙策)旧也”。(孙坚的旧部当时多已故去)
因此,孙权百年之后,孙策之子是有可能获得广泛支持,挑战孙权后人的能量的。
孙权初接管江东时,尚能依靠周瑜、张昭、吕范等人搞定宗族反对派,可是,如果孙权去世,陆逊等人,可未必不会支持孙策之子!
正名定本
孙坚去世,其侄子、小舅子掌兵;孙策去世,弟弟掌兵,东吴此前几乎没有发生过顺顺当当的“父死子继”。
创业之时,兄弟齐心,不分彼此。
然而,如今大局已定,兄弟之间自然要“正名定本”,否则,兄弟内讧,难以避免。
只有“剥夺”孙策的皇帝名号,将孙策后人的继承顺位明确排在孙权后人之后,东吴的继承关系才能清晰明确!
结局:人算不如天算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评价此事时,认为“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于侯爵,于义俭矣”,对孙权不乏指责之意。
后来的孙盛则表示:如果拘泥于小“义”,东吴很可能会如春秋时期的宋、鲁一样陷入混乱。只有“正名定本”,才能既保证稳定,又避免兄弟相残。
然而,结局,却是人算不如天算。
“正名定本”,既没有保证东吴政权的稳定,也没有保全孙策后人。
孙权后期,发生了太子与鲁王的“二宫之争”,腥风血雨,包括陆逊在内的江东重臣多受其牵连;孙权去世后,东吴又连续发生宫廷政变,宗室杀功臣,宗室之间相残···
孙皓时,民间流传着孙策的孙子孙奉可能做天子的流言。孙皓将孙奉杀害了!
人算不如天算呀!
其实,东吴的社会基础是江东大族,统治基本盘为孙氏宗族,孙权既要仰仗这两个”基础“,又要维持个人的皇权集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处心积虑,却仍然“人算不如天算”,也就是自然了。
孙权不尊孙策为帝,是为了“正名定本”,保证东吴的稳定。
遗憾的是,人算不如天算,到底成空。
孙策不被尊为帝,但失去的不过是一个虚名。
历史提到孙策,仍一致认为他就是东吴基业的开创者。
历史,到底还是公正的。
-----
网友解答:
-----
这件事其实反应出孙权性格的一个特点,就是过于凉薄,苛刻,孙权皇帝做的不错,但是不是一个厚道的君主。
孙权的凉薄前人已经有了非议,他不仅对于他的哥哥孙策凉薄,他对功臣一样是卸磨杀驴,包括我们熟知的“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中的两位奠基重臣张昭以及周瑜。
小编认为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孙权薄待兄长批评得最好,孙氏能够割据江东都是孙策打的基础,但是孙权称帝后,没有给哥哥上皇帝尊号,孙策的嫡子才给了个侯爵的位置,从道理上有点说不过去了。
“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祟未至,子止侯爵,于义俭矣。
张昭对于孙氏政权立有大功,孙策去世前嘱咐张昭说:如果孙权不行,你就自己做主,带着队伍向西走回到以前的地盘,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可见张昭在当时孙氏政权的重要地位。
“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孙策死后,孙权年少,多亏张昭居中调度,维护江东安定,虽然曾经劝过孙权投降,但当时曹操横扫天下,吞并荆州,风头正劲,赞成投降的原也不是只有张昭一个人。等到孙权称帝之后,孙权嫌弃张昭顽固,爱提意见,拒绝认命众望所归的张昭做丞相,甚至因为言语冲突派人用土堵住张昭的门,看见张昭不道歉甚至下令放火烧张昭的家,张昭晚年知道自己不受待见,逐渐淡出了政坛,在家编书避祸。
周瑜的功劳咱们在这里不用摆出来了,没有赤壁之战,孙权绝对当不了皇帝,但是周瑜的子孙在孙权手里都没有受到重用,虽然都娶了孙氏的公主,但是孙权连个能传下去的侯爵都没有给他们。
包括曾经火烧连营,把刘玄德烧的鬼哭狼嚎,一名呜呼的陆逊,因为维护太子孙登被逼死。
有人说孙权之所以没有给孙策封王,是担心孙策的儿子孙绍享有皇位继承权,这就是孙权自私的地方。因为江东不是孙权之父孙坚拿下来的,是小霸王孙策自己打下来的,从政权传承上来讲,追封孙坚为皇帝反而没有追封孙策为皇帝合理。而孙绍不但应该享有继承权,排位还应该在孙权的儿子前面。
-----
网友解答:
-----
三国这段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所关注的话题,其中有很多内容都是比较有意思的,我们都知道司马炎称帝的时候,不但追封自己的爷爷司马懿、自己的父亲司马昭为皇帝,连他的大伯,也就是司马昭的哥哥石马师也被追封为皇帝。
相对于司马炎的大度,偏隅东南的孙权似乎是有点小气了,江东政权起自孙坚,然而孙坚是真正的“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东吴的天下其实与孙坚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关系,毕竟孙坚虽然有些本事,但在死的时候也不过是袁术的一个手下,还没有能为东吴建立什么基业。
真正替东吴打下基础的人是孙权的哥哥孙策。
为什么说江东政权的基业不是孙坚打下,而是孙策打下的
孙策人称“江东小霸王”,因其勇武如西楚霸王项羽,所以得此称号。起初孙策也像他的父亲一样跟随袁术,但后来袁术僭越称帝,孙策就与袁术决裂了。建安四年时,孙策打败刘勋与刘表部将黄祖,收复庐江一带。建安五年,孙策夺取豫章郡后将江东大部分地区收复。正值英年的孙策想要发兵北上,再创功绩,但是由于孙策性格嗜杀,被江东士族所不容,故而被刺杀身亡,年仅二十六岁。
孙策的结局应该说是比较遗憾的事情,但是孙策在临死之前,做了一件很有风范的事情,孙策本身已经有了儿子,按照正常继承关系来说,江东之主应该就是孙策的儿子孙绍,但是孙策认为孙绍的年纪过小,不足以支撑起整个江东的局面,因此将政权传给了弟弟孙权。
孙权当时按虚岁算也只有19岁,局势十分动荡不安,但是陷于官渡之战的以曹操为代表的东汉中央政府为了稳定孙权,随即册封孙权为讨虏将军。
趁北方战乱之机,孙权平定了东吴政权内的叛乱,稳定了江南局势,并且吞并了江夏郡很大的部分,随后在赤壁之战中,东吴政权联合刘备,更是以少胜多打败了曹操,创立了以少胜多的战役。
一直到公元229年,在刘备、曹操、曹丕等劲敌相继离世之后,孙权在武昌正式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孙权先是追谥自己的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追谥其母吴夫人为“武烈皇后”,却只是追谥其兄讨逆将军孙策为“长沙桓王”,封孙策的儿子孙绍为吴侯。
孙坚追封其父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皇帝的老子肯定是皇帝,几乎每一代的开国皇帝都会追封自己的父辈祖辈,来突出皇家的至高无上,以显示自己的皇位是十分合理的。
但是对于将江东之主的位置传给他的孙策,只追封为王,其子为侯,显然是有些小家子气,就连《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评价这件事的时候,都免不了要抱怨几句:“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
那么,孙权在对待孙策的问题上,为何这样小气,没有司马家族大度呢?
孙权不追封孙策为皇帝的借口,“昭穆”制度下皇帝的排位问题
按照中国古代的宗庙制度,皇帝的宗庙可以设立七庙,始祖居中之后,然后按照左右两列往后排,按照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再接着就是二世为昭,三世为穆,四世为昭,五世为穆;六世为昭,七世为穆;二四六世为昭,三五七世为穆;先世为昭,后世为穆;长为昭,幼为穆;嫡为昭,庶为穆。基本上父子始终不在一列,而祖孙能够在同列。
然而这种源自周朝的昭穆制度下,可能没有考虑到兄终弟及的因素,放映到东吴政权上就是,孙坚立为始祖,孙权为昭,等到孙权的儿子为穆,假如要是把孙策追封为皇帝,那么孙策必然是昭,而孙权为穆的话,他又不是孙策的儿子。
虽然吴越大地上的人,自古以来就与中原政权不是太靠拢,但是如今东吴政权称帝了,规矩自然不能落下。
当然,司马炎称帝的时候也面临这个问题,毕竟其父亲司马昭是继承自其兄司马师,其情况与孙策、孙权的关系差不多。然而,对策总比困难多,只要你想去解决,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司马炎的策略是不明确太祖,而是从六世祖开始算起,一直到司马昭正好“三昭三穆”。
由此可见,孙权在这个问题,还是不如司马炎大度,这个问题也就是孙权不愿追封孙策为皇帝的一个借口。
孙权不追封孙策的根本原因,一旦追封孙策,将会影响东吴政权的传承
问题的关键是孙坚有儿子孙绍,如果将孙策追封为帝,那么孙策的儿子就具有继承皇位的权利,而孙权当然是更希望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因此在称帝的同时,孙权也册封长子孙登为皇太子,为的就是避免继承人的争端问题。
除此之外,如果孙策承认自己的皇位承自孙策,还要面对一个问题就是东吴政权是不是允许兄终弟及,如果那样的话,孙策和孙权的弟弟孙朗还在,这又为皇权的传承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相对来说,这些东西在司马炎看来都不是问题,首先,司马师之所以传位给司马昭是因为司马师压根就没有儿子,而只有一个养子司马攸,所以也就不存在传承的问题了,而兄终弟及方面,尽管司马师和司马昭还有兄弟,但是司马炎已经即位,兄终弟及就被彻底打破了,司马炎的叔叔压根就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去和司马炎的儿子争夺皇位。
实际上,孙权一直在为子嗣传承所苦恼,其晚年的时候也因为儿子们夺储而头疼,甚至将参与夺储之争的东吴肱股之臣陆逊责骂而死。
综合来说,不管怎么说,孙权的江东政权是来自于孙策的奠基之下,即使追封孙策为皇帝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存在一些困难,但是正如司马炎遇到这件事一样,对策总比困难多,只要你想去解决,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东西。
-----
网友解答:
-----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代吴国的建立者。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
222年,魏文帝曹丕册封孙权为吴王,建立吴国。
229年,孙权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
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
孙权大帝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权大帝封孙策长子孙绍为吴侯,后改封上虞侯,其子孙奉继嗣。
题中所说: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
其实,孙权没有无视孙策,而是对孙策很重视,册封为长沙桓王,并且对孙策后代也进行了册封。
孙权这样册封有没有道理?
第一、从国家安全考虑,能不能册封孙策为皇帝?
孙权自己有几个儿子,都有资格继承皇位,至少有两个儿子渴望继承皇位;
孙权几个儿子之间有矛盾,而且孙权、后宫、吴国重臣对于皇位继承,也有分歧。
这就意味着,孙权这一支系因为皇位继承,有很大可能会产生内乱。
如果册封孙策为帝,那么正统的皇位继承权应该属于孙策儿子孙绍。
当孙绍参与皇位争夺,内乱将会不可收拾;强势的魏国一定会借机消灭吴国。
从国家安全考虑,不能册封孙策为皇帝。
第二、从建国贡献大小,该不该册封孙策为皇帝?
吴国江山的起点在于孙坚,打下江山根基的人是孙策,这是后人的看法。
在孙权看来,吴国江山从父亲开始奠基,哥哥在中间只是起了传承作用。
孙坚191年去世,孙策16岁接过父亲的指挥棒,奋斗9年,东吴仍然不够强大。
孙策200年去世,孙权接手东吴的大业,经过29年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终于修成正果,建立吴国。
所以,孙权认为父亲开创的东吴基业,主要还是在自己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
从建国贡献来看,不该册封孙策为皇帝。
第三、从历史传承、从天下大势来看,如何册封孙策最合适?
为了表明自己当皇帝是顺理成章,同时也表明自己仁义裹天,孙权学习历史上大有作为的皇帝。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建立政权,与哥哥刘縯的贡献密不可分。刘秀当上皇帝后,追封哥哥为齐武王,没有追尊为皇帝。
因此,孙权仿而效之。
孙权建立吴国是三国中最晚的,是顺应天下大势。孙权册封父亲为皇帝也是顺应天下大势。
几年前,魏文帝曹丕建立魏国的时候,就追尊父亲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孙权追封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与曹丕追尊父亲曹操为武皇帝,性质是一样的;孙权追封哥哥孙策为长沙桓王,与刘秀追封哥哥刘縯为齐武王,性质也是一样的。
因此,孙权称帝后追封孙坚为皇帝,追封哥哥为王,不但不是忘恩负义,而且正是孙权仁至义尽的表现。
-----
网友解答:
-----
东吴黄龙元年(229),孙权正式登基称帝,史称吴大帝。登上帝位后,孙权当然是先大肆封赏,对于东吴的奠基人孙坚、孙策以及自己的母亲,孙权都进行了追封。
据《三国志》记载:\"追尊父破虏将军坚为武烈皇帝,母吴氏为武烈皇后,兄讨逆将军策为长沙桓王。\"那么,为什么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不封同样很有功绩的孙策为皇帝呢?这是一种忘恩负义吗?
建安五年(200),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而南方的孙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可惜的是,还没来得及出发,孙策就被许贡的门客埋伏重伤,不久便因受伤过重而去世,孙策去世后,孙权接过了江东的领导权,他在父兄的基础上用心治理,管理国政,奠定了东吴的牢固地位。
而孙权称帝后,便\"追谥策曰长沙桓王,封子绍为吴侯,后改封上虞侯。\"孙策自己被追封为王,而其子孙绍则被封为侯,对于孙权的这一举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道:\"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
在陈寿看来,江东的基业大多是孙策打下的,孙策对于江东的建立有着无法磨灭之功,而孙权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尊敬,只是封他的孩子为侯,在道义上讲,孙权太过于吝啬了。孙权对于孙策及其后代的处理真就有欠妥当吗?
我认为,其实并非如此。先说孙权之所以不封孙策为帝的问题。孙权这么做,很可能是因为孙策还有后代。试想,要是孙权称帝后,又追封孙策为帝,那么孙策的儿子岂不也是皇子,而且按照顺序,孙权死后更适合的继承人应当是孙策的孩子。孙权辛辛苦苦经营江东,死后却是孙策的孩子继位,他当然不会乐意。
除了孙权的私心,笔者认为,封孙策之子孙绍为侯,是一种保护性的措施,既是对自己孩子的保护,也是对孙绍的保护。何出此言呢?孙策被追封为王,是孙权害怕孙绍成为皇子,会危害日后自己孩子的统治,如果孙绍被封为王,地位尊崇,也会对自己孩子的统治有威胁。
那么,为什么说也是对孙绍的保护呢?孙权死后,吴国历任孙亮、孙休两个皇帝,孙休死后,出于吴国需要年龄较长君主的因素,孙皓被拥立为帝,而孙皓继位后,却残暴不仁、喜好杀戮。于是民间渐渐流行起了应该立孙策之孙孙奉为君的舆论,孙皓听说后,毫不犹豫地处死了孙奉。
孙奉只是侯位,比孙权许多封王的皇子皇孙们地位还要低,但仅仅因为被民间认为适合代替孙皓继位就被杀死,如果孙绍、孙奉被封为王,那么地位更高,也就更容易出于风口浪尖了,说不定孙绍时就已经因为被皇帝猜忌而死了。
在我看来,以孙策、孙权兄弟的融洽关系,孙权不会吝啬于给孙策一个更加显耀的名分,不会吝啬于给兄长的后代,自己的侄子更好的爵位和待遇。所以孙权并不是忘恩负义,以他的智慧,在封赏时肯定是经过慎重思考的,这些虽然都是猜测,但孙权当年很可能也经过这样的斟酌。
-----
网友解答:
-----
这里伦理关系的缘故,我们立家庙圣位,都是向上三代,没有把哥哥敬供的神位 就哥哥在伟大,父亲多平常 做为神圣的灵魂。我们平常只给死去父母烧纸 只是随手给兄弟烧一点没有供给专权
皇家也是家,立神位给供品,都是敬重上代灵魂,敬重他们给予我们生命,为我们打下基础,做出贡献,而兄弟是平辈,没有专门把神圣孝心给予道理,不论法理伦理都没有要求敬重供给道理。
所以孙权上朔几代为皇帝,是法理伦理的缘故,是合情合理的做法。是对苍天的敬重,对上天的前辈为神圣的灵魂敬重。
当然也是国的法理的要求 ,并不是孙权个人的意志所为的意思。更不是随意胡来的。对活人可以随意给予赠送,但权势相当的家族,和更注重法理伦理皇家,更是对死人的事情比活人要慎重的多。你想想为什么人们要节日心供香叩头,也是什么社会上为什么要贱养重葬的现实的所在。是死人的变成灵魂缘故。
-----
网友解答:
-----
相信大家对三国时期的孙权都不陌生,这位历史上的响当当的人物可谓是逸闻趣事颇多,曹操曾这样评价过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今天笔者想要涉及的内容是孙权称帝之后对哥哥孙策的待遇。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孙权究竟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哥哥孙策的?又为什么会有“忘恩负义”的 恶臭评价。请跟随笔者一同去了解。
东吴黄龙元年(229),孙权正式登基称帝,史称吴大帝。新官上任三把火,首要的就是要对自己阵营中的人进行评优评奖、论功行赏的工作。他对东吴的奠基人孙坚、孙策以及自己的母亲,孙权都进行了追封。这样看起来好像并没有什么差异,但是同样是追封,孙坚被追封为武烈皇帝,而孙策却仅仅只为长沙桓王。
这样不同的待遇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孙坚和孙策对东吴的贡献旗鼓相当,却收获了不同程度的回馈,这是否是孙权忘恩负义呢?《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这样评价孙权的这个做法的“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陈寿对孙权的如此行事十分的不理解,他认为孙策对东吴的贡献十分之大,死后却不能够获得他应该拥有的尊荣,这是孙权的一种不懂事行为。
这里先简单描述孙策对东吴事业的伟大贡献。从了解他的光荣事迹可以对陈寿的忿忿不平有所理解。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两股势力对峙在官渡,谁也不敢轻举妄动。雄踞南方的孙策嗅到了机会的气息,于是想要“袭许,迎汉帝。”但是历史总有些遗憾,孙策还没有没来得及出发,就受了许贡门客的埋伏,因此重伤在身,不久便因受伤过重而去世,孙权就这样从孙策手中接过了东吴的领导权。
站在这个角度看来,孙权的做法实在是欠妥。对于战功赫赫、为东吴事业鞠躬尽瘁的孙策,却没有给予他时候的殊荣,这没有特别尊重的意味,而且从道德和人情方面而言,孙权也过于吝啬了。
但是政治方面的策略都是需要结合当时的现实状况的,孙权的这种行为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这背后支撑孙权的行动的最大原因就是关乎皇位的继承问题。
孙权追封自己的父亲孙坚为皇帝无可厚非。假若将和自己辈分一致的哥哥孙策追封为皇帝,这是否意味着孙策的儿子官方承认其为法定继承人了,这对于孙权的地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孙策的儿子有资格来问鼎皇位,这悄然便增加了孙权的统治压力,那么孙权对东吴的事业呕心沥血,却生生自己给自己埋下了一个大隐患,试想,应该有野心的皇帝不会如此给自己埋个大坑吧。这还是出于对自己的孩子的保护,儿子孙绍会在父亲的羽翼下茁壮成长,不会有来自自己的表兄弟的威胁,这样后继者便无所忧患了。
其实这中间还有一个具有潜在威胁性的人物,那就是孙权和孙策的兄弟孙朗。假若孙权将各个孙策追封为皇帝,那么从兄弟手中接过皇位就成为了惯例,这样孙朗就有了可乘之机,孙权的皇帝位又将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威胁。
自己哥哥孙策的儿子和孙权自己的儿子就存在着皇位的竞争,这又平白自己给自己增挑了弟弟的威胁,这样多方斡旋,孙权只能选择不追封哥哥孙策为皇帝?由此看来,孙权的“忘恩负义”也是被逼无奈。
因此在种种考量之下,孙权选择了没有将自己的哥哥孙策追封为皇帝的道路。
其实孙策和孙权的兄弟关系十分的融洽,孙权在私人感情方面,是非常赞同将自己的哥哥追封为皇帝的,因此最终做出这样的抉择也真的是斟酌良久。
这里笔者对东吴的建立情况做一个较为简单的罗列。东吴的情况比较特殊,真正的奠基人不是孙坚,而是孙权的哥哥孙策。这位名震江湖的小霸王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打下了江东,在临死前亲自将皇位传给了弟弟孙权。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周瑜、鲁肃、张昭、黄盖、吕蒙……这些响当当的三国有名的人才,原来都是孙策的铁杆部下。孙策遇刺身亡前,将自己麾下所有的名将能臣都托付给了孙权。若非情谊深厚,怎会做出如此行为。
因此,孙权的“忘恩负义”只是迫于局势压力和种种思考之下做出的无奈之举,与个人情感出入较多,因此,对于历史人物的一些行为,不能简单地盖棺定论。
------------------
推荐阅读:
现在股市跌了那么多,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在不断卖出去亏损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