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子女结局如何?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子女结局如何?
-----
网友解答:
-----
唐太宗李世民十五岁时娶了十三岁的长孙皇后为妻。当时,李渊仅仅只是唐国公,而李世民也仅是李渊的嫡次子。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直到婚后的第六年,才迎来了嫡长子李承乾的诞生。此后,长孙皇后又为李世民接二连三生下了嫡次子李泰,嫡三子李治,以及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四个女儿。另外,长孙皇后还收养了养女豫章公主。
长孙皇后可以称得上是英雄母亲了,她一共为李世民生下了三子四女,还抚养了一名养女,共八名子女。
作为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子女,是不是就会很幸福,人生就会很圆满了?生在帝王家,只能说是含着金汤勺出生了,可是,个人的命运,还是要看个人的造化了。
嫡长子李承乾
618年,李渊登基称帝,建立了大唐。第二年,李世民嫡长子出生在宫内的承乾殿,并以殿为名,取名李承乾。
626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成为了太子。之后,逼迫李渊禅位,登基称帝。同年,年仅八岁的李承乾成为了太子。
李承乾原本聪明可爱,可是在成长过程中,却突患脚疾,而身旁的老师也过于苛责,再加上李世民过于宠爱嫡次子李泰,致使他性情大变,干出了很多荒唐事。诸如刺杀恩师、宠幸男优、崇尚胡俗等等,甚至扬言要投奔突厥,做一名突厥将军。这也导致他跟唐太宗,以及老师们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
最终,李承乾与自己的叔叔汉王李元昌、陈国公侯君集、杜如晦之子驸马杜荷、长广公主之子赵节等人,密谋攻打李世民所住的宫殿,准备逼迫李世民禅位。结果,被人告发,侯君集等人被处死,李承乾则被废囚禁,很快郁郁而终。
唐太宗为此也很伤心,将李承乾以国公之礼安葬。
嫡次子李泰
李泰是李世民的第四子,也是嫡次子。同时,他还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素有“宠冠诸王”之称。
原本,李泰在出生的第二年,被过继给了他早逝的三叔李玄霸。李世民登基之后,又将李泰归宗。李泰长大之后,按照惯例,应该之藩,不得在京城居留。可是,李世民却特别恩准李泰留在京城。
李泰因为较胖,李世民怕其上朝走路辛苦,特别恩准他可以乘坐小轿到朝所。李世民听说朝内三品以上的大臣,对李泰不够尊重,立刻把三品以上的朝臣宣到御前,严词质问。“房玄龄以下,战栗流汗”,吓得个个是汗流浃背。
以上的事情,足见李世民对李泰的偏宠。这也是导致太子李承乾,心不自安的主要原因。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雄主,还是犯了跟他爹李渊一样的错误。
李泰倒也不含糊,为了争宠邀功,向李世民请示后,编撰了史上有名的奇书《括地志》。书中,详细描述了唐朝各地的行政建制、山川地貌、风俗特产等等,让李世民一览便知他掌控下的大唐风貌。李泰暨此也拉拢亲信,结交朋党,壮大了自己的实力。
李承乾谋逆案发被废,李世民有意立李泰为太子。李泰在李世民面前信誓旦旦的说,在他死前会杀死自己的儿子,然后传位给弟弟李治。可是,一转脸,李泰却在背后恐吓李治。事情传到李世民耳中,太宗开始犹豫了。而褚遂良、长孙无忌等人也建议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不可以开藩王争宠夺嫡之先河。
最终,李泰没能成为太子,被废为郡王后囚禁于皇城北苑。之后,唐太宗又重新加封李泰为濮王。太宗去世后,唐高宗李治登基。李治在表面上,非常优待李泰。三年后,李泰去世,唐高宗下令厚葬,并追赠李泰为太尉、雍州牧。
嫡三子李治
李治的两个哥哥李承乾、李泰发生了夺嫡之争,双双被废,而李治则坐收了渔翁之利,在舅舅长孙无忌的强力支持之下,被立为了太子。唐太宗死后,他顺利继位,成为了唐高宗。
李治的一生还是做了很多事情的,灭西突厥、战百济、吞并高句丽,武功非凡。不过,他所做的“最辉煌”的事情,还是把武则天从寺院接了出来,将武则天立为了皇后。
李治因为身体欠佳,再加上他优柔的性格,最终,让武则天夺权成功,差点葬送了李唐的大好河山。而李治自己,也在病痛与无奈中,病逝于东都洛阳的贞观殿,葬于乾陵。
嫡长女长乐公主
长乐公主作为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长女,备受宠爱。长大后,长乐公主下嫁长孙无忌之子、她的亲表哥长孙冲。古人还真是喜欢亲上家亲,就喜欢让表兄妹结婚。
长乐公主出嫁时,唐太宗因为宠爱就想增加她的嫁妆,在魏征的谏言下,只能作罢。不能不说,唐太宗和魏征虽然喜欢作秀,可是,很多时候,太宗还是听进去了。长孙皇后为此还专门赏赐了魏征。
再看看大清朝乾隆嫁十公主时候的嫁妆,超出标准十数倍之多。普通人家还好,皇家如此做,岂不是带头破坏礼制规矩,会引发很多不满与争端。
长乐公主因病二十二岁时去逝,唐太宗因此伤心不已,下旨陪葬昭陵。
嫡次女城阳公主
城阳公主是一个比较厉害的人物,她最初嫁给了杜如晦的次子杜荷。杜荷因为城阳公主之故,特授襄阳郡公的爵位。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杜荷因为牵涉到太子李承乾谋逆案被杀,城阳公主就成了寡妇。唐太宗心疼自己的女儿,就将城阳公主改嫁了薛瓘。城阳公主和薛瓘共生有三子,其中薛绍所娶,就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
唐高宗时期,城阳公主因为牵涉巫蛊,他的夫君薛瓘被贬房州刺史。城阳公主执意和薛瓘一起到房州上任,最后,两人先后在房州去世。城阳公主死后陪葬昭陵。
嫡三女晋阳公主
长孙皇后去世时,晋阳公主才三岁。等她稍大点,知道了失去母亲的哀伤,就经常在长孙皇后曾经居住过的宫殿哭泣。这让唐太宗对她也是哀怜不已,倍加疼爱。
当时的晋王李治,比晋阳公主年长五岁,还在宫中,就跟妹妹相依为命。由此,兄妹两人的感情非常深厚,每次李治出门,晋阳公主都要亲自送哥哥。
晋阳公主受唐太宗怜爱,所以,能够经常随侍太宗左右。这也给了她很多便利,临摹的一手真假难辨的太宗飞白书。甚至,晋阳公主凭借自己的聪慧,还经常给惹怒了太宗的大臣解围。
常说天妒英才,上天也同样嫉妒聪慧、美丽且善良的晋阳公主。晋阳公主十二岁时,突然离世。唐太宗李世民伤心到一个多月吃不下饭,每每想到晋阳公主就不觉得潸然泪下。
太宗对劝谏的大臣说:“朕渠不知悲爱无益?而不能已,我亦不知其所以然。”知道哭也无益,可就是控制不住呀。果然爸爸还是最疼爱女儿呀,可怜天下父母心。
嫡四女新城公主
长孙皇后去世时,新城公主不满两岁。她八岁时获封衡山公主,并许配给了魏征之子魏叔玉。魏征将谏言奏章留有抄本,还曾经给褚遂良看。在他死后,唐太宗得知了此事,大怒,不但命人推倒了他亲提给魏征的御碑,还取消了婚约。
之后,新城公主嫁给了长孙家族的长孙诠。长孙诠与长孙皇后、长孙无忌,是同一高祖父。唐高宗时期,长孙无忌在与高宗和武则天的斗争中被削爵罢官,流放黔州,后又被逼自杀。长孙家族被牵连,长孙诠也被流放,后被武则天派人杀害。
新城公主之后改嫁韦正矩,两人夫妻关系非常恶劣。三十岁时,新城公主突然死亡,死因不明。唐高宗因此迁怒于韦正矩,将其斩首示众,并下令将新城公主以皇后之礼陪葬昭陵。
养女豫章公主
豫章公主是李世民的第六女,其生母是李世民的一个低等级妃嫔,因生豫章公主,难产而亡。长孙皇后就收养了豫章公主,待之如己出。
豫章公主后来下嫁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唐俭之子唐善识。豫章公主的身体应该不太好,所以,她曾经捐资,在洛阳的龙门石窟南壁造了两个小龛,为她自己和子女祈求平安。但是,这并没能给豫章公主带来长寿,还是在太宗年间去世。
豫章公主虽然是长孙皇后的养女,可她却是唐太宗的亲生女儿。太宗对于生母早逝的这个女儿也是疼爱有加。
豫章公主去世后,唐太宗因为思念这个女儿,“久著素服”,远远超过了父亲为子女服丧的礼法时间。这可急坏了魏征等一班大臣,“群情悚栗,咸不自宁”。还是在魏征的谏言下,李世民才穿回了常服。最后,豫章公主夫妇陪葬昭陵。
总体而言,在大唐朝,做嫡公主要比做嫡子幸福。在唐朝做太子,因为夺嫡争宠,不是被废、被杀,就是因为精神压力巨大,导致体弱多病。李治和他的两个哥哥就是前车之鉴。而嫡公主,因为受皇帝和皇后的疼爱,很少会被送去外藩和亲。嫡公主嫁入大臣之家,有皇帝撑腰,生活幸不幸福不知道,至少可以嚣张那么一点点。
-----
网友解答:
-----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生育了三子四女,外加一个长孙皇后收养的养女,除了李承乾,李泰和李治大家比较熟悉之外,其他几个孩子其实也有很多很精彩的故事。
长孙皇后原本不姓长孙,也也不是汉人,她其实北魏皇室的后裔,本姓拓跋,鲜卑人。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候,长孙皇后的祖上因为是宗室之长,又立有功劳,因此被赐姓为长孙,这其实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长孙皇后的父亲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她还有个亲哥哥长孙无忌,以及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长孙安业和长孙安世。
在长孙皇后还很小的时候,由于长孙晟的哥哥长孙炽觉得唐国公李渊的妻子窦氏睿智大气,还特别善于教养子女,所以做主将长孙皇后许配给了李世民,等两人长大后成婚。
但不幸的是,还没等长孙皇后长大,长孙晟就意外去世了,她与哥哥长孙无忌还被长孙安业和长孙安世赶出家门,去到舅舅高士廉家居住。
因为长孙无忌跟李世民从小就是好友,所以高士廉通过他对李世民的了解越来越多,认为他未来必定是个了不起的人,再加上长孙皇后与李世民早有婚约,所以当长孙皇后长到十三岁的时候,高士廉就迫不及待地让两人结婚了。
让人感到欣喜的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年纪虽然小,但是两人婚后感情非常好,后来也携手度过了互爱互信,相伴相知的一生。
历史上的长孙皇后是个识大体,顾大局的贤内助,给了李世民不少帮助,李世民因此对她的感情非常深厚。
就比如说在玄武门之变中,长孙皇后对李世民的决定十分支持,还出面鼓励将士,这给了李世民莫大的鼓舞,也最终取得了政变的胜利。
李世民登基称帝之后,长孙皇后对他的影响也非常大,时常纠正他的过错,还给了不少很好的建议,也扶持了一大批贤臣良将,可以说是一位非常不错的佳偶良佐,也堪称是一代贤后。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感情也越发深厚,但长孙皇后不幸在贞观十年因病去世了,李世民在悲痛之余,也开始将对她的爱放在几个孩子身上。
长孙皇后一共生过七个孩子,他们分别是李承乾,李泰和李治这三个儿子,以及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和新城公主四个女儿,她还收养了李世民一个下等嫔妃生的女儿豫章公主。
那么,这几个孩子结局如何呢?
01,叛逆的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作为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第一个儿子,他出生于619年,很小就以嫡长子的身份成为皇太子,可以说是妥妥地人生赢家了。
李承乾小时候很聪明,也勤奋好学,有成为明君的潜质,因此到李承乾稍稍长大,李世民为了更好地培养他治国理政的才能,就派了很多大臣去辅佐他。
我们都知道,李世民是个善于纳谏的人,也鼓励臣子多发表意见以纠正他的过错,这就导致许多大臣都敢于直谏,朝廷上也逐渐形成了一股为了进谏而进谏的风气。
李世民派到李承乾身边去的大臣之中也有很多人十分苛刻,李承乾稍有过错,他们要么当面批评,要么一言不合就上书弹劾。
比如说,李承乾盖个房子而已,太子詹事于志宁就上书批评她过于奢华;李承乾只不过跟太监一起玩耍,于志宁又上书说他荒唐,还将他比作秦二世;还有一个叫做孔颖达的官员更过分,哪怕是李承乾说错一句话,他就言辞激烈地进行弹劾。
这就造成一个结果,李世民认为李承乾越来越顽劣,所以对他越发严格;而李承乾则因为李世民太过于严苛,而变得越发叛逆。
关于这一点,李承乾的乳母就曾劝说孔颖达,她说李承乾的年纪越来越大,不能再当面批评他了,得给他留点面子,然后慢慢纠正他;如果你不分缘由地去批评他,那他就越觉得委屈,结果就是“谏诤逾切,逾不能纳”。
乳母的话并非没有道理,因为李承乾原本是个好孩子,但他也有自己的缺点,大臣们如果揪着他的缺点不放,还为了成就自己而借机大做文章,这样只会加重他的叛逆心。
由于大臣们对李承乾太过于苛刻,导致李承乾的心态发生了极大变化,开始自暴自弃,甚至放纵自我,比如说宠信男宠称心,在宫中扮成胡人打仗,大玩cosplay,等等。
李承乾越是这样,李世民就越发对他严格,但因为念及长孙皇后的感情,始终没有放弃李承乾。
在此过程中,李承乾的弟弟李泰看到了机会,他趁机博取李世民的好感,导致李世民对他十分宠爱,李泰的待遇甚至超过了李承乾。
这让李承乾感受到了莫大的危机,于是暗中勾结侯君集等人密谋造反,结果事情败露,李世民不得不将其废为庶人,安置到黔州。
644年,李承乾在被废一年多之后去世,死时年仅二十六岁,被李世民以国公的礼仪安葬。
可以说,李承乾作为李世民最宠爱的爱子,但因为他太过严格的教育而被毁掉了。
02,野心家李泰。
李泰因为是嫡次子的缘故,所以无法成为太子,但他才学卓越,一直瞧不起李承乾,特别是李承乾摔成瘸子之后,李泰夺嫡的野心就更加暴露了。
随着李世民对李承乾的表现越来越不满意,他对李泰就越发宠爱了,可以说是他走到哪都要带着李泰,甚至对李泰的赏赐逾越了礼制也在所不惜。
李世民本来没有废掉李承乾改立李泰的打算,他之所以宠爱李泰,一是因为他欣赏李泰的才学,二是因为李泰表现得十分孝顺,跟李承乾完全不一样。
但是,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是,他对李泰的宠爱会让李承乾感受到巨大的危机,甚至不惜密谋造反。
李承乾被废之后,李泰曾对李世民说,如果立他为太子,那么他将会杀掉儿子,将弟弟李治立为继承人。
李世民最担心的就是兄弟相残,因为他本人就曾经历这些,所以对此深恶痛绝,他见李泰有保全兄弟的想法,就答应立他为太子。
褚遂良知道这件事后,就对李世民说,虎毒不食子,杀子传弟这件事不可信!
褚遂良一语惊醒梦中人,李世民这才明白李泰是个歹毒之人,于是打消了立他为太子的想法,而是立虽然柔弱但更加仁义的嫡三子李治为太子,以此来保全三个嫡子。
李治继位后,对李泰非常好,“车服羞膳,特加优异”,而李泰则因为痛失皇位而一直郁郁寡欢,最终在永徽三年的时候去世了,死时年仅三十二岁。
03,白捡了个皇帝当的李治。
李治出生于贞观二年(628年),是李世民年纪嫡三子,小时候并没有过人之处,长大后也没什么卓越才能,因此一直没有参与夺嫡。
不过,因为李承乾和李泰的夺嫡之争,这让李世民意识到,只有找个性情淳朴,忠爱仁孝的人当太子,他的三个嫡子才能得以保全,而李治就是最合适也是唯一的人选。
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李治被动成为了黄雀,成为了最终赢家,这里面当然少不了长孙无忌的功劳,正是因为他的运作,以及向李世民进谏,说明了利害关系,才让李世民才下定决心立李治为太子。
需要指出的是,李治年轻的时候确实十分柔弱,但这极有可能是他故意为之的,其目的是为了不引起两个哥哥的猜忌。
李治在当太子期间,表现是非常不错的,不但十分孝顺,还展示出了不错的才能,这跟他之前的表现完全不一样。
李世民将要去世的时候,李治和武则天在一旁侍奉,两人暗生情愫,最终成就了一段孽缘。
李世民去世之后,李治继位为帝,是为唐高宗。
除了娶武则天并让其参与朝政,导致武则天在他死后称帝这件事之外,李治的整个皇帝生涯还是非常成功的,他让唐朝国力达到鼎盛,百姓安居乐业,万国来朝,可以说是开创了不亚于贞观之治的盛世。
需要指出的是,在李治执政期间,武则天其实并没有真正骑到他头上去,只是因为他时常生病,所以借武则天来帮助自己治理国家罢了,权力一直都牢牢把控在他手中,大事也都是他做主的。
李治在位三十四年后去世,时年五十六岁,他的儿子李显和李旦相继成为皇帝,但最终都被武则天废掉,自己当了皇帝。
让李治万万没想到的是,武则天作为女人居然有称帝的野心,李治要是早知道如此,可能就不会分权给她了。
04,李世民最喜爱的女儿长乐公主李丽质。
李丽质出生于武德四年(621年),因为她是李世民的第一个女儿,所以李世民非常宠爱她,在她八岁的时候就封她为长乐郡公主,食邑三千户。
正所谓名如其人,李丽质天生丽质,长大后成为一个容色绝姝的大美人,李世民将其视为掌上明珠,对她的宠爱超过了其他公主。
为了李丽质的婚事,李世民可谓是煞费苦心,他选来选去,最终选中了长孙皇后兄长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
之所以是长孙冲,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因为长孙一门出身高贵,又是皇亲国戚,长孙冲之父长孙无忌还是开国功臣,位居宰相之首,且是李世民的布衣之交,选择他的儿子长孙冲作为驸马是一种亲上加亲的做法,这于公于私都是最合适的选择。
贞观五年,李世民准备给长孙冲和李丽质举办婚礼,他下令说,“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
但房玄龄和魏征等人反对,李世民执意而为,最终花费的钱财超过了李世民的妹妹永嘉长公主,可以说是大大逾越了礼制。
贞观十三年,李世民准备效仿西周时分封诸侯一样,将诸侯王和功臣分封到各地,让他们永久担任地方长官,子孙还可以世袭。
长孙无忌等人很反对李世民开历史倒车,曾进行劝谏,但李世民没有采纳。
长孙无忌就找到儿媳李丽质,让她入宫劝说李世民,最后果然说服了李世民,这就避免了唐朝过早进入到分裂的局面。
李丽质还是一位有名的书法家,她继承了长孙皇后的一套墨宝,练就了一手被时人称赞的书法丹青,只不过因为她是女性,所以作品没有流传下来,但这件事在她的墓志铭中是有重点讲到的。
据记载,李丽质虽然是公主,但并没有公主的架子,她在嫁给长孙冲之后,夫妻之间琴瑟韵合,生活甜美,平时敬顺公婆,谨礼持家,于是“家道以正”。
贞观十七年,李丽质突然病倒,不久后去世,年仅二十三岁,没有子女。李世民表现出了极大的悲伤,“悼深夭蕙,怀三号而犹感”,下令将其陪葬昭陵。
李世民对李丽质的这份深厚感情,甚至让成为太子之后的李治都感到无比羡慕。
05,子女最多的城阳公主。
城阳公主是李世民的第二女,李世民对她也十分宠爱,将其嫁给凌烟阁功臣排名第三的杜如晦的次子杜荷。
杜荷因为娶了城阳公主,直接被李世民封为襄阳郡公,这本来是一桩美好的婚姻,但杜荷因为是李承乾的心腹,最后下场不太好。
李承乾谋反的时候,杜荷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他曾积极策划谋反,并各方联诺,还曾建议李承乾假装生病,骗李世民前去探望,然后将其控制,让他退位为太上皇,李承乾则提前登上皇位。
后来,李承乾谋反事情败露,杜荷被捕下狱,最终被判处死刑,城阳公主因此守寡,且没有子女照顾。
李世民非常心疼城阳公主,就又为她选择了出身河东薛氏的卫尉卿薛怀昱之子薛瓘作为夫婿,这也算是一种补偿吧。
李世民这一次的选择没有错,因为薛瓘神宇辉杰,高标朗秀,颇有才学,并且他对城阳公主非常好,两人的感情也非常和谐,一共生育了三个儿子,即长子薛顗,次子薛绪和幼子薛绍。
唐高宗李治继位之后,对城阳公主特别友爱,只要一听说她生病,李治就又是派人去对她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还赏赐给她大量药物和慰问品。
武则天崛起之后,爆发过一次城阳公主使用巫蛊的事件,历史上对此没有明确记载,只知道李治并没有治罪于城阳公主,只是将她的丈夫贬黜为房州刺史,并让她也搬到房州去居住。
根据后来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推测,城阳公主巫蛊之事极有可能是被人诬陷的,李治之所以贬黜城阳公主的丈夫,有可能也是为了保全她。
后来,李治还做主将武则天最心爱的太平公主嫁给城阳公主的儿子薛绍,也有保全她一家人的考虑在里面,可见李治对她的感情还是非常深厚的。
咸亨二年(671年)五月十六日,城阳公主在房州去世,推测她的年龄应该在四十五岁到四十七岁之间,不久后她的丈夫薛瓘也去世。
李治对城阳公主之死感到十分悲伤,于显福门举哀,哭之甚恸,连续五日不视事,下令让其陪葬昭陵。
06,最像长孙皇后的晋阳公主李明达。
李世民偏爱嫡子嫡女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各种逾越礼制的做法层出不穷,就比如说晋阳公主,她的名字明达就是李世民娶的,来自于佛教用词,明指三明,达指三达。
李世民还为晋阳公主取小名为兕儿,意思是希望爱女能够远离一切不测和疾病,能够像兕一样顽强并健康成长。
李明达是不幸的,因为她还很小的时候,长孙皇后就去世了,李世民就将她与幼子李治一起放在身边亲自抚养,她也是可考的唯一一位被李世民亲自抚养的公主。
虽然李世民很疼爱李明达,但李明达到五岁的时候,还是觉得母爱,因此时常观看长孙皇后的画像,日夜思念母亲。
据记载,李明达从小就喜欢书法,因为在李世民身边的缘故,受到了李世民飞白体的影响,写下的字很有李世民的风格,大臣们甚至无法分辨究竟是谁所写。
李明达还是最像长孙皇后的女儿,她温婉机智,聪慧伶俐,还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
李世民晚年脾气暴躁,大臣们触怒他之后,李明达就常常像长孙皇后一样劝导他,每次都能消除了他的怒火,同时也保全了大臣们的,而大臣们也都很感恩于她,对她很喜爱也很照顾。
除了李世民之外,李治对李明达也十分疼爱,这对时常在一起的兄妹俩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甚至李治因为参与朝政而稍微离开她一会儿,她就哭着找身边人要李治回来。
但不幸的是,李明达在十八岁的时候因病去世了,李世民非常悲伤,竟然连续一个多月都无法正常进食,每天一想起李明达就要哭上好几回,身体也开始急剧消瘦,大臣们都无法劝谏。
07,让李世民悔婚的新城公主。
新城公主出生于贞观八年(634年),因为是李世民最小的嫡女,所以得到了格外恩宠和照顾,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封为公主,还破格获得了汤沐邑。
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倒在床,李世民非常着急,曾亲自去探望,他见魏征病情深重,为了让他快点好起来,就决定给他冲冲喜,于是决定将新城公主嫁给他的儿子魏叔玉。
但不幸的是,第二天魏征就去世了,李世民十分悲伤,准备择日给新城公主和魏叔玉举办婚礼。
同年四月,侯君集因为牵连到李承乾谋反案而被处死,大臣杜正伦也因为涉事而被李世民罢免。
因为这两个人都曾被魏征说成是有宰相之才,也曾推荐过他们,李世民怀疑魏征与这两人有勾结,就很不高兴,于是下诏解除新城公主与魏叔玉的婚约,这是李世民人生中唯一一次悔婚。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在多方挑选之后,选中了长孙皇后叔父长孙敞的从兄弟长孙操之子长孙诠。
长孙一门当时富贵无比,在此之前已经有三位公主加入长孙家族了,算上新城公主就是第四个了。
晚年的李世民多愁善感,他自觉命将不久矣,于是下令加快筹划新城公主的婚礼,但紧赶慢赶,直到李世民去世,婚礼还是没能举行,这成为他人生一大遗憾。
李治继位之后,对妹妹的婚事十分上心,下令马上举行婚礼,但大臣于志宁却反对,理由是子女应该守孝三年才能结婚。
李治没办法,硬是等了三年才给新城公主举行婚礼,而此时她已经虚岁十九岁了,这在当时已经算得上是晚婚了。
不过,好在有皇帝哥哥的照顾,新城公主的婚礼还是很成功的,她也享受了一段十分美满的婚姻生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随着李治和武则天将长孙无忌扳倒,整个长孙家族开始遭殃,新城公主的丈夫长孙诠在流放之后被杀,这距离新城公主嫁给他才不过七年而已。
新城公主对李治怨言很大,但因为武则天的存在,她不敢表现出来,而是将悲伤藏在心底,自此也不再梳妆打扮,面容也消瘦了许多。
李治见新城公主心情不佳,就再给她选了个夫婿,对方是出自京兆韦氏的韦正矩。
韦正矩当时只是个小官,但因为新城公主的缘故,在很短时间内就被李治升为正三品的殿中监,连升八级,可以说是坐上火箭一飞冲天了。
不过,因为新城公主对前夫长孙诠的感情太深,以至于她与韦正矩的感情不睦,韦正矩也因为心中不满而失礼于她。
龙朔三年(663年),新城公主心病去世,时年三十二岁,李治下令以皇后的礼仪将其下葬。
李治在悲伤之余,又觉得此事必有蹊跷,于是下令彻查,结果发现韦正矩曾对新城公主无礼,便认为是他导致妹妹去世了,于是在盛怒之下将他给杀掉了。
新城公主本来被认为是唐朝第一个死于家暴的公主,但多年后此事真相大白,韦正矩确实跟新城公主吵过架,被外人传为驸马“遇主不以礼”,但实际上新城公主之死是因为对前夫的思念以及自身有病,李治是错杀了韦正矩。
因为韦正矩之死,后来唐朝人很忌讳娶公主为妻,甚至有谚语说,“娶妇得公主,平地买官府”。
李治后来得知真相,下令让韦正矩与新城公主合葬,但并未恢复韦正矩的名誉,或许是因为天子犯错不认错吧。
08,豫章公主。
豫章公主是李世民的一个低级嫔妃所生,因为这个嫔妃在生她的时候难产而死,长孙皇后便将其收养,并对她格外疼爱。
历史上对豫章公主的记载并不多,只知道她长大后嫁给了唐朝开国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唐俭之子唐善识。
豫章公主与唐善识婚姻生活海选美满,两人一起生育了一个儿子唐见日,为了求自身及儿子平安,豫章公主还曾出资建造了龙门石窟南壁两小龛,可见她也是信佛的。
不过,豫章公主在李世民在位期间就去世了,李世民还曾着素服很久不肯脱下,是因为魏征苦苦劝谏,他这才穿上常服上朝的。
-----
网友解答:
-----
无情便是帝王家!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却是非常恩爱的一对夫妻,长孙皇后是李世民的原配,也是李世民唯一的一位皇后,这个在封建帝王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们俩一共生育了三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可见他们夫妻感情很好!李世民雄才大略,长孙皇后知书达理!
他们的三个儿子分别是太子李承乾(嫡长子),四子魏王李泰,九子晋王李治(即后来的唐高宗)。四个女儿是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衡山公主(即后来的新城公主)!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长子也是太子,唐武德二年619年出生,李世民即位后。年仅八岁得李承乾被册立为太子!因记恨魏王李泰,李承乾最后因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驸马都尉杜何,侯君集等人谋反,被李世民废为庶人,流放黔州。唐贞观十八年(644年)李承乾郁郁而终。
魏王李泰,在贞观十五年(641年)他主编《括地志》完稿,唐太宗李世民接二连三赏赐他,数量之多超越太子规格,遭太子记恨,唐高宗李治对李泰也是非常礼遇优待,652年李泰去世,唐高宗李治追赠他为太尉,雍州牧,谥曰恭!
皇九子李治,也就是唐高宗李治,在李承乾被废黜,魏王李泰被降封后,贞观十七年(643年)晋王李治在长孙无忌等支持下,被立为皇太子!649年,皇太子李治即皇帝位,为唐高宗!683年唐高宗去世!
长乐公主,633年嫁给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在贞观十七年,643年去世,年仅23岁,唐太宗下诏书命陪葬昭陵!
城阳公主,在贞观年间许配给莱国公杜如晦次子杜何,杜何参与李承乾谋反案被处死,不久唐太宗将其嫁给了薛瓘。671年城阳公主死于房州,唐高宗将其陪葬昭陵!
晋阳公主未成年就早夭折,从晋阳公主封号可看出,晋阳是唐朝龙兴之地,可见李世民对其疼爱!
衡山公主即新城公主,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世民决定许配给了魏征儿子魏叔玉,因唐太宗怀疑魏征与侯君集勾结造反,便停了这桩婚事!后649年将其许配给长孙操长子长孙诠,659年长孙家族遭难,长孙诠被杀!不久唐高宗将其嫁给韦正矩,663年,韦正矩被唐高宗杀掉,不久,新城公主去世,同年三月,唐高宗以皇后之礼下葬新城公主!
可见,除了太子李承乾因谋反被流放,其他子女的命运都不错,结局还算好,唐太宗对他和长孙皇后的子女都很好,唐高宗也对哥哥和姐妹们很好!
-----
网友解答:
-----
长孙皇后是李世民唯一的皇后,长孙皇后死后,李世民再也没有册封其他人为皇后,就可知道长孙皇后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长孙皇后生于601年,十三岁嫁给了李世民。武德元年,李渊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册封长孙皇后为秦王妃。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六月七日,李世民被封为皇太子,长孙皇后即成为太子妃,八月八日,李世民登基为帝,十三天后,长孙皇后被册封为皇后。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明君,而长孙皇后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明君配贤后,真是珠联璧合,天设一对,地造一双。
长孙皇后生活简朴,不追求奢华,性格温和,知书达礼,经常劝解李世民要能听得见谏言,所以贞观之治也是有长孙皇后的一份功劳,贞观十年,公元626年,长孙皇后病逝,终年三十六岁,谥号为文德皇后。
长孙皇后为李世民生下三子四女,分别是长子前太子李承乾,次子魏王李泰,三子唐高宗李治,长女为长乐公主李明质,次女为城阳公主,三女为晋阳公主李明达,四女为衡山公主。
长子李承乾,生于公元619年,李世民即位后,李承乾即被立为太子,腿上有疾,渐渐有一些不良的行为,次子魏王李泰也有争太子的想法,所以兄弟两人关系一直不好。贞观十六年,李承乾担心李世民改立李泰为太子。
所以就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驸马杜荷,侯君集打算造反,不过事情败露。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出于爱护之心,将杜荷,侯君集处死,而仅将李承乾发配充军到黔州。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李承乾病死。
次子李泰,生于公元620年,仅小李承乾一岁,李泰十分聪明,又擅长文学与书法与绘画,最受李世民宠爱,所以李泰对太子之位就有了想法,贞观十七年,李泰被改封为顺阳王,贞观二十一,封为濮王。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病死。
三子李治,就是后来的唐高宗,贞观十七年,李承乾事败后,李世民并未封魏王李泰为太子,因为他知道李泰继位之后,肯定不会放过李承乾一脉的,所以为了保全三个儿子,李世民最终选择立李治为太子,李治死于公元683年。
长女长乐公主李明质,生于公元621年,贞观七年,公元633年,长乐公主下嫁给长孙无忌的嫡长子长孙冲,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长乐公主病逝。
次女城阳公主,约生于公元630年,先是嫁给了杜如晦的次子杜荷,后来杜荷因为太子李承乾谋反案被杀,后来城阳公主嫁给薛瓘。公元671年,城阳公主病逝。
三女晋阳公主,是唐太宗最疼爱的女儿,会写一手好书法,但是十二岁的时候得病去世。
四女衡山公主,也叫新城公主,生于公元634年,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先是许配给了魏征的长子魏叔玉,但是后来婚事取消了。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嫁给长孙皇后的堂弟长孙诠。
公元659年,长孙诠被杀。后来,新城公主嫁给韦庆嗣的儿子韦正矩,公元663年,新城公主病逝。
-----
网友解答:
-----
长孙皇后享年35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为唐太宗李世民生了7个孩子,其中3个儿子,4个女儿。儿子女儿中不乏厉害之人,但大多数下场凄惨。
嫡长子李承乾,他的人生最有意思也是最大起大落的。生下来取名“承乾”,有承继大业,总领乾坤的意思,可见李世民对他是寄予了厚望的。8岁时李世民登基,他随即被封为皇太子,聪慧异常,很得李世民的喜爱。在李世民守孝期间,他代父监国,因为表现很出色,受到大臣的敬佩,在群臣中都有很好的口碑。
但是,到后来李泰,也就是长孙皇后的第二个儿子出生,并且同样聪慧优秀,也很得唐太宗的喜爱,圣眷正隆,隐隐有和东宫比肩的势头,使李泰有了夺东宫之位的野心,李承乾感觉到了威胁,后来与侯君集,杜如晦之子杜荷准备自保造反,但还未有起事就被告发,于是李承乾被贬为庶人,两年后死去。
李泰是唐太宗最喜欢的皇子,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宠冠诸王”,他对文学,书画等颇有自己的见解。后来因太过受宠,唐太宗被大臣进谏劝阻,又因为与大哥李承乾有争夺太子位的野心,于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不造成他自己杀兄的悲剧,将他改封为顺阳王,后来也在封地上死去。
长孙皇后第三子是李治,那个与武则天有着爱情的唐高宗,算是长孙皇后的儿子里面结局最美好的了。哥哥李承乾李泰相继被废以后,他顺利当上了太子,继承了大统。
女儿之中最有名气的应该是长乐公主了,身为嫡长女,聪明仁爱,长得很美(长孙皇后也是极美),叫李丽质,人如其名。很受唐太宗李世民的喜爱。后来下嫁给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在二十三岁时,因为遗传了长孙皇后的气疾(可能是哮喘之类的肺部疾病,长孙皇后就是死于气疾),芳华早逝了。
剩下的就是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长公主了。所以,长孙皇后是一代贤后,她的子女也各有风华,儿子们都很有智慧,女儿们也继承了母亲的容貌,至于后事,留给了后人评说。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网友解答:
-----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长孙皇后为李世民育有三子四女,还有一个养女,虽说无情最是帝王家,但这二位都是清一色的
宠娃狂魔。
三个儿子中最出名的莫过于
唐高宗李治
了,没错,李治也为长孙皇后所出。公元 636 年, 35 岁的长孙皇后病逝,时年 8 岁的李治哭的撕心裂肺,痛失爱妻的李世民更是暗自神伤,一面安慰自己,一面安慰这个年幼的儿子。
公元 649 年, 50 岁的李世民驾崩,21 岁的李治登基即位,是唐高宗。别人 21 岁登基,我们 21 岁最牛逼的最多是快误航班了,喇叭里高喊“某某登机”。其实这个历史上数一数二的败家子,连偌大一个大唐江山都被老婆武则天给卷走了的李治,皇位原本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李治能当皇帝,活脱脱的天上掉馅饼。
公元 619 年,
长孙皇后
和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乾诞生,几年后被册立为皇太子,这才是大唐真正的接班人。李世民为这个嫡长子操碎了心,11 岁便练习听政,锻炼治国理政能力,从小身边就配备了一支超一流的名师队伍,悉心照料教育,
大牛人魏征更是成为李承乾的太子太师。
李承乾小时候知书达理,尊师重道,周围人都觉得大唐又一位明君即将横空出世。但到了青春期,李承乾大变样,各种骚操作层出不穷,生活作风上不仅乱搞男女关系,还乱搞男男关系,总之就是没一个正形。李世民很郁闷,但始终没有更换太子的想法,他也期望自己这个培养了 10 多年的儿子有一天能回心转意,然后把大唐江山交到他的手上。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二儿子是
魏王李泰。
如果说三个儿子中谁的综合能力最强,那无疑是这个李泰,比李承乾强一点,李治那更是被甩出 18 条街。李泰从小聪明伶俐,还喜爱文学,经常组织一些文化沙龙。李世民对他的赏赐那也是没谱,甚至超过了太子的待遇,爱的不要不要的。
李承乾这时候正处在青春叛逆期,又患了足疾,眼看着二弟魏王李泰的风头越来越盛,就有点坐不住了。李泰看父亲对自己这么好,也会错了意思,怎么着,这大唐的接班人还可以换人吗?也有了新想法。
其实这兄弟二人都会错了意,这绝对是单纯的父爱,没有其他。但李承乾不这么认为,于是决定发动政变。想想都可笑,李世民是什么人?那是政变专家呀!“玄武门之变”这才过去十几年,大家都忘了吗?李承乾要搞这一套,那不活脱脱的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吗?事实也是如此,政变还未发动便已败露,参与政变的人被诛杀,这一年是公元 643 年。
(唐太宗李世民)
其他人好说,一切按照法律办事,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按照原则办事,但李承乾怎么处理?于是召集文武大臣一起商量,能不能给我儿子一条活路呀?最终“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更何况是太子呢,
李承乾被废为庶人,就放外地,于 645 年去世,年 26 岁。
李承乾倒了,魏王李泰还没来得及高兴便被李世民直接贬谪外地。李世民这是什么操作?其实很简单,就是
要努力保全自己和长孙皇后的这三个儿子!
李世明明白,立李泰,李承乾活不了,把李承乾找回来,李泰日子也不会好过,不如两个都放弃,让跟这俩一点关系都没有,跟皇位一点关系都没有,年纪又小性格又懦弱的李治来接班,三个兄弟都有活命的机会。这点李世民没有想错,李治接班后,对李泰倒没有为难。
这就是一代明君李世民找接班人的原因,
这哪是在给大唐找接班人,这是在给自己的儿子们找活路呀!
李治的这个皇位,那活脱脱是靠运气而非能力,俗话说
“靠运气挣来的最终都会靠能力输出去”,
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公元 683 年,在位 34 年的唐高宗李治去世,时年 55 岁。
7 年后的公元 690 年,武则天闪亮登场,建号称帝,大唐从此改武了。
(文德皇后长孙氏)
如果说这三个儿子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操碎了心,五个女儿还好,就是无边无际的播撒父爱和母爱,各种赏赐出嫁的嫁妆,那是一个赛一个,但凡有谁有个风吹草动,李世民夫妇都着急的不行。这几位也没有摊上什么大事,算是比较省心。
豫章公主是李世民和一个妃子所生,妃子难产而死,豫章公主便被长孙皇后收养。因为有长孙皇后这层关系,豫章公主就不同了。豫章公主后来下嫁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唐俭之子唐善识,唐俭还是明朝才子唐伯虎的先祖,
豫章公主的人生也算是给安排的明明白白。
可惜豫章公主无福,不久就去世了。李世民十分悲痛,长期素服在身,悲声连连,把朝廷大臣吓个不轻,皇帝你要控制呀,你天天穿素服,我们这花花绿绿的朝服算是什么样子呀?可见李世民对这个公主的喜爱。
虽为千古名君一朝天子,抛开这些身份,李世民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可怜天下父母心,谁说不是呢?
-----
网友解答:
-----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一共生育了3子4女。长孙皇后是历史上少有的贤良之后,她不是汉族而是拓拔氏。她36岁就去世了,李世民痛苦万分,他说顾内失吾良佐,谥曰文德。
李承乾
这是长孙氏的长子,很自然立为太子。李世民对他寄以厚望,李承乾一开始表现不错。不过后来李承乾因为骑马变跛,弟弟李泰受宠,性格发生了变化。李世民并没有关注到儿子的思想动态,反而一味严格要求儿子,使得父子之间产生隔阂。李承乾觉得自己的太子之位可能保不住了,于是行为和性格更为夸张。李家父子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大,最终以李承乾举兵谋反失败告终。
参与者杜荷、侯君集被杀,李承乾被废为庶民。如此打击之后,李承乾死在李世民之前,李世民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十分痛心,废朝以国公之礼给自己这位嫡长子恢复一些待遇。
他的孙子李适之在唐玄宗朝为相,和李白、贺知章等人合称为酒中八仙。
李泰
李承乾倒后,李泰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因为他是长孙皇后的次子。李世民对李泰很宠爱,有时赏赐是超规格的,这些举动当年还引发了李承乾的不安。
李泰对李世民说你立我为太子,百年之后我传位给弟弟李治,为表决心,我现在去杀了我所有的儿子。
李世民答应了,但褚遂良说历史上还从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最终李世民醒悟。
李泰的好运结束,以谋谪之罪降封,后又重新封王。李泰在唐高宗时期去世,李治以以唐朝最高的丧葬规格“诏葬”的形式来为李泰举哀。
李治
这是长孙皇后最小的儿子,也是最低调的儿子,受到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的力捧。李治能当上皇帝纯粹是因为他低调仁厚,性格温和,这个有些类似于汉文帝当上皇帝的道理差不多。
李世民在选太子时说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李泰以后当皇帝,他的大哥和小弟估计活不了。李治当皇帝,这两个哥哥都能活。
所以李治这个皇帝等于是白捡的。李承乾和李泰机关算尽,最后还是便宜了这个最不可能当皇帝的弟弟。
李丽质
这个名字好像挺现代的,没错她就是唐太宗的嫡长女。年仅八岁的李丽质诏封长乐郡公主,食邑三千户,可见唐太宗对他的喜欢。
她嫁给了自己的表兄弟长孙冲。长孙冲是长孙无忌的嫡长子,长孙皇后的兄弟。
嫡长女配嫡长子,这个政治意味还是挺浓的。正所谓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不过可惜的是这位长乐公主的寿命不长,比她的母亲寿命还要短,23岁就去世了。李世民又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
李世民的嫡长子嫡长女都比李世民去世得早,或许这冥冥之中有些什么在吧。
城阳公主
长乐公主知道名字,城阳公主连名字和生卒都不详,从这里就看出区别。为什么会差别这么大呢?
因为城阳公主嫁给大唐名相杜如晦的次子杜荷。杜荷这个名字已经是第二次出现了,在介绍李承乾谋反时就出现过杜荷。杜荷被处死,城阳公主失去了第一个老公。
城阳公主第二次嫁给薛瓘,结果也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牵涉巫蛊案件,薛瓘被贬房州,城阳公主也跟着去了。城阳公主就在房州去世。
终其一生,城阳公主过得并不幸福。她有一个儿子知名度比较高,那就是薛绍,太平公主的老公。
因为她一直在政治漩涡中倍受打击,所以没有留下名字和详细的记载也是符合推理。
李明达
这是一个女人的名字,不是一个男人的名字。她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女儿,为人聪明善良,书法不错,而且还承担起母亲的责任。此时长孙皇后已经去世。当李世民有发火之时,她可以慢慢劝解。
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能做到这样,真是不简单。
李明达的封号是晋阳公主。很多人可能对晋阳二字没有什么感觉。
看过春晚的人应该对张国立介绍的那个佛首有些印象。天龙山石窟就在晋阳。
李渊也是从晋阳起兵的,所以晋阳是大唐龙兴之地,你想想看将大唐龙兴之地封给自己的女儿,意味着什么?
不过可惜的是这位有些类似长孙皇后的女儿12岁就去世了。李世民一天要哭上几十次,连续一个多月的痛苦让他食不甘味,日渐消瘦。这孩子在自己心中的地位之高不言自明了。
新城公主
又是没有名字,这是长孙皇后最小的女儿。参考城阳公主就知道新城公主肯定也卷入政治漩涡。先是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后取消。她嫁给长孙皇后叔父长孙敞之子长孙诠。从辈份上讲乱了。因为长孙诠与长孙皇后是同辈,这个唐朝不在意这些。
婚礼是唐太宗定的,出嫁的准备也是唐太宗在准备,可惜唐太宗没有亲眼看到这个女儿出嫁就去世了。
守孝满三年,李治也就他的亲哥哥将她嫁出去了。
武则天与长孙无忌斗法,最后长孙无忌败了,长孙诠被牵连流放巂州并被地方官所杀。新城公主除了表示愤怒也别无他法。后来新城公主嫁给韦正矩,但新城公主与长孙诠感情太好,对前夫念念不忘,导致夫妻关系失和。
30岁就抑郁而终,最后李治觉得妹妹死得太屈,干脆找了一个借口将韦正矩杀掉。
这也是一个不幸的女人,最后李治以皇后的礼仪将这个最小的亲妹妹安葬。
-----
网友解答:
-----
长孙皇后是李世民的原配,也是唯一的一个皇后,从他俩共生育了三子四女即可看出,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是一对恩爱夫妻。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明君,长孙皇后也是有名的贤后,她性格温和,知书达理,经常劝解李世民要听得进谏言。贞观之治10年后,36岁的长孙皇后病逝,但是,长孙皇后的那一份儿功劳不可抹去。
下面,有书君就来介绍一下,他们的三子四女各自的情况如何?
三个儿子:
一、嫡长子——太子李承乾
生于619年的李承乾,腿有残疾,在626年李世民登基后被立为太子。13年后,即639年,李承乾感到自己的太子地位出现危机,因为弟弟魏王李泰才华出众,倍受父皇的宠爱。
如此煎熬了4年,到了643年,李承乾再也不想忍了,便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密谋逼宫,结果谋反事泄,被废掉了太子之位,流放到了黔州。
1年的时光,郁郁不乐的李承乾由此病逝,唐太宗命以国公之礼安葬。才25岁啊,正是青春好年华。
二、嫡次子——魏王李泰(四皇子)
620年出生的李泰,只比哥哥小1岁,成年后他的文才闻名于世,主持编撰了《括地志》等重要著作,因而深得唐太宗的宠爱,史称为“宠冠诸王”。就是由于李世民的过分宠爱,才让他产生了与李承乾争夺太子位的念头。
李承乾被废后,李泰对太子之位表现得过于性急,弄巧成拙,反而输给了不争不抢的晋王李治,真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呀。
李泰被唐太宗流放于均州,但李治对这个哥哥优待异常。652年,同样郁郁不乐的李泰去世。时年32岁。
兄弟俩为了太子位,一个做了不该做的事,一个说了不该说的话,结局却是一样的,一样的流放,一样的郁闷而死。
三、嫡三子——晋王李治(皇九子)
628年,李治出生了,后被封为晋王。哥哥李承乾因试图谋反被废黜了,魏王李泰“杀子传弟”的图谋被识破后被降封,晋王李治,在长孙无忌等大臣的支持下,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太子。
649年,51岁的唐太宗病逝,李治即位。谁知到了655年,李治不顾元老大臣的反对,下诏废了王皇后,新立了武则天为后。4年后,又把在黔州的长孙无忌也逼迫自杀,这给武则天日后当权扫除了障碍。
674年,又命朝廷下诏:尊唐高宗为天皇,皇后武则天为天后,更是给武则天戴了高帽。多年病殃殃的李治,最终于683年去世,由皇太子李显即位。从此,大权落入武则天手中。
四个女儿:
一、长乐公主(大女儿)
生于621年的长乐公主,633年就下嫁给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那时结婚真早啊。639年,在长孙无忌的请求下,长乐公主进宫劝说唐太宗,最终诏停封建。643年,年仅22岁的她,就因病去世,年纪轻轻的,怎么就得病死了呢?唐太宗敕命陪葬昭陵。
二、城阳公主(二女儿)
生于630年,是李治的大妹妹。先是下嫁给杜如晦之子杜荷,后来呢,因杜荷牵涉到李承乾谋反一案,驸马被杀。
再后来,城阳公主又改嫁给薛瓘。夫妻二人生了3个儿子,小儿子薛绍,还娶了李治与武则天的女儿为妻,也就是既是姑姑,又是婆婆喽。
本来亲上加亲,却因城阳公主的巫蛊事件,连累了丈夫,最后她随被贬的丈夫前往房州生活,于671年因病去世。唐高宗将她陪葬昭陵。
三、晋阳公主(三女儿)
长孙皇后去世后,这位小公主和李治一起,由唐太宗亲自抚养。可惜的是,12岁还未成年就夭折了。从被封为晋阳公主,就可见其受重视的程度吧。
四、新城公主(四女儿)
634年出生,是唐太宗最小的女儿。本来3年前就张罗出嫁,却因唐太宗去世,守孝3年后,才于652年,正式下嫁给长孙无忌的堂侄长孙诠,夫妻感情和睦,琴瑟和谐。659年,长孙诠因牵涉长孙无忌谋反案遭流放,并被地方官所杀。一对恩爱夫妻,就这么短暂却永世分离了。
后来,又改嫁给韦正矩,因婚后仍念及前夫,加之身体不好,积郁成疾,于663年突然病世,不满30岁。唐高宗以为妹妹的死,与驸马有关,盛怒之下杀了驸马韦正矩。多冤啊!一时间,人们害怕与皇家结亲,唯恐性命不保呐。
同年3月,唐高宗以皇后之礼下葬了新城公主,这在唐朝,仅此一例吧,可见唐高宗多么疼爱妹妹。事后,唐高宗了解了事情的真相,还是将妹妹与韦正矩葬于一处。
长孙皇后是李世民唯一的皇后,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是杠杠滴!
因此,李世民对他们的三子四女,个个宠爱有加。只可惜寿命不长,或者命运不济。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
网友解答:
-----
长孙皇后是李世民的原配夫人,自隋朝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李世民娶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长孙氏为妻,经一十三年,至唐朝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经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逼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继位成唐太宗,改元贞观,封长孙氏为后。到唐朝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正值大唐贞观之治时期,长孙皇后去世,比唐太宗早去世一十三年,李世民与长孙氏一起生活了二十三年,随李世民奔波征战颠沛受苦一十三年,为后主后宫十年,为李世民生育有三子四女,
皇长子李承乾生于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唐朝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即位后,年仅8岁的李承乾被册立为皇太子。唐朝贞观九年(635年),皇太子李承乾娶秘书丞苏亶的长女苏氏为太子妃。由于唐太宗李世民喜爱李泰甚于李承乾,李世民时时流露出来欢喜情绪,使李承乾害怕胞弟李泰夺太子位,于是与李元昌、杜荷、侯君集等人密谋逼宫,被唐太宗废为庶人,流放黔州。(今贵州)唐朝贞观十八年(644年),李承乾失意忧郁而亡,年仅二十五岁,唐太宗后悔莫及,痛感失策,因之使朝事停摆,将李承乾以国公礼葬之。
皇四子李泰(皇四子是以唐太宗所有皇子排序,有嫡出、庶出全部),生于
唐朝武德三年(620年),他是秦王李世民的第四子,又因是秦王妃长孙氏所生的次子,也是李世民的嫡次子。由于有才,李世民对李泰很是喜欢,但又将其过继给李元霸之后。由于喜欢,所以唐太宗对李泰的奖赏与封赐,经常超过礼制规定应该给的规矩,甚至超过太子李承乾,不但大臣列官感到惊讶,也让太子李承乾都嫉妒到阴谋逼宫的地步,溺爱程度可见一斑。李承乾被废后,李泰极力想上位太子,李世民也有准许的意思,但无奈众大臣在长孙无忌的领导下,苦谏阻拦,最终李泰的太子梦,未能成真。唐朝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后,于含风殿驾崩,皇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唐高宗李治对李泰,在衣食居行诸方面,都特别照顾,唐朝永徽三年(652年),李泰去世,终年三十二岁,唐高宗追赠太尉、雍州牧,谥曰恭。
皇九子李治(嫡庶总排序第九,嫡系排第三)李治出生于
唐朝贞观二年(628年),由于李承乾被废,李泰被降,这就挨到李治了,于是,在李承乾废太子后李治就上位太子,唐朝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驾崩,皇太子李治即皇帝位,是为唐高宗。改元永徽,永徽六年(655年),废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由此埋下了武则天周天下的隐患,唐朝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于贞观殿驾崩,终年五十五岁,在位三十四年,皇太子显即位,唐朝基本进入武则天时代。
长乐公主李丽质,生于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下嫁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唐朝贞观十七年(643年),长乐公主去世,终年二十三岁,葬于昭陵。
城阳公主李氏,
长孙皇后的第二个女儿,曾下嫁杜如晦的次子杜荷,后因杜荷因参与了皇太子李承乾谋反一案,被处死。城阳公主再次嫁薛怀昱之子薛瓘。唐朝咸亨二年(671年),城阳公主没于房州,葬于昭陵。
晋阳公主李明达,
长孙皇后的第三个女儿,还未成年就便夭折。
衡山公主李氏,
唐朝贞观八年(634年),李氏出生,是长孙皇后最小的女儿,先许配给魏征的儿子魏叔玉,后因怀疑魏征有结党行为,李世民便终止了与魏征的联姻之事,后改许长孙操之子长孙诠。后唐太宗逝世,李治为唐高宗,又将妹妹改封为新城长公主,以显示新主之恩。后长孙诠被杀,新城长公主改嫁给韦正矩。龙朔三年(663年),新城公主去世,唐高宗怒杀韦正矩,并以皇后礼葬新城公主。由此可见,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所生育的子女肯定爱护有加,又由于是嫡系出身,所以,唐李传世,以长孙皇后所生子女为主线,无论宠与废,都是命运安排,结局功德圆满,生在皇家,万事无忧!
-----
网友解答:
-----
都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而长孙皇后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背后的那个女人,大唐盛世的开创,有着这个女人一半的功劳。一个是雄才伟略的李世民,一个是千古贤后,两人可谓“强强联合”。而他们的子女,一出生就注定了不平凡,等待他们的不只是荣华富贵,还伴随着责任与期望。
长孙皇后,小名观音婢,河南洛阳人,鲜卑族。是齐国公长孙晟幼女,8岁丧父后跟随舅父高士廉长大,是将门之后。
她7岁时,父亲就为她定了与李世民的姻亲。以13岁的豆蔻年华,嫁给了已经初露峥嵘的李世民。两人婚后恩爱异常,相互扶持,互信互爱,李世民在外征战,长孙皇后则在家帮他守住家业,助他成就了一代伟业。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一共育有三子四女,他们虽然身世显赫,但各自的遭遇各不相同。
长子 李承乾
这位不仅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长子,也是李世民的嫡长子,身份地位高崇,备受大臣们关注。同时,他也是长孙皇后的子女中结局最悲惨的一个。
公元619年(武德二年),李承乾出生,因是在承乾殿中所生,故取名李承乾。1岁获封恒山王,5岁徙封中山王,8岁就被刚夺位不久的李世民册封为“太子”,确立了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他自小聪颖,深受李世民喜爱,大臣们对他的评价也很高:
“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貌、仁孝纯深”。
12岁开始,李世民就开始有意地锻炼他的执政能力,安排他跟着一起批阅奏折,现场教学,认真细致地给他讲解。在接待大臣上奏时,李承乾也可以“随侍左右”。太宗是在认真培养接班人的。
13岁时,太宗下令:“自今以后,诉人惟尚书省有不伏者,於东宫上启,令承乾断决。”这是给予他独立处理朝政的机会了,可见李世民对他的喜爱。
14岁,唐太宗驾幸岐州,李承乾身为太子留京监国,他“接班人”的身份已经非常明朗。
17岁迎娶了苏亶长女苏氏为太子妃。
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他两次大病留下的病根开始显现出来,他变成了“瘸子”,走路姿势变得一边高一边低,再也不是那个英姿挺拔的少年郎。这个事情对李承乾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他自小以李世民为榜样,立志做一位好皇帝,但是现在脚瘸了,还怎么做皇帝?再加上母亲长孙皇后的病逝,再次令他受到了打击。
自此,李承乾充满了自卑情绪,开始自暴自弃,做下了很多荒唐的时。
他在宫中扮演突厥武士,高呼要做突厥人;开始宠溺声色犬马中,并且还重爱了一名叫“称心”的娈童,太宗知道后,下令把称心杀了,李承乾居然以此为由几个月不上朝。他还安排心腹去暗杀自己的老师,和魏王李泰;最后更加变本加厉,居然联合了侯君集、李元昌等人,要造反夺位。可惜,被李世民识破,没能成功。
李承乾造反失败被擒后,太宗将他贬为庶人,流放到黔州。公元644年(贞观十八年)十二月辛丑,李承乾卒于黔州,唐太宗为之废朝,并葬之以国公礼。
次子 李泰
李泰是李世民的第四子,字惠褒,小名青雀,公元620年生。他应该是李世民最喜欢的一个儿子。
他才华横溢,聪敏绝伦,一出生就被封为宜都王,次年进封卫王,授予上柱国。
贞观二年(628年),年仅九岁的李泰改封越王,并受封为扬州大都督与越州都督,封地达到了22州,比同时受封的李恪多了14州之地,太宗对他的恩宠可见一斑。
贞观十年(636年),李泰徙封魏王,遥领相州都督。按理说,这时候的魏王理应到封地就藩了,可是太宗不舍得他去受苦,一直把他留在身边。
后受命为主编,编撰《括地志》。此书于贞观十五年(641年)完稿,太宗大喜,对李泰进行了逾制赏赐,引起了太子的戒心,也在李泰心里种下了一颗野心的种子,对皇位的野心。
在太子李承乾死后,李泰马上去找太宗,想让他封自己为新太子,并发誓会在百年后“杀子传弟”。可惜,太宗根本不相信这样的事,还认为他是“心狠手辣”之辈。同时为了保全太子和李治,当机立断把李治立为太子,断了其他人的想法,李泰也被贬东莱郡王。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就将他重新进封为濮王。太宗死后,李治继位,对这位哥哥也非常好,\"车服羞膳,特加优异\"。
652年十二月,濮王李泰薨,唐高宗追赠他为太尉与雍州牧,为之辍朝。
三子 李治
这就是后来的唐高宗,他这个皇位可以说是“捡”来的。
628年7月21日出生于东宫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年)被封为晋王。他跟他的两位哥哥相比,确实没有太多出色的地方,最大的优点就是“仁孝”,其它的都只算平平,或者说是被哥哥们的才华掩盖了。
因太子李承乾造反夺位,魏王李泰争太子位,两人相继被废,再加上长孙无忌等大臣的推动,李世民为了保存他们兄弟情谊,选择了仁孝的李治做为太子。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号唐高宗。
李治在位期间,勤于政事,继续执行太宗留下的国策,故而\"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 ,史称\"永徽之治\"。同时他先后派兵灭突厥、百济、高句丽,让唐朝版图达到了巅峰。
但是晚年昏厥,过于信任武则天,导致他死后武则天篡权,使得李氏江山旁落。
683年,唐高宗去世于贞观殿,享年五十六岁,葬于乾陵。
长女 长乐公主 李丽质
621年生,名丽质,是唐太宗嫡长女。
贞观二年(628年),诏封长乐郡公主。
贞观七年(633年),长乐公主下嫁宗正少卿长孙冲
贞观十三年(639年),在太宗诏宗室群臣袭封刺史一事中,挺身而出协助大臣劝阻了太宗,令其“诏停封建。”
贞观十七年(643年)八月十日,因病去世,享年二十三岁,陪葬昭陵。
次女 城阳公主 李氏
贞观中期,嫁给了宰相杜如晦次子、襄阳郡公杜荷。后杜荷卷入了太子谋反案,作为主犯被处死。
唐太宗非常心疼女儿,于是选择了出身河东薛氏的卫尉卿薛怀昱之子薛瓘作为二婚夫婿。
麟德初年,卷入巫蛊事件,高宗念及同胞之情,没有按律令处死她,只是把薛瓘贬为房州刺史。
咸亨二年(671年),薨于房州,陪葬于昭陵。
三女 晋阳公主 李明达
李明达(生卒年不详),字兕子,这是唐太宗亲自抚养长大的一个孩子,深得宠爱。
她聪慧善良,性情温和,册封晋阳公主,曾多次劝解李世民,有效庇护直言进谏的大臣。
可惜的是,李明达心脏发育先天不足,在12岁时就因病去世了。
四女 新城公主
她是唐太宗最幼女,生于贞观八年(634年),贞观十六年(642年)八月二十日,封衡山郡公主得实封又増赋。
贞观十七年(643年),许配魏征长子魏叔玉。同年,因怀疑魏征与太子谋反一事有关,一怒之下,下旨取消了婚事。
此后太宗精挑细选,选中了长孙操之子长孙诠。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二月六日下嫁长孙诠,但因太宗于五月去世,婚礼中断。
永徽三年(652年)五月二十三日,改封新城郡长公主,增邑五千户,婚礼完成。
显庆四年(659年),长孙家族遭难,长孙诠被流放巂州,不久被地方官所杀。
后高宗不忍妹妹消沉下去,又为她安排了一门婚事,将新城公主嫁与京兆韦氏的韦正矩。韦正矩也因此连升八级,一路平步青云。
龙朔三年(663年)三月,病逝于长安县通轨坊南园,时年三十,以皇后之礼陪葬于昭陵。
总的来说,唐太宗李世民爱屋及乌下,对与长孙皇后所生子女都得到了非常好的优待,连造反的太子李承乾都只是贬为庶人,流放处理,可见太宗对子女的爱护之情。
-----
网友解答:
-----
由于李世民夫妇子女众多,本回答篇幅较长,我已尽量缩减。感谢读者耐心阅读!!
613年,16岁的李世民和13岁的长孙氏(长孙皇后的大名不详,有叫长孙无垢,小名叫观音婢)喜结连理。新婚燕尔就遭遇李世民母亲的病亡和长孙氏舅父被贬的打击,两人年纪尚小,但能彼此慰藉相互扶持,过着平淡的日子。
617年,李世民跟随父亲李渊率领反隋义军攻占长安,李世民被封赵国公。17岁的长孙氏封为赵国夫人。
626年6月4日,夫妻俩经过惊心动魄的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长孙氏册封为太子妃。同年8月,李世民登基称帝,长孙氏毫无悬念地被册封为皇后,从此俩人明君贤后,交相辉映。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伉俪情深,育有三子四女。636年,长孙皇后恋恋不舍地闭上了眼睛。此时,小女儿才两岁。如果不是皇后早薨,我认为也许此后他们还会有孩子。最佳帝王与千古一后缔造了贞观之治,开创了大唐盛世,当然更少不了后代。
长子李承乾(李世民的嫡长子)
李承乾619年出生在太极宫承乾殿中,唐高祖李渊为皇孙亲赐的名字。李世民登基称帝的同年,即册立八岁的李承乾为太子。夫妇俩非常宠爱这位嫡长子, 很小就为他找了伴读,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接班人的能力。太子身体不好,太宗请高僧及道士为他祈福,病好后,为他建造了普光寺、西华观。
但是在母亲长孙皇后去世后,太子开始行为叛逆。唐太宗又先后挑选了十余位名臣出任东宫辅臣,然而你来我往的一味进谏东宫,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太子的生活小事及错事被无穷放大,遭到的是众大臣的一致指责。爱之深,情之切,李世民管束得太多太认真,太子得不到赞许和肯定,李承乾做事的行为认知反而更加狂妄。
643年,李承乾因长期嫉妒父亲宠爱弟弟李泰,担忧自己的储君之位不保。他暗中派人刺杀李泰,失败后,李承乾一不做二不休,勾结汉王李元昌、二妹城阳公主的驸马杜荷等人起兵逼宫,结果事情败露。李承乾随后被贬为庶人,发配黔州,要说这都是死罪啊。可皇上真舍不得杀自己的孩子。力排众议,给废太子留了一条命。645年,李承乾病逝于黔州。
次子李泰(李世民的第四子)
次子李泰(620年-652年) 聪明绝伦,对文学书画都颇有见地。应该说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九岁时,李泰就封为越王,其中仅封地就多达22州,而同时受封的皇子李恪,封地只有8州。从11岁至16岁,李泰先后任扬州、鄜州大都督、左武候大将军、雍州牧最后任魏王,遥领相、卫、黎、魏、洺、邢、贝七州军事,圣眷正隆,隐隐的,李泰有了和东宫比肩的势头,也滋生欲夺太子之位的野心。
643年,哥哥李承乾太子被废后,李泰趁机向父亲撒娇许诺,称自己百年之后定会杀了自己的儿子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治。唐太宗一听心一软,就要答应李泰立他为太子。
这样的谎话马上被大臣褚遂良毫不留情地揭穿, 唐太宗冷静后, 想一想李泰所说的杀子传弟的事不过是甜言蜜语。之前就曾听被废的太子李承乾说起过:谋反是因为李泰对太子之位有所图谋。太宗思前想后,想到当年自己与太子李建成的惨烈厮杀......为了不重蹈覆辙 ,为了使三个爱子都能够活下来,他果断地宣布立三子李治为太子。 李泰因谋嫡不成被贬,不过,李世民心疼他,不久重新进封为濮王。此后濮王也算消停了。 652年,濮王李泰去世。
三子李治(李世民的第九子)
三子李治生于628年。母亲去世时,李治才八岁,李治多由父亲抚养长大。因为大哥李承乾与二哥李泰争夺储位,643年,15岁的李治竟意外的获得太子之位。649年,唐太宗去世,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唐高宗的历史,大家都很清楚。他的唯一“壮举”恐怕就是娶了父亲的女人武则天。高宗即位之初,勤于政事,颇有贞观之风。在651年,将老情人武才人从感恩寺召出还俗,再度入宫。655年,高宗坚决下诏废了王皇后,册立武则天为后。反对他的老臣长孙无忌(高宗亲舅舅)、褚遂良等先后被贬。 660年,高宗时常头晕目眩,武后趁机插手国事。此时的李治非常懦弱,完全由武后操控。李治采纳武后的建议:李治称天皇,武后则称天后,天皇天后开始同时掌朝。高宗的身体每况愈下,武则天处理国事的才能已趋于成熟,政权由高宗向武则天手中转移的趋势逐步形成。
683年,李治在东都贞观殿去世,终年五十六岁。
大女长乐公主
大女长乐公主李丽质(621年--643年),李世民夫妇视为掌上明珠,13岁与表兄长孙冲完婚。有一个儿子,婚后十年,一场重病,夺走长乐公主的性命。题外话啊:古代的医学是真不发达。得病就要命,很多人年纪轻轻说走就走。还有一个原因,古代乃至近代都讲究亲上加亲,近亲结婚导致后代的患病几率增加。
二女城阳公主
二女城阳公主(?-671年),史上没有记载城阳公主的出生日,我估计她大概在625年左右出生。李世民夫妇很喜欢这个闺女,但不知道为什么却没有给她起个大名。城阳公主13岁时,出落得亭亭玉立,父亲千挑万选为女儿找了个好婆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三的杜如晦次子杜荷。没成想,在643年,杜荷却极力鼓动太子李承乾谋反。杜荷下狱当斩,临死仍气质从容,耐人寻味。后城阳改嫁薛瓘,公主二婚美满幸福,总算让李世民放心了。
三女晋阳公主
三女晋阳公主李明达,聪慧善良,性情温和。夫妇俩给孩子取了个小名叫“兕(si)”,“兕”就是小独角犀。他们希望爱女想一头兕一样顽强、健康成长。史书记载其才行智慧多随母亲长孙皇后。从小看父皇因国事焦虑,就知道宽慰父皇,还会为讲真话的大臣打圆场。虽小小年纪就写得一手好字。很可惜,晋阳公主12岁就得病去世。痛失爱女,李世民悲痛异常,一个多月都没能好好吃饭,每日要哭上几十回.......
四女新城公主
四女新城公主(634--663),新城公主刚过两岁,母亲长孙皇后就去世了,李世民在这个小女儿的身上倾注了太多的心血。新城公主16岁嫁给她的堂舅长孙诠(quan),因为婚事太过冗繁复杂,太宗没能看到女儿出嫁就撒手人寰。哥哥高宗即位后,两人的婚礼圆满举行。在659年,长孙家族遭难,长孙诠受牵连流放巂(juan)州被杀,公主悲愤难抑。虽然没有对哥哥高宗表示不满,但从此不再梳妆,厌倦世事。后来高宗做主,新城公主再嫁韦正矩。
由于新城公主无法忘怀与前夫的深厚感情,与韦正矩始终难以美满和谐。以至有了韦正矩失礼于公主的传闻。663年,新城公主抑郁而死。妹妹的离世,唐高宗悲痛不已的同时也无法接受。命人调查韦正矩,韦正矩百口莫辩,高宗盛怒之下,杀了韦正矩。 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可但凡有本事的人也不愿意做驸马。除了难伺候,还有随时掉脑袋的风险。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一生感情笃厚。所生三子四女个个才华出众,宫廷内锦衣玉食,自然能荣宠一生。但无情最是帝王家。为了权势,兄弟之间勾心斗角反目成仇亦是在所难免。所以,为了保全性命,避免兵变,在腥风血雨的王室争斗中,要学习唐朝让皇帝李宪的“让之风”,保自己一世太平,同时保一国之安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