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期,尤其是技术工人,但是为什么有些企业不愿意招?
45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期,尤其是技术工人,但是为什么有些企业不愿意招?
-----
网友解答:
-----
你好,45岁左右的员工正是年富力强、经验丰足的高峰期,尤其是一些技术人才更是难求,但为什么有些企业不愿意招用呢?我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吧。具体如下。
我认为一些企业不愿意招用45岁左右的员工,是因为这些人(尤其是技术人才)大多对工资待遇要求很高,超过了企业的工资支付能力,所以即便这些大龄人才能力再强,企业也不会招用。
这主要的可能是企业本身的利润比较薄,对45岁左右的高技术人才用不起,所以干脆不招这些人算了。所以,企业出不起价钱决定了不愿意招那些正处于黄金期的45岁职场人。
再一个,
我认为一些企业不愿意招用45岁左右的人,也是企业的一种用工策略。
怎么说呢,在大多数企业看来,不管是什么岗位,都是可以替代的,也都是可以找到那种“物美价廉”型的员工,所以企业就觉得没有必要非要招一个技术能力非常高超的人,招一个一般般的一样可以搞好工作,用一句非常流行的话讲就是“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所以,企业在用工策略上大多都会遵循这个原则,所以这种情况下,一些45岁的优秀技术人才可能对企业来说反而不是最合适的,所以也就不会招录。求职者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能力超强,企业就一定会要你,还是要看合不合适企业。
还有,
我认为一些企业不愿意招用45岁左右的大龄求职者,很可能跟企业的业务性质有关。
比如一些企业的岗位都是服务性质的,它要求的就是年轻,这个时候别说45岁,恐怕35岁企业都不要的。比如还有一些企业,它里面几乎全都是高级技术人才,而且那些人的年龄更年轻,这种情况下,即便45岁的人技术能力很强,可能人家企业也不缺这方面的人,自然也不会招用的。
最后还有一个因素,
我认为一些企业不愿意招用45岁以上的人员,跟企业的管理层或领导层的思想认识有很大关系。
说直接点吧,企业之所以不愿意招用那些45岁以上的大龄员工,就是领导或者老板的意思。他们不愿意用这些人,管你有没有能力,都不考虑,求职者也没辙的,谁也管不了,就是这么直接干脆。
以上就是我自己从招聘经历中总结的一些情况吧,我觉得企业之所以不愿意招用45岁左右的大龄求职者,主要就是上述四方面的原因。我个人认为,如果想要全社会的企业大量招用45岁以上的大龄劳动者,必须要劳动部门和企业方面提高责任意识才行。
-----
网友解答:
-----
45岁的人沉稳、成熟,要经验有经验、要精力还有精力,国外企业都抢着要这样的人员,尤其是技术人员,随处可见白发苍苍的老技术人员,但为何国内很多企业都不愿意要?个中原因令人揪心!
1、聘用你成本太高。45岁的人员,工作了二十余年时间,这个年龄的他们熟悉业务、技术精湛,要经验有经验、要精力还有精力,但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聘用这样的一个人员,尤其是一名技术人员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成本太高了,一个年轻小伙可能只需要给四、五千元就可以打发掉了,而聘用一名45岁的人员,尤其是技术人员,没个一、两万月薪根本没人理会,而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企业经营成本的压力越来越大,所以,企业能不招大龄的技术人员,就尽量不招了。
2、加班比不上年轻人。45岁的人,可能家中尚有二老,下有二小,家务事繁多,也就无法跟年轻人比拼加班时间了,而年轻人尤其是未结婚的人,晚上都闲得发慌,不让他加班反倒觉得无聊,也就只有通过加班来打发时间了,所以,45岁的人员是无法跟20来岁的年轻小伙子比拼加班时间的,而加班就意味着无偿为公司付出,作为公司老板当然是乐见的,所以公司更倾向于招聘年轻的人员。
3、45岁的人都变老油条了,不像年轻人好忽悠。45岁的人工作了二十多年,算得上是久经江湖,已经变成老油条了,公司如果想玩点花样,很可能会被一眼识破,老板就认为,是很难让他们喝下鸡汤的,那这样就很难激发这些大龄员工的工作热情,而年轻人就不一样,给你喝下一碗鸡汤,可能就会马上变得热血沸腾,可能就会加班至通宵达旦为你卖命,所以就会更倾向于招聘年轻的员工。
4、思维变固化,创新性不足。职场上想要做得出色,创新能力就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尤其对技术人员来说更是如此,大龄的员工,往往可塑造性开始降低,思维已日渐固化,不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站在老板的角度,认为聘用这样的一个人是不符合公司发展需要的。
5、缺乏对大龄职场人士政策保护。为什么在国外的公司会有那么多白发苍苍的大龄工人?原因就是他们有相关的法律保护,在国外,一旦企业被举报歧视大龄员工,就会面临被起诉。在美国,人家的人事表格都不允许有年龄这一栏目的,面试谈话也不允许谈及年龄,否则将被视为侵犯年龄隐私权而被处罚。而我国企业不招45岁以上的大龄员工,原因很多,但缺乏法律保护就是重中之重。
借此,呼吁社会各界人士要尊重大龄员工,他们也曾经拼博过,也曾为公司、为社会奉献了二十多岁的青春与汗水,而现在他们年纪大了,请不要一脚把他们踢开,这是让人心寒的,长久下去,这种做法也可能会毁掉国内广大企业的。再次呼吁相关部门立法保护这些大龄员工,唯有这样,或许整个社会才有可能得到良性发展!
-----
网友解答:
-----
不是企业不爱招45岁的技术工人,而是时代发展太快了。
现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很多人都被淘汰了,就包括技术工人,现在的技术工人和以前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就拿我们单位来说,以前车工铣工要想干好都是和老师傅学的,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那时候的设备老化,想学通确实不容易,那个年代的技术工人现在都不行了,公司也确实不重视。
现在中国机械行业都在更新换代,也就是开始数控化,过去的工作是一人一台机器,水平高低能看出来,而而现在都是数控了,编好数控程序,一人可以看好几台设备,现在的数控机床就把人变成力工了,不需要懂太多的技术。
这样一来,九十年代的机械工人基本淘汰了,只有在老的设备老化的国企还能起到作用。
这也正常,毕竟时代在发展吗。
-----
网友解答:
-----
我是冬天的牛2,正月初四祝大家幸福安康!
正月里正是招聘的旺季,企业在年前都早已发布了年后的招聘广告,报名参加当地的各种大型招聘会,在不同的媒体上发布招聘公告。但从招聘公告中,你可能会发现,在招收技术工人的相关条款中,多数企业都会有年龄限制:不超过45岁。45岁这个年龄杠子成了好多技术工人重新应聘的一道门槛。
如果说一个人20岁参加工作,经过25年的不断学习、锻炼、提高,到45岁应该是经验丰富、技术全面、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好把手。但是为什么企业不愿意招用呢?
1、用工成本高
这个年龄段的技术工人薪资待遇是比较高的。只要是有真本事的,一般一个月都会过万或者是几万。企业老板会考虑到用人成本和内部原有薪资水平,对大路货的技术工人,不会开出比原有技术工人相差太大的薪资。因为相差太大,会产内部技术工人的流失。除非是企业紧缺的操作岗位,会在短时间内满足你的应聘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有可能找到新的替代者,你的高薪待遇就有可能失去。
2、跳槽频率高
这一部高技术水平的工人,自持有一手好技术,不担心没有企业招用,在与企业谈好薪资待遇后,一旦有比此地更高待遇、更好待遇的企业招手,马上就会辞职而去,不会考虑他的离职对你企业生产有何影响。说走就走,就是在薪资结算上有损失,也不太计较。相对来说这部人,就是自持拥有一定的操作技能,在高薪的主导下,以高薪为应聘目标。形成了跳槽高手。
3、离职影响大
这部技术工人在应聘的时候,会以自己的技术优势为条件,向企业提出自己的各种要求。其中多数的会提出自己带技术好的工人来。他们在长期的工作中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群体。在优秀技术工人的带领下,走南闯北,一呼百应。一旦带头人在这个企业得不到重用或离职,这些跟随者同样会离去。由于人员的离职,也就会给企业在短时间内补充生产人员带来相当的困难。
4、管理难度大
这部分技术工人,由于自己的文化水平限制,自己考虑问题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他会认为自己是老板请来的,是老板重用的,有时候也就会不执行公司的相关管理制度。让公司的职能部门左右为难。有时候老板也会哄着宠着,甚至为所欲为。
-----
网友解答:
-----
我来谈谈看法。
一、体能,每个人都具备的能力。现在国内劳动市场占有率80%以上是工厂,例如搬运和装配手机或电脑。属于普通一般劳动力,年龄18岁至35岁较好。
二、技能,过去叫技术工人,标准名称叫技能劳动者。例如车铣刨磨、电焊、电工等等,需要劳动局考试,合格后颁发资格证书。资格等级为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资格。其中电焊工和电工需要考取特种作业许可证。年龄35岁至55岁较好,需要工作经验。
三、技术,需要专业学历知识。然后再根据工作年限经验,专本硕博学历7年5年4年4年晋级评审,评审的资格为助工、工程师、高工,人力资源部(厅)颁发资格证书。属于专业技术人员,60岁退休后有人还在干。一些80多岁的,比如屠呦呦等科学家,刚刚获奖,看来还可以继续干。
这些属于资格证书,也就是国家是否允许你去做的事情,例如汽车驾驶执照。私企大部分人分不清什么叫工程师。第二个是自身水平问题,怎样发挥自己的技术和技能。个别的人有资格证书,能力水平不行。还有个别的人,能力很强,但是没有资格证。当然这属于抬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网友解答:
-----
恰恰相反,老卓倒是非常喜欢录用有经验、有技能、家庭稳定、重责任的中年大哥大姐们(技术工人)。
现在相当部分的企业会把用人标准卡在45岁以下。当然,这跟企业性质、行业特性、产品周期等息息相关,比如高新技术企业、互联网、电子商务、软件研发等。但是,传统的制造业、建筑业、生产型企业等自动化水平并不高,仍然需要大量踏实吃苦的技工。相比之下,年轻人的选择余地就更大了,一言不合就走人:待遇不好,同事关系不融洽,心受委屈了等等。
另外一点不可否认,就是人才和技术的的更新迭代太快。三天不学习,肯定赶不上邓紫棋。45岁年龄段的人,上有老,下有小,中间应酬多,你要给他掰嘴喂食确实有难度,只能连推带哄。
其实,现实中歧视无处不在。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45岁真不应该人为的硬性划归中老年。老卓都觉得有必要把《劳动法》修改修改了,真要到了青黄不接的那天,损失的不单单是企业,而是整个社会。
-----
网友解答:
-----
我二舅是高级技师,技术水平一流,从机房里走一圈,支棱起耳朵,就能听出哪台设备有问题。二舅的技术水平再高,按照公司的工资体系,也远远低于车间主任的工资。主任是领导的亲戚,只知道考核、扣工资、组织学习,纯粹属于外行指挥内行。单位效益不行,实行了内部退养政策,年满45岁就可以提前“退休”回家了,单位给发基本工资、正常缴纳社保。
我二舅回家的当天晚上,私企老板就拎着进口水果上门下聘书了。月薪开到1.5万,是原来的三倍,也远超原来的车间主任。私企老板不傻,他懂得有技术、有责任心、有经验的技术工人是工厂的“宝贝”,他们创造的价值或节约的成本,都是工厂的经济效益。
所以说,45岁的中年职场人士,并非都被企业嫌弃,有核心技术、有核心价值的人,依然受到追捧。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大多数45岁以上的职场人士,由于技术落后、观念落后、思维落后以及精力下降、要价比较高等原因,无情被时代和社会“淘汰”出局了。
企业不愿意招聘45岁以上的中年人,既有中年人的问题,更有时代和社会的责任。可以说,时代的责任比本人的责任更大。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时代造成的问题。
目前,45岁以上的中年人,基本都是上世纪70年代生人,那个年代高考录取比例非常低,80%以上的高中毕业生是没有大学可以上的。这个群体中能考上大学的人只占20%,别忘了还有50%的同龄人连高中都没有机会上的。那个时代,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能去当工人。那个时代,企业基本都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大多数都处于传统行业领域。等到现在,他们从18岁到45岁,已经过去了27年,人到中年,精力下降,时代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行业不景气,朝阳企业不断崛起。人工智能和自动机械化,正在取代大批量的传统岗位和通用岗位,他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失业“冲击”。
不能完全责怪中年人不学习、不进步、不转型、不升级。请问:等你到了45岁,你还能背英语、看原文、读懂外文操作说明书吗?所以,回答这个问题,一定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难道保障“老有所养”,不应该是社会责任吗?怎么能怪罪中年人不努力呢?他们以前不努力吗?有的老工人都修炼成八级钳工,技术一流,可是,这个时代都是“冲压成型”了,不需要钳工了!你能责怪他们不努力、不转型吗?难道社会不应该为他们负责吗?
【2】传统行业的不景气。
45岁以上的中年人,在他们就业的年代,主要进入了传统行业的国企。在他们的青年时代,也是火热的奋斗时代,他们锻炼了过硬的技术,可是,目前的时代已经发展到了科技、网络、信息、电商等时代,人工智能大量取代了技术岗位,容纳成千上万就业的企业也被网络、电商冲击得一败涂地。
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传统行业、通用岗位,面临着下岗、失业、再就业难等苦涩、冰冷的海水,互联网、大数据、电商、直播、科技等新兴行业不断崛起,可是这些新兴行业招聘的都是有知识、有专业的年轻人。而且他们自身内部也在“内卷”,35岁就面临“淘汰”,怎么能招聘45岁以上的技术工人呢?
【3】传统技术被淘汰。
我们公司的一个码头,原来需要600多人,现在只需要20人,他们在监控中心操作着信息系统就可以让整个码头高效运转。以前,管理码头的有10个部门、6个子公司、600多工人,天天扯皮,还做不利索。现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兴起,只需要20个人就足够了。
原来那些司机、叉车司机、车工、钳工、装卸工、维修工,等等,能被机械化取代的都被取代了,能减少的都被减少了。他们要么被分流到后勤岗位,要么提前退休吃生活费。他们的技术,在当年都是过硬的,都是被企业所需要的,但是,现在,这些传统技术被“淘汰出局”了。
【4】大学生供大于求。
2022年应届毕业生高达1097万人,还有上千万的职业高中和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人,2000多万的年轻人都想涌入大城市、好企业、沿海地区,造成了劳动力供大于求,这是最残酷的事实!年轻人都找不到工作,何况中年人?企业招聘技术工人,都要求本科学历了,请问45岁以上的技校毕业的老工人还有机会“敲门”吗?
【4】中年人的自身原因。
这一批中年工人,他们文化程度低,学习能力差,很难再学习新知识、驾驭新技术了。他们年龄大、资历老,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房贷,工资低了,没有办法养家糊口,工资高了,企业认为性价比不合算,当然不愿意聘用他们了。45岁的老工人要价6000元,20岁的年轻人要价3000元,换做你是老板,你录用谁?这是时代留下的“硬伤”,根本不是中年人这个群体所能解决的,也不是企业能解决的,企业不盈利怎么生存呢?
【5】解决方案。
解铃还须系铃人。中年人失业容易、再就业难,这是时代和社会造成的普遍问题,就应该由社会来解决,而不能依靠企业来解决。企业需要生存发展,追求低成本是本性,总不能让企业增加成本招聘中年人吧?那么,怎么解决这一矛盾呢?社会应该转移承担“时代的成本”,给企业一定的“招聘补贴”或给予税收减免政策,鼓励企业招聘45岁以上的中年失业人员,让企业与员工双受益。您认同以上观点吗?欢迎交流。
-----
网友解答:
-----
其实做技术35岁才是开始,但中国企业的管理阶层绝大部分都不是做技术的,他们什么都不懂,因此制定了不招聘年龄大的技术人员规定
-----
网友解答:
-----
\"猎头葩葩说\"并不赞同题主所说的45岁是人生的黄金期 ,45岁在职场中,对于大多数招聘企业,已经处于年龄上限,而且是针对高管岗位,其他中层岗位对年龄要求会更小。甚至在某些行业高管年龄要求在38岁以下。
因此,对于45岁技术工人而言,对于大多数技术工人而言,已经进入了职场衰退期,也就是企业不愿意招聘情况,具体原因,\"猎头葩葩说\"认为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管理成本,
45岁的技术工人,具有丰富的职场经验与人生经验,都已经是老江湖了,俗称\"老油条\",搞对立斗争,拉帮结派,偷奸取巧 ,倚老卖老,虚与委蛇,而且对于他们而言,人生已经看到尽头,对未来事业的追求已经停止,类似种种行为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容易使企业内耗之中。
2、人力成本,
45岁的技术工人,面临更大生活压力,而且以资深员工自居,同等岗位,但是对于薪酬待遇往往希望高于年轻人,但是年龄不等于资历,对于大多数技术工人,可替代性太强,你并没有市场竞争力,你的二十多年的经验,可能三四年工作经验年轻人就可以承担。
3、风险成本,
45岁的技术工人,受限于自然规律,这个年龄人体机能退化,各种潜藏的疾病可能容易随时爆发,而且很可能倒在工作岗位上,在中国的国情下,家属不闹个几十万都不好意思讲出来。即使年轻人都有入职体检要求,对于一些工作压力大导致疾病突发率增加的员工是拒绝的。
4、工作效率,
45岁的技术工人,与年轻人相比,精神专注力,工作强度的承受力等方面始终无法与年轻人相比,因此工作效率就明显下降了。我们大家都可以看到银行柜台人员都是年轻人,为何没有40岁以上的呢?
5、创新能力,
年龄越大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越弱,甚至会强烈排斥,更何谈创新能力。目前技术进步革新速度非常迅速,45岁的技术工人学习能力已经退化,而且很多不屑于学习,但是对于企业而言,是需要一个强大的学习型组织,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
最后,对于45岁的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些高精尖行业发挥核心价值作用。对于他们而言,即使年龄再大都没有关系,是我们技术工人学习的榜样与力量。
职场风云乱,猎头揭秘扒,迷局真相显,关注“猎头葩葩说”。
欢迎在评论中发表不同的观点,保证答题皆为原创,如果喜欢,\"关注\",\"点赞\",\"转发\"一下,谢谢。
点击头像关注我,也许遇到职场中另一个疑惑焦虑的你
-----
网友解答:
-----
70年代生人的平均年龄正好45岁,如果现在淘汰平均45岁的,那等于少了2.5亿劳动力,而替代他们的是平均25岁的90后,90年代只有1.9亿人口,也就是说比70年代的少了6000万,这在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是不现实的,所以你看到现在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平均年纪在大幅度的上涨,90年代2000年前后,服务行业基本都用20岁左右的年轻人,但是现在适龄的人口少,同时其余的行业能提供更好的机会,服务行业本身就必须接受更高的行业从业年纪,并且提供更优厚的福利和薪资以吸引从业者,这种情况在未来的中国还会继续持续,未来主要的劳动力还是70后和80后,等90后和00后完全替代7080年代的人是不现实的。
-----
网友解答:
-----
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每个年龄段的人在每个年龄段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比如在我们的厂里,刚来了一个年轻的管理,大概有20多岁吧,不到30岁,他的要求是所有新进厂都要年轻化,就招了很多年轻的小伙伴们来工厂里上班。但是这个工厂呢,毕竟工作强度比较大,然后加班比较多,所以说那些年轻的小伙伴,没做了多久就离开的工厂到最后所剩无几了。只剩下勤勤恳恳的这些老员工在这里干,这些老员工大部分家里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有责任重担的,所以说不敢轻易跳槽。像我们这种学历不高,做了20多年的技术工,到现在45岁左右,就不敢轻易的跳槽,因为其他的工厂都有年龄限制,所以就只能在这里混社保算了!如果国家再不出台政策,像我们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所谓的工匠精神从何谈起?
------------------
推荐阅读:
大约4000的房贷,每月发完工资基本上吃土,我现在该怎么办?
上一篇:到底是用工荒还是缺少廉价工人,是什么原因造成现在的局面?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