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炮兵雷达当道的情况下,自行火炮,最多发射几发炮弹就会被雷达锁定?
在反炮兵雷达当道的情况下,自行火炮,最多发射几发炮弹就会被雷达锁定?
-----
网友解答:
-----
相对于一、二战时代那种慢吞吞的炮火准备,现代炮兵的反应速度可谓争分夺秒。老式牵引式火炮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小,卡车炮、自行火炮凭借其强大机动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角。
这种改变,有一部分是被炮位侦测雷达给逼出来的。二战后,随着雷达技术发展,炮位侦测雷达也快速发展起来。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研制了AN\u002FTPQ-36、 AN\u002FTPQ-37“火力发现者”炮位侦测雷达;后来英国研制了“辛柏林”雷达;英法德联合研制了“眼镜蛇”(Cobra)雷达;苏联研制了“动物园”(Zoopark-1)雷达;瑞典、挪威研制了“阿瑟”(Arthur)雷达。
美国AN\u002FTPQ-36\u002F37雷达,是世界上装备量最大的炮侦雷达。其中TPQ-37远程雷达,对火炮侦测距离30千米,精度35米;对火箭炮侦测距离50千米,精度70米;对导弹侦测距离100千米以上。
TPQ-37远程雷达
炮侦雷达利用炮弹弹道,定位速度很快,只需三个点加上风向就能推算出位置,能对榴弹炮、迫击炮、火箭炮等各类阵地定位。计算机将坐标传到指挥所、炮阵地,引导己方炮兵反击。
我军曾在80年代引进英国“辛柏林”雷达,8秒钟对敌军火炮定位,几分钟内打的敌军心惊胆战,再不敢冒头。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炮兵对敌侦测1800多次,平均反击时间6分37秒。TPQ-37雷达尺寸大,机动性差,展开时间长达30分钟,撤收也要15分钟。已经不适应现代战争要求,将逐渐被TPQ-47型取代。
我国经不懈努力,也先后研制出371型、BL904型、SLC-2相控阵炮位侦测雷达,形成远中近程全面覆盖,性能超过美国同类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SLC-2E相控阵炮位侦测雷达
当然,现代炮兵在炮侦雷达威胁下,也发展出反制施:
第一是“快打快撤”,加快反应速度。现代自行火炮从行军到战斗转换也就60秒左右,1分钟急促射后快速转移。
现在更是发展到“动中备、停即打”,在行军中完成侦察、计算、决策,短停射击快速撤离。对方雷达就算发现,也来不及反击。当然,反击不仅来自于地面,还要防空。
TPQ-37
第二是干扰、摧毁敌方雷达。炮侦雷达基于电磁波原理,可以对其干扰,还可以用雷达侦察机交叉定位,用炮火摧毁它。所以敌方炮侦雷达,也要快速展开快速转移。
至于自行火炮在敌方炮火覆盖前能发射多少,并不确定。敌方雷达不能24小时开机,就算我方第一轮炮击被敌方侦测,并在数秒内算出坐标,那敌方人员决策、火力协调,火炮准备还需要时间。
美国2017年演习统计显示,从目标获取、火力协调到火炮射击,理论最快时间是2分钟左右。3、40千米距离,炮弹飞行时间1分钟左右,总计3~4分钟。(美军实际平均反击时间12分钟左右,与理论差异很大)
按敌人最快反击速度算,我方只要在3分钟内完成发射,撤离到安全地带,就可以躲避敌人反击。老式牵引式火炮从撤炮到安全区不能超3分钟,自行火炮打完就跑,几十秒撤完。实际发射时间1、2分钟左右。
现代155毫米火炮,标准射速约6~8发\u002F分,最大射速10~15发\u002F分。爆发射速:PLZ-05自行火炮15秒4发,PZH-2000自行火炮9秒3发,56秒10发。所以在敌方炮火覆盖前,能急促射十几发。
当然,这都是理想情况下的假设。实际战场上环境变化莫测,炮击后的毁伤情况,空中火力打击,敌方干扰压制等,都会造成变化。具体发射多少,依赖于战场需要和指挥员的判断决策了。
和风漫谈原创文字,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网友解答:
-----
在越战之前,两军交战,比得就是
谁的火力投射猛烈
,
大口径火炮
就成为了战场压制利器,这里面包括
各式牵引榴弹炮、加农炮、火箭炮、迫击炮
等等,而这些炮兵阵地往往处于纵深地带,受到严密的保护,很难被消灭。
自行火炮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
反炮兵雷达研制出来后
,迅速投入到了战场,1968年的
越南溪山战役
,英国研制的“绿衣箭手”反炮兵雷达首次出现在战场上,
越南炮兵阵地在10多分钟内被美军定位
,随后大量
轰炸机进行地毯式轰炸,越南炮兵阵地完全被摧毁
。
老式炮兵定位雷达
“辛柏林”反炮兵雷达
是“绿衣箭手”的升级改进型,轻型卡车和吉普车都可以装载,机动性极强,采用机械式雷达扫描与模拟式计算机,从捕获弹头起,到
计算出敌方炮阵地需要15—20秒
,再反馈给己方反击炮火阵地或空中力量,大约在
6分钟左右可以发动反击
。
牵引式榴弹炮
到了现代,性能先进,装备较多的是
美国“火力发现者”系列炮兵定位雷达
,以及
瑞典的“亚瑟”炮兵定位雷达。
“火力发现者”新型号为
Q-53
,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反炮兵定位雷达,除了能对迫击炮、自行火炮、火箭炮进行定位之外,还
具备对无人机、低空导弹定位的功能
,已经跟随美国陆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进行了实战检验,而且
已经装备世界很多国家
。
Q-53反炮兵定位雷达
该雷达能以 360 度或90度旋转
检测、跟踪和分类敌人的间接火力
,并
定位其来源
,为士兵提供更好的保护,免受敌人的伤害,该系统在战场上具有
高度机动性
,能够在两人操作情况下做到
五分钟架设,两分钟拆除。
自雷达捕获敌方弹头起,在
5秒钟之内定位敌方阵地
,即可将坐标反馈给反击力量,按照现在反击炮兵据点的方式,一般都是
无人机或直升机前往执行
,当然也有可能是
攻击机或轰炸机
。
反应最快的应该是盘旋在战场上空的无人机
,MQ-9在
2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导弹攻击
,其它攻击性无人机也能在同样时间内完成任务;有人驾驶直升机能够在
5~8分钟左右完成攻击
。
瑞典“亚瑟”反炮兵雷达
M109自行榴弹炮,
最高射速是每分钟8发
,可在前15秒内进行急速短发射,之后可以维持每分钟3发的射速。
两分钟之内,差不多可以
发射10来发炮弹
,但实际上
到了2分钟,被MQ-9锁定之后,根本就无可遁逃
,因为很大一块区域都在MQ-9雷达的照射之下。
Q-53炮兵定位雷达
所以,在现代战场上,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
自行火炮最多也就有半分钟的发射时间,剩下的1分半钟有多远跑多远
,还得看运气才能躲过无人机的追踪,在
半分钟之类最多就能打4~5发
,就得立即跑路,不然就会成为靶子。
在敌方防空能力很强的情况下,那会呼叫己方的自行火炮进行打击,这个时间也不会很长,按照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实战数据来看,
平均差不多要6分钟就能完成打击
,和武装直升机的反应时间差不多,那
自行火炮大约可以发射10~15发以上炮弹,然后从容撤离。
-----
网友解答:
-----
如果是中国的反炮兵雷达,敌人发射一发炮弹就会被锁定!
炮弹还没落地,我们的火炮就已经开炮还击了。
反炮兵雷达(炮兵侦校定位雷达),国内最先进的型号是SLC-2。看下真身:
貌似很熟悉的样子吧,很多军事媒体拿SLC-2忽悠人的,说这个雷达是反隐身飞机用的相控阵雷达……
而事实上SLC-2是无源相控阵反炮兵侦测定位雷达。
用途是侦测敌方炮弹飞行轨迹计算出敌方的炮兵阵地位置的一套雷达系统,目前的精度可以到跑位并且可以同时跟踪20个目标。在这个雷达系统控制的40公里范围内,只要开炮就会被雷达所侦测,同时数据会立刻传递到炮兵阵地的火控计算机,火炮可以立刻按照雷达提供的方位进行还击。
利用自动控制系统,从敌方开炮到我们还击的时间不超过8秒。这时候敌人的炮兵完全没有任何机会转移,一个火炮营的一次齐射在SLC-2面前就是射弹暨灭亡。
当然对付中国的炮兵侦校定位雷达也有一个“办法”就是——千万别开炮,不开炮就不会死!
-----
网友解答:
-----
对于中美这样的大国来说,反炮兵技术早就炉火纯青了,只要对方一开炮,这边基本上就能立刻反推出炮兵阵地,然后几分钟内反制火力就会砸你头上,而美国目前最先进的炮侦雷达型号是AN \u002F TPQ-53,这是美军的下一代反炮兵雷达,是打算用来取代目前正在服役的AN \u002F TPQ-36和AN \u002F TPQ-37“火力发现者”的,也就是下图这玩意:
在2014年美国陆军就对该雷达做过相关的性能测试,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快速反应能力,最少两个人就能操作,进入战场后五分钟内可以完成架设并开机探测,任务结束后则最快可以在两分钟内完成撤收,有90度和360度两种探测模式,当使用90度模式探测时(1600mils(1600密位)即为90度,西方国家以6400密位为一个圆周,即360度),最远探测距离为60公里,此时针对的目标为远程火炮、火箭炮等;而以360度模式探测是,探测距离则是20公里,主要针对目标为射程短、弹道高速度低的武器,比如迫击炮等。
下图是323次测试得出来的概率图,在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使用了榴弹炮、迫击炮以及火箭炮三种不同的火炮,每次发射的弹药数1~20发之间,图中不同大小的原点就表示发射的炮弹数量,不过大部分测试时都是使用10发炮弹的,所以,像题目中问到的,发射多少发炮弹就会被监测到,从美军的测试来看,个位数的炮弹被监测到也完全没问题,其实这个不重要,炮兵都是集群攻击的,一次性打出去的炮弹数量肯定很多,能同时处理多少个探测对象应该更加重要,而对于AN \u002F TPQ-53来说,它能同时处理超过50个目标!
所以,对于军事大国来说,在反炮兵雷达已经就位开机的情况下,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敌方的火炮阵地进行火力反击的,这个时间的单位为分钟甚至秒,这也是为什么今天的炮兵阵地的存在时间也是以分钟来计的原因,就是要时刻提防对方的反炮兵火力,最好就是速战速决,打了几炮之后立马转移,少有迟疑,面对的的可能就是对方的反制火力糊脸!
-----
网友解答:
-----
现代战场上反炮兵雷达当道,运气不好的时候,自行火炮发射第一发炮弹就会被锁定,但也不是绝对的,而且“锁定”并不等于“摧毁”,“一开炮就死,千万别开炮”之类的对策只是调侃。
如果一开炮就会死,自行火炮干脆退役、删号重练得了,还留着干嘛?
先谈一下反炮兵雷达的侦测原理,不光是自行火炮,任何火炮发射普通的自由落体炮弹时,炮弹的轨迹都会在发射离膛的一刻被确定,只要能侦测到炮弹、得到它的弹道数据,就可以算出炮弹升空的位置——也就是火炮的位置,接下来,就是对这一区域进行火力覆盖。
目前,世界上的反炮兵雷达已十分成熟,反应时间低于10秒,而一枚155mm炮弹从发射到落地,飞越几十公里射程的时间长达2~3分钟,理论上,反炮兵雷达完全可以在炮弹落地前锁定敌方火炮的位置,甚至引导己方火力展开压制!
不过这有一个前提,自行火炮发射的必须是“自由落体炮弹”,打出去的炮弹就像扔出去的篮球一样,轨迹完全确定。
而现代自行火炮为了提高生存力,“底排弹”、“灵巧弹”、“制导炮弹”等新型弹药,层出不穷,这些炮弹都可以在飞行过程中改变自身的轨迹,轨迹一旦改变,反炮兵雷达系统的计算就会出错,至少会严重影响计算精度和预测能力,很难抓到自行火炮的位置。
不过这些弹药普遍很昂贵,如果只用传统的“自由落体炮弹”,自行火炮一旦开火就必死无疑吗?
自行火炮的采购价格,甚至高过主战坦克,如果开一两炮就会被炸毁,谁还花那个冤枉钱,其实,即便被反炮兵雷达锁定,反击的火力飞到头顶也需要时间,自行火炮只要打一个时间差,突然开火、打了就跑,就可以安然无恙。
前面刚刚讲过,自行火炮(火箭炮也差不多)的炮弹,飞越几十公里的射程需要好几分钟,战机的对地火力也不可能随叫随到、延迟至少也几分钟,自行火炮尽可以毫无顾忌的开火、打出一波3~8枚炮弹的急促射,然后收起驻锄,点火挂挡走人,机动到下一个发射阵地继续开火。
几分钟后,反击的火力从天而降时,自行火炮早就闪人了!
正因为自行火炮可以“打了就跑”,生存力远高于不方便机动的牵引式火炮,各国才肯花大价钱采购,到了战场上,则是和反炮兵雷达“躲猫猫、比手速”,该出手时就出手,才不会被后者吓到不敢开火呢。
——
炎黄军武只发原创,请走过路过的朋友点赞、关注一下,谢谢~
-----
网友解答:
-----
美国TPQ一37雷达侦察距离一般为3一50km,定位概率为85%时的最大侦察距离对火炮为3一30km,对火箭炮为3一50km。并能对方位3205密位及俯仰一50一20密位上的敌目标进行定位。圆中间误差为35m,从发现目标到给出目标坐标的时间为十几秒。
不过如果两门炮间距小于200米时,雷达显示器对每次齐射的两门火炮只能观察到一个弹丸回波.并外推出一个炮位座标;,当二门炮间距470米时雷达显示器有时出现两个弹丸回波.但仍外推出一个炮位座标;,当四门炮齐射时,雷达显示器有时出现密集的弹群回波,但仍外推出一个炮阵地座标,也就是说多个目标齐射时,只能发现一个
炮位侦察校射雷达不是无敌的,可以使用以下战术反制
一:TPQ一37炮位侦察校射雷达是利用射弹升弧段侦察,降弧段校射。弹丸被捕捉后,雷达波束还需要对它跟踪数点或数十个点,而且雷达与被探测目标之间必须处于通视状状,当射弹升弧段在遮蔽角内时,雷达探测误差较大或无效。,曲射火炮弹道升弧段最大限度地隐藏在遮蔽角内.使弹丸难以被雷达捕捉跟踪
二:TPQ一37雷达是在每个跟踪点上,连续发射36帧,并计算每两帧间的角度差。从而修正下一角波束跟踪点的位置。因此,火炮射击时,在最低表尺允许内,尽量选用低伸弹道,这样,弹丸飞行同样距离时产生的角度差大大减小,修正值的精度也就相应降低,从而降低定位精度和发现概率
三:对TPQ一37雷达进行欺骗干扰,根据射弹回波信号特征,产生模拟火炮射弹飞行的多普勒频率,然后将此经过处理的欺骗信号放大后再发射出去,形成带有欺骗信息回波信号,这雷达对铝铂和阻塞式干扰扺抗力较强,干扰机带宽为300MHz,干扰平均功率在千瓦级以下基本无效
好像太专业了,估计没几个人看得明白,总结:不要神化某些武器,每一种武器都缺点和反制方法
-----
网友解答:
-----
对于反炮兵雷达来说,只要有一发炮弹被跟踪就可以计算出来发射阵地的位置,炮弹和导弹不同,一旦射出炮膛以后,炮弹飞行的轨迹是基本固定,通过电子计算机的计算,很容易就可以确定发射阵地。
所以说只要一发射炮弹,有一发就已经会暴露发射阵地的位置。不过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就说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的状态。
之所以不会出现这种非常理想的状态,就是因为现在的反炮兵雷达不会时时刻刻都开机的。上边说的情况的前提是在火炮发射的时候,反炮兵雷达正好开机,雷达的电磁波正好探测到了飞行中的炮弹,并且根据炮弹的飞行轨迹计算出来了火炮的发射阵地。
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向空中发射电磁波,电磁波在空中碰到物体以后,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这样就在雷达屏幕上显示出来。那么也就是说沿着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是可以追踪雷达的位置的,如果沿着反射的电磁波追踪回来的是一枚导弹,那么雷达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这一段话是不是看着有点熟悉,这一段话就是在解释反辐射导弹的工作原理,对于反炮兵雷达来说这样的被追踪也是同样存在风险的。
现代战场上,对于电磁波的管制十分严格,象美军规定反炮兵雷达一次开机时间不能超过30秒,就是防止敌方侦察到反炮兵雷达的位置,反炮兵雷达一般部署在距离前沿10到20公里的纵深地带,这么近的距离本身就是暴露在炮火威胁之下,一旦暴露雷达的位置,那么很快就会遭到敌方炮火的覆盖。所以反炮兵雷达不是象说得那么神奇,一旦开机敌军就不敢开火了,它的使用是有限制条件的。同时它也是对方炮火的重点的照顾对象。
对于自行火炮来说,在发射炮弹后的一分钟内还是比较安全的,现在各国的155自行火炮的战斗射速一般都是3发每分钟,但是现代的自行火炮有一种爆发射速,就是前几发炮弹在15秒内发射出去,之后持续的射速有6到8发。这样算下来,在一个发射阵地上最多可以发射10发以上的炮弹。而发射完这些炮弹以后,自行火炮会马上转移。就算被对方的反炮兵雷达发现了炮阵地,在对方的反击炮火打到之前,自行火炮就已经转移了。
-----
网友解答:
-----
我在上世纪听到有关方面领导对我说过。
在越战中。越南炮车发射一发砲弹过来,马上就有一发砲弹打过去,击中此砲。越方火砲发不了第二发!
这是当时前线司令对此人说的。
我方根据对方炮弹的“弹道”,反向打击。百发百中。
我方早就有这种技术和装备。
-----
网友解答:
-----
最新型“盘尼西林”亮相了,这可不是我们在医院中经常见到的青霉素,而是一种炮兵侦察系统,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一款反炮兵雷达。
炮战,一种以火力覆盖的战争形式,在二战、朝鲜战争,以及后面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比较常见。期间也诞生了很多经典战役,比如苏联红军第一次使用喀秋莎火箭炮时,雷鸣虎啸的声势以及犁地般的轰炸效果,给德军士兵造成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伤害;金城战役中,志愿军使用1000余门火炮,在半小时的时间内轰出1900吨炮弹,给敌人下了场“末日弹雨”;老山战役中,仅一个上午就消耗炮弹10000多发、而7月12日当天共消耗30000多发炮弹。在反攻142高地时,119炮群再次怒吼,一阵猛烈的炮击之后,当时驻守142高地的越军只有6人存活了下来。
当时,中国虽然炮兵数量多,但是能够精确压制越军炮兵的秘诀,是我国进口的相控阵雷达。很多时候,越军炮兵开火的时间只有8秒,因为8秒之后就要迎接“精确制导”炮弹的洗礼。而这种相控阵雷达,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反炮兵雷达。那么这款雷达至今已经发展成什么样子了呢?中美俄三国究竟谁的实力更强呢?
美军的反炮兵雷达发展于上世纪70年代,由休斯飞机制造公司设计、由诺·格和雷神公司制造的AN\u002FTPQ-36\u002F37系列雷是美军的第一代反炮兵雷达,虽然,目前这两种雷达依旧在美军中服役,但是目前这两种雷达已经沦落成最基础的训练工具,一旦投入野战,各级部队都将统一使用AN\u002FTPQ-50和AN\u002FTPQ-53雷达。
50型雷达是对53型雷达的补充,由托比哈那陆军大修基地研发,属轻型反迫击炮雷达(LCMR),该雷达主要针对射程较近的迫击炮进行设计,整体质量轻,可快速部署,4部雷达联合使用就可以对战区进行全方位精确定位。而AN\u002FTPQ-53是一种高机动性火力发现和炮弹校正系统,该系统由雷达天线车、指挥通信车、遥控操作系统、通信电缆、供电电缆等部分组成,雷达天线车由载车平台、天线收发组(ATG)、主发电机、通信组件(数据和语音)、遥控和显示单元等组成。其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定位迫击炮、火炮和火箭炮,当雷达进行360度的全方位搜索时,对迫击炮的探测距离达到15公里、而火炮和火箭炮的距离则达到20公里。
这种雷达锁定敌方炮兵阵地的方法原理很简单,因为炮弹的弹道相对固定,因此根据抛物线原理,有三个点的坐标之后,我们就能够解方程计算出抛物线的形状,然后根据速度、方向等因素,反向推出炮兵阵地的位置。
该雷达的使用过程分为搜索、跟踪、分类和锁定发射点等4个阶段,并能够通过分析,辨别出敌方间接火力点。另外,雷达操作手可以在1000米外使用加密无线网络或有线光缆连接雷达,实施遥控操作。不过,这种性质也决定了AN\u002FTPQ-53雷达的指挥通信车,与雷达天线车的距离不能超过1000米、且不能出现在天线扫描区域内。因为AN\u002FTPQ-53雷达系统的特殊性,其天线照射方向的200-250米处,不得有高度超过2~3米的凸出物体。AN\u002FTPQ-53通过技术改进大大减少了对后勤系统的依赖,降低了使用成本,一架C-130运输机就能运送整套雷达系统,该系统还能提供30-50米的打击精度,因此部署、使用方便,精确度还可以的优点,因此综合性能还可以。那么俄罗斯的呢?
据悉,前苏联与上世纪70年代末期,研制了ARC-1 1RL239“天猫”火炮雷达系统,80年代后期又研制了新一代反炮兵雷达,来取代前者。直到2015年,新一代的“动物园-1M”才逐步进入俄罗斯军队中。该系统主要是对敌人的火炮、迫击炮和火箭炮系统进行快速精确定位。据俄国防部消息称,动物园系统探测155毫米火炮的距离达到23公里、203毫米火炮的距离为27公里、多管火箭炮系统的距离提升至45公里,而引导炮兵装备开火时,能引导155毫米火炮攻击27公里以外的目标、203毫米的火炮攻击32公里外的目前、引导多管火箭炮攻击50-80公里范围内的目标。
该系统能够连续工作8小时,能够同时跟踪12个目标。据说最新型的“赫尔墨斯”高精度多用途制导武器系统,将反炮兵雷达和防空反导系统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该导弹体系可以同时发射多达12枚导弹。使用激光制导时,它可以对6个目标实施导弹齐射打击,精度较高。而此次亮相的“盘尼西林”,却区别于以上任何一种雷达系统,该系统能够在零下40度至零上50度的温度内,全天候有效地工作,而且其利用了热侦察和声侦察相结合的全新原理,在5秒内就能锁定敌人火炮的位置,而不是利用雷达。因此该系统可以瘫痪全球所有的反辐射导弹,美国也不例外,因此这对美国来说,或许不是一个好消息。
中国进口在很早的时期,就进口了辛柏林反炮兵雷达、后来又花费6200万美元的巨款,购买了4部“火力发现者”,也就是AN\u002FTPQ-37雷达。
随后中国军工人又开始琢磨如何研制国产的反炮兵雷达。从相对落后的BL-904型地面炮位侦校雷达,已经发展到最新型的SLC-2型地面炮位侦校雷达。目前,后者已经全面领先AN\u002FTPQ-37雷达。其外贸型(SLC-2E)已经彻底经受战火的考验。在某国某次的内战中,我方技术人员亲临战争现场,当时军方的人员跑到我们的技术人员面前“诉苦”:你们的雷达效果太好,所以拔掉一个炮兵阵地后,其他阵地的炮兵全都被吓跑了。
作为国产新一代PLZ-52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和多型大口径远程火箭炮的标准配套装备,SLC-2型雷达的出口日益火爆。截止目前,已经有100部雷达,出口到多个国家。100部雷达是什么概念呢?美军的TPQ-37雷达在30年的时间内,共出口107套,自己仅装备33个作战旅和4个野战炮兵旅,因此中国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美军反炮兵雷达30年才完成的销售量,而且其销量能够武装两个半美国陆军了。足见国际社会对这款雷达的喜爱。你认为中美俄三国的那种系统最好呢?欢迎留言。
-----
网友解答:
-----
炮兵部队作为主宰战场的重要武器之一,不仅能够为战友提供大量的火力保障,同时也可以提升最大的掩护,所以各个国家对于火炮以及反制手段的研究投入了足够的资金与精力。
与一战\u002F二战那种慢吞吞的火炮不同,现代战争的炮兵部队可以说在反应速度上提升了一大截,甚至可以用争分夺秒来形容。老式的牵引式火炮对于目前的战场而言,适用范围是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卡车炮、自行火炮则正在主宰现代战争,这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因为它们的机动性、反应速度更快,这也成为了现代战场上不可或缺的火力支援武器之一。
别看火炮的进化速度很快,这其中还有一部分完全是被炮位侦测雷达给逼出来的,据说这种雷达在二战之后就开始投入了研究,并且根据各个国家的需要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美国,就已经研制出了著名的\"火力发现者炮位侦测雷达,随后英国也紧跟着研究出了\"辛柏林\"雷达,看到老对手们一个个都有了自己的炮位侦测雷达,苏联也不甘示弱,研究出了\"动物园\"雷达。
如果从体量上来排名的话,美国的\"火力发现者\"是世界上装备量最大的炮位侦测雷达,这种雷达可以侦测距离30千米、精度35米的火炮侦测,而对于火箭炮可以侦测超过50千米,精度可以达到70米,对于导弹可以侦测距离达到恐怖的100千米以上,从整体的实力来说非常的强大。
炮位侦测雷达可以通过炮弹弹道进行预测,并且定位的速度非常快,据说只需要三个点+上风向就可以轻松推算出具体的位置。这也说明炮位侦测雷达可以轻松地对榴弹炮、迫击炮、火箭炮等多类型阵地进行精确定位,并在第一时间将具体的坐标回传到指挥中心以及炮兵阵地,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引导己方炮兵对其进行攻击。
当年我国从英国手里购买的\"辛柏林\"侦测雷达,可以在短短8秒内锁定敌方炮兵的位置,并且在几分钟之内把敌人炮兵阵地打的不敢冒头。
除此之外,当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炮兵部队就曾经对伊拉克炮兵进行了超过1800次侦测,根据资料显示当时平均反击的时间是6分36秒,但由于当时的\"火力发现者\"TPQ-37的雷达尺寸过大,导致机动性受到限制,当时展开的时间就需要30分钟,这明显无法满足于现代战争,所以美军又开始研制TPQ-47.
而对我国而言,自主研发的相控阵炮位侦测雷达已经可以完全形成远、中、近全程覆盖的能力,并且在性能上远超美军同类产品。
目前我国的现代炮兵采用的是快打快撤的战斗方针,这样可以更加迅速地完成一系列战斗需求,自行火炮从行军到战斗的转变只有60秒左右,而这种战行军中进行全方位侦查、计算、决策,可以帮助我国炮兵部队等发现敌方的动作,并且在敌方发动攻击之前进行反击,甚至还可以在发现敌人之后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快速攻击完毕之后迅速撤离该地区。
曾经军事专家就推算过我国自行火炮的攻击速度可以在3分钟之内完成发射,并有效撤出安全地带,这样就可以完美解决攻击之后被发现的问题,目前现代155毫米火炮的标准射速是一分钟6-8发,最快射速为一分钟10-15发。而PLZ-05自行火炮可以仅在15秒内发射4发,所以在发现对方之后仅在10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战斗。
如果我国在战争状态下启动反炮兵雷达的话,敌人只要发射一发炮弹,我国的雷达就可以直接锁定,甚至炮弹还没有落地,我国的炮兵就可以快速开炮还击,但这个只能说是在特定的地点特定的环境之下才可以。
虽然看上去很夸张,但从实战角度来看的话,其实炮弹还没有落地我国炮兵部队就可以快速转移并且在第一时间进行还击,这个是有可能的,甚至还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上演敌军炮弹刚发射出去,我国炮兵部队就已经开炮的先例,所以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
网友解答:
-----
一、首先,这是一道数学题。
火炮和导弹不一样,炮弹离开火炮的炮口之后,就已经失去了动力,在炮膛里被火药爆炸所推动剧烈加速的现象就消失了,炮弹得依靠自己的惯性往前飞去……
好了,
炮弹飞行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只是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这条抛物线并不规范,人们把它取名叫
弹道曲线,恩,在数学上,是可以用公式来大概描述的
……
说到这里,我猜你一定想到了什么。是的,一条曲线用数学能描述的情况下,
要想在数学上把这条曲线完全确定下来,只需要求解一个方程即可
,据说,榴弹炮的弹道曲线公式一般是这样的:S=V^2*sin2a \u002Fg 当然,这里面有很多未知的变量,其中s是距离 v是落点终速 a是加速度 g是重量 sin是角度……
好了,这个公式我不懂,或者说我没有去验证过,但其实根本没这个必要去弄懂它,我们
只需要知道有公式能表达,然后在这个曲线上取若干个点(大于等于变量个数),这个公式就可以求解出来了
。解方程,原理我还是懂的……
方程解出来了,曲线完全确定了,它的起始点也就确定了,那就是火炮的位置(如果它没动挪窝的话)
,如果需要的话,火力覆盖那个点,就能消灭对方的火炮了,无论它是否自行火炮……
二、这个数学题需要发射几发炮弹才能解除来?
火炮射击,炮弹在空中飞行的时候,每枚炮弹都是一个单独的轨迹,一条独立的弹道曲线,
反炮兵雷达在探测一颗炮弹飞行的过程中,可以测到无数个点,完全能够满足测点数量大于等于变量数量的要求。
因此,
自行火炮一炮打出去,如果对方有反炮兵雷达开机工作且抓住了这枚炮弹,就能迅速侦测出足够的点,算出弹道曲线,火炮位置就暴露了
,这样说,大家肯定就都明白了。
解方程我不太擅长
,如果让我来计算弹道曲线的话,估计自行火炮大完了所有的炮弹,我还在计算中……和我能力差不多的童鞋们请在留言处留下墨宝,我们相互认识一下,
妙算出曲线的神人,请将你的大名写出来,我们要瞻仰……
幸亏有计算机自动解算,使得一炮定位!
我感觉我在反炮兵雷达的操作中,可能也就点点鼠标?哦,对了,各位,需要点鼠标吗?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