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不要去送最后一程”,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不要去送最后一程”,是为什么呢?
-----
网友解答:
-----
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不要去送最后一程有两种说法。
在我们这里如果是青壮年时期男人死了妻子,家里的人或亲朋好友会不让死了媳妇的男人出门送葬,让死了媳妇的男人坐在炕上或床上,据说这叫在家等媳妇,如果在妻子出灵时出门送葬就会再也娶不到媳妇。
还有一种说法是不管多大年龄的人,只要夫妻双方有一方去世,活着的一方不要在对方出灵时去送灵,要待在家里,等去世的人埋葬后才能出门,这个说法是夫妻双双朝朝暮暮生活了一辈子,有着深厚的感情,怕死者把活着的妻子或丈夫叫去,这个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在两个人相爱结婚时,有的就发过这样的誓言: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是迷信,人们不必当真,不论青壮年时丧妻还是丧夫,不论老年时丧妻还是丧夫,活着的一方只要身体健康都要送死方最后一程,但不要悲伤过度,要节哀顺便。
-----
网友解答:
-----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
虽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事实。面对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肯定有一道坎。魂牵梦绕,梦之泪伤。昨天己成过去,心如刀绞,悲痛欲绝。沉重的心情,其他人是无法感悟得到的,凄风苦雨,百感交集,情深深雨濛濛,一切都化为乌有。往后余生到底路在何方?心真的是拨凉拨凉的,连追随而去的心都有,生生世世爱相随,阴阳相隔两茫茫,遥遥无期心刀割,孤枕难眠空悲切。
有人说:“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不要去送最后一程”是为什么呢?
夫妻一方去世,打击真的太大了,好比天塌下来一样,失去了最亲最爱的人,心如刀割,情以何堪?
人死不能复生,大家都知道。但如果是妻子去世,丈夫承受压力还能克制住。假如丈夫去世,顶梁柱倒下,妻子承受的压力,可能就有过急行为,连死的念头都能出现。
人死一命呜呼,什么都不知道,痛苦的还是活着的人,路要走,生活要面对。谈何容易?往日的情历历在目,触景生情,怎么能一下子忘得一干二净。要从阴影中走出来,还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这就是,另一半尽量不要触碰到伤心往事,让你不去送最后一程,是让你释怀,尽早从阴影中走出来。
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不要去送最后一程,从风俗习惯中,怕你心中有顾虑,看到生死离别的场景,做出离谱的事。另外有阴魂不散之意,想起反而更痛苦。
夫妻经受生离死别,那是无法阻挡得了。但阴阳两隔,就是让活着的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最亲的人看到离别之苦,肯定心如刀割。假如让活着的人活在阴影之中,就是死去的人也于心不忍。
夫妻一方去世,是痛苦的事,而另一方去送,是兴灾乐祸,还是于心不忍。是思念,还是不舍,有些事就说不清了。一般来说,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最好不要说送行。遭人囗舌,就难说了。
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不要去送最后一程,怕的是过不了这道坎,有啥想不开的。
夫妻一方去世,凡事总要去面对,送最后一程也未尝不可。身正不怕影子斜,作为男人来说,有这个博大的胸怀。对于女人,心里还是比较沉重的。如果是七老八十,倒也无所谓。就是中年夫妻,打击有点措手不及,说一下子释怀,根本做不到。
夫妻一方去世,要不要送最后一程,关键在于自己的心态。无论是风俗,还是迷信,全看你自己的立场。当然,人死不能复生,就是不送最后一程。想起来有时间到墓地看看,也未尝不可。心中有思念,爱无处不在。
-----
网友解答:
-----
如果不是母亲去世,我从来不知道夫妻一方送不送另一方最后一程的含义和风俗,也因此让我们在母亲的丧礼上都哭成了泪人!父亲更是以头撞墙,寻死觅活!
母亲是个苦命人。从小被送给她乡下的堂伯父家收养。堂伯母沒生过孩子,不知道孕育和生养孩子的艰难,对母亲极端苛刻和无情。记得母亲曾说过这样的事:她因为白天家务活做的没让养母满意,晩上被关在了门外。又适逢夏天下雷阵雨,响雷闪电的,养母都没让她进家。
母亲14岁那年,她的养父母都去世了,她寄居在养母的哥哥家,从此开始了她近乎童养媳的一生。我狠心的亲外公外婆都没接她回城里的家。母亲17岁被安排和养母哥哥家的大儿子结婚,没花他家一个子儿,19岁生下了我姐。
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有做不完的农活和家务活,家里十几亩的土地,母亲去世前还全是纯手工栽种和收割,基本上都是母亲夜以继日的在忙,而我的父亲几乎不怎么做事,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母亲的劳动和照顾。
长期的辛苦和压抑,终于让母亲病倒了,她得了贲门癌。由于讳疾忌医,也由于父亲的不关心,她的病拖到了扩散了才去看,已然迟了!母亲的生命终止在了46岁,我弟弟才18岁,还在外省市上着学!
母亲的丧事上,我舅妈作为主丧的丁主(应该是我舅舅,可我舅舅一直卧病在床,由舅妈代替)突然宣布说:我母亲临终前曾嘱咐舅妈,让我父亲一定要送她最后一程,就是我父亲必须把我母亲送到火葬场。
首先跟我舅妈大吵且大哭的是我的三个姑妈,她们认为我舅妈自导自演了这么一出,认为我父亲怎么能送我母亲最后一程呢?
舅妈一口咬定是我母亲的遗愿,她一个城里人哪知道乡下的规矩?可由于好汉难敌双拳,舅妈被三个姑妈骂了个狗血淋头,气得跑到我母亲遗体前哭诉她完成不了母亲的遗愿了,三个姑妈完全不听她这个丁主的话。而我的父亲听到让他送母亲到火葬场,顿时要寻死觅活,用头撞墙!
所有这一切,吓呆了我们姐弟三个,我们哭成了三个泪人,我都不知道事情闹了多久才结束,而其时,我的嗓子已哭得完全嘶哑了。
然后,我们才知道,我们这里的风俗:如果丈夫送已故妻子到火葬场,就是准备一生只认妻子一个女人,从一而终,决不再娶的意思。而迷信的母亲对舅妈说:她为家庭、为父亲付出太多,父亲这辈子太对不起她了,她只希望父亲能送她最后一程,算是对她的补偿吧。
可怜的母亲,她只能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遗愿!可她太高估我舅妈丁主的身份了,也高估了自己在父亲心中的地位,更不知道人死如灯灭的道理。你已经不在人世了,何苦要计较那么多呢?何苦要去考验人性呢?
当时50岁的父亲急得以头撞墙,要死要活,我至今都不知道他的真正目的,但在我三个姑妈在竭力阻挠下,我父亲没有送我母亲出门,没有送她最后一程,包括母亲的下葬,父亲都一直呆在家里。
至今,我的舅妈还在舍不得我的母亲,认为自己答应了她却没能完成她的遗愿。
而我的父亲,虽然曾经一直想找个老伴,可由于他实在没有太大的赚钱能力,又不会向女人献殷勤,一直不间断地处了好几个女人,一段时间后,全都无疾而终。
我认为:夫妻一方去世后,另一方要不要送最后一程,还是由他自己决定吧,不要道德绑架,也不要上纲上线,一些地方风俗不应该成为约束人行为的阻力,一切都由他自己决定。
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
网友解答:
-----
我奶奶去世的时候,我爷爷也没有送我奶奶最后一程,不仅如此,我爷爷甚至连看都没去看一眼,而且还有心情出门溜达。我一直以为爷爷冷血,直到我看到爷爷一个人坐在地里,我才知道爷爷原来更难过。
2011年的时候,突然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我爸说让我尽快回老家,我奶奶快不行了,奶奶希望临终前能见上我们这些晚辈一面。
于是我来不及去厂里请假,只是给我们领导发了一条短信,告诉领导我奶奶快不行了,我要临时请假回家。
那天我买了一张火车票,连夜就往家里赶去,在回老家的路上,我联系了几个堂兄弟和堂姐们,他们也都在回家的路上。
紧赶慢赶,最终我们安全回到了家里,当时奶奶院子里已经有很多人,除了两个叔叔和我爸,我的三个姑姑也在奶奶家。
我爸是家里的长子,他对我们几个晚辈说:“你们几个进去看看吧,你们的奶奶现在还吊着一口气,就等你们回来哪。”
于是我和几个堂兄弟以及堂姐妹,轻轻的来到奶奶的床前,我们喊了一声:“奶奶,我们来看你了。”
说完之后,我们几个晚辈就已经泣不成声。
奶奶是得了食道癌去世的,虽然很久之前就知道有这样一天,但是真的等这一天来临后,心里还是难以接受。
当时的奶奶已经说不出来话,我看到奶奶的手在动,她想抬起手摸一下我们这些晚辈,可是却努力了很多次,都没有抬起手臂。
我当时离奶奶比较近,于是就用手拿起奶奶的手,然后把奶奶的手放到我的脸上。奶奶的手很粗糙,也很瘦,几乎全部都是骨头。
这时我明显看到奶奶的眼睛亮了一下,然后又逐渐灰暗了,我知道奶奶已经在弥留之际,所以我连忙闪到一边,让其他几个堂兄弟和堂姐妹,也都凑到奶奶面前,算是对奶奶最后的告别。
后来,我们几个晚辈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了奶奶的房间,那天的气氛很压抑,好像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伤心的味道。
不知道过了多久,奶奶的房间里传来了姑姑的哭声,我知道奶奶已经走了。
这时家里又来了几个邻居,有人拿出买给奶奶的寿衣,有人拿出出殡用的白布,这时我才发现爷爷一直坐在院子里,爷爷没有说话,只是不停地在抽烟。
院子里的人越来越多了,有些是我们的亲戚,也有些是村里的邻居,后来有人帮奶奶穿上了寿衣,我姑姑问我爷爷:“爹,你要进去看一眼吗?看看哪里还需要准备的?”
我爷爷没有说话,然后姑姑也哭着走开了。
当时我心想,爷爷的心到底是什么做的?怎么会这么冷血?奶奶一生给爷爷生养了六个儿女,到头来奶奶去世了,爷爷竟然都不愿意看最后一眼?
后来爷爷一个人走开了,除了我以外,没有人注意到爷爷去了哪里,爷爷手里拿着铁掀,从爷爷离开的方向来看,我知道爷爷应该是去了苹果园里。
离我爷爷家不远的位置,有一片很大的苹果园,那是我爷爷和我奶奶栽种的,平时爷爷没事时,总会在苹果园里溜达,有时除除草,有时松松土。
可是这都什么时候了,爷爷竟然还有心情去苹果园?他难道不知道奶奶去世了吗?我在心里不停地埋怨着爷爷,虽然爷爷和奶奶之间没有爱情,但是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亲情总该有点吧?
后来吃饭时间到了,姑姑在院子里喊爷爷吃饭,可是找了几圈没有见到我爷爷,把我姑姑吓的又哭了起来,姑姑怕爷爷想不开做傻事,所以就连忙找到我爸说这个事。
我当时就在灵堂的屋里,我对姑姑说:“我知道爷爷去哪了,我出去找吧?”
然后我走出了灵堂,向爷爷家的那片苹果园走去。
大约几分钟后,我来到了爷爷的苹果园里,爷爷确实在那里,我没有喊他,而是轻轻的走了过去。
我看到爷爷坐在两棵苹果树之间的地上,那里已经被爷爷整理干净了,杂草不见了,地面也变得平坦了。
我听到爷爷说:“老婆子,你跟着我过了几十年,真的是受苦了。过去咱们家里条件不好,子女也比较多,你舍不得吃,也舍不得穿,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了孩子们。”
“后来,孩子们长大成人了,也可以养活自己了,你仍然不舍得吃,也不舍得穿,你说要存钱给孩子讨媳妇。”
“再后来,我做了爷爷,你也当了奶奶,可是你还是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你说要给孙子和孙女们留着,这样儿子们的日子就会好过一点。”
“这一辈子,你省吃俭用习惯了,好不容易熬到孙子辈也都成家立业了,咱们的日子也真的越来越好了,可是你却得了这样一场病。每次看你想吃又吃不下的时候,老头子我的心,就像被针扎似的那么疼。”
爷爷还说:“前几天,外面下雨了,地上有点潮湿,我今天拿着铁掀过来的,杂草我给你清理了,凸起的泥块也铲平了,就是地面还有点凉,我在这里坐一会,给你暖暖床,等过几天的时候,你再睡这里就暖和了。”
爷爷的这段话,当场就让我泪目了,原来爷爷和奶奶之间这么相爱,虽然爷爷没有号啕大哭,也没有泪流满面,但是爷爷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动作,无一不表达了爷爷对奶奶的疼爱。
后来我走上前去,轻轻的搀扶起爷爷,我说:“爷爷,咱们回去吧!过去咱们条件不好,你们老一辈的人吃了不少苦,现在我们这些孙子辈的人都长大成人了,以后你有什么需要直接说,不要再像奶奶那样苦了自己……”
爷爷看着我说:“好,好,咱们回家。”
几天后,奶奶下葬了,几个姑姑和叔叔,都哭的死去活来的,而我爷爷没有在现场,好像被村里管事的人锁在了家里,管事的说,不能让我爷爷跟着去墓地,至于原因,管事的人没有说。
直到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夫妻一方有人去世,而另一方为什么不让送最后一程。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怕另一方悲伤过度,做出什么傻事。本来有一个人去世,已经是很悲伤的场面,如果另一方在现场寻短见或者出了意外,岂不是会让葬礼变得更悲痛或者影响葬礼进行?
因为我们老家就发生过一起类似的事,当时一个男子去世了,而男子的老婆就跟着去了葬礼的现场。后来棺材放进墓坑之后,男子的老婆死活不让埋土,说想要再看男子一眼。
但是棺材已经封闭好了,怎么可能会再打开,再说了,农村下葬也是讲究日子和时间的,必须在某一个时间点完成。所以,后来为了能顺利埋葬男子,就把男子的老婆打晕了,然后总算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了下葬。
结语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父辈那一代人,他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和我们不一样,我们会很豪放的表现出来对另一半的爱,有时是一个拥抱,有时是一句“我爱你。”
可是父辈们几乎从来不会这样表达爱,他们只会把对另一半的爱埋藏在心底,如果不仔细去体会,也许我们都看不出来他们是否爱着彼此。
父辈们的爱是深沉的,是内敛的,是需要用心感悟的,您觉着呢?
-----
网友解答:
-----
姥姥奄奄一息,躺着床上,大家都围在姥姥的床前。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照射在姥姥的屋子里,把屋子映成了红色。
屋子里大家在小声讨论姥姥的后事,气氛有点压抑,我有些烦躁,就走到门外。
这时候我看到姥爷自己坐在大门口石磨上,一个人在抽着烟,烟头忽明忽暗,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浑浊的眼睛没有一丝光彩。
姥爷看到我,手有点微微颤抖,疑惑地说:“妮儿,她走了?”
我知道姥爷的意思,我摇摇头说:“没有,你要不要进屋去看看。”
姥爷说:“不了,你妈他们在就好!”
姥爷说完又深吸了一口烟,夕阳已经下山,姥爷身上没有了太阳光照,显得更是凄惨孤独。
我蹲在姥爷旁边,静静地陪着他,姥爷叹了一口气说:“你进屋去看看吧!”
我只好起身说:“我扶你一起回去屋子里吧?”
姥爷摆了摆手,没有说话,意思却显而易见。
姥姥早已不省人事,我还没有走到屋子里,小姨喊了的一声:“妈……”打破了这压抑的气氛,紧接着屋子里开始了哭声一片。
我扭头看了一下姥爷,他明显有了一个怔住了的动作,然后又拿着烟放进嘴里。
只见他用手扶地,用尽全身力气起身,可是却没有站起来,又跌坐了下去,似乎全身无力了。
我赶紧又转身走到姥爷跟前,扶起他的胳膊,我看到了他的眼泪似乎顺着他脸上的沟壑流了出来。姥爷用袖子擦了一下,借助我扶着他,费力的起身。说:“回家吧!”
可是姥爷并没有去姥姥所在的屋子,而是去了一间空屋子,拿出了姥姥生前准备好的寿衣,绣花鞋,递给了我。
我拿到姥姥的屋子里,妈妈擦了一把泪说:“你照顾好你姥爷。”
我嗯了一声,鼻子就酸了。
我也想守着姥姥大哭,我也想安慰妈妈,可是妈妈心里装着她的父亲,这责任更大。
这时候家里人开始乱糟糟的,但是也有序的开始了安排。
邻居也陆陆续续的来人帮忙,灵棚搭建了起来,哀乐放了起来。
有些人来劝说姥爷,姥爷却是一言不发,像是没听到,低头抽烟,一根接着一根,偶尔被烟呛到,咳嗽的时候,伴随着他的眼泪鼻涕。
慌乱的一晚上终于过去,已经到了深夜,除了舅舅在守灵,其余的人都安排了睡觉,毕竟明天还得忙碌。
妈妈和小姨让姥爷去睡觉,姥爷走到棺材前,看了一眼,眼泪不止的顺着他满是皱纹的脸流了下来,嘴巴半张着,看不出是他的眼泪或者是鼻涕还是口水一直往下滴。
他呜咽着,扶着棺材,感觉背更驼了!
妈妈过去拉着姥爷说:“爸,早点睡觉吧!”
姥爷用毛巾擦了一下,就扭头跟着妈妈回屋子里了,望着他的背影,感觉他一下子老了很多。
到了屋子,他直接躺床上,没有脱衣服,和衣而睡!
第二天妈妈对我说:“一晚上听见你姥爷无数次的轻声唉声叹气,估计他没睡,今天白天你照顾好他啊!”
我答应了下来,这天姥爷的状态似乎比昨天好了许多,亲戚朋友来了,姥爷还会聊几句,说:“都有这么一天,她早就把我们的东西准备好了!”又像是自我安慰一样。
我端给他饭,他也安静的吃着。
第三天,要给姥姥封棺,我问姥爷:“你去看一眼吗?”
姥爷摆了摆手,又走了出去,坐在屋子里,抽着烟。
第五天,姥姥要下葬,有人过来和姥爷说:“要起棺了!”姥爷点了点头,却没有动身。
姥姥的棺材抬出家门口,走了很远,我扭头才发现姥爷一个人孤独的身影站在大门口,像是雕像,怔怔的看着我们的送葬队伍,并没有送到坟地上。
后来我们从坟地回来,吃过饭,大家都在收拾,突然间发现姥爷没在家。
妈妈让我出去找找。
我走出家门,姥爷并没有在家大门口。
我问了邻居,他们说姥爷往后面走了,我就往后走。
姥姥的坟地就在后面,我心里一阵害怕,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远远的我看到了姥爷坐在坟前,时不时用手抓把黄土放到坟上。
我走了过去,姥爷竟然没有发现,听着他自言自语:“我不能送你最后一程,别害怕,过几天我就过去陪你……”
我喊了一声:“姥爷!”
他抬起头看到是我说:“妮儿,你怎么过来了?”
我说:“妈妈在家没看到你,担心你。”
“我一个老头子有什么担心的,走,回家吧!”他抬起了胳膊,我拉着他起身。
等所有的事情都忙完,我开车带着妈妈回家,妈妈一路上沉默不语。
我突然想起来姥爷的话语,就问妈妈说:“姥爷为什么不能去坟地送姥姥最后一程?”
妈妈和我解释说:“这是我们这里的风俗习惯。”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风俗习惯?”我不解的问妈妈。
妈妈说:“一个地方一个风俗啊!像我们这里,夫妻一方去世后,另一方不能送最后一程,最多就是送到大门口,不能再送到坟地上了。”
“有这样的说法,如果是年轻夫妻去世,送到坟地上意味着她(他)终身不再(嫁)娶。如果是老年夫妻,怕有事!”
后来总结了妈妈说的话,为什么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不能送最后一程。
第一、怕伤心过度,出现意外的情况。
几十年的夫妻感情,一方去世,另一方肯定是十分伤心的。
亲眼目睹看到另一半埋进黄土,这一辈子再也不能相见,情绪激动,悲伤极点,再出现意外,昏厥或者休克。
葬礼上本来就有很多事情要办,也有很多说法,如果这时候另外一半再出现什么意外情况,就会让人们变得手忙脚乱,不但要下葬死者,还要忙着抢救生者。
为了保护另一半,久而久之就有了这样的习俗。
第二、为了保护另一半,为了他以后的日子着想。
这主要是考虑年轻的夫妻。
去坟地送葬,意味着他一辈子不再嫁娶,可是谁又能预料到以后的事情,就不同意年轻人去送葬。
第三、迷 信的说法,去后会让去 世的 人不 宁,活 着的人不 幸。
不过,毕竟夫妻感情几十年,都会不舍得对方。其实我认为这只是一个风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说法,也没有事实依据。
写在最后:
不管怎么说,都是为了活着的一方更好的生活下去。
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活着的一方还要活下去,不要悲伤过度,要节哀顺变,毕竟人死不能复生。
-----
网友解答:
-----
我父亲去世,第三天出殡时,姑姑和亲朋好友却不让母亲去送,然而母亲坚决要送最后一程。
2016年4月11日下午四点多,我正在干活,突然手机急促响起。
慌忙中我从裤兜里掏出手机按下接听键:“雪儿,你赶快回来,你爸突然不行了,我先打120急救送你爸去市医院,你直接到医院来。”。
“嘟…嘟…嘟…”电话被当即挂断。听到母亲从远方打来的电话,我顿时全身神经绷紧在剑弦上,心跳加速,感觉天要塌下来了。
等我风风火火,不顾一切赶到张掖市医院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
夜幕降临了,落日的余晖无精打采的笼罩在大地上,让此时的医院显得格外冷清。
不知饿,不知累的我,感觉两腿被千斤东西拖住,无法移动,难以前行。
“大夫您好,刚刚120急救送来的张某某在哪儿?”我说。
“在重症监护室,病人是您的什么人?”大夫说。
“我父亲。”我说。
当我得知父亲在重症监护室时,我脑袋嗡…嗡作响,大脑一片空白,感觉内脏都被掏空了。
此时的我只想看到父亲,随之我挪动着沉重的双腿,走向重症监护室。
老远就看见母亲站在门口的背影,她踮起脚尖,从门缝里焦急地张望着。
我渐渐的离母亲越来越近,“妈,我来了。”我说。
母亲转过身,苍白的面颊布满皱纹,眼睛里集满了泪水,而且还有红血丝。
我扶着母亲坐在走廊的椅子上,“妈,放心,爸爸没事的。”。
“哇…哇…”母亲突然哽咽着掩面而泣,我也控制不住跟着哭泣,但声音不是很大。
我仿佛看到父亲从重症监护室走出来,径直走到我和母亲身边,悄声说:我没事,我们回家。
突然,哐啷…一声,重症监护室的门被打开了,从里面走出来一位50岁左右,穿白大褂的大夫。
“谁是张某某的家属?”大夫说。
我和母亲急忙上前说:“我们是,大夫,我爸爸病情如何?”我说。
“你们的讲究是:病人在医院落气?还是在家里落气?”大夫说。
我和母亲听完后,相互看着对方,突然,母亲歇斯底里地抓住大夫:“大夫,救救我老头子,一定要把他救活,他不会死。”。
“老人家,您先别激动,别伤心难过,我们真的已经尽力了,你们的家人是突发脑溢血。”大夫说。
这时大夫转身进入重症监护室,继续在忙他的工作。
听到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我两腿一软,瘫坐在地上,母亲过来扶起我,紧紧抱着我。
刚才下病危通知书的大夫又出来了,对我和母亲说:“医院大门对面有丧葬公司,联系他们,让他们把你爸爸先接回家。”。
我借着路灯的亮光,急忙来到医院大门外,看到对面有好几家丧葬公司,于是进店说明来意。
店里摆满了各种丧葬用品,从头到脚,有遮面巾,寿被,寿衣,寿鞋,寿袜,从里到外一应俱全……工作人员让我挑选寿衣款式和颜色。
我挑选好,便说:“多少钱?”
“姑娘,等丧事办完,一起结账,三天就结束了。”工作人员说。
于是工作人员开了一辆大面包车,车里有担架,我们急速来到医院,拿起担架,来到重症监护室。
把父亲接回家,几个人正准备把父亲从面包车里往楼上抬的时候。
母亲镇定自若地依偎在父亲身边,用双手抚摸着父亲的脸,自言自语道:老头子,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孩子们都来了,你看到了吗?
我三两步上前,哥哥,嫂子,妹妹,都过来了,我们弯下腰,看到父亲半闭着双眼,而且眼里已经没有光了。
我接着用食指放在父亲的鼻孔处,才发现父亲已经落气了。
“妈,爸爸已经落气了,就不往楼上抬了。”我说。
这时,父亲的眼睛却还没有完全闭合,母亲轻轻的用右手手心,缓缓的贴近父亲的面颊,从额头慢慢的向鼻子和嘴巴处移动。
在母亲的协助下,父亲的眼睛才合上了。
于是,丧葬公司的工作人员,还有母亲,哥哥,我,妹妹,帮父亲从头到脚,把寿衣,寿鞋……全部穿上。
父亲全身盖了一大块寿被,然后抬起放在事先摆好的灵堂后面。
我抬头看了看母亲,母亲的神态无以言表,简直太冷静了,看样子内心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
丧葬公司的流程,首先在楼下搭起了灵堂,晚上我和哥哥,嫂子,妹妹相互轮流守着躺在凉风中的父亲。
眼泪默默地陪伴着,神经都感觉麻木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感觉像在做梦。
我们三个孩子离开父母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家里居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二天早上,母亲打电话给远方亲朋好友,叔叔,婶婶,舅舅,舅母,姑父,表哥……。
到下午的时候,远方亲朋好友陆陆续续都来了,此时楼上家里,楼下灵堂,到处都是人头攒动,忙忙碌碌的场景,且伴随着哀乐声,让人不由自主泣不成声。
此刻,让我想起了汉代班固的《孔子家语》里的两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哥哥和嫂子,我和老公,妹妹,妹夫披麻戴孝,听从主事人的吩咐和安排。
第三天早上八点多,灵车准备出殡了,这时,姑姑和亲朋好友异口同声:不让母亲去送最后一程,让母亲在预订好的酒店等大家。
主要是:怕母亲无法接受现实,怕母亲伤心过度,晕过去,怕母亲想不开,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
母亲却说:“老夫老妻半辈子,相濡以沫,从来都没有分开过,让我送老头子最后一程,也是我的心愿。”。
母亲接着又说:“不该走的人已经走了,活着的人还要继续坚强的活下去,就让我送最后一程吧。”。
回答题主的问题:有人说“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不要去送最后一程”,是为什么呢?
第一:可能是考虑到另一方身体原因,精神比较脆弱,无法接受现实,才决定不让另一半去送最后一程。
第二:如果身体各个方面正常的情况下,像我母亲,完全可以去送另一半最后一程,不然,留下终身遗憾,追悔莫及。
大家觉得,夫妻一方去世,另一半到底是送最后一程?还是不送最后一程?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
网友解答:
-----
表哥突发疾病离世 ,送葬那天 ,表嫂哭闹着要送表哥最后一程 。 没想到接下来发生的事 ,是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想到的 。
去年表哥突发疾病离世 ,年仅35岁 。表嫂为此心痛疾首 ,几度晕厥过去 。
表哥勤劳能干 ,和表嫂两人经营了一家养猪场 。两人起早贪黑 ,终于在农村修了一套漂亮的小洋楼 。以为日子要熬出头了 ,没想到表哥却突发疾病 ,说走就走了 。
如今丢下表嫂和两个年幼的孩子 ,且舅舅和舅妈年纪都大了 ,以后的生活实在是让人揪心 。
葬礼那天,表嫂几度晕厥过去 ,始终无法接受表哥离世的事实 。我和小姨还有舅妈们 ,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了 ,只能默默陪在身边 ,就怕她想不开 。
第三天一大早,准备送表哥上山 。出门时,表嫂哭着闹着要送表哥最后一程 ,可亲戚朋友们都想办法去阻止 ,说别去了怕她看了受不了 。可最终还是没能阻止表嫂的心愿 。
一路上,小姨和舅妈们扶着表嫂一同上山 ,路上表嫂哭个不停 ,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陷入了悲伤的气氛当中 。
终于来到山上 ,当时是冬天 ,北风呼呼 。加上悲伤的气氛 ,场面显得极度的凄凉 。
随着一阵鞭炮声过后 ,准备将表哥的棺木下葬 ,
没想到此时表嫂挣脱所有人的手 ,准备跳入坑中 ,说要陪表哥一同而去 ……
还好小姨及时拖住了 ,结果一窝蜂的人冲上前 ,及时劝阻了 表嫂的冲动行为 。瞬间表嫂倒在地上, 再次晕了过去 …
我实在看不下去 ,站在人群当中捂住眼睛 ,也忍不住痛哭起来 。
我能理解表嫂的心情 ,毕竟表哥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 ,好不容易苦尽甘来 ,以为有好日子过了 ,没想到却说走就走 ,换做谁也接受不了 。
还好几分钟后,表嫂慢慢醒了过来,可是目光呆滞,仿佛眼泪已经哭干 。可是没一会功夫,人却又不见了 ?
我和舅妈很担心 ,便四处寻找 ,就怕她又想不开 。终于在山顶的一个石头上看到了表嫂 。
只见她一个人蜷缩在那里哭泣着 ,嘴里不停念叨 :
阿文,你怎么会这么狠心 ?好不容易我们的养猪场办得有声有色 ,房子也有了 ,你答应带我去旅游的事还没实现呢 ?接下来你让我和孩子怎么办 ?
此时我和舅妈立刻停住脚步 ,说让她一个人静一下吧 !面对这种事,情 ,只能靠她自己坚强起来了 …
更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 ,
连着三天 ,表嫂一直跪在表哥的坟头 ,整整哭了三天 ……
可见表嫂的内心有多痛苦 ,这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
有人说“夫妻一方去世 ,另一方不要送最后一程 ”,是为什么 ?
一、防止另一半过度悲伤
所谓少年夫妻老来伴 ,情感深厚的夫妻一旦失去另一半,从此阴阳相隔 ,很难让人接受 。
如再去送最后一程 ,只会让人触景深情 ,悲从中来 ,甚至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而我表嫂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所以不建议另一半去送最后一程。
二、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规矩
一些当地风俗,规定另一半不能够去送最后一程 。不过这个是看地方而定 ,不是所有人都这样 。这也就是一个习俗而已 ,没有说一定的说话 。很多时候还得看个人承受力 ,自愿选择去与否 。
所以是否要送最后一程 ,还得看个人意愿 ,感情深厚的也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毕竟夫妻一场 ,经历风风雨雨 ,送最后一程也是理所当然的 。不是当事人 ,不能够用世俗去左右他人的想法 ,更不能道德绑架 。
最后我想表达的是:
夫妻之间,风雨同舟 。
如今阴阳相隔 ,万念俱灰 。
可毕竟人死不能复生 ,活着的人还是要坚强的活下去 。
不仅是为了孩子 ,为了家庭, 也是为了自己 。所以无论如何 ,一定要坚强的挺过来 。
-----
网友解答:
-----
村里陈二爷死了,他老婆陈二娘说,一定要送他最后一程,儿女,亲戚无论怎么劝都劝不住,最后,就只好让她随同大家一起去了山上,谁会想到出了事I儿。
陈二爷死时86岁了,老伴小他两岁,当年结婚时,国家政策是女18岁,男20岁,算来他们结婚整整60多年了。
六十多年中,恩恩怨怨肯定少不了,但当年人的人生观不同,没人提出离婚,就算吵几句,都是一阵风吹过就算了。
他们的人生很苦,生育了五六个儿女,整整丢了三个,最后留下两女一儿,如今儿子的儿都又有儿了。
我最喜欢陈二爷,是他们勤劳俭朴,从不铺张浪费。一年四季,他们不在山上田里干,就在家里干,从未见过休息,早年刚体制改革,是村里首批冒尖户和万元户。不过,他的光干不用,吃得节约,当地村里人很多说他们是\"夹夹虫\",但我认为,农村人要想有些积累,谁不是\"口中不吃肚中罗\"节约出来的,所以,我很赞成他们的做法。
陈二爷夫妻都高寿,活到80多了不聋不跛仍可以下地干活。不过,有一天早上,陈二爷天刚放亮就起床去堰沟里看水,结果一头摔了下去,就再没有爬起来。
陈二娘没有哭,就整天守在灵前发呆,饭不吃水不喝。怎么劝都只是摇头流老泪。
家里幺儿按当地习俗,为他做了两天两夜道场法士,就在后山上请阴阳师看了地准备安埋。
出丧时,陈二娘要送老伴上山,我们这里是土葬,用大棺材。大家说按风俗不能送的,可陈二娘说:
规矩依不了这么多,几十年了,我要送他最后一程。于是大家只好依了她。
然而,当棺材下坑准备埋土时,陈二娘大吼一声,一头撞在了陈二爷们棺木上,我们称为\"坊子\"。顿时鲜血直流,随即送医,怎奈老人不吃不喝,不配合医疗,没两天又追随陈二爷去阴间做夫妻了。
有人说\"夫妻一方去逝,另一方不要去送最后一程”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各地解释有所不同。在我们地方有这几种说法。
一是说夫妻中一方死亡,另一方去送,给死的这人一种情深不舍的认识,于是会阴魂不散,时刻找你麻烦,粘着你,这样活着的人会出现多病多灾。
二是夫妻感情好的人,在看到另一方被埋在地里时,从此阴阳相隔,永久分离,于是就会一时想不通而失控寻短见,如陈二娘的行为,就是典型的例子。
三是年轻人活着的去送死了的,表示这一生都送给了死去的人,从此没人敢嫁敢娶,女嫁不出男娶不回,因为这一生都交给给了死去的人了。
四是由于悲痛而导致精神不振,这样易被邪魔妖怪缠生,因为埋人之处各种妖怪魔鬼会来聚集找吃抢钱,是集聚地。
至于以上这些说法是真是假,我们不得而知,只是一种旧习俗,但向陈二娘这种行为,我们应该防范。
-----
网友解答:
-----
你别说,不看到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注意。现在仔细回想了一下,我们这也是这个风俗。不过其中有啥具体的说法就不太清楚。
比如我一个堂哥前几年去世,下葬(农村还是实行土葬)那天,出殡之时,堂嫂哭得稀里哗啦,眼睛红肿,可就是呆在家中不出来,更别说去送了。而且自己想出来送一程时,都被家中的长辈给按住了,强调不能出来。
还有很久以前,姨夫去世,姨妈也是呆在家中不出门,不能送。姨妈那会年纪大了,和姨夫的感情也不算深厚,自然就顺应风俗没有出来相送。
有啥说法听说过,说是怕另一方如果去送上一程,送出去后自己的灵魂就被死去一方给带走了,严重影响后来的生活。
我是无神论者,不太相信这些。信奉一个原则,生前对人好就行,死后真的没必要计较这些陈规陋习。
-----
网友解答:
-----
八年前的一天早晨,当奶奶准备起灵的时候,大支走到门外找到了蹲在地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的爷爷。
他慢慢地蹲在爷爷面前,对爷爷说道:“叔,我们准备起灵了。你还是去屋里回避一下吧。”
爷爷听完狠狠的吸了一口旱烟,慢慢举起手里的旱烟锅在旁边的石头上铛铛铛的敲了三下,燃烧殆尽的烟灰便纷纷扬扬地散落在了地上……
“人啊,说走就走了。人啊,这一辈子啊……”爷爷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自言自语道。
爷爷转过身步履蹒跚地朝着屋里走去。此时奶奶的灵前,几个被请来给奶奶抬棺材的村里人正在紧张有序地准备着。
爷爷突然停下了脚步,叹了口气说道:“你走吧,我就不去送你最后一程了。你路上走慢一点,等一等我。”
说完之后,爷爷径直走进了里屋,慢慢地关上了房门。
唢呐的悲鸣中,父亲高高地举起奶奶的老(牢)盆,狠狠地摔在面前的石头上。老(牢)盆应声稀碎,纸灰散落一地,灵车缓缓离去……
这时,房门从里面被爷爷打开了。爷爷又从屋里走了出来,前后不过短短的十分钟时间,我感觉他瞬间又苍老了许多,两鬓斑白的头发,在晨风中微微地颤抖着。
爷爷走起路来,双腿竟然开始微微地颤抖起来。
爷爷来到刚才那块石头旁边,慢慢地蹲下身子,将后背倚靠在土墙上,慢慢地从脖子里取下旱烟锅,插进布袋里,装满了烟丝之后,掏出火柴,轻轻一划。
伴随着“刺啦”一声,微弱的火光瞬间映红了爷爷那黑瘦的脸颊。
他哆嗦着把火柴凑到烟斗旁边,吧嗒吧嗒地吸着。一缕缕青烟弥漫开来,如梦如幻地围绕在爷爷的周围,久久没有散去……
而爷爷的眼睛则一直盯着路口的方向,那是灵车离去的方向,那是奶奶离去的方向。
这一次,奶奶走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人生的单程列车,奶奶走到了最后一站。
望着爷爷落寞的身影,我不由得一阵阵心疼。我轻轻地走过去,蹲在爷爷身边,什么也没说,就这么静静地陪着爷爷。
爷爷扭头看了我一眼,说道:“乖乖,你别蹲着,腿容易酸。你去拿个凳子来坐着。”
“我不累。爷爷你……”话说到一半,我又咽了回去。
“我没事。”爷爷说完,抬头看向了天空。
此时,一群麻雀正在旁边的屋檐下不知疲倦地聒噪着。就连家里的小黄狗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跑过来,静静地趴在爷爷面前……
它们可能也和我一样害怕这个老人太孤单了吧。
海哥随笔:
夫妻一方去世,另外一方不要去送最后一程。
这是我们当地的规矩,虽然看上去可能有一些残忍,但是它也有一定的道理。
关于这个规矩在我们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两种说法。
一:如果去世的一方比较年轻,另外一方去送最后一程的话。那么去世的人会让活着的一方再也遇不到合适的人,进而只能孤老终生。
二:如果去世的一方年龄比较大,另外一方去送最后一程的话。那么去世的人会把活着的一方带走,意思就是活着的人也会很快死去。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两种说法都是封建迷信。
夫妻之间,一方去世另外一方不去送最后一程的真正的原因并不是以上两种。
而是——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
夫妻中如果有一方去世了,那么最难过,最伤心的莫过于活着的一方。
这个时候如果让活着的一方去送死者最后一程的话。
活着的一方非常有可能会因为过度悲痛,而发生意外的情况。
民间流传出的这种说法,虽然偏颇,但是也有道理。
大家以后完全可以视情况而定,如果活着的人想去送死者最后一程,也未尝不可。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网友解答:
-----
确实是这个风俗。
所谓的一日夫妻,百日恩,夫另外一方去世后,大家一起生活几十年,不管生前感情如何,在世的一方是比较悲痛的,一般按照我们老家的风俗,夫妻一方去世之后,另外一方不能去送葬,主要的原因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两夫妻的感情比较好,另外一方去世后,另外一方也会悲痛欲绝,那么如果去送的话,在送葬的过程中,看着自己的爱人被埋葬,从此生死两茫茫,再无相见,因为悲伤过度会容易发生意外,或者是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一般是田子女去送葬的。
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夫妻一方有一方过世之后,另一方是不能去送葬,就是因为人死之后还有灵魂的存在,如果夫妻感情比较好的,出去送葬的话,另外一方会觉得对方还舍不得对方,思念着对方,就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了,去世的人也会把还没有过世的人会一起带走。为了避免在世的人发生意外,亲人不会让另一方去送葬。说下我们村里的一件事,一双老人,男方去世后,女方在办理丧事期悲伤过度,每天以泪洗面,不吃不喝,在男方下葬当天,大家把男方送葬回到死,发现女方也去世了,来帮忙所亲人朋友又继续办理丧事。
当年我母亲去世的时候,我爸就是在家等着,不出去送葬的,而且在出葬之前,为了与母亲分清界线,还要把他们共同用过的一把梳子折断,把一半放我母亲身边给她带走,就相当于是从此之后阴阳两隔,你走你的阴间路,我走我的阳关道,从此两不相欠的意思。
但是有些夫妻感情比较好,有些人也还是会去送葬,这个是因人而异,也不是每一个都这样。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