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临终前不准子孙学帝王之术,那他的后代过得如何?
刘伯温临终前不准子孙学帝王之术,那他的后代过得如何?
-----
网友解答:
-----
1375年,明太祖洪武八年,明朝开国功臣刘基刘伯温因病去世,从此刘伯温家族伴随着整个大明王朝不断起起伏伏!
刘伯温的遗训:子孙不要出仕,否则不利。
据刘伯温的神道碑铭记载,刘家子孙曾经流传着一个刘伯温的遗训。
刘伯温临死前告诫自己的儿子刘琏和刘璟,你们不要再出仕为官,也不要让子孙出来做官,否则对刘氏家族非常不利。
刘伯温还宽慰儿子说,刘家自他死后虽然会短暂衰落,但是,再过九世刘家将会再次兴起!
刘伯温这一预测果然没错!
刘伯温因为帮朱元璋建国有功,被封为诚意伯,后来这一伯爵禄位到了他长孙刘廌这里就中断了。
刘廌之子本来应该继承伯爵爵位,可是明成祖嫌刘廌之子年龄太小,不能到朝廷履职,干脆不封了。
就这样,刘伯温的伯爵爵位中断,由于刘伯温两个儿子先后死去,刘家再无挑大梁者,家道就此中落。
富不过三代,果然有它的道理。
刘家家道中落的原因,两个儿子出仕为官却早死!
刘家家道中落,跟刘基两个儿子死得早有很大关系。
刘基因为谈洋陵墓的事儿,被丞相胡惟庸攻击——实际上是胡惟庸跟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与刘基为首的浙东集团的斗争——被朱元璋怪罪。
刘基赶紧进京谢罪,后来朱元璋念在他是功臣份上没有怪罪,把刘基赶回老家,然后刘基回家没多久就病死了。
刘基的死因现在有三种说法,一是胡惟庸派人以看病为由,将刘基毒死,二是朱元璋指示胡惟庸毒死刘基,三是刘基确实是自己得了重病,中风或者是风寒,病死的。
无论如何,刘家势力开始衰落,刘基长子在刘伯温死后,继续为官,然后受到胡惟庸攻击,无奈之下投井自尽。于是朱元璋把刘基伯爵爵位给了刘基长孙刘廌。
刘基次子刘璟还活着,朱元璋念在他是功勋之后,对刘璟很是重用,一开始封刘璟为合门使,带在身边培养,后来又外放到谷王府做长史,同时提督边关六七个王府的军事,以历练他的军事才干。
然而,刘璟千不该,万不该,没有听刘伯温的遗训,出来做官,做官也就罢了,在靖难之役时,还站错了队。
刘璟小时候就被朱元璋带到皇宫培养,自然认得朱元璋的儿子们,因此,刘璟跟当时的燕王朱棣有过争执和矛盾。
有一次二人对弈,刘璟棋艺比朱棣高上一筹,朱棣脸上挂不住,让刘璟让让他,由于当时刘璟还是小儿辈,不懂得权衡将来的利害得失,没有让朱棣,把朱棣得罪了。也许,从这时候起,刘璟就不喜欢朱棣。
靖难之役时,刘璟在谷王府,听说燕王造反,巴巴地跑到南京给建文帝献上平燕计策,建文帝没听,反而把他派往李景隆军中,李景隆大败给朱棣,刘璟只身跑了三十里才逃出来没做俘虏。
建文帝于是把他打发回老家了。
等到朱棣做了皇帝,想起刘璟,征召他,刘璟不从,朱棣派人强行将之押到南京。
令朱棣没想到的是,刘璟见了朱棣,不尊称皇上,还以当年旧时的殿下相称,朱棣大怒,把刘璟关押了起来。
刘璟在狱中自尽,朱棣的臣子里有人提议将刘家满门抄斩,朱棣念在他是功勋之后,没有同意。
无论如何,刘家已经衰落,伯爵爵位没了,朝廷里面当官的人没了!
刘伯温说什么来着,不要让子孙出仕,你们不听,你们两个都去做官,结果把刘家折腾光了。
好好地守着伯爵爵位,享着朝廷的俸米,吃香的喝辣的,不好吗?
刘家“九世再起”,伯爵爵位又回来了!
自从刘家伯爵爵位被明成祖收回,刘基两子自尽,刘家一直处于衰落状态,历经好几代,刘家都没人出来做官。
这似乎是一件很是讽刺的事儿,刘基留下遗训,刘基的子孙不听,非得让大明的铁拳教训一顿,才肯就范。
刘家虽然在朝廷没了势力,但是,终究还是大明开国功勋家族,大明皇帝没忘记他们,大明的同僚们也没忘记他们。
在此期间,出身浙东——刘伯温就是浙东的文学领袖——的不少在朝为官的知识分子,不断在朝廷里上书,要求表彰刘伯温的功绩,刘家终于看到了一点希望。
明代宗景泰年间,刘家的子孙终于有出来为官的了,刘基七世孙刘禄始授翰林院世袭五经博士,到了明孝宗弘治年间,刘基九世孙刘瑜授处州卫世袭指挥使,世袭了一个小武官。
到了明世宗嘉靖年间,有人上书嘉靖帝,再次历数刘基作为开国元勋为大明做的贡献。
嘉靖帝大发洪恩,不但让刘基配享太庙,还恢复了刘家的伯爵爵位,刘基的九世孙刘瑜成为刘家第三个诚意伯。
不过,刘伯温预测刘家九世再兴,有可能是刘家后人杜撰的,无论如何,刘伯温家族沉寂一百多年后,又一次兴盛了。
一直到明朝灭亡,刘家伯爵之爵位,再未长时间中断,南明小朝廷甚至加封末代诚意伯刘孔昭为诚意侯。有了伯爵爵位,就有了铁饭碗,刘家子孙自然可以吃香的喝辣的。
纵观刘基家族这二三百年,它不像有的家族,在朱元璋时代就被屠戮殆尽,也不像有的家族,长久兴盛,算是在相对平平安安中,度过明朝这个朝代。
这也许是刘伯温另一个遗训起了作用,就是不准子孙学习他的那些异术。
因为,对很多人来说,谋国反而比谋身容易。就像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指挥百万大军,攻城掠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却意识不到伴君如伴虎,狡兔死,走狗烹,最后死于妇人和小人之手。
明朝对刘家算不上多好,也没有多坏,平安安安过了二三百年,不折腾,反而不会招来杀身之祸!
-----
网友解答:
-----
1949年12月26日,刘伯温的第20代裔孙,也是国民党第98军军长刘劲持,在四川元山场山区的一个小高地上当众宣布:98军全体将士即刻起义!
刘劲持出生于1904年,虽然与先祖刘伯温相差了500多年,但刘家后辈依旧有着先祖遗风,刘劲持深受父亲刘敬庵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自幼就发奋读书。
因此,刘劲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厦门大学建筑工程专业,不过后来因为父亲辞世,加上各种客观原因,刘劲持被迫辍学回家。
随后,刘劲持又在五叔刘凤威将军的影响下转入军界,并于1927年考入国民党第22军军官团,很快又转入黄埔军校学习无线电专业。
不过,刘劲持毕业后并没有走上前线,他一直在后方从事军事教育以及参谋等工作,抗战胜利后刘劲持才开始发迹。
他先是在1947年被任命为57师师长,后来又在1948年升任98军中将军长,归胡宗南指挥,然而直到此时,他依旧没有真正走上前线征战。
可以说虽然出身于黄埔系,但他从未被真正重视过。不过,这也符合刘劲持的初衷,当时他并不想打仗,一心想等着和平解放。
1949年12月23日,刘劲持为了回避战争,主动率部撤往四川元山场山区,12月16日下午,刚刚抵达元山场的刘劲持,就收到了已经起义的上级裴昌会司令的急电,要求刘劲持率部起义。
这封电文正合刘劲持的心意,他立即召开师团长会议,当众宣读了裴昌会司令的电文,并给大家做思想工作,随后他就站到一个小山坡上宣布:
“98军全军将士即刻起义,从此刻起我们就是解放军的一部分,全军所有将士必须严格遵守解放军的各项规定……”
起义成功后,刘劲持下令,全军向升钟寺方向出发。很快,刘劲松就受到了贺龙司令员的亲切接见,贺龙勉励刘劲持:
“革命不分先后,起义军人就是革命军人,你还很年轻,只要认真学习,就一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后来,刘劲持充分发挥自身军事教育特长,前往南京军事学院担任教员,把自己的所学所感所悟,毫无保留地奉献了出来。
从部队转业后,刘劲持又先后前往山西、浙江等地担任政府参事主任、省政协委员等多个职务,最终于1988年病逝,享年84岁。
刘劲持一直致力于祖国的和平统一,晚年时患有重度白内障的他,依旧坚持手持放大镜,给他在我国台湾省的那些老同学、老战友和亲友写信,鼓励他们为祖国和平统一做贡献。
而且,刘劲持的一生非常节俭,从不铺张浪费,他死后没有留下任何存款,睡的床是一张木板床,用的桌子裂开大缝后也坚持不更换。
同时,他始终没有忘记家乡和祖先,为了援建家乡,他把自己仅有的一颗大金牙捐献了出去,为了支持家乡筹建伯温图书馆,他把台湾省亲友赠给他的300元也悉数捐了出去。
总体来讲,刘劲持不但没有辱没先祖,还一直用自己的努力,默默地奉献着全部,是一位当之无愧的爱国爱乡起义将领。
说完了刘伯温的第20代裔孙,我们再说一说刘伯温临终前的遗训,刘伯温在1375年病逝,当时是洪武八年,刘伯温生前为大明朝做出了绝对贡献,是响当当的开国功臣。
相传,刘伯温在临终前告诉自己的两个儿子刘琏和刘璟,不要出仕为官,也不要让子孙出仕为官,否则对整个刘氏家族都非常不利。
为此,刘伯温留下遗训,禁止子孙学习帝王之术,而且还让儿子把他用毕生所学而写的《百战奇谋》,在自己死后埋入坟中。
刘伯温的话相当于宣告了刘氏家族自此会没落,两个儿子听后非常惆怅,不过刘伯温却安慰他们说,刘氏子孙会在九世之后再次兴起。
然而,刘伯温死后,两个儿子都没有听他的话,这也导致两个儿子先后惨死,而刘伯温“诚意伯”的爵位也只传了两代就断了,又过了100多年才续上。
我们先说刘伯温的长子刘琏,他选择继续当官,结果很快就遭到了胡惟庸的攻击陷害,最终没有办法的刘琏只能选择投井自尽,年仅31岁。
次子刘璟并没有吸取哥哥的教训,反而继续当官,刚开始刘璟仕途确实很顺,不过并不是靠他自己的智慧,而是朱元璋认为他是开国功臣刘伯温的儿子,这才对他格外照顾,给了他很多机会。
当然了,毕竟是刘伯温的后代,刘璟继承了父亲的文韬武略,因此获得机会的他,很快就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
1381年,温处叶丁香、吴达三起事,刘璟奉命随军征讨,在征讨过程中,刘璟显现出了极强的运筹帷幄能力,为大军胜利立下汗马功劳,朱元璋对此感叹说:
“璟,真伯温之子也。”
此后,朱元璋一直重用刘璟,并升任刘璟担任谷王府左长史,同时敕权提调肃、辽、燕、赵、庆、宁六王府事,这也是刘璟一生中的高光时刻。
然而,朱允炆继位不久,朱棣就起兵发动了“靖难之役”,这时候刘璟奉诏入京,但是他向朱允炆献了16个计策,朱允炆都没听,随后他就打发他到李景隆的军中参与北伐。
可是,无论刘璟给李景隆提什么计策,李景隆都不听,这也导致李景隆被朱棣给打败了。1400年,刘璟带病入京,继续给朱允炆献策,但朱允炆依旧不听,没有办法的刘璟就称病归隐了。
按理说,刘璟此时已经尽了人臣之责,这个归宿也算可以了,但当朱棣称帝后,由于欣赏刘璟的才华,就下诏命刘璟进京当官。
刘璟生性刚直,坚决不进京,这可把朱棣给惹恼了,朱棣专门下旨捉拿刘璟,就这样刘璟被迫入京,可刘璟入京后面对朱棣的软硬兼施,却以“人臣事主,死而不贰”为由拒绝当官。
而且,刘璟在面见朱棣时,不对朱棣称“万岁”,依旧叫朱棣“殿下”,甚至还说:“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个‘篡’字。”
这句话,彻底惹怒了朱棣,朱棣最怕别人说他是篡位,所以立即把刘璟关入大牢之中,而刘璟也非常有脾气,直接在大牢之中自尽了,时年52岁。
由于刘璟在死前说了如此“忤逆”的话,所以当时很多官员都建议朱棣,把刘璟一家满门抄斩,不过朱棣念他是刘伯温的儿子,并没有这么做。
而刘伯温的“诚意伯”爵位,由于长子刘琏在刘伯温死后很快就自尽了,所以就传给了刘伯温的孙子刘廌,不过很快就被削爵了。
而随着刘璟惹怒朱棣,所以在刘廌之后,这个“诚意伯”爵位就没有继续再给刘家后人,也就是说,这个“诚意伯”爵位传了两代就断了,刘家也自此没落。
不过,当时间来到1532年时,刑部侍郎李瑜给当时的嘉靖皇帝上书,说刘伯温为大明王朝开国做了巨大贡献,建议加封刘家后人。
于是,嘉靖皇帝就让刘伯温的八世孙刘瑜,继承了刘伯温当年的“诚意伯”爵位,同时还让刘伯温配享太庙,刘瑜也就成了第三代“诚意伯”。
此后,刘家后人一直继承了“诚意伯”这个爵位,虽然中间曾短暂地被剥夺过,但整体来讲从刘瑜之后就延续了下来,一直到明朝灭亡时,刘孔昭成了末代“诚意伯”。
总体算下来,“诚意伯”这个爵位,从刘伯温开始到刘孔昭结束,一共出现了6代“诚意伯”,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由于第三代“诚意伯”刘瑜,是刘伯温的八世孙,所以正应了刘伯温死前的那句话:“刘家九世之后会再兴起”,不过这个兴起,其实根本没激起一点浪花。
而且后人认为,所谓的“刘家九世之后会再兴起”,大概率是刘家后人杜撰的,主要是为了拔高刘伯温的才华能力,同时也为后人出仕找借口。
不过,关于刘伯温临终前,嘱托子孙不准学帝王之术这个遗言,后人认为应该是真的,因为凭借刘伯温的才华,看透当时朝廷里的复杂情况应该不是问题。
以上,就是刘伯温后代的生活情况,其实整体来看,刘伯温的后人过得还是不错的,只不过他的两个儿子没有听他的话,导致了先后自尽,不禁让人惋惜。
其实,刘伯温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我死后,你们别瞎折腾,只要消消停停过日子,就不会惹来杀身之祸,但非得当官的话,想要善终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毕竟当时刘伯温也得罪了很多人。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对此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如果喜欢,别忘了点赞关注我,您的支持是我码字的最佳动力,谢谢大家!
文\u002F学史知今
-----
网友解答:
-----
在民间,刘伯温是智慧的化身,但他的两个儿子都没有好的下场。
虽然,刘伯温临终前留下遗言,不让儿子们学“帝王之术”,但依然未能挽救孩子们的命运。
接下来,我们聊聊刘伯温和他的儿孙们。
1、刘伯温出山之后,建立不少功勋
刘基,字伯温,是朱元璋非常出名的谋士。此人有大才,曾是元朝的进士。
那时候的进士真的不得了,毕竟,一个国家一年才几百个。
据说,刘伯温此人,上知天文和地理,下知生儿和育女,中知治国和管理。
刘伯温人还未出山,名声却已传遍四方,有点像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公元1359年,朱元璋手下胡大海诚心派人去请,人家刘基死活不来。
无奈,胡大海报告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是谁啊,一代枭雄啊!
他派了手下一个孙炎的人前去请刘伯温。刘伯温还是不想去,结果人家发火了,大有不去就杀了的架势,于是,刘基就跟着去了。
一去朱元璋那里,就被朱元璋重视,原因是面对强敌陈友谅,众人都胆颤心惊,小心翼翼,不敢说对面硬抗的话。只有刘伯温说出了必须和陈友谅大战的想法:
虽然陈友谅势力大,但比较骄傲,容易轻敌,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朱元璋被刘伯温震撼了,一介书生竟然如此胆略。
很快,龙湾之战开始了,在朱元璋等人的精心准备和策划下,大败陈友谅,取得了辉煌战绩。
就此,刘伯温开始被重视。
而不久后,刘伯温上书的“时务十八策”,让朱元璋认可。
1367年,刘伯温作为太史令,献上了《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这就是所谓的“依法治国”,要有法可依!
在十多年的辅佐朱元璋的过程中,刘伯温献上了不少计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刘伯温被封诚意伯,爵位不高,且陷入了党争
1369年,大明建国。1370年,大封有功之臣,很遗憾,刘伯温只是封了一个“诚意伯”,这就是一个第三等级的功勋,即比不上那开国六公爵,也比不上那几十个侯爵。
即使在伯爵中,刘伯温的俸禄也是最少的。
为什么会如此?
同样是文人,李善长是国公,刘伯温却是伯爵,这差距有点大啊!
是刘伯温立功太小了吗?不是,此人立功很大、很多,每每在关键阶段,都能有非常准确的判断和建议。
那为什么?
朱元璋是个什么样的人?乡土观念很重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极其骄傲的人。
而作为外乡人的刘伯温,能力不在自己之下,判断还在自己之上,从龙湾之战到救援安丰,自己能想到的,刘伯温基本能想到,自己想不到的,刘伯温还能想到。
这个人太可怕!胸怀帝王之术,懂得制胜之道。
如果你是朱元璋,你该如何对待刘伯温?按之前历代朝代的做法,“兔死狗烹”大概率是这种人的归宿。
朱元璋对刘伯温是多有忌惮的,但他没有杀了刘伯温,还封了诚意伯,貌似已经不错了。
如果刘伯温此时彻底归隐,也许是好事。
很遗憾,刘伯温陷入了党争,他代表的是浙东集团,和李善长所率领的淮西集团形成了对立。
从资源和实力上来说,当然是淮西集团更厉害,但从朝廷权术来讲,浙东集团更牛,因为刘伯温是他们的头,他是御史中丞,所有言官的头。
刘伯温的浙东集团和李善长的淮西集团,第一次大摩擦,就发生在1370年,起因是一个叫李彬的人犯了罪,刘伯温准备杀了。但有一个情况忽略了,此人是淮西集团的人,是李善长的人。
当时朱元璋外出不在,李善长求情,刘伯温不给面子,坚持要杀了李彬,而且消息传递给了朱元璋。朱元璋火了,立即斩首。
有趣的是李善长,给刘伯温出了个难题:“老刘,京城好久不下雨了,此时杀人不吉利吧!”
刘伯温说道:“老李,杀了李彬就下雨。”
李善长闭嘴了,但,刘伯温杀了人,却没有下雨,这就成了弹劾刘伯温的借口了。
朱元璋回来后,奏折和雪片一样的,都是指责刘伯温的,朱元璋为难了。刘伯温知道,此时该辞职了。
辞职表一上,朱元璋也批了。对刘伯温个人来说,看似是个美满的结局。
但是,老奸巨猾的刘伯温安排了一个代理人,名字叫杨宪,接了他的位置。
啥意思?哥不在了,兄弟们继续斗,把老李那帮要彻底打倒。
看起来这是高棋,杨宪等人坚持不懈地说李善长的“坏话”,朱元璋心动了,仔细一想,刘伯温是有才啊!算了,为了帝国着想,把刘伯温叫回来。
就这样,刘伯温回来了,并被委以重任。这下,淮西集团全面落入了竞争的下风。
李善长虽然能力不如刘伯温,但政治手腕也不低,马上培养了自己的代理人,让代理人去斗,那个代理人叫胡惟庸。
刘伯温重新上台后,看似朱元璋很重视,但朱元璋处处提防于他,正所谓君心难测!
刘伯温啥都好,就是说话直,还有点孤傲。
一次,朱元璋问关于丞相的问题,刘伯温终于出问题了,他说错了一句话:
我可以做丞相,但是我嫉恶如仇,上位不太好!我看朝里,现在没合适的人当丞相。
这话太有问题了,一是否定了朝里其他官员,朱元璋不爽;二是“嫉恶如仇”四个字用得不好,谁是“恶”,不就是淮西集团那帮人吗?那可是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老乡啊,你说他们恶,不就关联到朱元璋了吗?
朱元璋啥也没说,沉默!
从此,朱元璋不再和刘伯温亲密。洪武三年,朱元璋告诉刘伯温:老刘,回家养老吧!陪陪老婆孩子去吧!
无奈,刘伯温回了家。
树欲静而风不止,上了丞相之位的胡惟庸代表了淮西集团,开始整治刘伯温。
老刘想来想去,回到了京城,就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看胡惟庸如何祸害。他错了,要收拾他的人不仅仅是胡惟庸,还有朱元璋。
1375年,胡惟庸代表皇帝去看生病的刘伯温,还带了医生带了药。
结果,吃了药后,刘伯温身体越来越差。临终之际,刘伯温交代给两个儿子一些话,说完没多长时间,就挂了。
都说,前有诸葛亮,后有刘伯温,但诸葛亮的归宿明显好于刘伯温。
那么,刘伯温到底给儿子们说了什么呢?
3、虽然,刘伯温对儿子们谆谆教导,但孩子们的结果却不好
刘伯温将逝之际,把两个儿子叫到了跟前,让长子刘琏到书房拿了一本书出来,这是一本天文书,其内容是研究帝王之术的一个方面。
接着,刘伯温对孩子们说道:“我死之后,将此书快速交给皇上,不得私自藏留。你们,以及后世,永远不要学这样的内容....”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伯温将死,他是感觉到“帝王之术”一不小心会毁了人的,因此,给儿子们交待了不要涉及此事,毕竟,伴君如伴虎。
那么,刘伯温的儿子们前程如何呢?
刘伯温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刘琏,二儿子叫刘璟,两人差两岁。
刘琏没有学所谓的帝王术,对朱元璋表现得相当忠心,而朱元璋对其也不错。刘琏官位最高做到了江西布政司右参政。
只是,刘伯温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儿子终究还是受了自己的牵连,被淮西集团胡惟庸一党,进行了各种逼迫,最后,老实人刘琏在1379年跳井而死,年32岁。
父亲学了帝王之术,判断如此厉害,而儿子一生读了圣贤书,想做个好官,终究还是抵不过丑恶的政治牵连,搭上了性命。
政治博弈,老实人吃亏啊!
再说老二刘璟,这是个有风骨的人,继承了父亲的直,没有继承父亲的智。
当燕王朱棣起兵后,李景隆作为大将军平叛时,刘璟是个参谋一样的官职。
李景隆刚愎自用,军事才能实在一般,遭到大败,刘璟也无可奈何。
后来,小刘给建文帝献上了万言书,对军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建议,建文帝没有听,刘璟辞官归隐。
燕王朱棣当了皇帝后,各处网罗人才,包括以前效命于建文帝的人,只要听话,一样录用。
朱棣听说了小刘的才名,因此派人来请刘璟。这小子死活不去,后来,在软硬兼施下终于来了。
人是来了,不过人家拒绝当朱棣的官员,理由是“人臣事主,死而不贰”。
不仅如此,小刘不喊“万岁”,只称“殿下”。
一句话,他只承认朱棣是那个燕王,不承认朱棣是皇帝。
这还了得?不过,朱棣忍了。
不久,朱棣见了一面刘璟。
这小刘和自己父亲一样,很直,说了不该说的话:“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个‘篡’字。”
朱棣一生,最讨厌那个“篡”字。就此,把刘璟关押至牢狱。
在那牢房里,刘璟用自己的头发结果了自己的生命,年52岁。
很多年后,明朝的崇祯年间,追封刘璟为大理寺少卿。又过了很多年,清乾隆年间赐谥“忠节”。
刘伯温的两个儿子,虽然没有学帝王之术,但比父亲死得更为悲惨,毕竟,刘伯温活了64岁。
4、刘家后人
刘伯温孙子辈以后怎么样了呢?
在朱元璋主政期间,刘伯温的长孙刘廌(刘琏的儿子),在1391年被封诚意伯,算是把爷爷的伯爵袭上了。
这是第二代诚意伯。
又过了很多代,在明孝宗时(嘉靖年间),刘伯温
八世孙
刘瑜,授处州卫指挥使,封为诚意伯。
这是
第三代诚意伯。
第四代诚意伯
,是刘瑜的孙子刘世延,也是在嘉靖时期封的。
第五代诚意伯
是刘荩臣,这是刘世延之孙,万历年间授予的爵位。
第六代诚意伯
是刘孔昭,这是刘荩臣之子,天启皇帝期间袭的爵位。在大明被灭后,进入了短暂的南明时期,刘孔昭晋封诚意侯。
刘伯温让儿子们不要学习帝王之术,儿子们的结果也不太好,一个跳井自杀,一个狱中自尽,一个过于老实,一个性格太直。
论辉煌成就,儿子们都不如刘伯温,至于刘家后辈们,也再也没有人能赶上刘伯温。
-----
网友解答:
-----
一
刘伯温之死是刘伯温自己没看透明朝中央的政治格局和朱元璋的心思。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和其它皇帝一样,这是个没有文化的人,因此格局也不算太大。他认为,马上打天下,但不能马上治天下是对的。
但朱元璋也认为,只有安徽老家的文化人才是可靠的,比如李善长、胡惟庸等,而诸如刘伯温这样的江浙士子则是要防范的。
在明初的政治格局中,以李善长、胡惟庸为首的淮系和以刘伯温为首的江浙系斗争激烈,朱元璋的态度决定成败,而朱元璋则必然站在李善长、胡惟庸这一边,因此刘伯温的失败已成为必然。
刘伯温死前,告诉自己的儿子:无情最是帝王家,此生慎入朝中堂;平安度日是福份,功名利禄皆祸端。
二
然而刘伯温的儿子却并没有明白父亲的苦心,最终都没有好下场。
长子刘琏因不满胡惟庸专权和迫害江浙党,被迫害坠井身亡。
次子刘璟也是个聪明人,早早就告诉建文帝,朱棣估计要造反,宜早日除去,却没有引起重视。朱棣夺权上位后,刘璟誓言不为朱棣出力,后被捕入狱,在狱中自杀身亡。
刘琏的儿子刘廌看透官场,决心再不入仕,在家悉心读书,后将刘伯生前的文献编集成《翊运录》,现有《盘谷集》传世,共10卷。而朱元璋的后人是不会放过他的,借口他的书有问题,取消诚意伯的爵位。
三
明孝宗朱佑樘上位后,非常崇拜刘伯温,于是找到刘氏后人刘伯温的第九世孙刘瑜出任处州卫指挥使,继承刘伯温的诚意伯。刘瑜的孙子刘世延也曾袭诚意伯的爵位。刘世延的下一位继承人就是刘荩臣,再之后就是刘荩臣的儿子刘孔昭。
据统计刘伯温的后人在温州支系庞大,并向全国发展,最远的后裔在外国,共有6万多人,居住在温州的也已经有2万多了,每年祭祖刘伯温的嫡系后裔都会从远方赶回来,现有500多桌的规模。
到现在在部分刘氏的族谱中还可以找到刘伯温的后人,刘氏也是中国的大姓之一,前有刘邦开汉族,后有刘伯温灭元朝复兴华夏。刘氏后人自当传播天下,散枝开叶。
-----
网友解答:
-----
刘伯温的后代,确实没有再次出现“刘伯温”那样的显赫人物,帝王之术也与他的后代无缘了!
吴三桂曾经推演出刘伯温的后裔,肯定也是一位高人。
为此,他也想到衡山寻找刘伯温的后人,面对衡山冉冉的香火,感觉越来越神秘,他对刘伯温后人的传说深信不疑。
有一天,吴三桂知道,这座神秘的衡山中正隐僻着一位世外高人,一位神秘的道士。
关于这个道士的传说,和衡山的传说一样的神秘。据说他是刘伯温的后代,有通天测地之能,有不食人间烟火之性,来无影去无踪!
因此,绝少有人能看到他。
这位道士身无定所,飘乎于山水之间,他把自己的身躯溶入了天地、江湖、林峰,因此就绝无人知晓道士的居住之地。
吴三桂熟悉刘伯温,也熟悉刘伯温的各种奇妙的传说。他也想在刘伯温的后人中找到一位高人,来帮助他东山再起,妄想自己可以做朱元璋第二!
可惜,到明末清初的时候,所谓刘伯温的后人,十有八九都是拉虎皮做大旗,真假难辨,往往就是一个传说而已!
但是,刘伯温真正的后代却过得还算有滋有味,明朝的时候,他们作为开国元勋的后人,时不时被朝廷优待,或赐公爵,或得福禄!
他们没有了刘伯温哪些神机妙算,都成为了普通人,只是与刘伯温多少有点血缘关系,往往生出很多有趣的故事!
刘瑜是刘伯温的二房后代,据说被莫名其妙的被明朝皇帝封为都督
文武都督刘伯温的次子刘景被明成祖朱棣杀了,消息传到青田县南田。
刘家房族可比蜂桶翻倒一样,担心会受到牵连,二房为了逃避朝廷的通缉,索性改刘姓为金姓,逃到瑞安去了。
刘伯温的大房改姓留,隐居在南田西陵地方。
后来,老皇帝换了新皇帝,觉得不能忘了开国功臣,就要吏部尚书查阅一下刘伯温还有没有后人!
谁知翻遍当朝文武百官名册,没有一个姓刘的人,他就向皇帝启奏说,刘伯温没有后代承袭爵位。
皇帝觉得奇怪,就派了一名钦差赶到青田,寻访刘伯温的后代去京城做官。
这个钦差大人到了南田,东寻西访,忙活了半个多月,累地腰酸背痛,一直寻不到姓刘的子孙。
说来也是凑巧!这一日,刘瑜赶一群鸭子在西陵村路边放牧。他赶鸭落田,自己用手枕着头,倒在大路当中晒太阳。
钦差大人骑着马,正好经过,见有人挡路,立即笼牢马头,大声问道,是谁如此大胆!
刘瑜没有什么文化,大字不识几个,更加没见过什么钦差,就直截了当的说自己是刘瑜!
钦差听说是一个姓刘的,心想终于逮着一个姓刘的了!仆人们就不分青红皂白,把他锁上再说。
为什么?因为怕刘伯温的后人逃跑,当时刘伯温的后人还是朝廷的通缉犯,谁敢承认自己是刘伯温的后代呢?
钦差拿定主意了!为了防止他趁机跑掉,钦差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用铁链锁了刘瑜,硬拉上马,直奔青田。
到了青田,他才解开刘瑜的铁链,换上银链。
到了处州,又解了银链,换上八抬大轿,直奔京都。
后来,经吏部尚书盘问,刘瑜正是刘伯温的二房后代,就立即奏请皇上给刘瑜封官。
皇帝见寻着刘伯温的后代,立即传旨叫刘瑜上殿受封,官职任他挑选。
吏部尚书问刘瑜:“万岁降旨封你做官,不知你想要做什么官?”
刘瑜本来就是一个文盲,那里知道朝廷有什么官职,一听就懵了,好久也回答不出,就信口说:“都得,都得。”
这是南田土话,意思是什么都可以。
想起刘瑜讲过,他“手捏长枪,可管百万精兵,又听“都得”,就把“都得”误以为他要当都督,当即对吏部尚书说刘瑜要当都督!
吏部尚书立即奏请万岁,要封刘瑜为都督,命人带他去穿盔甲。
刘瑜到了库房,懵里懵懂,晓不得该穿哪件盔甲好,就一手抓了顶头盔,戴在头上!
总之,就是糊里糊涂的当上了都督!幸亏就是一个虚职,没什么事务,也就是被朝廷优待着,也算是一种福禄了!
明朝末年有一个刘伯温的后人,居然想要入阁,被拒绝后,恨恨不已,朱由崧逃亡到太平府,他就闭城不纳
多尔衮入主中原后,南方的马士英也从庐、凤拥兵迎接福王于长江之上,诸大臣不敢说话。福王的被立,是靠马士英的力量。
福王监国的时候,朝廷议论推举入阁大臣,刘孔昭攘臂而争,想要入阁。
史可法驳斥他说:没有勋陌入阁的先例,刘孔昭为开国元勋刘伯温的后代。
嗣诚意伯刘孔昭便争道:我不可以,马士英有什么不可以了!
于是,就提升马土英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与史可法及户部尚书高弘图同为阁臣,但他仍督师于风阳。
马士英大怒,命高杰、刘泽清等疏促使史可法督师淮扬,而让马士英留在南京。
后来,军情紧急,弘光帝跨马从通济门出走,文武百官无一人知者,留下宫娥优女等六十人。
弘光逃亡到太平府,刘伯温的后代、马士英一党的刘孔昭居然闭城不纳。
光绪年间,一个叫刘化龙的人,自称是明朝刘伯温的后代,他传练梅花拳,与韩二瞎子常常凑在一起,宣扬“灭满兴汉”
到光绪二十二年的时候,在永年县城东北四十里下堡店修了一座大庙,建筑费全是群众布施的款。
后来,来两个人。一个叫朱九斌,自称是朱洪武的后裔。一个叫刘化龙,说是刘伯温的后代。
韩二瞎子、朱九斌、刘化龙三人住在永年下堡店的庙里,暗中进行活动,宗旨是“灭满兴汉,反清复明”。
他们曾劝导当地人,搞梅花拳起义,因为永年及邻村各县练梅花拳的很多。
民国时期,青田还有刘伯温的后人,章太炎曾经向刘伯温的后代,表达自己想葬在刘伯温墓旁的愿望
民国时期,章太炎曾经被软禁,他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他在给妻子汤国梨的信中写道不死于清廷购捕之时,而死于民国告成之后,又何言哉!
当时章太炎在七尺宣纸上篆书“速死”二字。
章太炎希望自己死后能与刘伯温地下为邻,以示敬仰。
便写信给青田人杜志远,托他与刘伯温的后代商量,表达自己葬在青田刘伯温墓旁的愿望,刘家的后人同意了章太炎的请求。
为自己选定了墓地后,章太炎手书“章太炎之墓”五个字,打算死后刻在自己的墓碑上,写完后寄给杜志远,便只求“速死”了。
幸运的是,不久袁世凯称帝失败,太炎先生重获自由。
可见,知道民国时期,刘伯温的后人还存在,他们一直在青田,事实上,刘伯温影响了500多年,他的后代却没有一个精通帝王之术了!
这样说明,刘伯温可能没有把帝王之术传给自己的后人!总的来说,刘伯温的后人过得很平淡了,没有再次出现像刘伯温那样非常显赫的人物了!
一起走近历史和现实,欢迎热心评论和关注!
@龚柳辉
-----
网友解答:
-----
刘伯温临死前,做了2件事:
第一
,禁止子孙学帝王之术;
第二
,给朱元璋送去1本书、1筐鱼。此举,护住了后人,但朱元璋花了17年时间,才弄懂其内涵。
刘伯温,即刘基,是辅佐朱元璋平天下的谋士,深受信任,朱元璋曾称呼他为“吾之子房”。
在民间,刘伯温是可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的风云人物,例如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
相传,刘伯温年少时,曾获得过一本天文书。
靠着这本书上的内容,他拥有了能掐会算的本事,也拥有了“帝王之术”,并成功帮助朱元璋成为皇帝。
《故诚意伯刘公行状》“公在燕京时,间阅书肆有天文书一峡,因阅之,诩日,即背诵如流。其人乃大惊,欲以书授公,公曰‘已在吾胸中矣,无事于书也。”
刘伯温临终前,做了2件事:
第一
,将天文书交给朱元璋,并禁止刘家子孙学习帝王之术;
第二
,让儿子在胡惟庸失势后,转告朱元璋,治国要宽柔与刚猛循环相济,以道德感化群众。
《明史》:抵家,疾笃,以《天文书》授子琏曰:“亟上之,毋令后人习也。”又谓次子璟曰:“夫为政,宽猛如循环。当今之务在修德省刑,祈天永命。诸形胜要害之地,宜与京师声势连络……惟庸败后,上必思我,有所问,以是密奏之。"
刘伯温为何禁止子孙学习“帝王之术”?
他的后人,过得如何?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刘伯温的“帝王之术”,到底有多厉害吧。
刘伯温的“帝王之术”
出生于浙江温州的刘基,注定要走不寻常的人生道路。
他自小被称作神童,过目不忘,无书不读,12岁就中了秀才。
《明实录》:“敏吾绝伦,过目不忘。”
《刘伯温年谱》:“凡天文地理、阴阳卜旅、诸子百家,莫不涉猎”。
23岁,那年,刘伯温考中进士,入元朝为官。
然而,当时的官府黑暗,与地方恶霸还有勾结。刘伯温很正直,他想要惩罚恶霸,却遭到监察御史的弹劾。最终,刘伯温怒而辞职,隐退山林。
1360年,朱元璋听闻刘伯温的才华,便将年近50岁的他,请到南京,奉为上宾。
初次见面,刘伯温就给朱元璋送了一份大礼。
他建议朱元璋:
两线作战、“先陈后张”、逐个击破。
当时,朱元璋占据地理优势,但陈友谅、张士诚等人虎视眈眈。而论实力,朱元璋打陈友谅都够呛,更不要说把这些人一锅端了。
刘伯温抵达南京不久,就给朱元璋献上了整体作战方针。
此后,陈友谅带着大军打到了安徽,一路势如破竹,眼看就要打到南京。朱元璋的手下将领,分歧严重,有些要投降,有些则是表示要在南京据守、躲避锋芒。
此时,刘伯温再次献计:利用陈友谅好大喜功、得意忘形的心理特点,攻其不备、以逸待劳,来个一举破敌。
朱元璋采纳了他的建议。
此后,在鄱阳湖大战中,刘伯温设计取胜陈友谅,基本解决了朱元璋的心头大患。
《明实录》:“继而友谅复攻洪都,上亲征之,大战于都阳,胜负未决,基清移军湖日,期以金木相犯日决胜,上从基言,遂克之。”
解决完陈友谅后,接下来的七八年,刘伯温成了朱元璋的军师,全程参与他的灭亡计划。
可以说,如果没有刘伯温,朱元璋的称帝之路,可能要更坎坷一些。
大明建立的前一年,刘伯温为朱元璋避开了不少祸患。
夜观天象
,刘伯温发现荧惑星有异动,认为这是兵灾的征兆,他赶紧让朱元璋下罪己诏,安抚百姓,避开兵灾;
天气大旱
,刘伯温认为这与冤案过多有关,提议处理积攒已久的冤案,朱元璋立刻把这件事情交给正直的刘伯温去做,没过多久就下了大雨;
朱元璋做噩梦
,企图大开杀戒,刘伯温直言阻止,表示这是开疆拓土、百姓臣服的征兆,三天后,海宁归降……
《明史》:荧惑守心,请下诏罪己。大旱,请决滞狱。即命基平反,雨随注……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祖语之以梦。基曰:“此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后三日,海宁降。
刘伯温的预言之术,让朱元璋对他言听计从。
选都城时
,朱元璋感念自己的家乡,有意要把当时的淮西壕州定位都城。他手下徐达、汤和等24位将领,全部都出自淮西,对此自然没有明确反对意见。
这时候,
刘伯温毫不顾忌地站出来反对
,直接表示:“壕州(今天的安徽凤阳)虽然是皇帝故乡,但并不适合当天子都城。”
虽是帝乡,然非天子所都之地虽已置中都,不宜居,扩廓咕木儿虽可取,然未可轻,愿圣明留意。“《明实录类纂·人物传记》
刘伯温的话,自然很有道理。只是,在当时,他站出来说话,不仅会惹怒皇帝,还会得罪24个将领。不过,为了朱元璋的帝王大业,他还是站出来给了建议。
此时,朱元璋很信任他,听从他的建议,定都南京。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给了刘伯温御史中丞兼太史令的位置,而刘伯温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当好了一个治国良臣的角色。
在制度方面
,他制定了《大统历》、草创了《大明律》、奏立军卫法,又重开科举制。
在法纪和识人方面
,他吸取宋元灭亡的教训,要求御史加强检举弹劾,不顾忌权贵。在他的整肃之下,丞相李善长最信任的李彬被治罪斩首,一系列贵族受到牵连。
由于铁面无私、不畏权贵,刘伯温得罪了不少朝中重臣。
在这些人的耳边风下,朱元璋对刘伯温的信任,也慢慢消减。
求雨事件发生后,刘伯温对朱元璋的一腔热血,也渐渐冷却了下来。
当时,天下大旱,朱元璋求问刘伯温意见。
刘伯温表示,这是因为将士们亡故太多,他们遗留下的数万妻子全部迁到了营地居住,导致阴气太重,如果想要解决,应当将投降的吴军也编入军户,以调和阴阳之气。
此前,刘伯温的求雨和预言,都非常灵验。
于是,这一次朱元璋也深信不疑地照办。
但是,十天之后仍旧不见雨,朱元璋非常生气,大发脾气。
《明史》会以旱求言,基奏:“士卒物故者,其妻悉处别营,凡数万人,阴气郁结。工匠死,胔骸暴露,吴将吏降者皆编军户,足干和气。”帝纳其言,旬日仍不雨,帝怒。
刘伯温看着眼前的朱元璋,心里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
过去都能预料准,因此,他必须成为百发百中的“预言家”,否则,就是欺君之罪。
刘伯温很通透,看清一切的他,借着妻子去世的由头,告老辞官。
临走之前,朱元璋向刘伯温询问丞相的人选问题,刘伯温告诉他:
“杨宪、汪广洋缺乏气量,胡惟庸手段太凌厉,都不合适。”
只可惜,朱元璋没有把刘伯温的话放在心上,依旧让胡惟庸当了丞相。
为何不让子孙学习帝王之术
公元1375年,刘伯温患上风寒,病得很重。
朱元璋特地派胡惟庸带御医前去探望。但吃了御医的药,刘伯温的病不仅没好,反而更加厉害了。
原本
,他只是患了风寒,如今肚子还像被石块挤压一样难受。
刘伯温察觉不妙,当即抱病面见朱元璋,并将事情委婉告诉朱元璋。
可朱元璋什么都没说,只是嘱咐他:
好好养病。
刘伯温很通透。
御医看病,却连个小小的风寒都治不好,而且越来越重,连肚子都疼得翻天覆地,绝对不正常。
御医的医术不可能这么差,也不可能故意不好好治病,唯一的可能,就是有人暗中授意。
这个授意的人,要么是朱元璋,要么是胡惟庸。
但不管这个人是谁,朱元璋的态度都说明了,他已经不在乎刘伯温的死活,甚至希望他死了更好。
刘伯温是个人精,他怎么可能不懂朱元璋的意思?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回到家中之后,他就立刻动身从京师返乡,拒绝服药,没多久,他就去世了。
刘伯温临终前,预言了胡惟庸必败,同时禁止刘家后人学习帝王之术。
这是他最高明的地方。
他看到了朱元璋的优点,杀伐决断,能听人言,但与此同时,他也清楚看到了朱元璋的缺点,暴戾嗜杀,晚年更是多疑无情。
他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开国功臣,可人生暮年,却没得到多少善待。
自此,他真正懂得了伴君如伴虎的内涵。
他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再次卷入朝堂的混沌。
或许,在刘伯温看来,当个会“帝王之术”的人,不如当个普通人,至少能安安稳稳过完一生。
当然,他还是忧心明朝,因此,才会让儿子转告朱元璋,希望他能听听自己最后的忠告,少些杀伐,刚柔并济。
据说,弥留时,刘伯温还托人给朱元璋送去1筐鱼,希望朱元璋能明白涸泽而渔的道理。
只可惜,朱元璋没能明白刘伯温的苦心。
晚年的他,发动胡惟庸案、蓝玉案,以一己之力,杀了大半个朝堂的人。
他一直防着武将造反,捞尽了池塘中的鱼,却忘记了,自己的儿子也会造反,彼时,孙儿朱允炆,将再无守家卫国的大将。
17年后,他杀尽满朝文武,才慢慢懂了刘伯温的深意。
刘伯温去世后,他的后人们怎么样了?
1375年农历四月,刘伯温在家中去世,享年65岁。
刘伯温的长子刘琏
,1377年入朝成为考功监丞,兼试监察御史。
他继承了父亲的刚直,却没有像父亲刘伯温那样受到重用,更没有皇帝的庇佑。
两年后,他被胡惟庸党派胁迫,堕井而死。
刘伯温的次子刘璟,
也是个刚直的人。
朱棣起兵时,刘璟参与李景隆的北伐。
北伐过程中,李景隆根本不听刘璟的计谋,北伐大败。而后,刘璟又带着《闻见录》陈述自己的军事见解,依旧无人听取,他一怒之下弃官归隐。
朱棣登基后,爱惜刘璟的才情,想要请他出山为官,可刘璟是个非常倔强的人,坚决“不事二主”,不承认朱棣的皇位,也不称呼他为万岁,还直言朱棣是篡位。
朱棣被他怼得下不来台,将他关进了监狱。
在狱中,52岁的刘璟用自己的发辫自杀了。
刘伯温的长孙、刘琏的儿子刘廌,
因为叔父刘璟的辞让,承袭了爷爷刘伯温诚意伯的爵位。
他虽然也是满腹经纶之人,但因为爷爷和父亲都被胡惟庸害死,心中早已没了做官的念想。
公元1391年,刘廌受牵连被贬谪,后来又被派去戍边。朱允炆和朱棣登基时,都想重新启用刘廌,但都被他一一回绝。
此时的刘廌,不想入朝为官,只想远离纷争,为亲人守墓。
后来,刘廌潜心文学,以山水为乐,汇编了《翊运录》,记载了爷爷刘伯温的文章、行状等,还自己撰写了《盘谷集》十卷、《盘谷唱和集》二卷。
或许,刘廌生活的模样,才是刘伯温当初留下“不学帝王术”遗言的真正期待。
刘廌的后代,基本没再涉足朝堂,诚意伯的爵位也没有再承袭。
后来,嘉靖皇帝再提起刘伯温,认为他的功绩与开国功臣徐达相当,让刘基的后代继续世袭爵位。
这时候,刘家已经到了刘伯温的九世孙刘瑜。
刘瑜也成了刘家的第三代诚意伯,此后,诚意伯的爵位一直传到了南明被灭亡。
从刘伯温的后人处境来看,刘伯温的临终嘱咐,起了很大的作用。
同为开国功臣,胡惟庸、蓝玉的后人,基本上被杀了个干净,而刘家,反而得到了保全。
虽然有个别人被冤杀、冤死,但起码,子孙后代,没有遭遇大规模的屠杀,没有遭遇毁灭性杀戮。
我想,这一切离不开,刘伯温的遗言“禁止后人学习帝王之术”。
不学“帝王之术”,就不会拥有盖世才华,就能真正离开权力中心,当一个普通人。
毕竟,平凡的烟火气,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却求而不得的东西。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
网友解答:
-----
刘伯温,又名刘基,他自幼聪颖过人、饱读诗书、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能掐会算,而且精通兵法,善作诗文,他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刘伯温是明朝的开国元勋,辅佐朱元璋安天下,为了朱家天下的长治久安,还斩断了多处龙脉。
刘伯温不爱财来也不好色,一心只为社稷苍生,如此忠心耿耿,却不招朱元彰的待见,只封了一个诚意伯,后来还暗许胡惟庸在药中下毒,导致刘伯温病情加重,慢性中毒而死,可见“伴君如伴虎”。
刘伯温临终前叫来两个儿子告诉他们,刘家以后的子孙不准学帝王之术,同时嘱咐大儿子,把他毕生所著的《百战奇谋》这本书,和他一起埋了。而且预知其死后,诚意伯爵位会断绝,但是刘家在五世之后,会重新得到一个武将的官职,从此爵位就可以长久的继承。
究竟他的后代过得如何呢?且听分解:
一、长子坠井身亡
长子刘琏(1348年~1379年),曾任考功监丞和试监察御史等职,刘琏很有文采,著有《自怡集》。刘琏与当时权倾朝野的胡惟庸派意见冲突,最后被迫害坠井身亡。
二、次子狱中自尽
次子刘璟,生于1350年,他自幼就有着超乎常人的聪慧,通晓诸经,懂兵法,最像刘伯温,深得朱元璋的喜爱,让他任“閤门使”,每天上朝都带在身边。
但是刘璟性格太刚正,与朱棣下棋不相让;朱棣称帝后借病不受召,后来被硬抓入宫,面见时仍以“殿下”旧称称之;还直言朱棣将以篡位永写史册,引发了朱棣的怒火,逐将刘璟关进监狱,刘璟随后在狱中自尽。原本朱棣想将他全家一起问罪,后来考虑到刘伯温的旧功,赦免了家人。
三、长孙隐归故里
长孙刘廌(生卒年不详),他是刘琏的长子,世袭诚意伯、光禄大夫,职官正一品。但因失言获罪,被革除爵位,刘家诚意伯的爵位就此断绝。
由于祖父、父亲、叔叔均被胡惟庸所害,刘廌无心仕途,他带着母亲隐归故里,每天过着清闲的日子,偶尔会去清理祖坟,并且整理了祖父刘伯温的数卷书籍,编成了《盘古集》传后世。
四、第五世孙再续诚意伯爵位
自长孙刘廌之后,后来的刘氏都没有人出仕。后来到了明朝弘治年间,明孝宗朱佑樘突然怀念起刘伯温的功勋,下圣旨命人查找刘伯温的后代。
当时刘伯温的五世嫡孙刘瑜因为犯罪被抓进监狱,结果圣旨一下,立马被无罪释放,还任命为处州指挥使(正三品武官)。
据说刘伯温所著的《百战奇谋》,朱元璋费尽心思都没找到,到了崇祯帝时,却意外的被李自成得到了,于是,李自成称帝做了83天的皇帝。
五、诚意伯爵位继续传承
据记载,刘瑜死后诚意伯的爵位传给了刘瑜的孙子刘世延。刘世延的下一位继承人就是刘荩臣,刘荩臣并没有什么作为,后来清朝建立,传到刘荩臣的儿子刘孔昭,后面的记载就断了。
六、当代子孙遍布世界各地
据统计刘伯温的后人在温州支系庞大,并向全国发展,最远的后裔在外国,共有6万多人,居住在温州的也已经有2万多了,子孙后代从事着各行各业。
每年祭祖活动,刘伯温的嫡系后裔都会从远方赶回来,大家热热闹闹欢聚一堂,每次都有500多桌的规模。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
网友解答:
-----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一场风寒几乎要了65岁的刘伯温极度脆弱的老命,他浑身无力,卧床不起,不久就死去了,死得有些蹊跷。临终前刘伯温不让后代学习帝王术,这和他的死有一定的关系。
刘伯温的一生充满传奇,起初是元朝的进士,作为浙江青田的(今浙江文成)一颗明亮的新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朱元璋礼聘到身边,当了朱元璋的大智囊。刘伯温上精通天文、下精通地理,兵法等,他料事如神,运筹帷幄,指点江山,参与歼灭群雄。提出先灭陈友谅再歼张士诚的英明建等军事大计,让朱元璋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提出以“大明”为国号拉拢民心,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军机八年,筹划全局,一步步助草根出身的朱元璋登上宝座,成就伟业,被封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刘伯温将帝王术运用得炉火纯青,朱元璋屡次称他为“吾之子房”,多次提出要给他加官进爵,刘伯温的人生风生水起。
可是“人无百日好 花无百日红”,晚年的刘伯温在仕途上跌落谷底,身体也亮了红灯。
刘伯温得重病时,朱元璋特意派了胡惟庸带着太医去探望。刘伯温照着太医开的方子抓了药吃,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而且越发厉害了,按他的话说肚子里像有很多石块在挤压,使他十分难受。他马上想到这很可能是胡惟庸这个刁臣要害他,于是不再按方子服药。
《明史·刘基传》载:“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
半个月后,刘伯温的身体稍有好转,他带病进京面见朱元璋,并将胡惟庸探视自己后病情加重的事告知朱元璋。可是这并未引起朱元璋的重视,老朱只是说让他好好养身体,别多虑等麸皮潦草的话语来安慰。
朱元璋对刘伯温和胡惟庸之间的过节心知肚明,之前,他曾在让谁当丞相方面的问题上问过刘伯温。
可是刘伯温性子太直,那次谈话,让刘伯温走向绝境。
朱元璋问刘伯温:撤掉李善长,谁适合做丞相?
刘伯温答:还是皇上决定吧。
朱元璋又问:杨宪如何?
刘伯温摇头,“杨宪有做丞相的才干,没有做丞相气量。”
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
刘伯温摆手,“此人浅薄狭隘,连杨宪都不如!”
朱元璋又问:胡惟庸如何?
刘伯温再次否定说,当丞相就像驾车,胡惟庸当丞相会弄翻车,
“譬之驾,惧其偾辕也”(《明史•列传•刘基》)。
朱元璋一脸凝重,满腹狐疑地问:莫非我的相位只有您能担当了?
刘伯温答:臣自知秉性耿直,嫉恶如仇,天下何患无才?请皇上慢慢选他人吧!
又说:“目前诸人,臣诚未见其可也。”
和谐的君臣关系自此决裂,险境自此滋长,刘伯温得罪了一群人。胡惟庸更是把他记恨在心里,伺机对刘伯温实施报复。
这次进京,刘伯温禀明病情后看到朱元璋对胡惟庸的“胡作非为”只字不提。他感到很心寒,这是他再一次的心寒。
他想起1371年告老还乡后,自己一直小心行事,为了避嫌,为了安心养老,他曾断绝了和朝廷官员的所有往来。
可是操惯了心的他对大明的忠心并没有锐减。在他老家附近有个地方的治安散乱,官匪失职严重,朝廷却蒙在鼓里。
“会茗洋逃军反,吏匿不以闻”(《明史·列传·刘基》)
刘伯温一时没忍住,就叫儿子刘琏把情况上报给朱元璋,可他万万没想到却被那些官吏倒打一耙反咬一口,说他污蔑当地官吏,居心不良,目的就是想把那块地作为自己的墓地。
而这些都是胡惟庸搞的鬼,胡惟庸以刘伯温的儿子没经过中书省而直接上奏为由向朱元璋告状,告他藐视朝廷法令,要求追究刘琏的责任。所幸朱元璋没听他的。
但朱元璋已对刘伯温的态度大变,老朱相信了当地官吏的话,对刘伯温进行一些惩戒,他下诏书严词斥责:“按律,你罪无可恕,但念及你劳苦功高,只停俸禄不剥夺爵位。”
刘伯温颜面无存,感到心中冤屈。
他伤心、寒心,心里惧怕,又不敢说出来,这事压得他透不过气来,终日惶恐不安,只好进京请罪,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提回老家的事儿。
病痛将他折磨得形同枯槁,可朱元璋对他仍然是那副冷冷的态度,身体上的痛苦加上精神上的压抑,使刘伯温最后的日子异常难熬,病情再也不见好转。
不久,极度虚弱的刘伯温在儿子刘琏的陪伴下,由朱元璋的特遣人员护送返回老家。
回乡后,刘伯温拒绝服用任何药物,包括乡亲们送来的药。没几天,刘伯温就到了弥留之际,他急忙叫来两个儿子立遗嘱安排后事。
刘伯温让长子刘琏从书房拿来一本天文书,这是用他毕生的辉煌和经验整理成的著作,里面有一些是关于集权统治的方法,也就是帝王术,此方法是保证帝王的统治地位稳固之法,对他说:
“我死后你要速将这本书呈给皇上,切不可耽误;从此以后不要让我们刘家的子孙学习这门学问。”
刘伯温折腾了一生,经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看透朝廷官场的冷酷险恶。他自己深得为官之道,行事又如此谨慎,晚年竟然落得如此凄凉,实在心力憔悴!惶惶不可终日的滋味不好受。自己的儿子们各方面还不如自己,进入这个圈子怕他们玩不转,因而刘伯温不希望自己的儿孙步入官场,生怕后辈儿孙再跌进这样的旋涡,落得不好的结局,因而他很明确地告诫儿子要远离官场。
他又对次子25岁的刘璟说:
“为政的要领在宽柔与刚猛循环相济。如今朝廷最必须做的,是在位者尽量修养道德,法律则应该尽量简要。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做则,以道德感化群众,效果一定比刑罚要好,影响也比较深远,一旦部属或百姓犯错,也较能以仁厚的胸怀为对方设身处地的着想,所裁定的刑罚也必定能够达到公平服人和警惕人改过自新的目的;而法律若能尽量简要,让人民容易懂也容易遵守,便可以避免人民动辄得咎无所适从,又可以建立公信力和仁德的优良形象,如此一来,上天便会更加佑我朝永命万年。”
刘伯温了解自己的这个儿子性格执拗,从小好学,“通诸经,喜谈兵,究韬略,论说英侃”各方面都颇有自己当年的风范,如果硬强制他安分守己当个平头百姓,他一定不甘心,只好耐心告知他一些为政的要领。
接着他又对两个儿子说道:
“本来我想写一篇详细的遗表,向皇上贡献我最后的心意与所学,但胡惟庸还在,写了也是枉然。不过,等胡惟庸败了,皇上必定会想起我,会向你们询问我临终的遗言,那时你们再将我这番话向皇上密奏吧!”
到了(1375年)5月16日“农历四月十六”刘伯温病逝于老家,享年65岁。六月,葬于乡中夏中之原,追赠太师,谥号“文成”。
刘伯温死后,他的后代过得如何呢?
刘伯温一共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琏,次子:刘璟,分别在刘伯温37岁、39岁时出生,也就是在刘伯温辞职蛰居时出生。刘伯温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的结局都不好。
刘伯温死后两年,也就是1377年,29岁的刘琏将刘伯温的遗愿写成信件连同那套天文书一并送达南京。
刘琏很有文采一个人,他不甘心远离官场,信件内容写的自然是动人的。
朱元璋阅其内容,被刘伯温的忠诚感动得落泪,他提出让刘琏来朝做官,封他为考功监丞,兼试监察御史。
刘琏忠心耿直,有才能,朱元璋经常提出要重用他,还把他从京城外派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可是,在明太祖洪武十二年(1379年),刘琏被胡惟庸党陷害,堕井死,还有另一说法是被毒死,不管怎么说都是胡惟庸害死的,死时年仅32岁,可惜英年早逝。
刘伯温的次子刘璟,从小聪慧,才学过人。刘伯温死后6年,洪武十四年(1381),刘璟开始崭露头角。温处(两浙海疆门户)的山民叶丁香、吴达三拉拢一帮人聚众反明,朱元璋命延安侯唐胜宗率兵平叛。刘璟积极响应参于谋划,大获全胜。唐胜宗上奏朱元璋,赞叹刘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风采,朱元璋喜赞:
“璟,真伯温之子也。”
朱元璋晚年时很怀念刘伯温,说:“我经常思念刘伯温。他在这里,满朝都是党,他却一个也不从。”他每年都会召见刘伯温的这个儿子进殿聊天,一同前往的还有明初 “浙东四先生”之一的叶琛的儿子永道,被朱元璋称为“浙东的屏障”的著名武将胡深的儿子伯机,另外还有元末明初的政治家、文学家章溢的儿子允载。
朱元璋每见到他们就如同见到故友,亲切同这些孩子们交谈,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家人般关心。
到了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十月,朱元璋提出让刘璟袭位父爵。
刘璟听到后委婉地拒绝了,他说自己有个大侄子刘廌,是哥哥刘琏的长子,刘伯温的长孙,理应由他世袭父亲的诚意伯爵位。
朱元璋一听大喜,觉得刘璟诚实正直,不争不抢,懂大礼识大体,就让刘廌袭封,特意让刘璟侍奉在自己身边,封刘璟为閤门使,主要让他掌供奉乘舆,朝会游幸,大宴引赞,负责引接亲王宰相等百官以及各藩国的朝见,纠弹失仪。
当百官奏事时,刘璟可随时纠正他们的缺失及疏忽的地方,百官都服气听从。朱元璋赐他“除奸敌佞”铁简,“百官不法,持此纠正”。
有一次,都御史袁泰奏车牛一事时,没有完全按照事实汇报,朱元璋听出后宽恕原谅了他的过失,袁泰因惶恐,忘了说“谢皇上恕罪”。刘璟当场纠正他的过失,袁泰立刻服罪。
朱元璋因此对刘璟说:
“凡似此者,即面纠,朕虽不之罪,要令知朝廷纲纪。”
可见朱元璋对刘璟的重视和信任,后来继续对刘璟提拔重用,封他为谷王府左长史,亲自下令提调他为肃、辽、燕、赵、庆、宁六王府事,让他负责的事都与皇权有关。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建文帝、明惠帝)即位,不料建文帝的四叔朱棣靖难起兵造反,京师南京告急,刘璟得知后飞奔还京,向建文帝献十六策阻挡朱棣,可惜建文帝不采纳。他让刘璟协助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南军主帅李景隆北伐,刘璟又向李景隆献计,李景隆也不听从,很快大败。
刘璟忧心忡忡,奋笔疾书想办法扭转败局救朝廷于危急之中。1400年,刘璟写成数万言的《闻见录》陈述兵事带病赴京上奏建文帝,执拗的建文仍然不为所动,依旧不听,刘璟气得炒了建文帝的鱿鱼回了老家。
当他听到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接燕军,导致南京失守时,气更是不打一处来。
燕王即位,处死了许多建文帝的大臣。朱棣早就听闻刘璟的才能,又得知他辞官回了老家,就想重用他,下诏令他回京,刘璟称病不去。
刘璟的抗旨不遵让朱棣又气又恼,令人捉拿刘璟,押到京师。
抓刘璟的那天正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前一天。父老乡亲了解刘璟是个钢铁直男,死也不会侍奉二主,他这次十有八九会以死相抗,知道这是最后一次送别。因而家家提前做粽子,煮鸡蛋,饯别他。
朱棣软硬兼施,非常希望刘璟归顺,面对这些,刘璟义正言辞:“人臣事主,死而不贰!”。他拒绝了朱棣封他任何官职,对朱棣宁死不叫“万岁”,而是依旧呼他为“殿下”,对朱棣的称帝他说:“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个‘篡’字。”
朱棣大怒,以刘璟忤逆圣旨罪,把他投入大牢。当晚,刘璟用自己的头发编成绳子,在牢中自缢而死,终年52岁。
刘璟的刚烈、沥胆堕肝的忠心受到后世赞扬。明崇祯年间,刘璟被追封为大理寺少卿,谥刚节。清乾隆年间赐谥忠节。
刘伯温死后他的两个儿子都没有听从他的告诫,进入官场都死得挺惨的,没有一个得善终,不过刘伯温的孙子总体来说都挺不错。
刘伯温的长孙刘廌
[zhì]
袭爵诚意伯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因罪夺爵流放,后来赦还。活到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去世。
明世宗时,刘廌的六世孙(刘基八世孙)刘瑜以功臣后,在嘉靖十一年(1532年)续封,获得诰券(皇帝赐封臣下所颁发的文书)。活到嘉靖二十年(1541年)去世。
刘瑜之孙刘世延,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袭爵,后削爵。隆庆二年(1568年)复爵。活到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去世。
刘世延之孙刘荩臣,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袭爵,活到天启二年(1621年)去世。
刘荩臣之子刘孔昭,天启三年(1623年)袭爵,南明时晋封诚意侯。
刘琏的另一个儿子刘畾,字士端,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三月嗣伯,食禄五百石。
刘伯温死后,朱元璋时常追念他的功劳,可怜刘伯温和刘琏父子俩都被胡惟庸所害,就决定在他们的后代身上补偿,对刘畾增加俸禄,令后代世袭。
刘畾曾两次犯事流放后都赦还,死于永乐年间,其子刘法停袭。景泰三年命录基后,授法曾孙禄世袭《五经》博士。到了弘治十三年,刘禄的孙子刘瑜为处州卫指挥使,生活比较顺利,子孙幸福。
总结:
刘伯温的次子刘璟,如果像他老爸一样变通一些,也不至于惨死。他虽然在才能上最像刘伯温,但在站队上不如刘基眼光犀利。刘基起初是元的进士,对元忠诚;后来成为元的逐臣,选择站队朱元璋成就了事业。刘伯温帷幄奇谋,在谋略上不比张良差,他助力朱元璋平定天下,功冠有明一代。刘伯温凭能力创下的功绩,让朱元璋感念,赞其是位难得的功臣,但凡是其子孙朱元璋都给予善待。刘伯温家族终及明朝200多年,总体来说混得还算不错。这皆因刘伯温的才能和对大明的忠心,福泽其后代子孙,幸福贯穿明朝始终。
-----
网友解答:
-----
1375年,退休在家的刘基仍旧难逃死劫,这一年初的时候,朱元璋派胡惟庸去“看望”刘基,刘基便最终撑到了五月而气竭。
胡惟庸一直都是刘基的死对头,在政治立场上,后人给他们列为两个不同集团的首领,胡惟庸是继李善长之后的淮西集团首领,刘基是浙东集团首领。而也正是这次“看望”,后来胡惟庸案爆发,连带曝出了刘基是被胡惟庸下毒致死的事情。而从刘基的死亡时间来看,胡惟庸下的可能是慢性毒药,刘基一直到五月才去世。
刘基在临终前,叫来了两个儿子,长子刘琏、次子刘璟,刘基说了很多话,除了把自己毕生之作留下来以外,还提醒二人不要让子孙后代学习“预言神算”的学问,以免召开祸患。而很多人把刘基临终的“肺腑遗言”当成野史,其实,这就是记载于《明史》中的内容:
八年三月,帝亲制文赐之,遣使护归。抵家,疾笃,以《天文书》授子琏曰:“亟上之,毋令后人习也。”
刘基告诫大儿子,一定要把《天文书》贡献给皇帝,但是不要让自己的后代学这本书,顾名思义,这本书必然是触及了皇位的底线,刘基此举,一是为了让朱元璋安心,二是让后代失去这种“招祸”的能力,如果刘基的一生不是因为“神算”,他也不至于仅仅是封伯,最重要的是,他在洪武朝,其实一直没有到达宰相之位,可他确实又有这个能力基础。
而最像刘基的,也最遗传刘基最多的,反而是刘基的二儿子刘璟。刘基告诉大儿子,该怎么样明哲保身,但是与二儿子说的却是为政之道,为臣之道,也预言了当胡惟庸落败之后、死后,朱元璋必然会问刘璟关于刘基的遗言,后来两件事果然都中了,一是胡惟庸在五年后被朱元璋处死,二是,在胡惟庸死后,朱元璋的确有怀念起了刘基。
当年朱元璋第一次看到刘璟,不觉惊呼,这果然是刘基的儿子啊。
刘伯温留下了自己的组多著作,都被后人整理在了《诚意伯文集》中,其实刘基真正留下了“预言”奥秘的书籍,有可能是给了天家,也有可能是毁掉了。在民间的野史中,刘基的《烧饼歌》是神化刘基的一首作品,《烧饼歌》中,最为传神的便是刘基所预言,二十三人个胡人乱朱元璋天下,朱元璋听后一惊,刘基再答:
“还是胡人二八秋,二八胡人二八忧
二八牛郎二八月,二八嫦娥配土牛”
《烧饼歌》因为是对答皇帝之语,所以内容晦涩隐藏,可是结合明朝灭亡后的历史来看,却发现刘基竟然说中了许多事情,例如二十三胡人,这指的,便是只有数十幅铠甲造反反明的努尔哈赤,而《烧饼歌》,也是把刘基推向了与诸葛亮并列,两个占据着“时代神算”名头的人物。
不过在刘基死后,刘基并不能用这种敏锐的判断洞悉力来决定子孙后代过得怎么样,不仅不能如意,而且还要如履薄冰。
刘基死后,长子刘琏袭诚意伯,他也如约把书交给了朱元璋,可惜的是,胡惟庸意图斩尽杀绝,在洪武十年,刘基死后的第二年,胡惟庸再次迫害刘琏,刘琏被逼着跳井自杀。而洪武十年,正是朱元璋重用刘琏这一年,刘琏任监察御史,江西参政,但是依旧被胡惟庸迫害。
自此,诚意伯出现了断层。
而二儿子刘璟却是学到了父亲的为人精髓,收敛着自己的光芒。
在长兄遇害的时间后,刘璟一直在抽空整理父亲的著作,可以说,刘璟之所以能保全自己直到永乐朝,这和他已经超越了父亲的“为人智慧”有关,虽然刘璟没有算,也没有预言,但是他让自己活得更好。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让刘璟再次袭刘基的诚意伯,而为什么诚意伯爵位断层十三年之久,此种原因让人不得而知。
对于袭爵,刘璟拒绝,并且让给了侄子刘廌,这个举动让朱元璋很是开心,而朱元璋为什么开心,这里的原因也是很让人耐人寻味,若是要说,大概就是因为刘璟有“自知之明”让朱元璋感到这个奴才听话懂事,于是让刘璟辅佐谷王朱橞,任左长史,而这个朱橞,也是后来打开城门放朱棣进来的人。
其实严格来讲,朱元璋死后,刘璟善终几乎没有了问题,刘璟一不在中央,二已经不学神算之术,朱元璋让他做自己的儿子的忠犬是最合适不过。其实建文帝、永乐帝都很敬重刘璟,但是后来朱棣要求刘璟一定要进京面圣,要的就是刘璟辅佐永乐帝,刘璟知道一去便不可再回来,如果真的再回来,也不再是这个刘璟。
因为刘璟早已经决定做个忠臣,与方孝孺一样,不可能辅佐朱棣。乡亲们都纷纷给刘璟做一顿饭,可见刘璟的人品必然是很好的,最后互相挥泪告别,果不其然,刘璟进京后,拒绝了朱棣,称朱棣为殿下,而他也发挥了与父亲当年一样的“预言”技能:
“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
后世朱棣的确篡位的名声背负了不知道多久,而刘璟最后竟然是为了自己的忠心买单,自杀身亡。当时有人希望牵连刘璟的家人,和方孝孺一样,把这条不听话的犬臣屠尽杀绝,但是朱棣有自己的分寸,不可能和父亲一样做这种事,最后才没有牵连刘璟家人。
后来朱瞻基追封了刘璟。
下狱,自经死。法官希旨,缘坐其家。成祖以基故,不许。宣德二年授貊刑部照磨。
刘基的两个儿子最后肯定不算是善终的,即便不学神算之术,依旧难逃权臣、君王压迫而死。而刘基的子孙后代就由刘廌这些人扛大梁了,可惜的是,刘廌其实在洪武三十年就又丢掉了诚意伯的爵位,被朱元璋以犯事的名义谪贬去了西北地区,最后又让他回来,但是爵位已经丢掉了。
诚意伯的爵位再次捡起,就到了嘉靖时期,,而朱元璋后代的子孙中,又只有刘瑜当官算不低,他也在嘉靖时期再次袭爵,但他已经是刘基的第九世孙了,距离刘廌被夺爵,已经过去了六代人了。
再到后来,刘孔昭作为最后一代诚意伯,应该说被提升了爵位,成为了诚意侯,可是这个时候的明朝政权已经风雨飘摇,自身难保了,爵位再高,也是拉拢人心的手段,一旦成功,鸟尽弓藏之事未必又不会再上演。
刘基作为元末一代传奇人物,其实他的结局,还有他的家族的结局是悲催的。在朱元璋崛起的时候,不可否认的是朱元璋重用的是李善长,可是刘基有着自己的特殊的才情,朱元璋也承认刘基这样的人,只能成为秘书类的人物,但却不可以做宰相,这说法看似贬低了刘基,其实本质就是不放心。
与其说刘基看穿了历史,不如说他看穿了朱元璋一家子人,朱元璋为人如何,我们后世有人追捧、诋毁,都不及刘基自己心中所认知的那个真相。
他知道他这样的人不得善终,即便躲来躲去,明太祖不是汉昭烈帝,而刘伯温也不可能是诸葛孔明,建文帝也不是刘禅,刘禅会尊诸葛亮为父,而朱棣对于刘基的后人也只会杀伐只在他的心意间。
大多数后代都已经没有历史可寻找,他们都住在这条历史的长河中,谨记着先祖的遗言,不学神术。
在1616年,刘基所预言的那个胡人,正带着兵马像这个腐朽的大明朝冲刺着,而不久后,雄关和城墙,会不攻自溃。
神州再次易主。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
网友解答:
-----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刘伯温与诸葛亮,已然成了智慧和权谋的化身,古代顶级大军师的代言人。
〈诸葛亮〉
二人在事业上各放光芒,在家庭上也颇有相似之处。诸葛亮得独子诸葛瞻时,年 47 岁,刘伯温有二子刘琏和刘璟,得长子时年 37 岁,二人可谓都是古代计划生育政策的杰出代表和坚定的拥护者。
无论是诸葛亮的 47 岁,还是刘伯温的 37 岁,放在古代还是今天,都绝对算得上是“老来得子”。大人物们都一心扑在工作上,家庭上照顾不周啊,可见成功还是有代价的,现今年纪轻轻就结婚生子的小伙伴们,不妨琢磨一下这二位先贤的生活轨迹。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公元 234 年,在第五次北伐途中,诸葛亮病逝于陕西五丈原,时年 53 岁。公元 263 年,在魏蜀决战中,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孙诸葛尚战死于四川绵竹,祖孙三代均死于国难!
相较于诸葛亮祖孙三代的悲壮结局,刘伯温父子的归宿也有些许类似之处。
诸葛亮和刘备,刘伯温和朱元璋这两对君臣,虽共同创业打拼天下,其实各是两代人。只不过刘备长诸葛亮 20 岁,刘伯温大朱元璋 17 岁。诸葛亮为蜀汉服务 20 多年,刘伯温也为朱元璋出谋划策达15 年之久。
1375 年,刘伯温染病,朱元璋派胡惟庸带御医前去问诊开药。俗话说“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刘博文照方抓药吃下后,病势更加沉重,不久便去世了,时年 64 岁。
大明王朝初期,朝廷上一直盘踞着两股政治势力,一是以李善长、胡惟庸为首的淮西集团,一是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两派多有争斗,各有胜负。但淮西集团人多势众,又是朱元璋的发家之处,故占有上风。
因此后人认为是胡惟庸借机毒杀了政治对手刘伯温,也有人认为乃是朱元璋所授意。
刘伯温病势日渐沉重,便委婉地将胡惟庸之事告知朱元璋。朱元璋却并没有重视,只是宽慰了刘伯温几句,刘伯温感到十分寒心。
自知时日无多,临终前刘伯温让儿子向朱元璋上一本天文书,并要求刘家子孙以后不得学习帝王之术,远离朝堂和政治。只不过刘伯温的美好愿望最终落空了,毕竟入世做官居于庙堂是儒家知识分子的终极追求,也是每个人所心向往之。
刘伯温的长子刘琏,跟着父亲的老路走上了监察岗位,自然与以胡惟庸为首的淮西集团针锋相对。1379 年,被胡惟庸党人所胁迫坠井而亡,时年 31 岁,此时距刘伯温去世仅四年时间。
刘伯温次子刘璟,有才学,懂军事,颇得朱元璋的赏识。朱元璋也常邀请刘璟等功臣子弟入宫陪侍,君臣之间相处的还算融洽。
建文帝时,刘璟依然在朝为官。在“靖难之役”中,为建文帝手下将领李景隆帐下做事,只不过李景隆并不采纳刘璟的谋划,最终兵败。后来刘璟又上书建文帝,也不被建文帝所采纳,最终辞官回家。
1402 年,经过 4 年的“靖难之役”,燕王朱棣成功上位。朱棣看中刘璟的才学,召其入朝,刘璟不从,朱棣派人将其逮捕。刘璟入朝后面见朱棣,只称殿下不称万岁,并声言百世之后,朱棣难逃一个“篡”字。朱棣大怒,将其下狱,刘璟在狱中自杀,时年 52 岁。忠于旧主,不改初心,颇有方孝儒的风采!
刘伯温及其长子都算是死于胡惟庸之手,次子死于永乐帝朱棣之手。孙子刘志在朱元璋时期在朝,因父兄相继死于歹人之手,朝廷上奸臣当道,愤而辞官回家,不问世事,于永乐朝去世。
刘伯温的名头很响,在民间的知名度也较高,但在朱元璋一朝,官位和爵位并不显赫。
只得了一个“诚意伯”的伯爵,既无法与封了公爵的李善长、徐达、李文忠等人相提并论,甚至连个侯爵也没有。
朱元璋虽常常称赞刘伯温为“吾之子,房也”,与张良相比。但想想当年刘邦让张良从全国最富饶的齐地选择 3 万户作为自己的食邑,这是多大的手笔!只不过张良没有接受而已,但总归还得了一个“留侯”的侯爵。好比如今很多公司老板,夸夸其谈,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打嘴炮什么都可以,但要实质上的升职加薪,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有明一代,刘伯温后人虽有多次袭爵,也多次被夺爵。直至明朝覆灭后,南明小朝廷时期,刘伯温后人刘孔昭才被升封为“诚意侯”。从小小伯爵到区区侯爵,刘氏后人从明初到明末,用了将近三百年时间,让人唏嘘。
观摩了刘伯温及其后人二三百年间的起起伏伏,风风雨雨,不知如今拼搏奋斗在职场中的小伙伴们,作何感想?
-----
网友解答:
-----
刘伯温临终前,看得很透彻,也知道自己死后将给子孙留有遗患,于是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再学“王佐之术”,可是两个儿子自视甚高,实在没有听进去,最终辜负了刘伯温的期望,没有逃脱惨死的命运。
刘伯温的心病
1375年正月,刘伯温感染了风寒不能上朝,太祖朱元璋派丞相胡维慵前去探病。同去的御医开完药,刘伯温吃后,不见好转反而更重。
同年二月,刘伯温觐见朱元璋时,向他禀告了胡丞相探病时的情景,以及服药之后,身体的病情愈加沉重的事实。
太祖听后,笑着宽慰他安心养病,丝毫没有谈及胡维慵之事,刘伯温心中有数,颇为心寒。
到了三月份,刘伯温写了奏折请求告老还乡,朱元璋准奏。因身体无力,由大儿子刘琏护送,由京师返乡。回到老家后,刘伯温拒绝请医问药,只是等待最后的时刻到来。
临终嘱托
刘伯温自知时日无多,临死之前,把两个儿子叫到床前交代后事。刘伯温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刘琏有文才,喜欢吟诗作词;二儿子刘璟“喜谈兵,究韬略”颇像自己。
因此,刘伯温对二人的要求也不同:
1、大儿子刘琏会继承自己诚意伯的爵位,他让大儿子拿着一本奇书,在自己死后,上交太祖,并嘱咐子孙不得学习这门学问。本意是不要参与朝堂纷争,老老实实做个无权贵族即可。
2、小儿子刘璟初露锋芒,肯定不甘心平淡的生活。因此,他写了一份遗表,吩咐刘璟在胡维慵下台之后,再交给太祖,劝谏皇帝施政应宽柔与刚猛循环相济,建明律法、仁厚治国等。
刘伯温预计当朱元璋看到这份密奏时,会感念他的功绩,酌情照顾他的子孙。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费尽心机地安排,两个儿子也没落个好下场。
刘琏之死
刘伯温自己怀疑是死于胡维慵的下毒,而大儿子继承爵位不参与政事,应该能躲过一劫。谁知,天不遂人愿。
1379年,也就是刘伯温死后的第四年,刘琏升任江西布政司右参政,在任期间没有逃过胡惟庸一党的迫害,自己堕井自杀。
刘璟之死
刘璟确实有才,因平定叛乱获得朱元璋的赏识,授閤门使,赐“除奸敌佞”铁简,命其“百官不法,持此纠正”。
后来,升迁至谷王府左长史,同时可监督肃、辽、燕、赵、庆、宁六王府事。当朱棣靖难时,献平乱计十六策,惠帝命其辅佐李景隆北伐,可是草包主帅根本不听他的意见。
1400年,京城危急,刘璟带病进京,再献《闻见录》陈述怎样平灭藩王之乱,可是惠帝受庸臣蛊惑根本听不进去,刘璟见大势已去,遂弃官归隐。
1402年,朱棣登基后,爱惜刘璟的才能,便诏刘璟入京为官,刘璟誓死不从。朱棣大怒,把他抓到大牢中,刘璟说了一句“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个‘篡’字。”后,自缢身亡。
在此之后,刘伯温的子孙繁衍到明朝中后期才慢慢恢复了官爵,之后再也没出过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
------------------
推荐阅读:
上一篇:有哪些适合发朋友圈的句子?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