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对待太子问题,为何朱元璋和康熙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同样是对待太子问题,为何朱元璋和康熙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
网友解答:
-----
朱元璋有26个儿子,其中24个长大成人。太子朱标为皇长子。
康熙有35个儿子,其中也是24个长大成人。太子胤礽为皇次子。
他们俩都是比较能生孩子的皇帝,而且皇子的存活率也是比较高的(这方面朱元璋略胜一筹)。可是他们俩对待自己选出的太子,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朱元璋希望太子朱标能早点接班,所以很早就开始培养太子,而且他对太子倍儿放心,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
可是康熙对自己的太子胤礽,却两次废立,完全不相信自己的太子,搞得好像太子胤礽是隔壁老王家的孩子似的。
为啥会出现这种状况?这就要看看,两位老父亲是怎么看待自己的这些儿子的了。显然朱元璋比康熙更加专一。
朱元璋的所有安排,都是围绕太子朱标进行的。
1355年,朱标出生,1364年,击败陈友谅以后的朱元璋,被推举为吴王,
同年朱标被册封为世子,这一年朱标才不过10岁。也就是说,从这一年开始,朱元璋就已经打算正式培养朱标了。
等到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做了皇帝以后,朱标直接被封为了太子,这一年朱标14岁。
此后长达25年的太子生涯,朱标一直都是朱元璋心心念念的接班人。
那么朱元璋是怎么给朱标铺路的呢?他的想法很奇特,那就是将朱标培养成为一个治国型的人才,而将其他皇子培养成戍边型的军事人才。
比如说燕王朱棣、宁王朱权,说实话他们读的书实在是有限,让他们治国铁定是有困难的。这就是朱元璋比较鸡贼的地方。
他认为其他儿子们都只懂得军事,就不可能跟朱标相抗衡了。所以后来等到朱标死了以后,老朱才慌了,他忘记培养一个备选方案来做接班人了,以至于那帮儿子全都是在马背上打天下的货色。
老朱知道这些儿子成为接班人的后果,所以他这才选择了孙子朱允炆做接班人。
一张白纸可以慢慢涂抹,可是一张油画就很难更改了。显然那个时候,朱元璋的其他儿子已经定型了,而朱允炆还可以花点时间培养。
为了让朱标展现出兄友弟恭的品德,老朱也没少给太子朱标创造机会。
每当其他皇子犯了错,老朱都会各种痛骂,甚至扬言要宰了他们。然后站在一旁的朱标,自然就有了给弟弟求情的机会,从而让弟弟们对他俯首称臣。
老朱是真的用心良苦啊,毕竟培养了近30年的太子,他不可能轻易放弃的。或许是投入的精力太多,所以老朱才会更加执着。
康熙见异思迁的品格,决定太子胤礽的厄运。
康熙皇帝的原配夫人赫舍里皇后难产去世,康熙为了给媳妇儿一个交代,所以把她生下的胤礽立为皇太子,这一年胤礽才不过2岁。
从这件事来看,我们就知道,康熙对立太子这件事,过分随意了。
清朝是没有立嫡长子这种说法的,他们立贤不立长,可2岁的娃娃贤在何处呢?可见康熙有点意气用事了。
伴随着康熙的儿子多了起来,康熙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他开始关注其他儿子们的表现,发现一个比一个优秀啊!笑得老父亲合不拢嘴!
第一,最早进入康熙视线的是皇三子胤祉。
这小伙子长得俊。
光长得俊也就算了,这小伙骑马射箭的水平也很高。除了这一点以外,这小伙读书写字的能力也很强!
康熙当时的心态是:
我滴个天啊!为啥老天爷如此眷顾我?给我生下了这么优秀的一个儿子?
再回头看看太子胤礽,康熙不免一脸黑线。
第二,此后进入康熙视线的是皇四子胤禛。
这小伙子一本正经,始终板着个脸,不怎么讨喜。可是用着用着还真的挺顺手,因为他敢得罪人,而且很会做事。
康熙的心态又发生了转变:这个娃娃将来必然是我大清朝的福星,能让他做接班人就好咯,我想怎么造就怎么造,反正有这么个儿子给我善后。再看看太子胤礽,康熙叹了口气。
第三,后来进入康熙视线的是皇八子胤禩
。
这孩子的特点很明显,那就是人缘很好。这就跟康熙比较像了,朝中全都是给皇八子胤禩说好话的官员。
康熙心里又一想:
这孩子可真想我啊!绝对不是隔壁老王家的,如果能把大位传给他,岂不是让我又重新当了一次皇帝?
再看看太子胤礽,直接想一脚踹飞了。
第四,最后进入康熙视线的还有皇十四胤禵。
这孩子年富力强,军事才能特别突出。康熙当时已经年迈,而胤禵才30岁出头,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犹如当年的康熙。
康熙不免叹了口气:
这孩子跟我当年一模一样,如果他能做皇帝,将来一定可以像我一样,把大清朝带向另一个辉煌。
此时的胤礽,已经被康熙给废了。
现在我们能明白为啥康熙对太子胤礽的态度,和朱元璋完全不同了吧?
康熙的这帮儿子们,不断在父亲面前表现自己优秀的一面,使得老实巴交的太子胤礽,成为了活生生的一块背景墙。
康熙是这个也喜欢,那个也偏爱,所以在爱不过来的情况下,只好先把那个不怎么起眼的太子胤礽给丢出去了。
总结:康熙的儿子,整体质量高于朱元璋的儿子。
朱元璋对儿子的培养方式很简单,老大做太子,其余的给他驻守边疆。所以其他儿子都偏重于武略,没什么文韬。
可是康熙对儿子的培养就不同了,他把每个儿子都打造成了治国的优秀选手,以至于九龙夺嫡的任何一位皇子拉到其他时代,都能成为明君。
这就是差距所在,康熙的选择太多,所以康熙看不上太子胤礽。而朱元璋从一开始就杜绝了多重选择,只取一瓢饮,自然就更重视太子朱标了。
至于很多人说,朱棣治国不是也不错吗?他不是开创了永乐之治嘛!其实笑笑就好了,
朱棣纯粹就是个喜欢打仗的人,他做了二十多年皇帝,一直都是他儿子监国太子朱高炽帮他管理国家。朱棣这哥们,没事儿就喜欢带着大军到塞外打一仗,以至于最后自己还在出征途中挂了,这都是朱元璋当年培养后的结果。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
-----
网友解答:
-----
朱元璋和康熙都是皇帝,但是他们在对待太子的问题上,是截然不同的做法。
朱元璋对太子朱标非常信任,他让朝中最重要的文武大臣,都去辅佐太子朱标,让他们当朱标的老师。要知道,大臣们交接东宫,历来是很忌讳的。但是朱元璋一点也不忌讳,反而巴不得朝中的大臣们,尽早的和朱标取得联系。不仅如此,他还多次提早把宫中的大事情托付给朱标,让朱标去处理,显示出一副想要尽早传位给朱标,提拔朱标当皇帝的心思。由此可见,朱元璋对朱标,确实是一点都不设防的。
康熙则完全不同。康熙虽然在很早的时候,就把胤礽立为太子。但是他一直提防着胤礽,害怕胤礽夺取了他的皇位。他曾经两次废掉胤礽的太子之位,说白了。之所以要废胤礽,其实就是因为胤礽想要染指权力,提早上位。这使得康熙非常担心,所以要把他踢下去。而且康熙不仅仅是提防胤礽这一个儿子,其他儿子,他也很提防,当他第一次废掉胤礽的太子之位的时候,他让大臣们选一个合适的人起来,当继承人。大臣们当时一致推荐八王子胤禩。这个推荐让康熙极为担心,因为他看出,胤禩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所以,他不但没有传位给胤禩,而且还对胤禩一顿臭骂,并取消了胤禩继承皇位的资格。
(朱元璋)
那么,同样是皇帝,为什么在对待接班人的问题上,有这么大的区别呢?这不是很矛盾的一件事情吗?作为皇帝,究竟应该极力培养太子,还是应该提防太子夺取自己的皇位呢?
其实,朱元璋和康熙对待接班人的不同态度,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两人的做法并不矛盾,而且是恰如其分的。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于他们各自的处境不一样,面对的矛盾不一样。
朱元璋是开国皇帝,对于他来说,他最担心的,是自己的江山能不能够在他们老朱家里延续下去?因为,毕竟他的那帮兄弟出生入死,帮助他一同获得了天下。那些兄弟都是从刀口上舔血走过来的,他们觉得自己的功劳,是非常大的。对于朱元璋当皇帝,而他们当大臣这件事,心里是不太服气的。如果朱元璋对他们很好,他们也许也不会什么,但是一旦他们感觉朱元璋对他们不好,有点针对他们。他们心里可能就会不服气,说不定就会反抗,说不定就会造反,就会夺取他的江山。
(朱允炆)
朱元璋如果活着,那些大臣们心中虽然可能有不满,可能有不轨之心,但是碍于朱元璋的存在,他们也不敢怎么样?但是一旦朱元璋去世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他的儿子们在打江山的过程中,并没有建立什么功劳,也并没有建立什么威望,那些老臣们更加不会把朱元璋的儿子们看在眼里。
所以朱元璋急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建立儿子们的威望。只要儿子们有了威望,那些大臣们就会听从他儿子的。因此,朱元璋才会把朝中的文武大臣都送给他的儿子朱标,让文武大臣都成为朱标的亲信。
后来,朱标过早去世,朱元璋把朱允炆提拔起来。那时候,朱允炆太小,朱元璋不可能采用他培养朱标的模式,培养朱允炆。因为已经来不及了,培养不起来了。所以,他才会杀掉蓝玉等有功大臣,拔除危险,以此来确保朝廷稳定。
(康熙)
康熙皇帝情况大不一样。康熙当皇帝的时候,江山已经非常稳固。作为政治势力来说,朝中大臣根本就不是皇族的对手,他们只是皇族的依附对象。因此。那时候的主要矛盾,就变成了皇族内部的矛盾。而所有皇族之间的矛盾中,最大的矛盾。就是皇帝与太子之间的矛盾。皇帝是掌权者,太子是潜力股,皇帝虽然是掌权者,但是他由于年纪大了,随时都可能去世。太子虽然是潜力股,但是他会是将来的皇帝。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大臣都会权衡,究竟应该倚靠皇帝,还是倚靠太子呢?
当康熙皇帝觉得大臣们已经抛弃了她,倚靠太子的时候,康熙皇帝必然会非常担心,所以才会在立太子的问题上非常谨慎,并且犹豫不决。她想要确立太子,但是,又怕太子掌权,从而夺取了他的权力。所以,他两次把胤礽立起来,最终又把他给废了。而且直到去世,他都没有再立太子。这都是康熙皇帝心里犹豫不决的情况造成的。
总之,朱元璋和康熙之间,因为所处的时期不同,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不一样,因此,他们在对待太子的态度上,也是不一样的。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等)
-----
网友解答:
-----
向敬之
康熙帝对朱元璋是顶礼膜拜,南巡过金陵,专程至孝陵致祭,并御书礼赞朱元璋“治隆唐宋”!
朱元璋在择储上,坚持合乎儒家宗法制的嫡长子皇位继承者,这受到了满朝文武的赞赏和支持。然康熙实行嫡长子皇位继承制,却是改变满人立贤立爱的旧俗,尝试推行汉人的继承制度,遭到了满洲统治阶层的集体抵制,不但诸皇子心有不甘,就是入选储君的胤礽也有抵触情绪。
朱元璋高度重视对皇太子朱标的教育,为之准备了一大批重臣名士作为东宫辅佐团队。而康熙虽然成立的詹事府,为太子属官,但真正成为太子得力辅佐的,只有沾亲带故的权臣索额图,而且索额图并非康熙公开指定为太子辅臣的。
朱元璋加重太子权限,命其理政监国,同时将其他皇子分封藩地,在储权争斗中不能构成为太子的威胁。而康熙重视皇太子时,除了在仪注和享受上采取放纵的态度外,同时加强其他皇子教育,命他们参与朝政,分领旗务,导致诸成年皇子对储位甚是觊觎,不惜兄弟相残。
康熙幼子生病,太子胤礽漠不关心,甚至动不动就惩罚兄弟,大失人心。而朱元璋的儿子犯错,太子朱标主动为之求情,获得了诸弟的尊重和敬爱。
当朱标病逝,朱元璋曾考虑改立朱棣,但被儒臣谏阻后,还是依循嫡长子皇位继承制,册立朱标之子为皇太孙。虽然最后导致了朱棣发动靖难一役,但是朱元璋立下的是关于皇位传承的政治规矩。而康熙两度废黜胤礽,幽禁居所,又重视其他诸子,组成了新的权力中枢,结果来不及实施秘密建储计划,导致皇四子意外入选,而对其他皇子展开了一系列无情的迫害。虽然雍正即位不久,推出秘密建储,那也是为了防患明枪暗箭的不虞之需。
-----
网友解答:
-----
謝邀:
朱元璋对待太子就是让他体味民间疾苦,
让他了解到民生民情,這样他才会感同身受,
处理政务会比较仁慈。
并且太子十几岁了才开始学习。由此使胤礽
养成了养尊处优,恃宠生娇的性格。所以不同
的教育方式,塑造了不同的人格,胤礽最后被废,
康熙也难辞其咎。
-----
网友解答:
-----
朱元璋与康熙都是历史上享有盛誉的君王,但是他们二人的太子都没有坐上龙椅。朱元璋皇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康熙皇太子胤礽被两立两废,最终软禁到死。
实际上,朱元璋与朱标在对待皇太子的态度上也有差别,但这种差别是长期以来各种情感积淀而成的,并非一蹴而就的喜欢或不喜欢。所以,爱是会消失的,尤其是经历过时间磨练后。
朱标是朱元璋与马皇后之子,众皇子中序齿最高者。朱元璋十分喜爱朱标,不仅是由于嫡长嫡出,还有朱标过人的政治才能与突出的人格魅力。而朱元璋更是下了血本的将朱标作为继承人培养。只可惜天不假年,朱标早逝,朱元璋痛断肝肠。
康熙与胤礽的关系看上去就没有朱元璋与朱标父子如此融洽,其实这也并非假象。朱标是经历过雨雪风霜历练而出,是由朱元璋在战争与政治中亲自把关而成长起来的嫡长子,相比来说,胤确实从温室中长大的花朵,经不起雨雪风霜。
胤礽是康熙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的次子(长子早夭),赫舍里氏乃为康熙首辅索尼之孙女,权臣索尔图之女,他们家族几乎贯穿了康熙朝前中期。赫舍里也是深得康熙喜爱,却在诞下一子后难产而死,此子便是胤礽。
康熙怀着对赫舍里氏的无限怀念与对赫舍里家族的拉拢,刚满周岁便被册封为皇太子。胤礽的表现也并没有电视剧中表现的那么不堪。现实中的胤礽能文能武,监国时期政绩不俗,为康熙减轻了出征压力。只可惜,胤礽所处的环境太过于恶劣,大爷党、三爷党、四爷党、八爷党、十四爷党相互碾轧排挤,明争暗斗,胤礽处于众矢之的,压力空前,还时常被夺嫡势力下圈套,最终招惹康熙厌恶,一次被废。
只能说,胤礽没有像朱标那样在众兄弟面前展现出绝对的统治力与人格魅力,反而是让有能耐的皇子有了取而代之之心。
用康熙的原话来说,胤礽第一次被废只是康熙对他的试炼,让他有能力成为一国之君。结果,一次被废而复立的胤礽,不仅没有谨慎行事,反而与多嫡派大打出手,并且一度抱怨于康熙。这可能就是烂泥扶不上墙的最好解释吧。最后,心灰意冷的康熙决定二次废黜太子,并重新寻找继承人,胤禛得以多颖而出。
如果单从两立两废上得出康熙不疼爱、不善待太子的结论,这是过于表象化的结果。相反,康熙能够做到废而再立,正好可以体现康熙对胤礽的看重与疼爱。几番容忍,只为能把胤礽保护下去,只可惜,胤礽在九子夺嫡中颓势明显,表现很是糟糕,康熙总不能因以己之所爱而断送大清朝的前程,故胤礽之废,是必然的结果,康熙态度的转变也是胤礽一手造成,在漫长的时光里消磨了仅存的爱意。
-----
网友解答:
-----
两位皇帝不一样,一位是开国皇帝,一位是守成皇帝。说来也有意思,康熙南巡到了南京,还去拜谒了明孝陵[祈祷][祈祷][祈祷]
-----
网友解答:
-----
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是他的嫡长子,康熙的太子胤礽,也是他的嫡长子,这两位太子不仅下场截然不同,其各自父亲对他们的态度也大不相同,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呢?
朱标和胤礽,都是在第一时间被名正言顺地立为太子。朱元璋称帝之后,立即立朱标为皇太子;康熙在赫舍里皇后生下嫡子胤礽之后,也是立即宣布立为皇太子。从礼法上说,朱标和胤礽都是嫡长子,是最合法的皇位继承人,但事实上两个人最后都没能坐上龙椅,不过其中的原因大不相同。
朱标之所以没能继位,是因为他在去陕西巡察后生病,死在了朱元璋的前面;胤礽没能继位,是因为他在漫长的太子生涯中,逐渐失去了康熙的欢心,两次被废,最终囚禁至死。
朱元璋和康熙,都是千古明君,一代大帝,为什么在对待太子这个问题上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明朝和清朝管理皇子的制度不同。
明朝的制度规定,除太子外,其余的皇子到了一定年龄就要到自己的封地去,称为“之国”或者“就藩”。太子作为储君,在京师陪着父皇,一边学习治国理念,一边打造自己的班底。如果父皇外出巡视,那么就由太子坐镇京师,处理相关的国家事务。
朱元璋有26个儿子,长大成人的24个,除朱标外,其他儿子都被朱元璋分封到全国各地,镇守一方,只有太子朱标坐镇中央,遥控四方。这样一来,能参与国家大事决断的,就只有太子一人,其他兄弟作为藩王,不奉命不得擅离封地,别说参与朝政,就是兄弟们之间想相互通个气都很难。别忘了,古代没有电话,地方上的藩王想要得到京师的消息,只能靠人骑马传递,效率很低。
举个例子,明成祖朱棣死后,应有太子朱高炽继位,但朱棣的次子朱高煦也想争一争,可是他的封地在乐安,距离北京比较远。当朱棣的死讯传到北京时,朱高煦安排在北京的探子,发现了京师的种种异常,令人骑马回去汇报给朱高煦,朱高煦由此推断出父亲朱棣去世的消息,想要来北京争位时,朱高炽已经宣布继位了。朱高煦因此错失良机,失去了争夺皇位的机会。
所以,明朝的太子一旦确立,往往地位都比较稳固。朱标作为朱元璋的嫡长子,深受朱元璋的信任,其他皇子很难影响
而清朝对待皇子的制度则和明朝恰好相反,清朝吸取了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取建文帝皇位的教训,将所有皇子都圈禁在京师,非奉命不得外出。
应该说,这种制度避免了藩王起兵造反的问题,可也造成了其他皇子攻击太子的隐患。
康熙共有35个儿子,长大成人的也有24个,其中和太子胤礽年龄相仿的,至少有十二三个,有争夺太子之位野心的皇子,也有六七个。这些皇子和太子一样,居住在京师之内,所接触的人和事和太子并没有太大区别,所以太子在人事和政事上,和其他皇子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更重要的是,大家都住在一起,相互之间的一举一动都在对方的眼皮子底下,凡事很难做到保密,太子作为储君,更是受到所有兄弟的瞩目。在这种情况下,太子的言谈举止但凡有一点不恰当,都会被无限地放大,更何况还有部分皇子故意栽赃陷害太子。太子所犯的所有错误,都会在第一时间汇报给康熙。时间一长,康熙如果总是听到对太子不利的言论,自然会逐渐不喜欢太子,当这种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加上一个合适的契机,就会废掉太子。
所谓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太子在众多兄弟的围攻之下,纵然百般小心,往往也防不胜防,被“打倒”几乎就是必然的事情。
为啥康熙之后的清朝皇帝都不再公布太子,就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只要公布出来,大概率这个太子就要“倒霉”。
康熙的太子胤礽,其实就是这么被废的。诸位皇子别有用心,动不动就在康熙面前说胤礽的坏话,使得康熙对胤礽逐渐不满,训斥的时候多,夸奖的时候少。胤礽失宠,自然免不了发些牢骚,或者急于巩固自己的地位,拉拢朝中大臣,这样就更加引起康熙的猜忌和不满。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就算是亲密无间的父子关系,也经不住消磨,最终分道扬镳。
朱标和胤礽,两相比较,你就会发现,由于明清制度的不同,朱标独自陪在朱元璋身边,父子之间的感情越来越好,甚至朱标有时候违背了朱元璋的意愿,两人也能会事后迅速“和好”。胤礽和康熙的关系,则因为众多兄弟的挑拨和陷害,越来越差,即便两人之间发生的是“误会”,也会被其他皇子有意地放大,父子关系必然恶化,直到决裂。
除此之外,朱元璋和康熙的个人性格,也是他们对待太子态度不同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一位非常残酷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发生了“明初四大案”,被杀者十几万人,基本都是官员及家眷。但是,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却十分宽容,而且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朱元璋的次子朱樉在封地无恶不作,甚至制作皇后的服饰给宠妃邓氏穿,还把自己房中的床做成五爪龙床,这在古代是典型的“大不敬”之罪,但朱元璋下令将邓氏处死,却只是对朱樉训斥了一番了事。
朱元璋的第十子鲁王朱檀,娶了开国功臣汤和的女儿,两口子听信了无良道士的胡诌,要用一百个八岁男童做药引,练就长生不老的丹药,甚至不顾皇家的体面直接去抢孩子,当地民怨沸腾。朱元璋知道此事后,气得七窍冒烟,派人将鲁王夫妇押解进京,但最终结果鲁王妃被处死,朱檀只被处以髡刑(剃光头)。
国子监生员叶伯巨上书指出藩王分封太过,必有隐患,朱元璋大怒,“小子间吾骨肉,速逮来,吾手射之!”最终叶伯巨死在狱中。
可以看出,在朱元璋眼里,第一,自己的儿子们是不会犯错的,第二,如果自己的儿子们犯了错,那也一定是被别人蛊惑了,第三,任何人不能离间他们的父子感情,否则杀无赦。
康熙大帝则和朱元璋完全不同。康熙是一个很博爱的人,他的儿女虽然很多,但是他爱每一个儿女,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喜爱,任何一个孩子生病,他都恨不得以身代之,任何一个孩子夭折,他都感到十分悲痛。
可是,
康熙的爱是有前提的,那就是绝对不能威胁他的皇位,
一旦有了这个苗头,那么该打击的打击,该圈禁的圈禁,即便是已经成了太子,也可以毫不犹豫的废掉。因为康熙虽然也是一代明君,但他的天下毕竟是继承来的,而不是像朱元璋那样打下来的,在保住皇位这个问题上,康熙缺乏朱元璋那样的信心。
朱元璋杀功臣,是为了给儿孙们扫清障碍;康熙杀大臣,则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两者看似相同,其实大有区别。
因此,朱元璋信任太子,而康熙猜疑太子。
-----
网友解答:
-----
朱元璋是放牛娃打下天下的开国皇帝,对来自不易的江山格外用心,很早就立了朱标太子,花大精力培养他。而朱标是在战火中生长起来的,为人善良而仁义,虽然也曾劝阻父皇少杀功臣,惹急过朱元璋,但太子之位一直不可动摇。
爱屋及乌,朱标病死后,朱元璋继续立朱标之子为继承者(建文帝)。
康熙及子女都是从小在皇家林园长大的天之娇子,不似朱标经历过战争的洗礼,了解百姓疾苦,生性善良。个个骄横丶生活不检点,才造成太子几度被废和更换。最后,直到康熙死后,众大臣才拿到康熙临终遗嘱"立于四子"雍正为帝。还有人不信,本应是"立十四子"为帝,被人为篡改了。孰真孰假,史家自有定论。
朱元璋培养太子用人不疑,而太子也是身无旁骛自律自尊。而康熙皇帝在位六十年,太子都憋不住了,都花心随心所欲干私活,甚至越轨出绯闻,让大帝怒不可遏废了重立。如此反复,竟在生前无人知晓会是那一位。这样,才有了人怀疑"立于四子"应为"立十四子"的偷梁换柱了。
-----
网友解答:
-----
因为一个姓朱,一个姓康呀。
-----
网友解答:
-----
各人出生不同!朱元璋是讨饭出生!康熙出生帝王之家!康虽然算个好皇帝!但注重权力!朱不错皇帝他懂人心!以心交心!以心换心!信任自己的人!也是一种策略!防止后院起火!以巩固自己权势!高明!
-----
网友解答:
-----
在中国几千年的王朝更替中,皇帝与太子虽为父子,现在很多情况下关系显得脆弱而敏感,有被废的太子,有被逼宫的皇帝,甚至还有被杀的储君。这样的戏码不断上演,不断重复,但也有例外,比如朱元璋对他太子朱标就十分放心,但也有十分严重的,比如康熙的九子夺嫡,处处提防太子胤礽夺权。
那么为何同样是父子,同样是皇帝与太子,朱元璋与康熙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呢?那是因为以下三点原因。
一:夫妻感情是所有家庭关系的基础,帝王之家也不例外
朱元璋(1328年-1398年)和原配马皇后(1332年-1382年9)的感情十分好,并且马皇后是在朱元璋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红巾军小头目的时候(1352年),便嫁给了他一起共患难,期间还多次帮助朱元璋度过危机,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内助,马皇后本人也兼具了中国传统女性的诸多美德,堪称母仪天下的典范。
而夫妻感情是所有家庭关系的基础,用夫妻双方的感情牢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才会稳定,这一点其实帝王之家也不例外。所以朱元璋和马皇后稳固的感情关系,是太子朱标(1355年-1392年)的储君位置十分稳固的重要原因。
回顾中国历史,我们会发现,在历朝历代中,太子被废,甚至储君被杀,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皇帝喜新厌旧,导致前任妃嫔或者皇后所生的太子,被冷落,被抛弃。这一点甚至可以追溯到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时期,当时的周幽王废掉太子,其原因便是皇后年老色衰,老皇帝喜欢上了年轻貌美的新人。
老皇帝和新人生下孩子后,老来得子的喜悦,有可能促使老皇帝萌生立小儿子当储君的想法,这种想法一旦产生,原先太子便成为了眼中钉,肉中刺,被废或者被抛弃,只需要一个莫须有的理由。曾经痴迷于卫子夫美貌的汉武大帝,在卫皇后年老色衰以后,便开始宠幸新人,甚至还默许手下人栽赃嫁祸自己的亲生儿子,只因为他想立和钩弋夫人小儿子当太子。虽然汉武帝在事后有些后悔,但由此可见,夫妻关系的破裂,是历朝历代太子妃的重要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看,康熙(1654年-1722年)时期的太子胤礽(1674年-1725年),还要比之前提到的太子更惨,因为他的母亲赫舍里氏(孝诚仁皇后)在生下孩子后便难缠死掉了,纵使年轻的康熙与胤礽的生母,也就是当时的皇后感情还算好,但架不住物是人非,时间冲淡感情,从中年到老年,康熙在身边的莺莺燕燕中,对赫舍里氏的感情自然就越来越浅,取而代之的是对新人的好感,以及对幼子的喜爱,此消彼长之下,皇帝对太子的信任就越发寡淡了。
二:康熙虽然很厉害,但还无法与开国皇帝朱元璋相比,强大是皇帝让权的信心来源
康熙虽然算得上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英明君主,不过单就对权力的掌控上来说,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还是无法相比的,尤其是在与文官的博弈和对军队的掌控方面,康熙有着先天的劣势。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全国百废待兴,尤其是一度被元朝停掉的科举制度,几乎是从头开始,这就意味着全国大部分官员都是新官上任,或许我这么说不够直白,那我换个方式表达。明清两朝一直备受诟病的就是文官结党营私,其中结党很大一部分来自师生关系,早在唐代,科举中进士的考生往往都会将主考官视为自己的恩师、座师或恩门,并且自称门生,有这一层关系存在,官员很容易结党营私。
虽然宋朝以后,最后一门殿试被赵匡胤改为皇帝皇帝当主考官,中了进士的考生就成了皇帝的学生,自然无法滋生结党营私的嫌疑,这也是后来所谓的天子门生的由来。但在殿试以外的考试,一就不得不为人官员担任主考官,可就制度下的“恩师”依旧存在着,只不过被削弱了而已。
我们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不需要为此烦恼,因为时间太短,这股势力尚在恢复中,所以朱元璋在与文官的几次博弈中,占有先天优势,这些书生还掀不起什么大浪。反观康熙时期,文官集团就已经开始抬头了,加上康熙是少年天子,权力一开始就不在他手中,在与文官的几次博弈中,都不得不全力以赴,绞尽脑汁,甚至还不惜用些阴谋诡计。
在对军权的掌控方面,康熙更是完败给创业皇帝朱元璋。要知道明朝初年,全国上下握有实权的将领,都是朱元璋一手带起来的,即使朱元璋让太子监国,让出一部分权力给储君,朱元璋对军队的掌控力依旧强大,些许浪花掀不起什么乱子。
而且朱元璋也是历史上典型的强势皇帝,在生杀与夺上从不手软,上到权倾朝野的宰相,下到数位边关的将领,天然的对朱元璋便有一种畏惧,想要造反更是想都不敢想,在这样大环境下,给太子朱标一部分权力就无伤大雅了。
三:太子朱标死的早,死得好死,而胤礽活的太久了
中国民间有种说法,叫做死得好死,人们对“死”这件事如此看重,所以很多人骂人都会说一句“不得好死!”来诅咒对方。
按照好死的标准,英年早逝的朱标绝(不到40岁)对算的上是好死的典范。因为在太子朱标死后,不仅父亲兄弟们怀念他,很多臣子百姓也都将朱标当做将会成为一代任君的太子,进而对他的早逝滋生出一种惋惜之感,也让后人眼中的太子朱标,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人。
但如果太子朱标活的时间长些,故事的结局可真是有点说不准了。
反观康熙的太子胤礽,就明显活的太久了,要知道康熙本人就是一位在位时间很长的皇帝,而直到康熙去世,已经是废太子的胤礽还活着呢。对于亲情,时间往往是最好的发酵剂,但在权力场中,时间却是滋生怀疑的最佳土壤。
所以纵使太子胤礽在最初的时候表现积极,人见人爱,但到了后期,大臣们与康熙博弈时,太子胤礽就成了兄弟们的眼中钉,康熙的肉中刺。对于这点我们可以用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来描述一番: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套用一下便是:胤礽恐惧流言日,朱标谦恭未篡时。
以上三个原因,正是导致朱元璋和康熙,在对待太子这个问题上的差别。不得不说,生在帝王之家不容易,做个大家都满意的好太子,更不容易。
------------------
推荐阅读:
瀵逛簬鍏崄宀佷互涓婅€佷汉锛屾瘡澶╁閲屽澶栬繕鏈夊嚑涓汉鍜屼粬璇磋瘽锛?/span>
400亩地一年只种小麦和玉米,一亩地租金600,投资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