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不传位于自己的儿子而将皇位传于自己的弟弟?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不传位于自己的儿子而将皇位传于自己的弟弟?
-----
网友解答:
-----
公元927年,赵匡胤出生于洛阳夹马营。
当时在位的皇帝叫李嗣源。是个比较有作为的君主。但他也有缺陷,就是御人无方,尤其是管不住他的那几个儿子。
公元933年,赵匡胤六岁。
这一年,李嗣源长子造反。老李头在平叛不久后病故。皇位传给了他的三儿子李从厚。
李从厚继位后,心里不踏实。觉得有刁民要害他。于是,这位小爷便想把枪杆子捏在自己手里,搞出了个“四大军区对调”的把戏。
把凤翔节度使李从珂调到河东。
把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调到成德。
把成德节度使范延光调到天雄。
调自已的堂兄李儿璋接管风翔。
如此一来,地方节度使失去割据的根基。他李从厚就高枕无忧了。
然而,李从厚的调令还没传达下去,凤翔节度使李从珂就造反了。
李从珂带着大军,从关中一路杀到洛阳,干掉李从厚,自己登基做了皇帝。
李从珂登基后,心里也不踏实。跟李从厚一个样,也是疑神疑鬼,总觉得有人要害他。
他当时觉得石敬塘肯定会造反,所以他就想方设法的排挤石敬瑭。最后,把石逼反,投靠了辽国。
公元936年,赵匡胤九岁那年。
石敬塘以割让幽云十六州,以及给辽国皇帝耶律德光当干儿子、称臣为条件,从辽国借到兵马。然后一个转身,反杀了李从珂。
至此,后唐灭亡,后晋建立。
赵匡胤也从后唐子民,变成了后晋子民。
赵匡胤十五岁那年,当了七年憋屈皇帝的石敬塘抑郁而亡。(被契丹人骂死的)
石敬瑭死后,由于他的亲生儿子太小,他手下那帮节度使就拥立了他的侄子石重贵。
石重贵的治国能力一般,但是很爷们,他登基之后就表示,我也是皇帝,给辽国皇帝称臣太丑了。于是他就果断停止了对辽国的朝贡,声称要与耶律德光平起平坐。
耶律德光听说后,很愤怒。马上派使臣过来质问,你小子是不是活腻了?
石重贵当着辽国使者的面说,我今天就是活腻味了,你牛,就打过来啊!
石重贵的嚣张态度传回辽国后,耶律德光立马点齐兵马,南下讨伐后晋。
双方一通激战,不分胜负。但很快,后晋就出了几个卖国贼。在他们的带路下,辽国大军冲破了后晋军防线,顺利攻破开封。石重贵沦为阶下囚,后晋灭亡。
不久后,耶律德光病死。辽国军队全部撤回草原。后晋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见机,趁虚而入,拿下开封,建立了后汉政权。
这一年是公元947年,赵匡胤整20岁。正在游历四方。(说难听点就是鬼混)
第二年,赵匡胤在一个精通数术的老和尚的劝导,往北出发。然后,投身到了后汉天雄军节度使郭威的军中。
同样是这一年,刘知远病死。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当时已经已年满20岁的刘承祐。
刘承祐这位小爷,跟李从厚、李从珂是一个德性。他觉得郭威不可靠,便派人杀了郭威一家老小。郭威本人由于在外地驻守,幸而逃过一劫。
事后,郭威起兵报复,杀了刘承祐。
搞死刘承祐后,郭威一本正经的和群臣讨论继承人的问题。群臣心里暗笑,呵呵,你郭威还真虚伪。按惯例,谁搞死了皇帝,谁就是新皇帝啊。以前都这样。还讨论什么啊?
于是大家纷纷表态,你郭威自己当皇帝不就好了。我们支持。
郭威听后,连说不可以。又说刘承祐受奸臣蒙蔽杀我全家,我起兵,是来清君侧的,不是来造反的。
然后,他就让人翻刘知远家的族谱,最终在族谱中找到了一个叫刘赟的小孩来继位。
不过,还没等到刘赟继位,北方边关就突然传来了契丹军入侵的消息。郭威在这个时候毅然挺身而出,说自己愿意领着大军去好好教训一下契丹人。
然而,这其实是个套。当郭威大军才刚走到澶州时,士兵们突然就哗变了。几个军官然把一面黄旗披到了郭威身上,说希望郭威现在立马就登基继位。
郭威嘴上说使不得,使不得。但他的身体很诚实,主动搂紧黄旗。最后,他直接就在澶州登基做了皇帝。
这一幕,赵匡胤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郭威称帝后,率部返回开封,杀了刘赟。建立后周政权。(导致刘赟的父亲刘崇在太原建立北汉,投靠辽国,与后周为敌)
当时的赵匡胤只有24岁。别看他年轻。但其实已经是“四朝老人”了。
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
李从珂、石敬瑭、石重贵、刘知远、刘承祐、郭威之往事,他都是亲历者。
公元954年,郭威病故。
其养子柴荣(郭荣)继位,是为后周世宗。
之后五年,赵匡胤在柴荣的麾下,官位扶摇直上,坐到了殿前都指挥使,归德军节度使的高位。
公元959年,柴荣北伐,但在前线,他突然旧疾复发,不得不回京养病。
不久后,他就病死了。
病死前,柴荣觉得殿前都点检张永德的人品不可靠,可能会造反。然后,他就把都点检的位置交给了赵匡胤。
在他看来,赵匡胤是自己心腹,又是自己的小老弟。让他当辅臣,必然不会辜负自己。
然而,赵匡胤还是负了柴荣。在柴荣死后没几天,他全套抄袭了郭威黄旗加身,灭后汉之故事。也黄袍加身灭了后周,建立大宋。
公元961年,即北宋开国次年,赵匡胤以杯酒释兵权方式,收了高怀德、石守信、王审琦、张令铎等人在禁军中的兵权。(这次只是收了他们的禁军指挥权,没有收缴他们在地方的兵权)
赵匡胤这么做,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把原本属于他们一伙人(七八个将领)共有的禁军指挥权,收归到他一个人的手上。
只有这样,他才能保证“黄袍加身”的事情不会在他身上也重演。
八年后,赵匡胤第二次杯酒释兵权。
这一次收兵权的过程很直接。
赵匡胤直接把凤翔军节度使王彦超、安远军节度使武行德、护国军节度使郭从义、定国军节度使白重赞、保大军节度使杨廷璋等老将的职务给撸了。
而且是一撸到底。免掉了他们所有实职,连节度使职务都没保留。只是授予了诸如“环卫官”之类的虚衔。
当然,这些将领的物质是有保障的。他们被赵匡胤罢官后,仍然都是大财主。
搞掉老臣后,赵匡胤马上委派自己的心腹填补空缺。比如,李汉超坐镇关南、马仁瑀坐镇瀛州、韩令坤坐镇常山。
等到人事调动完成后,当年劝赵匡胤黄袍加身的老哥们,无论是实际上,还是理论上都无法再威胁赵氏的皇位了。
按道理来讲。赵匡胤做了这些事后,剪除外部隐患,他的皇位已经很稳固了。
他此时完全可以培养儿子,把皇位交给当时已经年满18岁的赵德昭或10岁的赵德芳。
但是,赵匡胤并没有这么做。
那么,为什么他不这么做呢?
后人一般认为是两方面原因导致的。
一是五代时期,王朝普遍短命。北宋刚建国那会,形势也很混乱。赵匡胤还想象不到宋朝的国棹后来能延绵三百多年。
他当时想的就是,大宋不要二世而亡,千万不要二世而亡。
可是他要怎么做,才能不二世而亡呢?培养当时才几岁的赵德昭和赵德芳?
显然不可能。柴荣的教训就在眼前。赵德芳只有十岁,无法培养。
赵德昭虽然已成年,但石重贵、刘承祐哪个不是成年人,还不是坐不稳皇位。
所以赵匡胤就没有培养儿子,他仿效的是郭威的做法,直接培养可靠之人,也就是他弟弟赵光义和赵廷美。
为了让人不说闲话,赵匡胤甚至都没有给两个儿子封王。简直匪夷所思。(五代皇子一般成年即封王)
而基于此,从公元960年开始,赵光义在赵匡胤的默许之下,个人势力迅速膨胀。
老四赵廷美的势力从公元973年开始,也有一定程度的扶持。
按照赵匡胤的计划,自己死后,皇位先传给赵光义,赵光义再传给赵廷美。兜一圈后再由赵廷美传回给赵德昭或者赵德芳。
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
赵匡胤只是默认培养赵光义,但没说一定要传位给他。赵光义并不是法定的皇储。只要赵匡胤愿意,他
随时都可以改变心意
。
这点一定要搞清楚。
但让赵匡胤没有想到的是,赵光义的势力大的有点吓人了。连赵匡胤都有点拿不动他。
公元976年3月,赵匡胤提议迁都洛阳。
他这么做,目的就是想要试探赵光义一党的态度。结果不出所料,赵光义坚决反对。赵匡胤也没办法,只得放弃。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说了。既然赵匡胤觉得赵光义势力大,那他为什么不把赵光义一党直接铲除呢。
这里就要扯出第二点了——赵匡胤,死的太突然了。
赵匡胤病死时,还不到50岁。他病死的当天,甚至还在跟赵光义喝酒。没人能想到赵匡胤会突然驾崩。包括赵匡胤自己。
根据现存史料,赵匡胤生前最后两年,他有意削弱赵光义势力,只是削的力度不够大。
猜测,他应该是吸取了五代皇帝教训。不想步李从厚、李从珂后尘。想稳点来,先把赵光义按下去,最后再做选择——到底是直接传儿子好呢?还是先给弟弟,兜一圈后再传儿子好呢?
他还正在考虑、布局呢,结果就死了。
公元976年十月,赵匡胤死后。第一个得知消息的宋皇后赶紧找来内侍都知王继恩,让这个人去接赵德芳(宋皇后是赵德芳的亲生母亲。赵德昭的母亲是贺氏,早死),连夜进宫继位。
但不想,王继恩背叛了,一路小跑,火急火燎的来到了赵光义府上,说明情况。
之后,赵光义连夜赶进宫。当时宫里的宋皇后正焦急的等待着外面的消息,看到王继恩后,心里一块大石落了地。
但转眼一看,来的人不是赵德芳,而是小叔子赵光义,瞬间就吓得花容失色。
宋皇后无奈,只能愿赌服输。赵匡胤的皇位就这么被赵光义接过了。
赵光义继位后,皇位不稳。为此,他只能以亲征北汉为契机,巩固自己的皇位。
灭了北汉后,赵光义又想收复幽云。
在他看来,只要拿下幽云十六州,就再也不会有人敢叽叽歪歪了。
但不曾想,在幽州城下,宋军惨败。赵光义大腿也中了一箭,只能乘驴车跑路。
此一战,他颜面扫地。
事后,为巩固皇权。他先用言语逼死了大侄子赵德昭。过了两年后,赵德芳也莫名其妙的病死。
又过了一年,老四赵廷美被贬。两年后,抑郁而终。
至此,能够威胁赵光义的人,再也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了。
如果说“金匮之盟”是真实存在的,那只能说赵光义这个人,太不守信用了。
公元995年,赵光义踩在赵匡胤已经打好的基础上,正式立自己的三子赵恒为太子。
赵光义此时,已经不用再为皇位传位给谁而操心了。传儿子,就传给儿子。一点毛病也不会有。
-----
网友解答:
-----
赵匡胤死时年纪是50岁,当时他的长子已死,次子赵德昭年纪接近26岁,按理说古人在这个年纪已经开始留胡须了,为什么没有得到大宋皇帝的宝座呢?其实,赵匡胤是很想传位给他的。
赵匡胤是个雄才大略的人,他在公元960年黄袍加身时,距离朱温篡夺大唐帝位已经过去43年了,这期间北方出现了5个朝代、14个皇帝,甚至出现了中原武将与契丹人勾结灭亡汉人王朝的现象,这一切都让赵匡胤陷入了思考,如何才能做到天下久安。
五代十国时期,改朝换代就像走马灯一样简单,不仅仅是6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就连勇力过人、披坚持锐、身先士卒,武力值和军工堪比楚霸王项羽的李存勖,也在兵变中被杀,他最有希望恢复大唐的荣耀。
只因生性残暴,李存勖的盖世军功没能帮他永保帝位,李存勖的死说明一个问题,自唐朝末年以来的70多年里,皇帝就像浮萍一样不值钱,正所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那些树大根深的节度使都有可能黄袍加身,因此赵匡胤打从一开始就采取了有效措施,那就是培养自己的弟弟。
公元960年,年仅33岁的赵匡胤建立大宋王朝,此时他的皇位非常不牢固,周世宗柴荣的儿子柴宗训虽小,但后周的开创者郭威有一群姓李的外甥亲戚,他们对赵宋王朝的合法性提出了挑战,后周的节度使李筠、李重进先后起兵叛乱,经济重心扬州也发生反对赵匡胤的武装对抗。
再加上武将出身的赵匡胤明白,他那些手握重兵的手下随时有可能把自己推翻,为了确保安全绝对不能让别人带兵(石守信、王全斌等都是拥兵自重的武将),因此赵匡胤免不了常年在外冒险, 必须留人看家,而此时他最大的儿子赵德昭仅有9岁,赵匡胤能指望的只有弟弟赵光义,重用他无可厚非。
两年后,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驾崩,临死前劝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理由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主少国疑,并最终由此达成了《金匮之盟》,赵光义被册封为开封府尹,这个职称在五代时期就是太子的意思。此时大宋疆域仅限于中原,形势不比后周强多少,因此金匮之盟是绝对正确的。
(后周是个极不安全的国家)
但是,让赵匡胤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是,他能在之后短短14年的时间扫平六合、天下归一,后蜀、荆南、南汉、南唐、吴越等割据政权都被大宋翦灭,如此蒸蒸日上的国运是谁都未曾预料到的,赵匡胤要是早知道自己会这么顺利,绝对不会那么早就定下金匮之盟。
(北宋开国疆域,和后周区别不大)
公元976年南唐灭国,那个著名的大词人李煜被俘虏到开封,吴越王钱俶也很识趣地登临大宋国都,按照正常的章程,晋王赵光义应该带领文武百官出城迎接,这是王储应该做的事!但赵匡胤偏偏让已经25岁多的赵德昭去迎接钱俶入城,释放出来大家都明白的信号!
(赵匡胤逝世之时的北宋版图)
但是,此时距离赵光义当开始二把手已经足足14年了,这么漫长的时间里他可不是摆设,积累了庞大的利益群体。而且,赵光义还是柴荣的连襟,他本身的势力就不容小觑,赵匡胤能轻易夺权,全赖赵光义和柴荣老婆的那一层关系,我们可以将大宋朝看作是赵氏兄弟共同开创的基业,不管谁的孩子继承,大臣们都是可以接受的。
(赵光义在宋朝建立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在提倡儒学治国的封建王朝,赵光义多年来的留守作为,让他比武将出身的赵匡胤更得士大夫们的心,而赵匡胤两次杯酒释兵权正好帮了赵光义一把,当时的大宋朝堂已经不是武将的天下,赵匡胤的支持率远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高。
这一点,从宋朝的迁都事件上就能看出一二。
就在公元976年正月,赵匡胤带领群臣巡幸西都洛阳,并正式提出迁都的提议,但却遭到了包括赵光义在内的所有人反对,理由无外乎就是开封的首都职能已经足够完善,迁都就是毫无意义的劳民伤财。而且,开封处在隋唐大运河的关键点上,有方便的漕运供给江南的粮食和财富,交通优势是洛阳比不了的!
而且,赵光义更是提出了“在德不在险”的高论, 他认为统治天下靠的是君王的德行,而不是地理优势,一句话否决了洛阳作为首都的优势(从迁都问题不难看出,兄弟俩一文一武的性格)。
此时,假如说赵匡胤对群臣有足够的驾驭能力,他完全可以力排众议迁都洛阳,但诡异的是他没有这么做,理由无非就是晋王赵光义的势力太大,连身为皇帝的赵匡胤也不得不忌惮。
随后不久,爆发了著名的历史悬案“斧声竹影”,赵匡胤在50岁的年纪无故死去,而他的弟弟赵光义顺利继承大位,并在多年之后拿出了《金匮之盟》作为自己皇位合法性的依据,更加离奇的是,金匮之盟里指定有资格继承大位的人,诸如赵光美、赵德昭、赵德芳等人一个接一个离奇死去,大宋朝只属于他赵光义一脉了。
梳理后不难发现,赵匡胤一开始培养赵光义是无奈的选择,但在灭掉南唐之后,它就已经后悔这么做了,并采取了遏制赵光义、扶持赵德昭的措施,怎奈赵光义抢先一步终结了赵匡胤时代,并利用自己在开封培养的势力顺利登基,并想尽办法地自圆其说,捏造了哥哥传位给弟弟的美好传说。
-----
网友解答:
-----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中国周朝便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兄弟相传的游牧民族传统在中国帝王传承上极为罕见,而这种稀罕事儿却发生在了英明神武的宋太祖赵匡胤身上,着实令人费解。
赵匡胤死因之谜
(宋太祖 赵匡胤)
皇帝要传位,前提是这位皇帝得先挂,禅让除外。所以要说清楚宋太祖赵匡胤的传位问题,必须得回顾一下赵匡胤的死因。
976 年, 49 岁的赵匡胤驾崩。赵匡胤的死因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有天赵匡胤传其弟赵光义进宫,兄弟俩一起饮酒,并退所有太监宫娥,无人知晓其谈论内容。太监们在门外只看到赵光义时而起身时而坐下印在窗户上的身影,听到赵匡胤用斧掷地发出声音。第二天发现赵匡胤已死在万岁殿,这就是「烛影斧声」的来由。
第二种说法是赵匡胤死后,皇后派太监王继恩去传召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王继恩却跑到赵光义的府地,让赵光义进宫继位。赵光义进宫后,皇后无奈接受了现实。
这两种说法中,第一种的矛头直指赵光义。说其是赵匡胤死因的真正凶手。第二种说法是赵匡胤死时,赵光义并不在宫中,而只是进宫抢夺皇位。
宋太祖传位之谜
(宋太宗 赵光义)
不管赵匡胤死时赵光义是否在场,但赵光义继承了帝位,成为了大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即宋太宗。除了上文第二种说法中,太监王继恩私传赵光义进宫抢夺帝位外,还有一种说法即「金匮之盟」。
话说有一天,赵匡胤觐见自己的母亲杜太后,太后问咱们家的天下是怎么来的,赵匡胤说是祖宗的保佑,杜太后说「非也,真正的原因是后周皇帝幼弱,我们家才有机会。大宋朝要长治久安,需要年长的兄弟继承帝位」。赵匡胤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答应了。
于是杜太后命当时的丞相赵普写下「兄弟相传」盟约,封装在金匮之中,即「金匮之盟」。
这是一种传说,在逻辑上也站不住脚,这更可能是宋太宗赵光义为了使自己的帝位合法化而编造出来的一种说辞。假如真有金匮之盟,为什么没有提前说明而是等赵匡胤死了多年才提及此事?
况且,杜太后怎么知道赵匡胤死时,他的儿子年纪还小呢?事实上赵匡胤死时他的儿子已经 20 多岁,而且赵匡胤是在身强体壮的49 岁壮年就去世了,也可算是英年早逝。所以,「金匮之盟」不足以采信。
当然,如果杜太后像汉朝的窦漪房窦太后一样,宠爱自己的小儿子,非要汉景帝传位给自己的兄弟梁王,那就另当别论了。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赵匡胤虽然死了,那赵匡胤的儿子们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呢?
赵匡胤的儿子们
(宋太祖 赵匡胤)
中国历代封建帝王的传承也有兄弟相传,但大多是因为前皇帝无后,不得已传位于兄弟或侄儿,如宋哲宗传位宋徽宗。但这个情况不适合赵匡胤,因为赵匡胤有儿子,而且不止一个。
赵匡胤有四个儿子,即长子赵德秀,次子赵德昭,三子赵德林,四子赵德芳。赵德芳就是那个在「杨家将」,「三侠五义」等小说中的正义使者,「上打昏君,下打佞臣」的八贤王。
赵匡胤的长子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早夭,次子赵德昭在赵光义登基三年后,遭到赵光义的训斥而自杀,四子赵德芳则于 22 岁时病逝。但赵德昭和赵德芳之死,都在赵光义夺位之后。
所以赵光义夺取皇帝之位,在法理上是无法站住脚的,而赵匡胤之死又与赵光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大胆推测,赵匡胤之死本就是赵光义所为,至少赵光义是采取了非法手段才获取了皇帝的宝座,并非赵匡胤的本意。
赵匡胤当了十六年(960—976)皇帝,但历史并没有亏待他。南宋的第二位皇帝宋孝宗是赵匡胤四子赵德芳的六世孙,宋理宗是赵匡胤次子赵德昭九世孙。
宋王朝的皇帝宝座不但最终回到了赵匡胤一脉,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也均有后世为帝。我们只能说,历史的公道可能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
-----
网友解答:
-----
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宋朝国祚300余年,在继位者方面却很有意思,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公元976年将皇位传位给了他的弟弟赵光义,
之后北宋继任的七个皇帝都出自赵光义一脉。
之后北宋灭亡,还是出自
赵光义一脉的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建立南宋
,到了公元1162年,此时并无子嗣的赵构退位做起了太上皇,把皇位传给出自了
赵匡胤一脉、赵匡胤的八世孙赵昚
(shèn),是为宋孝宗,然后赵匡胤一脉一直持续到宋朝灭亡。 这就是整个宋王朝的皇帝世系。了解完宋朝皇帝的整个世系,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宋太祖赵匡胤兄终弟及的个中缘由。
公元960年,时任后周禁军统领的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黄袍加身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知名的没有流血冲突而使改朝换代的政变。
当赵匡胤统一中原坐上皇帝宝座,对于自己取得皇位的这种政变方式愈加后怕,他生怕这种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而让新生的大宋王朝濒于覆灭,于是他“杯酒释兵权”,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为大宋王朝定下了
重文轻武
的基调。
然而,由此引发的忧虑不仅仅只在赵匡胤心头时时萦绕,就连赵匡胤的生母杜太后也时常念及此番顾虑。就在大宋建立之初,杜太后有感于前朝后周皇帝柴荣死后国主年幼,才使得大宋趁势杨帆,奠定基业。所以在赵匡胤刚坐上皇帝位的时候,她就
建议自己的皇帝儿子能在百年之后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另一个儿子-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
,以免到时候大宋王朝重蹈覆辙从而政权旁落,使国家陷入混乱。而此时刚刚坐上皇位的
赵匡胤对于这一建议竟然也表示默认。
公元961年,杜太后去世,在去世之前留下遗言,让赵匡胤在死后将皇位传给他的弟弟赵光义。这就是宋太宗赵光义在公元984年公布的所谓的金匮之盟的内容。
赵光义在当皇帝后将这金匮之盟公之于众的原因无非就是用它来彰显自己继承皇位的合法性。
我们且不论这金匮之盟是否真的存在,单单就赵匡胤而言,在宋朝建立的前几年里,赵匡胤确实有要传位于自己弟弟的想法,但是他想法的初衷和杜太后是一致的,
就是在赵匡胤百年以后,选年长有能者继承皇帝位,按照这个继承原则,赵光义就是第一继承人,但是同样,在赵光义死后他也要遵循这个原则,面对更加年长的赵匡胤的子嗣,他也必须要把皇位传给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其中之一,
到时候皇位会再次回到赵匡胤一脉。这就是杜太后作为一个大家长的真实想法。
选年长而优者来继承皇位,这样的继承方式既不会使政权旁落,又保证了皇位继承人在掌控国家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能力
。
然而,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也许在杜太后死后的前几年里,赵匡胤确确实实有过这种想法,因为大宋王朝建立时他最年长的儿子赵德昭不过才十岁而已,所以黄袍加身的他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公元976年十月,赵匡胤突然病重并随之病入膏肓
,在病逝的前一夜,当时的晋王赵光义通过某种方式得以进宫与赵匡胤一起捱过了最后一晚。
第二天,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历史上的那一晚发生了什么可能只有两个当事人知道,赵光义的得位继承至今仍然是个谜,竹影斧声的故事同样得不到印证。
但至少,在赵匡胤的心里,他这个弟弟,曾经在他看来确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
-----
网友解答:
-----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大宋皇宫万岁殿内,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二人,正在杯换盏开怀畅饮。
可到了第二天早上,赵光义就宣布赵匡胤驾崩了。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享年49岁。
宋太祖
当时赵匡胤有两个儿子在世,次子赵德昭25岁,四子赵德芳17岁。长子赵德秀、三子赵德林很早就夭折,就连两人的王爵和名字都是亡国之君宋徽宗追赐的。
父死子继的宗法制在夏朝就开始了,按西周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老皇帝驾崩后理应由其儿子继位。可是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没有继位,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了,这就是宋太宗。
赵光义本来叫赵匡义,为避宋太祖的名讳,才改“匡”为“光”的,继位不久又改名赵炅。赵匡胤为何不把皇位传给自己儿子呢?难道是喝醉了?这和醉不醉没关系。他死前并没有确立继承人。
宋太宗的继位缺乏宗法制的合法性。
一般而言,庙号为太宗的皇帝大多是得位不正的。如汉太宗、唐太宗、明太宗……
就拿当事人宋太宗来说,他对太祖的评价就能说明问题。他的评价,除了很正面外,还特意强调宋太祖很守旧很“封建”,意思是太祖没有引领兄终弟及的“时尚”,而是守着嫡长子继承制的老传统!这就更证明宋太祖是不愿意传弟的。
赵光义:先帝以勤劳定天下,凡军国机务、边防制置,咸得之矣。但遵守旧规,不得辄易。
甚至就连赵匡胤的驾崩,赵老三也有弑君的嫌疑。我们所熟悉的烛影斧声的典故在正史《宋史纪事本末》、野史《续湘山野录》都有提及甚至渲染。
宋太宗
赵匡胤是猝死的,生前根本就没有确立继承人,更没有明确要传位给赵光义。以宗法制来看,赵光义根本不是皇位的法定继承人。对于赵光义的继位,毛泽东评价为:
“不择手段,急于登台。赵匡义小人之言。”
不过,刚开始赵匡胤倒是有传位给弟弟的打算,甚至说是强烈的信号(暗示)。
太祖兄弟五个,太祖是老二,太宗排行老三。老大是邕王赵光济(早夭)。
老四赵光美(本名匡美,太宗时期改名廷美,封齐王),老五夔王赵光赞(早夭)。
也就是说,太祖当皇帝时,只有两个弟弟还活着。
当时大弟赵光义21岁,年富力强,年轻力壮。小弟赵光美才13岁,只比太祖的儿子德昭大4岁。
太祖就把赵光义做为储君培养。赵光义王爷、府尹一肩挑,这在五代是做为储君的不成文的规定和标配。
赵匡胤为什么有传位弟弟的打算?
在五代时期,除了传位给养子、皇太侄外,兄终弟及的情况也不少。这让赵光义继位合法性的问题,变得扑朔迷离了。
赵匡胤传位给弟弟的打算,跟五代的特殊的历史时期有关。
赵匡胤就是生长在五代十国这样的乱世之中,王朝更迭频繁,他对他的大宋国祚时间并没有很强的信心,最起码是没有底的。
927年(后唐天成二年)赵匡胤在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出生。他生于军人家庭,属于官N代、将二代。
他的高祖赵朓(tiǎo),在唐朝为官,当过永清、文安、幽都(今北京市)三县县令;曾祖赵珽,在唐朝任御史中丞; 祖父赵敬,在后梁、后唐都当过官。
他的父亲赵弘殷是个勇猛的军人,任后周护圣都指挥使,是专门负责掌管皇家卫队的,赵匡胤的军事才华受到父亲很大的影响,更懂得在五代时期杀个皇帝就像杀小鸡般简单。
赵匡胤长到20岁时,四处游历,见多识广。第二年投奔郭威,智勇平乱贼。后汉隐帝刘承佑时,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叛乱,自封秦王。郭威位高权重,官拜枢密使,手握全国的兵权,属于后汉的藩镇之首。期间有三个节度使相继发生叛乱,他们是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赵匡胤策马扬鞭随郭威去平叛,在平叛过程中和郭威一起屡立战功。
郭威
赵匡胤亲历做为臣子的无奈和官场的险恶,他看到功劳卓著的郭威,受到后汉隐帝刘承祐的猜忌,全家被杀,就连他襁褓中的儿子也一同遇害。赵匡胤跟着发怒的郭威一起发动兵变,把后汉隐帝赶下台。接着郭威假意拥立刘氏宗室刘赟为帝,让李太后垂帘听政。不久,郭威率军抵御契丹,在澶州被众部将拥立,黄袍加身即皇帝位,建立周朝,史称后周。这些对赵匡胤的触动很大。
郭威成为历史上唯一的一个郭姓皇帝,他死时没有亲儿子继位,宠妻狂魔的他把帝位传给妻侄柴荣,是为周世宗。柴荣是柴守礼的第三个儿子,他是以过继的方式入继大统的。故而柴荣应该叫郭荣,认郭威为父,而称生父为舅,他的几个兄弟都没分封。郭荣为了打击郭威的女婿张怀德、郭威的外甥李重进而提拔新人赵匡胤的,谁知道赵匡胤才是最危险的人。
赵匡胤被升为都虞侯殿前都点检,智勇双全。他凭着一身的好武艺在高平之战中顺利救驾,大破北汉军连战连捷,加官晋衔,成为柴荣的亲信。接着跟随柴荣攻伐淮南,一举消灭南唐军数万人,手刃皇甫晖,活捉姚凤,赶跑南唐齐王李景达,灭南唐军万余,直把南唐打的求饶并割江北才罢兵。
周世宗柴荣
赵匡胤随柴荣北伐,打败守将姚内斌,又把数千名契丹骑兵打得落荒而逃,平定了关南。随着战功不断,赵匡胤的官位也扶摇直上,成为了柴荣的心腹。待到柴荣病重时,赵匡胤的权势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心腹终于成为了心腹大患,赵匡胤学习郭威的套路,欺人孤儿寡母,建立了大宋皇朝。在宋朝他绝不允许出现第二个赵匡胤,于是就有了杯酒释兵权,就有了培养弟弟的行动。赵匡胤在儿子幼小的情况下,曾考虑传位给自己弟弟。
一方面他考虑到不能重蹈主幼国灭的覆辙。赵匡胤的皇位来的看似容易,但他这一路的厮杀并不容易,是一路流血九死一生搏来的,加上五代造反频率高的惊人,赵匡胤眼见耳闻因帝幼而大权旁落,悍将臣子谋朝篡位就像玩似的,皇帝身死国灭的事件层出不穷,因而他在选择皇位继承人上是非常慎重的。他想壮大赵氏实力,就栽培弟弟计划传位于他,这样的话江山也比让别人夺了强。
柴宗训及其母后
另一方面考虑到弟弟有能力且有拥立之功。柴荣病死后,让年仅七岁的娃娃柴宗训(后周恭帝)继位。赵匡胤模仿郭威发动陈桥兵变,也来了个黄袍加身。在这个过程中赵光义有拥立之功,就是他和亲信赵普鼓动将士们给赵匡胤披上黄袍的。如果不传给赵光义的话,就算别人不夺位,赵光义很可能也会给自己来一次黄袍加身,到时他这一脉难保不会被弟弟惨灭,而直接传位给赵光义的话可以避免兵变流血。
赵匡胤一即位就培养赵光义,封赵光义为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紧接着让他当泰宁军节度使。平叛李重进时,又给他加官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府尹,再加兼中书令。后来改封他为东都留守,别赐门戟,封晋王,权位高过宰相。
开封府
其实对于赵匡胤要传位给赵光义的打算,从赵匡胤让赵光义坐镇开封府,殿前司就已经表明了。开封府尹是储君的头衔,也就是说坐了开封府尹,首都的军政大权就被握在手中了。
赵匡胤每当亲征时,就让赵光义留守京城。就好比朱棣出征让朱高炽监国一个道理。赵匡胤这样安排,也是为自己的“万一”做准备,万一自己战死沙场,赵光义就可顺理成章继承皇位了。
当郭威的外甥李重进面对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奋起反抗光复后周,赵匡胤亲征平叛时,让赵光义做大内都部署;赵匡胤亲征太原四个月,让赵光义坐东都留守。可见赵匡胤是把赵光义当储君来培养的。可是赵匡胤没想到赵光义壮大的那么快,权倾朝野。文武百官很多都是赵光义的人,已是尾大不掉了。
尾大不掉,传子还是传弟,这是个问题!
晚年的赵匡胤后悔了,看着已经长大的儿子,他开始为儿子做储君运作。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在赵匡胤当皇帝4年后才是个贵州防御史,按常理,皇子一出阁(成人)就该封王的,可赵匡胤没有封。就在赵匡胤当皇帝13年后,开始升迁赵德昭的职位,让他任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赵匡胤培植儿子的举动很明显。
赵光义以国家的名义,明确反对迁都
开宝九年,也就是赵匡胤活着的最后一年,他让赵德昭代替赵光义去接待吴越使者。这一年赵德芳出阁,赵匡胤授其为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还下诏增加赵德芳的食邑户数。赵匡胤还以洛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为理由,提出迁都洛阳,目的就是对赵光义来一个调虎离山、釜底抽薪,削弱他的势力,剥夺他的储君之位。
如果成功的话,赵匡胤就可以让儿子当太子做储君,再多运作两年等儿子羽翼丰满就可顺利继位了。宋太祖以国家的名义,想要重回汉唐而要迁都洛阳。可赵光义集团,同样以国家的名义,反对迁都,赵匡胤眼看众怒难犯,只得作罢。宋太祖只得寻求机会找新的突破口,他需要时间。
可老天不给他时间,他没来得及给儿子还有弟弟赵廷美封王,用来制衡晋王,确立德昭继位就驾崩了。他根本没料到自己会这么快就去世,就像赵匡胤的老领导柴荣一样,根本想不到。不得不说,真是一报还一报啊!
《包青天》中的赵德芳
太祖驾崩后,年轻的宋皇后开始发力。她令宦官王继恩赶紧召赵德芳入进宫,抢先继位。可见宋皇后是想废长立幼的 ,这让赵德昭怎么看。不料,王继恩出门就把宋皇后买了,直接去了开封府衙门找赵光义去了。赵光义入宫,连宋皇后怕极了,连身边的内侍都是赵光义的人!只好战战兢兢表示支持,只要母子平安就好。这说明赵匡胤也没有确立赵德芳为继承人,否则宋皇后也不会冒险多此一举。
太宗继位6年后,让赵普抛出了金匮之盟造舆论:
赵匡胤刚黄袍加身的第二年,他的母亲杜太后病卧在床,赵匡胤日夜照顾不离左右,但病情不见好转。临终前,太后当着赵匡胤的面,召宰相赵普觐见。
太后说:儿啊,你之所以能取得天下,主要是因周世宗传位给幼儿柴荣,他要是传年长的人继位,你怎能有机会黄袍加身?鉴于这个教训,你就把皇位传给你弟弟吧。最后立下三传约:“匡胤传位光义,光义再传光美,而光美复传德昭”。
金匮之盟
赵匡胤答应,他口述,赵普落笔,证据藏在金匮(同柜)中,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这些记录在《宋史》——《杜太后传》中。《宋史·魏王廷美传》也有记载。
毕竟史书的记载多对胜利者有益,其真实性引起后人怀疑。
立盟约时,赵匡胤35岁,身体强壮,他的两个弟弟:赵光义23岁,赵光美14岁。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10岁。太后根本无法判断正值壮年的赵匡胤快要死了,又何来幼子继位危机及国家一说呢?
再者宋太宗刚坐上皇位就对先帝不尊,立马改年号“太平兴国”,这“篡位”也太明显了。
另外,赵光义初即位时正需金匮之盟来打消众人疑虑,为什么当时不拿出来,6年后却让宰相赵普来提?只不过一个要正统,一个要光复宰相位,利益交换罢了。
赵普威望高功勋卓著,赵匡胤时,就是按照他提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逐一灭敌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的,所以金匮之盟由赵普提出再合适不过了。
再者金匮之盟的原文,没有任何人见到过,谁也不知道真假。
另外赵光义后来却违背了这一传位盟约,自己打脸,按盟约,他应把皇位传给赵廷美,赵廷美再传位给赵德昭或赵德芳。可太宗却把盟约中要继承皇位的人 一一害死了。
1、赵德昭之死
赵德昭之死
太祖死后三年,赵德昭跟随宋太宗攻打幽州,乱军之中,众人以为宋太宗战死了,就商议让赵德昭当皇帝。
谁知道赵光义竟坐着驴车回来了。太宗得知要立新皇帝的事很生气。一直没有给功臣封赏。赵德昭基于他关系最近,权势最大,封赏也应该,他为大家说话,就提醒太宗封赏将士们。宋太宗一听一肚子火爆发,说:“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行赏也不迟。”
赵德昭当时认识到自己闯了大祸。拼了命地跪地请罪,退朝后为了证明自己没有非分之想,他决定以死证明。
就在自己的宫里的品茗饮酒的阁楼,关上门找了把水果刀自杀了。也就是说赵德昭是被赵光义逼死的。
2、赵德芳之死
影视剧里的赵德芳和历史上的赵德芳是两码事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也就是在德昭自刎两年后,年仅23岁的德芳也离奇死掉了。对于他的死,史书上就用三个字“寝疾薨”一盖而过,睡死的,睡死的何以服天下?
而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也就是影视剧中的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的八贤王而已。
3、赵廷美(赵匡美)之死
按照金匮之盟,太宗是要直接传位给赵廷美的,表面看来,赵炅也有这个意思。赵廷美先后封为齐王、魏王,并任开封府尹,这不是继承人的标配嘛!可一方面赵光美看到两个侄子一个被逼死,一个死的不明不白,他非常害怕,非常低调。可宋太宗并没有放过他,因为赵普明确说过“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宋太宗是铁了心要避免自己成为赵匡胤第二的。于是多次训斥、污蔑廷美,表面是爱弟心切,恨铁不成钢,其实就是剥夺他的继承权,以欲加之罪流放、监视弟弟。。
赵德芳死后半年,也就是太平兴国六年九月,宋太宗的心腹柴禹锡揣摩圣意后,诬陷赵廷美谋反。“骄恣,将有阴谋窃发”。
太宗罢免了他的开封府尹,贬为(西京)洛阳留守,不久污蔑他“大逆不道,宜行诛灭”,削去他一切官职,罢免了洛阳留守,直接圈禁在家。接着又给他扣上“不悔过,怨望”的帽子,把他全家流放到房州,他的子女也不再是什么皇侄皇侄女了。连受打击的赵廷美在流放地忧愤吐血而亡,终年38岁。
宋太宗接连除掉了自家以外的继承人,明摆着就是为儿孙继位扫平道路。
金匮之盟规定的继承人都死了,宋太宗也怕人私下议论,尤其怕后世骂名。
宋太宗说自己从不亏欠赵光美,是赵光美自己不争气。为了洗白自己,也是拼了,说什么赵光美不是杜太后的儿子,是自己父亲和自己奶妈生的儿子。
还说赵廷美有个弟弟叫赵廷俊,真是颠倒黑白,那叫赵廷俊吗?人家明明叫赵延俊,赵廷美还是因为避讳改的,一开始赵廷美就叫赵匡美。
《情剑山河》中赵德昭与赵光美剧照
赵光义逼死亲侄子,又迫害死亲弟弟,对他的残酷冷血,就连他的儿子也受不了。他的长子赵元佐深知自己叔叔廷美是被父亲诬陷,多次为叔叔求情,但无济于事。当他看到叔叔被迫害而死,直接疯掉了。
与其说疯掉了,倒不如是他在发泄自己对父亲的不满。因为只有疯子才能讲真话,才能发泄自己的不满。在宋太宗宴会当晚,他因放火烧宫殿被废为平民。
公元995年,太宗正式立自己的三子赵恒为太子。赵恒就是宋真宗,签订《澶州之盟》的那位,他的皇后堪称是宋朝的武则天。
从此,北宋由太宗一脉相传,到了南宋宋高宗赵构时,赵构把皇位传给了赵匡胤的七世孙、赵德芳的后裔、自己的养子赵昚。
宋朝的皇位继承这才回到了太祖这一脉,太祖一脉共传承了118年,历8帝。也就是说,南北两宋太宗、太祖兄弟二人的后裔一脉传承北宋,一脉传承南宋,合称宋朝,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两宋时期。
-----
网友解答:
-----
赵匡胤实际上没有传位给任何人。
赵匡胤死时只有50岁,作为武将身体一直很好,或许从没有认真思考过传位问题。
赵匡胤作为皇帝肯定是不愿意放弃皇位的,除非是身体出了问题或者自己不愿意做皇帝了。赵匡胤雄心万丈要统一中国,身体健康,正当好年龄,没想到会有意外发生,他死的很突然,根本没来得及传位。
赵光义做皇帝后,曾经拿出“金匮之盟”传位诏书,诏书内容是皇位兄终弟及,此时已经距离赵匡胤死5年,这本身很荒唐,当时赵匡胤死的时候不拿出来,过了5年才拿。
结论是赵匡胤没有传位给任何人,或许他对传位给谁比较犹豫,但这都是他自己的心理活动,没有透漏给他人。
-----
网友解答:
-----
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后周重臣,在受命北上御敌之时,行至陈桥,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夺取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
宋太祖称帝后,致力于中国统一大业,四处征战,建立了不朽功勋。
公元976元,赵匡胤暴死,其弟赵光义继位。
按史书记载,赵光义继位是宋太祖和杜太后商议的结果,同时约定在赵光义死后再传位于太祖后代。
但历史上普遍认为赵光义是杀兄谋位。
正史中没有太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也说法不一。太祖的死因,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悬案。
许多非官方史料中,记载了赵匡胤去世当晚曾召赵光义入宫饮酒之事,后人也对“烛影斧声”的猜想津津乐道。
宋太祖育有四子,四个儿子分别是赵德秀、赵德昭、赵德林、赵德芳。
令人惊掉大牙的是,赵匡胤的后裔,大部分都是早亡。
四个儿子中,有两子早早离世,四子赵德芳年仅二十三岁也染病身亡。只有次子赵德昭活得稍微长一些,但是也没超过三十岁。
赵匡胤去世前,次子赵德昭就被任命为京兆尹,封皇子为京兆尹,基本就等于认可他做皇位继承人了。
公元979年,赵光义攻打幽州,赵德昭也一同前往。
一天晚上,军中发生骚乱,人们找不到赵光义去了哪里,便有人提出立赵德昭为帝。
赵光义听说后,心中十分不满。
战后,赵德昭询问封赏众臣之事,赵光义没好气地说:“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
赵德昭听说后,便自刎而死。
至此,赵匡胤的四子全部去世,赵光义也就不再也不可能封赵匡胤的儿子为帝了。
纵观整个北宋,皇帝都是赵光义的后代,赵匡胤虽然也有后代,但已经不再得到重用了。
直到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在南方称帝。建立南宋后,赵匡胤的后代才重新拿回宋朝的皇位。
由于赵构没有皇子。
赵构只好找到宋太祖这一脉,从中选取了两个资质较好的作为养子。
公元1162,赵构将皇位传给赵昚,赵匡胤的后代重新当了皇帝。
此后,南宋的皇帝就全都是太祖赵匡胤的后代了。
以上便是历史大致过程。因此,结论便比较清晰了。
总而言之,两种可能性:
1 太祖生前与其母协商的结果。
2 宋太宗弑兄篡位。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很难说,据说不仅正史无记载,而且墅史亦诸说不同,其究竟为什么,大概只有天知地知!因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便是自然而然的了。
-----
网友解答:
-----
这是千古之谜。
开宝九年(976)十月二十日,大宋皇宫之中突然传出消息:皇帝赵匡胤驾崩!文武百官闻知此信,震惊不已:刚至知天命之年的皇帝怎么睡一觉突然就驾崩了呢?
随即,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在太祖灵前继位,史称宋太宗。
这不由使人心生疑惑:为什么继承皇位的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而不是他的儿子呢?要知道当时赵匡胤的两个儿子皆已成年,大儿子26岁,小儿子也已18岁,二子皆身体健康、智商正常,不傻不残不二,按照惯例应该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才是。
对此谜局自古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赵匡胤本来就打算传位给弟弟,有“金匮之盟”为证。
【金匮之盟】
公元961年,也就是大宋建国的第二年,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病重,临终前,她问赵匡胤:“你知道为什么是你得了天下吗?”
侍候在侧的赵匡胤只顾着伤心哭泣,没有回答,太后执意追问。
赵匡胤只好答道:“这都仰仗您和祖上的功德。”
“瞎说”,老太后说道,“这是因为周世宗柴荣死的早,子幼母寡,如果北周有年长的君王,哪里轮得到你当皇帝呢?所以,你百年以后应当依次传位给你的二个弟弟。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福。”
听老太太这么说,孝顺的赵匡胤只好磕头应承:敢不遵从您老人家的教诲!
太后还不放心,随后又让大臣赵普在床前把刚才的约定写下誓言盟书,并将这份文书放到御用金匮(匮,通柜)中藏好。这份文书便被后世称之为“金匮之盟”。
赵匡胤也似乎遵从了老母亲的教诲,先是任命其二弟赵光义为开封府尹,然后又封之为晋王,在当时拥有这两样头衔就相当于是准皇储的身份了。
事实也正如此,赵匡胤驾崩后,其弟赵光义即了皇帝位。
赵光义的继位似乎顺理成章,但是,所谓的“金匮之盟”真的存在吗?其实那不过是一场阴谋,是赵光义为了证明其继位的合法性和赵普炮制的一份假诏书,是君臣二人演的“双簧”而已。
为什么说“金匮之盟”是伪造的呢?
这和宋朝那个有名的宰相赵普有关。赵普一直是明确反对赵匡胤传弟不传子的,所以被赵光义打压并被太祖赵匡胤罢相,免官后又被死对头卢多逊一再欺压,赵普终于忍无可忍,决定复出,此时与他不合的赵光义已经继位,要复出总得拿出一份大大的“见面礼”才能打动宋太宗赵光义。
赵普是个很有谋略的人,他很清楚赵光义最需要的就是“正名”,需要其继位合法性所需的证明材料以堵天下悠悠之口。于是有一天赵普就对宋太宗赵光义说我知道有一份当年太后留下的遗诏,即“金匮之盟”,那上面记载着要传位给您的文字。赵光义一听很高兴,当即拍板:成交!你帮我正名,我帮你复官位。
事实也的确如此,此后赵普升官封相,而卢多逊则被赵普打倒后流放崖州并死在那里,吕中评论此二人说:“多逊相则赵普出,赵普入则多逊贬”。
可见所谓的“金匮之盟”不过是个阴谋,如果真有这份“金匮之盟”,赵光义继位之时拿出来岂不更好,那时才是他最需要正名的时候。
有人会问:赵匡胤不想传弟为什么封赵光义为开封府尹又封之为晋王呢?这不明摆着想让赵光义做皇储吗?
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赵匡胤是从“五代十国”的动乱时期过来的,彼时短短的53年时间五个朝代更迭,14个皇帝,今天是皇帝,明天就可能被拉下马,所以赵匡胤即便已经做了皇帝,他也必须时刻准备迎接突如其来的变故,为防不测他必须选择一位干练的“赵家人”做备胎,而在他继位之初其子尚幼,最合适的继位者当然就是其二弟赵光义,所以作为开国之君的赵匡胤当时首先考虑的是让赵氏江山稳定延嗣下去,保住江山是第一位的,这也是每个开国之君首先想要做的。
但是从人性方面讲,赵匡胤毕竟也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他从心底里真正希望的还是自己的儿子能继承皇位,我们从开宝九年发生的几件事可以窥其本意:
开宝九年(976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三月,宋太祖命赵德昭去迎接前来朝见的吴越王,这个差事以前一直是由赵光义完成的,现在改由赵德昭代表大宋朝廷出面接待,明显是想提高赵德昭的地位和影响力。
四月,宋太祖下诏增加幼子赵德芳的食邑户数。
六月,赵匡胤突然提出要迁都洛阳,此举很有深意。
赵匡胤在六月回出生地洛阳祭祀祖先时,突然提出要把都城迁到洛阳,明的理由是洛阳比开封更有地理优势,易守难攻,不需要大量的守军,可以节省军费开支。
此提议一提出就招致群臣的一致反对,君臣互相僵持了两个月,最后赵光义说了五个字“在德不在险”,赵匡胤沉默了,怏怏回了开封,再没提迁都开封之事。
赵匡胤迁都的暗中理由其实是在为儿子登基扫除障碍,其弟赵光义已担任都城开封府尹十六年,笼络网罗了一大批人才和文臣武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方势力集团,开封虽是在天子脚下,但赵光义却是“现管”。
赵匡胤执意想迁都洛阳,正是为了削弱赵光义的势力干扰,为将来儿子登基扫除最大的障碍。而且在这之前已任命赵德昭的岳父出任河南尹、彰德节度使,成为河南当地的军政一把手,如果迁都洛阳,赵德昭的岳父自然会为自己的女婿保驾护航。
赵匡胤谋划得很好,无奈还是没有斗过赵光义和朝中的反对势力,迁都计划流产。
此局博弈赵光义完胜!可见其势力有多强大。
十月,赵匡胤突然暴崩。
赵光义从赵匡胤对儿子的一系列安排和迁都这件事上敏锐地嗅到了一丝异味,他不甘心十几年的苦心经营付之东流,不甘心即将到嘴的“鸭子”飞了,他行动了,于是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斧声烛影”疑案,于是赵匡胤突然暴崩而亡,赵光义顺利上位,做了皇帝。
【烛影斧声】
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太祖赵匡胤召晋王赵光义进宫饮宴,并且屏退所有侍从。烛光摇曳,席间有人远远看见赵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用柱斧使劲戳地,大声说:“好为之”(另有记载说“好做,好做”)。之后赵匡胤鼾声如雷,睡了,赵光义离开。但是第二天人们却发现赵匡胤突然暴崩。
最奇怪的是宋皇后命令太监王继恩立刻传赵德芳前来(当时赵德昭在外,赶不及来),而王继恩却直接去了晋王府把赵光义给叫来了。
宋皇后听说王继恩回来了忙问:“得芳来了吗?”
王继恩答:“晋王(赵光义)来了。”
宋皇后抬头看见赵光义后大惊,然后哭着说:““我们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官家您了。”(宋代称呼皇帝为官家)
晋王亦垂泪道:“共保富贵,不用害怕。”
多么富有戏剧性的一幕!
试想:皇帝没了皇后就是宫中“老大”,王继恩一个小太监怎么那么大胆子敢自作主张不去叫赵德芳而直接去叫晋王,除非有人指使他这么做,那个人是谁?不言自明。
诸位看官细品……
赵光义继承皇位后,按照《金匮之盟》本该顺位继承其皇位的三个继承人都死了!
第一顺位人赵廷美。赵廷美因意图谋划夺权被贬剥夺王衔,举家迁至房州,迁居后不久,就忧愤成疾,吐血而终,年仅38岁。
第二顺位人赵德昭。因为过于正直好心替出外征伐的士兵讨赏,惹恼了赵光义,赵光义训斥道:“还是等你自己当了皇帝后再赏他们吧!”赵德昭回家后挥剑自杀了。
第三顺位人赵德芳。赵德芳就是《杨家将》演义中那个虚构的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的“八贤王”,其实他22岁就病死了。
剩下继承王位的就应该是赵光义自己的儿子了!
(赵光义:您看,这……这……咋好事儿都落俺头上了聂,有点不好意思呢,哈哈……嘿嘿……呵呵……)
综上所述,“嗨历史”君认为,赵匡胤在立国初期的确是把弟弟赵光义作为“备胎”以防自己不测时之需,这时是为大宋江山社稷考虑;而当政权趋于平稳,儿子年长后打算培养自己的儿子做继承人,这种心思被赵光义窥破,所以就发生了千古谜案“烛影斧声”,赵匡胤突然暴崩,赵光义做了皇帝,还弄出一份“金匮之盟”的假诏正名。
孔夫子有句名言“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意思是说:“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这样,这个人怎么还能欺瞒得了呢?”
谎言和阴谋总会露出马脚,被人诟病,如果赵光义是顺理成章的继位就不会被争议千年。
也许是天道轮回,后来皇位又回到了赵匡胤一脉:
赵德昭九世孙为宋理宗,十世孙为宋度宗,十一世孙为宋末三幼主。
赵德芳六世孙为宋孝宗赵眘,七世孙为宋光宗赵惇,八世孙为宋宁宗赵扩。
-----
网友解答:
-----
说到传位给弟弟这个事儿,赵匡胤表示,我没有,我不是,别瞎说。
赵匡胤生于927年,960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了皇帝,这时候他的职务是殿前督点检,年近34岁,还是虚岁。
到976年的时候,赵匡胤才49岁,虚岁50岁,没有任何生病的记录,也没有任何要死的迹象,所以他对身后事没有做任何安排。但问题是,他还是死了。
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德昭,此时24岁,次子德芳,此时17岁,但两个儿子的生母都不在了,此时的皇后宋皇后,年仅25岁。
他还有两个弟弟,大的是后来的太宗赵光义,此时38岁,参与了陈桥兵变,也一直是被赵匡胤重点培养的,小弟弟廷美,此时虚岁才30岁。
往前倒推一下,陈桥兵变的时候,除了赵光义21岁,已经基本成年之外,廷美13岁,德昭7岁,德芳才一岁,都没法参与,只有光义参与了。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自古如此。在造反这种掉脑袋的事情上,只有光义一个成年的亲人能给自己帮忙,其他人虽然也是亲信,但毕竟没有血缘关系加成,到底隔了一层。
所以,从陈桥兵变之后当上皇帝开始,赵匡胤就始终坐镇京城汴梁,很少离开,大的外出征战,都是他派手下的得力将领去干。
为什么?因为他不知道离开了京城,会发生什么事,他自己就是这么上台的,所以他怕别人也照芦葫画瓢,不敢把空虚的京城留给别人。
也是因此,他一直在不断的提拔此时唯一已经成年的大弟弟光义,先是步军都虞侯,之后是开封府尹,都是靠近自己的关键岗位,因为他只有这一个信得过的成年亲人。
随着廷美、德昭和德芳不断的年龄增长,也逐步长大了,也在加官进爵,也在努力培养,但相比之下,实际工作经验最丰富的,始终是光义。
也是因此,在赵匡胤的这个核心团队里,光义其实一直处在备胎位置上,如果赵匡胤有什么三长两短,顺位上位的不会是别人,就是赵匡胤。
更糟糕的是,即便是在他自己的大儿子德昭十五六岁之后,已经逐步成长起来了,他也还是没有让他接受更多的锻炼,来为将来接班做准备。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他对自己的健康状况非常有信心,来日方长,不急于培养接班人。这也为他突然猝死之后,光义顺利上位埋下了伏笔。
按照现在我们在《宋史》上看到的记录,就是在赵匡胤突然驾崩之后,宋皇后自作聪明,让太监王继恩出宫去找小儿子德芳来继位,显然想给自己日后干政留点空间。
没想到王继恩是个二五仔,早就被光义收买了,所以他直奔光义的晋王府邸,催促光义火速入宫,灵前即位。光义安排停当,就赶紧入宫了。
宋皇后的政治经验也是幼稚得令人发指。如此重要的事情,派了一个王继恩,出去耽搁半天,居然也没有起任何疑心,另外安排人去找德芳入宫,可见她根本没想过出意外。
所以,当意外出现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慌乱。看到光义入宫,她自己就直接放弃了抵抗,直接说,我们母子性命,全赖官家。这就等于直接承认了光义继位。
那么,如果当时宋皇后派的不是王继恩,而是其他她比较信任的人,会不会好一些呢?哪怕是一个地位不太高的小太监,他可能也未必有胆量搞这种政治赌博。
如果宋皇后当时派出去的人不是找德芳,而是找已经成年的德昭,可能也会很不同。毕竟此时德昭已经24岁了,成年了,是有能力稳住局面的。
但她却自作聪明,派王继恩去找只有17岁的德芳,企图自己干政,这就让王继恩一眼看穿了她的小心思,怕宋皇后没有能力稳住局面,出现混乱,自己受牵连,就直接拐到晋王府去了。
宋朝官方史料说,赵匡胤和光义的母亲,杜太后在临终的时候特地叮嘱太祖,国赖长君,所以将来太祖要传位给太宗,而不要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兄终弟及。
但这显然是后人伪造的史料,尤其是安排赵普做当时唯一的见证人,更是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因为赵普说这个话的时候,已经是太宗朝了,赵普敢说没有吗?
总的来说,就是太祖自己事先没有任何准备,没有提前安排,导致他突然驾崩的时候,宫中一片慌乱,没有应急预案,而宋皇后又出身低微,缺乏经验,应对不力,才导致皇位直接转到太宗一系去了。
古人常说,太子乃国家根本,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要在皇帝还健在的时候,用自己的权威确立一个太子,帮他树立起权威,将来也好顺利接班。
如果皇帝自己生前不做任何安排,万一出现这种意外情况,那就只能任由后人发挥了,看谁的政治斗争经验更丰富,谁就能乱中取势,成功上位。
-----
网友解答:
-----
在历史上,赵匡胤的传位方式是非常奇怪的。
别的皇帝都会努力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就算没有儿子,他们也会招一个义子,把皇位传给义子。比如宋朝后面的好几个皇帝,包括宋仁宗、宋高宗等,都没有儿子,可是最终他们都招了义子,把皇位传给义子。
(赵匡胤剧照)
为什么这些皇帝们都会把皇位传给自己儿子,不愿意把皇位传给兄弟呢?
道理很简单。古人是相信灵魂不灭的,人死以后,灵魂会在另外一个世界存在。不过,这个灵魂是需要他的子孙后代给他供给庙食的。如果子孙后代不给他供给庙食,他们的生活可能就没有着落。只有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儿子当了皇帝,他才会好好供奉自己,给自己提供的庙食才是最高规格的。如果传位给了兄弟,兄弟的儿子们当了皇帝,自己这一脉也就是断了,也就不可能获得很好的供奉了。可以说,这是古人的一种普遍的观念。
但是,赵匡胤非常奇怪的是,他并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有人可能会说,你说得不对。赵匡胤生前并没有做出传位的决定。既然没有做出传位的决定,那么也就不存在他把皇位传给弟弟而不传给儿子这样的说法。
赵匡胤生前确实没有做过传位的决定。但是,从他的人事安排我们其实已经可以看出,他并没有想要把皇位传给儿子,而是决定把皇位传给弟弟。
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已经二十多岁了,另外一个儿子赵德芳也成年了。他们完全可以当太子了。事实上,有一些皇帝在儿子刚满周岁,就会封他为太子,比如康熙帝等。赵匡胤儿子那么大了,他为何不封他们太子?别说封为太子,甚至连一个王,也没有分封给他们。
相反,赵匡胤对弟弟却是重用有加。一是他把弟弟赵光义封为晋王;二是他把弟弟封为开封府尹,而在整个五代时期,所有的开封府尹,都是天然的皇位接班人;三是赵匡胤在朝堂,把弟弟排在所有文武大臣的最前面。所有这些措施,都表明赵匡胤是想传位给兄弟的,只是他并没有宣布这个结果而已。
(赵德昭剧照)
有人可能会说,赵匡胤之所以要传位给兄弟,是因为他的母亲杜太后曾经要求他这样传位。其实,这个说法是不靠谱的。事实上,这个说法很有可能,也是赵光义为了自己坐稳皇位,炮制出来的。
有人可能又会说,这是因为赵匡胤还没有来得及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他就已经暴病而死,所以继承人的问题,就成了一个悬案。
这个说法也是不对的。赵匡胤并不是一个大而化之的人,他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君王,他的政治智慧是非常高的。乾隆皇帝曾经对历史上的帝王进行过多种评价,能够入他法眼的帝王少之又少,但是他却高度评价了赵匡胤。
说赵匡胤很有政治智慧,最明显的证据,就是赵匡胤很好地解决了历史上的开国皇帝都很棘手的功臣问题,他用的“杯酒释兵权”的办法,是他的独创。而这种独创的方法,是需要极高超的政治智慧才做得到的。因为这其中不仅仅是一种谋略的问题,还有一种人格与感情的问题,只有赵匡胤这样高尚人格与真挚感情的人,才能轻松解除那些开国大将的兵权们。
赵匡胤已经有了成功的例子,后世的开国皇帝,却都没有一个人能采用这个办法。朱元璋甚至杀得血流成河,就是这些皇帝不具备赵匡胤的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
赵匡胤既然有高超的政治智慧,他当然明白,继承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选赵光义为继承人,应该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策。
(赵光义剧照)
为什么赵匡胤最终没有选儿子?而选了兄弟呢?
我认为,这是赵匡胤经过对当时的政治形势,经过充分评估后的结果。
五代时期,出现了多次皇位更迭的情况。之所以这样,除了武人暴力政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外,还有就是继位的君王年纪比较弱小,并且缺乏政治智慧。
极为的幼君上台以后,往往会忌惮那些有功的大臣们。而有功的大臣们,又瞧不上幼君。这样一来,双方必然发生很大的矛盾,皇帝会削夺掌权的大臣的兵权,而掌权的大臣不满,又会造反。造反以后,就会推翻这个君王,从而建立新的朝代。
赵匡胤非常明白这种现实状况,所以一方面他要削夺大将们的兵权,另一方面,他要选一个能够笼络住大家,年纪比较大,同时又有较好政治谋略的人。
赵匡胤通过分析,认为赵光义显然就是这样的人,而他的儿子虽然年纪不小,但心理素质并不好,不能当好继承人。
应该说,赵匡胤的这种判断是没有错的。后来他的儿子赵德昭,因为赵光义说了他一句不是,他回家就自杀身亡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赵匡胤的儿子,抗击打能力确实很差。这样的人,又怎能当君王呢?
所以,为了大宋江山的长治久安,赵匡胤就算知道选弟弟为继承人,会影响到自己的庙食,他依然要这样做。
毕竟,宋朝的江山才是最大的庙食。江山没了,什么也没了。
(参考资料:《宋史》等)
------------------
推荐阅读:
钢筋报价2700一吨,施工过程中涨到4800了,可以要求补偿吗?
上一篇:如果马上要退休却坐牢了,出来之后还能正常领退休金吗?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