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不通,朱棣只是打下南京凭什么就能当皇帝, 其他地方为什么就这么容易臣服?
一直想不通,朱棣只是打下南京凭什么就能当皇帝, 其他地方为什么就这么容易臣服?
-----
网友解答:
-----
文\u002F炒米视角(更多精彩请点击关注)
谢邀,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是拿下一个城池又一个城池,摆平一个对手又一个对手,最终踩着无数人尸体才当上皇帝的。而朱棣看起来比他老爹朱元璋容易多了。他只以北平为根据地往南京打,打下南京就当了皇帝。事实上,真的如此简单?很显然不是。
首先,朱棣之前可能喝酒后会对自己要向侄子磕头有点不爽,也可能觉得自己比侄子更适合当皇帝。但清醒后,他肯定觉得还是做个手握兵权的燕王比较实惠。因为亲王没事造反玩,这个成本比起自己老爹当初乞丐造反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但是削蕃这事把他逼到了墙角。并且造反这事一旦干起来,是没有回头路的。
其次,看看朱允炆的牌面。朱允炆继位以来,天下已经升平二十多年了。除了边境打仗,中原百姓已经过起祥和的小日子了。加之朱元璋把能打仗的武将都杀了,只留了一个会守城的耿炳文。那样,朝中的将领基本都是二代们,如李景隆。那么和平年代文官集团开始掌权,方孝孺,齐泰,黄子澄,这三个人名气之大,说出来都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可惜一水的书呆子。齐泰脑子一热,想学晁错。可惜他忘记了朝内没有周亚夫。
再次,看看普通当官的和老百姓对朱棣造反的看法。刚才说了老百姓已经过了二十来年的太平日子。都相信这天下姓朱。至于是朱元璋的儿子还是孙子当皇帝这不重要。反正这是你们家事。我该缴税缴税,该纳粮纳粮,该徭役徭役。
那么朱棣真那么容易就造反成功了么?显然没有,朱棣造反花了接近4年。失败无数次,打得自己没信心的时候抱头痛哭。但是年轻不懂事的朱允炆给了朱棣一个免死金牌,“不要让朕背负杀叔之名”。还有三次莫名其妙的大风,这个大风要不是记载在史书上,我是不会承认的,因为科学无法解释。和元朝攻打日本时遇到的神风效果是一样的。日本的那个神风是在海上遇到的,尚有点科学依据。朱棣遇到的神风,这这没法解释。
其实朱棣即便拉上宁王打败了李景隆几十万大军,其实南军后起之秀还是一个接一个冒出来,比如盛庸,比如铁铉。基本上在军事上彻底打败南军(政府军)是没有希望的。到这感谢后来为整个明王朝扮演重要角色的一股势力。没错,死太监。正是在朱棣几乎绝望的情况下,这帮死太监告诉朱棣,南京城空虚,速来,皇位就在这里,等你!朱棣绕开山东,直奔南京,基本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南京!
天下要臣服朱棣,是有先决条件的。
首先,你得是大家认可的皇帝。按说你是朱元璋的儿子,大家可以认。但前提是只有一个人自称皇帝。朱允炆一把大火烧了皇宫,朱棣在没找到朱允炆尸体的情况下宣布,朱允炆死了。却暗地里派了两个人去找,一个叫郑和,一个叫胡滢。
其次,你一个藩王跑到南京来自称皇帝,必须名正言顺。当然这个道衍和尚帮他策划好了,造反的名义是“清君侧”,这仗叫“靖难之役”;所以杀齐泰和黄子澄;再让方孝孺写个诏书;废除“建文新政”;恢复太祖祖制。就一切名正言顺了。可是方孝孺却写了个“燕逆”,又气又怕的朱棣灭了方孝孺十族。但朱棣还是感谢一个人的,杨荣一句:“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才使朱棣没有因为心急酿成大错。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三杨”辅政。
再次,朱棣必须干出点政绩来,才能服众。所以登基以后,他发动了几次对漠北蒙古人的讨伐;提出“天子守国门”,完成了迁都北京的巨大工程;派“郑和下西洋”出使各国,宣扬国威;铸就了《永乐大典》宣示盛世;设置内阁,开创新的政治制度。这些功绩被朱允炆看到了,最终通过胡滢告诉了朱棣,朱棣终于解开心结。
-----
网友解答:
-----
靖难之役时,明朝大部分官员和藩王都在坐山观虎斗,抱着一副谁赢了就向谁效忠的态度在看戏。南京被攻破后,大明朝廷被一锅端,建文帝朱允炆失踪。这个时候,结果已经很明朗了:
大明朝的皇帝都找不到了,外地镇守的藩王和官员就算想效忠朱允炆,那也得找得到朱允炆才行
。
朱棣进城后,很快就登基称帝,
宣布继承太祖法统,废黜朱允炆的法统
。此时外地的藩王和百官就算想起兵,也没有借口了。如果硬要起兵,那就是造反。
靖难之役,名义上是朱允炆动用了整个大明朝的武装力量在镇压朱棣。但是实际上,当时被朱允炆派去镇压朱棣的明军,很多人都是出工不出力。
因为大家心里明白的很,朱棣和朱允炆的斗争是朱家人自己的家事。犯不着为了朱家人的争权夺利,傻乎乎的去卖命。
于是乎,我们就在正史上看到了靖难之役中的三次诡异妖风。
第一次是白沟河,明朝政府军打得朱棣半死不活时,突然妖风四起,救了朱棣一命。
第二次是夹河战役,盛庸大军打得朱棣呈现败象时,突然妖风四起,救了朱棣一命。
第三次是滹沱河之战,又是一样的经历,一样的妖风,莫名其妙的又救了朱棣一命。
说实话,北方多风沙也算稀奇,吹吹几次妖风也很正常。但是不正常的是,
为什么每次妖风早不刮,晚不刮,偏偏要在战场局势不利于朱棣的时候突然就刮
?并且还都是朝着有利于朱棣的方向刮。难道朱棣是玉皇大帝附体了?
这种诡异的记载,唯一能解释的就是,
平叛大军根本就没有认真在打
!毕竟朱允炆和朱棣的战争,不管谁赢了,皇帝都还姓朱,都是太祖皇帝的直系后裔。大家没必要玩命的打,意思意思就可以了。
可能有人会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多大将明目张胆的磨洋工,不怕朱允炆问罪?
这里可以明确的说,真不怕!因为朱允炆在圣旨中已经明文申明了,召令征讨大军在讨伐朱棣的时候要——
“莫伤我王叔”
。
什么叫“
想瞌睡了有人给送枕头
”?这就是!
既然皇帝都这么说了,那么大家不就可以明目张胆的磨洋工了么?打了败仗根本不用怕,回报朱允炆时就说:“哎呀,不小心又败了啊。本来其实能赢的,但是因为你叔叔他又带头冲锋了,我们怕刀枪无眼,误伤了你的叔叔,只好战略撤退了。”
朱允炆能怎么说?这是你自己下的旨意,大家只是遵守圣旨罢了。
既然在战场上都能意思意思,千方百计的糊弄朱允炆,在战后岂不是更没有抵抗力,第一时间就向朱棣投降?
并且,朱允炆实际上并不得人心。朱允炆当时新君登基,有雄心壮志,
重用方孝儒、齐泰和黄子澄这三个怪胎搞改革
,伤害到了很多人的切身利益。
比如说,朱允炆登基后,
方孝孺居然提议搞官制改革,裁撤大量的官员以节省开支
。并且按照方孝儒的意思,明朝要恢复周朝的礼制和井田制度。这个改革好不好,不太好评价。但是前线在打仗,后方还搞裁员,这是明显在添乱。
还比如,
朱允炆登基后,他只信任方孝孺等心腹,对朱元璋留给他的文臣武将,皇亲国戚一律都不信任
。他特别想把权力都集中到自己的手里。但偏偏朱允炆和方孝孺、黄子澄、齐泰这几位,又都没有朱元璋的玩弄群臣的那点本事。
所以这就导致,
靖难之役越打越糟糕,全国的文武百官对朱允炆和他的几位傻缺心腹失去了效忠的信心
。文武大臣们也更加坚定了不用卖力镇压朱棣的态度——
反正都是你们老朱家叔侄的烂事,我们不管了!谁赢了就效忠谁,输的那位滚蛋
。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靖难之役后期,朱棣打到淮南时,发现自己没船过江,便派人找水师提督(驸马梅殷,朱棣的姐夫)谈判。先是劝他投降,后来又说不想投降也可以,只要愿意借道就行。
对于这种要求自己选边站的要求,梅殷当然是义正辞严地拒绝了
。
然后,梅殷开始打起了太极拳。他表面上拒绝了朱棣的劝降,但当朱棣收集船只绕道渡江的时候,他却按兵不动,不管不问。
这很明显,梅驸马对朱允炆这个外甥皇帝的态度跟所有的文武大臣基本一致——
我绝对不会主动向朱棣投降,但是也不会真心为你朱允炆卖命,只要他朱棣不来打我,我就装作没看见
。
文武百官都是这么个态度,那在外地镇守的藩王们呢?一个样!
都巴不得朱允炆赶紧去死,因为他们已经受够了恐吓了
。
朱允炆登基后,他决定削藩。但是削藩没经验啊,于是还要先找个倒霉蛋练练手,演习一下怎么削藩。这个倒霉王爷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弟弟——吴王朱允熥。
朱允炆封朱允熥为吴王后,不准许他到杭州就藩,将他留在南京软禁。朱允熥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被软禁了四年。后来朱棣夺靖难成功,朱允熥继续被折磨,先被废为庶人,永久禁锢在凤阳。后来暴毙于凤阳高墙内,年仅39岁。可怜啊!
紧接着,朱允炆开始拿叔叔们开刀。最开始他是准备削朱棣,因为二叔秦王,三叔晋王都死了,四叔燕王朱棣最大。如果当时就直接把朱棣给削了,也就没有靖难之役了。结果黄子澄那个怪胎说不能打草惊蛇,应该先断其左膀右臂,然后再削朱棣。
于是,朱允炆先拿五叔周王开刀,把他全家老小全部押回南京,后被贬去云南;接着又把齐王、湘王、代王三位亲王也全部废为庶人。湘王朱柏因不堪受辱,为保名节,举家自焚;不久后,岷王也被废为庶人。
不到半年时间,五位亲王被废,其中还有一位亲王自焚而亡。
这个时候,明眼人都知道了,
朱允炆这不是要削藩,他是要废藩,把藩王往死里整
。
因为削藩,只要削除藩王的特权即可,就像后来朱棣干的那样,圈起来,厚禄养之,
没必要费尽心思的去迫害藩王,特别是这些藩王还都是朱元璋的儿子。朱允炆削除他们的王位,等于打了朱元璋的脸。
估计藩王们心里都纳闷了,自己哪里得罪了这位侄子皇帝了?不是被弄死,就是永久发配边疆,难道非得把脑袋全拧下来,让每一个藩王都没有好下场,小皇帝才能安心?
朱棣选择造反,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无错,朱允炆却要弄死他,让他无法接受。
藩王们没造反,是因为藩王还有一丝侥幸的心理,认为朱允炆不会搞到自己头上,但是谁能保证朱允炆不会搞自己呢?整天担惊受怕的日子,简直太难熬了。
因此,当朱棣打进南京,朱允炆失踪后,藩王也松了一口气。默认朱棣就是皇帝,赶紧向朱棣称臣。
朱棣进了南京后,除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和徐辉祖这几位坚决不归降外,其余的人都是毫不犹豫的顺势而降。方孝孺当时还怒斥朱棣和大臣们不忠不孝。其实他这位老学究哪里能明白,自己早已经失去了众人的支持。以举国之力打一个藩王,居然还被对手反杀。这种水平的君臣,还有什么脸面让大伙跟着你们混?
在这种背景下,大臣和藩王在朱允炆失踪后,立即向朱棣归顺,也就不奇怪了。
-----
网友解答:
-----
谢邀!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清君侧”这个词。“清君侧”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这是明太祖朱元璋认可的,所以在太祖年间他也注意培养诸王带兵经验和威信,保证他们有能力完成这个目标。
太祖尸骨未寒,齐泰、黄子澄等人大举废黜亲王、剥夺护卫兵,那不就是奸臣?而朱棣起兵的旗号是:“诛齐黄,清君侧”。朱棣为燕王,在太祖期间就有丰富的带兵经验和强大的威信,燕王起兵,跟他出塞的老部下们纷纷响应,这就是太祖培养的成效。(大部分也存在害怕削藩被株连,响应起兵是符合自身利益,也是符合太祖的祖训的,所谓名正而言顺。)
如题主所说,朱棣当时是只攻下了南京,并且按照《皇明祖训》规定:亲王靖难之后要还国,然而建文帝没有逃跑也没有出面交涉,居然自焚了,朱棣连表面功夫都省了,直接即位吧。为什么其他地方会那么容易臣服呢?有下面两个原因:
一:朱棣入京后,南军大将郭英、平安、盛庸、梅殷、何福、房昭、杨文等等都先后顺服了朱棣,说明太祖皇帝亲手打造的这支军队的指挥官还是明事理的,虽然受朝廷之命不得不执行,但心里知道燕王确实是遵循祖训而起兵,故能够接受这一结果。文官中固然有念及建文帝之恩而求仁者,但也有不少识时务之士,因此朱棣成了明成祖,并且很快就建立了首届内阁、重组政府,各地方政府也闻风归顺,只有浙江布政使等人还在招募民兵,被部下抓捕归案。总的来看,成祖起兵看似“叛乱”,实际却是太祖皇帝设计的应急机制的启动效果。
二:从帝位传承上看,太祖尊重嫡长继承制,将皇位传给了建文帝,现在成祖取而代之,正所谓楚人失之,楚人得之。 内不能制外,但内外都姓朱,都是太祖之后。我看这正说明了太祖制度为一姓之谋的成功。要是缺乏政治智慧的建文朝廷愣是把燕军消灭了,那才是太祖的真失败,以后朝廷又不知道搞出什么乱子。成祖即位后,用较为和缓而非粗暴废黜的手段,把亲王领兵的制度废除了,改为“天子守边”,更加在京城厚集兵力。
如有未详尽之处,可以评论留言,将针对性一一回复。
-----
网友解答:
-----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搞清楚,对于谁来做皇帝这件事情,朱允炆和朱棣分别是什么看法。
从
朱棣角度
:太子朱标死后,皇储就空缺了。按照惯例,这个时候应该从已故太子的兄弟中再选择一位立为皇储,而且当时朱元璋仍然在世,哪有从孙子辈选择皇储的道理。而纵观当时朱元璋其他几个儿子,只有朱棣最优资格和威望成为新的皇储。
从
朱允炆角度
:爷爷已经分过家了,自己的父亲朱标得到了最大的一份家产。既然已经分家了,不论爷爷是否在世,父亲的这份家产自然由孙子来继承,这是理所当然的。叔叔朱棣有什么资格来抢夺自己的家产。
之后的故事大家就耳熟能详了。朱允炆上台,重用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儒臣,变革部分朱元璋的制度,同时开始着手削藩。一直心有不甘的朱棣决定起兵,打着“靖难”的口号反叛了。
起兵后,朱棣其实是败多胜少,哪怕当时李景隆被朱棣打败,丢了六十余万南军,当时的人们依旧不看好朱棣。也难怪,朱棣以一隅而抗全国,说他螳臂当车都不为过。面对征途上的一次次挫折和失败,朱棣也动摇过。最后,在姚广孝的建议下,绕开济南等军事重镇,直取安庆,最后攻入南京。
拿下南京,朱棣之所以能顺利继承皇位,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朱允炆不是被俘,也不是被朱棣杀了,而是失踪了。
不管怎么说,朱棣都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一次次强调自己是听从朱元璋生前的嘱托,才起兵的。如果朱允炆被自己杀了,那朱棣起兵时强调的原则就被自己打脸了,就真的是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势必影响朱棣战后的收拢人心。因为舆论战就输了。但是朱允炆是失踪了,而国不可一日无君。朱棣上位就显得那么顺其自然了。
第二,绝大多数的文官集团,都把朱棣起兵看做是老朱家的内部矛盾。
一个是朱元璋的孙子,一个是朱元璋的儿子,老朱家子孙自己争皇位,但对文官集团来说,都是大明王朝。人心思定是主旋律。既然朱棣已经成功拿下南京,宣布称帝,那么不如水顺推舟,朱元璋哪个子孙当皇帝也轮不到自己不是。
第三,登基后的朱棣竭力笼络旧文官集团,保证其利益。
拿下南京后的朱棣,对建文帝的旧臣就一个原则,顺者昌逆者亡。除了朱允炆身边几个核心大臣,对于其他文官旧臣,只要愿意承认朱棣的皇权,朱棣一概既往不咎,甚至可以加官进爵。这一手,一下就瓦解了建文旧臣的人心。
第四,打着朱元璋的旗号,以示正统。
朱棣上台后,修改实录,以各种小说笔法去渲染朱元璋对朱棣的好感。认马皇后为生母。废除建文帝的变革举措,一切以父亲朱元璋的成法为准则,是为祖宗之法不可变。修书,改组锦衣卫等,统一意识形态。
第五,朱棣还是存在一定的群众基础。
作为朱元璋能征惯战的儿子,且常年在北方守卫边疆,在朝中和坊间还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威名不可谓不盛。而朱允炆做太子时年幼,又常年站在朱元璋身后服侍老朱,虽有仁厚之名,但不见得有多少群众基础。
以上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朝史暮想
-----
网友解答:
-----
朱棣起兵靖难的成功,是大明“公司”内部的CEO换位,并非像朱元璋一样的对陈友谅、张士诚、蒙元外部“公司”的收购兼并,只要把握住了操作技巧,自然难度会小得多。朱棣的成功之路,主要有三:
宣传攻势强大,尽可能得抢到道德上的有利站位
在北平起兵之初,朱棣就发动了强大的舆论攻势,以“清君侧”的名义贼喊捉贼,表明自己起兵只是为了除去大侄子建文帝身边的“奸臣”齐泰、黄子澄一干人等。这一招可真是厉害!!要知道“藩王靖难”的权力是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就定下的,朱棣拿出来一嚷嚷,立马使得自己挂羊头(清君侧)卖狗肉(夺位)的小心思有了正统的合法性,这得麻痹多少人的心呐!!!
拉帮结派,增加靖难起兵的胜算
建文帝即位后,朱元璋分封的各路藩王逐渐呈现尾大不掉之势,齐泰、黄子澄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考虑提出削藩。藩王们削藩政策利益受损,纷纷表示不满,朱棣顺势拉拢。比如宁王朱权就在朱棣的威逼利诱下,带着由蒙古人组成的精锐骑兵“朵颜三卫”,加入到了靖难大军;谷王朱橞,更是在朱棣打到南京城下时,和李景隆一起开门献城;其他的藩王要么暗地里给钱给粮食,要么打酱油默默的看表演。至于朱元璋留下来给建文帝保驾的勋贵集团,当中最大功臣徐达的儿子们,都喊朱棣(徐达女婿)一声“姐夫”。还有人数最多的文武官员,除了铁铉和方孝孺,大部分都做起了风吹两边倒的“骑墙派”,由得你老朱家叔侄两个自个儿折腾,我还做我的官。
建文集团削藩形势估计不足,应变乏力
削藩的活,本来就是常在河边走不能怕湿鞋,但建文帝磨磨唧唧又是监视又是软禁,白白地让朱棣装疯卖傻糊弄了过去。等到朱棣起兵,南京这边派兵北上讨伐,临行前天真的建文帝偏偏对将领们说了这么一句话——“不要让我担上杀叔之名”。得!一句痛快话都没有,你让将军们这仗怎么打,等于让朱棣有了块免死金牌。果不其然,在朱棣与建文军交战的过程中,有好几次朱棣都差点被斩落马下,但建文军每次都在危机关头让开路子让他离去,搞啥呢这是???就这样,朱棣一路上开着“光环”来到了南京城下。
-----
网友解答:
-----
一直想不通,朱棣只是打下南京凭什么就能当皇帝, 其他地方为什么就这么容易臣服?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先得从朱元璋说起。
朱元璋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明朝建国后,平定天下,恢复国家的经济生活,确实得到了当时民众的支持。因此,当他在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去世后,史称“洪武之治”,也不算溢美之词。
通过三十年的统治,民众已经认可了朱明代替元朝天祚,将朱家传承帝位看做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这是当时的大背景。
建文帝
朱元璋去世时,由于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即明惠宗(亦称建文帝、明惠帝)。
年纪轻轻继位的建文帝,并没有执掌国家的经验,所以实际上一个主少国疑的局面。如果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继承大统,他首先要解决的是稳定局面,以民生为重,让自己的政策深入人心,获取更多人的支持。
应该说,历史是给了他这个机会的,朱元璋在位时,认为太子朱标过于仁厚,因而强力拔刺,大杀功臣并牵涉极广。虽然在他强硬的弹压下,没有人敢于反抗,但心中忐忑是一定的。如果,建文帝能够采取一定的怀柔政策,应该能够很快收拢人心。
但他并没有采取这种政策,而是在身边几个所谓大儒的鼓动下,选择了以削藩为手段来巩固皇权。
在中国历史上,削藩从来都是非常敏感的一件事,几乎每次都会酿成动乱。作为深受建文帝崇信的几位大儒不会不知道前朝旧事,他们凭什么会认为自己比汉文帝手段更高?
另外,从建文削藩的炒作来看,实在是个“三无产品”——无计划、无预案、无善后。这种近乎儿戏的做法,又怎么在险恶的政治斗争中获得成功呢?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六月,朱元璋去世,建文帝临朝。当年七月便削周王,废其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次年(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四月,连削三王,废齐、湘、代三位亲王为庶人。
湘王不堪受辱,为保名节举家自焚。湘王的遭遇,震动诸藩人人侧目,可建文帝并没有做好安抚工作,甚至连假装心痛都懒得表演一下,而是干脆利索的给了他一个
“戾”
的谥号。要知道,古人是极为重视哀荣的,这个恶谥,足以表明建文帝对叔叔们的态度了。
估计按照建文帝和他身边人的想法,皇帝要削藩,这些大明的番王,不但要洗干净脖子准备好,而且还得欢欣鼓舞的感恩戴德。真不知道,他们从哪儿来的自信?要是当时,他进行了充分的战争动员,大军压境形成了泰山压顶之势也行。可从朱棣起兵后,中央军队的表现来看,远远没有事先有所准备的迹象。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朱棣起兵抗命几乎是他唯一的选择。但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四年的战争中,朱棣数次战败,也算是险过剃头。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即便是建文帝继位不久,他对于军队依旧拥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这种控制力显然不是来源于他自身,而是来源于天下对朱家为正朔的认知。
明成祖朱棣
另外,在这场旷日持久的靖难之役中,其他番王全都作壁上观,没有一个支持建文帝,这也足以说明各地番王对中央政权的态度。要知道当时的各地番王,可不是明朝中晚期,那些连出趟城门都需要报备的番王。这时期,他们对于自己身边的军队还多少有些控制力,但他们的表现也足以说明,中央政权在他们心中已经不值得支持了。
当朱棣攻入南京,靖难大戏落幕,南军大将都先后臣服。这说明当时大多数人,都认可这是一场皇族内部的战争,并不是汉夷之争。因此,也就没有那么多反弹。
另外朱棣登基后,迅速恢复了周王、齐王、代王的爵位,并改湘王朱柏谥号为
“献”
,算是对建文帝的削藩做了交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各地诸王。
靖难之役
最后,如果建文帝没有削藩,朱棣会不会谋反?
我个人觉得,应该不会。从靖难的战争过程来看,中央政权的军队并不是没有战斗力,否则这场战争也不会耗时数年之久。朱棣是一个带兵之人,这一点他心里不会没数,所以如果不是退无可退,他也犯不上拼死一搏。
但以朱棣的能力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有实力的藩镇是很有可能的。毕竟,北地边患是实实在在的威胁,朱棣还算是朝中能够仪仗的战将。所以,他手中的军权应该会越来越重。但历史是没有如果这个选项了,既然建文帝已经图穷匕见了,朱棣除非引颈就戮也就只有拼死一搏了。
最后,我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黑朱棣。
虽然朱棣皇位所得不正,但从他一生的施为来看,在有明一朝,排进前三应该毫无问题。或者说仅次于创业的朱元璋,也不算溢美。
而且,这种皇位得来不正的君主,为了能够证明自己是个好皇帝,一般都能兢兢业业的苦干,来开创一个时代。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靖难之战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管窥历史、一家之见!我是头条号
藏地读行
,欢迎您的关注。
-----
网友解答:
-----
想当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时,曾付出多少艰辛和努力,数不清打了多少恶仗才当上的皇帝。而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儿子,据说,只攻下一个南京,就当上了皇帝,竟然如此简单,都很难理解。
对朱棣存在的偏见,其实,是因为没有真正了解内情,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只是朱元璋与朱棣所处的时代不同,所用的战略战术不同而已。明太祖朱元璋当年逐鹿中原,一城一城的打,一步一步的攻,那是为了赶走蒙元,因为蒙元昏庸无道让百姓黎民水深火热,所以朱元璋当皇帝是顺应天意的。而朱隶是处明朝自己的国度里,是与自己的侄子争夺皇位,此时,已无外患,只有内乱,不需要太多的战争,只需要依靠谋略、智慧和人脉的紧密结合才能取胜。
那就让我们共同来看看,朱棣到底付出了哪些努力才登上皇帝宝座的?
一、深谋远虑,收服人心。
其实,朱棣具有政治敏锐性,懂得审时度势。如,大家知道,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微信、没有广播电视等信息传递工具的远古时代,消息是非常闭塞的。而朱棣却看到了这一优势,并充分加以利用。对于每一步都是做好周密部署的。
第一步,向老百姓和保持中立的官员,宣称自己的举动为“清君侧”,即清除君主身边的亲信、坏人,给他们进行文化洗脑。
让他的十七弟帮忙编写征讨的檄文(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特指声讨的文告)。大致意思是说:“我只是为了帮助侄儿朱允炆扫除身边的奸臣,才这么干的,并不是造反!” 主要是为了控制住外界的舆论,安抚人心。
据说,中国历史上四次勤王,只有朱棣成功了。但是仔细比较看出不同,唯独朱棣是勤自家的王,所以相对容易些。
因为这属于皇室自家的事,对于一般保持中立的官员来说,觉得事不关己,没必要跟着参和,他们认为,不管谁当皇帝,都姓朱,我们只是人家的臣子而已,所以,很容易就拉拢过来;而对于老百姓而言,认为都是你们亲人之间的矛盾,只要国家安定,至于谁当皇帝,都无所谓,所以百姓都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也不会有任何议论。
二、天赐神运,一举成功。
俗话说:如果你真正想做成一件事的时候,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朱棣计划的第二步,就是对付军事重镇和朱允炆的嫡系部队,因为弄不好,朱棣还要担个“叛父逆侄,谋权篡位”的罪名。
正在朱棣不知所措时,没想到却巧遇道衍和尚,给他出一高招,即对于军事重镇和朱允炆的嫡系部队,以诛奸齐泰和黄子澄逆贼的名义“清君侧”,就名正言顺了!朱棣听后,仔细一琢磨,觉得这真是妙哉!
加之以前,在朱允炆和蹩脚智囊黄子澄、齐泰的帮助下,朱棣身上有了免死金牌,因其不想背上杀皇叔的罪名。
又曾在李景隆的努力下,朱允炆的精锐部队被打的七零八落,让朱棣的队伍不断壮大起来。
于是,他就举起“清君侧”的大旗直奔南京了,这就是史上有名的靖难之战。
这一切的安排都那样恰到好处,仿佛有上天的帮助,让他竟然在几率极小的情况下,轻而易举地完成了伟大的夺位大业。
三、大胆革新,功勋卓著。
靖难之役后,朱棣开始自己的第三步计划,就是推翻“建文新政”,把持内政,干出政绩,再让方孝孺写个“檄文”昭告天下,就大功告成了。
但方孝孺是建文帝的老师,自然得拥护建文帝,不能听朱棣摆布呀,所以,拒不写朱棣檄文,还给朱棣安了个“燕棣逆贼”的罪名。
朱棣暴怒之下,将方孝孺诛灭十族。此举吓得满朝大臣惴惴不安,却也激怒了建文帝旧部忠臣,朱棣暴戾一起,杀了许多重臣。
幸亏内阁首辅杨荣及时制止,问朱棣:“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意思是,皇帝是先杀人,还先登机呀?一下提醒了朱棣,于是,立刻停止杀戮,赶紧前往先帝陵祭拜极度悲伤,以表忠心,这平定了朝臣乱局。
继位登基后,朱棣计划的最后一步,就是要干出大政绩以服众。
所以,后来朱棣拒帖木儿、征蒙古、平外藩、巩固领土,设置内阁,开创新政,“郑和下西洋”对外交流,宣扬国威。慢慢成就了“永乐盛世”。
因此,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鲜为人知的艰苦奋斗历程。当真正走进这段历史,对朱棣的成功就很容易理解了。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
网友解答:
-----
谢谢邀请!
朱棣的靖难之役打了近四年,以朱允炆失败而告终。这里有个很有趣的问题,朱棣既使打下了南京,朱允炆还拥有南京以外的天下,为什么朱棣能顺利登基做皇帝。并且其当皇帝后全国很平静,基本上没有反抗,基本上天下归心,这里有什么玄机?
一、朱棣的大部分靖难战役基本上是失败的。朱棣靖难先后被阻于德州、济南、徐州,可以说头三年基本上是失败的。最给朱棣面子的说法是与南军打成了平手。朱允炆太仁慈,已与朱棣刀兵相见了,还在说:千万勿伤朕的四叔。几次让朱棣从死亡中逃脱,给全国人的感觉好象朱允炆理亏,而且亏的很严重。朱棣在靖难之役中的转机为第四年,听取了黑衣宰相姚广孝的建议,丢开一切坛坛罐罐,不顾后方,兵锋直指南京,拿下京城当皇帝。这个底气和自信从何而来,来源于天下已归心于朱棣。
二、朱允炆与朱棣之争是家务事。在四年的靖难战争中,军队打仗就象过家家。更有趣的是,朱棣打到南京,看到满城墙是老爸朱元璋的画相不敢忤逆攻城。在无计可施,在城外等待时,发小、当年南军的统帅李景隆开城门献城,朱棣不废一枪一弹进了京城。李景隆是朱允炆的大将,代表军心已归向朱棣。可见涉及皇家家务事有的官员漠视,有的选边站、有的投靠,谁有能耐靠谁,这方面朱棣比朱允炆占优势。
三、朱棣登基并非非法。朱棣虽为皇四子,庶出,但一直由嫡母马皇后哺养,可以视为嫡出。太子朱标病毙,朱棣按才华加上又是马皇后养子,应该轮上他了。朱元璋立皇太孙的做法不靠谱,人们对其正当性,合法性存疑。朱棣的黑衣宰相姚广孝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一年三百六十天,白天黑夜的鼓动朱棣造反。当时朱棣还在南京,姚广孝便投靠朱棣,承诺让朱棣戴上白帽子,王戴白为皇,这个姚广孝绝对先知先觉。
四、朱允炆生死不明,国家不可一日无主。朱棣打进内城,皇宫火起,朱允炆不见了踪迹。朱棣想不登基都不行,因为天下归心朱棣。以解缙为例,当朝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在南京城破前,在一起讨论前途。结束后榜眼眼看朱允炆没了指望回家上吊殉国,但解缙等人在南京城未破时,便投奔了朱棣。由此看朱棣在所谓的正统的文人中占有相当的优势。后来朱棣不顾姚广孝的一再嘱咐,杀方孝孺,还灭其十族。这固然是朱棣很残暴,从另一面可看到朱棣的底气。杀方孝孺并没有出现姚广孝预测的天下知识分子离心离德的现象,至少没那么严重。
四、纵观朱元璋的子孙,朱棣最有当皇帝的水平。朱允炆年轻幼稚,被方孝孺等忽悠,皇位没捂热就削藩,弄的明皇室人心惶惶。虽然朱允炆人很仁慈,但皇帝的仁慈只能在表面,无毒不丈夫,朱允炆就缺这个。
朱允炆可能是好人,但不是好皇帝。朱棣不完全是好人,但绝对是好皇帝。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朱棣是好皇帝!
-----
网友解答:
-----
明太祖朱元璋奋斗半生开创了大明王朝,采取一系列手段加强了皇权、巩固统治。为了让大明王朝长久延续,孙子朱允炆能安心做皇帝,他解决了朝廷里的良弓与走狗,又安排九个皇子戍守北方,可谓殚精竭力、用心良苦。
他最后放心的走了,可是在他尸骨未寒的时候,生前的安排被打乱了,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从北向南一路打下南京,取代侄子朱允炆成为大明新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
朱棣只打下了南京,其他地方竟臣服了,那么,各地兵马为什么不起兵勤王?
(1)打下南京的政治影响。
南京,是大明朝的首都,是明朝的定鼎之地,朱元璋称帝的地方,是当时全国的重心,对整个王朝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中国古代都有这样的观念:京畿者,天下之根本。首都是一个国家的中心,朱棣控制了首都南京,也就控制了朝中群臣,相当于控制了明王朝的大脑。
举几个例子:关中是秦朝的中心,刘邦打下关中打入咸阳,秦朝亡;成都是蜀国的中心,邓艾打下成都,蜀国亡国。同样的,朱棣打下南京,对天下的威慑还是不小的,至少这能终结了建文帝的统治。
(2)靖难之役朱允炆完败,南军的主要军事力量被朱棣全歼。
由于朝中能征善战的大将差不多都被朱元璋杀完了,只留下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
当时辅佐朱允炆与朱棣作战的主要是黄子澄、齐泰、耿炳文、方孝孺和李景隆等人,关于排兵布行军打仗,黄子澄、齐泰之流都是只会纸上谈兵的儒生,“大明战神”李景隆更是一个废物,他与朱棣打仗战无不败、败无不逃。朱允炆所依仗的这群人,怎么可能打得过骁勇善战的朱棣呢?
从双方兵力来看,燕军约30万、南军约100万,这样大的实力差距,李景隆他们愣是没打赢,还屡战屡败,几次大败,南军主力部队基本被灭。
南京周围再没有力量能阻挡朱棣,其他地方上也没有那个实力反抗朱棣,只能是望风而降。
还有朱允炆那句“勿使朕有杀叔之名”流传很广,有人说只是朱允炆太过仁慈错过了杀朱棣的机会。其实这句话很有争议,史书上记载“两阵交失如雨,而集与上旗者如猬毛”,这很明显是要杀死朱棣,只不过朱棣运气好躲了过去。
再者说,朱允炆之前削番时就已经逼死过叔叔了,杀叔之名早已坐实,其实再杀一个朱棣也无所谓啦。所以这句话不可信。
靖难之役中,其他地方都是作壁上观,朱棣能赢肯定是他们意料之外的,毕竟100万对30万,那么巨大的悬殊实力摆在那。只不过,南军统帅太菜不是燕军对手,朱棣能赢,其实是有运气成分的。
(3)最重要的是建文帝的不知所踪,给了朱棣名正言顺称帝的机会。
当朱棣打进南京时,朱允炆放火烧了皇宫后他本人就下落不明了,自此他的踪迹就成了历史上的未解之谜。朱棣找到朱允炆皇后的尸体并指认其为朱允炆,然后以天子礼厚葬朱允炆,制造了建文帝已死的假象。
国不可一日无主,诸王和群臣多次上表劝朱棣继位,说明此时朱棣的势力威望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太祖之后的诸王中有资格继承皇位也只有燕王朱棣。于是朱棣就在谒完孝陵后名正言顺登基了。
如果朱允炆没失踪,而是逃出南京,他完全可以召集队伍重新夺回南京,而朱棣也有了忌惮也就不敢擅自登基。
只要朱允炆还活着,朱棣一旦称帝,他就坐实了乱臣贼子之名,各地都可以奉诏起兵讨伐他。我们只能说朱棣的运气实在太好了,朱允炆的失踪使他没背上弑君夺位之名,让他省了许多麻烦事。
(4)朱棣歼灭南军后,军事实力强大,且各地方将领并无损失,谁愿意去没事儿找事儿
靖难之前,朱允炆已经削了好几个有实力的藩王了,剩下的那些实力太弱,在朱棣强大的军事实力面前,他们和地方部队无力反抗。
靖难之役是明朝皇族内部的战争,地方上只会对华夷之战有所反应。正所谓楚人失之,楚人得之,双方打来打去结果都是人家朱家人坐天下,他们的利益又没有受损,他们该干嘛还是干嘛。
虽然有少数像方孝孺那样的建文旧臣坚决反对朱棣,但他们的实力实在是太弱了,而且只是少数反对,正所谓虱子顶不起被窝,他们根本阻挡不了朱棣。
本文作者“坐古谈今特邀作者欢欢”
-----
网友解答:
-----
为什么朱棣打下南京,逼死建文帝就能鼎定天下,而李自成打下了北京逼死了崇祯帝却没能守住天下?那是因为古代的帝位传承体制决定的。
朱棣是朱元璋嫡子,太子朱标的弟弟,一生戎马倥偬,随老子朱元璋南征北战,属于马背上长大的皇子,既有武功又有韬略且富阅历,朱标在世时,无论资历德行都让朱棣服气,无话可说,朱标意外去世,必然就让立下了赫赫战功的一些王子有了遐想的空间和野心。
古代的帝位传承,无论如何传承,有一个铁律,那就是必须是血亲,也就是家族传承,否则就会因得位不正被全天下讨伐之。朱棣本为朱元璋嫡子,而且战功赫赫,加之朱允炆隔代相传,资历又浅,在一帮书呆子的怂恿下,根基未稳,就匆忙削藩,朱元璋在世时,有他如日中天的威势压制,这些藩王们只能低调度日,一旦朱元璋过世,那些藩王们好不容易透了一口气,朱允炆一个黄口小儿就要削他们的藩,收他们的地,下他们的权,这帮骄兵悍将焉有不怒不反的道理?
朱棣虽历九死一生占领了南京,逼死了朱允炆,还残忍的处置了建文帝的家眷以及以方孝儒为代表的一干忠臣,但是天下到手不过10%,为何没有人高举义旗、勤王造反,弹压朱棣叛军?
那是因为,建文帝朱允炆已经自杀身亡,朱棣造反时打的旗号就是清君侧,朱允炆自杀后他还假惺惺的悼念了一番,说叔叔只是想帮你除掉身边奸佞之徒,恢复侄儿王权,帮你做一个好皇帝,你何苦要如此?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那是鳄鱼的眼泪,然而朱允炆一死,朱棣身为皇嫡子,而且又有大胜之威,朱允炆很多政策操之过急,确实也伤了既得利益阶层的人心。
如此一来,天下还是朱家的天下,换了一个更加强力优秀的CEO而已。对于外人来说,原本就不怎么瞧得上眼的旧CEO已经去了,新CEO正要大展宏图,广开新政,而且朱棣手段之暴烈残忍,丝毫不下其父朱元璋,这帮文臣武将早已噤若寒蝉。何必再去自讨苦吃,多管闲事?
-----
网友解答:
-----
朱棣姓朱,本身就有当皇帝的资格,况且他也“师出有名”,再加上建文帝昏招频出,因此,在朱棣占据优势之后,天下自然就臣服了。
公元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为由宣布起兵,历时四年,于公元1402年兵临南京城下,最终,建文帝朱允炆“失踪”,朱棣继位登基,是为明太宗。
而这一场战役,后世称之为“靖难之役”。
不过,朱棣的这场靖难之役,虽说打了四年之久,但实际上在他登基之前,也仅仅是打下了南京以及济南等城市,并没有完全占据全国。
那么,为何在仅打下南京等地的情况下,朱棣就能登基称帝呢?那些未曾被其占据的地方,包括这些地方的官员以及藩王,又是为什么会选择臣服于朱棣的呢?
实际上,朱棣之所以能当上皇帝,除了要感谢朱允炆的“帮助”之外,同时朱棣也拥有名正言顺的理由和资格,并且,他和朱允炆之间属于内部矛盾,只要皇帝还姓朱,那么对于地方上而言,谁当其实都一样。
首先,朱棣本身就具备继承皇位的资格,这一点是他成功的基本前提。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朱棣并非嫡长子,他凭什么具备继承皇位的资格呢?其实,这和当时朱元璋定下来的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众所周知,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在他上面还有三个哥哥,分别是太子朱标、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朱标自然是朱元璋的顺位继承人,然而,朱标却意外的英年早逝。
不过,朱标虽说死了,但朱元璋并没有选择其他儿子来继承皇位,而是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
之所以朱元璋会这么做,并非完全是他偏爱朱允炆,而是属于有法可依。
按照当时的宗祧继承制度,嫡长子是第一顺位继承人,他这一脉属于是“大宗”,而相对应的,他的兄弟们就属于“小宗”。
如果嫡长子意外早逝,那么就可以从其他嫡子中找出一位当继承人,要是嫡子全没了,那就从庶子中选出一位。
换句话说,朱标死了之后,朱标的所有兄弟们,比如朱樉、朱棣等,就都具备了被继承朱元璋皇位的资格。
但是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嫡长子必须没有后人,说白了就是他这一脉已经绝后,只有这样,嫡长子的兄弟才具备继承资格。
但当时的情况是,作为嫡长子的朱标有儿子,并且还不止一个,因此,按照宗祧继承制度,继承人就应该优先从大宗这一脉里选。
因此,朱允炆就要优先于朱棣,这也是朱元璋为何会把皇位传给朱允炆的原因之一。
不过,我们都知道,在朱棣打到南京之后,身为皇帝的朱允炆被宣布已经死亡,且不说他究竟死了没有,但至少在明面上,他在当时确实已经死在了南京皇宫里的一场大火中。
而他这一死,作为朱元璋的儿子,朱棣自动就恢复了继承皇位的资格。
并且,朱棣的两个哥哥,也就是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分别在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和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去世,因此,当时的朱棣在众兄弟里,已经是实际上的长子。
如果朱樉和朱棡还活着,那么朱棣在名义上,就不能继承皇位,但情况是他的两个哥哥都死了,并且朱允炆也“死了”,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朱棣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
朱棣当时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才会在第一时间宣布朱允炆“死亡”,如此一来,他便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登基,既然他名正言顺,其他人也就无法反对了。
毕竟朱棣在明面上已经堵住了其他人的嘴,因此官员们和其他藩王也只能选择臣服。
其次,朱棣起兵“师出有名”,登基的程序同样也合乎法理
除了朱棣本身就具备继承皇位的资格外,他不管是起兵还是登基,始终都站在“合情合理”的角度上。
朱棣起兵时,打的是“靖难清君侧”的口号,而这个口号,是当年朱元璋定下来的。
洪武二年,朱元璋下令编纂一部对后世子孙训诫的书籍,最初定名为《祖训录》,六年后书成,之后朱元璋又多次修订,最终在洪武二十八年更名为《皇明祖训》。
《皇明祖训》共分为十三章,其中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有要求后辈儿孙敬天法祖,还有要求他们节俭,以及各种适用于皇室内部的律令等等。
而在其中的第五章“慎国政”中,朱元璋就提出,如果出现“朝无正臣,内有奸逆“的情况,那么藩王就有责任”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朱棣就是抓住了这一点,以此为由宣布起兵的。
那么,当时朱棣口中所谓的“奸逆之臣”又是谁呢?正是备受建文帝朱允炆信任的齐泰和黄子澄等人。
齐泰是洪武十八年的进士,曾任礼部、兵部主事等职,当初朱元璋前去祖庙祭拜时,挑选为官九年没有犯过错的官员,齐泰就是其中一个。
并且,齐泰在升任兵部侍郎后,对边疆动态了如指掌,朱元璋询问他边将的姓名和局势,他均能一字不落地说出来,这就让朱元璋对他相当重视。
因此,在朱元璋临终之际,齐泰就成了朱元璋钦定的顾命之臣,用以辅佐朱允炆。
而黄子澄则是因为一直担任朱允炆的授业师傅,常年伴读东宫,所以,朱允炆对他极为信任,登基后更是升任他为翰林学士,与齐泰同参国政。
这二人当时对朱允炆提出的同一个建议,那就是马上着手削藩。
但由于削藩操之过急,导致了藩王与朝廷之间产生了极大的矛盾,比如湘王朱柏就在削藩过程中选择自尽,这就更让其他藩王有了“兔死狐悲”的情绪。
而这种情绪一旦蔓延开来,那么藩王和朝廷就站在了对立面。
朱棣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将提出削藩建议并推动削藩的齐泰、黄子澄定义为“奸臣”,既然他们是皇帝身边的“奸臣”,那么朱棣就可以用藩王的身份,名正言顺的去“清君侧”。
正所谓“师出有名”,朱棣起兵同样也有光明正大的理由。
而作为其他藩王而言,对朱允炆的削藩政策也确实相当不满,如今既然朱棣带头反对这种政策,那么他们自然乐意看到这一幕,虽说不至于帮助朱棣,但是保持中立还是可以做到的。
这也是为何在整个靖难期间,不少藩王按兵不动的主要原因,毕竟朱允炆因为削藩闹得人心尽失,因此他们就选择了“同仇敌忾”,坐视朱棣起兵。
而到了朱棣打进南京后,听了大臣杨荣的建议,第一时间去祭拜了父亲朱元璋,表明自己是遵照父亲遗志而来,属于是“正义之师”,这就更让他站在了“有理”的制高点。
然后,他又宣布朱允炆“死亡”,紧接着登基继位。
自始至终,朱棣始终占据了一个“理”字,不管是起兵还是登基,朱棣均是有正当的理由,至少在程序上挑不出他的毛病。
所以,他登上皇位也是合法的,而那些官员也好,藩王也罢,就没有了质疑朱棣的借口,毕竟朱棣打的是“靖难”的正当旗号,如果有人反对他登基,又该用什么理由呢?
要是没有理由就反对朱棣登基,或者是起兵推翻朱棣,那么性质就变成了“谋反”,而谋反会带来什么后果不言而喻。
因此,当时地方上除了臣服,别无他法。
还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朱允炆已经没有了对抗朱棣的实力
靖难之役开始于1399年,结束于1402年,进行了整整四年,这四年里,朱允炆昏招频出,而朱棣凭此最终击败了朱允炆。
朱允炆的第一个昏招,就是任用李景隆为主帅。
李景隆乃是曹国公李文忠之子,但他却没有继承父亲能征善战的优点,反而是一个标标准准的纨绔子弟,并且“素不知兵”,而朱允炆启用他担任大将军,就注定了会失败。
最明显的例子,是在李景隆率兵攻打北平时,都督瞿能几乎都攻破了北平的张掖门,但由于李景隆贪功,下令瞿能停止进攻,这就让朱棣一方有了喘息之机,等到李景隆再次攻城时,已经没有了机会。
还有在之后的郑村坝一战中,李景隆同样因为指挥失当导致连连失利,并且,看到形势不对,李景隆带头逃走,不仅没有尚在战斗中的士兵,还将几十万大军的辎重全部留给了朱棣。
类似的情况,在李景隆所参与的战役中比比皆是,基本上每一次他大败于朱棣,朱允炆派给他的几十万大军,就这样一点一点被他糟蹋干净。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时朝中就有人认为,李景隆是朱棣的“卧底”,所以才会次次都让朱棣大获全胜。
究竟李景隆是不是朱棣的卧底,这个已经无从考证,但正是因为他的无能,让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吃掉了朱允炆的主要力量。
而在当初,朱允炆对李景隆可谓是“寄予厚望”,把所有希望都放在了李景隆身上,并且,在其大败而归后,也仅仅是撤职了事,朱允炆如此安排,最终失败一点都不奇怪。
除了任用李景隆之外,朱允炆的另一大昏招就是那道“毋使朕有杀叔父名”的旨意。
这道旨意是什么意思呢?大意就是,不要让朱允炆背上杀害叔叔朱棣的罪名,而这道旨意,直接决定了朱允炆必须失败。
俗话说刀枪无眼,上阵打仗哪里有不死人的道理?要想不打死人,那还不如不打。
更何况,朱棣作为要推翻朱允炆的敌人,说白了就是罪魁祸首,这样的人,朱允炆居然下令不能伤到他,那岂不更是给了朱棣一个加强版的护身符吗?
比如在东昌之战中,朱棣的燕军被名将盛庸设计诱入包围圈,包括朱棣本人也身陷敌阵,当时局势极为凶险,就连朱棣的爱将张玉也因为救援朱棣而战死,燕军士兵更是死伤无数。
至于朱棣本人,当时已经成了瓮中之鳖,差不多到了束手就擒的地步,但他还是得以逃出生天,最终全身而退。
为什么?就因为朱允炆的那句““毋使朕有杀叔父名”。
要知道,那些进攻朱棣的将士,虽说当时隶属朱允炆一方,但他们却不愿意过多为难朱棣,首先,皇帝下了旨意,不能伤害朱棣,这就让他们没法对朱棣太过动粗。
不能太过动粗,自然就没办法俘虏,所以,只能看着朱棣逃走。
其次,将士们一点都不傻,不管朱棣为何起兵,但毕竟说到底这是朱家内部的事情,何况皇帝还下令不能伤害他,如果谁不开眼伤了朱棣,那么将来会不会被秋后算账?
尤其是,万一捉了朱棣后,他和朱允炆叔侄俩后来和好了,那么会不会找当初捉他的人报复?
这些都是将士们所担忧的问题,并且还有一点,朱允炆这道旨意下的也很有问题,他说不能让他背上杀害叔父的罪名,但他没说要是别人杀了朱棣,会不会被清算。
只考虑自己的虚名,却不考虑别人的处境,他自己都不愿意背,难道别人就是冤大头?
所以朱允炆的失败一点都不亏,而朱棣也是靠着朱允炆的几个昏招。击溃了朱允炆的军事主力,从而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没有了主力,朱允炆还拿什么和朱棣斗?
如果当时朱允炆还具备一定的实力,那么朱棣就算是打到了南京,想当上皇帝也没那么容易,毕竟鹿死谁手还是未知。
但可惜的是,朱允炆的绝大多数军事力量,已经被李景隆败光了。
所以,当时的朱允炆已经成了一个空架子,那些藩王和官员等,可是一直都在盯着这场战斗,眼看朱棣已经占据了优势,自然就知道旗帜该倒向哪一方。
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跳出来说朱棣不应该当皇帝,那么马上就会被其他愿意臣服朱棣的势力当做投名状,对其围歼后献给朱棣邀功。
那么,谁会愿意去当这么一个“战利品”,成为别人上位的垫脚石呢?答案是没有人愿意。
因此,朱棣之所以在打下南京后便能登基称帝,并且其他地方也愿意臣服,主要是因为朱棣本身就具备当皇帝的资格,并且他师出有名,各种程序也合乎法理,这就让外人无从反驳,更重要的是,就连身为皇帝的朱允炆都失败了,其他人又有什么反抗朱棣的实力和底气呢?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三国时期袁绍的实力有多强?
下一篇: 巴基斯坦和伊朗,哪个国家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