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8.5是高血糖吗?
空腹血糖8.5是高血糖吗?
-----
网友解答:
-----
《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2017版)》指出,正常成人血糖的范围为大于3.9mmol\u002Fl而小于6.1mmol\u002Fl,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应为小于7.8mmol\u002Fl。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 mmol\u002Fl,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应为大于等于11.1mmol\u002Fl。那么,按照指南的标准,这个空腹8.5mmol\u002Fl不但属于高血糖的范畴,还符合糖尿病的标准。
如果是中青年人,空腹血糖这个水平已经算严重的了。但具体胰岛功能的状况,还得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同时还应该做一个糖化血红蛋白及相关并发症的检查。以此来确定该患者的糖尿病分型,胰岛功能好坏,以及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这个血糖程度必须得进行生活方式或药物的干预了,否则一旦出现并发症,将是不可逆转的伤害。
但如果是老年人的话,这个血糖值不算严重,因为对健康中度受损或健康状态差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放宽血糖控制目标,避免老年人出现低血糖。老年人的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可怕,带给患者的伤害更大。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
网友解答:
-----
空腹血糖是健康人群需定期监测的项目,出现异常后可增加心脑血管、肾脏、视网膜与神经等靶器官损伤,因此发现其升高后应早期合理干预。那么,空腹血糖达到8.5mmol\u002FL是高血糖吗?严重吗?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空腹血糖是指空腹8小时以上所测血糖,要求测量血糖前8个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无论食物还是饮料,否则将影响其参考价值。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应位于3.9-6.1mmol\u002FL,超过6.1mmol\u002FL即属于高血糖,因此空腹血糖达到8.5mmol\u002FL属于高血糖,不仅如此,该血糖数值已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以空腹血糖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时,达到7.0mmol\u002FL则应考虑诊断糖尿病,只不过需要测量两次,以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但如果伴随多尿、多饮、多食与体重下降等症状,只要静脉血发现空腹血糖达到7.0mmol\u002FL,也应诊断为糖尿病。可能部分朋友会问:高血糖与糖尿病有何区别?如前所述,二者的诊断标准不一样,属于两个概念,但二者均可引起心脑血管、神经、肾脏与视网膜等靶器官损伤,血糖越高、病程越长,患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风险越高。
那么,空腹血糖8.5mmol\u002FL严重吗?病情严重与否,血糖数值只能作为参考指标之一,更应注重有无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的发生。治疗糖尿病的目的在于预防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急性并发症的发生与血糖数值密切相关,当达到16.7mmol\u002FL时可能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达到33.3mmol\u002FL时可能发生高渗高血糖状态,因此空腹血糖8.5mmol\u002FL发生急性并发症的风险较低,但需要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部分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显著,餐后血糖大幅升高,以致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因此空腹血糖异常的患者需同时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虽然空腹血糖8.5mmol\u002FL发生急性并发症的风险不高,但发生慢性并发症的风险却不低,需要定期筛查有无加重的心脑血管损害、肾脏损害、视网膜损害与神经损害等,若出现了慢性并发症,说明病情不太乐观,因此糖尿病患者病情严重与否需综合判断。
综上,空腹血糖8.5mmol\u002FL属于高血糖,且已经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病情严重与否,需结合餐后2小时血糖、靶器官损害、是否易发生急性并发症,是否已经发生慢性并发症综合判断。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
网友解答:
-----
这种情况是高血糖,高血糖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0mmol\u002FL就是糖尿病.这个只要有一次就确诊是糖尿病。而且新的糖尿病标准还会再次降低。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疾病,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糖尿病的病因跟遗传因素有关,还有肥胖程度,老年人、吸烟、不合理饮食、运动太好有直接的关系。
糖尿病人并不是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关键的是把握食物总量,更应该遵循健康的饮食原则。糖尿病人的饮食更应该饮食多样化,包括谷类、薯类、杂豆和蔬菜、水果、鱼、肉、蛋奶、大豆制品、更健康的油、食盐。主食的量要严格控制,女性250克左右男性400克左右。主食建议吃燕麦饭、红豆饭、绿豆饭、杂粮饭、藜麦饭、全麦面条、荞麦面条、玉米、红薯等。主食中要杂豆类、全谷类、薯类。简单的说就是粗细搭配。
每一餐的食物搭配越复杂越好,有主食、有蔬菜、有蛋白质。蔬菜的量最好能达到500克每天,蛋白质每天50克,推荐吃瘦肉,大豆制品,奶类,鱼虾。水果每天250克但要避免西瓜、菠萝、芒果、猕猴桃等高GI的水果要减少最好小于100克。
油一定要控制每天25-30克,推荐糖尿病患者增加橄榄油、亚麻籽油、核桃油、这样的小品种油。不要吃动物性或是凝固性的油脂。猪油、牛油、椰子油、棕榈油。盐最好控制在6克以内。
中式烹调技师\u002F高级面点师\u002F
大连市营养学会理事\u002F
衡膳学院培训讲师\u002F
头条问答签约作者
\u002F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特聘讲师\u002F
辽宁电视台《健康一身轻》节目嘉宾
-----
网友解答:
-----
单纯看一次血糖指标并不能判定糖尿病。
人体影响血糖水平的激素有很多种,除了胰岛素,还有胰高糖素,肾上腺素,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儿茶酚胺等等。
当你处于压力、紧张、恐惧、熬夜、高负荷工作、严重负面情绪、低血糖、社交恐惧症等状况,都会引发高血糖。
如果以上状况反复出现,你的身体就会进入应激状态,会导致应激性糖尿病的发生。这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继发性的糖尿病。
而且,避孕药物,雌性激素,噻嗪类利尿药等也会引起血糖高。
我们经常说一型、二型糖尿病,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属于应激型糖尿病,甚至,有可能只是应激导致的血糖高,被错判为二型。
糖尿病有四种类型,一型,二型,应激型和妊娠期糖尿病四种。
这里面最容易被忽视的,最容易被误判的,就是应激型糖尿病,又称作特殊类型糖尿病,以前仅特指少量烧伤病人等情况,但是现在发现,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有明显应激反应。
当前的常规糖尿病检测,并不查这一大类升糖激素引发血糖高的情况,所以,如果你感觉可能是应激性糖尿病或者有应激因素影响血糖,请务必与你的医生沟通,补充检测肾上腺皮质激素(GC)和胰高糖素避免误诊。
大量的应激型糖尿病不被识别,错误的归入二型糖尿病,用胰岛素相对不足这个思路来治疗,盲目降糖,过度控制,大量运动,反而令血糖和身体状况恶化。
最新的糖尿病研究已经证实,持续紧张与压力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诱因!当我们处于压力状态,大脑为了保证正常运转,需要消耗大量血糖,身体会出现低血糖状况。糖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一旦低血糖情况发生,身体会启动低血糖应激反应,胰高糖素升高,胰岛素作用受到抑制,肝糖元分解出血糖,肌肉中的蛋白质以及脂肪都会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化为血糖,提高身体的血糖储备。
如果紧急情况反复出现,身体会处于战备状态,需求更多血糖用来应对危机。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拥有最强的升糖作用),持续提升胰高糖素(最主要的升糖激素),用来规避低血糖风险,(低血糖比高血糖危险的多,短期的低血糖就会有致命损害)导致血糖居高不下。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警惕可能发生低血糖的情况,每一次低血糖,都会使下一次应激反应更容易出现,也会使血糖储备变得更高。这就是为什么普通人血糖2.8以下才会低血糖,而糖尿病人血糖3.9就会低血糖,有的应激反应严重的人,甚至血糖降到5就会低血糖!
日常生活中,是高血糖容易发生,还是低血糖呢?
糖尿病患者真的是爱吃糖(米、面、面包、蛋糕),吃了太多糖而导致的吗?
还是因为他们经常不吃早餐、经常工作过度、劳累过度、没有及时就餐而导致低血糖,而身体无法承受低血糖状态所造成的各种损坏,启动高血糖基因进行自动调节,以保证整个身体对糖的需要呢?
或者因为长期应对压力,致使身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而导致身体对糖的需求增加,肌体正常的血糖对于这些人显得不够,必须提高血糖供应呢?
又或者是因为血脂过高导致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无法有效捕捉血糖,细胞、大脑需要血糖却无法满足,不得不分泌胰高糖素同时抑制胰岛素,进一步提高血糖水平?
我们的身体有主动升糖的保护性调节机制。高血糖可能是身体规避低血糖的必要手段,是积极正面的自救措施,糖尿病患者要处理的,不只是高血糖的问题,更是低血糖的问题!
如果你处于受到外界刺激,持续压力,紧张,熬夜,饮食不规律,频繁低血糖,低血压,缺氧等容易触发应激反应的状况,更大的可能就是应激型糖尿病,进一步去查一下糖皮质激素(GC)和胰高糖素的含量是否升高,再做判定。
应激型糖尿病基本不需要降糖药物,只要识别并消除了应激,远离低血糖,注意改善错误的生活习惯,完全可以达到摆脱药物,血糖平稳的状态。说糖尿病无法治愈的人,多了解一下应激型糖尿病,不要再被错误治疗贻误健康。
应激性糖尿病是指在严重急性应激状态下,胰岛素拮抗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激素等分泌增加,引起的暂时性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只有15%胰岛素减少,85%胰岛素抵抗,我有理由相信,应激性糖尿病占比,远远超过其他类型,记住,应激性糖尿病是可以治愈的!虽然在病理、诊断、治疗过程中,应激性糖尿病被选择性屏蔽了。
vista专注非药物调理,给你的全是干货!
关于糖尿病膳食调理、应激反应、生酮饮食可搜索我的相关问答。在悟空的290个回答。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谢点赞关注转发!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本身并不难回答,大致情况是这样:
第一:正常人空腹血糖值为3.9-6.1;
第二:如果>6.1,但是<7.0,则属于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缓解期;
第三:如两次空腹血糖≥7.0,则可以考虑糖尿病。
(注:以上数字单位均为mmol\u002FL)。
也就是说,如果你问的是空腹血糖8.5是不是高血糖?那么,回答是肯定的:
是高血糖,但不一定是糖尿病
(因为高血糖与糖尿病不完全是一个概念)。
如果你问的是空腹血糖8.5是不是糖尿病?那么,回答是不肯定的:因为
只有2次空腹血糖≥7.0,才可以考虑糖尿病。
通过以上的一问一答,大家伙儿可以看出,有关血糖的检测指标,还是非常值得说说清楚。
那么,下面我就检测血糖常用的4个指标,即空腹血糖、随机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谈谈它们各自的含义以及对于诊断糖尿病的意义,仅供参考。
特别说明:
以下所有血糖数字后面的单位均为mmol\u002FL。
空腹血糖,是评价恒定状态下的血糖
1.空腹血糖的测定:
空腹血糖是指我们晚餐后,至少8-10小时,不要摄入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并在第二天早餐前,抽取静脉血液,送检检测,所得出的血糖值。
2.空腹血糖的意义:
因为每个人,全天的血糖值,会随着进食、活动等情况的改变,而出现波动;但任何人,经过8-10小时的禁食以后,血糖水平基本都是恒定的,这样对于我们观察体内的基础胰岛素分泌是否正常,就具有客观性了。
3.空腹血糖的数值:
正常人空腹血糖值为3.9-6.1;如果>6.1,但是<7.0,则属于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过渡期;如两次空腹血糖≥7.0,则可以考虑糖尿病。
随机血糖,是评价任意状态下的血糖
1.随机血糖的测定:
是在任意时刻,抽取我们的静脉血液,或者末梢血液,送检测量,所得到血糖值。
2.随机血糖的意义:
也是血糖检测常用的一个指标,它也反应了胰岛β细胞功能,即也是看它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是否正常。
3.随机血糖的数值:
正常人随机血糖<11.1;如果≥11.1,并同时伴有三多一少症状,即口渴多饮、尿频量多、多食易饥、体重下降,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餐后血糖,是评价对葡萄糖负荷血糖
1.餐后血糖的测定:
是指早、中、晚餐后2小时测定的血糖,但通常是测早餐后2小时的血糖。
2.餐后血糖的意义:
首先,一般情况下,餐后血糖要比空腹血糖高,所以,如果一个人空腹血糖值正常时,但餐后血糖,却介于健康人和糖尿病患者之间,这就会提醒我们要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否则,将会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
所以,餐后血糖是早期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
3.餐后血糖的数值:
正常人餐后2小时血糖<7.8,如果≥7.8,又<11.1,则属于糖耐量减低;如果≥11.1,则可以考虑为糖尿病。
糖耐量试验,是确诊糖尿病的金标准
1.糖耐量试验的测定:
一般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指给成人口服75g无水葡萄糖,然后分别在不同时段,测其血糖变化,观察病人耐受葡萄糖的能力。
2.糖耐量试验的意义:
它是目前公认的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在血糖异常增高,但还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为明确诊断提供依据。
3.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数值:
1. 当2小时血糖<7.8,为正常人。
2. 当2小时血糖≥11.1,可以确诊糖尿病。
3. 当2小时血糖在7.8-11.1之间,为糖耐量减低。
4. 当2小时血糖≤7.8,为空腹血糖受损。
总结:空腹血糖8.5是高血糖,但不一定是糖尿病;至少需要2次空腹血糖≥7.0,才可以考虑糖尿病。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你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
特别提醒:评论区中的推荐用药,均需谨慎试用,切勿打款购买!
-----
网友解答:
-----
理论上来说空腹血糖8.5mmol\u002FL已经可以诊断糖尿病了,糖尿病的诊断依据主要就是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u002FL,或者餐后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u002FL伴有糖尿病症状,如果症状不典型的需要监测血糖。
糖尿病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疾病,近年来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糖尿病是继心血管病和肿瘤后的第三大疾病,糖尿病极其并发症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
得了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于糖尿病的认识不够,任其发展,不用药物控制,饮食生活都不克制。
糖尿病久病可至心脏,血管,神经,肾脏,眼睛等器官的慢性并发症,甚至在一些时候可以出现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危及生命。
对糖尿病患者目前采取了三级预防策略,包括一级针对普通人群的预防,二级针对二型糖尿病确诊患者,三级有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预防。也比较有针对性。在下一个糖尿病答题具体详细介绍。
-----
网友解答:
-----
段医生答疑在线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九三年被单位开除,养老金怎么办?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