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手下的将领谁最有可能守住荆州呢?
刘备手下的将领谁最有可能守住荆州呢?
-----
网友解答:
-----
事实上,刘备手下,只有一人可以守住荆州,关羽、赵云、魏延都不行,只可惜此人英年早逝了!
荆州丢失的真实原因
“大意失荆州”是很多人认为荆州丢失的原因,不过
这显然是把荆州丢失的原因看得太简单了!
汉中之战,刘备取得大胜,之后关羽又在荆州一带发动了襄樊之战,率军进攻了樊城。在樊城战场,关羽打得非常顺利,不仅将曹魏名将曹仁打得龟缩城池,不敢接战,而且将曹军的增援部队打了个全军覆没,令天下震动,吓得曹操都差点迁都了。就在关羽准备高歌猛进,继续扩大战果时,他的
后方却遭到了偷袭
,而偷袭他的人竟然是名义上的盟友孙权!
最终,关羽后方被吴军攻占,关羽只能率军回援,抢夺荆州。然而当关羽走到半路的时候,又一个坏消息传来,这便是
江陵城失守
。江陵作为关羽在荆州的治所,城高墙厚,关羽大部分手下的家人就在江陵城,这座城池丢失,意味着关羽军队的命脉被吴军掌控住了,关羽没法和吴军硬碰硬了。也正是因为很多士兵的家人都被吴军俘获,他们担心家人的安全,不敢和吴军作战,所以
关羽军队出现了大量逃亡
,最终关羽见大势已去,只能往益州方向突围,最终被吴军截杀!
荆州丢失,直接原因是孙权背盟,偷袭了关羽后方。而孙权为啥能够对关羽一击即中,顺利拿下关羽统治这么多年的地方,大家普遍认为,这是因为
关羽后方防备薄弱
,他将大部分军队都调往了樊城前线,去和曹军作战了,所以后方空虚,给了孙权可乘之机。
说白了,就是因为关羽大意了,没有留下足够的兵力防备孙权,才导致荆州被袭。
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比较认同“关羽大意失荆州”的这个看法,认为这是个小概率事件,是因为关羽大意了,不然荆州不会丢。但是当大家对三国越来越了解后,开始挖掘荆州丢失的更深层次原因时,关羽的性格问题被挖了出来,许多人认为,
荆州之所以丢失,是因为关羽性格高傲
,不仅把孙权给得罪了,还把内部的糜芳和傅士仁这种老功臣给得罪了!
据《三国志》记载,孙权为了表示和刘备的盟好关系,曾经派出使者向关羽提亲,想为自己的儿子迎娶关羽的女儿,以达到两家盟好的关系,结果关羽
不仅不同意,而且辱骂孙权的使者
,令孙权非常愤怒,两人开始结恶!后来在襄樊之战中,关羽又纵兵劫掠了孙权辖区的粮草,于是孙权立马翻脸,派兵偷袭了荆州。
另外据《三国志》记载,关羽为人高傲,历来比较
轻视糜芳和傅士仁,
而这两人都是刘备集团的老功臣了,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傅士仁是从北方跟过来的老部下,他们和关羽算是熟识了,接受过战争考验的老同志了,结果关羽非常看不起他们,
在襄樊之战中甚至还威胁他们二人
,若是粮草无法供应上,就要处理他们,令他们非常害怕。最终,当孙权杀过来时,他俩直接选择了投降。
《三国志》: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自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
通过三国志中的这两份记载,我们可以发现,关羽这个人是非常高傲的,
对内,他无法和老功臣糜芳傅士仁搞好关系,对外他得罪了孙权
,于是大家都认为,是关羽的高傲害了自己!若不是他如此高傲,得罪孙权,孙权怎么会突然去和曹操结盟?若不是他如此高傲,得罪同僚,糜芳傅士仁怎么会选择开城投降?要知道当年刘备在徐州被打得那么惨,这两人也没有背叛刘备啊!
以上两个观点,便是现今网络中对于荆州丢失原因的主要看法!
也正是基于这两种看法,大家开始讨论到底谁可以守住荆州!
以“大意失荆州”的观点来看,关羽是因为粗心大意,调走了太多荆州的防守力量,所以应该换个心细之人来防守,这样的话,
换上赵云和魏延就比较合适
,张飞肯定是万万不能的。
以“关羽高傲失荆州”的观点来看,守卫荆州的人必须要比较谦逊,能够对内搞好关系,对外强硬而不至于让孙权难堪,这样的话
换上赵云则比较合适
。原因很简单,张飞脾气火爆,他对孙权可做不到心平气和,魏延资历低,对内不足以压服众人,黄忠是降将,资历不足,马超有能力,可刘备不敢将马超放在荆州,他会担心马超背叛他,毕竟当年马超为了权力,可是不顾亲生父亲的安全!
综合来看,
站在以上两种观点的角度中,其实赵云是最适合去守卫荆州的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本文是并不认同的!
在本文看来,刘备的手下中,只有一人能够守住荆州,
这个人既不是关羽,也不是赵云,更不是魏延,而是庞统!
为何这么说,因为刘备的手下中,只有一人看到了荆州的危机!
一说起荆州,众人自然会联想到隆中对的战略,占
荆州、夺益州,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待天下生变,两路北伐,则可问鼎中原
!看起来这个战略是非常正确的,而且刘备按照这个战略实施,最终也确实占领的三分之一的天下,成就了帝业,但众人没有看到的是,
此战略背后隐藏着一个极大的危机
,也正是这个危机,导致了荆州的丢失,导致了刘备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一统天下!
荆州丢失的真正原因
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他将荆州描述得非常美好:“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也正是因为荆州富饶,且有巨大的地理优势,所以诸葛亮非常强调荆州的重要性,认为刘备必须占领荆州,而且要以荆州为基地,东和孙权,北拒曹操。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诸葛亮想占领荆州,曹操也想占领荆州,更为重要的是,孙权对荆州的野心也非常大!说白了,荆州就是一个四战之地,所有人都想要吃掉他,
“东和孙权”的这个战略根本行不通!
孙权早晚会对荆州动手!然而如此巨大的危机,所有人都没有看到,只有庞统了然于胸!
《九州春秋》: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
和诸葛亮的认知完全不同,庞统认为,
荆州现在不仅不富饶,反而荒残了,人才殆尽了
。之前的地理优势,现在也变成了劣势,
东边孙权虎视眈眈,北边曹操凶相毕露
,靠着荆州来实现鼎足之计,分别不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拿下益州,否则刘备早晚被孙权或者曹操吃掉!
从庞统的这番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到,
他是唯一一个明言孙权野心之人!
不排除刘备集团内部有高人,知道孙权想要吞并荆州,但没有任何一人主动提出来,只有庞统当着刘备的面暗示出了孙权的野心,劝刘备尽快去进攻益州,不然等孙权统一了江东内部,开始对荆州动手,那么刘备腹背受敌,就真的惨了!
综合来看,当刘备集团众人都被诸葛亮的隆中对说服,认为应该联合孙权,共抗曹操时,只有庞统看出了此战略中的巨大危机,知道孙权也是一代雄主,不可能不想一统天下,他对荆州的渴望与刘备对荆州的渴望是完全相同的,
双方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所以必须防备孙权!
也正是因为只有庞统有这种忧患意识,由他主政荆州,荆州才能牢牢地掌控在蜀汉手中!不然即便换上赵云,孙权仍然会想方设法的偷袭,而赵云又是出了名的听诸葛亮的话,他若是
一味坚持诸葛亮的“东和孙权”战略,最终的下场很可能和关羽差不多!
遗憾的是,庞统如此大才,最终竟然稀里糊涂地死在了进攻益州的战场上。演义中说庞统是被益州猛将张任伏击杀害于落凤坡,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正史中的庞统,其实是死于流箭之下,并非死于伏击!
《三国志》: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可惜可叹,庞统看到了隆中对的危机,看到了孙权对荆州的野心,他是唯一一个有可能守住荆州的人,结果却英年早逝了,真是天妒英才,天亡汉室啊!
自庞统战死,其实刘备的成就基本就被限死了
,他这辈子最多三分天下,再也不可能问鼎中原,一统天下了!
结语
刘备手下,只有一人可守住荆州,只可惜他英年早逝了!这个能守住荆州的人,便是庞统!整个刘备阵营,大多数人都被诸葛亮的隆中对说服了,认同了“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降低了对东吴的戒备,只有庞统看到了此间危机,看到了孙权对荆州的渴望,知道孙权要想保住江东安稳,要想一统天下,必须拿到荆州,他是无论如何也会偷袭荆州的,所以说,
不论是派出关羽还是赵云亦或是魏延,他们都守不住荆州,最终结局都会一样,只有庞统可以逆转乾坤!
(本文主要参加《三国志》《九州春秋》)
-----
网友解答:
-----
刘备是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一方,手下能说得上名号的将领,仅有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魏延等寥寥几人。想要守住他的荆州四郡,让他们哪个人独立担纲都无法做到。但是,也并不是说没有守住荆州的方法,只要一个人还在,荆州便可无事。
我们先来看看,为何说五虎上将加上魏延,谁都无法守住荆州。
关羽不用说了,事实已经证明他不行。
那么张飞为何不行呢?首先要肯定,张飞对比关羽,有自己的优势。他在面对高层士族和对方的权力阶层的时候,态度比关羽好。同时,他的战争谋略也比关羽要强。他如果真的去带兵打樊城之战,有可能用不着水淹七军就能干掉于禁。但是,他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张飞这个人脾气火爆,情商低,不懂如何管好上下级关系,对底层将士关系恶劣。当初在徐州时,就是因为张飞打了吕布的岳父曹豹,才导致吕布从背后袭击刘备,夺取了徐州。而且后来,张飞也是因为对于手下过于严厉,死于叛将之手。如果让他守荆州,不用东吴来打,自己就可能把自己弄得一团糟。
黄忠为何不行呢?黄忠是长沙郡老人,在战场上能隐忍,不到机会绝不出击,出击绝不落空,这是他的优点。但是,黄忠也有三个缺点:第一是他从没有当过独当一面的地方大员,没有体现过政治能力,驻守荆州四郡效果不好评估;第二是年龄太大,虽然身体还算硬朗,但是老年人一旦得病就是病来如山倒,随时不行。让他驻守荆州,万一自然死亡了怎么办?第三是黄忠是降将,资历浅、忠诚度低,让他驻守荆州,刘备的手下旧臣不会服气。到时候受到危害的不只是荆州,更是整个蜀汉集团。
马超为何不行呢?马超是刘备最不可能放出去单飞的人。一个是在战争谋略方面,马超几乎为零。虽然武力值超高,但是却是个一勇之夫,打仗从来都是凭战术战法而不凭借谋略。而且马超为人冲动,这样的人放出去,很可能不审时度势就盲目发动决战,被别人算计死是分分钟的事儿。最主要的,马超人品比起吕布来还要不堪,在西北时就不顾家人和父亲的安危,盲目发动反对曹操的战争。结果就是自己失败,父亲和家人也被曹操所杀。如果让他驻守荆州,那他大概率会佣兵独立,成为另一个吕布。刘备已经吃过一次这样的亏,绝对不会再吃第二次了。
赵云为何不行呢?其实如果勉强算起来,赵云算是最为合适的。一方面为人低调,不会受敌人的攻心之计;一方面谨慎,在箕谷之战时展现的务实和勇敢让人印象深刻;一方面忠诚,跟随刘备以来,从无二心;一方面谋略也够,在夷陵之战前就看出了蜀军的弱点而反对出征。但是赵云的缺点也很明显,他太过洁身自好,随刘备入川后不惜和整个集团对抗,也要反对抢占百姓土地。为人为臣,这是优点,但是作为那个时代的领军大将,还是要考虑保留一定灰色地带,让部下可以有一点儿额外的福利。否则,很有可能造成和张飞一样的后果;而且,蜀汉集团内部的人都是“千里为官只为财”的那种人,不吃赵云这一套。这帮人随时会用釜底抽薪这一套掣肘赵云。到时候因为赵云内外交困、将士离德,荆州一样守不住。
魏延为何不行呢?魏延是刘备看好的将领,资历尚浅就被委以守卫汉中之职,武力值和战场谋略都不缺。但是荆州不是汉中,这个地方身处魏蜀吴三家的斗争中心,情况非常复杂,不是魏延单凭战场谋略能应付的。魏延这个人的缺点和关羽如出一辙,傲气冲天,但是名气却又差得远。东吴想联姻关羽被拒绝后还能忍气吞声,要是换成魏延,恐怕早就刀兵相见了。而且,魏延喜欢军事冒险,子午谷奇谋那种难以实现的东西,他却当做良策,不被采纳之后还非常不高兴。这样的人去守荆州,最后的结果只会比关羽更加悲惨。
那么,刘备一方,是否有个办法,可以守住荆州呢?答案是有的!只要一个人在,荆州就可以安然无事。这个人,当然就是首席大谋士诸葛亮!
诸葛亮是孙刘联盟的建立者和积极维护者,这一点自始至终都没有变过。有他在,大的方针不会有问题。而且,诸葛亮情商高,忠诚度高,有的是办法来团结武将:关羽傲气冲天,对黄忠封后将军不满意,被诸葛亮一封信就打开了心结;张飞对士族高看一眼,诸葛亮正是荆州士族,他的意见张飞必然尊重;黄忠、马超忠诚度成疑,但诸葛亮有谋略有眼光,可以把问题灭杀在萌芽阶段,不会让荆州从内部被瓦解;赵云洁身自好,但诸葛亮可以浑水摸鱼,劝解赵云不要待人太严;魏延牛气冲天,但平生就怕诸葛亮……。总之,只要诸葛亮在,不管是谁来守荆州,几乎都不会出问题。
可无奈的是,诸葛亮是刘备集团唯一的内政大师,管得了荆州就管不了益州,管得了益州就管不了荆州,他只能顾一头。最后刘备选择让诸葛亮管益州,那荆州就必然是守不住的了。归根到底,一切都是人才匮乏惹的祸。如果当初刘备不和陈登擦肩而过,荆州就无虞了。
-----
网友解答:
-----
刘备手下的将领之中,有可能守住荆州的除赵云莫属。关羽傲骄。张飞鲁莽,易醉酒鞭士卒。关张独守荆州皆不宜。魏延虽为上将,率一支军马可以,指挥多支军马不行。荆州四战之地,水陆交通发达,镇守荆州要智勇双全之人。赵云勇冠三军,威震四方,且谨慎。如赵云守荆州,孔明授予良策,可使荆州不失。
-----
网友解答:
-----
首先要搞明白,荊州守住守不住,不在于人,而在于策略,如果违背了“
联吴抗曹
”的战略,派谁去都玩不转,如果能正确执行“联吴抗曹”的战略,在当时的蜀国,可守住荆州的大有人在。
常言说“大意失荆州”,关羽的“大意”其大意在了哪里?其“大意”的核心是忘记了诸葛亮制定的“联吴抗曹”的战略,自以为可凭一己之力同时抗得住“曹吴”两家,真可谓狂傲过了头。
其实孙权一方,心里很明白,与刘备联合,方可抗拒曹操,方可有长久存“国”的可能。当时的曹操一方势力最强,真正能够一统天下的只有曹操一方,一统天下是曹操的雄心。无论是刘备还是孙权,只有联合起来共抗曹操方可寻得生存的机会,孙权心中很明白这一点,所以孙权内心并不愿与刘备一方开战,为此孙权也采取了与刘备一方“和”的策略,主动提出与关羽联姻,欲让其子娶关羽女儿为妻,可关羽却说“虎女安可嫁犬子”,如此不尊重孙权一族,岂不令人发怒。孙权让其子娶关羽女儿为妻,其原因并非关羽的女儿有国色天香之貌,主要是为了“联蜀抗曹”,这与诸葛亮制定的“联吴抗曹”谋略是契合的,而关羽狂傲自大,不顾大局,丢失了荆州。
诸葛亮在出山时,就给刘备制定的谋略是“联吴抗曹”,先“借得荆州”再取益州,然后寻机刘备带益州之众出祁山,命一大将领荆州之众北上,相互呼应,一求有北定中原的机会。这一切别忘一点,都是建立在“联吴抗曹”之大略基础上的,如果与吴先打了起来,再谈什么北定中原,就成了笑话。
如果守荆州的大将,能紧紧贯彻执行“联吴抗曹”的大略,荆州是丢失不了的。因为前面说了,孙权心中也明白“联蜀”的重要,如果不联蜀,自己的“国”都保不住,那么要回荆州又有何用。孙权之所以常派人去谈判说要回荆州,其目的无非是提醒刘备一方“
我是有恩于你的,你不能忘恩负义,应与我联合抗曹。
”后派吕蒙偷袭收回荆州,是因为“
你不联合我了,与我为敌了,我只能不仁不义了。
”可见,是关羽不执行“联吴抗曹”的大略,才丢了荆州。关羽丢失的不仅仅是荆州,丢失地是国运,荆州丢失后,其实蜀汉再无一统天下的机会。
如此看来,刘备手下的将领,只要具备帅才,只要能正确执行“联吴抗曹”的大略,就可守住荆州,其最佳人选是赵云或马超。只可惜,刘备虽是一代枭雄,但这件事上都犯了糊涂,他只会派自己最信任的人去守荆州,那就只有关羽和张飞了,可惜这两兄弟,谁也守不住荆州呀,这正是刘备无缘一统天下的天机,正所谓成也兄弟败也兄弟。
-----
网友解答:
-----
蜀汉集团让关羽守荊州並无大错。
因为关公败走麦城,后世有人怀疑派关羽镇守荆州有严重失误。这是误解。以关羽之能力,本就能独挡一面。关羽的失败,不败在“武”,而败在他放弃严守蜀汉政治集团的“国策”上。也就是未能谨守“联吴抗曹”这个战略性的决策。
蜀汉刘备是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一方。在实现《隆中对》即从益州和荊州两点出击,打败曹操实现统一北方的战略中,荆州地位格外的突出,具战略重要位置。
当年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并非慷慨大方,而是孙也打着小算盘,曹操势力来犯,荆州有刘备为屏障遮挡一下。再就是给刘备点甜头,方可抗拒曹操,孙权东吴之“国”才可能安居一方,以待时机,实施扩张,包括适时收回荆州。
为此,孙权亦采取了与刘备一方“和”的策略,甚至为达到自己政治目标,他还主动提出与关羽联姻,欲让其子娶关羽女儿为妻。
可关羽却说“虎女安可嫁犬子”。至此,导致蜀汉与东吴失和与“联吴抗曹”的不复存在。
把诸葛亮制定的“联吴抗曹”的战略,放在可有可无地位,岂有不输?
关羽可能认为凭一己之力,也能抵抗得住“曹吴”两家,其实是真办不到的。 关羽在这件事上的处理,其狂傲心理与不顾全大局的作派,实在是太过,最终也害得自已丢了性命。
回到正题。关羽之外,刘备手下谁担任荆州主帅为宜?从个人武艺和能力,马超与赵云都具备独挡一面,都是扼守荆州的不错人选。
马超武艺高强,曾为一方诸侯,率兵征战镇守荆州地面,威望与经验都是具备的。
赵云勇冠三军,长板坡上为救阿斗“七进七出”,血染征袍,威震四方,且谨慎处事,尊敬诸葛亮,不会犯战略上的大错。
但这些具备帅才的人选,也只能坚持谨记“联吴抗曹”的正确大略才行,否则,也是失败者一个。
只可惜,刘备在选择荆州镇守大将人选上,只会任用关张二兄弟。其他人都不会入刘皇叔的法眼。
荆州注定是蜀汉政权的噩梦。失荆州,意味着蜀汉集团丢失“国运”,蜀汉从此失却统一北方的可能。
-----
网友解答:
-----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曹操,刘备,孙权都有夺取天下的野心。所以孙刘联盟的基础。它必须是两家抱团取暖,前提自然是两家都弱小,无法独自面对北方势力。一旦其中一个强大到可以干掉北方时,联盟就反转了。
2,荆州战略地位重要,谁都想要。孙权荆州借给刘备,一方面是当时孙刘联盟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曹操南下时,可以让刘备做挡箭牌,帮自己防守西大门,时期成熟时,随时可以收回。既然都想要,刘备自然不愿意还。这些都为孙刘联盟埋下了隐患。
3,隆中对的错误。当时的国策是从益州,荆州两路出兵,收服北方一统天下。问题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两大兵团作战,相距太远,无法协同作战和相互相配合。其次是荆州无后方,没有两面攻守平衡的实力,既然进攻就无法死守。要守住荆州就无法攻曹!
4,孙权的忧虑。一旦刘备真能统一北方,不仅荆州要不回,自己也得俯首称臣,甚至小命难保。所以,在关羽在战场上高凑凯歌时,他联曹抗刘,收回荆州就顺理成章了。
5,刘备的小算盘。一旦关羽攻克樊城逼进许昌,刘备自然会率主力一统北方并收拾南方。事若不成,趁机找借口,一举拿下孙权,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不仅荆州不保,还丢了卿卿性命!
综上所述,谁也守不住荆州!
欢迎批评,满意点赞!
-----
网友解答:
-----
关羽丢失荆州,主要是因为他在攻打樊城的时候调走了驻守荆州的主力军,导致荆州出现了防务空虚的情况,东吴就乘着荆州防务空虚的时候偷袭并占领了荆州,导致攻打樊城的关羽军团立马失去了后方,最终全军覆没,因此在历史上也就留下了“大意失荆州”的说法。
▲襄樊战役中,关羽敢以一支荆州军团对抗几乎整个曹魏集团,他那里来的自信?
但实际上我们复盘当年的战局,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这里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为什么关羽敢把荆州主力调走?为什么关羽敢在刘备不出手的情况下以一支荆州军团去对抗几乎整个曹魏集团,同时还忽略了东吴的存在?
这是因为我们往往容易忽略了汉中战役的影响。
按照我们一般的理解,在夏侯渊死后,曹操就带着魏军主力来到了汉中,也没怎么跟刘备打,就一直耗着。直到曹操觉得在汉中打没意思了,很鸡肋了也就撤走了,没受啥损失,其实这是魏国史书的记载,魏国对于自己的失败从来都很护短,对于重大失败也只是一笔带过,而蜀国这边也不修史,就剩下魏国的一面之词了。真实的汉中战役其实打的非常激烈,曹操在撤出汉中的时候其实是被打的很惨的,汉中地地形就像个葫芦,进去不容易出来也不容易,为了迁走汉中的十多万人口曹操全国征粮,搞得很多地方都闹起了叛乱,比如襄樊地区就有很多民变。
▲汉中之战,其实老曹并非鸡肋,而是被打的几乎破产
汉中之战后,诸葛亮就曾在自己的文章中说过“汉中之战曹操仅能自脱”,也就是曹操一个人跑了,这个说法或许有些夸大了。但司马懿后来也说,曹操“几至大败”,也就是险些大败,不过司马懿说曹操的时候多少也是要美化一下的,而且诸葛亮和司马懿都不是张口就来的人,我们把这两人的说法综合一下就能知道,曹操在汉中之战的伤亡确实是非常大的,当然对于汉中之战近年来历史学家也有了很多新的考据,证实了汉中之战曹操的损失确实很大,这也就是解释了三国史上的一桩悬案,为什么刘备敢让关羽去攻打襄樊。
我们一般认为襄樊之战是关羽自己打的,跟刘备没关系,但问题在于关羽虽然有发动进攻的权力,但这么大的事情他就没跟刘备商量过吗?
关羽为什么会敢以一支荆州军团去攻打曹魏的重地呢?在战役的过程中,刘备也没有给关羽什么援兵,关羽就敢攻打樊城,我们一般认为是关羽飘飘然了,骄傲了就自作主张了。但在真实的襄樊战役中,关羽就带着他那点人马还真的就把曹操打的非常被动,以至于“威震华夏”。
曹操当时窘迫到了什么境地呢?当樊城告急的时候,他先是派出了于禁带领的“七军”,我们一般认为“七军”是曹操手下七支精锐部队,乍一看没什么问题,但如果仔细思考下就完全不对劲了。因为将领在出征的时候都会带自己麾下的部队,这样一来上了战场也好指挥,而于禁怎么能一下子带出去七支部队呢?而且这七支部队加起来也才3万多人,其实是这时候的曹操已经拿不出像样的部队了,于禁所谓的“七军”就是临死拼凑起来的杂牌军,只是一些地方守备部队、屯田部队,根本就不是正规的野战军,没法打硬仗。而且这个所谓的“七”还很可能是个虚数,就是由很多部队拼凑成的“大军”。
▲关羽“水淹七军”,其实是淹了七支杂牌军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于禁会被关羽“水淹七军”了。
于禁其实是善于打水战的,如果他带出去的是一支精锐部队,至少也会准备一些舟船之类的,也不至于关羽给他发了场大水,他就全军混乱了。关羽能够“水淹七军”,就是因为于禁带出去的是一群乌合之众。而且于禁那么痛快就投降了关羽,要知道于禁跟随曹操多年深受曹操的信任,官职也比其他武将都要高,按道理来说是不会轻易投降的。于禁之所以轻易就投降了,主要还是因为他觉得打输了也没啥责任,反正你老曹给我的是这么一群货,输了也不怨我。
在于禁的七军覆没了之后,曹操还是要援助樊城的,就派大将徐晃带了12个营的士兵去增援樊城。其实七军已经够滑稽了,12个营又是什么鬼玩意?这点在《三国志》里说的很明白,多数都是临时招募的新兵。徐晃就带着这么一支部队,没被关羽打崩溃已经是万幸了,但也只能牵制住关羽的力量,解不了樊城之围。为了解樊城之围,曹操甚至一度要把张辽调过来,但张辽不是那么轻易能调动的,他的任务是防守东吴,任务非常重,这也说明到了这个时候,曹操真的是无兵可派了。
▲因为东吴的存在,荆州其实只能守而不能攻
所以综合樊城之战的情况,我们能看出如果当时关羽只是对付曹魏的话,或许还真能抗住,但问题在于在对抗曹魏的同时又加上了东吴,这就肯定是扛不住了。当时形势的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由原先的魏强蜀弱变成了蜀强魏弱,东吴的策略也必然会因此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由原先的联刘抗曹变成联曹抗刘,
这就注定了荆州只能守而不能攻,一旦攻出去东吴就会进攻荆州,与曹魏两面夹击,荆州就必然会守不住,所以刘备最好是派一员善于防守的大将才能取代关羽。
当时刘备集团的大将非常多,但实际上能够带兵并独当一面的将领并不多。
就拿呼声很高的赵云来说,终其一生他也没怎么当过主将,最多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带领一支偏师在陈仓牵制了魏军主力。就带兵能力来说,赵云并不足以坐领荆州;黄忠各方面都没问题,但无奈年纪太大,关羽死后没多久就病逝了;马超虽然也是一员大将,但从能力上来说并不比关羽强,而且当时马超刚投降刘备不久,镇守荆州这样重要的地方首先要忠诚,从这点来说刘备也不会放心地把荆州交给他。
最后,我给的答案可能会出乎大家的意料,我认为替代关羽的话其实魏延最合适,
我们可以从为什么刘备会让魏延而不是张飞守汉中就能看出。魏延就曾说过,如果曹操亲自来攻,我就把他挡住。如果派了一个大将过来,我就让他有来无回。魏延的说法就中了刘备的下怀,守住汉中即可。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在魏延驻守汉中期间,汉中还真没出过事,这也说明魏延在防守方面确实是非常有能力的。
当然荆州也不能就这样一直守下去,毕竟刘备的终极目标是克复中原复兴汉室的。其实如果真的要北伐,还只能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说法,从西川和荆州同时两路出击才可能成功。不过在荆州出击曹魏的同时刘备还是要注意荆州的防守,可以由关羽领兵出战,让魏延镇守后方,这样一来,才能确保荆州方面的出击做到万无一失。
-----
网友解答:
-----
不要动不动就觉得自己比刘备高明,以刘备的经历和成就,绝不是织席贩履之辈可以达到的。派关羽镇守荆州一定是深思熟虑后做出的最佳选择。
当然,一句“大意失荆州”已经说明了关羽守荆州的结果。但这并不能说明派他守荆州就是错的。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时的局势,就知道即使是我们现代人去守,恐怕依然要步关羽的后尘。
先说此时的刘备,亲帅大军与曹操争夺汉中之地,黄忠在定军山斩了夏侯渊。夏侯渊是谁,他可是在平定西凉和官渡之战都有卓越表现的人,是曹操最信任的将领之一。夏侯渊一死,蜀军士气大曾,拿下汉中,刘备在汉中称王。
再说关羽自己,
围了襄阳、樊城
,斩庞德,降于禁,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于禁可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急得曹操差点儿迁都。幸好有曹仁坚守樊城,不然后面可能都没曹魏什么戏了。
在刘备集团和曹操集团激战正酣的时候,孙权方面除了一波又一波的换人,基本没什么建树。鲁肃死了,吕蒙病了,一个不出名的
陆逊镇守陆口,与关羽对峙。当然这里面有吕蒙的阴谋。但是在那个情报不发达的年代,面对这样的大好形势,稍微有点进取心的青年都会赌一赌,不想建立一番功业是不可能的。
荆州名义上是借的,曹操想夺,孙权想要,三方和谐永远不可能。如果想守住荆州,就需要一个打的起,赖的住的人。两面开战,分分钟就没了,所以面对曹操方面,必须能打。而面对孙权方面,必须得耍赖。
在刘备集团具备这样素质的人,只有关二哥,找不出别人。而关羽丢失荆州,真的只是大意了。
-----
网友解答:
-----
严格来说,刘备麾下大将没有一人能守住荆州。
诸葛亮《隆中对》提出:“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兵分两路北伐中原是蜀汉既定的国策,无论谁来守荆州,荆州兵团迟早都要北上攻取襄樊,这是大前提。
不过诸葛亮和刘备显然忘了一点,那就是荆州对孙权同样重要,甚至不在已经拿下益州的刘备之下,特别是在孙权出于战略考虑把南郡借给了刘备之后,刘备又赖着不还,虽然经过谈判但南郡仍在刘备之手,这让江东上下寝食难安,因为从南郡江陵和公安沿江而下,很快就能到达江东的势力范围,孙刘双方虽然结盟,但说不定哪天就闹翻了,江东的西大门却掌握在刘备手中,这让孙权怎么能放心?
所以孙权从来没有放弃过夺i取荆州尤其是南郡的想法,只不过关羽镇守荆州一直按兵不动没有给他机会,直到刘备拿下汉中并进位为汉中王之后,关羽发动襄樊之战这才给了孙权机会。
刘备这边呢?关羽219年7月提兵北上,12月战败,整整5个月时间,刘备不仅在战前没有派兵加强荆州的防守,战役进行期间仍然没有派兵协助关羽,很显然刘备和诸葛亮都低估了孙权夺取荆州的决心,压根就没想到孙权会背盟偷袭荆州。
所以无论是谁镇守荆州,襄樊之战迟早都会开打,刘备也仍然会忽视孙权,不会派兵加强荆州的防守,以荆州兵团的实力守住荆州没有问题,但是只要一动就势必会面临曹操和孙权的两线压力,而刘备又不能给予援助,换成谁来守都没有,荆州兵团不足以同时和曹操、孙权开战,丢失荆州是必然的事。
从战略层面来说,丢失荆州的责任不在关羽,而在刘备自己,当然战术方面关羽确实要承担不小责任。
庞统就看得很透彻:“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他认为荆州同时面临孙权和曹操的压力,很难守住,后面局势的发展果然被他不幸言中。
如果要从刘备麾下诸将中选一位最适合镇守荆州的大将,此人非关羽莫属!不少观点认为换成赵云来会怎么怎么样,换成魏延又会怎么怎么样,总之都比关羽适合守荆州,这纯属坐井观天式的凭空想象。
试问除了关羽,又有谁能震慑住孙权?又有谁能让荆州兵团上下信服?不要说魏延和赵云了,连张飞都未必能做到,只有关羽才最适合镇守荆州。
如果庞统不死,诸葛亮很有可能会坐镇荆州;如果刘备和诸葛亮能看清孙权夺取荆州的决心,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前后派出精兵强将加强荆州的防守,荆州未必会丢失,当然这一切只是假设而已。
-----
网友解答:
-----
此事要从两方面考虑,首先一条要联吴抗曹,这是大前提,因为以当时蜀或吴任何一国都难以与魏国抗衡,只有孙刘联合抗曹,才能三国并存,第二担当守荆州者必须智勇双全。我们来看看当时蜀国中的几位主要将领,首先关羽有智有谋,但他却把孔明临走前交待他的八字方针(东联孙吴北拒曹魏)置之脑后,屡屡与吴国犯难,性格孤高狂妄自大做事武断专行,招致败走麦城丟失荆州。第二张飞智勇不必说,但他最大的缺点是性格火爆,做事鲁莽,酒后误事,一时半会还可以,长期下去难免误事。黄忠做事稳当,但年事已高,不宜长久担当此任。马超舞力值虽有但少文韬,就是一介武夫。魏延性格与关羽差不多,再加上性格叛逆,交给他也不放心。只有赵云性格沉稳,有胆有谋且忠于主人,可惜刘备任人唯亲,把此重担交给性格高傲的二弟而忽略了赵云,致使一棋失着满盘皆输,最后病死白帝城。
-----
网友解答:
-----
荆州在蜀汉的战略计划《隆中对》里,地位十分重要。由于关羽丢失了荆州,使得《隆中对》计划遭到了破产。关羽对荆州的丢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如果从刘备的手下挑选一位将领来代替关羽守荆州,谁是最合适的人选呢?
一、荆州的复杂形势与关羽的处置错误有关。
荆州在《隆中对》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这是因为它不但是刘备进取益州的跳板,还是下一步北伐宛洛的进攻基地。这就要求刘备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把荆州控制在自己手中。为此,刘备在荆州留下了一支精锐主力,由关羽统帅,镇守荆州。
但是荆州并不是那么容易守的。这是因为在刘备拥有荆州的时候,荆州的形势十分复杂。曹操派曹仁率领一部分主力,驻守在荆州的北部的襄樊地区,以南阳为后盾,随时对南郡进行袭扰。而东部的孙权占据江夏,也对荆州虎视眈眈。
诸葛亮在入川时,给关羽留下一句话,那就是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可是这句话要想实现,是需要有前提的。那就是曹操对孙权的军事压力强大,使得孙权不得不和刘备协力抗曹才行。一旦曹操放松对孙权的压力,情况就会有变化。
这是因为孙权为了实现他全据长江的战略目标,对荆州也是得之而后快。并且东吴上下都认为,当年刘备是打了大败仗求救于东吴的。如果没有东吴出兵,打胜了赤壁之战,刘备早就逃之夭夭了。因此荆州的所有权应该归属东吴,荆州只是暂时借给刘备的。
正是孙权、刘备双方的战略方针冲突,造成了双方在荆州归属上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矛盾是不可能靠一句东和孙权就能够解决的。关羽正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才铸成了大错。他对东吴的进逼步步忍让,对曹军则全力对抗。
结果荆州连续遭受了东吴两次突袭。第一次刘备和关羽的八万大军对敌东吴的三万人马,由于关羽犹豫不前,使得刘备被迫对东吴割地求和。第二次则是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东吴趁荆州后方空虚,一举占领了荆州,擒杀了关羽。
由此可见,关羽在荆州的防务布置上是有着致命错误的。如果他不是过于迷信东和孙权的方针,不是时刻把北伐的任务放在首位,对荆州的防守投入适当的精力,荆州也不会那么容易丢失。那么,如果换一位将领来守荆州,谁又能够守得住荆州呢?
二、刘备手下只有魏延能够守住荆州。
在三国时期,各国都有过激烈的城池攻防战。比如曹魏就有三大防御战,合肥之战、樊城之战和陈仓之战。在这些战役中诞生了三位防御战明星,分别是曹仁、张辽和郝昭。而蜀汉也有三大防御战,分别是霍峻的葭萌关之战、王平的兴势之战和罗宪的永安之战。如果让这三人守荆州,荆州绝对不会轻易失守。
不过,如果我们对刘备的手下将领进行筛选,就会发现刘备阵营中最擅长防御的将领,竟然是从来没有打过防御战的魏延。我们可以用上述的那三位蜀汉将领,来和魏延进行一番比较。首先是霍峻,他守葭萌关的时候,兵力不过数百人。面对前来攻打的刘璋上万大军,霍峻不但守住了城池,还击溃敌军,斩杀了敌军主将。
霍峻的这一战打得十分艰苦,时间长达一年之久。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可以看出刘璋军的战斗力低下。因为刘备军队中将领的人质都在葭萌关,如果葭萌关形势危急,刘备早就派出援军了。在长达一年的战争中,刘备都没有救援葭萌关,可见当时形势并不危急。
其次是王平,在兴势之战中他力排众议,以三万人马对抗曹爽的十几万大军。他利用兴势的军事防御工事,让曹爽的大军寸步难行。在费祎主力的救援下,曹爽由于后勤困难,只得撤军。这一战,使得关中的曹军损失惨重,很长时间里没有再进攻蜀汉。
最后是罗宪在蜀汉投降曹魏后,面对前来趁火打劫的吴军,宁死不退。他率领数千人马,抵抗东吴名将陆抗的大军六个月之久。不过以上这三员名将,都没有机会守卫荆州。霍峻随刘备入川,四十岁时就早早去世了。王平在汉中之战才投降刘备,官职低微。罗宪更是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生呢。
不过我们看王平的兴势之战,就能够看出谁才是蜀汉最擅长防御的将领,那就是魏延。这是因为王平守卫汉中,依靠的是魏延遗留下来的防御工事,遵循的是魏延制订的防御方针。那就是依托秦岭天险,层层构筑防御要塞,借助险要地势的力量,阻击敌军。待敌军求战不得,求退不可,饥疲疲惫之机进行反击。
正是依靠魏延的方略,蜀汉才取得了兴势之战的胜利。在姜维担任大将军后,他擅自改变了汉中的防御方针,撤除防御工事,放魏军进入汉中盆地。结果在魏军的进攻下,蜀汉在曹魏的一次进攻下就灭亡了。说姜维是开门揖盗,自取灭亡是一点都不过分的。
在刘备选择镇守汉中的将领时,选择了魏延担任汉中太守。刘备问魏延的想法,魏延回答说如果曹操亲自率领倾国人马前来,我为大王阻击他。如果曹魏偏将率领十万人马前来,我为大王歼灭它。从魏延的作为来看,他并没有食言。在魏延的防御方略一直沿用的时代,汉中的防御固若金汤。
三、如果魏延守荆州。
我们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单纯要守卫荆州的话,魏延是最合适的人选。这是因为刘备的军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攻击力强大,防御力不强。这是因为防御战是更加考验将领的战斗力,需要将领拥有更强的素质,能够运筹帷幄,发挥军队的综合实力。
说句老实话,在刘备的部下中,这种将领是不多的。这是因为刘备的军队起源于边疆的劲旅,是一支流动性的军队,长期没有固定的驻地。在这支军队中,大部分是强劲的骑兵部队,缺少防御性的步兵和机械兵种。
因此在野战中,刘备的军队依靠强大的突击力经常获胜,而他的城池却经常性地被敌人轻易攻下。在战争生涯中,在野战的战场上,关羽张飞都可以叱咤风云,被称为熊虎之将,万人之敌。可是在守城方面,关羽、张飞都有失败的记录。
这是因为他们的防御能力有所欠缺造成的。对于关羽的能力,廖立曾经评价他,“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在这个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到关羽对于荆州的防御没有正确的安排,只是依靠自己的勇名来吓唬对手。结果被对手看破后,就只有败亡的下场了。
在整个刘备阵营中,只有魏延这位将领,在进行防御时,能够将各种因素都计算在内,进行统筹安排,制订出最佳的防御方案。他在汉中制订的防御方案,建造的防御体系,确保了汉中的安全。如果让魏延防守荆州,我们相信魏延会结合荆州的实际情况,为荆州量身打造一个合理的防御体系,保证荆州万无一失。
魏延将会改变整个荆州的布局,将防御的方向从北方改变为东北方。他会依托长江交通线,修筑一系列的防御要塞。在加大荆州的防御纵深的同时,确保荆州与益州的联系。这样,如果东吴对荆州发动袭击的话,它就必须一个个地去攻打依托长江交通线,建立在崇山峻岭中的防御要塞。
这样,刘备在荆州的主力就可以在战争中逐步消耗东吴军队的实力,伺机进行反击。就算在不利的情况下,荆州的主力也可以步步为营,逐渐靠近益州。如果出现这种局面,东吴将陷入危险的境地,它是不敢轻易去尝试的。
我们对比关羽在荆州的防御体系和魏延在汉中的防御体系,就可以看出两者的不同。关羽的那一道由烽火台建立的防御体系,与魏延在崇山峻岭中建立的要塞体系相比,简直如同儿戏。因此,如果魏延来防守荆州,就可以确保荆州万无一失。
结语:
关羽失守荆州,使得蜀汉的《隆中对》遭到了破产。由于关羽的防御能力低下,对形势判断错误,使得荆州在东吴的袭击面前,不堪一击。这种情况,在大多数蜀汉将领身上都有所表现。在当时,能够替代关羽防守荆州,并能够确保荆州万无一失的将领只有魏延。
这是因为在蜀汉将领中,魏延是唯一可以独当一面而且攻防兼备的将领。他在防御汉中时,能够脚踏实地的去进行工作,不但制订正确的防御方案,还下大力去构建了优异的防御体系。这是其他将领包括关羽所不能超越的。如果魏延来防守荆州,相信他制订的防御方案和构建的防御体系,会让东吴望而生畏,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失荆州的悲剧就不会上演。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
推荐阅读:
勤奋不要脸 =人生赢家?是否把脸皮修厚才能变有钱与获得美好?
倭寇之乱几乎贯穿整个大明朝,为什么到了大清帝国就销声匿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