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清和石达开谁的才能更高,为何杨秀清死后石达开屡吃败仗?
杨秀清和石达开谁的才能更高,为何杨秀清死后石达开屡吃败仗?
-----
网友解答:
-----
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任何一个人的个人才能,要在一定条件下方能扬长避短,发挥极致,否则,正才不扬,偏才出头,其结果很坏或很惨。需具体分析。
在杨秀清和石达开两人间,也是如此。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两人都表现出不错的才能,杨秀清凭资历丶聪明和一定的统帅能力占据东王之位,并节制各王,不断取胜,当然才能不比石达开低。石达开凭能征善战统领大军成翼王,没有才能何担大任,但说他才能高于东王,没有根据。
但杨秀清在定都天京大权在握后,他的贪婪、权欲、自私逐渐暴露,才不正用,天父附身等骗术、唯我独尊的霸道,是天津事变的主因。如果杨秀清有大局观,也如金田起义后与洪秀全等人齐心协力,上下同心,将帅协力,何愁清朝不灭。而杨秀清此时所作所为,就是一个庸才和蠢才。而洪秀全丶韦昌辉等人包括后来石达开也一样,太平天大厦主要支柱已腐,岂能不倒。
太平天国整个大厦将倾,石达开又带10万精兵出走,无疑倒塌一角。而石达开这10万人马,脱离天京,独自出走,失去后方,无疑也是下策,在清朝仍占大半江山情况下,又向西发展,走向大渡河的绝地,岂谈才能。
个人才能发挥离不开大环境,需要条件,需要扶持的。任何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一旦才不正用,又无纠正,就会成蠢才,甚至招杀身之祸。
-----
网友解答:
-----
毫无疑问是杨秀清,杨秀清有很强的统领能力,石达开其实在历史上是一个无能无才的人,而且目光短浅,器量狭小,圆滑软弱,意志不坚定的庸才,石达开离开太平天国之前的战役都是杨秀清指挥的,他只是个执行者。
目光短浅:石达开在天京事变本来是和韦昌辉一同诛杀杨秀清的,这个时候要么就是劝说洪秀全,韦昌辉不要杀杨秀清,毕竟革命没有成功,要么就果断的加入诛杀杨秀清事变中,只杀杨秀清集团核心成员,这样石达开的军队如果加入是可以阻止韦昌辉大开杀戒的,避免天京事变扩大化,而石达开逃避,隔岸观火,想渔翁得利,他是有私心的,就是争权,坑了韦昌辉,所以韦昌辉杀石达开一家是情有可原 ,而且从石达开离开太平天国看,都是这里打一下那里打一下,采用流寇运动折腾,石达开既然离开太平天国,就应该下定决心另外开辟根据地,我个人认为可以快速进入广西,然后尽快进入云南,贵州,四川,在西南地区建立新政权,不叫太平天国,而是另外成立政权,可以在广西称帝,国号宋,放弃拜上帝教那种西方宗教思想,改为中华传统文化,那么跟着石达开的主要文臣武将都是开国元勋,但是石达开脱离太平天国,又另外组建政权,在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来回折腾,由此可见石达开目光短浅,缺乏战略眼光。
器量狭小,从坑韦昌辉,杀秦日纲,逼洪秀全,逃离太平天国都可以看出,石达开这人没有大局观,只有个人权力欲望和情绪,不会从大局为重去决策未来路线。还有石达开脱离太平天国在广西既然为自己老婆生小孩耽误了几天,导致自己的军队损失很大,很多士兵都死了,这可以看出石达开不是干大事的人
圆滑软弱,从天京事变,后期都可以看出
意志不坚定,从天京事变,出走,到老婆生小孩,投降都可以看出石达开是一个投机倒把的人,意志不坚定
历史上的石达开就是一个目光短浅,心胸狭窄,圆滑投机,意志不坚定的小人而已
-----
网友解答:
-----
樵子哥认为:论在拜上帝教中地位和封王之后的权势,杨秀清无疑是强于石达开的,但在才学、见识、谋略和军事才能方面,杨秀清却真的不及石达开。
在太平天国前期,除洪秀全外,最为重要的为冯云山、杨秀清和萧朝贵,之后才是韦昌辉和石达开。这基本上是按照加入的先后顺序和影响力排名的。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当时洪秀全等人利用拜上帝教网络教众,主要人物都将自己与上帝相联系:
洪秀全称自己为上帝次子,冯云山见此便称自己是上帝三子,杨秀清紧随其后,称自己为上帝四子,萧朝贵比较聪明,没有接着往下排,而是给自己找了个上帝女婿的头衔。之后,地位较低的韦昌辉、石达开,分别称自己为上帝六、七子。
此后,在永安封王时,也是按照这个次序,
杨秀清为
东王、
冯云山为
南王、
萧朝贵为
西王、
韦昌辉为
北王和石达开为
翼王。不过,虽然天王洪秀全最高,却让其余各王皆受杨秀清节制。
到定都南京后,冯云山、萧朝贵都已战死,除天王洪秀全外,便剩下杨秀清、韦昌辉和石达开等人权势最高。而且,东王杨秀清也常有僭越侵犯洪秀全的举动。其实,杨秀清是一个有小聪明的人,文化水平并不高,而且也比较狭隘。
也正因如此,杨秀清最终被韦昌辉等人杀死,可以说天京之变发生与他有很大关系,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更是与杨秀清有很大关系。
在天京之变后,杨秀清、韦昌辉等人皆死,而洪秀全虽然表面上重用石达开,却在暗中积极防范,引得石达开负气出走。石达开这么一走,又使得十万精兵脱离太平天国,实际上已经是相当于单干了。
石达开之所以失败,最大的原因还是独木难支,而且天平天国自天京之变后一蹶不振,由攻转守,原本一度相互配合作战的捻军,也开始走下坡路。说白了,南方的农民起义,已经是强弩之末。因而,樵子哥一直认为,杨秀清作的太猛,导致了天京之变,而天京之变,直接给天平天国造成了巨大打击。
因此,看待这一问题,不能理解为是石达开打败仗就是不如杨秀清,而且,杨秀清还稀里糊涂地被韦昌辉给杀了呢!论权势和政治手腕,杨秀清技高一筹,但论真才实学,还是以石达开更为出色。
-----
网友解答:
-----
杨秀清权高位重,太平天国谁都让他,怕他三分,你不顺我心,我意天父下凡有你好看,好受,洪秀全放权,害怕。东王节制诸王,东王一声令下谁敢不从,不服!打江山上下一心,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杨秀清也有能力,优势,石达开靠的是真才实学,能力过人,品行各方面都强,他没有天父下凡的优势,洪秀全害怕东王,不怕翼王。天京事变后,人心散了,太平天国邪恶的一面让老百姓看清,看透了他丑恶,邪恶的面目,失去民心,石达开主政是回光返照,三十六计走为上石达开高明之处,能坚持十几年与清妖斗争证明他革命到底,坚强不屈,舍己为人的能力,品质最好写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杨秀清死的可怜,可惜,可悲,可恨!石达开死的伟大,光荣,可惜,可悲!二人都有能力,可惜遇上一个扶不起阿斗的洪秀全而已,空有一身本事,可惜,石达开武艺,治国,品质,人缘各方面胜于杨秀清,杨秀清功不可没死的不值,可惜,成也天父下凡,败也天父下凡盲目,过分自信丢了性命,部下几万人性命败在不第秀才洪秀全手下,石达开过分自信,过分忠于他的太平天国事业,误入岐途走上一条不归路!我爰好文学,历史一点浅见与大家分享!
-----
网友解答:
-----
很难说,杨秀清的军事水平就凌驾于石达开之上。只能说杨秀清死的比较早。
太平军初期的时候,清军完全没有动员起来,以至于,太平军横穿湖北,安徽两个省,遇到的清军才不超过1万人。而在1856年开始,清军才开始真正发挥出自己地盘大,人口多,财力好的优势。
在这一年,虽然,太平军攻破了江南,江北大营。太平天国版图达二十三个府州。但是,清朝已基本完成了部署,官文,胡林翼掌管长江中游战场,除了湘军以外,凉州副都统富察. 魁玉,多隆阿,杨昌泗,罗遵殿,杨霈等八旗绿营军队开始聚集在湖北战场。
1856年,曾国藩的湘军经过3年锻炼,也逐渐是渐入佳境。李续宾,彭玉麟,鲍超这些将领开始真正从一个书生,从一个普通人逐渐成为一名可以独自领兵作战的,独当一面的将领。
也是在这一年,左宗棠因接济曾国藩部军饷之功,被任命为兵部郎中用,赏戴花翎。到1860年开始招兵,组成“楚军”,自成一派。也是在这一年,最后终结石达开的,清朝大臣骆秉章也开始崭露头角,连续攻克桂阳、永兴、茶陵、郴州、宜章等地。
在1855年,清军僧格林沁已经全歼太平军第一次北伐军,林凤祥李开芳3万人,随后歼灭太平军第2批北伐军5万。太平军北伐的势头,继续扩张的势头,已经被遏制住。
即便杨秀清活着,历史机遇也已经丧失。清朝朝廷内部,已经全面动员起来。再也没有,横穿湖北安徽两个省,只遇到不足1万清军,打到南京才几千清军的历史机遇了。
到了1856年以后,湘军兵力迅速发展。而清军投入到太平军战场的兵力,已经从早期的2万人,达到十几万以上,最后发展到40万以上。就是杨秀清活着,也很难再重复在1853年的奇迹故事了。还想避实击虚?已经没有虚了,清军在外围到处都是火炮堡垒,而且,清军机动兵团很快就会赶到战场。剩下的就只有正面硬碰硬的苦战了。
-----
网友解答:
-----
杨秀清和石达开都是太平天国的主要首领。杨秀清被封为东王,石达开被封为翼王。虽然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开创者,但是实际的权力由东王杨秀清主持。
定都天京以后,统领全局的杨秀清,由于在军事上和统领全局上有很大的功绩,开始居功自傲,越来越不把洪秀全放在眼里,并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所以个人野心膨胀,利欲熏心,飞扬跋扈,妄想抢班夺权。于是和天王洪秀全产生了非常激烈的矛盾。于是北王韦昌辉受天王的旨意,杀掉了杨秀清。由此诛连了许多的人。这场太平天国内部的争斗,极大地动摇了太平天国的基础。从此太平天国风光不限,慢慢的,开始走了下坡路。
石达开,也在这次内部的争斗中受到了牵连。石达开是太平天国著名的将领。在前期的作战中,把清朝军队和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打得狼狈不堪。在天京事变中,由于责备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昌辉恼羞成怒,导致石达开家人和部下也惨遭杀害。
后来由于石达开的坚持,天王洪秀全处死了韦昌辉。并被洪秀全委以重任,主持军政大事。但是疑心重的洪秀全,也是不放心石达开,派人监视石达开。石达开一怒之下,带兵出走,带走了10万军队。由于太平天国内部的权力之争,已经让太平天国内部受到了重大的损失。再加上石达开的出走,太平天国内部又出现了大分裂。从此太平天国运动,逐步地走向了下坡路。
石达开率领的10万军队,在南部各省展开了游击战,居无定所。在军队的作战方面,没有可靠的后勤保障和老百姓的支持。没有长远的战略构想,就没有建立可靠的根据地。所以石达开率领的起义军,始终发展不起来。
最后部队进入到了大渡河边。恰巧此时石达开的妻子又刚生了小孩儿。石达开为了办喜事儿,耽误了三天宝贵的时间。以致于被后续赶到的清军团团围住。石达开率领的起义军,突围无望,损失惨重。最后,石达开用自己的性命做担保,来换回全军人马的安全。最后被清军处以极刑。落下了一个悲惨的下场。
杨秀清是统帅全面的,主管军政大事。石达开是带兵,打仗的著名将领。从个人威望,权利等方面杨秀清要高于石达开。石达开只是负责,具体的某一方面的作战行动。军事才能是很高的。
从天京事变我们就可以看出,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由于杨秀清想篡权,而被韦昌辉杀害。再加上石达开的率军出走,由于没有团队的支持和百姓的爱护,石达开在以后的行军作战中,也是十分的不顺利。最后兵败大渡河。所以,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最重要的是团结。要以大局为重。不要因为个人的私利和自己情绪的不完美,而让集体的力量受到了损害。这样,不但自己收不到好的结果,也让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受到了很大的损失。那样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损失惨重。
-----
网友解答:
-----
杨秀清和河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重要的两个将领。太平天国早期的时候,由于既有杨秀清,又有石达开,因此太平天国一直在打胜仗。不过后来,杨秀清在“天京事变”中被杀,石达开又率军离开太平天国大本营单干,因此太平天国军队在打仗上就不行了,屡战屡败,太平天国也因此江河日下。
对于太平天国晚期战斗力不佳的情况,有人认为,是因为没有了杨秀清;不过也有人认为,是石达开离开了太平天国。总之,就是有人认为杨秀清比石达开厉害,又有人认为石达开比杨秀清厉害。那么,这两个人究竟谁更厉害了?
(杨秀清剧照)
我的观点是,杨秀清和石达开,就好比秤杆和秤砣的关系。杨秀清离不开石达开,而石达开也离不开杨秀清。这两个人如果分离了,就相当于一杆秤只有秤砣没有秤杆,或者只有秤杆没有秤砣,就都起不了什么作用了。
具体来说,在太平天国的队伍里,杨秀清就是一个帅才,而石达开就是一个将才。
为什么说杨秀清是一个帅才,而石达开是一个将才呢?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杨秀清一出场就决定了他是一个帅才。杨秀清出场的方式和时间都很特别,是在太平天国受到第一波打击的最困难的时期。当时冯云山被捕了,洪秀全前往营救冯云山,有一种说法认为,洪秀全并非去营救冯云山,而是在逃遁。杨秀清也就在这个时候自称“天父”下凡,从而把即将离散的太平天国将士,给捏合了起来。显然,这就是一个帅才的形象。
在太平天国运动前期,一直都主要是杨秀清在指挥打仗。杨秀清指挥打仗,并不是说他临场作战能力有多强,而是他在战争规划上能力很突出。比如在永安的时候,杨秀清就敏锐地指出,鉴于清政府的力量还非常强大,因此不适合北上,而应该走南下的策略。事实证明,这个策略是正确的。
(石达开剧照)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迅速挑破江北和江南两座大营,都是杨秀清指挥的结果。尤其是杨秀清在挑破江北大营以后,本来包括秦日纲在内的将领,都认为军队需要休整。但是杨秀清敏锐地发现,一旦军队修整了,那么可能就会失去攻破江南大营的时机,因此他反对修整,要求极速调兵。可以说,也正是他良好的策略,使得太平天国能够解除清军的围攻,确保太平天国的安全。
接着,杨秀清同时安排了两支军队,一只北伐,一只西征。虽然北伐的那支军队失败了,但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而西征的军队,是取得了很大胜利的。
总之,杨秀清作为统帅是合格的,其战略眼光是很强的,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帅才。
石达开和杨秀清不一样。石达开的性格非常的豪爽,朋友满天下,对朋友肝胆相照,能够为了朋友的事情两肋插刀。这样的性格使得石达开能够有一帮可以在战场上和他出生入死的好兄弟。
古代优秀的将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爱护士卒。吴起就非常爱护士卒,因此士卒愿意为他所用。“楚王绝缨”的故事,也是楚王爱护将领的一种表现。所以这个将领愿意为他拼命。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时候,他们当时之所以打项燕的符号,就是因为项燕“爱士卒,楚人怜之”。
(太平军作战)
总之,石达开的这个性格,让他成为一个天然的将才,成为一个非常棒的战争执行者。
但是,一个很好的战争执行者,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统帅来指引方向。当杨秀清安排石达开西征的时候,石达开就打得非常好。这就是因为杨秀清看清楚了,西方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而石达开能够在战场上坚决执行。所以帅才将才配合,双方才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但是后来,当石达开离开太平天国单干以后,我们可以明显看到,石达开是一个缺乏战争规划的人。他试探过到达不同的地方去发展,但是几乎每一次都失败了。他甚至试图和太平天国主力共同打“宝庆之战”,然而太平天国主力却不配合他,使得他更加失败。而最终石达开选择前往四川,也是个不好的战争决策。所以他才会兵败大渡河边。
没有了帅才指引方向,将才就是一个四处乱撞的苍蝇。
总之,如果太平天国内部一直很团结,如果杨秀清和石达开能够一直精诚合作,那么这两个人,很有可能就会帮助太平天国取得最后的胜利。
(参考资料:《太平天国史》《清史稿》等)
-----
网友解答:
-----
一个组织,和一个人一样,一旦错失发展壮大的机遇,再想找回来机会,就很难了。石达开屡吃败仗,和谁的才能高低根本没有关系。
太平天国在南京虽然有基地,但从全国的全局来看,天国始终没有站稳脚跟,但就开始享乐主义,开始追求各自利益。天国内乱导致杨秀清的死,是利益斗争和权力斗争的高潮,也导致了跟着天国起事的群众彻底丧失心气,群众已经看清这帮人是什么货色了,对于跟着这帮人干能得到什么利益已经不报希望了,哪有什么干劲。
石达开出走,从个人层面来说,看似迫不得已,其实是他思想的不成熟。他想依靠自己带出来的人马,想着能重新按照天国刚开始的路再走一遍,全国的局势和群众已经不给他这样的机会了,他只有到处流窜,越往后走大家越没有信心了,就越会失败。
太平天国看似可惜,实则是农民斗争的先天性缺陷导致了最后必然的失败。农民战争几乎都是因为短视而导致最后的失败,虽然已经得到了一部分利益,但是利益还不是完全巩固的时候,就想当然抛开了外面的风险,想立马分割利益,哪有不失败的道理。
现代社会类似太平天国这样的案例太多了,几个朋友合伙开公司,公司有一定收入后大家就会因为对于利益的看法不同,导致最后公司丧失发展机会,最后破产。
-----
网友解答:
-----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打着宗教名义的农民起义。
在前期的领导层里,杨秀清的战略嗅觉是唯一的选择。洪秀全更多意义上是象征。
政治和军事是不能分家的。搞不好政治的军事是离水之鱼。参见石达开西征,或许石达开有不俗的军事才能,但在政治上差远了。
军事是政治的篱笆,没有强有力的军事力量守护不住施政之地也是白搭。但太平天国初期,悍将真多,广西狼兵不是闹着玩的。后期老兵分散消耗之后战斗力其实是下降的。
-----
网友解答:
-----
杨秀清是战略家,而石达开是战术家。
对具体某一场战争来说,
石达开的应对能力,要强于杨秀清。
但是对整个战局的把控来说,
杨秀清的能力,要远胜石达开。
其实从这两个人后来的表现,也可以看得出来。
杨秀清在太平军迷茫的时候,果断采取了放弃攻打长沙,东进攻占南京的计划。
也正是因为这一计划,才让太平天国延续了13年之久。
如果太平军没能拿下南京的话,那么他们就无法很好地掌控南方的经济,
也就没有实力和清军较量这么长时间。
至于石达开,其实可以说是一位将才。
他在带兵打仗方面,那是可圈可点的,前期带头冲锋的,总有此人。
因为他本人就是著名的武术大师,武艺高强,自然也就有信心在战场上取胜。
可是石达开在带兵团作战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
在太平天国后期,这哥们带着10万大军出走,使得太平军元气大伤。
而他却不知道将这10万精锐带到什么地方去。
这就比较尴尬了,一路摇一路晃,一路跌跌撞撞。
最后就剩下了几千人马在大渡河边,可见这哥们不是个优秀的战略家。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的主心骨,也是太平军的指路明灯。
他是大字不识一个,但是这哥们非常聪明,可以说就是天纵奇才。
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经历,使得他成为了敢打敢拼的人。
因此他做事十分果断,从来不拖泥带水。
从广西出来以后,到了湖南,压根就打不下长沙。
很多太平军的将领都感到了迷茫,可是杨秀清却一眼就看到了前途。
杨秀清虽然没有读过史书,但是他也听过吴三桂饮马长江的故事。
吴三桂起兵声势浩大,但是吴三桂有一个缺点,那就是犹豫不决。
在攻下衡阳以后,吴三桂就没有过长江的意思了,
不打算过长江,那么就必须要攻占南京,而吴三桂这一点也没有做到。
因此吴三桂折戟沉沙,连半壁江山都没能保住。
而杨秀清吸取了教训,既然一时半会儿打不下长沙,又无法贸然过江。
那倒不如先去攻占南京,抢一个老巢再说。
因此在杨秀清的带领下,果断从九江,到安庆,再到南京。
占据南京以后,等于占据了东南半壁江山。
因此太平天国士气大振,从而吸纳了更多愿意为太平军卖力的士兵。
这才把太平军的规模给搞起来了。
1853年,杨秀清又开始布置作战任务了。他让太平军兵分两路,
一路北伐京城,一路则西征湖南和江西。
这一策略是相当正确的,北伐京城的这一路,其实就是探探路。
如果能打下京城,那皆大欢喜,如果打不下来,也可以缓解太平军在南方的压力。
因为北伐京城的同时,清廷一定会集中自身力量防备京师,更有利于太平军在南方的发展。
至于另一路攻打湖南和江西,那就是在北伐军的配合下,努力扩大地盘的行为。
杨秀清真切地明白,攻打湖南和江西,才会有真正的战果,
而北伐只是为了真正的战果做服务的。
不过很可惜的是,这两路大军都遭受了挫败。
北伐军孤军深入,又得不到有效的支援,因此兵败可以理解。
可攻打湖南和江西的部队,却也遭到了曾国藩的湘军重创。
只好从湘潭一路退到了湖口。
这个时候石达开开始表演真正的技术了。
石达开向来都是以骁勇善战著称,因此这次也没有掉队,
他负责在湖口跟曾国藩的湘军,好好打一仗。
石达开一眼就看出,太平军比不上湘军的地方,那就是水师。
这哥们很机灵,随即就开始让人仿造湘军的船舰,开始操练属于太平军自己的水师力量。
等到湘军攻打到九江的时候,石达开主动出击,
在湖口与九江,两次痛击湘军,使得湘军水师溃不成军。
气得曾国藩跳河自尽,要不是被人救起来,那太平军将会少一个劲敌。
因为石达开的努力,西征军获得了巨大的战果。
此后石达开带兵攻入江西,四个月的时间,打下了47个县。
这哥们不光是个军事人才,还懂得收拢人心,大量江西人民愿意拥戴太平军。
因此他所带领的队伍,立刻从1万人马扩充到了10万之众。
此后石达开更是在江西樟树再次击败了湘军,将曾国藩坐在的南昌城重重围住。
可惜这个时候天京被围,石达开只好被调回去收拾江南大营了,曾国藩因此再次捡了一条命。
那么是谁抽调的石达开呢?当然是主持军事的杨秀清。
杨秀清决定彻底摧毁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但是光靠秦日纲的人马是不够的,
所以他才会让石达开前来增援。
1856年2月份,秦日纲攻破江北大营,1856年6月份,秦日纲和石达开合作,攻破了江南大营。
这一重要战果,使得杨秀清的声望达到了巅峰,
当时杨秀清就成了集政、教、军三者大权于一身的重要人物。
那么这一战略布置是否正确呢?
从消灭曾国藩的角度来说,的确不够正确。
但是从保卫太平天国胜利果实的角度来说,自然是非常正确的。
只可惜由于功高盖主,杨秀清被消灭了。
而石达开也因为天京事变的原因,遭到了洪秀全的猜忌。
无奈之下石达开只好选择离开天京。
他离开的同时,还带走了10万大军,由此可见,从战略角度来说,石达开实在是太幼稚。
正是因为石达开的这一行为,使得太平天国处于危如累卵的局面。
换句话来说,在杨秀清的指挥之下,石达开可以无往而不胜。
但是失去了杨秀清的统一部署,那么石达开就成了一个没头的苍蝇。
因此如果杨秀清是元帅的话,那么石达开就是他手底下的一员虎将。
所以说这两个人虽然都是军事人才,却不是一个层次的人才,不能放在一起比较。
杨秀清更侧重于战略,你让他指挥小规模战役,他还真的未必就能取胜。
而石达开更侧重于战术,你让他掌管太平军全局,他可就没了主意。
-----
网友解答:
-----
杨秀清是帅才,石达开是将才。杨可统驭全太平天国,杨死后石达开总吃败仗,并不是军事才能不行,而是孤军奋战,孤立无援,出走时率领的人马并不很多,不足以对付清军。大渡河即使成功,被清军围剿也是迟早的事,毕竟孤掌难鸣。
------------------
推荐阅读:
瀵逛簬鍏崄宀佷互涓婅€佷汉锛屾瘡澶╁閲屽澶栬繕鏈夊嚑涓汉鍜屼粬璇磋瘽锛?/span>
400亩地一年只种小麦和玉米,一亩地租金600,投资多少钱?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