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镇守山海关时,手下有三万铁骑,小小的山海关养得起三万战马吗?
吴三桂镇守山海关时,手下有三万铁骑,小小的山海关养得起三万战马吗?
-----
网友解答:
-----
恐怕提问者对吴三桂的官衔有什么误解,注意!吴三桂在明朝时的最高职位是宁远总兵,爵位是平西伯,奉命驻守宁远,他麾下的军队(松锦之战后为3万人,山海关之战前为4万人)也是长期驻扎在关外的宁远,不要认为吴三桂开山海关放清军进来以为吴三桂就长期镇守山海关了,当时的山海关总兵是高第,而且明廷高层也没命令吴三桂镇守山海关,而是让吴三桂入卫京师,吴三桂在明亡后才占据山海关游走于清、顺之间,前后还不到一个月,谈何长期养兵,题干把“山海关”改为“宁远”更加合适,当然,在这个问题上清朝编修的《明史》也失误了,在其李自成的传记上就有
“闻山海关总兵吴三桂起,乃谋归陕西”
之语,正史一记载,误解更深了。
《圣武记·开国龙兴记四》:先是,三月初,明以流寇内逼,用苏辽总督王永吉议,尽弃关外四城,召
宁远总兵平西伯
吴三桂统边兵入关卫京师。
以明末的情况看,尽管大明王朝江河日下,逐渐走向灭亡,尤其是崇祯十五年松锦会战之后,明朝可谓是再无希望,内外交困、财政吃紧,但是由于宁远的地理位置比较重要,辽东边军尽管在松锦会战后伤了元气,但是实力尚存,明廷财政再吃紧也得拨出粮饷来给辽东军,毕竟若宁远地区不守,山海关就得“裸奔”了,而山海关离京师很近。
早在崇祯十五年四月初,就是松山城破两个月后,崇祯皇帝立即任命原兵部左侍郎范志完为督师,总督辽东宁锦军务兼巡抚,赶往宁远,整顿败局,稳住阵脚。同月,从捉襟见肘的财政里立刻发30万两白银运至辽东前线稳定军心,
“发三十万金给关宁之师”
。
明廷不仅竭力确保辽东军的饷银,以户部尚书蒋德璟的奏疏上看,至少在在崇祯十七年二月明朝灭亡前夕,还在源源不断的从北直隶、山东、河南等地征粮发往边镇以确保粮食充足。
《悫书·卷十二》:近复有漕带、辽练等米,除各省直带运外,复以北直、山东、河南召买米豆可百万石以给。
而宁远一镇在当时的重要性显然是远高于他镇的,自然是重点供应对象,以辽抚黎玉田言之,
“减去米豆四十万石,而亦未尝告乏”
。可见在此前,明廷对辽东军的粮食供应是竭力满足的。
而关宁军本就是
“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
的宗旨建立,驻军也承担着屯田的功能,关外还有大量的屯丁可以产出粮食,部分精锐家丁在关外甚至还有私属的庄田,在崇祯十七年二月,崇祯皇帝与吴襄的对话中就提到了这个事实,
“三千人在外皆有数百金庄田”
,而在宁远范围屯垦的辽民人数庞大,吴三桂在撤守宁远的时候迁徙关外之民入关,《国榷》记载有20万人,而《四王合传》则为50万人,不管是哪个数字,也差不多能养兵3~4万人,所以在明廷的全力支持加上关外屯田供养,也确实能确保一支4万人左右部队的补给。
而吴三桂至山海关后,从当地乡绅组织2万乡勇守城这个史实中应该看到两个事实。第一、当地士绅是支持吴三桂的。第二、当地士绅的财力确实能在短期内攻养这支军队。
提问者还要清楚一点,吴三桂手下的那支关宁军是步骑结合,而且肯定是步兵占大多数,并不是所有的关宁军都叫“关宁铁骑”(这个称谓确实有,如《流寇志》就有相关记载),以史书观之吴三桂麾下骑兵顶多5000人,不能再多了,
“三桂精骑五千,俱敢战”
,而且这支关宁军在清军的迭次消耗下,早已今非昔比,战斗力大为衰弱。
在松锦会战后,驻扎于宁远吴三桂部从根本上失去了出城作战的勇气,早已不是当年在宁锦战役和北京保卫战中敢于背城而战挫败八旗的关宁军了。想当年关宁军
“一刀一枪拼命,不知有夷之凶狠骠悍”
,而吴三桂麾下的残血关宁军干脆老老实实当了宅男,不敢再主动出击了。
在崇德八年九月,清军在郑亲王济尔哈朗和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的率领下携带红衣大炮,直奔宁远而来,攻打宁远与山海关之间的中后所、中前所、前屯卫三城。前后仅仅七八日,三城就被攻破,而在宁远城的吴三桂部在此时也已经不敢出城救援了。而城内居民人心惶惶,不断逃出降清。就在同年十二月,宁远城守备孙友白干脆从宁远逃出,投降清军。
《清世祖实录》崇德八年十二月壬戍条:明守备孙友白,自宁远卫来降,令给与房屋、奴仆、器物安插。
甚至面对清军的压迫,吴三桂曾经给崇祯皇帝上过奏章,言辞恳切,透露出他孤守宁远的恐惧之情,委婉的表达了撤军宁远的意向。
《三垣笔记·附识中》:臣读吴三桂疏,言切情危,若有格格不忍言之意,臣知其有惧心。
所以,吴三桂首先他是宁远总兵,不负责驻守山海关,而他的关宁军并不是3万骑兵,是步骑混合部队,而且实力远远不及松锦会战前的关宁辽军,根本没有和清、顺任何一方对抗的实力。
引用文献:《清世祖实录》、《明史》、《国榷》、《圣武记》、《小腆纪年附考》、《三垣笔记》、《流寇志》、《三朝辽事实录》、《四王合传》、《悫书》、《孙承宗集》
-----
网友解答:
-----
吴三桂和李自成在山海关大战时,吴三桂只有4-5万兵力。
当时,吴三桂从宁远带回的精锐只有1.5万左右,手下的山海关总兵高第大约有几千人的精锐,两人的兵力总额在4万左右。其他都是关宁一带的杂牌军,包括各县官员和乡绅的武装。
(吴三桂)
所谓的关宁铁骑,真正能身披重甲骑马冲锋陷阵的只有几千人(2000-3000人)。
关宁铁骑有几万重甲骑兵?那都是吹牛的!明末以全国之力也养不起3万以上的重甲骑兵。养一个重甲骑兵,每年至少花500两白银!
1、李自成到山海关的兵力
李自成把北京的老营精锐共6万人,全部带到山海关。
很多史书说李自成带兵十万、二十万到山海关,其实除了6万精锐外,其他人都是运输辎重而征调的民夫。
李自成还有7万精锐分布在各地,因为攻打崇祯太容易了,势如破竹。李自成也不敢相信灭大明这么简单,还没有来得及集中兵力。
李自成手下的袁宗第右营两万精锐,驻扎在河南;白旺在湖北有两万精锐;陕西西安有两万精锐,山西和宣大地区一万精锐,共七万。
白旺要对付大明的左良玉,宣大地区要应付蒙古的可能入侵,大本营的部队不能随便调动。
大顺军唯一可调动的机动部队是袁宗第右营。
李自成在向山海关进发时,已经下令袁宗第带2万精锐从河南北上支援。
收到李自成在山海关失败的消息后,袁宗第的右营则进入山西,在临汾驻扎。
投降李自成的明朝降将唐通还有1万人驻扎在一片石。
所以李自成在山海关附近的总兵力只有7万人。
2、吴三桂和满洲八旗在山海关的兵力
前文已说到吴三桂在山海关只有4万多兵力,精锐只有2万。
李自成以6万精锐来收拾吴三桂,看来是信心满满。
但是多尔衮的清军派来了7万精锐。
李自成6万+唐通1万<吴三桂4万+多尔衮7万
山海关之战,清军与大顺军的战斗分两次:一片石之战,石河之战。很多人把这两次战斗混为一谈,是不对的。
3、一片石之战
一片石之战,是唐通的1万人和清军的一支前锋打的。
时间是1644年阴历四月二十一日夜。
本文的月份日期全部采用阴历。
在三月中旬,李自成就招降了山海关的吴三桂,并派唐通接管了山海关。
李自成命令吴三桂来京觐见。
三月二十六日,吴三桂的4万大军已经到了河北的玉田,遇到了一对父亲吴襄府里的私奔的奴婢,奴婢使诈说,吴襄全家已经被李自成抓起来,陈圆圆被刘宗敏收了,他们是逃脱出来的。
吴三桂以为是李自成使诈,就变卦返回山海关。
唐通在山海关猝不及防,被吴三桂从背后捅了一刀,就撤到山海关正北方三十多里外的一片石关(也叫九门口)。
一片石两边是山,中间是九江河,长城从此而过,河上有一座城桥,共有九个桥洞。
一片石关是山海关以北第一个险要关口。
九江河,当地人也称为一片石河,从山海关以东注入渤海。
李自成对吴三桂还心存侥幸,希望他回心转意,对满清也麻痹大意。
但李自成对满清还是有防备。
四月二十日,李自成大军来到山海关以西的石河一带,休整一夜,准备第二天作战,同时命令一片石关的唐通沿一片石河向山海关以东方向运动,防备清军,并截住吴三桂东窜之路。
四月二十日,多尔衮接到吴三桂求援,但清军还在山海关200里之外。多尔衮下令兼程前进,一日一夜行200里。
于二十一日初夜分,多尔衮前锋抵达一片石河。
清世祖实录卷四记载:
“戊寅,师距山海关十里外,”“四月二十一日抵山海关,值贼首李自成亲率马步兵二十余万,......,招三桂降,三桂不从。贼随围山海关。是晚,即败贼总兵官唐通马步兵百人于一片石,斩百余人,贼兵遂遁。次日,大军直薄山海关,三桂开门迎降。我军随从南水门、北水门、关中门入,望见贼渠领众自北山横亘至海列阵,是日大风扬尘,咫尺不见。”
多尔衮的前锋在一片石河击败唐通,斩首百人。
唐通一看大事不妙,立即从一片石河撤回一片石关。
多尔衮击败唐通之后,免除了唐通从背后偷袭之患,当夜大军渡过一片石河,驻扎在山海关以东10里处,休整一夜。
清军一日一夜急行军二百里,已是强弓之末,不得不休整,反正李自成的大军还没有攻破山海关。
4、石河之战
网上很多人说,这时的李自成还不知道清军已来到山海关,到第二天清军杀出时,才恍然大悟。
其实,这也太小瞧李自成了。
李自成派出唐通到山海关以东布防,就是为了防备清军,但唐通太不能打了。二十一日夜里,唐通已派人报告李自成清兵大军已到。
李自成接到军情报告,愁眉不展,只与刘宗敏等少数心腹秘密商量。
李自成并不知道吴三桂已经投降满清,还心存侥幸,认为清军是不请自到来瓜分胜利果实的。
李自成决定第二天全力攻城,赶在吴三桂投降满清之前拿下山海关。
此时的大顺军昼夜攻城,一部分军队翻越长城在东侧也包围了山海关。
二十二日清晨,多尔衮大军进逼山海关,离城二里。多尔衮在威远门外的山上观战。
此时的山海关北翼城已被李自成攻破。
吴三桂屁滚尿流,用大炮轰开一条血路,带了一帮亲兵和官员,跑到多尔衮那里叩头求救,传说吴三桂在此时剃发降清。
多尔衮让吴三桂回城接应,清军分别从南水门、北水门、关中门入关。
李自成看到清军入关,决定孤注一掷,在石河西侧布阵,从燕塞湖附近的北山一直到海边。
这时黄沙漫天,起了沙尘暴!
多尔衮趁机布阵,让吴三桂担任右翼突击,清军布置在中间和左翼,最精锐的清军骑兵靠近海滩,便于冲杀包抄。
右翼的吴三桂一军先渡过石河,发起攻击。
随后满清大军也杀过来。
大顺军阵容大乱。
李自成看到败局已定,下令撤退,自己先骑马走了。
-----
网友解答:
-----
明末辽东战乱不断,大明丧师失地不计其数,所幸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稳住了局势,确立了主守后战的基本战略方针,同时打造关锦防线稳定战线,培训铁骑以备野战,可惜三位皆不得善终。
三杰之后,祖大寿、洪承畴也是颇有谋略,然而却终逊于皇太极一筹,松锦大战二将被一网打尽,致使吴三桂成为了辽事的唯一宿将。
而吴三桂的地盘初期包括宁远、山海关及十几个哨所,领民十余万,兵士三万,其中包括由蒙古、满洲、辽东汉民组成的铁骑部队万余人,其中铁骑部队不从事生产工作,属于职业士兵,其余都直接或间接的参加生产劳动,所以并不会缺粮。
随后皇太极和多尔衮不断挤压吴三桂的生存空间,企图逼迫吴三桂投降,一路拔掉了除宁远与山海关外所有碉堡,但是吴三桂还是坚持下来,对此史书并没有特别的记载,想来日子也不是那么难。
转折点出现在闯王李自成攻打北京前夕,朝中对是否调集吴三桂入关陷入争议,从皇帝到百官谁也不愿意为放弃宁远背锅,直到城破前才下定决心召回吴三桂,等待吴三桂集齐兵马,收拢百姓,才走到八里铺,北京失守,崇祯殉国,关宁军进退维亟,只得接受闯王的招降。
可惜闯王在京师胡作非为,关宁军人心思动,在吴三桂的带领下反攻山海关,至此,山海关重回吴三桂手中,凭借原有班底,在东拼西凑了五万人,加上十几万百姓,当然吴三桂当时是养不起这么多人的,所以最后只能像满清投降。
-----
网友解答:
-----
其实这个问题将战马改成铁骑更好,因为打仗不单单是只养战马,是养士兵和战马,用铁骑显得更谨慎一些。
接着来回答问题。
吴三桂在山海关停留时间不长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大家忽略了一个现实因素,那就是最初的时候吴三桂镇守的是宁远,并不是山海关,只是因为周围几座城市的沦陷再加上皇帝的勤王诏令,吴三桂才撤军回援,结果到了山海关的时候得到了崇祯皇帝的身亡,所以吴三桂才选择停留在了山海关。
所以最初吴三桂的根据地是在宁远那座城市,而不是在山海关,也就是说吴三桂刚到山海关并没有多长时间,所以对于山海关的消耗肯定是不大的,并没有严重到山海关百姓无力支撑的时候。
而且,吴三桂到达山海关之后,听闻崇祯皇帝死后,开始在李自成与满清之间做选择,最初的时候吴三桂选择了李自成,结果双方仅过了几天的蜜月期关系就彻底破裂,根据有些资料记载,应该就是李自成的手下霸占了吴三桂最宠爱的小妾陈圆圆,所以吴三桂迅速的投靠了满清。这种说法或许在我们如今看来站不住脚跟,但结果是一样,吴三桂最终选择了满清。
而其中这些事情的发生从吴三桂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到达山海关,到后来的四月二十二日吴三桂联合满清击败了李自成,时间仅仅只过了一个月。
也就是说,吴三桂在山海关也只呆了一个月的时间。而由于呆的时间太短,因此吴三桂的三万铁骑在供养方面应该是不存在什么大问题的。
关外百姓的供给
除此之外,吴三桂当时在撤军的时候,并不是只带着自己的三万铁骑,而是把整个辽东的百姓全部带走了。辽东居民的撤退人数按史书记载,是五十万人,这肯定是夸大了一点。
但是,光是在宁远城的辽民,实打实的就有八万多人,这其中还不包括宁远军的家眷。并且其他如中前所等四个汉镇卫所的辖区,乃至觉华岛等十数堡、坞,前沿至与锦州清军势力交界的中间地带内的辽民,怎么算总数都至少有二、三十万人。
而这几十万的百姓全部给吴三桂安置在了山海关附近,所以说吴三桂到最后的镇守在山海关,除了自己的三万铁骑之外,手中还有着几十万的百姓,这些百姓耕作生产的赋税我想是足够能够供养三万铁骑的需求了。
所以,与其说是山海关供养着吴三桂的三万铁骑,倒不如说是关外的几十万百姓养着吴三桂的三万人马。
明朝别样的供养制度
再者,明朝还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朝代的军制,那就是卫所制度,简单而言,便是这些士卒闲时下地种田,战时拿刀杀敌,这其实就是屯田制的翻版。当然,尽管到了明朝后期,这种卫所制度已经逐渐的被替代,被抛弃,但是卫所制度中的屯田制在战乱时期仍然被军队所适用。
明朝后期,军队士卒逐渐被领袖们的家丁私兵所取代,这也就是家丁制度。这些家丁或许说是私兵和军队领袖联系密切,他们也拥有着自己的土地。
并且因为明朝采用的“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方式,所以吴三桂的三万铁骑很多都是本地人,也是可以自己屯田收获粮食的。
所以说明朝因为屯田制度的优势是可以为军队提供粮饷的,所以粮饷应该是不缺。
吴三桂之前又是如何供给的?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有疑问,那在山海关驻扎时也只是短时间能够得到保障,在此之前他又靠的是什么呢?
其实这里我们也存在一个错觉,那就是吴三桂与崇祯之间并没有矛盾,作为当时明朝最后的希望,大明朝廷对吴三桂是相当重视的。
——之前有一次吴三桂曾经听从崇祯皇帝的调令进京勤王,崇祯皇帝就充分表现出了他对吴三桂的器重吴三桂,甚至还赏赐了吴三桂尚方宝剑。
当时崇祯皇帝还没有死,而吴三桂镇守宁远,有数万大军,无论是出于何种因素,明朝肯定是对于吴三桂这支边军非常重视的,毕竟是对付清军的大前方,所以粮草军饷肯定是不缺的。
《明史》记载:\"临、巩边饷缺至五六年,数至二十余万。靖卤边堡缺二年、三年不等。固镇京运,自万历四十七年至天启六年,共欠银十五万九千余两。各军始犹典衣卖箭,今鬻子出妻,始犹沿街乞食,今则离伍潜逃;始犹沙中偶语,今则公然噪喊矣。\"
虽然当时明朝的财政陷入了危机,各地军队的军饷有很多都是欠着的,但是对于吴三桂这种镇守边疆的重要军团,就算欠应该也不会很多。所以吴三桂的三万铁骑肯定不是靠着吴三桂自己一个人供养的,而是朝廷会从全国抽调粮食送过去。
《悫书·卷十二》记载:“近复有漕带、辽练等米,除各省直带运外,复以北直、山东、河南召买米豆可百万石以给。”
而到了后来,崇祯对他只会越来越倚重,为何这样说呢?
这是因为在后来清军乘着明朝内乱,绕过了吴三桂的宁远,打下了周围的后所,前屯卫,中前所这三座要地。这几个城市都是在山海关之外,三座城市的沦陷代表着这个时候的吴三桂相当于孤军在外,而负责镇守宁远已经没有了什么战略意义,他唯一存在的作用,也是最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支援京城。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李自成又即将攻入北京,此时手握重兵,离京城最近的吴三桂就更加成为了明朝的救兵,也是最后的希望,所以对于吴三桂更加是百般施恩,以此来保证吴三桂能够忠心——实际也确实如此,当时崇祯皇帝号召吴三桂进京勤王,并且封了他平西伯德称号。
对吴三桂施恩了,那么,对于吴三桂手下的将士,自然也不会不表示一下的。
因此,在明朝灭亡前夕,吴三桂一直都是崇祯皇帝眼前的红人,那么粮饷军饷什么得肯定是不会缺的,毕竟崇祯皇帝也不傻,他知道吴三桂兵马对于明朝的重要性,所以这三万铁骑其实并不需要他自己的供养,单靠朝廷吃军饷或许就可以养活了。
-----
网友解答:
-----
提这个问题的人可能不了解当时的情况,实际上吴三桂在山海关根本没有呆几天,所以也不存在你说的问题。
一、宁远总兵吴三桂
吴三桂是宁远总兵,宁远在山海关外数百里处,属于明朝的关外重要的军事据点,也是明朝与满清对峙的前线。以辽人守辽土,也是明朝的一项重要政策。辽东人在宁远与山海关之间生产和生活,种地、经商、打猎,而其青壮则入伍参军,编入关宁铁骑,作为守城士兵,由朝廷发军饷。这种模式是为了调动辽东人守卫自身土地的积极性,毕竟保国也是保家。
吴三桂则是军官世家,其父亲吴襄就是老总兵,其舅舅祖大寿也是军官。宁远明军与满清多年征战,彼此之间非常熟悉,也有不少人投降满清,也有从满清逃过来的。当时的明军,已经私兵化,吴三桂直接供养的家兵也就是1000-2000人,是吴三桂的核心力量和亲信武装。归吴三桂指挥的士兵也就2-3万人,而在宁远附近州县居住的辽人估计也就20-40万人,这是吴三桂的基本盘。
其实吴三桂率领的军队,战斗力在明军中属于二流水平,远不如卢象升、曹文诏、孙传庭带领的军队,但这些军队在于后金和农民军的战斗中损失殆尽,而吴三桂上战场时总是能够找到机会及时溜掉,以至于后期反而成了明军主力。
二、平西伯吴三桂
吴三桂为宁远总兵,掌握重兵,处于前线,朝廷自然不敢怠慢,也是为了牵制吴三桂,崇祯皇帝将吴襄留在北京任职。在1644年初,李自成击败孙传庭的秦军,占领了陕西,建立了大顺政权,并且率军北进,而崇祯皇帝已经没有机动部队可以迎敌了。
为了截击李自成的部队,崇祯皇帝只好拆东墙补西墙,急调各地驻赴京勤王,并开始批发官帽,其中就有宁远总兵吴三桂,吴三桂封为平西伯。吴三桂在辽东,处于与东边的满清对抗的前沿,却被封为平西伯,很明显是想调吴三桂平定陕西的李自成。
但调吴三桂入关,实际上就是放弃宁远,放弃关外土地军民。崇祯皇帝不愿落下不战而弃地的骂名,大臣们也不愿意背这个黑锅,所以迟迟未决策。直到李自成的大顺军离北京越来越近了,才不得已决定让吴三桂放弃宁远,入京勤王,这个时候是1644年的3月初,离北京陷落已经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
吴三桂接到撤退的命令后,给辽东军民几天的准备时间,数十万人开始收拾行囊,烧掉家园,一路往山海关撤,那是一个非常悲壮而惨烈的过程,为了防止满清袭扰,吴三桂留精兵殿后,这样一来入京勤王的速度就慢了很多。等吴三桂撤到山海关,山海关的当地官员帮助分散安置移民,吴三桂整军驰援北京时,北京已经陷落了,崇祯皇帝也已经自杀了。
三、平西王吴三桂
勤王路上的吴三桂接到北京陷落,皇帝自杀的消息后,震惊之余,感到勤王已经失去意义,又调转马头回了山海关。接着就是李自成招降吴三桂。作为官军,反而要归顺长期作战要剿灭的对象,内心肯定够挣扎的,但吴三桂也接受了。
在军事会议上,吴三桂故意问诸将官:“都城失守,先帝宾天,三桂受国厚恩,宜以死报国。然非籍将士力不能以破敌,今将若之何?”诸将低头不语,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三桂连问了三次,还是没有一个人敢表示意见。三桂以逼人的目光环视了每个将官的脸,语调沉重地说:“闯王势大,唐通、姜瓖皆降,我孤军不能自立。”说到这里,三桂提高了声音,斩钉截铁地问道:“今闯王使至,其斩之乎,抑迎之乎?”诸将官如梦初醒,表态:“今日死生惟将军命!”吴三桂才宣布决定,正式接待来使,投降农民军。
吴三桂在入京觐见新主的路上听说父亲被捕,仍不以为然,又听到爱妾陈圆圆被掳,中于爆发了,又一次掉转马头回山海关,这一次是要与新主决裂了。更重要的原因是吴三桂觉得李自成根本不重视他,侮辱他,不如拼一把。接下来就是山海关大战,吴三桂自知难敌李自成,主动联络关外的敌人满清的多尔衮大军,联手击败了李自成。
虽然说吴三桂声称要借兵助剿,为报君父之仇,但多尔衮却趁机逼迫吴三桂降清。走上降清路上的吴三桂只有一条道走到黑,在剿灭农民军,攻灭南明势力的战斗中屡立战功,从山海关打到云南,成为了平西王。
所以,吴三桂在山海关,满共就呆了不足一个月的时间,打完山海关之战后,就马不停蹄的追击李自成部队去了,再也没有返回山海关。而且吴三桂是带着几十万军民到山海关的,根本不存在山海关养吴三桂三万铁骑的事情。
-----
网友解答:
-----
吴三桂不是山海关总兵,是宁远总兵,李自成围北京时,奉命从宁远撤退,回救北京时,临时途经山海关的,此时,山海关总兵高弟,所辖兵马一万多。
吴三桂部有3万多,其中骑兵万余人,内精锐关宁铁骑至多三千人,不可能有3万战马。吴三桂是明朝正规军,饷银皆由朝廷发放,不由地方供养。彼时吴三桂部欠饷己达十四个月,部队没有溃散,足见吴三桂还是有些统兵能力的。假如吴部三万全系骑兵,李自成山海关之战,会败得更惨的。毕竟骑兵战力较步兵强太多了。整个李自成部精锐骑兵也不过三万,号称三堵墙。吴三桂无论如何,骑兵也没有三万。养骑兵太烧钱了,马料,训练都是问题的。
-----
网友解答:
-----
吴三桂手下不仅有三万铁骑,还有十几万边民。这些边民虽然不是兵,其主业是耕种的屯垦者,但因为要长期与满清交战,以保护自己的财产和生命,所以他们的战斗力其实比很多内地的部队要强很多。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明白了,吴三桂的部队其实是一支亦兵亦农的屯垦军团,既要打仗又要生产,粮食尽量自给。
当然,作为明朝最庞大最精锐的战略集团,虽然山海关附近的良田多的数不清,屯垦兵团根本种不过来,但光指望种地养活他们也是不行的。实际上,明朝每年要为这个兵团提供数量惊人的薪水和训练,保养、办公经费,最低的数字也在六百万两白银以上。这个数字对于财政收入不太稳定的明朝朝廷,压力是非常之大。欠薪的事情时有发生。
但是这个钱却无论如何不能省。因为吴三桂和之前的辽东军事统帅统领的这支精锐,作用不仅是为了防备清军,也是全国的战略机动后备兵团,更是拱卫京城的卫戍部队。养活好他,就是保住明朝的半条命。
所以,不管这近二十万人要吃下多少金山银山,朝廷也不能不给钱。
-----
网友解答:
-----
全错!吴三桂并非山海关总兵,此职位另有其人是朝庭委派名为高弟,而吴三桂是屈居于舅舅宁远总兵旗下的一个小小团练总兵,也就是作战补充部队预备役民兵总队长,也就是军阀私兵,朝庭并无军饷奉养,这支民兵队以赚钱为主业,从蒙古贩卖马匹,以及冷兵器和火炮火铳贩卖走私,业务熟练精准到位特务眼线如麻便天下手眼通天行贿到太监总管认吴三桂为义子,这一切都归功于吴三挂父亲吴襄,吴襄以贩卖马匹起家,买通官僚得武举身份,买通高官接识辽东总兵李成梁,成为了军需官,专门成立一只民兵队伍封吴襄为团练(总兵)也就是民兵队长,吴襄有钱后便买大量土地在(中卫所)地区,征当地农民为兵分粮分土地,一人当兵全家荣升小地主阶级,所以吴襄告诉崇祯帝,我有私兵三万,吃羔羊饮纯酒,冬裘夏绸为衣,家中有肥田屋内有钱盆,每战能出死力。意思是我与儿子的私兵吴家军比官军有战斗力我们才是真正能守护关外的人,因为关外是我们的家。其实是敲崇祯的竹杠,借机勒索钱财白银,不给钱吴三桂不会率兵进京护驾,因为吴三桂的私兵没有驻防任务不属于方面军,在皇帝特批下属于集团军可随时调离宁远。
吴襄守财如命被李自成砍了头,吴三桂不投降,老师洪承畴兵败被抓,吴三桂不投降,哥哥吴三凤兵败被抓,吴三桂不投降舅舅祖大寿祖大乐被抓,吴三桂也不投降只有关外所有总兵官将军全部兵败时,吴三桂的时机到了,以明朝军队首长身份代表与满清借兵追杀李自成,后为感谢满清以长江为界南北划江而治互不侵犯!这时才真正看出吴三桂的野心远比其父吴襄大多了,事后也看出吴三桂的私兵实力一路追杀李自成收编无数部队兵强马壮,南明小朝庭的皇帝也被吴三桂策马扬鞭砍了头一边骑马一边甩着玩,雄居云南半生靠的就是他的私兵,与满清决裂一怒之下连占十三省打到了长江边上,也用事实告诉了满清你们的江山是我吴三桂打下来的,我随时可以收回!
-----
网友解答:
-----
答
总兵,就是统领军队;率兵 出征的人,明代统帅军队出征的将领,后来成为镇守一方的将领的职称。清代总兵为地方驻防军队的高级武官,也叫总镇。
总兵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司令。他好像不是小小的山海关的驻军,而是山海关方圆百十里的军政大权在握。
大权独揽,是明朝末年的一大弊端。“降”还是“战”吴三桂一个人说了算,国家的军队私有财产。其实,崇祯为什么要吊死,不是大明王朝实力不允许。而是各为其主。政权的分崩离析导致。
因为从地理位置可以看出,北方进攻中原,只有越过长城,整个渤海湾的平原交通方便的只有山海关。
为此,明朝的山海关的军队,最精锐部队就是吴三桂的人,他们在山海关,把南北交通枢纽牢牢的占据。
14世纪-17世纪初之明朝时期,总兵为无 品级之武官官名,其统辖兵士、编制定员、 位阶皆无一定,通常为公侯或地方 都督兼任。 清朝之后,军权归为各省 巡抚 提督之文官,而听从巡抚提督之总兵武官则改为 正二品,视驻地,统辖兵员多寡相差甚多,大约于一万五千名至数百名之间。一般来说,清朝于全中国设有总兵定员83名,
总兵是明朝的高级将领,全国不过二十人左右,用今天的话说,相当于军区 司令员。权利是非常大的。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人,锦州总兵吴襄之子
吴三桂在崇祯末年降清,曾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后晋封为平西亲王。其于1673年因不满朝廷撤藩而叛清,发动“三藩之乱”。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周,同年秋病逝。
-----
网友解答:
-----
当时的吴三桂镇守山海关,前面是李自成,后面的是多尔衮的铁骑,正当吴三桂犹豫不决的时候,吴三桂的妻妾陈圆圆却被李自成占用。陈圆圆在吴三桂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重的,就算是不算重,夺妻之仇也注定了两人只能成为死敌。吴三桂当时便怒不可遏,转而引清兵入关。
-----
网友解答:
-----
吴三桂是明朝的官员,为政府镇守山海关,政府给他们发军饷。养他们的是大明王朝,不是山海关附近的老百姓!你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你把吴三桂当做一个割据一方的军阀了,其实在吴三桂那个时代,明朝政府对军队的控制还是比较有效的,军阀割据的时代还没有出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