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普通员工的出路在哪?
国企普通员工的出路在哪?
-----
网友解答:
-----
我这里理解的普通员工的概念应该是:
在身份上,没有任何背景和特殊关系的人;
在岗位上,是普通的基层员工;
我的观点
本人在国企工作多年的感受来看,在国企,没有背景的普通员工出路就是“安全、稳定”!
我并不是说,没背景,岗位普通的人,在国企就肯定不能出人头地;可是那些在国企工作的朋友们,你们自己好好想想,身边有多少普通职工成功逆袭走上仕途巅峰的?即便有,也是凤毛麟角,并不是普遍现象;
那些位高权重的高管,自然不需要我在这瞎操心;所以我的建议对象,是大多数普通员工的;而我的建议也是更“接地气、更亲民”的;
不要盲目追求,本不属于自己的目标,忽略了自己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家庭和健康”!
真实案例
L自从大学毕业就进入国企,已经十年了;刚进单位,在基层实习了一年,提前调入技术部当工程师;三年后,当了主管;在主管的位置上一干就是五年;
在国企这几年,L踏实肯干,肯于专研业务;在项目上,对外沟通能力强;在部室内执行能力强,合作意识好;领导对他印象很好,与同事关系也很融洽;
但是L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思想过于简单,总是认为勤勤恳恳工作,干出成绩就会得到机会,所以他除了工作以外,几乎从不跟领导过多接触;他总认为,自己的辛勤付出,领导都心里有数;
几年前,因为人事调动,技术部副部长的职位出现了空缺;领导们就组织了一次竞聘,所有符合竞聘门槛条件的人,都可以参加,L无论是资历、业务还是能力都非常匹配条件,他信心满满的报名了;
经过民意测评和笔试考试,L都是第一名,他和另外一个人F进入到了最后的面试环节;
F比L小5岁,是检验部门的主管,虽然从业务上,与技术部有很多交集,但是与L比却相差很远,但是F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头脑灵活,善于与领导“沟通”......;
就在面试的前一周,L被部长和主管副总单独找去谈话了;
我们都认为这回L肯定没问题了,面试可能就是一个流程的事情了;
当L出来以后,我们都开玩笑的说,等面试结束,好好要“宰”他一顿;L听了只是僵硬的笑了笑;
三天后,L突然请病假一个月......;面试结果也就失去了悬念;
我们都明白了,那次L被找去谈话是为什么了;
几个月后,我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L喝多了,说了很多很多,我们也知道了很多很多:比如上级集团有个领导也姓F;
比如部长和副总找L谈话主要是让L知道,无论怎样发挥,面试结果都是一样的;倒不如,让L做个顺水人情,成全领导;
比如现实又一次告诉我们,有能力,有干劲,有经验都不如有“贵”人相助;
再比如,一个普通员工,把自己工作做好,保证自身安全,保证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至于说能否进步和发展,真得要靠运气了;
国企里,普通员工该明白的道理
1.每天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对得起每个月的工资就好,因为操再多的心,有时候反而会让领导不高兴;
2.管好自己的嘴,不该说的秘密不要跟单位里的朋友说,因为你的朋友,他也有别的朋友;
3.别轻易跟你认为不错的人议论领导,没准你议论的领导和这个人的关系非常特殊;
4.别总是抱怨单位这样不好,那样不合理,即传递负能量,又让别人瞧不起你,如果没有离开国企的想法,就默默的忍受这一切;
5.身为普通员工,就更应该注意保护自己,不该干的事,别干;不该碰的钱,别碰;因为一旦出事,先查出问题的都是职位最低的;
6.有时间,少玩游戏,少看无脑电视剧,尽量学习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
7.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保证自己身体健康;既然工作上没起色,那就应该混个好身体,毕竟以后都要65岁退休了,首先得活到退休才是硬道理;
8.在国企,竞聘发挥的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领导想要的那个人;
9.在国企,不管是不是普通员工,都要有高情商;不要认为,没有上升空间就可以为所欲为,一旦得罪不该得罪的人,不要说上升空间了,就连生存空间都很难有了;
10.一旦遇到机会,一定要全力以赴去争取,但是要对结果看淡;做到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说不定就能抓住机会呢;
总结语
作为普通员工的出路,一定是先求生存,再求发展;生存的先决条件,就是自己的健康、家庭的稳定、工作中保护好自己;
有了健康,才是你一切努力和发展的基础,才能让你能够顺利拿到退休金,交了几十年的养老保险,最后拿不到退休金是最悲哀的事情;
有了家庭的稳定,才是你努力和发展的坚强后盾;
江湖险恶,尔虞我诈,保护好自己才是职场首先要考虑的事情;
如果您喜欢,请您【关注】@第一代80后老葛 感谢您耐心阅读,欢迎点赞和转发老葛愿意与您分享20年职场体验。
-----
网友解答:
-----
如果根据毛主席倡导的鞍钢宪法精神完善公有制体制,工人干部知识分子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鼓励技术革新,依靠工人阶级而不是依靠资本家管理企业,实行按劳分配,国有企业的工人一定有前途。如果全盘照搬西方的私有化企业管理模式,国企高管和工人阶级必然产生矛盾,难以发动群众监督干部,难以充分发挥工人劳动的积极性,工人也不会有前途。
-----
网友解答:
-----
我在北京一家国有企业工作了近20年,担任党群工作部部长,主管宣传、组织、纪委、工会、团委工作,工作性质决定了我既有很多机会与高管打交道,深谙领导用人的机制、方法、特点,又有大量的机会要与最基层的员工接触,
深知普通员工“欲度无舟楫,端居耻亲朋”的那种悲观、不平与痛苦。
普通员工也想不普通,但僧多粥少,企业的中、高层职数有限,大多数人被迫“普通”
什么叫普通员工,简而言之,就是没有职务、没有权力、没有背景的职工,普通的岗位、普通的业绩、普通的收入、普通的地位,
高层几乎叫不出他的名字,认为公司有他不多,没他不少;但实际上,他们大多兢兢业业,干着最累、最基础的工作,享受着最低的待遇。
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好兵。在企业,一般中层干部的收入是普通员工的一倍,高层收入又是中层干部的一倍。而且收入不仅直接影响到你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还长远地影响你的退休收入,因为收入越高、养老金的缴费比例就越高,到时你的退休金就越高。一个普通员工的退休金可能只有4、5千元,但一个中层的退休金能有七八千元,而到高管,基本都是万元以上。
面对很有优秀的普通员工,领导也犯愁,僧多粥少,不可能让每一个有志员工都满意吧?
以我们企业为例,现有员工400人,高管7人,中层60人,正常的企业编制应该是高管5人,中层40人左右,但没办法,企业经过几次整合,最后一次是与两个要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合并,普通员工买断的买断、退休的退休、分流的分流,但是高管、中层还得留下,一度300人的企业高管达到18人,中层近70人。
这种严重超编的状况造成的直接恶果就是,中层干部再优秀,一段时间内不会有上升高层的空间,而普通员工干得再出色,也不可能被提拔到中层,
而且年龄不饶人,现在提拔年轻化,去年我们集团又下了一个文件,中层提拔到高层要优先考虑40岁的青年骨干,普通员工提拔到中层,年龄要优先考虑30岁的年轻人。如果你不在这个年龄段,除非你对公司有特大的贡献,否则一切都免谈。
这么看来,那处于金字塔底端的国企普通员工岂不是毫无出路?
其实不然,现实并不那么悲观,虽然晋升之路看似犹如985、211院校只青睐少数有实力的高考生,但依然有千军万马的队伍怀揣梦想,在各自的轨道上乐此不疲地朝着各自的目标前行。
相信自己的实力,静等机会,如果员工拥有绝对的实力,即使位置稀缺,但领导也会创造机会让你上去的。
公司有个工作两年的大学生,专业扎实,能力卓著,性格阳光,品行端正,但是他所在的部门,一个正经理、一个副经理,都是47、8岁的壮年,但能力再差再平庸,国企是不会无缘无故给他俩免职的,这就意味着这个大学生若想正常升迁,必须等到他俩退休。这个大学生很清楚当时的现状,正犹豫要不要辞职的时候,正好另一个部门有个中层到龄退休,于是把他所在部门的副经理给挪到那个部门,一下子就为他把位置挪了出来,这个大学生最终拨云见日,靠实力让领导为他扫清了进步的障碍。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企业通过走出去战略,在别的地区建分公司,扩大企业规模,从而给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创造干事创业的平台。比如我们集团的水泥企业,几年内在华北、西北地区大规模扩张,急需很多专业人才,到后来,母体的中层基本都被外派到各新建企业任高管,甚至小班长都被当成骨干派光,那真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盛宴啊!
其实公司领导若看好一个人,想真心栽培,放心吧,领导会排除万难为你创造机会。
业务能力强的员工,可以走技术职称的道路,收入不亚于职务收入
虽然企业的职数有限,但是为了留住优秀的员工,各企业领导也是各显神通,
想尽办法出台、完善各种激励政策,让没有职务的员工也能获得同样的收入、待遇。
比如我们企业,为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就出台了“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办法”,这是公司为各专业技术人员的晋升而专门设置的专业职务,分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四级,每年根据员工的工作业绩聘任一次。被聘任的员工如果是正高级,其收入是不亚于中层干部的。
此外,公司每年还有首席职工、优秀员工、优秀共产党党员、十佳青年团员的评比,这类先进的奖励奖金都不少,此外还有合理化建议奖、技改技革奖、突出贡献奖,这些评比公司都会向没有职务的一线员工倾斜。所以没有职务的员工在工作中也同样能获得存在感、自豪感。
跳槽,寻求更适合自己、更有发展前景的平台
如果在国企真的看不到希望,我觉得还有一种选择,就是离开。
一是真
离
。
一个人在国企有没有发展前景,一般工作3年就能分晓,如果觉得企业领导根本不重视人才,企业文化氛围也不尽人意,或者由于种种原因,你既看不到政治上进步的可能,又看不到收入提升的希望,同时你自己还有干事创业的愿望,那我建议你趁早选择离职。一般的国企,各种机制都比较规范,工作几年都挺锻炼人的。反正从我们单位离职的年轻人95%出去后都干得不错,都成了别的单位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有个财务的普通管理人员,在我们单位属于可有可无的角色,出去后在一个影视基地干了不到半年就被提拔为财务总监,说是业务知识太扎实了,不管是对政策的理解、还是业务能力水准,都让新的用人单位叹为观止。我们这个同事很得意地说,国企的财务太复杂了,下面还有几个分公司,情况千变万化,所以现在在私企、民企,就觉得要处理的业务太简单了。
我们还有一个做环保的大学生,离职后回到天津老家,在一家民企任职,也是被当作业务大拿被新单位委以重任,因为他在国企经常与政府打交道,对国家政策、行业要求、评价指标都了如指掌,所以在新单位如鱼得水。这个大学生由衷感叹:“虽然离开了国企,但是国企真的锻炼人!没有国企几年的锤炼,就没有我的现在!”
一是假离。假离,有投石问路的试探意味。
就是先不写离职申请,而是私下找主管领导聊聊,表达想离职的愿望。如果主管领导觉得离不开你,肯定会向上级领导反映这个情况,上级领导会权衡你离职的得失,真要不舍,肯定会开出一些条件来安抚你,要么提职,要么提高绩效。我们公司就有几个有能力的年轻人,表达了在公司得不到重用想另寻出路的意思,结果领导很重视,为了留下他,会当即许诺,以满足年轻人发展的诉求。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
会哭、善哭的孩子有奶吃。
四、接受自己的普通和平凡,做好本职工作,享受国企的那一份安稳、轻松和隐形的福利
人各有志,不是所有的人汲汲追求于名利,更多普通的员工选择国企,是冲着那份安稳、那份踏实、那份人情味而来的。
在国企,只要你没有大的差错,不违法乱纪,你是可以稳稳当当干到退休的。即使公司效益不好,或被兼并、或被整合,公司也会对你妥善进行安置。
而且国企,虽然工资看起来不高,但隐形福利还是不错的。五险一金都是按国家要求不打折扣地按最高比例缴纳,效益好的企业还有企业年金,节假日加班、平时的延时、都是有偿的,不存在义务加班之说;还有很多企业都有凝聚力系统工程建设,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家里的米面油、饮料、洗发水、劳保几乎都不用买,子女考上大学以及婚丧嫁娶,公司工会都会派专人前去慰问;还有职业技能的提升,也就是培训,正规的国有企业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培训,有的是国内其他城市,有的是出国,这些费用都由公司来承担。
在北京,我认识几个海归回国后都选择在国企铮一个月几千元月薪的工作,可能是家里也不差钱,一个个开着好车、穿着名牌,每天高高兴兴来公司上班,干着最基层的工作,然后找个普通的女孩结婚生子,日子也过得美滋滋的。
如果你想过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每天的愿望就是过着普通的日子,那么你是适合去国企的,国企需要的就是这种安于现状,勤勤恳恳并且愿意扎根的工作人员。
结语:还是用高考为喻,能考上心仪的名牌大学自然令人向往,但更多普通二本、三本的学生也同样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考研、在工作岗位上出类拔萃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有更多的普通学子随遇而安,选择职高、选择自主择业、选择打工来安排自己的人生。
人生道路千万条,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
网友解答:
-----
国企仗着国有资产的背景,一般情况下不会倒闭,即使倒闭也会给一笔可观的遣散费,五险一金过节福利应有尽有,工资按时分发,加班按时算价。
如果您想有所作为,前提是你有背景。
如果没有的话,那就需要跟对顶头上司,只有他上去了,你才有机会上去。
如果领导这条路也不行,那就不要太努力了,因为越努力事情越多,刚刚好就好。
然后你的出路就是业余时间发展主业,也许上班时间可以做很多私事哦。
大咖刘慈欣就是这么干的,可以了解一下。
-----
网友解答:
-----
在国有企业上班,其实也是很不错的,至于前景如何取决于自己,而不是问苍天、问大地,而是要问自己。
第一,自己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不管在哪里工作,每个人从大学毕业或是从上大学开始,就有个自己的目标定位,由于受到发展环境、自身专业能力、个人素养,个人视野、个人性格、情商智商等方面综合因素的限制,每个人自身的规划是不一样的。如果有志向想当公务员,肯定就要围绕考公务员来做准备;想从事学术研究的,就要拼了命的去考硕士、博士;想到国有企业工作的,就不能放过每一次国企的报考机会。
第二,国企的优势有哪些?
国企,简单地说,就是国有全资企业或是控股企业。分为大型国有企业和中小型国有企业,一般市属以上的国有企业,都应当比较大,其优势是:
一是国有企业工作稳定。
不用操心频繁的地跳槽和被炒鱿鱼,只要不犯大的错误,一辈子都可以呆在国企;
二是法制意识强和社会责任感比较强。
国企不会出现不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等情况,而是很多企业都是按照最高标准来缴纳,在职或是退休后福利待遇都比较好。
三是国企管理比较规范。
国企各方面的规章制度比较齐全,决策程序规范,一切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来进行,通过国企培养训练出来的员工,素质都是比较高的。
四是国企不是养懒人的天堂。
现在很多人都在说国企是混日子,其实这是对国企的天大误会,现在国企的的压力也是比较大的,绩效考核也非常规范,懒人、庸人在国企是混不下去的。
第三,国企的发展前景如何?
只要是有能力的人,有真本事的人,在国企同样是有发展前景的,而且发展前景某种程度上,远超于个别的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现在很多大型国有企业的老总、中层干部都是非常年轻的,一般三十多岁的占多数,达到一定级别的国企工作人员(科级以上),可以直接选调到党政机关任职,不用参加公务员考试;国有企业的工资待遇和以前也是天壤之别,大型央企一般的员工,年收入一般也在10万以上(含各种补贴津贴),中干和高管根据绩效考核情况,收入也是相当高。
总之,有机会进入国企工作,应该是值得庆幸的事情,只要个人有本事,工作敬业,肯吃苦,其发展前景是相当不错的。
-----
网友解答:
-----
国企普通员工的出路在哪?
首先要分下什么样的国企?如果是效益好的垄断性企业,比如电信,石油,电网,钢铁,煤矿,铁道,银行等,这些国企的工资水平高,福利待遇好,那你就可以混到退休。如果遇到哪些要死不活的国企,那你就得自己想出路了。
一般普通员工的出路大概几种:
1、效益好的企业,你努力工作,帮助你的领导升职,等他上去了,那位置就是你的了。成就你的领导,同时成就你自己。
2、效益好的企业,你努力工作,拿着高工资,高福利,熬到退休。
2、效益不好的企业,自己又有一技之长,大可自己出来找份工作或者自己单干。
3、效益不好的企业,自己又没有一技之长,那你就得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寻求一份能解决自己温饱的技能和职业,
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可以关注和点赞,谢谢!
-----
网友解答:
-----
国企员工有很多种:有正式工,有劳务工,有业务外包工;有管理型、技术型、业务型、操作型;有一线的、机关的、总部的,等等。各有各的出路,也各有各的难处。
第一,国企里面的劳务工和外包工。
他们期望的重点,不是出路,而是能不能稳定?能不能转正?想跟正式工一样,升职加薪,别指望了。唯一的出路,就是转正。如果不能转正,唯一的出路就是祈祷这份工作稳定长久,哪怕工资不高,也能吃个定心丸。否则,每次企业效益不好,一提企业改革,这批人员就吓的哆嗦,因为每次减人,首先就减劳务工和外包工。
第二,正式工里面的一线操作工。
他们期望的重点,不是出路,而是能不能多发点奖金。这部分人的工作是稳定的,但是缺点也很明显的,就是收入不高。怎么办?唯一的出路,就是提升技能水平,走技能成才的道路。正规的国企,一般都实行三条线成长通道机制,技能工人不太可能提拔当干部了,但是可以走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技能大师的成才之路啊,你当上技能大师,收入也很高呢。
第三,正式工里面的技术和管理人员。
他们期望的重点,不是出路,而是如何早日提拔成为专家和部门经理,这样的话,又有钱又有权又有荣耀。搞技术的,就要钻研技术,努力成为行家里手,成为领域内的专家,你的技术水平高了,收入就高了。搞管理的,就要精通业务,提升综合素质,得到上级赏识,早日走上领导岗位,实现“名利双收”的目标。
国企的普通员工,谁说没有出路呢?你可能要埋怨人浮于事、论资排辈、关系盛行,但是,你不努力工作,不锻炼自己的本事,到哪里都没有出路。等你翅膀硬了,国企不给你出路,你自然就跳槽了,谁给你出路你就去哪里。归根到底,出路在自己的脚下。
-----
网友解答:
-----
居安思危,有这种危机意识是一件好事。身为一名国有企业HR,深有感触,在国企工作再也不是过去的“铁饭碗”了。不过,个人认为国企普通员工的出路其实有很多。普通员工要想有出路,关键在于是否能改掉这些年在国有企业养成的“国企通病”:你是否能够克服自己的惰性、是否能够放下你的面子、是否还有勇气重头再来。对于这部分人员主要有以下3条路可以选择:一是努力工作,早日进入干部序列;二是利用业余时间,提升个人专业能力,让自己有更多选择空间。三是整合自己的人脉和资源,在合理合法范围内,做自己的副业。
下面为你做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一、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企人”有了危机感?
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不再是“铁饭碗”。大浪淘沙,那些“混吃等死的人”,自然是第一批被改革淘汰的人。而“不想死的人”,自然要为自己想出路。这种危机感主要来源于以下3个方面:
1.国企混改。
很多大型国有企业都拿出一些下属企业,纳入到混改试点单位,开启混改模式,通过引进民营资本,来盘活市场。随着民营资本进入国企,混合所有制企业也将是未来国有企业发展和合作的一个趋势。
2.国企重组。
近年来,很多国有企业在整合资源,实施战略重组。比如宝钢和武钢的合并,成立中国宝武钢铁集团,近日又传来宝武与太钢集团实施联合重组的消息。大型国有企业重组,将同类资源进行整合,把分散的力量转化为拳头,这样更有利于统筹资源,发挥合力,这也将是未来国企改革的趋势。
3.处僵治困。
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一环就是淘汰落后产能,对于无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企业,面临的命运只有是淘汰。近年来,个别持续亏损的国有企业被国资委列入“僵尸企业”大名单,这些“僵尸企业”最终也会面临破产重组的命运。
因此:每一次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破产都会给职工带来一次洗礼,有的职工将面对离职的命运,他们将再次进入市场,或者重新找工作,或者自己创业。所以,作为国有企业员工,确实应该具有这种危机感和紧迫感。
二、哪些人属于国有企业“普通员工”?
过去,在国有企业中,还强调行政职务和职级,比如:科级、处级、局级。随着国有企业去行政化,逐渐淡化了这些职务和职级。但是,由于一些央企、省企、市企依然由各层级的国资委统一管理,对于这些国有企业的一级单位,尤其是总部机关的工作人员,还是具有相当政府机关的职务和职级的。所以,在干部管理和选人用人中,依然还残留着过去管理的影子。
1.从管理序列来说。
国有企业的员工可以分为: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基层员工。
2.从专业序列来说
。国有企业的员工可以分为:专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能人员。
因此:一般国有企业所谓的干部主要是指分布在管理序列中的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从干部管理角度来讲,除了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以外,其他人员都是国企普通员工。相对来说,干部比普通员工更安全一点,毕竟这些普通员工才是弱势群体。
其实:如果现在的国有企业被另一家企业吸收合并,原来的领导干部一般会失去话语权,这样的落差也会很大。另外,普通职工直接可能面临被新企业淘汰的命运。如果企业破产没有重组的可能,那么将直接按照破产法执行,企业的领导和职工一样都将面临失业的命运。
所以:无论是国有企业普通员工,还是领导干部,都应该有这种危机意识,没有什么所谓的“铁饭碗”了,只有自己行,一辈子到哪里都有饭吃,这才是铁饭碗。
三、国有企业“普通员工”的出路在哪里?
第一步 先治病,坚决改掉“国企通病”。
很多企业在招聘都不喜欢要国企人,就是因为在国企,很多人养成“国企通病”。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改掉“国企通病”。
很多国有企业“普通员工”工作多年,会养成一些“国企通病”。只有先治病,才能有出路。否则带病找路,只能是死在路上。在找路之前,我们应该先治好以下三种病:
1.你是否能够克服自己的惰性。“
工作懒散,效率低,质量差
”
这个病,工作时间越长,病的越重。可以说无论在哪个国有企业,都能找到典型,只不过病的轻重略有差异。因为国有企业的很多考核模式和奖励机制容易流于形式,间接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形成。说的好听叫“集体主义”、“团队精神”,说的难听就是“大锅饭”、“平均主义”。提到考核评价,一般情况下都是优良居多,不称职的情况没有;提到奖励,基本都是人人有份,差异性很小。正是这种考核模式和奖励机制,造成了温水煮青蛙的局面。在经济效益好的时候,还只是冰山一角,一旦海水退去,隐藏在底部的问题都会显现出来。
2.是否能够放下你的面子。
过去老一辈人都以国有企业为荣,即便是到了现在,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国企人,不愿意接受现实,也看不清现实。他们都习惯沉醉在过去的历史中,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不愿意走出来。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好高骛远,嫌这嫌那,放不下面子。一旦失业以后,脏活累活不愿意做,专业性强的又干不了,高不成低不就,这才是国企人的再就业的困境。
3.是否还有勇气重头再来。
大部分国企人都为企业奋斗半生,过去都是在国企工作,工作习惯、工作方式都已经养成了,另外很多国企的管理模式、工作技术,是无法适配到外部企业的。因此,一旦失业以后,很难适应社会的步伐,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工作习惯,甚至重新学习新的技术、新的知识,这都将是一个挑战。
所以,如果要想真正有出路,第一步就是撕下这个“国企通病”的标签。
第二步 作为普通员工,更要尽早为自己规划好出路。
其实,国企人还是有很多出路可寻的,我们背靠国企这座山,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历史可以使人明智,说到底,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管理、技术、技能经验可寻的。另外国企的管理模式比较轻松,只要你效率高,还是有很多业余时间可以使用。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
1.努力工作,早日进入干部序列。
如果企业未来发展有一定前景,那么脚踏实地,踏实工作才是正路。你应该立足主业,为企业创造价值。如果你是一个管理或者技术人员,你要完成好领导交办的每一项工作,质量要高,效率要快。如果你是一名一线工作人员,那么就要完成好每一件产品,合格率要高,完成品质要好。很多人说在国企人脉很重要,的确如此。如果你没有人脉,热心对待每一位同事就好。作为一名HR,不建议大搞人际关系,靠人脉走上管理岗位,员工也不会服气,你干的未必就能顺风顺水,这样未必走的长远。因为,只有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才能够让领导发现你,重用你,才有机会进入干部序列。你有价值,领导不重用你,那是他的损失。
2.利用业余时间,提升个人专业能力,让自己有更多选择空间
。国有企业的工作其实很轻松,只要你效率高,会有很多业余时间。你可以把打游戏、刷视频的时间留出来,合理规划,提升个人专业能力。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当你个人专业能力已经在你的专业领域出类拔萃,很多企业也会抢着要你,那时你将会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失业又算的了什么呢。
3.整合自己的人脉和资源,在合理合法范围内,做自己的副业。
在国有企业,我们会有很多与政府部门和外部客户接触的机会,哪怕你是一个工人,接触产品的机会总会有吧。你可以整合自己的人脉和资源,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发展自己的副业。比如:利用自己的专业,做一个自媒体人,加入今日头条,发布一些专业文章,每天写悟空问答,也会有一小部分收入哟,如果干的好了,也会是你未来谋生的方式。比如:利用自己的人脉,多接触市场,寻找创业的机会。
因此:要想有路走,先治病,然后合理规划自己的发展路径,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坚定的走下去。
写在最后: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无论何时,都应有这种危机意识。
2.作为“国企人”,一定要改掉“国企通病”,撕掉这些被外部市场不能接受的标签。
3.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首先要先治病,带病上路,很容易死在路上。然后要做好自己的发展路径规划,往哪走,该怎么走。最后,当你勇敢迈开第一步,你会发现新天地。
4.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刘欢老师的《重头再来》,当年是为了鼓励下岗再就业创作而成的。直到今天,也同样适用。疫情期间,无论国企还是私企,很多职工或主动、或被迫都面临失业的困境。“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国企普通员工的出路在哪,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问答,
感谢您的阅读!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别忘了评论、转发、点赞、收藏呦!
我是
@人事通
,你身边的人事小助手。
-----
网友解答:
-----
国企平民员工,如果赶上一个效益好的垄断性的国企,工资水平高,福利待遇好,那你就可以,颐养天年了!怕就怕那些,勉勉强强维持,依靠国家输血存活的僵尸企业。
一些好的国企单位,只要是正式工,待遇真的很好。我的一位表姐,在变电站工作。虽然工资不是很高,但奖金真的非常诱人。有月奖,季度奖,半年奖,还有全年奖。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福利实在是太好了。米,面,粮,油。带鱼,黄花鱼,有一次,每人发了一个礼盒的烤乳猪!真的好羡慕他。年货都省的买了!工作还轻松,每年的工资总额,真的在十万左右。对于他们这样的员工来说,出路就是踏实工作,别犯大错,平平安安退休!!
很不幸,我的一个同学也是在国企。每个月仅有1000多元的工资。年终奖,甚至于每个月奖金,那都是奢望!单位已经经历多次重组。每次重组,总在那里画一个很大的饼,可惜分不到员工身上!员工有的只是无奈。甚至于连心中的委屈,都已经莫名的消失了。靠天靠地,永远不如靠自己。我的这个同学,和他们单位许多同事一样,在企业外面,经营着自己的事业。辛苦,去也换来了收获!!无论如何?家庭必须要走下去,还要走的更好。像这样的企业员工,他们的出路,只能是自己,再多付出一些!
在现在这个时代里,选择是双向的。虽然好的企业没有选择自己,但自己绝对不能让劣质企业饿死!!走出来,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一生仅为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批评,讨论并关注,谢谢!!!!
-----
网友解答:
-----
一个在国企八年,从底层打拼上来,然后又成功跳槽到民企的做一个最好的解答吧。
首先,你要问问自己,你是不是还有雄心壮志,比如,不甘于现状,想做的更好。其次,你要权衡自己的年龄,如果你现在三十岁以内,确实还有奋斗的机会,如果你已经四十岁了,那真的没有了,安安心心在国企做好自己的事情。因为出去,也不会受人认可。我这里重点讲讲25岁左右,还有拼劲的人。这批人,你首先要修炼自己的内功,就是你的能力,国企也不是都靠关系,民企也不是都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你的实力。这个实力,不是你的努力,努力只是实力的一部分,不努力肯定没实力,更重要的是能力。比如,你是做人力的,现在就是做做人力报表工作,如果仅仅这样,在国企还是在民企,实话说,肯定是上不去的。你怎么办,自己要想办法锻炼啊,比如学习人力模块中的招聘,把招聘修炼到极致,那无论你在国企民企,都能很吃香;二呢,是机会。机会怎么来,自己争过来,有能力后,和领导跳,你也可以跳槽,如果你说我不敢,那不好意思,那只能说明你能力不足,别告诉我瞎说,你能力好为什么你没自信。所以,做好上面两个,你注定不会平庸。
-----
网友解答:
-----
恐怕这里会有些误会。在很长一段时间,“终生制、四平八稳、人浮于事、僵化呆板、论资排辈”等等,一度是国企的专属名词。不可否认,国企历史包袱比较重,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不如其他经济成分灵活。
但情况正在变化,最高层面明确要大力发展国有经济,持续推动国企深化改革,这些改革是全方位、多方面、高层次的,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发凸显,很多企业对标世界一流或行业先进,刀刃向内向转机制、练内功、开新局,向改革的深水区迈进,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越来越明显,国企正迎来发展的好时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刻理解国企的固有属性,掌握内在规律,作为一名普通员工,同样有出路,我有这样几个建议:
一、终身学习。国企员工除非有重大违规,通常不会被解聘,这种终身雇用关系,决定国企业特别注重员工培养,这种培养包括业务培训、专业提升、岗位练兵等等,基本不用花钱,要主动参与,提升自己。学历教育一般要自己掏钱,但企业一般也会补贴,一定要跟上来。
二、培养特长。不论你是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或者操作人员,一定要有一点过人之处,能写、能说、有绝活,甚至会应酬、性格好,都是发展的筹码。
三、参加活动。无论企业的工会活动、党组织活动、技术比赛、技能大赛、青年论坛、征文,在活动中扩大圈子、结交新友、展示自己。
四、少说多做。别管是不是份内的事情,只要领导安排,全力以赴,不要东说西说,做一个勤奋、踏实、肯干的人,不要对安排妄加评价。当然也要注意别干了别人的事,荒了自家的田,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
五、勿议人非。国企一般体量较大,关系相对复杂,有或明或暗的圈子,原则上不要加入,不要站队,更不要在背后东家长西家短,评头论足,尤其不要评价自己的领导或新提拔的人。
六、注重形象。国企一般待遇不错,要关注自身外在形象,着装整洁得体,说话简洁大方,为人不卑不亢,脸上保持微笑,切勿颐指气使,一脸不服气,到处受委屈的样子。
七、保持心态。不要卖弄学识,夸夸其谈,不要炫耀财富,自以为是,不要显摆关系,自视甚高,更不要讲与工作无关的第二职业什么的,自找麻烦。当然也不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受不起打击和挫败,始终要求自己冲淡、平和、积极、阳光的心态。
八、能力至上。无论什么岗位、什么环境、什么阶段,能力是第一位的,国企讲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岗一分钟敬业六十秒,就是讲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同时,国企岗位调整比较多,在敢于挑战和突破,不要画地为牢。当然,这些都要以能力为基础。第一要有基本能力,比如能写文章,会分析问题,可以表达观点;第二是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独行快,众行远,能够团结身边人一起干,提升团队的整体水平;第三是专业能力,干个事要像个事,干个事能成个事,别人才愿意跟着你干;第四社交能力,多接触各个层面的人员,对上谦虚,对下平和,面对困难敢上,面对荣誉可让,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能够做到这几点,我私下认为,普通员工也将变得不普通了。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头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