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为什么能有最高荣誉的谥号文正?
范仲淹为什么能有最高荣誉的谥号文正?
-----
网友解答:
-----
梁启超曾经说:
“五千年来历史中立德立功立言者只有两个人:范仲淹和曾国藩。”
这二人,死后都被赐予了“文正”的谥号。司马光评价这一谥号道:
“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
可见这一谥号地位之重。因为这一谥号,范仲淹还被称为“范文正公”。他在《岳阳楼记》中写下千古名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以天下为己任,笔者以为,吾辈向学,当效文正。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范仲淹出生在苏州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这里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孙子兵法》便是在此处被著成的。人杰地灵的吴县也养育了幼年的范仲淹,范仲淹的祖先范履冰曾是武则天时的宰相,后来因忠于李唐皇室而被酷吏所杀。后来范履冰的六世孙范隋被委派到南方当差,范家便迁徙到南方,在吴县定了居。
《宋史》记载:
“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
范仲淹才刚刚两岁,其父范墉便因病去世,年幼的范仲淹只好跟着母亲改嫁,进入一户姓朱的人家,于是范仲淹被改名为朱说(音同“月”)。
根据《宋明臣言行录》,范仲淹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等他长大懂事后,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便决心再度光耀范家的门楣。于是感激涕零,辞别母亲,去到了南都,进入当地的学舍学习。
到了学舍,范仲淹不愿虚度光阴,以至于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整整五年,范仲淹一心向学,累了就直接上床,未曾解开衣服睡个安稳觉。不但睡觉时尽量从简,范仲淹还刻意压榨睡眠,腾出更多时间来学习,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等到夜读困倦时,他就用冷水洗脸,让自己保持清醒。
不只是睡眠,在吃的方面,他
“往往馕粥不充,日昃始食。”
为了学习,连饭也不好好吃,往往是只吃一点薄粥,太阳快落山才开始正式吃饭。这样和时间赛拍,争分夺秒的学习,终于换来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他常常在学习之余
“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以天下为己任这一志向,范仲淹早在其年少求学时便立下了。
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结束五年的学舍学习,前去应考。这一年的进士第一名,也就是状元,名叫蔡齐,所以这一年的科举榜单也叫“蔡齐榜”。二十七岁的范仲淹考得中乙科第九十七名,五年寒窗,发奋学习,终于从家道中落的寒门士子变成了进士。
古语云: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意思是,三十岁考上明经已经算迟了,而五十岁考上进士,则还十分年轻。为人津津乐道的《范进中举》中,范进五十多岁,仅仅考上了举人,就高兴地发疯,而举人仅仅是考取进士的前提。范仲淹仅仅二十七岁就考上进士,可以说是年轻有为了。
天禧元年(1017),范仲淹因为刚正不阿、清正廉洁而得到重用,被升为文林郎、任集庆军节度推官。直到这时,他才取回原本“范仲淹”这一名字。天圣五年(1027),范仲淹因为母亲去世而回到南京守丧,当时的南京留守、应天府知府是大名鼎鼎的晏殊,他十四岁便考中进士,诗词在文坛知名,后来一直做到宰相。
晏殊重视文化教育,又听说了范仲淹才学出众,便邀请他到应天府开办的府学里任教。范仲淹任职期间,
“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士大夫们都仰慕并效仿范仲淹忧国忧民、激昂慷慨的风度,一时间蔚然成风。
可惜,范仲淹虽然一片忠心,却不谙世事,不懂得官场之道,屡次犯颜直谏。宋仁宗十九岁时,其母章献太后仍然把持朝政。仁宗打算率领百官为太后祝寿,范仲淹认为这样有损皇帝威严,上书反对,没有得到回应。不久,他竟然直接上书给太后,请求她还政于仁宗。
晏殊劝范仲淹谨言慎行,他却坚定地说:
“事君有犯无隐,有谏无讪,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
后来,范仲淹多次被贬,仍然坚持上书,向皇帝进言,
“事虽不行,仁宗以为忠。”
皇祐四年(1052),范仲淹死在上任途中,享年六十四岁。仁宗亲自为他写下“褒贤之碑”,并追赠他为兵部尚书,谥号文正,追封楚国公。
范仲淹勤奋好学,勇于追逐梦想并为此持之以恒,他为人刚直,敢于直谏,为了国家将生死置之度外。虽然他未曾身居高位,但其忧国忧民之心被世人所认可和称颂。笔者觉得,现在的学生,都应当向他学习,以天下为己任,志存高远,方能不辜负现在的优渥的条件。范仲淹寒舍苦读五年换来进士及第,现在我们的学生求学十余年,应当立下更大的功业才是。
-----
网友解答:
-----
提到北宋名臣范仲淹,大家往往第一反应,都是那句著名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很多熟悉宋朝历史的朋友,更会知道,范仲淹在北宋的历史上,地位到底有多高。
不过近年来,网上却有很多文章,对范仲淹持贬低态度,认为范仲淹的成绩其实也不过如此,根本就配不上后世那么高的评价。
对于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我们暂且不做评论。在评价范仲淹之前,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历史上真实的范仲淹,到底都做过哪些事情?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公元989年,范仲淹生于江苏徐州,当时正是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期间。此时的宋朝,基本上已经统一了中原地区,但是还经常和北方的辽国打仗,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
在演义小说里面,这段历史的主角是杨家将。而杨家将里面的那位老令公杨继业,在正史上的原型,大概就是在范仲淹出生三年之前,在边疆战死的。
总之,范仲淹出生的时候,宋朝虽然边境依然偶有战事,但总得来说,内部其实还算太平。尤其是在范仲淹出生的徐州这边,更是开始逐渐出现了太平盛世的景象,百姓生活逐渐趋于稳定。
照理来说,出生在这个时代的范仲淹,应该算是比较幸运的,童年生活应该也不算太差。但遗憾的是,就在范仲淹刚刚出生一年多以后,他的父亲忽然去世了。
说起来,范仲淹他们家,也算是世代簪缨了。范仲淹的祖先,曾经在唐朝的时候做过宰相。后来一直到范仲淹他爹这一代,范家都是世代为官。照理来说,这样的家族,就算是当家的男主人忽然去世,总该留下一些家产才对。可范家偏偏是难得的清官世家,祖上一辈辈就没出过贪官,所以家里世代都比较清贫。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随着范家老爹去世,范家瞬间就支撑不住了。后来,范仲淹他妈实在是养不起年幼的范仲淹,只能改嫁他人,这才给范仲淹留下了一口饭吃。而范仲淹母亲改嫁之后,范仲淹也不得不暂时改名换姓,随了养父的姓氏,改名叫朱说。
虽然童年和少年时代,过得极为清贫。但范仲淹却继承了范家的优良传统,刻苦读书。少年时代的范仲淹,为了读书,曾经搬到寺庙当中居住,每天只煮一锅粥做口粮,日子过得无比清贫。
但是,即便穷到这个地步,范仲淹依然坚持刻苦读书,完成了寒门学子的华丽逆转。公元1015年,已经27岁的范仲淹,以朱说这个名字,通过了科举考试,进士及第。此后,范仲淹顺利入仕,虽然起步只是一个掌管刑狱的九品小官,但却一直兢兢业业,政绩奇佳。
所以,两年之后,范仲淹因为政绩突出,升任集庆军节度推官,由九品升至七品。类比现代的话,大概相当于是一个正处级干部。也正是从这时开始,前途一片大好的范仲淹,改回了自己的姓氏,认祖归宗,正式开始以范仲淹这个名号闯荡江湖。
做了四年推官之后,范仲淹升任盐仓监;又过了四年之后,升任兴化县令。担任县令之后,因为母亲去世,范仲淹不得不回家守孝。但回家守孝期间,范仲淹其实依然没闲着,偶尔还会去书院给学子们讲课。
另外,在这几年当中,范仲淹深刻思考了当时北朝一朝的时事痹症。此时的宋朝,已经是宋太宗的孙子宋仁宗在位期间了。因为宋仁宗即位时比较年幼,所以大权都掌握在太后刘娥手里。当时宋辽之间的战争,已经近乎彻底消泯,边境再也没有大的战争。但同时,北宋内部却开始出现种种问题。比如后来拖垮北宋的冗兵、冗官问题,已经开始出现了苗头。
针对这些问题,范仲淹写下了一篇洋洋洒洒的万言书,将这些问题一一指了出来,而且对这些问题分别进行了指正。
当这篇万言书被递上去之后,范仲淹瞬间就赢得了当时北宋高层的青睐。
要知道,北宋那会儿和现代其实没什么区别。对于已经存在的问题,会喷的人可能很多,但可以把这些问题分门别类的罗列出来,并且一一给出解决方案,这样的人就很少了!
但凡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不管放在哪一个朝代,都是真正的国之栋梁。
所以,在这之后,范仲淹开始逐渐进入北宋高层的视线。等到范仲淹守孝期满之后,直接就被调到了京城,进入皇家图书馆,负责校对图书。这个工作,看起来似乎没有主政一方的官员那么显赫。
但实际上,以北宋当时的官场潜规则来说,只有担任过这种官职的官员,未来才有机会在中枢身居高位。所以当时范仲淹得到的这个任命,其实更像是一种培养形式的职位。
而范仲淹入京之后,依然保持了自己的纯良本性,不畏权贵,秉公办事,敢于直言进谏。总之,古代官员应有的良好品质,基本上都能在范仲淹身上找到。而那些所谓的潜规则,或者官员私底下的不法勾当,范仲淹却是一件都没做过。
这样的范仲淹,和后世明朝末期的那些所谓‘清流’官员,是截然不同的。明朝的清流官员,向来是严于律人宽于律己,嘴上说得很好听,但背地里干的却是另一套。范仲淹不一样,范仲淹是真正的知行合一,不管是说的还是做的,都称得上是古代官员的典范。
这样一个好官,而且还对皇帝忠心耿耿,这对任何一位皇帝来说,绝对都是梦寐以求的下属。尤其是对于当时刚刚成年的宋仁宗来说,宋仁宗虽然年轻,却也有自己的政治抱负,希望能够做出一番事业。如此一来,宋仁宗自然愿意重用范仲淹,一段君臣之间的千古佳话,也就逐渐成型了。
此后的十年当中,范仲淹在官场上起起伏伏,虽然多次因为直言上书,而遭到贬黜,但却一直在皇帝心里,保持了一个良好的形象。在这十年当中,范仲淹一直都是那种为民请命的好官,只要看到有不对的地方,就一定会为民请命,从不顾忌自己的仕途。这样的官员,在仕途上注定会不太顺利,但在百姓心中,却注定会占据相当重的分量。
等到十年之后,此时的范仲淹,官职已经逐渐步入北宋高层。而且,经过这十年的历练之后,范仲淹的政务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此时的范仲淹,所欠缺的,其实只是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而已。
十年之后,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公元1038年,西北的李元昊,正式称帝,建立了西夏政权。在此之前,李元昊率领的党项族,虽然相对独立,但一直对北宋称臣。而随着李元昊称帝,西夏这个政权,也彻底脱离了北宋的控制,这是北宋无论如何都无法容忍的。
于是,在李元昊称帝之后,北宋火速派出大军,前往西北作战,打算一战灭掉西夏。但遗憾的是,西夏虽然刚刚开国,战斗力却是极为彪悍。最终,北宋军队非但没能灭了西夏,反倒是在三川口一战当中,吃了大败仗,直接导致北宋的西北边关告急。
危机关头,范仲淹被火速提拔,调到了西北边境,负责组织当地军务。范仲淹虽然是文官出身,但在军务上竟然也很有能力。到了西北之后,范仲淹很快就重新组织了防线,没有让西夏占领更多的地盘。
另外,范仲淹坐镇西北期间,还发掘提拔了一大堆有能力的将领。比如那位大名鼎鼎的狄青,就是范仲淹在这时候提拔起来的。而范仲淹提拔的这批将领,后来更是成了北宋的中坚力量,直接左右了北宋军界数十年之久。
当然,出身文官的范仲淹,军事才能确实是相对有限的。做完这些之后,虽然北宋已经占据了很大的优势,但范仲淹仍是没能及时组织进攻,彻底灭掉西夏。不过,这也怪不得范仲淹,毕竟当时北宋重文轻武,从皇帝到下面的文官,就没谁真的会打仗,包括范仲淹也是如此,而武将也无法真正左右局势。
所以,范仲淹坐镇西北期间,虽然北宋组织起一道强大的防线,防御确实是绰绰有余。但后来几次进攻西夏,却又都大败而回。所以最后没法子,北宋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承认了西夏的独立。
在西北边境坐镇的三年时间里,范仲淹可以说是承担了大部分的责任。在他的严防死守下,北宋虽然进攻不足,但却可以轻松挡住李元昊的进攻。再之后,因为辽国也开始进攻西夏,西夏为了保全自己,避免被夹击的局面,只能再次向北宋称臣。但同时,西夏的独立性,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对于向来以军事孱弱著称的北宋而言,能做到这一步,已经相当不容易了。而这个局面,也可以说是范仲淹一手缔造出来的。所以,随着西北战事逐渐放缓,范仲淹被调回了京城,升任枢密副使。类比现代的话,大概相当于是国防部副部长。
这一年,范仲淹55岁。
回到京城之后,没过多久,范仲淹便再次被提拔,升任参知政事。所谓参知政事,大致就是北宋的宰相。此时的范仲淹,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而范仲淹掌权之后,依然没有任何松懈,马上就针对当时宋朝存在的诸多弊政,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措施。后世史称‘庆历新政’。
这场改革,因为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所以仅仅推行了一年多以后,就被废止了。后来,宋仁宗为了给反对派一个交代,还不得不将范仲淹调离京城,去地方上任职。
此后的六年时间里,范仲淹再也没有回到京城,一直都在地方上做他的封疆大吏,足迹遍及邓州、杭州、青州等地。在职期间,范仲淹依然不改自己的清廉本色,一心一意为民办事,从来不考虑自己的私人利益。甚至就连范仲淹自己多年来,积攒下来的工资,也被范仲淹捐了出来,作为范家的家族基金,鼓励后世范家子孙学习上进。
在人生最后的几年里,范仲淹已经是名满天下,却仍是没有任何变化。为官数十载,历经了无数风雨之后,范仲淹却依然能够坚守自己的本心,不贪不占。这样的品性,实在是极为难得。
六年之后,公元1052年年中,范仲淹在上任途中,去世于徐州。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范仲淹依然在努力工作,为国家为人民尽心尽力,成了后世无数文官的榜样。
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范仲淹。
看过了范仲淹真实的一生之后,接下来,我们再来讨论最开始的问题:这样的范仲淹,到底能不能配得上文正这个谥号呢?
在中国古代,文正基本上就是文臣能够得到的最高谥号了。当然,在文正之上,其实还有一个单谥‘文’字的说法。不过一般而言,古代一个字的谥号,都是给皇帝准备的,大臣们最多只能得两字的谥号。而单谥一个文字的大臣,北宋只有一个,那就是后来的王安石。
不过,相比范仲淹,王安石得到这个谥号,不光是因为其个人的原因,更是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需要。真要轮起来的话,王安石其实和范仲淹是一个级别。而北宋的文臣里面,有资格以文正为谥号的,也就只有八个人而已。
总之,在北宋的文官体系当中,抛除王安石这种异类,文正基本上就是文臣能够得到的最高荣誉称号了。
那么,范仲淹的一生,能否当得起这个谥号呢?
有些反对的人认为,范仲淹一生虽然确实有很多功劳,但成就其实相对有限。在军事上,范仲淹最多只能防守,而无法平定西夏;在政治上,虽然主持了庆历新政,但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在治理地方的时候,虽然也有治水灾、修海堰、赈济灾民、兴办教育之类的成绩。但有这类成绩的人,历史上也不是一个两个,同时代的也有很多。
至于说范仲淹提拔上来一大堆的军事人才,比如狄青等人,确实后来对北宋的国防建设,有着根本性的支撑作用。但这个成绩,能否完全算在范仲淹的头上,也是要打一个问号的。如果不是当时在位的宋仁宗,确实也算是一个英明的皇帝。那就算范仲淹再怎么提拔,最后恐怕仍是无济于事。
所以,要是这样算下来,范仲淹似乎也不过如此,一生的成绩似乎也就只是一般般,甚至可以说是文不成无不就。从这个角度来说,范仲淹确实当不起文正这个美谥。
这也是绝大多数质疑者,最大的一个理由。大家从未质疑过范仲淹的人品或者能力,大家只是觉得,范仲淹的成绩确实相对有限。
但同时,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审视范仲淹的这些成绩呢?
范仲淹的一生,确实没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尽善尽美。既没能扫平西夏,也没能彻底解决北宋的‘三冗’问题。至于其他方面,范仲淹确实做得不错,但似乎也称不上是当世无双。
但问题是,能在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同时把这些事情做好,这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范仲淹是典型的文官出身,却能带兵打仗,而且能正面挡住西夏的进攻,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尤其是在北宋大环境重文轻武的局面下,范仲淹还能做出这个成绩,已经算是奇迹了。至于说庆历新政的失败,也不是范仲淹个人的失败,而是那个时代的失败。
作为一个官员,或者说作为一个臣子,范仲淹出身寒门,从小却勤学苦读,立志报效国家。长大之后,顺利进士及第,走上仕途之后,又不改初心,甘守清贫。在国家危难之际,范仲淹作为一个文臣,却能挺身而出,解决国家的西北边患问题。到了晚年,范仲淹更是高风亮节,尽全力为国家办事,为百姓谋福利……
这样一个官员,在古代那种社会环境下,几乎已经是极致了。他的一生,或许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单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这已经是一个人能够达到的最完美的程度了。
毫无疑问,范仲淹是一个几近完美的人。就算是熟知范仲淹故事的现代人,穿越回当时那个年代,也不可能比范仲淹做的更好了。
既然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这样的范仲淹,自然是当得起‘文正’这个谥号的。
至于说那些遗憾,那些没能达成的目标,那恐怕就真的怨不得范仲淹,而是要怪北宋特殊的历史环境了。
-----
网友解答:
-----
其实谥号这东西,也是封建统治者来教化士大夫的。
比如北宋得”
文正
“的宰相有;李昉、王旦、王曾、范仲淹、司马光、蔡卞、郑居中。
而二宋之际的李心传说;“
谥文正者才亦三人,王沂公、范汝南公、司马温公是也,其品可知矣。李司空、王太尉皆谥文贞耳,宣政闻蔡卞、郑居中亦谥文正,终不足
。”
李心传认为北宋能得“文正”只有三个人;
王曾,范仲淹
与
司马光
。李昉、王旦谥号是“文贞”,因宋仁宗赵祯才改成“文正”的,而蔡卞、郑居中能力是配不上“文正”的。
这话确实有道理,再看这三人得“文正”的理由;
王曾“
资质端厚;在朝廷,进止皆有常处,平居寡言笑,人莫敢干以私
。”
范仲淹“
内刚外和,性至孝;为政尚忠厚
。”
司马光“
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
。”
二宋之间的文臣,一般会带一个“
文
”字,谥法中;
贞字
与
正字
“
清白守节曰贞。行清白执志固。
大虑克就曰贞。能大虑非正而何。
不隐无屈曰贞。坦然无私
。
……
内外宾服曰正。言以正服之
。”
所以王曾,
范仲淹
与
司马光
,是受得了”文正“的谥号的,不是因为功劳,而是本身品质。
且《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载:“
大臣谥之极美者有二,本勋劳则忠献,为大论德业则文正
。”“
忠献
”一谥就官员功勋而言,“
文正
”一谥则就官员德行功业而言。
说一个冷知知秦桧最初的谥号就是”
忠献
“,宋高宗对秦桧评价:“
秦桧力赞和议,天下安宁,自中兴以来,百度废而复备,皆其辅相之力,诚有功于国。
”
太常博士曹冠在撰秦桧谥议时说:“
故太师赠申王秦桧,光弼圣主,绍开中兴。安宗社于阽危之中,恢太平于板荡之后;道德光天地,勋业冠古今,虽备道全美,不可主一善名一功,而崇报之典,严于定谥。尤当先其报国之大节,传道之效焉。谨按《谥法》 ‘虑国忘家曰忠,文贤有成曰献’宜赐谥曰: ‘忠献’
。”
所以我说谥号这东西就是教化百姓与士大夫的,大家不要太当真。
而且就《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对”文正“的描述,王曾,
范仲淹
与
司马光
是受得了德行功业的。
-----
网友解答:
-----
伟人一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