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窦太后为何那么偏爱梁王刘武,甚至希望他能够登上皇位?
历史上的窦太后为何那么偏爱梁王刘武,甚至希望他能够登上皇位?
-----
网友解答:
-----
窦太后希望她的小儿子梁王刘武能够登上帝位,这件事首先不怪窦太后,应该怪汉景帝刘启本人。
首先,刘启在当了皇帝的第三年,有一次,兄弟刘武进京去拜访他,他招待刘武喝酒,两人喝得很高兴,也很动情。这时候,刘启脱口而出,说将来他百年以后,就让刘武继承皇位。当时刘启还没有立太子,天子金口玉言,谁也不敢说刘启是说着玩儿的。当时大臣窦婴(窦太后的侄儿)在场。窦婴听了,立马对刘启说,从汉高祖开始,大汉的江山都是传给儿子,哪有传给兄弟的?
(刘武和刘启喝酒剧照)
刘武听了很不高兴。但是,既然窦婴都这么说了,他也只得赶紧推辞。但是,尽管推辞了,这句话却让刘武和窦太后听进去了。
其次,“七国之乱”之后,刘武因为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下大功(他打下的叛军,和周亚夫中央军打下的叛军差不多。而且因为他拼死挡住吴楚叛军的道,给周亚夫最终赢得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刘启对刘武非常器重。不但给刘武的赏赐非常多,而且,刘武回京城,刘启还把载天子的车开去载他。在京城里,入宫则同辇,外出打猎则同车,和他根本不分彼此。
第三,刘启对刘武十分纵容,刘武在诸侯国内大兴土木,修建城市,修建他的王府,刘启从来不管。他的梁国因此成为当时最富庶的诸侯国,他的宫殿成为当时诸侯国中最漂亮最豪华的宫殿,他的仪仗出行也足以与天子媲美。他网罗了羊胜、公孙诡、邹阳等非常多的人才,他甚至打造了武器十多万件。这完全就是要做大的节奏,可刘启从来都不提醒他一下。
(窦太后剧照)
既然刘启对刘武这样,作为当娘的窦太后,怎么会不猜想刘启真的有可能把皇位传给刘武呢?都是自己的儿子,作为一个母亲来说,大儿子把皇位传给小儿子,肯定比传给孙子更让她高兴(宋朝初年就流传过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让赵匡胤把皇位传给赵光义的说法,也是一个证明)。
所以,后来当汉景帝刘启废黜他的太子刘荣后,窦太后就给刘启说,请他把皇位传给刘武。
不过这一次,又遭到大臣的反对。这次反对的是袁盎,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大臣。
两次被阻止,刘武的心里肯定非常不舒服。于是就和他的谋士羊胜、公孙诡策划,派刺客把阻止刘启立刘武为继承人的袁盎等十多个大臣给暗杀了。
这件事闹得很大,刘启不可能不调查,于是就派人到梁国去调查,调查了梁国两千多个官员。最后,刘武逼迫为他出主意的羊胜、公孙诡自杀,这件事才作罢。
这件事后,窦太后非常担心刘武被刘启杀掉。刘武上书想到京城晋见刘启,刘启派人去接他,走岔了道,没有接到。窦太后以为刘启已经把刘武杀死了,大哭说:“帝杀吾子!”她把刘启称作“皇帝”,把刘武称作“我的儿子”,由此可见,在感情倾向上,她是非常护刘武的。当然了,这种倾向,应该是当娘的,对弱势儿子的一种保护本能。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有这种本能,也不能说窦太后对刘武特别偏爱。
后来刘武又自己走回京城,这场误会才算解除。
(刘启和刘武)
后来,窦太后看见事情闹得实在太不像样,也承认了当初劝刘启立刘武为皇位继承人是错误的。
其实,刘启可能从来没有想过要把皇位传给刘武,但正是他的一系列做派,害了弟弟,也害了母亲。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
-----
网友解答:
-----
梁王刘武一直被人所误解,许多人都认为刘武恃宠而骄,贪恋富贵,欲夺取汉景帝之帝位。其实事实情况不是这样的
,窦太后偏爱刘武是有原因的,而刘武也不像大家想象中那么差。
那么窦太后为什么偏爱刘武到甚至要让他当皇帝呢?我来为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说窦太后,窦太后本名窦猗房,窦氏之所以能够能够成为太后,
跟运气有太大的关系。
为什么这样讲呢?窦氏本是一介平民,后被吕雉召进宫去。吕雉独揽大权后,设计囚杀了戚夫人,并对其他皇室妃子和下人都进行囚禁和流放,窦氏也是其中之一。
窦氏本是赵国人,因此她希望回到赵国。
为了能够顺利回赵,她哭着请求宦官将自己的名字写到赵国的名册中。谁知道宦官把这件事情给忘了,直接导致窦氏被送往了代国。窦氏欲哭无泪,但是她想不到的是,
命运之神开始向她展开微笑。
为什么呢?
窦氏来到赵国后,因为姿色绝佳,立刻受到了代王刘恒的宠爱。这只是幸运的开始,更幸运的还在后面。吕雉死后,周勃和陈平联合诛杀诸吕,稳定了朝局。后重臣一致认为,
应该改立一个年长的人为皇帝才稳妥。于是23岁的刘恒幸运的被拥立为皇帝,他就是后来的汉文帝。
刘恒本来有王后,并且两人育有四子。
但是在刘恒被拥立前王后去世,四子也相继去世。
于是窦氏成为皇后的不二人选。刘恒继位后,先立太子,后在母后薄太后的建议下,立窦氏为皇后。
窦氏和刘恒育有两子一女,大女儿刘嫖。
长子刘启即汉景帝,次子刘武即梁王。
两个儿子相比,窦氏更喜欢刘武,为什么呢?
刘启和刘武两人性格迥异,刘启有些软弱,对母亲的几乎言听计从。刘武性格刚强,勇武,敢作敢为。更为重要的是刘武比刘启更懂得孝顺,更会讨母亲窦氏的欢心,
因此,窦氏偏爱刘武,到达什么程度呢?
前面说了,文帝先立太子,后立皇后。所以窦氏是靠母以子贵上位的,
因此她对刘启是无奈的
,
如果让她选太子,估计她会选刘武。
而刘武也不是一个无能之辈,为什么这样讲?
当初刘武本是代王,后文帝因为要加强集权,控制诸侯,于是采取了分封皇子的办法。其中东南方是朝廷重点防范的对象,而梁国拥有四十余座城池,在地理上与东南方最大的吴国相邻,可以作为朝廷东南方的屏障。
文帝看出刘武能力出众,于是册封刘武为梁王,让他担起震慑东南方的重任。
那么刘武做到了吗?做到了。
景帝时期,吴王刘濞因为朝廷削藩,于是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发动叛乱,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起兵于东南,其他诸王起兵于齐国境内,形势一片大乱。
尽管叛军猖狂,但是很快他们遇到了阻击。吴楚联军在梁国遇到强烈抵抗,而抵抗他们的正是梁王刘武。后来,汉景帝派周亚夫率领主力前来支援,周亚夫切断叛军粮道,最终叛军无粮可吃而撤退,周亚夫率军追击,大败叛军。
事后统计军功,
梁国杀死叛军的数量和周亚夫加上朝廷另一路在齐国境内杀死叛军的数量一样多,刘武和周亚夫一样,立了大功。
这时,窦太后就开始有了想法,准备立刘武为储君。
为什么呢?
首先,在景帝还没有立太子时,景帝和刘武在一起喝酒聊天,景帝笑着对刘武说:
等我以后驾崩了,你就当皇帝。
刘武听了很高兴,窦太后听了更高兴。兄弟两个如此和睦,
兄终弟及,也符合礼制。
是时上未置太子也。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後传於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
虽然皇帝说过这样的话,但是刘武没有功劳是难以服众的。
正巧,七国之乱后,刘武立了大功,从此以后,众臣都知道刘武是很有能力的。
再加上此时另一件事情,使窦太后更加坚定了要立刘武为皇储的决心,什么事情呢?
景帝日益讨厌栗姬,准备废了栗太子。如果太子被废,其他诸子皆幼,那么刘武是很有可能被指定为储君的。
于是窦太后试着向景帝提这件事情,
谁知道遭到大臣袁盎的强烈反对。
而景帝当年本
就是随便说说,再加上有大臣反对,
于是景帝从此以后不再在母亲窦太后面前提这件事情。
但是,刘武却坐不住了。刘武在七国之乱后,
开始自置丞相,俸禄两千石,礼仪规格仿效朝廷。出入乘天子撵,打着天子旗帜。
景帝知道后大怒,召吴国使者进京解释情况,并且怒斥吴国使者。
梁王以至亲故,得自置相、二千石,出入游戏,僣于天子。天子闻之,心不善。太后知帝弗善,乃怒梁使者,弗见,案责王所为。
刘武害怕了,为了求取哥哥景帝的宽恕,他偷偷来到京城,进入姐姐刘嫖的家中。景帝知道刘武来了,但是却没有见到人。窦氏也听说刘武来了,却打听不到任何消息。于是窦太后大哭,说景帝杀了弟弟刘武。后刘武出现,兄弟和好。刘武请求留在京师照顾母亲,但是景帝不准。没有办法,刘武返回了梁地。
刘武虽有不臣之心,但是他始终没有反叛之举,尽管他实力雄厚,窦太后也偏爱他,但是他始终没有要和景帝兵戮相见。
最后刘武在郁郁而终中死去,刘武死后,窦太后说了一句:
皇帝还是杀了我的儿子呀。
好像景帝不是他的儿子似的,
由此可见窦太后偏爱刘武之甚。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
刘武性格刚强,也是个相当有能力的人,同时对母亲窦太后很孝顺,所以窦太后偏爱他。再加上景帝曾经闲聊时说过要百年之后让位于弟弟,于是窦太后相信了。窦太后为了这个虚假承诺而曾经努力过,但是因为大臣的反对而作罢。
最终,她最疼爱的儿子刘武没有当上皇帝,这不是坏事,因为一个比刘武更厉害的君王崛起了,他就是汉武大帝刘彻。
本回答独发于悟空问答,觉得写得好请随手点赞,谢谢!
喜欢请随手关注我的头条号,谢谢!
-----
网友解答:
-----
窦太后渴望亲情,梁王刘武渴望皇位,二人一拍即合。
窦太后是汉景帝的生母,而梁王刘武则是汉景帝的弟弟、窦太后的小儿子。
虽然小儿子往往会得宠一些,但是也有个度,窦太后因为宠爱梁王刘武而希望他能继承皇位,这就不正常了。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窦太后如此偏爱梁王刘武,必然是事出有因。
渴望亲情的窦太后
窦太后本名窦漪房,人称窦姬,出身于平民家庭,因为家世干净,在吕后掌权时期被选入宫中做宫女。
她从一开始,就是个没有多少心机,只是渴望亲情、关爱的普通女子罢了。
一般来说,这些东西在普通人家是很容易得到的。然而天意弄人,让她的这点渴望也变成了奢望。
有一次,吕后特意挑选了一批宫女,打算将他们赐给诸侯王。
窦太后是清河郡人,因为诸侯国中赵国离清河郡最近,于是希望前往赵国,这样可以抽空回家探望一下家人。
为此,她还特意找管事太监疏通关系、上下打点,拜托对方将自己分到赵国去。
不知道是窦姬打点少了,还是找管事太监的人太多他记混了,总之窦姬最终并未被分到赵国,而是阴差阳错之下被分到了代国。
窦姬虽然心有怨言,但是也无可奈何,毕竟诏令已下,她只是小小一个宫女,没资格反对,只能默默服从安排。
然而,正是这个意外,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
窦姬到达代国后,得到了代王刘恒的宠爱,其地位在代王后宫中,仅次于代王妃。
要知道,代王妃可是吕后家的女子,有吕后撑腰,身份超然,自然不是平民出身的窦姬可比的。
由此可以看出,代王刘恒有多么喜欢窦姬了。
吕后去世后,刘恒被朝臣和宗室推举出来继承皇位,便是汉文帝,
当时,代王妃已经去世,导致皇后之位空缺。
因为汉文帝宠爱窦姬,便立其儿子刘启为太子,窦姬则被封为皇后,是为窦皇后。
由于窦皇后的父母早亡,太后薄姬特意下旨,追封窦皇后的父亲为安成侯,母亲则为安成夫人。
同时厚葬二人,其陵园规格与薄太后父亲的灵文园完全一样。
由此可以看出,窦皇后在婆家很得宠,不仅汉文帝很疼爱她,就连薄太后也对这个儿媳妇很满意,这才能是恩宠惠及家人。
窦皇后对于此时的生活非常满意,但是仍然有一点很遗憾,那就是她好不容易富贵了,但是家人却都不在了。
不久之后,此事竟然就出现了转机。
有官员来报,称宫外有一少年自称是窦皇后的弟弟窦广国。
窦皇后恰好思念家人,不管这人是真是假,她都要见一见。
二人见面后,窦皇后却认不得眼前的青年了。毕竟她被送进宫的时候,弟弟尚且年幼,过了十几年,当初的少年早已长变了样。
都说女大十八变,其实男孩子长大了也一样变化很大的。
因此,窦皇后也无法确定,眼前的青年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弟弟。
为了进一步确认对方的身份,窦皇后询问了青年许多往事,对方都对答如流。
当谈到姐弟二人分别之时,生离死别的场景,二人抱头痛哭。至此,窦皇后已经确定,眼前的这个青年便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弟弟。
窦皇后从窦广国口中得知,他这些年过得非常惨,被人卖到炭场整日烧制木炭。
后来,炭场发生了泥石流,其他工人都不幸遇难,窦广国因为运气好才躲过一劫,后来便跟随炭场主一起来到长安。
恰好当时朝廷刚刚册封皇后,他听说皇后是他老家人,而且也姓窦,他估计皇后便是自己小时候被送入宫的姐姐。
其实窦广国也是来碰碰运气的,没想到皇后真的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姐姐。
窦皇后为了补偿自己的弟弟,于是赐予窦广国很多田地和房子,恩宠无以复加,
汉文帝登基之初,朝中大臣尽是开国功臣和刘姓宗室,他这个外来的皇帝没有什么心腹,于是他大肆提拔代国旧臣。
但是即使如此,人手也不够用,于是他有意让窦广国担任丞相一职。
然而此时的窦皇后对权力毫无欲望,她就想多陪陪家人、相夫教子,好好享受下天伦之乐,因此她拒绝了汉文帝的建议。
加上窦广国本人也严词拒绝,不想被人认为是外戚干政,汉文帝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
所有人都以为窦太后的一生,会在这平平淡淡中度过。岂料,她后来生了一场大病,使得她的人生发生了转折。
在太医们的不懈努力下,窦皇后总算挺了过来,然而这病却留下了后遗症,使得她双目失明。
一个弱女子,遇到这种事,需要更多的关爱,然而汉文帝是皇帝,后宫佳丽三千。
起初他还经常来探望窦皇后,这时间一长,他对窦皇后越来越冷淡。时间一久汉文帝便开始宠信慎夫人和尹姬。
尤其是慎夫人,在汉文帝心中,她已经取代了窦皇后的位置,用膳的时候,汉文帝甚至让慎夫人与窦皇后同席而坐,完全不讲尊卑有序。
这让窦皇后非常伤心,只是因为双目失明,她最爱的人便弃她而去。这使得她更加渴望亲情和关爱。
兄弟不能经常进宫,丈夫又不搭理她,她只能将情感全部寄托在子女身上。
奈何长子刘启由于是太子,从小就接受帝王教育,还要向父亲汉文帝学习处理政务,根本没有多少时间陪伴窦皇后。
后来汉文帝去世,太子刘启继位,便是汉景帝。当上皇帝的刘启更忙了,朝中大事都需要他决断,这样能陪伴窦太后的时间更少了。
更何况,无论是当太子还是当皇帝,刘启都要严格遵守宫中礼仪,和窦太后的相处宗室不能那么随意。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得窦太后和其长子刘启之间的感情,并不是那么深厚。
渴望亲情的窦太后,只得将感情都花在小儿子梁王刘武和长女馆陶公主身上。
长此下去,梁王刘武自然比汉景帝得宠多了。
当然,对于窦太后来说,谁当皇帝她真的不在意,毕竟都是自己的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
如果她真的对于刘武继位非常在意,也就不会仅仅提了一次此事,由于遭到朝臣的反对,便绝口不提了。
事实上,真正在意皇位的,是梁王刘武本人。
渴望皇位的梁王刘武
梁王刘武是窦太后的小儿子,自古以来母亲都会偏爱小儿子一些,即使是现在,这种情况依然屡见不鲜。
但是这种偏爱也是有限度的,窦太后不会因为偏爱小儿子,就希望他能继承皇位,她不是那种人,毕竟都是她的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
虽然窦太后缺乏动机,但是梁王刘武却有十足的动机,他一直在窥视皇位。
在他看来,他和汉景帝都是汉文帝的儿子,凭什么哥哥能当皇帝,他这个做弟弟的就不能?
因此他想方设法讨窦太后的欢心,希望她能促成自己继承皇位一事。
窦太后寡居深宫,十分孤独寂寞,于是刘武便常常陪伴其左右,逗老人家开心。
后来刘武年长,按规定要前往封地就任,才不得不离开了窦太后。
按照当时的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规定的时候进京面圣,或是汇报诸侯国的情况,或是进献礼物,一般事情办完就要离开。
但是刘武却从来不讲这些规矩,每次进京后,他都会请求多呆一段时间。
由于窦太后的原因,汉景帝总会批准刘武的请求。
刘武赖在长安不走,什么也不做,专心陪在窦太后身边,把窦太后哄得开开心心。
这还没完,每当刘武听说窦太后生病,即使身在封国,他也不顾朝廷规定,直接快马加鞭冲到窦太后身边,对其悉心照料。
大不了事后再补一张申请罢了,他知道汉景帝是不敢因此治他的罪的。
换成你是窦太后,有这么一个孝顺贴心的儿子,能不喜欢?
事实上,窦太后对刘武的赏赐从没少过,而且迫于窦太后的压力,汉景帝也将刘武的封地一加再加,使得梁国成为当时少有的大诸侯国。
然而这些都无法满足刘武,封地再大,他也还是诸侯王,是臣子,和皇帝比起来差远了。
因此他时不时便找机会向窦太后透露对皇位的非分之想。
这窦太后毕竟只是个妇道人家,对政事并不了解。她以为这皇位就像官位一样,是想给就能给的。
因此她经常向汉景帝透露希望由梁王刘武继位的想法。
由于窦太后说得多了,反而引起了汉景帝的警觉。
一次,汉景帝假装酒后失言,对梁王刘武说,等自己去世了,就由刘武来继承皇位。
实际上,汉景帝是想借此观察刘武以及文武百官的反应。
结果喜忧参半。
忧的是,汉景帝发现刘武对于皇位确实有想法。
喜的是,连窦太后的侄子窦婴都反对此事,可见群臣都不支持刘武继承皇位。
汉景帝为了让刘武死心,赶紧立了刘荣为太子,既然国有储君,那么也就没有刘武什么事了。
刘武本来只能认命了,最多背地里骂几句汉景帝骗子之类的话。
可惜,历史上总是不缺意外,一夜之间,以吴楚两国为首的七个诸侯国爆发了叛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
事实证明,刘武还是有些本事的。
叛乱初期,朝廷来不及快速调集大军,长安危在旦夕。好在刘武率领梁国的军队,硬是拖住了叛军数月,然后和朝廷的军队合力消灭了叛军,平息叛乱。
最后统计战果,叛军竟然有一半都是梁国军队消灭的。
一时间,刘武获取了巨大的声望,这使得他有了争夺皇位的底气。
恰好汉景帝废了刘荣的太子之位,一时间储君之位空缺,于是刘武怂恿窦太后提出立自己为储君,此事交由朝臣商议。
结果,朝臣全都反对此事。
窦太后原本对于此事就不是特别在意,加上她也明白不能与全体朝臣对着干,于是便不再提起此事。
不久之后,汉景帝又立刘彻为太子,彻底断绝了刘武的妄想。
刘武因为无法得偿所愿,最后郁郁而终。
他去世后,窦太后痛哭不止,他认为是汉景帝害死了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
汉景帝也很头疼,干脆把刘武的梁国给拆分了,让刘武的儿子都有封地、女儿都有汤沐邑,窦太后得知后才转悲为喜。
而梁国被拆分后,便不再具有威胁到皇权的实力了。不知刘武知道此事后,会作何感想?
总结
窦太后之所以偏爱梁王刘武,主要还是因为她对亲情十分渴望。
汉景帝身为皇帝,无法市场陪伴窦太后左右,而梁王刘武则想方设法留在长安陪伴窦太后,对其嘘寒问暖,讨她开心。
窦太后偏爱刘武也就理所当然。
至于想让刘武当皇帝,则是刘武本人的想法,并非窦太后的意思。可惜刘武根本不是汉景帝的对手,即使有窦太后帮他,依然没能成功。
其实,最苦恼的人是窦太后,她夹在汉景帝与梁王刘武中间,搞得左右都不是人。而这两个儿子,真正关心的只有皇位。
也许,对于窦太后来说生在帝王家,本身就是个错误。
-----
网友解答:
-----
窦太后叫窦漪房,清河郡观津县人,十几岁的时候,以良家子(好人家)的身份成为一名宫女,进入皇宫,侍奉吕太后,后来吕太后想将一些宫女赏赐给诸侯王,窦漪房就是其中的一个。
窦漪房的家是清河郡,离赵国很近,她是希望给安排到赵国去,还专门找了负责此事的宦官说了这个事情,可是这个宦官给忘了这个事情,把她安排到了代国去,窦漪房十分不愿意,但是没办法,诏书已下来,只能去代国。
我们知道代王就是刘邦的第四子刘恒,是薄姬之子,刘恒看中了窦漪房,窦漪房为刘恒生下了一个女儿,也就是馆陶长公主,也就是陈阿娇的母亲,还有两个儿子,也就是汉景帝刘启,梁王刘武。
刘恒本来是有一个王后,这个王后为刘恒生下了四个儿子,但是代后与四个儿子在刘恒成为汉文帝之前,都先后去世了,有些人认为代后应该是吕家之女,而这四个儿子也不是正常死亡,因为这个事情实在有点不正常。
不管怎么样,刘启就成为长子,就被立为皇太子,而窦漪房因为是刘启之母,也就成为了皇后。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病逝,刘启继位成为汉景帝,而窦漪房而为窦太后,刘启的皇后是薄皇后,是薄姬的侄孙女,可是薄皇后没有为汉景帝生下儿子,但汉景帝也因此一直没有立太子(太子刘荣是公元前153年做为长子才立)。
窦漪房十分宠爱自己的小儿子梁王刘武,赏赐给他的东西十分之多,因为汉景帝一直没有立太子,窦漪房就希望汉景帝能立自己的弟弟为太子,这样子,她就有两个当皇帝的儿子了。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在一起家宴中酒后说,自己百年之后,就传位给弟弟梁王,窦漪房和刘武听了十分的开心,可是窦漪房的侄子窦婴说:父子相传,这个是高皇帝所传下的祖制,怎么可以违背呢?
窦漪房听了就十分的不开心,开始讨厌她这个侄子,窦婴本来也嫌官小,也辞职不干了,窦漪房就把窦婴入宫的资格给取消了。
公元前150年,刘荣的太子之位被废黜,窦漪房觉得机会又来了,她对汉景帝说:我听说商朝是让弟弟来继承的,而周朝是让儿子来继承的,其实都差不多的,我百年之后,我把刘武托付给你。
窦漪房的意思,还是希望汉景帝能将帝位传给刘武,而是袁盎又出来反对了,刘武怨恨袁盎,派刺客杀了袁盎,汉景帝最后在窦太后的面子上宽恕了刘武,但是也慢慢疏远刘武了,而窦太后也就打消了让刘武继位的想法了。
-----
网友解答:
-----
谈秦说汉(304)
窦漪房作为母亲,疼爱自己的孩子是理所当然的,她对自己所生的一女二男都挺不错。长子刘启早早地被立为太子,也就是汉景帝;次子刘武被封王,是所有诸侯王里封地面积最大的一个;长女刘嫖被封为长公主,窦漪房死后所有财产归了她。
汉景帝酒后胡言,说百年之后传位给弟弟刘武,君无戏言
。汉景帝自己说话不过大脑,作为母亲的窦漪房听到大儿子汉景帝刘启说死后不传位给孙子,而是传给小儿子刘武,自然是心里高兴的,
毕竟儿子比孙子亲,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
刘武被封王
公元前180年,汉文帝继位,立刘启为太子,二年后封刘武为代王。代国是汉文帝刘恒最初的封国,刘恒即位后,将原来属于自己的封地赐给刘武。二年之后,将其徙封为淮阳王。公元前168年,因梁怀王刘揖死后无子,又将刘武徙封为梁王。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太子刘启继位,也就是汉景帝 。当初,汉文帝曾将刘嫖册封为馆陶公主,封地在邯郸的馆陶,后来刘嫖嫁给了堂邑侯陈午。汉景帝册封刘嫖为馆陶长公主,地位如同诸侯王。也就是说窦漪房的三个子女都挺不错。
梁国的土地包括秦东、砀两郡,都城是睢阳,也就是现在的商丘睢阳区。
梁国距离京城很近,是长安城西面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汉文帝将刘武徙封为梁王,汉景帝即位后,没有将其做调整,足可以看出对刘武的任用与重视。
抵御“七国之乱”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削藩策》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引发了“七国之乱”。吴王刘濞联合楚、齐、赵等七国之兵反叛,刘武率军在梁国的棘壁、睢阳与叛军对峙,死死也阻住不让叛军西进,苦苦地等待朝廷发兵救援。
僵持了三个月后,太尉周亚夫与将军窦婴率军赶到,一起打败了叛军。这时的梁国,经历战火创伤之后,已经支离破碎,成为一片废墟。在计算功劳时,梁国所斩杀及俘获的数量不比朝廷的军队数量少。刘武对亲哥哥的忠诚,可谓是感动天地。
汉景帝贸然下诏削藩,却没有考虑到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未做出相应的危机处理方案。其直接后果就是引发各诸侯国的联合反叛,
如果不是梁王刘武铁心在梁国阻击叛军,为朝廷赢得时间调动军队平叛,七国之兵就可能开进了长安城
。
争继帝位
公元前153年,汉景帝册封儿子刘荣为太子,而刘武因防御“七国之乱”有功,也增加了封邑,据有天下肥沃的土地。以泰山为界,西达高阳,共有四十余城,多数是大县。当然,刘武也清楚,哥哥酒后胡言立其为太子的话,自然也不作数了。
公元前150年,因刘荣的母亲栗姬失宠,其太子之位也被废黜。因为汉景帝其他的儿子都还年幼,不适合立为太子。窦太后见此情形就发话了,要求汉景帝册立刘武为太子,但遭到了袁盎等大臣们的反对。按惯例,尚有儿子健在帝位不传他人。
汉景帝的儿子年幼,但确实仍然有后,窦太后让他传位给弟弟确实不合理。
但传位给弟弟之话最初就是从汉景帝自己嘴巴里说出来的,窦漪房为小儿子刘武争取一下也情有可原,谈不上偏爱。
刺杀朝廷重臣
刘武对袁盎和参与议嗣的大臣非常怨恨,与羊胜、公孙诡等人谋划,暗中派人刺杀袁盎等十多位大臣。但刺杀朝廷重臣,影响十分恶劣,汉景帝立即下令严查,幕后主使很快被锁定是梁王刘武。于是,汉景帝派使者前往梁国逮捕羊胜、公孙诡。
刘武只好让羊胜、公孙诡自杀,又担心朝廷要治他本人的罪,通过长公主向窦太后认罪,才得到汉景帝的宽恕。于是,刘武进京面圣,到达函谷关时,与随从跟换衣服,单独骑快马到长公主家躲了起来。朝廷派来迎接的使者,却没有看到刘武。
窦太后以为是汉景帝派人杀了刘武,哭泣道:“皇上杀了我儿。”汉朝以孝治国,汉景帝怕太后误会,派人四处寻找。刘武确定汉景帝不会治他的罪后,就背着刑具跪在宫廷门下。
刘武犯下刺杀朝廷重臣的死罪,窦太后确实有为儿子求情免罪。
写在最后
刘武被封为梁王,在所有诸侯里面是土地最多的一个封王了,也是皇亲里获利最多的。而刘武对汉景帝的感情也很铁,“七国之乱”时,若刘武置身事外,或者也振臂一呼,那汉景帝的龙椅估计也不安稳,
他们相互忠诚的重要原因是同母所生
。
册立刘武为太子原本是汉景帝酒后胡言,到后面不能履行时,没有跟窦太后解释。
所以窦太后在汉景帝废黜刘荣之后,提议立刘武为太子,虽有偏向刘武之嫌,但也理所当然
。但刘武没被立为太子,就派人暗杀朝廷大臣,是有点目中无人了。
2020\u002F11\u002F27
我是秦砖汉瓦里的拾荒人,感谢阅读,人走留香,点个赞呗,不胜感谢!
-----
网友解答:
-----
父母疼小儿子司空见惯,皇家也一样,尤其是母亲疼爱幼子向来都是很普遍的事情,汉文帝的窦皇后就非常偏心小儿子梁王刘武。
窦氏膝下两子一女,长子就是汉景帝刘启,幼子是梁孝王刘武,女儿是馆陶公主。
三个孩子中,窦氏尤其疼爱女儿与小儿子,相对来说,她对长子倒是淡淡的,甚至于窦氏几次三番希望刘启兄终弟及,册立刘武为储君,将来继承皇位。
幼子从小远离,距离产生美
按照汉代的相关规制,诸皇子除了储君之外,长大后都要离开长安前往封地就藩,窦氏的长子刘启是太子,自然留在父母身边,可刘武就不同了。
文帝登基后不久,刘武就被册封为代王,之后改封淮阳王、梁王。
在刘武不是太大的时候,就早早离开了长安,离开了窦氏的身边,儿行千里母担忧,窦氏心里牵挂看不着的儿子,乃是人之常情。
尤其是在文帝后期,窦氏因为年华老去而且双目失明逐渐失宠,女儿也出嫁了,大儿子刘启要帮忙处理朝政没空陪,她越发感到孤独,越发思念幼子刘武。
不仅如此,窦氏与长子刘启之间的感情,似乎也并没有那么亲厚,而之所以造成如此情况,也与汉代的“尊母”传统有关。
汉朝重视孝道,皇帝登基母后垂帘监政是惯例。
文帝在的时候,窦氏在前朝说不上话,可景帝登基后,比较崇尚儒学的景帝与尊奉黄老之说的窦氏之间,经常因意见不和而闹出矛盾。
孩子与父母顶撞,在父母眼里那就是忤逆,千百年来都是差不多的,窦氏也越发觉得大儿子实在是“不听话”,所以格外觉得小儿子好。
刘武比较精明,更会哄人
作为藩王,刘武离开长安之后,除了每年惯例的朝觐述职之外,很难进入长安,而每每刘武入宫,都对窦氏百般孝敬。
不仅仅是大量奇珍异宝,刘武承欢膝下的感觉才是让窦氏最觉得难得的。
比如常年忙于朝政的汉景帝,即便是每天来请安,窦氏也不觉得有些什么,而刘武这个小儿子每隔年把来一次,让窦氏格外珍惜。
物以稀为贵,情分也是如此,并非是汉景帝不够孝敬,只不过相比之下窦氏难得见刘武,而刘武又很懂得讨好,让窦氏愈发疼惜幼子。
景帝登基之后,窦氏开始迅速势大起来,逐渐到了权倾朝野的程度,而这个时候,在窦氏的影响之下,刘武得以经常入长安侍奉。
然而,祖宗规矩终究摆在那里,藩王还是不能停留长安太久。
为了能够让小儿子陪伴在自己的身边,也让其他的人没话说,窦太后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景帝册封刘武为皇太弟,作为汉朝的储君。
窦太后膝下就这两个儿子,要是两个儿子都做过皇帝,那真的是无上荣耀,而汉景帝既不愿意又不好直接拒绝,只能一再含糊其辞推脱搪塞。
既有私心,也有公心的窦太后
从表面来看,窦太后要景帝册立刘武为储君,是为了让小儿子能留在长安陪自己,但兄终弟及这样的做法缺陷太多,并不合适。
要知道,汉景帝并非绝嗣,反而皇子众多,明明有子嗣却传位给弟弟,成何体统。
商王朝时期,就习惯于兄终弟及,但经常发生叔侄之间亲族操戈的事情,在有子嗣的情况下若是传位给兄弟,必然成为一个祸端。
窦太后的提议景帝不敢明着反对,但却引起了诸多重臣的阻止,而最终窦太后也并没有固执己见坚持,一番考虑之后也就放弃了。
古代有句话叫做“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君王还是要年长的比较好,若是年幼的话,是挑不起担子的。
正好,当时景帝膝下诸多皇子,基本都挺年幼的,长子刘荣也才及冠而已。
如果从这方面来说的话,窦太后的想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毕竟景帝身子骨不好,与其父亲文帝一样,都不是长寿康健的人。
若景帝有个万一,他的那群皇子是很难支撑江山的,而梁王刘武年长有子,并且文武双全确实是个人才,他显然比那群毛孩子,更合适做储君。
立储事件,导致兄弟反目
不管窦太后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要求景帝册立刘武为储君,但这件事最后没有成功,并且窦太后也没有再说些什么。
然而,梁王刘武却并不是省油的灯,反而似乎野心勃勃。
得知群臣反对自己立储之后,刘武竟然派出刺客潜入长安,公然行刺多名朝廷重臣,而此事最终暴露,刘武也被推上风口浪尖。
从刘武派人行刺的举动来看,他的确是想做皇帝的,甚至于窦太后的想法,也多少受到了刘武的撺掇,这样的弟弟,汉景帝当然不能容忍。
尽管有门客顶罪,可汉景帝也知道了这件事的真相,但顾念手足之情,加上梁王刘武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的功劳,景帝没有过多怪罪。
只是,这件事成为了撕裂兄弟感情的一个关键因素。
梁王刘武曾故意躲藏,窦太后寻不到幼子,竟痛斥景帝杀了她的儿子,说自己没有儿子了,景帝听到如此偏心的话,心中更加不忿不满。
景帝与刘武曾经感情深厚,可经过立储事件,景帝对刘武再不复从前,刘武要求入长安朝觐也被景帝多番拒绝,最终郁郁而终,窦太后也算是弄巧成拙。
-----
网友解答:
-----
有汉一朝后宫干政和外戚专权始终是挥之不去的噩梦,尤其在汉初时期,因为女性干政,政治生态乱的一批,这一现象直到汉武帝刘彻死的时候,“立子杀母”立刘弗陵为太子的时候赐死其母钩弋夫人,这种现象才有所改观。
汉武帝立子杀母,实际上也是有感于前几位太后专权对汉朝统治的祸害。
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皇太后,当属刘邦的妻子吕雉了(秦始皇没有立皇太后),刘邦死后吕雉的儿子刘盈继承皇位,是为汉惠帝,吕雉为皇太后,因此得以大权独揽,吕雉为了巩固刘盈的皇位,同时对当初的政敌进行报复,大开杀戒,刘邦的三个儿子被吕雉整死。
但是刘盈早逝,吕雉就立汉惠帝的儿子刘恭为帝,也就是汉朝的第三位皇帝,然而在相当多的史料中,都不承认刘恭的帝位,很多史学家说他不是正统的,但是这个刘恭得知自己的母亲是被吕雉杀死的后,非常痛恨吕雉,曾说,等我长大了必然要报复,吕雉得知后将其废除,又将其处死。
吕后专政这段历史特别混乱,吕后死后,人们最后只好让汉惠帝的弟弟刘恒即位,是为汉文帝。汉文帝即的肯定不是刘恭的皇位,而应该算是刘盈的皇位,在先秦时期兄终弟及的事情屡见不鲜,也没有什么不正常。
这件事对后来的窦太后影响很大,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当时身为宫女的窦氏,被吕太后派往代国监视刘恒,窦氏到了刘恒的封地得到了刘恒的宠爱,先后为刘恒生下一女刘嫖,两子刘启和刘武。
刘恒继承皇位后,是为汉文帝,册封窦氏为皇后,窦氏家族的势力开始膨胀,然而窦皇后因病失明,汉文帝对其宠爱逐渐衰退,转而宠爱其他夫人,这让窦皇后内心十分不满。
一直熬到汉文帝去世,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窦皇后就变成了窦太后,窦太后从宫女逐渐熬到了太后,成为汉朝开国第二个强悍的太后。
窦氏一开始就伺候吕雉,肯定是深得吕雉真传,也深受其影响,窦氏考虑到,吕雉立刘恭的情形,自然考虑到孙子不靠谱,还是亲儿子靠谱一些。
尤其窦氏十分宠爱自己的小儿子梁王刘武,基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观念来说,都是宠爱幼子的,窦太后自然也不例外。
刘武对窦太后十分孝顺,窦太后不是眼疾嘛,每次太后身体不舒服,梁王立即赶到太后身边尽孝,所以刘武是以孝闻名的儿子。
窦太后非常宠爱自己的小儿子梁王刘武,赏赐给他的财物不计其数。梁王受到的分封也极为优厚,有的时候出行的规格比天子都高。
汉景帝看在眼里,也不敢违背母亲的意志,在汉朝就是这样,太后的权力十分强大,经常有废立皇帝的实力,而且刘武对景帝刘启也是忠心耿耿,在七国之乱的时候,刘武率领封国对平定叛乱起到了巨大的功劳。
身为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刘启和刘武的关系也很好,据说在一次宫廷宴会上,汉景帝喝酒喝多了,竟然说了一句“千秋万岁后传位于王”,大概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窦太后和梁王都十分开心,窦太后也天真的以为汉景帝是认真的。
一般来说,兄终弟及是在兄没有儿子的前提下,当时刘启已经有了儿子,后来就立了自己的长子刘荣为太子,这无异于已经向太后宣示不可能立梁王为帝的意思,估计刘启要是后来不废刘荣也就没有后面的事了,但是后来刘启又废了刘荣。
这让窦太后和刘武再次看到了希望,窦太后对景帝说:“我听说殷商的制度亲其兄弟,周朝的制度尊其祖先,其道理是一样的。百年之后,我把梁孝王托付给你。“
差点就挑明了说,等我死后,你就让梁王刘武当皇帝吧!
其实以窦氏政治集团的势力,在刘启死后,真的就立刘武为皇帝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当窦太后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遭到大臣袁盎的坚决反对,刘武怀恨在心,因此派人刺杀了袁盎,景帝得知此事后才发现事情比他想象的严重,因此开始对帝王有觊觎之心的梁王加以提防,后来刘启拒绝梁王滞留在京城(汉朝时期分封的王爷应该留在封地,没有征召不准进京),也宣告了梁王皇帝梦的彻底破碎。
刘武回到封地后不久就因病去世,窦太后也就没有符咒了,假如刘武不死,汉景帝刘启死的时候肯定还有事情。
窦太后虽然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但是属性上摆脱不了“农村老娘们”的文化底蕴,当然这也是汉朝时期统治阶层普遍犯的毛病,没有文化太可怕。
这一点就看东汉末年,何进的母亲何太后就能看出一二,何家是杀猪人家出身,何氏进宫后得到汉灵帝的临幸,后来被立为皇后,汉灵帝死后,封为太后,外戚由何进掌权,结果导致董卓入京,东汉末年的政治危机跟这对杀猪姐弟有着推脱不开的关系。
实际上太后要求皇帝传位给自己另一个儿子的事件并不是没有,宋朝开国太后杜太后临终的时候就让儿子赵匡胤立遗诏,让赵匡胤死后传位给其弟赵光义,并且写成遗书,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金匮之盟”。
窦太后大概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吧!
-----
网友解答:
-----
窦太后是汉文帝的妻子,他也是历史上最幸运的一个皇后,从一个吕后朝的小宫女,一下逆袭成了汉文帝的妃子,然后又得到汉文帝的宠幸,最终成为了汉文帝的皇后。
窦太后为汉文帝生了三个孩子,这三个孩子在历史上都很有名,大儿子就是汉景帝刘启,二儿子就是梁王刘武,大女儿就是长公主刘嫖,刘嫖就是汉武帝第一任皇后陈阿娇的母亲。
为什么说窦太后偏爱梁王刘武呢?
其实窦太后生的三个孩子,他都喜欢。他也根本没有说过不喜欢大儿子汉景帝,他是想等到大儿子汉景帝死后,把皇位传给自己弟弟梁王刘武,而不是传给儿子。
汉景帝又是个大孝子,为了讨母后欢心,他在一次家宴上,就答应了窦太后,自己百年之后,会把皇位传给弟弟的。
窦太后听说之后很高兴,但是,梁王刘武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自己的哥哥也就是随口说说而已,并没有当真。
但是,梁王刘武是真的想当皇帝。
当时举行的这个家宴有四个人,窦太后、汉景帝、梁王刘武和窦婴。
当窦婴听说汉景帝要把皇位传给梁王的时候,窦婴就有意见了,他立刻反驳到,按照汉朝的祖制,是把皇位传给儿子,并非是弟弟。
这时候汉景帝才意识到自己失言了,可是窦太后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
为了迎合窦太后,汉景帝并没有急于立皇后和太子,这也就给了梁王刘武一个信号,他以为自己还真有可能晋升为国君。
所以,他经常给他的母亲暗通消息,催促登基当皇帝的事情。
窦太后为此也经常去汉景帝那里打探消息。
汉景帝不想把皇位传给弟弟,他想把皇位传给儿子?
所以,汉景帝就把这个炙手的问题交给了大臣袁昂来处理。
袁昂直接来找窦太后交涉了,窦太后先是大骂了袁昂,这是我们的家事,那里轮得到你一个外人插手。
袁昂等窦太后平复了情绪之后,他就给窦太后讲了一个宋国的故事。
当时宋国的国君也是把王位传给了弟弟,他的弟弟十分感激自己的哥哥,他想自己死后,再把王位传给哥哥的儿子。
可是,这个时候他的儿子就不干了,王位应该传给我们的,凭什么传给他们呢?
为此他们兄弟二人的后代开始骨肉相残,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几十年才算平静下来。
窦太后是个明白人,他听完这个故事后,再也不提立梁王刘武为皇帝的事情了。
就这样汉景帝的危机算是给解除了。
其实窦太后想立梁王刘武为皇帝还有一个私心,那就是他生的两个儿子都当过皇帝,这要是被历史记录下来,那还是真够他风光一把的。
一个女人生了两个皇帝,你说牛不牛。
-----
网友解答:
-----
窦漪房想让刘武得到皇位主要有3个原因,具体阐述如下:
一、虽为“幼子”,却不招汉文帝待见
汉文帝刘恒共有四个儿子,刘启、刘武为窦漪房所生属于嫡出,另外还有两个庶出的儿子刘参和刘揖。所以,刘武只是窦漪房的幼子,并非刘恒的幼子。恰恰是这层关系,刘恒非常偏爱刘揖。在刘启被立为太子后,其他三个儿子在同一天受封。刘揖被分封到富庶的梁国,同时还派了大才子贾谊去给他当老师。反观刘武,被分封到偏远的代国。
代国是什么地方,没有人比刘恒更清楚了,他就是从那里出来的。地处边陲,随时有被匈奴骚扰的危险。从这里便能看出刘恒多么不喜欢刘武,可作为母亲的窦漪房却非常心疼。虽然在刘揖坠马死后,刘武也被分封到梁国,可这已经是十多年后的事儿了。一来是幼子,二来是从小缺失父爱,窦漪房可能想通过皇位加倍补偿这个“饱受苦难”的小儿子。
(窦漪房和刘武剧照)
二、窦漪房是个既有野心又很贪婪的女人
窦漪房是个有野心的女人毋庸置疑。从汉文帝死后,她连续对汉景帝、汉武帝两朝的朝政进行干预。汉武帝这样雄才大略的帝王在她面前也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建元新政的失败就说明了这位老太后的强势,她在追求权力方面的主观意愿一点也不比吕后差。
除此之外,她又是个很贪婪的人。她的大儿子已经是一国之君,当然也希望小儿子也步其后尘。而且,她还有自己的理论根据。
西汉距离商、周相对较近,那时的制度对当时还有一定的影响。商朝有近半数的王采用了“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这让窦漪房有了足够的理由去说服刘启。此事虽然被袁盎等人坚决制止了,但是能看出窦漪房对刘武继承皇位一事有多么执着(袁盎也因为此事最终被刘武派人所刺杀)。
(窦漪房剧照)
三、汉景帝酒后失言,刻意讨好母亲
刘启、刘武是有名的孝子,这可能受到刘恒的影响(“汉文帝亲尝汤药”被写进了《二十四孝》中)。根据《史记》的记载:窦漪房生病时,刘武吃不好,睡不好,并以此为由不回封国,每天陪伴在母亲身边(可能会有作秀的成分)。
刘启最能表现“孝道”的事便是亲口答应母亲将皇位传于弟弟,问题是那属于“酒后失言”(席间窦婴还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肯定还是想把皇位传给儿子,不然也不会在“七国之乱”后立刻册立刘荣为太子。因为在平定吴楚联军时,梁国的功劳最大。然而,他却给母亲和弟弟画了这么大的一个饼又无法兑现承诺,这就是汉景帝自己的问题了。
(窦漪房和汉景帝剧照)
结论
在窦漪房的眼里,刘武早年“受的苦”实在太多,她想尽自己所能补偿这个小儿子。再加上汉景帝刻意地讨好母亲,终让窦漪房有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打算。不过,归根结底还是她对权力的向往和追逐。
-----
网友解答:
-----
策略而已,对于窦太后来说,景帝和梁王都是亲儿子,谁当皇帝都可以。对于景帝来说,他急需解决的是诸王的尾大不掉,如果要削藩,那么势必得罪自己的兄弟和宗室,其中梁王刘武势力最大,坐拥天下钱粮之地,兵精将足,但是削藩也损坏了梁王的利益,为了让梁王支持自己,必然要许下更大的好处,才能让他忽略藩王受损的好处,这好处除了皇位还有什么吗?所以就是景帝的策略而已,梁王刘武终究嫩了点。
-----
网友解答:
-----
从古至今,小儿子就容易获得母亲的偏爱,如果小儿子还很优秀的话,母亲的偏爱就会更明显。
我们先来聊聊窦太后为何偏爱梁王刘武?解答此问题,需要回顾下窦太后的生平。
窦漪房画像
阴差阳错成为代王宠姬
窦太后原名窦漪房,清河郡观津县人。汉高祖去世后,吕太后独掌大权,而此时的窦漪房恰好以良家子的身份入宫伺候吕太后。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安抚诸侯王,还是为了在各地安插自己的眼线,吕太后欲往各地送宫人,其中不乏美人,窦漪房也恰在其中。
最开始的时候窦漪房是想去到赵国,这样距离自己的家乡更近,为此她花大价钱贿赂了负责遣送的宦官,可谁曾想宦官拿了钱不办事,将窦漪房安排到了去往代国的队伍中。在队伍要出发时才直到此时的窦漪房,即使内心不情愿,也不得前往。
而正是因为这次的阴差阳错,让窦漪房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来到代国后,美貌与智慧并存的窦漪房马上就获得了代王刘恒的宠爱,完全不给其他同来的四位宫女任何的机会。在荣宠中,窦漪房给代王刘恒生下了2个儿子,大儿子刘启(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和小儿子刘武(梁孝王)。
母凭子贵册立中宫
吕雉去世后,为了稳定刘氏江山,大臣们准备从刘姓诸王中选出下一任皇帝,代王刘恒就成了这个幸运儿。在群臣拥护下刘恒回京即位,史称汉文帝。
有了皇帝,为了让朝堂更加稳定,立太子也成了当务之急,而且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汉文帝刚坐上皇位几个月,屁股还没坐热呢,就被大臣们催着立太子。幸好汉文帝好说话,既然大家都想让我立太子,那就立吧。
其实刘恒在当上皇帝之前是有王后的,据说还是来自吕氏一族,可能是因为吕氏气数已尽,吕王后没有熬到刘恒成为皇帝,就连她的四个儿子也在回京前全部病逝,所以太子之位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窦漪房的儿子头上。
身为长子,刘启占尽了天时和地利,再加上他自身能力和品德也得到了大臣的认可,天时地利人和,刘启顺利当上了太子。
太子有了,中宫之位当然也不能空着了,大臣们接着上书,请汉文帝册立皇后。
窦漪房作为太子之母,已经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再加上和薄太后关系好,直接越级成了皇后,母仪天下。
因病失明渴望陪伴
平民出生的窦太后,不同于吕后的狼子野心,她内心更渴望的是平淡的生活,所以在汉文帝想提拔窦漪房失散多年的弟弟窦广国担任丞相一职时,窦皇后直接拒绝了。
但她忘记了,身处帝王之家,平淡的生活犹如镜花水月,一触即破。皇帝的宠爱就更靠不住,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这才是帝王家的常态。
窦皇后因病失明,刚开始的时候汉文帝念及旧情,时不时还会抽空来看看,可拥有佳丽三千的皇帝,怎么可能对一个瞎子长情,汉文帝也不例外。
窦皇后失宠后,汉文帝开始宠幸邯郸的慎夫人和尹姬,尤其对慎夫人的宠爱与之前的窦漪房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不顾尊卑秩序,进餐时直接让慎夫人和窦皇后平起平坐,让本就失明的窦皇后内心更加悲凉。
窦漪房和慎夫人
老公靠不住,那就只能指望兄弟和子女了。但因身居后宫,兄弟不能随便进宫,女儿出嫁后也需要常年呆在公婆家,这个时候的窦皇后最大的依靠就是2个儿子,刘启和刘武了。
可惜天家规矩严格,身为太子的刘启每天都在学习帝王之术和治国之道,根本无暇顾及身在后宫中的母后。即位之后的汉景帝,更是每天忙得脚不着地,同时不管是储君还是皇帝,都必须保持威严,所以刘启不可能如平常百姓家中的儿子一样,和窦太后坐下来闲聊。
而刘武就不一样了,本来做为小儿子就额外受宠一些,又没有皇位的约束,活得就更加洒脱肆意,可以空出大把的时间陪伴母亲,并且在母亲面前撒娇。甚至在刘武受封去封底后,每次回京都会申请多留一段时间来陪陪窦太后。
一个是不苟言笑、相处甚少的大儿子,一个是活泼机灵、常年陪伴的小儿子,两相对比,窦太后更偏爱梁王刘武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窦太后希望梁王登上皇位这件事情,只是顺势提了一嘴,而最大的
推力
反而是汉景帝刘启和梁王刘武本人。
汉景帝刘启的纵容
在汉景帝还未册立太子之时,有一次刘武入宫,景帝酒后胡言说自己离世后将传位给梁王,这可把刘武和窦太后高兴坏了。太后的侄子窦婴却是个没有眼力劲的,明明是件让自己姑妈高兴的事情,他却要反对,说传位给弟弟不合礼法,搞乱了规矩。因为这件事情窦太后从此不喜窦婴并将其在进出宫的名簿上删除,但当皇帝的美梦却还是在梁王心中埋下了种子。
“七国之乱”时,梁王刘武带兵抵抗吴、楚向西前行,帮助周亚夫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此次战乱中,梁国所斩杀俘获的吴、楚军队的数目和朝廷大致一样多。为了奖励梁王刘武立下的大功,汉景帝厚赏了刘武,不仅扩大他的领地,梁王在朝堂上的待遇也大幅提高。无通报可入宫殿,出门有天子旌旗做前导,与汉景帝共坐御辇打猎,毫无尊卑之分。
从这以后,梁王心目中的皇帝梦开始发芽了。
不仅如此,在得到封赏后,刘武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借着汉景帝赏赐的旌旗,大肆张扬,外出排场可与天子媲美。除此之外,刘武喜好招揽四方豪杰,像齐人羊胜、公孙诡、邹阳等人,莫不尽归梁国。人才聚集,兵器当然不可少了,梁国凭借着雄厚的财力,铸造了兵器数十万件,金银珠宝比京师更甚,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梁王想早造反,那真的是分分钟的事情,而且很可能夺位成功。对于如此巨大的威胁,汉景帝刘启只是会之一笑,却从来不当回事,更被说警告梁王了。
汉景帝和梁王刘武
正是因为汉景帝的纵容,梁王想当皇帝的野心与日俱增。
梁王刘武的野心
做为窦太后最宠爱的小儿子,又是汉景帝最亲近的弟弟,可是拥有绝对的争夺皇位的竞争优势。
梁国的实力与日俱增,在汉景帝刘启的纵容下,让刘启觉得自己特别有希望成为皇帝。特别是在汉景帝罢黜太子刘荣后,窦太后当了把强助攻,建议将自己的小儿子刘启立为继承人,这可是让梁王的信心又大大增加。
可惜汉朝的法制明确规定子承父位,那些遵纪守法的大臣们当然会强烈反对窦太后的提议了,为此刘武怨恨上了这些参与议嗣的大臣。为了博主公一笑,羊胜、公孙诡等梁王谋士派人暗中刺杀了袁盎等十多位大臣。
由此可见,梁王刘武的野心是很大的,可是碍于正统,不能将这种野心搬到台面上。
窦太后的偏爱
在汉景帝刚登基时,窦太后应该从来没有想过要让景帝将帝位传给弟弟刘启的想法。
可是人心都是肉长的,既然长子自己提出了这个建议,那就证明这个做法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这也让窦太后萌生了让刘启登上皇位的念头。不管怎么说,孙子肯定没有儿子亲,如果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可以当皇帝,那她肯定乐意。所以才会在侄子窦婴提出反对的时候,窦太后心里很不爽。
而梁王也是通过窦太后的做法,看出窦太后是支持自己当皇帝的。
自从让小儿子也能登上皇位的念头萌发后,窦太后可是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契机。在听到汉景帝废除太子刘荣后,窦太后第一时间提议立小儿子刘武为太子,可见太后对梁王刘武的偏爱无能能及。
也正是因为有窦太后的偏爱,在争夺太子之后失败后,梁王刘武才会那么生气,派人刺杀那些阻挠的大臣们。
不过窦太后虽然偏爱梁王,但其实对于梁王登上皇位这件事件并没有执念,不然也不可能在一次提议被拒后就放弃了。
总结而言,窦太后对梁王刘武的偏爱,一是源于母亲偏爱幼子的传统,二是刘武让窦太后感受到更多的亲情,三是梁王本身也有实力。因为汉景帝刘启的醉话,窦太后萌生了让刘武登上皇位的念头,在合适的时机也将这个念头付诸了心动,提议立刘武为太子,可惜还是没拼过重视礼教的大臣们,最后也就放弃了。
------------------
推荐阅读:
“你不闹,我们或许还可以挽回,你闹试试看?”老公这样威胁原配,原配该怎么办?
现在有些年轻人压力太大,把生命最好的年华都献给了职场,这样是否真的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