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清朝入主中原的奠基者,那么多尔衮为何会放弃皇位?
多尔衮,清朝入主中原的奠基者,那么多尔衮为何会放弃皇位?
-----
网友解答:
-----
如果要选出大清王朝入主中原、一统天下的最大功臣,多尔衮绝对当之无愧,乾隆皇帝更评价其是
“奉世祖入都成一统之业,功劳最著”
。
历史上的多尔衮曾经有过三次机会可以登上最高统治者的宝座,但是每一次他都与之擦肩而过,特别是后两次,多尔衮面对近在咫尺的大清皇位,他都是主动选择了“放弃”,这其中既有实力的因素,同时也有多尔衮的那份顾全大局的责任心。
多尔衮输给皇太极而痛失后金汗位,其中的真相并不是文学影视作品所演绎的那样。
一直以来,不少民间野史以及朝鲜的史料中都有着这样的记载,说努尔哈赤临原本想要将汗位传给多尔衮,只是多尔衮太小,所以由代善摄政。
“九王子(多尔衮)当立而年幼,汝(代善)可摄位,后传于九王。”
只不过,在努尔哈赤去世以后,代善在他两个儿子岳托和萨哈廉的“怂恿”下,背叛了多尔衮,转而拥立皇太极为后金大汗,多尔衮的生母大妃阿巴亥也被“四大贝勒”假借“先汗遗命”,被逼殉葬。
然而, 这样的记载确实是非常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
后金天命七年(1622年),努尔哈赤正式确立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制度,同时也提出在他去世之后,新任后金大汗的选举办法。
“继朕而嗣大位者,毋令强梁有力者为也。以若人为君,惧其尚力自恣,获罪于天也。且一人纵有知识,终不及众人之谋。今命尔八子,为八和硕贝勒,同心谋国,庶几无失。尔八和硕贝勒内,择其能受谏而有德者,嗣朕登大位。”
至于这“八和硕贝勒”的人选问题,一直以来是众说纷纭。
“四大贝勒”,即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肯定位列其中,而至于另外的“四小贝勒”,必然也是旗主或者领旗的贝勒,并且还要是有着一定的军功。
从这个角度来看,多尔衮确实很难入选这“八和硕贝勒”的名单,一方面,此时的多尔衮年纪尚小,没有上过战场,毫无军功可言;另一方面,虽然努尔哈赤已经分给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每人15个牛录,但努尔哈赤也明确表示阿济格是镶黄旗旗主,多铎是正黄旗旗主,所以多尔衮也并不是旗主贝勒。相比之下,济尔哈朗、德格类、岳托、杜度、阿济格等人应该更有资格入选“四小贝勒”。
与此同时,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那就是努尔哈赤还曾表示,在他百年后,将自己剩余的20个牛录的亲兵全部划给多铎,这样一来,多铎便成为了努尔哈赤去世之后实力最强、统领牛录数量最多的八旗旗主。如此来看,努尔哈赤应该更加更爱的是多铎,而并非是多尔衮。
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就在努尔哈赤去世的当天,代善的两个儿子岳托和萨哈廉首先找到代善,劝说其力挺皇太极。
“四贝勒才德冠世,深契先帝圣心,众皆悦服,当速继大位。”
代善也随即表示同意。
“无人允协,谁不赞同。”
就这样,在代善家族的支持下,皇太极登上后金汗位,“四大贝勒”中的其他两人,即阿敏与莽古尔泰也表示了认可。
至于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这三兄弟,在整个皇太极在位期间是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尽心尽力的辅佐皇太极。而皇太极也给予了兄弟三人极高的地位与尊荣,尤其是多尔衮,更是在皇太极改元称帝后,获封为“和硕睿亲王”,成为“四大亲王”之一,可以说丝毫看不出他们之间有着“杀母之仇”与“夺位之恨”。
由此可见,多尔衮无缘后金汗位,完全不能算作为“痛失好局”,或者说遭到了皇太极的“篡位”,因为此时的多尔衮确实没有争夺汗位的资格与实力。
争夺大清皇位实力,多尔衮输在了实力上。
清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去世, 多尔衮与豪格之间随即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
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统领着正蓝旗,并且有着皇太极亲领的两黄旗的支持;而多尔衮这面,也得到了他的两位同父同母的兄弟阿济格和多铎的支持,以及两白旗的全力拥护。从“纸面”实力上来看,双方可谓是势均力敌。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四大亲王”中的另外两位,即统领正红旗与镶红旗的礼亲王代善,与统领镶蓝旗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先后表示应该由豪格继承皇位,这就使得豪格瞬间在这场皇位争夺战之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动。
然而,在看似已然稳操胜券的情况下,豪格却大言不惭的说出了那句让他后悔终生的话:
“我福小德薄,焉能堪当此任。”
于是乎,多尔衮兄弟便借此对豪格展开了反攻,双方重新对峙了起来,不仅如此,宫外的两黄旗和两白旗都在暗中布置,隐隐有了火并的迹象。
于是,在如此危急的时刻,郑亲王济尔哈朗主动提议,让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继承皇位,豪格和多尔衮对此也均无异议。
就这样,年仅5岁的福临登上了皇位,这便是历史上的顺治皇帝。与此同时,经由在场的全体宗室王公推举,由济尔哈朗和多尔衮担任辅政王,共同辅佐年幼的顺治。
多尔衮在这个时候放弃皇位,其实也是有着他的充分考量的。
首先,多尔衮确实在实力上完全没有优势可言。
皇太极登上后金汗位的初期,多尔衮三兄弟统领的两白旗共有65个牛录,远超皇太极手中两黄旗的40个牛录。然而,伴随着皇太极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大力壮大自身的势力,在其去世之前,皇太极统领的两黄旗以及豪格统领的正蓝旗已经坐拥了117个牛录,超过了两白旗的98个牛录,况且代善与济尔哈朗手中也有96个牛录,他们已经明确表示支持皇太极的儿子继承皇位,这就使得多尔衮在实力上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其次,多尔衮这是从顾全大局角度上做出的一种妥协和退让。
在此之前,明清之间刚刚经历了“松锦大战”,明朝的势力被彻底驱逐出了关外地区,与此同时,关内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更加使得大明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这对于清朝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历史机遇。如果因为皇位争夺而引发清朝内讧,无疑会葬送此前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两代帝王的努力与积累。
所以,出于对整个大清王朝的发展与扩张壮大的这份责任心,也使得多尔衮没有选择继续为了皇位争得个你死我活,而是就此扶保顺治登基。
再次,就是多尔衮对于未来长远的规划。
顺治皇帝年纪太小了,根本没有办法主持局面,而他可以凭借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不断扩张自己的实力,打压其他政敌,这样一来,反而是在用“退”的方式,实现自己“进”的目标。从后来历史发展的事实来看,多尔衮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也正是基于以上几点原因,多尔衮最终放弃了皇位的争夺,选择接受郑亲王济尔哈朗的建议,拥立顺治皇帝登基,而他也成为了辅政王。
没有废黜顺治皇帝以自立为帝,多尔衮也有着自己的“苦衷”。
多尔衮自他成为辅政王的第一天起,就在不断排除异己,扩大自己的实力与影响力。
一来,多尔衮极力排挤郑亲王济尔哈朗,最终成功将其踢出辅政王之列,而他自己也开始进行专权摄政。
二来,多尔衮又在不断扶持两白旗的发展,打压其他几个旗,特别是曾经支持过豪格的两黄旗高级将领,多尔衮对其进行了分化瓦解、残酷迫害,索尼、鳌拜等人皆是险些丧命,两黄旗的实力也就此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三来,多尔衮利用一切机会打压豪格,并且在顺治五年(1648年)的时候,将豪格折磨致死,进而吞并了他的正蓝旗。
与此同时,多尔衮还强迫顺治皇帝先后册封自己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以及“皇父摄政王”,其权势与地位已然凌驾于顺治之上。
此时的多尔衮到底有没有废黜顺治皇帝而自立为帝的想法,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即便是他真的有这样的想法和念头,也伴随着顺治六年(1649年)多尔衮的弟弟多铎的去世,而就此彻底打消了。
众所周知,多尔衮一生并没有诞育儿子,只有一个女儿,所以他将所有的期望全部寄托在了从小便与自己关系极为密切的弟弟多铎身上,并且将其视为自己的接班人。然而,多铎因为天花去世,使得多尔衮此前的希望全部落空。
尽管多尔衮还有一个养子,即多铎的儿子多尔博,但是他年龄比顺治还要小,并且在朝堂上没有任何的政治基础,如果选他来做自己的接班人,完全无法应对朝中的变局,更加无法对抗济尔哈朗等人,其结局也是可想而知的。
至于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多尔衮自始至终都没有考虑过他,甚至是阿济格此前几次提出要做“叔辅政王”的要求,都遭到了多尔衮的严正拒绝,因为在多尔衮看来,阿济格就是一介赳赳武夫,由他治理国家,只能将整个大清王朝带向覆亡。
于是,此时的多尔衮主动寻求改善与顺治皇帝的关系,并且已经开始将权力交还给顺治,从而也就此彻底放弃了自立为帝的想法。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初九,多尔衮死于古北口外的喀喇城,顺治皇帝出城五里迎接多尔衮的灵柩,并且追封其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清成宗”,还为其举办了隆重的葬礼。
然而仅仅两个月之后,顺治皇帝便对多尔衮展开了清算,对其是
“削爵、撤庙享、罢宗室、籍财产入宫”,
还将其扒坟掘墓、挫骨扬灰,同时多尔衮的所有党羽也被尽皆清除。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多尔衮才得以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被平反昭雪。
综上所述,多尔衮一生共有过三次有机会染指最高统治权的机会,但每一次均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是在努尔哈赤去世后,多尔衮此时实力非常弱小,甚至完全不具备竞争资格,因而失败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只是这段历史被影视文学作品过分的演绎了,真实的历史情况绝非如此。
第二次是在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痛失大清皇位,实际上也是输在了实力不足上,并且他对于大清王朝的这份责任心,也让他最终没有一争到底,而是非常顾全大局的选择了扶保年幼的顺治皇帝登基。
第三次是在顺治登基之后,多尔衮权倾朝野,成为当时大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如果多尔衮在这个时候真的有废黜顺治、自立为帝的想法,他并不是没有这个能力去实现,只是因为考虑到自己的后继无人,最终也让多尔衮选择了放弃。
-----
网友解答:
-----
皇太极继承汗位后,为了集中权力,多次打击原有的贵族,比如代善、阿敏等人,但对多尔衮整体比较优待,不断地给他加官晋爵。崇德年间,皇太极以天子之尊君临八旗,却在权力达到顶峰时颁布诏书:
“朕素于诸王、贝勒、贝子、公等一切家事俱不预闻——《清太宗实录》”
即承认八旗诸王贝勒对所属人员拥有相对独立的管辖权,不受皇权干涉。这种妥协,由此也带来一个问题,几位大佬尤其是多尔衮的力量可以制衡皇太极的子孙,这就会在权力交接时产生麻烦。
皇位突然空缺,两虎相争
1643年,皇太极突然去世,由于其生前没有预立接班人,以至留下权力真空,统治集团急需一位新的代理人。各大派系加紧活动,“初选”产生两位大热门,一个是豪格,一个是多尔衮,双方互不相让。
多尔衮的优势
一、皇太极之弟,辈分高于豪格,按照游牧民族传统的兄终弟及制,他很有竞争优势;
二、兄弟支持。多尔衮兄弟三人,掌握两白旗,一共是六十五个牛录。在所有参与皇位继承人讨论的七人中,多尔衮已经拿到三票。
豪格的优势
一、皇太极的长子,如果按照父死子继原则,他优势明显;
二、他有三个旗的“支持”,即两黄加正蓝。
两方争执不下时,诸王及两黄旗大臣各怀鬼胎,最后福临捡了便宜
1643年八月十四日,十九位宗室成员济济一堂,由代善领衔,四理政王紧随其后,然而真正能参与皇位讨论的,仅七人而已。
代善表态支持豪格,他并不是对豪格有好感,而是对多尔衮不满,当年多尔衮参与过对两红旗的打击;
济尔哈朗受皇太极之恩,因而主张立皇子;
阿达礼是代善的孙子,看爷爷表态了,他没发话。
此时的豪格,比多尔衮、多铎、阿济格兄弟三人,牌面上似乎优势。但他表示了一下谦虚,说了几句自己何德何能、才疏学浅之类的话。多铎见状,趁机切入,你豪格既然已经承认才疏学浅,就不应该当皇帝了。
豪格很生气,坐在一旁不说话。这时,鳌拜、索尼等两皇旗将领“设兵护门”,甚至对诸王宗室成员“佩剑而前”,要求“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也”,以阻挡多尔衮上位,并扬言道:
“吾食于帝,衣于帝,养育之恩与天同大,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沈阳状启》”
但两黄旗没有明确表示拥戴哪位皇子,留下了回旋的余地。
两黄旗的强硬态度,导致各方剑拔弩张,阿济格、代善相继退场,会议濒临流产。多尔衮在最后关头提出立福临为帝、自己与济尔哈朗辅政的方案。几乎绝望的八旗诸王以及两黄旗将领如释重负,没有就辅政二王问题进行任何讨价还价,就一致通过。
争夺皇位的两位热门人选都有明显劣势,福临的继位是八旗诸王势均力敌的产物
豪格的劣势,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真正的支持者少。代善的支持力度并不十分坚决;济尔哈朗支持皇子,态度暧昧。
二、两皇旗的目的不纯。两黄旗与皇权捆绑一起,与其他旗矛盾很大。清朝前期,在具有家族性质的八旗制度中,各旗成员与本主的联系远胜于对皇帝的关系。
一旦其他旗主上位,两黄旗利益势必受损。这就决定了两皇旗大臣不愿立即改变自己的隶属关系,而投入其他旗主。他们支持豪格,实际上是保护自己。但皇太极其他儿子继位,同样可以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他们也愿意接受。
三、军事、政治才干方面,豪格不及多尔衮。豪格之前有皇太极撑腰,路走得比较平坦,大风大浪经历比较少;打仗比较多,但很多战役都是挂名,立大功的还是多尔衮。
豪格一看,自己当不了皇帝,多尔衮也当不了,反正当皇帝的是自己亲弟弟,因此也就同意了。
多尔衮的短板与心机
一、兵力没有绝对优势。多尔衮的兵力只比豪格多几个牛录,即使他打赢了,也会损失惨重,没准最后还会便宜代善和济尔哈朗。
二、以退为进,为自己争取一个摄政王的职位。将来慢慢除掉豪格,再通过建功立业,皇位还可以抢回来。
三、以大局为重。满清如果为了皇位继承人而内讧,占便宜的是明朝,定鼎中原的小目标也会遥不可及。
拥戴福临继位,多尔衮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权势,而且可以维持整个满清的团结,甚至还能巩固满蒙联盟。
秋媚说:福临的皇位,偶然性中带有必然。多尔衮与豪格谁也不服谁,两人鹬蚌相争,才有了福临的继位。也只有福临继位,才能让八旗诸王接受。
-----
网友解答:
-----
顺治皇帝即位,是几种势力妥协折衷的结果,任何一方都没有压倒性优势。
皇太极死后的第五天,即崇德八年(1643)八月十四日,诸王贝勒决定举行会议,共同议立嗣君。
多尔衮早早就来到三官庙,和内大臣索尼议论谁可作嗣君。索尼明知多尔衮做皇帝心切,但他也知道是皇太极一手提拔了他,他不能辜负先帝厚望。
因此,他当着多尔衮的面,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意见:“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也。”
多尔衮从索尼的坚决态度看出两黄旗早有准备,索尼的意见决不只是他个人的意见。而当多尔衮来到召开会议的崇政殿时,多尔衮发现,两黄旗的护军已经严密地包围了崇政殿。
上图崇政殿
会议一开始,气氛就十分紧张,双方大有剑拔弩张之势。索尼和鳌拜首先迫不及待地提出要立皇子。多尔衮则严厉喝退二人,因为诸王贝勒尚未发言。
这时,阿济格和多铎又迫不及待地出来劝多尔衮即位为帝。双方一下子把底牌都亮了出来。
上图多尔衮
多尔衮知道大门外两黄旗护卫正包围着崇政殿,自己稍有不慎,流血格斗场面就会出现。
多尔衮犹豫不决,对阿济格和多铎的要求没有立即答应。急不可耐的多铎沉不住气,高声说:“如不同意,应该立我为皇帝,我的名字在太祖的遗诏中已经提到。”多尔衮深知,无论从那方面来说,帝位还轮不到多铎来坐,于是反驳说:“肃亲王的名字也是太祖遗诏中提到的,不只是有你的名字。”言外之意是说你不能以太祖遗诏为条件,肃亲王豪格也不能。实际也表明多尔衮也不同意豪格为帝。多铎于是又提出.“不立我,论长,当立礼亲王(指代善)。”
上图代善
多铎抬出代善,目的在于排斥豪格为帝的可能性,因为既然他们兄弟俩不能为帝,那么也不能让豪格即帝位。
老成持重的代善一直想回避矛盾。自己已年过花甲,早没有当皇帝这份想头了,何况面对的是这种激烈争夺的气氛,所以一直-言未发。既然多铎点到自己,他不得不表明自己的态度。他说:“
睿亲王如应允,当然是国家之福,否则,豪格是帝之长子,当承大统。至于我,年老体衰,难得胜任。
”
像十七前,他带头拥立皇太极时所起的关键性作用一样,代善的这一态度,又对这次皇位的确定起了决定性作用。
代善的第一句话“睿亲王如应允,当然是国家之福”,是想美誉多尔衮一下,给多尔衮一个台阶下,而前提是多尔衮没有应允。第二句话“否则,应立皇子”,是他经过深思熟虑的意见。而第三句则表明他的高姿态。正因为他高姿态,所以说出的话更有份量。
上图顺治皇帝
多尔衮一看自己和豪格都不会得到一致拥护,于是,他提出一个折中方案,即立皇太极第九子6岁的福临为帝,由济尔哈朗和他自己辅政,多尔衮这一折中方案既堵住了两黄旗要立皇子的口,和代善的意见也一致。
对两黄旗的大臣来说,只要由皇子即位,就可保住两黄旗的优势地位,况且又有支持他们的济尔哈朗辅政,所以是可以接受的。对多尔衮来说,尽管当不了皇帝,但掌握辅政大权,名义是6岁的福临做皇帝,但实际的朝中大权却可掌握在自己手中。
多尔衮的折衷方案被通过了,之后几天虽然出现了短暂的混乱,但局势得到了控制。八月二十五日,举行登基典礼,6岁的福临即皇帝位,年号顺治。
-----
网友解答:
-----
在第二代领导人皇太极的带领下,刚刚建国的大清,就像飞速前行的列车,以势不可挡之势朝着目标努力奋进着。然而,52岁的皇太极的突然驾崩,使得大清这列“列车”不得不来个“急刹车”,爱新觉罗家族的人们,又一次骚动不安起来。
多尔衮不会忘记,父汗驾崩母亲殉葬之时,内心痛苦犹如刀弯,他与幼弟多铎抱头痛哭的情景。那时多尔衮只有15岁,他只是一个少年,他没有能量去阻止长兄们的行为,更无法改变父汗的遗愿。
如今,多尔衮已经32岁了,已经从一位凭靠着父汗和母妃关照着的少年,成长为独当一面,为后金和大清立下汗马功劳的头号功臣,他已经具备了改变自己、整个家族乃至整个中国命运的巨大能量了。
其实,多尔衮这些年能够迅速成长,不得不感谢皇太极对他的关照和栽培。
从哲哲(皇太极的皇后)的关爱有加地抚养,到16岁被赐予“墨尔跟戴青”的美誉,再到天聪五年(1631年),不足20岁就掌管吏部,最后到崇德元年(1636年),24岁被赐封为“和硕睿亲王”,位列八大王之第三,仅次于和硕礼亲王代善和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这一系列的荣誉,见证了多尔衮的功绩,也说明了皇兄皇太极对于自己的肯定。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1.28—1643.09.21),即清太宗
而今皇太极的突然驾崩,并且皇兄生前没有指定继承之人,根据“大贝勒共同议政”的祖制,皇位必定是由各位亲王推选而出,多尔衮盘算着自己的胜算,他不想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众所周知,多尔衮最终没能够如愿以偿的成为皇帝,而是让当时年仅六岁的皇太极第九子福临“捡了个大便宜”,承袭帝位,年号顺治。
关于这次皇位推选的历史事件,在历史大学堂很多的优秀文篇中都有叙述,相信很多读者都有所了解,所以我们换个方式,通过探讨问题的方式和读者朋友们共同回顾一下那段历史,我总结了四个问题,如下:
多尔衮的优势究竟有多大,是否足够支撑其称帝?
豪格没有称帝的主要原因在哪里,是其优势不足还是什么原因?
福临是否真的与皇位“不相干”,仅是靠“捡便宜”或好运气当上的皇帝吗?
多尔衮为什么提名济尔哈朗与自己一起摄政?
让我们带着以上的问题,来回顾一下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
在分析上述问题之前,我要向介绍一下参加选举大会的人员名单,他们是:
礼亲王代善,太祖努尔哈赤次子,论资历无出其右,但年事已高,无心挣位
郑亲王济尔哈朗,太祖努尔哈赤之侄,舒尔哈齐第六子,太宗皇太极之嫡系
睿亲王多尔衮,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大清政治新星,皇位有力争夺者
肃亲王豪格,太宗皇太极长子,并功勋卓著,皇位主要争夺者
豫亲王多铎,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多尔衮同母弟,多尔衮之嫡系
武英郡王阿济格,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多尔衮同母兄,多尔衮支持者
从这份名单来看,多尔衮很有优势,六个人中,算上自己有半数人支持,似乎前景比较乐观,但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八旗蒙古是清朝八旗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我们先来看看多尔衮到底有多大能量。
我们都知道,满清发展到这个阶段,主要的政体制度是“八旗制度”,虽然皇太极已经建立了蒙八旗和汉八旗,但是主要还是以满八旗为主,那么这些满八旗的高级首领们是有兵有权,对于当时的满清政权之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当时,多尔衮同母所出的两兄弟是他的忠实支持者,他们三兄弟主要领导的是两白旗(正白旗和镶白旗),所以这两旗的兄弟们都力挺多尔衮,那他们力挺多尔衮会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就是一旦多尔衮当上皇帝,两白旗很可能变成“上旗”(被皇帝直接领导的“旗”称为“上旗”),其待遇和地位将有很大提高。
有地位提高的就会有地位下落的,如果现在的两白旗成为“上旗”,那么直接影响的就是现在的两黄旗,那么可想而知,现在两黄旗是极力反对多尔衮。那么两黄旗的选择是什么呢?那就是力挺皇太极儿子,因为皇子是隶属于两黄旗,这样就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待遇,所以他们极力支持豪格上位。
实际上两黄旗势力确实在两白旗之上,两黄旗自从太宗皇太极时代就得到了迅速发展,皇太极将很多大功臣都编入了两黄旗阵营,为己所用,这其中就包括索尼、遏必隆和鳌拜等人。这些人现在成了两黄旗的代表人物,这位人立场很坚定——必须由皇子继承。他们甚至敢于以身试法,如果不是皇子继位,他们就要血洗会场。
一场内部政变的危机正在暗流涌动,这一点每一位参加选举的王爷都清楚,所以豪格看似势单,其实他背后的能力极大。而代善正是出于维稳之考虑,已经倾向豪格,而老谋深算的济尔哈朗也已经悄悄地站到了豪格这一边了。
所以,其实多尔衮真的没有绝对优势,最多只能算是略胜一筹。
▲八旗蒙古是清朝八旗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豪格为什么没能够称帝?
豪格这个人其实能力很一般,当然能征善战自然不在话下,但是文化水平以及处世能力就有所欠缺了,这也是皇太极总觉得自己的长子不是当大哥的料之主要原因。并且豪格干了一件一直被人诟病的事儿,那就是亲手斩杀了自己的妻子。被他斩杀的妻子乃是他的姑姑莽古济之女,也就是他的表妹,原因就是因为莽古济支持莽古尔泰(此二人乃一母所出)造反,豪格为了与此事撇清关系,便亲手斩杀了妻子,其实他的妻子根本没有参与造反之事,至少没有证据。
而皇太极对豪格的这一行为,没有太大的反映,没有公开表彰,也没有当年指责,仅是将从莽古尔泰抄来的财物多分给了豪格一些。这件事还是对豪格影响很大的,不但被族人诟病,而且皇太极的态度让豪格有了很大的心理压力,逐渐失去自信。
这也正是当代善顶着压力首先公开举荐豪格的时候,豪格却说了句:“薄德少福,不堪此任。”这话一出,多铎率先“蹦出来”说:“你还就是薄德少福,你自己都承认了不堪此任,那你正好就别干了,我看你也不行!”这一下子等于给了豪格当头一棒,这让其他想要举荐豪格的人没办法再为豪格说话了。
事后多铎跟豪格说:“郑亲王济尔哈朗本来想推举你继位,但是你的退让和不自信,使你失去了这次机会。”这句话虽有讽刺、挖苦之意,但是事实也确是如此。
所以豪格的失败主要是自己性格上的软弱与个人的能力的欠缺,关键时刻的那一句“薄德少福”正是他不自信自己有能力担此重任的表现,或者说他想学其父皇太极“谦虚退让”一番,只是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人气较其皇阿玛相差十万八千里,结果是弄巧成拙。其实话说回来,豪格确实不是担当创业之君的料,他没能够上位恰恰是大清王朝的福气。
▲爱新觉罗·豪格(1609年—1648年),清太宗皇太极之长子
豪格虽然希望渺茫,并不意味着多尔衮就一定能继位,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多尔衮率先提出推举皇太极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继位,即顺治皇帝。看似局外之人的小娃娃,怎么就选择了他呢?
由于两黄旗元老们的誓死坚持,加之礼亲王代善和郑亲王济尔哈朗的政治倾向,倘若多尔衮强行继位,这势必完成大清内部的分裂,这样无异于自取灭亡,作为政治家的多尔衮心里是明镜一般。当年太宗皇太极承袭汗位之时,是众贝勒一致同意,女真贵胄一致推举的,尽管皇太极再三推辞,还是被众人“抬”上高位的,显然多尔衮自知自己没有这样的“群众基础”(豪格就没有这样的自知之明)。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立皇子但不立成年之原则,所以福临就已经成为了候选人之一了。
所以在皇位推选局势僵持的情况下,多尔衮提出:
“既然我当皇帝你们不同意,豪格又说他自己德薄少福不堪此任,如此我推举福临继位,由郑亲王济尔哈朗和我摄政。”
多尔衮的这个提议被一致通过。
应该说,多尔衮的这一做法是十分英明和难得的。英明的是他巧妙地化解了一场内部危机,即满足了两黄旗元老们的愿望,也达到了自己和两白旗掌管大权的目的,所以各方势力都得息事宁人,尊重和执行这个提议。难得的是多尔衮能够以大局为重,主动放弃皇位,要知道这是多尔衮第二次错过“一把手”的机会,这对于一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而言,确实难为他了。
▲紫禁城
济尔哈朗为什么会被多尔衮提名摄政呢?
这里还有一个人物是必要提一下的,那就是同多尔衮一同摄政的济尔哈朗,依照当时的地位以及多尔衮提名,济尔哈朗位置是在多尔衮之前为第一摄政王,济尔哈朗为什么会被多尔衮提名摄政呢?
我认为多尔衮提名济尔哈朗主要是利用济尔哈朗的特殊身份,济尔哈朗身份的特殊之处有两点∶
1. 济尔哈朗是皇太极的嫡系,让他摄政可以堵住政敌们的嘴;
2. 济尔哈朗是舒尔哈齐的儿子,努尔哈赤之侄,血统关系济尔哈朗无缘皇位,加之济尔哈朗虽然深居高位,但是根基比起其他亲王还是要浅薄,便于多尔衮将来将其踢开。
事实也就是没过多久,多尔衮便将济尔哈朗排挤掉,甚至一度嫁祸于济尔哈朗,并罢黜亲王爵位而降为郡王,可以说济尔哈朗根本不是多尔衮的对手。
不管怎么说,这场事关大清危机的皇位推选事件,最终以多尔衮的主动让贤而得以和平解决,这就为将来与大明之争并最终问鼎中原而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为大清实际意义上的第三代领导人,多尔衮确实充分展现出过人的领导才能,他智慧过人善于揣摩对手的心态,并且善于把握时机,总是以最小的代价征服对手。
▲山海关旧照
山海关——号称为“天下第一关”,一直以来都是大清军队无法逾越的关口,大明王朝的五万关宁铁骑一直镇守在此,甚至于李自成攻破京都,崇祯皇帝都没肯将其召回保卫畿辅,可见山海关之重要,关宁铁骑之重要。
吴三桂——关宁铁骑的首席指挥官,在其人生重大“十字路口”,选择了对抗李自成,为其父、为崇祯皇帝,更为爱妾陈圆圆“报仇雪耻”。闯王李自成亲率23万大军讨伐吴三桂,显然关宁铁骑无论如何勇猛也难敌23万农民军,无奈之下吴三桂企降于多尔衮。
多尔衮充分利用吴三桂急于为父报仇,一雪夺妻之耻的心态,以关宁铁骑为前锋冲杀农民军,自己则指挥大清军队坐收渔利。就在吴三桂和李自成火拼而僵持之时,多尔衮挥军进关,一举大败李自成。多尔衮于军前责令吴三桂及其铁骑兵削发,并册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可以说,大清基本上是在不费兵卒突破山海关,这对大清王朝问鼎中原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一战,这是大清王朝的又一个里程碑。
兵败如山倒的李自成,仓惶逃到北京,在北京做了简短的称帝登基仪式后,便匆忙地逃离北京城,临走时还不忘给紫禁城放把火,导致紫禁城部分建筑受损。最终在吴三桂以及满清军队的追击下兵败身亡(据说被湖北农民误杀)。
占领北京城的多尔衮,开始着手稳定北京城的混乱局面,主要是笼络汉人,主要是明朝官员们的人心,他主要推行了三项政策:
1. 以大行皇帝规格为崇祯帝发丧,给予死去崇祯皇帝表面上最大的尊重
2. 暂停汉人剃发,“承诺”大明朝官员继续在新朝留任且职务不变
3. 昭告天下,优待朱氏后人,只要朱氏后人能够主动“投诚”,封爵赐钱绝对优待。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
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以上三条承诺,多尔衮实际上只完全履行了第一条;第二条充其量算是履行了一半,因为不剃发别说当官了,脑袋都保不住;至于第三条,那就是赤裸裸的欺骗,多尔衮对付朱氏后人就是赶尽杀绝,他所承诺的封爵赐钱不过是为了引诱朱氏后人而已,多尔衮真正的目的就是将朱氏后人赶尽杀绝。
稳定住北京局势的多尔衮,便着手准备迎接顺治皇帝进京,大清朝定都北京事宜。公元1644年,顺治皇帝从盛京移驾北京,多尔衮统领诸王、贝勒到通州接驾,恭迎顺治皇帝入住紫禁城,大清王朝正式入住中原,定都北京。
从太祖努尔哈赤到太宗皇太极,再到少年顺治皇帝,这只关外白山黑水之间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政权,经过三代人的努力,终于得以如愿入主中原。应该说,作为大清王朝的实际意义上的第三代领导人,多尔衮确实是居功至伟。
历史大学堂 出品 文:王金百
-----
网友解答:
-----
对清朝历史稍微有点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大清王朝之所以能够顺利入主中原,并最终统一天下,多尔衮居功至伟。顺治帝封其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乾隆皇帝对其评价曰:“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后世众多历史学家也称其为“无冕之王”。但就算借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称帝?原因很简单
其一、实力不够,没有获得其它旗主支持。自从努尔哈赤起兵以来,便以“旗”作为基本的政治军事单位,共分八旗,每旗设有旗主统领,且相互制约。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他的兄弟阿济格、多铎能够掌控在手的只有正白旗、镶白旗,其余六旗则掌握在其政敌或者皇太极朝老臣们手中,他们拥戴的是“先皇之子”。在崇德殿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那天,多尔衮试探性地询问两黄旗领袖之一索尼对新皇人选的意见,索尼直截了当地说:“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多尔衮很不高兴。见到崇德殿周围均为全副武装的两黄旗(皇太极旧部)士兵时,多尔衮明白了索尼的意思,立先皇之子是两黄旗的底线,否则不惜血战一场。
其二、皇长子豪格与其势均力敌,互不相让。皇太极死后,大清最能征善战的将领除了多尔衮就是皇长子豪格了,讨蒙古、降朝鲜、攻明朝,入关后击败张献忠,战功赫赫。多尔衮若是想继位,豪格这一关很难绕过,甚至可以说是绕不过,因为两者都有角逐皇位的实力和野心,而且势均力敌。议事会上,阿济格、多铎坚决拥戴多尔衮,见局势不妙后立马提议拥戴代善(努尔哈赤长子),代善不想参和此事,便以年老体衰为由婉拒。豪格见此情景,便以“难当大任”为由离开座位,以退席来威胁多尔衮。两黄旗大臣立马按剑上前,纷纷表示“不立先帝之子,宁可以死追随”,多尔衮见此阵势,立马提议要立皇九子福临(顺治帝),紧张事态才得以缓解,否则八旗内部必将立刻火拼。
其三、清兵入关后,局势不允许。1644年4月,多尔衮联合吴三桂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大军,然后挥师中原,定鼎燕京,不久顺治帝迁都北京,祭祀天地,表明继承明朝正统。1648年3月,多尔衮便以隐瞒部将冒功、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将豪格逮捕入狱,同年四月死于狱中。豪格死后,多尔衮顺便兼并了他的正蓝旗,从此便一家独大,权势熏天,但是依然不敢称帝。当时清朝能够控制的地方很少,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在南明朝廷和各路农民军手中,而且各地反对“剃发令”的斗争如火如荼。如果此时多尔衮冒然称帝,就算能摆平内斗,也会元气大伤,从而给反清武装壮大的机会,甚至将满清赶出中原。
其四、没有子嗣,不愿为他人做嫁衣。多尔衮虽然能征善战,足智多谋,号称“无冕之王”,但他也有遗憾之处,即是没有子嗣,准确的说是没有亲生儿子。多尔衮一生共有10位福晋,但只生下一个女儿,后来因自身病重,便再也没有添上一子一女了,所以他只能从弟弟多铎处过继一子。当然,多尔衮还年轻,毕竟死时才38岁,所以他一直都希望有个亲生儿子,以便继承自己的事业,可惜直到他暴毙于喀喇城时都没能实现这愿望。所以,就算他能够战胜所有竞争对手并继承大统,百年之后,皇位依然传入其他脉系,可谓是为他人做嫁衣了!
-----
网友解答:
-----
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嫡出,生母为清太祖的继室大妃(继妻)乌拉那拉氏。在清太祖一众皇子中,出身可以与多尔衮一较高下者,除了他的同胞兄弟阿济格、多铎,就只有清太宗皇太极、褚英、代善、莽古尔泰了。
崇德八年清太宗去世时,褚英和莽古尔泰已故、阿济格和多铎兄弟唯多尔衮马首是瞻,彼时出身能够与多尔衮一拼的实际上只有代善和清太宗的嫡长子豪格。经过清太宗多年的刻意限制、打压和分化,代善原本两红旗的相对优势已经荡然无存(被儿孙分走去不少,儿孙又各怀鬼胎、各自站队),加之年纪渐长,代善对于皇位已经没有太大兴趣,他更关心的是自身的实际利益。因为清太宗去世比较突然,并没有明确指定皇位继承人,彼时清王朝出身最高的一对叔侄多尔衮和豪格拉开了“皇位争夺战”的序幕。
双方力量对比
经过清太宗在位期间的政治斗争和旗份置换,到清太宗去世时,八旗的力量对比大致是:清太宗亲掌两黄旗(实际无主)、一母同胞的多尔衮三兄弟掌两白旗、代善祖孙三代掌两红旗、豪格掌正蓝旗、小宗旁支济尔哈朗(庄亲王舒尔哈齐子、清太祖亲侄)掌镶蓝旗。按理说,多尔衮三兄弟手握两旗,豪格却只有正蓝旗,多尔衮兄弟拥有绝对优势才对。那么,豪格凭什么和多尔衮争呢?两黄旗!
因为两黄旗归清太宗亲掌,在清太宗去世之后,两黄旗虽然暂时无主,但两黄旗下将领反对多尔衮即位,虽然没有公开支持豪格,但私下里与豪格打得火热的将领不在少数。在他们看来,豪格再不济也是主子的亲儿子,他当皇帝总比多尔衮当皇帝对自己更为有利。如此一来,就算豪格赢得一半两黄旗将领的支持,也可以形成与多尔衮三兄弟势均力敌之势,这还不包括骑墙观望的代善祖孙三代和济尔哈朗将来的下注!很显然,多尔衮三兄弟并不占据绝对优势。
与此同时,代善为了“保持中立”、待价而沽,甚至不惜杀掉了自己公开支持多尔衮的一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为的就是避免自己过早卷入皇位之争,失去主动权。因为父兄的遭遇,济尔哈朗更是谨慎异常,生怕站错队、重蹈父兄的覆辙,因而也采取了骑墙观望的态度,没有公开表态。
帮倒忙的两黄旗将领
就在豪格与多尔衮僵持不下之际,本来作为豪格“潜在实力”的两黄旗将领索尼、鳌拜等人公开提出了“立皇子”的诉求。此举原本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反对多尔衮继承皇位!对于豪格而言,这原本是利好,等于是将两黄旗纳入了自己麾下。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直在待价而沽的代善看到了机会!见两黄旗将领提出了“立皇子”的诉求,代善随即表示“拥护”。但是,代善却提出了另外的设想,那就是跳过豪格,选择清太祖的其他皇子继承皇位!对于代善而言,无论多尔衮还是豪格当皇帝,对自己都不是什么好消息,只有选择一位缺乏自身实力的皇帝对自己才最为有利。在孝端文皇后和孝庄文皇后的“操作”下,代善迅速倒向了清太宗的皇九子福临,即后来的清世祖。代善此举一出,两黄旗将领竟无言以对,只得接受既成事实,其中部分人也不便再暗中支持豪格。毕竟“立皇子”是他们最先提出的,总不能出尔反尔吧?济尔哈朗见形势一边倒,也跟着暗中站队、倒向了皇九子福临。
原本势均力敌的多尔衮和豪格瞬间变为了“弱势群体”,福临坐拥五旗支持,无论多尔衮还是豪格,如果想要上位,只能通过武力解决,而且绝无必胜的把握!相反,失败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如此一来,不仅刚刚强盛起来的清王朝将要陷入内讧,一统天下恐怕也将变得遥遥无期。不得不说,清初的“王爷”们格局还是非常大的,并不完全是为了自身的私利!最终,多尔衮与豪格选择了妥协,皇九子福临成为了新皇帝,改元顺治。但多尔衮三兄弟手里毕竟握着两白旗,相对于任何单独一方都拥有一定优势,其力量不容小觑。在妥协之后,多方达成共识,多尔衮以虚位换实权,成为了“太上皇”!呃……不……人家那叫摄政王。
因此,多尔衮并不是主动放弃了皇位,而是因为力量对比发生剧变,多尔衮手中的两白旗不再占据优势,这才不得已作出了妥协,放弃了对皇位的诉求以换取摄政王的实权。
在成为摄政王之后,多尔衮利用手中的权力对多方大打出手,搞掉了豪格、逼退了代善、架空了济尔哈朗……最终成为了清王朝没有名分的真“太上皇”——皇父摄政王。那么,权倾天下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为什么没有自己当皇帝呢?这对于多尔衮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不是吗?
代善、济尔哈朗等人的实力还在
多尔衮虽然逼退了代善、架空了济尔哈朗,但是彼时代善小家族对于两红旗的控制力还在,济尔哈朗的实力也没有遭到彻底的打击。虽然处于弱势,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多尔衮想要称帝,无论如何也是绕不开这两位哥哥的。很显然,代善、济尔哈朗,包括不少拥有旗份的入八分宗室王公并不希望多尔衮来当这个皇帝,他们只想维持现状,多尔衮称帝的阻力其实还是挺大的!
摄政王的权力无限接近皇权
多尔衮担任摄政王期间,清世祖和孝庄文皇后为了保住自身的地位、稳多尔衮,对多尔衮几乎到了无限纵容的地步,并没有掣肘多尔衮的权力。包括清世祖本人,也并没有和多尔衮发生过什么正面冲突,基本维持了一种微妙的“友好”状态。对于彼时的多尔衮而言,除了一个皇帝的虚名,他俨然就是清王朝的皇帝了。
多尔衮无子,称帝的愿望并不迫
多尔衮妻妾众多,而且多尔衮本人也有生育能力。但是,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多尔衮直到去世,只生下了一个女儿,连一个儿子都没有!后来承袭多尔衮睿亲王爵位的所谓“儿子”多尔博,其实是多尔衮胞弟多铎的亲生儿子,虽然过继给了多尔衮为嗣子,但实际上他只是多尔衮的侄子。对于多尔衮而言,多尔博与清世祖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亲侄子,只不过一个是同母弟弟的儿子、一个是异母哥哥的儿子,但侄子本身与自己并没有太多亲疏远近。
换言之,就算多尔衮当了皇帝,将来皇位也只能传给侄子,而当下坐在龙椅上的同样是侄子!为一个侄子搞掉另一个侄子,对于多尔衮而言缺乏现实诱惑,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这或许就是多尔衮没有取清世祖而代之的原因所在吧,如果他有亲生儿子,恐怕未见的还会那么淡定!
多尔衮还年轻,不急于一时
顺治七年,多尔衮在古北口狩猎时不甚坠马,不治身亡,年仅虚三十九岁。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多尔衮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因为坠马身亡!彼时的多尔衮还年轻,并不急于一时,他有大把时间等自己的亲生儿子出生。到时候再废掉清世祖,也只是操作层面的问题而已……
更重要的是,彼时清王朝虽然已经入关,却还没有真正一统天下!南明小朝廷还占据着半壁江山,各地的割据势力也没有被彻底铲除。皇帝的虚名与一统江山想比,对于多尔衮显然是没有诱惑力的,他更想要的是一统江山!为了一个皇帝的虚名引发内讧,而失去一统江山的最佳时机,当了皇帝又如何呢?而且,彼时一统江山对于多尔衮而言是有期待的,只是时间问题,他大可以等江山一统、亲生儿子出生之后再去图那个皇帝的虚名,不是吗?毕竟彼时的多尔衮才三十多岁!完全没有必要急于一时。
-----
网友解答:
-----
多尔衮没有继皇帝位这事其实在入关前就已经定了,他不是不想当这个皇帝,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皇太极的旧部不答应,不然他早就坐在那紫禁城金殿的龙椅之上了。入关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咱下面慢慢道来。
1643年9月21日的晚上10点左右,52岁的皇太极突然猝死于沈阳故宫的清宁宫南炕之上,等下人发现他后,基本已经凉凉了,由于死的太仓促,他也没有留下关于传位的遗嘱或者诏书,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下面的统领八旗的八万全都麻了爪,都不知如何是好,但人人都想着自己做这个宝座。
当时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历史人物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个人便是人所周知的“鳌拜”,没错就是韦小宝电视剧中康熙皇帝和摔跤小伙伴们抓的那个鳌拜。此人是皇太极的死忠粉,当时能有能力接任的只有二人,一个是皇太极之长子豪格,一个是皇太极之弟多尔衮,鳌拜的态度坚决站在皇太极之子一边,但是多尔衮死活不同意豪格继位,他和鳌拜等人几乎兵戎相见,争持不下,形势极严峻。后来多尔衮退了一步,声称自己不当也不能让豪格得逞,他提出让皇太极的小儿子福临当皇帝,自己做辅政大臣。这一折中方案最终被大家接受,这便是多尔衮便没有做成这个皇帝的始末了。
题外话,福临就是孝庄的儿子,野史上都说多尔衮之所以让她儿子做皇帝,是因为此二人有一腿。
-----
网友解答:
-----
清宫剧已经弥漫了我们的生活,这些经过艺术改造的历史故事为了迎合观众改动很大。所以我们不能以电视剧来了解历史,我们看电视只能是娱乐。
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弟,皇太极统一各部落以后制定了八旗制度,八旗制度不仅是军事制度也是一种内部行政管理制度。我们可以将他粗糙的理解为八支军队八个势力。
在入主中原的过程中皇太极突然死亡,没有指定继承者。
这时候多尔衮并不是皇位最有力的竞争者,最有力的竞争者是皇长子豪格。他是正蓝旗人又是皇长子所以他得到了正蓝旗、襄蓝旗、正黄旗、襄黄旗的支持。多尔衮主要是两白旗支持,同时其他部队中也有一些支持他的人员。
在竞争过程中,多尔衮意识到自己没有能力说服或者战胜其他部队。所以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一个孩子(福临)作为皇帝的继承者。自己和孝庄达成某种协议,此后排除异己将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一个需要排除的就是豪格,所以豪格及其支持者很快就被清除。
电视剧中说,多尔衮因为和大玉儿(孝庄)的爱情故事所以放弃了皇位。从此一心一意辅佐福临坐稳皇位。
观众更愿意看到是多尔衮对孝庄的痴情,孝庄对儿子福临的爱。我们通过这些故事相信了他们,甚至我们怀疑福临是不是孝庄和多尔衮通奸所生……
以上皆为猜测没有任何根据。
既然是猜测我们不防再猜测一下。满族本来就有老公去世嫁给弟弟的传统,那么是否可以猜测孝庄确实与多尔衮存在有
超友谊关系
。
只是这种行为是被中原汉族所不耻的,所以没有公之于众。
如果说孝庄用什么手段使的后来的多尔衮没有谋朝串位,那么爱情和身体就是孝庄唯一的资本;再加上多尔衮生育能力有问题,女人很多却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
小编大胆猜测:后来多尔衮拥有了所有的权利确实可以自己做皇帝,可是这时候心爱的女人(孝庄)一边可怜的看着自己;亲爱的侄子(福临)可爱的叫着父亲。再加上自己没有儿子继承皇位,所以他认为自己拥有了一切何必在乎皇位这个虚名……
-----
网友解答:
-----
公元1643年9月21日,清初杰出政治家—清太宗皇太极突然崩猝于沈阳故宫,皇太极突然去世未指定皇位继承人,他的长子豪格集团和十四弟多尔衮集团为争夺皇位剑拔弩张,势同水火,互不退让。
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实质是个奴隶制政权,部落的首领不是父子相传,根据“大贝勒共同议政”的祖制,皇位必定是由各位亲王推选而出,只要是有能力的爱新觉罗氏都有权继承而并非是皇子。
皇长子、肃亲王豪格已34岁,子凭母贵、豪格
初封为贝勒,后晋封为和硕贝勒,再晋封为和硕肃亲王。他从小跟随皇太极南征北战,勇猛彪悍,战功赫赫。他除亲率的正蓝旗势力,还得到了皇太极生前亲率的两黄旗大臣和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的支持。
多尔衮为皇太极的十四弟,随皇太级南征北战,战绩蜚然,富有理政经验,威望极高,24岁被赐封为“和硕睿亲王”,位列八大王之第三,仅次于和硕礼亲王代善和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是皇太极颇为倚重的"肱股之臣"。
满清发展到此时是以满八旗为主,其中代善统领两红旗,济尔哈朗统领两蓝旗,多尔衮统领两白旗,豪格统领两黄旗,这些满八旗的高级首领们是有兵有权,对于满清政权之影响不容忽视。哪旗代表人物成为皇帝,其所统领的旗就很可能变成“上旗”(被皇帝直接领导的“旗”称为“上旗”),其待遇和地位将有很大提高。此消彼长,所以各旗的支持者都势在必得。
皇子隶属于两黄旗,其代表索尼、遏必隆和鳌拜等人立场很坚定——必须由皇子继承,如果不是皇子继位,他们就要血洗会场。豪格和福临都是皇太极的儿子,都是人选,但毫格错斩杀妻子被人诟病。当代善顶着压力首先公开举荐豪格的时候,豪格却说了句:“薄德少福,不堪此任。”结果被阿济格抓住不放,直接玩完。
代善为首的权臣为了避免大清帝国刚刚建国就陷入内乱和分裂,决定从皇太极的儿子当中另选一人,最终经过代善、范文程、皇后哲哲等人通盘考虑当时各方权利格局、背后势力等因素,决定由皇太极九子爱新觉罗-福临继承大位。 同时决定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为两大辅政大臣,不久多尔衮很快踢走济尔哈朗,自己晋为摄政王,实际代行皇权。愚蠢的豪格不久就因多尔衮的报复而家破人亡,正蓝旗被吞并,连老婆都被多尔衮收房。
顺治之所以被选中的最大原因是他是大玉儿(孝庄文皇后)的儿子,大玉儿出身蒙古科尔沁部。科尔沁部即可帮助满清守卫西部防线,还可助其攻打大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选择顺治就是选择了科尔沁部一起谋略中原。
孝庄太后与多尔衮私情纠缠不清。这样安排对多尔衮可说是一石三鸟,一确保自己掌握权柄,二日后消灭对手,三还获得美人芳心嘉许。
从太祖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再到顺治三代人的努力,终于得以如愿入主中原。作为大清王朝的实际意义上的第三代领导人,多尔衮确实是居功至伟。
-----
网友解答:
-----
这个“皇太极”可是一个人物,为什么?他是满清历史上第一个“称帝”的人,皇太极称帝后,完善了皇权的统治者的地位,彻底的取替了八王议政、四大贝勒分庭抗礼的局面,而且为了问鼎中原做了周密的计划和积极的筹备。
皇太极;1643年(明崇祯十六年,清崇德八年)八月,满清第一任皇帝皇太极于盛京病逝。(死的时候比较突然,有说脑溢血)
当时握有军权、爵位在郡王以上并手握重兵者共有七人: 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武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郡王阿达礼。 从实力与声望而言,前面四位更强。 代善年六十一岁,是努尔哈赤第二子,皇太极之兄,原是大贝勒,掌正红旗,德高望重资格最老,比较保守安稳,从无取位之心。 济尔哈朗,四十五岁,努尔哈赤侄子,皇太极堂弟,掌镶蓝旗、虽然资历很深,但属于红带子,非嫡系。
多尔衮,年三十二岁,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年轻英俊,皇太极之弟,掌正白旗,善征战有谋略,得皇太极信任,继位呼声很高,有志向! 豪格是皇太极长子,该年三十四岁,是皇位继承人的有力竞争对手,他虽是继妃所生,但从小即跟随父祖经历了戎马生涯,能征善战屡立功勋。 早在天命年间豪格就被授贝勒,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进封亲王,不仅是皇太极诸子中没有匹敌的出类拔萃者,亦是皇太极手下著名将领之一,承父业应该是不二人选。
尽管阿济格、多铎也有争皇位的野心,但实力远不如前四人,相比之下无足轻重,且多铎是多尔衮一母所生的亲弟弟 ,看来,皇位竞争者只有睿亲王多尔衮和肃亲王豪格了。就这样,在皇太极死后的当天晚上,一方以“多尔衮”为首的及以另一方“豪格”为首的双方,在各自拥护自己的旗主的组织下进行了谋划。
皇太极活着的时候与后来的康熙帝,都曾经在他们“满洲人”私底下苦口婆心地说过这样的心里话:我们满清加上蒙古一起号称为“八万铁骑”,放到“汉人”堆里只不过是一把咸盐,要想征服中原必须得先征服汉人,所以我们千万不可“内斗、要齐心协力”呀!双方又分析了各自的形势,争下去必然要流自己满洲人的“血”,不如双方各自退让,共同推选一位大家都满意的人来做“皇帝”。
据传说;自打“孝庄文”(慱尔济吉特氐、又名布木布泰1613——1688年)皇后嫁到“皇太极”做妃子生下来一个阿哥三个格格,被皇太极封为“庄妃” ,那么庄妃生的这位六岁的“福临”被拥立为大清帝国的新“皇帝、为顺治皇帝”。
剧野史流传:是以“多尔衮”为首的双方从大局出发,为了避免内乱而做的退让,而不可忽略的因素是“孝庄文”太后的幕后活动分不开的。孝庄是否笼络了多尔衮,史书实录没有留下任何记载,私家的著述也没留下很多的记录。总之;福临是当上了皇帝,是为“顺治皇帝”,有机会当皇帝的多尔衮据说为了一个“情”字,放弃了当皇帝的机会,并带着顺治皇帝进来北京城。
(图片来自网络)欢迎网友们一起互动、浏览、纠正、留言、评论区评论!你回复。
-----
网友解答:
-----
多尔衮其实非常可惜,因为他这辈子至少三次和皇位失之交臂。任何一次把握住了机会,就不会出现顺治对他的清算,将他的牌位挪出宗庙、废除一切职务的情况。
第一次在努尔哈赤去世以后,他的汗位本来就是留给多尔衮的
。因为他把自己的两黄旗中45个牛录,分给了多尔衮三兄弟,此外多尔衮本来还有代善的支持。
第二次在皇太极去世以后,多尔衮有俩兄弟阿济格和多铎的支持
,外加代善的子孙表示支持,对付豪格有很明显的胜算。
第三次在入主中原以后,多尔衮以皇父摄政王的身份,凌驾于小皇帝顺治之上。
权倾朝野,手握军政大权,随时有登基的可能。
可惜这三次机会,多尔衮全都一一错过了,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真的是因为他对孝庄太后的爱情,使得他放弃了皇位吗?
第一次汗位之争,多尔衮岁数太小,阿巴亥处理失当。
按照阿巴亥的说法,努尔哈赤的确是把汗位传给了多尔衮。而且给了多尔衮三兄弟大量的兵马,只要他们得到了代善的支持,想要坐上汗位,易如反掌。
可是这个时候发生了意外,皇太极、代善、阿敏、莽古尔泰这四大贝勒,合伙逼宫,迫使阿巴亥殉葬。
阿巴亥还没来得及去拉拢代善,毕竟代善和阿巴亥的关系非常好,这就被他们四大贝勒给逼死了。没了母亲的庇佑,年幼的多尔衮,压根就没有实力跟那四大贝勒争夺皇位。
当时的多尔衮才不过14岁,他弟弟多铎也只有12岁,他哥哥阿济格岁数大了点,当时已经18岁了,但是阿济格能力太弱。
所以就算他们三兄弟有了较多的牛录,也无法跟四大贝勒相抗衡。这么一来多尔衮的汗位就这么丢了,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只能选择认输,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第二次皇位之争,多尔衮顾全大局。
皇太极成了这次汗位争夺战的最终胜利者,但是他的实力,其实也是四大贝勒里最小的一个。四大贝勒当中,代善实力最强,他跟他儿子都是旗主。
而阿敏是舒尔哈齐的儿子,他没有继承权,所以立谁都无所谓。至于莽古尔泰,他的名声太臭,曾经弑母,所以也没有继承权。
这个时候阿敏和莽古尔泰就比较骄纵了,谁给他们利益多,他们就支持谁。在这种情况下,皇太极只能暂时与他们交好。
可是皇太极非常想要摆脱他们的束缚,因此他必须要提拔新的力量来制衡他们。多尔衮三兄弟显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因此多尔衮得到了皇太极的提拔,逐渐在战场上立下各种战功,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大功臣,风头也逐渐盖过了阿敏和莽古尔泰。
等到皇太极驾崩的时候,多尔衮已经是说一不二的大人物了。这个时候阿济格和多铎也都手握重兵,此外代善的儿子硕讬、孙子阿达礼也都支持多尔衮登基。
可是这边豪格也不遑多让,他是皇太极的长子,因此两黄旗全都支持豪格。此外豪格自己还是正蓝旗旗主,所以完全有实力跟多尔衮斗一斗法。
当然了综合实力来看,多尔衮占上风,所以如果真的打起来,那么豪格必然不是多尔衮的对手。但是如果真的打起来了,满清还能入关吗?
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和豪格为了他们女真人共同的利益,放下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这是值得敬佩的。这个皇位大家都不干了,索性就让6岁的福临做了皇帝。
第三次皇位之争,多尔衮放弃皇位的原因才是个谜。
第一次因为岁数太小,第二次因为顾全大局。等到第三次的时候,这些问题似乎都不再是什么大问题了。
因为这个时候的多尔衮已经以摄政王的身份,带领满清八旗入关,而且击败了李自成,完成了北方的大一统工作。
眼看着就要一统天下了,多尔衮的地位也从叔父摄政王,变成了皇叔父摄政王,直到变成了皇父摄政王。那就是顺治皇帝的父亲了。
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随时都可以把顺治一脚踢开,自己来当皇帝。毕竟当时他才三十多岁,正是壮年的时候。可是他没有这么做,这是为什么呢?原因说不清,猜测有很多。
猜测一,多尔衮和孝庄太后,已经成婚了。
孝庄用婚姻捆绑住了多尔衮,因此顺治就是多尔衮的儿子了,所以多尔衮没必要再登基了。但是孝庄有没有下嫁多尔衮,没有多少证据。
猜测二,多尔衮没有儿子,他娶了10个老婆,可是只生下了一个女儿
。在没有继承人的情况下,擅自篡位,将来没有人为他善后。
猜测三,顺治六年,多尔衮的弟弟多铎得天花死了。
这对多尔衮的打击很大,因为多铎不仅是他的左右手,是大清入关后战功最大的王爷,而且还是多尔衮理想中的接班人。
多铎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多尔博虽然是多尔衮的养子,可是岁数太小,还没顺治大。所以多尔衮没有夺取皇位的理由了。不管是哪种原因,他就是没有自立。
总结:顺治满足了多尔衮做皇帝的梦,随后又给毁了。
顺治七年,多尔衮在狩猎途中去世,年仅38岁。顺治皇帝感念多尔衮对大清对自己的功劳,所以将多尔衮追封为皇帝,庙号清成宗。
这的确是一个实至名归的庙号,没有多尔衮就没有一统江山的大清帝国。
可是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顺治就变卦了。他不仅剥夺了多尔衮的一切爵位,还把他踢出了宗庙,家里的财产也都给没收了。一直到了乾隆年间,闲着没事儿干的乾隆才想起来给多尔衮平反。可以说多尔衮死后还做了两个月的皇帝。
参考资料:《清史稿》
------------------
推荐阅读: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烂泥扶不上墙,那么真实历史上胤礽是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