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到城里带孙7年,现在不想再回农村,被儿媳婉拒,怎么办?
老人到城里带孙7年,现在不想再回农村,被儿媳婉拒,怎么办?
-----
网友解答:
-----
崔老师退休后城里带孙子,陪着孙子度过了整个小学生涯,孙子上初中后,崔老师想继续留在城里生活却被儿媳当做是累赘,没想到跟着崔老师长大的孙子做了最正确的选择。
崔老师是村里唯一当过校长的老师,年轻时就因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受到很多学生的爱戴,也被一些家乡羡慕,最佩服崔老师的就是自己的同事,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在他手里没有不听话的。
崔老师21岁开始教书,他没有上过大学,不过当时高中就可以教小学了,不像现在很多大学生还达不到教小学生的要求,教书本不是他最初的梦想,而是因为他父亲。
崔爸爸当过兵,退伍之后修过铁路,在铁路上结交了一位过命的兄弟,没想到还是老乡,事情的起因是崔爸因操作不当被铁轨压住,还好被那位兄弟用木棍撑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等到救援。
这次经历以后,两个人就经常一起聊天,发现竟然是同乡,虽然说婚姻自由,两个人还是给未来的孩子结下一门娃娃亲,多年以后崔老师也是很不理解。
崔老师因为爸爸的熏陶,起初也是想去当兵,但因为崔爸结交的那个兄弟患了重病,老婆也改嫁,崔爸就让儿子娶了兄弟的女儿,然后好照顾那位兄弟。
在情怀面前,在父亲百般要求之下,只能放弃梦想当了一名乡村教师,一边陪着妻子照顾岳父,一边用所学的知识培养更多的有才之人。
3年后,崔老师的岳父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于是带着老婆回到自己的家乡,因为有孩子不敢出门下海打工,加上有做老师的经验,就留在了村里继续做一名老师。
这一做就是一辈子,在做老师这些年,他先后做过教务处主任,校长,校自由协会会长,最后因为年纪越来越大,学校里涌现了更多优秀的老师,他也从校长的职位上退下来,回到家里。
说起这个协会还是蛮有意思的,就是崔老师自己创办,利用学生的闲暇时间,组织学生一起爬山,跑步,游泳,练字写诗等课外活动,也是因为校自由协会让很多学生对他特别敬佩。
崔老师的儿子叫
崔符元,
儿媳叫
石垭,
儿子上的是普通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去公司上班,而是回到县城创业,做同城媒体,其实就是喜欢拍照,做了一个宣传家乡的公众号,主要业务是帮其他同城传媒搞策划。
儿媳毕业于名牌大学,结婚后在县城里拿着结婚大学期间投稿赚的钱加上妈妈给他的嫁妆8万块在县城里租了两套公寓房打通创办了一个工作室。
这个工作室除了自己要用的一部分之外,他还做了10个工位,可以出租给一些自由工作者,目的也是可以给自己造势,至少像一个公司的氛围。
孩子出生以后,两口子各自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带孩子,因为符元的妈妈去世的很早他们就请了一个保姆专门看孩子,后来上幼儿园又送到了石垭堂姐的幼儿园,一切都由堂姐来管理孩子的生活跟学习。
可是在上小学后,两口子犯了难,一边是孩子需要更好的教育,一方面是各自的公司都很忙,也不可能关了公司专门带孩子吧!于是就商量把爸爸接到城里带孙子。
对于儿子儿媳的要求,崔老师当然是愿意的,自己刚好也退休了没事情做,待在家里也很无聊,除了看书练字没别的可以做,加上村里的老年人带孙子孙女的也越来越多,崔老师很快就来到了城里。
孙子上一年级后,崔老师每天早起做早餐,送孩子上学,然后再接孩子上学,白天就在学校外的公园溜达,或者去河边散步,晚上辅导孙子写作业,再看电视。
每天的流程都一样,但是崔老师却努力的让生活越来越新鲜,他是个老师,却没有一昧的让孩子学习,这跟培养自己的儿子还是有差别的,他发现管教的太严儿子依然没有考上好的大学。
所以在培养孙子这方面,他吸取了自己错误的教训,加上社会的变化,一代人跟一代人中间的代沟问题,了解这些后,他在孙子调皮的时候没有教训,反而是附和,到了晚上孩子看电视的时候,崔老师就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跟孩子说
哪些是能做哪些是不能做的等话题。
久而久之,孙子习惯了爷爷带他的方式,每到晚上就让爷爷给他讲故事,崔老师特别累的时候会趁着周末带孙子出去玩,除了去孙子爱去的游乐场,还带他去当地的工业园去参观一些企业。
为的就是让孙子接受一些自己不常见的东西,带他去工厂孙子就会问这些人为什么要上班,这些机器都是谁发明的,为什么有的人穿西服跟爸爸穿的一样,为什么很多人都穿一样的衣服。
对于孙子的这些问题,崔老师都会结合孩子书本上的知识来回答,一来是为了能够让孩子更容易理解,二来也是为了让孩子知道工人的辛苦,以及自己未来要做什么,得让孩子有目标。
崔老师的退休金不多,但在孩子暑假的时候,还是决定带孙子出去旅游一趟,让他多见见世面,这一年孙子上三年级,崔老师就问孙子有没有什么地方想去,或者你在书本上都看到那些地方吸引你。
孙子回答说班主任经常说到武汉大学,一说到武汉大学他就停不下来了,说自己当初是怎么考上的,在学校经历了那些事情,还说自己老婆就是在武汉大学找的,让我们以后有机会可以去看看。
崔老师听到后哈哈大笑,说了一声好,爷爷带你去,正好也让你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爷爷的退休金不多,只能带你去这一个地方,所以回来之后你要把你的所见所闻都写在日记本上,每天干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包括买了什么玩具都要记下来。
崔符元知道爸爸要带着儿子出去后,给他拿了两万块让他们出去好好玩一玩,崔老师把钱收下了但是没有去其他地方,因为他认为出去不是单纯的旅游,一方面是让孩子玩的开心,另一方面是让他知道现实的状况跟老师说的有什么差别,自己有一个理解。
通过这样的方式,崔老师每个暑假寒假都会带孙子出去一趟,孙子也没有辜负他的嘱托,每次游玩期间都会做一些记录在本子上,回来再统一摘抄加上心得体会给他看,崔老师每次都是先夸奖再看孙子有没有一些自己对未来的想法,好帮助孙子让他尽量离梦想更近一些。
时间过得也很快,一晃就是六年,所以也马上到了上初中的年纪,孙子的叛逆期也慢慢到来了,石垭担心公公这样的教育方式不适合孩子在初中时代的成长,加上公司已经不用自己每天都去管了,有大把的时间来管孩子。
于是石垭在没有经过跟符元商量的情况下,就单独的找到公公谈话,跟他说现在自己有时间来管孩子了,您老就回村里老家好好的养老吧,我跟符元每个月都会给你送养老钱去的。
崔老师内心一下就凉了半截,说实话自己是打心底里不想回去的,在城里呆了六年,已经习惯了城里的种种生活,每天跟孙子一起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种方式。
现在让自己离开他回老家,肯定不能心甘的,留在城里好歹能经常看见孙子,回到家就是孤苦伶仃一个人,加上村里的房子多年没住人,肯定是要重新修缮才能住人。
但是崔老师不敢直接跟儿媳说,只是简单的回答了两句,说自己先考虑一下,儿媳也没有让公公为难,只是退掉了在外面租的房子,跟老公一起搬回了城里的家。
现在两个人事业有成,有了更多的时间来陪孩子,而崔老师想跟孙子周六周末出去玩也不行了,孩子的业余时间要么被儿媳安排了大量的补习课,要么被儿子带去游乐场俱乐部疯玩。
有时候崔老师一个人坐在公园里,看着在旁边玩耍的小孩,不禁回忆起了孙子上一年级那会儿,那时候孙子还小,根天真很活泼,什么都不懂,看见什么都会问他一个为什么。
一个月后,崔老师依然没有跟儿媳说出心里的想法,但是儿媳却开始在家里表现出各种不舒服,看崔老师的眼神也不一样了,崔老师叫儿子儿媳吃饭,儿媳总是一种听不见的样子,等吃完才说自己要出去吃,家里的菜吃不习惯。
但是崔符元却从不关心老婆跟爸爸的关系,可能他觉得年轻人跟老年人有代沟正常的,只是说让爸爸管好自己就行了,崔老师知道儿子也不好做,想着自己忍忍就过去了。
每次出去聚餐时,孙子都要带上爷爷一起,刚开始崔老师都会跟着去,慢慢的儿媳的眼神越来越难看,在饭桌上每次崔老师想夹菜,儿媳就转动桌子,表面上玩手机什么也看不到,其实在崔老看来就是故意的。
这样大概僵了半年,崔老师终于忍不住了,但他为了孙子跟儿子,选择自己郊区的养老院,自己也总结了去养老院的一些好处。
好处一:在养老院自己可以随时约孙子出来玩,!尽管他已经上初中了,进入不愿学习贪玩心更重的时期,但是他们的感情根基很深固,自己不去看他他也会来看自己的。
好处二:养老院基本上都是同龄人,相处沟通没有代沟,加上自己也会很多老年人的娱乐方式,跟大家玩起来也会合群,解决自己孤单的问题。
好处三:在城里这些年,自己习惯车水马龙,还有街上深夜的霓虹灯,睡不着的时候可以走走,而在农村空气固然不错,也有很多好处,只是自己习惯了这里的一切,有牵挂也有感性。
这天晚上,崔老师把全家聚在一块儿,说出了自己的决定,儿子说你要怎样就怎样吧,反正我钱不会少你的,你要是不够用了就跟我说,这时儿媳说话了……
石垭说:我们的意思是让你回老家,房子坏了我们可以重新修,但是去养老院绝对不行,让人知道了搞的我们不孝敬你似的,我可不喜欢别人在我背后说风凉话,你年龄这么大了,就不要再害我们不好做人了。
崔老师听到儿媳这么说,一言不敢发,几个人沉默了大概一分钟,孙子说:我跟爷爷出去租房子吧,爷爷陪伴了我六年,他教会我很多东西,我也乐意跟他一起生活,你们就忙你们的工作,我是不同意爷爷去养老院的,我想跟爷爷在一起。
石垭想让孩子别说了,但是没想到孩子一下就难住自己了,非得让自己做一个选择,自己已经做成这样了,只能答应儿子的想法,等以后时机成熟点再把他们接回来。
老人带孙七年,不想回农村被儿媳婉拒,怎么办?
我认为可以按照以下这几点建议来做,因为儿媳跟公公婆婆是千百年的话题,尤其在当今社会表现的最为厉害。
第一点:去城里的养老院或者老年活动中心,养老院就像崔老师说的那样,老年活动中心可以租到很便宜的房子,那里有定点的医疗服务站,方便定期做体检,周围都是一些爱娱乐的老年人,交流起来更容易。
第二点:自己租房子,这一点其实是非常不错的,倘若说老人跟儿媳的关系僵到崔老师的经历那样,必须要出去住一段时间,等缓和一段时间后,大家都后退一步看如何发展更合适家庭关系向前进一步。
第三点: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要用可怜委屈的方式说出来,一定要把自己留在城里的优势讲出来,你留在城里有什么好处可以做什么都要讲清楚,这样儿媳就会思考到你在这里不是为了养老而已。
因为在子女当中,在哪里都可以养老,但是在身边住在一起的话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加上现在很多老年人不修嘴德坑害了很多年轻人,这应该也是儿媳考虑到的一个问题。
最后我想说老人首先要做好自己,在家里不要参与子女的工作和隐私,在外面不要背后说话,说别人家的孩子也不行,修好嘴上的德行不会得不到年轻人喜欢的。
-----
网友解答:
-----
回农村吧!
活了一把年纪了,应该懂得一个道理
很多事情,由不得自己的心境。
如果实在不想回去,又有点钱
租房,买房都行
别跟儿孙住一起了
距离产生美
-----
网友解答:
-----
老人既然完成了任务,不需要你了,再呆下去也没好果子吃,还是回自己的家好,但是这七年佣人不能白当,算清账了,结账走人。
-----
网友解答:
-----
老人都给你带了7年孩子了,不想回农村也是能理解的,一是舍不得儿子、孙子;二是习惯了城里生活了,可以跟着儿子享天伦之乐这真的挺好的。做儿子儿媳的应该懂感恩。7年都过来了,与儿媳也是能相处的嘛。现在读小学了可以不用带了,老人是物件?利用完了儿媳就想扔?这说不过去的呀!如果老人自己执意要回老家,那还好。现在老人不想回老家做儿子儿媳的怎么能“婉拒”(赶)?就算老人从来不帮你带过孩子,他们想跟儿子一起也是可以的。做儿媳的应该把心放大放宽了,一家人好好相处吧!祝家和万事兴!
-----
网友解答:
-----
我是媳妇,我也有一个进城带了多年孙子的婆婆,我觉得不论年龄,人的有些情感是相通的,我站在媳妇的立场上说一下我的想法。
孩子生下来带到7岁,可以说在媳妇需要的时候你帮了她们,这是情分,再加上儿子本来也有照顾老人的义务,所以你有跟孩子一起住的想法,说明你已经把孩子的家当成家。
如果媳妇接受了你的帮助,到她付出的时候,她就想把你赶走,那说明你的儿子和媳妇都不怎么样。
我是远嫁到安徽的农村家庭,在婆婆出来帮带孩子之前,她从来没有离开过老家,除了走距离不远的亲戚家,她就没有出过门了。
她在外面一直不能适应,不是生活上,就是心理上不适应。孩子3岁前,跟她在老家,偶尔我特别想孩子,会让她带孩子到城里来住段时间,一个月是她的极限,到时间了说什么都得回老家。
为这事我还跟婆婆别扭了一次,那一次没有吵闹,她就说要回老家,我就给她买了一张票让她回去了,我又给我妈买了一张来的票,那一次我婆婆肯定感觉到我虽然好说话,但我也是一个有脾气的人。
直到孩子上幼儿园,婆婆一次可以待上四个多月,放假又把孩子带回去。后来她找到了一个公司保洁的工作,然后暑假也不肯回老家了,干了一年多,那个公司倒闭她才停下来。
后来我想通了,她不能适应的根本,跟我们无关,还是缺少安全感,那时我们确实没钱,帮儿子带孩子,除了偶尔给她买些衣服鞋子之外,我们没有额外给她钱。她还有一个小儿子没结婚,她人闲着心却总是为钱操心,只有挣钱才能给她安全感。
孩子上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她在我们所在的城市也没有找到活干,除了下午接孩子,别的时间都无事干,看她的样子整天提不起劲,我们就把孩子送了晚托,让她回老家了,毕竟老家还有公公,她们两人还能说说知心话。
不过再回去时,尝过一月挣几千的滋味,她在老家也待不住了,她又托人给她在市里找了个工作,就是要挣钱。现在老二也结婚了,她又盘算着给自己挣养老钱,反正是只要有工作机会,保姆她也不嫌,人家要她,她就肯干。
我婆婆算是能挺能干的女性,在老家干农活没有比较,在外面靠着勤劳和一股子韧劲,她更能找到价值感。
在婆婆帮忙带孩子的几年中,虽然也有过不开心的时候,但我觉得她跟我就是一家人,她在关键时候帮了我,她老了我一定会好好对她。
-----
网友解答:
-----
姐们儿,您错了,首先,您没弄明白,让您到城里来是带孙子,不是要养您老。孙子7岁了,完成任务了,赶紧打道回府吧,别自讨没趣。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回农村,一出门口儿,老姐老妹儿唠唠家常里短的,也不寂寞。在城里憋在钢筋水泥格子里一天到晚见不着个人影儿有什么好?
自家小院,喜欢吃啥菜就种啥,不打农药不上化肥,吃着也放心,在城里买回菜来不泡上一天半晌的您敢吃吗?再说了,在城里吃棵小葱都得花钱买啊
养只小猫,买个小狗,再抓几个鸡崽儿,不用买鸡蛋吃,不用担心母鸡是否吃了激素才一天一个蛋。公鸡长大了,什么时候想吃就宰一只
自己的日子,想吃软的做软的想吃硬的做硬的,每天做饭之前不用再先考虑是否合儿媳的口味儿。想睡几点睡几点,不用早早起床伺候完孙孙再收拾碗筷拖地洗衣买菜,一天忙到晚累死也没个人理会
别担心,等爬不动那天,儿女自然不会让您饿死的,即使他不想做孝子贤孙,还怕被吐沫星子淹死呢,所以不必有太多的顾虑,小病小灾儿的自己处理,真的不幸得了什么大病,咋也有人把您拖拉到医院去。车到山前必有路,不用想的太长远。听我的没错儿,赶紧回去吧
-----
网友解答:
-----
其实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我们小区一家临居就是这样子,老俩口子从外地来伺候儿媳妇儿生孩子,辛苦五年习惯了城里的生活。儿媳妇儿就以孩子大了房子小为由让婆婆和公公回到老家生活,这位公公就以多干家务活的办法想打动儿媳,效果不大而婆婆就以家中多年没有住人为由不想回去。
时间转眼又过去两年,儿媳妇就用找事打架的方式对付老两口。他们家中时常发生不和谐的事情,如菜做多了家里的卫生打扫不开净等等。这儿子也是一个不孝之子装聋做哑,当母亲问他时候他说让老人先回去一段时间为好。
老两口儿生气在我们面前说起这件事儿,我们大家不好多言,但都劝他们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还是老回家为上策。过春节家家都快乐的生活,他们家爆发了战争。双方女人一老一小由吵架发展到动手撕打。原因简单儿媳妇规定过年不吃饭子,炒菜只充许做三个,主食就是米粥。
当然在物业管理人员的帮助下老两囗子答应过完十五后回老家,最后二月初二老婆婆哭着走了。我们小区的朋友说起这件事情,都觉得自己的儿子不孝顺,儿媳妇做的也是绝情。但做为老人也要面对现实,自己有老窝又有养老保险金,干嘛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还将矛盾激化到顶点。有点儿得不当失将亲情彻底撕破。
-----
网友解答:
-----
到城里带了七年孙子,现在完成了神圣的使命,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终于想明白了,还是哪里来,乖乖的回哪里去吧。
记得刚刚进城来带孙子的时候,那年我满48岁,虽然没有花容月貌,但也风韵犹存。手里抱个孩子,别人压根没认为是我的孙子,都说这个奶奶好年轻哦。
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大学毕业以后在省城参加了工作,把家里的坛坛罐罐涮尽了为他凑了首付买房,还娶了媳妇儿。
儿子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是我含辛茹苦把他拉扯成人。儿子成家之后有了孩子,亲家母根本没有时间去带孙子,儿媳便求我去帮助他们。都是自己的孙子,还有什么价钱可讲呢?于是我二话没说,丢下家里的两亩橘子田,来到了省城。
那时,儿子和媳妇对我都挺好的,看着我每天辛辛苦苦为他们带孩子,妈妈前妈妈后喊得亲热不得了。我的心里啊,那可是比灌了蜜还要甜,天真的想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儿孙满堂,儿媳孝顺,有他们相伴,我就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了。
孙子从出生到上幼儿园、到今年开始上小学,一直都是我一把屎一把尿拉扯长大,晚上都是我带着他睡觉,我生怕影响了儿媳他们的休息不能好好的工作。
孙子渐渐的长大了,越来越可爱,读了一年级之后我也只能为他做做饭,洗洗衣,辅导功课都是儿媳自己来,因为我是一窍不通,常常听到儿媳辅导孙子做作业,吼声一阵一阵,孩子吓得不轻,我也吓得直打哆嗦,生怕是我引起她的不快。
儿媳常常在我面前说这房子以前买小了,三个人住都住不下,现在孩子大了更加住不下了。有时候儿媳都是自己接送孩子,我几乎没有事干。渐渐的我有一种多余的感觉。
直到有一天,儿子问我家里的橘子如果自己种,每年可以收多少钱?我心里大概明白了几分,这是完成了革命任务,要打道回府的节奏。
说实在的,以前我也想过,我孤身一人,这辈子就跟着儿子在城里养老算了,或者是就在城里找个老伴过一辈子 ,可是那些老头子精得很,自己病殃殃还要找个年轻的,不是找免费的保姆是什么,我也不会从米箩里跳到糠箩里,自己一个人过还自由自在些。
看来天算不如人算,这七年多来我没有积攒下一分钱,他们也没有给我开什么工资,我完全就是免费的保姆,现在如果要回到农村,一切都要从头再来。
家里的橘子树都租给了旁边的亲戚,让他们管理,我每年收2000元的租金。如果自己去打理,行情好的话,每年有2万多元的收入,与其在这里与他们耗,倒不如自己回家找点养老钱。
看他们这情形可能要换大房子,说不定还整出个二胎来,我到时候连跑的机会都没有了。如果生二胎肯定要跟到女方姓,那么亲家母会主动请缨,到时候两个老人家在这里也难得相处,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人有时候要想得明白,特别是作为婆婆,不光要有奉献精神,还要有全身而退的谋略。当自己还清醒的时候,还能够劳动的时候,还是多攒一点养老钱,为儿女们减轻负担,为将来进养老院做好准备,好吧,就这样了。
夜深沉,我越想越睡不着,于是悄悄的起床,默默的收拾行李,等着天亮……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网友解答:
-----
你带孙7年了,也就是你的任务完成了,没有使用价质了,你想继续和儿媳一起住,遭拒,我劝你还是识相点,回家。
媳妇此时已产生了不想你和他们一起住,你若强勉的话,肯定不幸福,强扭的瓜不甜!再则每天看媳妇脸色过日子,也未免自已太没尊严了,人连尊严不要,那还算人吗?尊严是人生最伟大,最神圣的!为了活得有尊严,赶快回家吧。
-----
网友解答:
-----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在不了解这个家庭的具体情况时,不能武断地评判谁对谁错,至少儿媳是用“婉拒”的态度在表达她的意愿,所以,我觉得双方之间首先应该换位思考,再寻求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刚巧题主的问题,和我儿时的闺蜜处境相似,她儿子就住在我对面的小区,曾经和她儿媳打过几次照面,从外表和谈吐来看,这个儿媳柔顺中带着一丝精明,闺蜜说她在装饰公司做家装设计。
闺蜜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两个儿子一个姑娘,大儿子在大连海校毕业后,在青岛安家多年了,姑娘女婿常年在武汉做生意,前几年在武汉还买了房,她是17年秋天来帮小儿子带孩子的,一晃就3年多,现在小孙子在儿媳公司附近上幼儿园。
自去年孙子上幼儿园,闺蜜空闲了许多,有事没事就常到我家串门,我们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她现在很纠结,这几年在都市生活习惯了,刚过60岁,老不老少不少,老伴在家里成天喝酒打麻将,她极不情意再回农村,可眼前孙子上幼儿园后,儿媳对她的态度似乎不冷不热,虽然没挑明赶她走,但她知道,儿子儿媳都不愿意继续留她了,为此,闺蜜整天愁眉苦脸,心里很纠结。
清官难断家务事,既然谈到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也是从儿媳成长到婆婆的人,首先应该体谅儿子儿媳的想法,换位思考一下,都从对方的角度来分析看待这个问题,事情就很好解决,说白一点,一家人不必把顾虑闷在心里不表达出来,所以,当把我的观点和闺蜜讲透之后,她和儿子儿媳商量了两天,就开开心心地回农村老家了。
站在儿媳的立场上来看待这个问题
自古以来,婆婆帮儿媳带孩子是人之常情,我们都是从当儿媳过来的人,年轻人向往独立的生活,可以肯定地下结论,除非万不得已,年轻人谁都不愿意和老年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当孩子不需要老人带的时候,她们就会产生以下的顾虑:
1、老人把孩子带大以后,继续呆在儿子家不仅仅是住的问题,随着老人年龄越来越大,还牵涉到未来老人的养老问题,独生子女要好说一点,如果有兄弟姐妹,老人可不是一个人的父母,万一出现老人将来生活不能自理,这个沉重的负担就落到自己一个人头上了,不是一对夫妻能照顾得了的,但现在儿媳碍于情面,不好把这个顾虑说出口,作为老人应该理解。
解决方案:
和兄弟姐妹沟通,提前把老人的养老问题作一个规划,让老人安心放心,独生子女更加不要有所顾虑,摊在桌面上安排好老人将来怎么养老就行了,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
2、孙子上幼儿园或上小学后,就进入孩子的教育阶段了,现在的年轻人与老一辈人的存在代沟,他们担心隔代带孩子,会影响孩子将来价值观定位,与老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会更符合他们的教育理念。
3、老人与儿子儿媳长期生活会带来诸多不便,老人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卫生习惯都与年轻人有很大差异,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朋友圈,家里有一个老人,年轻人串门时,吃饭,聊天都有所顾及,与其时间久了产生矛盾,到不如在老人生活能生活自理的前提下,双方保持一定的距离。
站在老人的立场上来看待这个问题
与年轻人恰恰相反,人老了后,最大的幸福就是希望多和儿女呆在一起,所谓养儿防老,把儿子抚养成人,现在又把孙子带大了,理应到了该享福的时候,随儿子儿媳住在城里天经地义,老人还存在以下几种顾虑:
1、年龄越来越大,如果再回农村,和儿子媳妇相隔太远,生活条件,医疗条件跟城里没法比,万一有什么三病两痛怎么办?
2、这几年在城里生活习惯了,住的,用的,文化生活等方面都比农村好,已经不适应农村生活了。
3、年轻时在农村生活还可以,老了后干不了农活,养活不了自己,最担心将来的养老问题。
解决方案:
把这些后顾之忧和儿子媳妇说出来,可选择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第一种方案,自己拿出一部分积蓄,儿女们再平摊一部分,在离儿女很近的地方租一套房子住下来,这样双方都有个照应。
第二种方案可分成两步来走,在身体条件还比较好的时候,先回农村过自己的日子,身体差了再和子女一起生活。
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我今年61岁,从小在农村长大,对老家农村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说实在话,年轻的时候,我也不愿意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现在我退休多年,
人性都是这样的,年轻的时候最看重自己的儿女,把子女的一切都放在首位,往往会忽略父母的感受,等自己的儿女都成家立业了,自己也快老了,才能从心底里感受父母的不易,自然而然就会把爱的重心移到父母身上,
几年前,我给父母在老家县城买了一套房子,把二老接过去住,隔三差五回老家去看望,这边还要照顾90多岁的公公。
1、我想对这位老人表达这样一个观点:
当自己还能自食其力的时候,不要过早把养老的负担添加到儿子儿媳身上,他们爱的重心现在还在你孙子身上,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很大,过早介入儿媳的正常生活,只会给双方添堵,孝顺老人的儿媳是天生的,就算你现在回农村,真需要儿子媳妇照顾的那一天,就算你没帮他们带7年孩子,儿媳也不会不管你。
2、我想对这位儿媳说:
我经历过这个年龄阶段,和你的想法相似,建议你不要隐瞒自己的想法,和老公的兄弟姐妹一起,摊在桌面上解除老人的顾虑,因为这不仅仅是你作为儿媳的职责,还要把这种赡养老人的孝道,传承给自己的后代,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倘若未来的那天,你和婆婆现在的处境一样,面对自己的后人,你将无言以对……
-----
网友解答:
-----
晚上,老崔拖着疲惫的身体刚回宿舍,突然听见敲门声,他开门一看,竟然是亲家两口子和儿媳妇,儿媳妇涨红着脸说:爸,是我错了,您跟我回家住吧。随后亲家的一番话让老崔更是红了眼眶。
01
68岁的崔家福有一儿一女,儿子崔承宗研究生毕业后去了女朋友所在的城市发展,女儿嫁在县城,平日里老崔两口子有什么事都是女儿、女婿一家帮忙照顾。
儿子崔承宗是老崔两口子的骄傲,儿子长得高大阳光帅气,虽然老崔两口子没啥文化,但是儿子却从小就自律、成绩好,不用老两口操心就顺利的读到研究生毕业。
毕业的时候,儿子说不想回家乡,想去女朋友所在的城市发展,老崔虽然心里不舍得,但是女儿和亲戚都劝他,男孩子要发展还是要去大城市。
儿子的女朋友徐璐是他大学师妹,比崔承宗小了4岁,徐璐是家里的独生女,经济条件也不错,父母早早就给她准备了一套90平的房子。
崔承宗因为学习成绩优秀,本科毕业后保送研究生,徐璐本科毕业就参加了工作。
徐璐父母对于优秀的崔承宗很满意,对于崔承宗家的经济条件也不太介意,觉得只要年轻人肯上进,未来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徐璐父亲对崔承宗说:叔叔当年也是从农村出来的,一开始也是一无所有,只要自己肯努力,一定会在社会上在站住脚,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崔承宗很感谢未来岳父母的不嫌弃,他说一定会对徐璐好,遇上徐璐这样开明的父母是他的福气。
崔家福却不想让儿子住到岳父母的房子里,他心里总觉得不能让亲家看低了自己儿子。
但是崔家福也明白自己家的经济条件,仅凭自己的能力要想帮儿子在城里买房不现实,他于是把家里的所有积蓄拿出来加上女儿给了5万块钱,凑了35万元。
老崔和亲家见面后,把银行卡交给了亲家母,说:亲家,这是我和老伴的最大能力了,给俩孩子在城里成家。我和老伴有农村养老保险,将来养老也不会拖累孩子们。
徐璐父母表示小两口结婚后可以住在他们给徐璐准备的房子里,但是老崔希望儿子能买房,他也表示自己和老伴年轻,可以打工帮儿子还房贷。
徐璐父母也觉得老崔是通情达理的人,小两口的婚事顺利圆满的举行,老崔两口子也觉得完成了人生的一件大事。
02
女儿生了二胎,老崔和老伴就帮女儿带孩子,老伴和儿媳妇解释说:璐璐,我们先帮你姐带带老二,等你们有宝宝我们再帮你们带。
徐璐毫不介意:妈,你尽管帮我姐带孩子,我和承宗商量好了,他先忙事业我也再玩几年。
徐璐也很喜欢大姑姐家的两个孩子,经常在网上买了衣服鞋子、玩具给寄回家。
邻居们都很羡慕老崔,说不但儿女孝顺而且一家人相处得和谐。
老崔也很知足,老伴帮女儿带孩子,他也搭把手,没事就喝两杯,觉得生活真是越来越有奔头。
结果一年后,老伴被查出肝癌晚期很快就去世了,剩了老崔自己一个人。
儿子担心他在家里睹物思人,就要把老崔接过去一起生活,老崔拒绝了,说自己愿意一个人在老家生活。
03
2年后孙子出生了,老崔想起老伴说过要帮忙带孙子,他给儿子说他可以去帮忙带孙子,儿子说丈母娘退休了正好可以帮忙,不过父亲去了可以搭把手。
儿媳妇出了月子后老崔就到了儿子家帮忙,徐璐父亲还没退休,老崔就给亲家母打下手,一起照顾小孙子。
看着小孙子一天天的越来越可爱,老崔有时候也想起老伴,觉得老伴没看到孙子也是遗憾。
孙子2岁多的时候,徐璐80多岁的姥姥因病卧床,需要人24小时的照料,徐璐妈妈和家里的姊妹要轮流值班照顾老人。
好在孙子已经大了,老崔自己也能带。
就这样坚持到孙子去幼儿园后,老崔就提议让亲家母专心照顾家里老人,不用两头跑,每天自己接送孙子完全能干得了。
徐璐妈妈也觉得自己天天两头跑吃不消,就同意了老崔的意见。
04
老崔开始了独自一个人带孙子的生活,原本老崔觉得孙子上幼儿园了就好带了,没想到带孙子也是一门技术活。
一开始孙子不适应幼儿园生活,徐璐就让孙子只去半天,午饭后接回来,老崔要哄睡觉、睡醒后还要给孙子加餐、陪孙子玩、给孙子讲故事。
小孙子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每天精力旺盛,老崔虽然每天只带半天孙子,但依然觉得自己快要累垮了。
每天徐璐下班后回家就见家里一地狼藉:儿子的玩具扔得哪里都是,用的锅碗瓢盆堆在厨房的水池里没洗,儿子的脏衣服胡乱堆在沙发上。
老崔中午好喝二两,有时候把孙子接回家后,他比孙子还能睡。小孙子睡醒后就在家各种折腾。
有时候把徐璐的化妆品当成染料,把床单、沙发、墙壁上涂成大花脸,还有一次老崔睡着没注意,孙子拉开冰箱偷偷地吃了两个冰激凌,晚上就开始闹肚子。
时间久了徐璐就开始有意见,悄悄地让崔承宗说说老崔,老崔却也有怨言,觉得自己年纪大一个人带孙子也很辛苦。
后来没办法,徐璐只好把儿子送了全天幼儿园,老崔白天没事就在家里看电视,后来跟小区里老头学会了打扑克,经常是一玩一天,家务从来不做,还有两次忘记接孙子。
日子久了,徐璐慢慢的就有意见,本想要自己妈来帮忙把,可是姥姥的身体更加离不开人了,她也不忍心让自己母亲两头忙。
慢慢的徐璐和崔承宗就有了争吵,只是徐璐还能克制着不在老崔面前争吵,崔承宗也悄悄地劝说过自己的父亲,无奈父亲也只是好两天,后面依然故态复萌。
就这样熬到孙子念小学,徐璐的姥姥去世了,父亲也退休了。
05
徐璐母亲家是学区房,她就把儿子放在父母家附近念了小学,平日里放学后都是父母接送,有时候徐璐就把孩子放在父母家,下班后过去陪陪儿子,晚上再回自己家。
徐璐给儿子报了好多兴趣班,周末时候天天不闲着,徐璐带着儿子在各个兴趣班之间转场。
这时候的老崔见孙子的时间反而少了,闲下来反而更无所事事。
他和徐璐之间的矛盾也就慢慢显现了。
这时候崔承宗单位有个外地的项目委派他做项目负责人,需要驻外一年时间。
晚上,徐璐和崔承宗商量,能不能让老崔先回老家姐姐家住段时间,一个是儿子在自己母亲家住,也不用老崔带了;再就是她自己一个人和老公公住在一起不方便。
结果小夫妻俩商量这事时被老崔无意中听见了,老崔心里觉得很难过,觉得这是儿子媳妇嫌弃自己无用,甚至在心里想起“卸磨杀驴”这个词,可是又觉得徐璐说的也道理,自己一个公公住在家里也确实不方便。
老崔一夜翻来覆去地没睡着,心里一直在想这事,第二天一早他就主动和儿子、儿媳妇说自己想家了,想回去住两天。
崔承宗正为难不知道如何开口和父亲说这事,听父亲自己提出回家,也就没再推辞,让父亲回了家。
06
老崔回老家闺女家才住一个月,就有亲戚背后说他给儿子家出力看大了孙子,却回闺女家养老。
老崔心里不是滋味,在闺女家就待不住了,可是老家的房子多年没人住也年久失修了。
思来想去老崔告诉女儿说回儿子家,只是他没告诉儿子,而是在儿子家不远的小区找了份打扫卫生的活,虽然一个月只有1800块钱,但是他看中物业给提供的宿舍。不用自己去找房子也节约了一大笔开支。
一开始他和另外一个人打扫卫生,后来另一个人因为家里有事不干了,一时招不到人,物业就给他加到2500块钱,让他负责原来两个人的卫生区域。
68岁的老崔每天手脚不停地打扫卫生,每天回到宿舍都觉得疲惫不堪,可是他却不肯告诉儿女,每次儿女打电话,他都说自己过得很好。
07
2个月后的一天晚上,他疲惫地回到宿舍,累的饭都不想吃,却突然听见敲门声,他开门一看竟然是亲家老口子和儿媳妇站在门口,儿媳妇涨红着脸说:爸,我对不住您,您跟我回家住吧。
亲家也歉意地对他说:老崔大哥,是我没教育好闺女,让你受苦了,咱们这就回家吧。
原来,白天时候亲家两口子到老崔干活的小区找朋友玩,意外的看见了穿着保洁服打扫卫生的老崔,他们找到物业确认是老崔后,就问女儿怎么回事。
女儿却说公公回大姑姐家住了,崔承宗打电话给公公,公公每次都说自己很好。
原来,老崔为了不让儿女担心就采用了“两头瞒”的办法:和女儿说在儿子家很好,和儿子说在女儿家很好,儿子女儿都相信了他的说法,这才一直没发现老崔的秘密。
徐璐父母知道情况后很生气,就让徐璐下班后一起过来接老崔回家。
回到崔承宗家,徐璐父母一直给老崔赔礼道歉,说这都是徐璐的错,是自己没教育好女儿让老崔多担待。
徐璐在一边很尴尬地向老崔承认错误,说自己太粗心了,让老崔原谅自己。
老崔反倒不好意思了,说:璐璐说得有道理,我住在家里也不方便,要不我再回女儿家住段时间,等承宗回来我再搬回来。
徐璐父亲说:崔大哥,我让璐璐回家住,你就住在这里,有空我就来找老哥哥喝两杯。
徐璐也说:爸,这次是我做得不对,我回家给您做饭,您就安心跟我们生活吧。
回到题主的问题:
生活中,老人和儿女生活在一起,难免会产生矛盾,毕竟彼此之间的生活习惯、观念都不一样,需要彼此的磨合和互相的包容。
老人要注意收敛自己的脾气,不要觉得我是长辈晚辈就要无条件服从自己,自己的子女尚且不能做到,况且还会有儿媳妇和女婿。
年轻人要多理解老年人的心理和习惯,毕竟生活了6、70年的生活习惯难以改变,而且老年人的认知和思维基本已经固化,改变对老年人而言非常不容易。
两代人之间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需要包容和妥协的内容你很多,需要彼此双方有极大的克制和包容心。
儿女多想想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多多理解年轻人的时代。
幸福生活是两代人的双向奔赴,而不是一方向另一方的完全妥协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