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如何丢掉旧港宣慰司的?
明朝是如何丢掉旧港宣慰司的?
-----
网友解答:
-----
说起旧港宣慰司,估计很多明粉就要开始热血沸腾了,所谓旧港宣慰司,被称作是明朝最南端的一块飞地领土,也就是如今印尼的苏门答腊岛一带。
甚至于还有人说,即便是在整个历史上,这个地方也都是中国领土的最南端。
如今的苏门答腊岛一带,在古时候存在着一个叫做三佛齐的国家,也被称作是旧港,实际上也就是室利佛逝王朝,明朝初期的时候,三佛齐被爪哇国所灭。
在三佛齐没了之后,这个地方成为了一片无主之地,因为爪哇也没那么强大,根本没有控制当地的实际能力,而这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吸引了很多移民。
宋末元初与元末明初的时候,大量中原百姓南下南洋谋生,自然也看中了这里。
由于当地的华人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地方势力,其中来自于广东的南海人梁道明被华人推举为酋长,速成三佛齐王,而除了他之外,当地还有其他的华人势力。
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而当时郑和的船队前往三佛齐的时候,当地华人陈祖义想着诈降郑和的船队,然后夺取船队上的财富,结果被郑和识破了诡计。
不仅如此,郑和前往当地的时候,三佛齐的另一位华人头目施进卿也帮助了郑和。
在陈祖义的诡计破灭之后,施进卿受到了表彰,陈祖义的海盗势力被剿灭自后,施进卿因为功劳被册封为宣慰使,专门管理当地的相关事务。
明朝时期的宣慰使,就是宣慰使司的长官,而宣慰使司是一种带有羁縻性质的地方机构,通常在中原地区,都是在少数民族等边远地方设立,算是一种名誉头衔。
旧港宣慰司,其实更多的就是说让他们自己管自己,但是这个地方的人算明朝罩着的。
明朝正式设立旧港宣慰司之后,在当地建设了补给站等机构,作为船队远航的时候,进行物资补给与修整的中转站,这对于后来郑和下西洋的活动做出了重大贡献。
不过宣慰使司不同于明朝的三司与州府,管理非常宽松,因此掌控力度也很有限,而且明朝从宣宗时期开始就全面战略收缩,下西洋停止,从交趾撤军,连奴儿干都司等都被裁撤。
因为明朝在海上的力量消失,孤立无援的旧港宣慰司也失去了最大的靠山,越发虚弱。
明朝正统年间,旧港宣慰司一带被旁边的满者伯夷所吞并,明朝也没空搭理,从此之后这个地方也就成为满者伯夷的地盘,对明朝来说,这种放养式的所谓领地可有可无,失去很正常。
-----
网友解答:
-----
在哈佛大学出版的中国明代地图上除了中原汉地的“两京十三布政司”之外还凭空多出了一块海外飞地——旧港宣慰司。宣慰司是明代介于省与州之间一种偏重于军事的地方行政机构,一般多设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今天的贵州遵义一带有播州宣慰司,在当时的云南承宣布政使司辖下有车里宣慰司、缅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孟养宣慰司、老挝宣慰司等,这些宣慰司有的已延伸到如今的缅甸、老挝、泰国等国境内,可毕竟在当时是直接隶属于云南承宣布政使司,仍是境土相接。然而旧港宣慰司与明朝本土之间却是隔海相望,那么明王朝为何会在远离本土之地设这样一个宣慰司?而最终明王朝又是如何失去这里的呢?
宋元时期中国人已广泛活跃于东南亚。元灭南宋后不少南宋遗民逃亡海外——在崖山之战中南宋左丞相陆秀夫背负幼帝赴海而亡,其幼子带着剩下的南宋军民逃亡爪哇岛并一度在岛上建立顺塔国。当华人涌入爪哇岛时爪哇岛上的本土势力之间正处于混战状态:在此之前称雄于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以及周边海域的是三佛齐王国,然而在洪武三十年(1397年)崛起于爪哇岛东部的满者伯夷王国消灭了三佛齐王国,旅居三佛齐的华人一千多人联合不愿臣服于满者伯夷的三佛齐人拥戴广东南海人梁道明为三佛齐王,于是爪哇岛上就形成了梁道明领兵与满者伯夷王朝对抗的局面。由于明太祖朱元璋颁布的海禁政策断绝了沿海居民的生计,因此在此之后的十年间有数万军民从广东渡海投奔梁道明,由华人统治的旧港王国就这样在爪哇岛上形成了。
1402年朱棣与朱允炆的叔侄之争终于以朱棣得胜告终。由于朱棣的皇位得来不正,因此他迫切需要做出一番功绩以为自己正名,正是在这一动力的驱使下朱棣完成了五出漠北、七下西洋的壮举。事实上早在正是委派郑和下西洋之前的永乐三年(1405年)朱棣就派梁道明的同乡监察御史谭胜受和千户杨信带敕书前往招安梁道明,试图以此建立海外奇功,梁道明在接受明王朝的敕书后和臣子郑伯可一同入朝觐见明成祖朱棣,而旧港则由梁道明的副手施进卿治理。就在梁道明朝见明成祖朱棣这一年稍后不久的时间郑和船队扬帆起航。过去传统的史书认为:郑和下西洋尽管扬国威于异域,使明王朝之声威远迈汉唐,然而并没为明王朝开拓一寸海疆,也没带来经济上的收获,以致于下西洋的壮举最终无法像欧洲的殖民探险活动那样持续下去。事实果真如此吗?
事实上郑和在下西洋的过程中曾数次用兵于海外:第一次下西洋郑和以兵威迫使擅杀明使的麻喏八歇国遣使谢罪并生擒了盘踞在三佛齐旧港一带的海盗头目陈祖义;第三次下西洋郑和将试图袭击大明船队的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儿抓回明朝;第四次下西洋郑和生擒了试图袭击明朝船队的苏门答腊的篡位权臣苏干剌......事实上郑和船队并不仅仅只是一项政治面子工程,其实郑和船队同样肩负着开拓海外贸易的使命,和欧洲人所不同的是:明成祖朱棣其实是要用郑和船队将所有海外贸易垄断到皇室的管辖之下,至于民间贸易则将以严厉的海禁措施予以根绝。郑和船队的海外贸易需要稳定的基地网络进行支持,否则庞大的船队很容易因为海况和补给品不足等问题而蒙受非常沉重的损失。为此船队首先在今天的马六甲港建立了仓库和常驻机构,随着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年)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的设置已使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域几乎成为明王朝的内海。然而这时位于马六甲海峡西南方向的苏门答腊岛尚不在明朝的势力影响所及范围之内,而一旦苏门答腊当地出现某个南洋强权,那么就可以轻松地将统治伸张到马来亚半岛与婆罗洲沿海,封锁南中国海出口都不在话下。因此对明王朝而言:控制苏门答腊进而保证马六甲海峡的畅通是明王朝与印度洋方向诸藩国外交、贸易的重中之重,而旧港恰恰就是控制苏门答腊的关键核心所在。
此时旧港地区最强大的有两股势力:其一是原旧港国王梁道明的副手施进卿,其二是海盗头目陈祖义。国王的头衔听起来当然比海盗头子好听,不过这与实力无关——其实梁道明及其副手施进卿与陈祖义一样都不过是从中原大陆亡命至此,所不同的是:梁道明选择与当地土著势力合作并逐渐站稳了脚跟,而陈祖义则始终啸聚海上。在与来自爪哇岛的满者伯夷王朝对抗的过程中二者曾一度结成暂时的同盟,然而一山终究难容二虎,双方的兵戎相见是迟早的事。郑和船队要控制旧港就必须驯服这两股势力,而最为明智的处理方式自然是拉拢一方打击另一方。在明王朝眼中梁道明、施进卿早已获得当地土著的认可而被拥戴为王,况且又一向对自己恭顺;相比之下陈祖义始终啸聚海上不服王化。这样一来该拉谁该打谁也就一目了然了,这时施进卿也废除识时务地提出配合明朝船队打击陈祖义,而陈祖义自然很快就在郑和与施进卿的联合夹击之下覆灭了。1407年明成祖朱棣在陈祖义势力被消灭后册封施进卿为旧港宣慰使,正式设置大明旧港宣慰司,其辖区包括如今的马来半岛、新加坡、苏门答腊、爪哇以及泰国、菲律宾的一部分。
1424年旧港宣慰使施进卿去世,施进卿的女儿施二姐以施进卿“本人死,位不传子” 的遗嘱而实际控制着旧港宣慰使的行政权限。施进卿的儿子施济孙则派丘彦成向明王朝请求册封,朱棣派郑和去旧港宣旨任命施济孙为新一任旧港宣慰使。然而郑和船队抵达旧港后多方了解了事情真相,于是在上书请得朱棣的允许后改封施二姐为旧港宣慰使。关于旧港宣慰司是否为明朝领土的争议主要集中于《明史》中”犹服属爪哇”的记载——施进卿在被明朝封为宣慰使之后既向明朝称臣,又向爪哇国称臣。也有人认为:明王朝仅仅就是在这里设置了一个旧港宣慰司,而旧港宣慰司之下并未设置类似于中原的府、州、县等下级行政机构,因此不能算作领土。如果此说成立,那么当时云、贵、川等地的宣慰司也不能视为明朝领土了,因为这些地区都是当地土司治理,其下不设下级行政机构。至于向爪哇称臣一事也不足为奇,事实上明代西南土司之中在向明朝称臣的同时又向越南、缅甸、暹罗等国称臣的也是存在的。
明朝对旧港宣慰司的控制力度从一开始就是相对有限的——即使时至今日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拥有海外飞地,而对几百年前的明王朝而言:要控制这样一块远离本土的海外飞地还是有些鞭长莫及。正因为如此才使旧港出现了同时向明朝和爪哇称臣的现象。事实上要控制旧港必须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这在国力鼎盛的永乐年间也许还并不明显,然而随着明朝国力的由盛转衰不得不进行全面的战略收缩。宣德九年(1434年)六月继郑和下西洋之后王景弘受命以正使身份率船队出使南洋诸国,此后明王朝再未组织过大规模的海外行动,失去明王朝支持的旧港终于被老对手满者伯夷攻陷。
-----
网友解答:
-----
中国历史上统治者对黄河长江流域以外的都不够重视!这是农耕文明决定的!旧港宣慰司是海外飞地,宣德年间最后一次下西洋之后,基本就代表明朝放弃这块地了!
-----
网友解答:
-----
要想理解明朝究竟是如何丢掉旧港宣慰司,我们就要从历史原因以及当时明朝所采取的对外战略上来看待。
其实严格点来说,明朝并没有丢失过旧港宣慰司,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实现过对于旧港的有效统治,这与当时明朝所实施的宣慰司制度有着直接关联。
在明朝初年,为了巩固自己的边境防线,曾建立了三宣六慰的制度——简单来说就是三个宣抚司、六个宣慰司,比较著名的比如说缅甸宣慰司,以及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旧港宣慰司......
宣慰司的意思:就是皇帝派遣自己的大臣去某一个区域进行巡视和巡察,并且在这附近传扬朝廷的政令从而抚慰百姓,巩固朝廷对于某一个地区的统治。
可是事实上,在明朝核心领土也就是两京十三省内,最主要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三司制度,也就是广为人知的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以及都指挥使司。
这三个基本上并不存在高下的机构,组成了明朝的地方行政体系。但是这样的治理体系,仅仅只是在明朝的核心领土,对于那些控制力度比较有限的边疆地区,明朝所推行的便是宣慰司制度。
简单来说,就是任命当地的那些部落领袖,或者是拥有巨大威望的政治人物为宣慰使。他们理论上看是大明王朝的臣子,但是事实上朝廷对他们基本上都是听之任之。
也就是说这些宣慰司的核心领导人物,本身相当于拥有一个独立王国。
这些地盘只是大明帝国的附属,而不是直接管辖领土,它们拥有着特别大的行政与军事自主权,有的甚至还要超过唐朝时期的藩镇。
当然明朝之所以会推行这样的制度,无非就是一个核心“以夷制夷”,利用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力量,去对付其它敌对性的少数民族势力,从而节省大明国力。
这样的策略在明朝前期是相当有效的,这稳固了大明帝国的边疆地区,为整个国家的持续发展都提供了一个比较良好的外部环境,还有助于弘扬大明国威。
可是在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的军事实力一落千丈,原先听话的宣慰司以及宣抚司也有了不一样的想法,所以理论上来看宣慰司更多像是大明帝国的“附属国”,明朝从来没有真正统治过旧港宣慰司,又怎么能谈得上丢失呢?
况且在明宣宗年间,明朝的对外战略就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朱元璋创立大明王朝后,最开始所采取的对外政策是扩张型,毕竟朱元璋称帝的时候元朝还控制了黄河以北的广泛区域。
——从洪武元年开始的北伐攻克元大都后消停了差不多十年,但从洪武13年至洪武21年这8年的时间内,朱元璋先后发动了三次北伐,目的都是剿灭塞外的北元势力。
在洪武21年的时候,朱元璋命令蓝玉为征虏大将军,带领15万大军征讨塞外。从洪武元年到洪武31年这30多年内,整个帝国就没有消停过。
建文帝上台后,大明王朝又开始打内战,后来继位的永乐皇帝自己先后五次亲征蒙古。要知道朱棣一共才干了22年的皇帝,就自己率兵北伐了五次,平均下来每四年一次。
算上他爹朱元璋,这两朝在50多年内,前前后后搞了十几次北伐,这确实奠定了大明帝国作为一个军事帝国在东亚地区的绝对优势,但是对于国力的损耗也是很大的。
因此朱棣之后的明仁宗与明宣宗,所采取的对外政策就不一样了。
仁宗继位的时候,整个大明的财政状况堪忧。而仁宗连一年都没坚持住就撒手人寰,继位者宣宗接手的其实算是一个烂摊子。在朱棣死后留下来的草原制衡政策已经不那么管用了,瓦剌的崛起给大明的北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宣宗一边要抵御来自北方的军事入侵,又一边要想办法解决财政问题,缓解民间的压力,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所以他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战略收拢。
从宣德三年起,大明的政策便从原先的积极进取,转变成了全面防御,基本上放弃了对于北方草原地区的主动军事干涉。
而为了能够节省国力,一些边缘地区的宣抚司、宣慰司都被逐渐撤销,当时宣宗甚至连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这种理论上看算是直接领土的行政机构都给撤销了。之后他还在宣德九年,裁撤了努尔干都司。
连着两个至关重要的地方机构都被撤销掉,像旧港宣慰司距离大明帝国的本土是要跨越整个南海的,对于当时大多数朝臣来说恐怕都没有怎么听过的名字,就算是丢掉了又能怎么样呢?
在公元1424年,旧港宣慰司实际领导者施进卿去世后,朱棣还派遣郑和在下西洋的时候任命了新的旧港宣慰使。但是等到宣宗时,整个朝廷对于旧港宣慰司内部政治权力的更迭,就已经完全不在乎了。
宣宗去世以后上台的正统皇帝才只有九岁,整个朝廷的大权被太后和朝臣掌握。对于那会儿的大明朝廷来说,巴不得多休养生息一会儿,因为皇帝明显还靠不住,就更不可能管旧港宣慰司了。
况且就算是正统皇帝亲政,估计他也不会怎么料理旧港宣慰司的事情,毕竟他是大明王朝历史上有名的昏庸皇帝——土木堡之变后,被迫去蒙古留学的就是他。
公元1440年,旧港宣慰司遭到了周边强国“满者伯夷”的进攻。
——当时的旧港宣慰使根本无力抵抗,只能选择投降,这代表着原先属于大明的旧港宣慰司成为了一个过去式。不过对于当时的明朝来说,这也不算什么大事。
正统七年,英宗朱祁镇开始亲政。他当时确实有收复旧港宣慰司的计划,甚至还提出要派人再下西洋,但是遭到了朝臣反对,因此计划就只能做罢,最后一次收复旧港宣慰司的机会也悄无声息地流失掉了。
在土木堡之变后,大明帝国国力衰弱,也就再也没有把自己的目光投向遥远的旧港。
-----
网友解答:
-----
首先我们要知道:明朝宣慰司制度到底是怎么回事?
旧港宣慰司属于一种土司制度。明朝在边疆的控制和治理中,最著名的就是实施土司制度。
土司制度,在元明清时期都有,就是在中央王朝的边疆地区设立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和制度。
土司制度,是“以土官治土民”,“土官”,就是当地世袭的土著地方官,也叫做“土司”。
“土司”由中央王朝任命和分封,对当地有世袭的统治权。
土司制度渊源很久,唐、宋时在西南、华南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就设置过羁縻府、州,也任命了当地土著首领为世袭的统治官员。元朝后,以宣慰使、宣抚使等等等官职分封边疆地区的首领,逐渐形成了土司制度。到明代,土司制度发展到鼎盛期,后渐趋衰落。不过直到晚清至新中国成立前,在西南地区还有土司存在。
旧港宣慰司也是根据土司制度,设置的“宣慰司”。
明朝“宣慰司”,最著名的是“三宣六慰”。
“三宣六慰”,都是明朝在西南边疆地区和中南半岛地区设置的管辖机构。
“三宣六慰”起始于明洪武(1368~1398年)年间,明朝廷在云南承宣布政使司下设置了南甸、干崖、麓川平缅等三个宣抚司,以及及木邦、孟养、缅甸、八百大甸、车里、老挝六个宣慰司。其中,麓川平缅宣抚司后来在正统十一年(1446年)改置为陇川宣抚司。
这样就形成了“三宣(宣抚司)六慰(宣慰司)。
三宣六慰的范围除了今天我国西南边境地区外,还包括了今缅甸、泰国北部、老挝中部地区。
“三宣六慰”都是土司,其长官都由当地部族或政权的首领世袭,内部自治,但经济上要承担朝廷的“征役差发”和“贡赋”,土兵(地方军队)要接受朝廷或上级调遣。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这些土司又分为内边区和外边区两种,明朝对它们的统治方式和控制程度不完全相同,不过,广义地说,它们都应该算是明朝廷边疆的所属部分。实际上来说,三宣六慰的对边疆的羁縻控制力度,要比对当时明朝廷乌斯藏都司对藏区的控制力度大。
三宣六慰,基本是中南半岛印度洋出海口的战略要地
不过,1531年后,缅甸地区的莽瑞体建立起了东吁王朝(1531~1752年),后来东吁王朝日渐强盛,同时随着明朝国力衰微,对边疆控制力减弱,明属的六慰土司逐渐的归附了东吁王朝。。后来到清朝对云南等西南边疆地区进行改土归流时,缅甸王朝也开始对原来明朝六慰所属的故地进行了改土归流。
旧港宣慰司也是类似于“三宣六慰”的存在。只不过,旧港宣慰司的地理位置的战略重要性要比三宣六慰的位置更加关键和重要!
三宣六慰,基本是中南半岛从缅甸向印度洋出海口的战略要地,而旧港宣慰司,却是直接辐射控制马六甲海峡的战略要冲。旧港宣慰司的驻地就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巨港(也称为“旧港”),旧港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枢纽。
旧港宣慰司设立的缘起
:
因苏门答腊土地肥沃,不断有下南洋的华人在那里安家,种植水稻等农作物过活。
明洪武(1368~1398年)年间,广东人陈祖义因为犯事逃到苏门答腊的旧港,投靠当地渤淋邦国的国主手下为将。国王死后,陈祖义自封酋长,然后开始了大海盗生涯,史料记载他“甚是豪横,凡有经过客人船只,辙便劫夺财物”。
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首下“西洋”。永乐五年(1407年)郑和返航途中,派人招抚陈祖义。陈祖义认为,郑和船队“有宝物”,于是想诈降,然后抢夺郑和船队。
但是,郑和船队经过占城以后,一路上到处都是对陈祖义海盗抢劫行径的控诉。所以郑和其实早有防备。
不巧的是,陈祖义的阴谋,被旧港的一位当地华人首领施进卿知道了,他告诉了郑和。郑和将计就计,立即作了反偷袭的计划。陈祖义率海盗来袭时,就陷入了郑和战船的包围,陈祖义自己也被郑和生擒,囚于船中回京。回京后,明成祖朱棣下令当着各国使者的面将陈祖义斩首,从而为东南亚海域铲除了一大祸患。
旧港当地华人首领施进卿因揭露陈祖义阴谋有功,受到明朝廷嘉奖,被封为旧港宣慰使。于是原来旧港的地区,也就成为了明朝册封的旧港宣慰司。原来以旧港为都城的三佛齐王国也就变为明朝廷的旧港宣慰司。
旧港宣慰司成为明朝廷扼守马六甲海峡的飞地。郑和及明朝选择旧港,设置宣慰司,进行战略布局,应该是对这个地区的重要战略意义,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
旧港宣慰司的失去:
朱棣死后,由于郑和下西洋,耗费巨大,朝臣认为过于劳民伤财,强烈反对下西洋。于是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被永久叫停。郑和本人在最后一次返航途中病逝。此外,明朝又持续实行海禁政策。对东南亚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随着明朝廷对旧港宣慰司所在的南洋地区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也难以对旧港宣慰司实施更大的保护。
首任旧港宣慰使施进卿死后,他的女儿施二姐继承了宣慰使的职务,在旧港统治到1440年。
1440年,旧港附近爪哇岛的满者伯夷王国势力侵入并吞并了旧港宣慰司。从此明朝廷就失去了旧港宣慰司。
算起来从1407年到1440年,旧港宣慰司属于明朝廷的时间大概有37年。
可惜后来中原王朝始终实行了海禁政策,放弃了对大洋的探索和经略。
丧失了可谓千年一遇的大航海时代和大殖民时代的历史机遇。。
控制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关键之地的机遇,也可惜的丧失了。。
-----
网友解答:
-----
对明朝而言,那玩意就像远在阿拉斯加的情人。如果有钱有时间的话,偶尔过去浪漫一下也未尝不可。不过如果自己都快饿死了,那这个情人有没有其实并不重要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