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将领卢象升死后,为何天下为之震动?
明朝将领卢象升死后,为何天下为之震动?
-----
网友解答:
-----
1639年十二月十二日,年仅39岁的名将卢象升战死。
三郡民众闻讯,痛哭失声,声动天地。
其后,明清两代的士大夫都为之感佩,两代的帝王都为之追谥,甚至到100多年后,乾隆还特意追谥。
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能让天下如此震动呢?
一介文官,力保三郡之民
卢象升,是科举出身的文官。
不过,虽是江南文人,卢象升胸怀大志,自幼习武。
他的练功刀,重达136斤;又能在五十步外射箭,每发必中;远远超过了武举的标准。
文武双全,说的就是这样的人。
科举中进士后,他被授户部主事,经过历练后,升迁为大名知府、大名道。
大名,在今河北邯郸内。
当时,各地的流寇常进入其境,卢象升既要治民,也要与流寇作战,渐渐磨练出了一支有一定作战能力的军队。
崇祯二年,皇太极绕道入边,直逼京师,卢象升募兵万人入卫,小有战功。
次年,崇祯以他进右参政兼副使,整饬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兵备,号“天雄军”。
此后的三年多时间里,卢象升就在这一带与流寇激战。
流寇,也就是流串过来的农民起义军。
古代,尚无力建立正常财政体系的农民起义军,要维系生存所需,只能靠劫掠。
流寇,又是最为危险的存在。
隋末时,瓦岗英雄李勣就表示:在老家一带混,都是乡里乡亲的,下不去手。不如去运河一带劫掠。
因此,离开家乡的流寇,一般都“下得了手”,危害极大。
卢象升在三郡与流寇激战,是保护桑梓。
而且,当时,初组织起来的“天雄军”战斗力有限,经常陷入混乱,很多时候都是卢象升靠着自己的勇武安定军心,赢得胜利的。
如此,流寇相互转告: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不敢再去侵犯三郡。
所以,后来,三郡民众称:“昔非死贼”,就是感恩卢象升的保卫之德。
威震海内,赢得将士爱戴
此后,卢象升被调往各地,镇压农民起义。
卢象升转战河北、湖北、河南、安徽等地,与农民军主力激战,所向披靡。
当时,洪承畴负责西北,卢象升负责东南,两人联手剿杀下,农民军连续受到重挫,陷入低谷。
卢象升每战必身先士卒,又与士兵同甘共苦。
有一次,部队断饷三日,卢象升自己一滴水也不喝,在他的带头下,部队稳定了下来。
这样的卢象升,自然赢得了将士们的爱戴。
而对于刺头悍将,卢象升也颇有驾驭之法。
崇祯曾几次赐卢象升尚上宝剑,但卢象升始终没有斩杀过任何一个稗将,“爱才惜下如不及”,推心置腹。
因此,许多悍将都愿意听从其调遣。
要知道,卢象升的手下将领,有不少都是刺头!
比如,统领了三千关宁铁起的祖宽,初被调入中原时不服军令,劫掠财物,后来为卢象升“搞定”后才服从军令,后来,归属洪承畴后又不服,结果被处死。
可见,卢象升的人格魅力在洪承畴等人物之上。
善于抚民、治政,口碑极佳
卢象升的战功自不必多说,但不该忘记的是:他文武双全,理政经济之才也十分了得。
早年,他督饷清源仓时,就发现每年的消耗在万石以上。
经他发现,问题在于管理粮仓的仓吏相互勾结、中饱私囊,当时,清源仓所在的河南地区连年大旱,百姓民不聊生,难以承受重负,纷纷逃亡,使赋税进一步减少。
当时,卢象升仅仅只是来督饷粮仓的,很多问题,已经超出了他的管辖范围,根本不归他管。
但卢象升义不容辞,禀明旱情、民情,提出了减免、整顿之法,得到朝廷批准。
由此,卢象升既安抚了地方民众,又改善了粮仓情况。
坐镇大名府期间,他又在审理冤案时,打掉了几个危害一方的恶霸,为民作战。府城民众见此欢声雷动,高呼青天。
此后,卢象升与起义军作战时虽然坚决勇猛,但他深知:老百姓是逼得没办法了才造反的。
因此,他转战之中,常抚民众,常减免赋税,减轻人民负担。
卢象升因此在各地民众中都赢得了不错的口碑。
后来,卢象升受命宣府、大同、山西的军事。
到任后,他先是整顿当地庸吏、贪牟、猾军,使军中气象一新,战斗力得到增强又杜绝了扰民之事。
随即,他大力屯田,走访当地老农,请教合乎地方特点的种植方法,并带头耕种,屯垦两年,储了二十多万石米谷,既使宣大形势得以稳固,也极大减轻了周边民众负担。
因此,卢象升在许多地区的民众心中,都有“青天”、“仁德”之名,口碑极佳。
东林风骨,在士大夫中口碑极佳
在魏忠贤一党得势之时,卢象升就拒绝拜魏忠贤生祠,不惧阉党威胁。
当时,即便是袁崇焕这样的名将,为不影响实事,尚为魏忠贤修建生祠,迎合阉党,卢象升这种绝不妥协的行为,自然赢得了士大夫们的尊敬。
此后,东林党首领侯恂下狱,吏部郑三俊故意轻判,引得崇祯大怒,也下狱。侯恂、郑三俊都是有名望、清誉的人,群臣纷纷求情,崇祯都不搭理。卢象升上疏求情,崇祯才释放侯恂。
当然,卢象升绝非把目光放在党争上。
对于包括东林党在内的一些言官唧唧歪歪,对战事指指点点,他也是厉声痛斥的。
他曾上疏:台谏诸臣不问事之难易,不顾人之生死,一味求全责备···这种外行指点内行,使将领束手束脚,才能得不到发挥,不利战事!
可以说,卢象升敢说真话,坦坦荡荡,不置身党争,因此在士大夫中口碑极佳。
悲壮战死
卢象升最后悲壮战死,使任何人都叹息不已。
当时,崇祯赐卢象升尚方宝剑,要他都督天下兵马,迎战清军。
然而,崇祯稀里糊涂的安排,却使卢象升手中的“天下兵马”少得可怜。
当时,崇祯已有议和之议。
因此,杨嗣昌、高起潜等人多方阻挠卢象升。
崇祯遂让刘宇亮节制援军。
如此,高起潜统领的关宁军不归卢调遣,卢能调遣的,只有宣府、大同、山西三总兵,不过2万人。
卢象升兵力不多,但决心趁夜袭击清军。
不料,高起潜居然将情报邪路,使清军有备。
尽管如此,卢阎王不是盖的,还是击败了清军,并连续打了好几个胜仗。
然而,杨嗣昌并不向崇祯禀报,反而将真定、河间失守的责任甩在卢象升身上。崇祯大怒,将卢象升降职为兵部侍郎。
此时,巡抚张其平不发饷,又传清军又入清云、晋。
总兵王朴遂带兵以援云、晋为借口,离开,卢象升身边只有5000余人了。
此时,附近的三郡父老叩军门而请:明公有恩于我们。但奸臣在内,孤忠见嫉。如今,请您暂移军广顺,召集义师。以您的名望,一呼之下,必然能召得十万!不必现在就去送死呀!
卢象升谢过父老,“朝廷已下令阻击,象升岂可违旨!”
随即,卢象升带兵而前,并派人联络驻在附近的高起潜。
高起潜拒不来援。
卢象升做了最后一次动员:我作战多年,身经几十战,无一败绩,今日弹尽粮绝,敌众我寡,而我决心已定,明日出战,愿战者随,愿走者留,但求以死报国,不求生还!
军士受其感动,无一走者。
次日,卢象升列阵与清军大队决战,自辰战至午时,炮尽矢绝,卢象升遂下令军队以短兵相搏。
在清军精骑的冲击下,卢象升军伤亡惨重,总兵虎大威想护卢象升突围而走,卢象升大呼:“将军死绥,有进无却!”亲率亲兵冲入敌阵死战。
最后,卢象升身中四矢三刀,壮烈战死。
身边的陆凯害怕卢象升的尸体受到敌人残害,遂以身伏在卢尸体上,也中二十四矢而死。
对卢象升这样的人来说,战死沙场并不可怕。
但是,这样的战死沙场,却令人遗憾不已···
令人愤怒的身后待遇
高起潜听闻卢象升战败,仓皇遁逃,不知道卢象升是否战死。
杨嗣昌既害怕卢象升生还报复,又害怕卢象升战死使他背负责任,只想证明卢象升投敌了!
一个叫俞振龙士兵汇报:找到了,卢象升真的死了。
杨嗣昌企图颠倒黑白,想将怯懦畏战之名加在卢象升头上,逼迫俞否认此事,但是,在鞭打了三天三爷后,俞仍然怒目而言:天道神明,无枉忠臣!
杨廷麟在战场上寻到卢象升尸体,麻衣白网头巾。将士号哭:此吾卢公也!
三郡民众听闻之后,大哭不已,声震天地。
顺德知府上表卢象升死状,杨嗣昌故意刁难,过了八十多天才收敛卢的尸体。
第二年,卢的妻子请求抚恤;第三年,卢的弟弟象晋、象观又请,都被杨所阻挠。
直到杨嗣昌死后,朝廷才赠卢太子少师、兵部尚疏,赐祭葬!
后来,南明时,追谥忠烈,建祠奉祀。
清军南下时,两位弟弟起兵抗清,卢象同投水死,卢象晋出家为和尚,卢家抗清殉难者有百余人!
忠义之情,连对手也佩服。
100多年后,乾隆下诏表彰卢象升,谥“忠肃”。
卢象升,是一个堪称楷模的人物。
作地方官时,为民请命,为当地人民所感佩。
作将领时,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赢得了包括刺头在内的全体将士爱戴。
身为文人,他不惧强权,敢说真话,赢得了士大夫的尊敬。
身为武将,他忠心为国,壮烈战死,连敌人也感佩不已。
这样的人,在崇祯朝以这样的方式悲壮战死,令人扼腕叹息。
这样的人,无论在任何时代,都值得铭记。
-----
网友解答:
-----
卢象升是明末时期最为出色的军事家之一,他虽出生翰林,却是罕见的将帅之才;他德才兼备,屡建战功,却为奸臣所害;他一心报国,深受百姓爱戴,却不遇明主,为崇祯所猜忌,最终报着“宁死疆场,不辱西市”的悲情战死沙场,壮哉,悲哉?
明朝末年,天灾频发,兵祸连连,面对天下崩坏,大厦将倾之局,涌现出了一大批忧国忧民之士,卢象升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军事才能不在袁崇焕、皇太极之下,在烽烟四起的明末以军功逐渐展露了头角。
卢象升出生于大名府,他的祖父曾经做过县令,自小家境殷实。他天资聪慧,22岁就中了举人,第二年又中了进士,高居二甲第25名。虽少年得意,但卢象升对自己却要求严格,据说有次途径扬州的时候,为一位漂亮的歌姬所倾慕。当歌姬看到卢象升堂堂的仪表、英俊的面庞时,便要以身相许,但卢象升却不为所动,婉拒了这名歌姬。后来卢象升解释说,大丈夫理所报效国家,不应将精力浪费在儿女私情之上。
卢象升刚入朝为官的时候正是魏忠贤当道之时,为人正派的卢象升看不惯阉党的卑劣行径,便与清流著称的东林党多有往来,也因此得罪了魏忠贤,被外放到了临清仓(今山东临清)任员外郎。出任临清地方官后,卢象升体恤民情,将原先加纳粮食改为了纳银,此举大大减轻了百姓负担,在临清的几年任期中,卢象升政绩斐然,造福了一方百姓,因此到天启七年的时候被升为了山东按察副使,主管大名府事。当时各地都在为魏忠贤立生祠,他的上级山东巡抚李精白想拉他一起上书朝廷为魏忠贤立生祠,这个要求被卢象升断然拒绝,李精白为此大为恼火。正直的为人使他在官场不受人待见,卢象升虽不得志,但依然矜矜业业。
卢象升在为官大名府的时候非常勤恳,经常办公到很晚才休息,但不管工作有多累,第二天一早他就会按时起床梳洗办公。他经常为民请命,有次还曾特地跑到京城为大名府17桩冤案申诉。为官一方能造福一方,卢象升也因此深受百姓爱戴。他不仅治理地方非常用心,对于朝廷交办的任务也办得非常利索,到了崇祯上台后,随着阉党的倒台,卢象升也迎来了出头之日。
▲卢象升使用过的140斤大刀
当时整个大明朝正在多事之秋,卢象升对天下局势的变化非常警觉,在所辖区域整顿武备,招募乡民操练军事。卢象升虽是个文人,却十分精通军事,并以岳飞、张巡为榜样,深谙用兵韬略。闲暇时分,卢象升经常操习武艺,骑射功夫十分了得且箭术高明,五十步以内必中。他平日锻炼用的是一把大刀,这把大刀至今还保留在卢象升故居,重达140斤。卢象升身形偏瘦,却因常年锻炼而十分结实,近身格斗一点不输武人。由于卢象升对练兵颇有心得,他所招募的士兵战斗力提升也是飞快。
当时大名府有支以马翩翩为首的悍匪集团,经常流窜各地打家劫舍,为害四方,其部众多达四百余人,各地官府对这股黑恶势力也常常敢怒不敢言。卢象升却打破常规,找了个机会在马翩翩落单的时候将其捉拿,为了防止出现变故,他毫无犹豫地将马翩翩斩首示众,为民间除去了一大害,卢象升在此次行动中所表现出的杀伐果断,在日后的用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率满清主力绕道山海关经蒙古杀入了北京地区,一时间京畿周边大乱。崇祯闻讯大惊,连令各地兵马进京勤王,卢象升也随着崇祯的一纸命令,率领所部赶到了京城。
▲袁崇焕的死,深深影响了卢象升
经过三个多月的激战,直到崇祯三年(1630年)正月这场危机才得以解除。在这场事变中袁崇焕虽竭尽全力守卫京师,并打退了皇太极的多次进攻,但却为崇祯和北京城内百姓所猜忌,最终被崇祯凌迟处死于西市,死状极为惨烈。
袁崇焕的死深深影响了同在京师勤王的卢象升,后来崇祯十一年清军入塞的时候,卢象升担任的职务恰好就是崇祯二年袁崇焕担任的职务。到了最后时刻,卢象升悲壮地说“宁死疆场,不辱西市”,足见袁崇焕之死对他影响之大。虽然所有人都认为袁崇焕是个卖国贼,虽然人人都恨不得将袁崇焕“食肉寝皮”,但卢象升却明白其中的缘由,一旦手握兵权的将领为皇帝所猜忌,那么他的死期也就到了。
在整个己巳之变中卢象升并没有出彩的表现,中规中矩地完成了任务,战后崇祯对其进行了嘉奖并提升卢象升为右参政兼副使,奉命主管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兵备,此后卢象升就走上了武将的道路。
初战畿南
乙巳之变虽已过去,但明廷危机并未解除,对关外满清的战事成了明廷财政的无底洞。崇祯元年明廷岁入为706万两白银,支出却高达956万多两白银,亏空了250多万两,为解决财政危机,明廷就对当时的驿站系统进行了裁撤,预计每年可为朝廷节省几十万两银子。谁也没想到这个不经意间的财政改革,却引起了天下大乱。
当时年仅23岁的李自成是一名驿站基层公务员,被裁员后走投无路的李自成便加入了农民起义军。而当时的明廷为了对付关外的满清,还向北方广大地区加征了粮饷,本来就陷入饥荒的陕西农民更是苦不堪言,声势浩大的明末农民起义就这样爆发了。更为要命的是明廷还裁撤了陕西等地的边军,即便有些军队没被裁撤,由于财政困难,军饷也经常不能足额发放,这就造成了不少地区的兵变。民变加上兵变,北方就这样乱了,本来民变只是一些没有战斗力的农民参与,但随着职业军人的加入,起义就变得愈发不可收拾了。
农民起义声势浩大,为此三边总督杨鹤向崇祯提出了招抚之策,得到了崇祯的批准,但招抚的关键还是在于钱,崇祯却只下拨了10万两白银,这点钱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有人算过,就算一两银子可以救济一个灾民,10万两银子顶多也就救济十万灾民,陕西的情况却是全境的大饥荒,招抚政策也因此失败。
招抚不成,那就只能杀了,崇祯三年八月,洪承畴诱杀了往左桂等98人;第二年四月,他又命贺文龙诱杀前来投降的320人,接连的杀降使得农民起义军不再接受官府的招安,而已经招抚的起义军由于灾荒又再次起义了。
很快陕西起义军就发展到了20多万人,一路活动到了山西,面对漫山遍野的起义军,山西地方无力抵御。为此明廷急调各地部队来到山西围剿,一番激战后起义军不敌,很快就流窜到了直隶畿南一带,而等待他们的是早已在此准备多时的卢象升。
为抵御起义军,卢象升的策略就是将各村合并成山寨,并训练民军,在遇到起义军的时候山寨内的民军不与起义军野战而是坚守待援。这样一来当起义军来到卢象升地界的时候就无法通过打家劫舍获取补给物资,而要攻打山寨又会伤亡惨重,如果久攻不下卢象升的官军就会赶来,到时候又会遭遇官军的围剿,遭遇更大的损失。
卢象升在搞村寨、设团练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训练自己的兵马,由于卢象升非常善于练兵,他所训练的部队很快就成了一支颇具战斗力的部队。大名府在唐朝又被称为天雄军,所以卢象升训练的士兵也被百姓称为了“天雄军”。
崇祯六年正月初八,卢象升率部来到黄寺的时候遭遇了起义军,卢象升随即身先士卒投入了战斗,士兵们见统帅亲自上阵,一时也是士气大振,奋勇作战,很快就击退了起义军,此战卢象升部斩杀起义军百余人,自身损失仅13人。但这场胜利并没有改变当时的局面,滞留在直隶的起义军人数众多,卢象升清醒地认识到了这点,迅速向朝廷请求援军。崇祯得知消息后从各地调集了一万多官军来前来支援,配合卢象升镇压起义军。不过在援军赶来的途中,部分明军遭遇起义军埋伏,损失了不少人马。
在伏击明廷援军后,起义军再次向卢象升的防区发动了进攻,对此卢象升一开始采取了守势,等到援军陆续到达后立刻转守为攻,畿南地区形势开始转好。鉴于卢象升的畿南地区防守严密,起义军转而进攻西山地区,并很快将一支明军围困了起来。卢象升知道如果自己去增援,路上必遭起义军埋伏,而起义军在消灭了被围攻的明军后为会扩大战果进攻石城,于是卢象升便在石城附近设了埋伏。
后来起义军果然进攻了石城,半道上遭遇了卢象升的埋伏,卢象升身先士卒,战马死了就下马步战,带着明军一路追击起义军。激战中卢象升的仆从被射杀,他的额头也被箭射伤,但卢象升毫不畏惧,提着战刀不断地向起义军发动冲击,最终将起义军击败。这一战光是起义军头目就斩杀了11人,畿南局势瞬间转危为安。
虽然卢象升的作战十分给力,但其他各路明军的表现则差强人意,没多久左良玉的部队被起义军击败,这使卢象升认识到只是守住自己的防区并不能改变战局,便主动出击,在五月份连续击败了青龙冈和武安的起义军,两战下来歼灭起义军数千人,解救百姓2万多人,他的名声也随之响起,起义军就再也不敢进攻他的防区了。
除了针对起义军的作战,卢象升还十分体贴百姓,有次一支起义军要进攻广平城,城中官员连忙关闭了城门,将大批百姓挡在了城外,眼看起义军邻近,卢象升要求官员开门放人,并表示如果起义军来攻,他一定会将起义军挡在城外,城中的官员这才打开城门放了百姓进来,而起义军一听说是卢象升在此,未经交战就撤离了此地。
转战荆襄
起义军在畿南受挫后就退回了山西,到崇祯六年(1633年)十一月,起义军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向明廷诈降,乘着明廷放松戒备之机在十二月乘着黄河冰封渡过了黄河,进入河南后几十万起义军如入无人之境,将河南搅了个天翻地覆,之后起义军兵分两路,一路往湖广方向进军,一路回陕西。
进入陕西的一路起义军在到达陕西后,很快就进入了四川地界,明廷急调各路兵马入川围剿起义军,四川占据最终在秦良玉等人的拼死抵抗下才得以稳定。
而进入湖广一路的起义军则一路披荆斩棘,反复在郧阳地区展开冲击,郧阳局势一片混乱。此时崇祯想起了去年表现突出的卢象升,便在崇祯七年(1634年)七月十八日提升卢象升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军务兼抚治郧阳等处地方。接到命令后卢象升便从大名府单骑赶往郧阳,临行前畿南送行民众多达万人,有些送行者一直送到500里外的黄河边才返回。
卢象升知道郧阳形势危急,不敢丝毫懈怠,于是快马加鞭于四月八日进入郧阳地界,7天后来到了郧阳治所襄阳。刚来到郧阳的卢象升面对的是个完全的烂摊子,当时郧阳的主兵只有500人,再加上筸兵3400人、石柱兵600人、毛兵500人、川军三营5000人,再加上总督陈奇瑜的标军,总数不过2万人,就这点人马对付人数众多的起义军是远远不够的。不仅兵源少,而且卢象升还要面临财政问题。明末时期,供养一名士兵每月需要三两六钱的费用,而卢象升接手郧阳的时候,账面上只剩下了10505两,维持军队是远远不够的。对此卢象升一方面向朝廷请求军费支援,另一方面拿出了自己的私财犒赏三军,并告诉士卒军饷马上就到,一番慰劳下来,士兵们大为感动。
不久,四川方面又有数万起义军折回了郧阳地区,卢象升认识到要围剿起义军后勤至关重要,便利用郧阳河流纵横的自然条件,由水路运输粮草辎重。卢象升征集了大量的民夫和小船,每条小船能载重30石,不但载重多而且速度快,很快就向前线运送了4000石粮食,有了充足的粮草,卢象升便发动起了攻势。
崇祯七年六月,卢象升与陈奇瑜一起出兵围剿起义军,数日内连战连捷,尤其在乜家沟、石泉坝、康宁坪等处卢象升更是三败起义军,斩首5600多级,起义军元气大伤。据后来卢象升的上奏,以“尸蔽汉江”来形容战后的情景,可见这一战的惨烈。
郧阳局势稳定后,卢象升一边招兵买马,一边整顿地方。在郧阳地区,卢象升沿用了他以往的村寨策略,又针对灾后生产力遭破坏的情况,在当地实行屯田。这两个措施一下子就解决了郧阳的两大难题。一是解决了兵力不足的问题,通过村寨策略,郧阳获得了大量乡兵,这些乡兵虽然不能野战但是防守还是绰绰有余的;二是屯田解决了当地缺粮的问题,为部队后勤提供了保障。
治理郧阳期间,卢象升还积极援助当地百姓恢复生产,并严格约束手下官员行为,切实减轻百姓负担,并整顿市场秩序,恢复市集贸易。在治军方面,卢象升一方面确保部队的后勤补给,另一方面严格军纪,并重视乡兵的训练,从乡兵中设立练兵千总1人、乡兵教头2人,以此来加强乡兵的训练。经过卢象升的整治,郧阳逐渐恢复了秩序。
起义军在郧阳进攻受挫后,很快就转战到了陕西地区,回到策源地的起义军实力大增,达到20余万人,兵锋直指西安,而此时的陕西仅有明军2万余人,很快就被起义军击败。在陕西肆虐一番后,起义军又进入到了河南。
起义军来到河南后,明廷急令卢象升北上阻击起义军。卢象升在九月二十七日接到命令后就离开襄阳赶到了光华、谷城、均州一带整顿兵马。在卢象升北上的时候,军饷又成了他的老大难问题,好在这个时候湖广方面对卢象升给与了很大的支持。原来卢象升此前在郧阳地区的时候,湖广原本要支付12万两白银的军饷没有到位,但卢象升非常有策略,在上书崇祯的奏疏中没有提到军饷没到位的问题,还很聪明地为湖广方面官员做了辩解,后来在郧阳历次战功当中,卢象升也或多或少地提到了湖广官员的功劳。这些湖广官员都看在了眼里,不但给了卢象升军饷,还将湖广最精锐的5000筸军派到了郧阳接替空缺的防务。筸军由湘西土著组成,战斗力十分强悍。
卢象升来到河南的时候,起义军正进攻商州,几路明军也齐聚于此与起义军展开了对战,由于起义军人数众多,商州一战明军战败,损失惨重,起义军随后在河南站稳了脚跟。
面对河南危局,卢象升向崇祯提出了三条建议,头两条是他在畿南实行的并村设寨之法,而第三条是坚壁清野、训练乡兵。这种布置很快就发挥了作用,后来20万起义军来到郧阳,直扑襄阳城下。此时卢象升手上只有几百标军,情况万分危机,好在郧阳的乡兵发挥了作用,在襄阳城外到处设置了陷阱地雷。当起义军攻城的时候,城外埋设的地雷起到了关键作用,炸死炸伤起义军无数。到了晚上起义军入睡的时候,卢象升又率军展开突袭,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被迫撤退,在撤退路上又不断遭遇乡兵的攻击,损失惨重。在郧阳地区受挫后,起义军转而攻向了东南方。
追剿东南
起义军在进入东南地界后,明廷一开始并不重视,后来到了崇祯八年正月十五,起义军攻破了明朝中都凤阳,并在凤阳大肆劫掠了三日,听闻凤阳失陷,崇祯失声痛哭。面对祖坟被烧,崇祯也是下定了剿灭起义军的决心,调集各路兵马7万余人,战马15000匹进以剿灭农民起义军。
面对来势汹汹的明军,起义军不与其正面交锋,随即化整为零分头出击,转战于安徽、河南、湖北、山西、陕西等地,一时间到处都是战火。
崇祯八年(1635年)六月,卢象升被升为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巡抚湖广等处地方,兼提督军务。上任后没3个月,卢象升又接到兵部的命令,让他以巡抚职衔总理直隶、河南、山东、四川、湖广军务,后来又加督山西、陕西军务,并赐予尚方宝剑。明廷还规定卢象升都剿东南,洪承畴进剿西北。卢象升接到命令后感觉事情非常棘手,郧阳地区仅有兵员18000人,除去各地守备的15000人,他实际能调动的仅有3000人。为此他上书朝廷要求增兵到24000人,但这个方案朝廷并未采纳,原因还是在于缺钱。
万般无奈之下卢象升只得于九月十六日率所能指挥的3000人北上增援。在北上增援的同时,卢象升也请求崇祯给他派监军,这说明卢象升还是很有政治智慧的,他知道崇祯多疑,有了监军很多事情也就好说了。
之后明朝的局势有了好转,曹变蛟先是在陕西击败了高迎祥,随后洪承畴在渭南、灵潼两战中击败李自成,起义军在西北失败后便向东转移,这却大大增加了卢象升的负担。卢象升来到河南后第一战的对手就是起义军的悍将蝎子块,此人被誉为“贼中最狡且强者”,手下3万多人。为击败蝎子块,卢象升采取了从东、南、北三路进剿的策略,很快就将其击败,此战之后蝎子块实力大损。
击败蝎子块后,各处起义军30万人很快就云集到了汝城并将汝城团团包围。面对如此声势的起义军,卢象升调兵遣将,派李重镇、雷时声的两营人马,共5500人驰援汝城,同时亲率本部人马从襄阳出发,仅7天就赶完了1400里的路程到达汝城。起义军见明军来援便抢先发动了进攻,但被卢象升打退。当起义军进攻停滞的时候卢象升亲率骑兵开展反击,大破起义军。之后卢象升与起义军连战两日,最终将起义军击退。
稳定了河南局势后,针对河南的问题,卢象升向崇祯上书建议:
1、尽量将分散的明军集中起来使用;
2、在原先税银的基础上再加征十分之一的税,用以解决军费不足的问题;
3、要解决财政问题还要从皇帝身上下手,据《万历会记录》,每年财政收入有1100万
两,除了400万两给户部之外,其他的都供给了内库。卢象升请求将内库三分之一用于军费。
这些建议崇祯都有所采纳,河南的情况也随之好转了起来。
总督宣云
崇祯九年六月二十日,清军再次入关进攻京畿地区,京师再次戒严。七月二十八日,卢象升率马步兵1600余人入援京师,当他抵达京畿后,清军已经北去,但卢象升豪情万丈,带着本部人马主动追击,在长城口外与清军一番激战,夺回了1万多名百姓,这次行动也成为了此次清军入塞之战中明军为数不多的亮点。
到十月一日,卢象升在居庸关就职宣大总督。宣大地区是京师的左膀右臂,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自崇祯以来就屡屡遭受清军的进攻,宣大军也在清军的屡次进攻中损失惨重。卢象升就任后就对该地区展开了整顿,针对兵力不足的现象,卢象升迅速扩军,将原有的5000标军扩充到了1万人;针对物价高、粮饷不足的状况,卢象升实行了屯田之法,开垦荒地16260余顷,切实保障了军队的给养;鼓励当地居民开展耕种,帮助当地农民恢复生产。在卢象升就任宣大总督后,宣大的形势好转了起来,军队战力得到了提升,军备得到了加强,生产得到了恢复,城防得到了修缮。
崇祯十一年(1638年)2月,皇太极率清军主力从盛京(沈阳)出发来到宣大口外,有大举入侵京畿之势。对此卢象升制定了积极防御的策略:在防御的同时从各军中挑选作战勇敢、身手矫健、擅长登高涉险的士兵组成奇兵,专事劫营。同时从宣大总督标兵和宣府总兵标兵中精选5000人直捣皇太极大营,以大同4000精骑遏其前,蓟镇、昌平两镇7000精骑绕其侧后,这样清军就会处处挨打、处处受挫。
对于如此大胆的方案,崇祯一票否决了,而正当卢象升准备与皇太极大战一场的时候,皇太极却撤了。
殒命沙场
此时明廷内部的风向发生了变化,主政者有了议和的打算。力挺议和的是兵部尚书杨嗣昌,此前卢象升与杨嗣昌关系极为密切,但卢象升坚决主战,因此与杨嗣昌产生了嫌隙。
崇祯十一年八月二十三日,皇太极命睿亲王多尔衮统领左翼,贝勒岳托统领右翼南下入侵大明,此外皇太极亲率大军进攻辽西,以策应入关清军。我们从皇太极的这个举动就能看出此次清军并非为了抢劫财物而来,首先多尔衮非常有政治头脑,以他为指挥官是为了必要时与明廷议和;其次皇太极不亲自入关,而是与大军保持一段距离,这样他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岳托率右翼军入关后,很快就到了密云,对战事不了解的蓟辽总督吴阿衡只带了3000标军就来到密云企图阻击清军,结果很快就被清军包围并消灭了。而左翼清军则在九月二十八日抵达青山关,在遭遇辽东军抵抗小败后稍稍撤退,不多时又迅速转向南边,在通州与右翼会合。
面对来势汹汹的清军,杨嗣昌打算让清军直接攻到北京城下以促成议和,同时也向崇祯推荐由卢象升率军勤王。杨嗣昌本以为卢象升会与自己意见一致主张议和,不想卢象升却坚决主战,便不再信任卢象升。
九月二十五日,崇祯任命卢象升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各镇援兵。同时崇祯征调辽东祖大寿、陕西洪承畴、孙传庭等部入京勤王。
针对清军的进攻,卢象升主张亲率主力机动作战:
“各镇兵马,画疆策应”,“务使北骑进不能深入内地,退不能回犯宣疆”
这个方案因杨嗣昌的阻挠而未能实施,卢象升只好退而求其次,打算亲率3万主力扼守昌平要冲。就在卢象升离开北京前往昌平的时候,杨嗣昌告诉卢象升说:“勿浪战。”(不要出去打野战)
此时密云已被清军包围,卢象升本想与高起潜两路进军恢复密云,但由于后勤出了问题也只能作罢。之后卢象升针对清军士气过盛、明军士气低落的局面,提出在十月十五日夜对清军发动夜袭,但遭到高起潜等人的反对而再次作罢。
由于高起潜等人的不配合,卢象升只得建议朝廷分兵。分兵后,卢象升只有杨国柱、王朴、李重镇三部共19000人,此外还有保定总督刘光祚的3500人和虎大威的5000人,卢象升全军不足30000人,而此时高起潜的关宁军有23000人,再加上增援的16000人总计有39000人之多。
到十九日,明军将领再次召开会议决定守战问题,卢象升主张合兵一处大战一场,将清军彻底驱逐出去,但在遭到高起潜等人的反对后又一次作罢。
就在明军为是守是战而争论不休的时候,十月二十三日清军突然从顺义南下,攻到了东直门,卢象升率军与清军大战一天,挫败了清军攻势。十月二十七日,清军再次进攻京师,卢象升亲自上阵督战,在连续激战三日后挫败了清军的进攻。十一月二日,明军又在阵前设伏,打死打伤了大量的清军。在连续进攻无果的情况下,清军最终撤围。
清军走后,卢象升决定追击清军,他请求高起潜与自己一同参与追击,崇祯却犹豫再三,想了两天才同意了卢象升的请求,但此时清军已经走了很远了。
这个时候杨嗣昌又任命了陈新甲为兵部侍郎,准备用陈新甲来分卢象升的兵。此后崇祯又以卢象升顿兵不前、不与清军交战而罢了他兵部尚书一职,改任兵部侍郎,但实际情况却是卢象升兵力有限,本想与高起潜合兵一处,但高起潜却没有配合,故进展十分缓慢。
此后清军在十一月初攻定州,九日攻高阳城,原兵部尚书孙承宗此时正在高阳城中养老,获悉清军来袭后,以76岁高龄率全家守卫城池。3天后城池被攻破,孙承宗被俘,誓死不降被清军勒死,其全家19人也力战而死。得知孙承宗殉国,崇祯悲痛不已,对卢象升意见就更大了,打算用孙传庭替代卢象升。
就在这个时候山西又接到了清军入侵的消息,杨嗣昌令卢象升出关,卢象升却拒绝了这个命令选择留在了前线,而大同总兵王朴却擅自带兵离开前线返回了山西。由于不断地被崇祯和杨嗣昌掣肘,卢象升手上的兵被一次次地分走,到十二月十一日,当卢象升来到钜鹿、贾庄的时候全军仅余5000余人,而且这支部队已经断粮多日,十分困顿。卢象升向高起潜乞援,高起潜却置之不理,无奈之下卢象升只能走出大营,四面环拜众将士说:“吾与尔辈并受国恩,患不得死,勿患不得生。”,所有将士都失声痛哭,表示愿跟随卢大帅与清军决一死战。当他来到初次为官的畿南地区的时候,百姓看到卢象升的窘况,也是嚎啕痛哭,他们纷纷拿出家中床头的存量接济卢象升部,才解了卢象升的一些燃眉之急。这个时候,卢象升与十年前的袁崇焕又是何其相似,他们都主持京师防御,又都被崇祯所猜忌。即便卢象升能在此战中侥幸活下来,又何尝不会被崇祯冠以卖国的罪名,而压赴刑场受那凌迟之苦?卢象升似乎看到了袁崇焕被百姓们唾骂的场景,看到了那一张张憎恨的嘴脸,他已有了赴死的觉悟。
于是卢象升主动出击,于十二日拔营出贾庄进攻清军。此时清军正在布置对卢象升的合围,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卢象升突袭了清军,暂时将清军打退。到了第二天,清军集结主力,将卢象升里里外外围了三层。
第一层是蒙古兵,第二层是精锐的护军巴牙喇,然后还派汉军架设火炮进行攻击。此次参战的清军有满洲4个旗、蒙古4个旗,兵力上远超明军。卢象升以自己为中军,以虎大威为左翼、杨国柱为右翼,在与清军血战了6个小时后,最终弹尽粮绝。
卢象升感到最后的时刻就要到了,决定发动最后一次进攻,虎大威死死地拉住了他的马,说道现在突围还有机会,卢象升厉声喝道:“我不死在疆场,难道要死在西市吗?”说完便向清军冲去,作战中卢象升连杀清军数十人,自己也身负重伤,中了二矢二刀,仍呼声奋战。最终卢象升在乱战中坠下了马,身中四矢三刃而死,时年39岁。他的部下杨陆凯为了保护他的尸体,扑在了他的身上,用身体为他遮挡弓箭,结果身中24矢而死。此战卢象升几乎全军覆没,虎大威、杨国柱在最后关头突围而出,卢象升苦心经营的标军也在此战中全军殉国。
卢象升死后,三郡之民痛哭失声,声震天地。可悲的是杨嗣昌竟然还怕卢象升没死,派人前去查看,在确定了卢象升已死后,杨嗣昌竟然感叹:要是他没死,我就可以把怯战的罪名加到他身上了。
卢象升是明末时期少有的德才兼备之人,就连这样的人都含冤战死,难怪明朝会在崇祯一朝走向灭亡了。面对崇祯的猜忌,战胜了是凌迟处死(袁崇焕),战败了是死(被崇祯因战败而杀的人不计其数),即便能侥幸活下来,最终也会被杨嗣昌以怯战的罪名处死,反正都是个死,也难怪卢象升临死前说说“我不死在疆场,难道要死在西市吗?”的话语了,卢象升是明白人,他知道自己是必死无疑,与其窝囊的死,倒不如壮烈地战死了。
袁崇焕死了,卢象升也死了,后来孙传庭还是死了,他们对大明都忠心耿耿又兼具才华,却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于是后来祖大寿投降了,洪承畴投降了,吴三桂也投降了,反正横竖都是个死,不投降还能怎样呢?
-----
网友解答:
-----
卢象升之死,虽说没有遭受如袁崇焕般的千刀万剐,但其阵亡过程之惨烈,以及其死后遭受之委屈,不仅不次于袁崇焕,甚至在整个明朝历史上都极为罕见。
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最让人意难平的,莫过于晚明史,每每读来,总会让人心中充满无限愤慨。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有太多能重整山河的机会,也有太多的能匡扶社稷的忠臣良将。
但可惜的是,这些机会,以及这些忠臣良将,却被当时的朝廷视而不见,最终,在丧失了一切可用的人才和时机后,崇祯皇帝不得不黯然走向末路。
而在这其中,以文官入武将的卢象升,就是颇让人扼腕叹息的一位。
卢象升是宜兴人,史料记载,他生的白皙清瘦,单从外表上来,标准的文弱书生模样,但却“负殊力”,意思就是力大无比。
天启二年,卢象升高中进士,自此开始了仕途之路,到了崇祯皇帝登基之后,卢象升又组建了大明晚期最强的军队之一“天雄军”,并在平定高迎祥、李自成的起义中,屡屡获胜。
史料记载,当时起义军中流传着一句话,为“
遇卢廉使即死,不可犯
”,意思是只要碰到卢象升,非死即伤,因此万万不可与之开战。
由此可见,卢象升当时的威慑力有多大。
按理说,这样的能臣,崇祯皇帝理应信任和重用才对,但在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人大跌眼镜。
崇祯十一年,清军自墙子岭、青口山强行入关,并一路打至山海关正门,一时间京师告急,崇祯皇帝更是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而此时的卢象升,由于父亲刚去世不久,因此他还正值守丧期,但崇祯皇帝可不管这些,一道诏令,便命卢象升领军御敌。
不得已之下,卢象升只得身着丧服,与他的天雄军一起誓师出征。
不过,虽说崇祯皇帝表面上大张旗鼓的要派兵抵御清军,但实际上,他在内阁大臣杨嗣昌、太监高起潜的游说下,已经有了和清军议和的初步意愿。
之所以如此,并非是崇祯没有骨气,也不是杨嗣昌等人卖国求荣,而是当时大明面临的局势,已经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首先,全国大范围的农民军活动,虽说先前被肃清了一大部分,但尚未来得及巩固战果,并且,还大有死灰复燃的趋势。
而在这个时候,清军又杀了进来,这不仅造成大明倍感压力,同时也无意间“挽救”了农民军,让其得到了喘息和休整。
因此,在当时的崇祯和杨嗣昌等人看来,清军犯边无非是图财,只要诱之以利,也就是给他们一些钱财,是足可以让其暂时退回关外的。
只要清军退走,那么大明就可以腾出手来专心对付农民军,将其彻底绞杀后,再转过头来对付清军,此乃万全之策。
严格来说,这个想法和思路,在当时也没有错,而崇祯皇帝也是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才默许了杨嗣昌等人明里暗里与清军接触,商讨议和之事。
当然,这些都是暗中进行的,毕竟和敌军议和,历来是昏君奸臣才干的事,崇祯皇帝自然不想被扣上这顶帽子。
所以,议和事项进行的同时,征召卢象升御敌,也在同步进行。
但在卢象升被召至宫内,崇祯皇帝问他对当前的局势有什么看法时,卢象升的一句话,彻底堵死了崇祯有意议和的路。
当时,卢象升面对崇祯,仅说了三个字,即“臣主战”。
据史料记载,卢象升这三个字说完后,崇祯皇帝当时脸色都变了,在他看来,卢象升这分明是在暗指自己企图议和。
因此,崇祯沉默了好半天后才说话,他先是推脱自己并没有议和的意思,同时又让卢象升与杨嗣昌等人商议商议,然后再做决定。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此次卢象升的“臣主战”三个字,让他彻底得罪了崇祯,也正因为如此,卢象升死后才会遭受极其不公正的待遇。
而在当时,卢象升因为主张开战,不仅得罪了崇祯,同时也得罪了杨嗣昌,这一得罪不要紧,杨嗣昌便开始做手脚。
他先是怂恿崇祯皇帝,罢免了卢象升的兵部尚书之职,同时,多番算计,将卢象升的兵力一减再减,减到最后,对外号称总督天下援军的卢象升,只有五千左右的兵马能指挥。
更过分的是,杨嗣昌还切断了卢象升的粮草供应,导致卢象升粮饷就此断绝。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行军打仗更是缺少不了粮草,但由于杨嗣昌等人的从中作梗,卢象升不得不带着五千兵卒,在忍饥挨饿中苦苦支撑。
史料记载,当时卢象升的部队,所吃的口粮,绝大多数是民间百姓自发捐助的,但毕竟这些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而为了能让将士吃顿饱饭,卢象升不得不拉下脸面,派部下杨廷麟到附近州府求粮,但杨廷麟所到之处的州官,为了巴结杨嗣昌,因此根本不借一粒粮食给杨廷麟。
哪怕是卢象升亲至,苦苦哀求,这些州官依旧是置若罔闻。
史料记载,卢象升带着部下,前后奔走千里之多,竟然均未能借到粮食,沿途的百姓听闻此事,无不为之叫屈。
但即使是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卢象升所率兵卒,无一人背叛。
就这样,卢象升带着部下,靠着吃掺杂冰雪的食物,硬是坚持到了崇祯十一年年末,并在当年十二月,与清军展开了最后一次决战。
当时,卢象升率兵进驻巨鹿的贾庄,而太监高起潜所率的数万关宁铁骑,距离贾庄仅有五十里不到,但当卢象升遭遇清军向其求援时,高起潜却直接无视,选择了置之不理。
不得已之下,卢象升只得应战,据史料记载,当时清军兵力约为两万之多,面对成倍于自己的清军,卢象升深知此战有去无回,因此在开战之处,便萌生了死战之意。
为了避免自己过早战死,导致部队无人指挥,卢象升当时特意换下主帅制服,穿上了普通士兵的号衣,同时又把象征身份的印绶绑在手臂之上以方便辨认。
他所做的这一切,都充分证明了,没打算活着回去。
而在双方开战之后,卢象升更是身先士卒,奋力拼杀,从后夜一直杀到天明,一直杀到弹尽粮绝尚未停歇。
到了最后,由于炮尽矢穷,双方开始肉搏,卢象升更是一马当先,在清军阵中引刀奋战,而在格杀了数十名清军后,由于寡不敌众,身中四箭三刀,落马身亡。
一代名将,就此壮烈殉国。
卢象升战死后,其部将杨陆凯担心清军残害其尸体,便俯身而上,最终身中二十四箭阵亡,最终,五千人仅有十余人杀出重围。
而不远处的高起潜,不仅从头至尾按兵不动,并且在得知卢象升战死后,当即率领数万关宁军,脚底抹油跑了。
并且,高起潜由于担心自己会被追究“拥兵不救”之罪,居然在给朝廷的军报中,只字未提卢象升战死之事。
不仅仅是高起潜,就连杨嗣昌也是如此,他深知卢象升之死,很大程度是因为自己对其算计造成的,因此,他不仅同样隐瞒卢象升战死之事,甚至还准备乘机给卢象升安一个畏罪潜逃的罪名。
人都死了,却依然不放过,可见杨嗣昌此人心思之歹毒。
但幸运的是,杨嗣昌的奸计并未得逞,卢象升的部下杨廷麟在开战之前,被派去向高起潜求援,因此并未遇难,他在听说了杨嗣昌意图诬陷卢象升之后,迅速带人前去战场寻找卢象升的尸体,由此证明了卢象升的清白。
史料记载,当杨廷麟等人找到卢象升的尸体时,发现其盔甲之下,还穿着麻衣孝服,也就是说,卢象升直至战死,为父守丧之期尚未满。
因此,杨廷麟便上报崇祯,称卢象升已战死,而由于先前杨嗣昌上书说卢象升潜逃,因此崇祯不知道谁真谁假,于是,他便下诏,命人前去辨认尸体。
一番辨认后,确认卢象升战死,消息传出,百姓为之震动,哭声更是不绝于耳。
但到了这个时候,杨嗣昌依旧不死心,他又假惺惺地派出去三个人,明为复检,实则意图改口翻案。
他以为,他派出去的三个人会顺着他的意思,只要一口咬定尸体不是卢象升,那么他就可以在里面做文章了。
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三人中,有一个叫做俞振龙的兵卒,在检视回来后,坚持实话实说,表示自己所见的,正是卢象升的尸体。
而这个小兵的举动,惹怒了杨嗣昌,他派人将其严刑拷打,整整打了三天三夜,试图让其改口,但俞振龙不为所动,到了最后,其怒目大喊:“天道神明,无枉忠臣”,随即气绝。
这件事发生后,天下人为之愤慨,纷纷指责杨嗣昌,而崇祯皇帝却对此置之不理,不仅没有责罚杨嗣昌,并且硬是让卢象升的尸体暴露近三个月后,方才准其家人收敛安葬。
而到了次年,卢象升的家属上书,请求朝廷给予抚恤,崇祯皇帝直接拒绝,在此之后,卢家人多次上书,但始终未能获得批准。
一直到崇祯十四年,在多个大臣的苦苦哀求下,崇祯皇帝这才勉强同意给予卢家抚恤,但却并没有对卢象升追谥,还是后来的南明弘光帝继位后,才追谥卢象升为“忠烈”。
那么,崇祯帝为何对卢象升如此刻薄呢?其实说白了,就是所谓的面子问题在作祟。
前文讲到,崇祯皇帝曾有意议和,但却因为不想担上骂名而偷偷摸摸,结果卢象升的一句“臣主战”,让崇祯顿感脸红。
因此,卢象升在无意之间,便戳痛了崇祯,此乃其一。
其二,崇祯宠信杨嗣昌,这是有目共睹的,而如果他褒奖卢象升,就等于否定了杨嗣昌,同时也就意味着,自己是被杨嗣昌这个奸臣所蒙蔽。
而按照崇祯的行事风格,他是不可能,也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的,让他承认自己被奸佞蒙蔽,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所以,为了面子,崇祯帝只能对卢象升刻薄冷漠了。
只不过,崇祯帝的“好面儿”,不仅损失了不少如卢象升这般的忠臣良将,同时也将大明所有活下去的希望全部掐灭,因此,大明最终走向灭亡,也是必然的结果。
-----
网友解答:
-----
让我们暂时把时间退回到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十月二十六日,后金大军分三路,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突入关内,势如破竹,明军边将如汉尔庄副将易爱,洪山口参将王尊臣相继战死,十月三十日,三路大军会师遵化。
此时,蓟辽督师袁崇焕得悉后,立刻派遣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前去支援,自己亲率副总兵张弘漠,参将张存仁等入关驰援,并派遣辽东总兵祖大寿前往遵化支援赵率教。然而就在十一月一日,皇太极,阿济格等部后金军在遵化附近伏击赵部,赵率教战死,遵化陷落,巡抚王元雅自尽,明廷被迫诏令天下各省兵马勤王。
远在陕西的三边总督杨鹤,从麾下各镇中抽调兵马17000人入京师,其中有来自大名府的一万乡勇,而率领他们的就是大名府知府卢象升。卢象升出生于官宦之家,不到22岁中举人,次年就中了进士,担任户部贵州司主事,但由于厌恶阉党,主动申请外放,为员外郎,前往监管山东临清仓,在监管临清仓的几年中,卢象升政绩优秀,在天启七年被提升为山东按察副使,崇祯元年,又因征收“辽饷”有功,升官一级。
虽然外貌洵洵儒雅,肤色白皙,但卢象升却爱好弓马武艺,以历代儒将岳飞,张巡为榜样,据说卢象升骑射技术精湛,五十米内每射必中,在北京保卫战中,虽然卢象升没有特殊表现,但因为部下军纪整肃,后勤保障得力,被升为右参政兼副使,受命整饬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兵备。
天启七年,陕西遭遇大旱,颗粒无收,但明廷苛捐杂税依旧,民变四起,陕西四镇部分军镇士兵也由于粮饷拖欠,加入了民变,另外崇祯又采纳了刑部给事中刘懋的建议,裁撤各地驿站,使得各地不少驿站的铺长,铺兵,马夫也生计无着,不少胆大有武艺者也加入了农民起义军,大家熟悉的闯王李自成,就是一名银川驿的马夫。
陕西民变愈演愈烈,崇祯任命洪承畴为三边总督,进行武力镇压,崇祯四年,明军尾随农民军自陕西进入山西,进而进逼直隶,卢象升的策略是,各村在地势险要处修筑堡寨,并编练壮丁训练,依托堡寨实行武装自卫,同时将粮食囤积于堡寨中,坚壁清野,断绝农民起义军的供给。
崇祯六年正月,卢象升率军1600在顺德附近与流寇进行了首次交战,在卢象升指挥下,明军不轻易进攻,先以防御阵势施放火器,待流寇进攻受挫混乱后,再挥军追杀,以损失13人的代价,击毙流寇百余人,战斗中卢象升曾亲自弯弓搭箭,射杀流寇中头领两人。
接下来,卢象升又率部在石城附近截击流寇,再次获胜,斩首近千,光是头目就被杀11人,各路明军将领对文官出生的卢象升刮目相看,崇祯六年五月,卢象升再次于青龙岗,武安击败自陕西前来的农民起义军,累计斩首数千,救回被流寇掠走的平民百姓两万余人,使得起义军中对卢部明军畏如猛兽,纷纷传言“卢廉使,遇即死”,大名府地区获得了暂时的安定。
自此,陕西流寇改变策略,沿太行山南下,试图进入中原,崇祯六年十一月初,起义军领袖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向总兵王朴请求招安,结果趁明军麻痹,于11月24日黄河封冻之机,全军冲过黄河,杀入河南,后兵分两路向湖广地区挺近。崇祯七年三月十八日,崇祯任命卢象升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军务兼抚治郧阳等处地方,六月,卢象升与总督湖北等省军务的兵部侍郎陈奇瑜一起,指挥各地来援明军,与流寇起义军在乌林关大战,斩首1700余,随后又命部下尾追不放,死死咬住,经过康宁坪等数战,流寇起义军阵亡超过6000,元气大伤。局势稳定后,卢象升获准招募直属明军1600人,然后又按照他在直隶地区的经验,命令各地民众就地修筑堡寨防御流寇,并抽调壮丁进行训练以便自保。另外,在郧阳,卢象升休养民力,缓征钱粮休养民力,并主持开采铜铅等矿产以增加收入养兵。同时,卢象升痛感明军军纪不良,不但容易溃散哗变,还骚扰民间,于是在保证粮饷供应的同时,严明军纪:奸淫妇女,抢夺财物者斩,临阵退缩遇贼不杀者斩,杀民冒功私通流寇者斩,强宰民间耕牛抢夺骡马者捆打80棍,以箭贯耳游营示众。
同时,为了防止变民沿水路袭扰,卢象升命令在襄阳附近水路,每日必有明军战船巡逻,同时负责文件邮传,一举两得,每年可以节省白银五千两之多。
此时,在荆楚无法立足的起义军回到策源地陕西,投效者再次聚集,声势大振,准备再次东进,进入中原河南,卢象升受命整顿兵力,前往汉中堵截。
然而此时流寇起义军已经发展到20余万,明军试图将其堵截在陕西的作战计划没有成功,起义军再次逼近湖北。崇祯八年,卢象升被提升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提督军务,刚上任不到三月,又以巡抚职总理直隶,河南,山东,四川,湖广军务,并赐上方宝剑。然而此时卢象升在湖广地区的总兵力不过18000人,处处防守,自己手里的机动兵力不过三千,由于明廷已经濒临财政破产,卢象升每次上奏扩展兵额都被无情拒绝,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9月,流寇起义军逼近信阳,卢象升只能率领全部3000兵力北上增援,与明将祖宽部一起击败流寇悍将蝎子块,但此时李自成,八大王等部起义军三十万包围了汝城,卢象升不顾麾下只有步兵5000,骑兵500,迅速前往解围,首先迎战高迎祥部起义军,明军依旧采取防御反击策略,结成牢固阵型,引诱义军来攻,再用火器,弓箭大量杀伤,待义军攻势受挫混乱后,卢象升亲自率领骑兵发动冲锋,遂获全胜。
卢象升并没有因为暂时的胜利而冲昏头脑,他敏锐地发现,流寇兵多势大,官军数量本来就占据劣势,还必须保境安民,处处设防,所以他决定,各处只保持最低防御需要兵力,努力将大部官军集中在自己手中,变成一支机动的集中部队,包括祖宽的7000人,杨世恩的湖广兵5000人,以及罗岱刘肇基部马步1300,共计13000余。
另外,卢象升请求崇祯拿出自己的内库银充为军饷,并加强对流寇肆虐地区官员的考核,卢在军中的威望,一靠努力保证粮饷供应,二靠军纪严明,三靠与士卒同甘共苦,根据史记记载,由于卢象升每战必亲自上阵与敌搏斗,粮饷供应不济时,卢和幕僚将佐一起减膳,使得卢象升部明军对主帅十分拥戴信任,甘于效命。
崇祯9年正月,卢象升与诸将在凤阳集会,商讨战略,最终朝廷下旨,宁,甘,固之兵归洪承畴指挥,蓟辽关宁之军归卢象升指挥,每人麾下配属马步官军三万,比例为三七开。此时流寇起义军再次南下,直指南京,卢象升部火速南下支援,在浦口,七顶山打了两个胜仗,李自成部精锐尽失,被迫逃进三省交汇处的交万山之中。
李自成部被重挫后,明军得以回过头来对付陕西境内的高迎祥部农林军,7月15日,两军在黑水峪交战,明军初胜之后,俘虏了高迎祥,高被押解至京师处决,但此时,后金军再次入关,卢象升被迫再次北上勤王。
此时,卢象升被任命为兵部侍郎,总督各路援军以及宣府,大同,山西地方军务。卢象升上任后,首先带领部署,耗费将近一月,沿着宣府大同两镇防线视察,拜会各地官员,深刻感到情况危急,宣府大同为京师西部重镇,但“边墙毫无足持,寥寥戎卒防兵,鹑衣百结,部伍混杂不齐,一路将营马不过百匹,羸弱不堪,加鞭即倒”
由于财政拮据,粮饷不齐,卢象升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建议士卒屯田,自食自粮,一年后,宣府大同两镇屯田所得粮食达到25万石,宣大两镇标军也得以从5000人扩编到一万。卢象升规定,新标军编制为左中右三营,一营马军2营步军,多 用火器。步军每队50人,有大炮手8人,鸟枪三眼铳手16人,长短枪和长刀24人。马军除了标配弓矢,腰刀,还要求练习三眼铳以及长枪等兵器。
接下来,卢象升并不想消极固守,而是本着锐意进取的精神,要求恢复大宁,开平。这两处战略要地易守难攻,一旦恢复,不但宣府大同有了屏障,也可以让后金军如骨鲠在喉,为此,卢象升要求将宣大两镇兵力扩充到3万,以屯田,开边境互市等方式筹集军费,但崇祯没有同意。
明崇祯11年,清崇德三年8月,皇太极再次出兵南下,分兵两路,一路从密云强子岭入关,另一支清军则从青山关入关。此时卢象升正在回乡服丁忧,收到圣旨后,身穿孝服,急速进京。不过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杨嗣昌和卢象升就到底是“战”还是“抚”产生了矛盾。19日明军诸将举行会议,卢象升主张集合所有兵力,与清军大战一场,将其击败,但其他明军诸将都不支持这个大胆的决定,手握关宁精锐的高起潜直接说“恐野战非我所长”。10月23日,清军进攻东直门,卢象升率部死战一天,击败清军,27日,再次与清军在京郊大战,然而明军其他部队却做壁上观,导致卢象升部势单力薄,杀伤清军不多。多疑的崇祯开始怀疑卢象升作战不积极,居然把他降职。十一月十一日,明军各部终于各自出击,次日,卢象升部与清军战于庆都,明军小胜,斩首115级,但崇祯已经不相信卢象升,准备以孙传庭取而代之。
12月,清军再从山西入关,崇祯连下旨意,催促卢象升孤军出战,11日卢象升进军至钜鹿,此时手中只有直属部队五千,驻守贾庄,且断粮多日,困顿不堪,卢象升向周围明军如高起潜部求援,高却置若罔闻,无奈之下,卢象升只得出击,以求战死沙场,此时清军却有铁骑上万,将卢部团团围住,明军苦战三个时辰,箭矢与火药铅子都已经打光,卢象升大呼“男儿报国正在此时”,身先士卒,与清军肉搏苦战,手刃清军十余人,最终,身中2箭数刀,跌落马下被清军包围,最终战死,时年39岁,部下杨陆凯为了保护长官尸体,扑倒在卢象升尸体之上,身中24箭,壮烈殉难,明军只有少数人,如虎大威,杨国柱等突围而出。卢象升之死,不仅让明廷失去了拱卫京畿与擅长与流寇作战的一员名将与治民能吏,也失去了一支组织严明能征惯战的精锐部队,同时,崇祯的反复无常与猜疑更让各路明军将领产生了芥蒂之心,七年后,明亡,崇祯自缢于煤山,直到临死,他也没有自我检讨,依旧认为是臣下之误,才导致大局败坏。
明史评论说: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卢象升在庄烈帝(崇祯)时,岂非不世之才,乃困抑之以至死,何耶!至忠义激发,危不顾身,若刘之纶、邱民仰之徒,又相与俱尽,则天意可知矣。同样,后世清代著名文人方苞叹息说“明之亡,始于孙高阳之退休,成于卢忠烈之死败。”
-----
网友解答:
-----
卢象升,明末著名将领,江苏宜兴人。他与另一位猛人孙传庭都具有剿灭明末农民起义军的才能却最终战死沙场,真可谓是一对难兄难弟,所不同的是,孙传庭是死于被自己曾经打的魂飞魄散的义军之手,而卢象升却是死于清军之手。
崇祯二年十月,皇太极率大军绕道喜峰口,避开了袁崇焕重兵防守的关宁防线,兵锋直逼京师,在京师被围,各路援军畏缩不前的危难之时,时任大名府知府的卢象升在当地招募了一万多名团练,不辞劳苦赶到京师驻防,这对于坐困愁城的崇祯来说不亚于雪中送炭,从此,卢象升这个名字被他记在了心里。
此后,卢象升被委任为右参政,整顿大名、广平、顺德三府的兵备,卢象升采用戚继光的练兵方法练成了一支精锐部队。当时西北贼兵纷起,肆虐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卢象升临危受命,率军开赴山西,在山西冷水村大败农民军数万人。战斗中,卢象升身先士卒,率大军将农民军逼至一处山崖,对方用冷箭射伤他的额头,卢毫不畏惧,满脸是血的提刀带头冲锋,把农民军击溃。战后,卢象升得了个“卢阎王”的绰号,他带的这支精锐部队称为“天雄军”。
卢象升率领天雄军随后在湖北,安徽历经大小阵战数百起,大败高迎祥,张献忠,马回回等各路义军,崇祯闻奏大喜,升任卢象升为兵部侍郎,节制七省军务,授尚方宝剑,专管东南平贼事务。
崇祯九年,卢象升上书,论述贼兵四起,屡扑不灭的原因是百姓因为灾荒缺少粮食,不得已而从贼,如果不从根源上解决吃饭问题,即使招再多的兵也难以平贼。很可惜,这个建议崇祯没有采纳。
《明史·卢象升传》贼横而后调兵,贼多而后增兵,是为后局;兵至而后议饷,兵集而后请饷,是为危形。况请饷未敷,兵将从贼而为寇,是八年来所请之兵皆贼党,所用之饷皆盗粮也。
崇祯十年,皇太极命多尔衮率八万清军再度进攻京师外围,崇祯急召宣大总督卢象升火速驰援,委任他“总督天下兵”,拱卫京师。可兵部尚书杨嗣昌却主张与后金和议,联合监军太监高起潜陷害卢象升。
崇祯诏令卢进兵巨鹿,实际上他能指挥的兵马却只有两万人,在嵩水桥与八万清军接战。当时,卢象升派人向监军高起潜求援,可离巨鹿只有50里之遥的数万关宁铁骑却在高起潜充耳不闻的情况下,眼睁睁的看着卢象升孤军奋战,深入重围。
卢率部奋勇冲杀,炮尽矢穷。最后,卢象升在亲手击杀数十人后,身中4矢3刃,仆地而亡。其亲兵杨陆凯伏在卢象升身上,保护其遗体,身中24箭而亡。而高起潜在听到卢象升战败的消息后,率军撤退却遇到清兵埋伏,大败而逃。
战后,由于杨嗣昌和高起潜的故意吊难,隐匿不报,导致卢象升的尸体直到80多天后才得到收殓。卢象升死后,天下震动,大明自与后金开战以来,尚未有督师战死的先例,而卢象升的死对于大明来说俨然是一根擎天柱石轰然倒塌。他的枉死不但没有抵挡住清军围困京师的战略意图,还使得肆虐西北和中原的义军更加肆无忌惮,直到另一位猛人孙传庭的出现才稍稍受阻。换句话说,崇祯也就是在这样一张张好牌都被他打光打尽的情况下,一步步走向了煤山那颗歪脖子树……
解密历史,畅谈奇闻。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头条号:历史茶坊
各位读者如有不同见解,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
网友解答:
-----
要说天下为之震动有些夸张,但卢象升的阵亡引起了明庭震动是确有其事,为此崇祯斩了包括心腹太监、全国兵马总监军的高起潜等36名高官。之所以引起如此轰动,首先因为卢象升确实是内可平叛、外可攘夷的国之柱石,他内定高迎祥,外御皇太极,他的阵亡甚至比孙承宗被俘杀更令崇祯心痛;其次因为朝内主战派对于杨嗣昌的议和行为本就痛恨,而卢象升阵亡与杨嗣昌的“指挥不利”脱不开干系,这就爆发了新一轮的弹劾潮,崇祯为了保住这个称心的智囊,不得不大动干戈以安朝臣之心。
内平叛乱,外御夷狄
卢象升崭露头角的开端是在崇祯二年(1629年),该年十月,皇太极率军避开了袁崇焕坚守的宁锦防线,借道内蒙入关直逼京师,崇祯帝招全国总兵进京勤王,时为大名知府的卢象升本不在招勤范围之内,但他却招募了一万兵马进京协助防卫,令崇祯帝感动不已。于是在次年卓升卢象升为右参政兼副使,外出整顿大名、广平、顺德三府的兵备,这便有了大明王朝末期的一支精锐“天雄军”,虽然此军大多由残兵、乡勇组建而成,但在卢象升的带领下成为战斗力极佳的军事力量。卢象升就是带着这支队伍转战各地平定流寇,从崇祯四年至崇祯八年间,卢象升因战功赫赫,被提拔至右副都御史,并接替了湖广巡抚唐暉。
“帝闻变大惊,素服避殿,哭,亲告太庙”——《明纪.卷五十四》
崇祯皇帝在崇祯八年(1635年)之前,一直对国内农民军的态度摇摆不定,或剿或抚。直到该年中都凤阳被张献忠攻下,才令崇祯下定决心要剿灭起义军,因为朱元璋父母坟陵、当初出家的皇觉寺都在凤阳,张献忠此举乃占人祖坟,断其龙脉之意,带来的政治影响极大。在下定剿匪的决心后,就面临用人问题,崇祯在此时表现出识人任贤的能力,他选定了两个剿匪总指挥,一是洪承畴、二是卢象升。洪承畴是于崇祯二年带着几百伙夫、杂役战胜了王左桂的万余流寇,从而解了韩城之围,从此一直深耕西北剿匪事业,到了崇祯下定决心后,被任命为五省总督兼陕西三边总督,坐镇西北主要对付李自成;卢象升则被提拔为五省总理坐镇东南主要对付高迎祥,两个五省重复交错,这也多少反应了崇祯帝的用人思想,即相互节制,说白了就是不放心洪承畴,此乃皇帝驭臣之术。
(洪承畴剧照)
就这样两位剿匪大将开始了大规模剿匪作战,但在剿匪的过程中,洪承畴刚从陕西进入信阳地区,信阳地区的流寇便趁陕西空虚溜进了陕西地区,这也体现了当时农民军流动作战的风格,他们具有较高的流串性,往往是打一座城掠夺一番就跑,不会驻扎城内。针对这种局面,崇祯帝提出指示,要求各地巡抚负责自己辖区的剿匪,洪卢二人就只追着全国农民军盟主高迎祥打。上述了农民军的作战特点,那么明军针对这一特点,最好的方式就是以城池坚守拖住农民军,集结周围主力再合围至城池处聚歼。这个战术在崇祯九年应验,高迎祥在合肥久攻不下时选择转移目标向滁州围攻,滁州守军坚守不出等来了卢象升的主力,这一战将高迎祥骑兵主力消耗殆净,最终率残兵向西北突围至楚豫边界。
正当这个时候,皇太极令阿济格率十万清军从长城喜峰口入关,直逼京师。此时朝内本有人建议调卢象升进京统领各路勤王兵马,但时任兵部尚书的张凤翼以卢象升肩负剿匪重任为由提出反对,并主动请缨做这个总指挥。就后事看来,这个张凤翼无非就是害怕自己会像崇祯二年清军入京时的兵部尚书王洽一样,受到崇祯皇帝的处罚。由于张凤翼怯战,阿济格在北京周围大小46战皆胜,攻下16城,俘虏十余万,在押送俘虏回国时,明军一路跟随却不敢交战,阿济格出关时留下木牌树于关口,上边写到“各官免送”,对明朝羞辱极大。张凤翼害怕崇祯治罪,服大黄自杀,崇祯顾不上高迎祥残余,将卢象升调往北疆,担任宣大总督,在其到任的两年内,边防得以修整,军队得以重振,期间皇太极再想寇边时,见到宣化到大同一线的防御布置,即刻打消了进兵的念头。
崇祯的续命稻草——杨嗣昌
在外敌退去以后,明庭的重心又放在了平定内乱上,穷途末路的高迎祥也在卢象升调离后突出重围,进入了汉中地区,这一下就使洪承畴的压力斗升,他正忙于对付陕北的李自成,高迎祥进入汉中之后,就和李自成形成南北双线夹击西安的可能。这期间另一位名将孙传庭被洪承畴挖掘出来,孙传庭带着几千人马开往关中地区剿匪,并负责截击可能由汉中往北攻击西安的高迎祥。高迎祥由于没能攻下汉中府,在粮草匮乏之时只能往北攻打,而汉中府控制着陈仓线、古栈道线,迫使他只能走子午谷,也就是三国时期魏延想奇袭长安的那条路,孙传庭便用有限的人马于子午谷谷口设伏,守株待兔的活捉了高迎祥,这就令明朝廷上下振奋不已,崇祯帝亲自下令将高迎祥押回京城凌迟处死,致使全国农民军的士气大衰。
(高迎祥行军路线
图)
正在这个形势下,一个人物的出现更加坚定了崇祯帝的剿匪信念,此人就是当年的陕西三边总督杨鹤之子——杨嗣昌。在上一位兵部尚书张凤翼自杀以后,这个位置一直空缺,当高迎祥被活捉后,杨嗣昌给崇祯帝提出了“
明亡必亡流寇
”的概念,他比喻边疆为人的胳膊,中原为人的心脏,外敌来了最多是断了胳膊,而流寇则是坏了心脏,这才是致命的。杨嗣昌的这个概念正好迎合了崇祯帝剿匪的决心和信心,于是顺理成章的将兵部尚书的位置给了杨嗣昌。随后杨嗣昌又为崇祯规划了“
四正六隅、十面张网
”的剿匪总战略,即以陕西、河南、湖广、凤阳为主战场,称四正,此战场内以攻为主;以延绥、山西、山东、应天、江西、四川为外围战场,称六隅,此战场内以防为主。也就是说以六隅抵挡外围的流寇进来,以及里边的流寇流串出去,再以四正剿灭包围圈里农民军的有生力量。
杨嗣昌的战略阻止了农民军的流串与汇合,是针对农民军作战特点制定的计划。在这个规划之下就需要有人来执行,由于卢象升被调往北疆,所以五省总理空缺,因此杨嗣昌向崇祯推荐了两广总督熊文灿。这个熊文灿为何被挑中呢?就是因为他对付流寇有一套招抚的本领,最成功的案例就是在福建招抚了走私集团头目郑芝龙,就是郑成功他爹。熊文灿本想做个土皇帝,突然被召来剿匪自然是两眼一抹黑,好在他会笼络人,自己身为五省总理,对左良玉这种匪气十足的将领毕恭毕敬,最终也是通过左良玉将张献忠打服,张献忠走投无路时又暂时性的选择投降,寄居于谷城县陈洪范处帐下留用,这算明朝廷剿匪的又一大胜利。
(李自成行军路线图)
核心圈内的剿匪成果已现,李自成在陕西也被收拾的待不下去了,于是向南边一路逃到了四川,在四川接连攻下38座城,成都府被围。洪承畴令孙传庭于外围截击设伏,自己追着李自成打了一路,李自成则带着追兵沿成都、天水、西羌、关中、汉中这么转着圈跑,一路被消耗着,最终被赶进了孙传庭的埋伏圈,落得18骑逃入汉中的深山老林。要说全国性质的剿匪成果应当算是不错,这说明杨嗣昌的战略部署是明智的,这就使崇祯帝对其更加依赖和信任。
(杨嗣昌剧照)
而清国在这个时候又开始在蒙古大青山集结部队,这也体现了清国的战略特点,就是一点一点的消耗明朝,不让明朝有一丝的喘息。在这个节骨眼上明朝确实也疲惫不堪,特别是常年内外战争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所以崇祯帝在这个关头向群臣问策,他心里无非就是想要得到两个对策,一是如何筹集军费,二是如何退敌。而当时筹集军费已经难以达成,面对满清铁骑确实也打不过,那么有一条出路虽然崇祯想走,但他却不能说,因为一旦说出来就相当打脸,那就是议和。当年崇祯杀袁崇焕时有一条罪名就是与皇太极私自议和,现在自己提出来不就证明自己是误杀忠臣的昏君?那么这个出路只能留给臣下来说,这个人恰好就是心领神会的杨嗣昌。
杨嗣昌不仅大胆的说出了议和的缓兵之计,还帮助崇祯帝秘密的推进,当然,在议和的过程中,崇祯帝保留了老朱家皇帝的传统,牢牢地把控着权力,这让负责议和的辽东巡抚方一藻成了传话人,根本无法推动议和进程。皇太极便放出狠话,称如果再不拿出诚意,那就在春夏之际发兵。这个议和本来是秘密进行,却不慎走漏风声,满朝文武开始对杨嗣昌这个叛徒大肆弹劾,崇祯帝为了支持杨嗣昌,将为首的太子太傅黄道周贬为七品芝麻官流放江西,并提拔杨嗣昌为内阁大学士,任兼兵部尚书。
卢象升回天乏术
“大事几成,为几个黄口书生所误,以至于此。”——《明纪》
就在朝内弹劾杨嗣昌的这个阶段,皇太极再也等不住了,清国分兵两路攻明。一路从墙子岭进军,该处属于蓟辽总督辖区,当清兵到达时无人把守,蓟辽总督吴阿衡与总兵吴国峻都在密云县给监军太监祝寿,可见明朝这个监军太监制度是多么腐败,此路清军顺利爬上长城后拆除该地防御系统,一路攻打到密云县,吴阿衡当场被乱军砍死。另一路从青山口越过长城后深入迁安、丰润一线,两路清军在通州胜利会师,京师震动。崇祯这时候还在埋怨朝内弹劾耽误了议和进程,急令正在清剿农民军残余势力的洪承畴、孙传庭,以及各地总兵进京勤王,这也为李自成死灰复燃、张献忠复叛埋下祸根。
“吾三人皆不祥之身也。人臣无亲,安有君。枢辅夺情,亦欲予变礼以分愆耶?处心若此,安可与事君。他日必面责之。”——《明史.卢象升传》
由于卢象升在宣大地区对清防御经验丰富,故被崇祯召入京城拜为全国兵马总指挥,并授兵部尚书衔,赐尚方宝剑,口谕“总督候代”,意思就是打完了这一仗就不再是虚衔,给你扶成兵部尚书,而此时的兵部尚书是杨嗣昌,所以杨嗣昌后来对卢象升的陷害都是崇祯亲自种下的种子。卢象升虽为进士出身,但却在行伍中历练许久,骨子里痛恨议和的做法,故而在觐见时,指着兵部尚书杨嗣昌、全国兵马总监军高起潜对崇祯说,我们三人都是带丧出征,不太吉利,这话明显就是不愿与此两位议和派一起共事,崇祯则安抚说议和都是辽东地方官的行为,与二位无关,定会协助你抗清。
(崇祯帝剧照)
安抚过后,卢象升便向崇祯指出清军有可能行军的路线轨迹,一是北京的皇陵、二是北京城、三是中都至北京的粮道;再概括完后再说出自己的计划,这个计划与平定农民军时的办法相同,即抽调精英组建特种部队,趁机主动攻打清军营地。这个办法就是卢象升在崇祯十年所上的《选用奇兵疏》,这个策略在滁州对付高迎祥时已经获得试点成功,所以是一个很成熟的战术。崇祯帝二话没说,从自己的小金库里拨出三万两军饷,御马100匹、宫廷用马1000匹,用于其特种部队的组建。
“刀必见血,人必带伤,马必喘汗,违者斩。”——《国榷》
卢象升进入昌平筹办特种部队组建,并颁布了一道恒古未有的严厉军令,报着视死如归的心态备战。正当准备夜袭时,监军高起潜站出来反对奇袭计划,此时的高起潜可能也只是觉得天气晴朗,皓月当空,夜袭的时机不好。而卢象升觉得局面已经到了不得不扭转的时候,于是未听高起潜之言,带着前队人马就冲向了清军大营,一顿厮杀后清军反应过来,当清军开始反扑时,卢象升才发现后续部队未至,因此不敢念战撤回营地。回营后方知是高起潜将后续部队调走,偷袭之策宣告破产。
(高起潜剧照)
卢象升在此之后向崇祯帝提出重新分编军队,实际上就是要与高起潜分开,朝廷就决定将宣化、大同、山西三位总兵的部队划归卢象升指挥,山海关、宁远等各路部队归属于高起潜指挥,改任内阁首辅刘亮节为兵马总督。卢象升名义上统率全国各地的部队,实际上宣大以及山西总兵手里的兵员多为空响,所领之兵不到两万人,驻扎在保定。大战在即,由于保定巡抚张其不发军饷,又传闻云、晋有敌情,大同总兵王朴借机离开,卢象升手里只剩总兵杨国柱、虎大威两路人马可用。又因卢象升手下杨廷麟上书弹劾杨嗣昌,杨嗣昌认为此乃卢象升指使,于是将卢象升手下两路精壮人马调离他地,只给了他留下五千老弱残兵。
(卢象升戴孝上战场漫画)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1639年1月14日),卢象升进驻巨鹿贾庄,高起潜统领四万关宁铁骑驻鸡泽,两地相距不过50里。清军围至蒿水桥,卢象升派人向高起潜请援,可高起潜按兵不动,卢象升便只能带着五千老弱与三万清军鏖战,卢象升与清军对轰,炮弹打完后率众冲杀,毕竟实力相差悬殊,卢象升身中四箭三刀,壮烈殉国。杨嗣昌得知卢象升殉国后打死也不敢相信,他本来计划给卢象升定一个临阵脱逃的罪名,哪知卢象升战死了。当巡逻兵回京禀报卢象升死亡消息时,杨嗣昌令巡逻兵谎称卢象升失踪了,可巡逻兵大义凛然,死不就范,结果活活被杨嗣昌打死,死前高喊“
天道神明,无枉忠臣
”。在杨嗣昌干扰下,卢象升战死80天后才入殓,卢象升家人申请抚恤两年无果。
卢象升战死之后,高起潜手下的四万关宁铁骑不战自溃,想想也是,士兵哪知道卢象升手下一群老弱残兵,他们心中的战神都打不赢,自己又何必要送死。随着战局的扩展,清军分八路横扫华北地区,最终入山东攻下济南府,城内城外死者十数万。此时由于洪承畴、孙传庭和祖大寿的兵马相继赶到,形成对清军的两翼包抄,致使清军撤出关内。明庭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惨重,清军不仅掠杀无数,多尔衮还在高阳处死了关宁锦辽东防线的创始人、前任内阁首辅孙承宗。战争结束后,崇祯皇帝下令处斩了高起潜在内的36名高官,但杨嗣昌成为漏网之鱼。此战过后,明庭继袁崇焕后再失去一名军事奇才,内外压力更加突出。
(崇祯自尽漫画)
综上可见,卢象升的去世不仅在当时引起了朝内轰动,还为朝廷的公信力造成影响,比如孙传庭在此后拒不就任崇祯的任命,崇祯帝气的将其下狱。而随后农民军再次兴起,成为大明王朝走向灭亡的一把利剑。卢象升战死的第一负责人理当是崇祯帝,他有中兴之志,却无中兴之才,有识人之明,却无驭人之道,杨嗣昌是位有才干的臣下,但崇祯帝驾驭无方,导致将相失和,最终惹来大患。
参考资料:《明史》、《明朝那些事儿》
-----
网友解答:
-----
1639年,卢象升战死于巨鹿,人们掀开他的甲胄,看到里面穿的衣服后,三郡之民,无不痛哭流涕,声音震天动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明朝末期,重文轻武的思想非常严重,庙堂之上,蝇营狗苟、争权夺利的人居多,诤言直谏、忧国护民的人极少,且大都得不到重用。
为了满足军事行动的需要,明朝催生出一种特殊的职业——进士将领,卢象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1600年,卢象升出生于常州府宜兴县张渚镇,幼崽时期,卢象升皮肤白皙,非常瘦削,但他骨骼惊奇,胳膊上的骨头极其粗壮,力量连成年人也比不上。
1622年,卢象升考取了进士功名,从户部主事到员外郎再到大名知府,走得一直是文官路线。
直到1629年,皇太极率领清兵避开袁崇焕,绕道喜峰口入关,直接冲向了京城,崇祯顿时傻了眼,急令各地兵马进京勤王,这场战争被后世称之为“
己巳之变
”,别称“
后金攻明京畿之战
”。
袁崇焕统领诸路援军,火速赶往京城驰援,卢象升也没闲着,散尽家财就地招募了一万乡勇,组成军队进京协助防守。
1630年,卢象升升任右参政兼副使,就以这一万人为基础,整顿大名、广平、顺德三府的兵备,组建了“天雄军”。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平定内乱,稳定国防成了卢象升和他的天雄军的主要工作。
1631年,陕西、山西境内的农民起义军流窜到京城跟河南一带 ,卢象升 率兵平叛,击退了起义军。
1632年,山西的贼兵再次流窜到京城附近,以临城的西山为根据地,多次向京城发动进攻,卢象升带着天雄军把他们打回了西山。
这群贼兵败退西山后并不老实,多次侵扰百姓,劫掠妇女,弄得京郊三府的百姓苦不堪言。
本着除恶务尽的原则,卢象升设下埋伏,打了贼兵一个措手不及,并且斩杀了十一名贼首,彻底清除了这帮流寇。
消灭贼寇后,卢象升收降、遣返男女群众多达两万余人,这些人大多数被劫掠来的附近的乡民,此役之后,京郊三府的百姓才过上了几年安稳的日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明朝末期军队的战斗力极差,都是些老兵油子,单兵作战能力堪忧,面对敌军时往往士气低落,不战而逃,更有甚者还会杀死平民冒领军功,挖掘新埋葬的尸体充作砍杀的流寇。
卢象升的天雄军可算得上是其中的一个异类,卢象升带兵时与士卒同甘共苦,打仗时总是身先士卒,从不吝惜财物的赏赐,所以很受士兵们的爱戴。
一次,卢象升亲自追缴流寇时,途径一处险峻的悬崖,一名贼兵躲在山上,居高临下放箭射中了卢象升的额头,随后又一箭射死了卢象升的仆夫。
卢象升非但没有害怕,反而更加勇猛地抡起重达136斤的大砍刀,向贼寇们砍去,如虎入狼群,左突右冲。
贼兵被他的气势吓得四散奔逃,相互告诫:“卢象升这个人碰上就死,撞上就伤。”此役过后,卢象升荣获“卢阎王”的雅号。
又一次,卢象升的部队被敌军围困,军中断水断粮,卢象升也自绝饮食,不吃不喝,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激励士卒,将士们因此士气大振,英勇作战,大有战功。
《明史·卢象升传》:先是,大帅曹文诏、艾万年阵亡,尤世威败衄,诸将率畏贼不敢前,象升每慷慨洒泣,激以忠义。军中尝绝三日饷,象升亦水浆不入口,以是得将士心,战辄有功。
在一群只懂得“明哲保身”的庙堂之臣面前,卢象升太秀了,这就激生出一种现象,说好听点叫“能者多劳”,说难听一点就是“能干的往死里干,不能干的啥都不干!”
原本各地都有封疆大吏,手握重兵和粮草,遇到贼寇至少也要先打几场再说,可后来就演变成各地一遇到贼寇就求救。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不响应吧,于法理道义不合,响应他吧,像卢象升这样能干的人又整天疲于奔命,自顾不暇。
比如说:1634年,贼兵进入湖北,连续攻克了六个县,湖北告急,朝廷命令卢象升接替蒋允仪抚治郧阳。1635年5月,朝廷派卢象升接替唐晖巡抚湖广,同年8月,又让他总理江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兼湖广巡抚,负责抵御东南部的贼寇。
不久之后,汝州、洛阳又传来警报,卢象升星夜兼程飞马进入汝州,帮助抵御汝州、洛阳的贼寇。
大家拿着一样的工资,干着一样的工作,偏偏就有人喜欢推诿扯皮,把不懂不会当做炫耀的资本,越能干,所有的活就越都要你干,越不能干,就越不用干,实在是让人无奈啊
!
在这种情况下,卢象升根本就没有喘息的机会,1637年,宣府又发来警报,卢象升再次赶去“救火”,5月,卢象升的父亲去世,卢象升连续十次上书请求回家奔丧,均被兵部尚书杨嗣昌驳回。
当时杨嗣昌的父亲也去世了,但是他自己不愿意丢下内阁大臣的职位,不为父亲守丧,并且以此为理由要求正在家守丧的陈行甲出仕,命令卢象升在职守丧。
1637年9月,清军攻克墙子岭、青口山,斩杀了总督吴阿衡,踏破了山海关的正门,一路势如破竹,驻扎在了牛兰,对京城形成了虎踞鲸吞之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崇祯再也坐不住了,急令宣府、大同、山西的三个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京师,赐给卢象升尚方宝剑,让他做总司令,指挥全国的增援部队。
卢象升披麻戴孝来到京师,向崇祯上奏章:“我本来不擅长打仗,全凭鲁莽的勇力才能立下一些功劳,现在国家有难,我本不应该回避艰难,但我父亲病逝以后,我在征途中伤心过度,不能保持原本的勇武之心。”
“而且我这身打扮不太体面,身着孝服指挥作战是不详之兆,我恐怕三军将士不会听从我的号令,导致取胜艰难。”
《明史·卢象升传》:象升麻衣草履,誓师及郊,驰疏报曰:“臣非军旅才。愚心任事,谊不避难。但自臣父奄逝,长途惨伤,溃乱五官,非复昔时;兼以草土之身踞三军上,岂惟观瞻不耸,尤虞金鼓不灵。”
不过崇祯此刻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怎么可能会放过卢象升这么好用的人才呢?不管他愿不愿意,死活是把这个头衔交给了他。
这个时候,兵部尚书杨嗣昌主张和议,自古以来,和议都是文臣的事,如果连兵部都主张和议了,这国家还有什么前途呢?
所以卢象升听说以后急得直跺脚,到了京城之后,崇祯一问他,卢象升就一句话:“我主张开打。”
崇祯一听脸色就变了,沉默了一会儿才说:“和议是朝臣的主张,你出去跟杨嗣昌、高起潜商量商量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卢象升接过这个难题,转头就去找他们争执,结果双方各执一词,不欢而散,第二天,卢象升带兵要走,崇祯送来了一万两白银犒赏军队,杨嗣昌告诫他不要轻易发动战争,还是想割地赔款解决问题。
卢象升不置一词离开了,过了几天,崇祯又送来了
三万两国库银、一百匹御用马匹和一千匹太仆寺养的马,五百条银铁鞭。
卢象升以为崇祯也是铁了心想打仗,这才放心大胆地考虑作战的问题,但是这个事进行得很不顺利,杨嗣昌、高起潜处处进行阻挠,导致卢象升寸步难行。
以至于到了后来,
卢象升虽然名义上是全国总指挥,手持尚方宝剑,实际上能够指挥的兵力不足两万,连他一手建立的天雄军都指挥不动,制定的战略决策一条也没法施行。
1639年,卢象升领兵至蒿水桥时遭遇了清军主力,他的两万老弱病残还没开打就跑了一大半,卢象升多次向高起潜请求援助未果,只能带着几千人浴血奋战,
从辰时打到未时,炮尽矢穷,卢象升拔出短刀,直接冲向清军,与骑兵对抗。
卢象升手下虎大威见事有不谐,想要逃跑,卢象升怒喝:
“将军死绥,有进无却!”带领亲兵冲入 敌方战队,身中四箭三刀,壮烈殉国!享年39岁,卢象升成为继岳飞之后,又一个被敌我双方联合陷害至死的民族英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卢象升死后,高起潜不战而溃!
战后,负责运送军粮的杨廷麟率领部下搜寻到卢象升的尸体,解开他的甲胄,看到他还穿着为父亲守丧的衣服,全军将士无不垂泪,
三郡之民闻之,痛哭失声,声震天地。
杨嗣昌害怕卢象升没死,日后会报复他,特意派了三个巡逻兵去查看,事后又希望属下谎称卢象升没死,以便将怯懦畏战之类的罪名强加在他身上。
替卢象升收敛尸体时,杨嗣昌再次从中作梗,导致卢象升的尸体八十天不能入土为安。
第二年,卢象升的妻子上奏请求抚恤,不准,第三年,卢象升的弟弟象晋、象观又请,再次被驳回,直到杨嗣昌兵败自杀,朝廷才赠卢象升太子少师、兵部尚书,赐祭葬。
可笑的是,卢象升一生致力于为大明抗击清军,崇祯却没有给他公正的待遇,反倒是清朝后世之君为卢象升追谥\"忠肃\"。
看到这段历史,再想想崇祯的:“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岂不可笑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网友解答:
-----
我一直认为,明朝在灭亡之前并不缺乏挽大厦之将倾的英雄人物,只不过这些人最后都不得用,甚至不得好死,所以才导致明朝的灭亡。
卢象升图像
在这些英雄人物之中,比较典型的一个人是袁崇焕,但最可惜的一个人却是卢象升,因为袁崇焕在被处死的时候毕竟还是有过错的,老百姓也都认为他该死(朝廷的宣传所导致的),但卢象升却惨遭陷害,白白死于战场,天下为之震动。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39年1月15日),卢象升率军在巨鹿贾庄被清军主力团团包围,他派人向五十里外的太监高起潜求援,但高起潜置之不理。
当时,高起潜手下有数万关宁铁骑,如果他肯出手救援,卢象升绝对能够脱险。
但是,高起潜却作壁上观,所以卢象升只能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与清军决战,眼看着将士们一个个倒下,卢象升便拔出拔剑亲自上战场,并高呼“将军死绥,有进无却!”
最终,因为寡不敌众,卢象升在身中四刀之后壮烈殉国,战后杨廷麟及部下找到他的尸体并运回,百姓得知他的死讯之后,纷纷痛哭失声,如丧考妣!
廷麟得其尸战场, 麻衣白网巾。一卒遥见,即号泣曰:“此吾卢公也。”三郡之民闻之,哭失声。
那么,百姓们为何对卢象升之死反应这么大,他是怎样一个人,又有何功绩?
01,少时天才,青年将领。
卢象升剧照
卢象升,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今江苏宜兴)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出生。
卢象升从小就天赋过人,是个文武全才,而且胸怀大志,有强烈的爱国心。
在文方面,卢象升参加科举屡试屡中,二十二岁就考中了进士,这样的人在历史上是极少的;
在武方面,卢象升骑射技术十分出色,还能使一把一百三十六斤的大刀,并且他熟读兵书,胸中有谋略,这种素养大大超出了武进士的标准。
卢象升最初担任户部主事,经过一番历练,逐渐升迁为大名知府。
原本,作为文官的卢象升是没什么机会上战场的,但在崇祯二年的时候,皇太极率军避开袁崇焕的关宁防线,从喜峰口突入关内,并向北京方向而去。卢象升得知此事后,便招募了一万余人入京进行防守,并在随后的战争中立下了战功。
这是卢象升第一次上战场,但给崇祯帝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所以战后崇祯帝就任命他为右参政兼副使,让他去整顿大名、广平、顺德三府的兵备。
原本,三府的兵力都是些老弱病残,但卢象升上任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最终建立了一支战斗力十分彪悍的军队,被称之为“天雄军”。
卢象升用过的大刀
天雄军最大的特点就是,军中将士大多都是老乡、朋友、兄弟、家人等等,往往一个人战死之后,会引起其他人的极大愤怒,所以战斗精神非常强,等再次与敌人交战,就可以做到紧咬着一直打到底,而且往往可以取胜。
并且,卢象升作为主帅,可以做到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所以他很得人心,将士们都愿意为他卖命。
那时候,卢象升面对的敌人主要是流寇,也就是所谓的农民起义军。
别看很多书中将农民起义军说得多么正义,但其实他们大多是都是靠谱抢掠普通百姓的财物来维持生存的,所以社会危害性极大,而且手段十分残忍。
为了保护三府百姓,卢象升率领天雄军与农民起义军作战,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战绩。
比如说,卢象升曾用两千人击败高迎祥一万余重甲骑兵,也曾亲率百余人用弓弩射杀高迎祥一千骑兵。
由此可见,天雄军的战斗力是非常不错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卢象升得以升官,以按察使的身份继续在三府治军。
但从崇祯六年开始,各地起义军不断涌现,朝廷便征调卢象升去剿匪,同样也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起义军剧照
在《流寇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卢象升率军追击起义军,一名贼寇从山上一箭射中了他的额头,又一箭射死了他的马夫,他不但没有退缩,还更加奋勇地提刀与贼寇作战,最终贼寇们都怕了他了,纷纷四散溃逃。
后来,起义军中开始流传一句话,说遇到卢象升只有死路一条,不可冒犯他!卢象升的威名因此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象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升额,又一矢仆夫毙马下,象升提刀战益疾。贼骇走,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象升以是有能兵名。贼惧,南渡河。
因为剿匪有功,卢象升越发受到朝廷重用。
崇祯七年,湖北郧阳府的蒋允仪因为剿匪不利被崇祯帝撤职,卢象升接任他之后,不到三月就击杀了万余起义军,让郧阳府再次回归平静;
崇祯八年,崇祯帝让洪承畴负责西北的剿匪事宜,而卢象升则负责东南,身份是湖广巡抚(后改为兵部侍郎),监管江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山西和陕西的军务。
那时候崇祯帝继位信任卢象升,他在即将出征的时候,崇祯帝与他彻夜长谈,还赐给他尚方宝剑,并赋予他便宜行事的权利。
崇祯帝剧照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尚方宝剑”和“便宜行事”,能够同时获得这两项特权的人,在明朝历史上是非常少的,由此可见他在崇祯帝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但是,卢象升从来没有滥用过这两项特权,没有一个人死在尚方宝剑之下,他也没有用便宜行事的权利谋求过半分私利。
而此时,卢象升只不过才三十五岁而已,就已经是总督半个国家军务的大将军了,真可谓是有为青年啊!
寻解巡抚任,进兵部侍郎,加督山西、陕西军务,赐尚方剑,便宜行事。
02,贤臣良将,国之利器。
卢象升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的大战,发生在崇祯八年五月,当时高迎祥和李自成率军三十万攻打洛阳和汝州,大军联营百余里,声势十分浩大。
卢象升得到军情急报之后,不敢有片刻耽搁,立马率军进驻汝州。
不过,当时卢象升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他抵达之前,由于大将曹文诏、艾万年先后阵亡,尤世威也战败,所以官兵大多都很惧怕起义军,不敢与起义军交战。
针对这个情况,卢象升做了大量政治工作,他亲自到军中安抚将士,并慷慨激昂地宣讲爱国之情,有时候他甚至激动得热泪横流,将士们因此被他感动,纷纷表示愿意跟随他精忠报国。
不过,这只是解决了思想问题,如何确保获胜,卢象升还需要做具体安排。
起义军剧照
最后,卢象升做出的决定是,用天雄军对起义军进行密集而又快速的弓弩攻击,让起义军产生畏惧之心,高迎祥必定败退,再一鼓作气进行追击。
果不其然,高迎祥在遭遇强力攻击后损失了数千人,便开始撤退,卢象升立马下令全军出击,最终将高迎祥击败,击杀起义军数万人。
在长达十数天的追击过程中,最困难的时候,卢象升军中曾三天断粮,他本人更是一口水都没喝,他用实际行动为将士们做出了表率,将士们因此都愿意跟随他,而且每次都能立下战功。
当然了,同时期洪承畴也是立有大功的,但从人格魅力和人生格局上来说,卢象升是要高于洪承畴的,因为他显得更加忘我和无私,大有古代名将的风采,这一点后面将会具体说到。
经过这一次战役,卢象升确定了自己名将的地位,受到了崇祯帝的极大重视。
但悲哀的是,因为那时候明朝的敌人太多了,而且都十分分散,所以卢象升在随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充当了救火队员的角色,哪里有窟窿就去哪里补。
崇祯九年,在卢象升、洪承畴、孙传庭等人的合围之下,高迎祥最终战死,起义军的势力因此大为削弱。
清军与明军交战图
但好景不长,清军再次到京城附近骚扰,崇祯帝赶紧下令卢象升入卫京师,并再一次赐给他尚方宝剑。
而卢象升刚离开驻防地,当地的起义军就死灰复燃,再也无人可以遏制了,可见那时候卢象升的作用实在太大了,但他分身乏术,无法兼顾到方方面面。
京城解严之后,崇祯帝任命卢象升为兵部左侍郎,让他去总督宣府、大同、山西等地的军事,从这个时候开始,他的侧重点就由剿匪转变为防备清军入侵了。
当时的情况是,大凌河已经失守了,但是松山锦州仍在,山海关的防守也很牢固,反倒是宣府、大同一带防守薄弱,形同虚设,所以卢象升的任务非常重,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防守体系,不然清军还是很容易就进入关内。
但是,卢象升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他没有急功近利,而是选择在当地屯田,等储备了几十万石谷米之后,他再开始大量招募兵勇,修建城池并构筑工事,很快就建立起了一套坚固的防线。
卢象升画像
因为卢象升的这一举措十分有效,所以崇祯帝下令对其进行嘉奖,并下诏各地督抚向他学习。
既解严,诏迁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大兴屯政,谷熟,亩一钟,积粟二十余万。天子谕九边皆式宣、大。
其实,卢象升的才能不仅仅在于军事方面,在处理政务和搞经济建设方面,他都是一把好手。
卢象升的观点是,军队是必须依靠百姓的,所以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借清理粮仓的机会进行大刀阔斧地整治。
本来,除了清理粮仓之外,其他事情并不在卢象升的管辖范围之内,但他深知粮仓问题其实就是民生问题长期积累造成的,所以他时常亲自走访、体察民情,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赋税、清理冤假错案和鼓励农桑等事项的具体实施办法,每次都得到了崇祯帝的批准。
因此,往往各地在经过卢象升的整顿之后,不但民生问题大为改善,而且粮仓里面的粮食也大为增加。
卢象升还认为,百姓是因为没活路才造反的,所以剿匪的根本在于减轻百姓负担,所以他转战各地,都要在对起义军进行严厉打击的同时,对当地百姓进行安抚,并上书朝廷适当减少百姓的赋税。
明军
百姓的负担减轻了,吃喝没有大问题了,自然就不会造反了,因此卢象升在各地都享有很大的声誉,他在朝中的口碑也很好,不过也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
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发现,卢象升的表现堪称贤臣良将,是国家的栋梁,朝廷如果能够让他有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他必定就是个挽大厦之将倾的人物。
03,得罪小人,惨被架空。
崇祯十年五月,卢象升的父亲去世了,他按照礼制上书朝廷,准备辞官回家,为父亲守孝三年。
当时,内阁大臣杨嗣昌也有孝在身,但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所以崇祯帝夺情起复,让其仍旧主持兵部事宜。
但是,杨嗣昌见卢象升的父亲去世了,便建议崇祯帝不要让卢象升回去守孝,崇祯帝便任命卢象升为兵部尚书,以示安抚。
到了九月,清军攻入墙子岭、青口山,杀掉蓟辽总督吴阿衡,还捣毁了山海关正门,大有入侵京师的迹象。
清军
崇祯帝急召卢象升率领宣府、大同、山西的三个总兵入卫京师,并第三次赐给他尚方宝剑,让他指挥来自全国的援军。
卢象升是个重视孝道之人,他原本认为自己不该指挥军队,但奈何有人从中作梗,所以他来到京城之后,曾对人说,杨嗣昌自己不愿意守孝,还想让我跟他一起受人指责,这样的人居心叵测,我是不会跟他一起服侍皇上的,等见到他我一定要当面指责他。
枢辅(杨嗣昌)夺情,亦欲予变礼以分愆耶?处心若此,安可与事君。他日必面责之。
大家可别以为卢象升做作,古代以孝治国,父亲去世而不守孝,就是不孝子,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当初张居正就是因为没有为父亲守孝而饱受指责的,卢象升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所以他才发这么大的脾气。
巧合的是,当时大太监高起潜也有孝在身,他就是身穿孝服来指挥军事的,他听说卢象升对杨嗣昌的指责后,就感到非常不高兴。
因为守孝这件事,卢象升得罪了杨嗣昌和高起潜,但真正让三人走向对立面的,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
当时清军实力强劲,京城十分危急,崇祯帝召集群臣,就是战是和展开讨论。
杨嗣昌与高起潜主张议和,而卢象升主战,双方在朝堂上爆发了激烈的争论,但最终相持不下。
杨嗣昌剧照
崇祯帝虽然没有说话,但他偏向于议和,所以下朝之后他就单独召见了卢象升,希望他私底下找杨嗣昌与高起潜再商量一下。
卢象升便找到杨嗣昌与高起潜,但二人态度十分坚决,卢象升便离去了。
第二天,崇祯帝下诏赏赐卢象升所部一万两银子,卢象升谢恩后准备开赴昌平,杨嗣昌去为他送行,却在敬酒的时候喝退左右,威胁他不要擅自出战,这让卢象升大为光火。
后来,崇祯帝改变了心意,决心与清军交战,所以他又下诏,赏赐卢象升所部三万两银子,一百匹御用马匹和一千匹太仆寺养的马,以及五百条银铁鞭用于犒军。
崇祯帝显然有些鸡贼,他并没有明确让卢象升出战,只是用赏赐来暗示他,而他也理解崇祯帝的用心,便下定决心与清军作战。
卢象升原本是可以指挥京城所有军队的,但杨嗣昌与高起潜从中作梗,结果崇祯帝下令分编军队,高起潜指挥山海关和宁远等地的援军,包括数万关宁铁骑在内;而卢象升只能指挥宣府、大同和山西三总兵,人数只有区区两万余人,而且骑兵很少。
崇祯帝和太监剧照
就这样,在杨嗣昌和高起潜的操作下,卢象升被架空了,而且他被调往顺义驻防,那里是与清军正面交锋的最前线。
象升曰:“果然外廷议也,帝意锐甚矣。”决策议战,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疏请分兵,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升,关、宁诸路属起潜。象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次顺义。
但是,卢象升并没有因此气馁,而是积极备战,准备与清军决一死战。
04,援绝战死,天下震动。
由于卢象升被架空,所以他根本指挥不动其他几支军队,就更不用说高起潜掌握的关宁铁骑了。
并且,卢象升提出的几条用兵策略,也因为杨嗣昌和高起潜的干涉而无法实施。
事实上,杨嗣昌和高起潜之所以主张议和,其实是在揣摩崇祯帝的意图,当他们得知崇祯帝已经派遣陈新甲私底下与清军接触之后,就更加坚定了议和的主张了。
但让杨嗣昌没想到的是,崇祯帝因为考虑到自己的名声,所以临时改变了主意,准备与清军决战到底。
所谓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也不是说说而已的,崇祯帝毕竟不敢做先人没做过的事情,那就是与敌人议和。
不过,崇祯帝虽然主战,但对杨嗣昌和高起潜还是信任的,而正是这一份信任,导致卢象升被逐渐架空,失去了统兵权。
更让卢象升难受的是,他掌握的宣府、大同和山西三总兵,账面上是有好几万人的,但这三个总兵吃空饷吃得太厉害了,结果清点之后发现只有二万余人!
要知道,后来松锦之战的时候,这三个总兵的满额兵力可是达到十三万人之多啊!
卢象升作战图
也正是因为卢象升的兵少,高起潜的兵多且更强,所以高起潜不听他指挥,他也因此被架空。
崇祯帝原本也是信任卢象升的,但他见卢象升得罪了人,指挥不动军队,所以干脆取消了他的指挥权,贬为兵部侍郎留用,改由内阁首辅刘宇亮节制天下援军。
夺象升尚书,侍郎视事。命大学士刘宇亮辅臣督师。
不久后,卢象升开始在保定和庆都一带与清军作战,屡战屡胜,杨嗣昌因此越发嫉恨他,便暗中作梗,不让巡抚张其平给他发军饷。
这还没完,杨嗣昌还指使人造谣说清军从其他方向攻来,导致卢象升手下的大同总兵王朴因为害怕而逃走了,害得卢象升只剩下杨国柱和虎大威两总兵的兵力。
原来,这王朴本就是个有名的逃跑将军,杨嗣昌的造谣,就是专门为他准备的。
后来,清军主力侦查到了卢象升军队的变故,于是发动主力将其包围在巨鹿的贾庄。
当时唯一有可能救援卢象升的就只有五十里开外的高起潜了,但奈何高起潜与杨嗣昌狼狈为奸,最终导致卢象升战死沙场,死时年仅三十九岁。
卢象升战死剧照
更可气的是,卢象升的尸体被运回之后,杨嗣昌还派人去查看是否真的死了,而且他还故意刁难,导致卢象升在死后八十多天才下葬!
起潜闻败,仓皇遁,不言象升死状。嗣昌疑之,有诏验视。
这还没完,卢象升本是为国捐躯的,但因为杨嗣昌和高起潜的操弄,导致崇祯帝将战败的罪名加在他头上。
直到杨嗣昌因为战败于张献忠而自杀之后,大臣们才上书崇祯帝恢复他的名誉,追封他为兵部尚书、太子少师,南明时又给他追谥忠烈,建祠奉祀。
卢象升之死,是国家巨大的损失,也是受过他恩惠的百姓难以接受的,所以才会出现百姓为之痛苦,天下为之震动的场景。
然而,就朝廷而言,对于卢象升之死,似乎是无所谓的,这是小人所导致的,也是崇祯帝的巨大失误。
纵观明末天下大势,形势确实十分危急,但从不缺乏人才,但结果又如何呢?
袁崇焕被崇祯帝杀掉了,卢象升战死沙场了,后来孙传庭也死了,他们都是具备才能且忠心于大明之人,却没有一个人有好下场。
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祖大寿降清了,洪承畴降清了,吴三桂也降清了,左良玉更是手握八十万军队而不敢救援北京,因为他们都担心不得好死!
-----
网友解答:
-----
为什么,因为崇祯竟然如此对待为他而战的忠臣良将。
一直以来都很同情崇祯皇帝,历代亡国之君有酒色亡之、有暴虐亡之、有奢侈亡之、有穷兵黩武亡之。唯独崇祯勤于政事、一心求治,颇有明君英主之风。每每想起崇祯自缢殉国,江山破碎,都感到特别的惋惜。所以一直我将大明之亡归咎为气数,纵使崇祯英明神武,奈何积重难返,无力回天。直到,我知道了卢象升的结局,我才明白,原来崇祯就是大明的气数。
卢象升,生于公元1600年,字建斗,号九台,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明史》记载卢象升‘象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能治军。’公元1639年在巨鹿贾庄被清兵包围。高起潜坐视不救,终因炮尽矢绝,力战而亡,阵亡时年仅三十九岁。
崇祯二年,己巳之变,皇太极大军包围大明京师,崇祯下诏令天下勤王。卢象升以大名知府,募军一万,应诏勤王。要知道,自萨尔浒之战后,明军在关外连战连败,丧师失地。关外成了狼窝虎穴,大明各级官员闻之色变,杨镐、熊廷弼、王化贞、袁应泰。。。。。。凡是经略关外的大明重臣,没有一个得以善终,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可卢象升依然自募军队,前往京师,非要碰碰这个传说中难以战胜的敌人。此举让崇祯深深的记住了这个忠职任事,勇于担当的大名知府。随后便将卢象升升为右参政,整顿大名、广平、顺德三府的兵备。卢象升练得精兵两万,号‘天雄军’。在此后的近十年时间,所有的敌人都将深深的畏惧这个名字。
卢象升不仅武功强悍,文治方面在明末诸臣中也属顶尖。为了保证大军作战的粮饷供应又不至于累民,卢象升于崇祯六年特上‘因粮法’。就是规定加征税赋只从全国纳粮在五两银子之上的户中征收,这是个能从根本上解决崇祯朝财政难题的方法。如果崇祯能一直坚持下去,逆军定难以做大。后又在总督宣、大期间,积极屯田、重整军务。连败北方草原骑兵入侵,防备森严,军势甚盛,使得皇太极不敢再打宣、大的主意。崇祯号令九边都要向卢象升学习。
在明末乱世之中,卢象升无异是个另类。乱世之时,天下崩坏。高迎祥、李自成,动辄佣兵数十万,官军前去围剿往往只是远远的看着,而不敢与之作战。而卢象升善治军,不吃空饷,爱惜士卒,号令严明,所过之处不扰民、不掳掠。有一次卢象升军缺粮,卢象升就也跟普通军士一样,三天滴水未进,直到情况缓解,所以士卒乐于尽力。
崇祯六年卢象升开始督军平乱,虽然是以文臣掌兵,但卢象升却是文武双全。既善射,又能使一把大刀,臂力过人,战力强悍,寻常武将几个也不是对手。与敌战,往往身先士卒,勇猛难挡。一次与逆军作战,被射中额头,可卢象升仍死战不退,逆军惊惧,遂败走,其后更是相传‘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至崇祯八年,逆军军势大盛,大帅曹文诏、艾万年皆战没,大将尤世威屡遭大败。高迎祥拥兵三十万,李自成精骑五万,纵横东、西、南、北,无人能挡。就连洪承畴这个曾经逆军的克星,此时也只是小心着不让逆军进入自己的防区,而不敢主动与逆军作战。在这样一个危难的时刻,卢象升临危受命,总理江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兼湖广巡抚。与洪承畴一南一北遥相呼应,联合作战。其实逆军之所以难以对付,一是因为骑兵强悍;二是因为有大量九边精锐因各种原因哗变从贼;三是因为军阵布置合适,史载贼阵五重,饥民处外,次步卒,次马军,又次骁骑,老营家口处内。官军与之战,往往击破其两重、三重便以精疲力尽,而后马军、骁骑、老营中百战精锐尽出,官军便难以抵挡。而卢象升仅以两万步卒外加祖宽所统领的两千关宁骑兵,便先败高迎祥、李自成于汝州、后又大破之于确山、再于滁州斩贼首摇天动,贼连营俱溃,逐北五十里,积尸填沟委堑,滁水为不流、复又大破之七顶山,歼自成精骑殆尽、最后又将之围于秦、楚、蜀之交万山中。后来之所以孙传庭能以两万新募之秦军,而将高迎祥部全歼于陕西黑水峪全赖卢象升之功。
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八月二十三日,皇太极命睿亲王多尔衮统左翼军,贝勒岳托右翼军,两路进攻大明。九月二十二日,岳托从密云北边墙子岭,破边墙入,斩杀蓟辽总督吴阿衡。多尔衮则于九月二十八日于青山关毁边墙而入,两军于京郊通州会师。崇祯诏令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的卢象升,携宣、大、山西三边精锐入卫京师。卢象升积极谋划抵抗入侵请兵,在一次夜袭请兵营寨前更是发出了‘人必带伤、刀必见血、马必喘汗,违者斩’这一震古烁今,名垂青史的动员令。如果不是在激战的关键时刻,高起潜暗中调走了卢象升的后军,这必定会是一场载入史册的经典战例。如果此战成功必将给入侵的皇太极大军以重大打击,也同样将大大鼓舞屡战屡败的明军士气。
只可惜,这时的崇祯已经接受杨嗣昌先定国内后御外敌的战略,想同皇太极议和。但是由于两宋靖康之耻和忽必烈问鼎中原。幸得太祖北伐成功,恢复中华,使得大明士子皆以文天祥为偶像,皆以两宋之教训惊醒自己,皆以屈从异族为耻、为大忌。所以尽管萨尔浒损兵十几万、尽管王化贞损兵十六万、尽管袁应泰损兵十四万,也依然要向敌人发起进攻,否则便有失天朝威严。我也十分赞同在当时两线作战的情况,应该集中全力应对一线。但我们一起看看,崇祯君臣是如何做的。
定下了与皇太极议和的战略后,崇祯与杨嗣昌就急切的想要实施,但如何能堵住朝中的悠悠众口就成了他们面对的主要问题。于是卢象升这个以能战、敢战闻名天下的不世出之大才便进入了崇祯君臣的眼中。首先得防着卢象升不能让他取得胜利,因为取得胜利马上就会给人希望,众人便会以此为借口坚决主战。而如果卢象升能消极作战,最好是能有个大败,崇祯君臣便能借机跟众人说‘看,连卢象升这样战力强悍的大将都难以抵挡皇太极的进攻,试问这天下还有谁能挡住敌人。既然如此,面对两线作战,帝国早已不堪重负,我们先喘口气先平定内乱,然后养精蓄锐、励精图治,再一举解决辽东之事。’。我呸,你们的智商真是喂狗了。
首先,你想利用议和,集中精力平定内乱,然后再解决关外问题,难道皇太极就看不出来?要知道皇太极不止一次,在崇祯快要消灭国内逆军的时候破关而入,牵制朝廷力量,致使平乱之事一再功亏一篑;
其次,卢象升一语中的。从古至今,从来没有听说谁能从城下之盟重获利,即使要和,也要先立足于能击退敌人,让敌人感到获胜无望,才能实现崇祯君臣想要的那种议和效果。
最后,好不容易有个卢象升,武能南征北战,战无不胜。文能安邦定国,解决崇祯朝的财政难题,又不加重百姓负担,从根本上杜绝逆军的发展壮大。就这样一个人,就这样一个忠臣良将,崇祯不思善加利用,反而要白白送给敌人去杀?
就因为卢象升明确表态,主战。崇祯害怕他坏了议和大事,竟一度将卢象升解职。随后迫于无人有能力与威望总督天下勤王之师,才又起用卢象升。再度起用卢象升的崇祯君臣,此次更甚。不仅将卢象升的大部分兵权剥夺,还断了卢象升部的粮饷。这一点连京师郊外的百姓都看不下去,‘畿南三郡父老闻之,咸叩军门请曰:天下汹汹且十年,明公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先。乃奸臣在内,孤忠见嫉。’父老乡亲不忍忠勇之士未亡于战阵,反死于饥饿,纷纷‘众号泣雷动,各携床头斗粟饷军,或贻枣一升,曰:公煮为粮。’。绝望的卢象升,扔抱有忠义必死之心,率军前至巨鹿,与皇太极大军交战。史载‘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砲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掌牧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而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以死。’卢象升战死后,杨嗣昌愤怒他非得出战,竟然污蔑卢象升未死。由于卢象升部下和尚有良心之士,皆据实所言‘卢象升已战死’。杨嗣昌便派遣自己的手下去核实,其中一人名叫俞振龙,坚持说卢象升已为国尽忠。气恼的杨嗣昌命人鞭之三日夜,临死前,俞振龙大呼‘天道神明,无枉忠良’。在卢象升战死八十天后,才得以入殓。在杨嗣昌剿贼失败而死后,卢象升家属才得到抚恤。
每每看至于此,我便气愤不已,忠良得此遭遇,崇祯安能不败?联系到后来孙传庭战死,崇祯竟然以为是诈死逃脱。再看看洪承畴松锦战败,崇祯立即就荫子、追赠荣誉、筑坛亲祭,我就呵呵了。无怪乎卢象升战死后,天下震动,除了震动卢象升以兵部尚书总督天下勤王之师而战死。更震动的是,以卢象升之忠勇竟落得如此结局。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天下人,忠职任事就是死路一条;畏敌避战、保存实力才有生机。
长此以往,勇于担当、忠于朝廷的文臣武将,都被杀光、杀尽了,那这天下可不就剩下了亡国之臣。以崇祯如此行事,这天下安能不亡?所以说知道了卢象升的结局之后,我才明白原来崇祯就是大明的气数。
-----
网友解答:
-----
明末崇祯年间,明军中有三大精锐王牌,分别是源自蓟辽的关宁军,由孙承宗、袁崇焕、祖大寿等人创建;源自陕西的秦军,由孙传庭创建;还有一支,就是源自大名府(古地名天雄)的天雄军,创建者就是卢象升。
天雄军是明末三大精锐中唯一一支全军战死的明军。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皇太极绕过关宁锦防线,突袭京师。时任大名府知府的卢象升募兵万人勤王。第二年,崇祯谕令卢象升负责练兵。
卢象升在大名府,以同乡、亲友关系招募军队,组建了天雄军。正是由于将士之间的这层特殊关系,让天雄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异常强悍。因为将士之间都是亲戚、乡邻、好友,如果一人受伤或者战死,其他人就会跟敌人拼命,反而会越战越勇。这也是天雄军创造了多次以少胜多的战绩,最后战至全军覆没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经常说,由一只绵羊率领的狮群,是打不过由一头雄狮率领的绵羊大军的。天雄军的士兵本就不是绵羊,而卢象升虽是文人,却是一位严于律已,可以跟将士同甘共苦,且箭术非凡的“领头雄狮”。
《明史》云:“象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必是杀敌勿尽。而贼寇皆说:“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卢象升最辉煌之战就是汝阳大战。当时,军中断粮三日,卢象升同士兵一样,“亦水浆不入口,以是得将士心”,军无怨言,无人逃亡。卢象升率数万明军将闯王高迎祥的几十万大军击溃,之后又在确山击败高迎祥重新聚拢的二十余万大军。
卢象升率天雄军,自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到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与民军数十战皆胜,将闯王高迎祥打到遁入山中,彻底扭转了不利的局势。
崇祯九年,皇太极建立大清,阿济格率清军攻入喜峰口劫掠。卢象升率军进驻京畿,并在京师附近操练兵马,清军闻之不敢进犯京城。相比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袁崇焕自山海关入京勤王,他的部队行走的路线的确有点莫名其妙。如果袁崇焕早到京师,秀一秀肌肉,估计皇太极就不往京城赶了,中途就撤了。
到了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这年冬天,清军兵分三路,大举南侵。
崇祯此时却是和战不决。真的不能理解崇祯到底在考虑什么,清军屡次入关,都被明军挡回了,继续打就是了。明朝的灭亡,崇祯的确要负很大的责任,该断的时候不断,罢免和屠杀起大臣倒是干净利落。到明朝灭亡前,关于是否迁往南京的事情,也同样是犹豫不决,最后只能煤山自缢了。
想当年,朱元璋时期,大臣在家晚饭吃什么,甚至悲伤流泪,都被朱元璋探知了。而崇祯却似消息闭塞一样,连将领的作战情况,是否战死都不能准确得知。
有了这样子的崇祯,也就注定了卢象升的悲惨结局。
当时,东阁大学士杨嗣昌主张议和,而卢象升主张坚决抵抗。卢象升亲率诸将分道出击,与清军大战于庆都。
看看杨嗣昌这时候都做了什么。
第一步,杨嗣昌在朝内先夺了卢象升的尚书等职。
第二步,杨嗣昌又让大学士刘宇亮辅臣督师,牵制卢象升。
第三步,杨嗣昌觉得还不够,再指使巡抚张其平“闭闉(城门)绝饷”,把卢象升晾在野外,断绝粮饷。
第四步,杨嗣昌觉得这样子,还是不够整死卢象升,于是又谎报云州、晋州有军情,让王朴带走了卢象升大部分的兵力。
看到这里,就明白大明是怎么完蛋了吧,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自己的大将马上就要被人害死了,崇祯却跟个瞎子一样,安静的待在京城。卢象升之死,真是比岳飞还冤呀。至少宋高宗赵构还是很清楚要做什么的,而崇祯却是两眼一抹黑,很勤俭,却根本不知道自己都干了些什么。
可怜的卢象升这时候只能是“提残卒,次宿三宫野外”。当时的畿南三郡父老闻之,前往劝解卢象升,希望卢象升移军广顺,召集义师,三郡子弟愿意自带干粮,成军十万,跟随卢象升作战。
卢象升可以走么?不可以。如果他撤军了,杨嗣昌就会将一顶畏战避敌的大帽子结结实实的扣在卢象升头上。以崇祯的个性,会认为卢象升欺骗他,先主战,又逃跑,必然会杀了卢象升。
卢象升只能选择战死沙场,宁可“食尽力穷,旦夕死矣,无徒累尔父老为也”。卢象升是宁可粮尽力绝,随时战死疆场,也不愿再连累父老乡亲了。父老听毕,“众号泣雷动”,纷纷将自家的粮食拿出来作为军粮。
卢象升有了粮食,率五千残军继续行至巨鹿贾庄,遭遇清军。卢象升派人向距离此地仅五十里,拥有数万大军的宦官高起潜部求援,“不应”。
杨业当年被俘绝食而死,是因为潘美、王侁援军不知道他败了,而是认为杨业已胜,并非故意不救。这高起潜可是收到求援之后,故意不救的。最让人不可接受的是,当年杨业之死,责任并不大的潘美被降职,又被冤枉,承担了千古骂名。而这名阉党大太监高起潜却什么事都没有,甚至还和杨嗣昌联手,继续陷害明朝的另外一位大救星孙传庭。最后,高起潜竟然还安然的投降了大清,这就是被崇祯和南明皇帝信任的阉党所干的事情。真的无法理解,崇祯到底是在做什么,该用的人不用,该杀的人不杀,不该杀的人倒是杀了一堆,无语呀!
此时的卢象升,兵力不足,又外无援军,清军“骑数万环之三匝。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卢象升手执兵刃,奋力死战,“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卢象升力战而亡,壮烈殉国,享年39岁。
卢象升身边的随从杨陆凯,担心清军屠戮卢象升的尸体,“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以死”。忠诚志士为“显者殉,一军尽覆”。名震天下的天雄军,随着卢象升的阵亡,全军战死,仅有个别人得以逃生。
卢象升阵亡,三郡之民听闻,痛哭失声,声震天地。
太监高起潜听说卢象升战败,率军逃跑。而杨嗣昌却为了污蔑卢象升临阵逃跑,唆使人说卢象升并未战死,而是逃跑了。
但忠义之士自古皆有之,虽少,却从未缺席。
杨嗣昌派去查探卢象升是否战死的三个人中,有一人名叫俞振龙,“归言象升实死。嗣昌怒,鞭之三日夜。”俞振龙将要被打死的时候,怒目道:“天道神明,无枉忠臣。”
千总杨国栋,同样因为不肯修改战报,坚持卢象升已战死的结果,被杨嗣昌处以极刑。
崇祯呢?那是又瞎又聋,继续被奸臣玩弄于股掌之中。卢象升战死,停尸八十多天都没让家人收敛,他竟然毫无动作。最后杨嗣昌败死,在众多大臣的请求下,崇祯才追赠卢象升太子少师、兵部尚书,允许祭葬。还是到了南明时期,弘光帝追谥了卢象升。和北宋杨业一样,卢象升被赐谥号“忠烈”,并建祠奉祀。
数年之后,另外一位战死疆场的秦军主帅孙传庭,也同样被崇祯认为诈死逃跑,不予荫封。倒是真正投降了清军的洪承畴,被崇祯给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祭奠仪式。
崇祯如果见到了朱元璋和朱棣,估计要立定挨打了:“留给你的锦衣卫、东厂,都做什么去了?”
崇祯刚愎自用,毫无识人用人之法,做事表面是杀伐决断,实则优柔寡断,疑虑重重。崇祯做皇帝,大明不亡倒是没天理了。只是可惜了孙承宗、卢象升、孙传庭、曹文诏这些为大明尽心竭力,以死相报的文臣武将。
-----
网友解答:
-----
卢象升是明末朝廷最了不起的军事指挥官之一。据《明史》记载,卢象升战死后,“
三郡之民闻之,哭失声
”。可见老百姓对他去世的惋惜。同时,作为总督天下兵马的卢象升去世,也是明朝的重大损失。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屡剿不绝,与明军失去卢象升的指挥,不无关系。
当然了,如果卢象升仅仅是因为战死沙场,虽然他的战死是明末的一个重要损失,但是,将军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这也没有什么可说的。问题是,卢象升其实是不应该战死的,他的死,主要还不是被敌人杀死的,而是被自己人搞死的。这也是“三郡之民闻之,哭失声”的重要原因。
(卢象升剧照)
那么,为什么说卢象升的死,是被自己人搞死的呢?搞死他的人究竟是谁呢?
卢象升能够成为明末最重要的军事指挥官之一,完全是他在战场上打出来的。卢象升的身上,有一个优秀将军非常多的重要品质。
一是身先士卒。
卢象升是个军事指挥官,不过每次参与作战,他总是不惧死亡,冲锋在前。就算是后来他当到高级将领了,在战场上依然亲自上阵冲杀,给士兵做表率。有一次,他的仆夫死于马下,他的马也被射死,同时,他的额头也已经中箭。但是,卢象升依然毫不畏惧,依然提刀下马步战。吓得敌人只得逃跑,还称呼卢象升为“卢阎王”。
正因为卢象升勇猛不怕死,所以士兵才那么拥戴他,听从他的指挥。而他的军队也因此有极强的战斗能力。
(卢象升剧照)
二是正气满满。
卢象升每次上战场,都会正气满满地对军队进行正面宣传,用忠君爱国、保家卫国这样的思想来激励将士们。在战场上,他也会慷慨激昂地向将士们宣讲。因此他的军队总是激情澎湃、一往无前。有一次,他和他的军队被困三天,粮水断绝。但是卢象升依然坚持鼓励大家,卢象升与士兵同甘共苦,也是三天不喝一口水。凭着一股儿,他们最终挺了过来,实现了突围。
三是道德高尚。
卢象升虽然身为朝廷高官,拥有无边的权力,但是,他从来不贪恋权贵。他的父亲去世,他就坚决要求回家丁忧。这在当时的明朝,很多人是做不到的。包括杨嗣昌等人,都以工作繁忙,皇帝离不开他,需要“夺情起复”为由,不愿意回去丁忧。实际上是贪恋权贵,同时不想在政治斗争中落败。而卢象升却多次要求回去。在皇帝拒绝他的要求后,他依然把孝服穿在身上。后来又觉得穿在身上在战场上不太像样,于是又把孝服穿在里面。直到他战死,那孝服还在他身上。
(崇祯剧照)
四是顾全大局。
卢象升知道,明朝军队之所以经常打败仗,就是因为党争太厉害,大家互相扯皮,不能协调配合。因此,他多次呼吁官员们要捐弃前嫌,协调配合。同时,还向皇帝多次上奏,要防患于未然,在粮草、军队等方面,预先筹划,免得临时出现敌情,手忙脚乱。
卢象升的英勇善战、正气凛然及顾全大局,让他得到了崇祯皇帝的高度肯定。因此,崇祯皇帝多次提拔他,最后把他提拔为兵部尚书,在战场上总领天下兵马。同时,还连续三次赐给卢象升尚方宝剑(有一种说法是四次)。
而崇祯皇帝对他的信任,也引起了杨嗣昌以及太监高起潜等人的嫉妒不满,因此,他们无论在战场调度,还是在粮草调拨上,都对卢象升多方掣肘。致使卢象升虽然名义上总领天下兵马,实际上,他能调动的兵力,不足两万人。
崇祯皇帝也明白这一点,但是,出于他多疑的性格,害怕卢象升势力做大,威胁到他的统治,因此,一方面嘉奖卢象升,另一方面又默许杨嗣昌、高起潜的掣肘行为。
最终,卢象升在缺乏援军的情况下,战死沙场。
卢象升的死,也正是明朝末年政治生态及战场态势的一个浓重缩影,有这样一位优秀的大将不能珍惜,明朝走向灭亡,也是必然之事。
(参考资料:《明史》)
------------------
推荐阅读:
如今糖尿病治疗的最新成果进行到哪一步了?距离彻底治愈还有多远?
我在想现在核酸和排查都是实名的那么严,还有抓不到的通缉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