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哪一类老人过得最幸福?
农村哪一类老人过得最幸福?
-----
网友解答:
-----
我是黑嫂,我来回答。
前几天,村里有个老人去世了,三个闺女都不愿意去给老人处理后事,其实之前已经闹出了太多矛盾,三个闺女都不伺候老人。老人也并不是只有三个闺女,也有一个儿子,但前些年儿子出意外先去世了。
三个闺女之所以不伺候老人,是因为一个奇怪的理由,老人每个月有三千来块钱的退休工资。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农村有退休工资的老人并不多,这人老了,有退休工资岂不是美事一件?为什么就成了家庭矛盾的导火索呢?这真是咄咄怪事。
黑嫂听人议论时,心里无数次说过这个老人不如没有退休工资,原因很简单,老人儿子去世后,还有孙子,老人儿媳妇也并没有改嫁。
三个闺女之所以不伺候老人,是因为谁都想自己拿着老人的退休工资本,老人却谁都不给,于是就天天闹矛盾,最终导致三个闺女谁也见老人面。
所以,什么是幸福?有退休工资就是幸福吗?这个老人幸福吗?关于农村哪一类老人过得最幸福,黑嫂就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Ⅰ:农村老人的幸福很简单
不管到什么时候,幸福都是个非常抽象的词,它没有具体的标准,有人认为一个月花十万叫幸福,有人认为一天能吃饱三顿饭就叫幸福。所以,人和人的悲欢从不相通,幸福也没有具体的定义。
但农村老人的幸福其实很简单,有碗热饭吃,有个地方睡,对于老人来说就已经叫幸福。他们没有太多的要求,不会要求儿子女儿非为自己做什么,相反,他们会阻止儿子或者女儿为自己做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有相同的经历,为自己家老人买东西时,比如衣服什么的,他们总是会非常生气,说自己有衣服穿,又买新衣服是干嘛?这不是浪费钱吗?
孩子们会感觉好笑,常常骗老人说这衣服其实非常便宜。
是老人不知道穿新的好吗?并不是!他们是怕孩子浪费,他们对于穿没有要求,新不新无所谓。同理,对吃也没有太高的要求,热饭,能饱,对于他们来说就已经满足了。
这很难吗?并不难,现在的人,每天剩下的饭都够老人吃了。
但另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是,确实有些老人无法达到这样的要求,就是因为和孩子们有矛盾,导致孩子们心有怨念。比如黑嫂上面说的那个有退休工资的老人,老人的想法其实很简单,自己儿子没有了,自己还有孙子,自己的退休工资不能交给她们,老人想给孙子积攒。
但是,女儿们不这样想,她们认为孙子也应该管爷爷,凭什么让几个女儿管?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久而久之,竟然发展到了女儿完全不去看自己父亲的地步。
老人会幸福吗?黑嫂觉得他一定非常痛苦。农村人常常会说隔辈不管人,也就是说隔了辈就不管了,这里的不管并不是不管不问,而是在养活或者是去世后,隔了辈的就没有太大的责任。
但三个女儿不这么认为,闹得并不好看。假如老人没有这个退休工资,三个女儿就不会有太多想法,也不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所以,有时候有钱并不一定能带来幸福。
Ⅱ:农村大多数老人是幸福的
我们上面说的是个极端稀少的个例,不能当成普遍现象。而事实上,在农村的老人,大多都是幸福的。因为黑嫂前面就说过了,幸福没有个具体的标准,每个人对于幸福的要求并不一样。
比如有些农村老人粗茶淡饭,他们已经很满足,但有些老人天天大鱼大肉,心里却还有别的欲念,那就会不满足。在这里,我们不能把吃得好就叫做幸福,主要是一种满足的状态。
农村现在的老人大多吃过大苦,他们经历过非常艰难的岁月,他们对于吃和穿都没有要求,只求吃饱,只求穿暖,这对于农村人来说并不难。
而农村的孩子们大多会做到这些,父母老了,他们没有劳动能力了,孩子们如果多,就轮流伺候老人,如果独子,那就一直不分家,跟老人住在一起。
这就是幸福,每天三顿饭做好了,晚上有个不冷不热的地方睡,农村老人就已经满足了。
所以我们才会说农村大多数老人是幸福的,我们不能去对比,只要对比,那就没有幸福的人,不管是老人还是年轻人,对比是不幸福的根源。
你说你每天生活费一百,还有每天零花钱一万的呢,所以这个并不能去定义幸福。
农村的孩子大多讲究个面子,因为农村里都是相互认识的人,如果真是对老人不好,以后也不好见人,是要被人耻笑的。而老人老了后则容易满足,这就有了幸福的根基。
不管到了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拿着个例去放大,有人说看报道说某地某人不孝啥的,之所以报道出来,就是因为稀少,太多普通家庭不会报道,因为大家都认为这是正常事。
Ⅲ:关于幸福不幸福这个话题,关于农村什么样的老人过得幸福,黑嫂要说,对生活充满希望,容易满足,心存宽容,性格平和的老人最容易得到幸福,他们也确实过得比较幸福。
而相反,那些坏了一辈子,孬了一辈子的人,他们年轻时不会幸福,到老了也不会幸福,这类人完全不知道体谅别人,年轻时不体谅父母,年老后不体谅孩子,总是认为自己做得对,总是认为自己有理,他们哪里会幸福?天天生气都生不过来,谈何幸福?
幸福是相对的,您认为呢?
我是黑嫂,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再见!
-----
网友解答:
-----
退休回家一个村,阴阳相隔二重天
我们村上两个年龄相仿的退休职工,一个是我的邻居(县化肥厂电工),一个是我小学同学的父亲(铁路部门);退下来,两个人都很喜欢农村很爱劳动,但一个精神矍铄,
一个却“百世流芳”。
电工退休种菜忙,吃好喝好身体好
邻居家房子周边一大片地,全被他围起来养花种菜,平时就是亲手打理这片园子,加上零星喂养几只鸡,带带孙子,那小日子过得真叫人“眼红”。
老骥伏枥种地忙 壮志未酬身先死
我同学的父亲在铁路上应该是个工程师吧,我们村学校就是他参与设计的(村里的承包商和他可能是同学,颇有交情)。
退休,对他来说似乎是求之不得的事,反正一退下来就一头“扎”进地里:种地——租地——扩大种地。
全都一个人干(老婆带孙女孙子忙家务,儿子“内招”也在铁路上),他从来不想“连累”任何人,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地里。
种桃(2亩),防鸟,他一个人架设天网;施肥,臭气熏天的鸡粪亲自从养鸡户那弄到树下。
他的所有努力家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一致反对(其实夫妻感情一直很好,子女也很孝顺,“反对”的本意是希望他能“放过”自己,好好歇歇,安享晚年)。
不仅人反对,天似乎也在投反对票,他种的桃子遭遇销售难,
他租地(几亩而已,加上自家的地,约10多亩)种粮,除去成本基本不赚钱,收成不佳,价格不振。
去年6月的一天,家中来电说,他在地里忙,突然发病(他的身体一直都很硬朗,偶尔因劳累会出现短时腿疼,仅此而已),送到县里转市里,当天连夜又急转省城。
终于在近两个月的急救中不治而去(68岁)!
具体什么病,也没个明确的说法,反正就是过劳之类引起的什么功能衰竭,诸如此类。
反思
“老王”种菜,虽忙,无压力,收成好坏是次,自娱自乐乃上;自己家的田地全部流转给别人去种。
“老刘”种地,“里外不是人”,人反,天也反,气人不?
有人说幸福的最高境界是不追求,不执着,无欲无求,无欲则刚。
我虽不敢苟同,但对于这一组案例,似乎不无道理。
-----
网友解答:
-----
@晋言晋语晋韵
回答:关于“农村哪一类老人过得最幸福”的提问,我生于农村,长在农村,工作在乡镇,耳闻目睹,深有体会。我总结了一下,大致有这几种类型:
一,家风良好的家庭老人。家风是一个家庭走向兴旺的前提,家风好,家教自然好,一个教育子女崇尚“耕读传家”,崇尚“互助友爱”,崇尚“尊老爱幼”,崇尚“遵纪守法”的家庭,子女自然不会差。即使成不了威震一方的大人物,至少也是品德优秀,自强自力,追求上进,正义满满的好儿子和好儿女,这样儿女会让老人称心如意。
二,夫妻恩爱家庭的老人。老伴老伴,要的是老了有伴,夫妻两人,从年轻到衰老,一路走来,风雨共担,患难与共,恩爱不弃,互依互靠,感情伴随时间的沉淀更加弥久如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越活越有滋味。
三,早年勤劳小有积赚的老人。在农村,一些老人年轻时拼命干活,种地、养殖、打工样样不落,粮食收得多,打工赚钱多,早早积攒下的足够的养老本钱。为的就是少给儿女添负担,自己手里有钱不慌乱。不仅供养子女成才成器,而且将自己老时的生活安排井井有序,全然没有后顾之忧。
四,子女成器、孝顺的家庭老人。无论子女为官、经商、或者务农,只要他们遵纪守法,正义上进,有事有作为,正干不肇事,老人就会心满意足。
五,儿孙满堂家庭的老人。在农村家庭和睦,人丁兴旺,儿孙绕膝最让人羡慕,倘若儿子娶不到媳妇,生不下孙子,老人们会觉得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传宗接代”的思想在老人的思想上根深蒂固,他们把儿女们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延续香火当作头等大事。倘若做到了,也就意味着完成了任务,逢人便讲,遇人就吹,很享受,很知足。
编后语,幸福是一种追求,幸福需要付出艰辛,无论城里还是农村道理一概如此。家风好,家教好,子女自然优秀,老人烦恼就少,愿每一个老人家庭和睦,健康长寿,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
@晋言晋语晋韵
我是“三农”领域创作者,有问必答,解惑释疑,分享感受,共同进步!
-----
网友解答:
-----
我二爹和三爹都是六十年代结的婚,二爹比三爹大4岁,他们的子女都很多。
二爹和二妈生育了4个儿子2个女儿共6个子女;三爹和三妈生了3个儿子,2个女儿共5个孩子。
那时候在生产队人的眼里,二爹和二妈肯定没有三爹三妈过得好,因为,二爹比三爹多了1个儿子和1个女儿,也就是说二爹要比三爹的负担重。
可事实上,二爹和二妈比三爹三妈过得幸福的多。
二爹和二妈生的4个男孩排在前面,两个女儿排在后面;三爹和三妈生的小孩是乱穿花的,也就是男孩和女孩基本是一对一个掏着生的。
二爹和三爹他们虽然都是爷爷奶奶亲生儿子的,但他们的性格和处理事情的方式却截然不同。
他们结婚的那个时候正是大集体比较贫穷的年代,他们的子女多劳动力弱,都是生产队里的打款户。
二爹在生产队里干活放工后,回去就帮二妈做饭,干家务。二爹不仅养的有下蛋母鸡,而且每年还养一头猪出来,这头猪吃的大部分都是青草,这些青草都是二爹二妈挤时间剜回来的。
后来二妈怀孕生孩子,都是二爹给孩子洗尿布,洗衣服,而且,还做每天的三顿饭,二妈看二爹在生产队里干的活已经够累的了,回来还干这么多的家务活。
于是,二妈就不让二爹洗这些脏东西,她说:“生产队的社员看到了会笑话你的,他们还会说我是个不洗尿布、不洗衣服的懒婆娘。”
二爹说:“你怀孩子、生孩子已经消耗了很多体力,把你的身体累垮了谁给我缝缝补补呢,老了还指望你照顾我呢,咱过咱的日子,谁爱咋说咋说,反正你也没有闲着。”
就这样,二爹把6个孩子慢慢的养大了。
在那个年代农村邻居之间经常借盐、借油、借米、借面等这些生活用品。
借这些东西时都是用碗或瓢来借的,还人家东西的时候也是用碗或瓢来还的,借多少还多少。
有一次,二妈到邻居家里去借了一瓢面回来急用,自己的面磨了以后就穵了一大瓢面还给那个邻居。
她的大儿子看到妈妈穵的面后,就带着疑问的问道:“妈,你借的那瓢面我看到了,没有你穵的这瓢面满,你为什么要还人家多的呢?”
这时,二爹抚摸着大儿子的头说:“大全啊,你们都记住呀,借人家的东西要快借快还,还的时候要多还一点,不要贪占人家的便宜,你们都要记住啊。”
6个小孩都仰着小脸望着爸妈似乎明白了爸妈的意思。
后来孩子都长大了,也都懂事了,有一次他们吃饭时,小儿子全超问他爸妈:“爸爸,我们一次也没有看到你和妈妈吵架,你在家里总是多干活,让妈妈少干点活,你不累吗?咱家做好吃的了,妈妈每次都让你多吃一点,她怎么不多吃呢?三爹和三妈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吵架。”
二爹给二妈挟了一筷子菜望着二妈笑着说:“全超啊,我娶你妈妈的时候,就向她保证过:我这一辈子不给她气受,不让她哭,你们长大后一定要向爸爸学习。娶小花妮儿了,要好好的保护她,可不能欺负人家,男子汉要多干点活,都记在心里哈。妈妈她舍不得吃,是想让爸爸多吃一点,你们长大就明白了。”
孩子们虽然还太不懂娶小花妮儿是啥意思,但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他们都会记在心里,他们要以爸爸妈妈为榜样。
后来二爹的4个儿子先后都长大了,他们都很懂事,生产队的邻居都夸二爹二妈会教育小孩。
那时候,家庭虽然贫穷,但二爹二妈省吃俭用都供应孩子们上学。
大全20岁时上面有人来招工,队长就把他推荐招工走了。二全到部队当兵去了后来还提了干,志全和全超都考上了大学当上了老师。
几年以后4个儿子都结婚成家了。
两个女儿虽然没有4个哥哥优秀,但她们知书达理,村子里的邻居就给她俩介绍了比较好的婆家。
再来看看三爹的一家,三爹5个孩子,比二爹少了一个孩子,虽然也是个打款户,但他的负担却没有二爹的负担重。按理说他应该比二爹富裕点,可实际来看他还没有二爹富裕。
俗话说:穷不离猪富不离书,三爹三妈既不养鸡,也不养猪,就凭这他就比二爹差那么一点。
虽说他和二爹是亲兄弟,也应该像二爹那样能干。可三爹经常说二爹窝窝囊囊的,连尿布衣服都洗,还做饭炒菜太不像个男人了。
于是,三妈在生那5个小孩时,尿布和衣服什么的都是三妈洗。生产队里放工了二爹回来屁股往凳子上一坐,有时还躺在床上,他说干活累死了自己歇着,就是不帮三妈干点家务活,三妈一只手抱着小孩、一只手烧锅做饭。
有时,他两个还经常因为一些琐事吵架,三爹不顺心了就打骂三妈,把三妈打得直哭,嘴里还愤愤不平的骂着:女人是个猴,三天不打就上头。
有一次,也是去借邻居的米、面,三爹借的时候用个大点的瓢去借,还人家东西的时候他就用个小点的瓢还,看着堆的挺满的,实际是借多还少。
三妈向邻居借盐也是一样,借的时候人家给她穵的是满满的,还盐的时候总是没有借的多。
这一切孩子们都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慢慢的他们一家在邻居那里,就借不到米面油盐之类的生活用品了。
孩子们长大后都继承了三爹、三妈勤俭持家的方法,处处都想占人家的便宜。
生产队的人一提到他们一家就直摇头。
大儿子2、30岁了还没人给他说媳妇,没办法,三爹三妈就只得让大女儿给大儿换亲娶了一个媳妇。
换亲的那个姑娘日子过得都很苦,老二没人给他说媒就一直打着光棍。
老幺娶的一个媳妇还是从小放牛眼睛被牛角敌瞎了一只,不然的话老幺也不一定能娶到媳妇。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二爹二妈都80多岁了,三爹和三妈也都7、80岁了。
三爹和三妈的日子老了过的也很苦,儿子虽然能养家糊口,但比起村子里的同龄人来说,算是最差的生活水平了。
上前年三爹得了大病后,住在医院里没人管他,三妈经常说:三爹年轻的时候把他打得死去活来的,在家里就像个大爷,啥都不帮我干,吃东西也不长眼睛,等你摸着碗了就没有菜了。
三爹三妈一辈子也没有挣到多少钱,更没有攒到钱,住院的时候儿子都说没有钱给他兑钱治病,三爹没办法就自寻短见结束了生命,三妈现在靠着养老金和孩子们给他的生活费一个人孤单的生活着。
感慨:三爹三妈的负担比二爹二妈的负担轻,为什么没有二爹二妈富裕
三爹三妈比二爹少一个孩子,负担要轻一些,怎么还没有二爹富裕呢,乡农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①
三爹没有二爹能干,二爹放工回来帮助二妈干活,这就提高了家庭的生产效率,比如,可以挤点时间出来养头猪剜点猪草,就省点米糠,这都可以给家里增加一点收入。
②
三爹不仅有点懒惰不养鸡猪,他和三妈还爱占小便宜,这样的家风就影响了孩子们的思想,使他们潜移默化的学会了父母的那一套爱占些蝇头小利的不良习气,这就影响了他们做人的城信。孩子们见他们不太能干,自己也变得懒散了。
俗话说:越有越能做,越没有越能鳅,就是越有钱的人越能干,越没钱的人就越懒得干。
三爹三妈一家基本就属于这一类的人家。
二爹二妈现在都80多岁了,他们的身体都很好,老了种不动那么地了,就把地转包给邻居了。只种着1亩多地的菜园,一到红集二爹和二妈就弄点菜到集市上去卖,背集的时候就在家里收拾着菜园。6个孩子隔不长时间就会给他们视频聊天,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还会给他一些生活费,孙子孙女也经常给两个老人买东西吃。
二爹和二妈依然像年轻时候的那样恩爱,老两口时不时还哼着小曲,生活过得悠闲自在。
写在最后
解答 :农村哪类老人过得最幸福
一、农村夫妻年轻时恩爱且教子有方的老人过得更幸福
农村夫妻年轻时相亲相爱,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从不因为一些生活琐事抓住不放,争吵不休,不给以后的老年生活留下阴影。夫妻之间不要一决高低,都应该包容对方,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情。要记住:夫妻之间是没有胜负之分的,一旦出现胜负,婚姻可能已经走到了尽头。
像文中的二爹就是个好丈夫,全心的体贴二妈,最大努力的分担家务,二妈也是体贴二爹,把好吃的留给二爹,尽管二爹舍不得吃,但是,二爹在此也看到了二妈对他的关爱。
二、夫母教子有方是播下全家和儿女幸福的种子
夫妻在家庭的言谈举止和一些所作所为,是直接影响孩子思想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
比如,二爹二妈在借邻居的东西时,每次都是借少还多,无形中就培养了孩子宽厚、真诚和不贪图别人便宜的思想情怀。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长大是最受人敬佩的,也是社会所需要的。因此,他会在众人中脱颖而出,为社会做出更多正能量的事情。
像三爹三妈那样在与人交往中显得不太诚实、爱占点小便宜,他们的一些做法也带偏了孩子。
因此,子女们在高品质家庭的熏陶下,他们子女大都会有一个较好的品德,子女们过好了,就可以回馈父母、回馈社会。
三、有一定财富的农村老人也可以过得幸福
无论是有夫妻陪伴或是单身老人,只要有一定的钱财做保障你也可以过得幸福。但是,这些钱财必须是在你年轻的时候能够吃苦耐劳才能挣来的。年轻的时候如果不脚踏实地的为自己积攒一点财富,你的晚年可能得不到幸福。
农村老人对幸福要求的不高,他能有遮风挡雨住的地方且能吃饱穿暖,心情舒畅,他就是个幸福的老人。
-----
网友解答:
-----
农村的老人若身板硬朗、豁达大度、自食其力、经济独立、孙辈绕膝的这一类老人过得最幸福。
一、身体健康才是老人最大的幸福。若老人三天两头都生病,负面影响就会如期而至:自己受病痛的折磨,花费了钱财,耽误了子女。关键是自己难受。
作为老人,要学会保养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农村老人锻炼身体的方式很多,如每天到村子附近转转,在家养少量的鸡鸭鹅,园子里种种蔬菜等等。
特别是农村老人不要赖床,睡时间长了,一是影响食欲;二是筋脉不顺畅;三是会头昏眼花。农村老人身体好才是硬道理。
二、待人和善、心胸开朗的农村老人人缘旺,这是一种老来乐的表现。因为一个豁达大度的农村老人,心里能容下许多人和事。
这一类农村老人不会去与邻居和家人计较,大事小事心里明白。能与周边的人和睦相处,不讨人嫌。因为,身边人嫌弃农村老人的是——老人成天絮絮叨叨、心胸狭隘、脾气暴躁。
三、吃得做得,能自食其力才是农村老人的幸福。靠子女不如靠自己,人要去想开一些;其实,生儿育女就是传宗接代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老人把子女养大成人,图的就是生命终结的那几天,子女能为自己送终。至于养老的问题,即便子女再孝顺,打铁还靠本身硬。因为,子女成家立业之后也各自有自己的家庭和负担。
由此,农村老人身板硬朗时,该干啥还得干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养猪养牛等等。从事了这些活动,自己活动了筋骨,平时还有小钱揣进兜里。这真是两全齐美的事。
四、农村老人经济要独立,不依靠子女的施舍。这钱从何来?前面我提到过,就是在自己身板硬朗的时候,凭劳作积攒粮食来养猪养牛养鸡鸭鹅。做到积少成多,一年一年的自食其力,几年后就成“大款了”。
经济上全依赖于子女是不行的,要次数多了也不好意思开口,并且你要一点得一点,子女心烦,自己也在作贱。再说,万一子女手头紧的时候咋办?那么,自己想买的东西买不了,这场面真的尴尬。
因此,农村老人要能经济独立,自己想买啥就买啥,自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不用看子女的脸色行事。做到了这一点,农村老人也算是幸福的了。
五、农村老人最害怕孤独和寂寞。先别去考虑子女孝顺不孝顺,不孝顺会有人戳他们脊梁骨,这些事与自己无关。只要身边有孙儿孙女绕膝,有个说话逗乐的地方,农村老人就心满意足了。
所以,凡属于我上述提到的这一类农村老人,他(她)们过得最幸福!
-----
网友解答:
-----
我父母就过得非常幸福,母亲今年59岁,容颜比实际年龄看着小好几岁。父亲60岁,依然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父亲非常的爱母亲,父亲和母亲的“爱情故事”的故事,已经过去38年了。依然还被父亲的发小和朋友,用在酒桌上作为谈资,调侃父亲。父亲总是哈哈大笑,随口来一句,当年我也是帅气的小伙,现在依然也不差啊。
母亲文化程度是高中毕业,父亲初一都没有读完,就辍学回家了。
因为家境的贫困,父亲早早的辍学回家。学习做了篾匠,编筐、编炕席,等。所有收入交给奶奶,补贴家用,用来供2个叔叔2个姑姑读书。
母亲在父亲贫困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嫁给了父亲。与父亲恩恩爱爱,携手同行。38年的夫妻共同生活中,形影不离。父亲脾气有些急躁,却从来不在家里急躁,更不会对母亲急躁。
奶奶因病早逝,爷爷是老红军,右腿膝盖受伤,拄着拐杖行走了一辈子。
父母、大伯大娘、大姑姑大姑夫,一起照顾着弟弟妹妹,供他们读书。看着2个妹妹出嫁,帮着2个弟弟成家立业。
父亲兄弟姐妹们的关系非常融洽,从来不会争吵,凡是有利的事情,都是他们一起做。
都非常尊重大伯大娘、大姑姑大姑父,用小叔的话说,长兄为父,长姐如母。母亲4妯娌和3个姑子,之间的关系处的像一奶同胞的亲姐妹。
我们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的融洽。我们这些孩子每年过生日,父辈兄弟姐妹都会给我们打电话。
我哥哥定居深圳,我大姐嫁到了深圳,二姐定居西安,我常年在外闯荡。
父母牵挂最多,放心不下的就是我。而我却从来不做非法之事,有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事。让父母尽管放心,我在外一切都好。
每个月父亲都会开车带着母亲,去西安几次。二姐给母亲做做美容,聊聊天,看看外孙,吃吃饭。
父亲闲来无事会带着母亲出门旅游,却从来不要我们陪伴。说那是他俩自己的生活,不需要电灯泡照明。本想着献殷勤,买个单,跑个腿啥的,却被父母傲慢的拒绝了。然后,旅游的差旅费,给转过去就可以了,哈哈哈哈。
小叔小婶是教师,暑假期间,他们兄弟姐妹14人会一起出去旅游,依然不要我们陪伴。我们要做的就是,报销差旅费。其实掏点钱,落个清静自在,也是非常不错的呦。
因为爷爷是老红军的缘故,爷爷深知“团结就是力量”的重要性。所以再教育父亲兄弟姐妹的时候,最注重的就是“团结”。
父辈兄弟姐妹之间,如果哪家遇到困难,基本上都是他们自己内部解决,父亲姊妹7个人,永远都是拧成一股绳的态势。
我大伯大娘、大姑大姑夫、我父母、我二姑姑二姑夫、三叔三婶、小姑姑小姑父、他都挺幸福的。
最幸福的是,我们永远都一家人。没有那些兄弟姐妹之间反目成仇,勾心斗角。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
网友解答:
-----
我看农村老人有三个窝的最幸福。我认识的一个东北老乡就是这样的情况。他在东北农村有三间大瓦房,有四垧多地,有几垧山林;在县城里,有60平方的供暖楼房三楼;在上海儿子家这边,儿子家大房子里有他们居住的一个大室18平方。老两口愿意在哪生活就在哪生活,日子过得非常快乐幸福,现在已经都66岁了。主要是人家老两口安排得好。不失时机地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老年的生活有保障,生活可以说是幸福满满。
第一件事是老两口有眼光,在儿子上初中的时候就想方设法把他送到了县城的学校读书。儿子考上了比较好的大学,大学毕业直接又读了博士研究生,所以就业时候选择了到上海就业。十多年前的时候,工资不到一万,现在年薪60万,还不算奖金,加上儿媳的工资,生活上已经没有什么问题。这对老两口晚年生活幸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时他们儿子在上海浦东买房子,儿子因为钱少有买一个小一点的,老头不干,说将来你得给我们养老,得有我们一个住的地方,我现在自己拿20万,你把房子买大点有我们一个屋,我和你妈心里就有底了,10年多前的房子是12,000到15,000每平方左右,他们当机立断,想方设法凑足了首付,买了130多平方的房子,现在房子都快5万一平方了。那时候如果不买,现在就根本买不起了,看来老头是有先见之明的,这步走对了,对晚年幸福有着重要的作用。供孩子念书是大事,当机立断买房子也是大事儿,这两件大事都做对了,作为农村老两口,太不容易了。
第二件是建设好自己农村养老的大房子。原来农村的房子也没想翻新,就是两大间房也很旧了,但是老头经常在屯子里帮工,看到别人家纷纷盖上了大砖瓦房。想到自己年龄大了,盖房子就困难了,自己给别人家帮了不少工,也学会不少准备盖房子和实际盖房子的事。知道十几万块钱就可以盖起大瓦房。也能让自己帮助盖房子的人帮忙买一些质量好,价格低的原料。自己山上松木也可以采伐,如果不是自己家盖房子,不能批准采伐,虽然儿子那时刚才参加工作,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但是老人口还是在农村亲属的帮助下,用半年的时间把自己的老房子翻新成三间大瓦房。住上这样的大瓦房,老两口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在有生之年生活在农村的时候,有了很好的住处,不用考虑老了动不动了,没有好的住处的问题。你说老两口能不幸福吗?亲戚朋友们都说这老两口真有福啊。
第三件事在县城买房子也很重要。头几年有不少农村的人在县城买房子有优惠政策,可以省1万多块钱。有的农村老年人在城里有统一供暖,过冬感到非常舒适,这样回到农村就向大家宣传。老两口本来不打算在县城买房也没有那么多钱了,可是和儿子说了这件事以后,儿子说一定要买,冬天到县城里去有暖气过冬,不就是享福吗。我给你们出钱,你们自己看好了就行,要抓紧把房子买了!结果老两口专门从上海浦东回到东北县城,花18万块钱就买了一个60平方的有集中供暖的楼,装修花了6万块钱。这些钱对他儿子来讲,也不是什么大事了。养儿防老优越性确实体现出来了。当初不拼命供儿子念大书,能有今天的结果吗?确实是东北的冬天,在农村有些遭罪,特别是老年人就更遭罪,现在有了县城里的暖气房子冬天过冬,真是非常幸福,非常快乐。
老两口这三个窝很重要。在上海儿子家有自己的一个屋,心里踏实,也是自己花钱买的,愿意跟儿子孙子儿媳在一起,其乐融融,帮助他们带孩子,也解决了年轻人的后顾之忧,夏天需要种地的时候就回到自己的农村去种地,经济上也有不少收入。山上的树,老两口躺着睡觉树也增值。夏天住在农村里,那就跟旅游一样,过着幸福的乡村生活,和乡里乡亲、自己家的亲戚在一起,更是无比的高兴,有时农村的活干不过来还可以请别人帮忙。有了农村这个大瓦房的大窝,比工人退休了条件都好,有不少工人退休以后也没有这老两口这个条件啊!
现在老两口除了种地、收地以外,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上海浦东的儿子家,帮助儿子带孩子。所以利用率最高的就是这两个窝,以后年龄大了干不动了,县城里有暖气的楼房就起了保障作用了,生活方便,看病方便,住着舒适。所以这样有三个自己窝的老年人是非常幸福的,周围的人都很羡慕,都佩服这老两口有眼光,有能力。
-----
网友解答:
-----
农村哪一类老人过得最幸福?我在农村生活,对农村情况比较熟悉,如果让我回答:
第一,俗话说,那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提前准备了充足的干粮。农村过得最幸福的老人,就是勤奋好学有头脑,身体健康心情好的这类人。这类农村老人之所以幸福,是因为不吃苦中苦,难得人上人。如我村里一位名字叫刘旭升的农民,四川人,高中毕业。七十年代初与我同时来到新疆伊犁巩留农村落户。在改革开放前,担任过生产队记工员,小队长,地地道道的农民。可即便是当农民,他还是手不离书,没有放弃学习。改革开放,他通过考试录取,成了村校一名教师。又重视培养教育子女。现在七十多岁的他,每个月退休金七千多元,他的俩男俩女,四个孩子 ,全部考上大学,成为了国家干部。退休后的他,与老伴儿在巩留县城卖楼,与城市社区老人融合在一起,唱歌跳舞,悠闲散步,晚年生活丰富多彩,过得特别开心。
像这类农村老人,为数不少。他们抓住改革开放的有利机会,趁势而为,自由择业,外出创业。从农村走向城市,改变了命运,变成了城市人。
第二,没有脱离农村,但有作为,吃苦耐劳,有计划。这类老人,他们晚年生活照样幸福。我们村回族老人社尔布,改革开放后,在家庭开化肥农药种籽经销店。几十年积攒了充足的资金,在巩留县城湖蝶湖边买了楼房。六十多岁后,把店交了儿子儿媳管理,自己与老伴儿,去了县城,每天与老伴手牵手,肩并肩,在湖蝶湖畔散步。悠闲自在。。。。还有马喜海,金有禄,,,,许许多多,像社尔布一样的同龄人,他们或承包土地,成了种粮大户,或经商做生意,搞基建,养殖育肥牛羊,上山放牧。。。有了钱,盖房卖车,住楼房,开小车。。虽然没离开土地,也没有离开农村,老了还是农民,但他们的晚年生活都过得特别好,就不一一稗述了。
第三,身体健康,心情好,儿女孝道,有钱花。这类老人晚年生活也很不错。村上有位王姓老人,今年八十三岁,十年前老伴儿就走了。按理说,老人的晚年生活过得艰难。可十年前,老人的五个儿子就在一起商量,每年每个儿子给父亲三千元,不算多,合起来就是一万五千元,加上老人的养老金,高龄补贴,土地流转费,老人每年有三四万元,钱花不完,身体又棒棒哒,每天乐呵呵,过得很开心。
第四,尊老爱幼,与儿女关系特别好。心宽自在,无忧无虑,什么也不不去管,与儿女融合在一起,随遇而安,儿女好,他就好,始终跟着儿女走。这类老人儿孙绕膝,其乐融融,天伦之乐,也是很幸福的。
总而言之,身体健康,心情好,有钱花的老人,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他(她)们都过得幸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愿天下的老人们,都能健康长寿,其乐融融。谢谢!
-----
网友解答:
-----
实话实说:
现在农村的智障类老人过得最幸福,因为他们的思维有些障碍,不会也不可能去考虑很多不该想的东西。他们所想的就是当下所需。
饿了吃饭,而且吃饱,
渴了喝水,而且喝足,
冷了穿衣,而且穿暖,
困了睡觉,而且睡好。
除了他们,现在的所有人(城市人,农村人)由于社会上的原因,都过的不幸福,都生活在焦虑之中。
-----
网友解答:
-----
我认为,头几年买保险的人,每个月领上一千多块钱,身体健康,有老伴互相照应着,再者儿女们孝顺,还能劳动,我觉着这些老人一定过得开心,幸福,快乐,别的是另一回事。
-----
网友解答:
-----
有老伴儿,身体健康。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什么条件才能生二胎?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