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五征蒙古对明朝来说是得大于失还是失大于得?
朱棣五征蒙古对明朝来说是得大于失还是失大于得?
-----
网友解答:
-----
朱棣五征蒙古从整个国家战略及发展保障需要来看,个人觉得是得大于失。
首先,彻底打消了蒙元的再次崛起。
其次,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这种战略与心里压迫,迫使蒙古势力走向自保为先,减少了对中原的窥视妄想之心。
再有,让大明朝的疆土防线,向前移动,对中原内部安全稳定,形成了很大的保护圈。
还有,大明军事力量从开国走来,一直是旺盛的,如果太久的和平持续下去,军事实战力量很自然会衰落一些;战争的持续,对于大明军事力量地保持起到了一定作用。
所以,再后来,战争范围和事件逐步减少,大明军队实战力量开始缓慢衰退,因此,再后来的土木堡之变,才有很大的失败,这也是原因之一。大家说呢?
-----
网友解答:
-----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在“靖难之役”后夺取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
朱棣登基后,鞑靼与瓦剌表面上对明朝臣服,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再想着恢复蒙古帝国原来的疆域。对于大明来说,北部边防依然不稳,朱棣寝食难安,不惜五次亲征蒙古。
那么明成祖朱棣的“武功”究竟如何呢?他五征蒙古究竟取得了什么样的战果?
一征蒙古,战果尴尬
永乐八年二月,朱棣率五十万大军出征蒙古,准备进一步荡平退居草原的蒙古人。但是,这次出征的动机似乎不没有那么强烈,因为从二月到五月份的三个月里,明朝大军几乎没有遇到蒙古军队。五月八日,终于小有斩获,一位都指挥使
“获虏一人”
,五月九日再获
“胡寇数人及羊马辎重”
,这实在是小到不能再小的收获了。然而,在之后的一个月里,连这样的收获都没有,朱棣和大军所能做的便是狩猎赏景。最终,历时五个月的第一次远征蒙古也只是取得了数次类似的结果而告终。
二征蒙古,毙敌数百
永乐十二年,朱棣又开始了对蒙古的第二次远征,据《太宗实录》记载,在第二次出征中,明朝大军在朱棣的率领之下
“毙贼数百人”。
战果不能算小,但是如果看看双方的兵力对比,你会发现这个战果其实也很一般,因为双方的兵力对比是“五十万之众”对“三万余人”,当然朱棣率领的是“五十万之众”。
三征蒙古,敌酋远遁
永乐二十年,朱棣率领三十万大军第三次亲征蒙古,而这一次的矛头直指鞑靼部,结果,还没等朱棣进入蒙古,鞑靼部就在首领阿鲁台的率领下逃之夭夭,朱棣和他的三十万大军扑了个空,
“丑虏阿鲁台闻风震慑,弃辎重牛羊马驼逃命远遁”
,而最终取得的战果是“杀首贼数十人”。
第三次远征无论从实际战果还是从实力对比来看,可以说是相当失败的,毕竟三十万大军消耗的粮饷和人力是十分巨大的,而且没有对鞑靼部形成任何有意义的杀伤。
四征蒙古,再次扑空
永乐二十一年,朱棣第四次亲征蒙古,而这一次的战斗过程与第三次如出一辙,等朱棣大军深入蒙古草原是,阿鲁台早就避之远去,明朝大军
“如入无人之境”,
所以更谈不上什么战果了。
五征蒙古,命丧归途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连续三年出征蒙古,而这也是他第五次、最后一次出征蒙古,而这一次出征依然还是空手而回。明军进入蒙古之后“
弥望荒尘野草,虏只影不见,车辙马迹皆漫灭,疑其遁已久”,
蒙古人又与朱棣在大漠草原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朱棣命“
英国公张辅等分索山谷,周回三百余里,无一人一骑之迹”。
无奈之下,朱棣只得下令班师回朝,然而朱棣却没能等到回朝的这一天,当明军行进到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时,朱棣便一病不起,最终在此驾崩。
纵观朱棣的五次亲征蒙古,可谓战果寥寥,蒙古人已经深谙明军的军事行动习惯,明军这边刚刚出发,蒙古人就闻风而逃,坚壁清野,数十万明军捕捉不到蒙古人主力,《北征录》中多见
“获虏一人”、 “追奔不十余里”、 “生擒数人”、“丑虏远遁”
等字眼。使得数十万明军都无功而返。
二十五年后,瓦剌部卷土重来,屡屡骚扰宣府、大同等边镇,塞外城堡多有失陷。明英宗在奸宦王振撺掇下,效仿太祖、成祖北征蒙古,结果在土木堡大败,五十万大军伤亡过半,连明英宗都做了俘虏。
皇帝被俘,这是继靖康之耻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消息传来,京城大乱,于谦力排众议,要求坚守北京,奏请皇太后拥立英宗之弟朱祁钰登基,又在北京城下大败瓦剌大军,明朝才免遭靖康之耻覆辙。
国家是保住了,但是开国武人勋贵集团和靖难功臣集团在土木堡之变中损失殆尽,武人集团出现了人才断层,皇帝不得不依靠宦官制约文官集团。终明一朝,文官与宦官内斗不断,政治斗争日益残酷,埋下了亡国的隐患。
结论:综上所述,朱棣五征蒙古对明朝来说是失大于得。
-----
网友解答:
-----
永乐时期,明成祖对蒙古政策中,军事曾经五出三犁。而且在其在位的最后三年,先后连续三次亲征阿鲁台,虽然因阿鲁台闻讯先遁,并没有发生真正的军事冲突,但是,明朝毕竟劳师动众,对明朝的人力物力的耗费也可想而知。而且,由于明成祖的出征,使得明朝与阿鲁台和兀良哈三卫的关系都陷入紧张局面。但是,明仁宗时期,阿鲁台借助于明朝新帝初立,遣使贡马,明仁宗和宣宗赦免其罪,恢复了双方的通好关系。
瓦刺自永乐十二年之后,与明朝一直维系着通好关系,永乐末期,又趁明朝与阿鲁台的紧张关系,挫败阿鲁台,一改以往败绩的局面。而且瓦刺之脱欢,开始了统一瓦刺的军事活动,继而,把阿鲁台等鞋靶势力也纳入了统一的规划内,因此,在外交上;始终与明朝维系着和平通好局面。此外,明仁宗即位之初,首先放下姿态,遣使兀良哈三卫,赦有其寇边之罪,与兀良哈三卫恢复了朝贡贸易关系和辽东的马市贸易。明仁宗和宣宗在维系着与蒙古朝贡关系的过程中,开始着重内治,而对于蒙古的政策,在完全放弃军事上征伐政策后,逐步把备御蒙古作为对蒙古政策的重心。在洪武、永乐防御格局的基础上,开始了明朝北方防御格局的重建。
洪武末期,朱元璋创建了明朝北部防御格局的雏形,但是,由于建文帝削藩政策和靖难之役时双方对北边防御体系的破坏,使得明朝的北边防御一度削弱。永乐建元后,开始着手北边防御格局的恢复,但是,朱棣的“迁藩”政策,彻底破坏了洪武时期北边形成的藩王镇守防御格局。靖难之役,明朝又涌现一批功臣武将,朱棣改变了朱元璋后期转军权于藩王的镇守策略,开始遣将坐镇边疆卫所,代替藩王守边的策略,重新启动了明朝防御蒙古的功能。
同时,靖难之役,明朝洪武后期形成的由都司卫所、城池、关隘构成的防御格局也遭到破坏。永乐建元后,朱棣虽然从北边的都司卫所入手,来恢复洪武时期形成的防御格局,限于现实条件的局限,虽然无法恢复洪武格局,但是取舍尚未定论,因此永乐时期的防御格局尚未定型。
仁宣时期,明朝放弃了对蒙古的征伐策略,在加强北边防守的基础上,重视边镇的建设,以洪武时期形成的防御格局为参考,以永乐时期的防御格局的恢复程度为基础,在现有的条件下,作出取舍,重新设置明朝的北边防御格局。可以说朱棣北伐的结果就是构建了明代中期的防御体系的雏形,也是功莫大焉。
-----
网友解答:
-----
朱棣五次征战漠北,其实有弊也有利,我们不能只看总体方面来总结。因为五次征战蒙古,对军事、民生、经济方面都各有影响,如果拿出来对比话的,是无法比较的。
朱棣作为一个优秀的军事家,五征蒙古的得失,我总结如下:
重创鞑靼、瓦剌,收获巨大
朱棣五征时,从苏尼特左右旗、阿巴嘎旗一代到今天的外蒙古克鲁伦河,再到肯特山。前三次出征都取得了胜利,只是后两次无功而返,这样看好像蒙古没多大的损失。
但其实蒙古人的损失是特别大的,为了躲避明朝大军,蒙古许多部落都躲避到荒凉的地方,虽然他们的的人马都耐寒耐旱,但牛羊且没有这样的忍耐力。在迁徙途中,牲口累死无数,而明军在春季出征,这使得蒙古牲口都刚刚熬过了一个严冬,春天草原刚刚返青,生活还没有贴膘,就被迫迁徙,死亡甚多。
阿鲁台就是被明军这样折腾几次,元气大伤,最后被瓦剌击杀,而恰恰朱棣运用就是这样的战略把蒙古人弄得哭爹喊娘,没有了草原牧场的蒙古人,作战意志逐渐崩塌。
五次出征,财政严重缩水
明朝建立时间为1368年,而朱棣第一次出征为1410年,也就是说中原百姓才脱离战乱四十多年时间,国家正在休养生息之时,朱棣开始了大动刀兵。
面对国力不足的情况,朱棣采取了拼命印钞票的方法,但这样的政策让宝钞严重贬值。洪武年,一贯宝钞能换铜钱两百多,而到了明成祖年间,一石米的价格为几十甚至上百贯宝钞。
一贯宝钞只能买几斤大米,而后来的几次出征,严重损耗国家财政,宝钞的面值急剧下降。山东方面由于征发急促,还发生了唐赛儿的农民起义事件。
朝中大臣因为朱棣北伐的开支过大而屡次进谏,导致朱棣龙颜大怒,户部尚书、兵部尚书等无法调拨巨大开支,都畏惧自尽。
蚁多咬大象,烦不甚烦
朱棣死后,明仁宗、明宣宗因为国家财政吃不消,都不在征讨蒙古,宣宗时期因为财政问题还放弃了开平卫。
而朱棣时期因为打的太猛,导致蒙古贵族几乎绝了种,而元顺帝后裔也在部落混战中死的差不多了,到最后只要手里有点武器的,到处都在部落混战中,整个草原没有一个可以统一政权的人。
瓦剌原先是几个首领一起管理的,但也先被枢密院袭杀后,瓦剌也分裂,形成了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个部落。
元顺帝后裔的达延汗虽然统一了一次蒙古,但只有六万户,人数不过二三十万人,漠北也大部分都是瓦剌人的地盘。到达延汉分封地盘的时候,蒙古又一次分裂,然后那些部落首领死了又分裂,就这样一直周而复始。
整个蒙古没有统一的政权,每个部落你过你的我打我的,有的吃了就吃,没得吃了就跑到大明边境打秋风,所以这时候的大明犯了愁了,原来的唐朝、汉朝等面对那些匈奴、契丹、回鹘等部落,他们有一个统一的政权,大家是可以谈判的,无非那点钱、物资什么的,都好解决,只要你不犯我边境。
但是现在朱棣留下的可真的是烂摊子,草原上没有一个大的政权可以代表蒙古,大家都是各玩各的。草原上面到处分布这几千或上万人的部落,一到时间就全都跑到大明边境打秋风,而大明又没法找人谈判。
这时候找不到能代表整个蒙古的人,追赶这些强盗又不划算,抢了人和物后就一哄而散,而大明还找不到这些人。面对这样突然出现的几千上万人,大明派兵坚守边境要打持久战,而追赶又不划算,皇帝和内阁那边两三天就收到鞑靼几百人犯我边境、杀人越货的报告,头都炸了。
但总的来说,朱棣五征蒙古带来的效果还是颇丰的,起码蒙古人当时被打怕了,不敢大军压境来侵犯大明,明朝也少了一块来自蒙古的威胁。
而国家财政紧张是必然的,汉武帝打匈奴花了两朝帝王积攒下来的财富,为什么要打?就是因为不打跑这些匈奴,国家不得安宁,只有打跑了周边的敌人才能真正做到百姓安心的休养生息。
-----
网友解答:
-----
根据史料记载:朱棣五征蒙古的战果如下:
五次出征除前两次小胜蒙古人之外,其余三次连蒙古人都没找到,这样的战果在朱棣动辄出兵三五十万的情况下,实在很难称得上是有所得。
相比之下,当年汉武帝派兵追击匈奴时,俘虏人数都是以万计的。
这样看来,朱棣似乎有点弱啊!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其实不是朱棣的明军变弱了,是蒙古相对于匈奴来讲变强了。
匈奴那会儿用的武器装备太差了(如下图),其实只有挨打的份。
而且匈奴是非常松散的部落,部落与部落之间群龙无首,没有组织能力,跟乌合之众差不多。
蒙古人是有统一的政权的,尤其占领中原之后,经过中华文化的洗礼,有一套自己的政治制度,即使打了败仗,也不会伤其根本,逃回去休息一阵,还可以卷土重来,所以是不可能彻底消灭掉的。
蒙古除了没有火器,在战斗力和武器装备上已经不输明军,又都是骑兵,打不过就跑,聪明得很。而且朱棣每次出征都是一厢情愿想找蒙古人决斗,蒙古人总是避其锋芒,不愿与朱棣交手,当然不会出现很大的伤亡。
所以明军对蒙古人的胜利不能只看杀敌俘虏的数量,而要看对蒙古真正的损耗。
朱棣五次出征蒙古都是选在春天出兵,因为春天是牛羊繁殖的季节,挨过了寒冷的冬天,到了春天,蒙古人会迁徙到草原上放牧育雏。一旦遇到明军来袭,牛羊根本带不走,没有牛羊就没了口粮。即使提前逃跑,在迁徙过程中也会影响牛羊生育,甚至死亡,口粮还是没有。
所以别看后面三次朱棣没有与蒙古人交战,但是他熟悉草原民族的特性,一直在在草原上大规模搜索蒙古人的踪迹,蒙古人惧怕明军实力,只能东躲西藏。明军只要干扰蒙古人放牧,缴获他们的牛羊,对蒙古人的损失就相当大了。蒙古人在春天得不到给养,到了秋天也就无力南侵,大明边境百姓一样能安居乐业。
除了阻止蒙古南侵,朱棣出征蒙古还有制衡蒙古内部势力之意。
当时的蒙古已经分裂成瓦剌和鞑靼,且各自内部也处于分裂与内斗的状态,无法形成合力,对大明也就构不成什么威胁,瓦剌和鞑靼间也经常纷争不断,哪个实力弱大明便支持哪一个,不让一家独大。这是大明乐意看到的局面。
不过好景不长,自从阿鲁台迎立宗室本雅失里为可汗,自立为太师以来,鞑靼的实力逐渐显露,意图对抗大明。永乐七年甚至杀了大明的使臣,这下惹毛了朱棣,于是令淇国公丘福率军征讨,不料轻敌冒进,全军覆没。朱棣面子上过不去,决定御驾亲征,有了第一次北伐。
本雅失里也是个怂货,听说是朱棣亲征,根本不敢对战,想向西投奔瓦剌的马哈木,阿鲁台反对,这个松散的联盟就分裂了。本雅失里向西,阿鲁台向东,朱棣一个也不想放过,先追击本雅失里,本雅失里仅以7骑逃脱,而后又重创了阿鲁台的主力。
朱棣重创鞑靼后,无人牵制瓦剌,瓦剌又开始冒头,态度也很嚣张。为了重新平衡蒙古的势力,朱棣马上与阿鲁台和好,集中力量第二次北征去揍马哈木。
虽然重创了瓦剌,明军也有一定的伤亡。不过此次打击瓦剌,使草原的势力再次均衡,且瓦剌与鞑靼都无力侵扰大明,换来了大明边境数年的和平。
如果朱棣能见好就收,不再对蒙古用兵,那么历史对他北征蒙古的评价应该很不错,但也不知道晚年的朱棣抽了什么风,连续三年对阿鲁台穷追猛打,把阿鲁台都打自闭了,从此一蹶不振。
瓦剌和鞑靼的平衡,再次被打破。明宣宗宣德九年,瓦剌太师脱欢(马哈木的儿子)干掉了阿鲁台,从此瓦剌在草原一家独大。十五年之后,脱欢的儿子也先继任太师,南下入侵大明,明英宗朱祁镇效仿先祖御驾亲征,上演了我们熟悉的土木堡之变。
朱棣如果知道是这样的结果,应该悔的肠子都青了吧。
朱棣在第五次北征的返程途中,病危,临终之前已经表现出了悔意。因为每一次北征出动数十万大军,需要国家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是巨大的。
以第三次北征为例,虽然兵力只有30万人,但是国内还要征调民夫23.5万多人来保障大军的粮食供给押运,共消耗粮食三十七万石, 差不多是全国粮食总收入的百分之一。
看似不多,但是别忘了朱棣是个败家子,他迁都修建北京城,下西洋,疏通运河,哪一项都需要大把大把的银子。
即便是当时最能理财的户部尚书夏元吉,在永乐年间后期也是毫无办法。第三次北征前夏元吉就极力劝说朱棣不要出征,还被朱棣扔到了监狱里。
朱棣临终前对左右说:“夏元吉爱我”,就是后悔不该不听夏元吉的话。
永乐后期,老百姓的日子其实过得很不好,国库钱不够花,朱棣就加印宝钞,导致宝钞严重贬值,原来一贯宝钞能买两石大米,后来一石大米的价格上涨到几十甚至几百贯宝钞。
在山东老百姓还有大量的徭役。不管是修建北京城,疏通运河、还是往前线运粮食,山东都离得最近,每次征调民夫都在山东。这大工程一个接一个,老百姓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永乐十八年,在山东还爆发了唐赛儿起义。
所以,你认为朱棣五征蒙古,到底是得大于失,还是失大于得?
-----
网友解答:
-----
毫无疑问是得大于失,无论是从短期内还是长远看,朱棣五征蒙古都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正确决定。
从短期分析,对于明成祖时期明朝政局的稳定来说,五征蒙古是最佳选择。
朱棣的皇位从继承法统来说完全不具备合理性,是在“靖难之役”赶走了侄子建文帝后巧取豪夺获得的,在这之后尽管朱棣大肆诛除异己,处理掉了如方孝孺、黄子澄等前朝忠臣,然而依旧有大量潜藏的反对力量和迫于形势不得不臣服于朱棣的骑墙派蠢蠢欲动,可以说
永乐初期的明朝政治局势暗流密布,朱棣稍一不慎就会全盘皆输。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一个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树立起新的敌人和目标,把所有人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个敌人身上,
朱棣再趁此机会名正言顺的树立起正义的旗帜,号召大家去对抗强敌,这样管理国家就会更加容易,不仅如此,自己身为领袖的威望也可以得到提升,还可以趁机揪出企图推翻自己统治的对手,可谓一举多得。
而纵观全局,
能够当作敌人的最好对象莫过于盘踞草原的蒙古残部,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国仇家恨还没有被忘记,民族之间的“华夷矛盾”也言犹在耳,自然而然朱棣的兵锋就指向了蒙古人
,事实也证明朱棣的对蒙古的进攻战略确实让自己的统治越来越稳固,直到自己第五次病死在军中,皇位也依然在直系后代的手中传承了下去。
从长期来看,五征蒙古则是一个维持国家战略安全不得不做的选择。
第一、
元帝国解体对于蒙古人来说,只是失去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草原的基础没有受到什么大的影响,
蒙古残部依然有着非常强大的军事力量能够威胁占据中原的明王朝
,而朱元璋在任期间也并没有能够彻底清除蒙古人的军力,因而朱棣不得不接着朱元璋的步伐,继续对蒙古实行长时间的歼灭战来消灭蒙古人的有生力量,维持明帝国的地缘安全。
第二、朱棣的统治中心在北京,而北京过于接近蒙古草原,
一旦对蒙古的作战不利或者放任自流,蒙古人的兵锋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攻到首都,让整个明帝国的政治大脑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所以对蒙古作战也是保证政治安全的必然之举。
当然
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朱棣的远见,五征蒙古至少保证了几十年时间内蒙古再无余力能够威胁明帝国的统治
,自明成祖一世直到明仁宗、明宣宗以及明英宗统治前期,蒙古人都没能恢复元气,至于明英宗统治中后期的“土木堡之变”,则很大程度上是英宗本身没有其曾祖父的军事才能而导致的一场军事冒险活动,而这也从反面验证了蒙古对明帝国政权的威胁,在没有朱棣这种杰出统治者的持续打击下,蒙古会带来如何严重的后果。
-----
网友解答:
-----
明成祖朱棣五征蒙古,看似声势浩大,史书对其评价也多以正面为主。但实际上,细看其过程和结果,五次大规模北征不仅没有达到“漠北清尘”的目的,反而造成了明朝内部经济,社会,军事情况的恶化。从更为长远的角度来看,五次北征更是造成明朝内敛保守的主要因素,北征之后,明朝彻底失去了开放,进取的活力,愈发封闭。因此,朱棣五征蒙古,对于明朝的发展而言,无疑是失大于得,得不偿失。
朱棣的皇位,是通过四年漫长的靖难战争打下来的,从他的大本营北平,一路过关斩将最后攻破大明朝当时的都城南京。战争的破坏力是巨大的,与持续时长成正比,因此沿线地区,尤其是山东和江苏地区,由于战乱,已经对当地的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恰逢此时,山东又经历了大旱灾害,作物颗粒无收,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这是永乐进行大规模北征之时的经济环境。此外,永乐皇帝为了迁都北京,需要重修大运河,而大运河恰恰又要经过山东,因而山东地区的民夫被大量征调,民不聊生,最终发生了规模巨大的唐赛儿起义。
以上,便是永乐皇帝北征之时,明朝内部的经济情况。
北征,不仅需要动员军队,更需要后方的军需调度。军需调度,则须征调民夫。以第二次北征为例,根据《明史》记载,朱棣北征调动的民夫数量之巨,令人瞠目结舌:
辛丑,发山东、山西、河南及凤阳、淮安、徐、邳民十五万,运粮赴宣府。
可想而知,每一次北征,均需要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征调民夫,则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便缺失,农时则失,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古代中国,这无疑是影响巨大的。倘若耗费如此巨大的情况下,北征真能取得一定的作用,倒也算是成本收益均衡,然而朱棣的北征,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
五次作战,唯有第一次,第二次真正与蒙古主力遭遇,并且大破之。但均未能够真正动摇蒙古的根基;另一方面,朱棣主要将打击目标放在鞑靼部上,因而对瓦剌进行扶持以制衡鞑靼,客观上庇护了瓦剌,为其做大创造了条件,这是后话。后三次北征,由于阿鲁台利用自己主场优势,不与明军直接交战,因此都以明军军粮耗尽,无功而返告终。从朱棣的角度,他当然可以说,蒙古“畏惧大明天威,不敢接战”,但这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从功利的角度而言,后三次北征,显然是得不偿失,耗费巨大而收效甚微。
因此,第五次北征途中,朱棣撤去了长城以北的卫所,开始依托长城进行防御。由于北征的同时,朱棣还进行了下西洋,南征安南等烧钱活动,耗尽了大明朝的国库,朱瞻基继位后,只得采取全面收缩的战略,以恢复经济,这便是明朝从战略上走向保守,封闭的开端,大明帝国也因此失去了在周围少数民族政权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加深了边疆危机。
所以,朱棣的北征,显然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网友解答:
-----
在朱元璋时代,已把蒙古人赶回了草原。在朱棣时代,对蒙古人是乘胜追击。一方面,明朝北方边境的蒙古人尽管已分为鞑靼、瓦刺和兀良哈三卫等三部分,彼此间有时争斗,有时联合,都臣服过明朝,但也反复无常,时不时入侵,骚扰边境。另一方面,蒙古人都是骑兵,来去迅速,不易围歼。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对待蒙古等游牧部落的策略,一是打击其有生力量,如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对匈奴的围剿;二是修筑长城,御敌于国门之外;三是采取和亲、笼络等手段。对朱棣来说,也存在选择的问题。
在朱棣迁都北京前,北征打击蒙古人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但在明朝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后,防御体系已经形成,据城防守也可以把蒙古人挡在外面。但朱棣还是选择了主动出击,又北征了几次,但收效都不大。有时蒙古人主动来臣服,有时蒙古人跑得远远的,朱棣的大军根本看不到人影,只能在草原上旅游一圈就班师了。这体现出朱棣的穷兵黩武和好大喜功,几乎每次都在石头上刻字记功,实际效果却强差人意,一是没有消灭蒙古的有生力量,二是劳民伤财。所以,是得不偿失的。
-----
网友解答:
-----
我是野谈杂论,都别抢答!我来回答!
朱棣五征蒙古对明朝来说是得大于失还是失大于得?
我个人认为是失大于得,虽然失大于得,但这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必须要经历的刀枪碰撞。譬如汉武帝征匈奴,就是因为匈奴不仅嚣张,还有和亲之耻,游牧民族相较于农耕民族来说,的确优势太多了,骑兵机动性,走哪吃哪,走哪拉哪等等,这些都是游牧民族嚣张的资本。
明成祖朱棣
(图片来源:网络)
朱棣五征蒙古,哪一次不是拥兵几十万之众,蒙古人每次都被吓尿,史书上称之为遁走。虽说这些部队都是号称,但也少不到哪去,这么多人每天光吃喝拉撒都是个天文数字了。如果说把蒙古人彻底消灭了,那消耗再大也是值得的,
问题是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第一次把鞑靼打跑了。第二次打瓦剌的时候在人数相差几十万之巨下是胜利了,但这是惨胜。后面的三次不是在草原上转悠就是小规模战斗,最后一次还把朱棣赔上了。这五次北征并没有从根上消灭蒙古人,
相反的,到了明英宗时期,蒙古人都俘虏了皇帝,还打到了北京城下,造成这种结果绝不仅仅是因为明英宗的昏庸。
面对游牧民族,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守为攻,游牧民族为什么称为游牧民族?就是因为他们以天为被以地为床,走哪都是家,再加上这些人骑马来去如风,虽然明朝兵士也骑马,但比起蒙古人还真是差了些。所以朱棣完全可以以守为攻,防止游牧民族的不断骚扰。
五次征讨蒙古,耗费巨大,但收获不成正比。这五次征讨要么一次性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要么干脆以守为攻,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也算是给子孙后代肃清了障碍,但问题是蒙古人在这之后一直都有喘息之机,而且后来瓦剌也变得异常强大,甚至兵临北京城下。
当然了,也有人认为朱棣五征蒙古是得大于失,我不反对,因为不管得大于失还是失大于得,这都是个人看法。
本文中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联必删。
我是野谈杂论,一个喜好历史的乡野村夫,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关注我,带你领略不一样的历史知识。
-----
网友解答:
-----
这是朱棣五征战绩。前三次还可以,多少有收获,后两次基本是草原旅游了。朱棣本身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彻底解决北方隐患,解决蒙古问题,但是经过两三次战斗后,蒙古硬刚不行,就学会躲避。一出征,30-50万部队,再加上后勤20-30万人,对钱粮消耗很大的,所以就损耗和战果来说,还是得不偿失!但是经过这五征,蒙古对明朝精锐实力也有了了解,短时间内不敢大部队对明朝边疆进行骚扰了,也有一定稳定效果!
-----
网友解答:
-----
明成祖北征之后,蒙古草原的大、小封建主基本上已经和明朝建立了隶属关系,主要形式有分封和设卫 。分封,是指明朝给归附者册封王爵及印信,同时将部民与牧地封授给归附者(注意元朝时朝廷对蒙古草原部落也是采取分封制与内地管理不同,明朝也是仿照元朝);设卫,就是明朝给归附者封官及颁发敕书印信,并在其游牧地设立羁縻卫 所。 据不完全统计,在明代前期,蒙古大、小封建主接受明朝封王的有瓦剌的顺宁王、贤义王、安乐王、鞑 靼的和宁王、忠勇王等;而著名的羁縻卫所则有全宁卫、朵颜卫、泰宁卫、福余卫、赤斤蒙古千户所、 海剌儿千户所、监河卫、卜剌罕卫、只陈千户所、竦和儿河千户所、斡难河卫等。
------------------
推荐阅读:
现在农村的贫困户,低保户很多,这一类人在村里是不是该干义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