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中有哪些你认为拍案叫绝或精彩绝伦的部分?
《明朝那些事儿》中有哪些你认为拍案叫绝或精彩绝伦的部分?
-----
网友解答:
-----
惭愧,不请自来,《明朝那些事儿》有哪些精彩绝伦和拍案叫绝的地方?因为这本书太长,精彩绝伦的地方太多,一时间也很难说清楚,所以我只说说对这本书的感受,以及把头条历史领域作者与之对比一下。
我喜欢在头条看历史,头条有很多历史领域的创作者,我也关注了很多历史领域创作者,他们写的历史都非常优秀。我喜欢跟他们交流,我也很佩服这些写历史的人。因为写历史需要巨大的阅读量和知识量做储备,才能下笔成章。像我这种没耐心没毅力的人,很难静下心来翻阅那些板板整整的学究书。所以我看的历史,都是经过二次加工的。
就我的阅读感受,我们头条历史领域的作者,他们的阅读量和知识量甚至思想深度,都不比当年明月差,他们真的都非常厉害,见多识广,博闻广记,可以把历史讲的很好,见解也非常独到,可以把历史分析的头头是道,也可以把历史写的诙谐幽默。
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头条很少有作者可以把历史写的跟当年明月一样精彩的。当年明月说:“我写文章有个习惯,由于早年读了太多学究书,所以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我希望自己也能做到”。把精彩的历史写的很好看,《明朝那些事儿》可以说做到了。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 年到1644 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和对人物的心理分析,以及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的一些评价。
当年明月写的历史,我可以一章一章的读下去,不觉得疲倦。笔法轻松幽默,好像不是在说历史,而是在说当代人的故事,事情就发生在当代,就发生在你我的身边。故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说到底古今人心是一样的,古人跟今人没什么不同,明朝那些事儿,跟今天的那些事儿也没什么不同。该幽默的地方幽默,该煽情的地方煽情,该严肃的地方严肃,张弛有度。厚重的历史,轻松的故事。
我个人觉得《明朝那些事儿》最精彩最精华的地方,不是历史说的有多好。而是当年明月自己的主观部分,是他的思想,他的评价看法,人物的心理刻画,对藏在历史背后故事的分析,尝试寻找历史真相的过程……,这是全书的精华和智慧。
最后来一句书中很感人的一句话「“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一个叫理想。”」深以为然!良心会让我们活得坦然,理想会让我们活得有朝气。
-----
网友解答:
-----
惭愧,不请自来,《明朝那些事儿》有哪些精彩绝伦和拍案叫绝的地方?因为这本书太长,精彩绝伦的地方太多,一时间也很难说清楚,所以我只说说对这本书的感受,以及把头条历史领域作者与之对比一下。
我喜欢在头条看历史,头条有很多历史领域的创作者,我也关注了很多历史领域创作者,他们写的历史都非常优秀。我喜欢跟他们交流,我也很佩服这些写历史的人。因为写历史需要巨大的阅读量和知识量做储备,才能下笔成章。像我这种没耐心没毅力的人,很难静下心来翻阅那些板板整整的学究书。所以我看的历史,都是经过二次加工的。
就我的阅读感受,我们头条历史领域的作者,他们的阅读量和知识量甚至思想深度,都不比当年明月差,他们真的都非常厉害,见多识广,博闻广记,可以把历史讲的很好,见解也非常独到,可以把历史分析的头头是道,也可以把历史写的诙谐幽默。
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头条很少有作者可以把历史写的跟当年明月一样精彩的。当年明月说:“我写文章有个习惯,由于早年读了太多学究书,所以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我希望自己也能做到”。把精彩的历史写的很好看,《明朝那些事儿》可以说做到了。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 年到1644 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和对人物的心理分析,以及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的一些评价。
当年明月写的历史,我可以一章一章的读下去,不觉得疲倦。笔法轻松幽默,好像不是在说历史,而是在说当代人的故事,事情就发生在当代,就发生在你我的身边。故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说到底古今人心是一样的,古人跟今人没什么不同,明朝那些事儿,跟今天的那些事儿也没什么不同。该幽默的地方幽默,该煽情的地方煽情,该严肃的地方严肃,张弛有度。厚重的历史,轻松的故事。
我个人觉得《明朝那些事儿》最精彩最精华的地方,不是历史说的有多好。而是当年明月自己的主观部分,是他的思想,他的评价看法,人物的心理刻画,对藏在历史背后故事的分析,尝试寻找历史真相的过程……,这是全书的精华和智慧。
最后来一句书中很感人的一句话「“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一个叫理想。”」深以为然!良心会让我们活得坦然,理想会让我们活得有朝气。
-----
网友解答:
-----
谢邀。
其实作者当年明月所写的《明朝那些事儿》这部巨著,哪段文字都精彩绝伦,哪段故事都拍案叫绝。就像讲故事一样,没有一点牵强做作的地方,可见作者底蕴深厚,思路新奇,又无邪僻。《明朝那些事儿》是真正从客观的视角描绘历史,用新颖别致的分析来解读历史,摒弃啦历代史官为帝王将相所编制的家谱式记录。
当然,《明朝那些事儿》得作者当年明月,终于第一个摆脱啦所有文人墨客做文章虎头蛇尾的通病,就四大名著而言,开头部分都非常精彩,精彩绝伦的程度以至让读者窒息,可是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四大名著到最后收口都有种快速终结应付了事的敷衍,所以,《明朝那些事儿》自始至终都不急不徐,势头不减,应该说,正是作者当年明月,与生自带统筹兼顾的如水静心,确实优秀于人,才有充裕的耐心完成这部波澜壮阔整跌宕起伏的历史长卷。
应该说,这不只是作者当年明月的戏说江湖,也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和三百六十行形形色色的文学小说。
此书总的来说,非常值得一读。其和所有历史类书籍一样,娓娓而谈一个事实就是,历史永远都是换汤不换药的重演,但不论如何,历史怎样变幻无穷,是浪花淘尽英雄,还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一无所有,我们都要好好的珍惜当下今非昔比的快乐时光,感恩这个时代。
-----
网友解答:
-----
我觉得令人拍案叫绝的不是他写了什么,而是他没写什么。
当时我在读这套书的时候,看到崇祯帝那一部分一直提心吊胆的,毕竟看了这么久了,貌似这个朝代像一个人一样,知道它要死了,心里面还是有些不忍。恰好作者跟我有一样的想法,崇祯帝那一部分并没有写的很细,没有把这个朝代最后的伤痛给展现出来,我觉得这个空白是非常精彩的。
-----
网友解答:
-----
“六月十四日,他出奇不意的从洪都的水关进攻,然而等待他的是早已守候在那里的长矛队。汉军士兵刚接近水关,守军就用特制的长矛穿过铁栅攻击他们,刺死刺伤不计其数,汉军拼死用手抓住刺出的长矛,才算暂时稳定住了局势,
此时里面的守军的长矛刺击停顿了下来,汉军大喜
,以为守军已经逃跑,谁知过了一会,里面又开始用长矛向外刺,汉军习以为常,仍旧用手去抓,谁知一抓便惨叫起来,细看才发现,守军将长矛和铁钩在火上烤红后,再用来刺击汉军。
原来刚才是去加热了
。”
这是《明朝那些事儿》第十一章描写洪都之战的一段原文摘抄。大家不觉得,最后那一句“原来刚才去加热了”令人拍案叫绝、忍俊不禁吗?
残酷血腥的战争、刀光剑影的杀伐,因为这一句话让阅读者突然轻松愉悦起来。
讲历史的书很多,大多数都是“板着脸”,严谨、刻板、一丝不苟。像《明朝那些事儿》这样一部历史科普书,不脱离历史真相的戏谑和娓娓道来还真不多见。
这就像讲故事,不同的人讲会有不一样的效果,照本宣科听者无心,娓娓道来听者有意。(图片来自网络)
-----
网友解答:
-----
我说个冷门点的,最精彩的我觉得是《明朝那些事儿》的最后一部分,不是写明朝是如何完结的,而是以不少笔墨描写了徐霞客对山河湖海的游历。王朝不是某个人的王朝,而是千千万万个个体的王朝,天下终究是普通人的。
这其实是很巧妙的,我认为也表达了作者对王朝更迭的看法。
这个天下,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也不是发动清君侧的朱棣的,不是闯王李自成的,也不是入关的皇太极的,而是像徐霞客这样千千万万普通人的。
突然想起《三国演义》杨慎的《临江仙》中写道: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当年明月在书中写的颇为有趣,在最后一段更是直观表达了对个人生活的看法,他写道:
所谓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以及一切的一切,只是粪土。先变成粪,再变成土。
过好自己的人生,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度过人生,这就是人生的成功。
在这个意义上,体验丰富的完整人生,就足以藐视所有王侯将相。
《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固然是以栩栩如生的笔墨描写了明朝那段历史,让我们这些对历史并不精通的人们对那段历史有了自己的看法。
但历史真的能引以为鉴吗?
很多人一厢情愿认为是的。
殊不知,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就一直在重复历史。我们重复着历史的成功,也重复着历史的失败。
那么历史的意义是什么?
其实就是增长见闻,遇到事情能以历史上更多的事情做参考罢了。
-----
网友解答:
-----
重新审视一下这本书,我觉得,当年明月把每个人的死亡或者说离世,写的很精彩,很有一种沧桑的厚重感。让你觉得,历史的长河,我们每个人,无论成就如何,都只是沧海一粟。在这里,我按类别选择了一些重要人物的最后时刻,奉献给大家。
比如每一个个性鲜明的帝王:
开国皇帝,朱元璋(1328-1398),寿71岁:
一个孤独的老人守护着一个庞大的帝国,这就是最终的结局。
他又一次跨上了马匹,虽然他的身体早已不适合骑马,也不复当年之勇,但当他骑上马,挥动马鞭,一股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是的,一切又回来了:〖皇觉寺里,明月相伴,孤灯一盏,濠州城中,谨小慎微,奋发图强,鄱阳湖畔,碧波千里,火光冲天,茫茫大漠,金戈铁马,剑舞黄沙!
开创帝国,保世宏规,光耀后代!〗
他纵马驰奔,江河大地被他踩在脚下,锦绣山川被他抛在身后。
一个个的身影在他眼前浮现:郭子兴、马皇后、陈友谅、徐达、常遇春、王保保、胡惟庸、蓝玉,有的他爱过,有的他恨过,有的他信任过,有的他背叛过,有的是他的朋友,有的是他的敌人。
此生足矣,足矣!
〖少贫贱兮壮志扬,
千军如烈怒弦张!
我雄武兮大明强!
我雄武兮天下壮!〗
他勒住马头,迎着落日的最后一丝阳光,向壮美河山投下最后的一瞥,仰天大笑:〖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崩,年七十一。
雄才大略,朱棣(1360-1424),寿65岁:
在我看来,在远征途中死去,实在是他最佳的落幕方式,这位传奇帝王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
这似乎也是一种宿命,生于战火,死于征途的宿命。
按照以往的习惯,应该给这位皇帝写一个整体的评价,其实对这位传奇帝王的评价,在以往的明史资料中有很多版本,而我认为最为出色的当属明史的评论。
虽然明史有很多错漏和问题,但至少在对朱棣的评价上,在我看来,史料中无出其右者,我之前很少引用古文,最多只是引用只言片语,用来说明出处,但此段文字实在是神来之笔,在下本欲自己动笔写评,奈何实在不敢班门弄斧,故引用如下:
〖赞: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
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得评如此,足当含笑九泉!
他不是一个好人,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
一生传奇,朱祁镇(1427-1464),寿38岁:
朱祁镇最终做成了他的先辈们没有做的事情,这并不是偶然的,他没有他的先辈们有名,也没有他们那么伟大的成就,但朱祁镇有一种他的先辈们所不具备(或不愿意具备)的能力——理解别人的痛苦。
自古以来,皇帝们一直很少去理解那些所谓草民的生存环境,只要这些人不起来造反,别的问题似乎都是可以忽略的,更不要说什么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但朱祁镇做到了,至少在废除殉葬这件事情上,他理解了后宫那些无辜者的痛苦。八年前,他从一个作威作福的皇帝变成了俘虏,之后又成为囚犯,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衣食不继、相拥取暖,这一惨痛的经历让他深刻地了解了身处困境、寄人篱下的悲哀,也知道了身为弱者要生存下去有多么的艰难。
所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决定违背祖制,去解救那些无辜的人。应该承认,这是一个勇敢而伟大的行为。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没有无故去夺取别人的生命和尊严的权力。
虽然他一生中干过很多蠢事、错事,但在我看来,他比那些雄才伟略的帝王们更像一个“人”。
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评价朱祁镇的一生:
他是一个好人,却不是个好皇帝。
明君,朱祐樘(1480-1505),寿36岁:
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告别的时刻终于到了。
年仅三十六岁的朱祐樘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在这最后的时刻,面对着跪在地上哭泣的刘健、李东阳和谢迁,他回顾了自己几乎毫无缺憾的人生,终于意识到了他此生唯一的遗漏:
“到了这个地步,我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只是有一件事放心不下。”
“太子是很聪明的,但年纪太小,喜欢玩,希望诸位先生劝他多读书,做一个贤明的人。”
阁臣们回应了他的担忧:
“誓不辱命!”
看着这三个治世能臣,朱祐樘笑着闭上了眼,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这一辈子没有享过什么福,却遭了很多罪,受过无数恶毒的伤害,却选择了无私的宽恕,他很少体验皇帝的尊荣,却承担了皇帝的全部责任。
从黑暗和邪恶中走出来的朱祐樘,是一个光明正直的人。
所以我给了他一个评价,是他的祖先和后辈都无法得到的最高评价:
朱祐樘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好人。
一心修仙,朱厚熜(1507-1567),寿60岁:
嘉靖死了。
终于还是死了,死并不奇怪,这么晚才死,那才是怪事。
要知道,这位仁兄几十年如一日,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修道中去,并以大无畏的精神亲身品尝了据说吃了能长生不老的新型药品——金丹,据分析,其主要成分包括金(Au)、银( Ag)、汞( Hg)以及多种重金属,矿物质。
嘉靖是个好同志,就这么些玩意,他一吃就是四十年,且毫无怨言,而他竟然还是坚强地活到了六十岁,奇迹,真是奇迹。
说实话,对于这位仁兄,我并不感冒,但没有办法,他当政四十余年,手下能人辈出,怪事频发,不写也实在说不过去,而回过头来,看看这位天才皇帝的一生,实在令人感慨。
嘉靖是个聪明人,十六岁就能控制朝政,操纵群臣,而他的下属大都能力超强,文臣夏言、徐阶、胡宗宪全都权谋老到,武将戚继光、俞大猷、谭纶个个凶狠强悍,可谓是人才济济。
然而国家却变成了这样一副样子,正如海瑞所说,百姓穷困潦倒,家家干净,官场腐败横行贪诈成性,国家入不敷出,年年闹赤字,大明帝国逐渐滑向崩溃的边缘。
出现如此之怪象,只是因为两个字——自私。
嘉靖很自私,他认为做皇帝就是来享福的,没有义务,只有权利,而为了享受,就必须分裂群臣,让他们斗来斗去,自己的地位才能稳固。为了享受,就必须修道,这样才能活得更长。至于国计民生,鬼才去管。
总之一句话,在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统三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朱厚熜——还是死了。
不过如此。
所以对他的死,也只有一个字可形容:
该!
懒出纪录,朱翊钧(1563-1620),寿58岁:
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二十一日,万历不行了。
高拱、张居正、申时行、李成梁、东林党、朝鲜、倭寇、三大征、萨尔浒、资本主义萌芽、不上朝、太子、贵妃、国本、打闷棍。
我只能说,他这辈子应该比较忙。
关于这位兄弟的评论,我想了很久,很久,却是很久,很久,也想不出来。
你说他没干过好事吧,之前二十多年,似乎干得也不错,你说他软弱吧,他还搞了三大征,把日本鬼子赶回了老家,你说他不理朝政吧,这几十年来哪件大事他不知道?
一个被张居正压迫过的人,一个勤于政务的人,一个被儿子问题纠缠了几十年的人,一个许多年不见大臣、不上班的人,一个终生未出京城,生于深宫、死于深宫的人。
一个复杂得不能再复杂的人,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人。
于是,我最终懂得了这个人。
一个热血沸腾的青年,一个励精图治的君主,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经历残酷的斗争,无休止的吵闹,无数无效的抗争,无数无奈的妥协后,最终理解了这个世界,理解了现实的真正意义,并最终成为了这个世界的牺牲品。
大致如此吧。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八年逝世,年五十八。
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面前,他还不够勇敢。
无力回天,朱由检(1611-1644),寿34岁:
崇祯决定自尽,他打算用这种方式,表达他的如下观点:
一、绝不妥协。
二、绝不当俘虏。
三、尊严于是,在那天夜里,崇祯登上了煤山(今天叫做景山),陪在他身边的,还有一个叫做王承恩的太监。
就这样吗?
就这样吧。他留下了最后的遗言:
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尸,勿伤百姓一人。
所有的一切,都结束了。
他走向了那颗树。
应该结束了。
按照惯例,每个人的讲述结束时,会有一句结束语,而当这个王朝结束的时候,也会有一句话,最后一句话。
是的,这句话我已经写过了,不是昨天,也不是前天,而是几年以前,在我的第一本书里,朱元璋登基那一段的最后,有一句话,就是那句,几年前,我就写好了。
还记得吗?
所有的王朝,他的开始,正如他的结束,所以才有了这句结束语,没错,就是下面这句:
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
比如能力各异的名臣:
足智多谋,刘基(1311-1375),寿65岁:
洪武八年正月,刘基生病了,朱元璋派胡惟庸(注意这点)探视刘基,胡惟庸随身的医生给刘基开了药方,刘基吃了药后,病情越来越重,过了不久,就死去了。
关于刘基的死因,后来的胡惟庸案发后,医生供认,是胡惟庸授意他毒死刘基的。这也成为了胡惟庸的罪状之一。
但很多人都知道,胡惟庸和刘基有仇,朱元璋也知道,却派他去探望刘基。而刘基这样有影响的人,胡惟庸是不敢随便动手的,不然也不会让刘基在他眼皮底下逍遥五年,他很有可能是得到了朱元璋的默许。无论此事是否是朱元璋指使,但毫无疑问的是,刘基之死朱元璋是负有责任的。刘基一生足智多谋,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他对形势判断准确,思维缜密,能预测事情的发展方向,虽然他本人并非真如民间传说那样,有呼风唤雨的本事,但从他的判断和预测能力来看,料事如神并非过分的评语。他和诸葛亮一样,已经作为智慧的象征被老百姓所铭记。
在我看来,他确实无愧于这一殊荣。
死心眼,方孝孺(1357-1402),寿46岁,还有他的十族:
但朱棣绝不会想到,方孝孺应召而来,并不是给他写诏书的,而是拿出了言官的本领,要和朱棣来一场继位权的法律辩论。
方孝孺哭着进了大殿,不理朱棣,也不行礼,朱棣十分尴尬,劝说道:“先生不要这样了,我不过是仿照周公辅政而已啊。”
这句话激起了方孝孺的愤怒, 他应声问道: “ 成王在哪里?!”
“自焚死了。”
“成王的儿子呢?!”
“国家要年长的君主。”
“那成王的弟弟呢?!”
“这是我的家事。”
社会青年朱棣终于领教了最佳辩论手兼继承法专家方孝孺的厉害,他没有那么多的耐心,让人拿出了纸和笔给方孝孺,逼他写。
方孝孺不写。
继续强逼。
方孝孺写下“燕贼篡位”四字。
朱棣已经愤怒得丧失了理智:
“你不写,不怕我灭你九族吗?!”
“诛我十族又如何!”
实事求是地看,方孝孺说这句话并不一定真想让朱棣去诛灭自己的九族,然而他却不了解朱棣,朱棣不是那种口口声声威胁说不让你看到明天的太阳之类的话的人,但他却可以保证明年的太阳一定会照在你的坟头。
而且他十分精通暴力法则,并且会在适当的时候使用他,至少他的使用技巧已经超过了当年的陈友谅,因为他懂得一条重要准则:
暴力不能解决一切,却可以解决你。
他让人把方孝孺拉了出去。
方孝孺的最终结局是:凌迟,灭十族。
历史上从来只有九族,但人类又一次展现了他惊人的的创造力。那多出来的一族要感谢朱棣的发明创造,他为了凑数,在屠杀的目录中加入了方孝孺的朋友和学生。
方孝孺是一个敢于反抗强暴的人,他虽然死得很惨,却很有价值,他的行为应该成为读书人的楷模,为我们所怀念。
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杀人犯在残杀第一个人时是最困难的,但只要开了先例,杀下去是很容易的。
于是,朱棣开始了他的屠杀。
由于下面的内容过于血腥残暴,我将尽量用简短文言表达,心理承受能力差者可以免观。
铁铉,割耳鼻后煮熟,塞入其本人口中,朱棣问:“甘否?”
铁铉答:“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凌迟,杀其子。
黄子澄,凌迟,灭三族。
齐秦,凌迟,灭三族。
练子宁,凌迟,灭族。
卓敬,凌迟,灭族。
陈迪,凌迟,杀其子。
此外,铁铉妻、女,方孝孺女,齐泰妻,黄子澄妹没入教坊司为妓女。
无言以对,无言可评。
永乐大典的主编者,解缙(1369-1415),寿47岁:
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 年),锦衣卫指挥纪纲下达了一道奇怪的命令,他要请自己牢里的一个犯人吃饭。这可是一条大新闻,纪纲是朱棣的红人,锦衣卫的最高统帅,居然会屈尊请一个囚犯吃饭,大家对此议论纷纷。
这位囚犯欣然接受了邀请,但饭局开张的时候,纪纲并没有来,只是让人拿了很多酒给这位囚犯饮用,这位心事重重的囚犯一饮便停不住,他回想起了那梦幻般的往事,不一会便酩酊大醉。
看他已经喝醉,早已接到指示的锦衣卫打开了大门,把他拖了出去。
外面下着很大的雪,此时正是正月。
这位囚犯被丢在了雪地里,在漫天大雪之时,在这纯洁的银白色世界里,在对往事的追忆和酒精的麻醉作用中,他迎来了死亡。
这个囚犯就是被称为明代第一才子的解缙,永乐大典的主编者。
这一年,他四十七岁。
黑衣宰相, 姚广孝(1335-1418),寿84岁:
朱棣知道姚广孝这个要求的分量,溥洽是不能放的,但这毕竟是自己老朋友这一生中的最后一个愿望,实在难以抉择。
姚广孝目不转睛地看着沉默中的朱棣,他知道眼前的这位皇帝正在思考,准备做出决定。
“好吧,我答应你。”
姚广孝释然了,他曾亲眼看见在自己的阴谋策划之下,无数人死于非命,从方孝孺到黄子澄,凌迟、灭族,这些无比残忍的罪行就发生在自己面前,他曾劝阻过,却无能为力。虽然这些人并非直接死在自己手上,但他确实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
虽然他不是善男信女,但他也不是泯灭人性的恶魔。残酷的政治斗争和亲人朋友的离去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很多人因为他而死去,他却背负着罪恶活了下来。
所以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提出了这个要求。
不是为了救赎溥洽,而是为了救赎他自己的灵魂。
精神上得到解脱的姚广孝最终也得到了肉体的解脱,三月十八日,姚广孝病死于北京庆寿寺,年八十四。
这位永乐年间最伟大的阴谋家终于含笑离开了人世,他付出了很多,却似乎并没有得到什么,他的前半生努力实践着自己的抱负,后半生却背负着罪恶感孤独地生活着。
无论如何,对于他而言,一切都已结束。
朱棣遵守了他的诺言,放出了溥洽,不是因为仁慈,而是出于对老朋友的承诺。
皇位夺下来了,首都迁过去了,大典修完了,南洋逛遍了,安南平定了,瓦剌鞑靼没戏唱了。
现在唯一的老朋友也走了。
北京保卫战的功臣,于谦(1358-1457),寿60岁:
人们不会忘记,正是这个人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保卫京城和大明的半壁江山,拯救了无数平民百姓的生命。
他从小满怀以身许国的志向,经历数十年的磨砺和考验,从一个孤灯下苦读的学子成长为国家的栋梁。
他身居高位,却清廉正直,在他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中没有贪过污、受过贿,虽然生活并不宽裕,却从未滥用手中的权力,在贫寒中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操守。
他不畏惧困难和风险,在国家最为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承担天下兴亡。
他是光明磊落地走完自己一生的。
在这个污浊的世界上,能够干干净净度过自己一生的人,是值得钦佩的。
而如果他还能做出一些成就,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人。
于谦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他的伟大不需要任何人去肯定,也不需要任何证明,因为他的一生就如同他的那首诗一样,坦坦荡荡,堪与日月同辉。
〖石灰吟,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东南奇才,胡宗宪(1512-1565),寿54岁:
骄傲的胡宗宪是无法忍受这些的,他宁可舍弃生命,也不愿牺牲尊严。
不久之后的一个深夜,五十四岁的胡宗宪选择了自杀,在牢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临死前,他写下了人生最后时刻的忿怒与不平: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
从徽州到大同,再从大同到浙江,从一个小小的御史,到东南数省的总督,再到阶下囚,胡宗宪把他的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他的理想,却有了这样的下场。我相信,在他死前的那一刻,是绝望而又不甘的吧。
所以在这里,我诚实地写下了关于他的一切,他的贪狡背盟,他的阴谋机巧,他的坚韧无畏,他的尽忠报国,以及他所有的好与坏,是与非。
我相信,历史终将给予他一个公正的评价。
最牛内阁首辅,张居正(1525-1582),寿58岁: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经写过无数个人物,有好人,也有坏人,而张居正,无疑是最为特殊的一个。
他是一个天才,生于纷繁复杂之乱世,身负绝学,以一介草民闯荡二十余年,终成大器。
他敢于改革,敢于创新,不惧风险,不怕威胁,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他也有缺点,他独断专行,待人不善,生活奢侈,表里不一,是个道德并不高尚的人。
一句话,他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而是一个复杂的人。
但在明代浩如烟海的人物中,最打动我的,却正是这个复杂的人。
十年前,当我即将踏入大学校园时,在一个极为特殊的场合,有一个人对我说过这样一番话:
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
我记得,当时我碍于形势,连连点头,虽然我并不知道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一晃十年过去了,如他所言,我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所幸,这两样东西我还带着,虽然不多,总算还有。
当然,我并不因此感到自豪,因为这并非是我的意志有多坚强,或是人格有多高尚。唯一的原因在于,我遇到的人还不够坏,经历的事情还不够多,吃的苦头还不够大。
我也曾经见到,许多道貌岸然的所谓道学家,整日把仁义道德放在嘴边,所作所为却尽为男盗女娼之流。
我并不愤怒,恰恰相反,我理解他们,在生存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之间,他们选择了前者,仅此而已,虽不合理,却很合法。
我不知道,是否所有的人在历经沧桑苦难之后,都会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
直到我真正读懂了张居正,读懂了他的经历,他的情感,以及他的选择。我才找到了一个答案,一个让人宽慰的答案。
他用他的人生告诉我们,良知和理想是不会消失的,不因富贵而逝去,不因权势而凋亡。
不是好人,不是坏人,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良心的人。
一代清官,海瑞(1514-1587),寿74岁:
就这样,他稀里糊涂地在这个位置上干了下去,直到万历十五年(1587)的那个冬天,死亡降临到他的头上。
他没有儿子,仅有的妻子女儿也已先他而去。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只有一个老仆人陪伴着他,在寒风呼啸之中,海瑞对仆人说出了人生的最后遗言。
按照常理,像海瑞先生这样的奇人,遗言必定非同凡响,往往都带有深刻含义,比如什么人生短暂,努力工作之类,或是喊两句口号,让大家热血沸腾一番。
然而海先生的遗言既不深刻,也不沸腾,只是让人瞠目结舌:
“明天,你送六钱银子到兵部。”
说完就去了。
这是一句看上去十分无厘头的话,也是威名赫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海瑞先生的唯一遗嘱。
这句话的来由是这样的:由于当年没有暖气,每逢冬天,兵部就会给各部的高级官员送柴火钱,数量也不多。
而在他死之前的那天,兵部送来了柴火钱,而经其本人测量,多给了六钱银子。
这一次,我是彻底无语了。
在海瑞死后,他的好友佥都御史王用汲来为他收尸。遍寻海瑞的住处后,他只找到了几件打着补丁的破衣服,和几口装着破衣服的破箱子。
为官三十年,二品正部级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海瑞,这就是他的全部财产。
在听说海瑞的死讯后,南京城出现了一幕前所未有的场景:男女老幼无论见过海瑞与否,都在家自发为他守孝,嚎啕大哭。出殡的时候,据说为他送葬的人排了上百里,整整一日,无人离去。
人民,只有人民,能公正地评价一个人。
如何评论这位传奇人物,实在是一个难题,对的说了,不对的也说了,现在要搞个总结,实在谈何容易。
在名著《围城》中,钱钟书先生借用别人之口,对那位命运多变的主人公方鸿渐做出了这样一个评价:
你是个好人,却并无用处。
我想,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海瑞。
在黑暗之中的海瑞,是一个无助的迷路者。
满门忠烈,孙承宗(1563-1638),寿76岁:
这种死心眼,在历史中的专用称谓,叫做——气节。 对于这位俘虏,清军给予了很高的礼遇,希望他能投降,当然,他们自己也知道,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被拒绝之后,他们毫无意外,只是开始商量,该如何处置此人。
按照寻常的规矩,应该是推出去杀掉,成全对方的忠义,比如文天祥等等,都是这么办的。
然而清军对于这位折磨了他们几十年的老对手,似乎崇拜到了极点,所以他们决定,给予他自尽的权利。
孙承宗接受了敌人的敬意,他整顿衣着,向北方叩头,然后,自尽而死。
这就是气节。
还有驰骋疆场的武将:
短暂而辉煌,常遇春(1330-1369),寿40岁:
常遇春胜利班师,经过柳河川时,暴病而死,年四十。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还!〗
综观常遇春的一生,从太平之战自告奋勇,到北出沙漠,所向无敌,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是真正的军事天才,是真正的第一先锋。他的生命就像灿烂的流星,虽然短暂,却是那样的光耀照人,他的军事才能和功绩也将永远为人们所传颂。
第一名将,徐达(1332-1385),寿54岁:
但朱元璋也有一个难题,那就是明初的那些名将们都死得差不多了。当然,很多是被他自己杀掉的,最能打仗的几个人中,常遇春死得早,李文忠被他削职流放,冯胜和邓愈虽然还活着,也已垂垂老矣。而第一名将徐达也于洪武十七年(1384)病死,算是善终。
值得一说的是,很多书上记载,徐达得病后不能吃蒸鹅,而朱元璋偏偏就赐给他蒸鹅,徐达含恨而死。这一说法是不太可信的。
徐达不但是朱元璋的重要将领,而且还在和州救过朱元璋的命,杀掉他对朱元璋没有任何好处,而且他为人低调,从不招摇。
退一步讲,即使朱元璋要杀徐达,也不需要用这么笨的法子,找个人开点毒药,派两个锦衣卫就能解决问题。何苦要用赐蒸鹅这么明目张胆的方法来杀掉徐达。
徐达是明朝的优秀将领,他平民出生,却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他从小兵干起,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在残酷的战争中成长为元末明初最优秀的将领。他善于指挥大军团作战,深通谋略,为人宽厚,历数十役,战必胜、攻必取,与北元第一名将王保保的作战更是他军事生涯的最高峰。
他告诉我们,一个平凡的人经过自己的努力,也能成为叱姹风云的名将。
而他的赫赫战功及传奇经历也告诉了所有的人:
我徐达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将!
最后的名将,蓝玉(?-1393),生卒年不详:
蓝玉案把洪武年间的功臣宿将几乎一扫而空,从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开始,到此也应该告一段落了,该杀的杀了,不该杀的也杀了,大家歇歇吧。
蓝玉的一生是极富戏剧性的,他的前半生一直笼罩在名将的阴影中,没有太多表现的机会,历史并没有亏待他,在他的后半生让他成为了主角,建立了自己的功业,却又在他最出风头的时候将他拉下马,难道这是天意吗?
当然不是,蓝玉的悲剧并不是历史造成的,而是他性格缺陷的必然结果,但值得欣慰的是,他终究不负名将之名,用赫赫战功证明了他自己,他的不朽功绩将记入史册,为后人追忆。
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似乎又是幸运的。
那一夜,我梦见百万雄兵。
抗倭英雄,戚继光(1528-1588),寿60岁:
在十余年的时间里,戚继光是个无人敢惹的角色,虽然偶尔也有几个不怕死的言官弹劾他吃空额搞钱,在军中培养个人势力等等,却始终没有结果。究其原因,除了后台太硬外,还是由于水平太高,边界没他不行。
但事实证明,水平不如后台好使,张居正死后,戚继光就被调离了蓟州,去了广东,虽然职位没变,但戚继光明白,自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于是他称病不出,不久后,便离职回了登州老家。
三十六年前,他从这里出发前往北京,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先打蒙古人,再打日本人,练兵东南,横扫倭奴,驱逐胡虏,无人可挡,战功之显赫,四十年中无人可望其项背,盖世之威名,四百年后声震寰宇,万民皆知。
尽此一生,能干到这个份上,实在是够本了。
万历十五年(1587)二月,这位传奇英雄在家乡病逝,年六十岁。
去世前留言如下:
〖三十年间,先后南北、水陆、大小百余战,未尝一败!〗
我知道,他之一生,已无任何遗憾。
不世出之名将,李如松(1549-1598),寿50岁:
三年后,辽东总兵董一元离职,大臣推举多名候选者,明神宗却执意要任用李如松,虽然许多人极力反对,但他坚持了自己的意见。
李如松走马上任,一年后他率军追击敌军,孤军深入,中伏,力战死。
在所有的战斗中,他始终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的,这次也不例外。
他不是一个与人为善的人,更谈不上知书达理,他桀骜不逊,待人粗鲁,但这些丝毫无损于他的成就与功勋,因为他是一个军人,一个智勇双全、顽强无畏的军人。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击败了敌人,保卫了国家,在我看来,他已经尽到了自己的本分。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他虽是武将,却并非粗人,因为在整理关于他的史料时,我发现了他的诗句:
〖春来杀气心犹壮,此去妖氛骨已寒。
谈笑敢言非胜算,梦中常忆跨征鞍。〗
我认为,写得很不错。
四百年华已过,纵马驰骋之背影,依稀可见。
以及李如松争议颇大的老爹,李成梁(1526-1615),寿90岁:
万历三十四年(1606),李成梁正式放弃六堡,并迁走了这里的十余万居民,将此地拱手让给了努尔哈赤。
这是一个错误的抉择,也是一个无耻的抉择,李成梁将军不但丢失了战略重地,毁灭了十余万人的家园,还以此向朝廷报功,所谓“招抚边民十余万”,实在不知世上有羞耻二字。
努尔哈赤毫无代价地占领六堡,明朝的繁荣、富饶,以及虚弱全部暴露在他的面前,那一刻,他终于看到了欲望,和欲望实现的可能。
万历四十三年(1615),李成梁去世,年九十,不世之功臣,千秋之罪首。
建功一世,祸患千秋,万死不足恕其罪!
几个月后,万历四十四年(1616),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政权,年号天命,史称后金,努尔哈赤称天命汗。这说明他还是很给李成梁面子的,至少给了几个月的面子。
孤守宁远,袁崇焕(1584-1630),寿47岁:
于是,崇祯说出了他的裁决:
依律,凌迟。
现场鸦雀无声。
袁崇焕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
他是冤枉的。
在场的所有人,都是凶手。
温体仁、周延儒未必想干掉袁崇焕,崇祯未必不知道袁崇焕是冤枉的,袁崇焕未必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死。
但他就是死了。
很滑稽,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滑稽。
袁崇焕被押赴西市,行刑。
或许到人生的最后一刻,他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死,他永远也不会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着许多或明或暗的规则,必须适应,必须放弃原则,背离良知,和光同尘,否则,无论你有多么伟大的抱负,多么光辉的理想,都终将被湮灭。
袁崇焕是不知道和光同尘的,由始至终,他都是一个不上道的人,他有才能,有抱负,有个性,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彰显自己的个性,如此而已。
那天,袁崇焕走出牢房,前往刑场,沿途民众围观,骂声不绝。
他最后一次看着这个他曾为之奉献一切的国家,以及那些他用生命护卫,却谩骂指责他的平民。
倾尽心力,呕心沥血,只换来了这个结果。
我经常在想,那时候的袁崇焕,到底在想些什么。
他应该很绝望,很失落,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时候他的冤屈才能被洗刷,他的抱负才能被了解,或许永远也没有那一天,他的全部努力,最终也许只是遗臭万年的骂名。
然而就在行刑台上,他念出了自己的遗言: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这是一个被误解、被冤枉、且即将被千刀万剐的人,在人生的最后时刻留下的诗句。
所以我知道了,在那一刻,他没有绝望,没有失落,没有委屈,在他的心中,只有两个字——坚持。
一直以来,几乎所有的人都告诉我,袁崇焕的一生是一个悲剧。
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在我看来,他这一生,至少做到了一件事,一件很多人无法做到的事——坚持。
蛮荒之地的苦读书生,福建的县令,京城的小小主事,坚守孤城的宁远道,威震天下的蓟辽督师,逮捕入狱的将领,背负冤屈死去的囚犯。
无论得意,失意,起或是落,始终坚持。
或许不能改变什么,或许并不是扭转乾坤的关键人物,或许所作所为并无意义,但他依然坚定地,毫无退缩地坚持下来。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没有放弃。
还有可歌可泣的义士:
不畏强权,杨继盛(1516-1555),寿40岁:
所有的事情都交代完了,杨继盛即将走向他人生的最后舞台——刑场。
在这最后诀别的时候,王世贞终于不禁放声大哭:
“椒山,事情怎么会到这个地步啊!”
然而此时的杨继盛笑了,他倚着墙壁,用残腿支撑着自己的身体:
“元美(王世贞字元美),不必如此,”在昏暗的牢房中,他的脸上映射出无比自豪的光芒:
“死得其所,死又何惧!”
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月初一日,杨继盛英勇就义。
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战斗中,手无寸铁的杨继盛,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只凭借他的信念和勇气。
临刑前,他赋诗一首: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历经磨难,矢志不移,叫做信念。
不畏强权,虽死无惧,叫做勇气。
在这一天,严嵩在他的府邸里欢庆自己的胜利,而嘉靖依然在西苑继续着他的修道事业。
在这一天,杨继盛用他的死向全天下人揭示了严嵩的真面目,之前威风八面,不可一世的严党就此走上灭亡之路,因为有这样一句古话——众怒难犯。
勇敢的普通人,沈链(1507-1557),寿51岁:
然而事情最终激化了,在亲眼目睹“庚戍之变”的耻辱,百姓家破人亡的惨剧后,沈链终于忍无可忍,一次醉酒之后,他愤然写下了那封著名的上疏,历数严嵩十大罪状,喷射出心底的怒火:
“大学士嵩,贪婪之性疾入膏肓,愚鄙之心顽于铁石!”
于是神仙也保不住他了。
沈链的结局又一次证实了严嵩对皇帝的巨大影响力,文书刚送上去,谕令就下来了:锦衣卫沈链,处以杖刑,发配居庸关外。
得知消息的陆炳焦急万分,却又无计可施,只能跑去给沈链送行。
看着这位即将发配边疆的属下,陆炳感叹良久:
“你这又是何必呢?”
然而身受杖伤、已然一无所有的沈链却依旧昂起了头:
“扫除奸恶,天理!”
看着那单薄却坚毅的背影,陆炳发出了最后的叹息:“我不如沈链啊!”
在勇敢的从七品锦衣卫经历沈链的面前,从一品少保、兼太子太傅、左都督陆炳,是一个软弱的人。
六年后,在严世蕃的指使下,沈链被杀害于宣府,他的两个儿子沈衮、沈褒也被关入监牢,并活活打死,是为斩草除根。
对于庞大的严党而言,这次事件不过是一场小小的风波,沈链那徒劳无益的努力什么都没能改变。
然而这徒劳无益的努力,却是一个普通人无畏的证明,沈链这个平凡的名字就此被镌刻于史册之上,永不磨灭。
他并不需要改变什么,因为他的勇敢已经说明了一切。
殉道者,杨涟(1572-1625),寿54岁:
天启五年(1625)七月二十四日夜。
许显纯把一根大铁钉,钉入了杨涟的头顶。
这一次,奇迹没有再次出现,杨涟当场死亡,年五十四。
伟大的殉道者,就此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
......
拷打、折磨,毫无人性的酷刑,制服了他的身体,却没有征服他的意志。无论何时,他都坚持着自己的信念,那个他写在绝笔中的信念,那个崇高、光辉、唯一的信念:
〖涟即身无完骨,尸供蛆蚁,原所甘心。
但愿国家强固,圣德刚明,海内长享太平之福。
此痴愚念头,至死不改。〗
有人曾质问我,遍读史书如你,所见皆为帝王将相之家谱,有何意义?
千年之下,可有一人,不求家财万贯,不求出将入相,不求青史留名,唯以天下、以国家、以百姓为任,甘受屈辱,甘受折磨,视死如归?
我答:曾有一人,不求钱财,不求富贵,不求青史留名,有慨然雄浑之气,万刃加身不改之志。
杨涟,千年之下,终究不朽!
至死不渝,左光斗(1575-1625),寿51岁:
左光斗是坐着的,因为他的腿已经被打没了(筋骨尽脱)。面对自己学生的到访,他没有表现出任何惊讶,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脸已被烙铁烙坏,连眼睛都睁不开。
他的学生被惊呆了,于是他跪了下来,抱住老师,失声痛哭。
左光斗听到了哭声,他醒了过来,没有惊喜,没有哀叹,只有愤怒,出离的愤怒:
“蠢人!这是什么地方,你竟然敢来(此何地也,而汝前来)!
国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死就死了,你却如此轻率,万一出了事,将来国家的事情谁来管!?”
学生呆住了,呆若木鸡。
左光斗的愤怒似乎越发激烈,他摸索着地上的镣铐,做出投掷的动作,并说出了最后的话:
“你还不走?!再不走,无需奸人动手,我自己杀了你(扑杀汝)!”
面对着世界上最温暖的威胁,学生眼含着热泪,快步退了出去。
临死前,左光斗用自己的行动,给这名学生上了最后一课:
一个人应该坚持信念,至死也不动摇。
天启五年(1625)七月二十五日,左光斗在牢中遇害,年五十一。
-----
网友解答:
-----
《明朝那些事》大概是这十几年最畅销的读物了,整本书以幽默诙谐的手段写了明朝276年历史,并着重描述了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比如朱元璋和陈友谅的较量、永乐帝五征漠北、郑和下西洋、土木堡事件、夺门之变、王阳明心学、大礼仪事件、明末农民起义、满清崛起等。
其中,个人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有三段,第一段是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第二段是王阳明心学;第三段是明末乱世纷争。这三部分内容中,除了王阳明心学外,其余两段都是用了不少笔墨和篇幅的。而王阳明心学虽然篇幅较小,却有足够的影响力。
首先说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作为明朝由鼎盛走向衰败的转折点,作者当年明月应该是费了不少心思,查了诸多资料,整个事件过程、每个人物刻画都相当细致,阶下囚的明英宗、性格复杂的明代宗,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自尊心作祟的傲慢太监王振等等,同时夺门之变也是整部书第一次描述宫廷阴谋,权谋手段的段落,让人意识到权谋斗争的可怕性。
其次说明末纷争,乱世英雄起四方,乱世虽然残酷,但精彩,相比于书本前段元末朱元璋崛起有些不温不火,明末的纷争,可以用波澜壮阔来形容,当时的明朝内乱有李闯,外祸有满清,在加上国内贪官肆虐,以及所谓清流误国,这一片内容显得十分悲怆。而且这一段历史,出现有争议性的人物是最多的,励精图治却刚愎自用,无力回天的崇祯、背锅小王子袁崇焕、乱世枭雄努尔哈赤父子、精忠报国,马革裹尸的曹文诏等人以及厚颜无耻,敢为走狗的洪承畴、吴三桂之流。
最后说王阳明心学,这段内容篇幅较少,无论是文笔还是内容都无法与前两者相提评论,不过,正是因为这一段,在社会上引发了一股“王阳明”热,之后,关于王阳明的事迹,在网络上如雨后春笋般爆发。一开始,我也不知道王阳明这人,正是读了这本书以后,才去读王阳明。
-----
网友解答:
-----
有两个部分让人叫绝,一是徐阶扳倒严嵩,让我明白了要想扳倒一座大山,都是从清除周围的杂草开始,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可能就是导火索。所以要整体看问题,任何小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有存在的理由,从而为我们推导出可能发生的后果。二是援助朝鲜打败丰臣秀吉的战争,历史上我们认为的名将可能就那么几位,通过明朝那些事的描述,才知道很多我们不了解的名将,他们同样集谋略和勇气为一身,比如李如松!
-----
网友解答:
-----
感谢邀请!
在下认为:殉道一篇,震古烁今!
故事背景:魏忠贤掌握了朝政大权,开始对东林党人下手,一步一步抓了很多人,左光斗即是其中一个,为了营救他,想了很多办法,终于得到一个机会,一个学生乔装打扮去看了看他。
一、
有师如此,夫复何求?
左光斗是坐着的,因为他
筋骨尽脱
。任何亲人看到都会失声痛哭。
听到哭声,左光斗只有一句话:
此何地也,而汝前来!
你如此轻率,万一出了事,将来国家的事情谁来管!?”
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想的还是国家!
“你还不走?!再不走,我自己杀了你 !”
再不走,恐怕自身难保,老师的心思学生明白,大家都明白。
二、
有学生如此,夫复何求!
二十年后,扬州。
史可法站在城头眺望城外的清军,雪很大,史可法却一直站在外面,他的部下几次劝他进屋躲雪,他的回复总是同一句话:
“我不能对不起我的老师,我不能对不起我的老师(愧于吾师)!
”
看到这里,我们明白了,史可法就是看望左光斗的学生,他继承了师傅的衣钵,把生命留给了这片自己深爱的土地。面对生死,毫不畏惧,心中只有国家,没有自己!
有时候我们会感慨,是什么样的缘分让这么优秀的两个人成为了师生,又或者因为是师生,所以他们同样的心怀天下。
三、有友如此,夫复何求!
左光斗死后,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先后被害。
活着的人,只剩下顾大章。
顾大章之所以忍辱负重,活到今天,不是心存侥幸,不是投机取巧。
他早就想死了,和其他五位舍生取义的同志一起,光荣地死去,但他不能死。
当杨涟把绝笔交给他的那一刻,他的生命就不再属于他自己,他知道自己有义务活下去,有义务把这里发生的一切,把邪恶的丑陋,正义的光辉,告诉世上所有的人。
所以他隐忍、等待,不为偷生,只为永存。
正如那天夜里,他对燕大侠所说的话:
“我要把凶手的姓名传播于天下(播之天下),等到来日世道清明,他们一个都跑不掉(断无遗种)!”
一天之后,他用残废的手(三个指头已被打掉)写下了自己的遗书,并于当晚自缢而死。
杨涟,当日你交付于我之重任,我已完成。
我几乎是把原文搬过来的,作者珠玉在前,实在不忍过多增删。而且原文才有那种气魄!
四、何谓气节?
我说不出来, 但是明朝那些事儿,把它写了出来。
-----
网友解答:
-----
《明朝那些事儿》精彩绝伦部分是全书的结尾。
全书讲述一个了大明朝的兴起和衰落。
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在终结的时候,却说了徐霞客故事。意在表明:天下不是属于朱元璋的,也不是李自成的,更不是皇太极的,天下就是天下人的,所有的皇图霸业都只不过是过眼云烟,都只是历史的一段故事,而真正懂得生活,不枉人生的活法更应该像徐霞客那样:
“大丈夫应当走遍天下,朝临烟霞而暮栖苍梧,怎能限于一地终老此生?”
这是一种人生态度:按着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