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骁勇善战的蒙古人打不过清兵?
为什么骁勇善战的蒙古人打不过清兵?
-----
网友解答:
-----
蒙古与女真的对决,各有胜负,主要在于领袖的能力,而非民族战斗力强弱!
同样的女真,曾经两次建国,即灭掉北宋的金国,与灭掉南明的清朝。
然后金国曾欺凌蒙古,在蒙古大汗成吉思汗崛起时,将金国宗室屠戮一空,明末女真天命汗努尔哈赤,又击败蒙古部,其子皇太极将成吉思汗黄金血脉又断绝。
因果轮回,实在太过巧合!
相比较而言,女真与蒙古都保持原始部落的本质,甚至女真是以渔猎为主,而非真正的马上民族,但艰巨的环境锻造女真人的勇猛!
蒙古与清朝最后的正面交锋,准噶尔部在康熙年间,当时准噶尔部由沙俄提供支援及武器装备,清朝武器装备并未占据优势,但得到天时地利人和,漠南蒙古助战。
但此战清朝汉人过半,所以如果以战争结果论,汉人的贡献更是超过清朝八旗,但为何不能将其称之为,汉人比蒙古人更善战?
所以,同样的士兵,由不同的将军率领,会产生不同的战斗力!同样的民族,接受不同的文化熏陶,也会有不一样的变化!
因此,战争充满偶然性,只是优秀将领取胜的概率性更大,却不能证明哪个民族战斗力更高!
-----
网友解答:
-----
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到最后的时候,北方就只剩下两个强大的少数民族:一是蒙古族,二是女真族。在蒙古族和女真族之间的争斗中,女真族最后战胜了蒙古族,并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统一。
本来蒙古人是非常强大的,就连明朝在近300年的时间里,都没能把他给打趴,为什么女真人却能够打败蒙古人呢?
(强悍的蒙古人,图取其意)
事实上,明朝和蒙古人打仗,与女真人与蒙古人打仗是不一样的。明朝当时已经占据了中原地区,他们和蒙古人作战,是出于防御。目的是害怕蒙古人做大南下侵吞明朝的江山。
在明朝的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也是多次发生。瓦剌的太师也先,在土木堡之变,打败明英宗后,又南下围攻北京城。后来,蒙古小王子达延汗又南下,和明武宗打了一仗。不过,虽然是两次作战,但其实更多的还是明朝对蒙古人的主动打击。包括明朝建国初年,朱元璋八征蒙古,以及后来朱棣五征蒙古,都是一种主动出击。
虽然是主动出击,但其实还是一种防御性的作战方法。包括明朝在北边设立九个军镇,以及重修万里长城,都是明朝防御性措施的表现。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明朝从来没有真正地和蒙古人进行过大决战。
同时,明朝汉人文化,也使得他们相信朝贡体系。只要北边的蒙古人表示臣服,认可中原国家的宗主国地位,明朝也愿意怀柔四方。
但是女真人不一样,女真人在历史上是差点被蒙古灭绝的民族。
(女真人)
当年,蒙古黄金家族在灭掉金国以后,女真大部分被灭绝了,少部分到达东北地区暂存下来。如果蒙古一直存在于北方,并且一直强盛下去,女真人很难有再崛起的机会。但是后来,蒙古南下灭掉南宋以后,占据了中原地区。这样一来,他们对女真生活的天寒地冻的东北地区,就不怎么在意了。这也使得女真人能够在这里存活下来。
再后来,元朝灭亡,蒙古人退到北方。但那时候他们常常自顾不暇,当然不可能打击女真人,避免他们做大了。
当然,女真人真正崛起,还是到明朝末年。这时候,明朝力量衰微,而蒙古人同样没有发展起来,因此,女真有了发展的缝隙。
努尔哈赤及时起兵,发起军事行动,统一女真各部。这样一来,女真人成为了一支,可以与蒙古、明朝抗衡的第三方力量。
接着,女真人又采用了非常好的发展策略,就是联蒙抗明。
这个策略,有点儿相当于三国时期的蜀汉的联吴抗曹。这让女真也和三国时期的蜀汉一样,快速崛起。
(后起之秀女真人)
蒙古人当时虽然已经看到了女真人的野心,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没法选择的事情。女真没有努尔哈赤这样的灵魂人物,他们根本没办法自己做大。因此只能进入女真的规划之中。
接着,女真人利用明朝内部农民起义频发、朝中朋党争斗激烈的矛盾,最终打败了明朝,占领了中原地区。蒙古人呢,依然只能在北方。
当然了,蒙古人也不可能就此束手就擒。后来,他们又再一次发展起来,建立了准噶尔汗国。这个准噶尔汗国当时就有了噶尔丹这样的灵魂人物,他雄心勃勃,想要重新实现蒙古人曾经拥有过的那种辉煌。但是不幸的是,噶尔丹刚好遇到了清朝的上升期,遇到了康乾盛世。所以最终他失败了,重现黄金家族辉煌的梦想,也破灭了。
最后需要说明一下的是,蒙古人之所以后来一直没能再崛起,除了清政府对他们采用的策略得当以外,还因为蒙古人在进入中原地区,建立元朝以后,他们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很大,差不多已经被汉化。他们在被汉化以后,他们在黄金家族时代的那种野蛮性的侵略性,也被模糊了。当然了,谁未尝不是好事。虽然他们此后并没有再建立强大的帝国,但是他们的民族得以保存下来。发展到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爱好和平的民族,完美地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中。
而女真人在入主中原以后,同样被大量汉化。女真人变成了满人,最终也和蒙古人一样,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中。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
网友解答:
-----
之所以会有骁勇的蒙古人打不过清朝士兵的观念完全是因为对清朝控制蒙古的手段不完全清楚,提到满清入关,很多人都如数家珍,可却很少有人会意识到这么一个问题,之前和明朝相爱相杀几乎两百多年的蒙古势力,怎么就莫名其妙的投靠了满清势力呢?
要知道蒙古人的骁勇那大家都很清楚啊,再加上蒙古这种游牧民族势力,怎么会心甘情愿的服从满清那种渔猎民族呢,其实完全是因为女真人控制的蒙古的手段并没有大家所刻板想象中的血腥和残酷,满清控制蒙古是一种软刀子割肉的方式,慢慢的从全方面的控制。
一开始,因为蒙古草原上的各种部族纷纷处在半个割据的状态,这种状态自然是一盘散沙,各个汗王谁也不服谁,而南方的大明王朝却很狡猾,经常拉一把打一把,一会儿给个福利允许你进贡了,一会儿又在其他部落面前造你的谣,一句话,总是挑起蒙古草原各部族的矛盾,就不能让蒙古草原安分,对于明朝来说,一个没有铁木真的蒙古才是好蒙古。
清朝的思路其实也是一样,早在后金时代,女真统治者就非常热衷与蒙古各路汗王联姻,迎娶这些汗王的子女可以联络之间的情感,有了血脉联系之后,后金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外人,很快就因此可以约一些蒙古部落一同消灭彼此之间的矛盾,然后一起侵袭南方的明朝。
再之后由于联姻的次数越来越多,蒙古王公们和清朝皇室们的联系越来越深,甚至达到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况,这个时候也根本不怎么需要什么武力荡平,清朝皇帝虎躯一震,蒙古王公也就纳头便拜了——康熙年间的避暑山庄就是明证。
再说说其他方面,清朝的武力威慑虽说不起关键作用,但是也有很大的意义,毕竟联姻联姻,说到底,要是缺乏必要的势力,那和入赘也差不了多少,蒙古牧民确实很骁勇,但是大清军卒难道就不骁勇了吗?当初还是后金的女真人,在皇太极带领下,在草原上,那可是硬生生的击溃了当时的蒙古名义大汗林丹汗的,皇太极麾下的八旗军的武功摆在那呢,蒙古牧民虽然骁勇,但是内部又不统一,外部敌人也不弱于自己的骁勇,自然不是对手。
等八旗入关之后迅速腐化,这个时候有人可能就觉得蒙古牧民的机会来了,可是确定来了吗?八旗确实是腐化了,可这会儿已经是大清了,一个拥有之前明朝全部疆土的大清哦,内部分裂的蒙古有机会吗,当然没有,除非再出一个铁木真。
事实上,就算再出一个铁木真,由于清朝自身就出自渔猎民族,对游牧民族那一套太熟悉了,加上清朝入关之后,迅速掌握了炉火纯青的统治技术以及各种来自汉族的史料记载,清朝对蒙古的“减丁”、“宗教”等毒辣手段都直接将“铁木真”诞生的条件一一消灭。
在清朝将蒙古王公们都捆绑在清朝的利益战车之上之后,就算出了葛尔丹这样的强人,照样可以利用足够充沛的人口资源以及召之即来的蒙古王公的牧民军队,包括策反手段,即使彻底荡平葛尔丹比较费力,也不过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波折与事故的。
而不得不承认,清朝这种把控手段确实很有一套,有清一代,蒙古地区一直是无比坚实的清室拥护者,任何妄图分裂的势力,都会遭到来自清与蒙古王公们的全力围剿。
-----
网友解答:
-----
蒙古的战力一直很强。
即使到了明朝中期分裂之后,仍然多次给大明制造麻烦。
可是,到了明末,后金(清)却似乎没有费多大劲就把强悍的蒙古“收”了。
分裂却仍然颇具威胁的蒙古
元朝灭亡后,残余势力退回了蒙古高原,继续与明抗衡。
其后,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
15世纪末,达延汗一度再次整合了蒙古大部。
达延汗死后,各部再次陷入分裂。
可是,蒙古虽然分裂,其战斗力依然很强。
尤其是察哈尔部的林丹汗。
林丹汗初即位时,有兵3万,又“合诸酋兵又几2万”,其兵力不容小觑。
1615年开始,林丹汗“谋犯河西”,屡屡进犯大明,最终,迫使大明重开互市。
此后,林丹汗与明修好,并在明的支持下,立志重新统一蒙古各部。
以实力论: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女真总共也不过6、7万兵马,不比林丹汗多多少。
同时,后金同时处于明、朝鲜、蒙古夹击之下,总体态势极为不利。
以影响论:蒙古自成吉思汗以来,已形成民族观念,而林丹汗毕竟是达延汗后人。所以,各部虽与林丹汗有矛盾,但他们本不至于跟着女真走。
林丹汗的“自废武功”
林丹汗作了一件蠢事,拱手让出了统一蒙古的主动权。
当时,蒙古各部,都接受了黄教。
林丹汗即位初期,也接受法戒,争取黄教喇嘛的支持,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可是,1617年,林丹汗出于各种原因,接受了红教。
林丹汗此举,是效仿当年忽必烈与八思巴喇嘛的“政教并行”,试图以政教合一的方式来推进统一。
可是,时过境迁,此时,蒙古各部都已经接受了黄教。
当时,藏传佛教黄教与红教的矛盾不小。
如今,林丹汗的举动,使他与蒙古各部陷入了宗教对立。
失去的“左翼”
林丹汗准备统一蒙古时,努尔哈赤已基本统一了女真。
蒙古、女真接壤。
对于接壤处的蒙古人来说,跟随谁,是一个问题。
显然,林丹汗要向收服这些部落,首先是要提供保护,帮助他们抵抗女真的侵扰。
可是,林丹汗的选择却很失策。
一方面,他严厉惩罚与女真接触的蒙古首领。
另一方面,当女真进攻内喀尔喀等部时,林丹汗坐视不管。
对这些女真部落来说,跟着林丹汗,要么被女真人消灭(林丹汗不救),要么被林丹汗处罚(交好女真)。
所以,唯一的选择是:跟女真人玩到一起!
于是,科尔沁等部开始倒向后金。
后来的孝庄太后,就是科尔沁人,也是此时成为皇太极侧福晋的。
抓住机遇的后金
后金统治者,抓住机遇,使他对漠南蒙古的征服始终处于“得道多助”的有利形势。
第一阶段:“保护者”战争。
努尔哈赤时期,女真只是给科尔沁、扎鲁特等部提供保护,建立军事同盟,未主动进攻林丹汗。
第二阶段:“反抗者”战争。
林丹汗既然立志统一蒙古,自然要与各部开战,自然要遭到各部的抵抗。
1627年,林丹汗攻打咯尔喀各部。
皇太极抓住机遇,联络敖汉等部首领,表达友好。
敖汉等部也受不了林丹汗,遂归附后金。
第三阶段:“盟主”。
1628年,反抗军各部与林丹汗大战,相持不下。
皇太极抓住机会,以“盟主”身份征讨林丹汗。
林丹汗兵疲,失败后退却。
第四阶段:“护法”者。
此时,皇太极没有继续追击林丹汗,而是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赢得了蒙古各部的支持。
前文提到:林丹汗改信红教,与蒙古各部关系紧张。
皇太极表示:我崇信喇嘛教!同时,皇太极还下达了各种保护喇嘛教及寺庙的政令。
于是,皇太极一跃成为蒙古草原的佛教领袖。
第五阶段:稳重的袭击,轻易取胜
1632年,皇太极会同蒙古诸部讨伐林丹汗。
进攻组织得非常隐秘,直到大军抵达哈纳崖时,镶黄旗的两个蒙古人前去告密,林丹汗才得知皇太极来袭。
反抗来不及,林丹汗只能西遁,并驱逐归化城的百姓、牲畜。
为免困兽犹斗,皇太极暂停深入追击,而是移军归化城,“先取蒙古民”。
这次袭击,几乎未经大战,但西遁的林丹汗众叛亲离,“离散者十之七八”。
次年,皇太极遣使到蒙古各部,颁布法律,正是建立各部对后金的从属关系。
1635年,皇太极只派多尔衮、豪格率军万人再征,即彻底解决了林丹汗问题,并获取了传国玉玺。
在击垮主要对手林丹汗后,满清不再诉诸武力,而是采取招抚手段,拉拢漠北蒙古贵族,使之臣服于清。
可以说,
整个过程,清军立足于分化、瓦解,未经大战,即轻易征服了蒙古各部,是真正的“先胜而后求战”。
牢固统治
此后,清又采取多种方式,牢牢确立对蒙古的统治。
大清没有直接对蒙古民进行统治,而是采取“盟旗”制度,通过蒙古贵族统治民众。
全蒙古被分为19盟,200旗。既做到了“众建以分其力”,削弱其反抗风险,又拉拢了蒙古贵族。
一方面,满清统治者与蒙古长期通婚,保持羁绊关系,另一方面,蒙古不承担国家赋税,贵族保持其爵位,使他们成为满洲的重要盟友。
因此,有清一代。反抗满清的蒙古贵族往往得不到多数蒙古贵族的支持,势单力薄,终不能成势。
直到清末,以僧格林沁为代表的蒙古骑兵,仍然是维护满清统治的重要武装力量。
可见,蒙古骑兵的战力始终不容小觑。
清之所以能击败,并长期统治蒙古,并非武力远强于对手,而是因皇太极等人抓住机遇,利用蒙古分裂之机,分化、瓦解对手,并通过宗教、联姻等手段确立了对蒙古的统治。
-----
网友解答:
-----
蒙古人为什么打不过清兵?这个问题当年的蒙古人和明朝人都想不明白——曾几何时蒙古铁蹄踏遍亚欧大陆,所过之处西辽、花剌子模、西夏、金、斡罗斯、阿拉伯、吐蕃、大理、南宋等国无不臣服。明王朝是在驱逐了蒙古人之后而得到天下的,整个有明一代绝大多数时候都将蒙古作为第一大外患,蒙古瓦剌部甚至在1449年俘获了明英宗朱祁镇并一度包围北京城,1550年蒙古俺答汗再次兵围北京城。然而明朝和蒙古这对斗了两百余年的老对手都没料到崛起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人却后来居上,以致于最终直接把明朝和蒙古这对斗了两百余年的老对手来了个一锅烩,明朝和蒙古两百余年持续交锋到头来却是为女真人做嫁衣。
说起来女真人也是一个骁勇彪悍的民族——历史上女真人的祖先建立的金国与蒙古也曾是世仇,然而金国其实已是一个相当汉化的政权了,蒙古灭金后定居中原的女真人大多汉化,因此被视为汉人的一部分,只有留在东北山海关外的女真部族还较多保持着射猎传统。1387年纳哈出降明后明王朝的版图就覆盖到辽东地区。明永乐九年(1411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20余年中女真族出身的宦官亦失哈奉明王朝之命巡视黑龙江下游,明朝在东北女真族聚居地设有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两大行政管辖机构。明朝治下的女真部族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等几大分支,同明朝和蒙古比起来女真各部的实力实在有限,甚至连李氏朝鲜也不断向北蚕食女真人的土地,西部的蒙古势力最强盛的时期也曾一度向东完全控制了整个女真地区。
其实女真人的剽悍善战丝毫不弱于蒙古人,只是由于部落太小无法形成合力而已。然而明朝和蒙古持续两百多年的对立给女真人带来了机会: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利用明朝和蒙古对立无暇顾及自己的时机悄然统一女真诸部。直到这时蒙古察哈尔部的林丹汗还给努尔哈赤去书声称:“四十万蒙古国之主巴图鲁成吉思汗致书水滨三万女真之主”,然而说出这番大话的林丹汗似乎忘了他并没真正统一蒙古各部:这时的蒙古人早已不是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人了,这时的蒙古已分化为喀尔喀、卡尔梅克、布里亚特、鞑靼、图瓦、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准噶尔、科尔沁、敖汉、察哈尔、茂明安、土默特等诸多部族。当努尔哈赤的后金大军对察哈尔部开战后不愿再受察哈尔统治的东蒙古各部纷纷倒向后金。
经过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两代的改革已使后金(清)政权由刚开始的原始渔猎部族的联盟形态逐渐过渡成为较为成熟的国家体系,相比蒙古人单纯的游牧文明而言:这种兼具游牧渔猎民族的骁勇彪悍和强大高效的统一协调调度能力的政权其实更加强大。事实上后期的后金(清)政权已不单纯只是由建州女真后裔组成的了,不仅成功统一了女真诸部,还组建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也就是说清军之中其实大量充斥着蒙古人和汉人。相比之下蒙古各部本就不统一,以致于在明军、清军中都活跃着相当数量的蒙古人,还要防备南方的明王朝,在组织协调能力上又不及清军,清军甚至还掌握了更为先进的火器技术,可以说蒙古人再怎么骁勇善战也抵挡不了这样的对手。
-----
网友解答:
-----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蒙古人不是打不过清军,主要是他们当时是一盘散沙。
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蒙古人当时不团结。
当时蒙古人实力最强的,就是林丹汗。
实际上,林丹汗的蒙古骑兵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即位后第四年的林丹汗就与后金爆发了冲突。1608年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领兵攻打乌拉部,乌拉部是女真人的一支,与科尔沁接壤,乌拉部向科尔沁蒙古求援。
在林丹汗的同意之下,科尔沁部王储奥巴父子统帅科尔沁大军进抵乌拉部,与乌拉部军队联手击退了褚英的进犯。之后,叶赫部又受努尔哈赤的威胁,遂向林丹汗求援,林丹汗又命奥巴父子领科尔沁大军驰援叶赫部,激战中努尔哈赤的部将布扬古阵亡。之后数次与后金的交手,都以林丹汗获胜告终。
然而,蒙古人战斗力不亚于后金,但内部问题很多。
林丹汗嫡系部队,只有自己的部落,1万多人而已。
比如萨尔浒战役后,林丹汗试图和大明联手,急派内喀尔喀五部、科尔沁部率军万余人驰援明军,当蒙古援军抵达铁岭时,后金军已攻陷铁岭,在数量占优且士气高涨的后金军的攻击下,蒙古军败下阵来,几个王爷将领也被后金俘获。在以后的1621年3月进攻沈阳的战役中,林丹汗的军队也没有拿下刚刚被努尔哈赤占领的沈阳城。
随后因为蒙古部落和宗教问题,内部出现分裂和内斗,后金趁机瓦解林丹汗的蒙古联盟。
比如内喀尔喀等五部就已经背着林丹汗与后金单独媾和,1624年科尔沁的好儿趁部又归顺后金,随后察哈尔部外围的那些部落纷纷弃林丹汗而投往后金。
由于内部瓦解,林丹汗实际统帅兵力只有不到万人,当然不是十几二十万八旗兵的对手。
1632年3月皇太极决定对林丹汗进行了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决定性的征讨战,这次出征加上归降后金的蒙古各部落总兵力为10万之众。
而当时林丹汗麾下所有牧民,包括男女老幼,一共只有10万人,作战部队只有1万多人。
实力太过于悬殊,当然是打不过了。
第二,后金的怀柔政策。
满族人对于蒙古人是给予拉拢和怀柔,联合他们对付汉人。
所以,蒙古王公只要愿意归顺,一律位高权重,而且还同满族皇族结亲。
皇太极本人于1625年娶了科尔沁部寨桑之次女布木布泰(孝庄文皇后)为妾。
甚至一直和他作对的林丹汗死后,皇太极封林丹汗之子额哲为亲王,并以自己之女嫁给额哲为妻。
实际上,后期满蒙基本是一家,高度混血了,满清历代皇后颇有些蒙古人。
如同治的孝哲毅皇后,就是蒙古人。
溥仪那个逃妃文绣,也是蒙古人。
就是因为满蒙一家,那么蒙古人何必和满族作对,甚至可以借助满族人进入关内,享受荣华富贵。
-----
网友解答:
-----
概括而言,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国古代江山代有王者出,各领风骚多少年。蒙古人被明朝逐回北方草原后,不仅从此彻底丧失了争夺中原问鼎天下的实力和可能,而且再也没能建立起一个统一的蒙古族政权;蒙古人分裂为几个实力相当的部落,虽依旧拥有强悍的马背上的民族所固有的战斗力,但却无法恢复王者气象了。这给毗邻的东北地区满洲女真族(满族)之崛起,创造了恰逢其时的良好外部地缘政治环境。作为渔猎游牧文明的满清民族,抓住了这一风水轮流转的时代契机,迅速壮大,以新的虎狼之师之威猛而所向披靡。
二、满清也是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下崛起的强悍民族,作为后起之秀,当然锋芒毕露,不可阻挡。如初生牛犊的满清八旗兵骁勇善战,不仅冷兵器利害,还装备了红衣大炮,步兵则几乎全部火器化。清军作为当时东亚大陆上最强火力配备的军队,又实行先进战术,对蒙古各部分化瓦解;被时代淘汰的蒙古军队,哪里还是清军的对手了!
三、满清软硬两手的高明策略,不战而屈人之兵,“废了蒙古人”。除了军事打击,满清又运用结盟联姻和共治分封之策,笼络蒙古各部。此外,满清一方面对蒙古各部推行文化和交流隔绝政策,如限制蒙汉交流,禁止蒙汉通婚,禁止蒙古人学汉文取汉名等;另一方面满清大力推祟喇嘛教,广建喇嘛庙,规定蒙古人家有5个儿子的,须送2—3个去寺庙当和尚,这导致了蒙古人口的减少;“一座庙胜抵十万兵”!
-----
网友解答:
-----
成吉思汗时期,是蒙古人的巅峰。那时候的蒙古人凭什么能打遍天下无敌手?
靠的是骑兵?靠的是蒙古弓?靠的是每个人5匹马......
很多人对蒙古崛起时的杀戮不满,但你仔细看看历史,这也曾是个长期被欺凌迫害的一群人。就说金朝的减丁政策,他定期的派部队去草原,看见那里的男子就杀掉。不是因为你犯了罪,不是因为你不好,就是对你的种族进行有计划的灭绝,防止你威胁我。
汉匈之战、南北朝的战争、宋辽之战、宋金之战......一直到明清之战,都是你的族群强大了,统一了,然后来抢我的地盘和人口,这才打起来的。但像蒙古人这样,自己依然处于落后的部落时代,还零散的过着放牧的生活,并没有威胁到任何人,就遭到了有组织的屠杀,这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是很罕见的。
我惹你了,你打我,这我能理解。就因为我活着,我就是罪,你就派部队来屠杀我,那我怎么想你?蒙古人对金能不是刻骨的仇恨吗?
那个时候的蒙古人只能像牲畜一样任人宰割。然后,问题就来了:那时候的蒙古人不擅长骑马吗?那时候的蒙古人不擅长射箭吗?那时候的蒙古人不也是一个人五匹马吗?
实际上任人宰割时期的蒙古人,他的武器、装备、后勤、战术和成吉思汗时期,纵横天下的蒙古人并没有区别。
蒙古人的战斗力并不是来自于马和弓箭,而是:统一。
云彩聚到一起,就要下雨。蒙古人聚到一起,就要打仗。
统一了,天下无敌,分裂了,任人宰割。就是这道理。
成吉思汗的伟大就在于他把草原上的人民统一到了自己的阵营,从而才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成吉思汗就是蒙古人的秦始皇。
商、西周、春秋、战国,中国人是在分封的体制下生活了一千多年,大家也都习惯了把天下分成N个国家。是秦始皇给中国人带来了崭新的概念:统一。但是,由于大家已经习惯了分封制,秦始皇的理念过于超前,所以,秦亡以后,项羽又重新把天下分成几块。直到汉朝,中国人才体会到统一的好处。而从那以后,统一,这个概念就彻底刻在了中国人的DNA里。再底层的小老百姓他也接受不了分裂。要说分裂国家,中国人都得疯,是不是。任何一个搞政治的,都不敢碰这个东西。不管天下乱成啥样,但凡有点理想的政治家,都会以统一为终极梦想。
当时的蒙古也是这样,大家也都分裂的生活了几千年,都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是铁木真想把蒙古人都统一到一起。但这在当时也遭到了很多蒙古贵族的反对,最著名的就是扎木合。
扎木合这些人的意见就是不要统一,大家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生活的,你铁木真为什么要这么多事,非得要大家聚到一起?这跟当年的六国贵族不理解嬴政是一回事。
事实也证明,成吉思汗的统一思想是正确的。把软弱的蒙古人变成了无敌的蒙古人。
蒙古人的战斗力来自于统一。其实全世界任何民族的战斗力也都来自于统一。这就是我为啥这么烦明粉黄汉这帮玩意的原因。都2019年了,都人工智能的时代了,跟美国有贸易争端,日本没事在沿海恶心咱们一把,然后这些屌丝天天在网上反清复明,满族人欺负他了,蒙古族欺负他了,跟少数民族血海深仇了,低人一等了......天天搞这些玩意,净研究内斗,我就一直怀疑这帮玩意是不是精神不好?这些人就是祖祖辈辈内斗的行家,把自己家搞的鸡飞狗跳,然后外族一打进来,他头剃的比谁都快。大清朝倒台了,他该出来冒充抗清烈士家属了,贼烦人。实际上坑死大明朝的就是这些明粉的祖宗,内斗啊,行家啊,骂呀。崇祯活着的时候忠义千秋,八旗军一来,赶紧剃头。明粉的祖宗要是抗清了,能传下来他们吗?对不对?装。
*我上面说了,在中国,即便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也都崇尚统一。明粉黄汉这些不能算哈,他们是智力低下,精神有问题。不能算数。这不是我说的不严谨。
咱们还回到话题哈,蒙古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实现统一,横扫欧亚。但是,成吉思汗去世以后,我们都知道,蒙古人陷入了分裂。战斗力也就急剧下降了。
元朝时期,蒙古分裂成几个汗国。明朝时期,分裂成瓦剌、鞑靼。分裂可不是10除以2等于5的问题。蒙古人的战斗力是10,分裂成2个部分。一部分的战斗力是7,另一部分的战斗力是3。然后这两部分互相敌视,7的这个部分想制服3的部分,其实他得拿出5-6的力量去对付3。这时候7的力量实际上就只剩下了1-2。原来蒙古10的力量就剩下1-2。这还不包括被别人利用的因素。
明末的蒙古人,分裂的已经非常严重。明军的队伍里,清军的队伍里,都有蒙古骑兵。然后蒙古人自己还是一派呢。蒙古人作为整体的战斗力已经被互相抵消了。
而女真人不满万,满万则无敌。这个满万,换成现在话也是:统一。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人的征战,核心问题就是把当地的各个部族统一到了一起,从而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
蒙古人走向分裂,女真人走向统一,力量此消彼长。最后导致蒙古人打不过清军。所以这个问题严谨点应该这样说:蒙古的部分人没打过满、蒙、汉的三部联军。
-----
网友解答:
-----
蒙古骑兵和女真军队都是骁勇善战的少数民族部队,蒙古骑兵有过征服东亚,兵进俄罗斯草原,马踏地中海岸边的辉煌历史。那么蒙古骑兵为什么打不过八旗军队呢?因为此时,八旗军队正处于上升阶段,战力强悍。而蒙古骑兵己成昨日黄花变成一盘散沙。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时,组建八旗军队,军民合一任务明确战力强悍。八旗将领能征惯战,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父子是东亚大陆上鼎级的军事家。而蒙古草原上则是一盘散沙,科尔泌,察哈尔,鞑靼,瓦刺四分五裂,各部落之间为了草场和人口经常发生内讧,容易被各个击破。再说蒙古人中自成吉思汗父子之后,少有大师级的人材出现。再次,“女真不满万,满万则无敌”女真人生活在东北苦寒之地,有着更坚韧的性格,更强的战斗力。而且,此时八旗军装备着先进的火器部队才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如果认为女真人靠骑射得天下是大错特错。综上所述,天才的指挥,严密的组织,坚强的战士,加上先进的火器部队是八旗军队打败蒙古骑兵的关健所在,八旗军队人数虽少,战力强悍。
-----
网友解答:
-----
到了明末清初的蒙古军队,已经四分五裂,没有统一的领导,土默特,察哈尔等等各自为政。当然结果也就是被清军各个击破。
从武力上来说,这个时期的蒙古骑兵都是轻骑兵,缺乏盔甲,更加缺乏重骑兵,没有冲击力。在肉搏战当中处于绝对下风,只能进行骑射战。而八旗骑兵包括很多重骑兵,真正打硬仗的时候,蒙古轻骑兵难以对抗。
蒙古弓射箭距离虽然远,但是多轻箭,八旗军射箭距离近,但是多重箭。也就是说蒙古军射击披甲八旗军,威力并不大。但是,八旗军以重箭射击,无甲的蒙古军却具有极大的威力。
这也是清军可以轻易击败内外蒙古的原因,准噶尔蒙古则是另外一种情况,具有统一指挥,具有一定数量的铠甲,也有来自西方和中亚技术的火器。才能与清军激战到乾隆时期。
最后就是,蒙古战马比如八旗军,蒙古战马多是吃草,而清军战马饲料30%以上是黑豆为主的精饲料。清军战马更加肥壮,耐力,体力是超过蒙古轻骑兵战马的。所以,清军骑兵可以一路追击蒙古大汗林丹汗,从东北追到青海,跨越几千里。
然后那个时期,蒙古缺乏优秀将领,而清朝正好那几十年名将辈出。就是在战场指挥上,蒙古也是绝对的劣势。
-----
网友解答:
-----
蒙古人打不过清兵?这句话应该说蒙古集团没有打过满清集团!这样比较准确,集团最重要的一点,内部的团结与否,决定着集团的整体实力。努尔哈赤打蒙古集团是打了很多年的,首先,是抗住了蒙古集团对自己的打击,然后利用蒙古集团内部部族小集团之间的利益,仇恨冲突,瓦解了蒙古集团的整体实力。
然后利用他们之间的间隙,收买,打压,分化,寻机……各种手段持续不断的使用。也就是计划谋略和实战武力相结合,轮翻使用!蒙古集团失败首先就是集团内部不团结的原因,其次是蒙古集团内部的统治阶层昏庸,然后才是军事战争的原因!
蒙古集团和满清集团之间的争斗,可不是蒙古人和清兵个体人那样对战那样简单!集团的整体综合力量包含很多因素,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
推荐阅读:
SpaceX的可回收火箭有什么神奇之处,为何其他航天大国还不能仿造?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