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以前,老百姓是不是一辈子都很难出一个县城?
清朝以前,老百姓是不是一辈子都很难出一个县城?
-----
网友解答:
-----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863条回答。
古代很多农民,一生没有去过县城。
红军长征到云南,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当时红军没有云南的详细地图,只能依靠向导指路。
但当地山民一般不会离家超过二三十里,所以只能指路一小段。
这给红军急行军造成极大的麻烦,直到意外缴获了云南军阀龙云的军用地图,这才解决了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如下:
第一,中国农村是自给自足的。
萨沙看过以前的资料,一个中缅边境的山村,一年唯一的对外接触。
这个村子的少数民族村民,准备好了辛苦一年种植的鸦片,还有打猎的皮毛以及找到的少量宝石。
而马帮也来到村外,他们一年只来一次,因为这里地形太难走,很不方便。
邓贤这么写:玛青父亲经过长时间深思熟虑,终于确定交换商品的主要内容,这些物品包括:五斤盐,十斤火药和铁砂,一只煮烂饭的铝锅,两根钢针和一卷洋线,一面玻璃镜子,一只敬菩萨的烛台,一壶烈酒,一匹尼龙布,以及一只漂亮的银项圈。这些物品一经换算,立刻耗尽这家人整整一年辛勤劳动的全部汗水和收成,但是他们毫无怨言,焦黑朴实的脸膛上漾出满足和幸福的笑容。
就是这样了。
其实对于山民来说,这些东西就足够了。
邓还很有趣的这么写:当地人没有穿鞋的习惯,只有极少数头人才能拥有一双胶鞋。我看见这些胶鞋都印着中国商标,它们是通过边境贸易流入金三角,然后几经辗转,普通胶鞋的身价就上涨数十倍乃至上百倍。我亲眼所见,又是头人阿金,以三甩鸦片的天价(约合九斤!),从商人手中换回一大一小两双中国胶鞋,大的当然归他自己,小的给头人的接班人儿子。
看看,就是这样。
其实,这毕竟是60年代,如果是古代,那么除了食盐、火药铁砂、针线和锅以外,其他都不是必须要有的。因为布可以自己织,酒也可以自己酿。
所以,村民不需要太多的外来商品,也就没有必要离开家。
第二,中国农村的必须商品,赶集就可以解决。
以上这些商品,既然马帮都能解决,更别说乡镇的集市了。
当时任何一个村子附近一二十里,都会有一个乡镇的集市。
有的是天天都有集市,有的则是隔三差五会开,对于农民来说已经足够了。
他们可以用粮食、布匹等等,换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根本不需要离开家多远。
第三,古代离开家很困难。
其一是古代的医疗差,人一旦换环境很容易生病。
尤其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的传染病,你在家乡习惯了这里的细菌,一到外地可能一病就死。
当年也没有抗生素,一旦出现细菌感染,哪怕是肺炎都很危险。
其二是古代没有今天的旅行设施,政府的驿站不接纳普通老百姓,长途旅行非常不方便。
即便可以住那种车马大店,吃住也非常不卫生,很容易染病。
其三是古代交通不发达,车船旅行的价格都很昂贵,普通老百姓很难承受。
如果徒步或者骑马旅行,速度非常慢,一般一天也就二三十公里。
从天津到北京只有130公里,今天打个响指就到了,古代徒步就要走上四五天。
如果从南京到北京的1000多公里,大家算算要多久。
第四,农民有什么理由离开家?
完全没理由啊。
古代亲戚全部都在一个村子附近,至少也在一个县里面。
普通乡民就算拜访亲友,也不会离开县城。
而长距离旅行的人,只有官吏、商人、科举考试的人还有就是云游四方的僧道,其他就没有了。
农民根本不需要离开家。
-----
网友解答:
-----
我们看看徐霞客,就知道了,古人确实很难走出一个县城,一是因为体力不允许,二是没钱的出不起,在古代没钱你连门都出不了。
庄子说:去近郊要提前准备三餐,去百里以外要连夜舂米,去千里之外则要提前三个月备粮食。
古人出远门基本上都靠步行,电视剧中那些坐车马的都是有钱人家或者是当官的,
普通老百姓全靠“11”路
,这就很考验体力。并且古代人口并不密集,商业也不如现代发达,除了良好的体力以外,还要备足钱财和干粮。这也是古代老百姓很难走出县城的主要原因,那么导致这些困难的又是什么原由呢?
古人难以出远门的具体原因
1、古道驿站之间距离较远
在《后汉书.和帝纪》书中提到:旧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
这也就是在说,古人道路上会设置驿站,但是驿站之间的距离最短是10里,而每5里就会设置一个标记,用于标记路的方向和计算道路的距离。这个“堠”也很简单,是热门用土堆起来的一个小包,有专门的人维护。
现代社会,一米一个小商店,十米一个大酒店,和古人对比起来,实在是为我们出门,行了不知道多少方便。古人一旦开始上路远行,就至少要走10里路才能有休息的地方,并且平常老百姓家里本就不富裕,有的人一天只休息晚上,白天用来赶路,非常的辛苦。
2、每个地方路牌不统一,容易误闯猛兽道路
在古代人口不密集,所以丛林很多,里面的飞禽猛兽自然也很多,而人为了避免危险,和猛兽狭路相逢,当地熟悉的人就会设置路牌提醒,有的路牌是统一的通用的,而很多偏远地区是只有当地人才能辨认的。
通常情况下,寻常老百姓走的路叫做
“道”
或者
“路”,
根据路面宽度不同,又分为
“康”
或者
“庄”,
这也是“
康庄大道
”的由来,而如果这条路会出现许多的分叉口,又会有叫做
“衢”
和
“逵”,
有的又根据路边的环境叫做
“蹊”
和
“冲”
。这些叫法都是国内通用的,大家都明白,但这些都是官路或者人行走的路,而猛兽出没较多的路线,就不是这么叫的。
一达谓之道,二道谓之岐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尔雅.释宫》
古代的少数民族一般都居住在深山老林里面,到敌人为了减少猛兽威胁,就会制作特殊的路牌提醒。比如说土家族,他们在常有猛兽出没的道路上,就会设置“草牌”,凡是立有草牌的都是很危险的地方。不过对于外人来说并没有多大提醒作用,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并且人事很好奇的动物,没看见指示还好,一看见指示还就喜欢往里走。
3、道路上人烟稀少,容易遭遇劫匪
古代最不缺的就是山贼,山贼就是以抢劫为生,而他们最喜欢抢劫的,就是行经路上的行人和商家。
古代稍微有点小钱的人出远门,除了带足干粮,还会带很多家丁或者雇佣镖局,保证他们的行程安全,防的就是这些土匪盗贼。但是家丁往往胆子很小,也没有什么能力对抗身经百战的土匪,一遇到这种危急事件,逃命都来不及,哪里顾得上主人家,真正能起作用的只有花钱雇佣的镖局人员。
寻常老百姓是雇佣不起镖局的人保护自己的,他们最多有个把个仆人陪伴,简直不堪一击。而在这方面最吃亏的就是年轻女子,当年轻女子遇到山贼,基本上就没有逃走的可能,只能上山做压寨夫人。
并且你也别想着普通老百姓不值得山贼强,古人讲究再穷也不能穷上路人,所以就算家里再贫寒,也会给出远门的人准备盘缠和足够的衣物,还有其他行礼,虽然不如富商那么富有,但是蚂蚱再小也是肉呀。
无论是富商还是普通百姓,在远行路上都极有可能遭遇土匪的打劫,并且不管雇人保护与否,损失都是难以避免的,而寻常百姓遭遇山贼,又没钱吃,要么被抓上山为贼,要么被就地处决,下场都不太好。
4、古人没有出远门的必要
古代的时候,各地方老百姓之间联系并不紧密,因为他们在生活方面能够自给自足。古代商品并不多,吃饭也都依靠自己种地,简单的小玩意临近的集市就有卖,并没有什么必须的物品,是需要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才有的。
所以古代各地方之间除了官府,老百姓们更像生活在自己的百宝箱里,要啥有啥,不用出
“箱”特意寻找。
这就减少了他们出远门的动机。
古代要出远门的,要么就是寻医问药的,要么就是投靠亲戚的,要么就是进京赶考或者读书的,但都是少数人,极大多数人都没有出远门的理由,除非是想
“去看看世界”。
写在最后
古人云:穷不行远路。
一句话道出了出远门的心酸和艰难,在古代没钱啥也做不了,这句话我认为放在今天依然适用。
虽然今天我们科技发达,交通发达,出趟远门已经不是难事,但是远方的车票是很贵的。虽然世界很大值得我们去看看,但是我们要准备好足够的“盘缠”,才能去看这个世界,并且好好享受这个过程,而不是单纯为了看而看,最后还白白受罪。但是同时也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和美好的社会,给了我们有钱就能出发的勇气,不用再向古代那样,瞻前顾后的,大家说对不对呢?
-----
网友解答:
-----
还用清朝?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去邻县喝喜酒。主家在家里按酒席,我被分在主家邻居家吃饭。
邻居家的老父亲当时八十多岁了,生于民国初年。老人家身强体健,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非常健谈。
谈话间偶然知道老人家未来过我们县,觉得很诧异。两县相邻也不远,怎么没来过我们这里呢?老人家腼腆的笑了笑:我这辈子没出过远门,就连县城我也只去过两次。我很吃惊,刚刚二十的我出省都好几次了,这么大岁数的老人居然没出过县?
老人不以为然的说:这有什么,我们这些老百姓没有什么事谁出远门?花钱遭罪,脑子有病啊?我们村和我年龄差不多的、比我小的都是这样啊!
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农村老百姓收入上去了,观念也更新了。出去旅游、散心也不再奢侈,成为稀松平常的事了。
天翻地覆,沧海桑天,追今抚昔,不胜感慨。
-----
网友解答:
-----
别说清朝以前,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的老百姓也很难得去县城一趟,偶然间去了一趟县城,那就差不多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更别说出县了。
事实上,古代的大多数农民一辈子连村子都很少出去,去邻村办点事,转一转,
至于为什么,我个人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古代是自给自足的。
中国古代是小农社会,大多数农村地区自给自足的,吃的粮食用的布匹都是自己生产出来的。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实话说也没什么余粮拿出去卖。
就算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村镇周边不远的地方也有自发形成的集市。一般来说,每逢初一、十五,或是重大民俗、宗教节日前后,有买卖需求的农民都会出来赶集,一方面是出于商品交换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民俗节庆的一部分。
到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有所发展,除了集市可以满足农民商品交换的需求之外,还会有一些商人专门从事对接农产品的贸易行为。比如有些商人会把农村的大宗棉、丝买下来,然后对接城市中的纺织工场。还会有一些商人专门对接城乡,贩运粮食。这一时期,有些农村地区如江南地区,开始出现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
这些渠道已经足以满足大多数农民的交换需求了,所以没有极特殊情况,他们也不需要走出村子。
第二,古代交通落后。
就算是古代人想走出村子,可那时候想出趟远门,真的很难。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轮船、飞机,马车驴车之类也不是普通人能用得起的,想出门也只能靠两条腿。
就算是靠着两条腿走,古人想出去也是很难。古代没有什么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大山、大河、丛林都会成为你前行的重大阻碍。一旦遇到这些不可抗的自然阻隔,凭那时候的技术水平,要么绕行,要么寸步难行。
更何况,古代也不像今天似的,走在路上就有旅店、超市、饭馆,可以休息和补充食物,老百姓又不能使用政府用来补给和更换马匹的驿站,所以十分不便,更不安全。
第三,古代有严控人口流动的相应措施。
中国古代是宗法社会,尤其是农村地区,往往都是同一宗族的人集体住在一个村子里,所以本质上是一种熟人社交。说白了大家都是亲戚,谁家什么情况,有什么人,谁家有谁出去,大家都很清楚,一目了然。宗族对于成员的凝聚力和管控力是很强的,族里有头有脸的乡绅对下面有着很强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既源于血缘关系,也是国家行政力的体现。
自古皇权不下县,但并不等于皇权不存在,皇权是在通过乡绅去管控广大农村。所以,行政权力会扶植乡绅,在农村建立保甲制度等监督体系,并设置路引制度,来掌握流动人口的去向,并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
所以在古代,一般来说,走亲访友最多不会超过县界,顶多邻村之间互相走动。如果跨越县界的人口流动,就是非常大的事情,不是你走就能走的。
第四,古代人真没必要离家。
你想想吧,吃喝用度可以自给自足,没有的,顶多去集市交换;亲戚朋友都住在不远的地方,走亲访友抬腿就到,不需要长途远行;更何况,想走也没那么容易,保甲和路引制度限制你,就算真走了,交通也不便利,交通工具又严重缺乏,荒无人烟的地方随处可见,连个打尖住店,吃饭休息的地方都找不到,万一碰上野兽和土匪,一般来讲就小命不保了。
可以说,除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还有宦游四海的官吏,以及背井离乡出去赚钱的商人,大多数古代人其实真没必要离开家,去遥远的地方。
-----
网友解答:
-----
看到这个问题我笑了
------------------
推荐阅读:
“穷不怪父,孝不比兄,苦不责妻,气不凶子”,这句话说的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