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们除了茶和酒,还喝什么饮料?
中国古代人们除了茶和酒,还喝什么饮料?
-----
网友解答:
-----
古代在茶、酒之外的饮料实在太多,有些饮料具有药效或者保健的作用,各种花样,所以明代的李日华在《六研斋笔记》中就说过:“古人好奇饮,作百花熟水,又作五色饮及冰、蜜、糖、药种种之饮,予以为皆不足尚。”
过于奇特、复杂的饮料不在我们讨论之列。我们可以把饮料的概念定义得更纯粹一些,比如材料不要太复杂,比如除了水之外,材料只能有一种或者两种。用这样严格的标准来看,古代比较常见的饮料有糖水、蜂蜜水、酸梅汤、绿豆汤等等,这些不必细说。
明代的《竹屿山房杂部》中收录了几种夏秋季节的饮料,都以“汤”冠名,其中符合我们上述标准的有以下几种:
麦汤:把大麦炒熟之后磨碎,筛去糠皮,用烧开的热水浸泡,然后过滤,只留清汁饮用。我们现在也喝大麦茶,可以帮助消化,可以减肥,但是喝法要比明朝时简单得多。
姜汤:生姜切碎,用热开水浸泡,然后滤去姜块,加入糖或者蜂蜜,放凉之后饮用。
米汤:把大米炒熟,用热开水浸泡,滤去米粒,加入糖或者蜂蜜调味,冷饮的感觉更佳。
凤髓汤:把松仁去皮碾烂,加入热开水中浸泡,过滤之后,加入蜂蜜调味饮用。
上述各种都可以冷饮。还有一类称为“熟水类”,热饮的效果比较好。
明代的《遵生八笺》中记录了十二种熟水,基本就是在滚开的水中加入味料,比如桔叶熟水、紫苏熟水、沉香熟水、丁香熟水、稻叶熟水、花香熟水等。
其中一种稻叶熟水的制法:采集稻苗晒干,壶中加水烧开,把干稻草叶用火点燃,迅速投入壶中,加盖密闭片刻。喝起来水中会有一股稻香之气。
再比如沉香熟水:取一小块沉香在火上烧,用水壶倒扣住沉香的烟气,使它不致外逸,然后把开水快速倒入壶中,紧紧盖住,制成一种很香的饮料。
-----
网友解答:
-----
我是尚武先生,我来回答
。
到了夏天,天气炎热,人们都会买冰镇饮料和冰激凌来解暑。你不知道吧,在中国古代,已经出现了类似冰激凌和冰镇饮料的冰饮了。古人为了解暑,在冬季把冰雪储藏起来,到了夏天,再取出来用于降温或冰镇水果和饮品。
战国时著名的诗人屈原就曾经说“挫槽冻饮,酎清凉些”,意思是除去酒的渣滓,冰冻后的醇酒真清凉啊。说明战国时候,人们已经饮用冰酒饮料了。 到了宋代,冰镇饮料的花样更多 了。人们在夏天打开冰库,将储藏的冰凿取一些,放入果汁里,做成冷饮。
《东京梦华录》就记载有沙糖绿豆、木瓜汁、卤梅水、红茶水、椰子酒、姜蜜水、雪泡梅花酒、雪泡豆儿水等饮品,其中的红茶、木瓜汁等,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仍是人们夏季常喝的饮品 类似冰激凌的食品,在宋朝也已出现,那时候称之为“冰酪”或者“冰酥”。诗人杨万里就有《咏酥》诗赞美此物:“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意思是,冰酪看起来腻口,可吃到嘴里却感觉清爽。它看上去是凝固的,可到了嘴里却飘乎乎、软绵绵的。刚取出的冰,像块玉石,可往盘中一放就碎了舀一匀吃进嘴 里,它又像雪一样消融了。
由此可见冰酥的清凉可口 明清以后,夏天一到,就会有小贩沿街卖冰饮。有一首诗就说苍娘六月晓寒生,双凤桥西卖雪声。银碗盛来调蜜咽,冰魂净洗齿牙清。”意思是六月里,到处绿树葱茏,却感觉一阵寒冷,原来是听到双凤桥卖雪的吆喝声。用银碗盛来,调和着蜜汁品尝,冰凉得感觉自己的牙齿都被洗得清爽了。这首诗反映了江南六月卖冰饮的风俗,冰雪中调了蜜糖,食用也一定很爽口。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问答。
-----
网友解答:
-----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古代人除了喝茶,还喝什么饮料呢?以宋朝为例,看看聪明的宋朝人喝什么饮料。
酒
酒,在古代属于饮料,而不是单列的酒。
宋朝从朝廷官酿到乡村米酒,酿酒作坊星罗棋布,酒品类约近300种。宋代酒的最高度数不超过20度,接近于现代的黄酒。
武松在景阳冈连喝18碗烈性酒,据专家考证,这种所谓的烈酒,也不超过20度。由于酒的度数低,武松酒量又好,所以武松喝完酒还能打老虎。
在宋朝,黄酒、白酒、药酒、果酒、米酒都很流行。比如,陆游爱喝葡萄酒,苏轼爱喝黄柑酒,李纲爱喝椰子酒。
在宋朝,就是解渴的饮品。《水浒传》中,杨志押解生辰纲的时候,正值夏季。白胜唱到:“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
押解生辰纲的军汉一看有酒,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于是,纷纷凑钱买酒吃。
杨志不同意,军汉就求老督管:“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润一润喉也好。其实热渴了,没奈何,这里冈子上又没讨水吃处。老爷方便!”由此可见,宋朝人将酒当成了解渴的饮料。
古代的酒,度数很低,既是酒,又是饮料,因此就是弱不禁风的林妹妹也能喝酒。《红楼梦》中,就有林黛玉吃完螃蟹,想喝一口热热的烧酒。宝玉便命令丫头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林黛玉喝了一口。
饮料
《梦华录》中出现了许多饮料:“紫苏饮子”、“当归黄芪枸杞饮”、“红果饮”等。这些饮料,要么用冰,要么在井水中拔凉。酷暑之际,喝起来冰冰凉凉的。
《清明上河图》中,有一个大遮阳伞,下面有一个小摊,挂着一块牌子,上书“香饮子”。“香饮子”就是饮料。
宋代的饮料又称为“汤”、“熟水”、“凉水”。
“汤”,也是饮料,属于果汁、鲜花饮料类的。
宋朝有“天香汤”。其做法是白木樨(桂花)盛开时,清晨带露用杖打下花,以布被盛之。拣去蒂萼,放在干净的瓷器内。等积攒很多之后,用新砂盆擂烂如泥。一斤木樨花瓣,加炒盐四两,炙粉草二两,拌匀后置于瓷瓶中密封,暴晒七日,然后荫凉处保存。喝的时候用沸汤(沸水)点服。
如果用梅花、盐、蜜炮制,则叫“暗香汤”。加入莲子、荔枝、乌梅的饮品,叫莲实汤、荔枝汤、乌梅汤、酸梅汤等。
除此之外还有木瓜汤、水芝汤、无尘汤、橙汤、香苏汤等。其做法是先将花果盐腌制、晒干、烘焙,碾成细粉,然后装入器皿密封储存。
招待客人之时,取出若干冲泡成饮料。“凡四时之内所开之花,嗅之香、尝之甘者,皆可依法为之”。
“熟水”南宋末年民俗学家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收录了数种“造熟水法”的秘方,例如:香花熟水、沉香熟水、紫苏熟水、豆蔻熟水。
李清照有词云:“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事林广记》中记载,仁宗给熟水进行了排名:“以紫苏为上,沉香次之,麦门冬又次之。”
“凉水”,属于果汁类饮料。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便提到了“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等多种冷饮。
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记载:六月时节的汴京“巷陌路口,桥门市进”,均有人叫卖“冰雪凉水、荔枝膏”,“皆用青布伞,当街列床凳堆垛”。
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了南宋临安城内街头的各种凉水:“甘豆汤、椰子酒、豆水儿、鹿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茶水、沉香水、荔枝膏水、苦水、金橘团、雪泡缩脾饮、梅花酒、香薷饮、五苓大顺散、紫苏饮。”
吴自牧的《梦粱录》也记载,杭城茶肆“四时卖奇茶异汤……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之类”。
茶
茶是最普遍的解暑降温饮料。关于茶的记载很多了,在此便不一一叙述了。
古人招待客人必须先上茶,后上饮料。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说:“今世俗,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家中来客,先要敬茶,送客时,需再端上饮料。
客人来了,敬茶的风俗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小时候,家里来客人了,一定要沏茶,然后给客人上茶。不过,客人走了,要上饮料的习惯则没有留下来。
宋朝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都很会生活。都会享受高质量的生活。为了防暑降温,宋太祖建隆二年 (961)设置了冰井务,掌藏冰,设监官一人,以内侍充任。隶皇城司。《梦华录》中,赵盼儿买不到冰,走了皇城司的后门,才有了冰。
因为宋朝人在冬天储存了许多冰,所以夏天来了,就可以用冰防暑降温了。也能喝上冰冰凉凉的饮料。
-----
网友解答:
-----
古人除了茶,最不可少的当然是酒了。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容若的这首词便写出了茶与酒在人们生活中的习以为常。
人生雅趣,莫过于诗酒花茶,美酒一壶,此生难得糊涂。纵观历史,多少与酒有关的故事。
李白与酒
李白的一生可谓与就紧密相连。“李白斗酒诗百篇”,他的很多诗词中都有写到酒,可以说没有酒,就没有诗仙李白。
李白的饮酒,体现的是一种带有审美趋向的生命价值,它在追求肉体刺激的同时,还是给人有益的启示,而没有把人带向颓废,这就是李白的酒和诗流传千古的原因。
如《月下独酌》中\"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欧阳修与酒
一
、
\"醉翁\"与\"六一居士\"
欧阳修四十岁时在滁州自号“醉翁”,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晚年号“六一居士”在他的六个一中“酒”是其中之一必不可少。从他的两个号中我们发现欧阳修对酒是情有独钟。
晚年的欧阳修,自称有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盘,酒一壶,醉翁一个,自号“六一居士”陶醉其间,怡然自乐。
二、
酿酒
庆历二年欧阳修任滑州通判时,曾酿造出著名的冰堂酒,还建造个书斋,叫画舫斋。当时的宰相韩琦、龙图阁大学时梅挚、著名诗人苏轼、黄庭坚都夸奖欧阳修酿的酒味道极佳。五十年后,欧阳修的孙子欧阳宪又按照欧阳修的酿造法,协助滑州知州,酿造出当年的冰堂酒。南宋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二中说:“承平时,滑州冰堂酒为天下第一”。
三、
与酒之缘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这是在扬州做太守时写的词,说自己挥毫一写就是上千字的文章,一饮酒就是上千盅的酒。酒在这里成为欧阳修的生命力的象征。所以酒在欧阳修的人生中不可或缺。
杯酒释兵权
除了一些历史名人与酒有不解之缘外,在历史的皇权争斗中,酒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介质存在。
如著名的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北宋乾德年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新生政权,通过酒宴方式,威胁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的历史事件。可见\"酒场\"规则在古时候便存在了。
-----
网友解答:
-----
古代人除了喝茶,还喝酒以及各种花式饮料。
酒:多是白酒、黄酒。当然,酒也是非常多的,葡萄酒、桂花酒、菊花酒等各种各样。“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桂花同载酒”、“玉纤传酒浮香菊”...
浆:《齐民要术·大小麦》中记载:“当种麦,若天旱无雨泽,则薄渍麦种以酢浆并蚕矢。” 石声汉注:“‘酢浆’是熟淀粉的稀薄悬浊液,经过适当的发酵变化,产生了一些乳酸,有酸味也有香气;所以这是一种类似于现在养乐多的饮料,清凉消暑。白居易在《观刈麦》中也有提及。
蜂蜜水:古人没事上山采蜜的时候,会把蜜放到水袋里面,发现甜甜的很好喝,于是遍流传传开了,人人都想喝蜂蜜水,蜂蜜就变贵了。
饮子:隋唐时期的一种饮品,用果品或者草药熬制而成,清热解毒解渴生津,大概就像我们现在喝的决明子啊这种饮品。
奶茶:边区牧民把茯茶熬进牛奶里,就变成了香喷喷的奶茶,当然还有藏区的酥油茶。
药茶:饮子的胜利版,就各种有药效的凉茶
醪糟:古人很喜欢喝醪糟的,以至于现在我都爱喝啦
果汁:古人把新鲜的橙子苹果等水果切碎,但是牙不好,就想了个办法把汁挤出来了,我想这应该是果汁的发现?
欢迎补充,欢迎吐槽~
-----
网友解答:
-----
古人除了茶我想还有米酒凉茶
-----
网友解答:
-----
酸梅汤,银耳羹
-----
网友解答:
-----
我国古人日常除了茶和酒之外,能喝的饮料非常多,也非常会喝,除了口感,舒爽之外还特别注意养生。
第一,葡萄汁。唐朝诗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发酵后的葡萄汁含有酒精,但是度数比较低,唐朝西域都护府的官兵们用葡萄酒成在精美的夜光玻璃杯中饮酒行乐。
第二,酸梅子汤。据说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礼记》中提到的“醷”,就是梅浆,当时的周天子医官认为梅子能生津止渴,但直接吃梅子或梅酱太酸涩、太腻,所以把梅子提取出浆水,制成了风味独特的饮品。到了清代酸梅汤非常盛行市井,比如乾隆时期的杨米人谈到
“晚凉一盏冰梅水,胜似卢同七碗茶
”
第三,冰镇蜂蜜水。汉朝有“
井之所尚,寒泉洌清”
之说法,用寒凉的井水调配蜂蜜,自然成夏季消暑佳品。
第四,到了唐朝就非常注重养生了,用花果和中药配制的汤汁“饮子”。既可以解渴,又可以清热解毒。
杜甫的《寄韦有夏朗中》里就有一句
“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
,这里说到的饮子就是指用草药熬制出来的饮品。
第五,宋朝经济发达,促进了当时饮料的发展,名目和风味特别多,
《西湖老人繁胜录》、《梦梁录》等书中就介绍说过宋代有
“沈香水、荔枝膏水、苦水、白水、江茶水、杨梅渴水、香糖渴水、木瓜渴水、五味渴水、雪泡缩皮饮、杏酥饮、紫苏饮、香薷饮、梅花酒、皂儿水、沆瀣浆、漉梨浆、卤梅水、姜蜜水、绿豆水、椰子水、甘蔗汁、木瓜汁、五苓大顺散、乳糖真雪、金橘团、甘豆汤”
等种类繁多的饮料。
第六,1890年西方的啤酒传入中国,到1927年上海第一条可口可乐罐装生产线,我国饮料也逐步开始现代工业化生产了。
-----
网友解答:
-----
古代人除了喝茶,就是喝酒,没有奶喝
-----
网友解答:
-----
各类的果子酿的酒
-----
网友解答:
-----
炎炎夏日,超市里的纯净水、矿泉水等琳琅满目,但对于到底喝哪种水最好,很多人莫衷一是。古人夏天喝水有哪些讲究?据考,先秦时人们已将水分为“轻水”、“重水”、“甘水”、“辛水”、“苦水”五种。《吕氏春秋》在提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经典观点的同时,还对这五种水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尰与躄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尪与伛人。”从史料来看,古人夏天喝水首推“泉水”,大众饮用有“井水”,最高级的要数“寒水”……
泉水——
古代最受青睐的饮用水
《煮泉小品》:“味美者曰甘泉,气芳者曰香泉”
在古人所推崇的饮用水中,第一当是“泉水”。古人认为,泉是水之源,对饮用水颇有研究的明代人田艺蘅即称,“水本曰源,源曰泉。”
中国人饮用泉水的历史相当久远,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已记载有喝泉水的事情。其中 《中山经》中所记的“高前之山”,山上就有水质极佳的泉水:“甚寒而清,帝台之浆也,饮之者不心痛。”从这段所述来看,水质清凉透明,如同玉浆,当年是帝台神的“专用水”,这种泉水喝后不只是解渴,还能治心绞痛,确是优质泉水。
中国最早的辞书《尔雅·释水》曾对泉水涌出地表的形式这样解释:水正出,称为“滥泉”;水悬出,叫“沃泉”;水从一侧出,谓“氿泉”。
泉水虽然好,但并非都是优质的饮用水源。如《尔雅》中提到的“沃泉”,便不宜饮用,田艺蘅的《煮泉小品》认为,“泉悬出曰沃,暴溜曰瀑,皆不可食。”
那么,什么样的泉水才是好的饮用水?据《煮泉小品》,优质泉水一要“清寒”,且又以“寒”为关键,“泉,不难于清而难于寒”;二要“甘香”,“味美者曰甘泉,气芳者曰香泉”。《山海经》提到的高前山上的泉水,正是这样的优质饮用水。
对于优质泉水的标准,明代徐献忠的《水品》则从“源”、“清”、“流”、“甘”、“寒”诸方面进行了观察和点评。所谓“源”,就是看泉水是从哪个地方流溢出来的,“山深厚者若大者,气盛丽者,必出佳泉;山虽雄大而气不清越,山观不秀,有流泉,不佳也。”
最受古人推崇的优质泉水之一“菊水”,便完全符合古人的“好水观”。菊水源自郦县(今河南内乡境内),又称“甘泉水”。汉《荆州记》称,菊水“水极甘馨,中有三十家,不复穿井,仰饮此水。”
如果泉水不是从山涧中来,而由沙土里溢出,一般水质都不好。徐献忠特别提到了中国著名泉城济南的泉水,大多非佳泉,不适合饮用,长期喝还会生病。《水品》中是这样说的:“山东诸泉,类多出沙土中,有涌激吼怒,如趵突泉是也。趵突水,久食生颈瘿,其气大浊。”
先秦时,人们已将水分为“轻水、”“重水”、“甘水”、“辛水”、“苦水”五种。《吕氏春秋》在提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经典观点的同时,还对这五种水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作了说明:“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尰与躄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尪与伛人。”
五种水中只有“甘水”有益健康,其他四种水多饮有害。那时水污染还不是问题,主要是水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不足。如长期喝趵突泉水会生的“颈瘿”,即甲状腺肿,可能是泉水中缺碘所致。
泉水水质的好坏,与所含微量元素的多少有直接相关,矿物质丰富的一般都是好水,这也正是现代人崇尚矿泉水、厂家大打“水含微量元素”的原因。
井水——
古代最普通的夏日饮用水
《本草纲目》:“凡井水有远从地脉来者,为上”
优质泉水固然是好,但古时有条件饮用泉水的人极其有限。对于大众来说,夏天常见的饮用水是“井水”这种地下水。
凿井饮用地下水是古代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比直接饮用江河水要进步了很多,更有利于健康。谁最早发明了水井?据说是协助大禹治水的伯益,即《吕氏春秋》中所谓“伯益作井”。如果此言属实,说明中国人早在夏商时期已喝上了井水。此外,还有一个佐证,如古老《易经》中的第48卦,便是“井”卦,如果当时人们不喝井水,是不会有此概念的。
古语道“井水养人”,但也并非所有井水都可以直接饮用。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中是这样说的:“凡掘井及泉,视水所从来而辨其土色。若赤埴土,其水味恶。若沙土,水味稍淡。若黑坟土,其水良。黑渍者,色黑稍黏也。若沙中带细石子者,其水最良。”
明代李时珍则从水源远近来评价井水的优劣,《本草纲目·水部》称:“凡井水有远从地脉来者,为上;有从近处江湖渗来者,次之。”而城市里靠近沟渠、污水的井则水质最差,不能直接喝,“用须煎滚,停一时,候碱澄乃用之,否则气味俱恶。”
如何分辨出井水的好坏?古人提出了“煮试”、“日试”、“味试”、“称试”、“纸帛试”等五种简单方法,以“试水美恶”。
比如“味试”,如果水有味便不是上等井水,“无味者真水”:“凡味皆从外合之,故试水以淡为主,味佳者次之,味恶为下。”古人还从水的比重上判断井水品质的高低,方法是把不同的井水装在一个瓶内称重,“轻者为上”。
李时珍认为,“夫一井之水,而功用不同”,新打上来的井水“疗病利人”,“其功极广,又与诸水不同”。什么样的井水最好?有人认为“井华水”最佳,“甘,平,无毒。”“井华水”又叫“井花水”,《本草纲目·水部》称,“平旦第一汲,为井华水。”很明显,井华水就是清晨从井里打上来的第一桶水。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井华水的功效。东晋葛洪《肘后方》即称,井华水可以祛除口臭,方法是:“正旦含井华水吐弃厕下,数度即瘥也。”《本草纲目》也认为,井华水可“治口臭”。至今四川等地不少乡村还保留用早上新打上来井水漱口、洗脸的习惯。
需要说一下的是,在饮用水中,古人还特别青睐“节气水”,即逢自然节气日所取得的饮用水。如在立秋日五更时取井华水,“长幼各饮一杯,能却疟痢百病。”
早晨打上来的第一桶水是否真有那么神奇?这不能肯定,但井水经过一夜的沉淀,杂质减少,澄清见底,水质变好,是不应否认的。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泉水,还是井水,都要及时饮用,长时间放置的水不宜再喝。
寒水——
古代最高档的夏日饮用水
《云仙杂记》:“长安冰雪至夏月,则价等金璧”
古代夏天最高级的饮用水叫“寒水”。寒水即“冰水”,又称“凉水”,也是一种纯天然水。东汉蔡邕《为陈留县上孝子状》记载:“臣为设食,但用麦饭寒水”。
古时没有人工制冷降温设备,为了能在炎热的夏天喝上一杯寒水,古人从冬天就要开始准备,设凌阴(藏冰室)将采集的天然冰块保存起来,到天热时再拿出来消费,称之为“夏冰”。
《诗经·豳风·七月》中的“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就是这一消费习惯的反映。一直到明清时,冬天采集天然冰收藏,供夏季消费,都是不可或缺的宫廷制度。今北京北海公园东门外的雪池胡同,就是因这里曾建有清朝皇家储冰室“雪池冰窖”而得名。
除了利用冰块外,古人还利用“冰井”来制造寒水。冰井是充分利用地下冷源的人工设施,汉朝时,冰井用陶制井圈套成井壁,井底是一只陶鉴,用于冷藏饮品和食物。
古人还有收取“腊雪”、“冬霜”的风俗,用于夏天消费和疗疾用。据《本草纲目》,取腊雪时,“用鸡毛扫取,装入瓶中,密封保存于阴凉处,虽成水液,历久不坏。”
因为冰雪都是夏天稀罕之物,非一般人家可以消费,唐朝时一度贵比黄金。后唐冯贽《云仙杂记》引《止戈集》:“长安冰雪至夏月,则价等金璧。”白居易因为诗写得好,在民间名声大振,夏天消费冰雪也变得方便了:“每需冰雪,论筐取之,不复偿价。”杜甫在《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中,也提到了他与富贵子弟消费冰水的事情:“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到了宋朝,用冰雪制作成的冰水已不再是贵族消费专利。在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街头,冰块、冰水已可以很方便地买到,还有用冰制作出的混合冷饮,如“凉水荔枝膏”、“冰镇珍珠汁”。
但夏天喝冰水一定要有节制。李时珍引用《食谱》的说法称:“凡夏用水,只可隐映饮食,令气凉尔,不可食之。虽当时暂快,久皆成疾也。”宋徽宗赵佶就曾因饮冰水而染疾,太医没办法,还是民间奇医杨介诊治好的。
冰水除了夏日饮用外,与井华水一样,也常被古人用来疗疾。李时珍认为,“冰水咽而霍乱息”、“雪水洗目而赤退”。古人认为,“冰水”与“井华水”都是优质的饮用水,明医家虞抟即持些观点:新汲井华水,“性味同于雪水也。”
------------------
推荐阅读:
如果补交4.5万元养老保险,下个月就能领1523元?消息是真是假?
在女王的葬礼上,为什么哈里将不被允许穿军装,这里面有啥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