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石达开在大渡河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为何说石达开在大渡河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
网友解答:
-----
大渡河的安顺场,本来就是死地,能过了那里的,都不是一般人。
近代史上,有三支部队在大渡河畔进入绝地,分别是石达开的太平军、红一方面军和国军14兵团。为什么太平军和国军都失败了,而红军却胜利了。即使单单从军事上分析,就能看出不少端倪。
太平军兵败大渡河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解释:
1,主观上,石达开只追求逃命,不建立根据地。
石达开在天京事变的大内讧大屠杀背景下离开独自出征,其实主要就是一种思想在主导——逃跑主义。石达开一开始打算到江西福建,后来又想去湖广,后来觉得占据四川也不错,这种流寇主义始终无法建立根据地,必然失败。
2,客观上,四川军民团结,石达开没有空子可钻。
石达开进入四川时 ,清政府的统治基本上是统一局面 ,对四川的政令可达基层 ,对土司王应 元、王松林、岭承恩等均有直接的节制力量。 石 达开入川举事的前一年 ,骆秉章调任四川巡抚 ,他吸取了在湖南用左宗棠等贤才抵御太平军的经验 , 对石达开欲入川西的动向防备有方 ,是以石达开前 有大渡河对岸唐友耕 ,后面马鞍山上山道又被彝族 土司岭承恩横木拦阻 ,松林河北岸番族土司王应元 则拆了索桥坚守 ,而南边南桠河又有王松林及杨应 刚死拦。 清军是在一个统一指挥、统一协调之下造 成了石达开的覆亡末路。
3,战略上,没有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
咸丰帝调曾国藩到四川剿灭石达开时,曾国藩说石达开不足为虑。理由是石达开已成了没有根据地 ,没有后方 ,到处流窜的孤军: “既钝于浙 ,钝于闽 ,入湘后又钝于永、祁 ,钝于 宝庆 ,裹胁之人 ,愿从者渐少 ,无老巢以为粮台 ,粮米须掳 ,子药须搬 ,行且自疲于山谷之间。”曾国藩对石达开命运的预测十分准确。
4,战术上,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很不利。
《孙子》兵法道: “圯地无舍”、“圯地则行”。 “圯地”乃是指山林险阻 ,沮泽难行之地 ,这种地方不可宿营 ,必须迅速离开。石达开在大渡河畔的紫打地居然因为庆贺生了孩子庆祝三天,兵书都白读了。石达开拖家带眷 ,行李重又多 ,抵紫打地后既未能争先控制松竹河吊桥 ,也未能守住马鞍山可后退的道路 ,更未能过南桠河 ,经石棉向大树堡 (今属汉源)迂回 ,缺乏灵活机动 , 以致坐以待毙!
红一方面军到达大渡河后,却能迅速脱险,原因也很多。
1,主观上,红军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理想。
红军从建军开始,就以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武装自己,并且还能依靠人民群众力量发展自己。在长期的根据地建设和武装斗争中,红军已经形成了为一个以崇高理 想、高层次精神武装的革命团体 ,并能积极进取、上下一心、不畏艰难、屡经重创而努力不懈。这种精神面貌,在长征中,再后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不断扩展,形成了红军精神。
2,客观上,中央军和滇军川军矛盾重重,配合不甚紧密。
大渡河,地处云贵川的崇山峻岭之中,同时也是川军滇军大小军阀犬牙交错的地方,中央军进入四川,名为剿共,实际上还想乘机收编川军。在四川之前,广东陈济棠、广西李宗仁都和红军迎来送往,出工不出力,明哲保身。只有贵州王家烈踏踏实实给中央军干活,结果当了炮灰又丢了地盘。四川各军阀自然不愿意学王家烈。
3,战略上,红军早早制定了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全民族共同抗日的战略。
遵义会议后决定北上与四方面军在川西北会师 ,以发展新的根据地。并且早早打出团结抗日的旗号,有利于争取大多数的爱国军阀,促使人们认识到抗日的重要性。这让红军北上具有了正义性合法性。
4,战术上,红军攻敌所虚,对最弱的刘文辉下手,顺利度过大渡河。
当时刘文辉负责大树堡、石棉、安顺场对岸 , 直到泸定一线沿江防御。 这一带地瘠民贫 ,物产不丰 ,补给困难 ,加之刘军与少数民族矛盾重重。红军敏锐抓住这个问题,刘军则是望风而逃,大渡河就这样度过了。再加上红军善于游击战、运动战,有了良好的军需补给系统和情报系统,很容易反败为胜,反客为主。
宋希濂大渡河被俘,实在是蒋家王朝穷途末路。
宋希濂是国民党军队的第14兵团组建之前,是国民党西北行辕的代理主任。可是当1948年被任命为第14兵团司令时,却是光杆司令。后来三个军划归宋希濂指挥,分别是原驻应城之顾心恒第28军,下辖3个师;原驻襄阳之杨干才第20军,下辖两个师;原驻荆门之方靖第79军,下辖3个师。后来,这三个军在半年内就被打得损失惨重,一蹶不振。
第15军、第122军后来又划入了宋希濂兵团,可是这两个军不仅是新组建的,而且还在武汉吃过大亏,根本没什么战斗力。所以,宋希濂兵败实际上是大势所趋。
1949年11月1日,第二野战军开始对四川重庆进行猛攻,宋希濂在白马山吃了一闷棍,损失三万多兵力。从此连胆气也丢了,一路往川南逃窜,打算从横断山脉到滇缅边境去,消失在了茫茫大山之中。国共双方都找不到他。
为了逃跑方便,宋希濂丢弃了汽车等一切重装备,换上草鞋,其逃遁路线是:綦江—李市—白沙—朱家沱—万定场—石洞镇—怀德镇—赵化镇—宜宾……结果在宜宾的72军郭汝瑰起义,宋希濂一下子暴露了。
于是18军军长张国华派出52师,追上宋希濂,最终在大渡河抓住了宋希濂。宋希濂原本打算自杀,却被部下抢了枪,成了俘虏。
从宋希濂兵败带着近万残兵脱离国军,隐藏在山里时,就注定了最后一定会当俘虏。只是没想到会这样快。
-----
网友解答:
-----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由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组成。
南王冯云山在攻打全州时最早牺牲,西王萧朝贵在攻打长沙时不幸身亡,“天京之变”中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被洪秀全杀死,洪秀全身边只剩下个翼王石达开。
洪秀全也开始怀疑石达开,石达开于是连夜逃出城,前往安庆,但带走的人很少,在一个小镇铜井渡江,大约数千人,1天内就渡完了;后驻扎安庆4个月,汇集了数万人,大多是因不满洪秀全的所作所为而前来投奔的将士。
此后6年中,石达开转战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湖北、贵州、广西、云南、四川11个省,除了宝庆、桂林两府外,一路都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石达开效仿诸葛亮,想从四川进入陕西,引诱清兵北上,而必经之路是大渡河,这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
1862年5月,石达开抵大渡河,正值暴雨时节。河对面还没有清兵,如果渡河还有成功的可能。
然而就在准备渡河的当晚,石达开的小妾为他生了一个儿子,他认为这是天降福子大吉之兆,便下令部队在河边休整庆祝三天,连先度过去的1万多人,怕受到清军的袭击,又让他们渡了来。
天不助人,河神发难,石达开错过了渡河的最佳时间,当晚大雨倾盆,河水暴涨,无法渡船了。
两天后,忠于清政府的土司王应元把席子裹成筒状,染成黑色伪装成炮筒,沿河边摆放几百个,其中几个真炮轰了几下响。石达开认为王应元火力强大,不敢冒险渡河,而后退之路又被邛部土司岭丞恩用巨石、大木堵住。
清军骆秉章的部队来到河对岸开始布防,将太平军层层包围,石达开迫于无奈,只得选择冒死突围。
由于地势凶险,清军和土司兵人多势众,石达开部队越战越少,最终剩下的数千人,被围困在老鸦漩。
石达开弹尽粮绝,先让其妻妾及子女数人投江自尽,然后“舍命以全三军”,写信给骆秉章,与手下将领曾仕和、黄再忠、韦普成以及5岁幼子石定忠赴凉桥清军大营“谈判”。
清军背信弃义,夜间以火箭为号,将缴械的3000多太平军围杀得一个没留,鲜血染红大渡河水。
石达开也被捕入狱,眉宇英气不减,朗声道:“吾来乞死,兼为士卒请命。”他绝口不言降字,从他携带儿子而来可看出,他对清军还是抱有幻想,以为自己和部下有活命的可能。
石达开绑至成都上莲花街刑场,大义凛然,毫无畏缩之态,以凌迟极刑处死,至死都默默无声…
[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掉相关部分]
-----
网友解答:
-----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石达开如果度过大渡河会怎么样?
未必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实际上,中央红军渡过大渡河以后,也是不敢进入四川核心地带的成都平原。
因为这里是川军的大本营,人口密集,至少可以出动几十万大军。
当时中央红军兵力也有一万多人,却无法和二三十万川军对抗。
所以,中央红军是直接翻越夹金山,又走过潘松草地,经过甘肃去了陕北苏区。
要知道,红军的条件要好得多,一则他有强大的苏联作为后台。苏联正在用尽方法,通过外交手段压迫国民政府,还许诺通过新疆或者甘肃提供军火物资。二则陕北苏区刘志丹,为中央红军搞了一个很好的落脚点。
但石达开条件就差了太多。
他投降时候,只剩下3000老弱残兵,红军好歹还有1万多人,还有红四方面军8万大军接应。
这3000太平军就算能够度过大渡河,在清军围攻下进入川西北,基本也是死路一条,连藏族土司武装也未必对付得了。
同时,太平军就算进入川西北以后,也没有地方可去。
而当时西北发生回乱,清军大部队去围剿。
陕西甚至整个西北乱成一锅粥,根本就没法去。
况且,当时陕西也有太平军活动,但石达开已经自立,后来都不打太平军的旗号,去了双方也是对立,不能合作。
也是死路一条。
所以,石达开渡过大渡河,也是要完蛋的。
-----
网友解答:
-----
当石达开一头扎到大渡河边时,其兵败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过时的目标
石达开想过大渡河,是为了入川,在四川开辟新的根据地。
选定四川为进军方向,是五年前的事情了。
当时,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当时的四川,既是大清的财赋重地,也是空虚之地。
1860年时,云南的李蓝起义军,本不过千人,攻入四川后,迅速发展到10万人,并一度有进逼成都的架势。
当时的石达开,怎么都比李蓝起义军要强得多了。
然而,时间不等人,5年过后,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了。
在镇压李蓝起义期间,清政府已经加强了在四川的力量。
而且,石达开此前3次图取入川,傻子都看出他想要干什么了。
因此,清政府早已云集重兵,多方部署,以阻止石达开入川了。
此时的四川,已不是敌人的薄弱环节,而是重兵之地了。
执着地选择入川发展,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决策,这也注定了石达开失败的必然。
过气的军队
四川,已不是5年前的四川了;石达开的军队,也不是5年前的军队了。
5年前,在南安,石达开手下的“三江两湖人士”,多是太平军精锐,战斗力很强。
然而,5年蹉跎,无所作为,看不到前途的手下纷纷离开了石达开。
此时,石达开手下,表面上仍有号称10万的军队,但是,大多数是在广西、云南新收集的军队(主要是其他起义失败后的残部),他们的战斗力、军纪,都有很大的问题,更缺乏长途运动战的经验和能力。
在石达开运动于川滇一带时,已经出现了军纪混乱,掠夺百姓的事情。
一支军队,遭遇低谷不可怕,可是,在低谷中仍能保持革命气质,那就仍然是充满希望的星星之火,而如果丢掉了革命气质,那就只是已经过气的残兵败将了!
过分“从容”的进军
紫打地,前阻大渡河,左界松林河,右临老鸦漩,东南三峰耸立,隘口险仄。
此地,易进难退,在兵家中是典型的“绝地”。
在“绝地”,一旦受困,就插翅难飞了。
没事不要去“绝地”,去了就要赶紧过!
翼王何等英雄,自然深知这一点。
在此前的作战中,翼王声东击西,不费一兵一卒,直渡金沙江,直扑大渡河,其指挥可谓精彩绝伦。
因此,太平军初抵大渡河时,对岸尚无清军,而侧翼的松林河也不过200余土司兵。
当日,一部分侦察部队已经渡河了,就等大军过来了。
如果抓紧时间,继续进军,石达开仍有机会按照其设想,进取泸定,进入盆地。
然而···石达开却停了下来,并把已经渡河的侦察部队召了回来。
这一停,就是三日。
有说法是:石达开喜得一子,十分高兴,“传令犒赏,休养三日”。
个人以为,翼王用兵一生,应当不至于如此昏庸。
所谓“休养三日”,应当是出于休整军队,编织竹筏的目的,以求一举渡河,加之河水暴涨,翼王认为“山水暴发,一二日可平也”,等待渡河条件的变化。
然而,不论出于何种原因,在绝地一停就是三日,错失机会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身处“绝地”,就应该争分夺秒,想尽一切办法尽快过河!
不论是连夜强渡大渡河,还是夺取松林河,分兵泸定渡河,都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显然,翼王虽智勇足备,但他对渡大渡河的危险认识不足,“过分从容”,以至坐失唯一的机遇。
三日后,水平,对岸的清军也到了,松林河的敌人兵力也加强了。
翼王,已插翅难飞!
过期的政策
大渡河附近,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如果能获得当地群众的支持,翼王或许还能支持,又或许真能全身而退(过河是不可能了)。
对于获得少数民族同胞的支持,太平军是有经验的。
太平军本起自多民族聚居的广西,许多领袖自己就是少数民族,他们对于动员少数民族同胞是有经验的。
翼王的办法是:与土司联络。保证过境“秋毫不犯”,许诺赠良马二匹,白金千两,并承诺“他年天国一统之后,定有加封”,否则“鸡犬不留”。
一句话:交个朋友,不交朋友就灭了你!
太平军强盛之时,这是一个不错的政策,然而,现在,这显然是“过期”的政策了。
交朋友?
这显然是一个“过期”的政策。
太平军将士,军纪已经混乱,在川滇边界,就有过不少劫掠行为。
直到今天,当地仍有不少同胞控诉翼王劫掠对他们的破坏。
这样的军队,如何能得到少数民族同胞的支持呢?
许诺将来“定有加封”?
如果土司了解形势的话,应当知道:安庆已失,太平军没多少日子了,哪里还有什么“天国一统”的日子?
如果土司不了解形势,他应当知道:眼前这支军纪混乱、身处绝境的残兵,能有前途吗?
土司当然不会鸟石达开。
土司不鸟石达开,普通夷人群众更是敌视石达开。
陷入不利后,石达开曾抓当地夷人做向导。
然而,夷人群众宁死不当向导,石达开遂将200余名向导斩杀祭旗。
如此,翼王更是飞不出去了。
过早放弃
事已至此,翼王军团已陷入绝境。
然而,翼王毕竟仍拥有较强的兵力,拼死突围,纵然主力难逃,少许人马死战得脱还是可能的。
自古创业英雄,必有百折不挠的气质。
翼王想入川,与刘备比。
需知,当年在长坂坡,刘玄德也被打了个精光,只带了10余骑走脱。
翼王造反,与李自成比。
需知,当年在潼关南原,李自成也被打个了精光,只带了18骑逃到商洛山中。
翼王如果依然有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未必必然命丧于此。
然而,翼王及其属下却早早放弃了。
翼王的军师曹卧虎,投河自尽了。
翼王本人,则低估了斗争的残酷,对敌人抱有幻想。
因此,翼王早早放弃,试图“舍我一人,以全三军将士性命”,主动放下武器,自投清营。
结果,翼王本人不得保全,将士们也被清军屠戮了。
石达开确实是富有谋略,智勇双全的名将。
然而,败亡于大渡河,可谓必然。
70年后,我军要过大渡河,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分析了斗争形势,尤其洞悉了敌人内部矛盾后,做出的实事求是的决策。
而翼王要过大渡河,不但对当地土司立场不确定,对敌人也心存侥幸,在不利情况下,固执地要向强大敌人的统治地带发展。
由此来说,即便侥幸过了大渡河,翼王的失败也是必然的了。
何况···翼王完全不具备渡过大渡河的条件。
就军队而言,这支以新募士兵为主的军队,不但战斗力有限,军纪也混乱,不具备完成这种九死一生,“进出绝地”的能力。
就用兵而言,翼王对形势的危机认识不足,没有一往无前,克服一切困难前进的勇气,在稍有不利气象时莫名其妙地顿兵三日,坐失时机。
就政策而言,翼王不能真正争取当地夷人的支持,只是以财富诱惑、兵威威胁。结果,与当地夷人成为仇人,陷入两眼一抹黑的困境。
就斗争意志而言,翼王已失去了斗争到底的决心,早早放弃抵抗!
这样的翼王,这样的军队,显然不具备进出绝地,渡过大渡河发展的能力,其失败,也就是必然了。
-----
网友解答:
-----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前期的战神,他从金田起义开始就一直是太平天国的先锋,一路上所向披靡,无往不胜,帮助太平天国成功地从广西一路打到了南京。
当然,他最辉煌的时刻莫过于西征了,当时面对来势汹汹的湘军,他沉着冷静,在湖口三次大败曾国藩,一度逼得曾国藩要跳水自杀。可以说前期的石达开是百战百胜,也成为了太平天国将士心中的坐标和明灯。
而到了后期,石达开就跟变了个人似的,没有过什么出色的战绩,而且作战中屡次被击败,一路从南京一直出走到了四川,最终在大渡河全军覆没。
为什么石达开当时过不了大渡河呢?
前后期石达开带领的士兵素质相差太大
前期的天平天国来说,具体是在天京事变之前,太平军是非常有信念的军队,他们坚信洪秀全能够带领太平天国取得最终的胜利。
洪秀全用宗教的方式组织了太平天国军队,这在前期来说非常有利于军队战斗力的凝结,但是问题也在于,一旦这种信念缺失,那么战斗力就会迅速下降,因为人们不再相信。
有着天父附体的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的一面旗帜,把杨秀清杀了,对于太平天国将士们来说,就等于是向他们说明,天父天兄的事情是假的,天父作为神,竟然也能被杀。
就这种信念来说,能够让人信到什么程度呢?当时李开芳北伐弹尽粮绝,剩下为数不多的士兵困守孤城的时候,就曾经身边出现了一位装神弄鬼的士兵(之前是唱戏的)他谎称神灵附体,不日他们会解围,李开芳竟然真的相信了,给那位士兵配了很好的待遇还配了两个女人。后来那个装神弄鬼的士兵露馅了,他竟然说到天父会派黄汉生、关云长这样的神将下来助战。对于太平天国来说,黄汉生、关云长都是属于邪将的性质,天父是不会派他们下来的,因此被李开芳看出,被点了天灯。
或许说,两万北伐军将士能够从扬州一直差不多打到北京,很大程度上也是这种信念支撑的,所以有信念的军队是非常强悍的。
我们也可以对比太平天国前期,也就是天京事变之前和之后的战斗力情况,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发现,前期来说经常能够以少胜多,但到了后期很多时候人数占优也经常被击败,信念的缺失就是最重要的原因。
前期的石达开百战百胜,也是因为那会他掌控的军队有信念,尤其是在西征的额时候,再加上还有罗大纲、胡以晃、赖汉英、林启容、伟俊等一大批悍将,即便再前期与湘军交手中遭遇了挫折,也能够迅速调整好部署,击败曾国藩。
当然,西征的胜利和石达开高超的军事能力也密不可分。
而到了石达开出走天京之后,一路上由于没有确定的战略目标,一下子打福建,一下子打江西,每次都是遇到了一些挫折之后就放弃了原先的计划。再加上跟随他的将领和士兵也大不如前,石达开在具体指挥效率上也打了折扣,导致他后期在军事上乏善可陈。
虽然一路上他的军队曾经达到过20万人,但是这20万人多为新兵,而且信念不足,很多部队的战斗力非常地弱,再加上他们经常千里转战,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许多部队也逐渐离去,石达开的部队也就越来越少了。
到了大渡河的时候,军队也就只剩下了大约3万人,其中能打的精锐部队已经很少了,其他的很多都是战斗力不强的部队。
到了大渡河的时候,他的部队战斗力强的精锐部队少,是他没能过去的重要原因。
大渡河自古就难走
这是我在谷歌地球上截的图,石达开最终兵败紫打地,就在第二章图中间标记的地方,安顺场。而这个地方属于石棉县。我们可以看到,一路上两边都是大山,只有沿江的道路可以走,很多地方其实都是狭窄的小道。
所以这一路上确实是容易中埋伏的,如果我是清军,我也可以选定一个石达开必经的路线,在上面设伏,不用多少兵力,石达开是过不去的。
错过时机,运气不佳
实际上石达开到了紫打地一带是有机会过去的。1863年5月,他先派了一万人渡过了大渡河,但是这个时候他最爱的小妾给他生了个儿子,石达开非常高兴就逗留了几日。为了防止清军设伏,他又把渡河的部队给撤了回来。
这只能说是石达开自己的失误了。
等到他再次要渡河的时候,河水暴涨,他们就过不去了。
此时清军也赶到了紫打地地区,面对对岸设防的清军,石达开几次试探性强渡都归于失败。
公元1863年5月21日,他派出了精锐部队5000人大规模抢渡,却遇到了突然而来的洪水,导致5000人大部分都没有生还。
石达开运气不好。
一直到6月,石达开多次组织抢渡,都被对岸的清军给打回。最后没办法,他联系了当地的土司,请求放一条路,土司要了他的金银却并未放路。
最终,他的兵力基本在紫打地消耗殆尽,为了保全全军而自身去了清营。
就此,石达开结束了自己的军事生涯,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网友解答:
-----
当年中央红军长征,走到大渡河时,蒋介石叫嚣着让中国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但是中国红军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最终飞夺泸定桥,渡过 了大渡河 。而为什么80年前的石达开就过不了大渡河呢?
一切要从天京事变说起。1856年,因为东王杨秀清与天王洪秀全之间的权利之争,在天京(南京)太平天国内部爆发了及其残酷的天京事变。最终东王杨秀清被杀,上万东王部属惨遭株连。石达开在前线听到天京可能发生内讧的消息,急忙赶回阻止,并痛斥韦昌辉乱杀无辜,但为时已晚。北王韦昌辉还将石达开看做是东王余党,意图加害石达开,石达开逃出天京,但是京中家人与部属全部遇难。
面对国仇家恨石达开在安徽举兵靖难,上书天王,请杀北王以平民愤,天王见全体军民都支持石达开,遂下诏诛韦。天王洪秀全见石达开深得人心,心生疑忌,对石达开百般牵制,甚至意图加害,为了避免再次爆发内讧,石达开不得已于1857年5月避祸离京,前往安庆。
在石达开出走后短短的时期,很多太平军将士们纷纷离开洪秀全,投奔到他的麾下,很快聚集起了几十万人,成为太平天国最重要的一支军事力量。
此后6年中,石达开转战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湖北、贵州、广西、云南、四川11个省,除了宝庆、桂林两府外,一路都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1861年9月,石达开自桂南北上,于1862年初经湖北入川,自此,为北渡长江,夺取成都,准备建立四川根据地。
之后连续在四川征战多时,但是清军的主力一直在石达开附近徘徊,石达开先后四进四川,终于1863年4月兵不血刃渡过金沙江,突破长江防线。
但是好运不糊一直眷顾,石达开走到了尽头。当年石达开想北上陕西,那么就必须度过天险大渡河,所以在当年5月石达开到达了大渡河边,当时的河对岸没有清军驻守,河流也可以渡船,但是就在渡河当天石达开的一位妾侍为他生下了一子。石达开认为这是天降福子啊,但是这个小妾生完孩子很是虚弱,此时继续渡河很可能就要死了。因此,其认为这是大吉之兆,下令暂停渡河,为儿子庆生3天。原先度过去的1万多人,石达开怕他们受到清军的埋伏,于是让他们又渡了回来。
石达开不知道这名孩子从出生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相反就是因为他耽误的三天,给自己招来了灭顶之灾。
因为此时正值暴雨时节,当石达开准渡河的时前一天晚上,大雨倾盆,第二天早上,河水暴涨,难以行船,这时河对面已经有清政府的土司佯装前来阻止石达开渡河,让石达开不敢贸然前进。
两天之后清军骆秉章的部队已经来到河对岸开始布防,将太平军层层包围,石达开无奈,只得选择冒死突围,最终石达开的大军全军覆没,石达开本人被俘,最后被清朝杀害。
石达开的灭亡是否是由这个孩子引起无法考证,但是石达开的灭亡并非从这一刻开始,大渡河只是石达开的最后归宿,而以石达开的现状,他也很难长久。
因为自石达开出走后,先是想建立江浙根据地,接着又准备建立两湖根据地,再接着又准备打到四川去,建立巴蜀根据地。但是他都是打一处,丢一处,打一城,丢一城。而且,受到挫折就转移地点,这样就变成了流寇作战,没有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
面对清军的围追堵截,他的生存空间只会越来越小,最终会被清军拖累和蚕食而死。
然后石达开自最开始的20万军队,到最后军队规模越打越小,因为其所带的军队的素质越来越低,越来越不能打仗,不是一支钢铁般的军队;并且石达开没有后方基地,物资供应等都是问题,这些最后也会导致石达开灭亡。
石达开战略不定,根据地不稳定,实行的政策有封建加上军队是一直素质不高的军队,所以灭亡是已经注定了。
70年后的中央红军就不同,他们是一直铁军,一支人民军队,在毛主席等人带领下,最终度过大渡河,建立了陕北根据地,开创新中国
。历史总是有轮回,解放战争期间,在第二野战军挺紧大西南的时候,兵败如山倒的宋希濂兵团也想渡过大渡河,最终也是以失败而告终,宋希濂最终被俘。事实说明只有共产党毛主席带领的队伍才能渡过大渡河。
-----
网友解答:
-----
太平天国的几个王里面,石达开是一个比较正面的形象,后来腐化没那么严重,私德上也是比较有人望。不过到底石达开跟广西几个烧炭党出身的王不同,他是一直在天国的西线,顶着湘军打的边军将领,从实践中成长,点的科技树是军事向的。天京事变之后,一方面他依然选择打着太平天国的旗号行事,一方面他又选择不与天王洪秀全通路,这是在政治上的鼠首两端,对于队伍建设,凝聚人心有非常负面的影响。
再一个,太平天国起事以来,一直是破坏性的力量,对于经济建设的手段,除了抢还是抢,没有二法,石达开作为一个一直在前线战斗的将领,后勤都是由杨秀清安排好的,用不着他自己操心,带军出走后,一切都要他自己来操心操办了,而当时的南方,长江中下游流域,正是双方多年轮番洗劫破坏过的地区,就是来一个帅才,也抢不够,养不活十几万的军队,石达开身边人越来越少,始终流亡在一条没有希望的路上,大渡河,安顺场,迎来了注定的覆灭。
他过了大渡河会怎么样,这问题是因为几十年后,另一支人困马乏的队伍,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从此一飞冲天,所以以为石达开过了大渡河,也会如此的错觉,石达开作为领袖,本身就不够优秀,手底下的团队,更是谈不上,后世那支军队,过了大渡河,还有刘帅喝血酒,彝海结盟小叶丹,借道出彝区。四渡赤水甩开追兵,爬雪山过草地历难志更坚,到吴起镇更发现在陕北还有自己的同志打下了跟据地。而石达开,连大渡河都没能力过去了,何谈其它?
-----
网友解答:
-----
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石达开这边,谈何渡河?
1863年3月了石达开率军从滇北进去四川,然后北上,5月13日,石达开准备强渡大渡河,想直取成都。只可惜,落入清军与地方武装部队的重重包围,他孤身去清军大营谈判,遭到扣押,所领太平军被屠戮殆尽。
事实上,有这么个结果是注定了的。
从天时来看:
他运气不好,刚开大渡河,就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水。再加上恶劣的天气,给渡河造成巨大困难,强行渡河,没有条件,会给部队造成巨大伤亡。
从地利来看:
河对岸有着大批的武装人员,强行渡河会被半渡而击,不符合兵法,没有任何地理优势,就算强行渡过,对面固守高点,可以以上击下,占据先机。
从人和来看:
当时被清军重重包围,三万多太平军已经陷入绝境,无粮草弹药,无支援力量,哪有士气而言。反观清军则不同,在地方武装的支援下,人员粮草军火有源源不断的支持,此消彼长,清军占尽优势。
从他个人来看,自从1857年逃离天京开始,没有目的,没有战略规划,没有明确宗旨,更没有像洪秀全一样,建立一块根据地发展。只靠流动作战打一处,丢一处,变成明末流寇式作战,注定成不了大气候。
甚至重大军事行动中,石达开因为小妾生子搞庆祝,还推迟了渡河军事行动。被围困之后,又凸显个人英雄主义,自己一个人去清军谈判,还天真的说:
吾来乞死,兼为士卒请命。
想的好,可事实上把七千多太平军全给卖了。他的死,一点都不亏。
石达开是太平军少有的军事奇才,但是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帅才,充其量只是一个出色的将才。他不懂真正的军事,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以政治为依靠,脱离了政治的军事,是迟早要失败的。
-----
网友解答:
-----
历史控专心为您答疑解惑:
1、石达开虽然是军事奇才,却也犯了致命的错误。当日渡河的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石达开却因为王妃给他生了个儿子而下令全军庆一日。而就是这一天夜里,大渡河水暴涨,已经无法平安渡过。加上太平军搜集到的船只不足,一次能渡过去的人很少。前几次度过去的精锐寡不敌众,都战死在对岸沙滩上。致命的一天是目前公认的石达开最大败因。
2、双方面对的对手不同。石达开面对的对手是安顺当地彪悍的土司兵,熟知当地一切便利条件。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石达开的精兵也难逃此理。而红军面对的不过是川军中的二三流部队和民团。一战击溃并不奇怪。
3、翼王在渡河前还中了对方的诈降缓兵之计。被敌人进一步拖延了时间。对方土司好像是姓杨,狡猾多智。他向翼王献上降书,诈称归顺。并愿意整顿兵马迎接太平军过江。但需要几天时间准备。很不幸石达开中计了。
4.还有更重要的是两支军队的性质和战略目标是不同的。 泸定桥1706年就建成了,也就是说如果石达开当时真是决心要过河的话,也可以像红军那样抢夺泸定桥过河,至少有一搏之力,不至于被困等死。
所以根本原因在于石达开当时已经心灰意冷,没有了继续前进的目标和动力。石达开出走,原本的目标是打算回广西重整旗鼓,但广西早就失去了当年拜上帝教兴起的条件,面对清政府的围剿和地方地主势力的攻击,再加上石达开自己一直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导致内部不稳定,所以他的军队一直处于不断崩溃的过程中。归根到底,石达开是个执行者,在领导能力和领袖魅力上比不过洪秀全,也没有洪的那种理想和野心。在广西失败后,石达开已经彻底失去了进取的意志,此后的行动完全是没有目标的逃跑本能,最终到了大渡河天险难度,他彻底没有了克服艰险的决心,完全就是等死。具体来说,在石达开看来,就算抢夺了泸定桥过了大渡河又能如何呢?大渡河水暴涨未尝不是上天给他的一个暗示。 相比之下,红军虽然也是战略转移,但和逃跑完全不同。红军始终是有明确的战略目标的,最初是湘西,遵义会议后是北上抗日。正是因为有明确的目标,红军才能不断攻坚克难,拼搏进取,没有重蹈石达开的覆辙。
-----
网友解答:
-----
石达开为什么过不了大度河,有以下几个原因;一,
尽管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中流坻柱,但洪秀全不仅无能,生性多疑,而且有加害之意,石达开亲身经历了天国内部相互残杀的可怕场面,是被洪逼走的,尽管带走了所谓十万人马,那只是一个没有什么意义的数字而已,那些能打的战将像陈玉成,李秀成等人都没有跟随,也不可能跟随。一群没事战斗力的人纵有二十万,有什么用?因此离开天京已大不如前,常吃败仗,而且人越打越少,到大度河边时只剩几千人了,不仅粮草尽绝,而且天逢瀑雨,河水猛涨,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再看红军长征度过湘江只剩三万多人,但那都是精英,不仅打仗一顶十,而且富有战斗智慧。
二,没有明确方向和目标,胡乱地往前走,容易踏足险地。再看红军长征有明确方向,北上抗日,一但到陕北万一不能立足,还可进内蒙,去苏联,万无一失。
三,打仗想取胜首先得知己知彼,石达开一路走来,对敌情了解得十分有限,经常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以至于兵临大度河时陷入敌人的包围,而红军长征敌人的一切行动尽在掌握,红四方面军破译了国民党电台密码,时时向中央报告敌人的行动,为红军的前进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四,石达开刚到大度河时,尚有有度河之机,因为石的小妾生孩子,没有及时度河,而陷入重围。而红军兵临大度河,早已命先锋勇士强度河水,站领对岸,等敌人主力到时,红军早已远去。最后石达开居然在身临险境时和敌人谈判,而且还敢相信敌人的慌言,放下武器,才被骗而惨死。
-----
网友解答:
-----
本来能度河的,结果石达开为给自己的儿子庆生,全军大宴3⃣️天,结果大渡河发大水,太平军被合围……
------------------
推荐阅读:
归化之路已基本告败,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国足未来重返亚洲一流?
最近华为,任正非,陈春花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三者之间是什么情况?
“人老了不能自理,子女越孝顺,老人活得越久就越遭罪”你怎么看?
为何飞度的1.5L发动机被神化,而参数相当的标致1.2T发动机则没有什么影响力?
苏德战争如果德国集中兵力打莫斯科和高加索,不打列宁格勒基辅和斯大林格勒,能赢吗?
为什么袁姗姗笑起来不好看,而面无表情的angelbaby却那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