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袁守城和玉帝到底是什么关系?
《西游记》中袁守城和玉帝到底是什么关系?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我谨从《西游记》原著描写的情节来谈一谈。
袁守诚(提问中的“城”应为“诚”)出现在《西游记》原著中的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其生得“相貌稀奇,仪容秀丽,”能知前后,善断阴阳,是当朝钦天监台正袁天罡的叔父。
从表面上看,袁守诚的正式身份是唐代著名的术士,他在长安城里摆了个卦摊,给人占卜算命。
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他的侄子是钦天监袁天罡。袁天罡可是著名的星象学家、相士、道士、风水大师、预言家——用今天的话说,这是一位各种开挂的学霸级大师。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自身的努力是一方面;天赐的机遇是另一方面。就像今天所有的成功者,晋级之路不可能一直都是光明磊落。更多不为人知的时候,他们需要和相关利益方合作。
灵山集团有发动取经工程的打算,受天庭管理的龙族滥生为患——这些都是公开的秘密。
袁大师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还洞悉人闻。仙、佛、道、人四方面微妙的关系,他可是参悟的透透的。
有些事情,大咖是不能亲自出面动手的,因为杀鸡不能用牛刀,因为大咖一动惊天地泣鬼神。怎么办呢?就得由大咖的亲信或者心腹出面,替大咖完成心愿。
袁守诚是袁天罡的叔父,袁天罡是钦天监又是开挂的学霸级大师。所以,袁叔父可以视为袁大师的“亲信”;而袁大师亦可以视为天庭的“心腹”。
取经工程的开始需要一个由头,而这个由头就是得让信道的唐王李世民知道灵山的厉害。灵山需要天庭配合,送唐王李世民一份奇特的大礼,附带一次奇幻之旅。这一点“小事”是不可能让天庭的上仙们动手的,所以,给泾河龙王下套,诱骗他上勾,梦中斩龙头,都是由自带“通天本领”的凡人完成。
其中,袁氏叔侄和魏征起了关键作用。
他们既是人间天子的肱骨之臣,又是天庭帝王的得力干将,他们考虑事情的第一要务,不是对哪个王朝的忠诚,而是对利益的权衡。
这样的人,古今都有。
(电视剧里袁守诚的形象)
(因利益使然,被做局斩杀的泾河龙王)
-----
网友解答:
-----
吴承恩神魔小说《西游记》中,袁守城这个卖卦的直接算死了代表天庭玉帝守护一方水土的泾河龙王,真可谓是个妖人,估计连借东风的诸葛亮见了都会自叹不如,姜子牙也得甘拜下风。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袁守城这么牛气,能够窥测天机,连玉帝的心思都能揣摩出来,那他应该和玉帝有着一定的亲密关系吧?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有,还真有。这个神奇的“妖人”袁天罡不但跟玉帝有一定关系,而且是亲密得不得了——不过,其实,他们是相生相克的怎么个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势同水火,一句话,是敌,而不是友。长公子你这么说是个什么意思?老子道德经就说了,什么是”道“呢?天道到底要怎么摆弄?”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嗯,没错,太上老君这话很有意思,敌友永远是共生的,阴阳永远是相互依存的,在神话传说《西游记》中,太上老君被设定为道祖,他就是天道的化身,玉帝则是道的实际执行者,所谓天机不可泄露,袁守城作为一个肉胎凡身的卜算之人,他竟然能够窥探天机,这可不就站到玉帝的对立面了嘛!
袁守城为什么敢这么做呢?他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还是有孙猴子钢筋铁骨的身板呢?背后一定有高人指点,他才能够这样有恃无恐,以区区血肉之躯对抗天庭。袁守城和玉帝发生的这一段”交叉管理“的争斗关系,实际正是个局中局,围棋黑白棋子互博,那么,究竟谁抢了先机、占了天元,又是谁后手发威,从四角围攻呢?亲,这袁守城和玉帝关系确实非同小可啊!好,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底。
第一、袁守城的“妖术”有多恐怖。
袁守城,一个长安街摆摊占卜卖钱谋生的凡夫俗子,看起来平平无奇,两个肩膀端着一个脑袋,跟一般人也没什么两样。东土大唐,盛世长安,唐王李世民贞观之治下,文盛武强,科举制度这样的高考模式又网罗了各种社会精英,可是,全部加起来还真不一定比得上这个游走江湖的袁守城,他可以预知未来,这就不得了了,逆天。我们先来看下他的一番骚操作:
(一)金鱼和美酒的故事:
一个张姓的小子,打渔为生,他只需要每天给袁守城一条金色的鲤鱼,就可以在泾河里随便打捞,网一撒,保准百分百的渔获,收获满满,小日子过得那是一个滋润。什么时间捞,去哪里捞,能捞几条,几斤几两,卖几个钱,这全在袁守城的掌控之中。
(二)一卦算死泾河龙王:
这个就更逆天了,不得了。
泾河龙王爱惜水族子孙,不服气,跟袁守城叫板上了。
结果是,降雨的时间和点数,完全被袁守城给说中了。就是泾河龙王这个主管降雨的主,他都没有这个本事,得,结果,泾河龙王不但丢了面子,吃饭的碗都给别人端了,而且还因此获罪天庭,被人曹官魏征给梦斩了——直接给算死了。
降雨这样的事情,最高指令必须来自于天庭大领导玉帝之手,恩泽万民的功名必须要记在玉帝头上,而这个袁守城竟然能够未卜先知,直接窥视到玉帝的内心,这,简直了,太逆天了。
亲,你且来看,姜子牙除了武力值可能比袁守城高外,这预测的能力可是真远远不如袁守城的,简直甩姜子牙几十条街。
那么,这个袁守城为什么这么犀利呢?他的本事来自哪里?又意欲何为呢?我们接着来看。
第二、袁守城神秘的师门出身和他主观的“钓鱼”意图——一盘大棋。
袁守城算死泾河龙王,才引出来唐王李世民寻找有缘人金蝉子去西天如来佛祖天竺国灵山大雷音寺求经的故事,这个事件本质算是个引子,由头。没错,放在《西游记》西天求经的整个大布局中,确实是西天如来和观音乃至玉帝操控的,但是呢,这可真不是袁守城的本意,尽管他最终被做了取经铺路的垫脚石。
为什么你长公子要这么说呢?亲,不信,你且来看,这个诡异的袁守城的师承来历,他的师父是谁。
袁守城是干什么的呀?摆摊算命的。那《西游记》里谁最在行啊?没错,就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神秘莫测的大仙菩提祖师,孙悟空的启蒙恩师。每次都是樵夫领进门,哈哈!
种种迹象表明,精通儒释道三门,特别是能够精湛贯通天道和佛法的这个高人菩提祖师,他的前身就是《封神演义》中的截教通天教主,有教无类,神通广大,可以重立地水火风、有能力再造乾坤的先天圣人。在吴承恩《西游记》中,能够和菩提祖师并肩媲美的,实在是屈指可数,不过就是三清和地仙之祖镇元子这么几个顶格的大佬,你像燃灯古佛、如来佛祖、玉帝等这样的牛人,还真不够格。
(一)袁守城的广大神通与菩提祖师的雕虫小技。
袁守城这样的预测极准的神人大仙,他肯定有一个好老师的,所谓名师出高徒嘛!嗯,他其实就是从菩提祖师那里学的道术。
袁守城测算能力世所罕见,一算捞条鱼,再算就要人命,要的还是泾河龙王这样的玉帝手下部门经理的命,姜尚再世,诸葛重生,也断然做不到啊!确实神通广大,牛气冲天。可是呢,在老师菩提祖师眼里,那可真就是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了。
祖师道:“‘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哪一门哩?”悟空道:“凭尊师意思。弟子倾心听从。”祖师道:“我教你个‘术’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术门之道怎么说?”祖师道:“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不能!不能!”悟空道:“不学!不学!”——《西游记》
美猴王拜师学艺,菩提祖师就叫他选择科目,小猴子,你是要学文呢,还是要学理,或是工科、法科什么的?菩提祖师给孙猴子介绍的学业科目中,就有这么一门“术”,这就是袁守城所学的预测未来之术。
美猴王没看上,没看上就对了,老师菩提原本就没想要你孙猴子学,菩提祖师当然能够预测到孙猴子潜在的巨大无比的能量,地煞七十二般变化才是你的菜,将来有大用——你猴子有用,师父我更有用,还得靠你大闹天宫呢不是?
袁守城毕竟是个凡人,肉胎凡身,指点下占卜的雕虫小技得了,这点倒是跟姜子牙命运有点类似,得福浅薄,修不成仙,拿个肆业证也算不错了,至少能混口饭吃,养活了自己。
(二)袁守城的神算与菩提祖师的局中局。
袁守城从菩提祖师那里学艺归来,算命就算命吧,他还跟泾河里的金鱼过意不去了,叫板几条小鱼小虾,有意思吗?有,很有意思,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袁守城的意图当然不是两条小鱼、几两碎银子。
原来,这都是老师菩提祖师一手操弄的。
袁守城下山,跟孙猴子一样,也被菩提祖师送了两句话,小子哎!你个捣蛋鬼,学艺不精,花花肠子一大把,卷铺盖回家吧。回头可不许说出老师我的名号,老师我丢不起这人。你要觉得愧疚,或是对老师我有定点恩情,那就替我办件事吧,很简单,举手之劳,把泾河龙王给我钓上来。
老师这话已经够多了,无需多说。袁守城一脸懵懂,似懂非懂,还真就去照做了,直接算死了泾河龙王。
菩提祖师的本意是什么呢?聪明如你,恭喜你答对了,跟美猴王孙悟空一样,菩提祖师作为通天教主的化身,他老人家还念记着封神大战的耻辱呢!整个截教灰飞烟灭,说没就没了,这搁谁谁不生气啊?
意难平,不服输。通天教主这暴脾气,是可忍孰不可忍,接着干几票。既然鸿钧老师不允许我通天重立地水风火,我老人家给他们搞点事情还是没问题的吧。
于是,菩提祖师点化了美猴王孙悟空,就是叫他大闹天宫,给天庭和玉帝难堪的。这袁守城的作用,就和孙猴子如出一辙了。菩提祖师真实意图,就是叫袁守城算死泾河龙王,给玉帝和如来点脸色看看。菩提心说,我老人家好无聊啊!找个乐子玩玩。
袁守城不辱使命,他还真就算死了泾河龙王。
不过,这是不是就完全符合了菩提祖师的心意呢?未必见得,强中自有强中手,好汉也难敌四拳。
第三、《西游记》顶级大佬们的博弈:局中局与套中套。
我们先摆出来几个关键大佬:太上老君、玉帝、燃灯、如来、观音和唐王李世民、金蝉子等。
《西游记》为什么被称作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因为好玩啊!神仙打架,围观者众,热闹啊!
(一)菩提祖师的局中局:
前面刚说过了,就是通过袁守城的手来钓鱼,钓的不仅仅是泾河龙王,这不算完,根本地,还是要钓玉帝和如来,给他们点颜色,搞搞事情,玩一玩,乐呵乐呵——我通天教主独孤求败,太寂寞了。
(二)天庭和玉帝的圈套:
1、唐王李世民的问题。
唐王李世民作为人间王者,他是“奉天承运”来做事情,也是天庭玉帝的高级打工仔,金领。
贞观之治,李世民治下的东土大唐,盛极一时。这时候的东土人士,个个都称赞唐王的威德,福泽四方,文治武功,都快把他背后的玉帝这个大老板给忘记了吧!唐王也许会有所怠慢。
这就如同如来说的那样,四大部洲,就南赡部洲如何如何不好——其实就是个敬不敬的问题,神仙也是要面子的好吗?亲,你细品品,唐僧师徒取经路,十万八千里,九九八十一难,所有的妖魔鬼怪可都是如来西牛贺洲地盘上的。
所以,玉帝需要给唐王提个醒:别忘了,你背后的真正的大老板是谁。降不降雨,怎么降,保大唐风调雨顺的人在这里,在天庭。给个下马威,恩威并施是做领导的一贯做法嘛!
2、泾河龙王的问题。
泾河龙王的妹妹,她嫁给了西海龙王,也就是小白龙三太子的母亲,奥润的夫人。
小白龙获罪天庭,就是烧了玉帝赐给西海龙王的一颗珠子。这是玉帝对下属的恩宠,一种意思表示。
小白龙因此差点上了剐龙台,最后被发配去鹰愁涧做了妖龙——至于后来他做唐僧的坐骑去取经,那可真不一定是玉帝的意思,不过是给观音菩萨背后的如来面子罢了。
泾河龙王有没有牵连到其中呢?由此可见,这泾河龙王恐怕也是不能完全摆脱关系的。
在联想到小白龙与万圣龙王以及万圣龙女、九头虫、魔牛王等等密集复杂的关系,细思极恐。
再者,我们看泾河龙王这次降雨的表现,竟然私自篡改了顶头上司玉帝的法旨,时间、点数,都改了,这就说明,泾河龙王确实胆子有点大,步子迈的有点宽,估计玉帝心里早就有所察觉,对他不满意。
所以,两条并一条,玉帝要拿泾河龙王开刀,既是惩戒,也是杀鸡儆猴,连唐王也被吓怂了。
这就是玉帝的真实意图。
(三)太上老君和西天如来的终极合谋:
唐僧西天取经,当然是天庭和西天协商一致的结果,相互妥协的产物。
出面的双方就是道祖太上老君和燃灯上古佛。
太上老君是什么人那?鸿钧老祖的首席大弟子,《西游记》中三清三圣的首座,绝对的神仙界第一号人物。作为通天教主菩提祖师的大师哥,当然也揣摩到了菩提祖师的意思——这袁守城不就是弟弟你拿来“钓鱼”的嘛!玩玩可以,逗逗焖子,但是,玩归玩,闹归闹,最后还得大师兄我来给各方面收拾残局啊!没办法,小师弟太闹腾,老师鸿钧逍遥去了,作为大师哥,太上老君可不就得最后兜底嘛!师兄怎么能跟小弟弟一般见识呢!道祖,牛!境界高。
太上老君协调了燃灯、如来,正好借袁守城算死泾河龙王这个事件,威逼唐王就范,寻找取经人。这如来当然愿意干了,对西天来说,那太合适不过了,就派遣观音菩萨去长安城走一遭,点化金蝉子去天竺国大雷音寺求取三藏真经。太上老君顺便给玉帝打个招呼,这玉帝也是明眼人,老领导都发话了,也就做个顺水人情了。
最顶级的大佬太上老君都亲自出面了,面子足够大,各方都必须要给面子,玉帝合适,如来更合适,好么,双方一拍即合,借用菩提祖师安插的袁守城之手,最终达成了唐王寻求高僧唐玄奘西天求经的目的。
作为通天教主化身的菩提祖师,他老人家真的没有预料到未来的格局吗?所谓的局中局,菩提祖师如此神通广大,当然也是心知肚明的。心魔,一切就是意念而起,万物为心造,知不可为而为之,“截取一线生机”,这正是他的本性使然啊!
至于袁守城这个肆业的徒弟,应该是主动隐匿了吧。封神大战中的姜子牙,那么卖力不是也没成个仙果嘛!
袁守城其实是玉帝打心眼里感觉不舒服的家伙,是根本的对立关系。要不是他背后有高人顶着,玉帝杀他的心都有,天机不可泄露,窥探大领导的心思,太招人嫌了。袁守城作为菩提祖师的59分的学生,能算死泾河龙王也算是尽力了。至于老师菩提祖师的宏愿能不能实现,那真不是他能掌控的事情。通天教主再次败北于大佬们的合围算计,真可谓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我们如果从结局来倒推的话,会很容易得出结论,毕竟有了泾河龙王的死,才有了向唐王索魂。有了向唐王索魂,才有了地府一日游,有了地府一日游,才有了还魂后的水陆法会,最终才有了西天取经。
所以,袁守诚必然跟取经计划有关,而玉皇大帝又是同意取经的最大BOSS,所以袁守诚应该跟玉帝有关。
而这一切事情的关键,还在于两个人的推波助澜,一个就是长安城的算命先生袁守诚,一个就是大唐丞相魏征。
袁守诚表面上看就是个算命先生,一介凡人,貌似跟其他的神仙妖怪不搭噶,其实不然。他可是大唐钦天监的另一高人袁天罡的叔叔,袁天罡就是编写旷世预言书《推背图》的那位高人。
这可是集星象学家、相士、道士、风水大师、预言家于一体的牛人,而袁守诚的实力并不在其侄子之下。
整部《西游记》中,能掐会算的,除了天庭的几个大佬,还有西天的几位神佛以外,只剩下两个人了,一个是神秘的乌巢禅师,另一个就是灵台方寸山的菩提祖师。
天庭的大佬也罢,西天的神佛也好,并未对占卜之术有过详细解说,也没听说过他们会收凡人当徒弟。唯一一个有望传授这个技能的只有菩提祖师,当年他给孙悟空传艺时曾提到道家三百六十旁门法术,其中“术”字门:
“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
由此可见,这个门类的预言之术比较符合袁守诚,再结合孙悟空的一切行为来看,西天取经早在很久很久之前就策划好了的,只等万事俱备,才能正式施行。
可是这一切的前提是泾河龙王必须得上当,如果他不肯上袁守诚的当呢?
可以这样说,这件事由不得他不上当,因为这一整套骗局实在是太天衣无缝了,如果不是知情人,换谁都难逃一死!
先看这件事的起因:
“却说长安城外泾河边,有两个贤人:一个是渔翁,名唤张稍;一个是樵子,名唤李定。”
在这个神佛满天飞的西游世界,作为渔翁不会不清楚每条河里都有生灵,可是他却不闷声发大财。偏偏跟这个樵夫在泾河边大喊大叫,一边卖弄,一边斗歌,生怕河里的夜叉听不到:
“你是不晓得,这长安城里,西门街上,有一个卖卦的先生,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鲤,他就与我袖传一课,依方位百下百着。”
其实,泾河很长,也很宽,一个渔夫就算是天天满船而归,也不至于真的把渔业资源捕捞光。
为什么巡河的夜叉听到樵夫这么一说,迫不及待地就要回报泾河龙王,喊着:
“祸事了,祸事了!”
而泾河龙王就真的那么小家子气,听到一个渔夫多补了点鱼,就要拿刀去跟人家拼命?
“龙王甚怒,急提了剑就要上长安城,诛灭这卖卦的。”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个袁守诚每次都要渔夫给他报酬,而所谓的报酬就是一条金色的鲤鱼。
别说在西游世界了,就算是当今世界,金色的鲤鱼也不是凡物啊,不信看看上面这张图。
而在西游记中,关于金色的鲤鱼并非出现过这一次,同样是发生在观音菩萨去长安之后。唐僧的父亲陈光蕊,曾经就救下一条金色的鲤鱼,后来他被刘洪害死后,也是这条金色的鲤鱼,而且是龙王救了他:
龙王闻言道:“原来如此,先生,你前者所放金色鲤鱼即我也,你是救我的恩人,你今有难,我岂有不救你之理?”
如果袁守诚要普通的鱼或者虾、蟹、贝都没事,偏偏他要的是金色鲤鱼,实际上就是龙子龙孙。虽说龙生九子,这玩意特别能生,但也架不住这么捞啊,这才是夜叉惊恐地向龙王汇报,龙王急不可待地要结果了袁守诚的原因所在。
因为袁守诚就是要泾河龙王断子绝孙,这么缺德的事情做出来,换谁也会怒了,那么后面他急于打赌获胜心态,也就非常好理解了。
那么后来为什么泾河龙王要接下袁守诚的赌注呢?
很简单,袁守诚算出明天会下雨并不稀奇,关键是他算出来下雨的点数是:
“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
听了这个点数后,泾河龙王一下子就放心了,回来后还嘲笑袁守诚:
“但是一个掉嘴口、讨春的先生。”
听完泾河龙王的解释,其他水族人员也是觉得这个袁守诚不靠谱:
“大王是八河都总管,司雨大龙神,有雨无雨,惟大王知之,他怎敢这等胡言?那卖卦的定是输了,定是输了!”
为什么泾河龙王会这么轻敌呢?
就是刚才我(杨角风)提到的点数问题,因为下雨的时辰这种东西并不稀奇,而点数就不一样了。
在乌鸡国,当初大旱三年,连井水都干涸了,结果那个狮子精变的道士到了,给求来了雨,这还是乌鸡国国王亲口说的:
“寡人只望三尺雨足矣,他说久旱不能润泽,又多下了二寸。”
同样在凤仙郡,因为触犯了玉帝尊严,也是被罚三年没下雨,同样是井水都快干涸了:
“一日雨下足了三尺零四十二点,众神衹渐渐收回。”
看了没有,大旱三年的情况下,下了三尺雨就沟满渠平了,而长安城在泾河龙王的庇佑下,一向风调雨顺。这次袁守诚直接算的是下“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比在乌鸡国和凤仙郡下的雨还多呢,而且是一个时辰内下完。
三尺三寸折合现在的计量单位就是1100多毫米,要知道整个长江流域全年的降水量都没有这么多,要在两个小时内下完,那长安城都不叫下雨了,那叫天降瀑布。
就这样,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恰恰就发生了,关键是这个愚蠢的下雨方案还是玉帝亲自下的圣旨,这不是套路泾河龙王,是啥?
平时玉帝那么忙,天下又这么大,各种河龙王、海龙王、井龙王的天天呼风唤雨的,他累不累,偏偏跟泾河龙王较上真了呢?
更重要的是,泾河龙王违抗圣旨了,他一纸诏书就招天庭去了,干嘛还得通过袁守诚传达行刑的命令,而且还指明让魏征行刑呢?
况且,袁守诚和魏征好歹都是大唐的人,哪能变着法的坑皇帝李世民啊,这不是不忠吗?
再加上本来是自己泄露天机,自己跟泾河龙王打赌,却把唐王拉下水,这不是不义吗,一个不忠不义的人,为什么事后却没受到任何处罚?
所以,这一切都是天庭跟西天合伙弄出来的骗局,就是套路泾河龙王的,目的不过是逼唐王派人西天取经罢了。
在观音菩萨去长安之前,可是专门去了天庭一趟,表面上是为了小白龙,其实这一趟就是跟玉帝打招呼的,给自己后面的取经策划行个方便:
“贫僧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路遇孽龙悬吊,特来启奏,饶他性命,赐与贫僧,教他与取经人做个脚力。”
由此可见,袁守诚是跟菩提祖师学的艺,跟孙悟空是同门师兄弟,也就是同属取经项目人员,只不过他是前期策划人员,孙悟空是直接执行者。
而玉帝呢,是取经项目的默许大BOSS,他也是支持取经的,碍于观音菩萨的面子,合伙搞了这么一场骗局,套路了泾河龙王。
当然,至于泾河龙王究竟有没有死,这是后话了,跟本文无关,以后有机会再详谈!
-----
网友解答:
-----
袁守诚是小说《西游记》中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凭空出现在长安城的闹市里,又在泾河龙王被杀后突然消失不见;他每日为泾河渔翁张稍占卜算卦,指点他捕鱼的位置、时辰,却只收一尾金鱼作为酬劳而不是钱财;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甚至可以测算出玉帝圣旨的内容,辨认出泾河龙王的真身。种种迹象表明,袁守诚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算命先生,他与天庭、与玉皇大帝乃至与如来佛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袁守诚突然出现而后又突然消失绝非一个偶然事件,这里面其实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
01 承揽大任
如来佛祖将孙悟空镇压在五行山下之后,萌生了东土传经的想法。于是,在一次讲经过程中如来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台下听讲的各位弟子,并提出将要为此组建一个专门的取经班子。作为如来的左膀右臂,观音菩萨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表现机会,便自告奋勇承接了这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如来见此非常高兴,叮嘱了观音几句,同时又送给她包括锦镧袈裟、九环锡杖在内的五件法宝用于组建取经团队。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观音菩萨随后便拿着这几件法宝,带着自己的徒弟惠岸行者踏上了前往长安的路途。
在途中,观音菩萨几乎没费什么周折就先后点化了沙僧、猪八戒、白龙马和孙悟空,并给他们取了法名。至此,取经团队中的几位徒弟人选基本确定。之后,观音菩萨便把精力放在取经缘由的设计和取经灵魂人物的寻找上。当时,在四大部洲中,无论是影响力还是经济实力,大唐国都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如果取经活动能够得到大唐国皇帝李世民的支持,无疑会大大提高传经的效率和质量。为此,观音菩萨在点化完几位徒弟之后,径直来到长安城,并暂时借住在城西大市街的土地祠中,准备伺机行动。
02 一只“替罪羊”
对于李世民这个关键人物,观音菩萨并没有采用直接说服的方式让他支持西天取经,而是采用迂回策略。观音菩萨的想法是,要让李世民主动求经,而不是自己送经上门,这样才能体现出经书的珍贵性。观音通过观察和暗中了解,找到李世民身上的一个弱点——得位不正并且杀戮太重,以至于他整日心神不宁、顾虑重重。于是,她便以此为突破口,把三藏真经包装成一部能
“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做无来无去”
的神书,正好可以帮助李世民驱除心中的顾虑。
为了增加说服力,需要让李世民亲眼看到自己的罪孽,那么让他去地府幽冥界游览一番,看看那些曾经被他杀掉的兄弟、臣子无疑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不过,让一个肉体凡胎的皇帝游览地府又能全身而退回到阳间,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了要与十殿冥王沟通协调之外,还要寻找一只
“替罪羊”
,将他杀掉之后,指使他前去地府告李世民的状,这样才能名正言顺、不漏痕迹的将李世民带到地府对质,进而借机游览地府。对于这只
“替罪羊”
的人选,观音菩萨思来想去,最后将目光放到了泾河龙王身上。
03 一个完美的计划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龙可以兴云吐雾、翻江倒海,他们地位高贵,威风凛凛。但是,在观音菩萨等高层次神仙们看来,龙仅仅是一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动物,他们甚至卑微到只是自己餐桌上一道菜的原材料而已。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观音菩萨决定在龙族中寻找目标。经过实地打探,观音菩萨了解到距离长安城最近的水域是泾河,河中目前住着一位泾河龙王。这位泾河龙王刚愎自用,天庭里又没什么背景,是下手的最佳人选。于是,一场围绕泾河龙王的杀戮计划就此展开。
于是,在长安城最热闹的大市街上,突然出现了一位相貌稀奇、仪容秀丽的老者,他号称以占卜算卦为业,实际上眼睛却一直盯着城外泾河中的那位龙王。在老百姓口中,他的名字叫袁守诚,不过在土地、城隍那里,她却是至高无上的观音尊者!化身袁守诚之后,观音菩萨每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帮助泾河渔翁张稍占卜,告诉他下网捕鱼的秘诀,目的是将泾河里的鱼虾一网打尽,从而引起泾河龙王的注意。由于自己常年对金色鲤鱼比较感兴趣,因此菩萨要求张稍每日拿一尾鲤鱼作为酬谢。
在一次泾河对诗过程中,张稍无意将自己捕鱼的秘密告诉了樵夫李定,结果却被河中一只巡水的夜叉听到。于是,顺理成章的,泾河龙王也知道了。果不其然,他怒不可遏,一心想要寻找所谓的算命先生报仇。于是就有了变身白衣秀士问卦、私自改变玉帝圣旨、向李世民求情、魏征梦斩泾河龙王、观音指点泾河龙王前往地府告状等情节。所有这一切,都在观音菩萨计划之中。随着唐太宗游览地府,顺利还阳并举办水陆大会,观音菩萨一手策划的大戏取得了关键性胜利,之后寻找取经人就变得容易多了。
因此,在长安城的大市街上,从来就没有什么袁守诚,他只是观音菩萨的一个化身。他出现的目的也不是为城中百姓占卜算命,而是为了斩杀泾河龙王并引导他到地府告状,为李世民游地府和举办水陆大会做铺垫。正因为如此,当泾河龙王被斩杀之后,袁守诚也跟着一道消失不见了,长安城大市街中那个占卜摊位同样也凭空消失了。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袁守诚就是观音,而玉帝正是他的上级领导。
关注传统文化,解读经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欢迎与我交流讨论,一起成长~
-----
网友解答:
-----
《西游记》一切的起点在唐朝,而故事的推动者不是主角唐僧,而是一个名叫袁守诚的道士。
袁守诚常以一尾金鲤为价执导渔夫打渔好去处,使得泾河的水族日稀,泾河龙王作为泾河老大,自然要来解决问题,所以化身凡人,与袁守诚打了个赌,只赌那明日的降雨时间和点数,欲将袁守诚赶出泾河流域。因为泾河一代降雨是泾河龙王的工作,所以他自然胜券在握。
出人意料的是龙王刚回龙宫就得了玉帝降雨的旨意,竟与袁守诚所料无二,王龙为了赌约,擅改降雨时间,犯下大错,而后才有魏征梦斩龙王,唐王魂游阴司,三藏获赠袈裟的故事。
如此看来,这泾河龙王和袁守诚简直就是整部剧里的开幕人,可是众所周知,唐僧的西游之旅早已是被安排下的,所以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一切都只是策划人的一场戏。
否则玉帝作为三界之主,其圣意岂是一般人能够窥探的?人间的皇帝尚且定了个枉论圣意的罪责,更何况是玉帝?所以袁守诚顶多是个枪手,其背后必有高人。
有人说袁守诚可能是玉帝扮的,我觉得不然,佛道分家是古来皆知的事,唐僧西游乃传播佛法,是佛家的事,而玉帝属道家,不至于屈尊去办这些事。而且西游记里,神仙们出手相助,往往是因为自家宠物惹了事,从未见过主动出手的,太监都不急皇帝为何要记?
我觉得袁守诚最有可能是观音扮的,观音在《西游记》里神通广大,又是西游的总执行人,她完全有本事自导自演这一出戏,所以我觉得袁守诚和玉帝应该没太大关系,反而和佛教的脱不开干系。
(壹条电影编辑部:锦锦)
-----
网友解答:
-----
袁守城和玉帝关系?
我想了好久才回答这个问题。这位是想说袁守城和玉帝有什么关系合谋害死了龙王。
小说就是作者编的故事,编得好合情合理天衣无缝,那就是文学家。编得一般被广大读者吐槽一顿,从此销声匿迹,编得太差连见读者面的机会都没有。
《西游记》除了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之外,故事的前因后果,人物是哪里来的最后到哪里去了都安排得非常到位 所以一直以来我们都觉得《西游记》是一本好的文学作品。
最早认识字的人不多,像这种书都是在茶馆书社有人讲说的。那就有怎样把听众一次次拉回来的手段,不识字的老百姓最爱听什么,当然是神鬼故事,即便是人间的事也往往加入一些神鬼狐妖之类的情节。
玉帝天神也不可能是姜子牙封的,哪有人封了神,神再管人间的事。没有这样的逻辑。假如说真的有玉皇大帝,那他应该是一个道德非常非常高尚的人,怎么可能和一个算卦的共同谋害龙王呢。
书中就是编一个这样的故事一方面吸引人,另一方面引出后面一系列故事。
-----
网友解答:
-----
袁守诚真实身份非常特殊,他是玉帝的贴身文书,相当于现在领导的贴身秘书。肩负重大秘密使命,
下凡到长安,客串了一回算卦的术士。
下面我为您详细破解这个重大的谜团。
《西游记》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中,袁守诚是当朝钦天监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叔,生得“相貌稀奇,仪容秀丽”。他准确的算出了长安城下雨的时辰、雨量的多少,和玉帝下达的旨意分毫不差。
这个就非常奇怪!
第一:施雨并不是一件大事,为何居然需要天庭的最高统治者玉皇大帝亲自颁发旨意?
第二:玉帝颁布的旨意属于天庭的核心机密,袁守诚为什么能够事先了解如此详细?
第三,泾河龙王犯的错误并不大,为何居然被玉帝判了死罪?
一、玉帝为何要亲自下达施雨的命令?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分析过:天庭对凡间施雨这项工作管理比较混乱,有许多神仙都能管这件事。
本来,天上的神仙职数不够,通过封神榜招募了一批神仙,补充了编制。后来,又经过其他各种途径,大量扩编。由于神仙多了,相互之间的职能就不是太清晰。光管理一个下雨,就有好多神仙都可以管。龙王可以管,风神雨婆、雷公电母等等也可以管,甚至于下界的一些妖怪,修了一些法术,也能够呼风唤雨。
由于下雨是件很大的权力,管理者一多,这就滋生了腐败。搞到最后,凡间的一些道士,如果平时对天庭的某些神仙供奉比较虔诚,也能够通过走后门的方式,学会一些法术,居然也能求到雨。
由于管理不善,有的时候大家都跑到一个地方去布雨,造成涝灾。而有的地方,谁也不去,就造成旱灾。
下雨这种事,一般都是下面的神仙具体负责,玉帝并不亲自过问。
奇怪的是这一回中,
玉帝亲自下令:让泾河龙王在长安下雨,并且对下雨的时辰、雨量多少,等等,规定得非常详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因为:长安是东土的都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地区,也属于玉帝的管辖范围。长安这个地方具有极端重要性,天庭是非常重视的。
因此,长安不同于别处。其他地方玉帝可以不管,但长安的事情,玉帝必须亲自抓。长安下不下雨?下多少雨?这个权力不能下放给别的神仙,必须由天庭的最高统治者玉帝亲自过问。
二、天庭的管理模式。
我在之前多篇文章中曾经分析过:李世民在天上是紫微大帝,让他下凡就是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同时
引进佛教,西为中用,帮助道教进行管理、教化民众。
引进佛教的理念,是为了引进一种教化民众的办法,并不会影响到道教的统治权。
关于这个问题在此不展开讲,大家可以关注我之前的文章和问答。
在天庭,采取的是一种政教分开的管理模式。
也就是说:宗教领袖是三清,负责制定宗教规则,但不参与具体事务的管理。而玉帝是最高行政首脑,负责天庭的管理工作,但却并不参与制定宗教的规则。
这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管理模式,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后来传到了下界。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仍然在借鉴这种管理模式。
但天庭并不管理下界所有的地盘。
比如古印度等处,就属于西天的管辖范围。
西天如来佛是采取了一种政教合一的管理模式。
玉帝由于既要管天庭,又要兼顾管理凡间,所以事物非常繁杂,日理万机。当然,他那个一日可能就是凡间的一年。
所以,
玉帝需要委派一个贴身的文书下凡,到长安城实地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实施有效的管理。
袁守诚就是肩负着这么一个重大的秘密使命,下凡到了长安城,通过给人算卦,了解凡间百态,从而给天庭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在
泾河龙王上门之前,其实,袁守诚已经根据长安的实际情况,起草了一个在长安施雨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得到了玉帝的批准。
顺便说一句,袁天罡的那点本事,其实就是袁守诚教的。
三、脑袋灌进了水的泾河龙王。
泾河龙王听说袁守诚能知前后、断阴阳,并且能算出水族的位置,帮助渔翁算定何时打到鱼,非常生气、恐惧,就去长安城找袁守诚的麻烦,让他算算下雨的时间、点数。
泾河龙王这个时候就没有多动脑筋想一想:袁守诚本领这么大,他会是一个普通的算命先生吗?他是什么来头?他在天庭有没有背景?有多大的背景?泾河龙王根本没有对此进行调查,情况完全不明,就傻乎乎地上门,提了一个非常愚蠢的问题,
也就是问:长安城什么时候下雨,下多大的雨?
结果袁守诚算得非常准确:
龙王入门来,与先生相见。礼毕,请龙上坐,童子献茶。先生问曰:“公来问何事?”龙王曰:“请卜天上阴晴事如何。”先生即袖传一课,断曰:“云迷山顶,雾罩林梢。若占雨泽,准在明朝。”龙王曰:“明日甚时下雨?雨有多少尺寸?”先生道:“明日辰时布云,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龙王笑曰:“此言不可作戏。如是明日有雨,依你断的时辰数目,我送课金五十两奉谢。若无雨,或不按时辰数目,我与你实说,定要打坏你的门面,扯碎你的招牌,即时赶出长安,不许在此惑众!”先生欣然而答:“这个一定任你。请了,请了,明朝雨后来会。”
袁守诚不仅算出了下雨的时辰,居然准确的算出“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
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了!
显然,这个下雨的实施方案就是他起草的,他当然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因为玉帝的这个旨意,在没有下达之前,是天庭的高度机密,只有可能有两个神仙知道。一个就是玉帝本人,一个就是旨意的起草者。
对于如此一个明确的信号,泾河龙王居然还不不识时务。他只要稍微用大脑思考一下,也会知道:这个所谓的算命先生绝不简单,绝对是天庭大佬级的人物。可是,泾河龙王偏偏不喜欢用脑。
这主要是他自我感觉太良好:
众水族笑曰:“大王是八河都总管,司雨大龙神,有雨无雨,惟大王知之,他怎敢这等胡言?那卖卦的定是输了,定是输了!”
他没有想到的是:下不下雨,他只不过是一个执行者,而非决策者。
正在他得意洋洋,自我陶醉的时候,只听得半空中叫:
“泾河龙王接旨。”众抬头上看,是一个金衣力士,手擎玉帝敕旨,径投水府而来。慌得龙王整衣端肃,焚香接了旨。金衣力士回空而去。龙王谢恩,拆封看时,上写着:“敕命八河总,驱雷掣电行;明朝施雨泽,普济长安城。”旨意上时辰数目,与那先生判断者毫发不差,唬得那龙王魂飞魄散。
这个时候 ,事情已经非常非常明显了!袁守诚只有可能是玉帝的贴身文书,帮助起草下雨旨意的神仙。
显然,玉帝本人不可能下凡化妆成一个算命先生。因此,袁守诚只能是玉帝的贴身文书。
泾河龙王这个时候如果稍微肯动一动脑子,也还不晚,他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如果他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发生后面的蠢事。
但泾河龙王为了挽回面子,居然采纳了一个馊得不能再馊的主意,居然听了一条鱼的意见:
鲥军师奏曰:“大王放心。要赢他有何难处?臣有小计,管教灭那厮的口嘴。”龙王问计,军师道:“行雨差了时辰,少些点数,就是那厮断卦不准,怕不赢他?那时摔碎招牌,赶他跑路,果何难也?”龙王依他所奏。
第二天,泾河龙王点札风伯、雷公、云童、电母,直至长安城施雨,在玉帝旨意的基础上,改了一个时辰,少下了三寸八点。
上文已经交代过:长安这个地方,非比寻常,乃天下观瞻之所在,长安无小事。长安城下多少雨?什么时候下雨?都是天庭事先测算好了的。
更何况,长安城那个宝座上还坐着一位大神,也就是下凡成为李世民的紫微大帝,那是天庭重点保护的对象。
所以,泾河龙王犯的这个错误可就大了。
如果他此时开始动一动脑筋,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凭袁守诚玉帝贴身文书的身份,如果立即上门苦苦哀求,可能袁守诚还能帮他一把。
可惜,他的脑袋不仅进了水,而且进了浆糊。居然再次登门,向袁守诚兴师问罪。
(袁守诚)冷笑道:“我不怕,我不怕!我无死罪,只怕你倒有个死罪哩!别人好瞒,只是难瞒我也。我认得你,你不是秀士,乃是泾河龙王。你违了玉帝敕旨,改了时辰,克了点数,犯了天条。你在那剐龙台上,恐难免一刀,你还在此骂我?”龙王见说,心惊胆战,毛骨悚然,急丢了门板,整衣伏礼,向先生跪下道:“先生休怪。前言戏之耳,岂知弄假成真,果然违犯天条,奈何?望先生救我一救!不然,我死也不放你。”守诚曰:“我救你不得,只是指条生路与你投生便了。”龙曰:“愿求指教。”先生曰:“你明日午时三刻,该赴人曹官魏征处听斩。你果要性命,须当急急去告当今唐太宗皇帝方好。那魏征是唐王驾下的丞相,若是讨他个人情,方保无事。”
泾河龙王终于意识到情况不妙,向袁守诚磕头求救。
袁守诚这个时候把泾河龙王推到李世民那里,充分体现了他处理问题的高超智慧。
他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有三点原因:
第一,泾河龙王一再上门找麻烦,袁守诚并不愿意真心帮他的忙。
由于袁守诚在天庭的特殊身份,他既然能精准算出下雨的时辰点数,就说明他有足够的能量,也能够救泾河龙王一命。
第二,可能会连累到自己。
如果他真心帮泾河龙王的忙,只要跟玉帝美言几句,还是可以的。而且,他作为玉帝派到长安下基层的神仙,下面的情况如何?玉帝主要还是听他汇报。所以,他是有能力帮助泾河龙王摆平这件事的。
但是,如果他一定要插手,很有可能会影响到玉帝对他的看法。所以他根本没有必要为了泾河龙王而这么做。
第三,促成西天取经大业。
根据《西游记》,李世民下凡成为皇帝之后,天庭的许多事情都已忘记,也已失去了法力。袁守诚明知道泾河龙王犯了死罪,李世民并保不了他。但袁守诚仍然让泾河龙王去求李世民,目的就是通过这件事,对李世民形成心理上的刺激,从而促使李世民派遣玄奘到西天取经。
关于这个问题,欢迎大家发散式思维,提出自己的看法。
-----
网友解答:
-----
袁守城是玉帝设下一石二鸟之计中的一枚棋子。玉帝想通过袁守城,来吸引龙王注意,让魏征梦斩龙王后,震慑天庭中类似杨戬这样听调不听宣的仙人,再将仇恨引向唐太宗李世民,阻止佛教东扩。
却说,祖籍东胜神洲,由仙石孕育而生的孙悟空出世并自封齐天大圣之后,天庭便开始了由弱到强的镇压。
当名望天下的神界天将巨灵神轻松败在孙悟空的棒下之后,然后再派天庭大将托塔李天王率哪吒及十万天兵天将一起征剿,结果还是败给孙悟空。迫于无奈的玉皇大帝只得让太白金星去请二郎显圣真君杨戬参战,去剿灭孙悟空。
此时的玉皇大帝已经是艴然不悦,对这个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特立独行,只接受天庭敕封,却听调不听宣的亲外甥,不满之心瞬间四溢。
当二郎神也败于孙悟空后,玉帝不得不向毫无臣属关系的西天如来佛祖求援。孙悟空被佛祖降服,压在五行山下之后,玉帝便开始反思天庭秩序。
托塔李天王与哪吒等天兵天将隶属于天庭,奉命唯谨,而居于灌口的二郎神,既接受天庭敕封,又受下界香火,但对三界主宰玉帝却听调不听宣,以为自己与天庭平等,如若再置之不理,难不成会出现类似孙悟空这样,再出现要求齐天大圣之类的名号,将会参照二郎神的待遇,打破天庭主宰三界的格局,进而形成听调不听宣的局面。
就在玉帝烦心倦目之时,刚刚帮助天庭解决了大闹天宫孙悟空的如来竟提出了西天拜佛求经的计划。
西牛贺洲在佛祖如来的掌控之下,佛教繁荣兴旺,蒸蒸日上,大有蚕食东胜神洲之象,而南赡部洲则向来供奉的是玉皇大帝,今西天拜佛求经一旦成功,玉帝在人界将会几无香火之地。
玉帝虽有不愿,但如来刚刚帮助自己收拾了孙悟空,也只得违心地表示了同意。
玉帝苦思冥想之后,终于想到了一个一石二鸟的计划,一来可以杀鸡骇猴,震慑二郎神,打击天庭中听调不听宣的仙人天将,二来可以防止佛教东扩,让如来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便在此时,王婵老祖鬼谷子的传人袁守城进入了玉帝的视野。
袁守城师承道家鬼谷子,乃是当朝钦天监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相貌稀奇,仪容秀丽,能知前后,善断阴阳。玉帝开出位列仙班之优厚条件,诱惑袁守城答应了执行玉帝的计划。至此,玉帝一石二鸟的大计便徐徐拉开了大幕。
首先袁守城以算卦先生之名为幌子,授意靠泾河打渔为生的张稍,每日捕捞一尾金色大鲤。这金色大鲤看似普通鲤鱼,实乃是龙子龙孙,是跃过龙门就能化龙的金色鲤鱼。
而袁守城的目的则是以此来吸引泾河龙王的注意,通过不断挑衅龙王,引其前来上钩。
果不其然,泾河龙王得知此事之后,暴跳如雷,欲要提剑前往长安,诛灭袁守城,亏得龙子龙孙、虾臣蟹士旁边劝阻,唯恐龙王此去惊扰了长安黎庶,上天责罚,让其变做秀士,访问查探。
龙王出的泾河,化身为一身着玉色罗服,头戴逍遥一字方,丰姿英伟,礼貌体周文的白衣秀士寻到袁守城卦摊前,怒骂袁守城招摇撞骗,坑蒙拐骗,还要砸他场子。
袁守城见到龙王已经上钩,自然是不慌不忙,循循善诱,并以打赌下雨之事,看他算卦准还是不准。
龙王自负自己乃是八河都总管,司雨大龙神,有雨无雨,全凭自己所说,自然应下了这个赌赛。
岂料,袁守城与玉帝二人早已串通一气,而且玉帝为了完成此次计划,早就做出了牺牲泾河龙王的准备,随即玉帝下旨,让龙王按照袁守城所说的时辰、雨量布雨。
龙王见天庭圣旨与袁守城所说毫发不差,一时间吓得魂飞魄散。虾兵蟹将随后献计,让龙王改下雨的时辰,雨量,即可向天庭交差,又可赶走袁守城,可谓是两全其美。
泾河龙王觉得此计甚妙,于是抱着侥幸心理,违背了天庭旨意。
不想就在龙王趾高气扬欲要撵走袁守城之时,袁守城不仅一语道破了龙王身份,而且让龙王认识到私改时辰,克扣雨量,乃是违背天条之事。
龙王见说,心惊胆战,毛骨悚然,一时慌了手脚,随即相求袁守城救其一命。
袁守城见龙王业已入套,随即开始布局一石二鸟之计的下步计划。袁守城告知龙王,第二日的午时三刻,处斩龙王的监斩官将是唐太宗李世民驾下的丞相魏征。
这魏征虽是下界人臣,上邦宰相,但是却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便是天庭在人世间的使者,负责传达上天旨意与人间情况,而且魏征手中有一把凡人看不到的慧剑。这柄慧剑乃是玉帝亲授,是专门授予凡人处斩神仙之用。
随后,袁守城给知龙王指了条生路,要想活命,须当急急告知当今皇帝李世民,向他讨个人情,莫要让魏征处斩龙王。
当夜子时,龙王托梦李世民,称自己触犯天条,将要被魏征处斩,希望真龙天子李世民能答应救其一命。
当李世民答应之后,龙王欢喜,叩谢而去。
唐太宗梦醒之后,念念在心此事,特意设下棋局,寸步不离魏征,拖住他不去监斩龙王。
只是李世民那里懂得神仙之道,魏征在前日里夜观之时,已经接到玉帝金旨,着他午时三刻,梦斩泾河龙王。
李世民见魏征下棋之时,忽然踏伏案边,鼾鼾盹睡,以为魏征勤于国事而身有疲累,不仅为其披衣遮风,而且摇扇驱蝇,故意让魏征好好睡上一觉。
待到魏征刚刚睡醒,千步廊南,十字街头的云端里竟然落下了龙王的龙头。李世民见事已至此,已然无法挽回,想那梦中的龙王哭哭滴滴,心中只是平添了几分忧闷。
然而,对失信的李世民,做鬼的龙王仍是怀恨于心,于是到阎罗殿向阎王状告了李世民许救反诛之罪。顺理成章,阎王将李世民请到了阎罗殿。
将李世民请到阎罗殿,才是袁守城的真正目的,也是玉帝一石二鸟之计的核心关键。
天庭监斩官本就颇多,让魏征处斩龙王,无非是套路泾河龙王,让这个呆傻的龙王将仇恨引到李世民身上,进而将其拉入地狱。而这个泾河龙王至死都没明白过来,他只不过是别人手中的棋子而已。
如来这个西天拜佛求经之事,貌似与李世民关系不大,取经人才是关键,但是皇帝尊佛弃道才是核心关键。只有李世民有求佛之心,才能让佛法在大唐生根,取经人不过是取经的舟船而已,况且取经人取回真经后,需要在南赡部洲推广,这就需要得到唐太宗的支持。
玉帝这招釜底抽薪之计确实厉害,神不知鬼不觉,不留痕迹地将李世民除掉,大唐就再无求取真经之心,而西天拜佛求经之事自然便会不了了之,消弭于无形。
就当玉帝以为自己将此事尽在掌控之时,不想竟出了纰漏,令其出乎意外。
在地府的李世民此时已经是吓得呆若木鸡,战战兢兢,认为自己已再无回阳之可能,当看到生死簿上阳寿已尽的字样,更是魂飞魄散。
然而由于李世民虚心纳谏,宅心仁厚,以至地狱里有不少故人知交,不仅买通了大鬼小鬼、判官司房,就连十殿阎罗也许以南瓜贿赂,更有甚者,还有人将李世民的阳寿偷偷篡改,增加了二十年。
一番操作之后,十殿阎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将李世民重新送回了阳间。
回到阳世的李世民更加坚定了拜佛求经的决心,由此如来的亲信观音菩萨轻而易举地找到了取经人唐僧。
西天拜佛求经的背后利益错综复杂,盘根错节,人人心中各有打算,如来要传法,玉帝要权利,袁守城要成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都觉得自己重要,殊不知,这一切竟是玉帝设的一个巧局,众人皆是棋盘上的棋子。
本来玉帝这个一石二鸟之局,精巧无比,一环扣一环,无论是袁守城、龙王、杨戬、魏征,还是如来、李世民都是局中之人,然而百密一疏,竟坏在阎王手上。
玉帝得知此番原委之后,怒火中烧,但又无可埋怨之人,只怪天庭吏治不清,各自为政,阎罗殿的管理混乱不堪,不按规矩办事,本想神不知鬼不觉地除掉李世民,不想却因十殿阎王而出了意外,反倒是成全了对手如来佛。
杨戬见天庭杀掉不遵旨意的龙王后,开始消停起来,唯天庭马首是瞻,袁守城任务完成,自是不能再留在南赡部洲,前往北俱芦洲,不知所终。
此番回合,玉帝意外落败,终是心有不甘,但现在早已打草惊蛇,想要故伎重施已几无可能,只能另谋他处,再做文章,于是将吃得唐僧肉后,可达到与天地同寿的境界的噱头,传遍三界,并开始对天界灵兽、仙物开始疏于管控。
自此,天界垂涎唐僧肉的灵兽、仙物开始纷纷下界为妖,开始了为长生不老,冒险争夺唐僧的争斗之中。
-----
网友解答:
-----
袁守城被塑造成袁天罡的叔父,要说他与玉帝有没有关系,得从袁天罡身上找答案。那么,袁天罡是什么样的人,在《西游记》中又是什么样的寓意,此人与玉帝有没有关系呢?
袁天罡的《推背图》证实,袁守城跟玉帝是“老铁”
《西游记》第九回书“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中说,袁守城是“当朝钦天监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既然袁天罡是正先生,那就必定有个副先生,这个副先生吴承恩没有提到,他应当是李淳风。袁守城是袁天罡的叔父,是不是比袁天罡还厉害呢?
提到袁天罡、李淳风,恐怕就得讲讲《推背图》这部所谓的预言奇书了。《推背图》这部书最早记载于《宋史》,但脱脱只记录了书名,并无一字正文。据说,这部预言唐太宗之后历史的奇书,就是袁天罡、李淳风与李世民在密室中“创作”的。
传说,李世民欲问唐朝国运,密诏袁天罡、李淳风。这二人深知“天机”,但是,他们不敢泄露天机。李世民找了个理由,说,咱是天子,是可以知道天机的。于是,袁李二人便你一言我一语地泄露“天机”,预言了几千年后的历史。
讲到最后,卦象完结,袁李二人口诵七言一首作为结尾,其中两句说道:“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归去休”,一个人推着另外一个人的背,回家洗洗睡了。当时,有宫廷画师记录了这一幕,这部书就叫做《推背图》。
据我的研究,唐代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推背图》,就是这个故事的本身也是破绽百出,毫不足信。李世民固然是“天子”,可以知道天机,而那个画下袁天罡、李淳风推背图像的宫廷画师呢?记录袁李二人预言的书记官呢?他们难道也可以知道“天机”?
其实,《推背图》是赵匡胤为了掩盖陈桥兵变篡夺皇位的历史而伪造的。赵匡胤之前的“预言”,自然就惊人地准确了,之后的“预言”则是历代王朝为宣扬自家“天命”,根据自己的事迹不断添加的,或者是有目的的好事者篡改添加的,当然也是十分“准确”的“天机”了。
《推背图》为何是赵匡胤伪造,这个事说起来还挺复杂的,就此打住了。本回答还得回到主题上来,说说袁守城的事。
虽然《推背图》是一部伪书,但却挂在了袁天罡、李淳风的名下,吴承恩据此把袁守城设计成袁天罡的叔父,袁天罡能知晓“天机”,能把玉皇大帝的机密告诉玉皇大帝的儿子,此人就不是依靠算卦推测的,一定是和玉帝有关系。而且,玉帝和袁天罡的关系还不错,乐意把几千年后的“天机”提前泄露给他。
既然袁天罡知道玉帝的“天机”,袁守城恐怕也和玉帝有交情。所以,他知道玉帝下雨的天机,准确“算”准了下雨的时辰、点数,甚至何时布云、何时发雷、何时下雨、何时雨足,都丝毫不爽。假如玉帝不提前通知他,袁守城就是真有通天彻地的本事,都无法算得如此精准。
所以,吴承恩说“老龙王拙计犯天条”,除了玉帝能够制定颁布天条,天庭还有谁有能力做这件事?袁守城一定是提前知道了玉帝下雨的谕旨天条。
书中说袁守城“术冠长安”,那就比袁天罡厉害多了。袁天罡竟然要躲在密室里,偷偷地给玉帝的儿子泄密天机,惧怕玉帝知道。袁守城则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拿玉帝的天机押注,玉帝却没有惩罚他,这样的关系简直赛过了闺蜜,袁守城就是玉帝的“老铁”,袁天罡根本无法比。
那么,袁守城为何跟玉帝的关系这样铁呢?
袁守城不仅泄露天机,还敢在玉帝的屠刀下救“人”
两个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的樵夫、稍公相互吹牛,张稍竟然以袁守城力压李定,赢得了一个回合干吹牛的胜利。这两人联诗对句占去这一回大半篇幅,令人厌烦,但其中所隐藏的玄机,却因为读书的厌烦而错过了许多。这里,咱们不讲张稍、李定的诗词,单道张稍引出了袁守城。
张稍说,长安城西街上有一个卖卦的先生,十分地神准,“我每日送他一尾
金色鲤
,他就与我袖传一课,依方位,百下百着”。袁守城跟玉帝关系非常铁,却以天机换取尾金色鲤鱼,这也算是十分奇葩了。
袁守城其实并非贱卖天机,而是要把泾河里的金色鲤鱼捕杀殆尽。故而,泾河巡水夜叉听了张稍的话,立即报告龙王,惊呼“祸事了,祸事了”。龙王听了夜叉的报告,大怒,便要去长安街找袁守城算账。
龙王身边的龙子、龙孙、虾臣、蟹士、鲥军师、鳜少卿、鲤太宰等一齐劝谏,说大王此去必然有风雨相从,这样就惊动了长安百姓,上天必然见责,不如化作一秀才,瞒过天庭,悄悄前往。龙王依计而行,没有惊动百姓,大概也就瞒过了上天。
泾河龙王瞒过了上天,却没有瞒过袁守城,一眼就看穿了这个寻衅的秀才是龙王变的。故而,在龙王违反天条,来到卦摊闹事时,袁守城便毫不客气地揭穿了龙王的真面目。还厉声告诉他:“你违了玉帝敕旨,改了时辰,克了点数,犯了天条。你在那剐龙台上,恐难免一刀,你还在此骂我?”
果然,袁守城提前知道了玉帝将下达降雨的敕旨,这才准确地预测了下雨的时辰、点数,他也知道龙王犯了天条。袁守城还知道,龙王将被玉帝斩杀于剐龙台。跟玉帝的关系不铁到一定程度,能知道如此天机?这个天机,泾河龙王都无法预知。
老龙王知道袁守城乃玉帝的老铁,便立即求饶。袁守城当然也知道玉帝将在何时、如何处斩龙王,便给他指了一条自救之路。
袁守城再次泄露天机,告诉龙王,明日午时三刻,你就得去人曹官魏征那里受刑,要想活命,就得去求唐太宗。袁守城如此泄露天机,分明是要在玉帝的屠刀下救龙王一命。假如袁守城跟玉帝没有关系,又是如何知道天庭的行刑日期,又是谁负责施刑?又怎么敢在玉帝的屠刀下救“人”呢?
毫无疑问,袁守城跟玉帝关系实在是太铁了。那么,袁守城为什么跟玉帝有这样一层关系呢?
袁守城守的是哪座城,为何要贪图金色鲤鱼
袁守城跟玉帝的关系,隐藏在他的名字和金色鲤鱼之中。守城,这个名字已经很明确了,无需解读。袁守城是在长安西门街问卜算卦,这正是唐僧西天取经要经过之地。玉皇大帝的老铁守在这个要害之处,必定与《西游记》中的取经有关。
泾河龙王违背天条,袁守城泄露天机的故事,就发生在大闹天宫之后,观世音菩萨奉佛祖法旨,前往长安寻找取经人之时。观世音东行,佛祖叮嘱他不能在云霄中行走,是要半云半雾前往,如此,就必定也要经过西门了。袁守城竟然是阻止观世音前来寻找取经人的。
我在其他文章中,解读了孙悟空是佛祖的徒弟,是佛祖的心魔,大闹天宫实际上是佛祖对天庭的反击,与天庭达成了佛法东渐的“安天大会”。佛法要东渐,玉帝可以让出天庭大道,但却不愿意交出“儿子”所管辖的东土。于是,就派了这样一个老铁袁守城去镇守西门,防止佛法自西进入。
袁守城镇守长安西门,便开始清理泾河金色鲤鱼,指引张稍下钩张网,每日取一尾以缴旨。
在伪作“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儿复仇报本”故事中,陈光蕊就救活了一条金色鲤鱼,从而得到了龙王的保护。这则故事虽然不是《西游记》原版故事,但金色鲤鱼的出处则是吴承恩的原著,也就是袁守城每日所取的那条鱼。
这条金色鲤鱼,其实都是观音菩萨养的。唐僧师徒过通天河时,遇到了灵感大王,灵感大王就是一条鲤鱼精。这条鱼精的来历,观音菩萨交代得非常清楚:“他本是我莲花池里养大的金鱼,每日浮头听经,修成手段。”
金色鲤鱼不但在“阳世”存在,地府中也有,李世民魂游地府,将要还阳之时,见到了渭河中“一对金色鲤鱼在河里翻波跳斗”。这对金色鲤鱼让李世民兜马流连,忘记还阳。
原来,金色鲤鱼是佛门之物,来到泾河预示着佛法将要东渐,它们是来打前站的。佛祖心魔大闹九幽十类,制服七十二地煞,金色鲤鱼便无处不在了。如此,“天子”李世民无法阻止佛法东渐,观音菩萨顺利带走取经人,袁守城城池宣告失守,此后的书中便再也不见其人了。
玉皇大帝都无法守住天庭,要让开一条通天大道,派出袁守城这样一个卖卜算卦的老铁,道家实在是捉襟见肘了,他如何守得住东土之城呢?
-----
网友解答:
-----
袁守城就是玉帝的一缕化身,为的就是推动唐僧前往西天取经。
一、唐僧前往灵山取经,就是天庭的一场刻意安排
孙悟空的出生,本身就是一场刻意的安排。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陰,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西游记》小说原著之中,上面这一段便是对于孙悟空出生之前的那一块石头的描写,这一块石头与其说是“巧夺天工”,不如说就是人为的,否则,真的会有如此巧合之事?一切都暗合正好之数?
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桥,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窝、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西游记》小说之中,孙悟空出生之后,混迹于花果山之上,后来勇闯水帘洞,这便是水帘洞之内的描写。水帘洞与外界相同,瀑布之下,更是有铁板桥相连,其中更有锅碗瓢盆,十分奇异,虽然是石头做的,却绝非是天生的,并且,这里还有灶台,灶台还有火的痕迹留存。
水帘洞的两边,还有一副对联。
种种迹象表面,水帘洞之内,曾经有人生活过,应该还不是凡人,其实,这本身就是天庭之中有人安排,在此等候孙悟空的出生,或者说,就是在守着诞生孙悟空的那一块石头,等候着孙悟空的出生,其后才离开。
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的惩罚有点过于严重,与其身份地位不合。
《西游记》之中,即便是天庭或者灵山,都是也要讲究人情往来的,在取经的路上,许多下界的坐骑为妖,却最终无事,被带了回去,便可以看出。
然则,猪八戒身为天蓬元帅,沙僧身为卷帘大将,小白龙贵为龙族太子,却受到了十分严重的惩罚,不符合常理。
1、
来谈谈猪八戒。
猪八戒有一个引以为傲的身份,那便是“天蓬元帅”,主管天河,掌握天庭水师,但是,却因为醉戏嫦娥,被贬下了凡间,此还不算,却走错了通道,成为了一头猪,这不仅仅是妖怪了,而且是属于畜生一道的。
对于猪八戒而言,可谓是一种极大的侮辱,天蓬元帅的地位其实很高,跟各路大佬也都是朋友,奈何最终受到了这样的惩罚,侮辱性极强,不符合常理。
2、再谈沙僧。
沙僧,身为卷帘大将,对玉帝忠心耿耿,他做了什么呢?只是失手打碎了琉璃盏。却被贬下凡,每天要受飞剑穿心之苦,他需要承受这种惩罚吗?
琉璃盏很珍贵吗?并不见得,而且,他身为卷帘大将,虽然不是盖世神通,却也是神仙,会一个失手将琉璃盏打碎吗?显然,这也存在着疑问。
沙僧身为卷帘大将,也算得上玉帝最为信任之人,却受了这样的惩罚,令人唏嘘。
3、最后说说小白龙。
小白龙之罪,如果不是观音路过,便会被斩了。
可是,小白龙身为龙族太子,究竟做错了什么呢?他其实,就是放了一把火,把自己父亲的大殿给烧了,也罪不至死吧?更何况,天庭并没有追究,但是,他父亲却自己把他告了,罪名也很有意思“不孝”,这就十分离谱了。
所以,以上种种来看,无论是孙悟空的出生,还是猪八戒、沙僧和小白龙受到的惩罚,都像是一场刻意的安排,完成取经小团队的组合。
二、龙族的地位
玉帝传旨,即着云部众神,分头请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千真万圣,来此赴会,同谢佛恩。又命四大天师、九天仙女,大开玉京金阙、太玄宝宫、洞阳玉馆,请如来高坐七宝灵台。调设各班座位,安排龙肝凤髓,玉液蟠桃。
《西游记》小说原著当中,如来奉旨除妖,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天庭举办了“安天大会”来庆祝此事,在这宴会之上,出现了一种美食,名为“龙肝凤髓”。
堂堂龙族,水族之首,却成了食物。
其实,在《西游记》原著之中,还不只是这一点展示,在后面,如来的舅舅金翅大鹏鸟每天也是以龙族为食物的。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龙族的地位是极为低下的。
但是,龙族的战力很是低下吗?其实不然,在黑水河之时,西海龙王的表侄子,就阻挡住了师徒四人的去路,更是将唐僧给抓走了,然后,西海龙王大太子摩昂太子出手,三下五除二就将这个表弟给擒住了,要知道他这位表弟可是让猪八戒这位天蓬元帅都束手无策的。
后来,擒犀牛精时,这位大太子摩昂太子又再次出现助阵。
从这看来,龙族的战力是不弱的。
但是,当初孙悟空刚刚出道,便前往东海龙宫抢走了定海神针,甚至大闹东海,还从四海之中带走了一副战甲,并且,孙悟空非常畏惧水战的。可是,他却在龙宫里大呼小叫。
龙族的人少吗?龙族的人并不少,龙族甚至还有井龙王,如此可以推测,龙族的数量规模之大。
那么,战力又高,族群数量巨大的龙族,为何地位如此低下呢?
我想,他们一直在隐忍,在上古大战之中,龙族作为妖族的一个大势力,最终因为妖族天庭失败,他们归属于后来的天庭,所以,只能忍气吞声。
三、推测袁守城为何是玉帝之化身
1、袁守城是突然间出现在长安街头的。
袁天罡在大唐十分有名,按理说,作为袁天罡的叔叔,且卦算之能,如此之强,本该享有盛名。然则,并非如此,袁守城的出现十分突兀,只是在长安街头出现不久,便被发现了。
2、算准了降雨,其实不应该的。
泾河龙王因为水族不断被捕捞,十分生气,便去找袁守城的麻烦,最终,与袁守城有了一场约定,如果袁守城不准确,则要砸了这摊位。
但是,袁守城算准了。
守诚犹公然不惧分毫,仰面朝天冷笑道:“我不怕!我不怕!我无死罪,只怕你倒有个死罪哩!别人好瞒,只是难瞒我也。我认得你,你不是秀士,乃是泾河龙王。你违了玉帝敕旨,改了时辰,克了点数,犯了天条。你在那剐龙台上,恐难免一刀,你还在此骂我?”
《西游记》小说原著之中,袁守城不仅仅是算准了,而且,泾河龙王之后的克扣雨滴点数也被他知道了,甚至,他还知晓剐龙台,并且敢当着泾河龙王之面说出来。
须知一点,也必须强调这一点,袁守城此次之算,算得是玉帝之旨意,按理来说,玉帝旨意谁能算出?谁又敢算?算了,谁又敢说?
其实,如果没有人能算得出来,袁守城为何又能算出来呢?那就只有一个解释,袁守城就是玉帝的一缕化身,他先向泾河龙王说出自己所算,然后,再下了一道旨意。
如此,一切便解释得通了,所以,他才能算准玉帝旨意,因此,他才能知道泾河龙王下雨的点数,更是知道剐龙台。
也只有玉帝,才能让已经转为凡人的魏征,短暂获得力量,在梦中去天庭,斩了泾河龙王。
四、那么,玉帝为何要化身袁守城,为何要如此做呢?
天庭也并非如想象中那么安稳,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从洪荒开始,到上古年间,经历过数次大劫,而天庭也因此发生了几次转换,比如龙族所在的妖族就曾经建立天庭,但是,经历过封神之战后,后来的三界才彻底稳固,有了现在的天庭。
可是,天庭也需要面对未来的大劫,需要提前谋划。
1、安排取经事宜。
多年前,天庭已经知道灵山有把经东传的意图,而天庭也想得到那些经,用来借鉴,提升己方实力,应对未来之劫,但是,身为天庭,又不能巧取豪夺,便只能顺水推舟,于是,安排了一场大戏。
从孙悟空的出生,到猪八戒和沙僧被贬,都是这计划的中一环,甚至孙悟空大闹天宫,都是一场刻意的安排,否则,孙悟空连看门的都打不过,如何还需要去灵山宣如来呢?
不过是一场大戏,安排取经团队而已。
包括金蝉子化为唐僧,也都是天庭的安排,因为,只有他们掌握着天地人三界,想让金蝉子在哪里出生,便在哪里出生,如果不是他们安排,金蝉子如何能进东土?
2、唐僧西去,需要一个契机,也需要一个威信。
唐僧西去取经,又岂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契机,这个契机不容易出现,便由玉帝化身袁守城,亲自实施。所以,泾河龙王是必然要斩的,如此才能让唐皇去地下走一圈,才能让唐僧顺利走到唐皇的面前。
这样,取经的契机就有了。
但是,必须有唐皇的支持,因为此去遥远,路途坎坷,而东土大唐威震天下,唐僧顶着御弟的名头,出去也能唬人,少一些阻碍。
这就是唐僧得到唐皇支持的一个威信。
3、敲打龙族。
其实,要造成唐僧前去取经的一个契机,并不需要真的斩了龙族,随便安排一个妖族或者其他借口,都能给唐僧制造一个契机。
然而,为何必须是龙族呢?
其实,天庭不稳,未来不明,作为妖族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龙族需要敲打一下,毕竟是上古天庭的一份子,数量巨大,能力超群,而且,在龙族的背后应该还有一尊巨大的身影,随时等待着。
其实,除了龙族,还有凤族。
当初,如来被孔雀所吞,最后破开后背而出,想夺孔雀性命,却被灵山众人劝阻,言说孔雀犹如其母,不能伤害,于是孔雀便成了他母亲,金翅大鹏鸟便成了其舅舅。
这说法成立吗?显然是不成立的,如果这说法成立,孙悟空该有无数的母亲和舅舅了,他可是经常被吞到别人肚子里的。
所以,他们之所以承认孔雀,只是因为孔雀是由凤凰所生,他们畏惧的是天地间的第一只凤。
那么,与凤族齐名的龙族,难道背后便没有这样一尊存在了吗?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从取经的安排来看,以及袁守城所算之人为玉帝来看,种种迹象表明,袁守城其人并非袁天罡叔叔那么简单,应该为玉帝的一缕化身。
-----
网友解答:
-----
袁守诚就是袁守诚,原文中已经交代的非常清楚,没必要非要脑洞大开的和玉帝扯上什么关系。
原著第九回:此人是谁?原来是当朝钦天监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袁守诚是也。
就以原著来看,袁守诚在西游记的世界里是有名有姓的人物,是有跟脚可寻的,并不是突然蹦出来的人物。所以说,那些说袁守诚是玉帝变的,或者是观音、如来变的都是没有任何依据的随口之言。
那么袁守诚厉害吗?相对于人界而言,应该说是高人了。按神仙级别来划分的话,怎么也能靠上“人仙”级别,可以说是“大能在民间”的典型代表。我们来看原著里讲了什么:
原著第九回:却说长安城外泾河岸边,有两个贤人:一个是渔翁,名唤张稍;一个是樵子,名唤李定。
他两个是不登科的进士
,能识字的山人……他二人既各道词章,又相联诗句,行到那分路去处,躬身作别……
第九回开始花了大量篇幅写了张稍和李定的诗词论战,也着重点明了这两个是
不登科的进士
,那应该就是举人了。古代的科举从低往高走,流程是这样的:童生——秀才——举人——进士。进士就是登科,是古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级别,因为可以做官了,而举人属于高级知识分子,属于预备官员。西游记里面把这两个举人写成打鱼和砍柴的,有什么深刻寓意我们这里不妄加评论,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那就是“民间也有大贤在”。
而由这两位相互论战引出来的袁守诚,显然就是一位“大能”人物了。
原著第九回:张稍道:……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鲤,他就与我袖传一课,依方位,百下百着。今日我又去买卦,他教我在泾河湾头东边下网,西岸抛钓,定获满载鱼虾而归……
在西游的世界里,会算命的很多,算得准的也不在少数,但算到袁守诚这个程度的,实在是没有几个。不但算的准,还能看破泾河龙王的真身,所以就算是民间大贤,也每天送他一条金色鲤鱼。
如此“高能”,在西游记的系统中也是能够解释的,这就是菩提祖师口中的“术”字门功法。而以原著来看,袁守诚显然是会“术”字门的,不然也就没法解释他的能力。
原著第二回:祖师道:“‘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祖师道:“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
依着原著,“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所以“术”字门的功法练好了也是很厉害的。袁守诚能够算出河里什么方位鱼多,就“术”字门中“问卜揲蓍”来说,练好了能达到这一步并不困难。
而将这一门功法练到高深处,只要看过原著的,我想应该都知道答案了,那就是“五雷正法”,那就是“求雨”。
那么袁守诚会“五雷正法”,会“求雨”吗?依着原文来看,应该是会的。第九回中开篇的渔夫和樵子格调非常之高,“不登科的进士”都可以去打鱼砍柴,算命的会“五雷正法”又有什么奇怪的。在西游的世界里,“求雨”并不是神仙的专利,就算妖精也是会的。
原著第四十五回:天君道:“那道士五雷法是个真的。他发了文书,烧了文檄,惊动玉帝,玉帝掷下旨意,径至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府下。我等奉旨前来,助雷电下雨。”
在第四十五回中,孙悟空与虎力大仙打赌,赌的就是求雨。但是孙悟空没想到虎力大仙虽然是妖精,但他确实会求雨,因为他会“五雷正法”。按天君的话来说,只要是真正的“五雷法”,玉帝就会给雨,不会过问原由。
而就题主的问题,之所以要问袁守诚和玉帝的关系,无非就是袁守诚和泾河龙王的打赌,也是因为一场雨。袁守诚不但知道下雨的时间,而且还知道具体的雨量。
原著第九回:龙王曰:“请卜天上陰晴事如何。”先生即袖传一课,断曰:“云迷山顶,雾罩林梢。若占雨泽,
准在明朝
。”龙王曰:“明日甚时下雨?雨有多少尺寸?”先生道:“明日辰时布云,已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
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
就是因为原文中的这段描写,所以引出了很多的阴谋说。什么袁守诚就是观音或者如来的化身,在就是袁守诚本来就是天上的神仙或者天庭专员什么的,如此种种。但我觉得,这些说法站不住脚,因为没有任何可支撑的原文描写。仙界的大能不说,做为妖界的虎力大仙都能求雨,为什么人界的袁守诚就不能求雨?为什么这场雨就不是袁守诚自己求来的呢?
说到这里,问题其实就很简单了,袁守诚与泾河龙王的打赌,就是袁守诚的自导自演,就是袁守诚给泾河龙王挖的坑。泾河龙王属于自投罗网,面对会“五雷正法”的袁守诚,怎么可能赌的赢,所以最后泾河龙王因为作弊犯了天规被砍头。
袁守诚为什么会给泾河龙王挖坑,泾河龙王为什么又会因为这个赌被砍头?其实原文已经给了答案,这就是命中注定,这就是在劫难逃,袁守诚就是泾河龙王的应劫之人。
原著第十回:十王闻言,伏礼道:“
自那龙未生之前,南斗星死簿上已注定该遭杀于人曹之手,我等早已知之。
但只是他在此折辩,定要陛下来此三曹对案,是我等将他送入轮藏,转生去了。今又有劳陛下降临,望乞恕我催促之罪。”
原来,在泾河龙王还未出生之时,南斗星就已经为他写好了命簿,他注定会丧命于“人曹”之手。“人曹”就是魏征,这是他在天庭的身份,也就是传递天界和凡间消息的使者。所以泾河龙王的死是命中注定的事情,就算袁守诚让泾河龙王去找李世民想办法拖住魏征,但时辰一到,魏征在梦中也能斩杀泾河龙王。
而泾河龙王命丧之时,观音菩萨也到了长安,虽然很巧,但应该也没有什么阴谋。只不过做为大能的观音菩萨来说,事情的前因后果应该是清楚的,赶到长安也是为了见证泾河龙王的这个劫难,然后顺势而为,推动唐僧的西天取经之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