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平定准噶尔汗国,有什么历史影响或意义?
清朝平定准噶尔汗国,有什么历史影响或意义?
-----
网友解答:
-----
影响极为巨大。
首先,从大中华角度。
我们在失去西域上千年后,重新拥有了这块幅原辽阔资源丰富的土地。这一次的拥有,同唐汉时期的羁縻制度不同。它是真正的拥有,是建省,同内地完全同质化的建制。清廷从内地大量移地,更充实了这一地区。
(图:准噶尔汗国示意图)
其次,从清廷角度,准噶尔汗国也非死不可,双方没有共存的基础,只能你死我活。
因为清廷的立国之本,就是“满蒙一体\"。
满人在征服漠南漠北蒙古后,林丹汗之子献上元朝的传国玉玺。
皇太极于是在崇德元年4月11日称帝,并兼任蒙古大汗。
皇太级接受蒙古和满人贵族的共同朝拜。也就是说,皇太极不仅是满人的王,也是蒙古人的王。
为巩固满蒙关系,双方长期联姻。皇族之女远赴蒙古苦寒之地嫁给蒙古王爷,清廷皇族也常娶蒙古黄金家族的女儿为妻。
满清只有二十万满人八旗军,如果没有蒙古八旗和汉八旗(以降清的明军为主体)辅佐,满清根本无力在中原立足。所以,满清绝不允许失去蒙古八旗。
但准噶尔汗国的志向,就是想效仿成吉思汗,统一整个蒙古,包括满清控制的漠南漠北蒙古。
(图:清廷和汗国的血腥战争)
假如这两个地区没了,就等于蒙古八旗的老窝被端了。那么,蒙古八旗或者一轰而散,或者投降准噶尔国,掉转枪头来对付清廷。
那汉八旗的忠诚也可能在这时候出问题。清廷如何在中原立足,是个问题。恐怕连自己老家东北都保不住了,要么退到西伯利亚,要么臣服于蒙古或中原。
所以,清廷必须灭掉准噶尔国。
最后,没有对准噶尔汗国的灭国之战,就难谈“康乾盛世”
对于准噶尔汗国持续的挑衅,从康熙雍正到乾隆,清廷用了整整70年,花了祖孙三代的时间同准噶尔汗国缠斗。不灭掉准噶尔汗国,决不收兵!
灭掉准噶尔汗国还有另一现实意义,那就是可以把准噶尔故地作为和野心勃勃的沙俄间的一道屏障和缓冲,以保护帝国核心区。
沙俄与清帝国的冲突以《尼布楚条约》的签订而暂告一段落。由于深陷于欧洲战场的泥潭,沙俄乃向准噶尔汗国提供大量先进火器,给清军巨大杀伤。让清廷和准噶尔自相残杀,以保证沙俄后方安全。
准噶尔部原是漠西蒙古的一支,后逐渐成为漠西蒙古的领导者,建立汗国。全盛时期,准噶尔汗国面积达到七百万平方公里,超过当时全球绝大部分国家。
(图:噶尔丹影视形象)
一代强人噶尔丹即准噶尔汗位后,不仅征服了中亚各国,而且从西到东,又击溃了漠南漠北蒙古,直打到离北京仅两三百公里的乌兰布通。以至京师震动,康熙宣布在北京实行全城戒严。自己御驾亲征,在乌兰布通发生激战。噶尔丹败。
但不久,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布坦抄了噶尔丹的后路,在后方登上汗位。噶尔丹腹背受敌。在同清军进行两次大决斗后,噶尔丹进退不能,被活活困死。
然而,得到沙俄火器帮助的策妄阿拉布坦更加强悍。雍正九年,清廷大败,由傅尔丹率领的一支精锐部队被准噶尔全歼,六万人几乎无一生还。
雍正不得不和策妄签署和平协议,四年后在抑郁中去世。
蒙古民族传统的强悍战斗力,加上沙俄的火器支援,让拥有庞大军队的清廷,受尽挫折。
但准噶尔汗国的内乱,给了之后的乾隆帝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策妄之孙达尔齐,同准噶尔贵族阿睦尔撒发生火拼。
乾隆遂主动出击,以倾国之力,把准噶尔汗国连窝端掉,并斩草除根。
(图:清廷平定准噶尔示意图)
结语
乾隆把灭准噶尔汗国作为自己的十全武功之一,得意非凡。
这确是乾隆〝十全武功〞中成色最足的,亦是乾隆送给中华民族的重要礼物。西域在离开中原千年后,重新回到中华民族大家庭。
准噶尔灭国后,流亡沙俄的土尔扈特部,听说准噶尔被灭后空出大量草场,于是向乾隆请求回归故土。
这场史诗般的回家之路,土尔扈特部冲破沙俄重重阻挠,九死一生,回到故土,又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胁的爱国颂歌。
晚清时期的沙俄,妄图一点一点地吞食新疆地区,从帕米尔高原到伊犁。正是因为准噶尔汗国故地极为广阔,作为守护中华民族核心区的屏障,提供了巨大的纵深。
从这个角度,也可见消灭准噶汗国的历史意义。
-----
网友解答:
-----
清朝平定准噶尔汗国对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最深远的就是将准噶尔汗国从历史上抹去,在汗国存在的时候,汗国作为曾经泛蒙古帝国的分支在中亚地区可算耀武扬威,四处出击。也是在当时蒙古帝国当中最具实力的中亚国家。
自蒙古帝国建立以来,整个欧亚大陆都已经泛蒙古化,当然并不是说蒙古的文化强大,而是蒙古人一直是政治统治阶层,掌握大量的社会资源,有很多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军事武装和强大的国力,重新恢复大蒙古帝国,准噶尔就是其中之一,自然也有印度的莫卧儿帝国。
按照明朝以及之后的清朝的中央眼光去看待整个汗国,不过是一个地方统治国家,也是曾经被我们称作西域的地方建立的蒙古的一支,在我们看来,汗国更像是一个地区力量,是准噶尔汗国反抗中央,进而导致清王朝平定准格尔叛乱,但如果抛开东亚传统的政治定律,也就是中央正统这种逻辑。
单看整个亚洲地区的政治力量划分,我们就可以知道准噶尔与当时的清朝,甚至是后期的明朝以及其他亚洲帝国是平行发展的,如果没有之后的清王朝平定准噶尔的这一场持续多年的战争,那么历史也将被改写,新疆也从来都不会存在,就是明朝也不曾占领过汉朝,唐朝,隋朝等王朝所统治国的广大的西部地区,我们对于亚洲其他地区的接触也由此彻底打断,当下都可能存在于一个中亚的内陆国家,名字便是准噶尔。
当时凭实力准格尔还真不一定落后于清朝,首先准噶尔与当时地亚洲其他国家和欧洲都有联系,他们并不是茹毛饮血的大老粗,只知道策马弯刀,他们也有先进的火器和武器技术,这也是为什么清朝在决定远征的时候顾虑重重,难以下定决断,而清朝在当时的国内问题还没有完全处置完毕,虽然明朝的税收和财政体系以及农业生产制度十分先进,可以保证清朝统治者后方无忧。
但是清朝还是无法动用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以保证这场战争的绝对胜利,尤其是反清的团体组织和个人一直十分活跃,所以这场战争本质上依然是满族军事体系,再加上一部分汉人的物资支持和军事辅助对于中亚强国准葛尔汗国的一次作战,真正的结果自然是清朝赢了,而清朝也基本上占领了准汗国的整体疆域,这使得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版图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周边国家曾多次遭到军事进攻,被迫屈服于这个国家,而如今清王朝取代了,成为这一地区的霸主,更多的国家自然愿意亲近清王朝,但是清王朝并没有更多的时间在此地深度经营,所以只把准噶尔汗国列为清王朝的统治内部区域,把它作为内政,一方面灭掉整个汗国可以扩张疆域。
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自己的实力,同时宣传自己,东亚统治的正义性和合法性,对于中亚地区,清朝虽然也想要进一步发展,但无奈国内事情太多,只能止于准噶尔汗国,之后清王朝也一直未能在中亚地区重视起来,而准格尔汗国的消失也导致了俄国在向东扩张之时,没有了绝对的抵抗力量,很多地区国家还没有缓过神来,清朝就似乎已经退出了中亚的竞争序列,而俄国又顺理成章地成为这一地区的老大。
说一句不好听,又不严谨的话,那就是清朝动用自己常年斗争,反而帮助俄国消灭了能够阻碍俄国向东发展的蒙古人建立的国家,为俄国人扫清障碍,自然这在当时对于清朝而言是正确的,毕竟准噶尔汗国除了在中亚以外,还要重新统一蒙古各部,对刚建立的清王朝绝对是战略压制,这场战争也不可避免,只不过最大的胜利者,除了清朝之外,还有俄国而已,俄国是不是建了一个大便宜?
-----
网友解答:
-----
言简意赅的讲几条,清朝统一准噶尔之前,新疆地区还是封建领主的世袭制,也叫“伯克制”,清朝统一天山南北后,实行各级行政、军事管理合一的军府制,由中央直接委派任命,在政治和军事上使新疆和中原紧密结合为一体,说得再直观一点,清亡时蒙古能独立,但新疆就不闹独立,这和清统治者对新疆措施密不可分。
图为新疆和布县的准噶尔汗城堡遗址。
清朝平定准噶尔后,在伊利置将军府,将军、都统、参赞等全由朝廷委派,清军陆续调入大批绿营、八旗等部队,换防当地的土军,并为永久性的常年驻军,允许士兵携家眷,开发屯田,推广到全疆,解决了军队粮饷问题,在农牧结合的推广下,加强了对西边边防的巩固,抵御了沙俄对我国西北的侵略,没有清政府对新疆地区成功的军事管理制度,新疆面对沙俄,很危险。
图为鼎盛时期准噶尔帝国势力范围。
经济融合,在新疆大兴屯田,兴修水利,大批汉人移居新疆,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以新型的农业和当地畜牧业结合,改变了新疆地区农业技术落后的现状,加强了各族百姓的融合团结,再兴办官学、推行教育,改变新疆落后文化面貌,从经济上和文化上拉近了新疆各族和内地汉人的交流,使其心向内地,而不是磨刀霍霍的红毛子。
图为新疆伊犁将军府。
清朝在准噶尔部游牧区大量筑城,伊犁九城,肇丰城、绥靖城、塔城、迪化城、惠宁城等,成为天山南北路的交通和贸易枢纽,一改新疆落后荒漠现状,使其成为富甲关外的重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有了土尔扈特部东归祖国的壮举,没有清政府对新疆的投入与经营,新疆的焕然一新,已经在沙俄生活100多年的土尔扈特人怎肯回归。
-----
网友解答:
-----
毫无疑问,最大的历史影响和意义,就是我们再一次控制了早在公元前本来就属于我们的西域,让中国成为一个实际控制新疆的大一统的、民族团结的国家。
但是乾隆对于这样的成就并不满足。当时准格尔人的反抗太激烈了,而且多次降而复叛,让他很难感到放心。为了一劳永逸的为后代彻底解决问题,他下达了对反叛部落镇压的命令,清军在这方面一直很有心得。
不过,要说乾隆杀光了准格尔人,那也未免过于夸大。早期投降后一直没有叛乱的杜尔伯特部就耕牧如常,还有达瓦齐被俘之后,其亲信部族被迁往今陕甘地区,也没有受到什么伤害,这部分大约占了其总人口的百分之十。此外,还有大约百分之二十的准格尔人逃到了俄罗斯、哈萨克等地。也就是说准格尔人有百分之三十活了下来,没有被灭族。另有百分之四十死于传染病天花。死于战乱和屠杀的只有百分之三十,其中很大部分参与了军事抵抗。
完全无辜被杀这种量级的杀戮跟当年准格尔人的祖先在征服欧亚大陆过程中所进行的屠杀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屠杀政策并没有灭绝准格尔人,但确实造成了在原准格尔汗国范围内人烟稀少的状况,北疆地区出现了人口真空。
对乾隆的这个决定,后世争议很大。大部分人持反对和强烈谴责的态度,但也有人认为它确实长期性的、彻底的解决了准格尔汗国对清帝国的威胁,有力的维护了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总体来看是一个利大于弊的决定。
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信奉佛教的准格尔灭亡后,穆斯林建立的浩罕王国在中亚迅速崛起,弥补了准格尔留下的权力真空,且对清政府并无好感,开始不断向我国新疆渗透侵略,成为乾隆死后嘉庆道光年间新疆乱局的主要源头和隐患…………
这或许就是清朝让新疆重归祖国怀抱后(这毕竟应该光明正大地认可是主要功绩),在历史上留下的一点点遗憾吧!
-----
网友解答:
-----
看过《康熙王朝》的朋友对于噶尔丹这个名字想必不会陌生。历史上的噶尔丹以及他所建立的准噶尔汗国,可以说是康熙皇帝以及当时的大清王朝最为危险的敌人,以至于康熙要连续三次御驾亲征直至噶尔丹败亡。在这之后,噶尔丹的继任者们依然给清朝制造了大量的麻烦,最终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帝王,才最终将准噶尔问题彻底解决。
而伴随着准噶尔汗国的覆亡,大清王朝也来到了其疆域最为鼎盛的时期,达到了1300多万平方公里。同时清朝也通过设立伊犁将军等官职和机构,强化了朝廷中央对于新疆地区的管理,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边疆的安定。
三次御驾亲征,康熙终于打败了他人生中最强大、也是危险的敌人。
明清交际之际,蒙古分为三个大的部落,即漠南蒙古,漠北蒙古、也称喀尔喀蒙古,以及漠西蒙古,也称卫拉特蒙古。
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蒙古察哈尔部首领林丹汗的继任者额哲向皇太极投降,至此整个漠南蒙古地区划归清朝的统治范围。清崇德三年(1638年),漠北蒙古三部向清朝纳贡臣服,接受清朝册封。而到了顺治三年(1646年),漠西蒙古诸部首领也联名向清朝臣服,并确定了每两年到北京进行一次进贡朝拜的制度。
至此,清朝与蒙古各部落之间的“君臣”与“朝贡”关系正式确立。
然而,伴随着康熙九年(1670年),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原首领僧格被暗杀,由其弟噶尔丹接手整个准噶尔部落开始,准噶尔与大清王朝之间逐渐走向了对立面。
康熙十五年(1676年),噶尔丹在西藏达赖喇嘛的支持下,打败了漠西蒙古诸部名义上的“共主”、和硕特部首领鄂齐尔图汗,就此确立了准噶尔在漠西蒙古的领导地位,进而建立准噶尔汗国。并且从这个时候开始,噶尔丹停止了向清朝进行朝拜和进贡,与清朝的关系也由此变得紧张起来。
之后,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的时候,噶尔丹又挥师南疆,打败了由维吾尔人建立的叶尔羌汗国,至此,噶尔丹统一天山南北,控制了整个新疆地区。
然而,噶尔丹的野心并不止此。
卫拉特蒙古中的“卫拉特”,就是“瓦剌”的谐音,噶尔丹也正是当年制造明朝由盛转衰的“土木堡之变”俘虏明英宗朱祁镇的瓦剌首领也先的后人,而他也将重现先祖荣光,进而统一蒙古乃至占领整个汉人地面作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于是,噶尔丹趁着康熙皇帝收复台湾,以及在东北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应对沙皇俄国侵略的时候,将自己的影响力开始向漠北蒙古扩展,并且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趁着漠北蒙古中的札萨克图汗与土谢图汗交战之时,突然率兵越过杭爱山,降服了整个漠北蒙古。
至此,噶尔丹所建立的准噶尔汗国的势力达到了最高峰,其版图覆盖了今天的整个新疆、外蒙古以及内蒙、甘肃、宁夏、青海和中亚的部分地区,并且不断继续向东向南推进,其兵锋距离北京已经不足千里,而志得意满的噶尔丹也就此大言不惭的向康熙提出“圣上君南,我掌北方”,计划与康熙以长城为界,分庭而治。
噶尔丹的迅速扩张给康熙以极大震撼,并且其还得到了沙皇俄国的暗中支持,使得康熙皇帝不得不高度重视这个危险的敌人。
于是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御驾亲征,最终在“乌兰布通之战”中以付出极为惨烈的代价战胜噶尔丹,就此将噶尔丹的势力驱逐回了漠北。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再度御驾亲征讨伐噶尔丹,并在“昭莫多之战”中打得噶尔丹全军覆没,至此噶尔丹再也无法东山再起。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再一次带兵亲征,渡过黄河,直扑窜逃到宁夏的噶尔丹而来,噶尔丹也就此在众叛亲离中绝望自尽。
通过三次御驾亲征,康熙不仅彻底消灭的噶尔丹这个危险的敌人,同时也对准噶尔的势力予以了沉重打击,而康熙也就此将漠北蒙古纳入大清王朝的版图之中。
而在噶尔丹去世后,康熙扶持噶尔丹的侄子,早在“乌兰布通之战”前就与噶尔丹决裂并给予康熙重要帮助的策妄阿拉布坦为准噶尔的新任首领。
至此,大清王朝与准噶尔汗国之间,开始了二十年的短暂和平期。
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清朝终于解决了准噶尔问题。
康熙对于策妄阿拉布坦给予了很大的优待,然而事实证明,康熙这是在“养虎为患”。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噶尔丹的继任者策妄阿拉布坦发动叛乱,并派兵进攻并占领拉萨,杀死拉藏汗,并控制了整个西藏、青海以及四川、甘肃部分地区,和硕特汗国就此灭亡。
于是,康熙封皇十四子胤禵为“大将军王”,统领大军前往平叛,顺利打败了准噶尔的军队,收复了西藏和青海地区。之后,康熙对藏区的统治机构和人员进行了调整与部署,正式建立了对于藏区的统治,并将其纳入清朝的版图范围之中,整个西藏地区也就此进入到了政通人和的“颇罗鼐时期”。
康熙去世后,雍正继位,随即在雍正元年(1723年)爆发了策妄阿拉布坦支持的青海蒙古贵族罗卜藏丹津的叛乱,而此时的策妄阿拉布坦也加紧了军事部署,准备与罗卜藏丹津进行会合,共同抗击清军。
可谁知年羹尧极为迅速的就平定了罗卜藏丹津的叛乱,策妄阿拉布坦只得继续独自抵抗清朝,并随后在雍正三年(1725年)与雍正达成“停战协议”,双方再次短暂歇兵。
然而,伴随着雍正五年(1725年)策妄阿拉布坦的去世,其继任者噶尔丹策零重新挑起了战端,持续不断的发兵进攻清军,特别是在雍正九年(1731年)的“科布多之战”中,打得清军将领傅尔丹全军覆没,给雍正以极大震撼。
乾隆登基后,对于噶尔丹策零采取了“怀柔政策”,双方重新订立“停战协议”,之后便再没有了大规模的冲突。
乾隆十年(1745年)噶尔丹策零去世,准噶尔汗国也因其次子长子喇嘛达尔扎和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争夺汗位而陷入内乱之中,实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整个汗国也开始四分五裂。
而乾隆皇帝也抓住了这一时机,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的时候,派大军进攻新疆进而占领了伊犁,随后又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的时候,彻底平定了准噶尔的内乱。
至此,存在了近八十年的准噶尔汗国彻底覆亡,而新疆也被正式纳入到了大清王朝的版图之中。
平定准噶尔汗国对于整个大清王朝来说,意义可谓是非常重大。
首先,清朝的版图得到了极大的扩张。
康熙皇帝“三征噶尔丹”之前,清朝的版图面积除了“继承”明朝的“两京一十三省”之外,也就剩下了其从关外带来的东北和内蒙地区,总面积约为700多万平方公里。
而通过与准噶尔汗国的不断征战,在驱逐准噶尔势力的同时,也不断扩充着自己的领地:先是外蒙地区,即今天的蒙古国全境,以及在《恰克图条约》中清朝主动退让出的贝加尔湖等地区,面积有200多万平方公里;接着夺回了西藏、青海全境以及四川、甘肃部分地区,面积也近300万平方公里;而彻底覆亡准噶尔汗国后,也将当时的新疆纳入版图,这一地区包括现在的新疆,以及之后被俄国划走的中亚地区,面积也达到了200多万平方公里。
至此,清朝的版图达到巅峰,达到了1300多万平方公里。
其次,清朝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得以恢复安稳。
在此之前,由于各民族、各部落,特别是蒙古诸部之间争斗不止,甚至是在部落内部也是内斗不断,无疑给这一地区的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而在彻底纳入清朝的统治范围后,少数民族地区开始接受清朝的统一管理,也使这些地区获得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局面。
再次,就是有效的抵御了沙皇俄国的渗透和侵略。
在康熙朝时期的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之后,沙皇俄国依然是“贼心不死”,并且给予了准噶尔汗国以极大支持,唆使其不断与清朝为敌。而伴随着准噶尔汗国的灭亡,沙皇俄国的这一扶持“代理人”的计划最终破产,而清朝也得以继续将沙俄的侵略势力拒之于国门之外,从而很好的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
网友解答:
-----
这个肯定有意义的,清朝历经70年,才最终把准噶尔汗国灭掉,这可以说是清朝获得庞大领土的最后一战。准噶尔,作为漠西蒙古四大部落之一,在他崛起时,统治了庞大的西域地区,之后还不断东扩,对漠北蒙古实行入侵占领,这个威胁到清朝统治的漠南蒙古,甚至威胁到北京。
准噶尔汗国对清朝的中央集权产生威胁,在军事上,清朝也和准噶尔处于敌对状态。其中,沙俄对准噶尔汗国的插手和扶持,让准噶尔更加有恃无恐。在乾隆时期,准噶尔汗国内部发生内乱,清朝又处于强盛时期,乾隆皇帝看准时机,一举出兵,拿下准噶尔汗国,至此,清朝终于把西域纳入到版图内。而清朝灭掉准噶尔汗国,统治西域,这个意义可大了。
首先是领土的完整,当时的新疆面积更是高达两百多万平方公里,如果没有新疆,中国的领土是不完整的。因此,灭掉准噶尔,也是维护中国版图主权的完整必要性。而为了稳固局面,清朝对新疆的开发,投入了许多人力和物力,对稳定边疆做出了许多贡献。
其次是战略的需要,清朝不希望同时面对沙俄和准噶尔汗国,尤其是准噶尔汗国充当沙俄的棋子,时刻骚扰清朝。不消灭准噶尔汗国,清朝统治的边疆地区,始终无法获得安宁。对于有战略目光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来说,不会放任准噶尔汗国的挑衅的,必要的时候,出兵攻打拿下。
最后是加强了边疆各民族的融合,新疆地区,民族众多,准噶尔统治时期,带有很强的压迫性。清朝统治之后,改善这里少数民族的问题,使得尖锐民族的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这才能更好的,发展新疆的经济。平定准噶尔汗国,维护了和祖国的统一,也反对民族的分裂,这是正义之战,也是民心所向。
对历史而言,在统一准噶尔之战时,它是功在千秋的,没有灭掉准噶尔,统一新疆,也就没有今天的新疆。这才是平定准噶尔,历史上最大的意义。没有领土,一切都是假的,想要复兴,庞大的领土,才是最基本的基础。
-----
网友解答:
-----
平定噶尔丹的叛乱,使中国再次出现了大一统,一方面粉碎了沙皇俄罗斯利用噶尔丹分裂中国、乘机侵占中国黑龙江的野心。更重要的是使中国成为真正的大中国,使玉门关以西、以北的领土再次回到祖国的怀抱,解除了噶尔丹对西藏的威胁。
准噶尔部本是漠西蒙古的一支,其首领噶尔丹于1678年称大汗,沙皇俄罗斯为了达到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的目的,提供给噶尔丹大批军火,怂恿噶尔丹进兵立足未稳的清朝,1690年,噶尔丹控制漠北蒙古喀尔喀部,以追击其首领为名,挥兵南下,兵锋直指北京,上书康熙帝“圣上君南方,我掌北方”,分裂之心昭然若揭。康熙帝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三次亲征,一败噶尔丹于乌兰布通,二败噶尔丹于昭莫多,三次彻底击败噶尔丹,迫噶尔丹服毒自杀。乘机收复长城以北及天山南北两路,为祖国的统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网友解答:
-----
清朝平定准噶尔汗国的历史影响十分巨大,意义也十分深远!
一、收复了我国西域千年的领土
自唐朝安史之乱之后,中国就丧失了西域地区,到清朝乾隆皇帝平定准噶尔时整整过了一千年。在这一个年之间西域地区几经易手,先是阿拉伯大食入侵,接着是吐蕃,后来是回纥、西辽,再后来是蒙古帝国,最后是察哈台汉国。在这一千年中西域的中原文化一点点退去,伊斯兰文化不断入侵,导致西域彻底伊斯兰化,并且渗透到我国的甘肃、陕西。为什么我国西北地区会有那么多回民,就是伊斯兰化的结果。
清朝平定准噶尔使千年西域再次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原文化才再次进入西域,促进了西域的繁荣。
二、清朝平定准噶尔标志着兴盛五百年的蒙古帝国彻底覆灭
自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帝国后,蒙古势力便迅速强大,随着成吉思汗的三次西征,蒙古成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蒙古的统治是极其野蛮的、落后的,没有一点历史进步可言。蒙古人所到之处屠城屠村,千里无鸡鸣,万里无人烟,无数的国家和文明从此灭绝,整个欧亚大陆变成蒙古人的牧场,就连我们自嘘的元朝,也使中华文明彻底改变了发展的历史规迹,失去了汉唐宋以来雍容大度的光芒。
虽然朱元璋建立了明朝,蒙古帝国也四分五裂,但蒙古势力依然控制着北亚、中亚、西亚,直到俄罗斯势力兴起后才由西亚逐步退却。而后清朝从东部兴起,经过康、雍、乾近七十年的不断打击,蒙古势力才退出中亚。
三,清朝平定准噶尔是实现我国的再统一
明朝到了后期领土控制范围仅剩下长城以南的汉地十八省,面积和秦朝时的差不多。清朝代替明朝后也仅是把东北、内蒙和长城以南地区统一在一起,西藏、青海、新疆、外蒙等广大区域都是蒙古人的势力,准噶尔蒙古兴起后控制了这些地区,这也是葛尔丹敢同康熙叫板的原因。
因此虽说清朝打击准噶尔蒙古是为自身安全着想,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才使我国再度统一了外蒙、新疆和青藏地区,形成了现在的中华版图。因此来说平定清朝准噶尔的历史意义是巨大的,没有清朝平定准噶尔就没有现代的中国,任何抵毁清朝的言论都毫无意义。
四、清朝平定准噶尔见接的抵制了俄罗斯势力的东进南下
俄罗斯的强势崛起我们大家都看到了,那是一个更加野蛮的国家,俄罗斯的脚步就是跟着蒙古人走,其行为方式和统治手段也是跟着蒙古人学的,说俄罗斯是蒙古帝国的继承者一点也不为过。
在清朝打击准噶尔的过程中,俄罗斯对准噶尔也是虎视眈眈,可以说没有清朝准噶尔最终也会被俄罗斯吞并,到那时才是世界性的灾难。试想一下西藏、青海、新疆、外蒙古都变成俄罗斯的领土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中华民族会面临什么结果?一旦俄罗斯人进入中原以他们的贪婪性格,中华民族将会面临灭顶之灾。因此来说清朝崛起正当时,清朝平定准噶尔是对东亚各民族的保护。
总之,清朝平定准噶尔的历史影响和意义是巨大的,无论是对中华民族和世界格巨都是一种进步。它不仅再造了中国的统一,维护了东亚和平,也使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得到了保护。
-----
网友解答:
-----
意义非常大!虽然我经常看不起满清,甚至坚持认为满清要为中国的近代百年国耻承担责任,但是在平定准噶尔汗国这事上,个人认为满清居功至伟!
这事稍微分析下就知道了,准噶尔就是在现如今的新疆地区,而这个地方自从唐末开始就没有再被中原王朝实际控制过,甚至原来在新疆地区广泛传播的佛教也被伊斯兰教所淹没。而到了明朝,虽然明朝曾经将势力深入到新疆,然而仅仅不到百年的时间,就由于土木堡之战的影响,明朝的势力从新疆地区逐步退缩,并最终丧失对新疆地区的实际控制,只能依靠羁绊统治的形式勉强发挥影响力。
哪怕后来清朝入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满清也没有实际控制准噶尔,虽然这中间卫拉特各部(包括准噶尔部)的首领在1646年联名向顺治表示效忠,但是这种关系是极其微薄的。清朝的势力并没有真正地深入到新疆地区,此时清朝在新疆地区的存在还不如明朝前期呢。
特别是在噶尔丹建立准噶尔汗国后,准噶尔汗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西拒沙俄,西侵外蒙古诸部,最强大时新疆、西藏、外蒙古等地区都纳入了准噶尔汗国的势力范围,就连如今的哈萨克斯坦也被准噶尔征服。
可以说,如果没有乾隆平定准噶尔汗国,那等到嘉庆继位,整个大清朝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就再也无力向西扩张,极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整个新疆地区被准噶尔汗国所占据并独立,更加不利的是如果准噶尔汗国依照历史中衰落,而满清又没有及时控制住形势,那整个准噶尔汗国就有落入沙俄控制的可能,依照沙俄对土地的贪婪,恐怕我们再过去就得办护照了。
所以,满清在奠定我国疆土这块确实是有功劳的,但我并不认为所有的功劳都是满清的,因为满清是在前朝的基础上奠定的疆土,并且稳定新疆的真正功臣是新中国!
-----
网友解答:
-----
这样的提问,回答了也不会有多少人关注,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很多汉民族人的眼中,作为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清王朝,做了再伟大的事情都是平庸的,那颗小小脆弱的玻璃心永远无法接受历史的事实。
更有些人闭着眼睛张口就来,那些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什么是自古以来?就是长期的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古代这里一直是中原王朝之外西北各民族的聚居地,封建社会的中原王朝为了打通通往中东和欧洲的商道,曾进行了短暂征服和管理,然后就退缩回了中原,上下5000年的古代历史,中原王朝占据这里加起来不过百余年,更没有什么长期的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说到自古以来,是不是今天的匈牙利(匈奴)和土耳其(突厥)更具有发言权?
古代历史中国与国之间没有分明的界限,也没有什么国际法约束,彼此遵循的只有丛林法则,你强就进一尺,你弱就退一丈。
所谓的自古以来,不过就是一些人的盲目自大或者自卑的自我意淫的说法而已,还有源自于历史的错误解读。
准格尔汗国,是准噶尔部(卫拉特蒙古的一支)的首领噶尔丹于1676年打败卫拉特盟主鄂齐尔图汗之后,把松散的联盟体制步步改变为集权的政权体制后建立的国家。在建国前后都长期与沙俄、哈萨克交战,在战争中,准噶尔汗国俘获了大量军事、技术人员,包括俄国流放到西伯利亚的瑞典、波兰-立陶宛等国俘虏,以及俄国在西伯利亚扩张的俄国正规军和哥萨克骑兵,准噶尔还建立工厂并从这些人中学到了很多先进技术,国内的工业水平非常强。
准格尔汗国主要活动范围大部分位于今天我国的新疆地区,新疆之大,想必所有人都知道,新疆有16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据了中国六分之一多的陆地国土面积。为国家的国防安全提供了巨大的纵深。
噶尔丹是一位有着强大野心和抱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一直梦想统一蒙古各部,向东问鼎中原,向西逐鹿沙俄,有重建成吉思汗蒙古帝国之雄心。清、准的利益冲突,沙俄对准的军事压迫,蒙古各部归属都关乎两国的生死存亡。
准格尔在统一蒙古各部时,与清王朝有了战略上的冲突。在后金时期,满人通过联姻、战争等手段已经征服了漠南蒙古,在天聪九年(明崇祯八年,1635年)九月初六,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尔克孔果尔率众归附皇太极,并献上历代传国玉玺。为此,皇太极特率众贝勒迎至盛京城外南冈,设香案拜天受之,并继任为蒙古大汗。从此,
清王朝历代帝王都是身兼数职:中原王朝皇帝、蒙古大汗与满洲大汗,后来还有藏传佛教的活佛,从而有效的管理这个多民族国家。
当时准噶尔的工业水平相对很高,准噶尔军的附甲率极高,几乎火枪兵、步弓兵都是铁质盔甲。在步兵上,准噶尔的火枪、火炮配备率也很高,而且技术先进质量优良(大多从俄国引进),步兵往往使用火枪-弓箭交替火力(几排火枪兵轮流射击,同时弓箭手在其后攻击靠近的敌人),重步兵在期间负责护卫,肉搏中攻击敌人。准噶尔的骑兵则是借鉴了同时期哥萨克、欧洲、中东骑兵的优点,人和马都是全身重甲,同时配备盾牌、长枪、马刀、弓箭、火枪(卡宾枪)。准军的轻重火炮以及重步兵、重骑兵、龙骑兵、火枪兵都是相当精锐的。在火器时代早期,准噶尔汗国的军队素质和单兵战斗力在全世界也都是数一数二的精锐部队,唯一缺点就是准格尔国内人口太少,否则世界历史将会被改写。
对于噶尔丹的挑衅,当时的康熙帝自然不会置之不理,蒙古各部的稳定才能拱卫帝国的北方安全,于是开始与准格尔开始一系列的战争,而准格尔在常年与周边交战,战斗力很强悍,而噶尔丹此时还与沙俄暂时和解,共同对付清王朝,清王朝既要与准格尔开战,又要防备沙俄。
在与准格尔的作战中,清军都是劳师远行,运输补给十分困难,而准格尔是守家待地对地形熟悉,以逸待劳,清军与准军作战虽多次失败,也给准带来巨大的压力,
准多次求和归顺,但过不多久又起兵作乱,反反复复,一直困扰着清王朝,所以准格尔汗国不灭,大清帝国将永无安宁,
所以康、雍、乾三代67年的时间一直死磕准格尔,最终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借着准格尔国内爆发瘟疫和内乱,彻底铲除了一直威胁帝国西北安全的蒙古部汗国。
准格尔汗国作为一个与清王朝对等的国家,沙俄对这里窥视已久,妄图吞并,而清王朝先下手为强,提前灭亡了准格尔,实际有效的占领征服这块土地,为自己争取到了足够的安全空间,遏制当时沙俄对中华扩张的野心,也为后人留下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历史意义远远比汉、唐时期所谓的“自古以来”的短暂占据更加深远。
可是,清王朝依然没有逃过历史宿命,清后期腐朽没落,在同治四年(1865年),阿古柏在沙俄的支持下入侵新疆,建立哲德沙尔汗国,沙俄也侵占新疆伊犁。光绪元年(1875年),爱国将领左宗棠被被清王朝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抬棺入疆,驱沙俄平叛乱,一举粉碎沙俄、英帝侵占我新疆的企图。
新疆今日的地位,是在清王朝主持下,由满、汉等民族共同携手奠定的。尊重历史,告慰所有各民族烈士英雄们,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国土,今天依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辽阔的版图之内!
-----
网友解答:
-----
清朝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经70余年,平定了准噶尔叛乱,确实是有重大历史意义的。
虽然国人对于清朝诟病不少,特别是晚清以来的屈辱历史更是让国人气到爆炸,但不可否认的是清朝对于中国现代版图的奠定还有积极意义的。民国时期,外蒙古的王公贵族在沙俄的撺掇下最终走向了独立,而新疆却没有,这就是清朝平定准噶尔的意义之所在。
对于当时的清朝统治者来说,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平定准噶尔汗国,并不是想着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点啥,而是处于两个很直观的考虑:一是面子,二是安全。
清朝喜欢做面子工程,特别是乾隆,这个就没啥好说的。康熙六下江南,乾隆也有样学样搞了一个六巡江南,至于说有多大的意义吧,恐怕是没有的,顶多就是给后世的文人骚客和影视编剧留下点创作的灵感罢了。除了六下江南,清缅战争也是一次典型的面子工程。
准噶尔作为蒙古的一支,逐渐强大起来后控制了西域广大地区,这个时候清朝自然是坐不住了。虽然说清朝统治者表面上把蒙古人当成兄弟共治天下,但实际上早就把蒙古部落看成自己的小弟,要不然蒙古的大汗又岂会由清朝皇帝兼任?眼瞅着蒙古人的准噶尔壮大,自称为大汗还在跟清朝抢地盘,这明显是不把清朝放在眼里啊,清朝统治者自然是不能容忍的,必须要全力剿灭。
当然,面子固然重要,但是这还不是清朝统治者与准噶尔之间不死不休的主要原因。真正让清朝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剿灭准噶尔的理由,正是因为准噶尔已经威胁到清朝的统治了。
康雍乾时期,当时是三大帝国并立。不断扩张的沙俄,新近崛起的准噶尔,以及清朝。问题在于沙俄也好,准噶尔也罢,都对清朝有点想法,不断的蚕食蒙古地区。当时的沙俄还不敢有太大的动作,只是通过不断威逼利诱和各种渗透来控制边缘地区的蒙古部落,清朝并不是很在意。但准噶尔就不一样了,完全就是大举入侵蒙古各部落,这就让清朝统治者有点不安心了。一旦准噶尔彻底控制了蒙古高原,那清王朝的首都直接就暴露在准噶尔的铁蹄之下,蒙古人的骑兵一个奔袭,清朝搞不好就没了。毕竟,清朝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权,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很容易丧失在中原地区的统治。
准噶尔除了对蒙古草原的窥视之外,对于当时的青藏地区也是虎视眈眈。在控制新疆之后,准噶尔的大军就将矛头指向了西藏,一度占领了拉萨。这对于清朝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唐朝时期的吐蕃正是以西藏为大本营,一路南下至河西走廊,对唐朝的统治形成。
所以,在自己的统治受到威胁之后,清朝统治者必然是全力以赴。
在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之乱后,乾隆放弃了过去的羁縻制度,设置伊犁将军直接统辖新疆,历史第一次将新疆纳入中央政权的直接管辖下来,为后来的左宗棠收复新疆设置新疆省奠定了基础。也奠定了新疆是中国一部分的法理依据。
------------------
推荐阅读:
最近华为,任正非,陈春花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三者之间是什么情况?
“人老了不能自理,子女越孝顺,老人活得越久就越遭罪”你怎么看?
为何飞度的1.5L发动机被神化,而参数相当的标致1.2T发动机则没有什么影响力?
苏德战争如果德国集中兵力打莫斯科和高加索,不打列宁格勒基辅和斯大林格勒,能赢吗?
为什么袁姗姗笑起来不好看,而面无表情的angelbaby却那么美?
为什么中国女排暂停的时候都是商量打法,其它国家都听主教练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