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进攻北京时,难道没想过关外满人大兵压境吗?
李自成进攻北京时,难道没想过关外满人大兵压境吗?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问的不错。说句实话,说李自成没想过关外的清军威胁,那是真心冤枉李闯王了,人家毕竟是一世枭雄,对这个关外强权还是有一定敏感度的,李自成急着招抚吴三桂就有防备清廷的因素在里面,这在部分史书里是提到过的。
《甲申朝事小纪·卷五》:牛金星、宋献策劝自成行仁义,自成曰:“山、陕、河南、荆、襄已在掌中,大江以南传檄可定,惟山海关吴三桂是一骁将,当致之麾下;
而辽东劲敌,又使我衽席不安。
”
在原文划线部分那个让李自成很不安的辽东劲敌,不就是清廷嘛!只是李自成虽然预测到清廷对其是个威胁,但是对清廷的威胁性是估计不足的,不然也不会只让降将唐通带着8000兵马去守山海关(关于唐通在山海关接防的部队,亦有史书记载2万),让吴三桂有反戈一击,重新占领山海关的机会,如果让自己麾下的精锐标营去守,估计吴三桂很大几率就不会得逞。
还有一点就是李自成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随着占领区域的扩大,兵力渐渐分散,实际上真正在蓟镇一带驻扎的只有10万左右,所谓
“贼破京师,兵渐分,粮不足,既守城,复防边,支吾不给”
,如果当年李自成能对清廷极端重视,能把更多的部队往北京调,大约也不会这么狼狈。
这两个事例都说明李自成尽管对清廷的威胁有过预估,但是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造成李自成误判的因素有如下几点:
首先
,
这和清朝从皇太极时代推行的统战工作有关。
明朝是在
关外清军
和
关内农民起义军
共同作用下灭亡的,这一点是史学界的基本共识,毋庸置疑。
《圣武记·卷一》:自万历后,岁征辽饷六百六十万,崇祯中复加剿饷二百八十言、练饷七百二十万,先后增赋千有六百七十万,竭天下兵饷大半以事关东。而中原盗贼蜂起,或百万,或数十万,所至破城陷藩,
东西交哄。
明廷对关内的农民起义军当然一律目之为贼,但是敌人的敌人就有发展为朋友的可能,农民起义军是明朝灭亡的助推力量,对这一点皇太极表示自己很有感悟,在他写给朝鲜国王的信中就明确指出明朝国内“流寇”纷起,离灭亡不远了。
《清太宗实录·卷六十四》:以朕度之,明有必亡之兆,何以言之?彼流寇内讧,土贼蜂起,或百万,或三四十万,莫可止遏。
所以,不管是清还是起义军方面既然都有干翻明朝的共同目标,那么在清廷眼里就有联合的可能性。早在天聪七年(明崇祯六年),在农民军于中原纵横驰突之际(当然,当时农民军战斗力是不足的,明军总体占优),以皇太极为首后金的决策层讨论联合农民军的可能性。以豪格的设想,后金绕道攻明的时候,后金应该主动给起义军写信释放善意,并密切关注起义军的动向。附图。
在松锦会战后的崇德七年十月,清军第七次破口攻明,皇太极亲自下令,清军在进攻过程中,不得与农民军交恶,并要说大家都是因为迫于无奈而反明,是亲密的革命战友。如果得罪农民军,应该马上道歉云云。总而言之,一定要友好。
《清太宗实录稿本》:若遇流贼兵,亦对他说:“尔等见明国无道逆行,故兴师征讨,我国与尔同意,其举事一是一般。以善言谕之。倘误杀他一二人,即明对他说:出于无心误杀,不可与他相左。
而且这份最原始《清太宗实录稿本》还记载了一个《清太宗实录》里面一个没有的细节,就是关内某支农民起义军的特使也到达了沈阳联络上了清廷,可见至少在皇太极时期关内众多农民军对清军是没有恶感的,也把清廷当作了可资利用的联合对象。
《清太宗实录稿本》:上(皇太极)将流贼差来的唐通,交付与伯阳贝勒(结合上下文意思,应该是阿巴泰),若遇流贼的兵,可令他去。
当然,不是说和起义军没有冲突,清军里面的外藩蒙古兵还是和主动招惹他们小袁营交过手的,但是总体上看清军一直没有和农民军发生大规模冲突,并没有明显的恶意,甚至还因为“革命战友”比较友好,所以李自成在脑子里清军威胁度不太高也是情有可原的。
其次
、
李自成严重高估了吴三桂的节操,错误的以为吴三桂不会降清
。
在李自成判断看来,吴三桂的关宁集团即便是不肯投降新兴的大顺,但也不可能降清,所谓
“三桂与北兵相仇杀,必不相救”
,在吴三桂不降清的情况下,自己的精锐标营加上从别地调来兵马打吴三桂的孤军,虽然可能谈不上易如反掌,但是还是能搞定的。事实上,如果山海关会战清军不出手,吴三桂真得唱征服了。
但是,李自成毕竟长期呆在关内,他哪里知道在松锦会战后,清廷对吴三桂的劝降活动已经紧锣密鼓的展开,据皇太极的说法是吴三桂
“犹豫未决”
,这说明吴三桂可能确实有点动摇。在得知李自成攻破北京后,一开始他确实也不想降清,
“以清兵仇杀多次,不欲返颜,乃修表谋归李贼”
,但是一听说家人受辱和京城诸公的下场后,立马觉得形势不妙,没多大犹豫就联络清廷来保命。吴、清居然能联合,李自成集团根本就没想过吴三桂在狗急跳墙的情况下,竟然还能这么操作。
第三、李自成低估了一代枭雄多尔衮夺取天下的决心和清军的行军能力和战斗力,并且对关外清军的动员情况了解为0。
先来说说清军的集结情况。其实,清军在三月底就察觉到了边境形势有变,明朝当时在关外唯一的据点宁远城被放弃。当然,清军并不知道明朝已经灭亡,而此前吴三桂因为勤王命令而放弃宁远的事实,还以为吴三桂是因为前屯卫被攻克后吓跑的,多尔衮在得到消息后,
“下令修整军器,储糗秣马,俟四月初旬大举进讨”,
准备绕山海关攻打中原。
直到四月初,清廷终于得知大顺军攻占北京城,明朝灭亡的消息,于是急忙下达总动员令,调集
“满洲、蒙古兵三分之二,及汉军、恭顺等三王、续顺公兵,声炮启行”
。此行据朝鲜国《沈馆录》记载,此时清军正以一天60里的速度推进,准备从蓟州密云破墙而入,攻入明境。
在十五日到达翁后,得到吴三桂的求援信,于是向山海关进发。在二十日到达连山,此时距离山海关二百里,就在此日又收到了吴三桂的求援信,在确认吴三桂真降后,多尔衮毫不犹豫的下达了急行军的命令,清军真是玩命前进,到达山海关
。
据朝鲜《沈馆录》记载,大军
“达夜疾驰,人马饥渴”
,二十日晚上开始行军,二十一日到达。二十二日赶上会战,
“一昼夜之间,行二百里矣”
,清军在接到吴三桂的求援信后,可谓是兵贵神速。
而李自成对清军到来的可能性是什么态度?请看这段话,
“‘即或来救,北兵住满洲,衣粮、马匹、器械尚须整顿而开,旷日累月’因此全不隄防”
,这段我们看出了什么,李自成确实认为清军可能来救,但是他由于没有关外的情报,对清朝三月底、四月初的动员一无所知,也没料到清军真的集结了13万大军,并且八旗主力忍着疲惫饥渴一天强行军二百里来到山海关支持吴三桂,麻痹大意之下,以致于从北京到山海关李自成的顺军整整走了7天,给了吴、清合兵的机会。
所以说,李自成并不是无视清军的威胁,而是没有估计到清廷夺取中原的决心和速度,以及高估了吴三桂的节操,然后陷入了被动,最后导致山海关全局崩盘。
引用文献:《清太宗实录》、《清太宗实录稿本》、《清世祖实录》、《甲申朝事小纪》、《吴三桂纪略》、《沈馆录》、《圣武记》、《怀陵流寇始终录》
-----
网友解答:
-----
谢谢邀请,李自成近些年被黑的一塌糊涂的人物,很许多人认为正是由于闯贼流寇的内乱,消耗了大明政权的国力,使华夏再次沦为异族统治数百年。真的是这样吗?首先从个人魅力上,李自成由一名下岗驿卒出身被推举为接替高迎祥的农民军首领,绝非等闲之辈。在组织才能方面,李军纪严明,劫富济贫,百姓中流传闯王来了不纳粮,也绝非一般流寇可比。再看军事才能上 ,几经大起大落,李在黄河流域常年与官军周旋,击溃洪承畴杀死孙传庭,并击败张献忠、吞并了罗汝才等各路起义军声势浩大。政治上,1644年李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设立大学士,增六政府尚书官,开科取士,招揽人才。同年攻入北京,逼崇祯自缢。然而为何败于满清呢?主要是一、准备不足,李兵临北京只想讨个西北王当当,没想到那么容易就攻下北京了。二、对满清战斗力估计不足。第三、身边缺少旷世奇才,李既没有刘邦身边的张良萧何韩信,也没有朱元璋身边的刘基徐达常遇春这样的牛人。四、被猪队友坑了,听信牛金星谗言害死李岩,刘宗敏在北京干的好事大家都清楚了。作为明末最有可能改变中国历史的人物,李自成结局的遗憾可谓是中国历史的遗憾!从崇祯征集军饷失败可以看出,大明朝上下离心离德,没有李自成出现,也只是大明政权还能苟延馋喘多久而已。
-----
网友解答:
-----
个人认为,李自成在决策之初,应该是没想过八旗军这股力量。
崇祯十五年底,李自成率军南下,进入襄阳、荆州一带,并把襄阳改名为“襄京”。
在杀死罗汝才、度过农民军分裂的危机之后,李自成的力量已经无可匹敌。所以他开始大力整编部队,并梳理政权结构,委派地方官员,形成了自己的政权架构。
此时的李自成,已经有了打天下的雄心,关于下一步的进军方向,他需要有所规划。于是他在襄阳召集部下,共同商讨战略规划。
首先是确定战略目标,就是尽快推翻明朝政权,确立大顺政权在全国的领导地位。
关于进军的方向,当时主要有三种观点:
军师牛金星认为,应该从河南出发,渡过黄河,向河北进军,直奔北京。
礼政府侍郎杨永裕提出向完全相反的方向进军,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直取南京,从源头上切断北京的经济命脉,如此一来,北京政权不攻自破。
第三种观点由兵政府的从事顾君恩提出来,就是挥师向陕西进军,进入潼关,在关中建立政权,向西、向北拓展疆土,建立稳固的基地。以此为基础,进可攻,退可守,然后向山西进军,再夺北京。
认真权衡之后,李自成选择了顾君恩的方案,向陕西进军!
谋士们提出的各种选项当中,思考的目标都是北京的崇祯政权,根本没有考虑山海关外的清政权,没有考虑八旗军的因素。
在如此重要的战略决策上,竟然完全忽略了如此重要的一个要素,难怪后来李自成在山海关败得那么惨。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八旗军一直在遥远的辽东、辽西与明军作战,作战的对象是明军的边军。中间有几次,清军突破长城防线,袭扰中原,也主要在北京、河北、山西、山东等地活动。
李自成的军队没有遇到过八旗军,他的决策层当中,也没有人与八旗军交过手,打过交道,甚至没有见过这支奇怪的军队。所以在制订政策时,根本没有考虑八旗军,没有相应的预案。
如果李自成在襄阳能够充分考虑山海关外的满人军队,他可能会采纳杨永裕的方案,向南京进军。如此一来,不论对明政权还是对李自成,结局可能都更好一些。
在进攻北京和占领北京之后,李自成考虑的主要还是山海关的吴三桂本身,可能也会想到关外的清军,但准备严重不足。而且这时候再想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晚了。
-----
网友解答:
-----
在李自成的眼里!满人的八旗兵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厉害呀!
想当年,一个袁崇焕就能把八旗军打趴下了!
李自成当然知道满人可能会趁机入关,但是一大堆明军都不是自己的对手,何况是区区几万八旗兵!
事实上,李自成是“不识庐山真面目”,他还不知道明朝之外的满洲精锐力量。
在李自成崛起的那些年里,明朝能够打战的精锐军队都在关外,明朝是一个大帝国,对外族向来非常强硬,打了蒙古骑兵,打八旗劲旅,大明朝真的没有怕过谁!
李自成能够一路打到北京城,不是他真的有战无不胜的强大精锐力量,而是他没有遇到强大的对手罢了!
事实上,关内的明军很多都是大明朝的二流军队而已,大明朝的精锐之师,能打硬战,能打恶战之兵,很多都在辽东战场抵挡八旗兵。
崇祯皇帝,开始根本没有把闯王放在眼里,他认为就是几个小“闯贼”而已!
说白了!崇祯皇帝瞧不起李自成的“乌合之众”!
李自成也瞧不起皇帝老儿,更加瞧不起多尔衮的几个八旗兵!
毕竟李自成打了二十年的战,他还没有真正地与八旗军交过手,所以对八旗兵的战斗力缺少起码的接触和了解。
再说了!如果能够让吴三桂投降自己,凭借山海关也可以阻挡八旗军入关,毕竟满洲八旗兵跟大明朝打了几十年,也没有打下北京城,说明八旗军也没有多大本事呀!
事实上,李自成当然知道关外存在八旗军!
至于说“大兵压境”,则是有点夸张了,八旗军总共才多少人,不足十万,李自成手下几十万大军,照理说是农民军“大兵压境”才对呢!
李自成没有理由害怕满洲八旗,他仅仅是有点轻敌了,没想到他与八旗军是“首战即决战”,李自成开始也是想试探一下满洲八旗的力量,没想到多尔衮学陈友谅那一套,搞了一个“首战及决战”。
多尔衮真的是“一战定乾坤”呀!
不打则已,一打就是大决战!
山海关这个战局是李自成没有事先想到的,他万万没有想到多尔衮会倾国之兵,会倾巢出动,而且趁吴三桂与自己交手的时候,立马出动,坐收渔翁之利呀。
总而言之,李自成事先没有察觉到满洲八旗军的真实动向,他也没有想到八旗军会倾巢出动,否则他会带更多的兵马来山海关。
结果八旗兵是“首战即决战”,而李自成却是一蹶不振了。
可见,李自成是太轻敌冒进了,没有大决战的思维,还想着打不赢就跑,如果是多尔衮、崇祯皇帝、李自成他们三足鼎立,打不赢还能跑,如果只剩下多尔衮和李自成了,打不赢还能往哪里跑呢?
李自成吃亏就吃在没有做好充分地准备,不应该御驾亲征,而不是没有想到什么满人“大兵压境”呀!
一起品读英雄好汉!欢迎关注我呀!
-----
网友解答:
-----
攻入北京前,李自成就和满清的统治者打过一些交道,有过一些交集,对于满清的野心和威胁,李自成当然是清楚的。
不过,李自成还是低估了形势的复杂性和对手的手段,以至于应对清军时准备不足,一败涂地。
李自成与清(后金)的“交集”
如果没有后金(清),可能李自成都不会造反。
正是因为大明与后金连年交战,大明军饷不足,裁减驿卒,25岁的李自成才“失业”,走上造反道路的。
而在反明战争中,洪承畴、卢象升等曾经将起义军打得喘不过气来的名将,正是在明清战争中的或战死,或降清,被“报销”的。
而就在当年正月二十七日,正在进军北京路上的李自成还收到了多尔衮的信。
信中,多尔衮称愿与李自成“协谋同力并取中原,倘混一区宇,富贵共之”。
可以说,这是满清统治者直接明示其入主中原的野心了,可以算是给李自成“打招呼”了。
因此,李自成对满清的野心和实力当然是有一定认识的!
那么,对于满清的威胁,李自成是如何考虑的呢?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最棘手的问题
攻入北京后,李自成最直接的棘手问题是:“钱”。
为了获取支持,李自成推行“三年免征”等政策,靠着“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李自成迅速攻入了北京。
然而,闯王可以“不纳粮”,却不能“不吃粮”,聚集在北京附近的农民军,“日费万金”,财政压力极大。
当时北京的存粮不多,有的记载称存粮“不满四十万石,仅支数月”,有的记载甚至称“不满十万石”,总之就是不够吃的。
明代时,北京的粮食,依赖从江淮地区过来的漕运。
因此,占领江淮,获取漕粮,以及通过追赃助饷改善财政状况,是李自成政府的当务之急。
至于对满清的防御,虽然也很重要,但看起来解决起来有把握。
李自成对防清的判断与安排
对满清防御的关键点,就是山海关。
皇太极时期,后金(清)军曾六次绕过山海关,“入边”,但是,由于没有控制山海关,与后方联系不便,皇太极始终不敢在关内久留,难以立足。
所以,李自成防御满清的关键点,仍然是山海关。
在李自成看来,只要争取了吴三桂,控制山海关,满清的威胁就可以得到控制。
李自成借吴三桂父亲吴襄之手给吴三桂的劝降信,可以看出李自成对吴三桂立场的判断。
信中,李自成提到了吴三桂的两条路:1、效法《三国演义》中的徐庶,“去汉(刘备)归魏”(降李自成);2、效法春秋时期的伍子胥,“奔吴攻楚”(降清)。
其中,效法伍子胥“难”,投降李自成“易”。因为吴襄等人都在李自成手中。
因此,归降李自成,“不失通侯之赏,而犹全孝子之名”,最符合吴三桂的利益。
果然,吴三桂见信后,同意赴北京投降。
此外,山海关总兵高第也降大顺,李自成又派唐通率领8000人接守山海关。
唐通8000人,加上原驻于此的山海关总兵高第部10000人,18000人,守护雄关是有一定把握的。
不久前,多尔衮曾企图“攻宁破关”,但因宁远军民死守,被迫撤军。
山海关雄关,比孤城宁远易守难攻,再增加唐通8000人后,是可以抵挡清军的,至少是足以支撑一段时间的。
而以当时的形势看,李自成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能防住满清一段时间,大顺的形势将得到进一步飞速发展。
毕竟,自李自成入潼关,到最后攻破北京,只在榆林、宁武等地遭到了激烈抵抗,其他地区的明军无不望风而向。
因此,不单是李自成,就连明朝降官也认为“江南不难平也”。
只要搞定吴三桂,北方边防足以坚持一段时间,而“江南不难平”,李自成正是基于这两个判断,安排其部署的。
误判形势
李自成误判了形势。
“江南不难平”的判断基本是正确的。后来满清南下时,直到深入西南后才遭到比较激烈的抵抗,大部分地区都“不难平”。
但对满清的实力和野心,李自成则误判了。
然皇太极六次“入边”而不立足,是因为皇太极采取的“伐大木”的策略,不急于在关内攻城略地,先把大明搞垮再进取中原。
而此时大明已经倒了,“伐大木”的策略已经成功,清军自然转变策略,决心入主中原了。
在得知李自成进军北京时,清军已经决意图取中原了。
四月初四,大清做出南下决策,四月初九,自沈阳发兵。
这一次,多尔衮下达了新政策:以前明是我们敌国,我们烧杀掠夺是削弱敌国。现在我们要图取中原,中原子民都是我大清子民,不得烧杀!
这一次,满清就是决心入主中原了。
而李自成的老对手洪承畴则提出方略:趁李自成立足未稳,清军自密云等地入关后,在北京附近与李自成决战!
这一次,等待李自成的,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入边”,而是大顺与满清之间的一场战略决战。
显然,李自成虽认识到满清的威胁,但并没有意识到战略决战即将到来。
因此,即便吴三桂不降清,大顺与满清之间的战略决战,也是在“袭击”状态下展开的。
吴三桂决裂后:再次误判形势
“冲冠一怒为红颜”,原本已经决心归顺大顺的吴三桂回到山海关,发出檄文,再次与李自成为敌。
李自成对吴三桂是重视的,他暂缓登基事宜,发起亲征。
然而,他仍然低估了形势的复杂性。
李自成集团认为:三桂与北兵(清军)久相仇杀,必不相救。即或来救,北兵驻满洲,衣粮马匹器械,尚需整顿而来,旷日累月。
他低估了吴三桂与满清勾结的可能性,也低估了满清发起战略决战的决心和效率。
在李自成看来,当时的清军距离山海关尚有一段距离。即便清军来战,李自成也有把握在其抵达前攻占山海关。
然而,多尔衮在接到吴三桂的信后,日夜兼程,一日夜急行二百余里,迅速逼近山海关!
最后的决战,是在李自成浑然不知的情况下来临的。
对于山海关之战的细节,各类史书所载尚有出入。
不过,无论何种记载,其基本脉络是一致的:1、李自成与吴三桂血战,吴三桂几不支;2、清军突然发起猛攻;3、见清军猛攻,李自成军迅速崩溃!
显然,这场决战,李自成是在仓促之下展开的,战役节奏是完全按照多尔衮的设想展开的。
与真正对手清军的决战刚一展开,李自成军就迅速崩溃了!
总的来说,李自成对清军并非一无所知,而清军更是曾经直接将其入主中原的野心“明示”李自成。
然而,李自成似乎始终只是将清军视为“东虏”,视为“边患”,而并没有将其视为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更没有想到清军正在准备一场战略决战!
可以想象的是:即便吴三桂没有降清,清军绕道入边,与农民军在京畿地区决战时,李自成军依然是准备不足,陷于极端危险的状况。
而李自成集团统治上的失败,则使这份“意外”无限放大。
李自成明知争取吴三桂的重要性,亲自邀请吴襄饮宴,并明示不对其追饷,但手下的刘宗敏依然侵犯吴家利益,将吴三桂推向清军一方。
而在战役指挥上,李自成又低估了吴三桂与清军合流的可能性,也低估了清军行军效率,最终,稀里糊涂地轻易输掉了战略决战!
在统治能力、战略制定、战役指挥上,李自成与清方确实存在相当差距。
李自成的败亡,并非缘于某一个点的失误,而是集团综合能力上的失败。
-----
网友解答:
-----
李自成攻进北京城的时候,其实形势是相当严峻的。关外有虎视眈眈的满清军队,驻守在山海关的吴三桂又摇摆不定,而且南明在南方也建立了很多的政权,这些政权对李自成都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对于这样的困难局面,应该说李自成是心知肚明。而且李自成也不是一个昏庸的人,否则的话,当年高迎祥也不会选他接班,大家也不会拥戴他,他也不可能带领农民起义军推翻明朝的统治。要知道明朝就算到了末年,其实力依然是相当强悍的,满清和明朝打了那么多年的仗,但是他们对明朝却无可奈何。而李自成能够消灭明朝,可见李自成绝不是酒囊饭袋。
(李自成进京)
既然如此,为什么李自成却一到北京城,就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没有着力提防呢?
我认为,李自成之所以没有着力提防,除了李自成本身在思想上没有高度的认识以外,其实还有很多迫不得已的苦衷。是什么苦衷啊?
大家可能也已经注意到了,李自成的队伍做的一件事,受到了后世普遍的诟病,就是李自成以及他的部下拷虐京城的那些贵族及明朝的旧官员。抄掠他们的财富。历史上也普遍认为,李自成之所以失败,与李自成及部下掠夺北京城上层贵族,和他们关系搞得很僵,因此最终失去了他们的支持,有很大的关系。
不过这里显然有一个问题,既然李自成已经打到了北京城,当上皇帝了,那么整个天下都可能是他的。京城的那些贵族,以及旧官僚的财富,要成为他的也是非常容易的。他用得着这么迫不及待吗?
历史上,所有打进京城里的那些统治者,他们刚刚进京的时候,一般都会想办法安抚老百姓。所谓的“秋毫无犯”,就是安抚老百姓的行动。李自成为什么不可以做到“秋毫无犯”呢?如果他能够做到秋毫无犯,等到局势安定以后,再回过来收拾这些地主贵族,财富不是一样能到达他的手里吗?
显然,李自成急于求成的原因,是因为他缺少继续打仗的军粮。
当时,整个明朝的国库已经山穷水尽,银两没有,粮食没有,这仗还怎么打呢?而无论是派人和满清对抗,还是安抚山海关的吴三桂,都是需要钱的。李自成没有钱,因此他根本就没办法做好这样的安抚工作。
(吴三桂画像)
李自成急于搞钱,所以就和京城地主贵族之间,发生了那样很不愉快的事情。
除了缺钱以外,李世民当时还遇到另外一个麻烦,就是人心不齐的问题。
我们同样可以用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当时,李自成的得力干将,刘忠敏就不听李自成的招呼。
李自成一开始是想笼络吴三桂的,但是由于后来发生了很多事情,最终没有成功。吴三桂公开宣布,和李自成对抗。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李自成不得不派兵攻打吴三桂。李自成当时派去打仗的就是他最得力的大将刘宗敏。
但是没有想到,刘宗敏竟然不去。而且刘宗敏还说,大家都是当强盗的,为什么你在京城里过着舒服的生活,却让我去餐风宿露流血流汗呢?
刘宗敏讲这个话,说明了什么?其一,刘宗敏自身的认识是很低的,他没有想到他是开国元勋,他承担着保卫国家的重任,当国家处在危难之中的时候,他是必须上前的。其二,刘宗敏必须认识到李自成是皇帝,而他只是李自成手下的大臣,他必须忠诚于李自成。其三,刘宗敏作为一个将领,他已经厌倦了打仗,而贪图享乐腐化的生活了。
总之,李自成的将领们的素质是很低的,李自成要依靠这些将领们打仗,显然是很难取胜的。所以,最终李自成才会亲自出马前往山海关。
(刘宗敏剧照)
李自成除了将领不行以外,他的士兵们的作战能力也成问题。
有人可能会说,这话不对啊,李自成士兵的作战能力不行,为什么他们却还能够打胜仗呢?
其实李自成之所以能够打胜仗,更主要的原因,是整个明朝军队的反叛。
如果明朝军队不发生反叛,李自成想要迅速攻到北京城是很困难的。就包括李自成最后进入北京城,也是因为明朝内部出了奸细,他们发生反叛的结果。
而真正当李自成和清军对抗,和吴三桂对抗的时候,李自成的部队显然就非常吃力了。
我们看到,李自成的部队在山海关,简直不堪一击。接着,李自成退出北京城后,部队又迅速作鸟兽散了。所有这些,都是李自成将士们能力有限,他又指挥不动他们的表现。
所以,李自成当时并不是不知道威胁,并不是不想打仗,他固然有贪图享乐的一面,但是应该说他对国家的前途也是很忧虑的。但是无奈手中没钱没粮,军队不思进取。面对这样的局面,李自成又有什么办法呢?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等)
-----
网友解答:
-----
李自成确实想过满洲人的威胁,战略上也有为对抗满洲人做出过准备,然而在行动上出了点问题。
先把时间拨回到李自成出陕西的那一天。在大顺军原有的战略中,
攻取京师应该不是顺军此次出战的主要目的。
原因很简单,如果一开始的目标就是直取京城,那么大顺军没有必要进攻重兵云集,且易守难攻的山西,绕道河南是更好的选择。
而李自成选择进攻山西的目的也很简单—
扫清陕西周边的威胁,稳固关中和湖广根据地。
而这一切战略考量的前提正是为了应对满洲人的威胁。
在大顺军攻取陕西后,北方已经与满洲人的势力范围接壤,虽然大顺军还没有过同清军的交战记录,但清军在辽东的战绩李自成不可能没有耳闻,他对满洲兵的战斗力不可能没有丝毫的了解。
因此李自成需要东出山西,扫除东面威胁,避免两面受敌。
可惜,可能是被农民军给打怕了,山西的明军听说闯军来了,几乎都不战而降,而
“代帝亲征”
的大学士李建泰在河北逗留不敢前进,于是顺军几乎是兵不血刃的一路打到了北京城下。
这时候的李自成是有点尴尬的,身边的降军越来越多,甚至比自己的嫡系军还要多好几倍,他根本没有这么多粮食去养这些军队,而残破的关中甚至不能自给自足。
但是此时的李自成已经是骑虎难下了,因为这时候遣散降军或者杀光降军都可能引起降军的集体反扑,且可能导致以后没有明军再来投降。
没办法回头的李自成只能寄希望于北京城里的崇祯是个“土财主”了,盼望打下了北京能用北京的国库解决问题。
因此在围攻北京时,李自成多次表示愿意同崇祯和谈,条件一降再降,但后面,几乎是求着崇祯接受他的投降,甚至表示愿意帮助崇祯对付其他的农民军,当然崇祯要给钱粮。
这时候李自成的打算是留着明朝给自己提供粮食,同时顶在抗满第一线,给自己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
然而崇祯拒绝了,李自成无奈之下占领了北京,抗满的重任就到了李自成的头上。
雪上加霜的是,北京的国库竟然空空如也,“土财主”崇祯帝是真的没有钱了,于是大顺军只能打起官绅的主意,也就是所谓的
“追赃助饷”
正因如此,之后对待吴三桂的态度上,李自成是采取安抚的态度,因为他知道凭借此时的兵力不足以同时对抗满洲兵和关宁军。
但是吴三桂选择了倒向清军,并用假投降迷惑李自成,以至于清军的出现有些出乎李自成的意料,导致了山海关之战,大顺军的惨败。
因此,李自成并不是没有考虑过满洲人大兵压境,只是因为时局如此,明朝的衰弱出乎了大顺军内部高层的意料,原有的战略部署彻底被打乱,被赶鸭子上架的李自成只能无奈的直面满洲兵锋了。
-----
网友解答:
-----
一句都能说清楚为什么要长篇大论?
很显然考虑到了,但是没想到清军能那么迅速的集结全部兵力就赶到山海关了!这一点从李自成对山海关以及吴三桂的重视程度上就可以看出来。
-----
网友解答:
-----
李自成为什么进攻北京?
主流的看法是挥师夺取天下!
但是其中有两个问题,没法解释。
首先是兵力问题。
李自成挥师北京,究竟动员了多少兵力?
大家普遍认为是百万大军,但是按照农民军的一贯作风,即使真的号称百万,也是吃饭的多,战兵没多少。
何况李自成进军中原,并没有百万大军。
根据史料考证,李自成挥师中原的部队,很可能只有十几万人。
其中先锋刘宗敏率军40000人,先行出发。
这个数字,也与后来一片石大战后,李自成一蹶不振能够对应上了。
仅率十几万人就想夺取天下?
除非李自成脑子坏掉了!
那么,李自成出兵中原,目的何在?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食抢粮!
陕西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首发地,多年战乱十室九空。
其实随着历朝历代对于关中的过度开发,关中地区早就不适宜再作为夺取天下的根据地了。
和平时期尚且无力供应大军,何况多年战乱,明军与起义军来回厮杀之后。
因此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建立之后,吃饭问题就成了大问题!
由于破坏严重,李自成已经无法找到与当地士绅合作,进行根据地建设的可能性了。
古代夺取天下,不与士绅合作是无法进行根据地建设的。
士绅阶层不仅掌握着地方政权,而且掌握了资源。
但是显然李自成建国之后不具备这种条件。
事实上李自成与士大夫阶层关系也一直不好,士大夫阶层视其为流寇,李自成身边只有一些破落文人。
陕西地区无法供养大顺政权,那么李自成只能选择打出去,否则只能坐吃山空。
别无选择!
战略方向的选择上,现在看来李自成是错误的!
却也是无奈!
如果他选择南下襄阳,攻略南方,南方未经北方这样大规模的灾荒离乱,是有可能建设成为稳固后方的。
但是南方士大夫阶层势力太强大,李自成未必能够征服南方,后来他自己不是也死于地主武装之手了吗?
而且左良玉大军在侧,虽然战斗力可疑但是胜在人数众多,不好对付。
战争旷日持久的话李自成的软肋就暴露出来了:没粮食!
没粮食打个什么仗啊?
因此李自成建国之后的处境其实很尴尬,比困守北京的崇祯,好不了多少。
其实崇祯不是不想迁都南京,但是南方士大夫们不要他去,只希望太子去:好控制。
可见南方士大夫阶层的宗族势力之强大了。
李自成与崇祯,其实可以说都是死于这帮人手里了。
这帮人的代表,就是东林党。
李自成率军出去抢粮食,结果很惊艳:明军闻风归降!
这不是李自成有多大的人格魅力,而是明军,也饿得受不了啦!
要说崇祯真是头号倒霉皇帝,从登基开始就没有一年不闹灾荒的,他一死,灾害居然就过去了!
人的命天注定,哪儿说理去啊!
北方明军普遍缺粮食,士兵就是一群武装乞丐,战斗力可能还不如乞丐。
因此李自成大军一到,就全归降了:主将不降,这帮饿兵就敢杀了主将自己归降。
结果就成了降军数量太过于庞大,庞大到了李自成自己都害怕的地步!
李自成出兵仅仅十几万人,降军倒有几十万人,一个个饿得眼珠子发绿。
再没有粮食补充,不仅李自成本部要挨饿,这帮降军也啥事儿都干的出来。
李自成从陕西出来的挺容易的……回不去了!
这从后来李自成刚刚兵败,降军就纷纷复叛之中,可以验证。
李自成按照以前抢王府的经验,认为皇帝肯定有粮食,只是和福王一样不肯发放而已,因此才进军北京。
这狗日的粮食!
李自成兵临城下,曾与崇祯谈判,要求裂土封王,前提是给我钱, 地盘和粮食!
李自成答应自己可以率军出征抵御满清。
问题是他没想到的是崇祯是真没有这些啊,怎么答应他?
北京陷落之后,李自成的农民军按照惯例就得犒赏,这支部队骨子里还是土匪的习惯:该分钱了。
可是崇祯的仓库老鼠都饿死了……
没办法了,李自成只好在北京抢掠富户和士大夫。
逼反了山海关的吴三桂。
说李自成不重视满清也不是事实,是他根本就顾不上满清了。
他想招降吴三桂,但是又控制不住刘宗敏等人,刘宗敏直接告诉他:皇帝你当,其他事儿你少管。
归根到底是李自成起义军,还是流寇本色,没有完成军队化制度化建设,就夺取了天下。
历史上这种起义军最后没有不失败的!
其实李自成是有可能招降吴三桂甚至辽东将门的。
只要答应他们今后辽东仍然是他们的地盘,刘宗敏抢多少陈圆圆,吴三桂也不会造反。
吴三桂代表的是整个辽东将门,不是他自己!
他敢不顾辽东将门利益,辽东将门就能集体弄死他。
李自成在北京伤害的是整个辽东将门,仅仅把吴三桂当做汉奸,不完全,是整个辽东将门集体是汉奸:努尔哈赤就是他们扶持起来的!
但是李自成手下没有了解这些问题的文化人,因此他们提出的招降条件,其实并不足以让吴三桂,死心塌地!
李自成的幕僚团层次太低,就像暴发户骤然进入了首富圈子一样,对这些秘密两眼一抹黑。
因此李自成是否想到了满清大军入关,其实并不重要。
事实上无论是从招降吴三桂还是亲自率军出征山海关来看,李自成都意识到了抵御满清的重要性。
但是综上所述,你能看到一点李自成获得胜利的可能吗?
就算他拿下来山海关,,就能挡住满清的铁骑吗?
要知道当时的长城防线已经到处漏风,满清不走山海关一样进入中原。
宣府,大同的降军能挡住满清,挡住多尔衮?
明末,神仙来了在北方也得兵败身死。
唯一的出路是放弃北方,进取整合南方势力,修养生息,寻找机会再收复中原。
最差也能依靠长江防线,与满清南北朝。
舍此绝无出路!
-----
网友解答:
-----
李自成的失败,在于低估了财富对军队的腐蚀!未进北京前,李自成的军队战斗力还是很猛的,打得明军节节败退。但进了北京后,便开始了大规模无底线的劫掠。不仅官员一夜暴富,而且士兵也收获颇丰。据说每个士兵,都把抢来的银子融化成银饼,前胸后背各绑一块,随时准备返回陕西老家享用。这时候,这支军队已经从“斗志昂扬”变成了“归心似箭”了。李自成并没有清醒地看到这一点,还率领这支“每个人都想跑”的军队上山海关打吴三桂呢。等到饱餐肉包子的满洲八旗兵一出现,便一触即溃各自向老家方向逃窜。结局大家都知道了。
-----
网友解答:
-----
粗通文墨,一心只想吃上饱饭的失业邮卒,起点低,进入北京吃上一肚子饺子后,纳言的容积就没了。闯,窜州过府,连建立稳定的根据地都不懂,要他懂得民族统一战线,要求过高了。李自成进入北京城没几天就彻底腐败了:钱、女人,女人、钱。看看他在北京七十二天里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他就一个为钱为女人而奋斗的草寇。说吴三桂是被李自成逼着打开山海关门的,一点也不过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