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的人生悲剧有什么值得汲取的经验教训?你如何评价贾谊?
贾谊的人生悲剧有什么值得汲取的经验教训?你如何评价贾谊?
-----
网友解答:
-----
苏轼的评价是十分到位的。“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恰当地评价了他短暂的一生,和功过是非。
当时刘邦吕后已死,功臣故将日渐凋零,文帝初登大位,而诸候王势力熏天,此时的汉文帝唯有滔光养晦,收敛锋芒,以待时机,用黄老之术来给人民休养生息,培植势力,以便将来,东山再起。汉文帝并非没有看到诸候尾大不掉之势,而是大乱刚平,人心思稳,如果此时削蕃必至又一场混战,且汉文帝中央势力还不足于平定诸候,以至贾谊之后晁错在汉景帝之时行他的削蕃策还酿成七国之乱。何况当时。贾谊虽有才,而不识时务,他的削蕃策一出,连在汉文帝身边的可能也没有了,因为诸候王得知他的策略后,人人自危,非除之而不快,文帝不得不把他放到他的小儿子那里实际是保护他,以便将来时机成熟再起用于他,可惜贾谊不明就里,年轻气盛,不会适应环境变化,以至年老的文帝与年轻的贾谊产生矛盾,最终他郁郁不得志,而早夭。这叫虽有治天大才却不识时务,以至折戟沉沙,悲夫。
-----
网友解答:
-----
从贾谊的故事里,我们可以领会一个道理:做人,应该宠辱不惊,人家对你好,要过得去,人家对你不好,也要过得去。
贾谊这个人才华横溢,但是书生气太重,如果贾谊的才华运用得当的话,应该能成为汉朝开国以来,唯一一个真正可以跟萧何并驾齐驱的人物。
只可惜,贾谊这人阅历太浅,经不住事,具有文人的缺点,情感太过丰富,多思多虑,最后被自己所误。
贾谊生于公元前200年,河南洛阳人,从小好学,他是汉朝三朝丞相张苍的学生,张苍师从著名儒师荀子,所以贾谊也是儒家的学者。
贾谊年少的时候,才名传遍河南,河南郡守吴公听说了,就召贾谊为谋士,为吴公管理河南出谋划策,吴公非常器重贾谊。
在贾谊的辅佐下,吴公将河南治理得很好,当时还有人称赞说,河南吴公治平天下第一。而这位吴公,就是贾谊的第一位伯乐,贾谊和吴公的关系非常好,吴公见贾谊才华横溢,如果屈居一方,就埋没了贾谊的才华,于是向文帝举荐贾谊。
如果当时吴公没有举荐贾谊,贾谊很有可能会据守河南,辅助吴公治理河南,教书育人,名满天下,虽然贾谊可能不会有出头之日,但是也会有一个好的结局,所以说有的时候造化弄人。
年少成名有时候不见得是件好事。
经过吴公的引荐,文帝先是任命贾谊为博士,负责整理文书和皇帝的咨询工作。文帝刘恒经过和贾谊的接触,发现贾谊确实才华横溢,很多对政事的看法很新颖,总是能够切中要害。
贾谊任博士不过一年,就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也就是掌管谏议的文官。
因为贾谊的老师是张苍,张苍任丞相的时候,就有很多愿望没有实现,贾谊作为学生就想着有朝一日,一定要对汉朝进行改革实现老师的愿望。
其实,张苍作为前任丞相是可以向皇帝推荐自己的学生的,但是一来贾谊的年龄太小,阅历浅薄,二来,张苍认为以当时的朝廷局势来看,贾谊可能应付不了错综复杂的种种关系,于是就对贾谊放任自流了。
没想到转来转去,贾谊还是入长安为官了,时也命也。
此后,贾谊一上任就开始为汉朝改革出谋划策。
贾谊认为前太常太卿孙叔通所制定的礼法制度,还有需要改进的余地,就从礼法制度入手,进行改革,向文帝进献《论定制度兴礼乐疏》,以儒学为根本,五行学说为辅助,将儒学和五行相结合,设计了一套汉代礼仪制度,主张“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兴礼乐”,以进一步代替秦制。
由于当时的文帝刚刚继位,认为条件还不成熟,就没有采纳,但是文帝还是十分认可贾谊的提议的。
当时贾谊才21岁。
过了一年,贾谊见文帝为民生的事情忧心,当时百姓过得比较清苦,纷纷从商,地就没人种了,虽然国库日益充裕,但是粮食储备也是民生之本,于是就开始研究如何让农民发展农事。
经过研究,贾谊认为,国家应该限制商户发展了,应该重农抑商,发展新式耕种技术,每家每户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粮食,加强粮食储备,这次文帝采纳了贾谊的建议,进过一系列的改革,农业经济的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农业改革还没有多久不久,贾谊就又有了新的建议,正是这个建议,使贾谊遭到了贬黜。
贾谊向文帝提出,诸侯王势大,渐渐形成尾大不掉的形式,如果让诸侯王留在长安,和朝臣们形成政治联盟,会对皇权形成权利制约,应该让诸侯王回到各自的封地安守一方。
正是这个建议,插到了众诸侯和部分朝臣们的心窝子上,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等人对贾谊这个提议尤其反感,因为他们要么自己是一方诸侯,要么就是与诸侯有利益牵扯,当然会排斥贾谊的这个建议。
但是他们知道这个提议,虽然对自己无益,但是对文帝有益,自己作为臣子,不能触皇帝的霉头,就借口弹劾贾谊“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简单的说,就是年纪轻轻,屁事不懂,就想着揽权搞事情,这不是无事生非添乱吗。
文帝知道周勃等人的心思,也十分想采纳贾谊的建议,但是自己刚刚继位不过几年,很多权力还没有全部握在手中。如果不顾周勃等人的反对,很多政令就无法实施。
迫于压力,文帝只能牺牲贾谊,将贾谊贬到了长沙,做长沙王的太傅。
贾谊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就做了政治的牺牲品,可哈哈的一路跋涉到长沙去了,一路上贾谊内心百感交集,在路过湘江,写下《吊屈原赋》,借机抒发自己不得志的愤懑之情。
后来,文帝怀疑周勃谋反,将周勃下狱,贾谊认为周勃没有这个胆子,于是向文帝求情,礼待周勃,经过薄太后的求情,文帝将周勃放了。
周勃之前还弹劾贾谊,贾谊全然没有计较,还为周勃求情,以德报怨,可见贾谊的胸襟确实非常人可比。
又过了几年之后,文帝完全掌握了朝局,灌婴已死,将周勃等人罢黜。再也没人能够左右文帝了,文帝就将贾谊召回京。
但是经过短短的几年,贾谊的心志已经改变,已经寄情于老庄的生死祸福之说,以及鬼神等事,再无当年意气风发一心改革的赤子之心。
文帝与贾谊彻夜畅谈也没有改变贾谊,于是汉文帝也没有再勉强贾谊而是,将贾谊派到梁国,做梁怀王的太傅,将小儿子刘辑托付给贾谊。
梁地距离长安很近,若是文帝需要,可以随时召回贾谊。
贾谊在梁国也没有忘了为文帝分忧解难,多次上书《治安事》,具体着围绕匈奴侵边、制度疏阔、诸侯王悟凝等三个问题而展开论述,建议文帝收归政权,治理国家。
贾谊的文章文笔流畅,字字锦绣,文帝十分欣赏,但是文帝还是认为于时不符,就没有采纳。
公元前173年,淮南王刘长被告谋反,淮南王死在了赴往长安的囚车内,文帝认为还没有查清楚是不是真的谋反,就将自己的弟弟逼死了,十分愧疚,将刘长的几个儿子都封为诸侯。
贾谊见此上书文帝,建议文帝不要将刘长的几个儿子封侯,一旦封侯,就助长了诸侯的势力,带到刘长的几个儿子已经长大,知道父亲是怎么死的,未必会记得文帝的恩德。
文帝出于愧疚,没有听贾谊的话,执意将刘长的几个儿子都封了王。
公元前169年,梁怀王刘辑发生意外,坠马而死,贾谊认为辜负了文帝的托付,过了一年也郁郁而终了。
贾谊其人,才华横溢,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个贵人吴公,从此名满天下,遇到了文帝只能说半个贵人,因为文帝虽然欣赏贾谊,但是对于贾谊的建议,十个也只采纳一两个,且重要的建议从来采纳,所以造成了后来的祸事。
贾谊与文帝,实在不算君臣相得。
而且,贾谊这个人,实在不懂得朝廷上那些曲曲绕绕的关系,所以才得罪了那么多的人,后来更是因为过于愧疚而郁郁而终,才33岁,就丢了性命,实在是不明智的。
贾谊一生经历过最大的两件事,一个是自身被贬黜,一个是梁怀王之死,如果换成平常人,这不过是寻常事,一定会过得去的,但是对于贾谊,简直是晴天霹雳,根本原因就是贾谊太过玻璃心,从小太顺了,经不起风吹雨打。
这就是贾谊的一生。
-----
网友解答:
-----
贾谊才高命短,与孔圣大弟子颜回堪有一比。史称贾谊才调绝伦,情深不寿。少年得志,不解通融。忧愤成疾,郁郁而终。自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前168年,只活了34岁。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主要著作有:【过秦论】、【论积贮书】、【陈政事书】、【吊屈原赋】和【鹏鸟赋】等名篇。晚唐诗人李商隐曾批评贾谊: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绝伦。可怜半夜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之死,说明一个人再有才能,也必须脚踏实地,躬亲而行。还要懂得转擐和通融。这样才能志得意满,心想事成,实现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
-----
网友解答:
-----
贾谊是西汉初期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他年少有名,十八岁就以善文闻名郡里,正是因为他的才华横溢,被他所在的河南郡的郡守吴公所知,而此时的吴公因为“治平为天下第一”被汉文帝征召为廷尉,感念于贾生的才华,他立即向汉文帝推荐了这位青年才俊。
见到贾谊后,汉文帝也被他的才气所吸引,当即封他为博士,此时的贾谊才刚刚二十出头,而仅仅过了一年之后文帝又升贾谊为太中大夫,甚至还要破格提拔他为公卿大臣,但是汉文帝的意图并没有实现,这位青年才俊不久就被逐出了朝廷,年仅三十三岁就英年早逝,他就像汉初政坛上一颗闪耀的流星,发出过耀眼的光芒后很快便陨落,他究竟经历了什么?我们该如何评价他?又该从他身上汲取怎样的经验教训呢?
一、贾谊的政治主张有哪些?
1、确立新王朝的合法性
贾谊认为大汉王朝从建立到文帝朝已经二十多年了,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应当进行改制,为此他还亲自草拟了改制的内容,这些内容涉及面极广:
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
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这些改革内容一是改正朔,“改”自然是改变,“正”就是正月,古时的正月为一年之首,“朔”是指初一,即一月之首,这一条就是改变国家的历法。二是易服色,“易”也是改变,“服”是指王朝的服饰,“易服色”就是改变国家车马、祭牲、服饰的颜色。至于“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等等不再赘述。
我们知道汉承秦制,刘邦在位八年基本只干了一件事“平叛”,吕后执政的十五年里,也只忙着对付刘姓诸王,大肆提拔吕氏族人,这两位当政者都没有时间去重新制定汉朝的法制法规、礼仪制度,现在贾谊提出的这些就是要改变秦朝的法制,建立一套汉朝的制度,以确立新王朝的合法性,让老百姓知道天下已经是刘姓的天下了。
2、列侯就国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所谓“列侯就国”就是让那些封侯的公卿大臣回到自己的封地去。
文帝初年,功臣派的周勃、灌婴等人虽然已被封侯,但是他们却可以不去自己的封地而是继续在京城待着,一方面封地都在郡县生活环境肯定不如京城繁华便捷,二是在京城中各位诸侯公卿可以互相往来,形成政治同盟,有更多政治机会,一旦去到封地,山高皇帝远,有什么好事皇帝早把你抛之脑后了。所以自汉朝建立以来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大臣封侯后可以在京城继续带着不用去封地。
而贾谊提出的这个列侯就国的主张正是为了拆解这些功臣列侯的势力,使他们之间的联盟因为地域的关系在无形中就分崩离析,这样大大减少了功臣派对汉文帝的威胁和压力,有助于皇权的巩固。汉文帝对此当然是大力支持,所以就有了让贾谊位列公卿的想法,但是这个想法因为诸侯的反对而没能落实。
3、削藩
欲诸王之皆忠附,则莫若令如长沙王,欲臣子之勿菹醢,则莫若令如樊郦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汉书·贾谊传》
先秦法家认为人性的本质就是“欲利”和“好利恶害”,所以贾谊认为诸侯王反与不反和亲疏没有关系,只和诸侯王势力的强弱有关系。基于这种认识,贾谊提出“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的办法,他指出要想让诸侯王都忠心耿耿,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像长沙王一样弱小;要想让臣子们不受刑罚而死,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像樊哙、郦商一样只当个列候;想要天下太平,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建一些诸侯王,分散他们的势力,让每位诸侯的力量都很弱小,没办法对抗中央。
文帝即位之初,同姓诸侯王就出现了骄纵不法的现象,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淮南王刘长不用汉法,自制法令,拟于天子,加之济北王刘兴居的叛乱让贾谊甚为忧虑,他深刻的揭示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但是基于种种原因并未受到汉文帝的重视,对削藩之策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4、货币发行权的争夺
初,秦用半两钱,高祖嫌其重,难用,更铸荚钱。于是物价腾踊,米至石万钱。夏,四月,更造四铢钱,除盗铸钱令,使民得自铸。贾谊谏曰:“法使天下公得雇租铸铜、锡为钱,敢杂以铅、铁为它巧者,其罪黥。然铸钱之情,非殽杂为巧,则不可得赢;而殽之甚微,为利其厚。夫事有召祸而法有起奸;今令细民人操造币之势,各隐屏而铸作,因欲禁其厚利微奸,虽黥罪日报,其势不止.......令禁铸钱,则钱必重;重则其利深,盗铸如云而起,弃市之罪又不足以禁矣。奸数不胜而法禁数溃,铜使之然也。铜布于天下,其为祸博矣,故不如收之。”贾山亦上书谏,以为:“钱者,亡用器也,而可以易富贵。富贵者,人主之操柄也;令民为之,是与人主共操柄,不可长也。”上不听。 《资治通鉴·汉纪六》
汉文帝宠幸邓通,有一次文帝请来了著名的女相士许负为邓通看相,许负看完后说“邓通会因穷困而饿死”,文帝听后颇为不屑,说道“能使邓通富有的在于我,怎么说他会贫困呢?”于是就把邓通家乡附近的铜山都赏赐给了他,准许他铸钱,很快邓通就富甲天下。
这等于是开了民间可以私自铸造钱币的先例,而且除了邓通之外,吴王刘濞也在属地私造钱币,贾谊深知货币发行权的重要性,他立即上书汉文帝,从民间私造钱币的弊端和中央管理的难度等各方面对文帝进行了劝谏,可是文帝却充耳不闻,没有采纳。
除此之外,贾谊还提出了重农抑商、多积贮的思想,主张节俭禁奢侈之风,对当时的社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如何评价贾谊?
评价一个人需客观全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文学造诣、政治理念、性格特征三方面进行评价。
1、文学成就:才高八斗卓尔不群
贾谊的文学成就颇高,他的文体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政论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治安策》等等,其政论散文说理透辟,逻辑严密,感情充沛,气势非凡,全面地阐述了 深刻的政治思想和高瞻远瞩的治国方略,鲜明地体现了汉初知识分子在大一统封建帝国创始时期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标志着中国散文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代表了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对后代散文影响很大。另一种就是赋,如《吊屈原赋》、《鵩鸟赋》等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是在楚辞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文体。汉赋大致分两种,一种是直接摹仿屈原《离骚》体的骚体赋,一种是汉代新创的散体大赋,它日益发展,成为汉赋的主体。贾谊赋在赋史上具有“振其绪”之功,既上承楚骚的余绪,又奠定了汉代骚体赋的基础。
2、政治理念:高瞻远瞩针砭时弊
贾谊以其敏锐的政治才华,向文帝提出了列侯就国、削藩、改正朔、易服色等一系列建议,虽然文帝并没有进行采纳,但是他的远见卓识早就超越 了同辈人,他的政治遗产被后人所继承,景帝朝的晁错、武帝朝的董仲舒、主父偃等提出的削藩、推恩令等一系列建议与贾谊的这些主张都不谋而合。此外,当时文帝的弟弟淮南王刘长因为谋反被告发最终死在被流放的路上,文帝心怀愧疚就封了刘长的四个儿子为诸侯王,贾谊知道后极力反对,汉文帝这次又没听,结果到了武帝一朝时任淮南王刘安举兵造反,果然应了贾谊的预言。如此种种都能说明贾谊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政治天才,明代李东阳评价他说道:
“文帝时,可当大臣者,惟贾太傅一人。”
3、性格特征:不懂变通多愁善感
贾谊文学和政治上的才华毋庸置疑,但是为什么他被逐出朝廷,三十三岁就英年早逝呢?这就得归咎于他的那种不懂变通,多愁善感的性格了。贾谊的“列侯就国”和“削藩”的政策都极大的触动了功臣派和皇族派的利益,致使他在朝中树敌太多,虽然他有极大的政治抱负,但是想在朝廷上立足不是个人战而是团体战,需要他人的认同和配合,然而他却没有对自己周围的这种人际关系作出任何改变,最终遭到了几乎所有权臣们的反对,文帝迫于朝臣的压力也只得把他逐出朝廷。之后他去了梁国做了文帝的幼子梁怀王的太傅,但是不幸的是,几年后梁怀王骑马时意外摔死,贾谊非常自责,天天哭泣,一年多以后就亡故了,这充分体现了他多愁善感,忧思成疾的性格特征。
三、从贾谊身上应该汲取哪些经验教训?
1、认清形势是关键。
贾谊的不幸在于他没有认清当时的政治形势,汉文帝是被功臣派和皇族派联手推上皇帝宝座的,这就导致了他在即位之初,想的不是怎样能够治理好国家,而是首先要解除这些功臣派大臣和皇族派的威胁,但是又不能立马就和这些人翻脸、搞得太僵,以免给人落下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口实。贾谊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没有任何功劳上来就要动这些人的奶酪,出身武将的周勃、灌婴等人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这才联手把贾谊驱逐出朝廷。所以这就告诉我们不管在什么地方,首先要认清形势再行动。
2、人际关系要搞好。
想要干成一件事,有一个好的想法非常关键,更为关键的怎样才能克服执行的阻力,这就需要合作。就像踢足球,任凭你一个人球法再高超,队友们不配合也白搭。史记中记载每当汉文帝在朝堂议事的时候,那些老臣们都不能说出有价值的意见,只有贾谊能对答如流,深得文帝赏识,这就招致了老臣们的嫉妒,无意中得罪人贾谊却不自知。即使耿介如周勃,也知道在受到打赏的时候拿出钱来献给文帝的舅舅薄昭,为自己留条后路,贾谊却没有意识到笼络权贵的重要性,这才有了后来的结局。
3、遇到不顺要坚强。
贾谊因为梁怀王不幸落马而死的事情整日郁郁寡欢、以泪洗面,最终忧愤而死不禁让人扼腕叹息。这件事情告诉我们,遇到不顺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解,不要一直沉浸在过往的不幸中悲伤哀叹,这只能于事无补,要振作坚强,要有直面困境的勇气和积极生活下去的心态。有句话说得好:人生就像一场接力赛,有时前进,有时落后,但只要在路上就有胜利的希望。
四、达达令说
太史公司马迁把贾谊和屈原写到一个列传里,可能也是有感于二人的命运有太多的相似之处,都是才调绝伦、极富抱负,都是不被朝臣所容被驱逐出朝廷,也都不肯向现实低头,好感叹哀伤。其实贾谊和屈原相比是还有相当多的优势的,首先文帝不像楚怀王那么昏庸,他虽然没有重用贾谊,却让他去教自己的小儿子,说明了文帝还是认可贾谊的才华。此外,贾谊具有相当大的年龄优势,他太年轻了,只要他能豁达一点,能够活到武帝一朝,必然会得到重用,使得自己的各项政治主张得以实现,他会成为比董仲舒更加耀眼的治世明臣,然而历史是不能改变的,只能说他生不逢时,出现的早了点儿。
-----
网友解答:
-----
贾谊确实可算王者之佐,但他一生的坎坷和最后英年早逝也可以说是自己害死了自己。
贾谊之才确实让汉文帝惊艳,贾谊针对当时诸侯势力过大以及商富与诸侯勾结等社会现象和风气做出一系列的看法和著作,可以说他替汉文帝看透一切,是最懂汉文帝的人,但为何之后遭遇冷落和贬谪?因为他虽看懂了形势却没有考虑大局。
汉文帝刚刚登基,各诸侯国势力都是高祖旧部和亲信,势力和威望甚高,结果你一上来就要让汉文帝去削弱他们,明摆逼人家造反,这就触犯到大多数人的利益。汉文帝了解贾谊之才却不敢重用,因为贾谊的锋芒太甚,终有一天会损害到自己的统治地位。所以只能让贾谊作为牺牲品,最后高开低走,遭遇诸侯的弹劾,最终被贬。
之后汉文帝平定了诸侯,这次他想起了贾谊,于是小小考验贾谊一番,让他做了梁怀王太傅(意思是做太子师傅),但是后来梁怀王不慎坠马而死,他也心怀愧疚而郁郁而终。
这里不禁要联想到三国中同为曹操手下的杨修和司马懿,杨修自认为聪明可以了解曹操所有的心思,但反而害了自己。反观司马懿他对曹操的事很多时候看破不说破,留三分余地,即为君王保住了面子,也不至于招同僚的妒恨。
司马懿也做过曹操儿子曹冲的太傅,而曹冲死后,司马懿也郁郁而终?不会,司马懿清楚自己的目的和定位,依旧韬光养晦等待时机一展宏图。
所以凡成大事者定要忍常人所不能忍。贾谊之才确实让人惊艳,但他不懂得如何考虑大局以及为人处世。因为一次贬谪就郁郁寡欢,等再次有机遇时又一次错过,可以说汉文帝也堪明君,但是贾谊不能过自己这一关,没有读懂帝王的御人之术,招致自己郁郁而终。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