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为什么最终走向了失败?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最终走向了失败?
-----
网友解答:
-----
王安石的改革是中国史上一次伟大的尝试,因为这是中国古代史上唯一一次企图通过系统的市场化改革实现国家富强的变革,这场变革最终归于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最大的原因在于当时宋朝的环境并不适合王安石的改革,更确切地说,王安石的改革太超前了。
其实中国古代史上真正成功的改革只有商鞅的那一次,在历史上改革失败是常态,因为改革的难度向来都是极大的!改革往往不但要触及既得利益层,也可能会损害普通民众的利益,容易遭到社会上下的一致反对,这也是历史上改革很少成功的原因。
宋神宗之所以要改革,直接原因是到了他的时代,宋朝遇到了财政危机
,其实这是历朝历代的通病,随着王朝的延续,每个朝代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就拿宋朝来说,主要是冗官、冗员太多,国家养的军队太多,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比如宋仁宗时期,国家财政收入3900万贯,支出1300万贯,宋英宗时期国家收入4400万贯,支出880万贯,而到了宋神宗时期,国家收入虽然增长到了5060万贯,但支出也是5060万贯,国家收入了多少就花出去了多少,按照这个财政支出的增长,宋朝的财政便岌岌可危了。
那么解决财政问题,在古代王朝有什么办法么?其实也是有的,通常来说,一是可以找富户借钱
,但富户的钱总是有限的,而且还要付出很高的利息,并不是长久之计;
二是向老百姓加征
,但这个方法容易引起民变,因为古代百姓来说,即便在盛世百姓也往往只是温饱水平,一旦加征过重百姓就容易被逼到生死边缘,历朝历代因为加征引起的民变非常多,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当财政遇到问题的时候,财政改革只有两个思路,一是减少支出,二是增加财政收入,也就是所谓的节流和开源。
在宋神宗之前,范仲淹也为解决财政问题而进行过改革,但范仲淹的改革主要是在裁汰冗官、冗员上,这样的政策自然触及了既得利益层的利益,遭到了强烈的反对,改革也最终失败,范仲淹的改革思路在于节流,这条路行不通。
而到了宋神宗时期,不仅宋朝的财政岌岌可危,西北边境的西夏也成了令帝国头疼的问题,
年轻的宋神宗在上台后很想有一番作为,希望宋朝在他的手上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去实现他祖先没有实现的荣耀,因此神宗对改革就有了迫切的需求,正好这个时候出现了以改革著称的王安石,王安石很对他的胃口,于是在这一对君臣的主持下,熙宁改革也就此展开了。
我们先看看王安石的改革大体内容:
1、青苗法,简单来说就是在农民遇到灾荒的时候由官府为农民提供贷款以帮助其恢复生产,官府从贷款中收取利息;
2、免役法,就是改变原先农民既向官府缴税又服各种差役的状况,将这些差役、赋税全部货币化,农民只要向官府交钱即可。对于农民来说,要他们承担各种差役可能会耽误农业生产,免役法只要他们交钱,这样就不会耽误自家生产。而对于官府来说,可以用农民交上来的钱雇佣社会闲散人员代替农民去从事各种差役,能增加社会就业,提高社会的整体运作效率;
3、方田均税法,就是重新丈量全国土地,按照土地质量分成五等,所有人一律按田地大小、质量缴税,相较于过去以人头计税的方式更为合理;
4、农田水利法,鼓励各地兴修水利,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5、市易法,在东京设置市易务,由官府出钱购买市场上滞销的货物,短缺的时候再以平价卖出;
6、均输法,就是掌控各地物资产量以及各地对各种物资的需求量,由国家统销统购,统一管理;
此外,王安石在军事以及科举上也有所改革,军事上主要是通过裁减弱兵、提升部队装备质量来提高军队战斗力;科举上主要是废除明经科,改为以经义和策论为主,并增加法科,同时整顿太学等等。
从王安石的这些变法措施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思路在于开源,也就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与历朝历代解决经济问题不同的是,王安石的改革是一整套市场化的改革,想到了用市场化的方法来解决国家财政问题,王安石的想法非常创新!在王安石之前,虽然也有过市场化方向的改革,但那些改革都不够系统化,比如汉朝桑弘羊的改革,只是停留在税收和物资统销统购以及国家垄断经营特种商品的层面,而王安石的改革则涉及到了金融、市场、物资管控等全方位的层面,是系统化的改革。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系统地用市场化方法改革的人,如果王安石的改革措施能很好地贯彻执行下去,那么国家确实可以实现富国强兵,因为市场能为国家增加大量的收入,甚至让国家变得富裕。
从传统上来说,我国在古代一直是个农业帝国,经济以农业为主。历朝历代疆域的扩张都有极限,在这个前提下,国家田地的总面积是有限的。在国家田地总面积有限的情况下,人口的增长也有极限,在田地、人口都存在极限的情况下,国家财富的增长也自然存在一个极限了,造成的结果就是国家财富增长到了一定程度就不会再增长。
那么在田地、人口增长到了极限的时候,要实现国家财富的继续增长该怎么办呢?就只能突破农业的范畴,发展新的产业,在古代生产力条件有限的客观状况下,发展工商业是一条必经之路。
贸易产生财富
,这点大家应该很好理解。比如手工业者能生产出优质的农具,农民在购买了优质农具后,生产效率会提升,同时手工业者也能从与农民的交易中赚取利润,实现农民与手工业者的双赢;再比如开封有好的工匠,四川有优质的木材,如果双方不发生贸易往来,开封的木匠生产出的家具卖不了什么好价钱,而四川的木材往往只能作为柴火使用,四川的木材商也赚不了多少利润。但是如果双方发生贸易往来,四川的优质
能卖到开封的木匠手中,那么开封的木匠就能用优质木材做出更为优质的家具,在这个贸易中,开封的木匠和四川的木材商都能赚到更多的利润,实现两者的双赢。
我们再看看王安石的变法,其中的均输法就促进了全国的贸易往来,想法是非常好的,通过政府掌握各地物产信息,然后由政府统一收购,再根据各地的需求统一销售到各地,如果能很好地执行下去,那么就能促进各地之间的贸易往来,增加国家的财富。
但是,市场经济的原则是自愿原则,什么意思呢?就是买卖双方的交易必须是出于自愿,否则不但不会产生财富,反而会给社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
我们再回到刚才我所说的例子,比如一个农民一年从事农业生产,原先只能赚取5贯的利润,在自愿原则下,手工业者的农具售价1贯,却能让农民的利润增加到10贯,这种情况下双方自然是愿意交易的。但是如果手工业者的农具要卖到10贯的价钱,而且强迫农民必须购买,那么问题就来了,这就意味着农民一年下来就赚不到钱,赚不到钱的农民就会破产,他的田地就会荒芜。而对于手工业者来说,他也往往只能跟农民做一次性的买卖,农民破产后就不会有人购买他的农具了,长期来说,手工业者也会面临没有市场的窘境。再如开封的工匠和木材商,如果木材商的木材价格太高,又强迫工匠购买,其结果与手工业者与农民的情况类似,最终工匠破产,木材商也没有生意可做。
放到王安石的均输法,在实行过程中就遇到了非自愿交易的事情。
各地的均输部门往往以极低的价格从原料生产地购买原料,而且这种购买还带着强迫性质,即原材料供应商必须以一个非常低的价格将原材料出售给官府,然后官府再以一个极高的价格将原材料卖给各地的生产商,造成的结果就是原材料供应商和使用这些原材料的生产商都破产了。再如农具,官府以极低的价格购入农具,手工业者会因此破产,而农民呢?购买这样高价的农具会破产,即便不够买高价农具,他们的生产效率也无法提高,这种做法不但不能提升社会生产效率,反而会大大降低社会生产效率。
那么官府为什么要以极低的价格购入物资,又以极高的价格出售物资呢?原因也很简单,这牵涉到了各地官员的利益,各地的官员一方面大量购入、出售物资能完成王安石安排给他们的政治任务,提升他们的政绩;另一方面又能从极低价格购入、极高价格卖出的过程中赚取巨额的差价利润,这些利润最终流入了各地官员的腰包,却苦了百姓。
均输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好心办了坏事。
再如青苗法,其实在这个法令实施之前,宋朝民间也有借贷行为,虽然借贷的利息远远高于青苗法中官府所给的利息,但这种交易往往是出于自愿,也就是农民有借贷需求的时候才会找富户借贷,没有借贷需求的时候不会找富户借贷。而青苗法实施以后,各地官员一方面为了完成政绩搞起了强行摊派,不管农民是否有借贷需求,一律都要找官府借贷;另一方面这里面又牵扯到了各地官员的经济利益,而且官府的利息也不低,一年大约是20%,官员们用青苗法来发家致富,却坑惨了农民。所以青苗法的实施,在当时不但没能提升社会生产效率,反而对社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再说一下王安石变法中让人诟病最多的市易法,其实也遇到了上述情况,那就是交易非自愿,并且官员权力没有限制。王安石在施行市易法的时候用了个大贪官吕嘉问,结果吕嘉问也以超低价格从市场强行购入各种物资并对市场形成了垄断,然后又以超高价格出售物资,从中赚取了暴利,这些暴利多是流向了吕嘉问等各个贪官的腰包,却对京城的市场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既然王安石的思路是对的,那么他的改革是否有解决的办法呢?也就是有没有办法能让他的改革施行下去呢?其实还是有的,不过这就要等到王安石700年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了,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就给出了市场发展的一整套解决方案。
在《国富论》出现之前,英国就逐渐进入了法制社会,实现了司法上的独立,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最大的前提。在这个大前提下,任何人,无论是国王还是官员他们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同时法制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所谓“房子是我的,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就是这个道理。权力被关进了法制的笼子里,市场经济才有发展的可能。
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充分肯定了市场给国家带来的财富增长,也就是贸易促进繁荣。
他认为可以通过市场无形的手来调节国民经济,
并不用通过国家行政手段来干预市场,市场就能健康发展。
亚当斯密认为管得越少的政府就越是好政府,也就是说政府不能参与市场竞争,只能在市场竞争中充当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
政府只能监管市场,而不能参与市场经营。因为政府一旦参与了市场经营,那么政府就能运用手中的权力破坏市场原有的平衡,造成社会生产的破坏。
在金融方面,对应的也就是王安石的青苗法,其实今天的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鼓励发展银行体系,用银行来解决社会上的借贷问题,政府只要设立央行监管银行,并调节市场货币供给即可,并不需要政府参与到市场金融活动。再如均输法、市易法,其实可以通过自由的市场贸易解决。当然在王安石时代,他的改革最缺的还是法制化,在皇权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官府的权力无法得到有效制约,官府权力无法制约,又要参与市场经营,自然就会出现各种乱象了。对于这些,在王安石时代都是无解的。
从逻辑上来说,王安石的变法确实可以富国强兵,但是他却忽略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性,人性一旦不受制约就会做出各种损人利己的事情,也只有法制化的社会才能制约住人性的贪婪,从而保障市场机制的顺利运行,我想这就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大原因了。
-----
网友解答:
-----
王安石为北宋中期人。他曾给宋仁宗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宋神宗时,他历任参知政事和宰相,并在宋神宗支持下,推行以下新法:一是在理财方面,实行青苗法、免役法、均输法、市易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二是在整军方面,实行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三是在教育方面,实行整顿太学,改革科举。
新法推行了十几年,使政府增加了收入,军事力量有所增强,农田水利兴修了不少,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但是,由于新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激烈反对和围攻;缺乏群众基础,占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下户得不到多少好处;加上宋神宗对其新法也产生了动摇,最终王安石离开朝廷,新法完全废除。
关于王安石新法推行不下去的原因,民间也有说法,而且更能说明问题。据说王安石告病辞职后,被安排到金陵养老。他离开东京到金陵的途中,一路上隐姓潜名,微服而行。一日天色将晚,王安石一行投宿到一村家,接待他的老叟年己七十八岁,家中原有四个儿子,皆因实行新法,“或殁于官,或丧于途。\"王安石惊问:“新法有何不便,乃至于此?\"老叟说:“始设青苗法以虐农民,继立保甲、助役、保马、均输等法,纷纭不一。官府奉上而虐下,日以捶掠为事。吏卒夜呼于门,百姓不得安寝。弃产业,携妻子,逃于深山者,日有数十。此村百有余家,今所存八九家矣。寒家男女共一十六口,今只有四口仅存耳!\"这一情况,是王安石所没想到的。
又一日,王安石投宿于一老妪家中。老妪及其婢女竟用“拗相公\"、“王安石\"呼唤所飼猪、鸡。细问之下,老妪告知,自立新法后,她与婢女二口,“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了,差役如故。老妾以桑麻为业,蚕未成眠,便预借丝钱用了。麻未上机,又借布钱用了。桑麻失利,只得畜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畜养鸡豕,都呼为拗相公、王安石。\"
由此可见,新法再好,如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好政策被层层“贪污\",落实不到基层,照样不会得到群众的拥护。
-----
网友解答:
-----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变法的超前性与社会现实的落后性差距过大,变法没有适应的土壤;二是新法的“理财”实质,导致社会基础的丧失,也就是说国家富了而民众穷了;三是变法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四是政策执行不力;五是用人不当;六是变法派内部分裂;七是保守派强烈反对。
宋神宗时期的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任参政知事,正式主持开始了变法运动。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很明显是为了“富国强兵”, 他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想借此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增强对外防御,对内弹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王安石变法,就其影响与声势,与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改革人物管仲、商鞅一样,具有极为相似的一面,在中国古代变法史上罕有其匹,而且具有世界影响。
他推行变法的内容包括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保甲法、均输法、保马法、将兵法、军器监法等等。除此之外,还对科举制度也进行了改革,主要有三项措施:一是颁布贡举法;二是整顿太学三舍法;三是唯才是举用人法。
然而,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与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同时也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
王安石变法,从法令的制定到推行自始至终都遇到了极大的阻力,不仅绝大多数的老臣拼命反对,甚至包括司马光、韩琦、富弼、苏轼等一些名臣也都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并且在改革派的内部,实际上也存在一些分歧。尤其是在新法颁布以后,不仅朝中议论纷纷,就连地方上的大小官僚也都予以抵制不肯推行。再者,关键的一点是王安石在推行新法时并没有像商鞅那样依法严格地执行,从而导致他的变法目标没有完全实现。
苏轼当年认为“今日之政,小用则小败,大用则大败,若力行而不已,则乱亡随之”。
苏轼的这种观点在当时实际上代表大多数人对王安石变法的忧惧。但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应该承认当时反对派中的许多人,他们是真诚地深爱大宋的,他们反对变法并不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也不是为了所谓大地主阶级的利益,而是真的担心一旦变法图强不成,反而断送了大宋。
神宗与王安石的变法,如果从熙宁元年算到元祐初年,也断断续续地推行了十八年,这与商鞅变法的时间惊人的巧合。王安石变法的整个过程一直都是闹哄哄的,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不过仍有不少学者认为,如果王安石的变革计划若真的实行起来,那么他变法图强的愿望是一定能够达到的,而且还有可能使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提前几百年。
王安石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虽然得罪了许多权贵,但从未处死过一个对手,也没有制定过像商鞅那样严酷的法令,这也正是王安石的晚年岁月不同于商鞅的原因。
图片来自网络。
-----
网友解答:
-----
1067年,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登上了宋帝国皇帝的宝座,他叫赵顼。
两年以后,一个姓王的中年人,走进了宋帝国的首都开封城,他叫王安石。
一个二十多岁的双子座皇帝,遇到一个四十多岁的射手座改革家。双子座加射手座,皇帝加改革家,开启了宋帝国波澜壮阔而又争议不绝的一段绚丽篇章。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
九百多年过去,现在的人们,对这场改变了宋帝国命运的变法的评价,仍然充满了争议。
支持变法的人认为它增强了宋帝国的综合国力,使得国家有了更多的财富,军队有了更好的战斗力,宋帝国正是因为没有坚持把变法进行到底才导致了亡国之祸。反对变法的人认为它变相的盘剥了百姓,还导致了对于宋帝国官场的巨大分裂,王安石变法引发的激烈党争,耗尽了宋帝国的精力,最后导致了靖康之难。
但实际上,无论王安石变法的最终效果如何,在这场变法的过程中,无论是王安石还是宋神宗所表现出的那种急迫、仓促和不顾一切的态度,都是让很多历史学者十分不解的。
在很多人看来,宋神宗时期的宋朝可能的确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还没有到要使用如此激烈、甚至疯狂的速度和魄力去全盘脱胎换骨的地步。
为什么,王安石变法的过程如此仓促,手段如此急迫呢?要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一个小人物的一封奏疏说起。
这个小人物名叫王韶,字子纯,号敷阳子,江州德安(今江西德安县)人,北宋名将。
宋神宗即位的第一年向天下官员和读书人求解治理天下的良策,当时还只是大西北一介寒儒的王韶,向皇帝上疏,题为《平戎策》。
这封奏疏一下子就抓住了年轻皇帝的心理。宋神宗一生的理想,其实并非执行改革,富国强兵,而是为宋朝把失去的土地、面子全部争回来。具体的说,就是打垮宋朝的两大死敌:北方的辽国和西北的西夏。
而《平戎策》里的戎,就是西夏。王韶给出了灭掉西夏的具体方略。按照王韶的建议,宋朝应该首先尽快拿下位于宋朝西北地区西南边的河湟地区,也就是现在的青海东部、甘肃西部和南部一代,当时占据这里的是吐蕃人。
宋朝与吐蕃河湟部的关系一直很好,但当时吐蕃河湟部发生了内乱,在不大的地方之内居然分出了三个赞普,三股势力掐来掐去。
这样一来,河湟地区非但无法帮宋朝打击或者钳制西夏,反而会成为西夏开疆拓土的首选之地。等西夏占领了河湟地区,就会从三个方向威胁宋朝本土,到时候就晚了。而且,王韶郑重其事的指出,西夏人即将对河湟地区动手了,因为,西夏变天了。
引起《平戎策》的提出和王安石变法那股震动的第一只蝴蝶,很可能是一个女人。这个女子,姓梁,是一个汉人,但她却是改变整个西夏国运甚至宋夏关系的人。梁氏本是西夏相国没藏讹庞的儿媳妇,但她却在一个不经意的机会勾引了当时的西夏皇帝李谅祚。
自此,梁氏成了一心想扑灭没藏氏的皇帝的内线,随时把重要情报告诉皇帝,为皇帝最后消灭没藏氏立下汗马功劳。为了表彰她的功劳,梁氏后来成为了李谅祚的皇后,现在李谅祚死了,梁氏成了西夏的太后。
在她的带领下,梁氏外戚占据了西夏各个重要的职能部门,完全把控了西夏的军政大权,成为了西夏真正的皇帝。梁氏是汉人,但是她作为西夏的首领,对汉人和宋朝异常的凶残狠毒。就像唐代诗人司空图那首诗里说的那样:\"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梁氏集团执掌西夏的几十年中,西夏几乎每年都会进攻宋朝,而河湟自然是梁氏十分想吃掉的大鱼。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王韶在《平戎策》中非常旗帜鲜明的提出,宋朝如果想在与西夏的战争中占据战略主动的话,就必须在西夏前面抢到河湟地区。
也就是说,要让宋朝在短时间内,聚集起足够多的财富、物资、军力,准备主动发起战争。
而这一建议,在当时宋朝主流的士大夫官员阶层面前是绝对过不了关的。
时不我与,等宋朝内部整顿明白了,上下一心了,决定去打仗了,河湟早就丢了,宋朝要被西夏三线围攻,然后像之前宋仁宗、宋英宗时期一样,不断的在前线堆人堆钱堆物资疲于奔命的防守,西夏想打哪里就打哪里,宋朝就要被西夏玩死了。
那么,双子座性格的宋神宗脑海里的灭西夏、复燕云、败辽国的梦想就真的只是梦了。所以宋神宗决定再也不等了,他想到了王安石,想到了别人提起王安石曾经在地方上实行的一些有意思的改革措施。
他招来王安石,两人一拍即合,一场旨在迅速聚集财富发动战争为目的的变法,火急火燎的在全国展开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梁氏这个小女子,和王韶这个此前不知名的书生,才是让宋朝天翻地覆的起点。
-----
网友解答:
-----
王安石变法是北宋历史上有名的变法,其变法为什么失败,有其复杂而众多社会原因,拔开历史的迷雾,还原其本来的真相,以下就此作一下分析。
其一:北宋虽经济发达,但政治制度却存在许多弊病,如行政体制面临冗员,冗费,冗兵等三冗现象。官员多,行政成本高,军队人数多但战斗力不强等等这些急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这是其改革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其失败的主因,因为改革触及这些是利益集团的利益。
其二:改革的各项措施执行不得力,没有先做试点,然后才能逐步推行,而是凭借皇帝一道圣旨就开始推行,不切实际。如苗青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等力图从政冶、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彻底改变北宋方社会的各方面弊端。但由于各项执行措施不力,改革的宣传不到位,取得效果不明显,出现伤害民众利益的现象,最终落得个所有人都反对的下场。
我们从中以上分析得到的启示是:任何一顶社会改革都必须有实效性,不能具有超前性,不能不顾现实情况,而不能盲目推行。任何变革都需要排除前进路上的各种社会的阻力,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形成全社会共识。才能顺利开展工作推行变法措施,而不能仅靠理想来改变现实社会弊病,这就是王安石变法给后人的经验与教训。
-----
网友解答:
-----
变法终将失败,不失败王朝怎么有灭亡的机会呢?也包括辛亥至蒋家王朝败走台湾。新法取代旧法。代代都有保守派,成不了气候。
-----
网友解答:
-----
王安石在宋神宗年间推行变法,历史上称“王安石变法”因变法触犯了当时皇宫贵族的直接利益,最终“旧党”的反对而失败。
-----
网友解答:
-----
变法失败,我们要问怎样变法才会成功。
历史上的变法真正意义上成功的只有商鞅,其他的变法都是腹死胎中。
像张居正变法等。变法要想成功,天时地利十分重要。首先是天时,商鞅身处战国时期,正是变局之时,奴隶社会向封建王朝的过度时期,原本承接上层建筑的井田制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加上分封制的崩溃,由经济到政治一系列都需要变革,那么商鞅正是顺应了这样一个大势,所以有天时,所以成功。(顺便啰嗦一句,第二次大变局就是鸦片战争时期。)
刚刚说完天时,那么就讲到地利,这里的地利可能对变法影响不是很大,但也能说明一下,毕竟是支撑上层建筑的,一环扣一环,地利也就是经济生产力,经济生产力一定要达到那个水平才变法成功,历史上失败最典型的就是王莽的超前改革,生产力完全没达到那个水平,这改那改,改成四不像,当井田制不再满足需要时,去变法,那么就是释放生产力,也就得民心。
最后要讲讲最后一个因素----人和。历史上的变法大多都是要么地主高官反对,要么皇帝反对最终导致变法破产。如何能够团结广大生产力,这是根本。像商鞅变法,团结了广大生产力,导致新的地主阶层上台,那么即使他死了,他的改革还是成功的,而像张居正,虽然变法取得成绩,但首先是皇帝就趁他死了就废除法律,这还如何成功?
包括后来新皇帝上台,加上司马光等老派的反对,导致王安石的变法失败,都是这类原因。只有团结最广大的生产力,才是变法胜利的法宝。
-----
网友解答:
-----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失败了
范仲淹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戊戌变法,历史上这些变法貌似就没有哪个非常成功过,即使是当时看了已经很成功的张居正变法,张居正死后,也全被否定了。 为嘛失败,因为他们都只是在改革,而没有想过革命啊。话说回来,既然他们已经是通知阶级了,阶级身份决定他们是不会革命的。革命革命,革的是统治阶级的命,怎么可能自己革自己的命呢?哈哈哈。
看看王安石时代,北宋大大小小搞的变法 范仲淹在宋仁宗宋仁宗 赵祯 (在位1022年—1063年)时期,主持过庆历新政,包拯是反对派,欧阳修是支持派。宋仁宗变法決心不强,只一年新法就完败了。 虽然范仲淹变法最终以失败结束,但是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尤其为后来王安石变法提供了有效的启示和借鉴。 随着,范仲淹、包拯、宋仁宗相继死去,宋英宗是个病秧子,即位后四年也挂了,到了宋神宗(1068 -1085),1068年登基,第二年就起用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简单来说,王安石变法发展生产、改革军事,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有所缓解。 直到宋神宗死去,才被司马光提出“以母改子”的儒家新理论废掉。
一、变法得罪的人群涉及面太广。既触犯了当朝利益既得者的利益,又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百姓的利益,或者说,连老百姓都不理解变法为什么是这样子的,变法既得不到统治阶级的支持,也得不到被统治阶级的支持。
二、当朝支持变法者不给力。别忘了,宋神宗上面还有一个高太后。神宗支持变法,可是高太后不支持啊。三番五次阻扰,甚至明确威胁神宗,再变法,就把你这个皇帝给废了,我又不是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高太后儿子好几个,她又是个偏心眼的人,其实她和神宗的母子感情不怎么好。 神宗方面呢,虽然支持变法,但也不是十分支持
三、个人能力不够。王安石是个文人,不是个严格意义上的政客。官场尔虞我诈他并不十分精通。有他自己写的诗为证“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他这个人是有傲骨的,他这诗的把自己比作那支凌寒傲骨,遗世独立的梅花,认为他自己有这支梅花般的人格,这些个不支持变法的人,都是凡夫俗子,我不入你们这股污浊的人流。 但是,官场之人和文化人,他们之间并不完全相等啊。所以,由王安石来主导的变法,失败也是可以理解的呢。
同理,参照张居正变法,虽然张居正一死,变法就慢慢失败了,但至少张居正在位期间,变法是很成功的,为嘛,因为张居正是首辅大臣,皇帝又小,外戚势力又不强大,要做什么事情,张居正可以一个人说了算,王安石呢?他说了又不算,他的靠山是神宗皇帝,可神宗皇帝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啊。戊戌变法时候的光绪皇帝,和神宗皇帝同病相怜了。
哦,不。相比较起来,还是光绪皇帝更惨一点。。。扯远了扯远了。
-----
网友解答:
-----
自古以来变法者层出不穷、络绎不绝,但是貌似从来没有哪一种变法是可以顺利执行下去的。包括先秦时期比较成功的商鞅变法,历来变法者,均为利益的重新分配,既然重新分配,那么难免都得罪一些人的利益。
王安石的变法是为了提高国家的财政收入的,从这一点上来看,
他所维护的直接利益人便是朝廷,而非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
进士出身的王安石颇有才学,当他登上宰相大位的时候,就在神宗的支持下积极推行变法,为的就是改变国家财政困难的局面,此时的宋朝没有人干预尝试这个重担,变法之事历代以来均是费力不讨好的一向活动,可是王安石接下来了,而是在神宗的支持下将变法推行的很彻底。
变法的主要内容有青苗法、免役法、均输法等等。
青苗法:
利用国家来作为中央银行向民间进行借贷活动。百姓们在购买青苗的时候借贷,收获之后还贷。
免役法:
这里面的“役”指的便是劳役,在古代服劳役几乎是每一个成年人都应该尽的义务,而且民众百姓是不能避免的,但是“免役法”规定,你只要出钱了,就可以不用劳役。
均输法:
也就是平均分配物资的概念。古代一般在荒灾之年当地的物价都会疯狂的上涨,百姓的生活便会变得更加的苦不堪言,怎么办?
那就是由国家出面将受灾地区的钱币收拢起来,然后统一到附近没有发生灾荒地方的城市去购买,这样一来百姓便不会承受荒灾所带来的巨大生活压力。
这几项政策看起来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但是真正实行起来却无法上行下效,这种改革往往都需要地方和朝廷上积极配合才可以,可是王安石的这几项改革又在时时刻刻撼动着官僚资本家的利益,在他们眼中这几种改革无异于虎口夺食,断了他们的财路。
所以政策刚刚开始推行起来的时候极为困难,而到了真正推行之后,百姓们又开始疯狂的抱怨,就拿“青苗法”举例,本来这项政策是由政府提供借贷活动的,借贷利息是低于地方的,百姓可借贷也可不借贷,然后由其地方官员负责实行,可到了后来居然演变成了“强买强卖”,必须借贷的一项政策。
一时间民愤和官怒是深深的刺激着王安石,变法多年也同时宣布失败。
王安石的变法从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宋王朝,可是归根结底他没有想到过地方资本的对于改革的影响,国家当做中央银行,那无异于将地方的那些地主资本和官僚资本逼上了绝路,所以他们的不配合是必然的,而地方又会将全部的愤怒转移到百姓的身上来抑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这样一来改革失败已经成为了不可避免的问题。
-----
网友解答:
-----
王安石变法发生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期的北宋,当时北宋政府面临着封建统治的危机。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企图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但是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在于:
一是变法是在不触动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王安石变法没有改变土地高度集中的状况,没有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因而阶级矛盾没有缓和,这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二是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三是新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四是宋神宗一死,新法失去了支持者,保守派大官僚司马光当宰相,废除了新法,变法的失败也就成为必然。
------------------
推荐阅读:
女排世锦赛四强已经出炉,对此你怎么看?六强赛打完之后紧接着打半决赛吗?
上一篇:文学作品上纸质刊物难不难?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