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人忽悠岳钟琪,希望他推翻雍正皇帝,他到底有多大的权力?
那么多人忽悠岳钟琪,希望他推翻雍正皇帝,他到底有多大的权力?
-----
网友解答:
-----
岳钟琪当时担任川陕总督,手握川陕甘三省兵权,于是就有反清复明人士找到他,从他是岳飞二十一世孙的身份着手,说满人是金人的后裔,岳飞毕生都与金人作战,又遭金人陷害,所以劝说岳钟琪调转枪口对准满清,推翻雍正皇帝。不过,岳钟琪最后并没有这么干,但依然遭到了雍正皇帝的猜忌,因此被贬黜。
岳钟琪出自于岳飞三子岳霖这一脉,岳霖在岳飞死时只有十二岁,他长大之后受到了朝廷优待,逐渐成为广东经略安抚使这样的大官。不过岳霖不是武将,所以他也无从为父报仇,只是在晚年着手搜集岳飞的遗文并编纂成书。
岳霖去世前曾留下遗言,说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继承父亲岳飞的遗志,也没能给他雪耻,这是让他死不瞑目的一件事。
先公之忠未显,冤未白,事实之在人耳目者,日就湮没。余初罹大祸,漂泊囚螺。及至仕途,而考于见闻,访于遗卒,掇拾而未及上,余罪也。苟能卒父志,雪尔祖之冤,吾死瞑目矣!
不过更为遗憾的是,岳霖的几个儿子都不是武将的材料,所以他们都只是文官,或者是文学家。
但到了明朝时期,岳霖的子嗣开始在朝廷担任武将,不过层次不是很高,都只是一些低级将领。
清朝入关之后,岳升龙的祖父岳镇邦剃发降清,成为清朝武将,虽大节有亏,但仍能变卖家产,守护家乡永泰一方平安,因此也是个被人们口口称赞之人。
岳飞的后人到岳镇邦这一代又开始发迹,岳镇邦本人做到了将军,在对平定吴三桂的战争中立下了功劳。
岳钟琪的父亲岳升龙也很了不得,他先后参与了平定吴三桂,西征噶尔丹的战役,后来又在西炉之役中立下战功,因此被封康熙帝为议政大臣,四川提督,一直活到康熙朝末期才去世。
所以说,岳钟琪算得上是出身于将门之后了,其祖上给他留下的政治资产不可估量,无论是在汉人还是在满人中,都有拿得出手的家族履历来说道。
岳钟琪出生于康熙年间的1686年,他从小熟读经史,博览群书,对于军事理论也有很好的涉及,展现出了非常高的天赋。
1707年,21岁的岳钟琪捐官做了候补知府,随后举家迁往四川并入了四川籍,居住在成都市金堂县栖贤乡的松秀山(后来改为岳公山)。
1711年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屡屡率兵侵扰清朝边境,清朝战事再起,岳钟琪身怀报国之志,于是弃文从武,被朝廷授予四川松潘中军游击之职,开始在松潘地区与准噶尔作战。
1717年,策妄阿拉布坦勾结沙俄进攻西藏,并很快占领了整个西藏地区。不久之后,策妄阿拉布坦又出兵进攻四川理塘等五个地区,形势十分危急。康熙帝任命十四阿哥胤禵为抚远大将军,领兵到青海作战,岳钟琪也被任命为四川永宁协副将。
在随后的战争中,岳钟琪表现出了很强的军事素质,他率领六百精兵击溃了准噶尔三千士兵,成功收复了被准噶尔占领的四川多个地区。紧接着,岳钟琪又率兵突袭西藏饶巴地区,不但杀敌无数,还让六个部落数万人归降,更是生擒了素有万人敌之称的西藏叛将黑喇嘛,并攻占了拉萨门户喇哩。
当时局势对清军十分有利,正好乘胜追击,但胤褆却突然发出了大军不要轻举妄动的决意。
岳钟琪十分着急,于是积极向镇海将军噶尔弼献计献策,他一方面对外公布了西藏叛将的名单,对敌军造成心理威慑;另一方面又日夜兼程,率兵突袭拉萨,最后击败敌军,并降服了投降准噶尔的七千藏兵,成功收复了拉萨。
经此一战,岳钟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美名开始传播开来,康熙帝因此开始对其十分赏识,任命他为左都督,后来又提拔他为四川提督(当时岳升龙已去世),并赏赐他孔雀花翎。
1721年,岳钟琪第一次作为主帅,出兵平定青海境内郭罗克上中下三部的叛乱,仅仅用了七十多天,岳钟琪就以极小的代价,完全将叛乱平定。在这一战役中,岳钟琪采取了以番攻番,速战速决的战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康熙帝的极大赞许,被授予世袭骑都尉的爵位。
1723年雍正帝继位之后,青海和硕特蒙古台吉罗卜藏丹津爆发叛乱,他率兵攻击其他蒙古部族,并杀害了清朝的钦差大臣。在得知消息之后,雍正帝大怒,于是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岳钟琪为副将,参赞大臣,挥师西征,著名的清平青海之战爆发。
在这场战争中,年羹尧无疑是绝对的主角,但岳钟琪的表现也是十分优异的。因为清军开战之初所向披靡,致使年羹尧太过轻敌,中了罗卜藏丹津诱敌深入的计策,被围困在西宁动弹不得。
就在年羹尧忧心忡忡的时候,岳钟琪率领六千骑兵杀将而来,打了罗卜藏丹津一个措手不及,不但成功救出了年羹尧,两人还合兵一处,杀了叛军一万余人,还俘获了大量战俘和数万马匹。
经此一战,罗卜藏丹津领兵十万回缩防守,清军在开始进入休整期。
不久之后,岳钟琪被封为奋威将军,并领兵一万七千人悄悄向罗卜藏丹津驻扎的额穆纳布隆吉尔发起进攻,罗卜藏丹津遭受失败,许多王公大臣都被岳钟琪俘虏。罗卜藏丹津带着人马逃走,但岳钟琪紧追不舍,连克数座城池,将罗卜藏丹津的母亲和妹妹,以及众多亲属都给俘获了,罗卜藏丹津只身逃往准噶尔避难。
经此一战,岳钟琪收复了六十万平方华里的青海国土,成为抚平青海的第一功臣,被雍正帝封为太子太保,三等威信公,并升他为甘肃提督。雍正帝为了褒奖岳钟琪,还写了三首诗赠与他,并将自己随身穿戴的黄带送给他。因为岳钟琪的功劳,他率领的部队也被一些人称之为岳家军,岳家军的威名再次在中华大地上传播开来。
罗卜藏丹津虽然逃走了,但他的部下谢尔苏噶贼心不死,收集余部在甘肃庄浪卫作威作福,试图东山再起。为了彻底剿灭罗卜藏丹津,朝廷将岳家军士兵人数提升到三万,并让他领兵出征甘肃庄浪卫,一举将罗卜藏丹津彻底消灭。
岳钟琪到达甘肃庄浪卫之后,发现谢尔苏噶的老巢三面环山,只有正面一条路可以攻上去,但他却认为谢尔苏噶死期已到。岳钟琪让士兵趁晚上从山上用绳索顺山而下,进入到石堡之中,打了敌军一个措手不及。岳钟琪再带人从正面进攻,里应外合,很快就消灭了叛军,但狡猾的谢尔苏噶却扮装之后逃走。
岳钟琪剿灭谢尔苏噶之后,将缴获的牛羊都分给当地居民,然后将俘虏的官员和士兵全部释放,让他们在当地好好从事农业劳动,不要再助纣为虐。岳钟琪此举在当地百姓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大家也不再对清军抱有敌意。
在安排好一切之后,岳钟琪才向雍正帝奏捷报,雍正帝认为他这种收心的做法很好,于是任命他兼任甘肃巡抚,总管青海和甘肃两地军政要务。
1725年,年羹尧以九十二款大罪被雍正帝赐死在天牢,岳钟琪接替他成为川陕总督。岳钟琪的人生因此达到巅峰,他不但雍正帝的红人,还是封疆大吏,三等公爵,手中更是握有川陕甘三省兵权,手下将士达到十六万人,而且都是久经沙场的精兵强将。
而就在岳钟琪威风八面的时候,一些潜在的危险却悄然而来,最终使他遭到了雍正帝的猜忌。
1727年,一个衣衫破烂,蓬头垢面的疯子突然出现在某地省城的大街上,他拿着一块石头便跑便大喊,岳钟琪要带领川兵丁造反了!当时全国人都知道岳钟琪深受雍正皇帝信任,谁会相信一个疯子说的话呢?官府很快就以污蔑朝廷官员的罪名将其逮捕。
岳钟琪听说这事之后,知道自己位高权重,又有年羹尧的事情在前,所以他就给雍正帝写了一个奏折来澄清视听,洗刷冤屈,顺便表一下忠心。
雍正帝这个人人本来猜忌心就很强,他本来还觉得没什么,但岳钟琪急于撇清,就让他有所怀疑了。而雍正帝则在岳钟琪的奏折上批了密密麻麻的字来安抚岳钟琪,更加说明了他心中的担忧,只不过那时候他还不能把岳钟琪怎么样。
那么,这个疯子究竟为什么要说岳钟琪谋反呢?我们如果再看看后面发生的一件事,或许就清楚了。
1728年,反清复明人士靖州秀才曾静派遣门人张熙给岳钟琪写了一封信,信中先是将雍正帝的所作所为痛斥了一番,然后又说满人是金人的后裔,岳飞抗金的故事至今还历历在目,你岳钟琪怎么能满人效力呢?信的最后还说,希望岳钟琪反叛清朝,推翻满人的统治,为宋,明二朝复仇。
曾静虽然是个秀才,但是水平还是很高的,他对岳钟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且抓住了矛盾的关键点,如果是个五大三粗的将军,恐怕就真信了他了。但岳钟琪可是个文武兼备的人才,也知道反叛的后果是怎样的,所以他不打算这么做。
但岳钟琪也是个极为聪明的人,他给曾静回了一封信,假装说自己愿意跟着曾先生一起反清复明,进而找机会跟曾经见了面,然后设下埋伏将曾静一伙人给抓了,然后将他们交给雍正帝处理。
雍正帝也故作姿态,假装对岳钟琪继续信任,任命他为宁远大将军并加封少保,实际上他对岳钟琪已经非常担心了,只不过因为当时无人可用,只能依靠岳钟琪对虎视眈眈的噶尔丹作战。
1729年,准噶尔可汗噶尔丹策零举兵三十万进攻科尔沁和噶尔噶草原,形势十分危急。雍正帝任命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率领满蒙旗兵作为北路军,让岳钟琪领兵十六万士兵作为西路军,出兵讨伐噶尔丹策零。
然而狡猾的噶尔丹策零见清军来势汹汹,于是就写了一封信给雍正帝,说自己将献出朝廷钦犯罗卜藏丹津,以求议和。雍正帝信以为真,便暂停了两路大军的行动,还让岳钟琪回京商议军事。
这其实是噶尔丹策零的缓兵之策,他在听说清军准备班师回朝之后,率领两万人马奇袭了西路军的粮草重镇科舍图卡伦马厂大营,抢走了大量驮马,粮草,军械和辎重,还杀害了大量清军,西路军因此损失惨重。
更为可气的是,由于岳钟琪当时正在去往北京,而代替岳钟琪镇守的将军纪成斌在听闻科舍图卡伦马厂大营正在激战的时候,竟然闭城不出,拒绝救援,后来又隐瞒损失,瞒报战果,还企图向朝廷邀功。
等岳钟琪回去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年二月了,他将此事按下不表,开始策划攻打新疆吐鲁番的战役。但不幸的是,岳钟琪派出去的大军到达吐鲁番的时候,并没有遇到准噶尔军队,只有零星敌人在吐鲁番附近活动。
原来,噶尔丹策零在战前传出了一份假情报给岳钟琪,才将西路军骗到吐鲁番,事实上他已经带着六万人马杀向傅尔丹的北路军,只留下少数人马牵制西路军。
噶尔丹策零在北路军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然后将北路军包围。经过十天激战,北路军几乎全军覆没,四位将军临俘自杀,一位副将军和七位王公大臣战死,六万士兵只有不到二千人活着回去。
在消灭了北路军之后,噶尔丹策零又转过头来切断了西路军的粮道,将西路军困在了吐鲁番。
吐鲁番天气炎热,饮水又少,士兵们饥渴难耐,粮食又不够吃,战斗力开始出现严重下滑。噶尔丹策零抓住这个机会,不断派兵骚扰西路军,杀害了许多士兵,还抢劫了大量粮草,形势开始对西路军越来越不利。
远在京城的雍正帝在翻阅了所有奏报之后,他不但不为自己轻信噶尔丹策零而悔过,反而将罪责归罪到岳钟琪头上,下令将纪成斌斩首,副将张元佐降职留用,这无疑是对岳钟琪的一种敲打。
岳钟琪所奏,朕详加披阅,竟无一可采。岳钟琪以轻言长驱直入说,又为贼夷盗驼马,既耻且愤。
事实上,雍正帝这明显是有意打击岳钟琪,岳钟琪获胜的时候,就说他计策好;等岳钟琪稍有失利了,就说别人一无是处,这是何道理?
不过岳钟琪也是个聪明人,他使出了一个围魏救赵的策略,亲率一部分人马长途袭击乌鲁木齐,致使噶尔丹策零不得不分兵救援,被围困在吐鲁番的西路军则抓住机会奋力突围而出。
1732年十月,噶尔丹策零有率兵突袭了哈密,西路军的粮草辎重再次损失惨重。好在岳钟琪及时出击,对噶尔丹策零造成了极大打击。
最后一盘算,其实西路军有得有失,谈不上打了大败仗。但雍正帝却对此十分不满,他下令斩杀了岳钟琪的几个亲信,还指责岳钟琪攻敌不速,用人不当。
雍正帝屡次三番对岳钟琪严厉指责,很明显释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他不再信任岳钟琪了。雍正帝的心腹军机大臣鄂尔泰十分善解人意,他当然明白雍正帝的用心,于是上奏弹劾岳钟琪,马上就得到了雍正帝的批示,将岳钟琪交部议决。
结果也很快就出来了,岳钟琪先是被削去了公爵爵位和太子太保封衔;紧接着,雍正帝又以让岳钟琪返京商量军务为由,让其将宁远大将军印交给张广泗。
张广泗在接手军权之后马上就弹劾岳钟琪,给他安了很多罪名,雍正帝乘机将岳钟琪给抓了,然后被兵部判决斩立决,被雍正帝改为斩监候,罚款白银七十万两。
事情发展到这里就很诡异了,岳钟琪出征准噶尔,虽说没有获胜,但是也没有吃大的败仗。要知道,失败得更为彻底的是傅尔丹,他可是将满蒙旗人葬送得干干净净,致使京城旗人几乎家家戴孝,但他最后也没有被判死刑,怎么到岳钟琪这儿就是个死刑呢?
只能说,雍正帝绝对不是因为一场战争就要致岳钟琪于死地,雍正帝心中有一些东西在作祟,那就是由曾静引发的吕留良案,牵扯到了很多大臣,动摇了清朝的统治,也极大触动了雍正帝的神经,所以他时时刻刻都在怀疑和防范岳钟琪,而战败只是一个除掉他的幌子而已。
更为用心险恶的是,雍正帝居然没有杀死曾静,而是假模假式将其留着,还将与其谈话的内容编成《大义觉迷录》,分发到各地传阅,以此来彰显自己的仁慈和宽容。可雍正帝其实内心怕的要死,他同时还下令大兴文字狱,将所有涉嫌反清复明的书籍全部焚烧殆尽。
事实上,岳钟琪之所以被曾静等人盯上,一是因为他是岳飞的后代,这被曾静认为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二是因为岳钟琪是少有的以汉人身份手握重兵的将军,他是曾静等反清复明人士获取军事力量推翻清朝统治的唯一人选。
不过,以岳钟琪的表现来看,他并没有受到曾静一丝一毫的影响,也没有动摇立场,他还认为雍正帝也会觉得他是个忠臣,实际上直到雍正帝对他下手,他才回过味来,但为时已晚。
不过,好在岳钟琪最后乖乖交出了兵权,他才被雍正帝赦免一死,只是跟傅尔丹一起被关押在监狱中,乾隆二年的时候被释放出狱,成为庶人。
但是岳钟琪的人生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乾隆十三年的时候,因为大小金川战役让清朝损失惨重,乾隆帝就想到了岳钟琪,他也是宝刀不老,一出马就平定了大小金川,给乾隆帝的十全武功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从乾隆十五年到乾隆十九年,岳钟琪以四川提督之职在西藏,四川和重庆等地平定了多场叛乱,功劳卓著,最后在乾隆十九年的时候病死军中,享年六十八岁。
纵观岳钟琪一生,功劳不可谓不小,他平定青海和西藏,让将近两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纳入清朝版图。在整个清朝,作为汉人被拜为大将军,连满清贵族也要听命于他,仅仅他一人而已,年羹尧也无法与之相比。不仅如此,岳钟琪还被乾隆认为是三朝武臣巨擘和五大功臣之一,这也实属难得。
-----
网友解答:
-----
1
岳钟琪任宁远大将军时,统领甘肃、陕西、四川三省军务,手下兵力大约16万。16万部队对整个大清来说好像不算多,但他是大清朝最精锐的部队,战斗力最强。
康熙末年,大一统王朝基本定型,大规模战争很少了,养尊处优的八旗兵战斗力明显下降。这时,西北准格尔部叛乱,抚远大将军胤禵率领20万大军平叛,部队得到锻炼,战斗力没有下降。雍正继位后,年羹尧接任抚远大将军一职,又赶上罗布藏丹津叛乱,年羹尧率领部队平叛,这支部队再次得到锻炼。后来雍正与年羹尧翻脸,年羹尧自尽,接替年羹尧管理西北军务的是岳钟琪,他的16万部队就来自胤禵当年的20万大军,这支部队堪称大清主力。
手握16万精锐部队,要造起反来够雍正喝一壶的。雍正不可能不担心岳钟琪造反。
不然他不会免去胤禵的大将军职务,不会赐死年羹尧。岳钟琪更担心雍正怀疑他,要了他的命。
岳钟琪手握重兵,举足轻重,雍正能意识到,反清复明人士也能意识到,如果能把他拉过来,大事一定能成,于是就有了拉岳钟琪下水的想法。
2
论权力岳钟琪是宁远大将军,权力不小,但他和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那为什么反清人士不找年羹尧偏偏要找岳钟琪策反呢? 这和岳钟琪的出身有关。
岳钟琪是岳飞的后代,岳飞是抗金英雄,而金国是大清的祖先。很多人想当然认为,岳飞是抗金英雄,岳钟琪自然应该是抗清英雄。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抗清人士要拉岳钟琪下水,岳钟琪愿意吗?岳钟琪虽身为宁远大将军,但他的部队不像岳家军、戚家军只听命于将军,岳钟琪要是造反,能跟他一起干的人不会很多。
而且大清经过顺治和康熙两朝的治理,政权基本稳固,推翻的可能性很小。岳钟琪
是清朝的封疆大吏,放着高官厚禄不去享受,偏偏去干掉脑袋的事儿,他有那么傻吗?
抗清人士当然也不傻,知道岳钟琪会不会造反在两可之间。在不清楚岳钟琪底细之前不能贸然行动,他们可以先试试看。
一天,一个人在大街上喊,“岳钟琪造反了!岳钟琪造反了!”大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最怕有人造反,这么大的事,官府不能不管。抓来审问,原来是个疯子。真疯假疯我们不得而知,因为既使现代医学也无法证实精神病是不是装的。不过有一点让人怀疑,疯子怎么恰恰会喊岳钟琪造反,而不是喊别的什么人造反呢?
这很可能就是一场有预谋的行动。雍正皇帝听到有人说岳钟琪要造反,一定会怀疑,杀掉岳钟琪分分钟的事。岳钟琪被逼无奈就会造反,这叫逼上梁山。
3
岳钟琪比他的先祖岳飞政治上成熟得多。他没有把事情压下,而是写好了汇报材料,第一时间上疏雍正表明自己没有反叛之心。岳钟琪清楚,如果他把事情压下,雍正的眼线很多,早晚会知道,雍正疑心很重,一定会杀了自己。
岳钟琪向雍正表白心迹,雍正如果不谅解岳钟琪显得太小气了,于是回说,我相信你是清白的,我可以对灯发誓我绝对不怀疑你,如果你不信我,我也没办法。雍正把岳钟琪的奏折批得密密麻麻,写得满满登登,就一个意思,让岳钟琪相信自己没怀疑他。可见雍正的良苦用心,他知道岳钟琪有多么担心,多么害怕自己怀疑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湖南秀才曾静要造反,打发弟子张熙千里迢迢来到四川策反岳钟琪。张熙见到岳钟琪后,说明来意。岳钟琪一听说是来策反他的,非常紧张,马上把张熙打入大牢,严刑拷打,逼他说出幕后指使。张熙被打得半死就是不招。最后,岳钟琪单独召见张熙,说自己早有造反计划,只是时机不成熟,所以这么做是为掩人耳目。张熙信了,把自己的底细和盘托出。岳钟琪得到口供,再次立即上疏雍正皇帝表白心迹。雍正亲自查证,发现属实,再次给岳钟琪回话,说自己相信他的清白。
张熙又不傻,怎么轻易就相信岳钟琪的话呢?疯子案传得沸沸扬扬,给人无限的遐想,让人们觉得策反岳钟琪的人很多很多,有人正在做,有人正准备做,说不定有人已经成功了,现在岳钟琪正做造反准备呢。张熙相信,反清起义必须时机成熟才能举旗,起义之前岳钟琪需要保密,对自己动刑只是保密工作的一部分,是在以防万一。可惜张熙错了。
互关互动,互利共赢!
-----
网友解答:
-----
岳钟琪在当时之所以为人所知,除了其功勋及地位外,便是其岳飞后世的身份。
清初名将岳钟琪,岳飞的第二十一世孙,出身于军旅世家。
他的父亲岳升龙在康熙朝时期参加了“平三藩”的战斗,并且随同康熙北征噶尔丹,因功做到了四川提督一职,对于维系四川、青海、西藏地区的安定做出了非常积极的贡献。康熙皇帝对其的评价也是非常之高,称其为:
“太平时节本无战,上将功勋在止戈”
岳钟琪则是非常好的继承了家族军事指挥才能,并且在康熙朝时期就开始展露头角。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准噶尔蒙古首领噶尔丹的继任者策妄阿拉布坦打动叛乱,率兵攻进西藏,占领了拉萨,杀死了当时西藏地区的实际控制着拉藏汗,同时进一步威胁到了青海以及四川西部地区。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将自己的儿子、十四阿哥胤禵(当时还叫做“胤祯”,雍正登基后改名为“允禵”)封为“大将军王”,率领十多万大军开进西北,进行平叛。
此时的岳钟琪,以四川永宁协副将的身份参与到了这场平叛战争中,其作战勇猛,指挥得当,一路上披荆斩棘,接连攻克敌方主力,给予叛军以重创。之后,岳钟琪作为先锋,一举攻克了拉萨城,并且平定了城中动乱,确保了拉萨地区的稳定。
也正是因为岳钟琪在整个平定策妄阿拉布坦的战斗中的积极表现以及所立下的功勋,其也被封为左都督,并且成为了四川提督。之后,岳钟琪又先后指挥了多场平定少数民族叛乱的战斗,因功获得了骑都尉的世职,相当于武官正四品的级别。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雍正皇帝登基,岳钟琪也就此迎来了“人生巅峰”。
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的蒙古贵族罗卜藏丹津趁着清朝这面皇位更迭以及此前镇守西北的大将军王、十四阿哥胤禵被调回北京,在这样一个清朝对于西北关系的“真空期”,发动了叛乱,并且迅速控制了青海全境,并且再一次威胁西藏以及四川西部地区。与此同时,罗卜藏丹津还与此前战败的策妄阿拉布坦秘密勾结,大有合并一处的势头。而这对于刚刚登基,皇位尚未稳固、朝中反对声音不断的雍正来说,如果不能迅速而又彻底的平定叛乱,他的皇位将会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和挑战。
于是在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任命自己的藩邸旧人,同时也是自己大舅哥的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同时任命岳钟琪为征西副将军、参赞大臣,协助年羹尧进行平叛。年羹尧率领西北大军,前后只用了4个月的时间,就彻底平定了罗卜藏丹津的叛乱,并且全歼其部众,俘获其全家,罗卜藏丹津本人只得化妆成一妇人,逃出了青海,而整个平叛的过程不管是军需粮草的消耗,还是部队将士的伤亡,都是非常的小。也正是因为年羹尧以极小的代价平定了这场叛乱,帮助雍正稳固了皇位,雍正才会将年羹尧称为“恩人”,更是加封其两个一等公的爵位,其中一个给了年羹尧本人,另外一个给了年羹尧的父亲,同时也是雍正自己的岳父年遐龄。
在平定罗卜藏丹津的叛乱中,岳钟琪也是居功至伟。作为年羹尧的副手,他非常积极有效的配合了年羹尧的指挥,并且身先士卒,作战勇猛,所领部队屡立战功,特别是在围歼罗卜藏丹津本人以及追剿其残部的过程中,岳钟琪更是堪称首功之人。于是,岳钟琪也被雍正封为奋威将军,并其将其封为三等威信公,授太子太保衔,之后还将其任命为甘肃巡抚,辖管甘肃、青海两地军务政要。此时的岳钟琪俨然成为了西北地区仅次于年羹尧的“二号人物”。
然而,伴随着西北平叛战争的结束,雍正与年羹尧本人之间的矛盾也愈发的尖锐。此时的雍正对于年羹尧的飞扬跋扈、居功自傲、目无君主、结党营私、贪污腐败是极度的不满,虽对年羹尧有过诸多暗示,只是年羹尧却视而不见、不知悔改,最终,雍正下定决心除掉年羹尧。
雍正三年(1726年),年羹尧被雍正以“九十二条大罪”被赐自尽,而年羹尧此前陕甘总督的位置也就此交由岳钟琪来接任。
此时岳钟琪的位居总督级别的封疆大吏,同时获封三等公的爵位,还节制了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兵权,手下军队数量多达十多万人,是当时清朝数量最为庞大、战力也最为出众的军队。
其实,对于雍正来说,岳钟琪确实是接任年羹尧的不二人选。
一方面,岳钟琪早在康熙朝时期就开始在西北任军职,并且是前后两任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和胤禵(大将军王)的重要副手,在西北地区的军队中有着一定的声望,并且战功也是非常的卓著,同时他对于西北地区的各种民族矛盾、军事冲突、地理形势等也都是非常的熟悉和了解。
另一方面,岳钟琪为人相较于年羹尧比较低调,并不嚣张跋扈,这也让雍正乃至朝中官员对其并不反感。
只是令人感到有点“讽刺”意味的是,当年岳钟琪的祖上岳飞,是为了保卫汉族人建立的宋朝,而与女真人建立的金政权较量厮杀,成为了一代“民族英雄”,而如今岳飞的后代却在由女真人后裔满洲人建立的大清王朝统领者军队,平叛杀敌,不知道岳飞如果泉下有知会作何感想。
“曾静逆案”的爆发,岳钟琪也遭到了雍正的猜忌。
如果抛开出身于汉军八旗的汉军旗人不算,即年羹尧、洪承畴、尚可喜、佟图赖、巴颜等人,岳钟琪绝对是没有入旗籍的汉人中,担任军阶最高、获封爵位最高并且是统领兵马人数最多的。
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尽管岳钟琪身居如此高位,但是遭到猜忌和怀疑也是不可避免的。雍正朝时期的岳钟琪是如此,清朝末年的曾国藩则更是如此,而在某种程度上,岳钟琪和曾国藩所面临的境遇是相同的,不仅仅是有人怀疑,同时也包括了有人谏言和策反。
雍正六年(1728年),“曾静逆案”爆发,便将岳钟琪推向了风口浪尖。
当时,湖南教书先生曾静派自己的学生前往岳钟琪的大帐鼓吹“反清复明”,恢复汉人江山的言论。
而曾静之所以找到岳钟琪,并策动其谋反,除了岳钟琪手中掌控着的十多万兵马外,便是岳钟琪“岳飞之后”的身份,他希望借由民族矛盾鼓动岳钟琪造反,恢复汉人的江山。
只不过曾静想错了。
一来,岳钟琪从小接受的便是“忠君爱国”的思想,自他父辈开始已经在为大清王朝效力,并且获得了极大的封赏与地位,让岳钟琪造反断不可能。
二来,岳钟琪并不没有这份政治野心,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他也不想冒这个险。
三来,岳钟琪名义上是西北地区的最高军事行政长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军队、所有的官员自己是都能够调度的,况且雍正耳目遍布,控制能力极强,岳钟琪自知没有这个把握去起事造反。
岳钟琪为了自证清白,便当即将此事报告给了雍正皇帝。
雍正派人将曾静抓捕并且押送到了北京进行亲自审讯,曾静也交代,自己是受到了吕留良的“反动”思想的影响,进而进言岳钟琪劝其谋反。于是雍正将吕留良扒坟掘墓、挫骨扬灰,全家人进行了流放,同时撰写《大义觉迷录》澄清事实,并且让曾静去给自己歌功颂德。
这件事情看似已经盖棺定论,况且,曾静本就是由岳钟琪自己亲自告发的,可是雍正依旧对于岳钟琪起了猜忌之心,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不管是雍正皇帝自己,还是在朝堂之上的其他官员,就都开始了对于岳钟琪的怀疑与排挤。
雍正十年(1732年),策妄阿拉布坦的继任者噶尔丹策零率部偷袭哈密,与岳钟琪部将进行了战斗,尽管噶尔丹策零的这次偷袭被打退,但是清军这面依然损失了一些部队以及大批军需粮草。而就在噶尔丹策零撤退之际,清军这面也没有进行有效的追击与歼灭,让叛军逃之夭夭。
得知此事后的雍正不仅下令将涉事的将领处死,同时斥责岳钟琪
“攻敌不速,用人不当”
这样的一次小败,实际上对整个战局的影响非常有限,可是即便如此,以鄂尔泰为首的朝臣还是对岳钟琪进行了严厉的弹劾,而不用想也都能猜到,这背后必然是有着雍正皇帝的撑腰与暗示。这一招雍正在除掉年羹尧、隆科多等人时是屡试不爽。
就这样起初被判为了斩立决,后来雍正念其功勋以及“岳飞后人”的身份,改为斩监侯,直至雍正去世,岳钟琪也没有被处死。
乾隆年间,岳钟琪再度复出,不过在无人提及让其谋反之事了。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去世,乾隆皇帝登基。乾隆二年(1737年)的时候,被囚禁了数年的岳钟琪被乾隆皇帝放出,重获自由,并且回到了成都养老。
乾隆十三年(1748年)“大金川叛乱”爆发,乾隆皇帝派去大军竟然面对复杂的地形和民族矛盾,竟然对此是一筹莫展。此时的乾隆皇帝决定重新启用已经赋闲在家、阔别军旅长达十年之久的岳钟琪,并将重新提拔为四川提督,命其随同大学士傅恒出征金川。
凭借对四川地区的熟悉与了解,岳钟琪果断而又迅速的平定了“大金川叛乱”,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褒奖。
而在此后西南地区的一些列镇压少数民族动乱的战事中,岳钟琪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只是此时的岳钟琪也已经人到暮年,再加上权势、地位也远不能同雍正朝时期相比,如同“曾静逆案”对其的谏言和策反,也就此消失。
乾隆十九年(1754年),横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名将岳钟琪病逝,享年68岁,乾隆帝赐谥号为“襄勤”,也算是对其一生战果与贡献的高度赞扬。
-----
网友解答:
-----
首先,我们讲一下岳飞的情况。其实,在明朝统治时期,朝廷公认的文圣人是孔夫子,武圣人则是岳飞。但是在清朝入关以后,由于岳飞抗击金国的问题,而清朝之前的国号也是大金,因此武圣人改成了关羽。岳钟琪虽然是岳飞的后代,但已经是几百年之前的事情了。在清朝统治的前期,西北准噶尔部是清朝的心腹大患,岳钟琪的命运和准噶尔部有很深的关系。准噶尔部虽然只有5万多骑兵,但从沙俄进口了大量的火器,有一半左右的准噶尔骑兵都装备了火器。由于机动性和火力都很强,因此清朝对准噶尔部很头疼。
在康熙皇帝在位的末期,准噶尔部一路南下,占领了西藏地区,而且准备染指四川地区。清朝当然不会坐视准噶尔部做大,随后便派遣大军反击。在这次军事行动中,岳钟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岳钟琪被康熙皇帝提拔为四川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随着康熙皇帝的去世,清朝内部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调整。由于老十四胤禵的威胁太大,雍正皇帝为了自己地位的稳固,命令亲信年羹尧接替了胤禵,负责整个西北地区的军务。虽然清朝击退了准噶尔部的进攻,但并没有彻底消灭准噶尔部。随着康熙皇帝的去世,青海的蒙古贵族又发动了叛乱。
年羹尧负责西北地区的防务以后,利用2年的时间,平定了青海罗卜藏丹津的叛乱。但年羹尧出现了居功自傲的情况,而且越来越目中无人。事情发展到了最后,雍正皇帝对年羹尧忍无可忍。但西北地区的战事还需要有人负责,雍正皇帝想到了岳钟琪。年羹尧被罢官之后,岳钟琪接替年羹尧出任抚远大将军。当时,四川、陕西、青海、甘肃等地的驻军都归属岳钟琪节制。为了对付准噶尔部,清朝又从其他地区调动了大量的军队。在兵力最多的时候,岳钟琪能够指挥的军队超过20万,这是一支庞大的武装力量。
从雍正皇帝上台以后,关于雍正皇帝的传言就非常多,连雍正皇帝自己都知道一些。例如雍正篡位上台、极度好色等等,这些传言影响了很多人,尤其是那种对清朝有不满情绪的文人。曾静就是这样的人,他听信了传言以后,给岳钟琪写了一份信件,希望岳钟琪能够效仿当年的祖先,推翻雍正皇帝的统治。岳钟琪看到这封信以后,立刻把送信人押往京城,表明自己和这件事没有关系。但雍正皇帝还是对岳钟琪产生了怀疑,开始逐步削弱岳钟琪的权力。毕竟对于雍正皇帝来说,汉人官员存在一定的风险。
其实,曾静过分高估了岳钟琪。虽然岳钟琪能够指挥20万军队,但这些军队都是朝廷的。如果岳钟琪要造反,这些军队肯定不会服从命令。更何况,在这些军队中,有一部分属于八旗军。按照雍正皇帝的性格,全国主要官员的身边,肯定都有情报人员。后来的事实证明,岳钟琪的身边确实有粘杆处的人。如果岳钟琪没有立刻汇报这件事,估计就不是撤职这么简单了。虽然很多人希望岳钟琪造反,但岳钟琪根本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胆量。这样的情况还发生在曾国藩身上,很多人总希望曾国藩造反称帝。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
网友解答:
-----
岳钟琪是一位传奇人物,“奇”在整个大清王朝两百多年就他一位汉人大将军(年羹尧是旗人)。雍正称他为“当朝第一名将”,乾隆赞他为“三朝武臣巨擘”。
名将后裔,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名将
岳钟琪是宋朝名将岳飞的第21世嫡孙,岳飞第三个儿子的直系后裔。岳飞当年的抗金事迹千古流传,那首脍炙人口的《满江红》更是让人激动不已。
但岳飞后裔的身份标签,到了清代,却成了让岳家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包袱”,因为清朝皇室就是金国女真人的后裔。
岳钟琪从小就熟读兵书,他的父亲是康熙朝的四川提督岳升龙。岳升龙在任职期间,与年羹尧有很大仇怨,但岳钟琪却与年羹尧合作比较好,还得到过年羹尧的提携。
岳钟琪最初只是文官,后来改任武职。康熙让他以游击身份进军四川,而且很快就升他为四川永宁协副将。
康熙五十九年,沙俄扶持的准噶尔汗策旺阿拉布图入侵西藏,杀死拉藏汗。康熙命岳钟琪为前锋,追随定西将军噶尔弼入藏平定战乱。岳钟琪没有按常规方式正面作战,而是挑选三十名精通藏语的士兵化装成藏民,偷袭叛军驻地,大获全胜。随后,收复拉萨,岳钟琪因功被提拔为四川提督。
战场上大显身手,岳钟琪扶摇直上
雍正元年,盘踞青海的罗卜藏丹津倚仗他强大的势力发动叛乱。在礼貌性的劝说过后,雍正调集军队,前往青海平叛。年羹尧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岳钟琪听从其调遣。
岳钟琪率领六千人马,由四川松潘一路北上。与此同时,年羹尧组织兵马迅速收复西宁外围各据点。
叛乱以郭隆寺周围最猖獗,年羹尧会同岳钟琪,在此布下重兵。郭隆寺的战斗打得异常激烈,罗卜藏丹津倚仗熟悉地形的优势,重创清军,但清军也用火攻战术,沉痛打击叛军。战后,年羹尧也感叹:“自三藩平定以来,未有如此大战者!”
大战过后,叛军向西逃窜,年羹尧命令岳钟琪立刻率军由西宁出发,寻找叛军主力决战。对此,岳钟琪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与其到处找叛军主力,还不如派遣精锐部队直捣叛军根据地,以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两位将军的意见很快传到京城,经过朝廷的一番讨论,雍正采纳了岳钟琪的方案,并命他全权负责此次军事行动。
雍正二年二月,趁着春草未生,岳钟琪率五千骑兵,兵分三路,突然扑向柴达木。十二日从西宁城向西急行军,于十三日黎明,在荒原上遇见罗卜藏丹津的主力部队。
岳钟琪此举完全出乎叛军意料,罗卜藏丹津的部队从梦中惊醒,连战马都来不及备鞍,无法出战。随后,叛军全线崩溃,四散逃命,罗卜藏丹津换上女人衣服溜之大吉,准备投奔准噶尔汗国。
岳钟琪穷追不舍,每天奔袭一百五十公里,两天后,追到桑骆海也不见罗卜藏丹津的踪影,只得凯旋收兵。岳钟琪从出发到大获全胜,在很短时间内就将青海土地全部收复。
平定青海叛乱,这让雍正相当高兴,他宣布此战“成功之速,为史册所未有”,对年羹尧进行重奖,岳钟琪也被封了三等功。
此后,年羹尧与雍正关系恶化,随即开始祸不单行,他被调离陕西后,岳钟琪接任川陕总督,手握三省兵权。
按照清朝的惯例,川陕总督一般是满缺,即由旗人担任,有时甚至是觉罗。为什么此职位专由满人担任?
因为川陕占据有利地形,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陕西又是汉唐的龙庭所在地。在此统兵,必须是满清的内部人员。
因此,岳钟琪以汉官担任川陕总督,可谓出尽风头,也很遭人嫉恨。蔡珽就多次在雍正面前打小报告:岳钟琪不可信。雍正把图里琛调到陕西,给他的秘令中也交代,岳钟琪与年羹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要他密切监视岳钟琪。
雍正没有充分信任,导致岳钟琪位高却不权重
策旺阿拉布图去世后,雍正与准噶尔汗的矛盾开始公开化,经过一番廷议后,清廷决定作战争准备。随后,雍正设计了两路进兵的方案,任命傅尔丹为靖远大将军,由北路进攻;任命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由西路进攻。雍正希望两路合围,直接端掉准噶尔腹地伊犁。
这时的雍正,对岳钟琪整体上还是信任的。但朝中有许多臣子对岳钟琪并不放心,多次上表弹劾,连岳钟琪都有点害怕。
赴战场前,岳钟琪回京述职,想跟雍正作个说明,顺便输诚。雍正为了打消他的疑虑,派胤祥去安抚岳钟琪,还准备拉他入旗。胤祥到了岳钟琪府上,没有明说,只是旁敲侧击地暗示他入旗。
也不知岳钟琪是政治上迟钝没听出来,还是故意不想入旗,反正是拒绝了胤祥。胤祥跑去跟雍正说,岳钟琪不想入旗。雍正听了这话,心里肯定会有所想法,拉你进组织你不进,你岳钟琪想干嘛?
到了西北战场,岳钟琪虽是大将军,但并不能为所欲为,雍正鉴于他的汉人身份、多人弹劾以及年羹尧事件的影响,对他的兵权进行严格限制。
这个时候,军机处已经成立。雍正的意志,由军机处发出,源源不断地传到岳钟琪的军营。岳钟琪每作出一个部署,雍正都在严密地注视着,他手中的十几万精兵,看似人多势众,实际上都受雍正牵制。
当时,许多人看着岳钟琪位居大将军,手握大军,就以为他能够与朝廷叫板,可以左右局势,这实在是高看了岳钟琪。此外,岳钟琪又是岳飞后人,而岳飞抗的金人又是满人的先祖。基于这个原因,一些反清复明的力量想拉拢他复兴大明。其中,有个叫曾静的读书人,真的派人去陕西,妄图策反岳钟琪。结果,曾静以失败告终,还给岳钟琪带来一身麻烦。
秋媚说:岳钟琪有大将军之名却无任意用兵之权,有岳武穆之才却无“饥餐胡虏肉”的壮志,有忠君报国之志而无反清复明之意。
-----
网友解答:
-----
据史料记载,岳钟琪是汉人,籍贯四川成都,原籍凉州庄浪(今甘肃永登)。据传他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第二十一世孙,其父是四川提督岳升龙。
岳钟琪出身军人世家,自是谋勇出众,在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中立过大功,受封三等公,年羹尧失势败落后,由岳接任川陕总督。这个职位,按康熙十九年的定例,必须由满八旗人员专任,因为西北边防乃清廷重中之重,朝廷在此设有重兵,川陕总督是地方督抚、封疆大吏中拥兵最多、权势最大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为满八旗人员专缺,汉员岳钟琪却破例得到这一位高权重的职位,表明他深得雍正帝的宠信与倚重。
正因为川陕总督手握重兵,权势煊赫,身为汉人的岳钟琪又被雍正破格任用,坐上了这个显赫的位置,因而招来了无数的嫉妒眼光与明枪暗箭。
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打击科甲朋党的斗争还未完全结束,湖南失意文人曾静致书岳钟琪,欲策动他起兵反清,雍正借此大作文章,严加审讯,顺藤摸瓜,四方株连,引出了载入青史、赫赫有名的吕留良文字狱。曾静选择川陕总督岳钟琪作为策反对象,自然事出有因。
《清史稿》载,曾静,湖南郴州府永兴县人,秀才出身,中年后放弃了科举之路,在乡间设馆授徒,乡人称其为“
蒲潭先生
”。曾静不过一个落魄秀才,胆子却很大,他著有一部叫《知新录》的奇书,书中直指雍正为暴君,指出他有“
谋父
”、“
逼母
”、“
弑兄
”、“
屠弟
”、“
贪财
”、“
好杀
”、“
酗酒
”、“
淫色
”、“
猜疑诛忠
(诛杀年羹尧、隆科多)”、“
好谀任佞
”十大罪状;曾静主张“
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
”;他反对满人统治,企图恢复汉家江山,希望救民于水火中。
曾静根据自己的观点和对彼时社会的理解,判断故宋鄂王岳飞后裔、川陕总督岳钟琪乃忠良之后(满清又称后金,和岳飞抗的那个金同文同种),相信他能帮助自己实现拯救百姓于贫困的政治目标,于是就派遣门生张熙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和《生员应诏书》北上陕西策动岳钟琪举兵造反。
张熙于雍正六年(1728年)九月抵达西安,并设法将书信递交给了岳钟琪。曾静在信中直言不讳地称岳钟琪手握重兵,身居要地,当乘时而反,驱逐满鞑,为宋、明复仇。岳钟琪看信后,惊恐万状,立即逮捕张熙,连夜亲自审讯,为避嫌并摘清自己,他请陕西按察使、满人硕色于暗室同听讯问过程。
岳钟琪动用酷刑,几番严刑拷打,张熙惨呼连连,几度昏迷,也咬牙决不说出谁是幕后主使。岳钟琪见他是一条硬汉子,知道靠严刑套不出口供,于是改变策略,设立骗局,好酒好菜,以礼相待,表示自己早有造反之意,希望其师前来辅佐,还不断赌咒发誓痛哭流涕,以示诚意。岳钟琪煞费苦心,想以诓骗的手段诱使张熙说出他师傅的姓名。张熙果然吃软不吃硬。见岳开诚布公 ,他大受感动,一五一十说出了实情。岳钟琪马上联合硕色一起奏报雍正,雍正见奏也吃了一惊。他一面极力抚慰岳钟琪,祝愿岳“
多福多寿多男子
”,一面派遣刑部侍郎杭奕禄、正白旗副都统觉罗海兰赶往湖南 ,会同湖南巡抚王国栋一起赴郴州永兴缉拿曾静等一干人犯。
杭奕禄和王国栋草草审讯了曾静等人,随即将其押往北京,由雍正帝亲自审问,雍正对曾静在《知新录》中为自己罗列的十大罪状一条条加以反驳。在此期间,雍正对岳钟琪大加笼络,说他给岳的谕旨都是真心话,“
少有口心相异处,天祖必殛
(杀死)
之
”。雍正皇帝对臣属起誓,如同他当初对年羹尧一样,以表示他对岳绝对信任,进一步把心怀忐忑的岳钟琪彻底稳住。
史载审理曾静案费时一年,到雍正七年十月出奇的宣布将曾静、张熙免罪释放,命曾静到江浙宣讲皇朝恩德,然后秘密遣送回湖南,在观风整俗衙门听用。命张熙赴陕西宣讲,然后押回原籍。
不久,雍正下令将曾静的口供以及忏悔之言《归仁录》,编篡集成为《大义觉迷录》,大量刊印,颁布全国,以着力清除“
华夷之大防
”思潮,并以此洗刷自己得位不正之恶名,以巩固其权力,故对曾静投书策反岳钟琪一案做出如此出人意料的处理。
不过,在审讯曾静时,曾供称其思想主要源于吕留良。清史上著名的吕留良案由此而发生。吕案开清朝文字大狱先例,吕留良(已故)遭开棺戮尸, 他的子孙、学生、仰慕者或遭诛戮、或流放、或革职、或杖刑、或发往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吕案成为雍正时最大的文字狱。
岳钟琪画像
其实,早在曾静投书案发生前,升任川陕总督的岳钟琪已招来不少人的嫉妒,据说向雍正秘密参劾他的“
谤书
”就有一箧(藤箱)之多。当岳受命接替年羹尧当川陕总督之际,议政大臣、署理直隶总督、隶籍汉军旗的蔡铤就上奏说岳“
不可深信
”,后岳进京陛见,路经保定,蔡铤对他说:“怡亲王(十三皇子胤祥)对你非常不满,皇上亲信傅鼐让我转告你要留心”。十三爷胤祥是雍正最信任的兄弟,蔡铤的意思无非是雍正对岳有所疑忌,一番话使岳惊惧不安,不知怎样应对才好。
当时一个最喧嚣尘上的倒岳言论,说他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后裔,要替汉人复仇,必会起兵反对满清(后金)统治。
不仅统治阶层有此看法,社会下层也是如此认为。彼时四川民间流传岳钟琪已遭谴责,其长子岳濬业已被朝廷逮捕问罪。后来官府查访后发现是疯汉造谣,纯属无中生有,将疯汉处死了之。但岳钟琪心中益发感到不安,于是主动请求辞去总督职务,雍正大加安抚,温言挽留,说不要理会流言蜚语,那是“
蔡铤等鬼魅之所为
” ,勉励他继续供职,“
愈加鼓励精神,协赞朕躬,利益社稷苍生,措天下于泰山之安,理大清于磐石之固,造无穷之福以遗子孙也(
《大义觉迷录》
)
”。
当时,雍正正在筹划讨伐准噶尔部一事,他暗示岳钟琪,有要事和他协商。由此可见,雍正对岳没有任何猜疑,对他的宠信与器重一如从前。
岳钟琪身为陕甘总督,肩负大清西北边境的安危,麾下拥有最精锐的满汉八旗数十万雄兵,确实是朝野瞩目的实权人物,朝中有人因他是汉人却位高权重而忌惮他提防他,民间则又以为他是岳武穆之后所以必是忠义爱民、反对满清暴政之人,对他寄予极大的希望。这就使他成为政治斗争与社会矛盾的一个“测量工具”,其实他本人并不乐意如此,也没有充分意识到其特殊身份,从而一次次身不由己地被卷入波诡云谲、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漩涡中去。
比如曾静就一厢情愿的认为,岳钟琪是岳飞之后,满清皇帝是金朝女真人的后代,岳飞一生抗金,他的后裔不应该侍奉女真人的后代,于是希望岳利用手中的强大兵力反对满清,为祖宗报仇,为汉人雪耻。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其实有些过于天真。时过境迁,岳钟琪或许真是岳飞后人,但早就没有曾静那样的想法了,他感激雍正的知遇之恩,发誓报效他,怎么会因曾静的投书或几句什么“
夷夏之防
”就置自己的身家性命与荣华富贵于不顾而悍然起兵造反......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严禁剽窃】
-----
网友解答:
-----
因为雍正朝唯一掌兵的汉人大将(非八旗汉军)就只有岳钟琪一人,你说那些想“反清复明”的忠义之士不忽悠他,还能忽悠谁呢?
雍正一朝,虽有数位汉臣坐到了三公九卿,封疆大吏这样的高位,但多为文官,如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直隶总督李卫等,
只有一人坐上了手握重兵的大将军之位,这个人就是宁远大将军岳钟琪。
岳钟琪,雍正朝权势、地位仅次于张廷玉的汉臣,顶峰时期,他接任被治罪的年羹尧的川陕总督之位,
手握川陕甘三省兵权
,可谓是权势滔天,威震西南。因此正是岳钟琪手握的如此巨大的权力,当时很多想要恢复汉人天下的忠义之士如曾静,
他们就拼命的拉拢这位汉将,希望借助他的势力去推翻清朝,光复大明。
但是说实在的,这些忠义之士有些过于异想天开了,他们都忽略了一些事实。首先此时的清朝已经统治这个天下近百年的时间,经康熙的治理,天下多数的百姓都已选择接受了清朝,百年的和平,民心思安,早已没有多少人愿意再发生战争,因此反清复明早已失去了民心。
再者岳钟琪明面上虽手握20余万大军,但实际上他真正能掌控的,完全属于自己的部队不到万人,其余的皆是八旗、绿营,岳钟琪根本控制不了多少,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这些部队的粮草、军饷都是由朝廷所发,也就是说朝廷掐着岳钟琪军队的命门,只要朝廷停止供应岳钟琪军队的粮草、军饷,不出数日,岳钟琪军队就会不攻自破。
因此岳钟琪根本就没有造反的资本,即使他想,他也成功不了,说白了岳钟琪就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将军,表面上看是强大无比,但实际上却只是一个绣花枕头,雍正什么时候想收拾他,就能什么时候收拾他。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岳钟琪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想要造清朝的反。雍正五年(1727年),在岳钟琪继任川陕总督的第二年,大街上突然出现一个蓬头垢面,衣衫烂搂的男子,他手握着一块石头,在大街上赤足狂奔,然后高声喊道:
“岳钟琪要率川陕兵丁造反了!”
。此后官府迅速出动衙役抓捕了这位疯癫的男子,经审讯发现这位男子就是一个疯子。
按理说这个疯子说的话,岳钟琪完全可以坐视不管,可是他不敢,也不能。在事件发现的当天,他就急忙写好奏疏,让人快马加鞭送至京城。雍正看后,虽肯定有所怀疑,但此时西南战事还是需要他,所以雍正不但没有说他一句不是,反而是在岳钟琪所上的奏疏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安慰话。
而雍正为了让他彻底帝王放心,还将那个疯子以“造谣惑众,诬陷大臣罪”斩首示众
。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岳钟琪根本就没有造反的胆子,因此他又怎敢跟他人合谋反清复明呢?
所以当时那些反清复明的人妄图利用岳钟琪的权势去谋夺清朝的江山,这完全就是一件痴心妄想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
当然,不论岳钟琪到底有没有造反的意思,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岳钟琪对于中国的贡献确是非常大的。1721年,岳钟琪征服西藏,123万平方公里的西藏纳入中国版图。1724年,岳钟琪率精兵五千,良马一万击溃了罗卜藏丹津,遂平定青海叛乱,72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地区尽归中国所有。
可以说凭借着此等不世之功业,岳钟琪必然就能成为一位名垂千古的名将。
-----
网友解答:
-----
因为岳钟琪的祖先是岳飞
岳钟琪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军事将领,自称是岳飞的第21世孙,出身武将世家,是个官二代。其父岳升龙康熙朝的四川提督,曾随军参与过平定吴三桂和噶尔丹的战事。
岳钟琪的家世算是相当不错的,家境也比较殷实,在他刚刚成年之时家里给他拿钱捐了个官,因此岳钟琪最开始是做文官。
不过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岳钟琪非常热爱军事,而这时又恰逢西北战事吃紧,于是岳钟琪就相仿班超,投笔从戎,当了一名武将。
(岳钟琪画像)
因为亲爹就是个高级军官,所以岳钟琪一开始就被授予游击一职,起点比较高。当然岳钟琪的军事才华也确实很厉害,他曾跟随大将军王胤禵和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征战青海,并且战功卓著。到雍正三年时,年羹尧被刺死,岳钟琪接任川陕总督。而在此之前他已经被封为三等公爵,人生到达了巅峰。
在清朝中期,汉人封公者屈指可数,只有年羹尧和岳钟琪曾获封公爵。但年羹尧属于汉军旗人,而岳钟琪则是纯汉人,他获封三等公已经是相当出格的事情了。要知道,曾经帮助清廷力挽狂澜的曾国藩,在攻克天京后也不过只是得到一个侯爵,清末重臣李鸿章生前也仅仅是一个伯爵,死后才被追封为侯爵。相比之下,岳钟琪的待遇已经非常不错了。
但是岳钟琪毕竟是个汉人,而且他还是岳飞的后代。岳飞是什么人?南宋著名民族英雄,在明代岳飞的地位极高,明代的武圣就是岳飞,全国各地的岳王庙数量跟孔庙不相上下,就连东厂大堂都供着岳飞。
岳飞之所以被汉人所敬重,就是因为他孤身抗金,力图恢复中原,被汉人视为民族英雄,而金人就是满洲人的祖先,因此岳钟琪备受许多满洲权贵的忌惮。
当岳钟琪当上川陕总督后,权倾西北,因此遭到许多旗人的攻击,而岳钟琪也是如坐针毡,处事小心翼翼。
(《雍正王朝》中的岳钟琪形象)
雍正六年,一个叫曾静湖南秀才,受吕留良华夷之辩思想影响,派其学生张熙前往西安找到岳钟琪,希望岳钟琪能够继承先祖的遗志,起兵反清,为宋、明二朝复仇。
面对前来游说的张熙,岳钟琪差点就吓尿了。先不说岳钟琪对大清有多么忠心,就算岳钟琪想造反,他也没那个实力。
中国的封建制度发展的清朝已经十分完善了,地方武将佣兵作乱的事情已经很难发生了。而且清代防汉如防川,军权一般都是握在旗人手中,即便是岳钟琪手中掌控有川陕两省的绿营,但是当地的八旗并不归岳钟琪节制,岳钟琪如果造反,跟送死没啥区别。
岳钟琪在看过张熙送来的书信后,立马将他绑了起来,严刑拷打,询问事后主谋。可张熙就是宁死不招,岳钟琪于是假意同意与张熙合作,将他请到客室中会谈,并立刻通知陕西巡抚满人西琳前来在邻屋旁听,为自己作证。
而张熙毕竟是年轻,不知是计,于是将曾静给说了出来。在获得口供之后,岳钟琪立即将张熙押赴进京,而朝廷也寻去派人去湖南抓捕了曾静。这件事就是著名的“曾静大案”。
此事爆发之后,雍正对于岳钟琪进行安抚,加封他为宁远大将军,赐少保衔,但是雍正对于岳钟琪的信任已大不如前。
雍正十年,雍正以岳钟琪以误战机为由将他削官降爵召回北京受审,而兵部对岳钟琪的审问长达两年时间,最后判了个“斩决”。
雍正拿到审判决议之后,犹豫了半天,最后念在岳钟琪往日战功上,改判为“斩监后”。
乾隆上台后,岳钟琪被释放出狱。到乾隆十三年时被任命为四川提督,重出江湖。此后岳钟琪带兵平定了大小金川之乱。乾隆十九年,岳钟琪病逝于四川任上。
岳钟琪的一生比较坎坷,仕途几经沉浮,但结局总算是善终。比起年羹尧,岳钟琪要低调许多,也要聪明许多。
(《雍正王朝》中的岳钟琪与年羹尧)
-----
网友解答:
-----
岳钟琪权利基本上是取代年羹尧的,岳才是真正的倒霉。他早先在年手下干,后来在除掉年这件事上他是被雍正利用了,领军在外,无论是谁都会成为好的皇帝的眼中钉,岳也不例外。他除掉年,自己死期也不远了。怂恿他的,都是和年以前在西北有不法勾当的,他也是被那些人害得,才引起雍正怀疑。
-----
网友解答:
-----
岳钟琪作为清朝大将,朝中官员,对国家忠心耿耿,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一心报效朝廷,对国家安全、政治地位和主权完整做出了重大贡献。
就是这样一位政治站位高、政治意识强的封疆大吏却曾经卷入了一次次的政治漩涡。
雍正五年(1727年),有一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男子双手各握一块石头,在大街上一边赤足狂奔,一边沿街高声叫喊:“岳钟琪要率川陕兵丁造反了!”官府迅速抓捕了那男子,经审讯原来是疯子。但是不能因为是疯子的话,岳钟琪就可以坐视不管。他急忙写好奏疏,希望澄清视听,洗刷冤曲。这封奏疏被雍正帝的朱批写得密密麻麻。言下之意不外乎是不相信谣言,并说了许多安抚的话。那疯子也被朝廷以“造谣惑众,诬陷大臣罪”斩首示众。岳钟琪心里的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
雍正六年(1728年),靖州秀才曾静,派门人张熙致信岳钟琪,曾静的书信中对雍正帝极尽责骂之词;又激励岳钟琪,劝他掉转枪头指向金人的后裔满洲人,为宋、明二朝复仇。岳钟琪假装同意,骗出口供,反过来抓捕二人。事后雍正帝褒奖岳钟琪忠心,并由于军事需要,仍旧对他委以重任,加封宁远大将军,少保。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策反岳钟琪,希望他推翻雍正皇帝?
一、满汉矛盾
满清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难免会招致汉人的反对,更何况满清还强制推行“剃发易服”的规定,这更遭到了无数汉人的抵抗,从而有了“江阴三日”、“扬州十日”的悲剧,江阴人、扬州人捍卫头发,坚决不从,坚持城池数月,可惜最终被清军破城,清军进城后,大肆屠杀,无数的军民百姓死于清军的屠刀之下。
即使后来进入仕途的汉族官员,他们也明显感觉到统治者实行”崇满抑汉”的政策,凡是位高权重的职务,一向都是由满人担任。
岳钟琪却是第一个被任命为封疆大吏的汉人,因此朝中的满人大臣对他妒忌有加,诬陷他的奏疏,更是在雍正的案前堆积如山。
因此,那些对清朝有意见的人就可以利用满汉矛盾来做文章。
二、来历不凡
岳钟琪不仅是汉人,还是岳飞第21世孙。据史书记载,岳钟琪是岳飞第3子岳霖的后人,因此汉人百姓多认为他亦如岳飞一样“忠义爱民”。满清入主中原后,对汉人多有血腥镇压。所以,大家一厢情愿地认为,岳钟琪势必因家仇国恨,早晚都会颠覆清朝。
三、功勋卓著、手握重兵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准噶尔汗国大汗策妄阿拉布坦与沙俄勾结,派兵侵入西藏,围攻布达拉宫,拘禁达赖和班禅。时年32岁的岳钟琪奉旨率领先遣队出征。他计杀叛匪头领,击溃叛匪3千,因功升任四川提督,获赏孔雀花翎。
康熙六十年(1721年),青海郭罗克地区三部落叛乱,岳钟琪采取以步代骑、以番攻番、速战速决的战术,七十天大获全胜。获授骑都尉世职。
雍正继位后,青海蒙古贵族再度反清。
雍正二年(1724年)初,叛匪罗卜藏丹津的主力围攻西宁城。年羹尧率部初到西宁立足未稳,敌众我寡,形势十分危急。岳钟琪率部6千赶到西宁城外时,只见叛匪正在拼命攻城。岳钟琪当机立断挥动令旗,指挥部队冲向敌阵。正在浴血奋战的年羹尧抓住时机,急命守城官军倾数杀出城,不到两个时辰,被包了饺子的万余叛匪不是被杀死就是被迫投降。可惜的是,混战中叛匪头领罗卜藏丹津率百十骑逃跑漏网。
罗卜藏丹津逃到额穆纳布隆吉尔顽守,加之纠集的其他部落叛匪驻守在通往额穆纳布隆吉尔的各处关隘要寨,总兵力不下十万。征西主帅年羹尧原打算操练备战,明年四月青草出芽时发兵2万分4路出征。因为春天青草长出后马可以吃,长途运输饲料困难的问题迎刃而解。
岳钟琪却认为,青海地区幅员辽阔,便于叛匪分散隐蔽,各路官军被诱深入,极易顾此失彼,四面受敌,不如集精兵于一路马上出击,乘其不备直捣叛匪老巢。并提出学习游牧民族出战经验,每人准备马两匹,以便轮换用或缺粮时用。两种方案上报朝廷后,雍正皇帝非常欣赏岳钟琪的作战方案,下旨按岳钟琪的方案行动,并诏封岳钟琪为“奋威将军”。
接旨后,岳钟琪旋即率精兵五千、良马一万匹,分三路悄然离开西宁城,绕开通往额穆纳布隆吉尔沿路的各处关隘要寨,直接向罗卜藏丹津盘踞的额穆纳布隆吉尔进发。
罗卜藏丹津所部叛匪完全没想到官军会如此开展军事行动。黎明时分官军杀到后。叛匪们还在睡大觉。官兵们个个奋勇当先,砍毁营帐,驱散马匹,围歼敌人,不多一会便大获全胜。岳钟琪命令将士们人不下鞍,马不停蹄,昼夜兼行,一路攻下伊克喀尔吉、噶斯、次布尔哈等多处敌营。
官军来到哈达河畔南岸,岳钟琪见河水不太深,便命人马泅渡哈达河,上了北岸经过半日激战,歼敌千余。罗卜藏丹津等叛乱台吉如惊弓之鸟,携眷属和数万人逃往距此地一百五六十里的乌兰木呼儿。
岳钟琪命令部队稍作休整,夜幕降临后直扑乌兰木呼儿,次日黎明抵达,立即围歼溃逃叛匪,活捉了罗卜藏丹津之母阿尔太哈屯、妹妹阿宝和数个台吉。狡猾的罗卜藏丹津趁乱改妆逃走。
官军短期内在青海成功平叛,雍正皇帝大喜,除封岳钟琪太子太保、三等威信公,授兼甘肃提督外。御笔题写五言律诗二首,又用金扇一把再题七言律诗一首,另黄马褂一件,赐给青海成功平叛的头号功臣岳钟琪。
当年羹尧被囚后,雍正立刻让他接手川陕总督的职务,如此一来,岳钟琪手中就掌握了川陕甘三省兵权。在兵力最多时,岳钟琪能够指挥的军队超过20万,而且这些军队经历了平定西北叛乱的战斗,是清军一线主力部队。
在曾静等人看来,岳钟琪功勋卓著,深得雍正皇帝信任,手握重兵,如果能够成功策反岳钟琪,推翻雍正王朝可能性较大。
不过,曾静等人忽略了一个事实,自清朝建立以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不断走向强化,至雍正时期达到最高峰,皇权的控制力不断强化,岳钟琪的身边难道没有雍正的耳目?20万清军到底听谁的命令?岳钟琪的位子除了他自己能征善战以外,别忘了,其重要的一个前提,皇帝的信任,雍正如果怀疑他了,他能有这些头衔吗?
所以,
尽管一次次政治漩涡中,岳钟琪及时表明自己的衷心,但树大招风,功高盖主,于是,雍正突然下令将岳钟琪官职贬去,命其回家种田。
以上所论,纯属个人见解,如有不妥,望批评指正。谢谢!
-----
网友解答:
-----
岳钟琪有多大权力,得看他能掌握和指挥多少军队。岳钟琪可以说是雍正王朝的“顶梁柱”,除了年羹尧,就算岳钟琪掌握的精锐兵马最多,可以说是盛极一时,他曾经手握16万重兵。
从掌握兵权的时间长度来说,年羹尧也就几年时间而已,岳钟琪从康熙王朝到雍正王朝,执掌兵权20余年,在清朝军队当中,其权力是非常巨大的。
他要是真的有推翻雍正皇帝的想法,估计不用忽悠,也能够成为吴三桂第二。但是岳钟琪为人比较忠厚老实,也不是什么跋扈将军。
岳钟琪靠自己突出的军事能力而崛起
岳钟琪是将门之后,岳飞第21世孙,四川提督岳升龙之子,岳飞三子岳霖系后裔,岳升龙曾为康熙皇帝的议政大臣。
岳钟琪可以说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名将。
岳钟琪25岁就被授“游击”。康熙58年,以准噶尔部入扰西藏,奉命率兵入川。康熙59年,夺桥渡江,直抵拉萨。
37岁的岳钟琪,以参赞大臣的身份,随年羹尧征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出归德堡,断敌退路。次年,又因功被授于“奋威将军”。
他曾经袭破“罗卜藏丹津”大营,平定青海叛乱。1725年,开始担任川陕总督,加兵部尚书衔。次年,奉命将云贵两地\"改土归流\"。
岳钟琪的权力巅峰
雍正七年,岳钟琪受命为宁远大将军率师出西路,和北路靖远大将军傅尔丹备一起,攻打准噶尔部游牧地伊犁。
雍正八年八月,岳钟琪檄令西路大军各部,分由陕西、四川、甘肃三地出发,取道河西,在巴里坤集结。
岳钟琪的西路军16万大军,很快就全部集结于巴里坤。
噶尔丹策零认为西路清兵是甘、川、青汉军主力,武器精良,战斗力极强,不容易对付,于是只留少数兵力在吐鲁番一带牵制岳钟琪的西路大军。
他把准噶尔主力精锐:大策零敦多布、小策零敦多布及本部族近六万人马,布置在北路清军的必经之路:博克托克岭和通呼尔哈诺尔一带。
不久,北路清军果然在博克托克岭和通呼尔哈诺尔一带,遭遇重挫,而岳钟琪的16万大军却没有什么损失。
所以说这个时候的岳钟琪,如果被什么人“忽悠”的话,估计可以成为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这个时候,岳钟琪反戈一击,雍正皇帝就比较危险了,所以说忽悠岳钟琪造反,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是有这种可能性的,毕竟他曾经手握重兵16万。
岳钟琪为人谨慎,文武双全,不容易被忽悠
举个关于他为人谨慎的例子,岳钟琪本来就是年羹尧的部属,因为人谨慎,他没有受到“年羹尧案”的牵连。
川陕总督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之时,岳钟琪为征西副将军、参赞大臣,挥师西征。岳钟琪于雍正元年亲率6000精锐部队从松藩出发,取道甘南直扑青海。沿途之上凡遇顺从者招抚,抵抗者剿灭。
后来,年羹尧又命岳钟琪统领步1.7万人,操练备战,要他等待机会与罗卜藏丹津主力决一胜负。
岳钟琪认为,待来年开春进兵很为不妥,应当抓住战机,乘胜进兵。年羹尧将这一计策上疏朝廷。雍正帝非常欣赏岳钟琪的作战方案,便下旨年羹尧按岳钟琪的计策行事,并授封岳钟琪为“奋威将军”。
因为经常与年羹尧有不同意见,他成为雍正皇帝驾驭和平衡年羹尧势力的一个重要将领。
事实上,岳钟琪也是文武全才
岳钟琪与云贵总督鄂尔泰一起讨伐云南的土司。雍正五年春,他擒获了禄万钟,而迫使陇庆侯投降。在乌蒙、镇雄进行“改土归流”。
要知道“改土归流”是很繁琐的行政举措,没有一点墨水的人是不行的,所谓改土归流就是在原来土司管理的地方,实行清朝内地府州县的行政管理。
可以看出岳钟琪确实是文武全才,不是一介武夫,哪里有那么容易被别人忽悠呢!
雍正三年春,年羹尧因罪赐死。岳钟琪接任川陕总督。此时,岳钟琪官至总督,封三等公爵,手握川陕甘三省兵权。
总而言之,岳钟琪曾经是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所以才有人忽悠他取代雍正皇帝。
但是这些传言也仅仅是传言而已,历史上没有真凭实据,所以岳钟琪的权力很大是千真万确的事情,至于有没有推翻雍正皇帝的意愿和想法就确实不得而知。
我个人觉得他应该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后来乾隆皇帝再次启用他,也可以佐证岳钟琪确实没有推翻雍正皇帝的行为。
我是
@龚柳辉
请关注我,和我一起走近历史与现实。欢迎大家热心评论和分享!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巴基斯坦和伊朗,哪个国家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