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帝最宠爱的郑贵妃欺凌朱常洛母子一生,为何郑贵妃还能善终?
万历帝最宠爱的郑贵妃欺凌朱常洛母子一生,为何郑贵妃还能善终?
-----
网友解答:
-----
朱常洛夺嫡之路其实并不光彩,万历皇帝一直中意于自己的三儿子福王朱常洵。用俗话说,他家就是有江山可以继承,所以万历自然要根据自己的好恶来选择继承人。
可是明朝这帮大臣非常迂腐,他们认为长子继位是传统,不管贤能与否,必须要长子继位。朱常洛就沾了长子这个身份的光,得到了群臣的庇佑。
郑贵妃是朱常洵的生母,作为万历最宠爱的女人,她自然是要为自己的儿子争取,可惜一人之力无法与群臣抗衡,最终败下阵来。
朱常洛的母亲王恭妃,被万历各种冷落,因为她是宫女出身,所以万历十分讨厌王恭妃和朱常洛,这使得郑贵妃才有机可乘。那么朱常洛登基以后为何不报复郑贵妃呢?
01没有直接证据证明郑贵妃害过王恭妃,一切都是万历的主意。
王恭妃的日子非常凄凉,她本身是一名宫女,万历喝醉了酒,强行宠幸了王恭妃,此后王恭妃便怀上了朱常洛。
兴许是王恭妃的长相不入万历的眼,地位更是让万历觉得鄙夷,所以万历皇帝对自己的这个大儿子一点兴趣都没有。
王恭妃此后的待遇基本没有得到改变,按照明朝大臣的意思,按礼法生下皇长子,是要晋封为贵妃的,可是万历就是不喜欢她,为什么要顾及礼法?
直到朱常洛生了皇长孙朱由校以后,王恭妃才被晋升为皇贵妃。
可是这个皇贵妃是被打入冷宫的皇贵妃,压根就没有任何地位可言。
她被深锁在景阳宫中长达10年之久,就算朱常洛在19岁的时候被封为了太子,她也无法与自己的孩子再见一面。
王恭妃整日以泪洗面,最终哭瞎了自己的双眼。
等到朱常洛终于见到母亲的时候,母亲已经再也看不到自己的儿子了。
很多人觉得郑贵妃实在是恶毒,如此对待王恭妃。可是我们必须要理性看待这件事,王恭妃的境遇是谁造成的?没有万历这个毒瘤,王恭妃会有如此惨况吗?
万历的生母李太后,本身也是一名宫女,被隆庆皇帝宠幸以后才生下了万历。可是万历偏偏就是瞧不起自己的王恭妃。
八月,光宗生,是为皇长子。既而郑贵妃生皇三子,进封皇贵妃,而恭妃不进封。二十九年册立皇长子为皇太子,仍不封如故。三十四年,元孙生,加慈圣徽号,始进封皇贵妃。三十九年病革,光宗请旨得往省,宫门犹闭,抉钥而入。妃目眚,手光宗衣而泣曰:“儿长大如此,我死何恨!”遂薨。大学士叶向高言:“皇太子母妃薨,礼宜从厚。”不报。复请,乃得允。---《明史》
那么朱常洛可以向自己的父亲报仇雪恨吗?当然不可以。大明朝一切都是讲究礼法的,这帮大臣宁可被皇帝打死,也要坚守礼法,儿子怎么可能去报复自己的父亲呢?
02朱常洛英年早逝,朱由校和朱由检要照顾叔叔朱常洵的面子。
朱常洛13岁才开始读书,此前一直都被万历晾在那里。万历的意思是,皇长子长大了如果是个文盲,或许事情就能够得到妥善解决了。
这老爸的心也是歹毒啊,群臣是不可能看着皇长子成为文盲的。
所以在大臣们的强烈反对之下,万历无奈才给朱常洛找了老师。
朱常洛被封为太子以后,却不能跟自己的母亲相认
。那么这一段时间,郑贵妃对朱常洛的影响,可就大了去了。
郑贵妃是真的看不得朱常洛将来成为皇帝,所以有什么不好的,就让他做什么
。一方面缺少学识,一方面缺少母亲的管教,如果再有人诱导的话,那么朱常洛根本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有德之君。
所以朱常洛开始变得好色,他在38岁登基以后,郑贵妃送了8个美女给朱常洛,以示祝贺。这本身没什么大不了的,是个长辈都会送点礼品。
可是郑贵妃的这一举动正中朱常洛下怀,这么多年的诱导,朱常洛早就变得好色不堪。这8个美女简直就是一剂致命的毒药。
及登极,贵妃进美女侍帝。未十日,帝患病。---《罪惟录》
朱常洛经过10天的消耗,身体终于吃不消了,一蹶不振之下,又吃了热性的红丸,与此前的大黄相冲,最终一命呜呼。
可这件事郑贵妃也正不要负责,毕竟是朱常洛自己把持不住。
遣使恤刑。丙寅,帝不豫。戊辰,召对英国公张惟贤、大学士方从哲等十有三人于乾清宫,命皇长子出见。甲戌,大渐,复召从哲等受顾命。是日,鸿胪寺官李可灼进红丸。九月乙亥朔,崩于乾清宫,在位一月,年三十有九。---《明史》
朱由校和朱由检陆续登基以后,斯人已逝,再追究只会导致皇室内部的矛盾。而且他们兄弟俩跟奶奶王恭妃没有任何感情,所以没人会为了王恭妃而得罪福王朱常洵。
03郑贵妃被打入冷宫,其实也比较悲惨了。
万历皇帝临死前,曾经留下遗诏,要将郑贵妃提拔为皇后,将来郑贵妃去世后,可以陪着自己一起下葬。可是人走茶凉,万历死了,哪个大臣都不愿意奉诏。
毕竟当今皇帝朱常洛生母的悲惨人生,和郑贵妃有一定关系。就算朱常洛不追究,也不能让郑贵妃过得太舒适。
所以郑贵妃晋升皇后这件事就算是搁置了,此后郑贵妃在朱常洛父子三人的打压之下,过得并不开心。
帝曰:“外廷语不易解,若须自求太子。”贵妃向太子号诉。贵妃拜,太子亦拜。帝又于慈宁宫太后几筵前召见群臣,令太子降谕禁株连,于是张差狱乃定。神宗崩,遗命封妃皇后。礼部侍郎孙如游争之,乃止。及光宗崩,有言妃与李选侍同居乾清宫谋垂帘听政者,久之始息。崇祯三年七月薨,谥恭恪惠荣和靖皇贵妃,葬银泉山。---《明史》
她不能够前往洛阳与自己的儿子福王朱常洵团聚,只能在幽暗的深宫中孤独终老。如果这也算是善终,那也是没办法了。
万历死后整整10年,郑贵妃才撒手人寰。不过此刻已经是朱由检登基做了皇帝,这个嫉恶如仇的皇帝,绝对不会惯着郑贵妃,所以他并没有按照万历皇帝的遗嘱,将郑贵妃安葬在万历身边。
郑贵妃被安葬在了银泉山下,孤零零一个人,其实也算是对她的一种报复。不过相比较王恭妃的下场,郑贵妃算是很不错了。
总结:郑贵妃的悲剧,是顽固思想下的产物。
郑贵妃是一个悲剧人物,她本应该和万历有很美好的爱情,两个人彼此相爱,这就已经很好了。
可是大明王朝的臣子们觉得,皇帝不应该有真正的爱情,他们认为既然王恭妃生下了皇长子,那么万历就必须要去爱王恭妃,这是礼法。
生性叛逆的万历皇帝,当然不会答应这些无聊的劝告,一意孤行之下,不仅伤透了王恭妃的心,也使得自己心爱的女人,不得善终。
到底什么是礼法呢?礼法就真的一定正确吗?所谓皇长子继承制,现在看来就是一个笑话。如果皇长子是个痴呆,大明朝的这帮大臣还会愿意将他立为继承人吗?
万历曾经就是这么想的,所以他大胆地不让朱常洛读书认字,就是想对礼法发起一次冲击。
可惜万历落败了,周围全部都是守礼法之人,你一个人想要跟千万人对抗,就算是皇帝,似乎也没什么作用。
你可以鞭挞他们的肉体,却无法让他们的灵魂屈服。国本之争中,万历皇帝因为势单力薄,最终落败,其实他也选择了屈服。
参考资料:
《明史》
《罪惟录》
-----
网友解答:
-----
1.在立嗣引起的长达十五年的“国本之争”之中,郑贵妃处心积虑地给朱常洛设置障碍。
郑贵妃仗着万历的宠爱,在后宫一手遮天,她一心想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将来母凭子贵能上位皇后;所以处处与为难当时的皇后和朱常洛,这得到了万历皇帝的默许,后来居然得到了皇帝的手谕;郑贵妃的这种做法伤了朝臣的心,致使四位首辅辞官不干了,很多官员也因此被罢黜流放,最后,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万历只好立朱常洛为太子!
2.朱常洛对郑贵妃缺乏警惕。
万历四十八年即1620年7月21日,万历一命呜呼了,朱常洛继位即位,是为明光宗。他上任伊始,就建立了自己勤政爱民的形象,就开始了废寝忘食、兢兢业业地工作,因此累跨了身自体;不过明帝国在他的努力下还是出现了一线生机,他下旨从内帑中拔出两百万两银子犒赏边关将士,免除了天下的一切矿税,又不拘一格启用了许多忠诚正直的大臣,还预备明年启用泰昌的年号,显然,他想联手朝臣,励精图治,重现大明辉煌。
而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郑贵妃呢?此时对这位新君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拐弯,长袖善舞的她于光宗登基当日,就为朱常洛准备了厚礼:金银财富就不说,还有八位婀娜多姿、妩媚动人的美女;这让从当太子开始就提心吊胆的朱常洛喜出望外,以前灰色的人生,哪里有这样的艳遇,于是他很开心地笑纳了。
3.郑贵妃杀人不见血。
作为明神宗的宠妃,郑贵妃当时还住在乾清宫中,八面玲珑的郑贵妃与朱常洛的宠妃李选侍成为了闺蜜,她曾经建议封李选侍为皇后,而李选侍也投其所好又建议朝廷尊郑贵妃为皇太后,三观不正的两个女人在一起注定干不出好事。
这年的8月11日,是朱常洛的生日,据《先拨志始》中记载,当时的明光宗朱常洛“一夜数十起,支离床褥间”,就是从他生日这天开始,就缠绵床榻、卧病不起了。
明眼人都知道,光宗是穷人过不得富 日子;登基后日理万机,身体就有点吃不消;又以前在担惊受怕的环境中 过着清心寡欲的日子,现在一下子增加八位如花似玉的美女,纵欲伤身 ,增加了病情!
其实,郑贵妃送美女给朱常洛是送糖衣炮弹,朱常洛如果能忆起自子当太子时,郑贵妃对自的诋毁与打击会断然拒绝的;可惜,光宗不懂色是刮骨刚刀的内涵,笑纳美人后尽情亨用,加重了病情!这里,郑贵妃居心叵测很容易看得出来。
4.御医崔文升可能被收买了。
可是御医崔文升为之请脉后得出的结论是:肾虚火旺,还给他了开了泻药。服下了崔文升进献的药后,病情无丝毫起色,反而更加严重了,这引起了东林党人的质疑与强烈不满。他们认为郑贵妃与李选侍二人居心不郎,在处心积虑地谋害皇帝。
8天以后,皇帝朱常洛拖着病体,在床上集体招见了内阁全体成员、几位皇亲贵戚和后来成为托孤大臣的杨涟,当方从哲询问皇帝的吃药情况时,朱常洛叹道:“
已经十几天没吃了。”,
一句话让在场所有人面面相觑后又心惊肉跳起来;这已经表明,皇帝自己已经感觉到崔文升的药没有疗效,但,又没有治这位太医的罪,看来,皇帝有苦衷啊。
又过了6天,他再次召集上述人员,此次看来,朱常洛精神尚可,但是已经形销骨立,没有人形了,他指着皇长子对大臣们说:
“愿诸位爱卿能把他辅佐成尧舜之君啊!”
又过问了自己的陵寝安排,最后苦笑着说:“朕是说朕的后事。”。
5.红丸案的策划者很可能是郑贵妃。
此言一出,众人齐齐跪倒,哭声四起。朱常洛又说听说鸿胪寺丞李可灼有神方进呈,我打算服用,方从哲等认为李可灼的仙方从不外示,怀疑他是神棍,劝谏皇上不要理会他。
朱常洛却力排众议,意思是自己已病入膏肓,还是服用尝试下吧!李可灼把方子呈皇上后,朱常洛还称赏他是“忠臣”,然后让人依其药方炮制,得出了一颗红丸。
朱常洛服用后自我感觉良好,此后,又服下一颗,当晚内阁就接到圣躬有起色的消息,这似乎是有好转的兆头;可是第二天,乾清宫突然传来消息:皇帝驾崩了!
群臣立刻赶到乾清宫,而太监们却紧闭宫门,直到杨涟等人等撞门而入,才见到皇帝的遗容,而当晚,李选侍就住在乾清宫中。
李可灼有受郑贵妃指使,进呈本是毒药的红丸给皇帝进服的嫌疑人,而李选侍作为郑贵妃的好友当晚就在皇帝身边,朱常洛驾崩前李选侍为何要对外封锁皇帝病危的消息呢?
郑贵妃是宫斗高手,心机太深!
6.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郑贵妃得以善终。
上面陈述的就是“红丸案”的全部过程,仔细分析,很可能是郑贵妃和李选侍狼狈为奸、相互勾结,利用八位美女、御医崔文升、神棍李可灼谋害了朱常洛,由于她思虑周密,做得天衣无缝,外人没有确切的证据,光凭猜测无法夯实郑贵妃的罪名,所以,她依然能逍遥法外。
-----
网友解答:
-----
万历帝最宠爱的郑贵妃欺凌朱常洛母子一生,为何郑贵妃还能善终?
万历初年,郑氏进入皇宫,深受皇帝宠爱,之后生下皇三子朱常洵,册封为贵妃。郑贵妃长相妖艳,性格活泼,别的妃子对皇帝毕恭毕敬,只有郑贵妃敢跟万历开玩笑,万历不仅不生气,对此还十分受用。
郑贵妃或许不聪明,但她很有野心,虽说他生下的不是长子,而他却一直想把儿子立为太子。万历朝的国本之争,在一定程度上和郑贵妃有很大关系。万历的长子名为朱常洛,也就是后来的明光宗。朱常洛是万历偶尔临幸一名宫女所生,也就是之后的王恭妃、孝靖王太后。
万历皇帝不喜欢长子朱常洛,主要源自王恭妃身份低微,直到万历二十九年,朱常洛才被立为太子。朱常洛立为太子之后,郑贵妃仍没有放弃,自始至终,郑贵妃都在想方设法整治朱常洛母子,在万历面前说说他们的坏话,那是家常便饭。
除此之外,郑贵妃还在暗地里搞出不少花样。万历四十三年,一名叫做张差的农夫,闯入了太子寝宫,还用棒子打伤了几个宦官。事后查知,是宦官庞保、刘成让张差这么干的,而庞保、刘成则是郑贵妃宫中的宦官。于是这件事很有可能是郑贵妃策划的,虽不甚高明,但目的很明确。
朱常洛的死很可能也跟郑贵妃有关,崔文升给朱常洛献药后,朱常洛大泻不止,很快便奄奄一息,而崔文升也是郑贵妃的人。从此类事件可以看出,郑贵妃心胸狭窄、歹毒阴险,应是朱常洛母子最大的敌人,但最后郑贵妃并没有受到太多惩罚,直到崇祯三年因病去世。
那么为何郑贵妃做了如此多的坏事,还能得以善终?
一、万历帝的宠信:
为何万历帝迟迟不立太子,主要源自他对郑贵妃的宠爱,爱屋及乌,正因为万历对郑贵妃的宠爱,朱常洵才被拉到前台。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如果朱常洛还活着,那么朱常洵是不可能继承皇位的。万历则不这么想,为了他的郑贵妃,万历甘愿被大臣们指责。
万历前十年,是张居正掌权,万历皇帝本身根本没有什么权力,张居正去世后,万历皇帝才走到前台,从新掌握了皇权。随后就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国本之争,这件事不能说万历全是为了郑贵妃,这其中还包括他对大臣们的抵触情绪,但只要万历皇帝还活着,郑贵妃就没人敢惹。
万历和大臣们足足争辩了十五年,这其中内阁首辅都换了好几位,大臣们是天天劝、日日劝,劝不了就上疏,上疏不行就直接开骂。起初,万历还是有所回应,而随着时间流逝,万历也不再搭理这帮大臣,之后连朝也不上了。直到万历二十九年,在各方施压下,万历终于妥协了,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从国本之争的时间跨度和激烈程度,可见万历对郑贵妃的宠爱,哪怕大臣们上疏攻击郑贵妃也没关系,只要皇帝不发话,谁也动不了郑贵妃。不论郑贵妃的敌人有多少,万历都可以保着她度过万历一朝,所以郑贵妃在万历在位时期是绝对安全的。
二、王恭妃不计较:
万历的一次偶然的宠幸,让王恭妃怀上孩子,母凭子贵,在生下朱常洛之后,她本应升为皇贵妃。但万历一直迟迟没有加封,直到万历三十四王恭妃才被封为皇贵妃。
虽说王恭妃的地位从生下朱常洛开始,有所提升,但她的待遇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郑贵妃在后宫一手遮天,对王恭妃也是极尽羞辱,王恭妃还曾被打入了冷宫。但王恭妃并没有做错什么,这一切都源自万历的那一次宠幸。
王恭妃只是个平凡的宫女,她不懂后宫政治,她也不会权谋斗争,面对郑贵妃的咄咄逼人,王恭妃只得选择隐忍。朱常洛成为太子之后,被要求不能再见生母王恭妃,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朱常洛是王恭妃唯一的亲人,这让王恭妃如何接受得了?
后宫就是如此残酷,从万历二十九年到万历三十九年,王恭妃都没有见过儿子,直到王恭妃病重,朱常洛才见到了母亲。王恭妃拉着儿子的手说出最后一句话:
“儿长大如此,我死何恨!”
面对欺压,有的人选择反抗,而有的人则选择妥协,王恭妃无权无势,他没有能力反抗,所以她选择了放弃。如果王恭妃是一位有胆有谋的女子,是绝对有可能斗倒郑贵妃的,可惜她不是。
万历皇帝掌权后,实在没做什么正经事,搞出国本之争,宠信郑贵妃,最后连上朝都省了,说明亡于万历,真是一点也不冤。
三、朱常洛的宽容:
朱常洛的童年也很凄惨,原本的太子之位随时不保,在宫中也备受排挤,还经常受到郑贵妃欺负,或许受到母亲的影响,朱常洛同样没有选择反抗。
史料记载:
“帝曰:‘外廷语不宜解,若须自求太子。’贵妃向太子号诉。贵妃拜,太子亦拜。帝又于慈宁宫太后几筵前召见群臣,令太子降谕禁株连,于是张差狱乃定。”
梃击案发生后,朝廷查出始作俑者,就是郑贵妃身边的宦官,刺杀太子可是天大的罪,这回万历都有点生气了。满朝文武都对郑贵妃极其不满,纷纷上疏指责。为了给大臣们一个交代,万历让郑贵妃自己去求太子朱常洛。
这是朱常洛报仇的最好机会,只要朱常洛拒不原谅郑贵妃,郑贵妃是有可能被废黜的。郑贵妃哭着来求朱常洛,朱常洛就真的饶了郑贵妃,还降下谕旨,只杀了张差了事。朱常洛的性格可能受到了他母亲王恭妃的影响,多少有些胆小怕事、首鼠两端。
朱常洛必定清楚郑贵妃的所作所为,而他依旧放过了郑贵妃。朱常洛即皇帝位后,郑贵妃还送给他几位美女,朱常洛照单全收,这也是导致朱常洛早亡的直接原因。
俗话说,好人没好活,坏人没好死,只是在郑贵妃这里没有应验。这位坏事做绝的女人,受到了皇帝保护,也没有遭到仇人的报复,她最大的压力就是朝廷的舆论,不论如何,郑贵妃还是混了个自然死亡,这真是对明廷的莫大讽刺。
当然,也可能朱常洛还没有倒出时间来处置郑贵妃,反而自己先死了……
等到了崇祯帝即位,郑贵妃跟他已经没有什么恩怨了,杀不杀也就没意义了。
-----
网友解答:
-----
郑贵妃的身世
万历十年(1582年),对明神宗万历皇帝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万历帝效仿他的祖父世宗的做法,在民间大选嫔妃,三月,他“一日娶九嫔”。民间所说最好色的皇帝,通常就以万历帝一天娶九个老婆为例。
时年,14岁的郑氏娇艳旖旎,被册为淑嫔。六月,元辅张居正突然去世。世间已无张居正,万历帝大为快意。他终于脱离了翰林学士的羁绊,也摆脱了十年不能亲政的无奈与煎熬。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清算张居正作为亲政的基础,以此树立帝王的权威。
这是忙碌的一年,他意气风发,力图破除他带给别人的这一柔弱的印象。而每每他犹疑的时候,他心爱的女人郑氏就会拂拂他的头,打他的肩膀一下,说:“陛下,您真是一位老太太!”《酌中志》)
郑氏的难得之处,在于她的善察心意。最好的爱情,不是对彼此的敬畏,而是彼此内心通透,并无纤尘。她与皇帝时常共读诗书,谈经论道,不觉日色向晚,两人的目光,都已是浓情蜜意。
他喜欢跟她说话。西窗夜话,天已发白。她静静地听着,脸上有着光亮。这些年来,没人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男人有时比女人更有倾诉的愿望。而位高权重之人,内心的挣扎与孤独更是难以言表。爱就在是与非之间。它听任于人的内心。
万历皇帝需要郑氏,这是他唯一可以真正表达自己内心与激情的女子,也是他愿意与这个世界沟通的一种方式。郑氏册封为嫔之时,神宗18岁,微微驼背。当时张居正还在,大凡政事,只要张先生一指令,神宗唯唯诺诺,没有半句说话的余地。
有时神宗正在宫里喝着酒取兴,一听内臣喊皇太后到,顿时神情惶恐连大气也不敢出。他当然是皇帝。
但他更是有血有肉的男人。郑氏一旦明白了这点,她与皇帝的关系,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契合点。
我们来看郑氏的晋级之路:万历十年(1582年)三月郑氏封淑嫔,八月晋德妃,十一月生皇次女云和公主,万历十二年八月晋贵妃,万历十四年正月生朱常洵,三月晋皇贵妃。位于王皇后之下,众嫔妃之上。这一路多顺利。短短四年。
万历十年发生的另一件事,八月,皇长子朱常洛出生。朱常洛的出生纯属偶然,或者说,只是一次意外。
前一年的冬天,大雪纷飞,雪花落在屋瓦上更显得静谧安详。明神宗前往慈宁宫向慈圣皇太后请安。
事有凑巧,那天太后不在。慈宁宫的小宫女王氏便端了一盆热水让他洗手。看着面色清秀的小宫女,万历帝一时兴起, 就临幸了王氏。
根据明朝的制度,皇帝的一言一行都有文书房宦官做记录,这个记录叫作“起居注”。万历这件事也被记了下来,不过,他并未当回事,事后就抛到脑后了。
然而,这一次私幸使王宫女怀孕了。消息传到万历的耳中,他很不高兴,绝口不提此事,打算不认账。也没人敢向太后报告。直到太后发现王宫女怀孕,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虽然事先被隐瞒了,太后还是很高兴,从家事方面看,她要做奶奶了。从国事来说,皇位有继承人了,特别是王皇后进宫后一直没动静,王宫女的怀孕说明不育的责任不在儿子,她还会有更多的孙子孙女。
太后把万历叫来,询问此事。皇帝却不认账,问急了,干脆耍赖说没印象了。太后一怒之下找来“证人”《内起居注》,翻到那一页让皇帝自己看。
铁证如山,万历只好承认。在太后的干预下,还在怀孕期间的王宫女被封为“恭妃”,不久后生下来一个儿子,是为万历的皇长子,取名朱常洛。
皇帝有子,举国欢腾,唯有皇帝一人不高兴。一是他不喜欢王宫女,二是他有了德妃,也就是郑贵妃。
毕竟郑贵妃进宫后连续给万历生了三个女儿,万历十四年的时候,终于生下了儿子,取名朱常洵。
朱常洵的出生让万历欣喜异常。他本来就不喜欢长子朱常洛,不想立长子做太子。如今正好自己喜欢的女人生了儿子,他打算换人。
然而他很快就将发现,就算他是皇帝,说话也不一定算数。
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二月初三,皇三子朱常洵尚未满月,内阁首辅申时行等人就上疏,请求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这件事情如果孤立地看,合情合理。
在明朝的历史上,皇长子都是在幼年即被立为皇太子的,正统皇帝四个月大时就被立为太子了。但是,内阁的这个请求在万历和郑贵妃看来,是居心叵测,别有用心。
皇长子都快四岁了,之前都没提出立太子的事,这边郑贵妃儿子刚一出生,那边就闹着立长子为太子,是故意针对皇三子和郑贵妃的吧?
他们想对了,内阁请立太子确实是冲着郑贵妃和朱常洵的。当然,申时行等人的本意并不是要干涉皇帝和郑贵妃间的私生活,而是因为关系到“国本”问题。
国本之争
立太子的问题在明朝被看作是“国本”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根本和未来。内阁之前一直没动,是希望王皇后能生下嫡子。既然一直没有嫡子,就应该退而求其次,立长。可是,万历帝明显表现出要立次子的意思,大臣们不能不行动了。
万历打定主意要换人,他只回复了一句:“长子年纪还小,再等几年吧。”在他看来,自己是皇帝,臣子再闹也是臣子,翻不出什么浪花。明朝的文官,特别是言官很厉害,他也不想硬撼。他想试试水,于是突然下旨,升郑贵妃为皇贵妃。
皇贵妃在后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非有特别贡献者没有资格胜任,而郑氏显然没有资格。
万历此举还有另一层打算,如果大臣们今天同意提升郑氏的地位,日后我就敢提升她儿子的地位。
朝中大臣都是人精,自然看透了万历的那点小心思。明朝的大臣们非常能豁得出去,毫不留情地当面反驳万历。
万历盛怒之下,连撤几人。可是这些大臣们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前赴后继,不但中央官员闹,地方官员也凑热闹,闹得乌烟瘴气。
最后,这一仗还是皇帝赢了,万历十四年三月,郑贵妃被册封为皇贵妃。但是,册立皇三子当太子的事就不能提了。
自此,万历时期的“国本之争”拉开了序幕。
见内阁和皇帝之间就国本问题拉扯不清,言官们出动了。明朝的言官相当厉害,把因为顶撞皇帝而罢官免职当作一种荣耀一一名气更大了。因此,言官非常尽职,万历没少挨骂,气得干脆不上朝了,结果言官们抓住了这个新的突破口,骂得更起劲了。
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正月初一,申时行再次提出立九岁的皇长子为太子。
万历和稀泥:“现在长子年纪还小,身体也弱,等他身体强壮些后,我才放心啊。”
申先生顺势提议:“皇长子已经九岁,应该出阁读书了,请陛下早日决定此事。”在明代,皇子出阁读书,就等于承认其为太子。万历含糊着没同意。就这么一人一句拉扯半天后,万历说:“我都知道了,先生你回去吧。”立太子之事再次搁浅。
此后每过几年,皇帝和臣子之间就进行一场“国本之争”,然后不清不楚地结束。一直拖了十几年。
万历皇帝在前台跟大臣们争国本时,郑贵妃在做什么呢?她也没闲着,但基本是添乱。她以为皇帝在手,天下我有。万历不上朝,整天跟她呆在一起,她就每天吹枕头风,却不想着提高自己的战斗力。
她自己想当皇后,却不知收敛,到处得罪人。她想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却不往那个方向培养,整天娇生惯养。如果她和儿子具有皇后、太子的素质,大臣们说不定会支持她,但是这个假设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现实。
她的家人也不合时宜地跳出来添乱。她郑贵妃的父亲郑承宪向皇帝上了一个奏疏,请求朝廷给他已故父亲一个“恤典”,就是给一个官员待遇,并且要求按照当今皇后王氏父亲的待遇办。由此可以看出,郑贵妃一家人太不懂事了。当然,这也许是郑氏父女对皇帝和官员们的试探。
这个要求还提醒大家,这个郑贵妃不仅想让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还惦记着皇后的位置,官员们毫无悬念地对郑父予以猛烈的抨击。万历虽然没有答应郑承宪的要求,却赏了他五百两银子,让郑承宪为父亲购买坟地。皇帝对郑家的宠信太明显了。
万历一直咬牙顶着压力不立皇长子,应该是在等待两个机会。一是郑贵妃当上皇后,如果郑贵妃当了皇后,那么她的儿子就是嫡子,立为太子就合理了。
可是,王皇后身体很好,一时半会儿死不了。而且她为人处事得体,又深得太后喜爱,根本没有借口废掉她。万历盼望的另一个机会是大臣们松口。没想到,自己的这些大臣软硬不吃,皇帝越严厉,他们越高兴。结果万历换了不少官员,大臣们的斗志反倒越来越高涨。
被闹得焦头烂额的皇帝开始重新权衡利弊。除了大臣们强烈反对,促进万历下定决心结束国本之争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一李太后。
有一天,李太后和万历说起闹得沸沸扬扬的国本之争,问皇帝为何迟迟不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皇帝一时说漏了嘴,他说:“彼都人子也。”“都人”就是宫女的意思。
万历皇帝的意思是,这个皇长子是宫女的儿子,怎么有资格立为太子呢?不想,太后大怒道:“尔亦都人子!”原来,李太后本来也是裕王府的一名宫女。万历皇帝这才发现自己说错话了,吓得“伏地不敢起”。
李太后态度强硬地支持立储以长,她这样做一方面是同情王宫女,也是在保护对她恭敬有加但没有生育的王皇后。
王皇后对此事是什么态度呢?明面上,她什么也没说,但是却用无声和冷漠来压制郑贵妃这个竞争对手。郑贵妃不可能没去讨好太后和皇后,但出于感情上的因素和利益上的考虑,再加上郑贵妃的为人,她显然不可能得到太后和皇后的支持。
外廷反对,太后不支持,万历感觉自己如果强行立皇三子,很可能众叛亲离,自己的地位都可能不保。在自己的皇位和儿子的皇位之间,万历选择自己。
万历二十九年,国本之争突然解决了。
当时,皇长子朱常洛年近二十,虽然出阁读书,却依然不是太子,而且连婚都没结,成了大龄青年。万历对这个儿子非常刻薄,他的讲官来上课时连饭都不管。
反观朱常洵,则是要什么有什么。朱常洵的亲妈郑贵妃偏偏又不会做人,人见人恨。如此明显的反差让大家对朱常洛的同情越来越甚,眼见着要求立皇长子为太子的情绪又高涨起来。
这一年八月,大臣沈一贯上疏,要求皇帝册立皇长子为太子,并为太子成婚。人们以为此事还会不了了之,但是第二天,沈一贯就收到子皇帝的回复:即日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梃击案与朱常洛之死
争了近二十年,突然如此轻松地解决了,让大臣们又惊又喜。“争国本”就此落下帷幕。这场万历年间最激烈的复杂的政治事件,共逼退首辅四人、中央官员十余人,涉及官员多达三百多位,覆盖中央和地方官员都有,还弄出了个东林党。
不知道万历有没有对着郑贵妃感慨:我为什么没有早点遇上你,如果我早点遇上你,现在的你我都不会有遗憾了。
有意思的是,可能是郑贵妃吹了枕头风,也可能是不忿被白骂了十几年,万历在下达立皇长子的旨意后第二天就反悔了,又下了一道延期办理的旨意。
不过,这道诏书被沈一贯封还了,还说:“万死不敢奉诏!”万历无奈,正式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朱常洛被立为皇太子后,待遇差得离谱,以至于一个发疯的文弱秀才竟然能一路闯进太子寝宫,欲行刺太子。这就是晚明三大疑案之一一梃击案。
这个案子牵涉甚广,查来查去查到郑贵妃头上。郑贵妃冲着万历痛哭不已,说不是自己干的,这一招以前屡试不爽,但这次无效。事情太明显了,万历也没法帮着掩饰。但是宠爱的女人出事了,他也不能不管。
于是,万历让郑贵妃亲自向太子常洛求情。郑贵妃又哭了,但万历没理她。于是,不可一世的郑贵妃收起眼泪去见太子了。此女横起来够横,装孙子也不含糊,看到太子就跪下了。
太子受宠若惊,马上回跪。等双方都站起来后,郑贵妃就开始哭,一边哭一边说,自己真没想过害太子,那都是误会啊。太子被压了那么多年,自然不敢真的算账,痛快地承认了此案与郑贵妃无关。事情圆满解决。
梃击案最终将所有罪名算在刺客张差的头上,可是,此案既然号称三大疑案,就说明其中疑点重重,关键点就是谁是幕后主谋。有人认为,郑贵妃又不傻,不会做如此不靠谱的事,肯定是某些朝臣借她的名头所为。但是仔细想想,这件蠢事很可能就是郑贵妃做的,被一些精明的人利用了。
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与臣子们斗争了一生的明神宗朱翊钧逝世,此时已经四十多岁的朱常洛登上皇帝的宝座,终于熬出头了,是为明光宗。
万历为了自己最爱女人的利益,与朝臣斗争了几十年,最终成了一种执念:你们越不让我对这个女人好,我越要对她好,对她生的儿子、女儿好!他将多年来税吏、矿吏进献的奇珍异宝送给朱常洵,并且特许朱常洵在洛阳开店卖盐,垄断洛阳的卖盐权。郑氏所生的公主下嫁冉兴让时,嫁妆也极为丰厚,万历还命他可以每五天来上一次朝。
在万历临终前,他特意为郑贵妃下了道遗嘱,言明自己死后,郑贵妃必须晋封为皇后。如此一来,万历一死,她就成了皇太后,可以继续享有无上的权力。
对此朱常洛倒也没赖账,但表示这是礼部的事。礼部坚决不同意这件不合规矩的旨意,光宗压下了礼部的上疏,但也不再提封皇后的事了。
郑贵妃明白,她拿不到铁饭碗了。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她决定提前出手。这一次,她聪明了,没有明着干,而是使了个阴毒的计策。
在朱常洛正式继位后不久,郑贵妃给他送了八名绝色美女和大量的金银珠宝、珍奇玩物。对于穷惯了的光宗来说,这是一笔厚礼。他白天日理万机,晚过度快活,没多久便一病不起了。
奇怪的是,给光宗看病的不是太医,而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兼御药房太监崔文升。光宗本是纵欲伤身导致身体虚弱,但是崔文升却给他开了一副药性很强的泻药。
结果,药不对症,光宗一夜之间便泻了数十次,身体更虚,随时有升天的危险。郑贵妃昼夜派人前来闻讯,却不提光宗病情,只是一味地催逼光宗封她为太后,光宗无奈,在病榻上诏谕礼部准备大封。
崔文升曾是郑贵妃宫中的亲信太监,再看她的行为,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是郑贵妃要暗害光宗。说起来下药这招挺抽劣的,聪明人都不会这么干,但是以郑贵妃的智商,她很可能干出来这种蠢事。
按规定,郑贵妃此时应该住进慈宁宫,可她一直住在乾清宫不走,等待封她为太后。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富,她在这里可以监视皇帝的一举一动,一旦光宗有变,她必定是第一个采取行动的人。
按照当时的情况,郑贵妃有同党,有帮手,如果赖着不走,谁也拿她没办法。但是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奇人,让她主动走人了。此人是七品兵科给事中杨涟。他带着一千大臣先去找郑贵妃的侄子郑养性。
郑养性平时仗着姑姑的势力嚣张跋扈,实际上外强中干。杨涟等人一个扮红脸,一个扮黑脸,对他一通连哄带吓。最后,他们还威胁说:“如果你不及早避嫌,以后别说富贵,身家性命是否能保得住都难说。”郑养性在一群职业说客的恐吓要挟之下彻底崩溃了。于是,他去找郑贵妃。
郑贵妃原来的策略是对的,可是,在这关键时刻,她看着慌乱的侄子,自己也慌乱了。最后主动搬出乾清宫,不要皇太后的封号了。
至此,曾经叱咤风云的郑贵妃正式退出政治舞台,再也没能翻过身来。她折腾了三十几年,为了儿子争太子位都魔怔了,却最终什么都没得到。没有万历的护佑,她什么都不是。
回头再说光宗。修养了几天后,他的身体渐渐好转了。可是谁能想到,接下来光宗却神秘的驾崩了。
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八月二十三日,鸿胪寺丞李可灼给光宗进献的一粒红丸,光宗服用之后,面色红润,浑身舒畅,可以进食了。大臣们见皇上的病情好转也都十分高兴,便从乾清宫退了出来,只留了李可灼及几个近侍太监在身边。
光宗皇帝怕药力不济,几个时辰后又向李可灼要了两粒仙药服下,可是服完这两粒红丸之后没多久,光宗便一命鸣呼了。此案就是晚明三大疑案之二:红丸案。
光宗只当了三十天的皇帝,连拟好的年号都没来得及用上,成了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光宗到底是怎么死的?李可灼所进红丸究竟为何物?围绕这两个问题朝中各派争论不休,相互攻击。由于李可灼及其引荐人方从哲都是郑贵妃集团的人,因此,不少人认为,这件事与郑贵妃有关。不过,那时候的郑贵妃已经没有任何威胁了,也就没有找到她的头上。最后草草结案,崔文升、李可灼二人做了替罪羊。
郑贵妃因为为人处事太没水平,活得举世皆为敌,好在有一个万历帝对她终生不渝,护住了她。之后的皇帝们也没为难她,她一直活到崇祯年间,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去世,死后埋葬于银泉山!
万历和郑贵妃心心念念要推上皇位的朱常洵怎么样了呢?他被封到洛阳做福王,五十五岁时被李自成的部下所杀。据记载,虽然被杀时吓得浑身如筛糠,身体却壮实得像头牛。
郑贵妃这一生,似乎把精力全都用来为儿子和自己争名分上了。所以,后人认为她对万历帝的好,只不过是一种狐媚手段。其实,郑贵妃这一生,最大的收获是万历帝对她的爱情。如果不是万历帝的袒护,恐怕难以善 终!大家觉着呢?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遥山书雁,带您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
更多精彩:
从“祯祥吉兽”到“人化情狐”——狐意象在历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
李清照:一首灵魂深处的千古绝唱,一曲乱世单身妇女凄凉的悲歌
人生悲苦之总合:李清照这首词,短短6字,写尽人生的悲苦与无奈
-----
网友解答:
-----
《明史》说:“明之亡,实亡于万历。”与郑贵妃在其中的搅动有很大关系,郑氏在后宫涉及的“妖书案”“梃击案”“红丸案”,桩桩都能把她废了,在宫斗剧里这样也是分分钟凉凉,然而历史上郑氏都全身而退了。生活远比戏剧更复杂。
郑贵妃,出生于现在的北京大兴,家庭贫困,长得好看而且聪慧,到了婚嫁的年纪,父亲郑承宪就想赚一大笔聘礼,不惜把自己女儿嫁给人家为小妾。郑氏自然不肯,大婚当日哭的梨花带雨。而嫁的这个男人是一个举人,有点文化,看到郑氏哭成这样,觉得自己无福消受如此美人,就把郑氏送回娘家,聘礼也不要了。
郑氏为了感谢他,把自己的一只绣花鞋留了下来,发誓来日定涌泉相报。郑氏只是一个小女子,举人也就笑笑,没有把她的话放在心上。万历九年,朝廷下诏采选秀女,此时万历帝明神宗已大婚三年,却一无所出,没有子嗣。太后和大臣纷纷建议到民间采选秀女,充实后宫。
当时大部分老百姓并不想把女儿送进宫,一旦进了宫,没有了自由,还危机重重。一听说朝廷选秀女,很多人都急着把女儿嫁出去,以致出现“拉郎配”。郑氏的父亲慌忙中就把女儿许配给邻居家,但是这个邻居想趁人之危不给聘礼。郑承宪又反悔了这门亲事,而邻居也不是吃素的,立刻叫来亲戚抢人。
两家闹得不可开交,正赶上采选太监上门登记秀女,一看郑氏确实貌美如花,官府也禁止“拉郎配”,郑氏名字就被登记在了入宫名册里。这一年16岁的郑氏步入后宫,谁也想不到,她能掀起如此巨大的风浪。
进宫一年后,万历十年,郑氏被册封为淑嫔,万历十一年,晋封德妃,万历十四年晋封皇贵妃。晋升速度是相当快。这其中的原因除了郑氏生育皇三子朱常洵,还有就是郑氏胆子大,像个野丫头,敢和皇帝斗嘴,公然抱住万历皇帝,甚至摸摸皇帝的头,这让万历感受到不一样的刺激,越发宠爱郑氏。
万历皇帝专宠郑氏,也引来了很多大臣的不满,大理寺评事雒于仁上了一本名为《酒色财气四箴疏》的奏折,直言皇帝贪恋酒色财气,在申时行等求情之下,才死里逃生。
另一边郑氏用了短短四年就成了皇贵妃,还得专宠,也开始骄横起来,她眼里渐渐容不下其他嫔妃。万历二十五年,也颇受万历喜爱的敬妃李氏却因一场小病去世,给她诊治的恰是郑贵妃的亲信张明,不久张明也蹊跷死去,很多人怀疑郑贵妃脱不了干系,但是万历皇帝没有追查李氏的死因,只是追封李氏为皇贵妃。
欲壑难填,郑氏不满足于皇贵妃的位子,一心想当皇后。当时万历皇帝的皇后王氏是母亲李太后挑选的,锦衣卫指挥使王伟的长女,也长的明艳动人,但是没有郑氏那么多花样,万历皇帝觉得王皇后太无聊,无趣,他也支持郑氏当皇后。
李太后是坚决反对,万历皇帝小的时候,母亲李太后对他管教甚严,即使当下也不敢造次。眼下,郑氏想当皇后是不可能了,但是她想名没有,那利得有,于是就要皇后的待遇,让万历帝奏请李太后把她服侍的颜色由红色换成黄色,此举遭到了李太后的呵斥,最后作罢。
气不过的郑氏拿王皇后撒气,皇后宫里的人动辄就被打骂,死者不下百余人,有大臣为皇后评理,万历皇帝自知理亏,于是就怪罪起皇后。
悍戾不慈
郑贵妃基本可以在后宫横着走了,王皇后的境遇很难过,而且又没有子嗣。
历史上著名的万历朝“国本之争”,也离不开郑贵妃的手笔。皇长子朱常洛是宫女王氏所生,后封恭妃,明朝“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定,朱常洛5岁的时候,首辅大臣申时行奏请立朱常洛为太子,被万历一口回绝。这下朝野炸了锅,皇长子的生母只是妃位怎么能屈居郑氏之下?大臣纷纷上奏要求封王氏为皇贵妃,立朱常洛为太子。
万历皇帝直接把他们贬出朝堂,甚至四大内阁大学士一起离职,也要对抗到底。郑贵妃也没有闲着,一直阻挠朱常洛的成长,9岁了还不给读书,直到自己的儿子8岁开始读书了,在群臣的压力下,才让14岁的朱常洛在艰苦的环境里读书认字,冬天常常一身单衣。
朱常洛的儿子朱由校即后来的明熹宗,也是十几岁了还没读书,以致被称为“文盲皇帝”,文书经常要人读给他听,下旨也涂涂改改,又因木匠活做得好,又称“木匠皇帝”。
“国本之争”长达15年之久,前后有几百人被罢官免职甚至流放充军。万历、郑贵妃与群臣这样僵持着,李太后就是慈圣皇太后不得不出面了,当问起立太子事宜,心烦意乱的万历皇帝直言朱常洛母亲出生低微,这一下戳火了老太太,因为李太后当年也是宫女出生,得裕王宠爱,才生下了万历皇帝。
李太后把万历帝一顿骂,万历皇帝“伏地不敢起”,顶不住压力的他于万历二十九年册封朱常洛为太子,三子朱常洵为福王以及其他皇子均得封王。郑贵妃并不死心,不让儿子去封地,依然逗留京城。
“国本之争”致使万历怠政,朱常洛也没得到正常的教育,忍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大臣被贬无数,谁也没落着好。郑贵妃还是没有死心,一连牵涉大案。
“妖书”案:万历皇帝之前赐给郑贵妃《闺范》一书,郑贵妃如获至宝,将其刊印,这本书中表彰了汉明帝的马皇后是宫人入主中宫的。嗅觉灵敏的一些人纷纷感到这是郑贵妃在给自己当皇后,儿子当太子造势,于是出现了讽刺文章《忧危竑议》。
郑贵妃的伯父郑承恩就开始追查作者,抓了两个人,最后万历也没细问,直接发配充军,这是第一次妖书案。朱常洵一直逗留京城不肯走,很快京城就流传《续忧危竑议》一文,句句都在说太子将来会换人,郑贵妃如同被针扎,万历皇帝震怒,命锦衣卫、东厂抓人,一大批官员百姓被捕,但是也没有抓到真正的作者,之后,东厂将一个叫皦生光的男子拿来顶罪。
她是想拿《闺范》一书给自己和儿子造势,只是没想到舆论对其非常不利。
梃击案:万历四十三年,一陌生男子手持木棍闯进太子朱常洛的慈庆宫,先是打倒两名太监,之后直接扑向朱常洛,幸好内侍韩本用赶到,将其击倒。经过审讯,这名男子叫张差,受庞保、刘成蛊惑,冲进太子宫里。庞保、刘成答应他,事成之后,给他一大笔钱,就算被捕也会营救他。而太监庞保、刘成就是郑贵妃的手下。
群臣矛头指向郑贵妃,郑贵妃也是吓得惶惶不可终日,在万历皇帝面前一哭二闹。万历给她出了个注意,让她去求得朱常洛的原谅,一旦朱常洛不追究,大臣们也就偃旗息鼓了。历史上朱常洛因从小生活环境压抑,精神承受太大压力,所以并没有养成血气方刚的性格。郑贵妃去求他,他也就原谅了她。
万历皇帝立刻下令处死张差,随后秘密处死两个太监,这下就死无对证了,从而保护了宠爱的郑贵妃。
虽然郑贵妃聪明,但是从两起斗争案件来看,她并没有什么政治才能。之后的“红丸案”她更没有还手之力。
万历临终册封郑贵妃为皇后,朱常洛登基,她就是皇太后,他期望保护一下树敌太多的郑氏。然而大臣根本不买账,朱常洛想起曾经被刁难的种种,直接收回了册封的遗命。
郑贵妃小聪明还是有的,立刻掉头与朱常洛缓和关系,送美女,送珠宝。朱常洛史称明光宗,年少不得约束,压力过大之下,沉迷美色,刚登基经不住诱惑,据说连幸八人,早朝时分“圣容顿减”。登基半个月,朱常洛就病倒了,掌御药房的崔文升送来“通利药”,差点要了皇帝的命。之后,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红药丸”,自称仙丹,结果朱常洛吃了第二天就驾崩了,在位仅仅29天,因年号泰昌,也称泰昌帝。
诡异的是,郑贵妃的亲信崔文升和李可灼只是被贬,郑贵妃更是逃脱的干净,安然度过余生。
崇祯三年,郑氏凄凉去世,她能正常去世,也说明了明朝晚期朝廷的破败,能让一个没有政治才能,光有野心的人兴风作浪。
-----
网友解答:
-----
古代围绕着储君之位展开的斗争可以说是不计其数,而在这样的斗争之中,后宫的女人们往往有着抹不去的身影。比如说明朝万历年间的郑贵妃,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朱常洵能够成为接班人,郑贵妃可以说是费劲了心思。
可惜事与愿违,她的儿子终究没能当成皇帝。按道理来说如此频繁参与夺嫡的人,一旦夺嫡失败,很难不遭到新皇帝的报复,但后来顺利继位的明光宗朱常洛对于曾经欺压过自己与母亲的郑贵妃并没有展开什么报复手段,郑贵妃平安活到老崇祯年间才去世,算是善始善终。
明朝时期有四大奇案,其中三件与郑贵妃、朱常洛有关系。这便是梃击案、妖书案、以及红丸案。这三件案子件件针对朱常洛而来,虽然其中很多细节扑朔迷离,但大部分人还是认为郑贵妃就是利用这一件件案子来谋害朱常洛的。
朱常洛是万历皇帝的长子,可惜万历皇帝根本不喜欢这个儿子,因为这个儿子是他跟一个宫女所生的,身份低微。事情爆出之后,万历皇帝甚至都不愿意承认这个儿子的存在,好在母亲李太后认下了这个孙子。不管万历皇帝再怎么不喜欢朱常洛,他都是长子,都是拥有率先继承权的。而万历皇帝最喜欢的是郑贵妃也为他生下来一个儿子,这就是福王朱常洵。
正是因为对于郑贵妃的宠爱,万历皇帝一定要立朱常洵为太子。但是朝中那些将祖宗礼法看得比谁都重的大臣们,哪里肯答应这种废长立幼的事情,纷纷上书反对。为此万历皇帝频繁跟大臣们置气,甚至用不上朝来对抗朝臣。
当年可惜的是万历皇帝终究对抗不过那些反对自己的朝臣们,只能立朱常洛为太子。只是朱常洛这个太子做得十分憋屈,吃穿用度非常简陋,还得整天提心吊胆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了父亲,自己的太子之位就被废掉了。
即便是朱常洛活得如此低调,还是摊上事了,万历四十三年(
1615年
),有一个普通的农夫拿着一根棍子便闯入了朱常洛的府邸,见人便打。一个普通的农民竟然顺利地进入太子府邸,还四处打人,实在是太过蹊跷。经过各种调查之后,几个宦官涉案,而涉案的几个宦官都是郑贵妃的人。郑贵妃自然是不会承认的,但眼见矛头指向自己便赶紧向万历皇帝求救。万历皇帝让她去求朱常洛,澄清自己不是案件的始作俑者。
郑贵妃来到朱常洛面前又哭又闹,证明自己的清白,朱常洛知道万历皇帝偏袒郑贵妃,也只能作罢。由此可见万历皇帝是多么宠爱郑贵妃,在万历皇帝驾崩之前甚至留下遗诏,封郑贵妃为皇后,只是他死之后没人执行这道遗诏。
正是因为郑贵妃深受万历皇帝的宠爱,所以朱常洛继位之后,一时三刻根本不敢拿她怎么样。即便是想要报复,朱常洛也需要等待时机。而朱常洛恰恰是个短命的皇帝。在位不到一个月便驾崩了。而郑贵妃眼见朱常洛继位,对他的态度立刻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她知道朱常洛做太子多年可算是憋屈坏了,于是便精心挑选了八个美女送给了朱常洛。眼见郑贵妃态度大变,朱常洛便更不好对她下手了。而朱常洛在驾崩之前,还整天跟郑贵妃送来的美女们厮混在一起,估计根本没时间去处理郑贵妃。
朱常洛死于红丸案,而红丸案的种种迹象都指向了郑贵妃是幕后指使者,郑贵妃在朱常洛死后依旧好好地活着,他的后人们并没有想着给朱常洛报仇。朱常洛死后天启皇帝继位,可惜的是这位皇帝继位时年纪很小,还是个孩子,对于自己的祖母、父亲所受到的苦楚了解得并不是太多。另外,天启皇帝酷爱木匠活,连朝政都荒废了,怎么会急着报复郑贵妃呢?
至于崇祯皇帝,继位之后便忙着铲除魏忠贤这一阉党毒瘤,之后便废寝忘食地拯救已经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父辈的恩怨,估计他也记不得多少,更不会去跟郑贵妃这样一个深宫妇人过不去。郑贵妃得以躲过一劫,平安终老。
郑贵妃虽然得以平安终老,但是她的儿子福王朱常洵就没那么幸运了,明末李自成攻破洛阳之际,便将朱常洵给杀了,甚至做成了“
福禄宴
”。郑贵妃为这个儿子争了半辈子,没想到儿子却落到了这样一个下场。
参考资料
:《明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网友解答:
-----
宫闱争斗总是需要一块遮羞布的,相比直接杀人报仇,冷处理才是帝王常态手段。
一、郑贵妃崇祯三年七月去世,在后宫孤寂到死
万历皇帝死后,郑贵妃还活了十年。由于她之前种种作威作福的行为,使得她在百官心目形象极差,几乎没有同情她的人。
这十年,她除了在光宗驾崩时还想着“谋垂帘听政”,其他时间都是在孤寂中度过的。作为一个失势者,这番处境其实并不算好。
而且崇祯下令将王皇后与万历皇帝合葬,郑贵妃连死去与万历合葬的几乎都被断绝了。
天启帝和崇祯帝并不需要杀死她,这还会让他们蒙上骂名,把丢在冷宫中自生自灭是最好的“报复”手段了。
二、万历皇帝死前留有一些保护措施
万历四十三年发生“梃击案”,牵连到郑贵妃,为了保护郑贵妃,“
帝又于慈宁宫太后几筵前召见群臣,令太子降谕禁株连”。
只能说万历皇帝太喜欢郑贵妃了。
万历皇帝连死前,也有安排。
“
神宗崩,遗命封妃皇后。”
当然,这封郑贵妃为皇后的遗命并没有得到执行,“
礼部侍郎孙如游争之,乃止。”
但是考虑到万历对她的疼爱程度,遗命中对她有一些保护措施也是很可能的。
后面的皇帝自然不至于撕破脸。
郑贵妃比宠爱她的万历皇帝多活了十年,并不能算得上的真正的“善终”,这相当于被关到死。她最疼爱的儿子福王在封地,远离自己,一个人宫中孤苦伶仃,死后更不得与万历合葬,也是另类的煎熬。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其实包含着几个小问题,得以一个一个说。包括:1、究竟是郑贵妃欺凌朱常洛母子还是万历?2、郑贵妃真的善终了么?3、明宫三大案件与郑贵妃究竟什么关系?
先说第一个。朱常洛母子确实过的不好,但是,这也是和朱常洛母亲地位不高有关系,万历从来就不喜欢朱常洛,所以一直就想要立福王朱常洵,就是李自成起义时干掉的那个。但是文官集团一定要万历去立朱常洛,万历无可奈何,但因为一直不喜欢朱常洛,对其不好自然。所以,朱常洛母子过得不好,首先是万历的责任,把这个责任一下子就放在郑贵妃身上,其实也不好。
这位是朱常洛
第二个我们说说。因为郑贵妃毕竟和朱常洛母子不是一路,所以朱常洛登基后,并未将郑贵妃放出宫去福王朱常洵处居住,而是打入冷宫。天启在位的时候,郑贵妃过得也不好,死的时候还没能和万历合葬。这样看来,万历死后的那些年,郑贵妃其实过得也不好。
郑贵妃影视作品形象
第三是核心。明宫三大案件,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先是移宫案,再是梃击案,然后最后是红丸案。这几个案子直接受害人都是朱常洵,但是有意思的是,很多人都认为是郑贵妃主使,但是一直都没有证据。这也就是说,郑贵妃手下的出于邀功其实也有可能,而郑贵妃究竟有无参与其事并不好说。
这样子题主的问题就清晰了,郑贵妃其实并不是对朱常洛母子不好的直接责任者,且明宫三大案未必是郑贵妃主使,但是郑贵妃后续过得并不好。
这位就是著名的万历了
-----
网友解答:
-----
郑妙瑾(1565年-1630年),北直隶大兴(今北京大兴)人,明神宗朱翊钧之皇贵妃。明万历初入宫,是万历皇帝最宠爱的妃子。生皇三子朱常洵后,进封皇贵妃。
朱常洛(1582年-1620年),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长子,母为靖皇后王氏。
朱常洛的母亲王恭妃只是一个出生寒门的宫女,万历皇帝一次性起把她拉入太后寝宫临幸了。原本也是很平常的事,只是王宫女确因此怀孕了,而且还是个男孩。这便是日后的光宗朱常洛。王宫女也母凭子贵,被万历皇帝封为王恭妃。
郑贵妃是万历皇帝的宠妃,可以说是独得万历帝的宠爱于一身的女子。也正是这样郑贵妃对王恭妃和朱常洛万分恨意,因为他们的存在让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当太子继承皇位百般受阻,到最后都没有成功。
朱常洛虽然是万历皇帝的长子,但是他的母亲出生低贱,连带着他这个长子亦不得万历的青眼。虽然最后还是当上了皇帝,但是当太子,当皇帝的时候都是处处被郑贵妃和福王压制。甚至因为这尴尬的地位,发生了许多难以置信的事情。
梃击案便是其一,差点让朱常洛被人杀死,郑贵妃正是梃击案的主谋。而造成朱常洛驾崩的红丸案虽然说最后没有证据证明是郑贵妃做的,可是一定是有关系的。
而王恭妃因为万历皇帝的厌恶,郑贵妃的床头风,一生都被幽禁于后宫。每日以泪洗脸,后来,王恭妃病重死了,大臣们请求皇帝把王氏厚葬,可是皇帝没有一点同意的意思,大臣们就每天上朝请求,最后皇帝才同意把朱常洛的母亲封成了皇贵妃。
那么朱常洛之死和郑贵妃有一定关系,朱常洛之母也被欺凌致死,朱常洛之子朱由校、朱由检先后也当了皇帝,为什么不为父亲和奶奶报仇?
郑贵妃生前饱尝母子分离之苦,死后也不能长眠于万历皇帝身边
郑贵妃虽然比万历皇帝多活了10年,但是她被认定是祸国殃民的妖孽,得不到朝中群臣的同情。这10年,她住在紫禁城一座寂寞的宫殿里,和她的爱子福王天各一方,饱尝母子分离之苦和世态炎凉。1630年,郑贵妃死去,带着无比的绝望与怨恨走进了银泉山下一座孤零零的坟墓。
万历皇帝虽然在生命最后一刻,遗命封郑氏为皇后,死后葬于定陵玄宫。但是他的遗诏并没有实现:
300余年后,定陵玄宫洞开,人们发现所有的棺床上都没有郑贵妃的影子。后殿并列的三口朱红色棺椁,中间是万历皇帝,左边是孝端皇后王氏,右边是孝靖皇后王氏,也就是太子朱常洛的母亲。
所以说郑贵妃并没有得到善终!
朱常洛的儿子们不敢背负不孝之名
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古代皇帝都推行以孝治天下。虽然大家都清楚朱常洛之死和郑贵妃一定有关系,但是并没有直接的证据。如果朱常洛的儿子当了皇帝后就把郑贵妃杀了的话,会让朝臣和百姓们认为他们是不孝之人,对他们的统治不利。
总结
郑贵妃是一个悲剧性的女人,她为万历皇帝付出了青春和一生的爱情。虽然在对待朱常洛和他母亲上,确实是恶毒。但是这也是为了她的儿子的未来。一直为后人所唾骂。即使史学家也未必给予这个悲剧性女人公正的评价。“女人乃亡国之祸水”,同样是对郑贵妃的结论。
郑贵妃和万历皇帝的恩爱生前未得到认可,死后同样无法如愿,这是郑贵妃的悲哀。
-----
网友解答:
-----
【我是浮生若浅,很高兴和您一起探讨!】
郑贵妃是明朝明神宗,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万历皇帝最宠爱的妃子。在郑贵妃生育了皇子朱常洵之后,被正式册封为皇贵妃。
在郑氏之前,万历帝偶然临幸了一位宫女(后册封恭妃),生下了他的长子,也就是后来的“一月皇帝”明光宗朱常洛。万历帝并不喜欢这个王恭妃,甚至不喜欢这个长子。郑氏进宫并且生下了朱常洵之后,王恭妃母子更不受待见。群臣请立册封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万历帝不愿,想立自己喜爱的朱常洵为太子,为此和群臣展开了长达15年的对峙,即“国本之争”。可以说,郑贵妃母子是王恭妃母子的巨大威胁,仗着万历帝的宠爱,也没少给王恭妃母子使绊子。
可为什么年少时遭遇到郑贵妃母子如此“霸凌”,之后都没有遭到朱常洛及其后代的报复呢?
1、明光宗朱常洛。朱常洛是著名的“一月皇帝”,在位仅一个月就暴毙身亡。他可能是报复意愿比较强烈的那位,可是身体状况不允许,让他来不及去做什么。
2、明熹宗朱由校。著名的“木匠皇帝”,在位期间,他的乳母客氏与宦官魏忠贤勾结,祸害忠良,狼狈为奸。他自己呢,则沉迷享乐、做木工活儿,怎会有时间去报复爷爷的妃嫔呢?
3、明思宗朱由检。朱由检倒是个勤政的皇帝,只不过从接过哥哥留下的烂摊子开始,他便十分繁忙,清除阉党势力,处理天灾人祸,面对内忧外患的明朝,朱由检可以说是忙得不可开交。自然,一个爷爷辈儿的妃嫔,在国家大事面前就不够看了。而郑贵妃在崇祯三年亦去世了。
-----
网友解答:
-----
郑贵妃只是活到了寿终而已,也算不上善终。
“善”这个字意味着“好”,郑贵妃的结局说不上好。
杀人诛心,尤其是对后宫女子而言,有时候干脆的死反而是好事。
明朝是一个极其讲究伦理纲常的朝代,大臣们能为了让不受宠的皇子朱常洛当上皇太子死谏,自然也能维护郑贵妃这个明神宗生前极其受宠的皇贵妃,毕竟按民间的做法,朱常洛也得叫她一声庶母,如果公开处死她,甚至故意折磨她都会引起士人议论。
朱常洛及其子孙对于郑贵妃的报复主要是忤逆老父亲明神宗的遗命。
明神宗临终的时候,遗命封郑贵妃为皇后,既是为了让郑贵妃在其死后能够凭借着名分大义在深宫后院继续得享尊荣,也是为了郑贵妃能够与他“死同穴”,合葬在定陵。
神宗崩,遗命封妃皇后。礼部侍郎孙如游争之,乃止。《明史》
而那些在他生前用天下大义,伦理纲常束缚他的臣子,以及他的孝子贤孙们,压根就没打算按照他的遗命办事,人走茶凉不过如此。
在讲究孝道的年代里,这已经称得上大不孝了。继任的皇帝们自然不能直接按照心里的想法来,于是,识趣的臣下出面来“争之”,死去的皇帝不会说话,最后自然是现任皇帝为了“天下”顺了臣子的意。
朱常洵只当了29天皇帝就驾崩,时年十六岁的朱由校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先把自己的祖母王贵妃追封为孝靖太后,并且还把王贵妃的棺椁从东井迁出送入定陵与明神宗合葬。
明神宗与郑贵妃恩爱不渝,一直到死都宠爱着这位已经年老色衰的女子。
郑贵妃在他死后幽居于一座冷僻的宫殿中,悄无声息的死去,葬在了银泉山。
这对于讲究死后哀荣的古代来说,其实是很凄凉的。
更何况,一对期望着能够死后再相聚的爱侣却再也没有相伴的机会,不管对于明神宗还是郑贵妃,可能都泉下难安。
------------------
推荐阅读:
父母老了,不轮流赡养,能够主动提出独自承担老人养老的子女多吗?你怎么看待这种问题?
如果50亿年后太阳生命结束,人类还没有突破二级文明,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NBA不成文规定:新秀进NBA之前先删推特,为何会有这样规定?
上一篇:你们有遇到过哪些沙雕尬聊?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