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推恩令号称无解阳谋,到底难在哪里?
汉武帝的推恩令号称无解阳谋,到底难在哪里?
-----
网友解答:
-----
推恩令的核心就是“套娃继承制”,其可怕之处在于不单独针对某个人,而是针对所有人。
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由大臣主父偃所提出的一项政策,其本质在于分解和弱化诸侯王的权力,以达到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而通过推恩令,原本强大到已经威胁中央统治的诸侯国,一个个越分越小,最终失去了与朝廷抗衡的实力。
那么,这个号称无解阳谋的推恩令,究竟难在哪里?那些诸侯王明知道该政策是在弱化他们,却又为何去执行呢?
其实,推恩令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利用的是人性,不怕诸侯王不知道,也不怕他们不执行,只要谁不执行,那么其内部马上就会出现矛盾,而一旦矛盾产生,那么推恩令的目的就达到了。
更重要的是,推恩令针对的是所有人,这才是推恩令最可怕的地方。
在说清楚其中的关键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推恩令。
推恩令的产生,与当时的分封制有很大关系,刘邦建立汉朝之初,实行了分封制,将曾经跟随他建功立业的彭越、韩信、英布、卢绾等人封为了诸侯王。
不过,刘邦担心这些异姓的诸侯王将来会有二心,于是,他便一个接一个将其灭掉。
灭了异姓王之后,刘邦又拉着大臣们立下了著名的“白马之盟”,要求所有人立下盟誓,将来“非刘姓不得封王,无功不置其侯”,否则“天下共击之”。
自此之后,汉朝就只封刘家人为诸侯王,原本,刘邦以为这样就没事了,但他没想到却给后辈儿孙挖了一个大坑。
在刘邦死后,那些刘姓的诸侯王们开始横向发展,实力由此也越来越强大,尤其是经过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代后,甚至有诸侯王的实力不次于朝廷。
比如刘邦的侄子吴王刘濞,据记载他就富可敌国,钱多的根本数不清。
类似于刘濞的这种情况,在当时并不鲜见,不少诸侯王均是有钱有兵,而有钱又有兵,自然就对朝廷轻视,这就明显威胁到了朝廷的统治。
因此,汉景帝的老师晁错就建议,要马上进行削藩,不然江山不保。
于是,汉景帝颁布《削藩策》,一场轰轰烈烈的削藩运动就此展开,但那些诸侯王们却不愿束手就擒,因此,由吴王刘濞牵头,包括楚王、赵王、济南王、淄川王、胶西王、胶东王这七个诸侯国参与的“七国之乱”爆发。
面对七国之乱,汉景帝不得不腰斩了晁错以平息局势,但事与愿违,诛杀晁错的举动,让刘濞等人觉得汉景帝软弱可欺,因此加大攻势,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
最终,还是大将周亚夫横空出世,平定了七国之乱。
不过,七国之乱虽说平息了不假,但是诸侯王的威胁仍旧存在,因此,削藩依然是汉朝皇帝必须要做的事,但是如何削却成了一个问题。
如果还采用武力强制削藩,保不齐会再来一次“七国之乱”,这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在汉武帝刘彻登基后,他听从了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采取了“柔性削藩”方式,也就是著名的推恩令。
这便是推恩令的由来和产生的历史背景,那么,推恩令是如何“柔性削藩”的呢?
首先,主父偃打出了一张“仁孝之道”的牌,将推恩令拔到了道德制高点。
主父偃在向汉武帝所提出的建议里,指出那些诸侯王的其他子嗣(非嫡长子),虽然也是诸侯王的儿子,但却不能继承封地,因此,就不符合“仁孝之道”。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主父偃
这一点十分高明,由于“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确实导致了家族中非嫡长子之外的儿子,不管是从地位上,还是从家产的继承上,与嫡长子差距极大。
虽说这种情况已是惯例,但要知道人都是自私的,作为诸侯王的其他儿子,必然会感到不公,凭什么你就比我早出生,就能继承所有家产?
而主父偃正是抓住了这一点,用“仁孝之道”的名义,站到了那些非嫡长子的诸侯王之子同一边,说得简单点,就是唤起了他们的“同理心”。
而站在了道德制高点后,剩下的工作就比较容易进行了。
主父偃提出的下一步建议,是让汉武帝用朝廷的名义,发布诏令,将原本嫡长子继承的制度,改为其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
说白了,就是在一个诸侯王死后,其封地就从原本一个人继承,变成了更多人继承。
这样一来,由于获取到土地的人越来越多,那么原本某个管辖面积大,且实力也很强大的诸侯国,就在一代又一代的分封继承中,变得越来越小。
而诸侯国越来越小之后,也就失去了与中央朝廷抗衡的实力。
这就是推恩令,其目的就在于分解和弱化当时的诸侯王,只不过,主父偃十分高明的打出了仁孝之道这张牌,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称之为“推恩”。
当然,作为当时的诸侯王们,他们可一点都不傻,在推恩令颁布的同时,就已经有人看出来了这条政策的真实目的,但他们又不得不执行,这又是为何呢?
这就要说到推恩令的可怕之处了。
前文讲到,推恩令其实就是“套娃继承制”,而让诸侯王们无法拒绝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这其中的一个“套”字。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诸侯王,决定其实力大小的根本因素,就是其拥有的封地,封地越多,实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因此,诸侯们都希望自己的封地越大越好,如果减少或者剥夺他们的封地,自然就不高兴。
说白了,封地就是诸侯们的命根子,而主父偃正是抓住了这个核心,在封地上做文章,才得以让推恩令执行下去。
如果诸侯们的实力,并非来自于土地,那么推恩令也就没有了着力点。
既然土地是诸侯的命根子,同时他们也不愿意减少封地,那就来一个“国中之国”,即该诸侯原有的土地不减少,但是进行分割,分给了诸侯的嫡长子和其他儿子们。
表面上看,诸侯王的整体封地并没有减少,毕竟都是分给了自己的儿子们,但实际上,其所能掌控的土地却越来越小。
最终,一个原本庞大的诸侯国,被分割成了若干个小国,这就是推恩令的“套”字精髓。
那么,不同意行不行?可以,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同意没问题,你能保证你的儿子们也不同意吗?
要知道,那些诸侯王可都不止一个儿子,前文也讲到,除了嫡长子之外,其他儿子是没有继承权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没有继承权的儿子与嫡长子之间,本身就有着天然的矛盾。
而推恩令正是激发和放大这些矛盾,只要诸侯王不止一个儿子,那么推恩令就自然生效,儿子越多,生效的越快。
原本,那些非嫡长子之外的儿子,是没有任何机会得到封地的,但现在,朝廷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们,你具备继承封地的资格。
要知道,封地可是涉及到自身利益的,很少有人愿意放弃这样唾手可得的利益。
并且,人性中有个弱点,即如果这件东西从来就不可能拥有,那么这个人就觉得无所谓,但是突然有一天告诉他,你可以有,那么这个人就该不甘心了。
然后再告诉他,你的父亲不愿意把这些东西分给他,那么他该是什么心情?
所以,即使是诸侯王采用强制的方式,在家庭内部压制住推恩令不让执行,但是他一旦进行压制,那么他与儿子之间,以及儿子与儿子之间,必然就产生了矛盾。
也许有人会说,那么诸侯王可以只生一个儿子,可以,但是他能保证他的儿子以及后代也只生一个吗?
正如前文所说,只要某一代有多个儿子,那推恩令就成功了。
归根结底,推恩令利用的就是人性贪婪的弱点,不怕诸侯王不知道,更不怕他不执行,到时候不用朝廷出手,诸侯王的儿子们就动手了。
用别人的财产,去收买别人的儿子,这就是推恩令的可怕之处。
而这还不是推恩令最高明的地方,其最高明之处,就在于推恩令针对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全体诸侯王。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某个刘姓诸侯王家里铁板一块,上下一心,儿子们也没意见,因此坚定不移的抵制推恩令的执行。
但是,这一家的诸侯王能做到这一点,其他诸侯王是不是也能做到这一点呢?
就算有两个、三个甚至四五个也能这样做,那么所有的诸侯王都会这么做吗?肯定不可能,必然有诸侯王家里不是铁板一块。
那么,执行推恩令的诸侯王,与不执行的诸侯王,就站在了对立面。
既然站在了对立面,那么就没有了相互抱团的可能,而古代皇帝在削藩过程中,最担心和最头疼的是什么?就是诸侯抱团。
一旦诸侯形成利益共同体,那么就会给削藩带来极大的麻烦,当年的“七国之乱”,本质上也是因为诸侯抱成了团。
而如今因为推恩令,诸侯们都无法抱团了,那朝廷就免去了很多麻烦,只要大部分诸侯中招执行,剩余的几个拒不执行的,武力压制即可。
说到底,推恩令的核心,就是在诸侯之间埋下了无限分裂的种子,分解和弱化诸侯只是其次,其根本就在于,让诸侯内部产生间隙,最终形不成铁板一块。
而这,才是推恩令的最厉害之处。
那么,推恩令是不是真的完全无解呢?其实并不是,世界上几乎不存在真正无解的谋略,推恩令也同样如此。
推恩令之所以能在汉武帝时代执行成功,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朝廷有强大的实力做支撑。
我们都知道,经历了七国之乱,当时的汉朝中央已经将诸侯们的势力进行了一番削弱,再加上那几个叛乱诸侯国的下场历历在目,因此,当时的诸侯与朝廷之间,是诸侯弱于朝廷的局面。
因此,汉武帝才会大胆地推行推恩令,并且也能够执行下去。
但如果朝廷站在了弱势一方,那么推恩令就基本上属于一纸空谈了,比如在东汉末年,汉献帝面对曹老板,推恩令推得动吗?
答案是肯定不能,朝廷没有实力支撑,什么令都不好使。
所以,推恩令之所以无解,是建立在当时的限定情况之下,也就是朝廷强诸侯弱,只有这样推恩令才能成功,而汉武帝和主父偃,也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才会执行推恩令,说白了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在这种情况下,推恩令才算是真正无解的阳谋。
-----
网友解答:
-----
历史上,再没有比“推恩令”更伟大的阳谋了,明知皇帝老儿使“坏”,但那些养尊处优的王爷们却有口难言。
如果不执行推恩令,要么会被皇帝收拾,掉了脑袋;要么,会受到儿子们的“唾弃”,影响父子关系,保不齐,老了没人赡养。
说起“推恩令”,和“分封制”关系密切,没有分封制就不会有推恩令。
下面,我们就从头聊起。
1、早期“封王制”显示出来的弊端
不得不说,周朝建立以后,做了一件“聪明”的事情,那就是大封诸侯。
分封有什么作用呢?
至少有两个,一是犒劳和封赏有功之臣,让其子孙后代享受荣华富贵;
二是可以让诸侯们为周天子分担压力。看起来,“分封”是一种很高明的一种分权。
但是,事情有两面,有好就有坏。分封制的最大坏处在于:
当诸侯王们的实力越来越强的时候,会反噬周王朝。
当时的周朝把诸侯封为了五个等级:公、侯、伯、子、男。
那时候能称“公”是身份的象征,就像齐桓公、秦穆公,都不是公爵,一个是侯爵,一个是伯爵,但是称呼为“公”。这两“公”,曾经风头无两,而且成了春秋五霸,端的是厉害。
而楚国,被看作“南方蛮夷”,只是给了“子”的封号。
由此,历届楚王的怒气不断叠加,越来越大,看不起谁呢?既然看不起,我还不受封了。
楚国第四代君主熊渠,直接给儿子封了王: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
意思是,老子和你周天子一个等级。
不久后,周厉王要收拾楚国,熊渠思索再三,怂了,又把儿子们的“王”取掉了。
这说明,那个阶段的周天子,实力还是有的,谁要不听话就揍谁。
没过几代,楚国又出来个很牛的人物熊通,这次依然是封王,他给自己封了“楚武王”。
这次之后,再也没有人能阻止楚国自称“王”了,包括周天子。
从楚国这个阶段的表现看,周天子对诸侯们的控制力有所减弱,而且会越来越弱。
随着周天子的控制力越来越弱,诸侯王们的实力越来越强,中央管不了地方了。
而从东周的战国阶段开始,大家纷纷称王,对周天子封的什么“公侯伯子男”没有了一丝的兴趣。
这就是客大欺店,诸侯王们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周天子再也控制不了了。
公元前256年,周朝彻底不存在了。
公元前221年,诸侯经过混战,最终,秦统一了六国,形成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秦始皇上位后,意识到“分封制”的弊端,实行了高度集权的“郡县制”。
秦始皇走在了正确的大路上,只是,儿子太不争气,把江山给丢了。
秦朝灭亡后,项羽一度想开历史的倒车,也搞分封制,结果翻车了,“分封制”不是那么好玩的,他封的汉王刘邦终究成了他的掘墓人。
刘邦也实行了分封制,他是怎么控制的呢?
2、汉朝皇帝的忧愁
刘邦建立汉朝之初,也是实行了分封,大封诸王,于是乎,彭越、韩信、英布、、臧荼、卢绾等人纷纷成了诸侯王。
但是,刘邦这老小子意识到了危机,想着如何收拾这些新封的王。而那些异姓王,也顾虑重重,担心被刘邦收拾。
于是乎,各异姓王先后造反,而刘邦就一个个给灭了。
异姓王收拾干净后,刘邦开始反思一个问题,封异姓王不是个好事啊,动不动就有人造反,刘家的江山就有危险了,这谁能顶得住啊!
因此,就有了历史上有名的“白马之盟”。
何谓白马之盟?
就是刘邦找人杀了一匹白马,让所有大臣和刘家重要人物手指沾血,发下盟约:
第一,国以永存,施及苗裔。(只要有我刘家江山在,大臣的后人就有一口吃的)。
第二,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不是我刘家人,就不能当诸侯王。没有功,就不能当侯爷。违反这两条,天下人可以共同杀之)。
从白马之盟开始,汉朝开始只封刘氏王,不封外姓的。
但是,谁能保证刘家的王就不造反?人都是有私心的,哪怕是亲戚。
亲戚推翻亲戚,有时更为方便。
公元前195年,刘邦死了,分封制的弊端开始再次显现,因为诸侯王们开始了横向发展。
看着刘姓诸侯王们的发展,最早提出“削藩”的是贾谊,那时候已经是刘邦的儿子汉文帝了。
只是,每次贾谊谈到“尾大不掉要削藩”的时候(削藩就是限制和减弱诸侯王的权益),汉文帝都是顾左右而言它,问起关于鬼神之事了。
因此有了“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典故了。
贾谊年纪轻轻,壮志未酬就死了。
而汉文帝担心搞起内乱,终其一生也未能搞“削藩”。
历史的车轮到了汉景帝那个时代了,诸侯王们的权力更大了,发展更好了,特别是吴王刘濞,那是富得流油,当时形容他的吴国是“煮水得盐,炼矿得钱”,俨然成为了天子老大,吴王老二的架势。
为了扫除这种隐患,汉景帝的老师晁错(他也是贾谊的朋友)提出:必须削藩,否则高祖刘邦打下的江山不保!
汉景帝开始削藩,没想到引出了汉朝的一个大内战“吴楚之乱”,他们打的旗号就是“清君侧,诛晁错”。
看着吴王等人几乎快攻到京城了,汉景帝狠心把老师晁错腰斩了。
可是,斩了晁错,相当于“扬汤止沸”,治标不治本,吴王等继续进攻,大有把汉景帝掀翻的意思。
汉景帝气坏了,估计问候了吴王十八大祖宗,但骂了也无济于事啊!
关键时刻,将军周亚夫救了场,打败了吴楚联军。败了,吴王自然难逃一死,楚王、赵王也都走了阎王殿。
吴楚之乱,搞得汉景帝一身冷汗,祖宗的基业差点毁在他手里了。
还敢削藩吗?汉景帝是不敢了。
经过吴楚之乱后,诸侯王们的影响力小了,个个也比较收敛了,但是对皇室的威胁还在。
这就引出强人汉武帝的“推恩令”。
3、汉武帝的“推恩令”,最高明的阳谋
大家都知道汉朝历史上有一个“文景之治”,说的就是汉武帝他爷爷和他爹,遵循黄老之术,经过两代人的休养生息,国力发展的很强大,国库比较充盈了。
汉武帝上位以后,开始抓两件大事,因为这两件大事影响国运:一曰内患,一曰外患。
外患指的就是北边匈奴的威胁。
汉武大帝时期,注重骑兵,注重武器(铁器),更注重将军们的培养,于是,就有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不世出的名将。
这些名将,能力超群,打得匈奴吱哇乱叫,苦不堪言,汉朝的疆域也因此逐渐扩大。
而内患,指的就是那些刘姓“诸侯王”们。
经过他家老爷子汉景帝的折腾,汉武大帝知道,强行削藩不可取,只会造成内乱,导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很幸运的是,汉武大帝有一帮优秀的大臣,其中,一个叫主父偃。
此人有大才,针对汉朝诸侯王尾大不掉之势,主父偃提出了“推恩令”,其内容就是:
以前的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由其长子继承,改为其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
这个就太厉害了,以前是传给长子,如果这个长子够能干,还能把老爹留下的产业做大,经过几代发展,就会对皇帝形成威胁了。
现在是,老子的区域和利益,不能全交给长子,要平均分配给儿子们,要共同继承。这就体现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公平”。
这事,朝廷打的旗号是“推恩”,王爷们还不敢反对,因为反对后儿子们就不高兴了(除了老大),如此,王爷们只好平均分配了。
但是,这样分配下去,不出几代,诸侯王们的土地和财产被稀释成了很多份,再也不能成为皇室的威胁。
可以想象得到,过了七八代,王爷们的后代和平民没什么两样了。
看刘备,不就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吗?推恩令的实行,导致到了刘备这一代,只能卖草鞋度日了。
由于“推恩令”的施行,当时出现了如此情况:“齐国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为王,王子支庶为侯,百有馀焉。”
如此,汉武大帝轻松化解诸侯王尾大不掉之势,也保证了后来的大汉江山的稳定性。
不得不说,“推恩令”这个顶级阳谋实在是强。
不过,后来的明朝,因为大封诸侯王,也有了一波“削藩”,只是,建文帝点背,被叔叔朱棣篡权成功。
看来,建文帝没学“推恩令”这一块啊!
后来,明朝中后期也好(宁王是特例),大清也好,给王爷“名”,也给钱,但限制王爷的权,特别是限制“兵权”,使得王爷们的破坏性降得很低。
大清封的王爷,一个个都不能出京城,这也防范了王爷们的图谋不轨。
回到开头,汉武大帝的“推恩令”为何如此让诸侯王们为难?因为无法破解,如果拒绝了,一是会得罪皇权,二是会得罪儿子们,要么脑袋搬家,要么不招儿子们待见,老年凄惨。
所以,诸侯王们明知道“推恩令”是皇帝的策略,却得含泪高声叫“好”!
-----
网友解答:
-----
没有无解的阳谋,只有暂时的终局。
博弈是阳谋。博弈的终局是纳什均衡。推恩令之所以无解,就是因为它制造了一种纳什均衡。汉武帝恰是这个纳什均衡的设计者。
汉高祖奠定的博弈局面
汉初62个郡,刘邦直管15个,剩下的在11个诸侯王手中。而11个诸侯王中,有7个是异姓诸侯王。即: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王信。
这是汉初形势,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博弈局面。所以,这不是博弈终局,没有形成纳什均衡。谁最担心不稳定?必须是刘邦。在这种情况下,刘邦天天担心谁会掀桌子、造反。
“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公元202年,汉历正月,刘邦汜水称帝。“秋七月,燕王臧荼反,上自将征之”。公元202年,汉历七月,就出现了异姓王造反。
所以,楚汉争霸而大汉立国,之后不是休养生息,而是统一战争,即汉平异姓王之战。
这场仗,一直打到公元前195年,才算勉强收尾。为什么说勉强,因为燕王卢绾还没平定;为什么说收尾,因为刘邦在这一年死了。
刘邦死后,大汉天下实现了博弈的终局吗?
实现了。如果要找一个标志性事件,那就是白马之盟。白马之盟的内容总共两条:一条是非刘氏不得封王、一条是非有功不得封侯。实际上,还要引申出一条,那就是:非列侯不得为相。
在朝堂,实现了权贵合谋,合谋的结果是:刘氏当天子、功勋当丞相。在地方,形成了郡县与封国并行,并行的结果是:郡县是皇帝大宗的、封国是同姓小宗的。只要朝廷一直是权贵合谋,再配合上郡县,那同姓诸侯王基本闹不了事。而只要封国一直是同姓诸侯王,再配合上郡县,那功勋集团也闹不了事。
这就是一种纳什均衡。
所谓纳什均衡,是指各个足够聪明的博弈参与方,陷入了一种谁也无法通过单方面改变策略以谋取更大好处的博弈局面。简单说,在这种博弈局面里,大家都认命了,因为谁也改变不了。
朝廷要实现更大利益,就应该直接搞郡县。但是,做不到。封国要实现更大利益,就应该自己搞独立。但是,也做不到。皇帝、功勋以及诸侯王,各个博弈参与方,是相互牵制的,谁也无法通过单方面改变策略,实现利益最大化。这就是一种均衡,大家只能维持现状。
汉景帝撬动了博弈局面
虽然有吕氏之乱,但乱不到哪里去。因为博弈局面没变,吕后以及吕氏家族也没能改变。所以,吕后这位铁血太后,无法逆天。要逆天,就得被局面整死。
汉文帝这个皇帝,恰是博弈局面的产物。为什么是他?皇帝太强势,功勋集团受不了。皇帝名不正,诸侯王就不答应。汉文帝最合适,所以一切都在局中。
博弈有终局,但变化无止境。
到了景帝上台,大汉形势发生了变化。首先是同姓王与皇帝的关系淡了,“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就拉倒”,到了景帝,正好是第三代。其次是皇帝的能力变大了、欲望也变大了,因为国力一直在增长。经历休养生息,景帝时期的大汉,完全不是刘邦时期的残破样子。
最先耐不住寂寞的是汉景帝,他要削藩。历代皇帝都有直接统治的冲动,直接搞郡县,然后自己收租子。这多香!
汉武帝时期,一个千户侯每年收入是20万。而曹参和萧何这种万户列侯,封邑达到4万户,就是800万的年收入。但萧何和曹参的封邑户数再多,也才一个县。那拥有几十个县的诸侯王,一年就是几个亿、十几个亿的收入。加上开矿和煮盐的收入,绝对是天文数字。
不冲别的,就冲钱,汉景帝也会动削藩的念头。然而,削藩削出了七国之乱。没法削了,只能到此为止。
但是,到这个时候,汉初形成的纳什均衡已经松动了。
首先是诸侯王的封地变小了,以前的大国能有几十个县,现在最大也就十几个县;其次是诸侯王没实权了,封国官员必须是中央派来的朝廷命官;第三是诸侯王的收入仅限田租,煮盐、开矿这些赚大钱的买卖,都是朝廷的。简单说,诸侯王这个博弈参与方的力量变弱了。
汉武帝设计的博弈局面
在汉武帝上台之后,诸侯王基本不成气候了。但是,前面说的两个问题一直没解决:一个是皇帝始终控制不住直接统治的冲动;一个是钱多不扎手,诸侯王虽然只收田租,却也收了不少钱。而这些钱本来应该是皇帝的、朝廷的。因为力量变大的皇帝和朝堂肯定这么想。
所以,汉景帝未竟的事业,汉武帝这个好儿子就一定要努力完成。那继续硬削藩啊?交出封地、啥事没有;不交封地、干死拉倒。但是,已经没必要了。被汉景帝一折腾,诸侯王,已经由从前的大老虎变成了此时的乖乖猫。
这时候的主要障碍,是情面和道理。刘彻当了皇帝,刘彻哥哥弟弟们当了诸侯王,大家都是手足啊。这个情面必须要讲。削藩总得讲道理,分封是老祖宗刘邦定下的规矩,你不能不听祖宗的吧?而且,你老爹汉景帝已经说不削了,你可以不守祖宗的规矩,但老爹的规矩总得守吧?
守就守吧,却守得不情不愿。
诸侯王没了实权,只能坐在家里收租子。封国官员也都是朝廷派来的。而这帮中央干部,完全不把诸侯王当回事,没事找事也要往死里欺负。当时的中山靖王,汉武帝的哥哥,也就是三国刘备的老祖宗,曾跑到汉武帝面前哭鼻子、告御状:你手底下的那些个官员,真把我当三孙子了,一点儿脸都不给。
此时的大汉诸侯王,就是这幅德行。
然并卵,这也没用。收拾诸侯王,是大汉皇帝的一贯调性。于是,汉武帝搞了推恩令。推恩令的具体规定,就不说了。打个比方:诸侯王生了三个儿子;以前,是嫡长子继承制,老大当王,老二老三靠边站;现在,汉武帝这个大族长看不下去了,老大封个王,但老二老三也要封,起码也要封个列侯。这就是推恩令。无论怎么封,封的都是诸侯王的地盘。所以,皇帝搞推恩就搞得特别彻底,分别人家的钱,自己自然不心疼。
推恩令到底是什么阳谋
诸侯王肯定不傻,这么推下去,肯定要把封国推没了。于是,淮南王和衡山王直接造反,造反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不同意推恩令,要为后代子孙留块封地。
但是,造反不会成功。一是因为诸侯王没实力,景帝以后全成了乖乖猫,拔了牙的老虎还怎么咬人;二是因为根本就动员不起来,老爹和老大要跟朝廷死磕,但老二老三肯定不干。
这时候,诸侯王的非嫡长子们,就成了一个新的博弈参与方。而这就是推恩令的高明之处。
在央地关系中,汉高祖刘邦奠定的博弈局面,是让皇帝和诸侯王陷入了一种囚徒困境。
皇帝的压倒性策略是取消诸侯王、然后直接统治。诸侯王的压倒性策略是直接独立、然后自己当皇帝。但是,这个压倒性策略,谁也无法实施。因为郡国并行是一种纳什均衡的局面。
所有诸侯王联合起来,一起搞独立,那肯定能成功。但是,枪打出头鸟,谁敢造反、闹独立,皇帝和朝廷就首先干谁。朝廷削掉所有的诸侯王,自己去统治,那肯定能赚很多钱。但是,好虎架不住群狼,诸侯王集体造反,朝廷也受不了。
这时候的博弈参与方,是皇帝和诸侯王、朝廷和封国。但是,汉武帝这家伙却设计了一个新的博弈局面。
在推恩令的这个博弈局面中,诸侯王、诸侯王的嫡长子、诸侯王的非嫡长子,这三者陷入了一种博弈。然后,汉武帝则貌似置身事外了,你们三方好好玩、我来主持公道。
所以,推恩令不是皇帝搞了一个新政策、去削弱诸侯王,而是皇帝设计了一个新的游戏规则、让诸侯王自己玩。推恩令重新设计了博弈局面。
以前是皇帝与诸侯王的博弈,现在是皇帝、诸侯王、诸侯王嫡长子和非嫡长子的博弈。而在这个新的博弈局面中,皇帝完全可以置身事外,看着诸侯封国自己内斗。
结果会是什么?诸侯王只能把推恩令贯彻到底,从一个个的诸侯王封国变成一个个的列侯封邑,甚至到最后,连列侯的封邑都不会有。收拾韩信、英布和彭越,刘邦很费劲,要斗智斗勇。但是,收拾萧何这些人,完全不用。即便萧何是丞相,刘邦也是想关进监狱就关进监狱。
那最后收拾了吗?
推恩令的开启时间是公元前127年,而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就搞了酎金夺爵,一出手便干掉了106个王侯。而公元前105年、公元前91年以及汉宣帝公元前66年、公元前54年,大汉朝廷又搞了几次小规模的夺爵。没了诸侯国,皇帝完全可以放飞自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但是,我们能说推恩令这个阳谋,是无解的吗?
对于诸侯王,完全无解。因为这是一个纳什均衡的博弈终局。
吕后厉害不?厉害,但她破不了刘邦设的局。所以,吕氏家族取代不了刘姓天下。
汉景帝彪悍不,说削藩就削藩,一天都不能等,直接硬削藩。结果呢?搞出了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彪悍不,你敢削、我就反,吓得汉景帝腰斩晁错谢罪。结果呢?诸侯王被拔了牙齿。
一旦进入纳什均衡,就是博弈终局。这时候,所有人都是局中人,都无法通过单方面的策略改变局面,只能认命。否则,就不叫博弈终局。
汉武帝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设计了一个新的博弈局面。但不要忘了:博弈有终局、变化无止境。
汉武帝能够设计博弈,是因为形势变化了。在文帝时、景帝时,皇帝就没有能力去设计博弈。因为皇帝敢这么玩,诸侯王就敢造反。文帝、景帝这两个皇帝太怂,那刘邦不怂吧?但是,刘邦也只能继续分封。形势不允许,大英雄也只能是池中盘龙。形势允许,大英雄才能乘势而为。
而设计了这个博弈局面之后,大汉就能万事无忧了吗?诸侯王趴下了,豪族们起来了。到王莽篡汉,刘姓宗亲只能依靠豪族和起义军才能重新复汉。而到了东汉末年,大汉宗亲更惨了。称雄的刘备,跟曹操和孙权比,完全可以说是白手起家。
但,我们必须佩服汉武帝的高明。
博弈的初级水准,是跟随:别人为了高考都去刷题了,你再不满意也得跟着去刷。博弈的中级水准,是参透:刷题拿高分不是为了增强能力,而是向大学发信号,我有能力、赶紧录取我。博弈的高级水准,是出局,另辟蹊径、剑走偏锋,找到一条不用刷题也能成功的出路。而博弈的顶级水准,则是设计博弈。汉武帝已经到达了这个层级。
-----
网友解答:
-----
推恩令并非无解,只有汉武帝的推恩令才是无解的阳谋!
汉武帝说,我就是喜欢看你们不爽我,又拿我没有办法的样子!
作为削藩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汉武帝之前和之后,都有人推行过类似推恩令的办法,但除了汉武帝之外,并没有人取得成功,这是因为推行这一政策的外部条件不同,下面我们具体说一下。
西汉藩王势力的形成
秦朝以前,中国历史上一直执行的是分封制,《吕氏春秋》说“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天底下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诸侯国,也叫列国。
诸侯国经过多年乱战,最终有分有和,形成了七个比较大的王国,这就是所谓的战国七雄。其中六国被秦国所灭,于是秦朝建立。
秦始皇看到了分封制的弱点,于是改为郡县制,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委派,实现了中央集权,这就是大秦帝国。
然而,仅仅十四年后,秦朝便被项羽、刘邦的军队所灭,似乎说明了郡县制并不适应当时的形势。
灭秦之后,势力最大的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并以这个身份分封了其他十七个诸侯王,其中刘邦就被封为汉王,封地在巴蜀地区。
刘邦听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最终垓下一战击败项羽,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正式统一了全国,建立了大汉帝国。
在吸取周朝和秦朝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形势,刘邦创造性了提出了自以为绝妙的办法,那就是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我们姑且称之为郡国并行制。
郡县制的部分我们不去说他,分封制的部分,刘邦共封了八个异姓王和九个同姓王,合计十七个诸侯王。
这八位异姓王后来大多被刘邦所杀,并且刘邦还和功臣们杀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非功而侯,天下共诛之。从此之后,汉朝就再没有异姓王了,直到三国时的曹操称魏王,这是后话。
没了异姓王,那剩下的当然都是同姓王,也就是刘邦的后代子孙。但同姓王,也不见得忠于皇帝和汉廷,而且各王不仅占去了国家大量的财富,大片的土地,而且还拥有军队,对中央有着极大的威胁。汉初时有62个郡,具体有多少掌握在中央手中有争议,但毫无疑问,绝不会超过总数的一半。
看了来削藩势在必行!
第一个动手的是汉文帝。
贾谊曾向汉文帝上《治安策》,详细提出了关于匈奴、制度、削藩对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其中提到削藩时,贾谊认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按照贾谊的办法,就是要广封诸侯,同时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诸侯国就变小了,也就更容易管理,而且不容易产生非分的想法,从而服从中央。同时,贾谊还利用诸侯王们与皇帝关系的亲疏远近,让诸侯王之间无法达成共识,这就叫做
“以亲制疏”和“众建诸侯”。
汉文帝认可贾谊的办法,但是在实行过程中,并没有强制推行,而是借机逐步实行。比如,赵王刘友死后,文帝表示非常怜悯自己这个弟弟,就把刘友的两个儿子都封为王。表面看起来这是一种恩赐,实际上是把赵国一分为二了。
同样的办法,文帝封齐王刘肥的六个儿子都为王,将最大的诸侯国齐国一分为六;封淮南王刘长的三个儿子为王,将淮南国一分为三。
这几个王国都是汉朝最大的诸侯国,文帝从他们下手,思路是很清晰的。但是文帝的推行太过温柔,进度也很慢,一共也就分了三个王国。
第二个动手的是汉景帝。
汉景帝削藩任用的人是晁错,而晁错的办法就比较简单粗暴了,他建议景帝直接削减诸侯封地。今天削一块下来,明天再削一块下来,慢慢地各王国就会被越削越小。所以,严格来说,晁错的方法,那才是名副其实的“削”藩。
晁错在《削藩策》中对景帝说,“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总之,就是削藩越快越好。
汉景帝听从了晁错的建议,下达了削藩令,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
十多天后,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为名联兵反叛,即七国之乱。最终晁错被景帝所杀,但七国之乱却被平定。经此一战,诸侯国与中央再也没有了可以抗衡的实力。参加叛乱的七国中,除了保存楚国另立新王外,其余六国皆被废除。
汉景帝趁势收夺各诸侯国的支郡、边郡归朝廷所有,并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取消诸侯王任免封国官吏和征收赋税的权力;
诸侯王不得继续治理封国,由皇帝派去官吏;
改革诸侯国的官制,使诸侯王失去了政治权力;
规定诸侯王不能自治其国,无权过问封国的政事,只能按朝廷规定的数额收取该国的租税作为俸禄。
就这样,中央的权力大大加强,诸侯王的力量大大削弱,诸侯国虽仍然存在,但其实际地位已与郡无异了。
第三个动手的是汉武帝,办法就是推恩令。
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经过文景之治九十年的发展,积累的大量的财富,国家财力充足,这才得以对匈奴作战并取得胜利。
此时的诸侯国虽然对中央没有了威胁,但他们仍然占据着大量的财富和土地,于是汉武帝任用主父偃进行削藩,办法就是推恩令。
所谓推恩令,就是规定诸侯王的所有儿子,都有继承封地的权力,而在此之前,则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爵位和封地。这样一来,一个诸侯王如果有十个儿子,那么这个诸侯国在他死后就要被分为十份;如果他的每个儿子也都有十个儿子,那么到了第三代,就会分为一百份,以此类推。
嫡长子和其他儿子的区别,仅仅是他分到的封地稍微大一点,继承的是王爵,其他儿子继承的是后爵。
可想而知,各诸侯国越分越小,小到什么程度呢?“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十里”。最后一郡之内可能就会很多个侯国,那怎么管理呢?就由郡的太守来负责,郡以下的行政单位是县,显然,侯国小到一定程度,就是一个县而已了。
后来,汉武帝重新分封了75位功臣侯爵,178位宗室侯爵。不久,即发生了著名的“酎金失侯”事件,汉武帝以列侯缴纳的“酎金”分量成色不足为理由,一下子就削去了一百多位侯爵,其食邑、封地自然收归了中央。
如果简单总结一下汉朝削藩的历程,过程是这样的:汉文帝将几个最大的诸侯国削弱。汉景帝将剩下的诸侯国收拾了一遍,敢反抗的都被打死了。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继续分裂各诸侯国,就这样,诸侯国从最初可以跟中央抗衡的王国,慢慢变成了一个个弱国,再变成一个个小的侯国,再从侯国变成食邑,最终被汉武帝找了个理由收了回去。
推恩令为什么无解?
推恩令这个办法并不见得如何高明,起码贾谊就曾经提出过,主父偃的提议也没超出贾谊的《治安策》,但为什么推恩令能在汉武帝时期大放异彩,汉文帝时期就不行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汉文帝时,诸侯国的实力还很强,单个拿出来和朝廷单挑可能打不过,要是两三个联合起来,中央就吃不消了,即便到了汉景帝时,七国之乱也差一点招架不住。
所以,如果汉文帝实行推恩令,那么诸侯们也不是傻子,肯定看得出这是中央削藩的一个政策,如果没有更好的应对之策,很可能就会联合起来起兵造反,而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那就难以收拾了。
而汉武帝时,诸侯国经过汉文帝的削弱、汉景帝的打击,实力已经很弱了,没有再与中央对抗的资本了,只要还能活下去,他们是绝不会铤而走险造反的,除非你直接要打要杀,逼得他们走投无路,才有可能联合起来造反。
而推恩令虽然是削藩的政策,但就眼下来说,还不是致命的,要说被收拾,那也是将来子孙们的事了,所以就没到必须造反的那一步。即使个别诸侯王敢进行叛乱,由于得不到其他诸侯王的支持,甚至得不到除了嫡长子以外儿子的支持,成了无本之水,中央也能很快平定叛乱。
所以,推恩令的无解之处在于,即便你看出了汉武帝的真实意图,那又怎么样?你打不过他,也没有人肯帮你一起打他,并且,只要你不翻脸,你和你的儿子们都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甚至孙子也可以。至于孙子以后……那么远的事,就不考虑了吧。
其实,汉武帝之后,也有人实行过推恩令的办法进行削藩,唐朝末年,明朝和清朝的初期,都出现了藩王割据的形势,他们也都积极进行过削藩,推恩令作为历史上最成功的案例,不可能没考虑过,但此时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主要是中央的力量对藩王无法形成绝对的压制,使得推恩令不可能像汉武帝时那样发挥作用,强制推行,必定引起叛乱。
综上所述,汉武帝的推恩令之所以无解,主要还是在于中央对诸侯国在实力上形成了绝对压制!
-----
网友解答:
-----
汉武帝的“推恩令”,被称为天下第一阳谋,合理合法,光明正大,而且是零成本的解决了诸侯国尾大不掉的局面。
这是一个无法破解的局,因为汉武帝祭出了一个正义的大旗:“我为天下刘姓子孙好”。
都是老祖宗刘邦的后代,所以,
每一个刘姓后人都有资格分得一片土地,谁要是反对,谁就是和天下的刘姓后人作对。
一下子站到了道德的制高点上,就问你服不服?
当然会有人不服,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嫡长子”。凭什么?嫡长子继承制玩了上千年了,凭什么到我们这里就改规矩了。
不服也没用,因为嫡长子毕竟是少数,王爷的儿子一大堆,都排着队等着领土地呢,哪有心情听你在这里喊冤,再喊,兄弟几个联合起来把你扔河里喂鱼。
别的不说,光中山靖王刘胜就有120多个儿子,一个嫡长子,你能单挑的过吗?
这就是汉武帝的聪明之处,攻心为上,我不抢你的封地,我扔一块骨头进去,我让你们窝里斗,这就叫:“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
等这些王爷的封地被儿子,孙子们瓜分的差不多了,他们也一个个都变成小鸡了,再也没有实力和朝廷作对了,汉武帝再出手一个一个的把他们给宰了。
有人说:“这玩意儿其实非常好破,我搞独生子女不就行了,我就要一个儿子,儿子就要一个孙子,这样不就能保住我广阔的封地了吗”。
这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第一,古代的人的观点是“多子多福”,堂堂一个王爷,就生一个儿子,寒碜,让人瞧不起,别说古代了,就是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家里能有七八个儿子,那在村里都可以横着走。
第二,古代婴儿的成活率非常低,你就弄一个儿子,保不齐就养不活,再想生,万一生不出来怎么办,绝户了,那不是赔大了吗?偌大的封地,还不知道会便宜个那个小子了。
汉武帝的推恩令确实好用,三代人的时间,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十里,诸侯国已经彻底变成弱鸡,最后天下土地尽归大汉朝廷。
但是,推恩令也改变了朝廷和王公之间的平衡关系,朝廷中央集权,国力强盛,使得皇权大大加强,公族毫无地位。
但是,这有一个基本前提,
那就是必须得有一个强有力的皇帝,才能驾驭这种强权,一旦皇帝处于弱势,皇权就容易失控,
大汉江山被王莽篡夺,就是源于此。
推恩令,是大汉三代天子的梦想
大汉江山是刘家的,但是却是韩信,萧何,张良,英布等一大堆功臣和谋士们打下来的,因此,大汉江山建立后,
刘邦在保留郡县制的基础上,又分封了很多的王,包括八个异姓王和九个同姓王。
其实,打心眼里说,刘邦是不想封王的。大汉61个郡,刘邦直接管理的只有15个郡,剩下的46个郡,都在各个藩王手里,名义上是大汉领土,实际上和刘邦没有多大关系。
这件事,让刘邦非常苦恼,但是没办法,要想手下冲锋陷阵,总得给你好处吧,这些爵位,很多都是在和项羽大战的时候,许诺出去的,现在必须要兑现了。
为了除掉这些异姓王,刘邦可谓是煞费苦心,先是找罪名杀了韩信,必得其他异姓王起来造反,最终把这些异姓王全部干掉了。
之后,刘邦搞了一个“白马之盟”。内容也很简单,主要有两条:
第一,国以永存,施及苗裔。
第二,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第一条,是对大臣们说的:“你们放心,只要有我大汉江山在,就能保你们的后代高官厚禄。”。
潜台词就是:“你们都安生点,不要造反,跟着我,有肉吃”。
第二条,是对刘家的人说的:“以后,只有刘家的人可以封王,如果有人违反,天下人都可以起来反对他”。
其实,这一条,主要是为了约束吕后的。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吕后依然封了很多吕家人为王。
在刘邦的心里,外姓人都不可靠,只有刘家自己人才可靠。可惜,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在绝对的利益面前,同姓和异姓是没有区别的。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大汉元老陈平和周勃联手铲除了吕家势力,迎立刘邦的儿子刘恒为皇帝,即后来的汉文帝。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即便当了诸侯王,还想当皇帝,济北王和淮南王就是这样想的:“都是刘家后人,凭什么是你刘恒当皇帝”
于是,济北王和淮南王先后发动叛乱,开启了大汉朝同姓诸侯王的叛乱时代。虽然这两次叛乱很快都被消灭了,但是还是让汉文帝心有余悸。
大臣贾谊上奏说:“诸侯王就是朝廷的不稳定因素,无论是同姓还是异姓,都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实力强大的率先叛乱,实力弱小的最后叛乱。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大诸侯国拆分成小诸侯国,来削弱他们的实力”。
贾谊的这番话,其实就是推恩令的雏形,出发点是一致的,但是,他们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
要想从别人嘴里夺肉,那谈何容易。直到齐王刘则死后,因为他没有儿子,汉文帝才将齐国一分为六,又将淮南国一分为三。
公元前157年,汉景帝继位,
大臣晁错给他写了一个《削藩策》,上面写道: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晁错说的这个人,就是吴王刘濞。他是刘邦哥哥的儿子,当年跟随刘邦打天下有功劳,刘邦特意将他封在吴国,以镇守江东,封地范围3郡53城。
刘濞是个有野心的人,他背靠江东,在自己的封地内私自铸造钱币,煮海水卖私盐,开矿山挖矿,经济实力大大壮大。
在晁错的建议下,
汉景帝决定削藩,他的刀子首先就落在了刘濞的身上,夺去了他的会稽郡和豫章郡,刘濞开始造反。
刘濞的造反是有预谋的,他不仅联合了其他六位诸侯,还打出了自己的旗号:“诛晁错,清君侧”。为自己制造舆论攻势。
这个架势,让汉景帝害怕了,他把晁错腰斩了。不过,此时腰斩一个大臣,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因为刘濞的目的,根本就不是晁错,他要的是大汉江山。
等汉景帝想明白了这一点,他才知道,这是真正的白刃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因此,他派出周亚夫,才将“七国叛乱”平定。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继位,这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但是,他依然要面临诸侯王对他形成的威胁。继位第二年,大臣主父偃上奏:
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意思是说:古代的诸侯,拥有的土地不过百里,中央强而诸侯弱,容易控制,但是,现在的诸侯,动辄千里之地,几十个城池,如果你对他们客气,他们就会骄傲,如果你高压制裁他们,他们就可能联合起来反叛。
怎么办,主父偃给出了一个解决办法:推恩令。
反对削藩的主力是诸侯王和他们的嫡长子,这些都是既得利益者,你要动他们的奶酪,他们必然会和你拼命。
推恩令的聪明之处,就是我避开你的锋芒,不和你正面硬刚,我联合那些非嫡长子们,我出台政策,鼓励他们去瓜分诸侯王的领土。
具体的办法就是:以前,诸侯国的爵位和领土是由嫡长子继承,其他儿子们只能干瞪眼。现在,我允许所有的儿子们来继承爵位和领土,儿子越多,分出去的领土越多,诸侯国就越小。
当年贾谊的想法就是这样,可惜,他们所使用的方法不对头。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了共同的利益,这些非嫡长子们就向饿狼一样扑了上去,根本不用汉武帝动手。
汉武帝这一招简直太绝了,几乎就是零成本,一个政策的事儿,关键是这些诸侯王们还不能反对,他们反对,就是和天下的“非嫡长子”们作对,这是一股庞大的势力。
就这样,老子是三个郡的诸侯王,到了儿子这一代就变成了一个郡的诸侯,到了孙子这一代,可能就是几个县城的诸侯,到重孙这一代,可能就是几个村的诸侯了。到了刘备这一代,就只能卖草鞋了。
推恩令,让汉武帝解决了内忧,掌控了整个大汉江山的领土,也让他有资本去打击匈奴。但是,推恩令,也削弱了大汉王室宗亲和公族的势力。
任何一个王朝的稳定,都是各方势力平衡的结果,推恩令加强了大汉王朝的中央集权,也把大汉江山的命运,维系在了皇帝一个人身上。
如果皇帝是个雄主,固然能驾驭这种巨大的权力,如果皇帝是个草包,那么皇权就会失控,
汉亡于此,清亦亡于此!
-----
网友解答:
-----
推恩令之所以被称为无解阳谋,是因为汉朝的诸王们明知道汉武帝在整他们,却只能默默选择承受。
所谓推恩令,即汉武帝时期实施的一项削藩政策,它不是直接削藩,而是通过巧妙的手段逐渐减少诸侯王的土地,从而让他们最终失去与朝廷对抗的能力。
推恩令实施之后,诸侯王如果不执行,那他的儿子们可就要造反了;但诸侯王们如果执行了,那只能眼睁睁看着封国四分五裂。
事实上,诸侯王们不论如何挣扎,都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实力被逐渐削弱,这是推恩令的高明之处,但它并未完全无解,只不过难度实在太大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西汉建立之初,因为种种原因,刘邦不得不实施分封制,将那些跟他打天下的人分封为异姓诸侯王,比如韩信、英布、彭越等等,当时一共有七人,这七个异姓诸侯王占据了战国时东方六国绝大部分土地,而且他们兵强马壮,自恃功高而专横跋扈,对中央的威胁实在太大。
刘邦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将几乎所有异姓诸侯王都给灭掉了,然后分封自己的子侄接替他们,成为新的诸侯王,以此来拱卫中央安全。
在消灭异姓诸侯王之后,刘邦与功臣们达成了白马之盟,主要内容有两项:
第一项,“国以永存,施及苗裔”,也就是保证功臣爵位可以世袭;
第二项,“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只有姓刘的可以封王,有功劳之人才能封侯。
刘邦在做完这件事之后,以为天下就太平了,但然他没想到的是,他的子孙们成为诸侯王之后,就对富贵生活感到不满意了,逐渐有了成为皇帝的野心。
尤其是,从汉文帝开始,一些诸侯王的实力得到极大发展,他们富可敌国,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比如刘邦的侄子吴王刘濞,靠着私铸钱币及贩卖私盐而发家,家中金银堆积如山,出手也极其大方,私自招募大量士卒。
后来,淮南王、济北王相继发动叛乱,汉文帝意识到诸侯王实力过强,对国家的威胁太大了,于是听从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也就是在原有的诸侯王的封地上分封更多的诸侯,从而削弱他们的实力。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诸侯王们的反抗情绪很大,汉文帝害怕弄巧成拙,从而无法收拾局面,便没有坚持下去。
汉景帝时期,他听从老师晁错的建议,采取了直接而强力的削藩政策,即削去诸侯王的一部分领土并收归朝廷直辖,结果导致了七国之乱,汉景帝花费了巨大的代价平定叛乱,从而削弱了诸侯王的实力,但没有根本上解决问题。
汉武帝初期,汉朝依然存在强大的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大的有数十城,土地千里,小的也有十几城,土地数百里,占据了整个国家近一半的土地。
并且,诸侯王专横跋扈,骄奢淫逸,不把朝廷政令放在眼里,甚至有些诸侯王敢公然与朝廷对抗,联合起来对抗朝廷,中央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谋以逆京师
汉武帝也意识到了诸侯王的实力过大这个问题,但他又不想像汉文帝、汉景帝一样激起诸侯王叛乱,怎么办才好呢?
起初,汉武帝也束手无策,但后来一个叫做主父偃的齐国儒生来到了长安,他给汉武帝上书一封,劝说汉武帝采取措施加强皇权,从而成为霸业,其中有一项进行削藩政策。
后来,汉武帝召见了主父偃,两人经过深入交谈之后,确定了具体的削藩政策,也就是所谓的推恩令。
我们先看看主父偃是怎么解释推恩令的: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主父偃首先提出,诸侯王那么多儿子,却只能让嫡长子继承爵位和土地,其他儿子则什么也得不到,这显然有违“仁孝之道”。
这是主父偃的聪明之处,首先用“仁孝之道”来抢占道德制高点,让诸侯王所有儿子都有继承权,从而取得诸侯王除嫡长子以外其他儿子的支持,给推恩令的实施以有力保障。
可不是嘛,同样都是诸侯王的儿子,凭什么嫡长子可以继承所有家产,自己却什么也得不到,这太不公平了,主父偃正是抓住了这一心理,才适时提出推恩令的。
其次,主父偃阐述了推恩令的具体内容,即让诸侯王的嫡长子继承王爵,其他儿子则封为侯爵,并在诸侯国内划出一部分土地建立侯国作为他们的封地。
也就是说,在保障嫡长子继承王爵的前提下,让其他儿子也可以继承部分财产,成为新的诸侯。
有人可能要问了,诸侯王就不能反对吗?其实很难反对,因为从原则上来说,诸侯王去世之后才会实施推恩令,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他能怎么样呢,总不能造反吧?
那么,嫡长子反不反对呢?嫡长子当然反对了,但他的声音太弱小,因为他的兄弟们为了成为侯爵,大多数人都支持推恩令,如果他反对,小心兄弟们群起攻之。
再者说了,嫡长子继承王爵是需要朝廷下诏书册封才行,如果他反对,小心朝廷剥夺他的继承权,这样就得不偿失了,还不如同意让兄弟们也获得分封,至少他得到了大部分财产,也不亏。
主父偃还指出,只要推恩令继续下去,用不了几代人时间,诸侯王的土地就会因为不断分封而变得越来越少,这样就达到了不削而弱之的目的了。
还有人可能要问了,这样不是产生了更多诸侯吗?其实完全不用担心,因为汉代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侯爵对封地没有管理权,只能享受经济效益,这与王爵对封地拥有高度自治权是完全不同的。
也就是说,诸侯国一旦被分成若干侯国,这些侯国的土地就变成了朝廷直辖的土地,由朝廷派遣官员负责管理,这就造成一个结果,诸侯国的土地越来越小,而朝廷直辖土地则越来越大,此消彼长之下,实力也就逐渐拉开了。
只要诸侯国被不断削弱,那它还有什么能力与朝廷对抗呢,朝廷也就没必要再实施其他削藩政策了,谁不听话就收拾谁。
至于那些新成立的侯国,朝廷如果看不过眼,也可以想办法慢慢削掉,他们根本没有自卫能力,汉武帝晚年就干过这事,一口气将一百多个侯国给撤销了,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反对。
前127年,汉武帝正式颁布推恩令,诸侯王们明知道这是汉武帝有意削弱他们,但也无法表示反对,因为自己的封地并没有被减少,只是让更多儿子获得继承权罢了,这可是朝廷的恩赏,所以只能含着泪高呼汉武帝英明。
推恩令下达之后,大多数诸侯王还没死,就上书汉武帝分封儿子们为侯爵,提前将土地分封给了儿子们。
经过十几年发展,诸侯王的实力大打折扣,“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即便有个别实力强一点的诸侯王造反,但也很快就被汉武帝平定,全国十之八九的土地都由朝廷直辖,这就是推恩令的效果,可以说是相当理想的了。
比如说,我们熟知的刘备,他的先祖就是中山靖王刘胜,刘胜有一百二十多个儿子,虽然不是每个儿子都被封为侯爵,但其封国也逐渐被分成了几十个小国。
再比如说,还有汉武帝的哥哥赵王刘彭祖,他的儿子也很多,很多都没有被记载下来,但被封为侯爵的人就有二十七人之多,其封国也快速土崩瓦解了。
还有曾经无比强大的齐国、梁国、淮南国等国,几乎都在汉武帝时期就四分五裂了,成为了很多微不足道的小国。
当然了,推恩令之所以能顺利推行,还在于汉景帝、汉文帝削藩之后,将天下诸侯王的整体实力削弱了,文景之治又让汉朝中央实力得到极大加强,因此汉武帝才有底气推出推恩令,先用非武力方式进行削藩,谁要是不接受,汉武帝还可以动用武力解决问题,诸侯王们敢不接受吗?
可见,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推恩令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甚至被称之为无解阳谋,但其实它绝非无懈可击,但前提是诸侯王及其儿子们能否经得起人性考验。
推恩令能够起到作用,有个很大的前提,那就是诸侯王们不止一个儿子,只要有两个以上儿子,那诸侯国的土地就会减少。
哪有人就要说了,诸侯王只生一个儿子不就行了吗,这样儿子就可以继承整个诸侯国的土地了,实力并不会受到损害。
这个办法当然可以见效了,但问题是诸侯王能够做到只生一个儿子吗?答案是不能。
我们都知道,汉代诸侯王个个富得流油,这么多钱该怎么花?除了吃喝玩乐,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之外,就只能用在女人身上了。
事实上,绝大多数汉代诸侯王都是妻妾成群的,这是男人在生活享受上的需求,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这就导致诸侯王想要只生一个儿子,是很有难度的。
退一步讲,假设第一代诸侯王做到了只生一个儿子,那第二代、第三代乃至万代都能够做到吗?
难度显然太大,整个汉朝历史上就没出现过这种情况,只要有一代诸侯王生了两个以上儿子,封国就会削弱一次。
再者说了,诸侯王只生一个儿子的风险太大,很容易造成绝后,这样诸侯国就会被朝廷给收回去,那就得不偿失了,还不如多生几个儿子,即便诸侯国分化成许多小国,至少后人们受益了。
这就是推恩令的可怕之处之一,考验诸侯王能否约束自己,只生一个儿子,儿子生少了有绝后的风险,儿子生多了则会导致诸侯国四分五裂,相比之下选择后者更有利。
其实,推恩令最可怕的地方,还体现在用诸侯王的土地作为诱饵,去挑动诸侯王与儿子们之间,嫡长子与其他儿子之间的矛盾,从而不费一兵一卒就达到削弱诸侯王的目的。
原本,只有嫡长子具备继承资格,但推恩令告诉大家,其他儿子也可以享有继承权,这个时候就要考验人性了。
按照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庶子们理应放弃继承权,但问题是推恩令可以让他们变成一个拥有侯国的侯爵,这诱惑实在太大了,他们就顾不得那么许多了,什么道德、礼仪、亲情,都抵不上一个侯爵,他们会积极响应汉武帝的号召,如果有人阻止他们,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反抗。
面对儿子们的压力,诸侯王为了保持内部团结,也只能妥协,如果诸侯王采取压制措施,只会造成儿子们的强烈反抗,汉武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介入了,其结果也只能是诸侯王败下阵来。
有人可能要说了,如果诸侯王的儿子们都听他的话,主动放弃继承权,一致拥护嫡长子继承诸侯国,这样不是也可以让推恩令失效吗?
这种情况虽然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人性是贪婪的,让一个人放弃即将到手的肥肉是很难的,更何况是可以让人一下子走上人生巅峰的侯爵呢?
退一步讲,天下有那么多诸侯王,假设其中几个诸侯国的儿子们达成一致,让嫡长子继承整个诸侯国,但肯定也有很多诸侯王内部不是铁板一块的,让推恩令有可以实施下去的机会。
这样的话,诸侯王就会分化成两个阵营,相互之间是敌对的,这样就无法再抱团取暖了。
削藩最让皇帝担心的是什么,就是诸侯王抱团取暖,因此即便有些诸侯国内部团结一致,导致推恩令无法实施,那也不要紧,因为天下诸侯王被分化了,就不足以跟朝廷对抗了,朝廷完全可以用武力压制那些阻扰推恩令实施的诸侯王。
也就是说,推恩令可以让天下诸侯王们分化瓦解,也可以让诸侯国内部产生矛盾,双重作用之下,朝廷永远都是得利者。
所以说,推恩令其实考验的是人性,他勾起了人心中的贪念,在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埋下仇恨的种子,用挑起诸侯王内部矛盾的办法来削弱他们,朝廷则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说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了,之所以将推恩令说成无解阳谋,正是因为它抓住了人性的弱点,想要对抗推恩令,光靠谱一个人是不行的,需要所有人都能克服人性弱点,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它取得了成功。
-----
网友解答:
-----
“推恩令”之所以是最顶级的“阳谋”,最厉害之处在于它紧紧抓住了人性之中贪婪、仇富的种子,并且以博爱的名义步步紧逼,团结了多数人消灭了少数人。
“推恩令”的可怕,是因为不管是在表面上还是实质上,它都是正义的,无可争议地占据着道德和理论的制高点,它维护的是多数人的利益,反对的是少数人的暴政。
谁反对“推恩令”,就是把自己至于大多数人的对立面,下场可想而知。
在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之后,淮南王和衡山王看出了其中的端倪和朝廷的用心,想拒不服从,结果还没等朝廷出手,就被儿子、孙子告密造反,结果就是被朝廷拿下砍头。
汉武帝的“推恩令”不是针对诸侯王中的某一个人或者一群人,而是针对他们所有人;在他们之中,诸侯王的嫡长子长孙是其中的少数人,而不计其数的非嫡长子以及庶出的子孙就是绝大多数人。
在此之前,只有嫡长子长孙才有资格继承王位及其带来的权力,得到封地和封号,而非嫡长子以及庶出的子孙相比之下连喝汤的份都没有了。
都是一个爹生的,无非就是你出来的早、我出来的晚而已,别的有什么区别,凭什么好处就你们嫡长子长孙一脉全垄断了,你们吃肉喝酒,我们就只能喝剩汤,这不公平!
汉武帝及主父偃等人极其敏锐地看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以及能为我所用的作用,既能占据道德制高点,又能不费自己一兵一卒,何乐而不为。
于是“推恩令”这一阳谋出台:
我汉武帝和大汉朝廷皇恩浩荡、对所有刘姓兄弟都一视同仁,高祖皇帝赐给你们的封号和封地,我照单全给你们留着。大家都姓刘,就不从你们手里收回来了,你们也要对你们的子孙一视同仁,不管是不是长子还是次子、是嫡出还是庶出,都要给子孙封田封地,只要是刘姓王子王孙都要有封号、都要有土地,而且还要一代一代分下去,所有人都不能落下。
这就是“推恩令”闪现的人性的光辉和博爱的光环,汉武帝也是在告诉所有的诸侯王子孙们,我刘彻来为你们做主了。
老爹留下来的东西,只要是他亲生的,人人有份,有爵位做,有封地住;不仅你们有,你们的子孙都有。
那些不是嫡长子以及庶出的诸侯王子孙,终于迎来翻身做主人的机会,刚到前途一片光明和坦荡,自然是高呼“陛下英明”、“吾皇万岁”。
反对的自然是看透了汉武帝“推恩令”手腕的诸侯王以及那些原本可以吃独食的嫡长子们,但即使他们知道其中的厉害和汉武帝的“险恶用心”,却毫无还手之力。
先不说这是对抗中央朝廷的政策,可能被扣上“图谋不轨”的大帽子,只要他们对“推恩令”表现出一丁点的反对甚至不满,就会站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对立面,成为千夫所指。
这位诸侯王你是不是只溺爱嫡长子,不爱其他的儿子?不然为什么不给他们封地?
这位嫡长子你是不是不爱你的兄弟们,父王留下来的家业,竟然不舍得给兄弟们都分一分?
那些以往不是嫡长子以及庶出的诸侯王子孙听说现在全都有肉吃了,自然是一哄而上,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压抑已久的仇富心态,各诸侯早已经是后院起火。
《推恩令》这种顶级阳谋,效果及其明显,中央政府几乎是不费一兵一卒,使长期存在的诸侯国尾大不掉的危险消除于无形。
据史书记载,在“推恩令”之下,原来实力较大、封地千里的齐国被一分为七,赵国被一分为六,梁国被一分为五,淮南国被一分为三,对中央已经无法形成威胁,而实力原本就较弱的长沙国、燕国、代国,已经名存实亡。
-----
网友解答:
-----
所谓阳谋,就是公开的谋略,大白话就是共赢,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我最好!
汉武帝的推恩令,它其实是不合常理的出牌。汉武帝之前,嫡长子这个“王侯游戏规则”适合所有贵族,包括皇帝家族。
汉武帝的推恩令其实是带头破坏“嫡长子”的游戏规则。
也为他废除太子做了准备,既然诸侯国都在削弱嫡长子的势力,那么整个嫡长子制度都要受到冲击了。
汉武帝的推恩令,真的是阳谋,一石三鸟的阳谋。
1
推恩令:简单说就是把汉代初期分封的大诸侯国,再次分成几个更加小的诸侯国,这样可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没有推恩令的时候,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庶出的子孙,也就是“小老婆”的后代是不能继承诸侯王的土地的。
汉武帝这样做,其实就是要削弱诸侯国的势力,这些诸侯国面积太大,往往尾大不掉,不听朝廷的调令。
但是,因为诸侯国的嫡长子毕竟是少数人,庶出的王子王孙占多数,诸侯国的嫡长子想反对也很难成功。
庶出的王子王孙因为皇帝的支持,可以无偿地占有诸侯国的土地,他们当然大力支持汉武帝的这个政策,这个可以类比雇农“分田地”。
土地本来是皇帝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原则上可以把天下的任何土地分了。
既然皇帝发话了,诸侯国的嫡长子也不好反对,毕竟自己也可以分一块土地,何必跟皇帝打擂台呢!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阳谋的破解到底难在哪里?
2
其实还是转移矛盾,分化瓦解的一种权力游戏,汉武帝精通谋略,深知其中的厉害,还可以借机收回一些土地
诸侯国因为地大物博,往往妻妾成群,子孙满堂,这个是普遍现象。
独生子几乎不存在,所以推恩令几乎把诸侯国的领土“碎片化”了。
从此,诸侯国与汉朝皇帝的矛盾转化成诸侯国内部的矛盾。
说白了,汉武帝就是在挑拨离间诸侯国的王子王孙们,让他们分家,分财产,只要分家就存在分配不均衡的情况,矛盾总会有,皇帝可以借机会整理诸侯国的内部事务。
一碗水端平很难,从此诸侯国内部就永无宁日了,朝廷就可以裁决诸侯国的一些争端,借机收回一些土地。
3
推恩令的最深沉的目标,就是敲打太子,看看太子有什么反应
事实上,汉武帝早就对太子不满,总是说太子柔弱,不像自己雄才大略,武功盖世。
废太子这么大的事情,一定得有人支持,得有权力基础,推恩令是得了一批王侯的铁杆支持,为汉武帝的废除太子做了思想准备。
推恩令破坏了嫡长子制度,太子地位再高,他本来也属于这个体系,仅仅是金字塔的最顶端而已。
可见这个推恩令,真的是一石三鸟:削弱诸侯,趁诸侯内部矛盾收回一下土地,最后就是对太子势力的“降维打击”,为皇帝的权威做一个长期准备,这也是破解的难点所在。
说白了,如果太子不轻举妄动,能够长期韬光养晦,诸侯内部没有矛盾,诸侯国的王子王孙都是孝子而且兄弟团结,那么就能破解此阳谋。
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有趣的历史故事
作者|龚柳辉
-----
网友解答:
-----
所谓阳谋与阴谋最大的区别就是“无解”——你明知是个坑,还不得不往里跳,甚至还得抢着往里跳!汉武帝刘彻颁行的推恩令正是这样一种存在。
汉高祖刑白马盟天下——非刘姓不王
汉王朝建立之初,为了稳住从项羽阵营投靠过来的异姓诸侯王,汉高祖刘邦不得不保留了异姓诸侯王这样一种存在。因为是“原始股东”,这些异姓诸侯王们在自己的封地里几乎就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汉廷的手根本伸不进去!
后来,因为刘邦的打压,异姓诸侯王们纷纷举起了反旗!最后连刘邦的发小、时任燕王卢绾都背叛了刘邦,与匈奴人不清不楚、和反叛陈豨勾勾搭搭……刘邦的晚年几乎就是在平定诸侯王的叛乱中度过的。在大体平定了异姓诸侯王之后,刘邦刑白马盟天下——“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奠定了汉王朝非刘姓不封王的基础,这个祖制直到东汉末年才被曹孟德所打破……
刘姓宗室诸侯王渐成尾大不掉之势
虽然非刘姓不王了,但老刘家的“自家人”也没好到哪里去。为了各自的利益,各自吧啦着各自的小算盘。因为基本沿用了异姓诸侯王的那一套,汉初的刘姓诸侯王们不仅可以掌兵,而且还能直接临您,在自己的封地里俨然就是一副“皇帝”的缩小版!久而久之,这些刘姓诸侯王们也积蓄了相当强大的实力,甚至可以倒逼汉廷了。
吕后去世以后,汉高祖刘邦庶长房——齐藩的几个孙子就利用手中的军队和金钱,发动了一场名为“剿灭诸吕”的政变。不仅剿灭了诸吕,还杀绝了汉惠帝刘盈一脉!刘姓诸侯王居然可以屠戮挂名皇帝和正牌皇帝的儿子了,可见其实力已经到了何种地步?刘姓诸侯王们尾大不掉之势已然形成,甚至可以左右汉廷的政局了!
文景两代的削藩努力收效甚微
汉文帝刘恒即位之后,对刘姓诸侯王的尾大不掉之势已经产生了警觉,并着手限制刘姓诸侯王的势力。刘恒的动作相对比较温和一些,基本上属于“温水煮青蛙”,很难立竿见影。在刘恒去世之后,他的儿子汉景帝刘启在晁错的撺掇下显得有些迫不及待了,开始了暴力削藩的进程……结局众所周知,“吴楚七国之乱”爆发,汉廷拼尽全力才最终平定了这场叛乱。
汉武帝即位之后,鉴于“吴楚七国之乱”的教训,改弦更张、选择了相对比较温和的方式,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阳谋——推恩令。之所以说推恩令“温和”,是因为在此之前,汉王朝削藩都是直接削,也就是寻找各种理由削减刘姓诸侯王手里的封地!而推恩令并不直接削刘姓诸侯王手里的封地,而是采取了分的方式,将刘姓诸侯王手里的封地化整为零……
何谓推恩
在推恩令颁行之前,汉王朝在刘姓诸侯王的王位传承方面实行了相对比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简单说就是,诸侯王老子死了之后,他的一众儿子中只有一个儿子能够承袭老子原来的封地和王位,通常是遵循“有嫡立嫡、无嫡立长、长幼有序”的大原则。而其他儿子,与皇帝关系比较亲近的或许还能封个列侯什么的,与皇帝关系疏远的、尤其是庶出的,很可能什么爵位也捞不着……而诸侯国依旧还是原来的那个诸侯国,只是换了一个新“老板”而已,一应“资产”保持原样。如此一来,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已然是严重威胁到了汉廷的权力和皇帝的地位了!“剿灭诸吕”的齐藩、“吴楚七国之乱”的吴藩等等,不正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直接削藩,也就是寻找各种理由削减刘姓诸侯王的封地等于是直接损害了这些人的切身利益。你断人家财路,人家可不就只能断你的生路了?于是,刘姓诸侯王们开始孤注一掷、铤而走险发动叛乱——“都是太上皇、太祖高皇帝的子孙,凭什么我就不能当皇帝?”所谓“吴楚七国之乱”不就是这样的吗?
为了缓和这种矛盾,在主父偃的建议下,汉武帝刘彻选择了相对温和的推恩式削藩。此举与先前最大的不同就是改削为分——“我不要你家的地皮,你家的地皮永远是你家的!但是,总不能只有老大吃肉,其他兄弟连汤都喝不着吧?这样吧,你家老爷子死后,在他原来的地皮里给老大分块比较好的地皮,剩下一些孬的其他兄弟几个一起分了!”如此一来,只需几代,原本疆域辽阔的刘姓诸侯国就会被分得四分五裂、地盘越来越小……没了地盘、就没了税收,手里没有钱,还有谁会去给这些诸侯王们卖命?他们对汉廷的威胁也就消弭于无形了。
为何说推恩令是阳谋
所谓阳谋,说白了就是明知是个坑,你还不得不往里跳,甚至抢着往里跳!推恩令一出,诸侯王们原来连汤都喝不着的儿子们都能分一大块地皮,谁不愿意?除了老大之外,没有谁会反对,他们求之不得!如果老大不同意,不用汉廷出兵,他的弟弟们就会要了他的命,不是吗?即便要不了他的命,只要汉廷在背后扇阴风、点鬼火,让这些诸侯国陷入内乱是非常简单的事实。如此一来,他们内斗都自顾不暇,哪里还能威胁到汉廷和皇帝的权力?
老大不同意?那正好给了汉廷收拾他的理由!“我这是‘恩典’,没要你家一分一厘地皮,你不干、想干嘛?想占山为王吗?汉廷分分钟便可以“合法”地灭了你!而且,你的兄弟们还会非常兴高采烈地上赶着做汉廷的内应……对于刘姓诸侯王的继承人而言,反对可能什么也捞不着、甚至还会丢了性命!不反对,起码还能保住一块地皮、享受终生富贵,何去何从?不言而喻……明知道是个坑,也得往里跳啊!吃肉改喝肉汤总比连“吃肉的家伙事儿”——脑袋都丢了强吧?
推恩令本身并没有太深的奥秘,之所以无解,主要是因为它准确把握了人性的弱点、成功利用了人性的弱点。而人性这种东西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是无法改变的!即便是存在少量个案、特例,也无碍大局。真正能够跳出人性圈子的人,恐怕也不会去追逐那些功名利禄了,不是吗?
-----
网友解答:
-----
阳谋本身就是无解,才称之为阳谋,说“无解的阳谋”,就像在说漂亮的美女一样。
阳谋和阴谋的区别,不是正义和邪恶,也没有好坏之分,而是有无解,
阴谋是指,只要你知道他的计谋,就可以破解,
阳谋是指,即使你知道他的计谋,也破解不了。
推恩令其实并没有什么神奇的,这个是汉朝第一牛人贾谊提出来的,汉文帝是按照他的计谋实施的,汉景帝也是按照他的计谋实施的,到了主父偃跑出来炒现饭,被吹得神乎其神,
如果真那么神奇,康熙削藩为什么不用?建文帝削藩为什么不用?
唐朝的节度使、藩镇割据,唐朝倒是用了“推恩令”,结果你也看到了,节度使是越来越多,实力可一点都没减弱啊!
唐朝的推恩令为什么没有效果?
无他,节度使手握重兵,而唐军好像也打不赢节度使,凭什么听你的?即使你把节度使地盘分割成很小的部分,依然改变不了他们独立军阀的事实。
汉武帝的推恩令为什么效果显著?是因为经过高后、汉文帝、汉景帝三代人的努力,汉朝的诸侯王已经成了大地主,基本没什么兵,封国内的官吏又是皇帝任命的,军队是皇帝的,这种情况下,汉武帝推恩,诸侯王才没办法反抗。
放在汉文帝时期,你别说削藩了,就是推恩,诸侯王马上就造反了,刘邦敢搞推恩令?
所以啊,并不是推恩令是阳谋,也不是汉武帝多牛,而是汉武帝摘取了三代人努力的果实,仅此而已,
不看政治环境,只看结果都是耍流氓。
汉初的诸侯国,跟汉景帝晚期的诸侯国一样吗?
-----
网友解答:
-----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听从大臣主父偃的建议,开始实行推恩令。
推恩的意思就是,君王施恩惠,把土地分给自己的骨肉,让他们成为诸侯王。而诸侯王也要把这个方法推广下去,把自己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骨肉。
按照汉朝的继承制度,诸侯王爵位和封地,都是由嫡长子继承。其他的儿子以及庶出的儿子,是没有资格继承王位的。
于是,主父偃就说,诸侯王的子孙们没有一点封地,就无法孝敬父母长辈,那么仁孝之道就得不到传播。因此,必须让诸侯王将土地分给所有的儿子,由君王封他们为列侯。
这样一来,诸侯王分封了大量侯国之后,封地就会越来越小。而侯国只能享受租税,而无权过问政治,军事和民政,就必须由汉王朝来委派官员进行管理。
这样发展下去,诸侯王的权力就会越来越分散,也就再没有力量与西汉政府对抗了。
推恩令下达之后,诸侯王的子孙都被封为侯。这些原本与爵位无缘的诸侯王后代们,开始对西汉中央政府感恩戴德。
根据历史记载,实行推恩令之后,河间王国先后被封为11个侯国,淄川王国被分为16个侯国,赵王国被分为13个侯国。
此外,城阳、广川、代王,中山、济北、鲁王,长沙、齐王等诸侯国,也被封为几个或十几个侯国。
汉朝侯国的地位相当于县,隶属于郡管辖。
这样一来,汉朝即使不废除各诸侯王国,最终也会达到直接管辖的目的。
这些诸侯国发展到最后,大的不过有十几个城,小的只有几十里地而已,根本无力与汉王庭对抗。
此外,汉武帝还使用诸多借口,来剥夺诸侯国的爵位。
根据汉朝制度,每年8月,皇室要举办宗庙大祭。这时候,分封在各地的王侯,都要献出一定量的黄金助祭。
在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就以诸侯王所献的助祭黄金,成色不好或数量不足为借口,将106位诸侯王侯的爵位剥夺,并收回了封地,这个数量占当时王侯人数的一半。
之后,王、侯这二等爵位制度,虽然依然存在,但是数量已经非常少了。而且,他们不得过问封国内的政事,也没有对辖域内人民的统治权,实力也就日渐衰弱。
据统计,在西汉初年分封王侯的143人,到了汉武帝末年,只剩下5人了。
汉武帝推恩令颁布以后,他之前亲自分封的75人中,但后来有68人被剥夺了爵位。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三国时刘备的祖先中山靖王。
在祭祀之时,汉武帝以他所贡献的黄金成色不足,剥夺了他的王位。
这也导致他的后代子孙逐渐贫困,到传到刘备的时候,就不得不去买草鞋了。
关于诸侯王的问题,其实是汉代初年,历任君王一直很头疼的问题。
在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刘邦出于无奈,封了一批异姓王,比如韩信、彭越、英布等。
但是,刘邦登基以后,他不允许这种异性王长期存在。他就以各种手段,逼迫异姓王叛乱、逃亡。而刘邦再以平叛为手段,将这些异姓王一一铲除,只剩下一个忠厚老实的长沙王吴芮。
但刘邦在平定异姓王的同时,为了加强自己的力量,又封了一大批同姓王,都是他的侄子和儿子。
由于刘邦分封人数过多,导致在刘邦死的时候,朝廷能够直接管辖的地方,仅限于关中和函谷关以西、以南,和一些边疆地区。
至于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关东地区,基本上都掌握在同姓王手中。
到了汉文帝、汉景帝时,诸侯王与汉王庭之间的矛盾,就更加激烈。一些辈分很高,年纪大的诸侯王,甚至私自开矿,铸造钱币,买卖私盐,还扩充军队,试图挑战汉王朝的统治。
汉文帝和汉景帝,一生都在谋划,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
在汉文帝时,贾谊就曾经提出一个类似于推恩令的建议。其具体方法就是,让诸侯王分为若干个小国,让诸侯王的子孙,依次享受封土,直到土地分尽为止。汉文帝基本接受了这一建议,但由于汉文帝性子软弱,并没有实施。
到了汉景帝时,由于听信晁错等人的建议,强行实施削藩。结果激起了同姓王的反抗,酿成了公元前154年的七国之乱。
最后,汉景帝任用大将周亚夫,才平定了叛乱。
此时,虽然一些诸侯国被取消了,但还是有新的诸侯王出现。因为皇帝也有兄弟,儿子,按照惯例,也得封他们为王。
甚至,有时还会因为太后特别宠爱某位皇子,也要封王,而且还要封的大。
这也就导致,到了汉武帝执政时期,诸侯国的问题,已经成了重中之重的问题。
推恩令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诸侯王缩小自己的封地。
但这与汉景帝的削藩政策不同的是,推恩令表面上看起来,像是给予诸侯王更多的利益。
而且,汉武帝的话也讲得冠冕堂皇,就是希望将皇帝给诸侯王的恩泽,推广到他们的子孙后代。
而且,这些诸侯王一般都是妻妾成群,子孙众多。按照之前的制度,爵位封地只传给嫡长子,其他子孙得不到一点土地。那么,无论经过多少代,只要诸侯王不犯大的过错,君王也拿他没办法。
现在,托恩令出台,就是让诸侯王割自己的肉,还让他们找不出任何理由,还又能得到诸侯王子孙们的拥护。
因此,推恩令执行得相当平顺,没有引起任何诸侯王的反抗。可以说,朝廷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就达到了目标。
因此,推恩令被称为天下第一阳谋。
------------------
推荐阅读:
孩子还小背诵大量古诗文,很多是机械记忆反复强化的结果,八九成不解其义。有益吗?可行吗?
上一篇:如何学好书法?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