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草书不油滑?
如何使草书不油滑?
-----
网友解答:
-----
很高兴能有机会来回答这个问题,主题中提出如何使草书写出来不油滑,我想先说明一下什么是书法中的油滑:就是说笔法过于简单或单调乏味,书写速度过快,过于圆滑。这个问题不难解决,一是增加笔法的变化,即笔法多变,方笔与圆笔交替使用,圆笔不宜过多,圆笔多无方笔则显油滑俗气。二是牵丝映带不宜过多,要断与连交替运用。三是静与动结合运用,使之产生对比关系。四是在书写中还要注意大小,错落,开合,虚实,浓淡等等的变化,只有这样书写草书才能够不油滑。(附本人几幅小书作请各位朋友指正!)
-----
网友解答:
-----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如何使草书不油滑?”这个问题提的好,也是我们写草书当中最容易犯忌的地方,因为草书要写的快,行笔快了之后,笔画的变化往往我们就很难驾驭了,这个时候就容易产生“油滑”的毛病。
什么叫油滑?就是说看起来写得很热闹,写得很流畅,但是这些笔画里边没有任何艺术的感染力,所以就流于形式,给人感觉是徒有形式而没有质感的的感觉。“油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写的很熟练,但是毫无生气,毫无内在的美感。“油滑”也是对艺术感染力或者书法造诣很肤浅的一种指责。
孙过庭《书谱》中的笔法,变化多样,而用笔从容,重点看看笔画的转折交代处
如果把书法写到没有美感没有生气,那这不就死了吗?不光是草书会产生油滑的毛病。楷书、行书,甚至篆书、隶书都会犯油滑的毛病,这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艺术上的问题。
但是唯独草书油滑的毛病是比较难以克服的,昨天我就回答了一个问题,题主的提问是我写了两个草书作品,看看哪一个艺术性好一点,我的回答是:没有一个作品是艺术性的。原因就在于,他的这两个作品,确确实实犯的毛病就是油滑,而且还有很多的草书写法上的错误,哪来艺术性呢?
草书油滑的毛病主要反映在这样几个方面。
1.对草字的草法不够熟练
2.对笔法的研究浮于表面。
3.提按方法不对,章法布局落入俗套
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防止写草书的时候不要太油滑。
首先,对草书的草法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如果这个认识不正确或者是不太熟练,匆匆忙忙写出来的就容易流于形式,因为草书它在点画之间,变化就非常丰富了,比如说“知”和“去”字在草书里边稍不加注意,你就会把“知”字写成了“去”字。像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们就不一一的举例了。
《草书歌诀》里面都说的非常清楚,也非常多。
《草书歌诀》既是很好的规范草书,又是一些草书的技巧,值得我们去学习
例如“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宝盖无左畔,走之阙东边。 长短分知去,微茫视每安。六手宜为禀,七红即是袁。 十朱知奉已,三口代言宣。左阜贝丁反,右刀寸点弯……”总而言之,把每一个字的草法一定要记熟,特别是一些区别不是很明显的地方和容易混淆的两个字,我们一定要把它记熟。
只有记得清楚,我们才能把这个字写正确,不至于把草书给写错了。
但是最忌讳的也就在这里,如果我们把每一个字都记得很清楚,这个当然不错,但是我们切切不要忘记了,草书的笔画也是非常有艺术性的,艺术性在哪里?就在它的笔画结构里边,这是我们一再强调的。所有的书法,它的笔画的结构一定是非常清楚的,也是非常有自己的特色的,说它清楚,就在于每一个笔画它都有起、笔行、笔收笔,只要我们抓住了这个特点,那么,我们写好草书的笔画应该就没有问题。
怀素《论书帖》中“自风废近”四字,有断有连,若徐若迟,从容镇定,举重若轻
可是问题恰恰也就在这里,我们写草书的时候,很多的朋友们喜欢写快一点,认为草书就要快,不快还叫什么草书?所以,在快的过程当中,忘记了对笔画结构的表达。也就是草书里边经常说的笔画之间的关系,忘记了应该是起笔、行笔、收笔都没有变化的,而把一个笔画看成了一个线条,这样就忽视了笔画本身的结构起笔、行笔、收笔的变化,这样,就会给我们造成笔画模糊的概念,所以很多人就容易上这个“当”,就是把笔法看作线条。尤其是草书,它的线条拉的比较长,几个字都串一块,有时候几个字都是一笔写成的,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很多的人用笔太油滑,因为这样好玩啊。
笔画转折处的开合,是草书的绝妙之处,如果没有开合,那就容易“油滑”
但是千万不要忘记了,我们写草书的时候。要高度重视的地方,恰恰就是点画之间或者说一笔一画之间本身的结构关系:就是起笔、行笔、收笔,这是一个完整的笔画结构。
草书和行书和其他书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的点画之间的联系非常的紧密,也就是上一个笔画的收笔部位刚一出来,马上就接着和下一个笔画的起笔连起来了。这种连接甚至于有时候都不太容易分出它的层次来,但是你一定不要放过笔画之间的连接关系,我们把这个连接关系叫做“接笔”关系。
王铎背临王羲之《蔡家帖》和《散势帖》二帖,看看他的每一个笔画,是不是变化很丰富
就是在草书的上一个笔画收笔部位和下一个笔画连接的这个点这个连接点上,我们一定要处理好这个关系,如果把这个关系处理好了,也就是把草书每一个字的结构掌握好了,每一个字和每一个笔画,每一个笔画和每一个笔画之间的结构,掌握好一个字的结构就掌握好了,几个字连起来的这样一个整体的节奏我们也就掌握好了。这样,我们写起来就会不慌不忙从容镇定,然后,写出来的笔画自然就会产生节奏感,不至于太过于的概念化和油滑了。
孙过庭《书谱》中一气呵成的“孙过庭”三个字
具体的我们在学书法的时候要注意练字的时候把握好节奏的快和慢。
起草书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越慢越好,快有快的道理,慢有慢的道理。
例如怀素的《自叙帖》绝对不是很慢写出来的,但是《论书帖》也绝对不是疾风骤雨式的笔法写出来的。
所以,草书作品各有各的妙处,可以快,可以慢,因人而异,因作品而异,不要一概追求快和慢的表面效果。
但是我们学习草书字帖的时候,应该有自己的分寸,那就是把笔画一定要写到家。
要把笔画写到家,就要把草书的规律掌握到手,这个规律跟所有书法字体的规律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前面我们已经多次都讲过了,它就是起笔、行笔、收笔,没有别的。
所以有人说,草书也要当做楷书来写,这是有道理的。
当然这是一个比喻,是为了让我们写草书的时候,要有一些从容和镇定,不要慌,不要忙。我们仔细的看草书字帖的每一个笔画,如果准确的把它写下去,还是能够写出草的效果来的,不必一定要写得非常的快,当我们熟练的时候,我们自然可以写快,我们如果熟练地掌握了每一个字的规律,每一个笔法的规律,那我们下笔的时候,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因此,就会完全的消灭概念性的写过去的不良习惯,那种模模糊糊写过去不严谨态度,或者纯粹是按照自己的想象来写不负责任精神,这些种种不良习惯,都是因为没有吃透草书的基本的笔法,也没有吃透草书的精神,所以你写出的草书就没有什么趣味,而且流于形式,给人感觉好像很熟练,其实索然无味,这就是油滑的具体表现。
怀素《论书帖》中“何”字的笔势“下垂”,“而”字的横竖弯“方势”,而笔意都要篆书的味道,也就是“笔意”
为什么后人评价草书的时候,一定要归到“有传统”三个字呢?就是因为它虽然有变化,但是它的笔法的规律,它的结构的规律以及它的章法的规律,是没是完全符合美学规律的,只要符合美学规律,你怎么写它都是对的。
我们前面说的把笔法当做线条来写,这是一种误导,因此我们很多人写的草书之所以油滑,你仔细的分析分析,它的每一个笔画都是非常的单调的,没有任何弹性,没有任何变化。没有弹性没有变化,就是死气沉沉,就是僵硬的,僵直的,像铁丝框框起来一样的笔画,这样的笔法是没有味道的,所谓的味道就是要有回味的余地,就是要一唱三叹艺术感染力,而优秀的书法作品他都能够做到这一点,要把这一点做到,我们一定要在练习的时候,不慌不忙从容地掌握这些笔画的基本规律,就是怎么起笔,怎么行笔,他怎么收笔。
然后,我们还要做到每一个笔画要有法度,要有意态,要有笔势,如果做到了这些,我们写出来的草书你想写油滑都油滑不了了。因为这是你心中健全了草书的美学的基本规律了,他时时会提醒你缺少什么,多余了什么,没有什么,还需要怎么样去加强和改善。
而且草书长时间“油滑”的毛病,就是从来对自己不去改善,从来都是一贯坚持一种方法,固步自封,自我束缚。因为他心中没有建立那些基本的规则和基本的美学的原理,这样,他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写,那么写出来当然就是索然无味的东西了。
-----
网友解答:
-----
草书不油滑有几个途径!
一,增强笔力。笔力强的书法家无论怎么写都不可能出现油滑现象的!只是笔力强太难了。
二,减少圆转。最重要的是圆转一定要避免纯圆,越圆则越近俗。
三,增强方折。方折增多了自然就会减少油滑的感觉了。
四,提按的果断。提按含混也是看上去油滑的一个重要因素,提按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你的书法就能写出古意来!
-----
网友解答:
-----
此问甚好!很多书友在习草之初都会有这样的体验,线条过细,绵软无骨力。
临怀素自叙帖,大多初临找不到感觉,任笔而就,只能晓其行,而不知其然。
其实,草书中虽然少了很多楷书的顿、折和省略笔画,而增加了连带(牵丝映带)或内在呼应,但依旧要控笔,在断笔处或绞转处增加停顿和换锋,同时使笔控制力道,凸现线条质感,这样线条就不油滑了。
经常说的节奏也就是如此。
大白话,别当真,个人浅见。下面是自写自话,当作消遣一下![祈祷]
-----
网友解答:
-----
草书写得油滑,是不懂草书者所写,以为草书就是草草地写出了草书的字形,就算草书了,错!
唐孙过庭《书谱》中说: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是说草书虽然外形是弧形和圆圈的形状,但却是要写出楷书点画的内涵,即把草书的笔画像楷书那样写,不能油滑。如果草书写油滑了,就不是书法,成了书写。
怎样才能像楷书那样写?其实无论是楷书还是篆、隶、行、草书,都存在这个油不油滑的问题,也就是牵涉到是否书法即笔画的质量问题。
具体地说,无论是什么书体,写油滑了都只是书写,而不是书法。只有写得不油滑,即写出锥画沙、屋漏痕、印印泥等不油滑效果的毛笔字才是书法。
写草书如何做到不油滑?很简单,按照古法用笔来写就能写得笔画不油滑,无论写什么体都一样。
怎样才能做到古法用笔?也很简单:
五指执笔,指实掌虚,悬肘运腕,中锋用笔,万毫齐力,就能慢慢地练出圆劲的草书笔画,信不信,请看附图:
-----
网友解答:
-----
一、记熟草诀歌,知晓大规律;
二、多看名草帖,同字都怎写;
三、倒追查章草,看字演变路;
四、临习经典余,找新词句练;
五、别怕费纸墨,大幅写长文;
六、查看失意处,探寻新法则;
七、草书莫求速,速只局部处;
八、不能妄造字,转绕有依据;
九、悬壁细琢磨,精准字才活;
十、莫羡江湖汉,守正潜心干。
-----
网友解答:
-----
草书要想写得不油滑,一是取法要高古,不要学当代人的书风;二是技法运用要合理,线条要有弹性。
何谓油滑?
现实生活中,那些喜欢滔滔不绝的人,说话经常不经思考,似乎什么都懂,喜欢夸海口,我们称之为油嘴滑舌。
书法中与此类似。书写时不讲法度,信手而书,速度快,墨色浮于纸上,线条飘忽,侧锋较多,这样的书法我们称之为“油滑”,欠沉稳。
如何当书法创作沉稳呢?
首先,取法要高。
现在有些人喜欢走捷径,学评委或当代书法家的字,这样容易在书法大赛中获奖。但这样的直接后果是,手越写越油,展览中风格单一、雷同。
我们一直强调书法要学古人,原因就在于古人的书法已成为经典,就如同传唱了千年的《诗经》,永远是我们吸取营养的源泉。而当代人的书法,就如同流行歌曲,各领风骚三五年,很快就被淘汰了。
其次,书写速度适当放慢。
书法五体中,篆书、隶书、楷书的书写速度稍慢,行书、草书书写速度稍快,于是,一些人相应地求慢或求快。
其实,我们提倡在书写篆隶楷书时,应适当提高速度,以增强其灵动性;而在书写行草书时,应适当放慢速度,以增强其沉稳性。
再次,运笔时强调中锋与涩行。
我们常听有经验的书法家在点评作品时,说力道不够,墨没有“杀入”纸中。
如何理解这个“杀”字,如何才能增强力道?一是要用中锋,这是基本功,在此不多讲;二是要“涩行”。
涩行是什么?就是笔头在前,笔杆略向后倾,笔杆推着笔头向前进,增加笔头与宣纸的摩擦力,这样墨就容易杀入纸中,形成“入木三分”的效果。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
网友解答:
-----
熟能生巧,书贵自然,要想使草书写的不油滑,关键是要勤看帖、勤练习、多思悟,逐步地掌握字的笔划结构、用笔的技巧和字幅的章法,反复地写反复地练,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功夫下够了,字迟早能写的象模象样的了。
-----
网友解答:
-----
油滑是一个意会词,无法界定。不知你认为的\"油滑”是什么样子,说个大概。
-----
网友解答:
-----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草书作品,通常会给人快节奏,挥洒奔放的感觉。也正因为这种感觉,会让人自然联想到草书创作一定也是快节奏。而这种认识,有一些偏差。
而书写速度过快,过快是指超出控笔能力的书写速度。
从草书的分类来说,大致有章草,今草和大草。
章草,近似于行楷,由隶书演化。
今草,又叫小草,以二王为尊。
章草和今草的应用一般在信札和尺牍,现在也用于单条、横披的创作。
而大草,又叫做狂草。以纵意挥洒的笔墨来表现艺术张力。而狂草创作,也比较容易出现线条质量上的失误。尤其在使转上,破锋、偏锋的现象比较容易出现。也就导致了线条浮滑乏力。
避免这种情况,首先应该加强草书练习中的控笔技巧练习,尽量做到线条浑实而有张力。其次,草书创作,更注重节奏的把握,而行笔速度的节奏,也会直接表现在线条的质量上。最后,草书创作,即使是大草,也需要有效控制行笔速度,并不是快就一定好。
自己个人的一些体会,与同好交流。偏失之处,敬请雅正!
-----
网友解答:
-----
草书的油滑的原因只一个字“快”。功力不够,一快就会油滑。曾翔先生说“一慢遮百丑”,极有道理。所以,要克服草书书写的油滑弊端,必须慢下来。
一,纸的选择。不要选择过于光滑的纸质。
二,墨的选择。水份要少。
三,笔的选择。尽量选择羊毫或者兼毫。笔软则会慢。
四,笔法的选择。多用逆锋,少用顺锋。
五,线条的选择。少用直线,多用曲线。曲线不宜平滑,要有波动感。
六,手法的选择。书写过程手法要丰富,切忌单一。
七,时间的选择。要在时间充足时写草书,不要赶时间。不暇草书,说明写草书要慢下来,时间充足才行。
八,心态的选择。要端正心态,享受书写的过程,在书写中玩味线条的变化,而不要急匆匆完成任务。
九,理论的选择。要读书论,尤其是草书书论。没有理论支撑,错误地理解草书,写不好草书。
十,教室的选择。要多向草书大家学习,不能被半瓶水的草书大家误导。
凑了十条,感觉挺有才。
最后一条,不要随便听别人胡诌。比如我的胡诌。[捂脸][捂脸][捂脸]
------------------
推荐阅读:
父母老了,不轮流赡养,能够主动提出独自承担老人养老的子女多吗?你怎么看待这种问题?
如果50亿年后太阳生命结束,人类还没有突破二级文明,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