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升学,为什么学校要限定名额,剩余的学生拿高额费用才让上学?
每年升学,为什么学校要限定名额,剩余的学生拿高额费用才让上学?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主要发生在高中学段。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有这样的苗头。就是一些办学条件较好,生源充足的学校,经上级部门同意,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指标,招收“高价生”。
这个数量刚开始是学校自己确定的,数额不大,大约就是招生总数的10%左右。收费数额也不大,每个高价生加收500元左右的高价费。后来叫做择校费。
上级之所以对这种情况默认,是因为地方财政困难,不能按照国家规定,足额拨付办学经费。许多地方都是只能拨付教师的人头工资,连正常的办公经费也拨不下来。学校运营经济困难,只好每年拿出一定的招生指标,招收择校生,加收择校费。这也算是弥补办学经费不足的一种措施。
随着时间的推移,择校生收费标准逐年提高,收费人数也逐年增多。国家也渐渐认可了这种做法。
为了规范择校生的招录,有些省里下发文件,限定了择校生的招生比例,大约是总招生人数的15%。再后来,又限定了择校生的收费标准。省级示范性高中择校费三年18000元,市级示范性高中择校费三年12000元。一次性收取。
这样就形成了事实上的高中教育收费双轨制。
笔者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就曾经撰写文章,呼吁《普通高中教育收费应该并轨》。就是希望各个高中学校,每年计划招收多少学生,全都根据分数来录取。学生的缴费标准一样,不搞什么正式生,择校生。但是人微言轻,没有什么反响。
后来,国家有个“三限政策”。就是对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更是把择校生合法化了。
好像是到了2010年以后,国家不允许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高收费了。至于是不是还有学校偷偷地继续招收择校生,那就不好说了。
其实,这种情况好像在大学招生中,也曾经存在。不过,那叫自费生。存在了一段时间之后,好像也取消了。
-----
网友解答:
-----
教育市场化,文凭价值化,学生商业化,教授专家化,低分高费化,学历本身化,
学分学分,学生的命根,老师的面子和理子,也是家长的面子和理子!
都要活着!都想好好的,活着!都想高水平地活着!
-----
网友解答:
-----
去问领导吧!
也许为了教育产业化,各相关利益人有利。
-----
网友解答:
-----
整个教育体系中,国家财政投入最大的是高校,中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投入最少的是高中,学前教育,2000后,高中规模急剧扩大,别的地方我不知道,我所在的县,所有的完中负债都在1000万左右,所以学前教育,高中收费相对比较多,也是不得已。2015后高中人数开始减少,学校负债由政府消化。学前教育投入加大,但高中国家财政投入还是相对较少,所以你会发现完中学校硬件设施相对比较差,最好的条件在中职学校
-----
网友解答:
-----
生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