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没让刘伯温当宰相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朱元璋没让刘伯温当宰相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
网友解答:
-----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皇帝和将军,还有一类人物也显得特别耀眼,那就是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士,俗称军师。刘基,也就是刘伯温,他是朱元璋的军师,辅佐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张士诚和元朝,建立了明朝。
有些朋友就问了,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为什么不让功劳很大的刘伯温当宰相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朱元璋不封刘伯温当宰相,是因为刘伯温不能当宰相,而且有个更适合当宰相的人,他就是李善长。从资历、才干、性格各方面来说,李善长都比刘伯温适合当宰相。
汉高祖刘邦在登上皇位以后,曾经这样评价过自己最得力的三个手下,“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刘邦认为,在他手下之中,运筹帷幄的军师是张良,擅长处理事务是萧何,最能打仗的则是韩信。朱元璋也曾评价过,他认为刘伯温是他的子房,“吾子房也”。
汉朝建立以后,刘邦没有让张良当宰相,而是让萧何当了宰相,同理朱元璋自然不会让刘伯温当宰相,而是选择了李善长当了宰相,因为李善长就是他心目中的萧何。
李善长在朱元璋争夺天下的过程中,起的作用几乎和萧何一模一样。
一、调和诸将、严明军纪。朱元璋曾经和李善长说:“吾观群雄中持案牍及谋事者,多毁左右将士,将士弗得效其能,以至于败。汝宜鉴其失,务协调将以成功,毋效彼所为也!”
朱元璋和李善长说,我看群雄之中负责文墨和谋略的人,经常诋毁身边的将士,不能发挥出他们的才华,以致于大败。你应该要吸引这个经验,要协调好将领们的关系,不要像那些人一样。
朱元璋的话,李善长一直深记于心。对于归降的将士,李善长择贤辩愚,让他们能消除疑虑,安心跟随朱元璋。又如在镇守和阳时,诸将都是郭子兴的部下,互相不服气,李善长便从中调节,让他们同心同德。是不是颇有点汉中时萧何月下追韩信,为刘邦选贤用能的感觉?
二、留守后方,供应军需。刘邦之所以能打败项羽,跟他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能源源不断供应兵源和粮草密不可分,朱元璋能战胜强敌登上帝位,也一样如此。
在朱元璋外出征战时,李善长则留守后方,统筹全局,转运粮草。在李善长的协调之下,“前后自将征讨,皆命居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为朱元璋在前线作战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宰相是什么,就是皇帝的大管家,负责帮皇帝处理好各项琐事杂事,事无巨细,都得关心。而刘伯温扮演的军师角色,则更多是要从大局出发,关键时刻为主公出谋划策,两者在专业能力是不一样的。
从资历上来说,刘伯温也远不如李善长。在朱元璋还未起家时,李善长已慧眼识英雄,从众多豪杰中选择了朱元璋作为辅佐的对象。两人可谓一起白手起家,打拼出一份基业。
而刘伯温却是中途加入朱元璋集团,当时朱元璋集团下已经是文武兼备,兵多将广。虽然刘伯温在朱元璋先攻打陈友谅还是张士诚的战略决策中起了重要作用,但对朱元璋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拿诸葛亮和司马懿举例,两人才华能力不相伯仲,但因为诸葛亮投靠的刘备当时东逃西亡,手下大猫小猫加起来没几只,诸葛亮一加入就成了主力军师,出人头地。而司马懿投靠的曹操,手下已经有郭嘉、陈群等一大批谋士,司马懿只能熬,等到老资格的人都死了,他才在曹丕当皇帝时混了个辅政大臣的身份。
因此李善长当宰相,成为百官之首,他有资历有功劳,不管是淮西集团还是刘伯温的浙江集团,都能镇得住。但如果刘伯温当了宰相,像李善长、徐达、常遇春这些跟朱元璋一路走过来的人,肯定是不服气的。
最后很关键的一点,刘伯温的性格并不适合当宰相。刘伯温虽然见识不凡,才华超群,但有个读书人的通病,那就是性格高傲,言行无忌,经常干得罪人的事情。
比如陈友谅集团来攻时,朱元璋询问大家的意见。有些人见陈友谅势大,提出了避战投降的主张。刘伯温却一言不发,私下找朱元璋表明自己主战的主张,还说要把那些想投降的人全部杀掉,这无形中给自己树立了一大批敌人。
朱元璋很了解刘伯温的性格,知道他是一个文人超过一个政客,因此在明朝建立以后,给刘伯温安排了太史令和御史中丞的职务,意思就是天下太平了,你好好修史书,偶尔给我提点意见就行了。
但刘伯温没有张良的自知之明。张良在汉朝建立以后,拿着优厚的俸禄享清福,几乎处于半隐退的状态,只在关键时刻偶尔表下态,比如帮吕后请了商山四皓给太子撑场,得了善终。
而刘伯温却经常参与政事,即使告老还乡,还时不时给朱元璋上个奏折说下自己对朝政的看法,不仅得罪了朱元璋,还得罪了许多朝臣,最终落个死得不明不白的下场。
-----
网友解答:
-----
刘伯温坚辞不受呀,所以没当丞相。本题就说说,推辞丞相一职和不受公侯的可能性。
老朱冤呐。实锤在文末。
有一种史料上没有记载的推测是:刘基自己乐意,他对朱元璋说不要一切爵位,减薪也是自己申请的,什么样的好处刘基会很痛快收下呢?老家青田县,朱元璋开恩不加税,刘基美美的接受了。
另一种说法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朱元璋阴谋论,论调很多,原因多种多样。
民间神仙刘伯温虽然没有江湖传闻中的那么神奇,但起码的形势还是能看懂的,这也是作为谋臣所必备的个人基本素质之一。
坚辞不受是刘基的一贯作风
刘基对待功劳一向是不大在意,推辞赏赐也是他的一贯作风,比如:
龙湾战役,太祖为了表彰刘基把攻克敌军的奖赏都赏给刘基。刘基非常坚决的推辞了。
鄱阳湖大战,如果没有刘基,朱元璋早就被大炮轰死,事后刘基并没有以此吹嘘,更别提要什么赏赐了。
朱元璋斥责李善长,刘基:李善长算是从龙老臣了,他能很好的调和众将之间的关系,言外之意就是这人有用,不必过分苛责。朱元璋问,李善长很多次想害你,你还挺为他着想的,我要拜你为丞相。
刘基一个头就直接磕下去了,百般苦劝朱元璋,说:就像盖房子一样,要用大材,您如果用小材那房子会坍塌的。坚辞不受!
您说这样的刘基会在乎什么公侯伯子男么?
真想苛待刘基,老朱需要搞这种不入流的小动作么?
咱们再回到干部待遇的问题上来,民间都说刘伯温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载,这个本事刘基恐怕是没有,但博学如刘伯温,汉太祖刘邦的段子肯定是听过的,想忽略都不成,连朱元璋都说刘基是自己的汉张良,问题是那个时期的功臣良将可没几个得善终的,功如萧何又怎样?不充分自黑的话,命也不得长久。
刘基深知这段历史,肯定会如履薄冰,对各种好处都是坚辞不受,所以很可能是刘基的个人意愿,三等伯我们不说,就说这俸禄也是同级的三分之二,朱元璋真缺一百多石?依朱元璋的脾气,弄死个把人不需要那么多理由,也不需要在俸禄上耍这种小手段,比如:
朱文正,哪里是什么谋反,无非就是以前有过黑历史,从张士诚那里进货倒腾点私盐,沿途都不敢管,后来大局初定,又为害一方太过造孽了,强抢民女,腻了直接都投井里,搞得怨声载道,还有就是拒绝监管,朱元璋的话都不听,最后被老朱(铁)鞭杀,这一条我不加粗字体,这是史实,朱文正可不是在狱中郁郁而终的。朱文正和朱元璋二子朱樉的德行有一拼,死得不冤,太渣了。
既然拜为丞相朱元璋会和刘基商量,封侯这事私下就没提?我觉得根本不可能,朱元璋虽然对刘基有些忌惮,但几乎可以说是无话不谈的,第一次辞职朱元璋还没事通信让刘基出些主意呢,可见朱元璋对其信重,刘基在朝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
两个虚拟场景,依据刘基一贯作风,大家自行选择:
一、朱元璋召见刘基谈事,事毕。老朱说,我给你封伯可好?刘基:嗯!(老朱羞的脸通红,拿得出手,说不出口啊,自己为啥那么埋汰人)
二、朱元璋召见刘基谈事,事毕。老朱说,我给你封公可好?刘基:嗯?不行,再三推辞才封伯减俸。
开篇我所说的的实锤是什么呢?
以前的礼制是这样的:
《明会典》“
公侯伯皆得推恩三代
......
洪武二十六年:公父祖父曾祖父各封某国公……
不能乱推
。
刘基长辈们是怎么封的呢?
追封刘伯温的祖父、父亲为永喜郡公。(同为公,比国公低一级)
所以朱元璋绝对是有意愿要封刘基为“郡公”的。不然不会追封刘伯温的祖父和父亲为郡公。
至于朱元璋方面的考虑,太多文章论述过,内容重复,且出于篇幅考虑我就不多写了,刘基的推辞是一贯性的,从龙之初就有意规避这种可能会夺命的实惠,封爵自然福茵子孙,但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且能留名千古的丞相一职来说,还是缺了些分量,无论是否出于保命需要,态度上刘基对这些看的都比较淡。至于以朱元璋为视角来剖析问题,前文说过,老朱想办谁直接就办了,不会那么小家子气,直接就照人下手了,不必搞这些小动作。
-----
网友解答:
-----
其实就是一句简单的古话:术业有专攻。白话的意思说:
做宰相这事,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也就是大明开国功臣刘基,专业并不对口。
在好些评书戏曲迷眼里,一个人如果算无遗策,妥妥就是做宰相的料,就像诸葛亮在蜀汉的样子。这样的情况,放在评书演义里演一演还可以,历史上真这样?那就坑了!
一个王朝的宰相,就好比一个大家族里的大总管,算无遗策也许是个好能力,但不是关键的能力
。做宰相最重要的素质,就需要有柴米油盐都烂熟于心的操心能力,外加高效细致的办事风格。
比起谋士们指点江山的风光来,宰相们做的,恰恰却是最低调最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不太出彩,却是无比重要。一个大家族缺少管家的后果,闭着眼睛就能想!
刘伯温不能当宰相的原因,也正在这里,其实他自己也无比明白,
以他给朱元璋的话说,他这个人嫉恶如仇,脾气性格都与一个合格的宰相差距很远。
这个话并非他自己的自谦,恰恰从明朝开国战争到明初的好些事情里,都已经彰显无遗,在做事情的高情商方面,神机妙算的刘伯温,比起大明朝开国宰相李善长,确实差距巨大。
而以能力说,
如果大明朝好比一架隆隆战车,宰相这个工作,好比是这个战车辛勤的养护工,
这正是李善长所做的,刘伯温呢?他担当的是更显眼的角色:大明战车最精准的导航系统,从觐见朱元璋的第一天起,刘伯温就呈上了他的《时务十八策》,这位元末明初最强大的策划高手,早早就为未来的大明江山谋划了一切,而他这个《时务十八策》里每一条谋划,包括经济建设,屯田发展,固然需要朱元璋拍板,但没有李善长汗珠子摔八瓣,一条也难以实现。
大明王朝奇迹般的开国之路,就是在朱元璋这个良好的人员搭配下,终于步步为营,华丽一统天下。
倘若朱元璋真上了评书的当,把刘伯温任命为宰相,饶是刘伯温能力卓越,最后一统天下的,极有可能就不是朱元璋!
真正的知人善任,不止要发现人才,更要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刘伯温不当宰相,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
网友解答:
-----
传说,朱元璋睡觉侧身恰好将扁担转到腰里,摆成了一个“天”字。刘伯温这一来正好可见,真的是吃惊不小,心想,睡着时能现出“天子”二字,这人恐怕不简单!
其实,朱元璋根本没睡,这时才假装悠悠转醒,和刘伯温攀谈起来,刘伯温觉得此人城府很深,必成大器。
后来,朱元璋真的成为一方诸侯,刘伯温也就成为了他幕僚!
朱元璋是何等聪明之人,但是刘伯温又不是吃素的,他知道宰相这个官不好当,朱元璋也不想让真正聪明的人当宰相!
事实上,刘伯温也不愿意干!朱元璋也仅仅是征求了他的意见!
刘伯温为什么不愿当宰相?
刘伯温是明朝初年的活神仙,有人认为刘伯温的本事比诸葛亮还要大,因为诸葛亮耗尽一生心血,也只是帮助刘备三分天下,而刘伯温却是帮助朱元璋当上了全中国的皇帝。
还有人把他比做神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简直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甚至有未卜先知的本领。
这些夸赞之语是不是有言过其实之处,尚且不谈,但是他的淡泊名利、激流勇退却是几百年来备受人们的称赞,他的一生经历在一般人眼中已经成为亦官亦民亦仙的动人传说。
刘伯温在朱元璋还没有称帝之前就始终追随在他的身边。
想当年,刘伯温个性使李善长大为不满,处处找刘伯温的麻烦,总想找机会杀了他才甘心。
但是刘伯温颇有蔺相如的容人雅量,并没有放在心上。甚至是在朱元璋想撤换宰相时,他还为李善长说话,认为他虽然有一些过错,但威望很高,能够调和众将,这个宰相还是应该让他做。
朱元璋听了觉得很奇怪,问刘伯温说:“李善长几次三番想害你,多次在我面前说你的坏话,一心想置你于死地,你怎么还要替他说好话呢?”
刘伯温回答说:“现在国家刚刚建立,内外的事情很多,实在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更换宰相。宰相就像是一幢房屋的顶梁柱呀,怎么可能轻易更换呢?
我刘伯温的个性总是疾恶如仇,见到不平之事很容易怒火难平,这样做事恐怕会有失公允,不利于朝廷。
而且我的身体也不好,也怕不能承担这么繁重的工作,有负您的嘱托!
他婉转拒绝了朱元璋让他当宰相的要求,并且劝皇帝不要急于一时,应该去细心寻访人才,天下之大,总会找到合适的人选。
后来,刘伯温终于如愿回到家乡隐居,不见世人,过了几年太平逍遥的日子。
朱元璋还是时常写信给他,问一些问题,他也仔细的逐条解答回报。因为刘伯温始终不肯接受皇帝的赏赐,朱元璋就命令减免刘伯温家乡青田的税收。
后来朱元璋还征求他的意见,看看谁可以当个好宰相!
杨宪是刘伯温的好友,但他并不因私废公。他直言不讳地说道杨宪虽有相才,但气量太小,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上能跑马,杨宪做不到这一点。
那么汪广洋你认为如何?朱元璋又询问道。
刘伯温说:汪广洋同杨宪一样心地狭隘,从某种程度上讲,汪广洋比杨先更狭隘。
杨宪不能任丞相,汪广洋就更不能任丞相。
“我也知道满朝的大臣才学没有一个能及的上你的,既然他们都不合适,那这个宰相还是由先生你来做好了。”朱元璋随口一说。
刘伯温一听,心里就是一颤,他知道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建国前是朱元璋大所倚重的。
但是在建国之后,这种才智反而是朱元璋最为忌惮的,所以他不明敢显露丝毫的治国才能,生怕引起朱元璋更多的不满而招来杀身之祸。
而刘伯温是一个别乡人,从心理上朱元璋就信不过他。但是刘伯温太聪明,太能干了,在某些事情的判断上常常比朱元璋要准确,故为朱元璋所不容。
事实上,刘伯温也听出朱元璋话语中的试探意味,连忙回答说:“陛下有所不知,当宰相的人最好要平和如水,处事冷静,我的个性却是嫉恶如仇,见到不平之事,很容易怒火难平,这样做事恐怕会有失公允,不利于朝廷的稳定呀!
这些朱元璋也是知道的,但是已经没有更好的人选,也就将就着用了!
朱元璋本想让刘伯温任宰相,但刘伯温坚辞不受。
可见,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刘伯温不愿当宰相,朱元璋也不好意思坚持让他来当宰相了!
事实上,刘伯温还有蔺相如一般的容人雅量。甚至是在朱元璋想撤换宰相时,他还为李善长说话,认为他虽然有一些过错,但威望很高,能够调和众将,这个宰相还是应该让他做。
朱元璋听了觉得很是奇怪,但也觉得有点道理!
事实上,李善长虽为军师,但朱元璋任用他却不怎么敬重他。在朱元璋的幕府里,刘伯温没有任何实权,却得到一把手最高的礼遇,像个外宾似的,怎能不令刘伯温尴尬?
姜子牙、管仲、诸葛亮等人,被一把手亲自邀请出山时,是由一把手亲自筑台拜相或亲封“军师”的,享受着宰相的待遇,行使着宰相的权力。
而刘伯温受邀入伙后,只是一个最受尊敬的“先生”而已。
李善长及其淮西帮成员,才德虽不如刘伯温等四先生,却掌握着朱元璋手下的实权,但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能得到朱元璋的最高礼遇。
淮西帮在看轻刘伯温之余,也是非常地羡慕嫉妒恨呀!
那个年代,有谁能过得安然自得,不说该死的贪官被剥皮塞草,或做成人皮鼓挂在公堂之外,就是那些开创明朝基业的功臣,虽然享受了至高的权力和一时俸禄,也可能最终被朱元璋赐死,有的是被灭九族。
就算是很得意的李善长和他的学生胡惟庸,才德平庸至极,却都先后当了宰相,权倾一时,最后二人都被朱元璋株连九族,一杀就一两万人,甚至连累了许多无辜者。
开国功臣中,除常遇春、李文忠、邓愈、徐达在朱元璋身体康健时居然自己病死,唯有信国公汤和、西平侯沐英、武定侯郭英、长兴侯耿炳四人得到善终,据说共有34位功臣被朱元璋杀了。
未卜先知的刘伯温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所以他总是诚惶诚恐的,不想高官厚禄,只求能进能退,有一个比较广阔的回旋余地!
显然当宰相就没有什么想象空间了,刘伯温不想成为萧何,老了还担惊受怕!
不出所料,后来的故事大家可能已经知道,朱元璋就把李善长当作首先要剪除的对象。
朱元璋秘密安排锦衣卫里的亲信,暗中监视李善长的一举一动,探听李善长在下面说的每句话,随时准备抓住李善长的把柄,好借机把他逮捕起来。
最后,刘伯温去意已决,坚决要求告老还乡。明太祖也就顺水推舟,卖个人情,批准了刘伯温的回乡请求。刘伯温就这样辞官回了故乡,过起隐居生活了。
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以为这样一来就可以高枕无忧,平平安安度过自己的后半生了。
万万没有想到,最后新任宰相胡惟庸把他毒死了。
螳螂扑蝉,黄雀在后!
刘伯温死后,朱元璋就把胡惟庸连同与其有瓜葛的人,以叛国谋反的罪名杀了。
这就是“胡惟庸案”,比起胡惟庸、李善长来,刘伯温还算不幸之中的幸运儿,因为他还没有被扣上什么“谋反叛臣”的罪名。
总而言之,刘伯温59岁时与朱元璋讨论宰相人选,这个消息不翼而飞,因此得罪了汪广洋、杨宪、胡惟庸!
他61岁时告老还乡,不问政事,唯下棋饮酒,64岁时,病逝。
刘伯温一生多次辞官,急流勇退,表现了“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德行。
朱元璋在征战岁月中,始终与刘伯温形影不离,即使偶尔分开,也时常写信去向刘伯温问计。
朱元璋当皇帝后,刘伯温却拒绝了朱元璋要他当宰相的美意,也谢绝了朱元璋的赏赐,辞官回乡了。
刘伯温之所以如此小心翼翼,是因为他在朱元璋身边多年,深知朱元璋的脾气秉性,知道他功成之后定然要杀戮一些有罪的功臣,所以才执意辞宫回乡,闭门隐居,不问世事。
再说了,刘伯温也不适合当宰相,太聪明的人也不能当宰相,否则皇帝就没事可干了呀!
一起品读大明人物!欢迎关注我!
-----
网友解答:
-----
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后宪、广洋、惟庸皆败。
从上面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刘伯温确实是个聪明人。朱元璋问刘伯温这三个人的才干,他的点评切中要害。杨宪缺少宰相的气量,汪广洋心胸更加狭窄,胡惟庸无法控制。这三人像刘伯温预料的那样,都被朱元璋杀掉。
既然这样,那么是不是刘伯温就具有宰相之才呢?
《明史•刘基传》记载:帝曰:“吾之相,誠無逾先生。”基曰:“臣疾惡太甚,又不耐繁劇,爲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無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諸人誠未見其可也。”
当然,这可能是刘伯温的自谦之词。但从朱元璋的角度来看,如果朱元璋真的要刘伯温当宰相,恐怕是不当也得当。朱元璋之所以没有这样做,一者确实有比刘伯温更适合的人;二者刘伯温虽然有才,但他是张良一样的人物,出谋划策是其长,处理繁杂的事务非其长;三是刘伯温太聪明了,放一个太聪明的人在身边,睡觉都不踏实;四是宰相权力太大,谁当朱元璋都不放心,从他后来干脆废掉宰相可以看出。
刘伯温不可谓不聪明,从他的一退再退可以看出。但他遇到的皇帝是朱元璋,这是一个对谁都不放心的主。
关于刘伯温的死,有种种猜测,一种说法是病死,一种说法是毒死。刘伯温死去之后,朱元璋并不悲伤。这是否可以见出朱元璋的真实想法呢?什么样的人最可靠,只有死人最可靠。
刘伯温没有当宰相,对他来说也许是一件好事,不然他可能会死得更早。
-----
网友解答:
-----
朱元璋为什么不让刘伯温当宰相(即丞相)?理由很简单,他不够格。
由于数百年来江南文人的各种花式演绎,刘基刘伯温,这位在明朝开国历程中并没有什么特殊功劳的文官,早已取代徐达、李善长,成为朱元璋手下第一功臣。在民间传说之中,刘伯温斩过龙脉,用七星灯续过命,当然还有神乎其神的所谓《烧饼歌》。甚至于在明代中叶,刘伯温已经有了
“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
这样的溢美之辞。
然而很可惜,假的就是假的。既然刘伯温这么牛,功劳这么大,为什么他从没有做过大明的丞相呢?毕竟在胡惟庸案之前,丞相才是百官之首。为了给刘伯温形象打补丁,于是出现了朱元璋因为嫉妒刘伯温的才能,所以不让他做丞相的传闻。甚至堂堂的《明史》,号称前后修了近百年,史料考究详实,然而其在本传中所记载的所谓刘伯温辞相一事,根本就是胡说八道。今天我们就来做一篇掰谎记。
刘伯温剧照
《明史》中的高大形象
《明史》在刘伯温本传之中,以生花妙笔描写了一段朱元璋向刘伯温询问丞相人选的故事。故事里的朱元璋猜忌而深刻,刘伯温却潇洒自如,言无不中,妥妥的诸葛伯温料事如神的风度。
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 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基曰:“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后宪、广洋、惟庸皆败。—《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十六》
什么叫凡尔赛,诸葛伯温这就叫凡尔赛。杨宪、汪广洋、胡惟庸是朱元璋先后提出的丞相候选人,刘伯温认为杨宪
“有相才无相器”
,意思就是不适合做长袖善舞的丞相角色。对于汪广洋,刘伯温给出的评价是还不如杨宪。至于胡惟庸,刘伯温认为用他做丞相,一定会坏事。
按照常理,朱元璋既然提出这三个人选,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然而刘伯温挥手之间就把皇帝心目中的候选人贬了个灰头土脸。
朱元璋与刘伯温剧照
可是当朱元璋提出让刘伯温当丞相之时,他老人家又继续玩凡尔赛。从嫉恶如仇到小事不想做,给人的感觉丞相都不能满足刘半仙的胃口。最后还来了句
“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
,估计老朱脑海中杀人的心都有了。
问题在于刘伯温凡尔赛了半天,实际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按他说的没人有资格当丞相,那么大明朝的丞相位置就这么一直空着吗?还是等他刘半仙什么时候心情好了,
“耐繁剧”
了,就可以出山当丞相了?就刘伯温这种水平也想当丞相,他也配!
掰谎记:凡事就怕认真二字
即使《明史》说的是真的,刘伯温也不适合当丞相。更何况这段对话,很有可能是编造出来为刘伯温脸上贴金用的。
大明第一任丞相:李善长
龙凤十年(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正月,韩宋皇帝韩林儿册封吴国公朱元璋为吴王。吴王下天子一等,自建百司官属,置中书省,几与皇帝无异。有中书省,自然就有相国。
中书省内有四个等级的高官,分别是正一品的左、右相国,从一品的平章政事,正二品的左、右丞以及从二品的参知政事。而吴王手下的第一任相国分别是右相国李善长和左相国徐达。这里要备注一句,元朝以右为尊,所以李善长的地位高于徐达。而且徐达是领兵大将,挂个左相国的头衔只是彰显他的地位而已,实际政务都是由右相国李善长来处置。那么这个时候刘伯温是什么官职呢?《实录》和《明史》均未载,估计是个芝麻绿豆官,毕竟此时后来的丞相人选汪广洋也不过是个正五品的右司郎中而已。
到了吴元年(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十月,朱元璋本人正在积极为称帝做准备,对于元朝的一些胡俗需要进行厘正。因此李善长和徐达的官职换了一下,李善长成为了左相国,而徐达则是右相国。
丙午,命百官礼仪俱尚左。改右相国为左相国,左相国为右相国,余官如之。—《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六》
吴二年正月初四日,吴王朱元璋在金陵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而李善长、徐达二人分别进封左丞相和右丞相。以李善长的资历、地位和历史贡献,大明第一任丞相除了他以外,谁有这个资格?
李善长与刘伯温剧照
李善长罢相,杨宪还活着吗?
为了戳穿《明史》的谎言,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确定时间线。从原文来说,朱元璋向刘伯温咨询丞相人选这件事,发生在李善长罢相之后。
据《明实录》的记载,李善长在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正月“乞致仕”,《明史》在朱元璋本纪中称其被“罢免”,但是又在李善长本传中说他是“以疾致仕”。正反话都让《明史》给说了,搞得我们不知道应该相信哪种说法。
但是不管是因病退休还是因过免职,中书左丞相这个职位,直到洪武四年正月才空缺出来。《明史》中说朱元璋
“欲相杨宪”
,这可真是见了鬼了。注意,笔者这里不是感叹词,因为只有杨宪的鬼魂才能在洪武四年正月出任丞相一职。
杨宪,原籍太原府阳曲县,少年时跟着做官的父亲一起
“宦寓江南”
。朱元璋攻克金陵之后,杨宪认为此人能成大事,主动前去投奔。此后长期从事隐蔽战线的工作,包括和张士诚、李察罕等人的联络工作,都是由其一手操办。史书上对其的评价是
“裁决明敏,人称其能”
。朱元璋对杨宪很器重,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四月初置山西行省,奉命前去治理这块前元统治区的就是杨宪。当年年底,朱元璋将杨宪召回南京出任中书省右丞,并在洪武三年七月升任左丞。
杨宪剧照
但是,杨宪刚刚升任中书左丞不久,就突然因罪被杀。杨宪到底犯了什么罪?《实录》和《明史》都讳莫如深。前文我们看到,《明史》中说
“宪素善基”
,意思就算杨宪素来与刘伯温交好。然而,最终背后捅了杨宪一刀的正是他的好友刘基。
太史令刘基并发其奸状及诸阴事。上大怒,令群臣按问。宪辞伏,遂与炳等皆伏诛。—《明太祖实录卷五十四》
换句话说,李善长退休的时候,杨宪已经死了半年,朱元璋怎么可能还打算让他出任丞相呢?
刘伯温有没有资格做丞相?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顺帝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的进士。从这一年开始,到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他加入朱元璋阵营为止,这中间的近三十年时间里,刘伯温只上了不到六年时间的班,最高职位是从七品的江浙儒学副提举。
顶着“名士”的头衔,已经年满50岁的刘伯温加入了朱元璋义军后又做了些什么呢?洪武三年十一月刘伯温被封为诚意伯,在他的诰文中,所提到的最大功劳就是
“累察乾象,多效谋猷”
,原来是一位星象观察家。
朱元璋本人就是一位狂热的星象爱好者,刘伯温在这方面可谓是投其所好。于是我们看到历次大战之时,刘伯温通过对天象的解释来坚定朱元璋集团的作战信心。比如当陈友谅奔袭南京之时,刘伯温指出
“天道后举者胜”
,鼓舞了众将士作战的信心。朱元璋准备出师九江讨伐陈友谅,刘伯温指出
“今天象金星在前,火星在后,此天命也”
,意思就是此行必胜。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刘伯温没有实际领兵打仗,就否定他的功劳。对于朱元璋来说,刘伯温观察星象以后提出的建议是有价值的,也是为他所认可的。不然老朱也不会在刘伯温回家奔丧之后还对他念念不忘,特地亲自写信召他回京。
今秋告以失伉俪,携幼子还闾里。久而未至,朕心缺然。今天下一家,尔当疾至,辅成治功,庶不负昔者多难之相与。特以手书谕意,命驾一来,良慰朕心。—《明太祖实录卷三十六上》
朱元璋剧照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朱元璋有用刘伯温为丞相的念头,丞相的候选人中,无论是杨宪、汪广洋还是胡惟庸,都有着非常丰富的地方政务经验。杨宪我们上文已经介绍过了。汪广洋从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开始就追随朱元璋,有着极强的行政能力。当年徐达北伐攻克山东,作为朱元璋集团在北方的第一块地盘,是否能治理好有着极强的示范作用。而当时被派往山东的人选,就是汪广洋。至于胡惟庸,更是从主簿、知县这样的基层做起,一路进入政权中枢,可见其能力之强。所以单从这一点来看,毫无实际政务经验的刘伯温,根本不可能在朱元璋的丞相考察人选里面。
结语:
世人都道刘半仙神通广大,无所不能。都为其不能出将入相而感到遗憾,都为其自辞相位而感到敬佩。其实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明史》的脸上贴金而已。这世上最怕认真二字,只要仔细查一查史料,《明史》中的谎言轻易就能被戳破。
刘伯温确实在明朝建立的过程中立下过功劳,但这些功劳不足以让他成为大明王朝的丞相,也不足以支撑起后世对他的溢美之词。诸葛伯温的神话,终究只是一个神话而已。
-----
网友解答:
-----
刘伯温之于朱元璋,类似于张良之于刘邦,都是运筹帷幄的战略家,所以,朱元璋称刘伯温,为我之子房。
但刘伯温与朱元璋的关系还是不同于张良与刘邦。
1.刘伯温与张良不同。
刘伯温与张良共同之处在于都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战略家,都是各自主公夺取天下仰仗的智囊。不同之处如以下:
刘伯温加入朱元璋集团时间较晚,此时朱元璋已经成为群雄中有能力争夺天下的一支,此时的朱元璋身边围绕着一群淮右功臣集团,这群人团结在李善长身边,形成庞大的势力。而刘伯温属于空降干部,有着文人傲气,这一点让其与已成势力的淮右勋贵格格不入,甚至于形同水火。
而张良则不同,他加入刘邦集团的时间较长,而且与刘邦手底下的将军们相处颇为融洽,本人身为韩国贵族之后,淡泊名利,又懂急流勇退,所以,下场更好。
2.朱元璋与刘邦不同。
从能力上,朱元璋个人能力在刘邦之上,刘邦贵在用人,其个人统帅能力则不敢恭维,而朱元璋从乞丐出身,四十岁左右,奋斗成一代帝王,个人天资聪颖,同时非常勤奋,统帅能力非同凡响,毛主席对其赞誉有加。朱元璋不仅具有用人能力,本身也具有非凡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作为聪明人,对于同样聪明的谋士,不仅有赞赏之感,同时也会心生忌惮。朱元璋对刘伯温依赖度没有那么强。
朱元璋打天下更依靠淮右功臣集团,这些人抱团,以李善长为首领。而刘邦除了靠嫡系班底以外,打下天下更依靠韩信,英布,彭越等相对独立的下属或盟友。朱元璋对淮右功臣集团更为倚重却也更加忌惮,因此有意用刘伯温等空降干部来制衡,挑起两边的冲突。同时为了安抚淮右功臣集团,对刘伯温又不敢过于重用。
3.刘伯温与李善长不同,正如张良与萧何不同
朱元璋集团与刘邦集团中,刘伯温好比张良,而李善长类似萧何,李善长与萧何都担负起维持大后方,筹措粮草,输送士兵,管理财政之职责,为前方输送源源不断的士兵与粮草,因此都被各自的主公所倚重,也是当仁不让的宰相人选。刘伯温与张良在战争年代立功颇多,而战后恢复建设,安抚百姓更仰赖李善长和萧何。
同时相比于汉初三杰中,张良与萧何较为融洽的关系,刘伯温与淮右功臣集团首领李善长关系更僵,后期更是势不两立。
因此,刘伯温的地位,与张良相比,从各自爵位也可见一斑,刘伯温是诚意伯,而张良则是更高的留侯。张良都没当上宰相,更别说情况更加复杂的刘伯温了。
-----
网友解答:
-----
朱元璋曾多次说刘伯温为“吾之子房也”,把他当作张良式的人物看待。
刘伯温在民间的声誉也很高,关于他的各种智计奇谋传说很多。而这些传说,凸显出了他的形象——多智近妖。而在官场上,这种戏剧性的形象并不一定适合——官场不是戏场。那些出奇致胜的事,不适合讲究平衡与稳定的朝堂。
刘伯温在朱元璋夺天下的过程中,扮演的是军师角色。正由于他智计无双,且又刚直,故在民间颇有声望。而其全局统筹上的不足和协调能力的欠缺,却不太适合成为百官之首。
起初,朱元璋设丞相时,首选的是李善长。李比刘伯温,更适合。
李善长能调和诸将。在镇守和阳时,郭子兴的部下互不服气。正是李善长从中调节,让他们同心协力,这些,朱元璋都看在眼里国。
李善长在助朱元璋夺天下的过程中,扮演的正是萧何的角色——“前后自将征讨,皆命居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坐居后方,调运粮草,筹集兵饷。刘邦不用张良为相,朱元璋也有相同的考虑-李善长更合适。
李善长追随朱元璋更早。而刘伯温先为元吏,后从朱元璋,资历上不如李,若其为相,恐难服众。
基于以上考虑,朱元璋选用了李善长为相。
后头,朱元璋也试探过刘伯温,但刘伯温没有上当。
朱元璋某次想责罚李善长,并对刘伯温说要换他上。刘伯温回道,李善长虽有过失,但功劳大,威望高,又能调和诸将,没必要换。他还打了个比方,说更换丞相如同更换梁柱,必须用粗壮的木头,如果用细木,房屋必会倒坍。
由此看见,刘伯温本人,虽与李善长不睦,但仍然看到了他的长处,也窥知了朱元璋用李善长的理由。因此,对于朱元璋不知是真是假的试探,委婉地拒绝了。
但从后面朱元璋的行为来看,他对说要刘伯温当丞相应该是试探居多,因为李善长辞官归故里后,他并没有让刘伯温接手,而是用了杨完,尽管在朱元璋在问刘伯温杨宪如何时,刘伯温坦言杨宪没有丞相的气量。但朱元璋还是用了杨完,没有用刘伯温。而后用汪广洋、胡惟庸,也没有用刘伯温当丞相。尽管每每用他们时,也曾问过刘伯温意见。
刘伯温虽然在丞相人选上说了自己的意见,指出了这些人选的不足,朱元璋也曾说,那只有你合适做我的丞相。但刘伯温应该是识破了皇帝的言不由衷,拒绝了。
可以说,朱元璋没有让刘伯温当丞相,起初是因为有更合适的李善长,后头是因为他已经不想用一个贤明的丞相,朱元璋的心中,此时已经决定削弱丞相的权力了。此时的刘伯温,或可一争丞相,但更多的是已经看透了皇帝的内心,不想淌这趟混水了。
-----
网友解答:
-----
封建王朝的宰相,在某种程度来说,其职能应该类似于现在的政府首脑,是维系中央权力机关的一个枢纽。
私以为,要作一个合格的宰相,有几个关键的地方:
第一个,具有协调全盘的能力;
第二个,能够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
第三个,要能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第四个,要让最上面的那个人信任。
这就是为什在汉朝建立的时候,萧何是丞相,谋圣张良和兵仙韩信都不是。
萧何谋略不如张良,统兵不如韩信,但是刘邦就认为萧何干得漂亮。为什么?因为萧何能帮刘邦把后勤做好!
别小看后勤,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知后勤的重要性。没有玩转全盘的能力,后勤是做不好的。
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替朱元璋搞后勤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李善长,而不是刘伯温。朱元璋最终能获得天下,说明李善长的后勤是非常成功的。
刘伯温历来出现的人们心中的形象就是“神机妙算”,擅长谋略和预知。因此才会有“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事刘伯温”这样的说法,才会有《烧饼歌》这样真假难辨的东西传世。
实事求是的说,刘伯温也好 ,诸葛亮也好,应该都属于被过分夸大的历史人物。诸葛亮最擅长的还是治理内政和后勤,当然谋略也不差;刘伯温被朱元璋称之为“吾之子房也”屁,可以肯定刘伯温在谋略方面的出色表现,但是预言一事,应该是民间杜撰。
很明显,擅长谋略的刘伯温和擅长后勤的李善长,哪个才是朱元璋丞相的第一人人选,已经不用说了吧。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刘伯温是浙东人,而朱元璋的核心团队都是淮西人,包括朱元璋自己。很明显,刘伯温是被排除在核心团队之外的。
再者,擅长谋略的人往往都是太过于聪明的人,太过于聪明的人往往会招来君王的猜忌。反过来说,太过聪明的人往往也会洞悉到君王的意图,这就是为什么张良晚年会悄然隐退。
但是刘伯温比之张良还是差了一招,刘虽然能明白朱元璋的意图,最终也是辞官回家,但终究还是死的不明不白!
-----
网友解答:
-----
我是历史问答达人“青言论史”,乐于为您解答中国古代史类的问题
。
作为朱元璋的第一智囊,刘基和张良是很相似的。而他们两个人在帝业成就以后,也都没有成为丞相,其原因也是非常接近的。
首先,刘基虽然厉害,但是他并不是开国第一功臣,这个头衔只属于李善长,就和萧何之于刘邦、诸葛亮之于刘备一样。张良、法正以及刘基,确实都是盖世奇才,但是并不是最适合做宰相的人。宰相的能力关键在于执政和用人,而刘基们的能力更多在于出谋划策上。因此,刘基可以做第一谋士,却不能胜任第一宰相。
其次,刘基自己也不很愿意站在桥头。作为深谙政治运行规律的老手,刘基深知“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明白等到天下大定的时候,就是他应该谢幕的时候,尤其是像朱元璋这一类只能共患难不可同富贵的人。所以让刘基顶在风口浪尖做丞相,他是不愿意的。
最后,朱元璋也不大可能完全信任刘基。在朱元璋心里,最可信的只有家人,淮西旧部其次,像刘基这样的文人士大夫阶层是需要拉拢但更需要防备的,尤其是刘基还是浙东人。把国家大政交给刘基这么个能干而且非我族类的人,朱元璋能放心吗?更何况他根本就不打算让丞相这个职务存在太久的时间!
欢迎您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
网友解答:
-----
朱元璋为人猜忌心重,他的信任范围先是自己的儿子,然后是自己的亲人,然后是自己的老乡,最后才是其他人,这其他人中,又以跟着他开始干的顺序来决定信任度。
按这个标准,我们来看刘伯温。
首先他作为一个读书人,他一开始的老板并不是搞造反的朱元璋,他的理想老板是元朝的皇帝。二十三岁的时候,他考中了进士,二十六岁任一个县的县丞,上了五年班,然后干不下去了,辞职。
但是也就辞职一年,他又出来上班了,担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任职一年又辞职,过了几年,朝廷再次启用他,这次的目的是平定叛军,他的工作是和农民起义军作战,他的对手叫方国珍,方国珍投降,刘伯温认为应该对他进行惩处,不能随便接受投降,结果上司不容他,他再度丢了工作。
但这时候他也没对朝廷彻底失望,朱元璋派人来请他的时候,他还推三阻四,不想跟着朱元璋干,因为他不知道朱元璋的前途如何。结果请他的人怒了,你真以为自己是诸葛亮啊,要我三次来请?这人说“剑当献天子,斩不顺命者,人臣不敢私”,完全是流氓做派,不去就弄死你。
刘伯温无奈就去了。
俩人的关系就这么开始的,你说朱元璋能彻底信任刘伯温吗?
虽然刘伯温工作能力出色,几次出谋划策,都让朱元璋大为受益,但是朱元璋封他做太史令,让他做诚意伯,这就足够了,内心还是防备着他。
朱元璋把相位给了李善长,那是因为李善长论工作能力不在刘伯温之下,而且李善长跟着朱元璋干的时间长,还是他的安徽老乡,在信任度上更靠近朱元璋。胡惟庸也是如此。
但就算这样的人,朱元璋不照样把他们给弄死了吗?
刘伯温这样的怎么能充分相信呢,不会让你担任宰相。
顺便说一下皇帝都是这德行,不光朱元璋,李世民当年也是这样啊,他对他的关陇贵族集团信任的很,长孙无忌权势赫赫,另一个很有名的谋臣徐茂公,虽然名义上很尊重(赐他姓李),但骨子里还是防范的,因为徐茂公不是关陇贵族集团的,他来自山东。李世民临死前还试探了一把徐茂公,派他去外地,告诉众人,如果徐茂公有任何拖延立刻杀掉。
有趣的是徐茂公和刘伯温都在民间传说里是跟诸葛亮一样的神人,但是他们再也没有诸葛亮那样的幸运了。
锦翼系悟空问答签约作者
------------------
推荐阅读:
如果一个人没有朋友,没有和人交往的能力,甚至和父母都没有交往的能力,是不是无法生存?
上一篇:你在宁波多少年,如今拥有了什么?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