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吉日”中的“黄道”是怎么来的?
“黄道吉日”中的“黄道”是怎么来的?
-----
网友解答:
-----
简单地说,黄道就是天上的高速公路。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则是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二十八星宿就是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
至于为什么这样说?黄道又与吉日有什么联系?
且听土鳖君慢慢的盘上一盘。
从天赤道到黄道,从“盖天说”到“浑天说”
中国传统的天文学主体星是永远在我们北方的北极星,古人在观测北极星时,以其为圆点,以无限远为半径画了一个大圆。
在古人的思维中,宇宙中的天体就是以这个大圆为轨道围绕地球旋转的,因此这个“大圈”被称作“天赤道”。
但是通过观测,古代的占星师们发现太阳的运行轨迹与天赤道并不重合,比如夏天的时候,太阳离北极星就比冬天的时候近了不少,他们便意识到天赤道并不是太阳的轨道。
为了搞清楚太阳的运行轨迹,古人对太阳与北极星之间的距离进行了持续性的观测,积累总结出另一个与天赤道夹角为23°26'的圆环,这个圆环古人称其为“黄道”,而这个夹角,古人称其为“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不光是黄道和天赤道之间的夹角,也是地球的自转轴和垂直圆心轴之间的夹角。正是因为这个交角的存在直接造成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26’之间的周期性变化,也造成了四季的交替。
古人通过对黄道持续不断的观测发现,
金木水火土
五大行星的运行轨迹也正好位于黄道面上,这是中国古占星术历史上极其重要的发现。
黄道概念的形成直接导致了秉持“宇宙如鸡蛋,地球如蛋黄”理念的浑天说全面战胜了秉持“天如覆碗,地入棋盘”理念的盖天说。
在后续的纪年、立法甚至玄学体系中,黄道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农历,黄道学说在生产上的应用
中国的传统历法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它取了月相朔望的周期性变化为月周期,也取了太阳在黄道上的回归周期为年周期,
在对月进行细分时,参照了月相的变化,
而对年进行细分时,则是将黄道等分了24份,每一份代表了一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与西方历法中的黄道十二宫有类似类似之处,通过太阳直射对北半球气候的影响来指导农作物的生产。
因此,黄道的发现对于农耕文明为主的古代中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象二十八宿,黄道在地理和玄学上的应用
其实,古代的中西方都一样,任何天文学上的发现都会被用到占卜、堪舆、预测等玄学领域中去。
古人在观察五大行星在黄道上的运行轨迹时,发现这五大行星总是会落入28个固定的星区中去。就好似,高速公路上的车总是要进入固定的服务区去休息一样。
于是,古人便按照方位对这28个星区进行了命名,这也就是著名的“四象二十八宿”。
也就是:
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参、觜”
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如果我们再与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神话传说结合一下,就会变成:
少阳东方青龙甲乙寅卯木;
太阳南方朱雀丙丁巳午火;
少阴西方白虎庚辛申酉金;
太阴北方玄武壬癸亥子水。
怎么样,是不是有点玄学的味道了?
其实呢,起初这二八宿只是用来指示方位,用作中国各州的分野,也就是将天上的星宿与地上各州之间一一对应,由地应天,用以划分各州的疆域。
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星分翼轸,地接洪庐”,再比如《晋书•张华传》中“越扬州当牛斗二星的分野”。
这样的分野共有十二处,在传统地纬学中被称为“十二分野”。
古人通过大量的观察,慢慢的总结出太阳、五星、月球以及二八宿之间的运动规律。他们认为,如果一切风调雨顺,那么这个规律将不会改变。
但如果某些特异的事件将要发生的话,那么这些规律将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在哪个星宿的区域内发生变化的,也就能反应出地球上哪个地方将要发生异变。
比如《史记·宋微子世家》中曾载,“
三十七年,楚惠王灭陈。荧惑守心。心,宋之分野也。景公忧之。
”,意思是说“宋景公三十七年,楚国灭掉了陈国。此年的黄道上发生了一个异象,就是火星(荧惑)停留在心宿上不肯移动,心宿正好是宋国的分野星宿,而火星在古占星术上代表着刀兵之争,所以宋景公担心自己的国土上也会燃起战火。”
黄道吉日,天人合一的哲学
中国的传统哲学是“
原取诸物,近取诸身
”,将天地万物归纳到人体之中。
与咱们老百姓联系最密切的天文是什么?
当然是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咯。
常言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
如果天上有什么,那么人身上也会发生什么。
万事中国人都喜欢分个阴阳。
其实早在周朝,人们就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分出了阴阳。
“甲、丙、戊、庚、壬”五个居于奇数位的天干为阳,代表着“刚毅”。
“乙、丁、己、辛、癸”五个居于偶数位的天干为阴,代表着“柔和”。
推导到干支记日中,带着阳性天干的日子被称为“刚日”,带着阴性天干的日子被称为“柔日”。
刚日时分,人就特别冲动,
柔日时分,人就特别敏感。
如此,古人在做大事时就有了选择日子的习惯,《协纪辨方书·序》所说的:“
外事用刚日,内事用柔日,此皆载之经典,百王不易者也
”。《曾国藩家书》中也说“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
这就是最传统和最简单的择日程序。
到了汉朝之后,随着阴阳五行、堪舆、巫蛊等等流派的加入这套择日体系变得十分庞大,选个日子动辄好几天,往往是日子选好了,事情也快等不及了。
为了去繁化简,朝廷索性以敕令的方式推广了地支择日法,也就是将“子、
丑
、寅、卯、
辰
、
巳
、午、
未
、
申
、酉、
戌
、亥”十二地支拟人化,分别造了“建、
除
、满、平、
定
、
执
、破、
危
、
成
、收、
开
、闭”十二个神仙,让着十二个神仙轮流值日。每个神仙值班的日子,各自会有些适宜和禁忌的事情。
比如在民间流行的《建除十二神吉凶歌》便说道,“
建日相逢造葬凶,颠狂乱舞破家风。……
”
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
逢地支是“子、寅、卯、午、酉、亥”的日子为凶神值日,当然就是凶日。
逢地支是“丑、辰、巳、未、申、戌”的日子为吉神值日,也就是吉日。
最初的天干吉凶体系,加上后来的地支吉凶体系,构成了我们所说的“黄道吉日”。
其实,话说回来,这黄道吉日跟天文中的黄道跟没什么关系,不过是古代谶纬者利用干支玩的文字游戏罢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您。
我是土鳖君,一位爱极了中国的书生。
点关注,不迷路。
为您持续输出有质量的答案。
-----
网友解答:
-----
谢邀。
“黄道吉日”中的“黄道”是怎么来的?
中国有本老黄历,原本是皇家颁布的,所以是“皇历”,辛亥革命之后自然就不能再用“皇”这个字了,所以就改成了“黄历”。这个可不只是我们平时俗称的农历或者阴历,这就是一种能同时显示公历、农历和干支历等多套历法,并附加大量与趋吉避凶相关的规则和内容的历书。
黄历主要内容包括:二十四节气、吉凶宜忌、冲煞、合害、纳音、干支、十二神、值日、胎神、星宿、月相、吉神凶煞、彭祖百忌、六曜、九星、流年、太岁、三元九运、玄空九星、星期、生肖、方位等等。
而老百姓最实用的一点就是用来看日子,顺便看日子的凶吉。每天早上看一看,如果诸事皆吉,一天都气顺,如果今天诸事不宜,那就要小心从事了。
而诸事皆吉的日子就是“黄道吉日”,诸事不宜的日子就是“黑道凶日”。
黄道这个词,现代的理解就是一年之中太阳在以地球为观测点的方向上走过的一整圈。用科学的话说,是地球上的人看太阳于一年内在恒星之间所走的视路径,即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圆。而黄道和天赤道成23度26分的角,相交于春分点和秋分点。在任一瞬间,只考虑长期运动的轨道平面称为瞬时平均轨道平面。
所以呢,黄道是天文学名词,指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自地球上观察太阳和地球在相对位置移动所形成的轨道。这个在咱们老祖宗那里,很早就有了记载。
《汉书天文志》记载∶
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
所以黄道,又叫“光道”。
宋朝沈括《梦溪笔谈像数二》:
日之所由,谓之黄道。
意思是,太阳运行的途径,称为黄道。而太阳是万物之神,相当于天帝,所以太阳走过的路,就是黄(皇)道。而这条路走完,刚好是一年,一年份十二个月,正和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神煞。
而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阴阳,什么都要分出阴阳来。对应的十二神煞自然就分出吉凶。十二个神煞分别为子日青龙,丑日明堂,寅日天刑,卯日朱雀,辰日金匮,巳日天德,午日白虎,未日玉堂,申日天牢,酉日玄武,戌日司命,亥日勾陈。
当遇到青龙(子)、明堂(丑)、金匮(辰)、天德(巳)、玉堂(未)、司命(戌)六神值日时,是吉祥的日子,诸事皆宜,不避凶忌,就是人们常说的〝黄道吉日〞、〝黄道日〞。
而黑道也是日月运行轨道之一。古人认为日月运行有九条轨道,即黄道一,青道二、赤道二、白道二,黑道二。古代阴阳学家也把黑道视为凶神,是不吉利的象征,如明朝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二》上载:
一日之中,则有白虎、黑杀、刀砧、天火、重丧、天贼、地贼、血支、血忌、归忌、黑道……等凶神。
所以碰到天刑(寅)、朱雀(卯)、白虎(午)、天牢(申)、玄武(酉)、勾陈(亥)六神值日,则为凶日,诸事不利,不宜举行任何重大活动,称为〝黑道凶日〞、〝黑道日〞。
这个说起来渊源复杂,但是趋吉避凶的说法追究到最后还是源于附会和臆测。虽然老祖宗很在乎这些这些东西,但也只是在太平得闲的时候才讲究。真正遇到危机的事情了,都是“便宜从事。”
有谁看准了日子才动手的?那不傻缺么?
老祖宗还说过:“择日不如撞日”嘛。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
网友解答:
-----
黄道日有大黄道日和小黄道日之涚,在择日中根据属相天干地支柱民俗忌日等,可选黄道日用事。
大黄道日,各六个黄黑道日,如天德等十二日在此不讲了,有口决,网友可百度一下就行。
在此讲一下建星十二小黄黑道日的算法。
旧历以6o甲子组合天地干记日,同时将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闲十二星宿以次排列在日子中出现,除定执危成开为黄道星日,其余6星为黑道星不易用事。
在农历正月建寅(意思是正月初一后第一个地支寅虎日,这一天建星在,然后按顺序依次排序,二月建在卯日,三月建辰日,四月建巳日,五月建午日,六月建未日,七月建申日,八月建酉日,九月建戍日,十月建亥日,十一月建子日,十二月建丑日。因大小月有错,到节气前一天宿星重复一次,这样每月顺序永远相对不乱。
古人是以土为中的,地球公转一圈,在地球上看太阳在天上转一圈的线路轨道就是黄道,月亮的轨道就是白道,当月亮两个下降段,一个南七星宿段,一个北七星宿段就为黑道日。当然这与现在日心说轨道有偏差。
-----
网友解答:
-----
谢邀。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黄道吉日”在民间的使用率非常高,因为它牵涉到祭祀、乔迁、动土、结婚、殡葬、出行等等诸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为了使这些大事能顺利进行,就必然要选择黄道吉日,以求吉祥如意。因此在民俗传统中有看黄历的说法,因为黄历上详细记载着当天的宜忌事项,黄历中特有的词汇“黄道吉日”,指的是诸事皆宜的好日子,是古人依据天体星象运行变化对人类影响的规律制定出来的。
那么,“黄道吉日”中的黄道是怎么来的呢?黄道本来是古代天文学中的一个名词,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运行轨道。黄道中分布着十二神煞,它们分别是青龙、白虎、明堂、天刑、朱雀、金匮、天德、玉堂、天牢、玄武、司命、勾陈,因此又叫“黄道十二宫”。黄道的天文学理论起源于古巴比伦,后来传入古希腊,再在公历纪元左右又从希腊传入印度,在中国的隋唐时期随着印度佛经的翻译又传入了中国。传入之前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中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二十八宿星象体系,所以在黄道十二宫传入之后,对当时传统的天文学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直到明朝末期,在西方传教士的教化下,黄道十二宫才逐渐被广泛应用。再说黄道十二宫的星座分布,和中国的太阳农历(阴历)的二十四节气以及二十八宿分布相同,中国古代天文星象学体系的形成,其本身就是建立在占星理论基础之上的,因此黄道十二宫的概念既为占星术所用,同时又为农耕生产以及气象预测等发挥很大的作用,所以也逐渐融入了中国的天文学当中。
其实,中国古代在“二十八宿”体系形成时也已经有黄道的概念了,这个在西汉的《甘石星经》中可见一斑,它已明确提到“黄道规”。所谓黄道规就是地球上的黄道圈。但是黄道最初也只是古人观察到太阳在天球上的运行一周的轨道,用来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化,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十二等分(“十二次”),每次都以二十八宿中某些星宿来作为标志。
黄道本来只是古人观察到的太阳运动的轨道,并没有吉凶祸福的含义。但是中国古代以天为乾、为君、为父,认为天是“主御群灵,司万物生死”,具有无上的威力,所以也称为“司命”,还因为它掌管万物的滋长盛衰,又称为“天符”(天府),而太阳可以给人类带来光明与温暖,哺育大地万物,因此太阳与天同为中国远古先民所崇拜。太阳有形而天无形,太阳运动的轨道变成了天上皇帝居九重之内出入所履之道,称为“天黄道”。后人解释说:天为万物之主,黄乃中央之色,道就是天皇巡行天官所经过的通道,所以叫做“天黄道”,天黄道每日都有相应的神来轮班值日,由吉神在黄道中值日被认为是“黄道吉日”,当天人们做事会有好兆头。《汉书天文志》中载:“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就是说,太阳在中道运行,月亮的运行有九条轨道。中道就是黄道,又叫作光道。宋朝沈括在《梦溪笔谈象数二》中载:“日之所由,谓之黄道。”意思是,太阳运行的途径,称为黄道。
黄道吉日还分为大黄道吉日和小黄道吉日。小黄道日是以月建为首顺排的十二建星,因为没有大黄道日通用,所以就称为小黄道日。相对六个黄道日还有六个黑道日:建、满、平、收黑,除。
那么我们再来说说黄历,所谓黄历就是在中国农历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万年历,相传是由轩辕黄帝所创制,因此被称为“黄历”。在民间,黄历又俗称“通书”“通胜”。黄历的主要内容就是二十四节气,以及每天的宜忌、干支、值神、星宿、月相、生肖运程、吉神凶煞(黄道、黑道)等等。
黄历里将白虎、天刑、朱雀、天牢、玄武、勾陈,称为不吉的六黑道,如有犯之将有大祸;将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称为大吉的六黄道,所谓”黄道吉日“就是这六神所值日的日子,百事吉利,不避凶忌。比如元朝无名氏的《连环计》中有说:“今日是黄道吉日,满朝众公卿都在银台门,敦请太师入朝授禅...”可见黄道吉日寄托着中国古人趣吉避凶的良好愿望。除此之外,黄道还被专指天子所行经的道路。比如宋朝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的描写:“高庙驻跸临安,艰难中,每出犹辅沙藉路,谓之黄道。以三卫兵为之。”从中可见黄道二字的举足轻重。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方能成其大事,这个“天时”,它除了客观的气象因素外,最大程度上就是指天体星象运行变化对人类影响的黄道吉日和黑道日。因此老百姓的用事择日趋吉避凶慢慢形成了一种择吉文化,而这种择吉文化也已根植于中国人的思想并形成了一种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择吉习俗也具有相当广泛的文化蕴含,究其根本就是寻找和确定用事活动的最佳时空点,充分把握天时、地利、人和相互关系之间所产生的最佳机遇,从而达到趋吉避凶、吉祥如意的目的。
-----
网友解答:
-----
中国人办事儿总爱讨个彩头,早年间人们都按照老黄历中的今日宜做什么,不宜做什么来安排日程,比如《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前两次没见到诸葛亮,他觉得是日子没选好,第三次就特意占卜了黄道吉日,还焚香沐浴,这一去果然顺利见到了诸葛亮。
选择一个合适的日子,去做合适的事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择吉”的传统习俗,这种习俗对中国人的影响可谓深入骨髓,现代人虽然不是特别注重这些,但每逢大事如婚丧嫁娶,还是会择吉的。
当然,也不免命硬或者任性的,偏偏不信这一套,讲究择日不如撞日,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黄道吉日
黄历是结合了许多天文知识总结出来的一套中国传统历法,所以择吉并非是迷信,而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意义,所谓黄道吉日,就是择吉习俗的产物,黄历中对每天做的事不是有适宜和禁忌之分吗,黄道吉日就了不起了,这天诸事皆宜,不避凶吉。
古人认为,天体星象的运行规律对人类会产生某种影响,比如某一星座对应地上的某一片区域,某一颗星对应某一类人,于是便根据天体星象运行的规律,总结出了一套占卜凶吉的方法,制定了黄黑道日,人们便把这一套占卜理论用于日常行事的参考。
星宿与凶吉
凶吉的推算方式非常复杂,要根据年、月、日、时互相的联系来综合推算,天上有十二神,分别对应十二个星宿,各主人间吉凶,其中
“白虎、天刑、朱雀、天牢、玄武、勾陈”
为六凶神,犯之不吉,遇到这六神所在的日子,就是黑道凶日;反之,
“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
六吉神,黄道吉日就是这六神所在的日子。
但也并不是说这些日子的凶吉对每个人都适用,因为不同的人还有不同的生辰八字,这是个体差异,今天对你来说是黄道吉日,对我来说可能就是黑道凶日,所以你看古人占卜还是非常严谨的,根据生辰八字,又以十二值为依据,把黄黑道日分了个大小,还有口诀:
“建满平收黑,除危定执黄,成开皆可用,破闭不可当”。
建、满、平、收为黑道;除、危、定、执为黄道;成、开没有禁忌;破、闭则一定要避免。
天文学中的黄道
以上所说的黄黑道,都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的规律,再加上天支地干一类的规律,互相之间配合,就产生了风水学。不能完全说是迷信,因为其中毕竟蕴含着中国古人对天文学的探索,和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学,有些不同,也有些相似之处。
在现代天文学上,以地球为中心,把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轨迹称为黄道,这个轨迹每运行30°,恰巧便有一个星座,共12星座,称为黄道十二宫。古代西方人早就发现了这些星座,并将其与神联系起来,他们觉得神所住的地方都是金碧辉煌的宫殿,所以叫十二宫。这十二宫附近,黄道两侧又有12个星座,这便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十二星座了。
以上这些是天文学中对星座的划分,只不过借用了古人的命名方式罢了,可见中国古人和外国古人都一样,对天文的探索最初都与神学相关。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谁说得准呢?
-----
网友解答:
-----
黄道吉日是择吉学里的一个专有名词,黄道是天文学择吉术里的一个名词。旧时讲“皇历”也指“黄历”这是有关天文地理历法的。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同岁月结下不解之缘。一切随岁月而生,又随岁月而逝。一直致力于认识岁月,把握岁月,岁月四时是如何影响人生活与命运的。一部天文历法史,就是人们对天文地理岁月的认识史。我们先人认识天文地理岁月是很复杂的,使用的历法就有多,变化也很大,阴历,阳历,干支历,且各朝代又有变化,其中学说也多种多样,难以一言尽述。
言归正题,黄道就是指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在地球上看太阳与地球在相对位置移动所形成的轨道路线。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即黄道,也叫光道,即是太阳运行的路线。用现在的话说,如谷雨,太阳到达黄经30度上,这就太阳所走的黄道。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是万物之神,是天帝,我们的先人是十分重日的。太阳所走路线转一周,正好一年,合十二月,应十二支。我们先人十分重阴阳五行,有关说法很多,有专门的学说,有兴趣的可深入去学。黄道之反面是黑道。日月运行之轨道有九道,黄道只是其一,青道有二,赤道也有二,白道有二,黑道也有二。这都是有天文地理择日的学问。阴阳五行学,天文择吉等学说,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认识,是先人的经验与智慧。简单说以干支纪时,以建除十二辰论黄道黑道。除定执危成开六日为黄道星日,建满平破收闭六日为黑道星日。正月建寅二月卯,寅月寅日为建,十二支星辰顺序排次建除星是: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
古人行事很重视黄道吉日,多选取黄道吉日而为,尽量避开黑道日。这是选时择吉之法。选择,择吉于人是很重视的,关系人生吉凶祸福成败,能懂一些天文地理择吉知识,对人谋为处事是大有用途的。
-----
网友解答:
-----
黄道,一曰光道。
黄道天空中共分布着十二个亮度最高的星座,它们是青龙、白虎、明堂、天刑、朱雀、金匮、天德、玉堂、天牢、玄武、司命、勾陈等。
所谓黄黑道是天体中的自然现象,古人总结了这种现象对人类影响的规律,围绕二十八宿星运行、值日,制定了黄黑道日。从而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趋吉避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选择。
黄道日有小黄道日和大黄道日两类。大黄道日通常以青龙黄道为首来进行推算,有六个黄道吉日和六个黑道凶日;同时,每日的十二个黄黑道时辰也用大黄道来推算。小黄道日是以月建为首顺排的十二建星。如果没有大黄道日可用,即选小黄道日。
黄道吉日的推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十二值日”,另一种是十二地支配“十二神煞”。
十二值日为:黄历以“建日、除日、满日、平日、定日、执日、成日、收日、破日、危日、开日、闭日”等日以定吉凶。将“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12个字分别注在黄历中的每个日期的下方。凡与“除、危、定、执、成、开”6个字对应的日子,就是黄道吉日;与“建、满、平、破、收、闭”6个字对应的日子,就是黑道凶日。
『十二值日口诀』:
除危定执-黄(黄道),建满平收-黑(黑道);
成开-皆可用(黄道),破闭-不可当(黑道)。
十二神煞为:“青龙、白虎、明堂、天刑、朱雀、金匮、天德、玉堂、天牢、玄武、司命、勾陈”等十二吉凶神煞。将“青龙、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匮”称为六黄道,“白虎、天刑、朱雀、天牢、玄武、勾陈”为六黑道。
-----
网友解答:
-----
“黄道吉日”中的“黄道”是怎么来的?
在旧时的民间,子女婚嫁、破土动工、出门远行、白事安葬等等仪式,都要选取“黄道吉日”。
古人认为,在这些日子中举行仪式,可以免除灾难,诸事顺利。
也正如题目所问,许多人都有疑问:是不是迷信啊?都想知道“黄道吉日”中的“黄道”是怎么来的?
现在,我就跟大家聊一聊这个问题:
什么是黄道吉日?
“黄道吉日”并不是迷信,它是推理和经验的结果,是农历上计算出来的日子。
那“黄道”是怎么来的呢?
“黄道”一词,是古代天文学的术语,并不是起源于中国。
古代巴比伦天文学家认为,“黄道”是太阳一年中在天球上的轨迹。
“黄道”,是指地球上的人,看太阳于一年内在恒星之间所走的路径,即地球的公转轨
道平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圆。
简单地来说,地球一年绕太阳转一周,我们从地球上看成太阳一年在天空中移动365或366圈,太阳这样移动的路线叫做“黄道。”
它是天球上假设的一个大圆圈,即地球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于春分点和秋分点。
夏至的时候,太阳位于最高点;冬至的时候,位于最低点。
太阳每天在天球上行约1度,并与周围的星体,形成合力,对地球上的人形成影响。
这些星象,有吉有凶,那些有利的位置,便是“黄道吉日”。
这也就是西方“
占星术
”的起源,它来源于“
地球中心说
”。后来古巴比伦的天文知识传到希腊、印度,并在隋唐时期传入中国,
“黄道”这个词,也传入中国
。
实际上,“黄道”这个词,就是我们中国熟知的老“
黄历
”。在中国,它是由轩辕黄帝时期定下的记日历法,所以,就叫“黄历”。
我们祖先观察宇宙的运行和变化,总结归纳出来一些自然规律,并且给冠名,然后,计算出它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变化,给人们作为参照。
后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黄道”,再分出12神煞,分别为青龙、白虎、明堂、天刑、朱雀、金匮、天德、玉堂、天牢、元武、司命、勾陈。
其中六吉六凶,青龙、明堂、金匮、天德、司命被称为“
六黄道
”。
所谓“黄道”吉日,便是文人六神指使的日子。后来意义不断地变化,泛指宜于办事的好日子。
现在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大多数人还有按照“黄道吉日”的习惯,看看是否“
忌
”、“
宜
”,为的是图个吉利,博个好彩头,蕴含着人们的美好心愿。
比如,新人要结婚,都会斟情考虑结婚的日子,通俗地讲,长辈们都会去给他们选个“黄道吉日”,定个好日子,以祝福他们百年好合,白头到老。
比如,要出门远行,看看是否“宜行”,以求一帆风顺,一路平安。
比如,谈个生意,看看是否“宜成”,以求马到成功,生意兴隆。
特别记得,每年的元旦,春节,情人节,七夕节,圣诞节,都是我们包红包最频繁的时候。可是2018年的七夕,我一个红包都没有包出去,为什么呢?
因为2018年的老“黄历”上清清楚楚写着:今年的七夕 不!宜!婚!嫁!
我是有书幸运馨,欢迎继续关注!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如果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请留言讨论!
-----
网友解答:
-----
其实这个问题已有很多回答的了,说的意思基本差不多。我也根据自己所查到的资料也在这里聊聊吧。
彩月相演示仪
“黄道吉日”中的“黄道”,应该是个地理天文学的一个名词。
在我们今天的地理天文学中就有“黄道”这个名词。
据中国现代天文学家陈遵妫先生的著作《天文学概论》得知:地球绕太阳公转,从地球上看,太阳慢慢在星空背景上移动,一年正好移动一圈,回到原位,太阳如此“走”过的路线就叫 “黄道”。这就是“黄道” 的来历。
《天文学概论》还说:月亮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即“白道”及各行星绕太阳的轨道都十分接近黄道。它是天球假设的一个大圆圈,即地球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黄道和赤道面相交于春分点和秋分点。
以上说明:
“黄道”是天文学中的一个专用属语,不仅仅是叫“黄道”,还称“黄道经纬线”,和“黄经几化度”。
早在我国古代就有“二十八宿为日月舍”之说。西汉的《甘石星经》中已明确提到“黄道规”。但“黄道”初只是古人观察到的太阳在天球上的周年运行的轨道,用以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化。为此,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的天气,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星纪等十二等分,即为“十二次”。每次都以二十八宿中某些星宿作为标志。
因此,后来,有人就采用了这一天象,为他人“算卦”,择取黄道吉日,以达到诸事皆宜的目的,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十二星座
总之,“黄道”从地理天文中来的,是地理天文学专用术语。至于民间利用这一天象算卦,这是另一回事。不管怎么说,
“黄道”一词是门科学,而“黄道吉日”是依附“黄道”这门科学而生存的。
这是从心理学角度解决人的心中疑难杂症的,准不准?这要看算卦的人对“黄道”地理天象知识掌握深浅多少了。
-----
网友解答:
-----
中国古代的历法最早是根据太阳运行轨道而来,也称太阳历,传说引用太阳轨道起源于轩辕黄帝,所以称为\"黄道\",后来又根据月亮轨迹制定出太阴历,因黄道光线类黄色,而月亮光线的颜色为白色称\"白道\",二者相对应。即:黄道就是历法中太阳运行的轨迹,白道则是月亮运行的轨迹。至于吉日,那又是根据二十八宿等神祇在黄道中出现的日子,按当天是吉神置日等因素而定为黄道吉日。
(附:黄道历法名称叫法除上述原因外,还因为是皇家颂布的又称为\"皇历\",指导农业生产又称为\"农历\"或农家历,发源自夏朝又称\"夏历\",以天干、地支推计又称\"干支历,历朝也有根据朝代的年号记录的,都是太阳历的太阴历合用。辛亥革命后引进的阳历,其实应称为公历或西历)。
-----
网友解答:
-----
黄道吉日,是中国传统历法“黄历”(万年历)中的特有词汇,指的是诸事皆宜的日子。至于黄道怎么来的,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解释一下:
一、黄道的天文学解释
所谓“黄道”,本是一个天文学术语,地球绕太阳公转,从地球上看,太阳慢慢在星空背景上移动,一年正好移动一圈,回到原位,太阳的轨迹路线,也就是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圆就叫黄道
。这是一条波形路径,其中夏至时太阳落在波形曲线的最高点,冬至则座落於最低点。太阳日行一度,每天所在的位置都不同,它所在位置的旁边还有很多星座,太阳与这些星座形成某种局面可以影响地球上的人。
换句话说,
地球一年绕太阳转一周,我们从地球上看成太阳一年在天空中移动365或366圈,太阳这样移动的路线叫做黄道
。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古巴比伦的天文学家首先使用了“黄道带”这一概念。把整个天空想象成一个大球,而星星都分布在球壳上,这就是所谓的天球。黄道是太阳在天球上运动的轨迹。黄道两侧各8度的区域就是黄道带。行星都在黄道带里运行。巴比伦人还把黄道带分为了十二个区域,然而这些区域的名字来源于古希腊人。事实上,大多数星座的名称都来自希腊神话。
二、历史上关于黄道的记载
在我国最早关于“黄道”的记载见于《汉书·天文志》:“日有中道,月有九行。
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
。”意思是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中道,月亮的运行有九条轨道。中道又叫黄道,还叫光道。宋朝沈括《梦溪笔谈》也记载:“
日之所由,谓之黄道
。”意思是,太阳运行的途径,称为黄道。从上面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在地球上看太阳的运行轨迹。
古人习惯依据天体星象运行变化对人类影响的规律制定黄黑道日,好的影响,称为吉;坏的影响,称为凶。他们把在黄道上的星群分为二十八个星座,也就是二十八星宿,再分东南西北四宫,每宫七个星宿。然后,根据这黄道研究出了择吉术,将二十八个星宿分别赋予了吉凶,成为选择吉日的最重要依据。
黄道吉日共有六个,也就是黄道中的青龙,天德,司命,明堂,玉堂,金匮六星宿所在的日子。
------------------
推荐阅读:
话说“四大恶人”横行江湖数十年,为什么就没人给管一管?反而执着于乔峰的契丹身份?
农村要洗澡的话,太阳能和电热水器哪个好用?哪个性价比更高,更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