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的孩子天天用喜马拉雅听听故事,这样好吗?
五年级的孩子天天用喜马拉雅听听故事,这样好吗?
-----
网友解答:
-----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此有生之涯”,学生时代是以学习为主,但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用把所有的事情都要学习化、功利化。
看您的描述,感觉孩子听故事的内容是轻松有趣的,那么这段时间就是他的放松时间,如果听故事适量适度,个人觉得没有什么不好。
只是注意把握两个方面:听故事的时间一次不宜过长和故事内容选择最好广泛。
1、听故事时间要有限定,不能听故事成瘾或者形成依赖,手机一直循环放着故事,孩子在那里已经不是在听,而是觉得一定要有声音响着,这对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做事情的专注度会有影响。
2、故事内容选择最好广泛,不一定非要所谓的名著,有些名著也不适合您孩子现在的年龄段阅读,可以和孩子一起在平台上选择历史、军事、科学类的故事。
当然,听故事,听书是被动阅读,从听故事的过程中发现孩子感兴趣的方面或者书籍进行纸质书的深入阅读,延伸到主题阅读更好,这个得做家长给予指导。
比如历史系列,现在给儿童的读物,很多趣说中,作者是进行了自己的解读,已经是二次甚至三四次加工了,最好引导孩子主动阅读更多的历史书籍,偏听则暗,兼听则明,慢慢带他走出阅读,听故事的舒适区。
个人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
-----
网友解答:
-----
从5岁开始中文、英文都听。现在11岁,中国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四大名著等,历史、国学积累很多。英文原版的哈利波特、魔戒、简爱、飘等等名著都听了,英语从来不用上课外班……
-----
网友解答:
-----
我们家哥哥从中班开始听,一直到现在四年级。每天爸爸接送他上下学的路上都会听。听的范围很广,什么钱儿爸的世界名人传、神探迈克狐、汤小图、朵狸历险记、鲁西西之类的。他听完会要求我给他买书来再看。弟弟也是小班开始听,每天睡觉前都要听一些。我觉得听好的,对哥哥来说他是听觉性的孩子,所以上课会比较专注,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
网友解答:
-----
不止五年级的孩子,我身边也有很多学龄前、一二年级的孩子爱听故事,有的妈妈说如果不限制,能听好几个小时。趣味性强的故事肯定更吸引孩子,这个很容易理解。例如三国之类的名著,文言文听着会费力一些。而且有的孩子是听觉型的,比起阅读更喜欢听。我觉得听故事也有好处,但不能毫无节制,应该和孩子约定好时间。并且也应该养成纸质阅读的习惯。
-----
网友解答:
-----
听故事确实不好,你给他玩手机吧
-----
网友解答:
-----
我家开学一年级,最近爱上了西游记,回家就开始播,喜欢的地方还给我讲,我觉得听故事是一个好习惯,不伤眼睛,而且接受知识还比较快。
-----
网友解答:
-----
非常好啊!不仅能够
增强语感
和
口语表达力
,还可以
扩大词汇量
和
积累作文素材
!
同时,
建议适当多听些名著
。比如说,袁阔成的《三国演义》评书。
我的孩子是从初中三年级开始听的,为的是
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同时又积累了——
古代文化常识
与
作文素材
。
每天晚饭时听一集(30分钟),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高三。
因为孩子在小学时,就看过几遍《三国演义》原著,对其中的内容都比较熟悉,所以听评书就相当于“复习”了。
为什么推荐袁阔成播讲的《三国演义》呢?因为它有以下三大特点:
每集30分钟,共365集。一天一集,一年听完一遍[赞]
发音
字正腔圆
,讲述
雅俗共赏
。袁先生的评书中,经常会有
幽默、风趣
的表达,让人开怀一笑,压力呀、烦恼啊,都瞬间消逝啦[赞]
对于《三国演义》中大量的
成语
、
典故
、
古代文化常识
,袁先生都会用大白话予以解释,小学生也能听的懂。比如,讲到
面面相觑
,袁先生随即讲到——就是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这样的例子很多[赞]
其实,《三国演义》不仅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
课外阅读小说类推荐书目
的第一名。
同时,书中还涉及到9篇
中小学必背古诗文
呢。
也就是说,听《三国演义》评书,真的是——
娱乐、学习两者兼得
呀!
除了《三国演义》,我的孩子还听过几部外国名著。比如:
李野默
演播的《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
(其中的《变色龙》、《一个文官的死》、《烦恼》、《胖子和瘦子》都很棒[赞])
又如,
聂梅
演播的《
欧也妮葛朗台
》(巴尔扎克 著)
总之,听书是
一举多得的好事
[赞]
建议孩子们,尤其是小学4~6年级孩子们,趁着课余时间还充裕的这三年,
多听名著吧
[赞][赞][赞]
同时,
千万别忘了
——
更要多看名家名篇、中外名著啊
[玫瑰][玫瑰][玫瑰]
目前,听书平台很多。
除了喜马拉雅,还有京东读书、去听等众多app。
此外,在微信公众号“听书369”,搜索文章“《120 部名著听书+国学精粹合集,送给朋友圈的你!(建议收藏)”,其中第4个就是《三国演义》。
-----
网友解答:
-----
我的孩子现在六年级,我是过来人,从小就给孩子挺儿歌,后来孩子陆续听绘本,听历史故事,随着年龄增长孩子接触书籍后,我发现孩子被书里面的画面吸引,逐步开始拿书听我给他讲故事,自己有事干楷书自言自语,再后来孩子喜欢上看书,我个人觉得听可以段时间记忆,在听的时候孩子来不及思考,还是希望家长从小让孩子接触绘本,孩子在翻书时会停下来思考,我是这么认为的。
-----
网友解答:
-----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两个孩子的宝妈。我个人很喜欢用这个软件,以前经常在上面学习录音,来强迫自己学习成长,后来利用做饭或者做家务时听课成长,顺利通过考试,拿到两个证书。因为我的影响,两个孩子也爱上了这个软件,很喜欢 听故事。
孩子爱听,有益无害
我看了你的情况,孩子爱听这些故事性强的,有趣的故事,孩子有个兴趣爱好,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反而会对学习有所帮助。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听,经常讨论故事里的情结,鼓励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来加深孩子对故事的记忆,也能增进亲子关系,对孩子写作文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孩子爱听故事是好事,对孩子有益无害。
但有一点要注意,尽量不要用耳机听,长时间听对耳朵会有伤害。
我家两娃的情况
初一的大宝受我的影响,喜欢听娱乐性强的节目,我都支持他,周六周日听。因为他和同学们相处的不好,所以我建议他听《弟子规》《道德经》,孩子也很愉快的接受了。和孩子平时沟通的技巧在于多听孩子说,多尊重孩子,平等协商。一般孩子都会开心接受的。
二宝最近也迷上用喜马拉雅听故事。最开始孩子不会听,我在他玩的时候放给他,最开始他不挑的,英语、ABC、加法口诀什么都听,后来迷上了宝宝巴士破案,现在又喜欢听成语故事,偶尔也我会放唐诗。如果开始他不想听,我会告诉他,先听十分钟或者两集,然后他自己自由安排,一般这样的情况,孩子也会很开心接受。
五年级的孩子
按道理五年级的孩子,以多看书为主。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去书店,或者每天约定时间看书,鼓励孩子养成好习惯。相对于不爱看书的孩子,听故事也是一种方法。如果爱听故事,也爱看书,对孩子的写作更加好。
希望有用。
-----
网友解答:
-----
有坏处。我女儿有个读书机,一年级到二年级都在听,听《三国演义》,听《西游记》,刚开始我还高兴了一段时间,因为她能连续听两个多小时不动地方,我还乐得清闲,做做家务,玩玩手机,两不打扰。后来发现问题来了。
孩子有事没事就要听书,做作业也不认真,坐不住,总想动,完成得也很潦草,不像以前安稳沉静。期中考试后我去了趟学校和她的数学老师了解情况,老师说上课爱趴桌子,眼神涣散。回家问女儿上课都想些啥,她说天马行空,就是集中不起注意力来。在家的时候不听书就会很烦躁,然而听书时她也没听到讲了些什么。尤其是晚上做作业,又慢又燥得慌,屁股都坐不稳,凳子上扭来扭去,发出刺耳的吱吱呀呀的声音,每天晚上熬到十点多敷衍完成。
我和数学老师咨询了这件事,老师反问我,一直听书?那不是老头儿没事时干的事吗?我心里一惊:长时间的语音刺激输入已经不能够唤起她的注意了,但是耳朵里没声音她又不知所措。回家后,我和女儿沟通了老师的意见,女儿很懂事,她说,我也觉得我退步了。
然后我们制订了改变的法子。每天减少之前的听书时间,先完成作业,然后听书,以半小时为宜。
这个过程其实挺煎熬的,没有书随时听把她难受的啊,挠心挠肝的,好在我铁着脸坚持了下来,做不出题就抱抱她,安抚好再做,实在屁股扭的坐不住就休息一会,听书的时间用完了就去看书阅读,去户外打沙包,打球和伙伴玩。经过了半学期,终于改回来到差不多以前的水平,能专心听课,专心写作业了。
所以小孩子注意力保持不了多久,过了半小时后,情节内容她已都听不见了,只是耳朵里有个声音,还产生了依赖性,这就是我踩过的坑,希望你避开。
总之。注意1.用心选择书目。2.控制好时间。
-----
网友解答:
-----
我家孩子是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听故事,每天接送途中听,现在一年级,听了满满三年。
《米小圈上学记》、《爆笑米小圈》、《米小圈成语故事》、《米小圈脑筋急转弯》、《可可诗词穿越记》等等,这一类的反反复复听了不计其数遍,现在依然很爱听。我认为这类的也不能说不好。比如,我家孩子就经常给我来一个脑筋急转弯,问的我稀里糊涂,他还在一旁得意的笑,亲子互动很好哦。再比如,他学会了好多成语,还能讲出成语的由来。
不过,《上下五千年》、《三国演义》、《三十六计》、《隋唐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等这类历史性题材的故事也听了不少,他照样也会旁若无人的听,有时他还会给我讲某个我完全不知道的典故。这一类的可能会对他以后作文起到作用,但是现在我还没有看到效果(一年级还没开始写作文)。
总之,我认为没什么不好的,只要不是负面的,只要时间允许,既可以在学习后放松一下,又可以扩大知识面。
------------------
推荐阅读:
98年互联网起步,08年房价起步,18年我们需要把握哪些机会?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