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失败后,牛金星和宋献策去哪里了?
李自成失败后,牛金星和宋献策去哪里了?
-----
网友解答:
-----
牛金星、宋献策是李自成的左膀右臂。
在李自成走向败亡的过程中,两人表现出了不同的格局、品格。
不过,在李自成败亡后,两人的结局都还不错。
谋主的加入
在李自成的团队中,刘宗敏、李过、刘芳亮等人是统兵武将,而牛金星、宋献策则是谋主。
李自成走向辉煌,正是从获得这些谋主开始的。
李自成自1629年造反,搞了10几年,一直“缺点什么”,声势虽有时很大,但始终只是”流寇“。1638年时,李自成在潼关南原大败,只带18骑突围,几乎全军覆灭。
1640年,李自成从商洛山杀出,东山再起,并得到了李岩、牛金星、宋献策等知识分子的加入。
得到谋主后,李自成的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等口号,才真正有了自己的政治、经济政策,正规化地发展了起来。
在这些知识分子中,李岩是较早加入的。“行仁义,收人心,据河洛,取天下”的战略目标,正是他提出的。
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李岩在起义军中的地位一直有些微妙,反倒是牛金星、宋献策成了谋主,成了“左膀右臂”。
“左膀”
1640年,在李岩的推荐下,本是举人的牛金星加入了起义军。
牛金星一入起义军,“自成以女妻之”,得到了李自成的高度信赖。
在李自成推翻明朝的过程中,牛金星主要干了三件事。
1、牛金星在李岩“行仁义,收人心”的基础上,提出
“少刑杀,赈灾民,收人心”
的方略,建议李自成改变杀戮、破坏太重的习气,针对中原大灾的形势,赈灾民,获得更多支持。
2、建立文官班底。
同时,牛金星进一步劝李自成“重用举人”,动员举人为官。
牛金星可不只是动动嘴皮子。每抓获举人时,牛金星都往往亲自动员,并常被忠于大明的举人骂得狗血淋头。(在《明史》列传卷181、卷182中,牛金星都成为举人忠义之言的斥责对象)
这些文官班底虽然后来在李自成败亡时纷纷投降清军,但不可否认,这些文官一度是大顺政权在各地政权建设的基础。
由于在文官班底建立过程中所作的努力,牛金星后来成了丞相。
3、1641年,
牛金星推荐了宋献策。
这又是一个对大顺政权发展举足轻重的人物。
“右臂”
宋献策本为卜者,宋献策一见李自成,便上谶记:“十八孩儿,当主神器”。李自成大为喜悦。
那个时代,谶语的作用可不只是取悦领导,“十八孩儿,当主神器”的谶语流传民间,动员了大批民众参加、支持起义军。
宋献策的特点是:非常善于将其谋略包装于“占卜”之中。
在推翻大明的过程中,宋献策的作用主要有3个。
1、以“天文”、“占验”,捕获间谍,粉碎朝廷从内部破坏农民军的企图。
宋献策“通天文,善占验,有官犯潜匿,按方指示,无不就获”。隐匿于起义军中的间谍往往被宋献策“占卜”抓获。(与后来同样擅长此道的杨秀清一样,这些显然依赖无孔不入的情报系统)
2、临战时,以“占卜”等方式鼓舞士气,进行动员。
那个时代,“占卜”等方式在群众中影响力很大,宋献策往往以“占卜”,讲解“天道气数”,进行动员。
比如:攻北京时候,他占卜:丙午雨,丁未辰时而克。又在攻彰义门时,及时指出“破城兆”,激励军队。
3、以“占卜术”,在战略、战术上提出各种建议。
李自成行军作战中,宋献策往往能提出正确建议,虽然包装在“占卜”中,但由于方略正确,无不灵验,“自成信之如神”。
比如:战略上,“取南阳,入关中”,以关中为根据地,是宋献策影响较大的方略。
又比如,战术上。在攻北京时,宋献策“孩儿军师孩儿兵,孩子攻城管教赢”,提议以身材短小,身手敏捷的少年组成攀城队。
由于李自成对宋献策“信之如神”,因此,宋献策后来一直是军师。
巅峰时刻
李自成攻入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时,宋献策为军师,牛金星为丞相,设六政府,各尚书一人,侍郎二人。宋、牛二人正式成为“左膀右臂”。
攻破北京后,刘宗敏等将分率各军,李自成率牛金星、宋献策等五骑由得胜门入城。
由于李自成采纳了宋献策“先安民,乃可入”的建议,严禁杀戮,因此,入城后,京城开张店市,嘻嘻自若“,依稀有太平景象。
入宫后,李自成将宫女分配“诸贼”,牛金星、宋献策各得数人。
随即,牛金星又甄选明降官,主持举人再考,以甄选官吏。
对大顺政权来说,此时,无论是全国形势,还是个人生活,都到了巅峰时刻。
然而,接下来,宋献策、牛金星却表现出了不同的格局、作风。
不同的表现:短暂的治理
入京后,宋献策、牛金星的表现开始分化。
宋献策的表现一如既往的深谋远虑、足智多谋。
富户汪箕假托“乃下江南,愿为先锋”,试图逃走,宋献策识破其企图,追赃十万。
他又曾与李岩探讨:为什么明朝灭亡了,这些明朝旧官僚麻溜投降,全无对旧朝感恩戴德呢?
随即,他们总结出明取士的弊端,提出“痛洗积习之陋”。
同时,宋献策极力阻止大顺军杀戮太众。
早在李自成入京时,李自成就“愤京师各官藏匿无出迎者,欲尽杀之。宋献策力劝而止”。
而当大顺政权此后杀戮太众时,宋献策又以“天象”劝谏:天象惨烈,日月无光,亟宜停刑。
可以说,这段时间,宋献策是大顺军少有的,仍然能基本保持清醒头脑的将领。
而牛金星的表现,则相去甚远。
宋献策所言“杀戮太众”,主要指的是刘宗敏和牛金星。
在甄选明朝旧官吏的过程中,牛金星的手段残忍,以各种方式“夹逼”索银。
而杨汝成以美妾献给牛金星后,牛金星“免之”,并随后使之“列春卿”,任用。
如果说追饷过重还是方法问题,那么,接受美妾开后门,便是腐化了。
此外,身为丞相,牛金星在军国大事上似乎表现不多,精力主要集中于劝进,搞登基仪式上。
可以说,大顺政权入京后迅速走向败亡,丞相牛金星是重要责任人。
相似的表现:一起拆台
1、宋献策:由失望到拆台。
宋献策对李自成表现出了过分的失望。
李自成决定亲征吴三桂时,宋献策坚决反对:你去,你不利;三桂来,三桂不利。
李自成不听,宋献策再次搬出“占卜”之言:如果去了,“数不宜战,战则当连败二十余阵”。
李自成还是不听。
李自成不再如从前一般对他“信之如神”了。
宋献策失望之极,转入“拆台”。
随即,各种对大顺不利的谶语开始流行:“我主只可为马上王,混过几年而已”;“马上天子,不满三年”···
同时,宋献策还私下对李岩说:十八孩儿的谶语,难道说的不是你吗?
显然,
宋献策的言行,已经事实上在破坏农民军了!
2、牛金星:促使人心离散。
李自成败亡过程中,牛金星主要干了一件事:杀李岩。
李自成败出北京后,河南地区原本归顺大顺的地方开始动荡。
李岩请缨:我去河南,安定地方,招兵买卖,稳定形势。
牛金星当时在场,劝李自成答应,李自成没有当场表态。
随即,牛金星发现:李自成疑心李岩。
牛金星遂态度大变:十八子之说,难道不是李岩吗?
随即,牛金星请李岩饮酒,宴上杀了李岩。
此后,不但河南地区彻底丢失,而且大顺军人心离散。
看来,此时的牛金星,已是善于揣测上意,只迎逢上意,不能提供全面考虑了。
类似的结局
两人的解决,却比较类似。
1、宋献策:入旗,获得一定社会地位。
宋献策与刘宗敏、左光先及李自成的两个叔叔一起,为阿济格所俘。
”其自成两叔及伪汝侯刘宗敏,具斩于军”。
其他人,直接在军中就斩了,而宋献策,却活了下来。
宋献策不但活了下来,还“隶旗下,出入骑从甚都”(《北游录.纪闻下》)
宋献策毕竟“贼所倚任为军师”,是大顺军的军师,也是“首恶”之一,按道理应该与刘宗敏一起被斩,却还能活得不错。
考虑到宋献策后期对大顺军的失望、“拆台”,有理由认为:宋献策已经一早为自己留了后路,才得以幸免。
2、牛金星:“夹缝中生存”。
与活得稍微有些“平淡”的宋献策相比,牛金星活得“动静有点大”。
谁也不直到牛金星是什么时候降清的,不过,他确实降清了。
与宋献策相比,牛金星在京师时杀戮太众,引起了许多旧官僚的愤怒。
因此,常国柱上奏:贼相牛金星弑君残民,抗拒王师,力尽始降,该杀!他的儿子冒滥为官,任湖广粮储道,贪污巨万!请把他们父子一起杀掉,以正国法!(《清史稿.列传卷三十一》)
可是,清廷回复:“流贼伪官投诚的,多能效力。若柱此奏,殊不合理,应议处”,遂罢归。
清廷不但极力维护牛金星,甚至把上书处理牛金星的给事官罢免了!
其实,清廷当然不是特别“爱”牛金星,之所以维护牛金星,不过是权宜之计。
当时,南方的起义军余部与南明已经联合,一起抗清。
留着牛金星,对于招抚抗清力量,是一个“示范”。
相比之下,清廷主要需要打击的目标已是“反清复明”。常国柱所谓“弑君”之仇,弑的是大明的君,在大清实在构不成什么罪恶。
当然,牛金星也是聪明人,知道自保。
他去世前,告诫子孙:不死是幸事。以后“闭门教子,勿再出”。
牛金星及其子,得以在夹缝中生存了下来。
宋献策、牛金星都是聪明人。以他们的谋略,想要活命还是可以的。
不过,这种活命,却有一丝讽刺色彩。
当初,宋献策与李岩议论明朝科举的弊端,感叹明朝官僚不能为旧朝尽忠,“但愿主公信从其说,痛洗积习之陋,诚天下国家之幸也”。
遗憾的是,李自成的治理,不但不可能痛洗积习之陋,反而远不如明。
因此,李自成败亡时,贵为军师、丞相的宋献策、牛金星只有降清,以求自保。
历史,有时就是如此的讽刺。
-----
网友解答:
-----
牛金星和宋献策之前,应该再加上一个李岩,因为李岩是李自成起义军的灵魂人物,而牛金星和宋献策则是李自成的左膀右臂。
李自成一生有过两次创业,第一次是在崇祯二年,他因为人生的诸多不顺而造反,前后搞了八九年,也得到了刘宗敏、李过和刘芳亮等优秀的武将,但奈何起义军只知道野蛮斗争,没有自己的灵魂,所以最后只能被明廷剿灭。
崇祯九年,这是李自成最惨的一年,他在杨嗣昌制定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 剿匪策略的严厉打击下,最后只得带着刘宗敏等十七人躲进商洛山中,在随后两年时间里,他是一点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在山中娶妻生子过小日子,坐看天下形势的变化。
崇祯十一年,趁着清军第四次入关作战,以及张献忠在西南造反,李自成带着人从商洛山中杀出,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
那时候李自成只有两三千人,这些人都是蛰伏期间刘宗敏去招募的,而且大多数都是之前的残兵败将,因为招募新兵非常困难。
当时李自成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没钱没粮就没人愿意参加造反,进而无法攻城略地进一步扩张,所以他的第二次创业举步维艰。
这个时候,一个人物出现了,他就是李岩,一个出自于官宦家庭的举人,其父李精白曾是山东巡抚,但被魏忠贤陷害致死。
据《明季北略》记载,李岩是个文武全才,而且有侠士风范,以拯救天下苍生为自己的最高追求。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李岩都过着妻妾成群的富裕生活,但他其实并不满于此,而是在等待一个实现抱负的机会。
直到有一天,李自成起义军经过李岩的家乡,他知道机会来了,于是主动到军中找李自成聊天,结果李自成被他的才华所吸引,两人相见很晚,结为知己。
在李岩的帮助下,李自成确定了用政治和经济来推动起义军发展的策略。
具体说来,就是以“行仁义,收人心,据河洛,取天下”作为战略目标,实施均田免赋的优惠政策,广泛传播“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整肃起义军的军纪,“闯王仁义之师,不杀不掠”,百姓因此越发拥护起义军。
当然了,百姓不纳粮,不代表起义军不需要粮食,那么粮食从哪儿来呢?
答案是从富人那里得来的。
简单来说,李岩的意图是,团结大多数生活在底层的穷苦百姓,剥削少数生活在上层的官宦和富豪。
因此,李自成二次创业之后,广泛吸收河南和陕西等地的流民,对富人、尤其是明朝诸王和官员进行严厉打击,将得来的钱财用于军饷,这样一盘棋就活了。
就比如说,李自成在攻克洛阳之后,就将福王朱常洵给杀掉了,还将他的海量私产全部抢掠,一部分分给百姓用于收买人心,一部分则成为了军饷,用于进一步扩张。
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李自成起义军就从隐居商洛山的失落,看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机。
而这一切的功劳,非李岩莫属,他让起义军有了灵魂,也有了目标,这就是谋主带来的积极影响。
后来,在李岩的引荐下,牛金星加入起义军。
牛金星是天启七年的举人,是继李岩之后起义军中又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他的特点是工于计谋,与明朝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
事情是这样的,大约在崇祯十年前后,牛金星因为与一位亲戚发生了矛盾,结果被亲戚诬陷抗欠赋税、强占妇女18人,结果被官府革去举人身份,并发配充军。
在古代,考取功名的难度是非常大的,举人已经具备做官的资格了,再往前走一步就可以成为进士了,但牛金星的举人资格却被剥夺了,这让他很难接受,所以他对明朝官场黑暗是很不满的,他心中有恨。
恨,有时候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李自成如此,李岩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牛金星就更是如此了。
牛金星来到起义军中之后,在李岩思想作为基本方针的前提下又做了补充,提出了“少刑杀,赈饥民,收人心”的策略,也就是建议李自成要主动改变起义军杀伐太重、破坏太大的缺点,还要积极救济灾民,获取更多人的支持。
除此之外,牛金星还建议李自成大量启用举人,从举人来建立一套文官系统。
每次起义军抓获了举人,牛金星都要亲自前往游说,虽然他常常被忠于大明的举人骂得狗血淋头,但他依然不改热情,最后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起义军收揽了不少人才。
崇祯十四年,牛金星遇到了一个云游四方的术士,此人靠为人占卜为生,但其实这只是他谋生的手段而已,他其实是个学识渊博的谋士,富有韬略,是个大大的人才,这个人就是宋献策。
牛金星通过交谈得知了宋献策的才能,于是将其推荐给李自成,李自成如获至宝,立马封他为军师,每次打仗前必征求他的意见。
总结起来而言,宋献策的主要能力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宋献策擅长奇门遁甲及图谶等术,这些东西虽然是虚无缥缈的,但在现实角度而言也是有大作用的。
比如说,宋献策基于明朝的腐败程度,提出了明朝国运将终的结论,这给了李自成极大的信心,也提升了起义军的士气;
再比如说,宋献策为了加强李自成的个人威望,提出了“十八孩儿当主神器”的口号,所谓十八就是李,意思是李自成当为天下之主,这个口号的提出极大鼓舞了士气,在孤立明朝这件事上作用也很大;
第二,宋献策作为军师,确实很有谋略。
比如说,崇祯十四年起义军面对明将杨文岳的进攻,宋献策就提出了迂回战术,致使杨文岳所部疲于奔命,最后反被起义军所灭。
可以说,在很多场战役当中,宋献策都发挥了很关键的作用,他与李岩一起是李自成在军事上主要依靠的对象,并且两人也因此成为朋友,关系非常要好。
第三,宋献策还是个优秀的地下工作者。
当初,明廷为了瓦解起义军,曾派遣大量间谍到起义军中捣乱,但都被宋献策给一一揪出来了,其中不少人甚至被他策反,反过来帮助起义军刺探朝廷的情报,为起义军攻下北京立下不小的功劳。
有了李岩、牛金星和宋献策,以及刘宗敏等武将的帮助,李自成的巅峰很快就到来。
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李岩被封为制将军(官职与刘宗敏的权将军相当,但因为资历问题,实际地位略逊于刘宗敏),牛金星被封为天祐殿大学士(实际上的宰相),宋献策则被封为开国大军师。
仅仅过了三个月,起义军就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明朝就此灭亡。
历史上少有农民起义军覆灭一个王朝,但大顺却做到了,面对这样一份成绩单,大多数人都开始感到自满,只有少数人保持清醒。
在最初一段时间里,李自成尚能保持清醒,他除了纳一位宫女为妃子(窦美仪)、并送给臣子一部分宫女之外,其他过分的事情没怎么干,他还很明智地下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因此京城秩序不错,工商业者也都正常经营。
并且,在宋献策的建议下,李自成“设官守土,除暴安良”,为稳固大顺地盘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但是,仅仅过了八天,胜利的喜悦还是冲昏了大部分人的头脑。
比如说刘宗敏,在他的坚持下,李自成不得不同意他实行酷刑拷掠的追赃政策,大量前明官员及家属死在他的屠刀这下,造成大顺统治区人心惶惶,这极大得罪了前明官宦和地方豪绅,为后来大顺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不仅如此,刘宗敏还抢了一个关键人物的家属,这个人就是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而他抢的人就是吴三桂最喜爱的小妾陈圆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吴三桂后来选择投靠多尔衮,站在了大顺的对立面。
再比如说,牛金星不听宋献策的劝阻,他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大批任用降官,这样就为内部团结埋下了隐患;牛金星还为了追求个人功劳,不断对李自成进行劝进,并且劝说李自成杀掉了吴三桂一家三十余口,这就为吴三桂引兵入关提供了借口。
事实上,刘宗敏与牛金星都是有才能的,但他们也都是有弱点的,这种弱点在创业的时候被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给掩饰了,但创业成功之后就在巨大的胜利面前现出了原形。
就拿刘宗敏来说吧,他打仗是一把好手,但就是没什么政治头脑,做铁匠时候养成的一身臭毛病,在当将军后一点也没改。
还有牛金星,他最大的缺点就是心胸狭窄,容不下比自己厉害的人,创业时期因为没时间你争我斗,所以这个缺点就没有显现出来,但创业成功之后他就开始排除异己,将功劳据为己有。
李自成本人也是如此,他入北京之后一度安于享乐,觉得世间舍我其谁了,所以他听不进去李岩的谏言了,在对拉拢吴三桂这个问题上,也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那就是他觉得吴三桂求着他,而不是他求着吴三桂,结果当然是谈崩了。
唯一保持清醒的两个人,就是李岩和宋献策了。
先说李岩,就在李自成、刘宗敏和牛金星等人沉浸在胜利的锣鼓声中之时,李岩上书李自成讲了四件很重要的、也是高瞻远瞩的事情,包括严肃军纪和招抚吴三桂父子这两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在内,但李自成竟然回复说知道了,之后就没有下文了,最终铸成无可挽救的大错。
还有宋献策,他作为李岩的好友,同样保持着冷静和清醒,并且做了很多努力去帮助李自成纠错,比如说劝阻牛金星任用降官;再比如说,他借天象示警上疏李自成“天象惨烈,日色无光,亟应停刑”,建议李自成阻止刘宗敏拷打前明官员。
但最终,李岩和宋献策所做的所有努力,被包括李自成在内的大多数人认为是格格不入和不合时宜的,他们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还为此付出了极大代价。
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在一片石战役中被吴三桂和多尔衮联军击败,之后他仓皇逃回北京登基称帝,于四月底逃离北京,而吴三桂和清军则马不停蹄的在后面追。
而随着起义军的不断失败,其内部矛盾也终于是彻底爆发了,李岩因此丧命,牛金星和宋献策的结局又如何呢?
事情是这样的,李自成带着众人一路逃走,半路上听说河南守军投降了清廷,他因此感到十分惶恐,便问李岩如何应对。
李岩觉得这件事很蹊跷,清军不可能那么快,所以他请求李自成给他两万人,让他去河南安抚军队,如果有叛乱者也可以及时平定。
牛金星知道这件事后,觉得铲除李岩这个最大竞争对手的机会来了,于是对李自成进谗说,李岩去河南是为了拥兵自立。
刚好那时候李自成因为遭受大败而猜忌心加强,所以他听从了牛金星的建议,下令将李岩给杀掉了。
而随着李岩的去世,宋献策对李自成十分失望,对起义军的前途也感到十分绝望,他甚至不无感慨地说,“恐此亦非真主,十八孩儿另有其人哉”。
自那之后,宋献策便开始沉默了,他不再献言献策了,只是跟着大部队一起走,毕竟他已经没地方去了。
关于宋献策的结局,明史中说他在顺治二年(1945年)于武昌被清军俘虏,但清军欣赏他的才华,所以没把他怎么样,还对其十分重用,委任他以官职,让他成为旗人,出入都有大批人保护,可以说是过得十分滋润了。
由于明史是清朝人写的,所以这个说法可能不一定真实,另有一个说法是宋献策在李岩死后就出走了,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不管是哪个说法,宋献策在起义军失败后没有死是肯定的,他极有可能善终。
至于说牛金星,他在害死李岩之后,与刘宗敏爆发了矛盾,进而引发了李自成与刘宗敏的矛盾,因此极大加速了起义军灭亡的速度。
顺治二年五月,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带人寻路的时候,被民兵武装姜大眼杀死,当年九月刘宗敏也在九宫山战斗的时候战败被俘,之后被杀。
李自成与刘宗敏之死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跟他们得罪官绅豪强不无关系。
事实上,起义军在败退的时候,曾向地方官绅豪强求援,但根本没人愿意帮忙,甚至组织民兵武装协助清军剿灭起义军,由此可见一斑。
而李自成和刘宗敏的这种落魄,正是源自于他们没有听从李岩和宋献策的劝谏。
就在李自成去世后不久,牛金星自知起义军必将失败,于是带着儿子牛佺投靠了清廷。
据记载,由于牛金星在明朝官绅中的名声很差,所以清朝并没有委任他官职,而是任命他的儿子牛佺为黄州知府,他一直跟着儿子在黄州生活。
据说,甚至有一些前明遗老请求清廷处死牛金星,但被清廷拒绝。
在牛金星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一直活在自责与内疚当中,因为他知道自己其实是起义军的大罪人,所以他在顺治九年病逝之前,曾留下遗嘱给儿子说,希望子孙后代不要再出来当官了,低调做人就好,不要学我这样有始无终!
总结一下,李自成起义失败后,牛金星和宋献策虽然都没有死,但他们所表现出的人品和格局是不一样的,宋献策因为失望而远走,牛金星则为了富贵投降清廷。李岩则是最可惜的那个人,竟然死于非命,从他的遭遇就可以看出起义军的结局了。
-----
网友解答:
-----
李自成在清将多铎,阿济格的穷追猛打下放弃西安,南下湖广,在南昌赶走了左良玉,稍作修整就被阿济格撵上,又沿江逃往九江,清军在富池口和九江附近几次追上李自成部,大顺军败得一塌糊涂。
富池口一战,牛金星的儿子牛佺被俘后投降清朝,随后被阿济格任命为清朝黄州第一任知府。此时的牛金星已经感到心灰意冷,这个精于算计的大明天启7年举人,崇祯13年入伙,从头到尾为李自成出了不少主意,在义军中弄权,进京后也迅速腐化,不思进取如何坐稳政权,一门心思蛊惑李自成登基。
牛金星偷偷地溜回了老家河南宝丰,他名气太大,在老家别人都认识他,清军也在不断清乡运动,剿灭流寇,牛金星便投奔黄州的儿子。他大概死于顺治6年(一说是9年),终年约58岁,临死前老江湖看穿世态炎凉,关照儿子闭门教子不要再外出做官折腾了。他儿子倒也听话,从此闭门不出,死于康熙9年,终年55岁。
富池遭遇战后,李自成辗转进入通山县九宫山,又被清军追上,一路几番战斗,部队被打散,大将刘宗敏,军师宋献策,李自成的两个叔叔及家眷都先后被俘。清将阿济格在向多尔衮的战报里提及俘获俘上述人等,并把刘宗敏,李自成的叔叔都处斩了,就是没有交待把“伪军师宋矮子”也就是宋献策最后怎么处理的。
关于宋献策的下落,没有正式文史资料记载,有人说他死了,有人说他被俘后投了满清。宋献策江湖术士出身,会算命占卦,有人说满大人看中他的相术,没有杀他,而且后来日子过得还挺滋润。
身逢乱世,这两位穷酸文人做梦也没想到过自己加入义军,能攻克北京,还能坐在金銮殿御座上过把瘾,也没想到这么快就黄粱一梦,树倒猢狲散。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
网友解答:
-----
牛金星和宋献策,乃李自成麾下首席谋士。
然而二人结局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皆与他们生前所作所为有关。
别看后来李自成的义军声势浩大,实际上他起兵十五年,前八年混得非常惨,两次被朝廷军队打得丢盔弃甲。
公元1637年,明朝派出10万大军讨伐各地义军。义军大败,张献忠直接率部归附明朝,而李自成的部队被打得仅剩17人,不得不躲到深山老林中休养生息。
在这期间,李自成深刻反思自己为何会落入此番田地,最后他发现,自己缺少真正派得上用场的谋士。
刘邦、刘备、朱元璋的出身不比他李自成高,但是刘邦有萧何、刘备有诸葛亮、朱元璋则有刘伯温。
而他李自成身边则什么人都没有,他需要一个这样的谋士。
因此,在第二年,他再次出山,意图东山再起的时候,特别留意招揽有见识的谋士。
不过情况并不乐观,毕竟当时有本事、有文化的人,都去考进士、入朝为官了。
剩下的大多是一些读死书的书呆子,根本派不上用场。
不过老天还是眷顾他的,真的让他找到这么个人。
此人既不是牛金星,也不是宋献策,而是李岩。
这李岩,与牛金星、宋献策的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从他说起。
这个李岩不简单,他是举人出身,据说其父亲曾经当过朝中高官,此时尚有争议,不过他确实颇有家产,在地方上也算个人物。
古装片里,一般这种人都喜欢欺压百姓。
但是李岩不一样,他古道热肠、乐于助人,当地方上闹灾荒的时候,他甚至拿出家中全部粮食救济灾民。
可惜他只是个举人,虽然也能当官,不过等轮到他入朝为官,估计大明已经没了。
因此,当李自成的队伍来到李岩所在的镇子上,李岩第一时间便报名投军。他希望以实际行动拯救这个乱世,还老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李自成当时手下急缺各种人才,毕竟前面说过,他被打得仅剩17人了,因此招人的工作他也要亲力亲为。
当他和李岩聊了几句,便发现这人不简单,估计是个高人。于是拉着李岩到一旁详谈。
李岩替李自成分析了天下局势,并告诉他如何壮大队伍,如何争霸天下。李自成惊为天人,授予高官。
李岩的加入,使得李自成的军队焕然一新。
李岩建议李自成礼贤下士、维护地方治安,同时广施仁义、收拢人心,李自成都听他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百姓纷纷拥护李自成。
而那句让李自成军队做大做强的口号“开了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就是出自李岩之手,可见其手段确实了得。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李自成对李岩那是言听计从。
而牛金星能够得到李自成的重用,则是得到了李岩的引荐。
这就好比萧何向刘邦引荐韩信一样,没有萧何,韩信就算有天纵之才,刘邦压根就不会知道。
所以说,李岩对牛金星有知遇之恩。
这牛金星也是个举人,原本在地方上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不过事实证明,他的背景不够硬,因为得罪了地方豪强,被削去举人身份,还要做苦役。
牛金星的生活一下子从天上掉到地下,其心情可想而知,必然恨透了这个朝廷。
以他的情况,明朝是混不下去了,于是当李自成的军队打到附近的时候,牛金星果断去投军。
他运气不错,刚好遇到李岩。一番交谈下来,李岩发现牛金星脑子灵活,有些见识,于是便将他引荐给了李自成。
虽然牛金星在明朝混得不怎么样,但是到了李自成这里,却很受待见。
对于天下大势、大战略这些东西他看不透,但是解决具体问题,他却颇有见解。他是一个十足的功利主义者。
如果要比喻的话,牛金星对于李自成来说,就像陈平在刘邦身边扮演的角色一样。
到后来,李自成对于牛金星的宠信甚至超过了李岩,最好的例子便是:李自成将自己女儿许配给牛金星,笼络之意非常明显。
前面说过,李岩建议李自成多行仁义、收拢人心。
在此基础上,牛金星提出了更加具体可行的方案:少刑杀,赈饥民,收人心。
李岩是将仁义当做目的来实现,而牛金星则将仁义当做手段,由此可以看出李岩是个理想主义者,而牛金星则更加务实。
无论是少刑杀,还是赈灾民,其最终目的都是收人心罢了。而收人心是为了壮大队伍、扩张地盘,夺取天下。
这反而更对李自成的胃口,毕竟他是没什么大理想的人,起兵纯粹是因为过不下去了,他的目标就是过上好日子罢了。
因此,到了后来,李自成更喜欢和牛金星商量事情。
牛金星也没让李自成失望,每攻下一处地方,牛金星都亲自去说服当地的那些读书人,尤其是举人。
往往牛金星都被这些饱读圣贤书的读书人骂得狗血淋头,然而他却毫不在意,一如既往。
于是在李自成建国称王,建立“大顺”的时候,牛金星硬是为李自成搞出了一群文官。
牛金星
顺便一提,这“大顺”的官制也是牛金星制定的,这可不是谁都做得来的,可见此人确实有些本事。
而宋献策能够到李自成麾下效力,并得到其重用,则是靠了牛金星。
与牛金星还有李岩不一样,这宋献策并非科班出身,既不是举人、也不是秀才。他虽然也算饱读诗书,但是与科举无缘。
好在他读书比较杂,对于“术数”颇有研究,于是以卜卦为生,周游四方。
在途中他刚好遇到了牛金星,此时牛金星已经在李自成麾下效力。
二人一番交谈,牛金星发现宋献策颇有见识,于是便将其引荐给了李自成。
如果说李岩是理想主义者,牛金星是功利主义者,那么宋献策便是他们二人的综合体。
宋献策既关心百姓疾苦,又渴望建功立业,他一心想要辅佐明君开创太平盛世。
不过宋献策很有自知之明,他明白自己底子薄,在学识方面无法与李岩还有牛金星相提并论,于是他另辟蹊跷,使用卜卦、谶语(可以理解为预言)来影响李自成。
比如宋献策第一次见到李自成的时候告诉李自成“流入顺河干,陷于十八滩。若要上云天,起自雁门关”。
然后宋献一句句地给李自成解释,告诉李自成他之前屡战屡败是天意,是老天在磨砺他,现在才是他建功立业的起点,此后他的势力将会做大做强。
我们知道,李自成此前两度被朝廷的军队打得溃不成军,虽然此时再次东山再起,但是他心里真的没底。
宋献策的一番话,给了李自成信心和动力。
同一个人做同一件事,一旦心态不一样了,取得的成果也将不一样。
这也就是为何李自成第二次东山再起后,越战越勇、捷报频传的原因之一。
而宋献策也凭借此事得到李自成的重用,被任命为军师。
李自成的三大谋士,李岩只会和李自成讲道理,牛金星只会和李自成讲利益,而宋献策不谈这些,直接和李自成说“天意”,往往能取得不俗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李岩、牛金星说的那些,也就能和李自成说说,换成和大顺军的将士,或者普通百姓说,那说了也白说,人家根本听不懂。
反而是宋献策凭借卜卦、谶语往往能起到鼓舞士气的效果。
比如宋献策提出“十八男儿当主神器”,使得李自成在百姓中的声望突然暴涨,人们踊跃加入大顺军,因此李自成的势力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他甚至打着卜卦的幌子,抓住过混入义军的“间谍”,至于这“间谍”是通过侦查发现的,还是压根就是演戏,就不好说了。
不过此举确实使得大顺军的士气高涨,人们都相信自己受到上天庇佑,自然勇往直前。
总之,在李岩、牛金星、宋献策三人的共同辅佐下,李自成的大顺军发展迅速,后来干脆夺下了北京城。
此时的李自成,走到了人生巅峰,此时他的手下可谓是兵强马壮(至少在他看来如此),而且拥有广阔的地盘。
在他看来,下一步就该登基称帝,然后开始品尝胜利的果实了。
也正是因此,进入北京城的李自成,开始变得安于享乐、不再从善如流了。
大顺军刚进入北京城的时候,李自成秉持一贯的态度,约束手下不可骚扰百姓、抢夺财物。
结果没过多久,他自己先把持不住了。
进入明朝皇宫后,他才知道什么叫人上人的生活,自己真的是没见过世面。
那金碧辉煌的宫殿,那后宫的莺莺燕燕,那数不尽的珍宝,简直让李自成看花了眼。
于是,后宫的嫔妃、宫女被李自成和手下将领分了,宫中财物也被分了,但是这还不够,大顺军可是有十几万人呢,这点钱自然杯水车薪。
不过这也好办,他把这事交给刘宗敏来办,刘宗敏就是个大老粗,能有什么办法?自然是谁有钱找谁要钱了。
当时城中什么人最有钱呢?当然是那些明朝的高官们了,于是刘宗敏将主意打到这些人身上,根据官爵明码标价要他们为大顺军“募捐”。
只要肯捐钱,大家都是兄弟,以后有事好商量。
如果不肯捐钱、或者实在没钱,没关系,刘宗敏准备了5000副刑具,他有的是办法让这些大臣们改变主意的。
正所谓上行下效,李自成、刘宗敏这些大顺军高层都这么胡来,那些底层官兵自然有样学样,去百姓家中“募捐”了。
朝局如此,正是李岩、牛金星、宋献策这些谋士出马的时候,结果由于三人的行事风格不同,其结果也也各不相同。
李岩觉得李自成这么搞下去不是个事,于是拉上宋献策一起讨论对策,最后向李自成提出三条建议。
其一,将大部分军队撤出北京城,并严令军队不可扰民。
其二,停止由刘宗敏主导的“募捐”活动。
其三,赶紧安抚吴三桂,就算无法笼络,也要全力避免其倒向清军。
这三件事明显都是当务之急的要事,每一件都关系着大顺军的存亡。
奈何李自成可没什么见识,完全意识不到这三件事的重要性,只是象征性地表示知道了,算是给李岩个面子,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至于牛金星,他确实进谏了,不过不是劝说李自成励精图治、振作起来,而是劝李自成登基称帝。
而且牛金星十分沉迷皇帝登基的那套礼仪,经常拉着李自成提前演练。
可以说,他是李自成登基称帝的幕后推手。这也就能解释,为何李自成后来被吴三桂还有清朝联军打败后,退出北京城之前,还要忙着搞个登基大典了。
而且牛金星和李自成一样,进入北京城后开始贪图享乐了。
毕竟他是个功利主义者,有这样的结果,其实并不奇怪。
所以,指望牛金星能把李自成往好的方向劝,简直痴人说梦。
李岩和牛金星都不行,最后只得宋献策出马。
他明白,李自成此时已经满脑子登基称帝的事情,和他讲道理是白搭。
事实证明,讲道理谏言那不是宋献策的风格。他直接找来李自成,一脸严肃的说有要事相商。
李自成一直觉得宋献策此人神神叨叨的,深不可测,因此不敢怠慢他。
宋献策告诉李自成,天象不对劲,很可能是刘宗敏和手下的人到处“募捐”违背了天意,应该赶紧叫停。
李自成当时忙着想登基称帝,他还真怕违背天意,搞砸了登基大典,因此听取了宋献策的建议,让刘宗敏赶紧停手、放人。
至此,北京城的混乱才得到了控制。
不过宋献策也明白,他能做的也就这些,如果管得太多,怕是会因此李自成的不快,
至于李自成,由于没有听取李岩的谏言,放纵刘宗敏欺负陈圆圆以及吴三桂家人。不仅没能收服吴三桂,还将他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吴三桂一怒之下,打着替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领兵出关,直扑北京。
李自成不得不停止操办登基大典,先率军消灭吴三桂再说。
吴三桂由于兵力处于绝对劣势,不是李自成的对手,无奈之下只得寻求清军援助,引来清朝援军一起出击,最终大败李自成的大顺军。
李自成退回北京城后,立刻举办登基大典,登基称帝,接着第二天就退出北京城,落荒而逃。
随后,李自成屡战屡败、且战且退,李岩眼看这样下去不是个事,于是提出分兵,由他去中州稳定局势,避免周围郡县闻风而降。
而宋献策也支持李岩的建议。
事实上,在北京城的这段日子里,宋献策就在反思,也许李自成并非明主,想要创造太平盛世,李岩比李自成更合适,于是希望能拥立李岩成事。
而此次分兵,李岩将脱离李自成的控制,等张献忠、清朝、李自成、南明打成一团的时候,李岩可以坐山观虎斗,慢慢发展势力,再逐步并吞天下。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宋献策万万没想到,牛金星这人太记仇了,早就想将李岩除之而后快。
原来,李岩当初在北京进谏的时候,就指责牛金星贪图享乐、误国误民。
牛金星此人,本事不大,却很爱面子,还记仇。于是他一直想找机会报复李岩。
然而李岩在大顺军和他地位相当,而且他能有现在的地位,靠的还是李岩的举荐,他不想被人说过河拆桥。
因此牛金星一直隐忍不发。
此时李岩提出分兵,牛金星看到了报仇的机会。
他私下告诉李自成,李岩这是想自立为王,有了异心,建议将其除掉。
当时很多归顺李自成的明军,大多离开了大顺军,要么南下去了南明,要么归附了清朝。
因此,李自成对于牛金星说的话深信不疑,于是采纳了牛金星的计策。
第二天,李岩收到李自成的邀请,前往其营帐中商量要事。
然而当他进入营帐,见到的确是牛金星。牛金星一声令下,营帐中涌入大批士兵,将李岩及其随行人员乱刀砍死。
牛金星心中的怨气是出了,然而此举直接导致大顺军中人心惶惶,很多将领都担心步了李岩的后尘。
此举加速了大顺军的衰败,导致了李自成的最终败亡。
而牛金星一看情况不妙,李自成的失败已成定局,于是他果断抛弃了李自成,投降了清朝。
不过,由于他在进入北京城以后的一系列表现,尤其是杀死爱护百姓的李岩,使得他在民间的名声极差,简直是声名狼藉。
即使清朝也不敢重用他,只是任命其儿子牛佺担任黄州知州。
于是牛金星便在牛佺的府衙里安度余生,不敢出门一步。
他心里明白,一旦出门,必定被百姓的唾沫星子淹死。这对于爱面子的牛金星来说,比杀了他还痛苦。
到了晚年,他想通了,要求后人在他死后,闭门教子,不要在出来做官了,虽然清贫,但是能少很多麻烦。
至于宋献策,他就比牛金星有气节多了。他是与清军作战到最后被俘的。
清朝自然也对其许以高官厚禄招安,然而宋献策拒绝了,他可不会认为清朝是什么明主,能开创什么盛世。
当然,他也不是李岩那样的理想主义者,也许是怕死,也许是有其他放不下的事情。总之,他最后和清朝应该达成了协议。
他并未入朝为官,替清朝做事。但是,他以卜卦者的身份成为了旗人,出入都有护卫相随,至少让清朝面子上过得去。
牛金星和宋献策,二人身份相仿,然而待遇却差距颇大。
牛金星追求名利,结果名利皆失。而宋献策追求着成就一番伟业,虽然没成功,但是在那个环境下,过得可比大多数人好很多。
为何二人的下场会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是十分值得我们深思的。
-----
网友解答:
-----
牛金星和宋献策都是李自成的重要军师。李自成兵败被杀,但牛金星和宋献策却得到了善终。而牛金星临终前对儿子的一番话却是值得思考。
(牛金星)
先说牛金星。可以说李自成,成也牛金星,败也牛金星!
牛金星是河南宝丰人。他本来不想参加起义军的,因为他认为起义是一条十分冒险的道路,况且他是出自书香门第,父亲虽说是个八品小官,但也是衣食无忧之家。而他也从小天资聪颖,喜好读书,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更通晓孙、吴兵法。
牛金星20多岁考中秀才(高中生),30岁考中举人。谁知不久,因与一王姓豪绅发生冲突,牛金星便被对方诬告有抗税漏税和强奸民女等犯法行为,他于是被衙府抓去拷问,后被革去举人资格不算,还被罚去从军服苦役。
不过,恰逢李自成起义军打到了河南,本来不想参加起义的,但是为了报仇雪恨,又加上李岩的竭力推荐,牛金星于是带领全家加入了李自成的队伍。
得知牛金星学问颇深,又熟知兵法,李自成便十分器重他,将他留在身边当谋士。牛金星建议李闯王“少刑杀,赈饥民,收人心”以尽可能地赢得人民的支持,李自成全部采纳这些建议,并认真落实,于是从此农民军迅速壮大达百多万。
崇祯17年,李自成攻下陕西,在西安成立大顺政权,封牛金星为天殿大学士。同年,起义军准备进攻北京,牛金星担心满清入关,便持反对意见,但联想到攻下北京城后的诸多福利,牛金星也就默许了。
果然,攻进北京城后,崇祯皇帝自缢,李自成立即登上皇帝宝座,任命牛金星为丞相。
牛金星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官,心里颇为高兴。军中除了李岩和宋献策等人外,李自成和牛金星等许多首领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牛金星完全忘了初心,整日过着十分奢侈的生活,手下将士群起效仿。而李岩秉着忠君之心,向李自成进言直谏,要求禁止牛金星等人的奢侈行为。
牛金星对李岩的批评和状告怀恨在心,忘了当初李岩的引荐之恩,倒打一把,向李自成诬告李岩要造反,多疑的李自成竟然相信了。便令牛金星设计杀害了李岩。
李岩在众军中有很高的威望。他的被害很快导致起义军内部军心涣散。
再说,由于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不守军纪而霸占吴三桂在北京的爱妾陈圆圆,从而引发对李自成起义军的仇恨。
李自成在北京待了40多天,便慌忙撤出。在清军和吴三桂的猛烈追击下,李自成节节败退,最后兵败退至湖北通城九宫山,被当地乡民当匪贼误杀而死,李自成起义宣告覆灭。
牛金星结局。
1645年夏,牛金星与儿子牛佺一起投靠了清廷。牛佺被任为黄州知府,但牛金星因在明朝时的官绅当中名声不好,使得想笼络汉民的清廷不愿意安排其官职。牛金星遂只好隐匿于儿子家中,1652年老死于家中,得年57岁。临终时告诫儿子:“
赖弥缝之巧,得不膏荆棘,可幸。要,不可恃也,吾死,必葬香山之阳,闭门教子,勿再出。
”
牛金星的大意是说“我们能够活下来完全是运气,归根结底人活在世上,还是不要恃才傲物。我死了之后一定要葬于香山的南面,尔要教育儿孙,不要盲目地跟随着起义。”
宋献策。
宋献策出生河南永城县。由于科举考试考不上,他于是在家专门钻研奇门遁甲之术,并且博览群书,可谓学识渊博。学成后,他便以给人算命为生。1641年,由牛金星推荐给李自成,成为部队里研究战役的重要军师,打仗前总要问计于他,在攻打南阳时,他便提出了迂回包抄的策略。因此深得李自成的赏识。
宋献策还创造了“十八孩儿当主神器”,用以攻城特别厉害。他还以迷信口号告诉百姓明朝气数将尽,国运将终,于是很快发动了群众,让李自成得到了群众的更大支持,更使得起义军达到空前规模。
建立大顺政权后,他要求李自成整顿风气,安抚百姓,并派出许多官吏稳定地方,后被封为“开国大军师”。
(宋献策)
李自成从北京撤出后,宋献策看到他接连在定州、真定等地失利,便转而想辅佐李岩。但是不久李岩被牛金星杀害,于是他便跟随李自成伺机而行。
1645年4月,宋献策与刘宗敏和李自成的两个叔父等人在九江一带被清军俘获。刘宗敏等人被清军处死,得知宋献策很会占卜算卦,于是清军将他留为己用。
据《北游录·宋献策》记载“满洲人重其术,录旗下,出入骑从甚众。”意思是说清廷官员很相信宋献策这套算卦之术,于是留着他为自己服务,还让许多随从伺候他。
至于他的生卒年,却无据可查。
欢迎朋友们点赞评论,敬请点击一下文章右上角的关注,特此感谢!
-----
网友解答:
-----
北京有一著名地儿,名叫“八王坟”,此坟的主人,与李自成的两个最重要的谋臣牛金星、宋献策的最终命运息息相关。
此人便是清朝奠基人、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阿济格。他还有两个同母兄弟,一个是后来的大清摄政王多尔衮,一个是下江南、破扬州、杀史可法、俘虏南明弘光帝的多铎。
(阿济格)
那么,阿济格与牛金星、宋献策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李自成出身贫寒,小时候和朱元璋一样当过和尚,而最终没有修成正果。古来英雄皆好杀人,吴起杀人跑路,李自成也不例外。杀了人,后来妻子与人通奸,又把妻子给杀了。两条人命必须得跑路,最终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李自成最终能成就一番霸业,建立大顺政权,除了打打杀杀,身边总归也有几个文化人出谋划策,李岩、牛金星和宋献策,便是其主要谋臣。
李岩是官宦子弟,举人出身,1640年,与李自成一见如故,同年介绍牛金星与李自成认识。1641年,牛金星又推荐算命先生宋献策入伙。这三人恰巧都是河南人,又是文化人,互有引荐之恩。
牛金星中了举人,虽没什么大成就,家里倒也丰衣足食。 1637年,因与同乡王姓亲戚有隙,被诬告偷税漏税、欺男霸女,被削去举人功名,罚做苦役三年。进入大顺政权后,牛金星有头脑,又会察言观色,很快便在李自成集团中扶摇直上。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牛金星官至天佑阁大学士,实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同年李自成攻破北京,42天后,他却狼狈逃出北京。这一戏剧性的转折和变化,与李自成在北京干的几件荒唐事儿有关。
大顺军刚入北京城时,倒也挺守规矩,有点刘邦入关中“约法三章”的味道。一周之后便控制不住了,原形毕露,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李自成)
李自成搞了个“助饷”制度,这本是明朝时期的一种赋税,主要是针对平民百姓的。李自成把它调了个个儿,目标转向京中的皇亲贵戚、王公大臣、巨商富户之人。这些人确实富得流油,李自成及部下通过各种手段,威逼利诱,得银7000余万两。李自成手段有些过火,前后死了 1000多人。
面对这种情况,李自成内部也有明白人,这就是李岩和宋献策。李岩多次进谏李自成,李自成不予理睬。李岩认为牛金星身处丞相之职,这是丞相的失职。李岩与小心眼的牛金星渐生嫌隙。
后来,还是饱读诗书的算命先生宋献策出了个点子,他以“天象有异”为由劝说李自成,李自成方才采纳,赦免了那些被抓起来的人。
李自成败退北京城,虽有民心尽失之故,也与麾下大将刘宗敏抢走吴中名伶、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造成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最终反水,放清军入关有关。
大顺军连战皆败,牛金星再起歹心,谗害举荐人李岩,将其在席间杀死。
李自成一路退回大本营陕西,此时清军阿济格从山西南下攻陕西,多铎从河南入潼关攻陕西,两路夹击,不死不休。
李自成见陕西不保,出蓝田,走五关,奔湖广,阿济格死咬不放,千里追杀。
(陈圆圆剧照)
眼见李自成大势已去,作为大顺丞相的牛金星,开始考虑自己的身后之事。经过一番思考,遂与其子牛佺投降清朝。牛金星的名声实在太臭,大清朝虽念其有功,始终不敢封其官职,只给其子牛佺黄州知府之职。又升任湖广粮储道,官儿也是不小。牛金星降清后一直无事,躲在其子的官署中,直至1652年去世,时年57岁,居然也得了个善终。
1645年李自成死后,大顺军仍然继续抗清。同年刘宗敏和宋献策被阿济格所俘。刘宗敏拒降被杀,宋献策下落不明,生死未知。有说宋献策被阿济格所放,因通奇门遁甲和术数之术,常游走于八旗之间,为人算卦卜命。也有人说其遁入江湖,不问世事。
李岩、牛金星、宋献策先后或死或降或走,李自成麾下的另一重要谋臣顾君恩,在闯王失败后,却走了另一条道路——隐姓埋名,出家为僧。
一手导演李自成大顺军失败的阿济格,下场也不甚好。1650年多尔衮去世,阿济格谋夺摄政王之职,事败被幽禁,次年被顺治帝赐死,胡乱埋在今天北京八王坟一带。
李自成、牛金星、宋献策先后去世,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也紧随其后。男人都走了,那个搅动山海风云的“红颜祸水”陈圆圆,却另有归宿。
北京失陷后,刘宗敏弃城而走,陈圆圆再度回到吴三桂身边。终因年老色衰,与正妻不和,吴三桂又另有宠妻数人,后辞宫入道,1695年去世,享年73岁。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等)
-----
网友解答:
-----
牛金星和宋献策两人都是大顺政权为数不多的读书人,古代读书人把名节看的特别重,可是这两人,一个投靠了清廷,另一个却颇有骨气,只是最后不知下落。
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政权有三大谋臣,分别是
牛金星、宋献策和李岩。
这三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牛金星嫉妒心很强,与宋献策不合,两人在政治上分歧较大。李岩是大顺政权难得的文武全才,却惨遭牛金星诬陷,最后被冤杀。宋献策素来不齿于牛金星的为人,两人自进入北京后便矛盾激化。这三个人,都是一时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因为各自原因而投奔义军,却始终不能精诚团结和平共处,结果是一个被冤杀,一个做了可耻的叛徒投降了清朝,另一个则坚持气节,拒不降清,但也下落不明。
牛金星:诬陷李岩,投降清朝
(成名后的牛金星与李自成、刘宗敏站在一起)
读书人不去求取功名,却偏要落草为寇,想必也是因为对官府极度不满,牛金星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牛金星于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人,为人质朴,性喜读书,通晓天官、风角及孙、吴兵法。明朝末年局势动荡不安,一直在家乡开馆授徒,教书育人的牛金星过着自给自足的安逸生活,但是因为一件事,却令他对官府产生了极度的不满。
崇祯十年(1637年),牛金星“以事忤同邑之巨绅”,这个巨绅姓王,也是他的一个亲戚,在古代阶级社会,一个平民要想对抗权贵阶级,下场必定好不到哪里去。果然牛金星忤逆了这个王姓巨绅,反被他诬陷以抗欠赋税,强占妇女18人,官府也不问青红皂白(估计也是被王绅收买了),直接革去其举人,充军到卢氏县当差服役。作为一个读书人,受到这般诬陷,却伸冤无门,牛金星产生了反抗心理,三年后(1640年)在李岩的举荐下成为李自成的幕僚。
作为闯军中少有的文人,牛金星在李自成麾下发挥出了他极致的才干,他提出“少刑杀,赈灾民,收人心”的建议,为起义军壮大声势,及至建立政权做出了重要贡献。崇祯十七年(1643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政变,牛金星拜天祐殿大学士,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牛金星又举荐宋献策为军师,两人原本可以通力协作,为大顺政权出谋献策,但是他心胸狭窄,不能容人。李自成入主北京后,牛金星以宰相自居,热衷于登极礼仪,教习登极仪式,不断劝进李自成在紫禁城登基称帝,同时,还对不顺从的明平西伯吴三桂采取强硬态度,终迫使吴三桂降清。
(牛金星故里)
山海关大战,大顺军十万大军惨败于吴三桂的明军和多尔衮率领的清军,李自成仓皇逃回北京后,杀吴三桂之父吴襄全家三十余口,随即在牛金星的策划下,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4月27日匆匆于武英殿即皇帝位,由牛金星代李自成祭天于天坛,次日即撤出北京。途中牛金星向李自成进谗言,杀害忠心耿耿,可谓他引路人的军师李岩。此举导致大顺军军心涣散,更令宋献策对他大失所望,最后愤然出走。
牛金星谗杀李岩,惹怒了包括大将刘宗敏、军师宋献策在内的一众高层,暴脾气的刘宗敏甚至欲拔剑杀了牛金星。自知在大顺政权内部众叛亲离,无立足之地的牛金星遂盘算着如何脱身。
大顺军兵败如山倒,在清军阿济格、多铎两军大军的进攻下,连大本营陕西都不能保,在西安被攻陷后,李自成败走湖北九宫山。而牛金星,则在清顺治二年(1645年)夏,选择了与其子牛佺投靠清廷为官,牛佺被任命为黄州知府,但牛金星在大顺政权名声极坏,清廷不便为其安排职务。牛金星遂身居于儿子府中,一直苟活到顺治九年(1652年)才病死。
宋献策:拒不降清,不知所踪
相比牛金星,宋献策要显得有骨气的多。
宋献策也是读书人出身,学识渊博,尤其精通“术数”,他原本的身份就是个“术士”,长期云游四方,以为人占卜凶吉祸福为生。
宋献策与牛金星都是河南人,两人应该早就相识,因此才在崇祯十四年(1641年)得到牛金星的推荐,成为李自成的幕僚。明末的读书人,如果没有混个一官半职,大都是浑浑度日,但宋献策饱读诗书,聪慧异常,绝不甘于做池中鱼,因此得到牛金星的邀请后,他毫不犹豫的便动身投身农民起义军。而大顺政权都是由武夫组成,读书人寥寥无几,宋献策的到来,令李自成非常高兴,他积极为大顺军出谋献策,展现出了自己非凡的才智,故深受李自成的敬重。
宋献策是大顺军中为数不多能保持头脑清醒的人,在李自成进入北京后,他同李岩一样,对大顺政权的腐化非常担心,屡屡进言,却得不到李自成回应。大顺军在北京展开残酷的“追赃政策”,受牵连的大小官员叫苦不迭,关键时候,宋献策利用自己擅长的奇门旁道来打动李自成,借天象示警上疏李自成说:“天象惨烈,日色无光,亟应停刑。”李自成接受了宋献策的建议,停止大规模用刑逼供,许多人因此得救。
宋献策虽然是由牛金星引荐给李自成的,但是牛金星在大顺政权内部的倒行逆施,却令宋献策深感担忧,比如,牛金星没有看清现实,醉心于登极仪式,大量任用前明降官。而更让宋献策感到失望的是,牛金星最后还向李自成进谗言杀害了一向对大顺军忠心耿耿的军师李岩,这让宋献策彻底死心,加上李自成自推出北京退往西安,一路兵败如山倒,先败于定州,再败于真定,损兵折将,将士离心,感到绝望的宋献策仰天叹息到“恐此亦非真主,十八孩儿另有其人哉”。随着李岩被杀,宋献策对李自成心灰意冷,认为他不是自己该辅佐的明主,与牛金星等日渐疏远。
宋献策的结局,史无记载,连卒年都不知,但推断他最后躲过清军的杀戮,得到了善终。
根据一些史料记载,始终对李自成不离不弃的宋献策,在李自成退出西安后,与其带领大顺军残部退入湖北,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宋献策与刘宗敏及李自成二叔在武昌被清军俘虏,而李自成则率领少量人马遁入九宫山。奇怪的是,清军最后只斩杀了汝侯刘宗敏和李自成二叔,而赦免了宋献策,明末著名史学家谈迁在《北游录》《纪闻》下《宋献策》条记载他在顺治十年到北京后得知“满洲人重其术,隶旗下,出入骑从甚众”。也就是说,精于相术的宋献策,凭借这一本事,反而救了自己一命,阿济格最后并没有杀他,再怎么说,宋献策也只是一个文士,平生也没干过什么坏事,都是各为其主,清廷早已有令,“慎杀文士”,也因此,宋献策得以死里逃生。
宋献策最后的下落,有说被清军带到京城,替达官贵人算卦,有说从此流落民间,重操老本行,不管哪种说法,宋献策最后并没有向满清卑躬屈膝,而是凭借自己的高尚情操,在朝代更迭的乱世之中顺利活了下来。
结语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军都逃不出宿命,大顺军高开低走,山海关之战大败后便一败再败,而牛金星和宋献策,作为大顺政权最为重要的三位军师(另一位为李岩)之一,却在大顺政权趋于消亡后,走向了不同的道路。牛金星晚节不保,与其子牛佺投降清朝,而宋献策,保持气节,一生忠于李自成,忠于大顺政权,虽得清廷赦免,但最后并没有做无耻的降臣,两人虽都得善终,可命运殊途,宋献策保持了读书人的气节,因此得到后世的推崇,而牛金星,则无耻降清,为世人所唾弃。
-----
网友解答:
-----
闯王李自成从闯进北京城,到被清军撵出北京城,只用了42天。如果按正式登基,他这个皇帝当的还不到一天!当大顺军逃退到湖北通城九宫山麓时,“马上皇帝”李自成率轻骑20余人登山探路,反而遭到了当地村民的追杀。“马上皇帝”一下子成为了“长腿皇帝”,跑到牛背岭时,又遇到大雨,李自成深陷淤泥中。民兵姜大眼和村民们赶到,用铁铲朝着李自成的脑袋猛铲猛砸,一代枭雄就此陨落。
李自成失败后,他的部下大都死的很惨烈。武将都很惨,刘宗敏被清军用弓弦勒死,郝摇旗、袁宗第都被清军杀死,田见秀降清后被多尔衮杀死,“小闯王”李来亨被清军包围葬身于熊熊烈火。文臣好很多,李自成的文臣主要有李岩、牛金星、宋献策三人,李岩被牛金星进谗言冤杀了,那么李自成的谋士牛金星和军师宋献策最终去了哪里了呢?
一、牛金星的去向
牛金星生于河南宝丰县一个官宦家庭,祖上多人做官,家境殷实。他本人喜好读书,懂孙、吴兵法,会占卜之术。二十余岁中秀才,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人,后来因名声、人际关系不好被人诬陷,革去举人充了军。最后得到老乡李岩的举荐,他来到李自成身边。
李岩是李自成的爱将,文武双全,属于“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的顶级人才,在李自成众多的部将中他是唯一的一个全能人才,他举荐过来的人,李自成自然重用。
牛金星很快崭露头角,他跟随李自成后,也干了些实事,他提出“少刑杀,赈饥民,收人心”的策略,为李自成建立政权起了很大作用,另外他还举荐宋献策这个智囊型的高级人才。牛金星成为李自成的左膀右臂,大谋士。
可是,牛金星这个人小肚鸡肠,心不正、人品低劣,还忘恩负义。
李自成进京后,他和李自成一块贪图享乐,在其位不谋其政,放任将士在城中胡作非为,还对亡明官员酷刑逼饷。当李岩提出良策:“兵居城外不可扰民”、“安抚吴三桂”、“停止对亡明官员追饷”时,都被牛金星进谗言阻止了,这才诱发了刘宗敏抢了陈圆圆导致吴三桂怒而降清的事件。
当吴三桂与阿济格、多铎在“一片石战役”中大败李自成时,牛金星随李自成败逃,被多尔衮封为“平西王”的吴三桂越战越猛,乘胜追击,再败李自成于庆都。李自成怒杀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后,退回京城,又连杀吴家30多口。燃眉之际,牛金星联合一干人等策划李自成在明宫武英殿即皇帝位,牛金星终于当了一天的丞相,他还代李自成祭天于天坛,虚荣心得到满足。
昙花一现,第二天,牛金星随李自成匆匆逃离北京,他贪权妒忌李岩的才能和地位,想取而代之当唯一的“刘伯温”,他过河拆桥,不顾举荐之恩,在逃跑的路上向李自成进谗言,大加污蔑李岩。在李岩提出要率一队兵马去河南稳定局势时,牛金星趁机进污蔑,说李岩要回老家称王,李自大怒,“令金星与岩饮,杀之”。
牛金星借宴请之名给李岩、李牟兄弟俩下套,在宴席处布下伏兵,冤杀了兄弟二人。刘宗敏痛恨牛金星的阴险狠毒,大骂:“你这厮没有一箭的功劳,居然敢擅自杀害两名大将,我一定要诛杀你。”,宋献策等人对牛金星也是恨的咬牙切齿,都疏远他。
可叹李自成大业未成却先杀功臣,导致起义军军心涣散,牛金星也被众人唾弃。李自成陷入绝境,身边的人纷纷离去,包括牛金星。
那么牛金星到底去哪里了?
“牛金星、宋企郊,皆遁亡”——《明史稿・李自成传》
郑廉的《豫变纪略》记载与上略同:
“牛至贼败归时,始遁。”
牛金星的具体结局这里没有记载,而在《清史稿·季开生传》中载:
李自成死后不久,清顺治二年(1645年)夏,牛金星当了叛徒,伙同儿子牛佺投靠清廷。他儿子当了黄州知府,他因人品、官品低劣,加上祸国,早已臭名远扬。前车之鉴,清廷没给他一官半职,害群之马,就算它是千里马也必弃之不用。给事中常若柱还曾上疏请求顺治帝杀了牛金星父子,牛金星用计谋躲过一劫,可以说牛金星的后半生是在担惊受怕中度过,在顺治九年(1652年),牛金星死在儿子的官署中。死后怕清廷秋后算账,临死前给儿子留下遗言:
“赖弥缝之巧,得不膏荆棘,可幸。要,不可恃也,吾死,必葬香山之阳,闭门教子,勿再出”。
翻译为:儿子,全靠你老爹我的计谋和顺势而为加上咱们鸿运当头,这才一路上披荆斩棘使全家得以保全,这是万幸。可是我就要死了,你光凭运气也不能持久,运气这东西风险太大,说不定哪天就走背运了…...,所以,等我死了,葬到香山之阳这个风水处,然后你就老老实实在家教育娃们吧,别再出去混了。”
牛金星和三姓家奴吕布在反复无常上有一拼。他作为明朝的举人,却投靠了要灭明的李自成,李自成被清打败后,又迅速投靠满清。此人喜好弄权,擅长阿谀奉承,无底线谗杀良将。他虽历经三个王朝,却毁了人品,留下骂名。
恐怕李自成到死也没想到自己最信任的人不但断送了自己的大业,还背叛了自己。
二、宋献策的去向
宋献策,精于奇门遁甲及图谶等方士之术,他起初的工作是四处游走给人算命占卜。崇祯十四年(1641年),接受老乡牛金星的举荐加入李自成的队伍,献上了“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言,制造舆论大肆宣传,所有的战役决战前都先听他的建议,李自成还拜他为军师,进京后尊封他为开国大军师。
进入北京的大顺军,不久就上下腐化了,宋献策看到这些,迸发出同李岩一致的观点,“停止刑讯逼饷”,他看到李岩的直言被拒,就发挥特长借天象劝说李自成:“天象惨烈,日色无光,亟应停刑。”,被李自成接受,救下1000多人。
李岩被冤杀后,宋献策曾按剑怒怼牛金星,对李自成失望,离去。
宋献策后来随起义军撤武昌附近和刘宗敏及李自成的二叔一块被清军俘虏。刘宗敏及李自成的二叔被杀,宋献策活了下来。
顺治二年闰六月初四日,多尔衮收到阿济格的战报,在武昌:
“又获伪汝侯刘宗闵(敏)并一妻二媳,……及术士伪军师宋矮子(献策)……其自成二叔及伪汝侯刘宗闵(敏)俱斩于军。”
清军主帅阿济格看刘宗敏是个小矮人,还是个瘸子,又听说他没做什么恶事,忠心侍主,设官守土,除暴安良,还会奇门遁甲之术,就没有杀他。只是警告他不许造反,然后放了他。但是没说宋献策后来怎么样。
宋献策的下落也就成为历史之谜,被人猜测不断,有人说他被清军带到京城,根据他的专长给他安排了工作,成了达官贵人的私人算命先生。还有人说,他又重新回到原来的起点,继续干老本行,四处游历给老百姓算命。不管哪种说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他没有当叛徒,最终存活了下来。
谈迁在《北游录》《纪闻》下《宋献策》记载
他在顺治十年到北京
后得知“满洲人重其术,隶旗下,出入骑从甚众”。
也就是说他在被阿济格抓捕后,至少又活了8年。
总结:
最初成功的李自成,身后有三个多谋善断的谋士,可最终李自成的失败,却由一个自私狠毒的牛金星造成。最终牛金星降清,成了“三姓家奴”;宋献策归隐,重操旧业——把握不住自己的命运,去给别人算命去了。牛金星、宋献策的人生结局都是善终,所不同的就是人品和风骨。
-----
网友解答:
-----
感谢悟空问答官方邀请!牛金星的下落我在之前的问答中有过详细的回答,在李自成退出北京,又数次败于清军之后,牛金星感到前途无望,于是同儿子牛佺私自脱离队伍一并投降了清廷,时间大约在1645年四月前后。牛佺原为大顺政权襄阳府尹,在投降清廷后被委任为黄州知府,后又升任湖广粮储道。因为此人在大顺政权中地位极其崇高,但在明朝官绅地主中名声极坏,又是清廷一直缉拿的“流寇要犯”,因此不便安排职务。就由其住在儿子牛佺的府第直到死去。
宋献策在大顺政权建国之后被李自成封为“军师”,他跟牛金星一样都是李自成文官阶层的左膀右臂,颇受重用。李自成兵败北京后,他跟着李自成于公元1645年四月下旬在距江西九江四十里处被清军攻入老营遭到重创。刘宗敏被俘,他与李自成的两位叔父赵侯和襄侯以及大批随军将领家属被清军俘获。刘宗敏和李自成的两位叔父当时就被清军杀害,宋献策却凭借他取得李自成信任的一套江湖占卜骗术投靠了清廷。据谈迁在《北游录》《纪闻》下《宋献策》中记载他于顺治十年到北京后得知“
满洲人重其术,录旗下,出入骑从甚都”。
换句话说就是他靠着这手坑蒙拐骗的把戏颇得清廷赏识,过得有滋有味。
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凭心而论,牛金星和宋献策都是封建社会千千万万落魄文人中的一个,若不是李自成的超拔重用,他们亦如那些普普通通的士子一样默默无闻于历史的长河中。虽然李自成未能最终定鼎中原,一统华夏,但他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誓死与反动腐朽的明政权斗争到底。但牛金星和宋献策二人,既没有感知李自成的知遇之恩,又未能将毕生奉献于伟大的革命事业。严格来讲,他们只不过是一个政治投机家。
-----
网友解答:
-----
一个跑路后苟且偷生,一个降清后荣华富贵。
公元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作为高级智囊团的牛金星和宋献策,也被许以高官,其中,举人出身的牛金星被封为天祐殿大学士,算命先生宋献策则被封为“开国大军师”。
随后,李自成挥师北上,在当年四月攻入紫禁城,但仅仅在紫禁城里待了八十几天,便不得不率领残部仓皇退走。
自此,曾经将崇祯皇帝朱由检逼上吊的大顺军,迅速的土崩瓦解,而在李自成命丧九宫山后,大顺军彻底宣告失败。
有道是树倒猢狲散,曾经为李自成出谋划策的牛金星和宋献策,在李自成失败后,都去了哪里呢?两人最终又是什么结局呢?
根据史料记载,这二人在李自成失败后,不仅活了下来,还活的挺滋润。
在李自成的农林军中,读书人并不多,而牛金星和宋献策算是文化程度最高的两位。
牛金星祖籍河南卢氏,其父牛垧曾担任过纪善,这个职位在当时属于正八品,专门负责为明宗室子弟讲授知识,由此可见,牛金星家里称得上是书香门第。
因此,牛金星从小就接受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据记载,其在幼年时,便能出口成章。
有了系统的教育,再加上本人比较聪明,牛金星在二十岁左右时,就考中了秀才,紧接着在数年后,又中了举人。
如果按照这个轨迹发展下去,牛金星会成为大明朝的一个官员,可能在熬上几年后,从地方混到京城,运气好的话,还有可能在退休之前混个大学士之类的,总之前途一片光明。
但很不幸的是,在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改变了他的一生。
崇祯十年,牛金星与自家一个姓王的亲戚发生了争执,起因只是一点小事,但两人从开始的谁也不服谁到最后大打出手,直至被扭送至官府方才罢休。
由于这个姓王的亲戚在当地势大,因此就对外宣称要给牛金星点颜色瞧瞧,在其不断的花银子运作下,牛金星被诬告为“抗欠赋税、强占妇女”,数罪并罚之下,被革去举人称号,充军服役。
这件事对于牛金星来说,显然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而通过这件事,也让他看到了当地官府的黑暗,因此,在三年后,好友李岩引荐他加入李自成的起义军时,他不假思索的就答应了。
彼时,李自成正在河南如火如荼的招募兵力,由于他在当时主动收留饥民,并开仓放粮食,因此应召着络绎不绝,每天从早到晚,都是各地前来投奔李自成的饥民。
“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
借助这个机会,李自成从一千多人,一跃成为了坐拥数万之众的大军,但队伍一大,各种繁杂的事项也随之多了起来,而李自成的队伍里,又大多是那些没念过书的人,因此,他就迫切的需要一些有文化的读书人,来帮助他出谋划策。
而前文提到的李岩,正是李自成在路过开封时,在一偶然的机会结识的。
李岩与牛金星一样同为举人,在加入李自成的队伍后,积极帮助李自成谋划,像“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些舆论宣传口号,都是出自李岩之口,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李自成能从一千多人发展壮大,李岩功不可没。
除了帮助李自成积极策划之外,李岩也十分注重吸纳人才,他深知李自成的大顺军缺乏智囊团,因此,在得知好友牛金星身陷冤狱时,就向李自成举荐了牛金星,由此,牛金星便加入了李自成的队伍。
在成为大顺军一员后,牛金星也发挥出他重要的一面,他向李自成提出了“少刑杀,赈饥民,收人心”的发展策略,得到了李自成的高度认可,并在推行后,也受到了良好的反馈,因此,他逐渐受到李自成的重视,其地位也越来越高。
到了崇祯十四年,牛金星为李自成举荐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宋献策。
宋献策又名宋康年,祖籍河南永城,他与牛金星一样,自幼极为聪明,学识也极为渊博,但他学的却不是四书五经,而是别人眼中的“旁门左道”,也就是“术数”。
说白了,宋献策钻研的,就是五行八卦之类玄而又玄的学问。
而在其学有所成后,便开始了云游四海,四处为人占卜吉凶的生活,在数年的游历中,宋献策也亲眼所见江河日下的大明朝,更看到了遍地的饥民。
而到了崇祯十四年,宋献策在回家乡的路上,遇到了牛金星,两人一番交谈,牛金星对宋献策的学识十分钦佩,便力邀其加入起义军,一番思量之下,宋献策最终同意。
自此,李岩、牛金星、宋献策这三位大顺军的高级智囊团已经到齐,在他们的提出的各种正确策略下,李自成迅速发展壮大,并在崇祯十六年打下应天,随后,更是大破明军孙传庭部,斩首四万余级,并最终攻破潼关,杀死孙传庭。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号“大顺”,曾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智囊团成员,也被一一晋封,其中,牛金星被封为天祐殿大学士,等同于宰相,宋献策被封为“开国大军师”,两个曾经郁郁不得志的人,如今却荣登高位,不得不说,命运真是一个十分奇怪的东西。
但也从这个时候开始,曾经亲密无间的战友,却逐渐产生了间隙。
牛金星这个人,属于那种典型的善于察言观色之人,并且,其心胸极为狭窄,最见不得别人高过自己一头。
除此之外,牛金星还十分热衷于各种虚头巴脑的礼仪,他的这种行事风格,让好友李岩对此十分看不惯。
当然,李岩并没有因此去打击牛金星,毕竟两人曾经是好友,如今又一同共事,但他却没想到,最终自己会死在牛金星的手中。
公元1644年,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崇祯皇帝被迫自缢,进京后,牛金星就不断劝进李自成登基,并时常练习登基仪式。
牛金星这样做,其实完全是出于他自己的私心,他是一个读书人,古代的读书人最高的梦想,无非就是高官厚禄,光宗耀祖,之前因为被人诬告,他已经断了这个念想,如今跟随李自成居然打进了北京,看到明朝的覆灭,牛金星意识到自己位极人臣的机会来了。
因此,他才会积极地劝进李自成登基,只有李自成登基了,自己才会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文官之首。
但也就是他这种积极踊跃的劝进,给李自成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彼时,吴三桂正在山海关犹豫不决,究竟是加入李自成,还是投奔清军,让他一时半会拿不定主意,而在听闻李自成在计划登基仪式时,吴三桂就认为,这热衷虚名的大顺军难成气候。
而此时,李自成的部下,正在京城内大肆“追饷”,由于缺乏管束,大顺军的士兵们几乎等同于匪徒,在京城内横行无忌,当时李岩曾向李自成建议,要抓紧严肃军纪和第一时间招降吴三桂,但李自成却对此充耳不闻,仅仅用一句“知道了”就将李岩打发。
面对大顺军进京后的肆意妄为,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不仅仅是李岩一人,还有军师宋献策,他对刘宗敏等人严刑拷打明朝官员的行为十分担忧,认为此举必将激起反抗,因此,就借天象示警来上疏李自成说:“天象惨烈,日色无光,亟应停刑。”
难得的是,李自成还是听了宋献策的这个建议,下令刘宗敏等人暂停酷刑,并宽赦千余名明朝官员,只不过,此时做这些已经晚了。
由于吴三桂的家眷被抢,最终致使吴三桂决定联合多尔衮,共同对抗李自成,而此时的牛金星,还在积极地准备着李自成的登基仪式。
公元1644年四月,李自成招降吴三桂失败,不得不亲自带兵前去征讨,在当月二十一日,双方决战于山海关外,原本依照吴三桂本部的兵力,是敌不过大顺军的,但在多尔衮带领的满清铁骑的帮助下,最终击杀大顺军数万人,就连刘宗敏也被射伤,最终李自成仓皇而逃。
据说,当时李自成曾命坐镇北京的牛金星带兵支援,但最终牛金星并未前来,也是大顺军溃败的原因之一。
在李自成带着残部回到京城后,牛金星依然没忘记劝进其登基,最终在当月二十九日,经过牛金星的周密策划,李自成在武英殿即皇帝位,牛金星代李自成祭天于天坛。
而就在李自成登基次日,曾经如火如荼的大顺军,就如丧家之犬一般逃离北京城,向西安方向逃去。
在此之后,大顺军在清军的猛烈攻势下节节败退,期间,李岩曾提出他带领部分兵马去河南稳定局势,但向来对其有成见的牛金星,向李自成进谗言说李岩有异心,想自立为王,因此李岩遭到猜忌,最终被牛金星毒杀。
此举致使原本团结一致的大顺军内部,自此军心涣散,因此,很快就被清军一一攻破,到了公元1645年,大顺军已经是穷途末路,当年五月,李自成在行至九宫山时,被当地农民姜大眼杀死,至此,大顺政权基本上宣告覆灭。
而作为大顺政权的两个重要的智囊,牛金星和宋献策在李自成死后,又去了哪里呢?
李自成身亡后,牛金星第一时间离开了大顺军,随后不知所踪。
但根据《清史稿》记载,在顺治二年,牛金星的儿子牛佺主动投靠了清廷,清廷得知其身份后,不仅大力欢迎,还委任其担任黄州(今湖北黄冈)知府。
牛佺的投靠,有一种说法是出自其父牛金星的授意,并且,在投靠时还是父子二人一同前去的。
对于曾经李自成身边的头号军师,清廷自然是欢迎之至,本来想任命牛金星为官,但由于他在官员中的名声极差,尤其是那些投降清廷的明朝官员,更是视他如眼中钉肉中刺,因此,清廷为了平衡和维稳,也就不便于安排他职务。
因此,当时的牛金星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出来当官已经是没希望了,就连出个门,有时候也会被人指指点点,所以只能是待在家里闭门不出。
就这样,牛金星度过了其人生的最后阶段,在顺治九年,最终老死在儿子的家中。
而牛金星曾经的同僚,志同道合的宋献策,在李自成撤出北京后,看到李自成接连败北,再加上亲眼目睹李岩被杀,因此宋献策就对大顺失去了信心,也和牛金星一样,打起了离开的主意。
不过,他并没有成功离开,而是在顺治二年,被多尔衮的部下阿济格于武昌擒获,和他一起被擒获的,还有李自成的大将刘宗闵。
在此之后,刘宗闵被多尔衮处死,但宋献策仿佛消失了一般,再没有他的消息。
而关于宋献策的最后一个记载,是明末清初的学者谈迁,在顺治年间北上途中记录其沿途见闻的著作《北游录》中,提到他在来到北京后,听闻宋献策投靠了清廷,并且满人非常重视宋献策掌握的五行八卦占卜之术,因此,就对其相当重用,不仅“隶旗下”,还“出入骑从甚众”。
从谈迁的记载来看,宋献策在李自成失败后,日子过得还是挺滋润的,不知道当时的牛金星看到自己不能出来为官,曾经的同僚宋献策却荣华富贵,会作何感想?
总而言之,随着李自成的失败,大顺政权也随之土崩瓦解,作为曾经的高级智囊,牛金星和宋献策两人没有与李自成共存亡,而是各奔东西,一个在家里苟且偷生直至老死,一个则得到重用,享受着荣华富贵,不得不说,这对李自成而言,真是一个讽刺。
-----
网友解答:
-----
一个造反团队能走多远,一看智囊水平高低,二看造反领头人会不会知人善任。
李自成有三个智囊:李岩、宋献策、牛金星。三个人的水平,可用龙、虎、虫来形容。
可惜,李自成不会用人,最器重的人,水平最菜;最有战略眼光的两个人,李岩被杀,宋献策“献策”很多都不采用,活该李自成功亏一篑。
三人都是河南人,都是李自成的高级智囊。但是三人的命运各不相同。
李岩:壮志未酬、惨遭杀害
李岩文武双全,对李自成是忠心耿耿,“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广告词,就是出自李岩之手;严肃军纪和招降吴三桂,也是李岩最早提出的。
可惜李自成连朱元璋都不如,磨还没有卸就杀了驴,在用人之际将李岩杀害。
三人中,牛金星人品最差,目光也最短浅,堪称小人一枚,但是李自成偏偏最信任他。
李岩是河南杞县人,牛金星是河南宝丰人。由于都是河南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李岩就毫不客气地将他引荐给了李自成。
牛金星:嫉贤妒能、变节投敌
牛金星人品非常差,身为一个举人不能在体制内混出个样子就是明证。他20岁的时候,竟然跟自己的亲戚反目成仇,被亲戚送进监狱,说他欺辱妇女多人,吃窝边草。
不管此事是否属实,跟亲戚都处不好关系的人,人品堪忧。
牛金星很是有些小聪明,不是什么厚道人,被亲戚告倒,要是清白的话,恐怕说不通。
李岩被害,牛金星是主谋,他告密说李岩要回河南老家单干称王。
老乡将你引荐给李闯王,你却老乡见老乡背后打一枪,将李岩残忍杀害。
由此可见,牛金星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小人,是个恩将仇报的家伙,毫不夸张地说,李自成的江山就是毁在这小子手里。
牛金星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李自成进京之后,他净出馊主意,在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张罗让李自成登基。
即使李自成能当皇帝,统治了全国,牛金星也能把他的江山搞得鸡犬不宁。
牛金星也给李自成出过看起来比较正常的点子,比如\"少刑杀,赈饥民,收人心\",但是他的鼠目寸光,缺乏远见。
但是他偏偏擅长揣摩李自成的心思,投其所好,受其重用,这就为李自成灭亡埋下伏笔。
李岩被杀之后,宋献策心生恐惧,逃之夭夭。
两个顶级智囊,牛金星只手之力等于一下子全都干掉了。
在李自成失败后,人品奇差的牛金星自然也不会为李自成殉葬,而是变节投敌,投降了清廷。
1644年4月,大顺军一路败退到了九江口,将士正在浴血奋战,牛金星收拾从北京掠夺来的金银珠宝,跟儿子化装成难民悄悄地离开了大顺军营,钻到了清军的兵营。
不过牛金星不是吴三桂,对大清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反而会招来人家的厌恶,所以他难有什么政治前途。
清顺治二年(1645年)夏,牛金星与其子牛佺一起投靠清廷为官,牛佺官任黄州知府。
牛金星名声太臭,在明朝官绅中恶名远扬,清廷不愿意重用他,没有给他安排什么官职。
顺治九年(1652年),牛金星老死在儿子牛佺的官署中。
估计牛金星死后,到了阴曹地府,遇到李自成和李岩,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阎王爷也不会给他好脸色看。
宋献策,明哲保身,不知所终
相比李岩,宋献策是个机会主义者。
他没有牛金星那样阴险,也没有李岩那样“士为知己者死”的坚定信念。
宋献策就是平常人,没有那么高大上。
你对我好,看得起我,重用我,我就给你干;你看不起我,对我不能言听计从,我就离开。
总之,不会为你殉葬,不会愚忠。
宋献策也是读书人出身,但他没有牛金星那样幸运,没有取得过功名。
既然无法走正路,取得成功,那只有走旁门左道,研究奇门遁甲,为人算命卜卦,无法收获名誉,收获白花花的银子,生活也非常充实。
如果不是老乡牛金星,宋献策这辈子也许就是个默默无闻的算卦先生,就这样终老在算命路上。
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四月,宋献策来到开封,刚给一个大财主算了一卦,怀揣十两银子去酒店消费,突然看到了有人店门外在张贴广告,他上前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六个字:“迎闯王、不纳粮”。
他到了酒店,听大家议论李闯王,他忍不住说道:“李自成也不是什么好人,他在今年正月清炖了福王朱常洵,还放了鹿在里面,美其名曰‘福禄宴’,这样残暴的人,即使打了天下,也不会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老乡,你说这话可没有根据啊。”他话音没落,邻桌上有客人说话了。说话的人,正是牛金星。
那一年李自成的队伍就在河南活动,打算进攻开封。为了搜集情报,牛金星化装进城,听到宋献策说话,觉得他不是寻常人,便不顾一切跟他搭话。
这一搭话不要紧,牛金星好像发现了新大陆,觉得他是个人才,就将他引荐给了李自成。
从此之后,李自成的团队又增添了一个智囊。
和李岩朴实无华的广告词不同,算卦出身的宋献策喜欢用天命和迷信的角度来宣扬李自成造反的合法性,为他争取民心。
比如“十八孩儿当主神器”,十八是个李字,说明李自成是君权神授,老天让他来取代大明政权的。
在封建社会,这一套还真管用,不但争取了民心,还瓦解了明军的斗志,跟“迎闯王不纳粮”相得益彰,一个精神一个物质,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攻打北京的时候,宋献策向李自成奉献谶语:\"孩儿军师孩儿兵,孩儿攻城管教赢。只消出了孩儿阵,孩儿夺取北京城。\"
李自成对宋献策言听计从,立即采纳。集合5000名少年,发放器械让他们参加攻城。
当这些小毛孩兵手持短刀,如同猿猴一样从四面登上城墙的时候,城上守军吓呆了,还以为是哪咤再世,吓得丢盔卸甲、掉头就跑。
宋献策也不只是会耍小聪明,也有战略眼光,当他看到刘宗敏疯狂拷打明朝官员“追赃”,将北京变成人间地狱的时候,他赶紧出来阻止。
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借着天象的名义,告诉李自成:\"天象惨烈,日色无光,亟应停刑。\"如果是用直白的话劝说,李自成肯定听不进去,用迷信的说法,非常管用,他马上开始放人。
但是当李自成跟吴三桂闹掰,连吃败仗的时候,宋献策动摇了。
开始怀疑李自成不是那个天命注定的“真主”——\"恐此亦非真主,十八孩儿另有其人哉。\"因为李自成已经开始重用出馊主意的牛金星,偏离了正确轨道。
尤其是李自成听信谗言,杀了李岩之后,宋献策脊背直冒冷汗,觉得跟着这个十八孩没有了前途,开始悲观失望,开小差溜了。
宋献策离开李自成的大顺军,到底去了哪里,史书上没有明文记载。
据顺治二年闰六月初四日多尔衮收到阿济格的战报,在武昌\"又获伪汝侯刘宗闵并一妻二媳,····及术士伪军师宋矮子(献策),……其自成二叔及伪汝侯刘宗闵俱斩于军。”
但这个战报没有交代,清军到底把宋献策怎么样了。
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北游录》《纪闻》下《宋献策》条记载,他在顺治十年到北京后,得知\"满洲人重其术,隶旗下,出入骑从甚众\"。
意思是说,满人非常欣赏宋献策的算卦看相术,聘用其为满人服务。
《李自成》一书的作者、当代作家姚雪垠说:
宋献策、刘宗敏及其一妻二妾、左光先及其一妻三妾、张鼎的妻子、谷英的妻子、李自成的两位叔父(赵侯、襄南侯)及其眷属,都被俘了。除宋献策外,都被杀了。”
不过,正史中并没有关于宋献策下落的记载。宋献策到底去了哪里,至今还是一个谜。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