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什么不推翻清朝自立?
曾国藩为什么不推翻清朝自立?
-----
网友解答:
-----
1864年,曾国藩率三十万湘军攻下被太平天国占领11年的天京,太平天国宣告灭亡。此时江南半壁为曾国藩所掌握。他手下以曾国荃为首的一些湘军高级将领为图封王拜相,密劝曾国藩造反称帝。曾国藩毅然拒绝,为让朝廷放心,主动把湘军解散大部。
曾国藩不称帝的原因有几方面:
一是从他内心看,他从小接受的是儒家思想教育,以忠君为国为理念,立志要做一代圣贤。忠君思想浓厚的曾国藩绝不会轻易背叛朝廷。对于清廷,因为将曾依为栋梁,给了曾莫大权力和荣誉,曾出于感恩心理也不想背叛满清。
二是从他身体看,曾国藩身体状况一致不好,且年事渐高,与太平天国十多年的争战已使其身心俱疲。日益憔悴的曾国藩很难再升起争雄之心,更别说称帝的野心了。
三是从周国环境看,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军队,与湘军矛盾重重,一旦曾国藩造反,他们未必会站在曾国藩这边。这对曾是个严重牵制。
四是从清廷这边看,清廷对曾国藩早有防范之心。一方面,派冯子材等人紧紧扼守住长江上游,对曾形成巨大威胁。另一方面僧格林沁率领的强大的八旗骑兵,在长江北岸虎视眈眈。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对抗庞大的满清,曾国藩并无多大胜算。
综合上述几种情况,曾国藩没有造反称帝也在情理之中。
-----
网友解答:
-----
确实有很多人提出疑问,曾国藩为什么不推翻清朝自立,因为当时看起来他确实有机会学习赵匡胤,但他并没有这样做,笔者认为的理解是,曾国藩不是不敢做,而是当时的局势和各种条件让他不能做,而且,他也不愿意做!
第一,攻陷天京后,表面上看湘军已经已无敌于天下,但实际上,湘军的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前了,攻破天京后,彪悍鲁莽的湘勇被胜利冲昏头,疯狂发泄,大肆烧杀掳掠,他们狂热地享受着胜利的成果,只想着衣锦还乡,军心已涣散,杀了“长毛”,抢了女人,夺了金银财宝,湘勇们要的是享受,不想再打仗了,作为高明的军事统帅,曾国藩对湘军的状况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第二,清廷对曾国藩一直防着,从曾国藩创立湘军始,清王朝就一直在监视着湘军的行动,因为严格防范汉人领兵一直是清廷的基本原则,咸丰四年,曾国藩攻占武昌时,咸丰皇帝准备对曾国藩大加封赏,而当时就有大臣密奏说曾国藩一介闲官,能招募数万兵众,占领武昌,这并非是朝廷之福。这让皇帝清醒了:严防汉人掌握兵权是统治的至上原则。湘军攻陷天京,皇帝出尔反尔,只是封给曾国荃一等候的爵位。还有,当湘军在冒着性命,惨烈地进攻金陵城时,清廷却在天京周围布下重兵,由官文、富明阿、僧格林沁等将统领着满蒙重兵,对湘军形成合围之势。很明显,如果曾氏真的露出造反迹象,他们立马会遇到强敌,而湘军刚刚攻下天京,疲惫不堪,能否战胜满蒙携手的军队,这是很难说的。对此,征战了大半辈子的曾国藩,对局势很清楚。
第三,湘军崛起的那一段时间,汉人将领所带领的部队却不止曾氏一家,当时,即便是在曾国藩阵营中,也还有左中棠统领的楚和李鸿章统领的淮军,楚军、淮军可以说在初期是隶属于湘军的,但是,本属湘军的这两支部队在成长起来之后,就不一样了,一方面,李鸿章和左宗棠皆是颇有统帅之才,他们虽敬重曾国藩,但却都不愿意久居曾氏之下,他们更喜欢独当一面,独撑一军;另一方面,楚、淮两军的兵员来源地与曾氏部队兵员的来源地不一样,此间与湘军也有摩擦,同时,湘、楚、淮三军分开来,让清廷也比较放心,如果曾氏领兵歼灭太平军,左、李势必大力支持、协助。但是,如果曾家学赵匡胤,试图“黄袍加身”,那么,曾国藩的这两位颇有帅才,皆能独领一军的门生,不但不会成为他的助手,反而会成为他极难对付的对手,曾国藩深知他的两位门生的秉性和能耐。如果曾国藩独树反清大旗,左和李要么忠君报国,领兵平叛,以此来向朝廷庆功领赏,要么也会树起旗帜,分别当起王来,如此一来,发生混战而导致湘、楚、淮互相残杀,那是曾国藩所不愿意看到的。
第四,如果曾国藩竖起反旗,不仅要对付由官文、富明阿、僧格林沁等将领统领着满蒙重兵,而且还要防备左宗棠、李鸿章的楚、淮两军,还有,即使曾国藩真的“黄袍加身”了,也还要面对太平军残余势力的抵抗,要对付捻军,要对付各地的民间武装,要解决湘军内部的分裂问题,尤其是还要对付外国的侵略势力。显然,曾国藩打天平天国很有办法,但要对付外国强敌和清朝内部各派的势力,就力不从心了。睿智奸滑的曾国藩,不会干吃力不讨好的事。
第五,曾国藩率领湘军攻下天京后,他这位湘军统帅成了天下最有权势的人,他是大学士兼两江总督,而他弟弟曾国荃是总督,统领湘军最精锐的部队吉字营,何况,天下半数督抚出于曾国藩门下,可以说,曾氏集团在打败太平天国后,声望和实力均达到顶峰。此外,太平天国名将李秀成被俘后也想劝曾氏选择赵匡胤式的“黄袍加身”,他表示愿意联手曾氏,以湘军为骨干,辅以太平军余部,问鼎天下,他确信,两军合力,定能所向披靡,势不可挡。可是,有一个可能出现的大事是曾国藩想起来感到隐痛,并很不愿意看到的,那就是作为骁勇无比、能征善战的湘军吉字营统帅,曾国荃野心很大,蛮横凶残,他统领着湘军的实力部队,如果曾国藩果真“黄袍加身”了,而且天下没有对手,那么,他的胞弟曾国荃会不会像宋代的赵光义那样,向曾国藩抢“红袍”呢?那时,兄弟凶残的局面便会出现,曾家族人将分裂而互相残杀,对此,曾国藩能接受吗?这是他不敢想的结果。
由于这些原因,加上曾国藩不想见到连年的战事继续蔓延,不想让湖南人再经受战乱,他没有能选择学赵匡胤,而是果断地选择“急流勇退”。
-----
网友解答:
-----
曾国藩攻破南京后,手握重兵,威镇天下,雄居江南,功高盖主,此时此境,也是他举湘军起事,自立为王的最佳时机。否则兔死狗烹,轻则会被罢免军权,重则暗遭毒手。因而这个时候也是曾国藩对称帝一事感到最犹豫最彷徨的时候,此时部将王闿运、曾国荃等屡次劝进,再度向他提出此事,他也陷入沉思,而考虑的结果就是他写下那句著名的诗句:倚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说的就是:身居高处就会发现比我出色的人更多,我虽想当皇帝,但面对乱世,想取而代之没有十足的把握,必然没有好的结局,事情如此只要我们心照不宣就好。过后曾国藩还主动解散湘军,并强迫九弟曾国荃解职回家。
曾国藩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是称帝条件不成熟,不具备十足的把握,南有曾国藩,北有僧格林沁,这两人被清王朝倚为股肱之臣,当时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最受器重,拥有一支强大的以骑兵为主的庞大部队,不同于腐朽没落的八旗兵,战斗力很强,而且部暑在中原腹地,虎视东南,也使曾国藩不敢轻举妄动,而且清廷对曾国藩早有防范之心。派冯子材等人紧紧扼守住长江上游,对曾形成巨大威胁。
二是曾国藩起兵是以忠君保国相号召,一旦称帝,实属不忠不义,大逆不道则人心必失,更添多重多方压力,就湘军内部而言,左宗棠名下者为楚军,李鸿章名下者为淮军,湘、楚、淮虽有关联,但实己分裂。而外国在华势力已决定扶持清政府,各地方武装也势必反对,多重因素,曾国藩不会不加以考虑。
三是曾国藩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典型知识分子,忠君思想根深蒂固,他也认为: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笃诚则神钦,能够建功立业、封候拜相已经光宗耀祖,人生有穷达,知命而无忧,想以抱道守真当能力,不愿投机取巧毁人生。
曾国藩死后,左宗棠曾写了副挽联: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是对曾国藩的赞誉吧。
-----
网友解答:
-----
首先,感谢邀请。个人观点颇有不足,欢迎大家指正。
曾国藩这个人是文官出身,在组建湘军之前是礼部侍郎,准备去督办地方科举,没成想还没到地方就收到信,母亲去世,于是在籍丁忧。没到家就被太平军抓走了,辛亏有壮士相救。
后来国家启用曾国藩组建乡勇训练新军,一开始湘军战斗力属实一般,一开始被李秀成,陈玉成打的挺惨的。
后来湘军战斗力有所提升,随之道光的猜忌也来了,曾国藩便推出旗人塔布齐,暂时性的压下了皇上的猜忌,不过好景不长,不久后塔布齐被太平军打死。
再说说湘军的军费吧,一开始属于乡勇,人不多,装备差,所以军费也低。后来国家也支撑不起这么庞大的军费,靠着设卡,捐钱换顶戴的方式来筹措军费。
曾国藩虽然是湘军首领,手下的将领也并不完全和他一条心,再就是曾国藩的领军能力确实存在弊端,还有皇上一直不信任汉民,肯定有防范手段,曾国藩也明白这点,最后就是军费了,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曾国藩无法独立承担如此庞大的军费开支。
况且太平天国力量上声势上均要比他强,他也明白自己是没有机会的。
另推荐唐浩明著的《曾国藩》一书,个人感觉有很好的文学价值,对曾国藩这个人也介绍的较为全面。
-----
网友解答:
-----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清朝那些事儿。(约600字,阅读需2分)
如果用八个字形容清朝的军事特征,那就是“外战外行,内战内行”。
但是在太平天国兴起后,八旗军队貌似不再像以前一样逢乱必平了。
这时候清朝不得不依靠汉人召集的军队来平定地方变乱。
湘军、淮军就是这样崛起的。
装备新式武器的湘军
1864年,曾国藩登上了人生之最顶峰。
曾国藩拥军三十万,弟弟曾国荃贡献了太平田国据守多年的天京——南京城。曾国藩还是钦差大臣,两江总督,节制江、浙、皖、赣四省军民之务。大清朝此时的地方总督有八名,曾派占了五名,十五名巡抚,七个是湘系。
这一年,如果曾国藩起事,则大清之江山一大半会落入曾国藩之手。
为何曾国藩不举起大旗,起兵反清?
首先,忠君卫国是曾国藩湘军的思想基础。
曾国藩作为一个丁忧在家之官员,能利用太平军起事之机会,在家乡发展起来一支作战力不弱的军队,靠的就是忠君卫家国之思想。所以如果曾国藩举起反清之大旗,就违背了一开始组建湘军的初衷,必定会造成军心不稳。
其次,曾国藩起事,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未必支持。
在清廷依靠曾国藩剿灭太平军时,其实已经在防着曾国藩了,比如支持李鸿章另立淮军。曾国藩也感受到了清廷的猜忌,因此行事特别谨慎。如果曾国藩起事,其他汉人重臣会不会支持他,会不会针锋相对,尚未可知。
最后,文臣出身的曾国藩,谨遵儒家仁义道德。
曾国藩作为科举取得功名的朝臣,最基本的思想还是儒家的仁义道德思想,曾国藩号称中国的两个半圣人中的半个圣人,就是因为他将修身与治天下作为最终理想,自然不会做出大逆不道之事。
两分钟走近历史现场,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从他自身认识上有很大原因,1,他做为一个儒学大家,他知道他如果做了那对他来讲就意味着他根本称不上儒家学者,2,当时的实际情况对他来讲成功的把握不大,3,他确实是一个忠于朝廷的儒学之土。也就是这三个原因其中的某一个影响他最终没有自立反清。这是我的一点看法,不对之处,请指证。
-----
网友解答:
-----
1864年,曾国藩带领三十万湘军进攻南京,将太平军打得措手不及,烧杀抢掠,很快就占领了南京城。这个时候,曾手握重兵,相比孱弱的清朝来说,是足够有实力佣兵自立的,可直到曾国藩死他也没有这么做,在许多人看来他应该这么做的,至少可以挽救之后清朝带给中国的灾难!
其实,曾国藩不佣兵自立为王有几个原因。首先,曾国藩出身于封建地主阶级家庭,这就决定了他必定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并且,曾国藩从小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儒家文化讲究的核心就是维护君王的统治,作为臣子首先应该将帝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要有忠君报国的思想。
放在当时的社会,就应该保卫清朝,维护清朝利益。这是作为曾国藩的人生目标,并以此达到光宗耀祖的目的,所以曾国藩不会想到推翻他所维护的王朝。这就是他的人生信念,信念不可能改变的!
第二,当初清王朝组建湘军的根本目的在于打击太平军,所以湘军所宣传的口号就是“保卫清朝”,如果这个时候,曾国藩来通过湘军来推翻清王朝,估计是难以服众的,这与开始的初衷截然相反。曾国藩就会被作为乱臣贼子处理了!
第三,曾国藩有一定的爱民思想,虽然在攻打南京时,湘军的所作所为对整个南京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后果。但是曾国藩是希望国家统一的,如果自己在趁机推翻清王朝,必定是会生灵涂炭的,所以他没有造反!
第四,清王朝在组建这支队伍时,就有相应的抵抗措施,人家不傻,防御怀疑之心在最开始就是有的,虽然当时清王朝确实衰败了不少,但是李鸿章、左宗棠这些人都是不容小觑的,各个地方势力限制,清王朝有慈禧坐镇,慈禧的手腕那是相当可以的,只怕曾国藩一开始反动,就被压制了。所以在剿杀太平军之后,很快就裁掉了大部分的湘军。这也是让朝廷放心的一种方式!
所以综上所述,曾国藩必定是不会佣兵自立为王的。
-----
网友解答:
-----
曾国藩没有那个能力。只能做个总理大臣。他还怕得罪慈禧,丢了乌纱帽,还怕免了他。
-----
网友解答:
-----
湘军的势力范围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满清实力还很强大……当然了,最主要的还是愚忠思想,当时北京政府毕竟是正统地位,代表中国。
-----
网友解答:
-----
做了贼的主人,当了奴才,把当奴才发扬了极至又寻出了乐趣。学会了借刀杀人,著家书教育后人怎么混世,这就是他,一个实属心术不正,明睿不通,劫掩其理的人。他扶持一个腐朽无耻的清政府多延续了50年就等于让中国倒退了50年,功亏于过大家看。 他推不推翻清朝是要看他做人的样子。做奴才做出了乐趣来了,还有推翻清朝的意向吗?至我说,扶偌不成不如赫,可他没能那样做。
-----
网友解答:
-----
其实我本人真希望曾国藩反清自立,以曾的学识和思想理念来治理当时的中国,应该比满清好得多,完全有可能避免甲午海战战败及后来日本的侵华战争的暴发。但就当时的国内在情况而言,曾想反清自立,难比登天,在他面前横着四座大山。第一座山,掌握楚军的左宗棠不仅颇俱实力,而且其军事指挥才能要略胜曾国藩一筹,虽然共同镇压太平天国,但貌和神离,如果曾敢造反,左会第一个起兵讨伐,这是一个很难缠的对手。第二座山,掌握淮军的李鸿章,指挥打仗尽管远不如曾国藩,但李很狡猾,经常用钱收买敌人的叛徒,从内部瓦解对手,而且他还掌握洋枪队,更主要的是跟曾国藩同床异梦,洋枪队可不好惹。第三座大山是满清政府,虽然不堪一击,但必竟掌握一国之力,可以通过封官许愿,发号施令,动员全国,抗击反清者,民间藏龙卧虎,由于满清是个地道的洋奴,完全可以请洋人帮忙。第四座山,洋人从满清得到割地赔款,好处大大的,曾国藩能给洋人什么,为了切身利益,洋人没有选择必须帮满清,在强大的洋枪洋炮面前,曾毫无胜算。而且曾国藩名义上是湘军首领,但湘军士兵掌握在手下将领手里,也就是说,那些士兵只听招兵将领的,曾很难直接调动,更何况湘军是靠抢掠激励作战的,纪律很差,战斗力也不是特强,要不是太平天国内讧,湘军根本不是太平军的对手,曾国藩是个聪明人,除了当满清忠臣,别无选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