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作为先秦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为什么历史上地位并不够高?
荀子作为先秦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为什么历史上地位并不够高?
-----
网友解答:
-----
因为他说了真话。
1.他把诸子百家统统研究了一遍,特别是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之后发现,儒家主张的性善论有很大的问题,不能全面的人性问题,所以,他提出了性恶论,这一论断与儒家特别是孟子的性善论发生了冲突。孔子是圣人,孟子是亚圣,荀子也自称是儒家的传承者,公然反对创始人的观点,后世的儒者肯定不会鼓吹他,抬高他。
2.荀子是一个儒者,而他的最出名的2个弟子,韩非子,李斯却是法家的最出名的代表人物,这不很矛盾吗?
-----
网友解答:
-----
荀子,(约前313-238)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名况,时人尊称为“卿”。
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批判和总结了先秦的学术思想,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反对天命、鬼神等说,肯定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自然运行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和孟子的“性善“说相反、认为人性生来是”恶“的,”其善者伪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法后王“。在经济上提出强本节用,开源节流和“省工贾,众农夫“等主张。
说他是先秦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并不为过,但他为什么历史上地位并不够高呢?
简子与孟子都是儒学宗师,但他们的学说是有歧义的,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孟子重义轻利,荀子重义而不轻利;孟子专法先王,前子兼法后王;孟子专尚王道,荀子兼尚霸道;最初,他们的地位是不相上下的,到了汉朝文帝的时候,尊崇孟子,立为官学,又由于荀孟学说有歧义之处,就出现了扬孟抑荀的倾向,
先秦诸子的著作,全靠汉儒的笺注而流传于后世。《孟子》有赵岐作注,得到了广泛的流传,而荀子却无人为之作注,就默默无闻了。
过了九百年,中唐时,杨倞首先为《荀子》作注,他因时隔久远,这个注本不能令人满意。也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宋、明之际、学界抑荀扬孟之风更盛。
到了清朝中叶,注家骤增,其中以王益吾《荀子集解》较为完善,以后又出现了一些注者,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有梁启雄汇集诸家并日本的注家,汇集整理出《荀子简释》,是为较完善的一个本子。荀子学说得以广泛传播。
-----
网友解答:
-----
荀子这个人,喜欢标新立异,为人又毫不谦让,可以不顾一切发表高论。
他的话,愚蠢的人听了为之震惊,品行不好的人听了为之欣喜…
这句话是苏轼说的,我很赞同东坡先生的观点!
标新立异
说荀子喜欢标新立异,是很有道理的,最标新立异的就是他的
性恶论…
他说
人性本恶,其善者伪也。
夏桀、殷纣的所作所为才是人的本性,而尧、舜所做的不过是一种伪装。
很多人鼓掌叫好,认为这是大实话,这正应了苏东坡的那句话:
“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
有人会问,凭什么?
因为小人、愚人终于可以堂而皇之地对自己的恶行找个借口了,所以成龙才会说:
“他只是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
然而,荀子这句话的最大问题是把秉性当成了人的天性…
天性
为什么说荀子的话,把秉性当成了天性?
远的不说,就拿最近#唐山打人案#来举例,正常人看到唐山打人的视频,哪个不愤怒?哪个不咬牙切齿?
对于邪恶不痛恨,对于残忍不愤怒,那不是温血动物的特质,那是冷血动物…
所以孟子说: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因为人本身有恻隐之心,善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所以才有
仁、义、礼、智
…
恻隐之心是人的本能,不信你去屠宰场看看被杀之前的牛。
看习惯了不心说,但刚看的话真的会不舒服…
因此孟子说: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这就是天性!
之前我也对荀子的性恶论深信不疑,他说:
“人的本性是好利,好利而生争夺;是疾恶,疾恶而生残暴;是耳目之欲,耳目之欲又生淫乱;因此圣人才会用礼去感化人的本性,去约束人的欲望…”
直到我看到元好问的《雁丘词》…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如果恶是本能,那这对大雁又怎会殉情而亡呢?它也没有被教育,按理说也没有伪善啊…
所以说书人才说:
“马有垂缰之义,犬有湿草之恩,羊羔跪乳报母恩,猿偷仙果自奔。 蛛织罗网护体,鼠盗余粮防身,梅鹿见食等成群,无义之人可恨!”
这也是天性!
秉性
东北有个名士叫张星南,他曾问王凤仪:
“孟子道性善,荀子道性恶,告子言性无善无不善,究竟谁说的是呢?”
王凤仪说:
都对,主性善是指天性说;主性恶是指气禀性说;主性无善无不善,是指习性说的,人只要修习性,去禀性,圆满天性就好了。
王凤仪为人怎么样,我不做评价,但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荀子说的性恶,是指气秉性说的,气秉性是不好的习惯和环境养成的,比如戾气、暴虐等等…
养成这种秉性的原因是不良的习惯而改变了人的本性,而这种秉性是可以通过基因遗传的,所以有的孩子生而不善良…
这就是秉性!
圆满
阳明先生龙场悟道,悟出了个致良知,他认为: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雁会殉情,乌鸦会反哺,老虎会为救自己掉下悬崖的孩子不顾自己的生死,人也一样,所以佛说: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只是我们找不找得到而已,悟到与修到之间是隔着距离的,道理谁都知道,怎么办?
《三字经》告诉我们: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来迁”
重在一个“修”字!
修习性,去秉性,圆满天性!
毫不谦让
说远了,我们继续说回荀子,苏轼说荀子毫不谦让,不是没道理的…
《荀子》第六篇叫《非十二子》,非就是批判的意思。
他将它嚣、魏牟、陈仲、史鱼酋、墨翟、宋钘、慎到、田骈、惠施、邓析、子思、孟轲骂了个遍。
骂它嚣、魏牟:
“纵情任性,恣肆放荡,行为像禽兽一样,”
他骂孟子、子思:
“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
他倒是举例啊,通篇一个例子没有,就是骂,跟个老愤青一样……
《荀子》前六篇全在输出观点,从没看到应该怎么做…
所以苏东坡说:
“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最后:
“其言平易正直,而不敢为非常可喜之论。”
——苏轼
孔孟的言论,总是平易而又正直,他们从不谈特别不同寻常的、带有主观倾向性的观点,他们的主意是要让他们的话不容易被曲解。
为什么?因为
“大道至简”
;因为:
“真味只是淡,至人只是常。”
反观荀子,标新立异,却又一知半解。
“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
@夏天的雷风
一个做文史科普的人……
注:
图片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
网友解答:
-----
荀子在战国后期是稷下学宫的老师,当时肯定是很有名的。
后世淡化他的原因在于他的学说不利于官方明面的宣传。
后世官方的宣传一直强调自己是以礼治国、仁义之邦、三纲五常等。
荀子则主张“人性有恶,礼法规之”,后世吸收他与韩非的法家思想,实行“儒表法里”治国之道,实际是一种高压统治。
一旦这种思想被人所熟悉,知道自己实际是被刑法所压迫,容易人心浮动,严重的会有社会动荡,对统治者是不利的,所以必须淡化荀子和他的主张。
-----
网友解答:
-----
因为他是儒家大毒草,理论和服从封建礼教而独尊儒术的那个儒术格格不入,只能被边缘化。其实亚圣孟子的很多理论也因为和儒术格格不入而被边缘化了。董仲舒开始的儒教已经和先秦儒家思想有很大区别了,他完全是为了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
-----
网友解答:
-----
因为他本来应该以道家学问名闻天下,但由于他自己认为自己是破落贵族,没有面目提到自己精通道家理论,而自承为儒家,但儒家学子及帝王老爱拿他们的破落贵族身份说事,结果荀子是“道家与儒家两头受气,里外不是人”。
很多儒家帝王将荀子和孟子请出孔庙,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儒家,讲究“孔孟之道”,有平民的“孔子道”,也有破落贵族的“孟子道”。
而“荀子道”,更多的是“黄老帝王学术”,也就是道家理论,还培养出著名的道家方士流人物韩非子和蔡李斯。
他们的思想影响之下 ,秦始皇发动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焚书坑儒”,既得罪了儒教的祭祀阶层道家,也得罪了儒教的管理阶层儒家 ,“恨屋及乌” 人们对于这个“坏人”的老师颇有微词,所以其社会地位当然就高不起来了。
-----
网友解答:
-----
首先称荀子为集大成者,就错了;其次,荀子之论虽更适用于“战国”纷争,但不合治于统一王朝;再则,孔孟的境界更高,更能着眼于长治久安,其德政与礼秩亦更合于“道”……
-----
网友解答:
-----
因为时过境迁,先秦时期是世袭罔替贵族时代,自然不适合新时代。儒家思想又不是一成不变的。
------------------
推荐阅读:
69式40㎜火箭筒为何时至今日还在我军服役?有什么过人之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