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朝多明君?
为什么汉朝多明君?
-----
网友解答:
-----
汉朝分西汉和东汉,西汉是刘邦建立的,国祚210年,共经历12位皇帝;东汉是刘秀建立的,国祚195年,共经历14位皇帝,我们来看一下到底哪些皇帝称得上明君,当然了,刘备建立的“季汉”就不算了。
何谓明君?简单的说,就是英明的皇帝;复杂的说,就是会用人、能治国、能辨别忠奸、能爱护百姓、能保国家平安、能维持国内盛世的英明皇帝。
那么两汉哪些皇帝称得上明君呢?
先说西汉,首先
开国皇帝刘邦绝对称得上是明君
,这个毫无异议,以布衣之身,提三尺长剑,斩白蛇起义,经历三年灭秦之战,四年楚汉战争,埋葬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秦朝,击败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项羽,这份能力,就不是一般皇帝比得上的。
刘邦之后的汉惠帝刘盈,实在是称不上明君,终刘盈一生,只是活在母亲吕后阴影下的傀儡皇帝而已,事无巨细,都取决于吕后,刘盈的一切都是他母亲吕后安排,包括刘盈娶了自已的外甥女为皇后,刘盈被吕后做成人彘的戚夫人吓得失去理智,郁郁而终。
汉惠帝刘盈之后,汉朝逐步进入盛世,先有文景之治,后有汉武盛世,接着又是昭宣中兴,明君一位接着一位,从汉文帝到汉宣帝一共五代皇帝都是明君,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都说富不过三代,可刘家皇帝已经英明了五代人。
西汉的第二位明君是汉文帝刘恒
。
刘恒以刘邦第四子身份继承皇帝位,以功臣诛杀吕氏一族之后的混乱进入京城登上皇位,以恩威并济的手段在成为皇帝之后在极短的时间内独掌大权,之后开始稳固统治,以孝、德治国,对外稳定匈奴,继续和亲,对内减轻苛政,轻摇薄赋,开启了文景之治的序幕。
西汉的第三位明君是汉景帝刘启
。
刘启是汉文帝刘恒的第五个儿子,在刘恒前面四个儿子相继去世后,刘启成为嫡长子,刘启在位期间爆发了诸侯国发动的吴楚七国之乱,最终被平定下去,解决了西汉初年以来,刘邦分封诸侯王之后的一大隐患,刘启虽然生性薄凉,用棋盘砸死吴王太子,腰斩一代文豪晁错,逼死功臣周亚夫,汉景帝虽然对待大臣有些苛刻,但仍不失为一代明君,汉景帝与他的父亲汉文帝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西汉的第四位明君是汉武帝刘彻
。
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16位即皇帝,在位54年,开启了大汉盛世的到来,开创大汉民族的声威。汉武帝刘彻采纳推恩令,从制度上解决了诸侯王之乱,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思想上统一了华夏民族;汉武帝刘彻大胆对匈奴用兵,解决了大半个世纪边境安全;汉武帝刘彻不断对外开疆拓土,才让华夏民族有了今天雄伟的版图,汉武帝不仅是明君,还是千古一帝。
西汉的第五位明君是汉昭帝刘弗陵
。
刘弗陵是汉武帝的第六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八岁登基为帝,21岁去世,在位13年,在权臣霍光的辅佐下,开启了武帝朝以来的百废待兴,虽然汉昭帝终身活在霍光的阴影之下,但汉昭帝13岁就能明辨是非,挫败了上官桀、燕王刘旦、桑弘羊等人针对霍光的阴谋,这不是明君又是什么呢?
西汉的第六位明君是汉宣帝刘询
。
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因为巫蛊之祸受到牵连,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坐过牢,当过平民,之后才成为皇帝的人,汉宣帝一朝由于对外解决了匈奴的大患,对内国泰民安,一片详和,此时的汉朝处于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最强大的时代,达到整个两汉最鼎盛的时期,就是汉宣帝当政期间。
而东汉能够被称为明君的皇帝,只有前面四位皇帝: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
汉光武帝刘秀就不用说了,文治武功样样出类拔萃,还是东汉的开国皇帝,被称为位面之子,在位期间也开创了”光武中兴“,当然也是一代明君了。
紧随其后的就是创造了”明章之治“的两位皇帝,汉明帝刘庄与汉章帝刘炟,两位皇帝共同创立了明章之治,是东汉自光武帝之后的另一个治世,此时的东汉帝国,在明章二帝的统治下,势力达到顶峰,对外解决了匈奴外患与羌人问题,对内开创了各种治世,当然称得上明君了。
东汉最后一位明君就是汉和帝刘肇了,刘肇其实与西汉的汉昭帝刘弗陵有些相似,10岁即皇帝位,14岁时刘肇就联合了一批朝中正直的官员和太监,诏令京城守备司令与北军五校士兵逮捕专权的窦宪一党,全部诛灭,谁能想到一个14岁的皇帝,居然心思如此缜密,手段如此雷霆,计划如此周密,一举铲除了为害东汉政权的窦氏外戚集团,这不是明君又是什么呢?
来统计一下,西汉12位皇帝,共6位明君,明君比例达到百分之五十,东汉14位皇帝,共4位明君,明君比例达到百分之二十九,差不多三分之一。
如果合起来算,整个两汉共26位皇帝,10位明君,明君比例达到百分之三十八,超过三分之一。
这个明君比例,放到整个中国历史上,应该不会低,那么汉朝为何这么多明君呢?
第一个原因是:前朝皇帝选接班人是选贤不选长。
西汉自刘盈之后的6位皇帝,都不是前任皇帝的长子,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比如汉文帝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汉武帝是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汉昭帝是汉武帝的第六个儿子。
贤能比嫡长治理国家更有用,下一任皇帝是否合格,前朝皇帝的选拔相当重要。
第二个原因就是:成为明君的皇帝,大多是受过磨难,吃过苦,懂得人间疾苦。
比如汉文帝刘恒,由于母亲不受刘邦宠爱,因此活得非常低调,一幅与世无争的样子,才能最终被选为皇帝,还有汉宣帝刘询,从是个婴儿开始就在牢中,稍为年长一些又在民间当普通百姓,自然知道百姓的疾苦,即使成为皇帝后,依然记得自已的发妻。
第三个原因就是:汉朝以儒术汉国,以法家为本。
虽然汉武帝确定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但并不是不要其他治国思想,而是糅合了其他思想,集众家所长,为治国所用,比如法家,汉承秦法,汉初的法律与秦国基本上是一样残酷的,但汉朝逐渐废除了一些严厉的法律,依然以法家治本。
治天下与打天下是不同的,儒家虽然也有很多问题,但是对于治国来说,在当时的环境之下,有一些道理,正是这些道理的存在,维持了一个相当较平衡的政治姿态,而作为皇帝,是自小要学习儒术的,儒术能让一个皇帝懂得治国之道,成为明君的可能。
第四个原因就是:江山代有人才出。
汉朝的人才非常多,不断出现的各种人才给汉朝统治者治国提供了很多的依据,比如汉初的诸吕作乱时,周勃、陈平等人平定了诸吕之乱,汉初的贾谊、晁错、周亚夫、主父偃、霍光等人,都是为了维持汉朝的统治与盛世,给皇帝提了不少正确意见,只要采纳了正确意见,并有正直大臣的监视,皇帝大体上是明君。
-----
网友解答:
-----
其实并不是只有汉朝明君才多,很多朝代都有明君,例如秦国,虽然二世而亡,但是不可否认始皇帝是明君,就连他老子异人都被说成是明君了,连续6代明君,不少了吧,还有唐朝,也有不少,只是后期君权式微,在比如明朝的混世魔王皇帝朱厚照,也算是一个明君,奈何当时文官势力庞大,内阁制导致文官上可骂君王,下可欺平民。
我认为之说以汉朝给人的印象多明君是当时环境和现在的环境造成的。
一、由于当时刚结束数百年的列国纷争,国家中央集权思想刚刚形成,造成了汉朝初期几位皇帝必须勤勤勉勉的做事情,改善民生,发展经济休养生息。也给后代的帝王提供了一个典范。
二、其次,当时是中原的汉民族和其他周边各民族进行交流沟通,及战事,扩张了版图及增加了文化多样性,显示出当时的皇帝更加的功绩卓著,比如汉匈大战,西域丝绸之路,王莽篡汉等等,都是发生在汉朝时期。
最后、就是因为汉朝是一个战事频发,各民族矛盾及利益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的文化和爱恨情仇为电视电影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这就形成了大家印象中的汉朝多明君的印象,其实说来,哪朝哪代没有明君呢,只是有的突出,有的比较少而已。
-----
网友解答:
-----
西汉相比于东汉确实有很多贤明神武大气磅礴的伟大帝王,如刘邦,刘盈,刘桓,刘启,刘彻,汉昭帝,汉宣帝,汉元帝,汉元帝后的汉成帝汉哀帝一代不如一代,前面的几位帝王崇尚黄老学说无为而治于民休息为汉武大帝的强势崛起打下了坚实基础,前有文景之治后有昭宣盛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相对于东汉自刘秀后有刘庄,刘庄以后有历二帝就显哀态,与历史上的其它王胡一个样子,开国之初多贤名礼贤下士克己复礼以天下为己任,但凡盛世以久多显荒淫无度,祸国殃民之徒时也命亦。
-----
网友解答:
-----
汉朝是历史上明君出现最多的一个朝代,西汉和东汉之中又以西汉为最,西汉连出七位明君,堪称历史之最。
汉高祖刘邦
作为一举开创大汉王朝的创始人,刘邦的成就自然是没话说,说是明君不为过。
值得一说的是刘邦的年纪仅仅比秦始皇小三岁,在48岁的时候才堪堪举起反秦的大旗,就凭这份心智在历史上都算少有。
在经过六年的纷争后刘邦终于当上皇帝,虽说刘邦处决了多数异姓王,但站在百姓的角度来言,刘邦还是一个明君,就是对兄弟太过于愧欠。
汉惠帝刘盈
刘邦之后便是刘盈登基了,虽说是长子但在登基之前还是差点错失皇位,幸好吕雉厉害保住了太子之位。
很多人对汉惠帝刘盈的了解就是在位时间短,且做上皇帝之后一直被母亲吕雉所控制,像是一个傀儡皇帝。
但这其实算是刘盈的家事,在政务上刘盈还是处理的非常不错的,吕雉摄政但却不乱政,在这段时期内虽说刘盈没有太大的表现机会,但也是稳固住了局面。
汉文帝刘恒
刘盈去世之后由于吕雉还在世,所以就导致刘盈的儿子刘恭也在吕雉的掌控之中,不过因为不服从管教被吕雉暗杀。
刘恭之后便是刘弘,跟刘恭一样是傀儡皇帝,不过恰逢吕雉去世,陈平等人便推翻了诸吕势力拥立刘恒登基。
要说这刘恒也是非常幸运,因为刘恒并不是刘盈的儿子而是刘盈同父异母的弟弟,其母亲是薄姬。
由于当年吕后摄政所以刘恒和母亲薄姬每天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活,这让刘恒自小就养成了谨慎的性格。
刘恒登基之后更是延续了这种性格,在处理政事上也是以稳固汉朝的发展为主要,让汉朝的各个产业得到恢复。
其实不仅是在汉朝,就是在其他朝代中刘恒都算是明君中的典范了,其在位时间跟汉景帝合称为“文景之治”
汉景帝刘启
汉景帝刘启的登基就比较顺利了,没有刘盈那般险峻,也没有刘恒那般幸运,就是因为嫡长子所以继承皇位。
虽说刘启在位期间引发了七国之乱这样的大事让国家陷入到内斗当中,不过最终还是被平定了。
相比较其他人来说刘启并没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在位期间也是延续了父亲刘恒的政策让汉朝彻底恢复元气,两人合称为“文景之治”
汉武帝刘彻
自“文景之治”后汉朝算是彻底恢复了元气,于是汉武帝便开始对匈奴发动反攻。
说起汉朝那就必须说起汉武帝,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反打匈奴连接西域,都是汉武帝的功劳。
虽说汉武帝时期有点穷兵黩武的意思,但不得不说的是汉武帝的出现让汉朝再也不受匈奴的欺负,压的匈奴彻底抬不起头来。
就凭借这一点就足可以称得上明君了,其在位时间也是名臣武将层出不穷,比如霍去病、卫青、张骞等等,这种情况实在少见。
汉昭帝刘弗陵
因为“巫蛊之祸”这件事让汉武帝错杀了自己的长子刘据,于是幼子刘弗陵脱颖而出成为太子。
上文也说了汉武帝时期有点穷兵黩武的意思在里面,虽说驱赶走了匈奴但却让百姓生活困难,这种情况就如刘恒接手的汉朝一样。
刘弗陵登基之后便停止了这种现象开始对汉武帝时期的弊政进行改革,把汉武帝造成的烂摊子给收拾干净并做的更好,说是明君不为过。
汉宣帝刘洵
由于刘弗陵英年早逝所以就出现了跟刘盈一样的情况,甚至要比刘盈时期更加严重,就是刘弗陵并没有子嗣,刘盈怎么说还是有几个儿子的。
于是在霍光的带头下再加上太后的支持,汉废帝刘贺登基了,但这个皇帝实在是不咋地,仅仅在位二十七天便被霍光给废除。
随后霍光就找到了遗落民间的刘洵,刘洵是汉武帝长子刘据的孙子,因为巫蛊之祸这件事便一直流落民间。
原本按照正常发展来讲的话汉朝明君到刘弗陵那里就应该结束了,毕竟当时霍光的权力足可以对抗皇权了。
但刘洵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隐忍不发一直等到霍光去世,随后便开始了自己的雷霆手段。
在刘洵的治理下在军事上将匈奴彻彻底底打服,在经济等方面让汉朝登顶巅峰,文景之治只能说让汉朝恢复元气,刘洵时期才是大汉之巅峰,如果说这不是明君那谁才能当得起这个称号。
从秦始皇到溥仪一共有四百多位皇帝,其中能称的起明君的少之又少,汉朝的明君数量确实是历史之最,我觉得汉朝能盛产明君是因为这两点原因。
汉朝为什么多明君?
立贤不立长
古代皇室中大多都会有这么一个规矩,就是立长不立幼,这就导致就算长子能力并不出众,但还是有了先天优势。
而东汉初期之所以明君辈出,就是因为突破了这一条规矩,换句话说就是当时的条件不行所以只能立贤而不立长。
汉惠帝刘盈是刘邦的长子,但在刘盈之后就全乱套了,比如说汉惠帝之后的汉文帝刘恒是刘盈的弟弟,虽说汉景帝是汉文帝的嫡长子,但后面的汉武帝则是景帝的第十个儿子,汉武帝之后的汉昭帝和汉废帝也都均不是嫡长子。
可能这种立贤不立长对嫡长子来说并不算公平,但对于国家来讲是绝对有好处的,就拿清朝的九子夺嫡来说,如果康熙坚持嫡长子继任,那后面或许就没有所谓的康乾盛世了。
不过再怎么说立贤不立长也都是有违法制,这也是为何西汉明明通过这一方法收获大量明君后,后世的朝代很少用这个办法选择储君的原因,当时西汉之所以这么做也确实是实在没有办法了。
历经磨难
西汉频出明君除了立贤不立长这个必要因素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这些登基之人在之前都有过一段不好的经历,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们更明白百姓需要什么,国家又该怎么做。
就拿西汉这七位皇帝举例,这七人中做的更好的有刘邦、刘恒、刘彻、刘洵,这四人都有一段经历。
刘邦不用多说,从民间发家自然深知百姓需要什么,刘恒那谨慎的性格也是早年畏惧吕雉所导致,从而在登基之后一直不忘初心。
刘彻虽说自小便是皇子,但如果没有馆陶公主的扶持,那也不过是一个封地在外的王爷罢了。
刘洵的经历可以说跟刘邦有的一拼,刚出生下来就遭遇了巫蛊之祸,成长于掖廷当中,如果没有霍光将他从民间找出来,恐怕刘洵连个封地都混不上。
从他们的事迹中可以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努力,这样在运气来临之际才能有选择并掌控的权力,不然就如那刘贺一般只能当27天的皇帝。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文章不错,就给文青点个关注或赞吧,感谢~
(网络配图,侵权删除)
-----
网友解答:
-----
汉朝是中国最著名的朝代,明君确实比较多,以至于成为汉族的代表性朝代,帝星璀璨、明君众多,可能有这么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汉朝是一个有400多年历史的朝代。在这么长的时期内,皇帝也比较多。皇帝多了,自然明君也就多了。
同等的情况下,如果一个朝代只有200年,皇帝总共只有10多个,那么产生明君的概率就比较低。但是汉朝有400年的江山,皇帝就有26个。
这样,汉朝能够产生的明君,自然就相对来说要多一些。
比如:刘邦、刘恒、刘启、刘彻、刘询、刘秀、刘庄等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明君,这是从朝代的时间的长度来说的。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汉朝是一个崇拜儒家文化的朝代。这样,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其文化素质是比较高的。
而且汉朝皇帝都比较重视皇子的教育问题。特别是汉武帝之后。皇家非常重视教育,汉朝的太学开中国儒家教育的先河。
而皇帝对皇族的教育,又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东汉光武帝,他本身就是一个太学学生出身。
所以他更加重视子孙的教育。东汉也出现了很多明君。他们的文化素质都是非常高的。明君也不是天生的,往往都是由教育养成。
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君主。
举个例子,汉明帝做太子的时候,曾经要求学习打仗的知识。但是光武帝却认为打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最重要的事情是加强儒家文化的学习。
所以他要求他的皇子,以及子孙后代都要不断的学习儒家文化,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这一套学问来治理国家。
所以,汉朝确实是有比较多的明君,这个现象应该是教育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我是
@龚柳辉
请关注我,和我一起走近历史与现实。欢迎大家评论、分享!
-----
网友解答:
-----
引言:汉朝多明君,这好像是个伪命题,每一个朝代都有雄才大略、有所作为的明君和昏庸无能的昏君,汉朝也不例外。只不过,作为汉族的一份子,汉朝的多位皇帝确实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迹,强汉的名头可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靠实力打出来。
民族的自信和尊严是汉朝皇帝凭实力打出的
在汉朝的初期,经过前面几代帝王的不懈努力下,到汉武帝刘彻时期,已经有对外对抗和消灭中原最大的敌人匈奴,通过卫青、霍去病、陈汤和窦宪等名将的征战,基本上打得匈奴没了脾气,南匈奴归顺汉王朝,北匈奴逃得无影无踪。不仅扩张了领土面积,更重要的是从此没有人再小看汉人。
一句“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不仅仅是一句激动人心的口号,更是国家实力强悍和民族自信的体现。
张骞和班固两位杰出的外交家打通了西域各地与汉朝的沟通桥梁 开创了丝绸之路
西汉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东汉有班固弃笔从戎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便于汉朝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也带动了中西方的贸易与文化交流,汉朝时期已有万国来朝的景象,汉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这于汉朝皇帝对打通西域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在汉宣帝二年(公元前60年),设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直接管辖机构——西域都护府。
汉王朝特殊的两个时期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都有着能力不错的皇帝。
西汉有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宣帝刘病己等,可以说西汉初期和中期的皇帝都是比较有作为的,后面几位比如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等等这几位资质平庸,王朝已出现没落,没有治理好国家的能力和水平。
东汉前面三面皇帝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这三位时期国家非常稳定,国泰民安,但后面的皇帝都是小孩子,外戚与宦官争斗不乱,加上天灾人祸,王朝的实力已经慢慢的没落了。
正所谓“守业更比创业难“,创业之君打下江山不易,知道要与民修养,富国裕民,守业之君如果不懂得如何打理江山和爱护百姓,自然也会丢掉江山社稷。
结语:从整体上看,汉朝的皇帝大多数皇帝还是不错的,尤其西汉和东汉开国的那几位,汉王朝能延续四百年,说明在当时是非常得民心的。一个民族的历史是靠实力书写的,汉王朝做到了,作为汉民族的一份子,我是非常认可汉朝的皇帝。但历史总在向前进步,汉王朝早已远去,但留下的精神和民族自信一直会流传下去,直到永远。
-----
网友解答:
-----
汉代是个统称,汉代分为西汉(前202-8)和东汉(25-220),中间还有王莽篡汉自立14年以及几年的群雄割据时间,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人说:“大汉天下400年”指的就是西汉和东汉加在一起的国祚时间。
首先我说一说汉代算得上明君的共有以下8
几位:
1、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前202-前 195年在位),从一个泗水亭长到九五之尊,一统中原,废秦之暴政,行无为之治。可以说汉代的数百年国祚与刘邦的白手起家、逆袭登顶有重要关系。
2、汉文帝刘恒(前180-前157年在位),著名的“文景之治”开创者。
3、汉景帝刘启(前157-前141年在位),继承帝位后,励精图治,轻徭薄赋,积极效仿高祖和文帝的统治政策,最终造就了“文景之治”。
4、汉武帝刘彻(前141-前87年在位),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之上,开创了“汉武盛世”,我们常说的“强汉盛唐”中的“强汉”就是在汉武帝时开始的。
5、汉宣帝刘询(前74-前48年在位),一位蹲过监狱的草根皇帝,“昭宣中兴”的缔造者。
6、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25-57年在位),出身西汉皇族,于公元25年在河北称帝建立东汉王朝,重新统一全国,一手改变了西汉末年民生凋敝的状况,史称“光武中兴”
7、汉明帝刘庄(57-75年在位),即位之后,尊奉光武帝的既成制度。对内提倡儒学,励精图治。对外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胁,命窦固带兵征伐,令班超出使西域各国,设置西域都护,并将佛教引进中国。刘庄和其子汉章帝刘炟在位时期,社会一片繁荣景象,史称“明章之治”。
8、汉章帝刘炟(75-88年在位),与其父的统治并称“明章之治”。
以上列举的都是汉代有证可考的明君,而其他朝代如唐、宋、明、清的明君屈指可数,甚至寥寥无几,与之相比,汉代却有8位,这不是没有原因的,根据本人粗鄙之见,原因共有以下几点:
1、法律法规的完善。都说“汉承秦制……汉承秦制”,刘邦建立汉朝以后,虽然基本上继承了秦代的制度,但是却废除了秦代的严刑峻法,比如在《秦律》的基础上编制《九章律》,废除了许多残酷的刑法和繁重的徭役,严刑峻法会遭到社会底层人民的强烈反对和无奈反抗,而《九章律》的制定则为新建的政权赢得了民心。
2、施政方针的正确。西汉初年,由于秦末的割据混战,刘邦虽然在“楚汉之争”中赢得了胜利,建立西汉,但实际上接手的是秦朝留下的内忧外患的乱摊子,这个时候,刘邦和他的谋士们吸取了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的思想,用“黄老思想”指导政治,实行“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即积极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废除许多严苛的法律刑法,轻徭薄赋,发展经济。“无为而治”的施政方针决定了汉初几十年的历史走向,著名的“文景治世”就是“无为而治”的产物。据史书记载,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更多得无法计算。这为后来的“汉武盛世”奠定了物质基础。
3、思想文化的推动作用。汉初采用道家黄老思想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因而造就了景帝后期的物质繁荣景象;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无为而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中央集权的需要,因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后来到了汉宣帝时,由于汉武帝末年造成的社会矛盾问题,“无为而治”的思想又一次出现在了政治之中。这至少为西汉延续了数十年的国祚。
4、正确选择皇位继承人。也可以说是“汉代”皇家教育的优秀作用。以前我列举的明君中可以看到许多治世、盛世都是经过“父子”两代人的努力或者“祖孙”三代人的努力才取得的成果,我们不能说这都是运气的运用,既然不是运气,那么肯定和皇帝对继承人的选择以及汉代皇家教育的质量有重要关系。
图片来源:百度
-----
网友解答:
-----
历史上所谓的明君,往往结果论居多。国泰民安或开疆拓土了,所以明君;大厦将倾或国破家亡了,所以昏君。
实际上,明君或昏君,总归只是一个人。一个人即便贵为九五,也只是汤汤大势中一颗显见的尘沙。但我们关注的往往只聚焦那颗显见的尘沙,而忽略了汤汤大势。
汉朝皇帝为什么明君多?这首先是一个带了判断的问题。“汉朝明君多”这个判断,首先就要存疑。因为它是从结果反推出来的,而且是想当然的反推。国泰民安和开疆拓土,跟明君有关系,但关系不是那么大。更大的关系,应该是大势。
所以,结合大势,可以梳理一下汉朝的明君到底是个什么作为。
从西汉开国往后数,刘邦是第一个。刘邦算明君吗?开国皇帝明君多,因为这是生存劣汰的结果。你让“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乱世造反,先不问造反能不能成功,你得先问这家伙有没有能力拉出一支队伍。从布衣打到九五之尊的,中国历史上就两个人,一个是刘邦、一个是朱元璋。所以,无论喜不喜欢刘邦,都要承认这家伙相当厉害。
但是,刘邦之后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汉家皇帝们也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就这个出身经历,你能指望他们能锻造出什么雄才伟略。第二个是汉惠帝刘盈。刘盈勉强还算吃过民间的苦。但小时候受过的打击太大,长大了又遭遇了虎妈吕后。所以,惠帝即便明君,也彰显不出明君的作为。
第三个和第四个,就是汉文帝和汉景帝父子二人。这两个皇帝开创了文景之治。但文景之治跟这两个皇帝的关系大吗?首先问一下皇帝能干什么?简单说就三件事:搭班子、定战略和带队伍。大汉朝堂,特别是西汉初年,班子根本就不用搭。因为刘邦早给定好了。
汉景帝准备封皇后的哥哥为侯,周亚夫立即跳出来反对。反对的依据拿就是高皇帝之约。
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
啥意思?天下的所有权,要归老刘家;天下的治理权,要归沛丰功臣。为什么皇后的哥哥不能封侯?因为封侯关系甚大。
是不是有功而封侯,这是次要问题,主要问题是非侯不得为相。皇帝的大舅哥封侯了,这没问题;但封侯的大舅哥却具备了当丞相的资格,这才是问题。皇帝是国家领袖,丞相是政府领袖。皇帝的首要大事就是搭班子,而班子的核心就是丞相。所以,沛丰功臣不是不允许外戚富贵,而是不允许外戚染指相权。
所以,西汉初年的丞相,就一直从沛丰功臣里出。吕后乱政,为什么功臣们群起攻之?因为吕后任命自家人当丞相,这是坏了规矩。如果吕后一直任用沛丰功臣为相,跟大家一起共治天下,那么皇帝姓刘还是性吕就没啥关系了。
这是搭班子,明君也罢、昏君也好,汉初皇帝根本做不了主。但是,是不是可以说:文帝和景帝本来就是明君,所以他们才遵守高帝之约。皇帝的权力太大,所以想让他们主动履约,根本就不可能。皇帝一定要任性,但汉初的皇帝却任性不起来。
汉文帝非常喜欢贾谊,而且把贾谊当做股肱之臣来栽培。但贾谊的命运怎么样?先去长沙为傅、再去梁国为傅。贾谊为什么不能留在朝堂?因为沛丰功臣不答应。第一次是灌婴和周勃这两个人不同意,所以贾谊被发配长沙。三年后,灌婴去世、周勃免相,贾谊这才能回来。但是,文帝还是不敢轻易重用贾谊,继续把贾谊派出朝廷。才子薄命,贾谊抑郁不得志而一命呜呼,没有彰显才华的机会了。
这就是沛丰功臣的力量,皇帝想用自己人,根本就不允许。
皇帝要搭班子,但班子根本就不用皇帝搭。接下来就是定战略,而战略也早定了。当时的主要战略对象是匈奴,而刘邦给定下的战略就是和亲。对外和亲匈奴,而对内呢?陆贾、萧何、曹参这伙人也给定下了,主要是曹参,就是黄老无为而治。所以,一直到武帝朝,汉朝皇帝完全不用操心战略的问题。大方向已经定了,明君也好、昏君也罢,只能搞具体微操。
那还有带队伍呢?就是皇帝这个领导与大臣们怎么相处。这个问题也不用操心。皇帝可以随便用人,但人必须得在沛丰功臣里出。大家肯定不造反,但皇帝也不能太过分。
汉文帝的宠臣邓通,这家伙已经跟文帝好到穿一条裤子的程度。一次,文帝在召见丞相申屠嘉,邓通就在文帝旁边。但邓通放飞自我了,狐假虎威,不向丞相行礼。估计邓通没把申屠嘉当盘菜。申屠嘉最初就是刘邦身边的一个材官蹶张,即小队长。但这家伙命长,沛丰功臣一个一个的死,于是丞相就轮到他当了。文帝宠臣邓通轻视了丞相申屠嘉,那后果就很严重。申屠嘉当场就翻脸,但这不算完。回到丞相府后,申屠嘉“檄召邓通诣丞相府”。这是啥意思?丞相动了杀心,把邓通叫过来就是要杀了邓通。后来文帝也发了手令,才算救了邓通一命。
这就是西汉的君臣关系,皇帝可以有宠臣,但宠臣不能太过分。
但是,到了武帝朝,一切都翻天了。
汉武帝这家伙非要自己搭班子,在丞相主导的政府之外,又搞了一个内朝。内朝负责决策,外朝负责执行。武帝也不管祖宗家法,战略也要自己定,对外积极战争、对内积极治理。沛丰功臣肯定担当不了武帝朝的战略,所以就要用自己人。于是,对外搞战争用外戚的小舅子们,卫青、霍去病和李广利这些人;对内搞治理用自己的内朝才士们,张汤、公孙弘、东方朔和主父偃这些人。那沛丰功臣为什么不反对?到武帝掌权的时候,大汉立国已经七十多年。这时候,老功臣早死差不多了;老功臣的子嗣们,也在养尊处优中堕落了。所以,这时候谁也拦不住汉武帝。
那汉武帝算是明君吗?从结果上看,汉武帝开疆拓土了,所以算明君。但这个结果论有跳跃,就是忽略了当时大势。汉武帝只能算乘势之君,至于是否明君还应观察他的具体作为。
武帝朝的军事成就,在历代王朝中都是数一数二的。比如取河南之地,巩固北疆;取河西之地,隔绝胡羌、联通西域;汉四郡,拓土辽东、朝鲜;还有取西南夷和两越之地,拓土南疆。这些成就,只有到了大唐帝国才堪比肩。而武帝朝的治理手段,也为以后历代王朝提供了经验范本。比如内外朝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的三省就是内朝发展出来的。而盐铁专营,则为历代王朝提供了土地税之外的重要财政来源,特别是盐业专营一直持续到民国。
但汉武帝的成就也要看大势。一个大势是景帝朝基本搞定了诸侯王,内部稳固所以允许对外施力;一个是汉兴七十余年积蓄了大量人口和丰厚财富,手中有钱所以允许各种折腾;一个是匈奴虽然正值鼎盛,但开始走下坡路。头曼单于、冒顿单于、老上单于、军臣单于,再传到伊稚斜单于,已经传了五任单于。胡虏无百年之运的铁律开始发挥作用,匈奴即将出现内部分裂。所以说,汉武帝是乘势而为。正是因为存在有利于己的大势利好,所以汉武帝才能开创史无前例的成就。
抓住机会、乘风破浪,也是明君。所以,即便有大势,只看汉武帝的开创性作为,也要承认。当然也有不足,宋朝的士大夫官僚们肯定不同意汉武帝的种种折腾,而且确实折腾的国家疲敝。
武帝之后,要直接跳到汉宣帝。汉宣帝是个小号汉武帝。如果论搭班子、定战略和带队伍,汉宣帝有过人之处。比如平定羌人之乱,虽然汉宣帝与名将赵充国有各种龃龉,却一直重用这个名将。而羌人之乱在东汉搞战争就搞了六十多年,而西汉却高效率地给平定了。所以,从结果上、从作为上,也得承认汉宣帝有明君的基础。关键是这家伙不糊涂,特别是他教训当时的太子、后来的汉元帝: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神道设教,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皇帝是天,你们老百姓都要听皇帝的。而独尊儒术呢?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皇帝尊儒,你们这些知识精英也要听皇帝的。所以,从揣着明白装糊涂这点看,汉宣帝是真装糊涂,但没有真糊涂。他有汉武帝的智商,所以治国理政就不会由着儒家士大夫随便搞。
但是,汉宣帝之后就完了。儒家意识形态从儒道设教变成了儒道国教,大家一起糊涂起来了。所以,宣帝以后的皇帝们在思想上被儒家绑架,在行动上也被豪族、外戚绑架。到这个时候,什么明君、什么昏君,全不好使。而且,儒道设教越来越重,直接搞出了王莽篡位和王莽改革。王莽改革就是一场儒家原教旨主义的经济政治改革。而这个蛊却是从汉武帝时候种下来的,到汉宣帝以后,长大成熟,到王莽之时开始反噬整个帝国。
你可以讲故事,但故事是为了实践存在的。等你真把自己也当成了故事里的人,那就是故事的僭越。而结果只能杯具一盏。所以,汉元帝及其之后的皇帝,也就不多说了。有昏君,但只有昏君的种种荒唐事;有明君,但只有明君的种种搞僵化。
东汉跟西汉都应该算两个朝代了。但有传承,西汉后期的问题全都留给了东汉,主要是豪族问题。西汉后期没能解决豪族,整个东汉也没有解决豪族。汉桓帝和汉灵帝是昏君,但昏君也是结果论。豪族成了百姓与国家之间的厚障壁。这两个皇帝即便再昏聩,但昏聩的威力也透不过厚障壁。大势如此,争论明君与昏君已经毫无意义。
最后总结一下:
汉朝的明君很多,直接想见的是西汉初期到宣帝朝的几个,但这些所谓的明君,很多都是大势的结果。
从刘邦搭好班子、定好战略、确定队伍之后,西汉的前70多年,基本没变。这个盘子不变,西汉就不会出啥问题,有昏君也闹不出大乱子。所以,大家就都算明君了。
汉武帝算是一个有争议的明君,但也是一个乘势而为的大有为之主。但没有汉初70年的经济积累和政治形势,武帝朝不会有那么大的成就。
汉宣帝算是继承了汉武帝的衣钵,不仅弥补了武帝朝的狠辣彪悍,而且也做了积极的贡献。所以,汉宣帝和汉武帝都算明君。
但宣帝以后就出现了儒道设教的问题。儒道设教不是不好,但过犹不及。西汉后期在思想上被儒家绑架、在行动上被豪族官僚绑架。所以,也就回到了汉初时代,明君和昏君都不会有什么作为。
东汉应该跟西汉分着说,因为已经是两个朝代。东汉继承了西汉后期的所有问题,主要是豪族问题。所以,东汉的皇帝就甭想有什么作为,明君和昏君也只是殊途同归。
而在中原的各种大势之外,还有一个草原的大势。这个草原的大势就是草原帝国匈奴在持续不断的衰落。被汉武帝打得衰落是一个方面,但主要是草原陷入了混战泥淖而不能自拔。
两汉的匈奴、羌人以及鲜卑,完全无法跟唐以后的契丹、女真和蒙古相提并论。所以,中央帝国或中原王朝甚至可以在很多时候直接忽略来自草原的压力。但后世王朝却没有这么幸运。
草原的这个大势,也是两汉明君更多一点儿的原因。压力不紧迫、局势不复杂,皇帝也就能够更自由一些。
-----
网友解答:
-----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这句话用在“为何汉朝多明君”的解答上也同样适用,老刘家能多明君与他们当时所处的时代是分不开的。
通过翻阅史料,我们不难发现,两汉的明君,主要集中在两汉的早期,直到盛世止。高祖于乱世中建立汉朝,经数世而大治至汉武帝迎上了巅峰,再到汉宣帝继承汉武帝的政治遗产,
所以说这些明君的诞生与其在位的时代,决定了他们为政的方法,而为明君。
刘邦出身卑微,直到建国的艰难,所以知道守国的重要性,所以有着非常强烈的意愿稳固朝政。所以才能很快在张良等人的辅佐之从一个农民帝王,变身成为一个为民着想的政治家。
而且刘邦不但自己政治贤明公正,而且还对自己的继位人提出了为政的要求。而汉惠帝刘盈,不仅有刘邦等人天天的教诲,而且他本人也经历了秦末时期的战火,深知刘家的基业来的不易。因此刘盈采取温和的从政风格。
经历刘盈愈发贤明的为政后,再到到了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的文景之治。
也就是刘邦的子孙能够做好自己,这就是汉朝多明君的主要原因。
而且西汉东汉初年,两位开国皇帝都经历了战乱所带来的经济疲乏。所以他们更知道减轻了赋税,与民同休养的重要性,
亲身的经历可以引导他们成为了为民着想的明君,当然这对历朝历代都是一样的
。
接着便是继承了前几代君王所积攒的家业的刘彻,得以施展报复,将汉朝推向巅峰,接着就是经历复杂生活、深入民间的汉宣帝,因为有过底层生活的辛苦,所以才有了爱民如子。
不过西汉的明君到这里也走到了尽头,安稳的社会、繁荣之下的国家,环境的改变,致使他们一个个变得昏聩起来。到了东汉也是差不多的进程,在此像素就不多做赘述了。
说白了,早期社会经历过战火,国家落后、动荡不安,使得一位位的帝王成为实干家,而后期安稳的社会环境,使得帝王们迷失了自我,这点对历朝历代都是一样的。
-----
网友解答:
-----
今天,我们在谈论中国古代的盛世王朝时,“
汉唐盛世
”总是被人们提及最多的一个词汇。唐朝嘛,自不必说,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朝经历了百年之久的强盛期。可相比于唐朝,汉代由于历史久远,被人们提及的相对较少,可汉代,却是中国历史上盛世做多的王朝。
自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以来,虽然几经风波,中间还被王莽所建立的新莽政权拦腰斩断,但仍然无法磨灭汉朝的影响。
从文景之治到武帝开疆拓土,从昭宣中兴到光武中兴,汉朝总是历久弥新,不断前行。
一直到公元220年曹丕篡汉,才结束了它四百年的统治生涯。
既然说盛世,那就离不开明君。
两汉期间明君辈出,尤其是西汉,自汉高祖刘邦始,虽经吕后乱政,可随后六代明君,让汉朝持续了一百五十年的强大,
东汉虽然宦官外戚彼此争斗不休,可也出了汉光武帝刘秀和汉明帝刘庄两位明君,汉代。堪称中国历代明君数量之最。
那么,我们不禁心生疑惑,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汉代出现如此多的明君呢?是历史的选择还是人为的明智?
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无论皇帝还是平民都是普通人,既然是人那么都会犯错,皇帝也不会例外。而汉朝的皇帝们犯错的也有不少,可是,在做了错事之后,汉朝的皇帝能够及时的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而让王朝得以延续下去。
而汉代的这一传统,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早在汉文帝时期,就有了皇帝知错就改的故事。我们知道汉代的法律是取自秦法,同时也继承了秦法的残忍,其中最残忍的莫过于肉刑。而山东女孩缇萦的告御状让汉文帝深切感受到这一酷刑给百姓带来的痛苦,于是汉文帝知错就改,将肉刑废除,全部改成了打板子。正是文帝这种知错就改的品行,让他赢得了汉代最好皇帝的美誉。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武帝的身上,武帝一生可谓文武双全,但是,在他开疆拓土的背后,是汉代百姓用勤劳的汗水和胸口的鲜血堆砌而成的。更可怕的是,武帝末年迷恋道教,发动了巫蛊之祸,好在武帝迷途知返,轮台罪己,休养生息,把西汉推向又一个顶峰,为后来的昭宣中兴打下基础。
二.能够制定适应国家发展的政策
一个国家的发展首先在于政策是否正确,如果政策不跑偏,那么即使这个皇帝庸碌无能,国家的大方向没有变,国家实力依然会很强盛,而强盛的国家历来就是诞生明君的摇篮。
当刘邦从项羽手中接过天下时,他年临的是饱经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刘邦选择了
无为而治,让百姓休养生息,不给民众太大压力,从而使汉朝度过了积贫积弱的前期。
等到汉武帝时期,他面临的又是另外一番光景了。表面上,汉朝民殷国富,“
京师之钱万巨,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可实际上,
汉朝的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豪强贵族肆意妄为
。所以,汉武帝及时调整国策,
政治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地方上惩治豪强恶霸,保证百姓利益,军事上出兵匈奴,保障国家安全。使汉朝实力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而到了宣帝时期,由于武帝对国家经济的大肆挥霍,再加上大批酷吏的任用,使百姓生活再度陷入贫困。所以,宣帝以民为本,大肆起用“
循吏
”,
何谓“循吏”?上可承天子旨意,下可顺万民之心。
同时开设常平仓让国家出面宏观调整国家经济,从而促成了汉代的又一个盛世——“
昭宣中兴
”。
三.重视继承人的培养
今天有句俗话叫“
富不过三代
”,一国之君也是如此,如果出现一个昏君,那么他的后代大概率也是昏君,而如果出现一个明君,那么他就会着力培养下一代,因为明君明白,打天下难,坐天下更难!
所以汉代的皇帝总会用他们久经磨练的慧眼选择合适的大臣来辅佐下一代,同时对继承人大力培养其执政能力。
在汉武帝去世时,面对千疮百孔的大汉王朝,面对只有八岁的小儿子刘弗陵,武帝选择霍光作为辅政大臣。果然,刘弗陵没有让武帝失望,成为一代明君,而霍光也勤勤恳恳的辅佐汉昭帝,所以人们称赞“
成王不疑周公,昭帝委任霍光
”,一时传为美谈。
而汉宣帝在弥留之际,也为儿子元帝留下了三驾马车保驾护航:
乐陵侯史高,太子傅萧望之,少傅周堪。
所以,即使汉元帝庸而不昏,可因为父亲宣帝打下的好基础,以及朝中贤臣的大力辅佐,元帝一朝虽然开始走下坡路,可百姓生活依然富裕,国家实力仍然强大。
呼韩邪单于朝拜,昭君出塞等故事都出在元帝一朝
。
正是汉王朝辈出明君,才让大汉王朝得以延年四百载,汉朝的文化得以深入人心。今天,我们的民族以汉族为主体,我们最具代表性的衣服是汉服,我们称呼自己是汉人。而这些,正是汉朝一代代明君绵延下来的精华!
-----
网友解答:
-----
六脉平和,所以你看中国医学上、道家有个出名的往事。
有一个人卜卦很灵,学《易经》,灵得不得了。
结果感动了一个神仙,这个神仙叫吕纯阳,神仙来了,晓得他卜卦很灵。
这个人卜卦还会医,医药灵,反正医、命、卦都很好,他自己也认为是半仙之份。
结果呀,这个吕纯阳来了,感动来了,晓得有这么一个人。
当然吕纯阳已经是道家修成的人,故意变化成一个病兮兮的人,让他来看病。
这个卜卦的先生医理很高,把他脉一拿,看完了一笑,合合掌,不开方。
“哎,你怎么不出方呢?”
他说:“何必呢?你何必来试我啊!”
那么吕纯阳就问他:“那我的病怎么样?还有救还没有救?”
那他说了两句话:“六脉平和,非仙即怪。”
不是神仙就是妖怪。
他说:“但是先生呀,你不是妖怪,你是仙,你不要试我。”
他自己把卦台一放,就出来给他一跪,就拜师了。
吕纯阳被他揭穿了,哈哈一笑,只好把他带走了,这个徒弟就这么收下了。
所以医学道家讲“六脉平和”,非常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