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拼火器西方军队打不打得过清军?
不拼火器西方军队打不打得过清军?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道光皇帝当年也考虑过。
1842年,清军在宁波、镇海、定海三地对英军发动反攻。
宁波战场,藏族土司阿木穰率百余名藏兵在内应配合下潜入城内,并破坏了架在城门上的英军火炮。
之后,清军主力入城,围攻驻扎于宁波府署内的英军。
英军当时才一百多人,清军兵力数千。双方兵力悬殊。
但是,由于清军为了追求夜袭效果,一意轻装行进,不仅并未携带各类火炮,就连鸟枪也没带上几把。
因而当清军杀到府署,面对府署高大的院墙时,竟然毫无办法。
而当府署内的英军杀出,用火枪齐射时,清军毫无招架之力,立即被火力压制在了府署外的狭窄街道里。
见清军挤成一团,英军调来大炮,对着在拥挤在街心的清军部队开炮。几炮弹砸下去,清军被轰得尸体堆积如山。惨烈至极。
见况不妙,清军主力一溜烟全跑了。
而首批攻入城内的阿木穰及一百多藏兵,则全部战死。
镇海战场的情况类似。清军进攻,英军列队而出,枪炮齐发。
清军由于追求夜袭效果,没带火器,武器大多是长矛和弓箭,因而战不过几回合,便全线溃败。
之后,清军统帅调整战术,调来火器,以鸟枪兵与英军对射。可清军火器不如英军,一通对射下来,清军再败。
一个多月后,前线惨败消息传到京城。针对清军火器拼不过英军的现状,道光皇帝提出一个自认为能解决问题的方案。
也就是,靠白刃战取胜。
朕闻陆路与逆夷接仗……若至短兵相接。必先能御其火枪为要。我兵各执两层
藤牌。夹以牛皮。复用水浸透。可以抵御火枪。一手执钩连枪。钩取逆匪足胫。令其颠仆。继以刀矛手砍扎。又继以马队冲突。——《清宣宗实录》
其具体战术思路为:
既然枪炮对射,清军没有优势,那就要争取与英军短兵相接的肉搏机会。
两军对阵时,清军以盾牌兵在前。每一名盾牌兵都一手拿藤牌,一手拿着钩镰枪。藤牌的作用是抵挡英军的火枪,钩镰枪的作用是与英军近身作战时,攻敌之小腿。
盾牌兵身后,还部署大量刀矛手,等盾牌兵杀开英军的防线后,刀矛手专心负责肉搏。
要是这还不能干趴下英军,附近还部署有骑兵往来策应收场,保证能让英军有去无回。
既然皇帝发话了,还提出了解决方案,不管这方案行不行,大臣总得落实吧。
于是,军机大臣赛尚阿、直隶总督讷尔经额便按道光的意思,派人日夜操练。
那么操练加演习的结果如何呢?
一点用也没有。
清军用的盾牌是双层藤牌。中间加上浸水的牛皮,据说是能够抵挡子弹的。
可问题是,这玩意挡不住大炮。
用当时目击者的话说:藤牌碰上炮弹,直接就被炸飞了。
“皮牌编竹如屏,蒙牛皮二层,谓可御炮。然仆曾亲见演试,炮劲牌弱,一击则连牌飞去。盖一无用之物耳。”
这还是清军的土炮,如果是英军的洋炮呢?
(当代复制的英军火炮)
如果清军无法突破英军的炮火线,那谈何与英军短兵接触?
并且,即便英军不放炮,清军成功与英军短兵接上了。打白刃战,也一样拼不过。
因为拼白刃战,一靠阵型,二靠士气。
清军靠藤牌兵掩护,一窝蜂的掩杀,毫无阵型可言。而英军作为防守方,是列好阵的。
试想,一侧是阵型涣散的清军,一侧是已经列好阵阵,随时用刺刀戳击的英军。这白刃战有取胜的可能性?
当然,英军才两万人。清朝算上乡勇,兵力近百万。
我十个打他一个,还怕拼不过?
(道光想象中的白刃战)
理论上来说,百万拼两万,确实优势在我。
可问题是,清军士兵月饷才多少?清军士兵有多少是不吸鸦片烟的?
或许每一万名清军中,有那么几百人是敢于与敌人刺刀见红的死士。
但大部分清军,显然不可能有这种勇气。
用后来太平军对清军的评价:
见贼而逃者为上勇,望风而逃者为中勇,误听而逃者为下勇。
别说是死士,清军的队伍中的“上勇”都是极其罕见的。
碰上难啃的硬骨头,清军从来都是一触即溃的表现。八旗、绿营无不是如此。
火器不如人,战术不如人,训练不如人,纪律不如人,士气不如人。什么都不如人,清军想靠白刃战取胜,怎么可能呢。
比起已经是近代化军队的英军,清军撑死只能算散兵游勇。英军只需要击杀一两个清军富人军官,清军大队就会做鸟兽散。
我们今天的人,很难想象清军的腐败。就拿浙东反击战来说。
战败后的清军,一路丢盔弃甲,所路过之处遍地都是遗失丢失的火枪、大炮。
当地老百姓看到后,替朝廷心疼,自发组织起来,收集这些火器,车拉肩扛,送到清军驻扎的大营门外。
照理说,百姓们如此表现,军营官员就算不给点赏钱,也该表扬两句吧?
可实际情况是,官员下令暴打了老百姓。
为什么会如此呢?
一句话,老百姓挡着他们发财了,嫌老百姓多管闲事。
对于官员来说,这些枪炮丢了,正好可以找朝廷要经费再造,这正是捞钱的机会。捡回来了还怎么找朝廷要军费?
上梁不正下梁歪。
上层建筑全是这副德性,清军怎么可能打赢英军?鸦片战争又怎么可能不败呢?
-----
网友解答:
-----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大家其实对鸦片战争历史不了解,认为洋人就是靠洋枪大炮远距离猛击。
而大清军队装备很多长矛大刀,虽然想肉搏可惜够不到,所以才打败了。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在鸦片战争中,其实洋鬼子把近战当做杀手锏。
尤其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双方火炮并没有代差,满清很多火炮射程并不小于英军。
比如淞沪的陈化成驻守的炮台,火炮就不亚于英军军舰,英军2次进攻都打不下。
随后,英军是绕过炮台,采用步兵登陆迂回包抄,这才攻下炮台。
在我们看来,英国鬼子的步兵上岸了,岂不是我们大刀长矛围歼的好机会。
英军步枪加刺刀能有多长,无论如何对付不了2米以上的长矛啊。
遗憾的是,人家清军根本就不敢肉搏。
毕竟大炮离了很远,还可以找个有隐蔽的地方蹲着,伤亡有限。
而肉搏都是真刀真枪当面硬拼,就算李小龙下一秒说不定都挂了。
结果就是,陈化成炮台本来有一二千人,结果看到洋鬼子步兵包抄上来,跑的就剩80人。
陈化成虽拼死激战,自己就80多个人,敌人好几百,这没法打,结果中弹牺牲。
其实,也不是鸦片战争如此,甲午战争中,日军回忆清军在远距离枪炮齐鸣,打的很热闹。
但只要日军冲入几百米内,试图近战或者肉搏,清军立即撒丫子就跑。所以清军虽每战必败,伤亡却不算多,因为跑得快。
真正敢于和敌人肉搏的清军,也不是没有,比如中法战争冯子材的部队。
冯子材的萃军,都是当地镇南关附近的广西小伙从军,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乡不被法国人奴役,才敢于肉搏拼命。
可惜,这样的部队太少太少,不然大清也不会亡了。
-----
网友解答:
-----
不拼火器更丢人。
对方使用洋枪洋炮好歹还能找个借口,说他们船坚炮利。
只动用冷兵器,不光会输得很惨,连借口都不好找饹。
其实,在鸦片战争时期清军和英军并不是没有进行过冷兵器对抗,毕竟英军想要占领一座炮台或者一座城市,最终还是要依靠手中的刺刀和清军进行近身肉搏。
即使冷兵器对抗照样是清军完败,1841年1月7号,英军进攻大角和沙角炮台的例子就非常典型。
英军在沙角炮台附近登陆之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当他们杀向清军的兵营时,守门的清军发现英国佬端着刺刀冲了过来吓得扭头就跑。守门的兵已跑,营地中100多个清兵发现英国人的时候想跑已经来不及了,这帮人索性跪在地上举手投降,就这样沙角炮台轻易被英军占领。
旁边的大角炮台情况差不多,这座炮台驻守了几百名清军,当英军向炮台发射火炮的时候把墙壁洞穿,清军一看正好逃命,纷纷从破坏的洞口逃了出去,结果只用了不到一个半小时英军就将大角炮台占领。
不光面对英国兵的时候清军表现的不堪一击,面对金田起义的太平天国军队表现同样不堪一击,战场上曾经出现过7名太平天国士兵冲散数百清军的奇葩现象。要知道,太平天国士兵在起义之初装备非常落后,基本上就是大刀长矛,火器非常少,而清军除了装备大刀长矛之外,还装备着大量鸟枪、抬枪、火炮等火药武器,可以说面对太平天国士兵在装备上和人数上都有绝对的优势地位。清军既可以使用火药武器进行远程攻击也可以和太平天国士兵进行近身肉搏,并且可以依靠人多势众,就算是1对1打不过对方几个人打一个也能打赢。
可情况正好相反,被打败的却是清军。
这也是为什么清廷不得不同意民间地主阶级自行组建武装部队和太平天国军队作战,而这些地主武装的战斗力反而要超过清朝的正规军,能和太平天国军队打得有来有往,最后也是靠这些地方上自己练的兵最终打败了太平天国。
所以,近代以来清军面对英军的失败还没轮到比武器的优劣,当时清朝军队早就拉胯到了极点!
清军根本无一战之力,他们的水平也就和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地区的卫所兵差不多了。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非常多。
首先,应该归咎于当时清王朝已经腐化堕落。
史籍记载,到了嘉庆年间朝风已经日坏,比如朝廷每年开支的治河费用真正用于工程的不到10%,其余的皆被各级官员给挥霍掉了。
在当时不仅治河工程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全天下情况都差不多,比如众所周知的“三年清知府。10万雪花银”。
这样的行政系统不可能练出优秀的士兵,更很难产生优秀的将领。
第2次鸦片战争之前,闽浙总督决定整顿一下当地军队,从全省挑选了1000名精锐,每日进行两次操练,而且亲自督查。
所谓的一日两操中真正参加操练的只有全部兵力的3~4成,也就是300-400人,其他大部分人就在旁边吹锣打鼓,扛旗喊口号。而那些在教场上操练的人则叫嚷跳跃,全没有正规军应有的整齐划一,令行禁止。所以,看着挺热闹,实际上就是闹着玩儿呢。
别忘了这是全省挑选的精锐,而且还是由闽浙总督亲自督查才达到的效果。
可以说,在当时大清王朝已经是有国无防、军备松弛,面对列强早就不堪一战了。
道光继位之后决定励精图治,可是已经积重难返。
第2,皇帝水平不行。
整个国家各级之间缺少了基本的执行力,最关键的原因是皇帝的水平不行。
例如,虎门战役之后道光皇帝下诏诛杀临阵溃逃的兵丁和将领,试图以儆效尤整束军纪。可是命令传到将军奕山这里就已经执行不下去了,奕山认为“急则生变,诛不胜诛”。
意思是,如果这个时候处罚临阵溃逃的将领,很有可能会导致兵变,不要说和英国人干仗,恐怕自己人跟自己人就得打起来。而且,不是一两个逃的,打仗的时候大家都逃,怎么杀,杀谁?
所以,拒绝执行命令。
结果就是,没有一个将领因为临阵退逃而受到处罚,奕山也没有因为抗旨而受到处罚,这时皇帝还有他的威严吗?
鸦片战争结束之后,因为奕山曾经派人举旗投降,又和英国人签订了《广州合约》,被道光软禁了一段时间。
既然奕山这么拉胯,那就永不启用了吧。
谁曾想关了8个月就被放了出来,而且仕途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被任命为镇国将军!
真不知道镇的是什么国。
除了镇国将军的头衔之外,奕山又被封为伊犁将军,成为西北地区的封疆大吏。
各位朋友,要知道西北地区可是跟沙俄接壤呢,把奕山这种人派过去肯定要坏事啊。
结果,这位镇国将军在伊犁和俄罗斯人谈判的时候一味妥协退让,在1851年8月6号签订了《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几乎接受了沙俄提出的所有要求。
随后,这哥们又被任命为黑龙江将军,黑龙江也和沙俄挨着,看来又要坏事。
果不其然,到了黑龙江之后沙俄真是像得到了宝一样,在第2次鸦片战争时期,沙俄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和奕山谈判,奕山在俄罗斯人的武力威胁下,分别在1858年和1860年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沙俄。
奕山面对西方列强不断妥协,期间也不断被处罚,但又不断被重用,这说明清朝的皇帝根本不知道怎么用人,怎么管理人,怎么维护国本。有一说一,道光和咸丰两位皇帝的骚操作在康、雍、乾时期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第3,名义上是中央集权实际上是一盘散沙。
第2次鸦片战争的战场主要集中在大沽口和八里桥一线,在这里清军号称集中了20万大军,面对英法联军的2万人却被打得屁滚尿流。
战场之所以邻近京师,除了英法联军决定直捣黄龙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除了京师周边地带在备战,沿海各省份对这场战争报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众所周知,1900年慈禧向八国联军宣战的时候曾经出现过东南互保,这是一次非常明显的地方和清廷之间的脱钩,但这不是第一次,实际上在1860年也就是庚子国难之前的40年,地方和清廷之间已经出现了脱钩现象,只不过没有明目张胆联合起来一起抛弃清朝政府罢了。
1860年,英国人已经在香港经营了小20年的时间,所以第2次鸦片战争英军可不是从印度出发,然后千里迢迢赶到的大清王朝东部沿海打仗,英法联军这次是以香港为据点。
(当时的香港维多利亚湾,这里一到夏天就炎热潮湿,所以英国人一直想把九龙拿到手,那里没有山挡着舒服些)
香港当时不仅是重要的物资和人员的中转站,同时英法联军还在这里招募了大量苦力。
每一个苦力在应征之后都会得到英国人和法国人严格的训练,保证他们有基本的纪律性,所以当这些苦力跟英法联军北上的时候,如果给他们武器这些人的战斗力要强过大多数清军。
此外,英国还以香港为基地向福建、马尼拉、广东和日本购买马匹,其中从福建购买的马匹质量最好,让英国人很满意。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无论是在当地招募的苦力还是从福建、广东一带购买的马匹,当地官员都非常清楚英国人的目的是和他们的朝廷作战,可这些人并没有因为对方是敌国而阻拦交易。
而且,既然英国和法国已经准备和大清开战,又把香港作为物资和人员的中转站,广东一带的清军有责任攻打这里,从而避免英法联军直接进攻大沽口占领京师。
当地驻军的漠视,导致战场主动权握到了英法的手中。
当然,不仅是东南沿海一带清朝的地方政府对第2次鸦片战争保持观望,就算是满清的龙兴之地辽东对这场战争关心都非常少。
英法联军进攻大沽口不能直接从香港调配物资,这样太远了,所以他们将大连湾作为临时的集结地。大连湾在辽东一带,这里早在明朝末年就已经成为满清的统治区,满清建立之后设立的柳条边阻止内地人向辽东一带移民,但当地作为满清的龙兴之地还是生活着不少人,理论上也是清廷统治基础最牢固的地区。
英法联军抵达大连湾之后没有和当地清朝军队发生冲突,在这里采买物资、休整军队都没有受到干扰。
英国人还越过渤海从锦州登陆在这里做了一番考察,还有些英军试图进入锦州城参观。当地官员拒绝了这个要求,却默认英国人和沿海一带的老百姓进行交易,后来锦州城中一位五品官还前往英军的驻地进行访问。
当地的清朝驻军没有把这些西方人当做敌人,最多也就是互不相干。英国人也乐见其成,没和当地驻军发生冲突,在停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启程前往大沽口打仗去了。
做这样的一个设想:如果第2次鸦片战争期间沿海一带能够同仇敌忾,恐怕英法联军也没有这么容易取胜了。
所以,满清所谓的中央集权制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已经几乎名存实亡。
西方列强对冷兵器作战很重视。
反观此时的英国、法国等西方列强却正处于最强盛的时期,不仅武器装备相对于清王朝已经逐渐拉开代差,军事训练也越来越正规化,而使用刺刀作为武器的白刃战更是被西方各国军队所重视,因为最终决定胜负的往往是白刃战。
在当时,一名英国士兵作战时会携带50到60发子弹,打完后要不就撤要不就拼刺。
例如,登陆大沽口的时候英国士兵共携带56发子弹和三天口粮。
56发子弹远远不能满足一场激烈的战斗,在战场上如果是激烈的交战最多半个小时就会把这些子弹打完,剩下的工作就是英国兵挺着刺刀进行白刃战了。所以,论起拼刺水平当时英军也是独步天下,在战场上他们经常使用刺刀击退对手。
对了,第2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曾经有清军骑兵试图绕过英法联军的正面从侧面迂回,结果被英属印度旗下骑着瘦马的锡克军人使用长矛轻易打败。
为什么是瘦马?
英法联军远征大清,步兵还好,骑兵的马匹损失非常大,不得不从周边临时买马,就这也只能保证军官可以有两匹马换乘,士兵只有一匹马。而且马在运输的过程中吃不好睡不好掉膘严重,所以英国人发现战场上清军的马膘肥体壮己方的马却瘦不拉几。
马瘦也就算了,很多马还非常矮小,比如当时日本国内还没有对马进行改良,被西方人认为马匹小的像狗一样,可想而知锡克士兵骑着瘦小的日本马作战时一定非常滑稽,估计是:“只见一群人蹲着冲锋!”
可就是这样,手持长矛的锡克士兵还是打败了清军骑兵。
所以,在当时无论是步战还是马战,清军都不是英法联军的对手!
-----
网友解答:
-----
这话说的,实际上近代以来的反侵略战争中,每一次清军的崩溃都是从肉搏战开始的。反而是在火枪火炮对射时清军不怎么落下风。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军曾多次被英军的冷兵器冲击击垮。比如著名的定海之战,英军最终拿下定海恰恰是通过白刃战突袭,结果清军八旗和绿营士兵壮烈殉国,而英军仅仅战死3人,伤15人。当时的主帅林则徐评价英国军队“器良技熟,胆壮心齐”,说的就是英军的纪律性和战斗意志。
即便充满战斗意志的清军,白刃战对上英军也大多是以失败告终。比如1842年的吴淞口之战。当时英军攻上炮台之后,清军拿起大刀长矛反抗,英军见状便和清军打起了白刃战。最终这场战斗以清军全军覆没而告终,连英国人都称赞清朝守军的勇气:
凡是亲眼看到中国的士兵,以那种顽强的斗志和决心来保卫他们阵地的人,没有一个人能够对中国士兵的英勇拒绝给予充分的尊重。
由此可见,清军也不全是贪生怕死之辈,但无奈就是打不过人家。
清朝军队说白了是一支前现代军队,无论是单兵作战能力、协同作战能力、军队组织结构、军队的纪律性以及战斗意志,均远低于近代军队。这种全方位的差距直观体表现在肉搏战中。
最简单的,英国当时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其冶铁技术大幅度提升,兵器的生产也进入了标准化时代。因此,英军的刀剑质量远高于清军,有记载称,英军在白刃战中可以轻松砍断清军的冷兵器。所以,虽然大家都用的是冷兵器,但工业时代的冷兵器和农业文明的冷兵器还真不是一个东西。在这种情况下,你清军再英勇也没用,英国士兵一刀砍下去,清军用刀抵挡,结果连刀带人被人砍成两段。清军也很无奈,但技术的差距无法弥补。
再者,英国军队的纪律性也是清军无法比拟的。最著名的是三元里之战,当时三元里数万百姓围着二百来个火枪被雨淋湿的英国士兵,硬是被人家几乎完完整整地突围出去,这就是纪律性的体现。“令行禁止”是近代军队中绝对的真理,只要上面没让你撤退,那你必须战斗到最后一刻;而英军配置合理的作战单位保证了他们能有效组织起所有士兵以百分之百的状态参与战斗,所以他们面对组织纪律性较差的民兵或者清军,能够通过有效地协同作战和钢铁般的纪律取得胜利。
单兵作战能力更不用说。乾隆皇帝有句名言“满洲以骑射为本”,这句话提出的背景就是清军当时大量装备火器,导致八旗军队对火器产生了依赖而疏于骑射,肉搏能力大为下降。乾隆皇帝为了扭转这一局面不得不以大力提倡满洲的“骑射传统”,可惜效果仅仅持续了很短的时间,八旗军队的战斗力持续腐化。到了鸦片战争时期,虽然八旗士兵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战斗意志并不差,但他们平时的训练质量着实堪忧,导致上了战场之后战斗机巧几乎为零。而英国军队则使用了近代的训练方法,军队基层组织的细化能够有效保障训练质量。两军在战场上完美地展现了自己训练的结果。
后勤更不必说。道光时期的清朝军队和明末军队没啥两样,克扣军饷、吃空饷的情况严重,尤其是绿营兵,士兵的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哪来的力气和心思去打仗?而英军的补给从来不缺,即便人家是远征,但依旧能保证每位士兵的一日三餐。饿着肚子、营养不良的士兵对阵精神饱满,身体健康的军队,胜负很容易猜到。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肉搏战打败仗成为了清军的常态。到了甲午战争中更为严重。当时的小鬼子不仅吃得好、训练质量高,相比西方军队他们更是有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加成,打起仗来真是不怕死,死对他们而言反而是光荣的事情。而清军呢,畏敌如虎,主将带头逃命,士兵和矮他们一个头的鬼子军队短兵相接,看到对方打鸡血的状态,吓得连魂都丢了,逃命尚且都跑不动,更不必说和日本人死战。
所以,清朝屡战屡败的原因,根本不是战术和士兵层面的差距,而是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全方位的维度差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网友解答:
-----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不拼火器肯定也打不过。清军和当时的西方军队的差距是全方位的,火器只是非常小的一个方面。
清军和西方军队火器上的差距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受一些影视剧误导,我们常认为清军的主要武器是长矛大刀。实际上,对所有国家而言,武器的差距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敏感的,只要意识到,均会努力改善自己的武器装备。清军在鸦片战争中装备或许落后,在后来的八国联军战争中装备水平已经和西方不相上下,精英部队的装备可能还要好于西方的普遍水平,比如当时的武卫军就装备的全套新式的德式装备,毛瑟步枪、马克沁机枪、克虏伯重炮一应俱全。
那么到底差在哪呢
第一,军官与士兵的军事素养,战争是一种高度组织化的集体行动,军官与士兵的军事素养,比如军官的指挥能力、士兵的执行能力都对战争结果影响巨大。西方早已形成一套成熟的训练优秀军官与士兵的体系,清朝起步太晚,这方面的差距可想而知。
第二,军制和动员能力。军制也即军队的军事制度,动员能力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临战时能组织多少力量对敌。这方面清朝也是非常落后,譬如甲午战争中,一批一批所谓勤王的军队开赴战场,却没有一个类似总参谋部的机构制定作战计划,协调作战行动,最后也只能被各个击溃。举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好像玩魔兽时双方同样的部队,一方有微操,而另一方无操作。
第三,士气。清朝当时士兵的士气普遍不高,将领把士兵当成私产,国不知有民,民也不知有国,这样的军队很难指望它能全力作战。
原创手打,欢迎关注,评论。
-----
网友解答:
-----
当然打得过。
一个国家的实力并不能通过简单的武器论来下定论,要从其综合实力来比较。
1840年时中英两国一个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另一个是古老的封建制国家。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标志着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在英国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殖民地和市场的增大,原有的制造体系已经无法应付庞大的市场,一场生产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18世纪60年代,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厂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历史上把这一过程称为“工业革命”。然而我们的大清帝国呢?自康乾盛世后官场腐败,统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通过奴化民众禁锢思想,禁海政策的实施更加加剧了思想的封闭。
两国的差距在方方面面拉开了距离。如果在不拼火器的情况下中英两国在中国境内爆发战争,中国的优势无非就是三点,第一点:因为战争在中国爆发,所以中方有主场优势,第二点:因为英方远渡重洋在军力人数方面不及中方,第三点:补给方面中方强于英方,因英国的补给路途远,中方可以就近补给。除此三方面中方在战争中几乎优势丧尽。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的清廷自上而下腐败,愚昧,骄横。清廷引以为傲的八旗兵从最初的驰骋东亚无敌手,到现在的提笼架鸟,萎靡不振。连嘉靖帝都已经放弃了他们,又怎么可能上阵退敌呢?一支这样的老爷兵你觉得能对付经过现代军事制度武装且南征北站开疆拓土的虎狼之师吗?也许你会说我们中国人多,不错人是挺多的,可是你最起码得武装起来,就清廷那老太龙钟样,你觉得他短时间能拉起一支战必胜攻必克的威武之师吗?
两国的统治者也有很大区别,20多岁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意气风发,大英帝国彼时正处于上升期,她正信心满满等待她的舰队从东方运回源源不断的财富。而我们将近60岁的道光皇帝呢?他早已被千头万绪的吏治和鸦片问题搅的夜不能寐,哪有心思在这种外交内困的局面之下下定决心起兵戈呢?
英国是一个海权国家,而我们是一个传统的陆权国家,在19世纪海权兴起的大背景下,陆权国家已经渐渐失去了争霸世界的资本。
经过这一系列的比较大家是否已经清楚了,战争并不是以武器的先进而论成败。战争最终还是人的问题,一个思想愚昧,腐败.孱弱.狂妄自大的人是无法击败一个励志.强壮.理智的人。
-----
网友解答:
-----
即便不拼火器,西方军队也照样能碾压清军!
说到鸦片战争的惨败,我们很多人首先能想到的,就是败在与西方的武器装备差距上面。然实际上,火器装备上的差距只是战争失败的一方面而已,其实当时的清军,在指挥系统、兵员素质等各方面,都无法与西方军队相提并论,哪怕是拼刀子、肉搏战,清军也打不过人高马大、训练有素的西方士兵。
事实上,类似“面对西方列强入侵,清军的战斗意志和肉搏战力都很强,只是输在火器太弱”这些观点,跟“美国大兵都是少爷兵,打不了硬仗,靠着先进武器和后勤保障才能打遍天下”这类观点差不多,都是既无知又可笑。
下面,我们简单来说说鸦片战争时期清军战斗力有多渣。
虽然, 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清军将士也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抗争事迹,也涌现出关天培、海龄、陈化成、陈连升等以身殉国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但是,这些也都无法掩盖清军战斗力低下的整体表现。
清朝的正规军是由八旗军和绿营兵组成的,在清朝初年,以八旗军为主力的清军确实具有相当强悍的战斗力。然而,自平定天下后,那些八旗子弟们都过上了养尊处优的日子,使得八旗战斗力迅速退化。于此同时,由于自清朝中期以来,贪腐盛行,军备废驰,就连最基础、人数最多的绿营兵也变得糜烂不堪。
到了嘉庆年间,由八旗和绿营组成的清朝正规军,就连国内的白莲教起义都镇压不了。当时的清朝正规军,每遇战事,一接战,没几个回合下来就阵脚大乱,然后便是全线溃退。于是,清廷不得不开始依靠地方团练,才能勉强镇压叛乱。可见,那会的清军实际战斗力,就跟一般的农民没啥区别。
接下来,我们也来简单说说近代英军的野战实力。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鸦片战争时期的英军,已经是一支完全近代化军队。当时,英军不光拥有坚船利炮,还拥有训练有素的职业化士兵。
那时的英军士兵可都是正儿八经的职业军人,不光能熟练使用火器,还具备相当专业的近代军事素养。再说,不光是枪炮射击训练,那时的拼刺刀,本身也是英军系统训练的一项军事科目。因此,英军士兵的野战格斗水平和拼刺水平,自然也是职业化的,完全不是散漫的清军所能比。
所以,哪怕是拼冷兵器,英军士兵也照样能吊打缺乏军事训练,体能素质低下的清军。
事实上,在鸦片战争中,广州府一带的车歪、横当、海珠,浙江的定海等一系列的炮台,都不是英军靠着坚船利炮夺下的,而是靠冷兵器的白刃战冲锋拿下的。而且,英军在这些白刃战中伤亡数字,低得惊人。比如定海一战,守城的八旗和绿营将士有好几千,他们大多都壮烈殉城了,而英军几轮炮击+白刃战下来,也只死了2个,伤了15个。
由此可见,清军战斗力之差,绝对不仅是由于武器的落后导致的。即便同样不适用火器,英军靠拼刺刀格斗,也照样能吊打清军。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
网友解答:
-----
很多人觉得,近代以来清军之所以屡战屡败,是因为火器太弱。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近代以来,西洋各国包括日本,武器装备迭代的速度太快,这导致清朝虽然有志于学习西方,但仍旧很难追赶其步伐。
但问题是,即便忽略武器装备的因素,仅仅以白刃战对敌,清军仍然很难与列强军队抗衡。
为什么?
因为清朝自始至终都是武器决定论的拥趸。
清初,康熙帝平定内忧外患,如在北方击退沙俄、噶尔丹等势力,主要靠的是火炮的优势。清廷任命传教士南怀仁监造多种火炮,这些火炮跟随清军南征北战,起到了摧城拔寨的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清军在康熙、雍正年间忽略了火绳枪的装备,以至于患上火炮依赖症,在一系列外战中屡屡吃亏,最后只能靠火炮去解决战斗,
有鉴于此,从雍正年间开始,清军开始大量装备火绳枪,即鸟枪,八旗兵火绳枪的装备率普遍在50%以上,有些部队甚至达到了七成以上。乾隆年间以来,清军又因此患上了火枪依赖症,乾隆帝为此多次耳提面命,要求下面加强弓马骑射的练习,但手握火绳枪的清军似乎早已失去了对弓马骑射的兴趣。
这种情况在嘉道年间越发明显,清军普遍上不得马,拉不开弓,尤其是精锐的八旗兵,早已失去了老祖宗敢于与敌正面刀兵相见的血性与霸气,只敢远远地用火枪火炮对射,而天下承平的局面又让清军错过了火器迭代的机遇,清军的战斗力一落千丈。
鸦片战争中,清军与英军之间从火器上其实并无质的差别,至少不像二次鸦片战争时那么大。火枪层面,清军仍是火绳枪,英军普遍装备燧发枪,双方有一些差距,但不存在代差。火炮层面,清军和英军都使用黑火药,铸炮技术也很类似,只不过英国机器工业发展,使得铸炮和火药质量有所改进,而清军的铸炮和火药技术仍是手工作坊的产物,不仅产量低,质量与英国也没法比。
但清军最后败得却是一塌糊涂,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其表现完全不像是一支靠马上打天下,又玩了100多年火枪火炮的军队。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二,第一是英军战术得当。英军在鸦片战争的多场战役中几乎复制同一种战术,即集中海军的火力猛攻清军炮台,然后陆军迂回包抄,从侧面攻击岸上守军,此战术屡次使用,却屡试不爽。
清军难道就没有意识到英军的战术吗?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形成情报分析和共享机制,能意识到的都死了,或是被罢官夺爵了,接下来继续承担作战任务的人,又都是没有意识到的。而另一方面,这也是清军近百年来的火器依赖症所造成的严重的后果。
这也是清军之所以在鸦片战争中一败涂地的更重要的原因。
鸦片战争中,清军在炮战中和火枪互射时往往能够坚持很长时间,但只要他们丧失火枪,与英军陷入短兵相接,贴身肉搏,清军就立即丧失战斗力,撒丫子逃跑,英军不战而胜。所以我们发现,鸦片战争诸战役中,英军死亡人数非常少,而清军一方真正的死亡人数也并很不多,因为大多数兵丁都溃散逃跑了,留给英军的往往是一座座无人镇守的空城。
这种手里有火器,心里有底气,一旦没火器,就要丧胆气的火器依赖症,在鸦片战争后,仍然存在于清军之中。往往是枪炮对轰不落下风,至少能顶得住,但只要一肉搏,就溃退,真是白瞎了洋务运动引进的那么好的武器装备。
本以为靠着西方先进的武器就能击败西方人,结果还是输在了拳拳到肉的肉搏战中,看来这武器决定论真是害死人啊。
-----
网友解答:
-----
那就不好说了,清军和西方国家军队打仗是用原始的冷兵器和现代化的武器对决肯定得失败,如果都用冷兵器打仗清军是百分之七十的把握能打败西方国家军的军队——因为西方国家是远道而来是一支疲惫的侵略之师?
-----
网友解答:
-----
题主的问题是:不拼火器西方军队打不打得过清军?
假如鸦片战争的时候,西洋人手持冷兵器能不能打得过清军。
很多人对所谓的近代化军队过于神话了,其实,假如西洋人在鸦片战争的时候不使用火器而是冷兵器作战,他们还真不见得能打得过清军!
首先,清朝的武装力量要分成三部分来看待!
如果把所有的清朝武装力量笼统的看做一团显然是不客观的,清军的大概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战斗力低下的民团和八旗、绿营等。
这部分军队谈不上战斗力,大多数八旗兵早在康熙年间就已经腐化堕落,所以在平三藩的时候就已经以绿营兵为主力。不过,到了近代,绿营兵也只剩下了空架子,战斗力和大多数八旗不相上下。很多民团也不行,大多数是临时凑起来的乌合之众,平时维持个治安还可以,但对打仗一窍不通。在当时,西洋人面对的大多数是这样的部队,所以双方火枪对射的时候清军还能对付两下,一到肉搏就顶不住了。
第二部分,清军中的精锐。
他们相对于清军中的乌合之众来说属于少数,但作战勇敢,即使面对处于绝对优势的西洋兵也毫不畏惧。例如,虎门之战的关天培部,定海之战中的葛云飞部,镇江保卫战中的海龄所部,还有八里桥之战的僧格林沁部。这些都是勇于和敌军肉搏并对对付造成了巨大伤亡的军队!
以上几支部队在和英军作战的时候都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尤其在虎门之战中,面对英军的绝对优势兵力和火力,虎门炮台数百守军死战不退,战斗从中午打到深夜,直到守军全部牺牲!
第三部分,民间自发组织的武装力量。
代表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三元里人民。
老百姓没怎么打过仗,训练和武器肯定是不如西洋人的,但他们为了保卫家乡不惜和侵略者搏命。三元里人民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面对英军对家乡的破坏,组织了100多个乡的青壮对英军展开攻击,他们手中只有大刀长矛甚至锄头,大多数为种地的农民,但是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英军,仍然打死打伤对方数十人。如果西洋兵手持冷兵器,这些地方武装力量肯定会对他们造成重大的伤亡,打死打伤几百上千是没问题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大清虽然能打硬仗的部队不多,但和远道而来的侵略者相比数量却处于绝对的优势!
第一次鸦片战争侵略军一共是1.9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军一共是1.8万人,这让侵略者承受伤亡的能力远低于清朝。
于是,英军在进行战斗的时候非常喜欢采用海上游击战,一旦遇到坚决抵抗就考虑从其他方向突破,不给清军和自己决战的机会!
如果冷兵器对抗,西洋兵大概率会输!
假如双方都不使用火器,清军几乎赢定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大沽口之战中,僧格林沁率领蒙古骑兵依靠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趁对方立足未稳不断冲击,以极为微弱的代价打死打伤对方几百人。如果不是因为英法联军火器发达,很可能就此把他们撵下海了。
所以,如果大家都是冷兵器,就会出现下面一幕,清军骑兵对英法联军不断骚扰,大量歼灭对方有生力量。
在英法联军还不容易打到城下的时候,清军精锐步兵拼死守城,失去火枪和火炮的英法军队仰攻城池无异于自取灭亡。
至于对周边乡村的掠夺将会让他们所到之处到处面临三元里那样的局面,无数村民从四面八方涌来,他们虽然武器落后,但熟悉地形,随时可以发起对侵略军的突袭。
想撤走也没那么容易,清军骑兵会不断骚扰,让英法军队疲于应付,最终崩溃。
其实,西洋人之所以能打败大清最大的依仗就是武器先进。如果没有武器优势,凭他们那1万多人,估计连沿海老百姓都打不过!
-----
网友解答:
-----
客观看,武器的确属于影响战争的关键因素,但非最终决定因素。
而且,当年,大清国对抗洋人也绝不是单纯用的大刀长矛,甚至当年清朝的湘军和太平天国交战也广泛运用了火枪和火炮。
更早的16-17世纪的大明军团,18世纪清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的时候,也曾大规模使用过火器。
大家对清军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的感觉,可能源于义和团光着膀子对抗洋枪队的一些插图,还有当今盛行的清宫剧给后人留下的印象。
所以,近代大清国屡战屡败的原因,体现的不仅仅是武器上的代差,更是军队模式、纪律、训练、战术思想等全方位的差距。
因此,即便是不拼火器,大清国带有部落军团色彩的八旗军,也不见得能打得过近代化军队制式训练模式下的西洋军队。
咱们就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悲壮的八里桥战役为例,从用人体系、军事制度、军队素质入手,战法战术这些层面,来对比一下当年中西方军队的巨大差距。
1860年7月,北上的英法联军推进到了距离北京不远的八里桥一带。为了拱卫京师,咸丰皇帝很认真的进行了备战,任命了三位高官担任总指挥。
这支军队的大BOSS,是位高权重的蒙古王爷僧格林沁。
这位僧格林沁体格好,武艺高强,要是一对一“单挑”,洋人绝对不是他的对手。而且他老人家还富有实战经验,在对峙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曾经打过几次响亮的胜仗,他作为主帅指挥的“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还曾给英军舰队予以重创。
然而,僧格林沁的战法非常单一僵化,即——利用蒙古骑兵马队,玩命往上冲。不讲究前期的情报准备和排兵布阵等谋略上的功夫。
因此,僧格林沁作为一位典型的忠军报国的武将,虽说基层经验丰富,也不欠缺杀敌建工的勇气和牺牲精神。但眼界窄,文化程度低,也从未经历科学、军事思想和指挥方面的系统训练教育,完全凭借经验主义指挥作战。
其他的两位副将——礼部尚书瑞麟和副都统胜宝竟然都是坐办公室的文官出身,根本就没有实战经验。
而他们的对手是英军将领格兰特和法军将领孟邦托(下图)。
两位全为军校毕业的职业军官出身,有着丰富的海外服役和亚洲的实战经验。
此外,虽然联军仅有区区6000人,但却少而精,其中包括了大批受到系统专业军事训练,经过实战洗礼的士官,他们负责基层指挥,确保了军队纪律和政令能及时有效的传达到每个步兵当中。炮兵技艺高超,骑兵部队虽然人数很少,但精于作战,战法先进。
更具有近现代色彩的是,除了制式化的后勤补给团队外,英法联军中,还包括了70个医疗小分队,作为专业野战医疗人员来保障进攻队伍的战斗力,减少伤亡,提升士气。
战前,英法联军先派出了侦查人员侦查清军守卫的情况,并对清朝部队的装备进行了摸底。他们发现,虽然清朝军队人数众多,平原地形也对骑兵有利,蒙古骑兵攻击性强,但非常缺乏战术观念。
于是,英法两个主帅一商量,决定立即停止前进,先就地构筑工事,摆出钳形阵地,两翼和正面部署好火力,等着清军来冲锋 。这样,可以从容的把握最佳射击时间和位置,来个瓮中捉鳖。
结果,僧格林沁的蒙古勇士们,真中了圈套,连续三次冲锋全部败下阵来。这时,在炮兵的掩护下,英法联军枪骑兵出场了,而被打散了的清军火枪部队,和慌了阵脚的大清国炮兵们,则乱成了一团。
(八里桥战役的近战中,清军和联军几乎都是在炮火掩护下进行的冷兵器白刃战,无奈清军缺乏系统的指挥和阵法,炮兵也没能抢占到最佳射击位置,导致即便是拼大刀,也非常不占优势)
文人瑞麟和胜宝赶紧一路撤退到了定福庄(中国传媒大学)。僧格林沁在得知军队开始溃散后,坚持让自己数千蒙古亲卫队,携带帅旗固守八里桥,直至全体阵亡。
这就是联军最为钦佩的那批死守桥头的勇士。
这场战役,也并非像一些网文说的那样如此夸张,清军损失数万,英法联军仅仅死伤两人。当年的真实损是:大清国军队1200人战死,僧格林沁和瑞麟和胜宝都全身撤退到了后方。联军伤亡为:阵亡5人,负伤48人。
最终,八里桥会战以大清国的完败结束,距此地十二里远的紫禁城的最后一道屏障被揭开,与帝国首都一起即将遭受劫难的,还有西北方向的那座名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很显然,八里桥战役中,跟西方对峙的,还算是大清国的精锐部队,虽然战术战法和指挥系统落后,但起码觉悟和士气还是可以的,要是换成那些吸食鸦片成瘾,缺乏家国情怀普通清军官兵,即便是再先进的武器,也难挽败局。因此,要说大清国战斗力弱,并非就是器物军备上的差距,更关键的还在于制度、观念和思想,跟当时的西方世界,实在差的太远。
------------------
推荐阅读:
上一篇:炒股成功的人到底有多可怕?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