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鲫鱼没有顿口全是上顶怎么回事?
野钓鲫鱼没有顿口全是上顶怎么回事?
-----
网友解答:
-----
“大师请问我的浮漂老是顶漂上鱼”、“大师野钓鲫鱼怎么样才能调出顿口”,毫不夸张的说,这两个话题是钓圈里的老生常谈了。尤其是新手,看到浮漂上顶中鱼就老是觉得哪里不对,在实际作钓中非常执着于顿口。在正面的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让小黑来给大家科普一下鲫鱼觅食和浮漂动作之间的一个内在关系。
鲫鱼吃口对应的漂相
鲫鱼底层杂食性鱼种,野生的鲫鱼觅食通常会有三个步骤,即试、吞、游。
试:
所谓的试就是鲫鱼进行试饵,虽说野生的鱼警觉性较低,但鲫鱼天生胆小试饵是并不可少的一步。鲫鱼试饵时会用头部或者是嘴唇去顶起或者挪动钓饵,钓饵被鲫鱼抬起失去对浮漂的拉力,浮漂对应的会出现上顶;钓饵落下对浮漂进行拉扯从而出现浮漂下沉、微顿的动作。鲫鱼试饵的动作非常的轻微,如果一个钓组调钓得当的话,你会发现浮漂会出现上下的微动,至于左右的微动是鱼尾巴对子线施加压力引起的。
吞:
鲫鱼对钓饵试探几次之后,感觉没有危险就会吞食饵料,这个过程总共可以细分成两步、第一步鲫鱼尾朝天、头朝下将饵抬起,第二步打开鱼鳃在口腔内形成一个负气压将饵料吸食进去。
对于钓组这个平衡体系来说,钓饵失重导致的浮漂上顶有一个延迟效应,比不上浮漂下沉来得干脆利落,所以浮漂的动作先是微微上顶,接着出现一个强烈的下顿,这就是鲫鱼吃饵标志性的动作。
游:
鲫鱼将饵含在嘴里的同时把身体摆直,接着会游走或者是留着原地咀嚼。那么这两种行为又会呈现什么漂相呢?第一种鱼将饵含在嘴里游走,整个线组受到拉扯浮漂出现黑漂,且黑漂的速度取决鱼的游速,所以有钓友总结出浮漂动作越缓,鱼的体型就越大。第二种鱼待在原地咀嚼钓饵钓饵的失重导致浮漂上顶,但这不是必然的,如果钓组调钓过钝双子线全躺的话,就会出现有鱼无口的情况。
从上述鱼觅食对应的漂相分析中,你可以发现钓鱼人追求的顿口出现在第二个环节,也就是鱼将饵吞进口腔的那个瞬间。由于鱼将饵吞进去后可能会重新吐出,所以抓住这个时间窗口就成了不少钓鱼人共同的追求,当然,这也包含了一些心理上的自豪感。
鱼的觅食习惯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事实,但实际作钓有不少钓友发现自己浮漂怎么老是不出顿口,这其实就和调钓或者说钓组的平衡度有关。
如果一个钓组采用调高钓低,子线有一个相对绷直的趋势,那这时候它就可以敏锐地捕捉到鱼觅食的第二环节,并反映成顿口。反过来说钓组采用调低钓高,子线弯曲就会占一个主导地位,鱼吞食钓饵的瞬间不能扯动浮漂,那这一步自然就被掩盖。钓手看不到漂相没有起竿,鱼进入第三步鱼留着原地咀嚼或者游走,那对应的漂相就是上顶或者是黑漂了。另外提一点黑漂和上顶和具体的鱼情有关,鱼情活跃、小鱼居多前者所占的比例就高一些,鱼情节奏缓慢、大鱼居多后者的比例就高一些。
野钓鲫鱼为什么不出顿口全是上顶,答案很简单就是调钓过钝,调钓过钝子线会呈现一个弯曲的趋势,导致浮漂没有捕捉到鲫鱼觅食的第二环节。当然了,这和浮漂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关系,吃铅过大的浮漂会让整个钓组的灵敏度急剧下降,同样也会导致微弱顿口的丢失。
具体的修正方案是更换吃铅量更小的,按照最低吃铅量=(水的深度+主线号数)2.5的公式来进行挑选。
例如作钓水深是2米,使用的主线号数是1.5,根据公式我们要用的浮漂最低吃铅就是1.4,当然野钓我们需要留一点冗余,具体情况可以在1.6-1.8之间选择。
将钓组调灵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顿口,但这有必要刻意去追求吗?答案是没有,调钓要匹配当下的水情、鱼情,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上鱼。在野钓过程中有时遇到鱼口过快、过杂,此时调灵得到的顿口命中率不会很高,有经验的钓手会将钓组调钝主抓鱼觅食的第三个环节,也就是浮漂上顶,从而提高起竿的效率。
-----
网友解答:
-----
兄台,是钓鱼新手吧。不然不会有此一问,是好奇心使然,还是真心想找出问题之根源啊?也罢,问题既然来了,我就来回答这样的问题,野钓鲫鱼没有顿口全是上顶是怎么回事?同时,也希望我下面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有此疑惑的其他新手钓友们。
在野钓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面对复杂的钓点环境和鱼情,诸如小杂鱼闹漂,钓饵无法正常下底,或钓点轻微流水,走漂这样的情形。又或是我们想提高中鱼率,降低空杆,我们会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比如选用吃铅量较大一些的浮漂,通过调低钓高来实现。
鲫鱼的吃口温文尔雅,极其漂亮和标准。它觅食过程中的吃口反应在浮漂上的漂相,是和钩饵在水底的状态,是躺底或是悬浮,即是钓钝和钓灵,如调钓时的高低,也和线组的匹配方面,浮漂的吃铅量大小,子线的长短有着极大的干系。
下面,我来还原一下鲫鱼的吃口流程,当鲫鱼觅食,发现钓饵,会游到旁边,先观察或试探一番,然后,俯头吸饵,将饵料吸住嘴巴,抬头,调整姿态,准备前游或转身游动这一过程。
台钓中,正常调高钓低为灵,调低钓高为钝。当线组较为精细时,浮漂的吃铅量小,即便是调低目钓高目,过程中也是相对灵敏的。问题是题主选用的是吃铅量2.5克的大漂,又是调低钓高,钓得钝,自然容易忽略不少细小讯号,当鱼体小,或是鱼口轻微,俯身吸饵讯号被忽略了,只有当完成吸饵抬头,讯号才出现。也就是说,阁下实际抓的是第二口,这样的口,我们通常称之为死口鱼。
说实在话,野钓调低钓高,顶漂中鱼也不错。毕竟,中鱼率高嘛。如果题主再放放口,等到鱼儿就饵后抬头,转身游走时再抓囗,就是第三口,此时的漂相多为顶漂,卧漂成平移,或缓沉或黑漂。此时,扬竿必中鱼,哈哈,不信你就来试一试。
另外,抛竿过满,也容易造成顶漂中鱼。这是因为抛竿过满直接的后果是会导致钩饵,水线,浮漂,水线之间的夹角不能垂直。表面上钓目是三目,而实际上钓目远远不止,一旦调低调高或是子线过长,顶漂中鱼更为明显。
临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题主和新手钓友们。同时,欢迎各位朋友一起交流,共同提高,不足之处,敬请指证。
-----
网友解答:
-----
你好
鲫鱼是很多钓友的目标鱼,因为这种鱼类分布广、密度大,深受钓鱼人喜爱。但是不管钓什么鱼,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根据漂相的动作才能判断鱼类是否吃钩。
那么为什么你的漂相全是送漂,黑漂和钝口很少呢,其实原因很简单,调钓方式造成只有送漂没有黑漂和钝口。
比如:调低钓高目、不管是调平水钓两目,还是调2目钓3-4目,都属于调低目钓高目。
比如:调2目钓2目、不管是调2目钓2目,还是调3目钓三目,也都属于调几目钓几目。
在使用蚯蚓红虫钓鱼的情况下,这两种调钓方式黑漂和钝口都不多,但是送漂的很多,因为调钓比较钝,双钩躺底,甚至八字环已经躺底!
蚯蚓红虫在水底没有重量,也就是说不压漂目,调低目钓高目,或者调几目钓几目的情况下太钝了。子线在水底呈现弯曲的状态,鲫鱼吃钩的小动作根本反应不到漂目上。即使使用饵料钓鱼,浮漂的小动作也比较少,调钓较钝,自动过滤了小信号。
只有鲫鱼吃钩后上浮,或者游动,浮漂才会上浮,也就是送漂,说白了就是钓的太钝,那么怎么调钓才能出现钝口和黑漂呢?其实也比较简单。
比如:调2目钓1-2目、如果水底比较平坦的话,调2目钓2目也能出钝口和黑漂。漂目调好后,鱼钩上钩挂一点点铅皮,从新抛竿,看看浮漂露出几目,让浮漂露出1目,然后拉饵抛竿入水,浮漂露出1-2目。
比如:调6目钓2-3目、这种调漂方式相对来说更为灵活,因为钓鲫鱼单钩拉饵的话,一个鱼钩上的饵团一般是压3目,钓3目的话,等于说下钩躺底,上钩贴底或者稍微离底。鲫鱼在水底吸食饵料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钝口或者黑漂。
第一种调钓方式虽然双钩躺底,但并不是太钝。不管用蚯蚓、红虫还是饵料钓鱼,都不会只有送漂,钝口黑漂很常见。第二中调钓方式相对于第一种来说更为灵活,能够捕捉到更多鲫鱼吃钩的微小动作,并且各种漂相都有。
光头总结:为什么出现送漂居多,原因就是钓的太钝了,不仅仅是子线弯曲那么简单,调低目钓高目稍微不注意,八字环就贴底了,从而造成送漂多。调钓适当灵活一些,各种漂相都有。
-----
网友解答:
-----
首先谢谢邀请。在野钓使用时间2.5克左右吃铅量的浮票,调平水钓2~3目,挂红虫作钓,这种用漂和调校方式基本上是不会出现顿口的,有口就是上顶。
一,用吃铅2.5克左右的浮漂来钓鲫鱼,浮漂用的太大了,正常情况下钓鲫鱼用1.5克以下,一般在1克左右为好。在浮漂吃铅大的情况下,调钓又比较对,鱼儿吃食时下拉不动浮漂,如出现动作肯定就是顶漂。
二,条调方式太顿,调平水钓2~3目,如果在浮漂吃铅量较小,比如1克以下的吃铅量的浮漂,还是可以的,但你使用的是2.5克吃铅量的浮漂,由于所搭配的铅坠过重,在此时调平水钓两三目的这种调钝钓钝的方式下,鱼儿基本不会出现顿口。
您可以换成吃铅量在1.5克以下甚至1克以下的浮调两目钓两目或者调一目钓一目,此时鲫鱼就饵时就会出现下顿的信号。具体如何调,还要根据作钓时的水情,鱼情,温度等相关因素来合理调整我们的调漂方式,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鱼获。
以上是个人观点,如有不同看法或更好的垂钓方式,请在下方回复,我们互相关注,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谢谢。
-----
网友解答:
-----
说句实在话,顶漂其实还是很多钓友经常抓口的漂像,第一个跟我们调漂的方法有关;第二个跟我们的技术有关;第三个跟垂钓环境有关。
这三个方面有一个方面出问题都不容易出现顿口,下面就来详细说一下。
我们要知道怎么钓能出顿口,怎么钓能出顶漂
先说顿口:
要有顿口,调漂肯定要灵一点,比如调四钓二,调5钓二等等,这样双钩在水底,一钩悬浮,一钩躺底或者轻触底。这样整个线组绷得很直,鱼儿吸入饵料或者拖着钓饵跑,就很容易出现看顿口。
再说顶漂:
出现顶漂就一个原因,就是调的太顿了,双钩在水底都是触底或者躺底,这样鱼儿在吃入饵料的时候漂像不明显,只有抬头游走的时候,浮漂才会跟着上走,形成顶漂,所以顶漂的时候中鱼率还是挺高的。
为什么说顿口不好调,顶漂才是常态呢
从上面顿口出现的条件,我们能看到,条件还是比较苛刻的,要求线组要绷直,但实际钓鱼过程中,由于上饵的大小不一、调漂的技术、水底高低不平等,双钩在水底的状态其实不会一直是那个状态的,所以顿口就不容易调。而且钓的鱼个体要大一点才容易出顿口。
而顶漂条件就没那么苛刻了,很容易就能调出这种漂像来,比如题主说的调平水钓23目,就是比较顿的,双钩在水底肯定是躺底的,出现顶漂也不奇怪。
最后的建议
其实我们没必要去追求顿口,我们看那些钓鱼大师钓鱼,也不是都是靠抓顿口的,他们也有时候抓顶漂的,而且他们钓的鱼都比较大,吃饵有力也容易形成顿口。
像我们普通钓鱼人,如果想试试顿口,可以把漂调灵一点,调4钓二或者调5钓2都行,但如果遇到小鱼闹窝会非常难受的。而且像钓鲫鱼,个体比较小,就算调灵了,有时候也不容易出顿口。
希望我的回答对钓友有帮助。
-----
网友解答:
-----
鲫鱼的漂相有顿口、顶漂、黑漂、走漂、颤漂,这与浮漂调钓、线组搭配、饵料大小等因素息息相关。其中顿口、顶漂是鲫鱼最常见的经典漂相。那么钓友的问题“野钓鲫鱼没有顿口、全是顶漂是怎么回事呢”本文一窥究竟。
浮漂调钓过顿,鲫鱼顿口偏多
有经验的钓友清楚,浮漂调钓过顿时,野钓鲫鱼顶漂现象多。鲤鱼、鲶鱼同属于底层鱼,但顶漂现象不多,所以这也与鲫鱼的习性特征有一定关系,具体如下。
先说鲫鱼的习性特征。
笔者多次通过水下摄像机拍摄窝料的发窝情况及饵料的吃口情形,视频中清晰显示,
鲫鱼在窝子里来回窜动、上下潜伏,啃食、叼啄一口饵料后,抬头向斜上方游去,而鲤鱼、鲶鱼、黑鱼多贴近水底边游动、边觅食,速度快但不怎么上浮。
再说浮漂调钓。
鲫鱼属于典型的底层鱼,
虽然也离底、上浮,但大部分时间活跃在底层,垂钓鲫鱼注定了以钓底为主
。理想中的钓底,钩饵轻触底,鲫鱼开口吸食饵料,子线摆动、浮漂下沉产生顿口,这时提竿钩尖刺破鲫鱼的上颚,轻松上鱼。
此时的浮漂灵敏,鲫鱼稍微用力,便有顿口出现。
事情有两面性,浮漂灵敏意味着钩饵与水面的附着力小。
笔者曾多次提到,野钓环境中适当调顿一些,大有好处
:一是
减少外界环境的干扰
,特别是暗流、刮风对浮漂的影响;二是
避免一些琐碎鱼口引起的误判
,尤其是老钓点可能存在的滑口鲫鱼。
野钓鲫鱼经典的调一钓二、调平水钓两目,
双钩触底且有弯曲,顶漂、顿口的漂相均有
。
如果浮漂调钓过顿,钩饵早已躺底,子线大幅度弯曲,这时鲫鱼吞食饵料后,只有带动子线伸展,才能一起浮漂动作。
前文提到,鲫鱼低头觅食后,经常抬头向斜上方游动,钩饵不再躺底,浮漂使其了铅坠、钩饵的拉力牵引,自然缓慢顶起。
笔者在深秋、冬季、早春野钓鲫鱼时,只要浮漂缓慢顶起,80%有鲫鱼上钩。这个时间段,小杂鱼无法承受低温,躲藏起来了,所以顶漂基本都能上鱼。
原创:老高
-----
网友解答:
-----
野钓鲫鱼没有顿口全是上顶怎么回事?用的是红虫调平水钓2,3目,短脚长身漂吃铅2.5?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
虽然顶漂也被钓鱼人称之为鲫鱼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鲫鱼中钩都是顶漂的。如果全是上顶的话,估计很大几率就是钓的过顿了。
调平水的好处不少,比如:应对水底不平,不用过分在意饵重等等。所以,调平水也是很多野钓爱好者喜欢使用的调钓方式。对于调平水,什么最重要呢?答案是钩重。如果想要知道调平水时,钩饵在水底的状态,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钩重计算法。比如:双钩钩重是2目,这个时候,钓目如果大于2目八字环就触底的。这也是很多钓友说,调平水调不出来一目,二目,漂相重要原因。下面我就详细来聊下,自己对于问题的观点。
先看,钓鲫鱼用吃铅2.5克的浮漂
实际上,钓鲫鱼使用2.5克的浮漂,如果不是在走水或者大风天气, 就显得有点大了,毕竟鲫鱼属于中小型鱼种,它们就饵的力度并不大。使用2.5克的浮漂,如果调的稍顿一些,遇到鲫鱼鱼口轻时,估计鱼口您都看不到。如果您不信,可以在冬天,小水域使用这样的浮漂试一下就知道了。
一般来讲,钓鲫鱼时,选择吃铅量1.5克以下的浮漂就可以了。当然了,如果遇到走水严重,或者大风天气,选择再大一点的浮漂也是可以的,不过这就有点迫不得已的感觉了。
再看,钓鲫鱼使用的鱼钩
问题中并没有提及到使用鱼钩的类型和钩号的大小,我就以常用的袖钩为例吧!(钓鲫鱼一般使用的袖钩的型号1-5号居多)。
石头我在有一个吃铅量大概1.5克的浮漂,5号的袖钩,双钩大概能压下去这个浮漂5目左右。如果选择2号或者1号的袖钩呢?估计2目都压不下去。
回到问题上,您选择的是短脚长身浮漂,估计漂尾也不会细了。如果你使用的鱼钩钩重过小,估计调平水钓2或者3目,子线已经弯曲或者八字环甚至铅坠已经到底了,这是悬坠钓中极顿的调法了。虽然你用的红虫饵重较轻,但是钓的顿,顶漂中鱼也就好解释了。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个人对于问题的观点是:很有可能就是钓顿了,因为钓鲫鱼时顿口,甚至黑漂也是常会出现的漂相。也就是说,钓鲫鱼时,如果全是顶漂中鱼,很有可能钩饵入鲫鱼口的浮漂动作,根本就没有呈现在浮漂上,等您看到漂相也就说明鲫鱼已经抬头了。
备注:图片源于网络,侵权通知必删。
码字不易,如果您感觉我说的不错,就请点个赞,添加个关注呗!我会继续分享自己的钓鱼心得。谢谢您的阅读。
-----
网友解答:
-----
我明确表态你的钓法没有错,只是钓的顿了,很明显铅坠有可能到底了。因为你的线组配置和调平水钓23目,很容易出现一个问题,你可能没有注意!
先说下原因,就是你在钓鲫鱼的时候,用的吃铅2.5的浮漂算是大漂了,一般情况下,你钓鲫鱼用的钩子子线都不大,所以双钩带子线的重量压不下一目两目。说白了就跟没挂钩子一样的,等于不带钩调平水,铅坠到底了才会显示目数,所以你钓两三目很可能铅坠快到底了!所以出现漂相大部分都是送漂,有时候鱼小的话,你浮漂很可能就没有反应!子线钩子全部躺在水底,只有拖动铅坠浮漂才有反应,即便你不是挂的红虫,挂其他的饵料都一样!
另外我说下,我不说这个钓法不对,它有他适合的鱼情,说不定能拉动浮漂的,你钓的鲫鱼都不小,不正合你意吗,正好过滤掉没必要的信号。挂上蚯蚓红虫让浮漂横着走,那都是大家伙哈哈!所以我不认为你钓的不好!
再一个怎么避免大漂配小钩小线,钩重不到一目,会出现涨漂不涨目的问题!如果你是这样的配置,想用大漂快速到底,又想用子线小钩,那你就调两目钓两目!下钩挂重饵,上推浮漂漏出两目,定住最下面的太空豆,从这个位置开始钓,有信号不中鱼就上推浮漂,直到推到中鱼位置,上推浮漂过程浮漂不会涨目数,你知道下面子线是慢慢弯曲的就行了!这样就不会出现老送漂了!
反正,谁钓到鱼谁厉害,哪怕每次都送漂,钓个鲫鱼问题能有多大,只要中鱼就行哈哈,我相信你钓的不错!
-----
网友解答:
-----
说实在的钓红虫顶漂很正常,本来你调平水钓2-3目,相对顿,鱼在吸饵时漂的动作很小,只有吸饵后抬头时便会出现上顶,这样的口很清晰也很稳当,加之你又是野钓,野钓最重要的什么?是命中率,你的钓法一点没问题!全是顶漂的标准口,死口!在我所有的野钓经验中就应该顿一点,管它下顿还是顶漂,只要能抓住口,没毛病!但在钓饵料追求雾化的时后就不能这样调漂了,会丢很多口,饵不容易吃那么死,原因是饵被鱼吸入嘴里的时候饵更容易散,鱼钩的硬在鱼嘴里就很容易体现出来,这样鱼就会吐钩,抓口不及时就会出现空竿,这种情况可以调4钓2,调5钓2-3,这样主要就是抓顿口,漂体现的动作几乎都是下顿!
钓鱼我们追求的不是什么漂像,要的是上鱼中鱼!能抓住口的漂像就对了!中鱼才是硬道理!
-----
网友解答:
-----
首先野钓鲫鱼2.5克的漂太大了,野钓鲫鱼不超过1.5克。再有就是你要明白调平水钓二三目是钓顿,不是钓灵,你的钩和子线都是躺底的状态,野生小鲫鱼要拉动你2.5克的大铅有点费劲,你钩和子线都躺底了,所以你的漂是上顶的状态,要想出下顿口,你得钓灵,比如调四钓二,调五钓三等都是钓灵,会出现顿口,把漂换小点,把调平水改成钓灵,顿口就明显了!野钓时根据水情鱼情实时调整浮漂,比如钓灵的时候突然开始走水了,这时就改钓顿,再比如调的太灵了,有口不中鱼,也可改为钓顿点,调完漂不是一劳永逸的,时刻根据垂钓状态适时调整浮漂才能有好的收货,最后祝你大鲫大鲤!
-----
网友解答:
-----
感谢邀请!
首先你的吃铅量比较大,而且是调平水钓两三目,所以钓的就比较顿了,可能铅坠已经躺底了。鲫鱼的吃食特点是低头在水底找吃的,吃到嘴里后是抬起头走的,这一就饵的瞬间在漂像上的表现就是顶漂。可能有的钓友没有将这一顶漂反应放在心上,认为这是鲫鱼觅食的自然反应,是标准的鲫鱼吃口漂像。
但是从这位钓友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来,这漂像好像有点问题。第一是他钓的太过于顿了,第二他的漂像总是顶漂。因为正常情况下我们钓鲫鱼的漂像是多样化的,可以是顿口,可以是黑漂,也可以是截口等漂像。个人认为这位钓友的顶漂是鱼口生,吃口太死了,以至于鱼抬头后饵料还在嘴巴里把浮漂往上拉,造成了顶漂中鱼的假象。
个人建议这位钓友可以用调四钓二试试,尽量钓得灵一点,那样漂像会更加的丰富,每一次吃口把握地也比较准一点。
如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祝大家每次出钓都大鲫大鲤!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