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行草章法的杨再春,书法到底什么水平?如果参加比赛能拿奖吗?
写行草章法的杨再春,书法到底什么水平?如果参加比赛能拿奖吗?
-----
网友解答:
-----
记得我练的第一本字帖,就是杨再春老师写的。那时我不知道王羲之的字如何,但我知道杨再春写的非常好。
随着年纪增长,以及对书法的了解,逐渐知道,杨老师的字离顶尖书法家还是有距离的。
说件真事吧。从朋友处得知,有次中国书协办的大赛,面向全国征稿,同时特邀了一批书法名家。安徽一位特邀书家寄稿时未写明是特邀的,结果被当成普通投稿者。
活动结束,组委会奇怪,怎么没收到这位书家的作品,而书家本人说已寄了。后来他的作品在落选作品中找到了。
杨再春先生的字相对传统,与现行流行的书体不一样,他的字若是参加书法比赛,我敢说,他百分之百落选。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
网友解答:
-----
杨再春先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央电视台书法讲座讲授人,对当代书法是有贡献的。他的书法水平如何,说法是褒贬不一,可以肯定的讲,他的书法是写出来的,不是画出来的,水平是一般人很难达到的。也许有人说,这是废话,书法不是写出来的还是画出来的。实际上,现在很多书法真是画出来的,或描出来的。
事物是真实发生的,没有如果假设。现在的书法比赛,比的是什么是没有标准的,杨再春先生是肯定不会参加的,他原是搞体育出版的,书法上求变求新,古意少,新意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谋求创新。与现代一些人的书法理念不同,他去参加书法比赛肯定是拿不到奖的。
现在能拿奖的书法作品,大都是展览体书法和与传统出入大的书法作品,表现形式突出在吸引眼球上,不重视书写的自然性。与“道法自然”是相悖的。造作的书法作品,描画的书法作品只要能吸引眼球,有所谓的震撼效果就能得奖。
书法是让人欣赏的,看得懂的,才能产生共鸣,看不懂怎让人欣赏。这就要求书法家书写书法作品时,一定要规范,书法的规范来自于传统的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不是凭空臆造。书法不同于其它艺术,书写的内容要能辨识,不然何如画画,不管是篆籀还是草书都应该遵守约定成俗不是规范的书写规范。杨再春先生的书法是不存在这类问题的,现在许多获奖书法家这类问题是存在的。
书法水平的高低不是以获奖为标准的。
-----
网友解答:
-----
杨再春先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创始人之一,
他九十年代在央视开了书法讲座
,在当今书坛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
我学习书法的时候还看过他的书法视频,叫《书法病院》,就是列举了学习书法容易出现的毛笔和问题,并加以改正,不过当时的书法家对他这个节目的评价不是很高,说他的节目是书法病院,结果他写的字全是病。
虽然是书协创始人之一,但是他自身的书法水平我个人觉得一般,属于票友级别,现在没有人再提到他也是有原因的。
至于他的书法能不能获奖,他现在当然不用参加比赛了,全国第一届书法展人家就是策划人之一啊,不过假如真参加比赛的话,国家级的展览肯定是获不了奖的,连入展都难。
现在的全国展都是数万份作品,第一轮刷下去就剩800,第二轮再刷下去600,只剩200个入展名额,还是很难的,要水平加运气才行,而且也没有获奖一说了,只有200入展,展出200幅作品,不评奖。
你觉得呢?
码字辛苦,
同意的朋友麻烦点个赞,关注一下啦。
-----
网友解答:
-----
谢邀,我是大成,我爱国学。
我们必须尊称一声杨再春先生,虽然不一定因为其书法造诣高深。
杨再春先生对于中国书法是有着很大贡献的,并不在于他对书法本身的技法发展有什么特殊的创见,而在于他和一批人作为书法的深爱者一直以社会活动家的方式在孜孜不倦的对大众普及书法、教授书法、扩大书法的民间影响力和官方关注度。
这批人1976年底共同创建“北京书学研究会”;1980年至1981年又于“北京书学研究会”基础上共同草创“中国书法家协会”;同时,组织并参与了在沈阳的中国第一届全国书法展。有谁呢?
刘炳森、范曾、苏士澍
……
毫无疑问,这几位没有一位不是用书法给自己创造了大量个人财富和个人声望的,唯一名利来的比较晚的算是苏主席了,但也值得对吧。但从客观上说,正是有了这一批人的出现,使得那动荡十年之后的中国的书法艺术得到了恢复发展的民间热潮和官方重视。所以对于中国书法而言,他们算是时势造英雄,即使英雄手底其实没啥功夫,更多是打把势卖艺卖大力丸的功夫。
杨再春先生的书法本身而言,跟范、苏二位其实类似,与其说是书法不如说是因为师法路子比较野、也并没有很深的临池功夫打底,写字写熟了也写俗了,所以一手字看起来飘飘欲仙但其实没法细看更不耐看,因为三大弊端:
1、取法太乱、自我创新无力;
书法最怕大杂烩,以一个派别打底,功架有了,书法三观就有了。初入少林三年五载就头顶着扫地僧的旗号到处收徒弟,这不一定仅仅是武林的笑话。
杨先生的碑学、帖学底子打的都不够好,更没有到融合自我的阶段,至今很多作品的字迹还流露出很明显的某碑某帖的影子但是实在无能为力去处理好。
2、锋芒毕露、文韵涵养缺如;
书法这个艺术为什么言必称魏晋,是因为是艺术不仅仅是技术,气韵格调才是书法最该着眼的东西。笔能玩的很熟练、某些笔法玩得很high而缺乏雅致、平稳、恬淡的意韵,往往会离书法很远。这也是为什么公众虽然并不懂怎样看书法但喜欢一见到某种爆裂风格的作品就吼丑书的原因。
杨再春先生的字,在结构合理性方面真的问题不小,但更大麻烦是张狂而易背离法度。
3、千书一面、程式化套路化。
总之对于普通人和初学者而言,很是镇得住人,但一旦你真的进了门了,对书法的理论和临池深度都有了一点积累了,你对这种类型的书法能力的质疑就会随着自我的提升而增长。在这一点上,杨、刘、范、苏几位,真正叫难兄难弟。
顺便说一声,杨再春先生实在已经没有必要和可能参加任何书法比赛了,如果实在要做个穿越式的比较,任何一个城市的区一级的书法比赛,以书法实力而言,能拿三等奖就算赚到了。今时非同往日,临池几十年的中青年书者实在是很普及了,不同于当年他们面对的是做了红卫兵的年轻人,年纪大的老辈已经不是人亡就是心死,当然由得他们抛头露面去召唤书法的神龙了。
我是大成,我爱国学。
敬请点赞关注,深夜码字,顿感温馨!谢谢!
-----
网友解答:
-----
杨再春先生出道较早,为中国书法事业做出过贡献,除却其它单聊其书法,如果是投展览比赛的话,正规书协展,即便是我们区书协的展,他也是上不去的,其实已经远离传统,步入江湖多年,一入江湖难回头,来时容易,回不去了。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当时信息闭塞,杨先生少时没有机会阅读更多的碑贴资料,但又很喜欢书法,字体的发展只能靠自己摸索和“发明创造“,等后面有机会阅读到相关资料时,习气风格已经形成了。有些人形成习气后只要认识到错误狠下心来还是能改正的,但杨先生这时已经全国著名,再改会涉及很多“舍”的问题,而且他自己本身也很喜欢自己这一手“个性”字体,对传统无法做到由心的接受,所以即使他后来临再多遍兰亭,也无法回头。现在的一手字,我们不得不承认:太江湖了。提示一下初学书法者,初学从兰亭下手很难入门,死学兰亭者,一般都停留在初级难以寸进,如果这时想出新结果就是写出了一手“俗书”老干体等。初学者一种路走不能还是可以多换几种走法,兰亭不是最宽最平坦最快捷的道路,在此有初学者看到,可以吸取建议,预祝您成功!!!
-----
网友解答:
-----
杨老师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
网友解答:
-----
杨再春是一位具有较高书法水平的书法家,前几年,在中国的书法圈印影响比较大,出版的字帖或视频教材也比较多。从81年到90年,近十年间,说其书法风靡中国并不为过,甚至在世界上一些国家也多有展出。
但其书法如果参见比赛,能够拿奖吗?关于这个问题,如果在八九十年代或许是可以拿奖的甚至有评委级别的资格,但放到现在,可以说不能也就是参加国家级别的大奖。为什么呢?因为书法的发展速度要比杨再春春拿个年代快许多。特别是以二王书法为基调的现代书法,或者说展厅书法潮楼的出现,书法的普及度,更加广泛,以及中书协对书法发展的工作使得书法的审美以及艺术水平,提升到了提高较高的高度。这个高度是八九十年代所无法比拟的。现代的书法普及以及教学形式的丰富,也使得书法的发展非常快,质量也高。特别是高清印刷技术的出现,使得书法我国的书法的整体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不可否认,杨再春的书法就要扎实的传统书法功底,而且是高瞻远瞩的引魏碑入行书,使得其书法具有较高的审美与艺术性。
不过就起对王羲之书法的继承来说,要弱许多。加上时代的一些局限性,其书法的审美理想上高度不够,没有到达,自启功书法的黄金分割理论融入书法,而成为主流的书法风格所带来的高度。题主所提的这个问题,使我们不可避免会将杨再春的书法和现代书法作一比较,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搞清楚杨再春的书法是否能够参见现代书法大展或或获奖。
翰墨书道认为,现代的书法无论从对古代经典书法继承方面抑或创新方面,现代书法理论,特别是美学理论在书法的融入问题上都要深刻许多,是八九十年代的书法现状无法比拟的。或许说现代书法比起王羲之那个时代的书法来说,甚至宋代或元明书法,都没有达到那个经典的高度,但现代书法,不可否认,在继承深入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初步的风格特点与审美理想。
这种书法审美的高度,和杨再春的完全成熟了的书法风格是有非常大的不同,杨再春的书法不在属于目前书法的主流风格。这样认为,意味着现代书法创新方面高于杨再春那个时代。并不是说杨再春的书法没有艺术性,而是与现代书法风格是有写迥异。
我们将杨再春的书法和现在国展书法作品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杨再春书法的不足之处,一是有写硬笔化了,在点画线条的形质方面,内涵方面,不够丰富,,其问题就在于对王羲之一路书法的技法与造型美等元素继承不够,所有其书法在气韵与艺术境界的高度方面,有一定距离。
书法也是存在与时俱进的,正所谓笔墨随时代。翰墨书道也是跟随那个时代的书法热一路走过来的。通过比对,不得不承认这以现状。八九十年代的书法的发展只能属于复苏阶段的书法,而今天的书法,则开始越发兴起,越来越走上了更加成熟了地步与方向。
无论对于杨再春或者说书法界都应该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
网友解答:
-----
杨再春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出生于河北唐山,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当代书法界有着很高的威望,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元老级书法家。特别是自媒体崛起以后,杨再春老师在各大视频网站都有账号,每天都更新视频,视频的内容基本都是给学生书作进行点评,因为点评的方式非常接地气,雅俗共赏,关注度非常高。
因为杨再春的节目基本都是批改行书、草书的作品,偶尔讲解楷书作品,为了配合讲解,杨老师偶尔在边上写几个范字,由于书写姿势不理想(为了配合摄像头,纸张都是挂着的,很难正常书写),导致范字偶尔写出败笔,于是乎就有一些观众对对杨老师的书法水平产生了怀疑,甚至有观众在评论区留言:解说了半天,和学生的字也没有更好呀。
那么,杨老师的书法水平到底有多好?
杨再春在书法领域更多的是理论贡献,杨老师以自己所学,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相继编撰和出版了《字的结构与章法》、《行书笔法与兰亭序帖》、《行草章法》、《草书笔法与符号》、《墨迹章法通览》、《中国书法工具手册》、《杨再春书法》等多种书法字帖和工具书。在那个年代,书法学习资料是十分匮乏的,好多书法爱好者都争相购买杨老师的著作,全国掀起了一股学习杨再春书法的热潮。在当时几乎练过字的都知道杨再春的大名,都表示从杨老师的著作里受益匪浅,对杨再春的贡献表示感谢。
再说杨再春的书法作品,相比王羲之行书的秀美和俊逸,颜真卿行书的拙美和和朴厚,黄庭坚行书的壮美和霸道,徐渭行书的奇绝和野逸,杨再春的行书则应该称之为飘逸洒脱。由于杨再春的书法经历丰富,对传统的历练深刻,能够结合古人的法度而随心所欲地写。
他的楷书和隶书尤为上陈,能够在结字和点画放得开,变化较多,摆脱了楷书本身给人呆板、僵化的感觉,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网友们认为杨再春的书法水平如何?请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我们一同讨论
-----
网友解答:
-----
真正的艺术书法好比唐三藏去西天取经,取得真经归时唐朝皇帝和太子为他们接风,表彰、弘扬。
杨再春的字帖出的很多,但是出版社负责人只看头衔,可没好好审字,可见编者的审美水平和眼光如此之俗。
如果大家都去学杨再春书法,那书法会走进北京老胡同后晕头转向走不出来了。
杨再春肯定是得过奖的,不能怎么成为过去的中书协领导。
学书法好比打战:进可功,退可守,在
矛盾中相统一。
-----
网友解答:
-----
杨再春老师的书法,独秀群芳,别具一格,属于宗法传统,化古为今的典型代表。其行草颇有独创性,也是杨老师书风特色修成正果的主要标志。
在一些人眼里,觉得他的作品有点儿另类,最大的差别是,与以往常见的,书宗二王那种行草书,格格不入,很是刺眼。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奇怪,只能说他们不懂书道之妙,或者不喜欢这样风格的字体。其实,杨老师这种写法很是正统,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融会贯通,熔古铸今,独辟蹊径。是一种建树个性书风的创意之举,这无疑给我们当代书法人,尤其是少壮派,如何突破传统束缚,寻求创新之路,提供了一条难能可贵的重要信息。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熟虑,膜拜学习。
不难看出,杨老师的创作手法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以魏碑为主旋律,大胆地写成了碑味式行楷,这种作法与唐代李邕、宋朝米芾,有几分相似之处。犹如条条溪流汇入大海,形成如此奇葩字体,也真可谓水到渠成,顺乎自然了。这也证明了,他的书法脉络十分清晰,丝毫没有肆意妄为的成分。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已经炉火纯青吧。
他的作品,主要取法魏晋立其筋骨,融入汉唐等其它元素,刚柔相济,隽逸劲健,节奏舒缓,起伏跌宕,像一首首弦律悠扬、婉转动听的古筝曲。他巧妙地运用独居匠心的技艺手法,表现自己的个性化创作意图,以较高的字外功底蕴,渲染笔墨情调儿,最终达到写出书为心画的意境,形成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
仔细品读杨老师的作品,每一件都如同一道道美味佳肴,字里行间浸透着一股股浓烈的淳朴气息。从杨老师的作品格调中,足以反映出他不仅是一位弘扬传统文化的忠实者,更是发展高雅艺术的传承者。他深厚的书法造诣与高雅艺术修养,已经完全具备引领书法新潮流的能力,是我等望尘莫及的。
可以想像,如此一位书法大师级别的高手,早已经把获奖、封号等身外之物,置之度外了。也许这就是书法最高境界,上善若水,淡泊名利。
-----
网友解答:
-----
杨再春参加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的组建工作,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定实力,也有一定名气的书法工作者。书法去掉“家”的头衔比较符合杨再春的书法水平。
他成功且退休了,但是还活跃在书法教育和书法展览的活动中,似乎还要发挥余热。
也就是放不下功名,更放不下现在书法界的年轻人,所以说他负担很重的。
------------------
推荐阅读:
跟老板好多年了,突然老板把店转给自己亲戚了,要我留下帮他亲戚,我还有留下的必要吗?